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第十单元 细读古诗

捕食
1. 诗中的“群生”指的是什么? 群体
诗中的“群生”指的是各种动物。 身影
鹭鸶
2. 在《鸟》这首古诗中,诗人一开始就写了“谁道群生性命
微?”。请用具体的事列说一说自己对于这句话的理解。 飞翔的姿态像是满树的
近景 梨花
“谁道群生性命微”这句话说明了所有生物的性命都是珍贵
的,没有哪种生物的生命是卑微的。即使是一条毛毛虫,它
也会蜕变成蝴蝶,为花儿传播花粉。
在青山的映照下的飞翔
3. 读了“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这两句诗句, 远景 姿态
你有什么体会?
读了这两句诗句,我感到十分地辛酸。每个孩子都需要母亲
的爱,鸟巢里的小鸟也一样,如果我们打枝头上的母鸟,巢
中小鸟久等不到母亲回来。

4. 说出“骨肉”的意思。
“骨肉”指的是父母兄弟子女等血统关系亲近的人;也比喻
亲密而不可分离的关系。

5. 读了《鹭鸶》后,请你结合上下文,理解“惊飞远映碧山去,
一树梨花落晚风”描绘了怎样的画面,然后说明“梨花”的
真正含义。
作者把惊飞的鹭鸶和碧山相映衬,一动一静,又用梨花的美
丽形象作比较,把鹭鸶的飞翔姿态比作梨花在风中飘落,富 第十单元 细读古诗
有想象力。“梨花”的真正含义是指鹭鸶飞翔的姿态
1. 诗中的“群生”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完成下列括号图:
羽毛 2. 在《鸟》这首古诗中,诗人一开始就写了“谁道群生性命
微?”。请用具体的事列说一说自己对于这句话的理解。
个体
长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鹭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景
3. 读了“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这两句诗句,
你有什么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远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说出“骨肉”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读了《鹭鸶》后,请你结合上下文,理解“惊飞远映碧山去, 第十一单元 《寂静的旅程》


一树梨花落晚风”描绘了怎样的画面,然后说明“梨花”的
真正含义。 1. 作者对萤火虫美景的第一印象是什么?这个印象来自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对萤火虫美景的第一印象是罕见和梦幻,这个印象来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的姐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什么作者感受到“奇幻得像在梦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岸的萤火虫非常多,萤光非常漂亮,这令作者犹如在梦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为何说“这将是一趟寂静的旅程”?
作者说“这是一趟寂静的旅程是因为游客不能喧哗,只能静
静地观赏萤火虫。
6. 完成下列括号图:
羽毛 4. 在什么情况下最适合赏萤?为什么?
在农历春节晚上七到九时,是一年中赏萤的“天时”。如果
个体
再加上是无风、无雨、无星、无月的夜晚,更是最佳的赏萤
时机。因为无风、无雨、无星、无月的夜晚和闪亮的萤光形
成高反差,可以看到灿烂无比的萤光。
捕食
群体 5. 作者如何形容萤火虫发出的光和聚满了萤火虫的树?
作者是如此形容萤火虫发出的光和聚满了萤火虫的树:

i. 多么像闪烁、晶亮的圣诞树。
ii. 就像大自然巧手搭建的黑色剧场。
iii. 萤光映照着河面和水面,灿烂如繁星。 第十一单元 《寂静的旅程》
iv. 好像航行在银河中。
1. 作者对萤火虫美景的第一印象是什么?这个印象来自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作者这次到瓜拉雪兰莪赏萤,和小时候赏萤有什么不同?
作者这次在瓜拉雪兰莪赏萤,和小时候最大的不同是没看过 2. 为什么作者感受到“奇幻得像在梦里”?
这么多的萤火虫聚集在一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萤火虫用尽全身的力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出信号……在求救。”
为什么作者会写这句话,说出你的看法。 3. 作者为何说“这将是一趟寂静的旅程”?
我认为作者会写这句话是因为他感慨萤火虫的数量越来越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了。他希望通过这个句子启发人们对爱护大自然的关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一路赏萤,寂静无声。然而,耳里却好像充满了声音”。
以上句子作者要表达什么? 4. 在什么情况下最适合赏萤?为什么?
通过以上句子,作者要告诉大家他通过赏萤的活动得到了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满的收获,好似萤火虫们在他耳边细语,道出它们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作者如何形容萤火虫发出的光和聚满了萤火虫的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作者这次到瓜拉雪兰莪赏萤,和小时候赏萤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石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啊,那贝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呢?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解释以上句子中“磨制”的意思。
7. “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一闪,萤火虫用尽全身的力气, “磨制”是指“在硬的东西上磨软的东西,贝却是拿自己嫩
发出信号……在求救。” 嫩的软软的身体在坚硬的有棱角的沙子上磨”。
为什么作者会写这句话? 说出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磨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磨制过程中可能会遍体鳞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为什么作者在结尾处写道:“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敬的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在结尾处写道:“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
贝”,因为这只贝经历了我们无法想象的磨难,我们便觉得
8. “一路赏萤,寂静无声。然而,耳里却好像充满了声音”。 它可怜;也正因它在经历磨难后,把最美的东西奉献给了人
以上句子作者要表达什么? 类,所以我们又觉得它是一只可敬的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在第四段的哪些词语让你深切地感受到“这只贝”的可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棱角、折磨、无论如何、越来越、默默地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课文中的“贝”让你想起生活中的哪些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中的“贝”让我想起生活中的许多人物,例如:老师、
清洁工人、父母等。(接受所有合理答案。)
《贝壳》

