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3

單元一:記敘手法(理清脈絡)

閱讀教學:
講讀:《給母親梳頭髮》林文月 3 教節
導讀:《驀然回首》白先勇 (配合本單元學習重點的補充篇章)
學生報告:《曹劌論戰》 2 教節
閱讀理解:《一段護書往事――記陳君葆先生(節錄)》P1.22 2 教節
基礎知識:課本「語文運用練習」 1 教節
單元評核 2 教節
課外閱讀:《一個人在途上》郁達夫
《故鄉》魯訊
《樹猶如此》白先勇

教學重點:1. 掌握記敘的方法:順敘、倒敘、插敘
2. 認識記敘的詳略
3. 綜合運用閱讀能力:歸納主旨、分析文章脈絡

講讀篇章:《給母親梳頭髮》
知識教學點:1.掌握詞語(形、音、義):
莖(jīng 莖 莖莖莖 莖 / 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
莖莖 莖 莖莖)
莖(zān莖莖莖莖dzan1) 莖莖莖 4
莖(zhì莖 莖莖莖)
莖 莖莖莖 5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qù莖莖莖莖tsœy3 莖)莖莖莖莖莖莖 / 莖莖莖莖 莖莖莖 6
(qū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náo莖莖莖莖nao4) 莖莖莖 7
莖(piāo莖莖莖莖piu1) 莖莖 / 莖莖
(piăo莖莖莖莖piu3) 莖莖 / 莖莖
(piào莖莖莖莖piu3) 莖莖
莖(xū莖莖莖莖h œy1)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2.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1.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2.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3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1莖p.1.4 莖莖莖莖 p.1.6 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


2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3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1.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2.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2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3.莖莖莖莖莖 1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
莖 莖莖莖
莖 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2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3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A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B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4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5莖莖莖 4—5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6莖莖莖 6-7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1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 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4.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6-7 莖莖

2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5.莖莖莖莖莖 (1)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
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10-13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

莖莖 (莖 3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 (莖 4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 (莖 6莖7 莖)
莖莖 1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 2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 (莖 8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 (莖 9莖10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2) 莖莖莖莖莖 6莖7 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3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7.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1.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2.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1.5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 莖莖莖
莖 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1.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1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2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3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2.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 莖莖 1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作者先提及他的小說結集出版,點出寫作本文的緣起,然後回顧他開始接觸
小說,學習寫作的歷程。最後記敘他在愛我華大學愛我華作家工作室所學,
以及從祖國文化中追尋創作養料的經過。

提問 2:文章的題目和本文的記敘手法有何關係?
(本文以倒敘起筆,先提及他的小說結集出版,點出寫本文的緣起,
再回顧他學寫作的歷程。)

提問 3:請同學介紹自己所畫的時間線。
鼓勵同學以圖表或線路方式分析文章的記敘順敘。鼓勵同學發揮創
意。老師可在之後補充。

3.莖莖莖莖莖莖莖 老師作必要的解說:(可參考課本 P1.4「溫故知新」)


順敘:按事件發展的先後次序敘述。
例:A→B→C→D→E
倒敘:先交待結果或某個重要情節,然後再回溯事件之前因和發展。也有先
寫眼前的事物或當前的情況,由此引起回憶,追述往事。
例 1:E→D→C→B→A 例 2:E→A→B→C→D
插敘:在敘述中心事件時,暫時中斷敘述,插入一與中心事件有關的內容,
然後繼續原來的敘述。插敘的內容,可以是對某件事的回憶、對有關人
物或事件作必要的補充和解釋、對有關內容由近及遠的回溯等。
例 1:A→B→C→D→E 例 2:E→D→C→B→A
↘F ↘G ↘F ↘G

