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2

北海锺灵国民型中学

SEKOLAH MENENGAH JK CHUNG LING BUTTERWORTH


2016 年度大马教育文凭考试预考
PEPERIKSAAN PERCUBAAN SPM TAHUN 2016

华文试卷二
BAHASA CINA
KERTAS 2 (6351/2)
Tingkatan Lima
Masa: 2¼ jam

JANGAN BUKA KERTAS SOALAN INI SEHINGGA DIBERITAHU

1. Kertas ini mengandungi 22 soalan.

2. Jawab semua soalan.

3. Jawapan anda hendaklah ditulis di dalam kertas tulis yang


disediakan.

Kertas soalan ini mengandungi 10 halaman bercetak.

Disediakan oleh Disemak oleh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En Tan Fee Meng Pn Tung Siew Ean
SULIT 2

注意:
1. 本试卷分为三个部分,共有 22 题,必须全部作答。
2. 不必抄题,惟须注明题目号数。

第一部分
现代文
[65 分]

第1题
根据下面的文字,概述他父亲的那些秘密。答案字数不可超过 130。文
后须注明确实字数。

5 岁那年,镇里来了个马戏团。父亲得到消息,就急忙带着他去看
热闹。到那里时,才发现演马戏的人被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父
亲就把他举起来,骑在自己的脖子上。那场马戏,足足演了两个小时,
他看到过瘾处,禁不住在父亲的头顶上手舞足蹈。散场后,他发现父亲
比他还要高兴,在回家的路上逢人便说这场马戏演得好。
年幼的他不会知道,当时父亲眼前都是密密麻麻的后脑勺,他什么
也没有看到。
15 岁那年,他和一个不务正业的小混混一起到镇长家偷东西,结
果被镇长的两个儿子逮了个正着。正在田里耕作的父亲得到消息,急忙
撂下手里的活赶到镇长家。当时,他的头正被镇长儿子的皮鞋踩在地上。
父亲急忙请求放了他,并承诺所有的损失都由自己来承担。最后,他毫
发无损地全身而退。

6351/2 SULIT
SULIT 3

他哪里会知道,那天他走后,从不在人前弯腰的父亲,竟然在镇长
的家里,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20 岁时,他已考入南方的一所大学,那年寒假,他没有回家。父
亲从北方来看他,他说老师和同学对自己一直很照顾,要请大家吃顿饭。
父亲拍拍胸脯说,再穷也不能欠人家的情,这客得请。他选了一个大饭
店,那天,他的老师和同学们酒足饭饱。结账时,父亲说什么也要打包。
看到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他有些尴尬。父亲急忙解释说,扔了太糟蹋了,
家里养了两条狗,拿回去喂狗也是好的。父亲当天晚上就踏上回家的列
车。
他永远不会知道,父亲在饭店为他买完单,再买了车票以后,兜里
已经没有一分钱了。两天两夜的行程,父亲硬是靠那点剩菜剩饭挺到了
家。
30 岁时,他新婚不久,父亲千里迢迢给他背去了一袋大米。正巧
他和妻子出外旅游。当他们回来,才见到父亲在自己家门前的楼梯上等
了一宿,手正扶着米袋打瞌睡。他和妻子急忙把父亲叫醒。父亲看到他
们,羞赧地笑了。那天,父亲把粮食放到屋子里,连一口水都没喝,停
留一会儿就离开了。他看着那袋大米。嘴里还抱怨着,大米多得都吃不
下了,干吗费力气背这东西呢?
他想象不到,年近六旬的父亲,扶着那袋米,在他家的门前的楼梯
上足足等了两天一夜。
40 岁时,他也有了自己的孩子。那年“五一”长假,他带着妻儿一起
回乡度假。北方的五月乍暖还寒。小女儿看到门前池塘里有小鱼儿,就
叫嚷着让爷爷去捉。他发现,身形佝偻的父亲脱了鞋,挽了裤腿就下了
水。后来,他也偷偷下了水,结果,他一只脚刚伸到水里,一股钻心的
刺痛就传遍了全身。他看着父亲弯腰摸鱼的背影,眼泪一下流了出来。
父亲呀,你在说谎!
他不敢想象,父亲这一生,有多少自己未知的秘密!

