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2

特别郑重提示!!!

1、操作前说明书的全部内容,操作人员必须遵照本说明书的规定并按照粘贴在机器各部位

的安全规范和安全提示操作、维护和停驻机器,否则可能会导致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2、本机采用电熄火,熄火开关(翘板开关)位于仪表台右侧,请不要用钥匙熄火。
3、机器发生故障,请到龙工指定的特约维修点联系维修并购买龙工专用配件。
4、更换或增添油液(油脂),请使用龙工专用油品;请注意柴油箱位于驾驶室右侧,液压

油箱位于驾驶室左侧。保养(添加)用油时,严禁将两种不同牌号、不同生产厂家的油品混

用。必须使用龙工专用制动液,不合格的制动液将导致制动抱死、制动力不足或制动失灵,
造成机器无法工作甚至安全事故!
5、钳式制动器的刹车片磨损到2/3 时,必须更换新的合格刹车片,否则可能导致刹车失效。
6、不要自行调整液压系统的调定压力。
7、铲装物料时车速应降到4km/h 以下,严禁使用冲击的方式将铲斗插入物料,严禁未收斗

就强行提升动臂,否则会使机件受到严重损伤。
8、改变行驶方向(从前进到后退或从后退到前进)必须停车并经过空档,避免由于机件的

惯性冲击造成传动部件的损坏。
9、自行长途转场途中,应保持中速或低速行驶,禁止高速行驶。
10、加注油液(油脂)或维修时,应高度注意保持油液(油脂)和机件的清洁度,否则将

造成系统污染而加速机器磨损,严重降低机器使用寿命。
11、各种护套(尤其是传动轴护套)破损后,应及时更换,以免引发其它严重故障。

1
目 录

第一章 整机外形尺寸图 ...............................................................................................1

第二章 用途、主要技术性能和参数 .................................................................................2

2.1 用途............................................................................................................2
2.2 总体性能参数................................................................................................2
2.3 发动机.........................................................................................................3
2.4 传动系统......................................................................................................4
2.4.1 液力变矩器.............................................................................................4
2.4.2 变速箱...................................................................................................4
2.4.3 主传动...................................................................................................5
2.4.4 轮边减速................................................................................................5
2.4.5 驱动桥与车轮..........................................................................................5
2.5 制动系统......................................................................................................5
2.5.1 脚制动...................................................................................................5
2.5.2 手制动...................................................................................................5
2.6 转向液压系统................................................................................................6
2.7 工作液压系统................................................................................................6
2.8 电气系统......................................................................................................6
第三章 操作和使用 .................................................................................................... 7

3.1 操纵机构和仪表............................................................................................7
3.2 新车走合......................................................................................................8
3.2.1 新车走合时注意事项................................................................................9
3.2.2 新车走合 8 小时后...................................................................................9
3.2.3 走合期满后.............................................................................................9
3.3 装载机使用.................................................................................................10
3.3.1 使用注意事项........................................................................................10
3.3.2 主要技术数据........................................................................................11
3.4 燃油、润滑油和润滑脂以及冷却水.................................................................11
3.4.2 冷却水.................................................................................................12
3.5 每天出车前的检查和保养...........................................................................13
3.5.1 发动机电器、仪表部分...........................................................................13
3.5.2 底盘部分..............................................................................................13
3.5.3 起动发动机...........................................................................................13
3.6 每天工作结束后的检查和保养.......................................................................13
3.7 起动、停车和作业操纵.................................................................................14
3.7.1 起动.....................................................................................................14
3.7.2 停车.....................................................................................................14
3.7.3 作业操纵..............................................................................................15
3.8 润滑..........................................................................................................18

2
3.8.1 注油时注意事项.....................................................................................18
3.8.3 注油和压注润滑脂..................................................................................18
第四章 主要部件结构 .............................................................................................. 20