(1)請同學齊讀第一段,說明哪些部分是倒敘,哪些部分是插敘。

4莖莖莖莖莖 (2)請同學找出課文其他插敘的例子。朗讀,並說明插敘的目的。

請同學朗讀第 8 段,並回答問題:
(1) 文章寫了關於母親的哪幾件事?表現出母親是個怎樣的人?
作者著重記述了關於母親的三件事:
1. 北伐時,年青的母親誤聞父親陣母,不顧危險,奔赴前方父
親會,膽識過人。
2. 抗日期間,母親率領白、馬兩家八十餘口逃難,十分剛強能幹。
3. 母親親晚年患病,常常就醫,但仍樂觀堅強,胸懷豁達。

(2) 《給母親梳頭髮》文中有哪些段落也是插敘的部分?對表達文章主
題有何作用?
第 6、7 段屬於插敘。
作用:以小時不懂感激母親勞苦的兩件事件例,表現母親對家人、子女
的照顧無微不至。
以自己往昔不懂母親之愛,對比現在對母親的憐愛,可見作者對母
親之愛的深深的領會和感動。

5.佈置功課: 完成課本 P.1.16「融會貫通」的習作。做在練習簿中。


請寫清楚課題、頁碼,須抄小題題目。

翌日交。

6.推薦閱讀: 鬱達夫《一個人在途上》
(與本單元學習重點配合)
附錄:《驀然回首》白先勇

1. 許多年了,沒有再看自己的舊作。這次我的早期短篇小說由遠景出版社結集出版, 本文運用倒敘
又有機會重讀一遍十幾年前的那些作品,一面讀,心中不禁納罕:原來自己也曾 起筆。作者先提
那般幼稚過,而且在那種年紀,不知哪裏來的那許多奇奇怪怪的想法。講到我的 及他的小說結
小說啟蒙老師,第一個恐怕要算我們從前家裏的廚子老央了。老央是我們桂林人, 集出版,點出
有桂林人能說慣道的口才,鼓兒詞奇多。因為他曾為火頭軍,見聞廣博,三言兩 寫作本文的緣
語,把個極平凡的故事說得鮮蹦活跳。冬天夜裏,我的房中架上了一個炭火盆, 起,然後回顧
灰燼裏煨著幾枚紅薯,火盆上擱著一碗水,去火氣。於是老央便問我道:「昨天 他開始接觸小
講到哪裏了,五少?」「薛仁貴救駕——」我說。老央正在跟我講《薛仁貴征東》
。那 說,敘述他中
是我開宗明義第一本小說,而那銀牙大耳,身高一丈,手執方天畫戟,身著銀盔 學時期閱讀小
白袍,替唐太宗征高麗的薛仁貴,便成為了我心中牢不可破的英雄形象,甚至亞 說和受老師鼓
力山大、拿破崙,都不能跟我們這位大唐壯士相比擬的。老央一逕裹著他那件油 勵創作的經過 ,
漬斑斑,煤灰撲撲的軍棉袍,兩隻手指甲裏烏烏黑盡是油膩,一進來,一身的廚 接著敘述了他
房味。可是我一見著他便如獲至寶,一把抓住,不到睡覺,不放他走。那時正在 大學時期棄理
抗日期間愁雲慘霧的重慶,才七八歲我便染上了二期肺病,躺在床上,跟死神搏 從文,轉讀文
鬥。醫生在燈下舉著我的愛克斯光片指給父親看,父親臉色一沉,因為我的右邊 學,創辦《現代
肺尖上照出一個大洞來。那個時候沒有肺病特效藥,大家談癆變色,提到肺病兩 文學》,及早期
個字便亂使眼色,好像是件極不吉祥的事。家裏的親戚傭人,一走過我房間的窗 從事創作的事 ;
子便倏地矮了半截彎下身去,不讓我看見,一溜煙逃掉,因為怕我抓進房子講 最後記敘他在
「故仔」,我得的是「童子癆」,染上了還了得。一病四年多,我的童年就那樣與世 愛我華大學愛
隔絕虛度過去,然而我很著急,因為我知道外面世界有許許多多好玩的事情發生 , 我華作家工作
我沒份參加。嘉陵江漲大水,我擎著望遠鏡從窗外看下去,江中濁浪沖天,許多 室所學,以及
房屋人畜被洪流吞沒,我看見一些竹筏上男男女女披頭散髮,倉皇失措,手腳亂 從祖國文化中
舞,竹筏被漩渦捲得直轉,我搥著床叫:「噯!噯!」然而家人不准我下來,因 追尋創作養料
為我在發燒,於是躺在床上,眼看著外面許多生命一一消逝,心中只有乾急。得 的經過。
病以前,我受父母寵愛,在家中橫行霸道,一旦隔離,拘禁在花園山坡上一幢小
房子裏,我頓感打入冷宮,十分鬱鬱不得志起來。一個春天的傍晚,園中百花怒
