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2006年 2月 船  舶 February, 2006

第 1期 SHIP& BO A T N O. 1

[船舶舾装 /特种装置 ]

“ L U CKY AN GEL”半潜驳的锚泊设计
潘方豪
( 708研究所 上海  200011)

   [关键词 ]半潜驳 ;锚泊设计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海上工 程项目的增多 ,人们对 半潜驳的 需求也日益 增加 ,然而要使半 潜驳真正 发挥其部
分潜 入水中以 便承载结构 物的作用 ,合理有 效的锚泊 定位是不可 缺少的一部 分。 该文 详细介 绍了“ L U CK Y AN -
G EL”半潜驳的锚泊设计过程及分析方法 ,该方法不仅 适用于半潜驳 ,也可以应用于类似的工程船。
[中图分类号 ] U674. 1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1-9855( 2006) 01-0054-03

Design of anchoring system of the semi-submersible barge


Pan Fanghao
Keywords: semi-submersible ba rg e; desi gn o f a ncho ri ng system
Abstract: Recently , wi th the i ncrease of of fsho re dev elopment pro jects, t he requirement o n semi-sub-
m ersi ble barge is g row ing . Ho w ever , i t 's necessa ry t o hav e a reasonable and effi cient anchoring system f o r
posi tio n keeping to ex ert semi-submersible barg e 's f uncti on o f burdening st ruct ure wi th i t s plung ed pa rt.
T hi s paper ex plains the desig n process o f the ancho ri ng sy stem and analysis met ho d used fo r t he“ L UCKY
AN GEL” semi-submersible barge , w hich i s a go od ref erence not only fo r semi-submersible ba rg e , but also
f o r the o ther similar engineering boa ts.

84 mm ,长度为 330 m ( 12节 )。 出于经济性考虑 ,船


1 概 述 东要求本船采用三点锚泊定位 ,并尽量使用原船设
备。因此设计中考虑首部仍用原船锚机 ,尾部用原船
近年来随着海上工程项目的增多 ,人们对半潜 的液压绞车作为尾锚绞车。 下面介绍一下本船锚泊
驳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然而要使半潜驳真正发挥其 设备的设计过程。
部分潜入水中以便承载结构物的作用 ,合理有效的
锚泊定位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 锚泊设计过程
“ L UCKY AN GEL”半潜驳是改造项目 ,本船原
先是按半潜驳设计建造的 , 1998年后把首部的浮箱 2. 1 航行锚
割除作为甲板驳使用 ,此次设计要求恢复半潜功能 , 众所周知 ,航行锚通常是按照船级社规范中的
并进行一些技术改造以满足 作业要求。 原船 4台 舾装数来确定的。 本船按 2001年中国船级社“钢质
20 t液 压绞车 (容绳量 250 m,钢丝绳直径 50 mm。) 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计算舾装数 ,经计算得知本船
设置于主甲板首尾两舷 ,首部左舷设置 1台锚机 ,原 所需配备的航行锚为首锚 1只 , 7 350 kg , AM 2有
船首锚为经改造过的 7 350 kg 霍尔锚 ,锚链直径为 档电焊锚链 ,直径 76 mm ,长 302. 5 m。 因此原船

① [收稿日期 ] 2005- 8- 15
[作者简介 ]潘方豪 ( 1978. 1- ) ,男 ,浙江人 ,工程师 ,上海交通大学在读工程硕士 , 从事船舶舾装设计工作。

54
“ LU CK Y AN GE L”半潜驳的锚泊设计

首锚及锚链均满足要求。 中的首楼、尾部浮箱。对于船体各部分应采用不同的
2. 2 定位锚 计算公式。
定位锚一般根据作 业水深和环境条件选择配 ( 1)船 体 部 分 , 本 船 采用 美 国 石 油 学会 API
备 ,本文仅以“ L UCKY ANGEL”半潜驳的定位锚设 RP2 P《浮式钻井装置辐射状锚泊系统分析》推荐的
计来说明此类船舶定位锚泊设计的一种方法。 海流力计算式。
通常在进行定位锚设计之前 ,必须要确定半潜 表 1 风载荷计算
驳的作业工况 ,此处作业工况即为当船舶进行半潜 蒲氏 风速 V 风载荷
风级 V2
作业时的环境条件 , 包括风、流、波浪、作业水深、地
正向 侧向 斜 向 45°
kn m /s ( m /s)2
质情况等。环境条件一般应由船东提供 ,但也可通过 ( kN ) ( kN ) ( kN )
查找作业水域的相关资料获得。 由于本船的作业水 4 13. 5 7. 0 49 4. 19 4. 09 5. 52