4.1 柴油机.......................................................................................................20
4.2 液力变矩器.................................................................................................20
4.2.1 特点.....................................................................................................20
4.2.2 工作原理..............................................................................................21
4.3 变速箱.......................................................................................................21
4.3.1 结构传动原理........................................................................................21
4.3.2 变矩器、变速箱液压系统.........................................................................23
4.4 驱动桥.......................................................................................................24
4.4.1 主要结构特征........................................................................................24
4.4.2 工作原理..............................................................................................25
4.4.3 使用过程中检查调试项目的要求...............................................................26
4.4.4 维护和保养...........................................................................................26
4.4.5 故障分析与排除.....................................................................................27
4.4.6 转向液压系统........................................................................................27
4.4.7 工作装置液压系统..................................................................................30
4.5 工作装置及车架..........................................................................................36
4.5.1 工作装置..............................................................................................36
4.5.2 车架.....................................................................................................37
4.6 制动系统....................................................................................................38
4.6.1 概述.....................................................................................................38
4.6.2 行车制动系统........................................................................................38
4.7 电气系统....................................................................................................45
第五章 定期保养 ..................................................................................................... 48

5.1 50 小时(周)...........................................................................................48
5.2 200 小时(月).........................................................................................48
5.3 600 小时(季).........................................................................................48
5.4 1200 小时(半年)....................................................................................49
5.5 2400 小时(年).......................................................................................49
第六章 安全注意事项 ........................................................................................... 50

3
第一章 整机外形尺寸图

第二章
用途、主
要技术性能和参

2.1 用途

CDM816D 轮式装载机是一种以铲、装、运输松散物料为主的多用途工程机械,适用于国防

矿山、水利、基建、货场、道路、港口、码头等地方,能进行装卸、运输、推土、挖掘、起重,还

能进行牵引、平地、堆集等多种作业,是一种应用广泛、通用性强的工程机械。

2.2 总体性能参数

1、额定斗容量 m3 0.95
2、额定载重量 t 1.6
3、动臂提升时间 S 5.1
4、三项和 S 10
5、行走速度 km/h
前进Ⅰ档 7.4

1
Ⅱ档 20.8
后退Ⅰ档 7.2
Ⅱ档 20.4
6、最大掘起力 KN 48
7、最大爬坡能力 ° 30
8、最小转弯半径 mm
轮胎中心 4350
铲斗外侧 5030
9、几何尺寸 mm
车长(斗平放地面) 5620
车宽(车轮外侧) 1850
斗宽 2010
车高 3020
轴距 2050
轮距 1440
最小离地间隙 310
最大卸载高度(卸载距离≥841) 2700
10、转向角度 º ±35
11、操作质量 kg 5500

2.3 发动机

1、型号: ZH4100G57 YTR4105G88-1 X4105BG29-24


2、型式: 直列、水冷、直喷式
气缸数-内径 X 行程 mm 4—100×115 4—100×120 4—100×120

标定功率 KW/转速 rpm 45/2400 51.5/2400 53/2400


最大扭矩 N.m/转速 rpm 206/1680 206/1680 250/1600-1800

标定点燃油消耗率 g/KW.h 251.6 ≤238 ≤235

燃油 0 号或 10 号轻柴油
排风式风扇外径 mm Φ490 Φ490 Φ500

2
3、空压机
额定转速 rpm 1000
实际排量 m3/min 0.1
4、起动电机
型号 QD2636A
功率 KW 4.6
电压 V 24

2.4 传动系统

2.4.1 液力变矩器

型式 单级三元件
变矩系数 K0 3.7
冷却方式 油冷压力循环式
变矩器进口油压 MPa 0.50-0.60
变矩器出口油压 MPa 0.20-0.30
变矩器出口最高允许温度℃ 120
最高效率 0.82

2.4.2 变速箱

型式 定轴式液压换档
变速档位 前进二档后退二档
变速比
前进Ⅰ档 2.47
前进Ⅱ档 0.88
倒退 I 挡 2.52
倒退Ⅱ档 0.898
工作油压 MPa 1.2-1.5
润滑油压 Mpa 0.2-0.3

