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专业教学研究 中国成人教育 2010 年第 13 期

翻译职业道德与翻译教学
○袁升文 辛全民
[摘要] 翻译人员的职业道德状况,作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引人关注。翻译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原因是多方面
的,但是不可否认,翻译教学方面的问题,难辞其咎。
[关键词] 翻译人员;职业道德;
翻译教学

一、引言 地者皆置通事。即译语官也, 或以有官人为之。上下重轻皆


翻译职业道德,是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在翻译职 出其手, 得以舞文招贿,三二年皆致富, 民俗苦之。有银珠哥
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在履行本职工 大王者, 银珠者,行第六十也。以战多贵显, 而不熟民事。尝
作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翻译职业道德具有 留守燕京,有民数十家负富僧金六七万缗,不肯偿,僧诵言
很多具体规范,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欲申诉。逋者大恐, 相率赂通事,祈缓之。通事曰:
“汝辈所负
道德行为即坚守职业道德规范。尽管翻译行业不存在 不赀,今虽稍迁延,终不能免, 苟能厚谢我, 为汝致其死。”皆
放之四海皆准的道德规范,但这里列出的道德原则可兼顾 欣然许诺。僧既陈牒, 跪听命。通事潜易它纸,译言曰:
“久旱
客户与译者双方的利益,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其内容包括: 不雨,僧欲焚身动天以苏百姓。”银珠笑,即书牒尾,称“塞
保密,公正,按时,准确,尊重客户,公平交易,谢绝自己所不 痕”者再。庭下已有牵拢官二十辈驱之出。僧莫测所以,扣
能胜任的翻译任务,最后一项内容是,职业翻译工作者必须 之,则曰:“塞痕,好也,状行矣。”须臾出郛,则逋者已先期积
承诺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道德行为还意味着同行 薪,拥僧于上, 四面举火。号呼称冤, 不能脱,竟以焚死。
之间公平竞争,包括任何必要的相互协助、为提高行业水平 到明朝时期,翻译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利用翻译工作的
而进行的合作以及保护翻译从业者的共同利益。 便利打击对手、谋取私利的事情也屡见不鲜,造成的危害比
翻译是一个古老的职业,其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也是 较大。比如明代通事胡士坤利用语言障碍, 假借外国使臣怨
有很深根源的。翻译界之所以不良名声在外,很大程度上是 词泄私愤而陷害他人的事情。明嘉靖五年(1526 年),当时任
因为翻译已经从艺术堕落为一种“匠活” —译者成了译
—— 主客司郎中的陈九川对天方国进贡物品中的低劣玉石不予
匠。无论是旅游指南,还是产品介绍,无论是名胜古迹的说 接收,对其讨要莽衣的请求也不予奏请,致使外国使者怀恨
明,还是街头巷尾的标牌,往往存在不少外文翻译差错。这 在心。通事胡士坤一日遭陈九川怒骂,因此起报复之心,借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翻译人员的语言水平欠缺造成的,但是 外国使者名义向朝廷控告陈九川和提督会同馆主事陈邦
不可否认,缺乏翻译职业道德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偁。朝廷因语言障碍,无法与夷人质询核实,便听信胡士坤
所谓道德失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道德规范约束力的 一面之词,结果陈九川被罚戍镇海卫,陈邦偁则被以“不抚
失去或弱化,表现为相当一部分具有道德责任能力的社会 夷情,刁难贸易” 之罪削籍为民。
成员,在社会活动中不遵守本该遵守的道德准则,丢失了最 清代通事也经常“藉洋人势力,狐假虎威,欺压平民,蔑
起码的道德良心的行为现象。翻译职业道德失范, 就是翻译 视官长,以求其所欲”。张之洞曾办理过给德国人谔尔福当
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不容置疑,翻 通事的李文廷假借外国人名义实施诈骗的大案。当时谔尔
译教学方面的不足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福游历湖南,带着通事李文廷。谔尔福在湖南游历期间,向
二、历史上翻译人员职业道德失范情况扫描 各地官府索要了银钱一百几十元奖赏船户,但是通事李文
关于翻译人员职业道德方面的情况,最早的记载可以 廷在湖南省各县,假借德国人的名义向各官府索要银两,长
追溯到汉代。汉代的法律条文中有对翻译人员的处罚条文, 沙、善化两首县,共索要三百元,路过湘潭、衡山各索银钱百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翻译人员中存在的职业道德问题。 元,至衡州时,该通事又假传德国人的话,索银九百元、宁绸
《张家山汉墓竹简》为研究西汉前期的法律制度、刑罚 衣料十二套、珠玉古玩等财物并索婢女,地方官除婢女外皆
体系、民法原则及政治、经济制度提供了最原始的资料,其 从丰致送。而实际上,德国人仅索要了一百数十元。李文廷
中有关于翻译者的法律责任的条文: “ 译讯人为非(诈)伪, 作为通事,扯大旗作虎皮,狐假虎威, 谋取私利。古代翻译人
以出入罪人,死罪,黥为城旦舂;它各以其所出入罪反罪 员缺乏职业道德的案例可说是比比皆是。
之。”汉律规定翻译者有意作伪,导致对他人的定罪量刑有 现代翻译活动的领域比之古代有了极大的扩展,尤其
出入,如果因此被错判死罪,翻译者相应地处以黥城旦的刑 是当代,世界已经成了“地球村”,对于生活在“地球村”的现
罚。如他人被判其它罪的, 实行反坐。古代翻译人员职业道 代人,可以说翻译是须臾不可缺少的, “世界一天也离不开
德的状况,可以从上面汉代的法律条文中得到间接反映。到 翻译” 。翻译的作用越来越大,翻译职业道德失范的问题也
了金代,文献中对于翻译人员的职业不道德状况有了直接 更加突出。
的记录。金代曾有通事翻译过程中徇私舞弊,通过有意错 伴随着全球化的脚步,翻译已经成为全世界最热门的
译、漏译等不忠实的做法,实现自己的私利,受贿害人致死 产业之一。小到驾照、 成绩单的翻译,大到操办国际会议、 筹
的事情。 备各类谈判,翻译产业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洪皓(1088—1155),宋建炎三年(1129)八月出使金国, 巨大的商业利益, 吸引人们争相涌入这一产业。一方面是年
羁留金境共十五年。《松漠纪闻》是洪皓留金期间的见闻录, 100—200 亿的市场商机,另一方面是行业内的“乱” “散”
其中记载了金朝通事与受贿害人的事:金国之法,夷人官汉 “小”的现况,同喧嚣的翻译产业相对照的,是客户们对翻译