6351/2 SULIT
SULIT 4

让我们铭记这世界上的一个人,他把所有的卑微、屈辱都藏进自己
的心里,然后,再以一座山的形象挺立在我们面前,这个人就是—父
亲。
(黄兴旺《父亲的那些秘密》)
[20 分]

第2至7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问题。

黄明知道儿子的学校今天发成绩单,就早早回家看儿子的成绩。儿
子读书一向不用功,成绩很差,他自己不着急,却急坏了黄明。黄明希
望儿子这回考得好一点,可是回到家一看那成绩单,竟没有一科及格,
最少那科只得了 21 分。黄明大骂说:“你读书这么差,将来能干什么?”
儿子说:“我长大去踩三轮车。”黄明气炸了肺,甩手给了儿子一巴掌。
打儿子终究不是办法,黄明决心捣碎儿子的三轮车梦。午饭后,他
就带儿子上街,坐一回人力三轮车。踩三轮车的是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
他问黄明去哪里。黄明说:“你看哪里有长坡就去哪里。”小伙子莫名其
妙,但还是向一个长坡踩去。这段坡特别长,小伙子上到一半就踩不动
了,只好下车拉着黄明父子走,低头弯腰像一头牛。黄明指着车夫如弓
的弯腰对儿子说:“你看,当三轮车夫多辛苦。”

6351/2 SULIT
SULIT 5

小伙子好不容易把黄明父子拉到坡顶,他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如牛。
黄明却说:“掉头,下坡。”小伙子问:“怎么刚上来又下去?”黄明说:
“这不关你的事,我付了钱,你只管踩车,叫你下坡你就下坡,叫你上
坡你就上坡。”小伙子不得不掉转车头下坡。刚下完坡,黄明又说:“上
坡。”小伙子只好再次连踩带拉把黄明父子拖到坡顶。
黄明就这样坐在车上,指挥小伙子上坡下坡,走了三四个来回,把
小伙子折腾得几乎累趴在地上。黄明这才叫小伙子停下,教导儿子说:
“你看,当三轮车夫不但辛苦,还要像牛马一样被人随意驱使。你还想
当三轮车夫吗?”儿子说:“不想了。”黄明说:“不想当三轮车夫,就要
用功读书,读大学,读研究生,毕业后坐在办公室里工作,雨不淋,日
不晒,人人敬重你,多好。”儿子说:“爸,我以后要用功读书了。”
现场教育收到预期效果,黄明很满意,准备和儿子回家。小伙子却
叫住他问:“先生,你知道我读过多少书吗?”黄明很不屑地说:“你,
初中毕业就不错了。”小伙子说:“很抱歉,我正好像你要求你儿子做的
那样,读过大学和研究生,还得了个硕士学位。我知道你不相信,恰好
我的证件都带在这里,给你看看吧。”小伙子从车头的小包里掏出几本
证书递给黄明。黄明接过证书一一翻看,想不到,这个踩三轮的小伙子,
千真万确是硕士研究生毕业。黄明问:“你怎么来踩三轮车?”小伙子说:
“我一时找不到工作,钱又用光了,就暂时借一辆三轮车来拉客。人有
走运的时候,也有不走运的时候,但有一样是不变的,那就是人的品格。
一个把三轮车夫当牛马一样驱使的人,即使他坐在最高级的办公室里,
也是一个下等人。”
黄明的脸上热辣辣的……
(林雪《现场教育》,有改动)

2. 黄明为什么让车夫反复地上坡下坡? [4 分]

6351/2 SULIT
SULIT 6

3. 文章结尾处写道:“黄明的脸上热辣辣的”,这是为什么? [4 分]

4. 你怎么评价黄明的为人? [6 分]

5. 你同意黄明教育儿子的方法吗?请写出自己的见解。 [4 分]

人有走运的时候,也有不走运的时候,但有一样是不变的,那
就是人的品格。
6. 写出上面复句的类型。 [2 分]

黄明很不屑地说:“你,初中毕业就不错了。”
7. 写出上面句子中“不屑”的词义。 [2 分]