3
变速油泵
型号 CBG1025
转速 rpm 2400
流量 L/min 60

2.4.3 主传动

型式 螺旋伞齿轮一级减速
减速比 5.833:1

2.4.4 轮边减速

型式 直齿圆柱齿轮行星传动
减速比 4.4:1

2.4.5 驱动桥与车轮

型式 四轮驱动
轮胎 16/70-20
轮胎气压 MPa 0.28-0.30

2.5 制动系统

2.5.1 脚制动

型式 气顶油钳盘式四轮制动
制动盘直径 mm Φ410
制动活塞直径 mm Φ75(4 只)
工作气压 MPa 0.7-0.78
制动油压 MPa 9.8MPa
制动力矩 N.m/只 4300

4
2.5.2 手制动

型式 软轴操纵钳式制动
制动盘直径 ㎜ 210
刹车片尺寸 ㎜(长×宽×厚) 110×46×15

2.6 转向液压系统

转向型式 全液压负荷传感转向
转向器 BZZ1-315
优先阀 YXL-F160-N7(160L/min)
转向缸数-缸径×行程 mm 1-Φ80×310

2.7 工作液压系统

分配阀 ZL20DJL-02

动臂油缸数-内径×行程 mm 2-Φ90×607
转斗油缸数-内径×行程 mm 1-Φ100×387
齿轮泵
型式 CBG2050
额定转速 rpm 2400
流量 L/min 120
系统压力 MPa 16

2.8 电气系统

系统电压 V 24
蓄电池(两只)
型号 G31
额定电压V 12
额定容量Ah 90
5
灯泡电压 V(DC) 24
柴油机启动 24V(DC)电启动

第三章 操作和使用

3.1 操纵机构和仪表

1.手制动器 2.单手柄先导阀 3.转向/前大灯/ 4.点火启动开关 5.熄火拉线

仪表灯开关
6.油门踏板 7.后工作灯开关 8.风扇开关 9.转向指示灯 10.仪表

11.仪表台架 12.停车报警开 13.顶灯开关 14.脚制动踏板 15.前进/后退操

关 纵杆
16.高低速操纵 17.雨刮器开关 18.喇叭按钮 19.方向盘 20.保险盒


21.司机座椅

图 3-1 操纵机构和仪表

6
图 3-2 手制动操纵

7
图 3-3 工作装置操纵

3.2 新车走合

用户接到新车后必须先进行新车走合,在走合期间参照下列规定,注意使用和保养维护

3.2.1 新车走合时注意事项

1、新车走合共 12 小时,前进、后退各两个挡,每个挡均匀安排走合。
2、走合期内装卸荷重不得超过额定负荷的 70%。
3、注意机器润滑情况,按规定的时间更换或添加润滑油脂。

8
4、必须注意变速箱、变矩器、前后桥、轮边轮壳以及制动盘、制动鼓的温度,如果有过热现象

应找出原因进行排除。
5、检查各部位螺栓、螺母的紧固情况。
6、走合期间以铲装疏松物料为宜,动作不得过猛过急。

3.2.2 新车走合 8 小时后

1、全面检查各部位螺栓、螺母紧固情况,特别是气缸盖螺栓、排气管螺栓、前后桥固定螺栓、

轮辋螺母、传动轴连接螺栓等。
2、清洗粗、精机油滤清器及燃油滤清器。
3、检查风扇皮带松紧度,注意发电机对蓄电池是否正常充电。
4、检查蓄电池电液比重和储量,拧紧蓄电池接线头。
5、检查变速箱油量。
6、检查液压系统、气压系统、制动系统等的密封性。
7、检查各操纵杆、油门杠杆等的连接固定。
8、检查电气系统各部位连接、发动机供电状态、灯光照明及转向信号等的工作情况。

3.2.3 走合期满后

1、清洗变速箱油底壳滤网,更换新油。
2、更换发动机机油。

3.3 装载机使用

3.3.1 使用注意事项

1、装载机使用的柴油必须纯净并至少经过 72 小时的沉淀,柴油的牌号应符合规定的质量要

求。
2、变速箱及变矩器使用的液力传动油、液压系统使用的抗磨液压油必须清洁。
3、装载机必须按规定进行定期保养和润滑。
4、发动机起动后,空转待水温达到 55°C 及气压表达到 0.4MPa 后再进行起步行驶。
5、一般气温在 5°C 以下,发动机起动前应用热水或蒸气进行预热,待预热到 40℃以上再进