放,父母在園中設宴,一時賓客雲集,笑語四溢。我在山坡的小屋裏,悄悄掀開
窗簾,窺見園中大千世界,一片繁華,自己的哥姊,堂表弟兄,也穿插其間,個
個喜氣洋洋。一霎時,一陣被人摒棄,為世所遺的悲憤兜上心頭,禁不住痛哭起 插敘嘉陵江水
來。那段期間,火頭軍老央的《說唐》,便成為我生活中最大的安慰。我嚮往瓦崗 漲事件,抒發
寨的英雄世界,秦叔寶的英武,程咬金的詼諧,尉遲敬德的魯莽,對於我都是刻 作者在病中的
骨銘心的。當然,《征西》中的樊梨花,亦為我深深喜愛。後來看京戲,《樊江關》, 複雜心情。
樊梨花一出臺,頭插雉尾,身穿鎖子黃金甲,足登粉底小蠻靴,一聲嬌叱盼顧生
姿,端的是一員俊俏女將,然而我看來很眼熟,因為我從小心目中便認定 樊梨花
原該那般威風。
2. 病瘉後,重回到人間世,完全不能適應。如同囚禁多年的鳥,一旦出籠,驚慌失
措,竟感到有翅難飛。小學中學的生涯,對我來說,是一片緊張。我變得不合群
起來,然而又因生性好強,不肯落人後,便拚命用功讀書,國英數理,不分晝夜 ,
專想考第一,不喜歡的科目也背得滾瓜爛熟,不知浪費了多少寶貴光陰。然而除
了學校,我還有另外一個世界,我的小說世界。一到了寒暑假,我便去街口的租
書鋪,抱回來一堆一堆牛皮紙包裝的小說,發憤忘食,埋頭苦讀。還珠樓主五十
多本《蜀山劍俠傳》,從頭到尾,我看過數遍。這真是一本了不得的钜著,其設想
之奇,氣魄之大,文字之美,功力之高,冠絕武林,沒有一本小說曾經使我那樣
著迷過。當然,我也看張恨水的《啼笑姻緣》、《斯人記》、徐訏的《風蕭蕭》不忍釋
手,巴金的《家》 、
《春》、
《秋》也很起勁。
《三國》、
《水滸》、
《西遊記》,似懂非懂的
看了過去,小學五年級便開始看《紅樓夢》,以至於今,床頭擺的仍是這部小說。
3. 在建國中學初三的那一年,我遇見了我的第二位啟蒙先生,李雅韻老師。雅韻老
師生長北平,一口純正的京片子,唸起李後主的《虞美人》,抑揚頓挫。雅韻老師
替我啟開了中國古典文學之門,使我首次窺見古中國之偉大莊嚴。雅韻老師文采
甚豐,經常在報章雜誌發表小說。在北平大學時代,她曾參加地下抗日工作,掩
護我方同志。戰後當選國大代表,那時她才不過二十多歲。在我心目中, 雅韻老
師是一個文武雙全的巾幗英雄。在她身上,我體認到儒家安貧樂道,誨人不倦,
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執著精神。她是我們的國文導師,她看了我的作文,鼓勵我寫
作投稿,她替我投了一篇文章到《野風雜誌》,居然登了出來,師生皆大歡喜。她
笑著對我說:「你這樣寫下去,二十五六歲,不也成為作家了?」她那句話,對
我影響之深,恐怕她當初沒有料及,從那時起,我便夢想以後要當「作家」。中學
畢業,我跟雅韻老師一直保持聯繫,出國後,也有信件往來,五十八年我寄一封
耶誕卡去,卻得到她先生張文華老師的回信,說雅韻老師於九月間,心臟病發,
不治身亡,享年才五十。雅韻老師身經抗日,邦災國難,體驗深刻,難怪她偏好
後主詞,「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她唸來餘哀未盡,我想她當時自己一定也是
感慨良多的吧。
4. 高中畢業,本來我保送台大,那時卻一下子起了一種浪漫念頭。我在地理書上唸
到長江 三峽水利灌溉計劃,Y.V.A.如果築成可媲美美國的 T.V.A.,中國中部農田
水利一舉而成,造福億萬生民。我那時雄心萬丈。我要去長江 三峽替中國建一個
Y.V.A.。一面建設國家,一面遊名川大山,然後又可以寫自己的文章。小時遊過長
江,山川雄偉,印象極深。當時台大沒有水利系,我便要求保送成功大學。讀了
一年水利工程,發覺自己原來對工程完全沒有興趣,亦無才能,Y.V.A.大概還輪
不到我去建設。同學們做物理實驗,非常認真在量球徑,我卻帶了一本《琥珀》去,
