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图解梁构件的有效高度

钢筋混凝土结构梁构件的有效高度定义:受拉钢筋合力作用点到
混凝土受压区边缘的距离,图 1。

图 1 钢筋混凝土梁有效高度示意图
欲求受拉钢筋合力作用点,就要用到几何图形形心的概念。
形心,在面是指截面图形的几何中心,质心是针对实物体而言的,
而形心是针对抽象几何体而言的,对于密度均匀的实物体,质心和形
心重合。受拉钢筋合力作用点就是质心。对于密度均匀的实物体求得
了形心就是就求得了质心,也就求得了受拉钢筋合力作用点。
根据理论力学有关知识,我们得到,形心计算公式:
yc =ΣAi yi /ΣAi
式中:yc——全部钢筋的几何中心到梁底边的距离,mm
Ai——第 i 根钢筋截面面积,mm2
yi——第 i 根钢筋几何中心到梁底边的距离,mm
譬如:梁保护层 25mm,箍筋直径 10mm,钢筋净排距=25mm
一排钢筋几何中心到底边的距离=25+10+25/2=47.5≈48mm
二排钢筋几何中心到底边的距离
=48+25/2+25+25/2=48+50=98mm
当一排配 4 根 25,二排也配 4 根 25,受拉钢筋合力作用点到梁
底边的距离
yc=ΣAi/ΣAi=(4A×48+4A×98)/8A=73mm
当一排配 4 根 25,二排配 2 根 25,受拉钢筋合力作用点到梁底
距离
yc=ΣAi/ΣAi=(4A×48+2A×98)/6A=64.67mm≈65mm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确定不同排数钢筋合力作用点到梁底边的距离
yc,这些个不同的 yc 就是不同排数配筋梁有效高度 h0 的扣减值,如图
2 所示。

图2
根据以 0、5 取整的混凝土结构业界一般做法,我们指出,
当一排配筋时,梁有效高度 h0=h—50
当二排配筋时,梁有效高度 h0=h—75
当三排配筋时,梁有效高度 h0=h—100
然而,这还不够,凡是房子,总归有 XY 两个方向的梁正交或斜交,
没有 XY 两个方向的梁正交或斜交就盖不成房子,所以实际房屋 XY 两
个方向的梁的有效高度的扣减值至少相差一个两个方向梁纵向钢筋的
较大直径。我们用表 1 来说明如下:
表1 XY 两个方向的梁有效高度

XY 两个方向的梁的不同有效高度是所有正规设计院必须(have to)
考量的的事情 ,不需要(也轮不到)现场施工和监理人员来考量 XY
两个方向梁的有效高度的大小。如果一个工程设计人员不考量这个不
同有效高度问题,那他的设计产品就一定是一个瑕疵作品。表 1 所列,
应该是结构设计软件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计算时的有效高
度取值。这里我们假设 X 方向梁是主动梁——按照混凝土最小保护层
设计,Y 方向梁的保护层是被动的,取决于 X 方向梁+X 方向梁一排钢
筋的直径。这不是那本规范规定或者不规定的必然规定的结果,这是
必然的不二选择。
一些施工监理人员,出于自身对有效高度的不当理解,擅自采取
增加梁截面高度和板的厚度的所谓“确保梁有效高度”的“措施”,
这是越位,这是画蛇添足,这是缺钢筋混凝土专业知识少混凝土结构
构造科学文化所导致的建设资源的重大浪费,由于自重的盲目增大,
反而降低了工程原有的安全冗余储备。调查发现,有些工地,在非里
手的监理和不专业的施工推动下,将设计为 180mm 厚的板擅自浇捣
到 250mm,来掩饰盲目做错的钢筋不露筋,自重荷载增加了 39%,
地下室顶板在各柱柱顶上方出现了一个个大大的馒头,安全储备受到
了极大的威胁。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