第 8 至 12 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问题。

6351/2 SULIT
SULIT 7

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奋斗半生。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
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梓里的念头。
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
供十来个学生的名单,以便他从中确定人选,作为资助对象。
家人嗔怪他的愚昧,既是捐助,何必把程序搞得这样复杂?不如来
个快捷方式,譬如通过“希望工程”或者“春蕾计划”,干净利落地了却一
桩心愿,岂不是更好?
老人摇摇头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哪些孩子
才有资格得到资助?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还是优秀生,抑或是特长生?
谁也不知道老人心里的答案。
名单很快到了老人手里。老人让家人买来了许多书,有《泰戈尔诗
集》《纪伯伦诗集》《十万个为什么》等,分门别类地包装好,准备寄给名
单上的孩子。家人面面相觑:这样微薄的礼物是不是太寒碜了?大家断
定书中自有“黄金屋”。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纸钞。只在书
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言: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 XXX。落款是老
人的住址、姓名、电话和电子邮箱。
家人大惑不解,却也不愿忤逆老人的意愿,只好替他一一寄出那些
书。
光阴荏苒,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从黄
叶凋零到瑞雪飘飞,谁也猜不透老人所为何事。
家人读懂老人的心,缘于新年前收到的一张很普通的贺卡,上面写
着:感谢您给我寄来的书,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我会记着您的。祝您新
年快乐!没想到老人竟然兴奋的大呼小叫:“有回音了,有回音了,终
于找到了一个可资助的孩子。”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
郁郁寡欢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
才会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6351/2 SULIT
SULIT 8

老人说:“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
得荒芜。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纵使
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也不配得到别人的爱。”
想来也是,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和应该的;
所以,没有一种领受是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一
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一湖水也
会因一片落叶荡漾清波,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充满感激之情。
(佚名《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

老人摇摇头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
8. 在老人眼里,哪些孩子才配得到他的资助? [3 分]

9. 理解下列词语在原文语境中的含义:
a) 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文中“黄金屋”指的是什么?
[3 分]
b) 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文中的“试金石”有什么含义?
[3 分]

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从黄叶凋零到瑞
雪飘飞,谁也猜不透老人所为何事。
10. 请用一小段话来描绘老人此时的心理活动(心里在想什么)。[4 分]

11. (a)要如何理解第 9 段中“纵使给了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


温暖”的含义? [4 分]

(b)选文题目说“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请联系生活实际,

6351/2 SULIT
SULIT 9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感受。 [4
分]

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一
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清波,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充满
感激之情。
12. 写出上面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2 分]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
[25 分]
第 13 至 16 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
书,听方辄默记。暮归,亡其牛。或牵牛来责蹊①田,父怒,挞之,已
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②映长明灯③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
狞恶可怖,冕小儿,恬④若不见。
安阳韩性⑤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⑥。性卒,门人事冕
如事性。时冕父己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牛
驾母车,自被⑦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摘自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宋学士全集—王冕传》)

6351/2 SULIT
SULIT 10

注释:
①蹊:践踏。②策:通“册”。③长明灯:佛像前的灯,昼夜不灭。
④恬:心神安适。⑤韩性:绍兴人,大学者。⑥通儒:指博学多
闻、通晓古今的儒者。⑦被:披。

13. 本文记叙了王冕苦学的哪两件事? [4 分]

14. 父亲去世后,王冕如何侍奉母亲? [5 分]

15. 从这两段文章看,王冕具有怎样的品质? [3 分]

16.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3 分]
暮归,亡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第 17 至 19 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稚儿怕寒床下啼,两骭①赤立仍苦饥。
天之生汝岂为累,使汝不如凫鹜肥?
官家桑柘②连四海,岂无寸缕为汝衣?
羡尔百鸟有毛羽,冰雪满山犹解飞!
(宋代郑獬《道旁稚子》)
注释:
① 骭(gàn):胫骨,小腿骨,亦指小腿。
② 桑柘(zhè):指农桑之事。

6351/2 SULIT
SULIT 11

17. 诗歌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稚子”形象? [3 分]

18. 从诗中来看,造成道旁稚子悲惨境遇的根源是什么? [3
分]

19. 诗歌最后两句写“百鸟”有什么作用? [4 分]

第三部分
名句
[10 分]
第 20 至 22 题
回答下面有关名句的问题。

6351/2 SULIT
SULIT 12

20. “旧时王谢堂前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补全上面名句的原文。 [2
分]
b) “王谢”借指什么? [2 分]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21. 上面两个名句的作者具有什么相同之情? [3 分]

22. 写出下面名句的含义。(任选一题) [3 分]
a)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b)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KERTAS SOALAN TAMAT

6351/2 SULIT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