看得津津有味。一個人的志趣,是勉強不來的,我的「作家夢」卻愈來愈強烈了。
有一天,在台南一家小書店裏,我發覺了兩本封面褪色,灰塵滿佈的雜誌《文學
雜誌》第一、二期,買回去一看,頓時如綸音貫耳,我記得看到王鎮國譯華頓夫
人的《伊丹傅羅姆》,浪漫兼寫實,美不勝收。雖然我那時看過一些翻譯小說:
《簡愛》 、《飄》
、《傲慢與偏見》、
《咆哮山莊》,等等,但是信手拈來,並不認真。夏
濟安先生編的《文學雜誌》實是引導我對西洋文學熱愛的橋樑。我作了一項我生命
中異常重大的決定,重考大學,轉攻文學。事先我沒有跟父母商量,先斬後奏。
我的「作家夢」恐怕那時候父母很難瞭解。我徵求雅韻老師的意見,本來我想考中
文系。雅韻老師極力勸阻,她說學西洋文學對小說創作的啟發要大得多。她本人
出身國文系,卻能作如此客觀的忠告,我對她非常感佩。台大放榜,父母親免不
得埋怨惋惜了一番,台灣學校的風氣,男孩子以理工為上,法商次之,文史則屬
下乘,我在水利系的功課很好,是系裏的第一名,但那只是分數高,我對數理的
領悟力,並不算強。我解說了半天,父親看見大勢已定,並不堅持,只搬出了古
訓說:「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我含糊應道:「人各有志。」母親笑歎道:「隨他吧,
『行行出狀元』。」她心裏倒是高興的,因為我又回到臺北家中來了。
5. 進入台大外文系後,最大的奢望便是在《文學雜誌》上登文章,因為那時《文學雜
誌》也常常登載同學的小說。我們的國文老師經常給《文學雜誌》拉稿。有一次作文,
老師要我們寫一篇小說,我想這下展才的機會來了,一下子交上去三篇。發下來
厚厚一疊,我翻了半天,一句評語也沒找到,開頭還以為老師看漏了,後來一想
不對,三篇總會看到一篇,一定是老師不賞識,懶得下評。頓時臉上熱辣辣,趕
快把那一大疊稿子塞進書包裏,生怕別人看見。「作家夢」驚醒了一半,心卻沒有
死,反而覺得有點懷才不遇,沒有碰到知音。於是自己貿貿然便去找夏濟安先生,
開始還不好意思把自己的作品拿出來,藉口去請他修改英文作文。一兩次後,才 補充說明作者
不尷不尬的把自己一篇小說遞到他書桌上去。我記得他那天只穿了一件汗衫,一 投考外文系,
面在翻我的稿子,煙鬥吸得呼呼響。那一刻,我的心直在跳,好像在等待法官判 而不投考中文
刑似的。如果夏先生當時宣判我的文章「死刑」,恐怕我的寫作生涯要多許多波折, 系的原因。
因為那時我對夏先生十分敬仰,而且自己又毫無信心,他的話,對於一個初學寫
作的人,一褒一貶,天壤之別。夏先生卻抬起頭對我笑道:「你的文字很老辣,
這篇小說我們要用,登到《文學雜誌》上去。」那便是《金大奶奶》,我第一篇正式
發表的小說。
6. 後來又在《文學雜誌》上繼續發表《我們看菊花去》(原名《入院》),《悶雷》本來
也打算投到《文學雜誌》,還沒寫完,夏先生只看了一半,便到美國去了。雖然夏
先生只教了我一個學期,但他直接間接對我寫作的影響是大的。當然最重要的是
他對我初「登臺」時的鼓勵,但他對文字風格的分析也使我受益不少。他覺得中國
作家最大的毛病是濫用浪漫熱情、感傷的文字。他問我看些甚麼作家,我說了一
些,他沒有出聲,後來我提到毛姆和莫泊桑,他卻說:「這兩個人的文字對你會
有好影響,他們用字很冷酷。」我那時看了許多浪漫主義的作品,文字有時也染
上感傷色彩,夏先生特別提到兩位作家,大概是要我學習他們冷靜分析的風格。
夏先生對於文學作品的欣賞非常理智客觀,而他為人看起來又那樣開朗,我便錯
以為他早已超脫,不為世俗所擾了,後來看了《夏濟安日記》,才知道原來他的
心路歷程竟是那般崎嶇。他自己曾是一個浪漫主義者,所以他才能對浪漫主義的
弊端有那樣深刻的認識。
7. 大三的時候,我與幾位同班同學創辦《現代文學》,有了自己的地盤,發表文章
當然就容易多了,好的壞的一齊上場,第一期我還用兩個筆名發表了兩篇:《月