166
专业教学研究 中国成人教育 2010 年第 13 期

质量的怨声载道。大量劣质的翻译作品充斥着这个行当。这 教育中心是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从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培
些劣质的翻译作品将会给我国的经济生活带来无可估量的 养的专门机构。北京大学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核心课程包括:
损失。 翻译实践Ⅱ(备考)、译本比较与正误、文献查找与论文写
三、
翻译教学的欠缺是导致翻译职业道德失范的一个重 作、比较修辞与翻译实践、英语阅读与写作、翻译实践 ( I 技
要原因 能)、英汉文本编译、近代翻译史与翻译理论、英语口译基
翻译人员不仅应该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娴熟的翻译 础、翻译技术实践、翻译实践 I(技能)、翻译行业与翻译管
技巧,同时也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翻译行业呼唤“金 理、高级科技翻译、信息技术基础、英汉技术写作、计算机辅
牌译员”,而不是缺乏翻译职业道德的 “垃圾译员”。
“金牌译 助翻译技术基础、双语编辑与信息出版新技术 I、高级商务
员”必然具有遵守职业道德和信守承诺的可贵品质。然而, 翻译、本地化与国际化工程、双语编辑与信息出版新技术
我国的翻译教育从一开始就没有对翻译职业道德给予应有 Ⅱ。从这些课程上看显然也缺乏翻译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
的重视。 内容。
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人从事翻译工作。明代, 中原与周 高校翻译专业师资的培养是翻译专业发展的基础。从
边民族、国家间朝贡、贸易往来, 需要大量的翻译人员。为了 目前的情况看,翻译专业师资培训对于翻译职业道德同样
培养翻译人才,明朝专门设置了四夷馆。四夷馆是我国历史 缺乏应有的关注。中国翻译协会、 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
上最早为培养翻译人才而官方设立的专门机构,也就是我 育指导委员会,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举办的 2010 年暑期
国最早的培养翻译人才的外语学校,主要负责翻译朝贡国 全国高等院校翻译专业师资培训的内容包括:口笔译专业
家往来文书,并教习周边民族、 国家的语言文字。 教学基本理论与原则、口笔译教学大纲设计、口笔译课程设
即使这样一个培养翻译人才的专门机构,其课程设置 置、口笔译教材及教学资料的选择、各种翻译课型的教学过
也是有缺陷的。其教学内容据《四译馆则》记载, 四夷馆十馆 程、口笔译教学案例分析、口笔译教学示范、笔译教学评估。
“译字生初习杂字,自嘉靖二十一年(1542)以后,以诰敕、来 此外,兼顾口笔译实务、口笔译教学研究方法论及翻译理论
文、杂字一同肆习” 。这里,杂字是指四夷馆所编各馆“译 研究方法论。
语”,即汉语和诸番语对译语汇。诰敕是朝廷封官授爵的敕 四、 结语
书,其内容不得而知。来文是指四夷朝贡“表文”。由此可见, 翻译职业道德失范一直是困扰我国翻译界的老大难问
并没有职业道德方面的题材。 题,从专家到大众都十分关注翻译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我
近年来,全国 20 多所高校开设了与翻译有关课程培养 国已故的著名翻译家季羡林就十分重视翻译职业道德建
博士生,150 所高校培养硕士生,870 所高校的外语专业设 设。近些年,媒体时常曝光翻译质量下降、 抄袭剽窃、 翻译造
有翻译课程,全国共有 24 所高校设立了本科翻译专业。尽 假等现象。针对上述状况, 季老积极提建议、 发倡议, 呼唤社
管我国的翻译专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翻译专业在 会重视翻译职业道德的建设。他认为, 翻译首先有个道德的