1. 为什么作者说贝壳“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宝贝”?
作者说贝壳是一件艺术品,因为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
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儿,在每个小
第十二单元《贝与贝壳》 点儿周围又有着自成一圈的复杂图样,这让贝壳看起来就像
《一只贝》 一件艺术品。

1. 你觉得这只贝怎样? 2. 作者说“怪不得古时候的人要用贝壳来做钱币”,这说明了
我觉得这只贝可怜/坚强。(其他合理的答案) 什么?
作者说“怪不得古时候的人要用贝壳来做钱币”,因为贝壳
的坚硬和细致,使到贝壳有一定的价值,这也是古代人们用 4. 为什么作者在结尾处写道:“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
它来当钱币的原因。 可敬的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贝壳》结尾处的“这是怎样固执又简单的心哪!”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简单的心哪!”里的“心”是借贝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指作者的心。句子中“固执”表现出的是作者由贝壳普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卑微的生命联想到应丰富自己的生命的坚定信念。“简
单”表现了作者并不想建立丰功伟业,并不渴求人们对她绝 5. 在第四段的哪些词语让你深切地感受到“这只贝”的可怜?
对的赞美和崇拜,她只想像贝壳一样塑造一种美丽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渴望一种感动,希望能像贝壳感动她一样感动世界。(接受
任何合理答案) 6. 课文中的“贝”让你想起生活中的哪些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贝壳》

1. 为什么作者说贝壳“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宝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二单元《贝与贝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只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你觉得这只贝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作者说“怪不得古时候的人要用贝壳来做钱币”,这说明了
什么?
这是石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啊,那贝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呢?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解释以上句子中“磨制”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贝壳》结尾处的“这是怎样固执又简单的心哪!”指的是
什么?
3. 在磨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能够理解父亲的举动。“我”从父亲的举动中获得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示,“我”获得了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如果没有人看见你的行为时,你能坚持守规矩吗?为什么?
如果没有人看见我的行为时,我还是能坚守规矩,因为我认
为坚守规矩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7. 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人的“鱼”指的究竟是什么呢?
第十三单元《心中的一把尺》 与那条鲈鱼相似的有人的“鱼”指的是吸引人的,让人喜欢
的事物,诸如:金钱、地位、名利等等。
1. 作者在什么时候跟着父亲去附近湖中的小岛上钓鱼?
作者在十一岁时跟着父亲去附近湖中的小岛上钓鱼。 虽然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很
难。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瞪着我说:“孩子,
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8. 从以上这句话中,你体会了什么?
“是”:对,正确,应该;“非”:错,不对,不该。捕捞
2. 根据以上句子,从“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你可以 鲈鱼的时间没到,把钓到的鲈鱼留着,就是错误;把鲈鱼放
体会到什么? 回湖里,就是正确的。道德认识、抉择就是这么简单。从作
我可以体会到父亲也很喜爱这条漂亮的大鲈鱼。因为鲈鱼又 者放鱼回湖里的沮丧心情,可以看出实践道德之难,实践道
大又漂亮,所以父亲也舍不得放掉它。 德,放掉手中的鱼,就需放弃个人利益。

3. 为什么作者的父亲要他把鲈鱼放回湖里去? 9. 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作者的脑海中留下了永
作者的父亲要他把鲈鱼放回湖里去,因为离开放捕鲈鱼的时 久的回忆和终身的启示。你认为这个启示是什么?
间还差两个小时。 我认为这个启示指的是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
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律的人。
4. 假若你就是文中的“我”,你觉得这条如此诱惑人的鱼该不
该放?
虽然这条鱼如此诱人,我还是觉得我应该把它放回湖里去,
因为我们应该准守规则,不做违规的事。
(没有标准答案,主要是让学生思考这个道德问题。)