夢》和《玉卿嫂》
。黎烈文教授問我:「《玉卿嫂》是甚麼人寫的?很圓熟,怕不是你
們寫的吧?」我一得意,趕快應道:「是我寫的。」他微感驚訝,打量了我一下,
大概他覺得我那時有點人小鬼大。現在看看,出國前我寫的那些小說大部分都嫩
得很,形式不完整,情感太露,不懂得控制,還在嘗試習作階段。不過主題大致
已經定形,也不過是生老病死,一些人生基本永恆的現象。倒是有幾篇當時怎麼
會寫成的,事隔多年,現在回憶起來,頗有意思。有一年,智姐回國,我們談家
中舊事,她講起她從前一個褓姆,人長得很俏,喜歡帶白耳環,後來出去跟她一
個乾弟弟同居。我沒有見過那位褓姆,可是那對白耳環,在我腦子裏卻變成了一
種蠱惑,我想帶白耳環的那樣一個女人,愛起人來,一定死去活來的——那便是
玉卿嫂。在憲兵學校,有一天我上地圖閱讀,我從來沒有方向觀,不辨東西南北 ,
聽了白聽,我便把一張地圖蓋在稿紙上,寫起《寂寞的十七歲》來。我有一個親戚,
學校功課不好,家庭沒有地位,非常孤獨,自己跟自己打假電話,我想那個男孩
子一定寂寞得發了昏,才會那樣自言自語。有一次我看見一位畫家畫的一張裸體
少年油畫,背景是半抽象的,上面是白得熔化了的太陽,下面是亮得燃燒的沙灘 ,
少年躍躍欲飛,充滿了生命力,那幅畫我覺得簡直是「青春」的象徵,於是我想 補充說明夏濟
人的青春不能永保,大概只有化成藝術才能長存。 安老師能對浪
8. 民國五十一年,出國前後,是我一生也是我寫作生涯的分水嶺,那年冬天,家中 漫主義的弊端
钜變,母親逝世了。母親出身官宦,是外祖父的掌上明珠,自小錦衣玉食,然而 認識得那樣深
膽識過人,不讓鬚眉。十六年北伐,母親剛跟父親結婚,隨軍北上。父親在 龍潭 刻的原因。
與孫傳芳激戰,母親在上海誤聞父親陣亡,連夜衝封鎖線,爬戰壕,冒槍林彈雨,
奔到前方,與父親會合,那時她才剛冒二十。抗日期間,湘 桂大撤退,母親一人
率領白 馬兩家八十餘口,祖母九十,小弟月餘,千山萬水,備嘗艱辛,終於安
抵重慶。我們手足十人,母親一生操勞,晚年在台,患高血壓症常常就醫。然而
母親胸懷豁達,熱愛生命,環境無論如何艱險,她仍樂觀,勇於求存,因為她性
格堅強,從不服輸。但是最後她臥病在床,與死神交戰,卻節節敗退,無法抗拒 。
她在醫院裏住了六個月,有一天,我們一位親戚嫁女,母親很喜愛那個女孩,那
天她精神較好,便掙紮起來,特意打扮一番,堅持跟我們一同去赴喜宴。她自己
照鏡,很得意,跟父親笑道:「『換珠衫依然是富貴模樣』 。」雖然她在席間只坐了
片刻,然而她卻是笑得最開心的一個。人世間的一切,她熱烈擁抱,死亡,她是
極不甘願,並且十分不屑的。然而那次不久,她終於病故。母親下葬後,按回教
儀式我走了四十天的墳,第四十一天,便出國飛美了。父親送別機場,步步相依,
竟破例送到飛機梯下。父親曾領百萬雄師,出生入死,又因秉性剛毅,喜怒輕易
不形於色。可是暮年喪偶,兒子遠行,那天在寒風中,竟也老淚縱橫起來,那是
我們父子最後一次相聚,等我學成歸來,父親先已歸真。月餘間,生離死別,一
時嘗盡,人生憂患,自此開始。
9. 別人出國留學,大概不免滿懷興奮,我卻沒有,我只感到心慌意亂,四顧茫然。
頭一年在美國,心境是蒼涼的,因為母親的死亡,使我心靈受到巨大無比的震撼。
像母親那樣一個曾經散發過如許光與熱的生命,轉瞬間,竟也煙消雲散,至於寂
滅,因為母親一向為白 馬兩家支柱,遽然長逝,兩家人同感天崩地裂,棟毀樑摧 作者著重記述
出殯那天,入土一刻,我覺得埋葬的不僅是母親的遺體,也是我自己生命的一部 了關於母親的
分,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觸到死亡,而深深感到其無可拒抗的威力。由此,我遂 三件事:
逐漸領悟到人生之大限,天命之不可強求。喪母的哀痛,隨著時間與了悟,畢竟 (1)北伐時,年青
