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早期教會[編輯]

基督耶穌的追隨者被稱為「基督徒」,而安提阿(徒11:26)就成為了一個
基督教聚居的中心,特別是在公元70年耶路撒冷毀滅。根據天主教的傳
統,世界上第一位主教是前往羅馬傳教的聖伯多祿。第三位主教是宗徒教
父安提阿的聖依格那修。當安提阿成為宗主教教座所在地時,君士坦丁已
經承認了基督教。5世紀早期,敘利亞隱修士聖馬龍在奧龍特斯河畔擔任
一群隱修者的領袖。當他在410年去世後,他的追隨者們建立了一座以他
的名字命名的修道院,並開始發展起來。後來,一些基督一性論者(英
語:Monophysitism)殺死了約350位馬龍修院的隱修士,該會便決定逃
難到黎巴嫩山區。
687年,在拜占庭帝國皇帝查士丁尼二世同意下,馬龍尼派得以任命一位
自己的宗主教,首任宗主教是若望·馬龍。
馬龍尼禮神父和朝聖者,在黎巴嫩山

穆斯林統治[編輯]
之後,馬龍尼禮教會因為敘利亞穆斯林征服,而開始了阿拉伯的統治。而
這樣也使該教會與拜占庭帝國的關係更改進。因此,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
四世甚至直接提供了在宗教、政治和軍事方面的支持,給馬龍尼禮教會。
新聯盟很快互相協調了兩軍,以毀滅性襲擊,消滅了穆斯林在這地區的勢
力。而這軍事行動解救了在中東地區的基督教徒。
同一時間,有些馬龍尼禮信徒搬遷到黎巴嫩山,並形成幾個社區,被稱為
馬拉達(英語:Marada)。他們遷移到黎巴嫩山上是一段長時間發生的,
但其高峰期是在公元7世紀。以上說法是根據17世紀一名主教的文獻。而根
據一名在16世紀的馬龍尼禮專家的另一個說法則指出,他們為了逃避穆斯
林的迫害,在9世紀末從阿拉伯帝國的第一王朝烏邁耶王朝中遷移。而最
被廣泛認同的說法是在10世紀提出的。指他們不是為了逃避穆斯林的迫
害,而是被基督一性論的雅格教派迫害。
1017年左右,這地區出現了一個新的穆斯林教派,他們自稱為德魯茲派。
當時,馬龍尼禮信徒被稱為齊米。德魯茲派禁止他們騎馬,並要求他們穿
上黑長袍和黑頭巾,以作識別。
隨後,穆斯林征服了東方基督教以外的安提約基亞和歐洲地區。伊斯蘭教
哈里發並與拜占庭帝國皇帝達成了協定,決定了各自的勢力範圍。
十字軍東征[編輯]
烏爾班二世在法國克萊芒做東征的號召
11世紀未,教宗烏爾班二世在法國克萊芒舉辦克萊芒會議,號召基督徒前
去征討東方的異教徒,奪回聖地,從而引發了十字軍東征。當他們通過黎
巴嫩山時,在那裏遇到馬龍尼禮信徒。而當時馬龍尼禮教會已經和基督教
世界切斷了聯絡大約400年。天主教會一直不知道他們仍然存在。十字軍和
馬龍尼禮教會建立了聯繫。並且,他們提供幫助十字軍東征。羅馬教廷於
1182年,確認他們的身份。從此,他們確認天主教為正統和統一的基督
教。
為了紀念他們的共融,教宗帕斯卡二世於1100年,送了一個主教冠給當時
的馬龍尼禮教會宗主教,以表示他的宗主教權威和地位。而在1131年,教
宗諾森二世公報,正式給與馬龍尼禮教會宗主教的的權威及地位。
奧斯曼帝國統治[編輯]

1779年畫作:在黎巴嫩山的馬龍尼禮教會修女
當奧斯曼帝國擊敗阿拉伯奴隸兵馬木留克後,他們與德魯茲派結盟。另
外,馬龍尼禮信徒也和德魯茲派結盟,及建立黎巴嫩公國,並維持了數百
年。而它是現在黎巴嫩共和國的基礎。該教會還有信徒在黎巴嫩執政。
在1816年至1840年期間,該教會信徒開始重返黎巴嫩南部地區。這是自從
1307年以後,被馬木留克在這地區差點滅絕後,他們可以再次重返該地
區。因此,德魯茲山等地得以開發。並且,他們可以建立了一個友好關係。
於1584年7月15日,該教會在羅馬的第一所大學開幕,由當時的教宗額我
略十六世主持。
17世紀,天主教會正式進入黎巴嫩傳教,而其中之一有耶穌會會士。他們
除了傳教外,還在黎巴嫩展開各類的服務。而馬龍尼禮教會也開始了舉
學,甚至每個教堂旁邊都有一所學校。這使該教會的兒童可以獲得教育的
機會。更使該教會是當時中東地區文化較興盛的地區。

馬龍尼禮教會信徒於1920年代在黎巴嫩山建造了一座教堂
然而,該教會和羅馬教廷之間的聯係非常困難。需要使用外交層面上的協
助,及以借用歐洲列強的幫助,從而保護該教會免於毀滅。最終,該教會
於1584年7月5日在羅馬成立羅馬學院(英語:Roman Colleges)。這所大
學,使馬龍尼社區獲得了一些有價值的援助,從而維護了他們的基督徒身
份。1610年,在Qozhaya的馬龍尼禮聖安多尼修道院,進口了第一台印刷
機,名為說阿拉伯語世界。但是,它只是印刷西敘利亞語,而不是阿拉伯
語。而黎巴嫩的修道院在19世紀後期,為阿拉伯復興有關鍵角色。因為它
協助發展阿拉伯語和敘利亞語,並可以印刷腳本。

現況[編輯]
現今馬龍尼教會的信徒,在全球大約有400萬人。其中在黎巴嫩有約100萬
人,佔該國人口約四分之一。在賽普勒斯、約旦、以色列、埃及、敘利亞、巴
西、美國和加拿大等地方,都有該教會的信徒。現時該會設有28個宗主教
區、總教區、教區和宗主教代牧區。
馬龍尼教會在禮儀中使用語言為阿拉米語,但在實際生活中,信徒多使用
阿拉伯語。

組織[編輯]

榮休宗主教納斯爾阿拉·布特羅斯·斯菲爾
今日馬龍尼教會的最高首腦為馬龍派安提阿宗主教,由全世界的馬龍派教
會主教選出,居住於黎巴嫩貝魯特北部的Bkirki。新任宗主教當選時必須
要報告教宗,並獲得其認可,以體現馬龍派教會對天主教教會的歸附。
宗主教區[編輯]

阿勒頗聖厄里亞主教座堂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