5.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委屈又沮丧的“我”,已经是
杰出的建筑设计师了。“我”是否能够理解父亲的举动?
第十三单元《心中的一把尺》 7. 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人的“鱼”指的究竟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作者在什么时候跟着父亲去附近湖中的小岛上钓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瞪着我说:“孩子, 虽然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很
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难。
2. 根据以上句子,从“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你可以 8. 从以上这句话中,你体会了什么?
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为什么作者的父亲要他把鲈鱼放回湖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作者的脑海中留下了永
久的回忆和终身的启示。你认为这个启示是什么?
4. 假若你就是文中的“我”,你觉得这条如此诱惑人的鱼该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委屈又沮丧的“我”,已经是
杰出的建筑设计师了。“我”是否能够理解父亲的举动? 第十四单元 《一片绿意显生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第三段的“但我们都熟悉这里的一切,惯于在小径上寻觅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这句话显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显示作者已经来过这里很多次了。

6. 如果没有人看见你的行为时,你能坚持守规矩吗?为什么? 2. 第五段中“还有我们的祖先,他们的生命都曾经在这一片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上活动过,他们用血汗来开垦田地,也在这里搭起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园。”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我们的祖辈曾经辛勤地在这片土地上劳作,开垦土地,搭建 里散发着泥土的气息,野花的香气。 嗅觉
家园。作者要我们别忘记先贤的努力和功劳。
草丛间还有星星点点的花朵,招蜂引蝶。 视觉
3. 解释“落叶归根”的意思。 你也可在灌木上,发现一株攀缘植物爬上
“落叶归根”意思是树叶凋落,仍在树根边上。比喻事物都 来了,在顶上开了一朵桃红色的花。
要有一定的着落和归宿,现在多比喻客居异国他乡的人,最
终要回到故土。
8.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如何将人和动物的活动,以及景物的描
4. 添兴叔说的“根是长在这块土地里的”,这块土地里的是指 写结合起来,产生“动静结合”的美感?
什么? 本课文中的第七段中,鱼儿晃过来、晃过去的,当作者伸手
这块土地里指的是马来西亚。添兴叔指的是我们的祖先已经 想要捉它们,它们就使劲儿地一个转身,窜到水里去了。
在这里定居很久,这里就是我们的家。 “晃”“伸”“转”等动作,清晰可见。原本静态的沟水
“澄清”“清澈见底”,因雨水带来的源头的活水使沟水
5. “没有防腐剂,没有杀虫剂的食物,咀嚼出天然食物的滋味。 “湍急地流起来”。沟水的流淌配合鱼儿的动作,让“动静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结合”的美感油然而生。
这句话告诉我们,作者吃的食物是添兴叔从田野采回来或者
自己种的,没有添加化学物品,是属于天然的。 第十四单元 《一片绿意显生气》

6. 课文中哪一个句子告诉我们“在这片土地上生活,我们必须 1. 第三段的“但我们都熟悉这里的一切,惯于在小径上寻觅生
互相帮忙和扶持;为生活奋斗的同时,也应该珍惜友谊”? 活。”这句话显示了什么?
生命的延续、就是在环境中求生存,各自扎根,互相扶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融融恰恰的交流着友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作者将看到的景物诉诸笔端,还将自己感受到的景物写出来。 2. 第五段中“还有我们的祖先,他们的生命都曾经在这一片土
根据你的体会,完成下列图表。 地上活动过,他们用血汗来开垦田地,也在这里搭起家
园。”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语段 感官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踏进一片橡胶园,一阵阴凉便从头上投落 触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来。
3. 解释“落叶归根”的意思。
脚下的落叶,被踩得唏嗦响,赶出藏在枯 听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叶间的蟋蟀、蝼蛄和蚱蜢在脚边飞跳。 视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芋叶像突出水面的荷叶,它迎风摇曳,风 视觉
4. 添兴叔说的“根是长在这块土地里的”,这块土地里的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没有防腐剂,没有杀虫剂的食物,咀嚼出天然食物的滋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课文中哪一个句子告诉我们“在这片土地上生活,我们必须
互相帮忙和扶持;为生活奋斗的同时,也应该珍惜友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作者将看到的景物诉诸笔端,还将自己感受到的景物写出来。
根据你的体会,完成下列图表。
语段 感官感受
踏进一片橡胶园,一阵阴凉便从头上投落
下来。

脚下的落叶,被踩得唏嗦响,赶出藏在枯
叶间的蟋蟀、蝼蛄和蚱蜢在脚边飞跳。

芋叶像突出水面的荷叶,它迎风摇曳,风
里散发着泥土的气息,野花的香气。

草丛间还有星星点点的花朵,招蜂引蝶。
你也可在灌木上,发现一株攀缘植物爬上
来了,在顶上开了一朵桃红色的花。

8.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如何将人和动物的活动,以及景物的描
写结合起来,产生“动静结合”的美感?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