也慢慢沖淡了。因為國外沒有舊曆,有時母親的忌日,也會忽略過去。但有時候 , 的母親誤聞
不提防,卻突然在夢中會見到母親,而看到的,總是她那一副臨終前憂愁無告的 父親陣母,
面容,與她平日歡顏大不相類。我知道,下意識裏,我對母親的死亡,深感內疚 , 不顧危險,
因為我沒能從死神手裏,將她搶救過來。在死神面前,我竟是那般無能為力。 奔赴前方父
10. 初來美國,完全不能寫作,因為環境遽變,方寸大亂,無從下筆,年底耶 親會,膽識
誕節,學校宿舍關門,我到芝加哥去過耶誕,一個人住在密西根湖邊一家小旅館 過人。(略寫)
裏。有一天黃昏,我走到湖邊,天上飄著雪,上下蒼茫,湖上一片浩瀚,沿岸摩 (2)抗日期間,母
天大樓萬家燈火,四周響著耶誕福音,到處都是殘年急景。我立在堤岸上,心裏 親率領白、馬
突然起了一陣奇異的感動,那種感覺,似悲似喜,是一種天地悠悠之念,頃刻間 , 兩家八十餘
混沌的心景,竟澄明清澈起來,驀然回首,二十五歲的那個自己,變成了一團模 口逃難,十
糊逐漸消隱。我感到脫胎換骨,驟然間,心裏增添了許多歲月。黃庭堅的詞:「去 分剛強能幹。
國十年,老盡少年心。」不必十年,一年已足,尤其是在芝加哥那種地方。回到愛 (略寫)
我華,我又開始寫作了,第一篇就是《芝加哥之死》。 (3) 母 親 親 晚 年
11. 在愛我華作家工作室,我學到了不少東西︰我瞭解到小說敘事觀點的重要 患病,常常
性。Percy Lubbock 那本經典之作︰《小說技巧》對我啟發是大的,他提出了小說兩 就醫,但仍
種基本寫作技巧︰敘述法與戲劇法。他討論了幾位大小說家,有的擅長前者,如 樂觀堅強,
薩克萊 Thackeray,有的擅長後者,如狄更斯。他覺得︰何時敘述,何時戲劇化, 胸懷豁達。
這就是寫小說的要訣。所謂戲劇化,就是製造場景,運用對話。我自己也發覺, (詳寫)
一篇小說中,敘述與對話的比例安排是十分重要的。我又發覺中國小說家大多擅 作者詳寫母親
長戲劇法,《紅樓》 、
《水滸》、
《金瓶》、
《儒林》,莫不以場景對話取勝,連篇累牘 是因為如此堅
的描述及分析,並不多見。我研讀過的偉大小說家,沒有一個不是技巧高超的, 強的母親遽然
小說技巧不是「雕蟲小技」,而是表現偉大思想主題的基本工具。在那段期間,對 逝世,令作者
我寫作更重要的影響,便是自我的發現與追尋,像許多留學生,一出國外,受到 領悟到人生之
外來文化的衝擊,產生了所謂認同危機。對本身的價值觀與信仰都得重新估計。 大限,天命不
雖然在課堂裏唸的是西洋文學,可是從圖書館借的,卻是一大疊一大疊有關 中國 可強求。母親之
歷史、政治、哲學、藝術的書,還有許多五四時代的小說,我患了文化飢餓症,捧 死令作者的心
起這些中國歷史文學,便狼吞虎嚥起來。看了許多中國近代史的書,看到抗日 台 靈受到巨大的
兒莊之役,還打算回國的時候,去向父親請教,問他當時戰爭實際的情形。 震撼,受到很
12. 暑假,有一天在紐約,我在 Little Carnegie Hall 看到一個外國人攝輯的中國 大的打擊,以
歷史片,從慈禧駕崩、辛亥革命、北伐、抗日、到內戰,大半個世紀的中國,一時 致他到了美國
呈現眼前。南京屠殺、重慶轟炸,不再是歷史名詞,而是一具具中國人被蹂躪、被 之後方寸大亂 ,
淩辱、被分割、被焚燒的肉體,橫陳在那片給苦難的血淚灌溉得發了黑的 中國土 久久都未能執
地上。我坐在電影院內黑暗的一角,一陣陣毛骨悚然的激動不能自已。走出外面 , 筆寫作。由於這
時報廣場仍然車水馬龍,紅塵萬丈,霓虹燈刺得人的眼睛直發疼,我蹭蹬紐約街 些事情對作者
頭,一時不知身在何方。那是我到美國後,第一次深深感到國破家亡的徬徨。 的創作有重大
13. 去國日久,對自己國家的文化鄉愁日深,於是便開始了《紐約客》,以及稍 的影響,所以
後的《臺北人》。 作者便加以詳
細記述。
一九七六年於美 加州
原載於《中國時報》