域存在不确定性 ,因此在设计时考虑在使用原船设 5 19. 0 9. 8 96. 04 8. 22 8. 02 10. 83

备前提下 ,核算本船能承受的工况。 6 24. 5 12. 6 158. 76 13. 59 13. 26 17. 93

由于半潜作业一般都会选在风浪较小的天气条
件下进行 ,因此半潜时环境载荷中对船起主要作用   首尾向海流力 Fcx按下式计算:
的是风和流 ,通过适当加大锚索和锚的安全系数计 Fcx = 2. 89SV 2c  N ( 3)
及波浪影响 ,这样 ,定位锚设计时需计算半潜驳下潜   侧向海流力 Fcy 按下式计算:
2
至最深处时所承受的风载荷及流载荷。 首先假设环 Fcx = 2. 89SV c  N ( 4)
境条件 的范围 ,蒲氏 风级 4~ 6级 ,流速 1. 5 kn~   式 ( 3)及式 ( 4)中:
S— — 船舶水下部分湿表面积 , m 。
2
2. 5 kn。
2. 2. 1 风载荷 S= L T ( 2+ 1. 37( CB - 0. 274) B / T )
正向和侧向风载荷通常可按下式计算: 其中 L 为设计水线长 , T 为吃水 , B 为船
F w = 0. 613E( Ch Cs A i ) V 2
( 1) 宽 , CB 为方形系数 ;
式中  F w—— 风载荷 ( N ) ; V c—— 设计流速 , m /s。
Ch—— 形状系数 ; ( 2)甲板面海流力按下式计算:
2
Cs—— 高度系数 ; F = K SV    t
Ai —— 受风构件的正投影面积 , m ;
2
式中  K—— 摩擦系数 , 0. 00015 t· s2 /m4 ;
V— — 设计风速 , m /s。 S—— 甲板面积 , m2。
斜向风载荷按下式计算: ( 3)首楼及尾浮箱海流力按下式计算:
2 2
F (h) = Fx [ 2cos h/( 1+ cos h) ] F= C (d/2) AV 2   N
2
+ Fy [ 2sin h/( 1+ si n h) ]
2
( 2) 式中 d—— 海水密度 ,取 1 025 kg /m 3;
式中  F x —— 正向风力 ; C—— 海流拖曳力系数 ;
F y —— 侧向风力 ; A—— 构件在与流向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面
h
—— 风力相对于船首方向的角度。 积 , m2。
当 h= 45°
时: 将各项计算所得的海流力相加就能得到本船所
2 2
F (h) = Fx [ 2cos 45°/( 1+ cos 45°) ] 受到的总的海流力作用 ,计算结果如表 2。
2
  + Fy [ 2si n 45°/( 1+ si n 45°) ]
2
表 2 海流力计算
= 2( Fx + Fy ) / 3 流速 V V2 正向 侧向 斜向 45°
  风载荷计算结果如表 1。 kn m /s ( m /s) 2
( kN ) ( kN ) ( kN )

2. 2. 2 海流力 1. 5 0. 773 0. 597 143. 72 625. 58 512. 88

半潜作业时应考虑所有船体水下部分所承受的 2 1. 030 1. 061 255. 51 1 112. 13 911. 79

海流力 ,包括主甲板以下船体、主甲板及部分潜入水 2. 5 1. 288 1. 658 399. 23 1 737. 71 1 424. 67

55
2006年 1月 船  舶 February, 2006
第 1期 SHIP& BO A T N O. 1

2. 2. 3 锚泊计算 的锚索张力及长度 ,选取适当的范围汇总 ,如表 4。


本 文仅以逆 流时的情况 (如图 1)为 例进行说   从表 4可以看出当本船承受逆向的 6级风、 2
明 ,此时环境载荷要依靠尾部两只锚来承受。考虑到 kn流的联合作用 ,水深为 25 m 时 ,锚索长度要求至
尾锚绞车容绳量为 250 m ,因此所取的环境载荷组 少为 256. 83 m ,而本船尾部绞车绳量为 250 m , 加
合如表 3。 上端部的 12 m 锚链 ,基本能满足要求 ; 锚索张力为
220 562 N (约 220. 56 kN) ,而本船钢丝绳的破断负
荷为 1 150 kN,安全系数为 5. 2,满足要求。 本船按
使用方要求采用 5 t轻量型锚。 因此 ,本船逆流作业
时 ,在 6级风、 2 kn流 ,水深为 25 m 范围以内的作
业工况下可以正常作业。
图 1 用同样的方法 ,可以分析顶流作业、侧向流作业
时的最大工况。
然后利用悬链线方程计算不同环境条件组合下

表 3 环境载荷组合

蒲氏风级 风速 ( kn ) m /s 流速 ( kn ) m /s 风力 ( kN ) 正向海流力 ( kN ) 单根锚索所受合力 H ( kg )

6 24. 5 12. 6 1. 5 1. 03 13. 586 143. 72 127 013

6 24. 5 12. 6 2. 0 1. 03 13. 586 255. 51 218 328

6 24. 5 12. 6 2. 5 1. 03 13. 586 399. 23 335 733

表 4 锚泊计算
正向海流力 锚索在船体出口处至水底的 锚索悬垂长度 锚索张力
风级 流速 ( kn ) 风力 ( kN ) 合力 H ( N )
( kN ) 垂向距离 y ( m ) S ( m) T ( N)

6 1. 5 13. 586 143. 72 127 013 25 214. 35 129 121

6 2 13. 586 255. 51 218 328 25 256. 83 220 562

6 2 13. 586 255. 51 218 328 35 322. 14 221 169

6 2. 5 13. 586 399. 23 335 733 25 319. 73 337 666

载荷除了可以通过直接计算得到外 ,也可以采用成
3 结束语 熟的计算机程序进行计算 ,那样整个分析过程会更
方便。
从本船的锚泊分析可知 ,如果增加锚索的长度 ,
本船的作业范围可以更广。 这与用户如何平衡经济 [参考文献 ]
[ 1 ]  船舶工 业总公司 . 船舶 设计实 用手册 [ M ]. 北京: 国
性与实用性有关 ,笔者认为 ,为了节省初期成本而损
防工业出版社
失了作业范围对于本船来说不太值得。
[2 ] 美国石油学会 . AP I RP2P [ R ]. 1987
另外 ,本文所介绍的锚泊分析不仅适用于半潜
驳 ,也可以应用于类似的工程船上。文中涉及的环境

5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