You are on page 1of 2

1.

Rasional Kurikulum Bahasa Cina Sekolah Rendah 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和任务

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和任务

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小学语文课程的任务 小学语文课程的实施建议

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
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初步培养语文能力
践性和综合性

初步学会语文学习方法,
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 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语文 学习习
的学习方法 的正确导向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 发展思维能力和创新能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课程 力 和实践能力

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情感、态度和个性心理品
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
质方面的任务
学策略

A 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p6) (江平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p29-42)


1.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语文素养”vs “语文能力”
“语文素养”=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
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
“语文能力”=听说读写的能力
 “语文能力”包含在“语文素养”中
 KSSR 采用“语文素养”的说法,目的是进一步开发语文教育在实用之外的功能,重视语文
课程实施过程中增强底蕴、提高修养的功能。

2.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a 人文性
语文课程中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以及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由于学习者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体悟角度不同,面对同样的课文,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感受。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个性化感受、多元化理解、独特的思考,只要有道理,老师都应该予
以鼓励和提倡。
教师必须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学生接触语文材料过程,也是文化建构的过程,对学生的影响是
终生的。

b 实践性
小学生应该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培养语文能力。

c 民族化
教师按照汉字的特点教学汉字。如:汉字由音、形、义构成,其中“形”是关键,汉字因形求义。
不能照搬印欧语法,也不应像他们那样重视语法教学。

3. 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从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接受学习)转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
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要实现上述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是基础。
教师要让每个学生在群体面对的共同任务中都积极承担自己的责任,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启发,
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合作精神。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套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寻求答案;
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探究之中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探索适合自己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途径。

4.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在课程建设上,倡导要有大视野,树立大语文观,努力实现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的根本改革,构建开
放而富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
在课程内容上,不仅语文教科书增加选学、选读的内容,给地方、学校留有补充乡土教材、小本课程
的空间,而且鼓励教师开发、利用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
在课程实施上,既要求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使其更富有活力,有要求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联姻,与自
然、社会结缘。

B 小学语文课程的任务(Tutorial)
1. 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
2. 初步培养语文能力
3. 初步学会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4. 发展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5. 情感、态度和个性心理品质方面的任务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
的价值观;还要培养学生热爱花纹的情感,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增加他们的文化底蕴

C 小学语文课程的实施建议(杨,p13)
1. 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强调教学中应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方法:
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学习语文的方法、习惯
发挥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创造性的方法:
热爱每一个学生:有疑问,随时可提;有想法,随时可发表;师生平等对话;不断地给每个学生
展示的机会
努力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就大家共同关心的“疑”“惑”巧妙而导,导中将
学习不断引向深入、不断引领学生发现
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认真学习;要更新知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教学资源,
灵活运用教学策略,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引发内需,巧妙点拨,注意反馈,善于评价

2. 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从课程内容上说,就是要不断开发、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中的教育资源,联系学生的经验,是
语文课程内容不断更新,不是局限于教科书
从课程实施上说,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课堂教学要开放;要让每个学生都动
脑;努力开展综合性学习

3. 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要站在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高度;要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感情、高尚的审美趣味、
积极的人生态度
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遵循语文学科的规律;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不能说教

4.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廿一世纪人才特点:知道到什么地方用什么方法获得自己所需的知识,有自觉更新知识的意识和迅速
更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在更新知识和运用知识过程中体现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
方法: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和课程资源,运用适当教学策略,配置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意识,鼓励
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激发想像力和创新思维

5. 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选择教学策略是许考虑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教学内容:识字教学要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动用各种直观的手段,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识用结合
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特点、个性心理上有差异,教师要把握这些特点施教

杨九俊、姚烺强《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