插敘觀看中國
歷史片一事,
抒發作者身在
異鄉對家國的
感情,並說明
作者部分小說
的創作背景。
學生報告:《曹劌論戰》 (選自《左傳.莊公十年》)
時間:2 教節
要求:1、疏通字詞句
2、分析文章內容: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 莖 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3莖莖莖莖莖 10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1)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 莖莖莖 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 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 莖莖莖莖 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 莖莖莖
(2)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
(3)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
莖 /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
莖 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4)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5) 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jiàn莖 莖莖莖)
莖 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
莖 莖莖(bó莖莖莖莖莖)
莖莖(shì莖 莖莖莖)
莖 莖莖(莖莖莖hεk7)
莖莖(zhé莖莖莖莖莖 tsit8) 莖莖(mǐ莖莖莖莖莖 mei5)
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 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1
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 莖莖莖 閒:同間。(動詞)參與
2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 (現在常用義是中間)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鄙:目光短淺。(現在常用義是品質低劣)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犧牲:指用來祭神的牲畜(現在常用義是獻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出生命)
3 4
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 信:說實話。(作動詞用)
5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 福:賜福,保祐。(動詞)
6 7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 獄:案件。(現在常用義是牢獄)
8 9 10
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 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莖 莖 情:實情。(現在常用義是感情、情義)
12
戰於長勺。公將鼓 之,劌曰:「未可。」 忠:盡力做好本分(動詞)(現在常用義是忠
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 誠)
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可以:可以憑……(二個詞)
曰:「可矣。」遂逐齊師。既克,公問其故。 乘:乘坐戰車。(動詞)
13
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 而衰,三 鼓:擊鼓。
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 再:第二次
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現在常用義是表示行為的重覆,同「又」)