课程设置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对翻 问题、风气的问题, 这些问题译者都不能回避。2002 年 6 月,
译职业道德的漠视。 季老会同杨宪益等十二位著名翻译家,在《光明日报》公开
从各个开设翻译本科专业学校的课程设置上看,近年 发表《关于恪守译德、提高翻译质量的倡议和呼吁》,向译者
来,国内翻译教学和翻译课程设计的研究空前繁荣,硕果累 提出了 6 条自律的要求。2005 年 2 月, 他又在《北京日报》发
累。然而,在这繁荣的背后, 也隐藏着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 表文章,呼吁改善社会风气,要求在物质、精神之外,还要在
许多翻译系和设有翻译方向的英语专业的本科翻译教学随 “第三个层次”重视心理素质和审美趣味的提升。这些都体
意性很大,课程的开设是依据师资而定,忽视了翻译学的学 现了季老对译德建设的重视与期盼。
科特点及学生与社会的需求。 然而,与社会各界对翻译职业道德问题普遍关注形成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我国最早开设本科翻译专业的高校 鲜明对比的是,作为翻译人员重要源头的翻译教育,却对翻
之一,该校 2007 年正式组建翻译系并于同年正式面向全国 译职业道德没有足够重视。诚然,翻译教育不是万能的,不
应届高中毕业生招收本科翻译专业学生。从北京外国语大 能完全彻底解决翻译界出现的翻译职业道德问题,但是,缺
学英语学院翻译系的课程设置情况看,该翻译专业的培养 乏翻译职业道德内容的翻译教育也是万万不能的。翻译职
目标是:本专业面向国家战略要求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端 业道德教育的缺失,不仅是翻译专业教育的失败,而且也是
口、笔译领域,培养具有扎实的英文和中文语言功底、深厚 社会上翻译职业道德缺失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 翻译教育
的双语文学与文化修养、熟练的双语转换能力、宽广的人文 界应该切实行动起来,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社科知识和出色的学习、思辨、创造、合作与领导能力的国 同时在行动上真正重视翻译职业道德教育,从而为我国翻
际型、通识型优秀人才。该校翻译专业课程设置包括四个方 译行业的健康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面的内容,即外语技能、母语素养、翻译实践和学科素养。其
中学科素养板块的指导思想是“通过一系列的训练,让学生 参考文献:
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在整个学问体系中处于什么位置,知 [1]彭浩.张家山汉墓竹简[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
道人们讨论翻译现象的视角与思路,建立抽离自己实践体 [2]梁廷楠.海国四说[M].北京:中华书局,1993.
验的意识习惯,学会对其进行总结与反思的方法”。培养学 [3]吕维琪.《四译馆则》题解[M].台北:文海出版社,2007.
[4]2010 年暑期全国高等院校翻译专业师资培训一号通知[JL].
科素养实际设立的课程是:文化与翻译、中外翻译史、英汉
中国翻译,2010,(2).
语言对比、翻译理论与思考。从这些课程上看,对于翻译职 [5]李景端. 季羡林对翻译的贡献[EB/OL].http://news.xin-
业道德也没有给予高度重视。 huanet.com/gangao/2009-07/15/content_11711264.htm,2010-1-19.
翻译硕士的课程设置同样也没有给予翻译职业道德应 (作者单位:山东轻工业学院金融职业学院,山东济南
有的重视,仅以北京大学翻译硕士教育为例。北京大学 MTI 250100; 山东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 山东烟台 264005)

16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