9
行启动。
6、行驶中前进换挡不必停车,也不必踩制动踏板,由低速变高速时应先松一下油门同时操

纵变速杆,然后再踩下油门;由高速换低挡时,则先减速,使变速箱输出轴与传动轴转速

相近再换挡。
7、改变行驶方向(从前进到后退或从后退到前进)必须在车停后进行。
8、行驶时进行制动,不必先将变速杆置于空挡位置,可以直接踩制动踏板进行制动。
9、柴油机的水温高于 55°C、机油温度高于 45°C 才允许进行全负荷运转。作业时发动机的

水温和油温不超过 95°C,变矩器油温不超过 120°C,由于重载作业水温、油温超过允许值

应停车冷却。
10、当操作动臂和转斗操纵杆完成某一动作后,应使操纵阀杆置于中间位置。
11、不允许铲斗提升到最高位置进行运载物料,运载物料时应保持动臂下铰点离地约 300 毫

米,以保证稳定行驶。
12、本装载机所用的柴油机,其功率是随着海拔高度、环境温度和相对温度的增加而降低,

因此,用户在使用装载机时必须结合当地环境,按 ZH4100 或所配柴油机使用保养说明书中

功率修正要求修正其实际功率,以便正确使用装载机。

3.3.2 主要技术数据

1、发动机
A、循环冷却水温度(°C)
进水适宜温度 45-60
出水适宜温度 60-90
出水最高温度 95
B、机油温度(°C)
油底壳内最低温度 45
油底壳内适宜温度 80
油底壳内最高温度 95
C、机油压力表读数(MPa)
怠速时 0.15-0.18
额定转速时 0.35-0.5
10
2、变速箱、变矩器
压力(MPa) 1.2-1.5
最高温度(°C) <120°C
3、制动系统(MPa)
最低气压 0.44
工作气压 0.7
4、电流表指示
指针往左(-)摆动(摆向负刻度方向)表示蓄电池放电;发动机起动时,指针是往左

摆动的。指针往右(+)摆动(摆向正刻度方向)表示发动机向蓄电池充电。

3.4 燃油、润滑油和润滑脂以及冷却水

3.4.1 燃油、润滑油和润滑脂 (表 3-1)

种 类 牌号、名称 加油量 储油部位 备 注


0#轻柴油 常温
燃 油 80L 燃油箱
-10、-20#轻柴油 冬天
双变油 变速箱
6、8#液力传动油 ≥18L
路系统 油底壳
柴油机润 柴油机
CD15W/40 机油 14L
滑系统 油底壳
驱动桥润 GL-4 85W/90 车辆齿轮
16L 桥壳
滑系统 轴
液压系
L-HV 46#低温液压油 80L 液压油箱
统用油
制动系 加力泵
719 型合成制动液 1.6L
统用油 油杯
轴承及铰 轴承及
2 号钙基润滑油脂 2kg
接润滑 铰接部位
表 3-1
注意:在严寒地区燃油采用-35#轻柴油,柴油机油用 CD15W/40 机油,

11
液压系统采用 L-HV46#低温液压油,轴承及铰接部位采用 309 锂基润滑脂。

3.4.2 冷却水

一般应用雨水、自来水或经澄清的河水为宜。井水含有较多的矿物质,
易使柴油机水腔产生水垢,影响冷却效果而造成故障,故不宜采用,或者经过软化处理后

使 用。在寒冷地区或冬季使用的柴油机,可在冷却水中加入防冻液,以防止停车后冷却

水冻结。常用的防冻液配方有以下:
(1)酒精 43%、甘油 15%、水 42%(重量比)
(2)乙二醇(甘醇)50%、水 50%(容量比)
(3)甘油 66.7%、水 33.3%(重量比)

