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大英图书馆建了一栋漂亮的新楼,准备整体搬迁过去。

但你知道,书多重啊,还这么多,搬家是非常大的工作量。

有人估算,做这件事要花 350 万美元,好大一笔钱。

请问,如果你是馆长,怎样才能用尽量少的钱,把海量的书搬到新

馆去?

雇更便宜的人吗?

发动所有员工及其家属?

要求新馆建设者承担这个义务?

在“搬书”这个固有的思维模式下,可能很难找到更好的方案了。

那顶级优秀的人,会怎么办呢?

有位年轻人对馆长说:“我来帮你搬,只要 150 万美元。”

年轻人在报纸上登了一则消息:“从即日起,大英图书馆免费、无

限量向市民借阅图书,条件是从老馆借书,去新馆还书……”

年轻人从“搬书”的思维模式,转换为“还书”的思维模式,最终

只花了不到一半的资金,就完成了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自己也

成了百万富翁。

周日清晨,纽约地铁里,乘客们安静地坐着。

这时上来了一位带着几个孩子的男子,孩子们一上来就四处奔跑,

撒野作怪,而这个男子坐下来,就像没看见一样。

大家非常不满。
你也终于忍无可忍,对他说:“先生,可否请你管管你的孩子们?”

故事讲到这里暂停一下。

问问自己:你忍无可忍的思维模式是什么?

是每个熊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熊家长吗?

那人抬起眼来看你,仿佛如梦初醒般地轻声说:

“是啊,我想我是该管管他们了。他们的母亲一小时前刚刚过世,

我们刚从医院出来。我手足无措,孩子们大概也一样。”

这不是故事,这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柯维

的亲身经历。

这本书卖了近 3000 万册,史蒂芬也被评为对美国影响最大的 25 个

人之一。

史蒂芬在书中说:“你能想象我当时的感觉吗?”

史蒂芬瞬间怒气全消,非常自责,同情与怜悯之情油然而生:“啊,

原来您的夫人刚刚过世?我感到很抱歉!我能为您做些什么?”

有时候,错的不是世界,错的,是你理解世界的思维模式。

所以,当遇见不愉快的人和事,普通人可能会选择抱怨和不理解。

那顶级优秀的人呢?

他们不会随意评判别人,他们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他到底为

什么这么说?他到底为什么这么做?是不是有什么隐情?

顶级优秀的人,会选择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他。

我在微软上班的时候,公司提供午餐和晚餐。
吃午餐的人一般比吃晚餐的要多,毕竟不是人人晚上都要加班,所

以做午餐的供应商利润更高。

只不过有时候,午餐做得很糟糕……

怎么办?派人和他说不要偷工减料,盯着他好好做?

隔一段时间换个大厨?要求他们更新菜谱?

这些办法,微软都没用。

微软想出了一个制度:

1.选两家供应商,一家提供午餐,另一家提供晚餐;

2.每三个月做一次满意度调查,看员工们是喜欢午餐还是晚餐?

3.如果喜欢晚餐的多,午餐、晚餐的供应商交换;

4.如果连续六个月,午餐都胜出的话,更换晚餐供应商。

自从这个制度开始实施,那些表示“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换口

味,成本就要大幅提高”的供应商,很快就能提供比原来好得多的服务,

员工的满意度也大大提升。

这就是顶级优秀的人想出来的办法。

面对这个问题,普通人的思维模式,是要求供应商提高餐品质量,

不行我就换掉你。

而顶级优秀的人,他们的思维模式是:引入竞争机制,让竞争代替

人工,去监督供应商,提供更好的服务。

好了,举了这么多例子,那我们怎么才能成为,或者至少靠近顶级

优秀的人呢?
怎么才能像他们一样,四两拨千斤地解决问题呢?

你需要转换自己的思维。

思维转换,就是改变你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

如果我们只想发生较小的变化,那么专注于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就可

以了,比如把杯子倒空。

但如果你想发生实质性的变化,那就需要“思维转换”,可能连杯

子都要换掉。

怎么转换?

我给你两个建议。

第一个建议:多读书,多交友,多旅行。

每本书,都是一套“思维模式”。

读的书越多,就会理解越多不同的思维模式,越有助于打开“思维

转换”的开关。

建议每年至少读 20 本书,并做笔记,有志气的人,可以考虑读 50

本以上。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