附錄:《曹劌戰戰》語譯工作紙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 成績:_____________
曹劌論戰
一、解釋下麵加雙底線 的詞:
(1)神弗福也 原詞性是________詞,此處用作_________詞,
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將鼓之 原詞性是________詞,此處用作_________詞,
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弗敢專也 原詞性是________詞,此處用作_________詞,
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補出下面句中的省略成份:
(1) 一鼓作氣,再(______)而(______)衰,三(______)而(______)竭
(2) 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戰
(3) 必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人
(4) (_________)下視其轍,(_________)登軾而望之
三、解釋下麵的「之」字:
(1) 忠之屬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公與之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公將馳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登軾而望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故克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用課文原句填空:
(1)《曹劌論戰》中,曹劌之所以讓魯軍追逐齊軍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曹劌待齊人三鼓才擂鼓進軍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曹劌「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劌論戰》補充工作紙答案:

一、(1)名詞,動詞。賜福 / 保祐
(2)名詞,動詞。擊鼓
(3)形容詞,動詞。獨佔

二、(1)一鼓作氣,再 (鼓) 而 (氣) 衰,三 (鼓) 而 (氣) 竭


(2)可以 (之 / 齊軍) 一戰
(3)必以 (之 / 衣食之類養生的物品) 分人
(4)(曹劌) 下視其轍,(曹劌) 登軾而望之

三、(1) 的。(結構助詞)
(2) 指曹劌。(代詞)
(3) 指齊軍。(代詞)
(4) 指齊軍。(代詞)
(5) 指齊軍。(代詞)

四、(1)望其旗靡,視其轍亂
(2)彼竭我盈
(3)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