3.5 每天出车前的检查和保养

3.5.1 发动机电器、仪表部分

(1)检查水箱水位。
(2)检查燃油箱油量。
(3)检查发动机油底壳机油量。
(4)检查各油管、水管、气管及各部件的密封性。
(5)检查蓄电池接线。

3.5.2 底盘部分

(1)检查液压工作油油量。
(2)检查液压系统管路及附件密封性。
(3)检查脚制动、手制动工作是否可靠。
(4)检查各操纵杆是否灵活并放在空挡位。
(5)检查轮胎气压是否正常。

12
3.5.3 起动发动机

(1)检查各仪表指示是否正常。
(2)检查各照明设备、指示灯、喇叭、雨刮器、制动灯的工作情况。
(3)操纵工作装置检查其动作情况。
(4)低速运转中倾听发动机工作是否正常。
(5)接合各挡运行。

3.6 每天工作结束后的检查和保养

每天作业结束后检查:
(1)检查燃油储量。
(2)检查发动机油底壳油面及清洁情况,若发现油面过高并且变稀,应找出原因予以排除。

(3)检查油管、水管、气管及各附件有无渗漏现象。
(4)检查变速箱、变矩器、液压油泵、转向器、前后桥的固定、密封以及有无过热现象。
(5)检查轮辋螺栓、传动轴螺栓以及各销轴的固定是否松动。
(6)工作装置情况是否正常。
(7)检查轮胎外观及气压是否正常。
(8)气温低于-5°C 时,应将冷却水放出。(如果巳加入防冻液,可不放出)
(9)向工作装置各注油点按规定压注黄油。
(10)清理机器外观以及铲斗内泥土和杂物。

3.7 起动、停车和作业操纵

3.7.1 起动

进行“出车前检查”确认各部均属正常后进行起动柴油机。
起动前应将变速操纵阀杆置于中间档位置,释放手制动阀,接通电源总开关,微踏下油门,

转动起动开关。
一次起动时间 5-8 秒钟(起动马达的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 15 秒),尚不能起动,应立

13
即释放起动开关,一分钟后,再作第二次起动。如连续三次以上仍无法起动,则应检查原因,

排除故障后再起动。
起动后应在 550-650rpm 进行暖机,并密切注意柴油机仪表的指示(特别是机油压力表),

同时应检查柴油机及其它系统有无不正常现象。

3.7.2 停车

将车开到车库或平坦地面,变速杆置空档位,操纵铲斗平放地面,拉起手制动操纵杆,发

动机停车前,应先在怠速运转几分钟,以便各部位均匀冷却。冬季停车后应及时拧开发动机所

有放水阀,放完冷却系统中全部积水,防止机体冻裂。如水中已加入防冻液,则不必放水,当

气温到低于-18℃时,应将蓄电池取下,搬入暖室以免冻裂。

3.7.3 作业操纵

1、作业准备:
(1)铲装物料车速应降到 4km/h 以下。
(2)清理作业场地,填平凹坑,铲除尖石等损坏轮胎和防碍作业的障碍物。
2、作业方式
(1)装卸作业
装卸的方式一般有下列两种较合理的方式:

14
图 3-4(A)(1)-(2)距离为 10 米,载重汽车停稳不动,作业效率较高。图 2-2(B)装载机

和载重汽车联合动作,对车队连续运输较适合。
图 3-4 装卸方式示意图
(2)铲装作业。
① 以 I 档向料堆前进,如图 3-5(a)动臂下铰接点距地面 250 毫米,铲斗与地面平行。
② 距料堆前 1 米,前推单手柄先导阀,下降动臂使铲斗底接地,水平切入料堆。
③ 踩下油门使铲斗全力切入料堆,当阻力很大时,采用配合铲装法,即同时间断地操纵铲

斗上转及动臂上升,以达到装满斗为止。
④ 当斗装满后,后拉单手柄先导阀,把动臂升到需要高度,然后将单手柄先导阀扳回中间

位置。

图 3-5
(3)搬运作业
在以下情况下可采用自

行搬运:
① 路面过软,未经平

整的场地,不能用载重

15
汽车时。
② 搬运距离在 500 米以内,用载重汽车运输浪费时间。
搬运的车速根据搬运距离和路面条件决定,为使搬运时安全稳定和具有良好的视线,应上

转铲斗到极限位置和保持动臂下铰接点在运输位置(距地面 300mm 左右)。


(4)卸载作业
往载重汽车或货场倾卸物料时,应将动臂提升到当铲斗前倾碰不到车箱或货堆为止,往右

扳动单手柄先导阀使铲斗前倾卸载,通过单手柄先导阀的控制可全部卸载或卸去部分物料,

卸载时要求动作缓和以减轻物料对载重汽车的冲击。当物料粘积铲斗时,可左右扳动单手柄

先导阀,使铲斗弹振脱落物料,如图 3-6

图 3-6
(5)推运作业
① 铲斗平贴地面。
② 踩油门向前推进,

推进中发现阻碍车前

进时,可稍稍提升动

臂继续前进,操纵动

臂升降时,单手柄先

导阀应在下降和上升

之间进行,不可扳到上升或下降任一位置,以保证推运作业的顺利进行,如图 3-7

图 3-7
(6)刮平作业
① 铲斗翻转到底使刀

板触及地面。
② 对硬质路面,单手

柄先导阀应放在浮动位

置,对软质路面则应放在中间位置。

16
③ 接通后退档用铲刀板刮平地面。
(7)牵引作业
① 将拖平车牢靠地联接在牵引销上。
② 工作装置置于运输状态。
③ 起步和停止要求动作缓和,下坡前要注意检查制动系统,在坡度较大的道路上运输,要

注意设置拖平车制动以保证行驶安全。
(8)吊装作业
配置适当的吊具可进行吊装。

3.8 润滑

正确的润滑可以大大地减少机器的摩擦阻力和零件的磨损,保证机器正常运行,延长

机器的寿命。

3.8.1 注油时注意事项

1、清洁注油容器及注油部位:发现黄油嘴损坏必须更换。
2、检查油量时必须使机器至水平状态。
3、前后桥注油自左右轮壳注油孔加入,以桥壳油位塞溢出油为准。
4、变速箱注油以油位开关上检油塞为准;油位应在上下检油塞之间,工作油箱注油以油标

为准(高于下油标孔,低于上油标孔)。第一次注油应起动发动机转动 5 分钟再次检查油位
3.8.2 润滑剂的种类和牌号 (见表 3-1)

3.8.3 注油和压注润滑脂

1、发动机机油
它供发动机润滑系统用。
机油标尺上刻线“静满”表示柴油机起动前应有的机油平面;“动满”表示柴油机运转

时应保持的机油平面;“险”表示应立即添加油。
2、变矩器、变速箱用油
从变速箱加油口加油,加至上放油螺塞能放出油为准,动力机运转后最低油位不能低于
17
放油螺塞。它一方面作传递扭矩用,另一方面作为润滑用。
3、驱动桥用油
从左右轮壳注油孔加油,以桥壳中间油塞打开能溢出油为准。它作为润滑主传动、轮边

减速用。
4、转向系统和工作液压系统用油
从机油箱上加油口加油,加至油箱油标指示其油在上下油标孔之间。它主要通过油泵产

生压力油供系统用。
5、压注润滑脂
压注润滑脂的部位在各个滑动轴承或滚动轴承处.
(1)柴油机水泵和风扇的轴承。
(2)传动轴十字叉头的轴承。
(3)操纵杠杆的轴承。
(4)所有油缸两端的销套副。
(5)前后车架铰接销套副;副车架摆动销套副。
(6)工作装置中各个销套副。

18
第四章 主要部件结构

4.1 柴油机

详细说明见随机的柴油机使用维护说明书。
注意事项:
1、在严寒天气(环境温度低于冰点温度)而冷却液中未加防冻液,车辆又需长途运输或停

机时,则应打开柴油机机体放水开关,水泵、机油冷却器、水箱下水室及变矩器油冷却器的

放水开关,把水放干净,以免冻裂。
2、若冷却液中有机油或柴油机油底壳油中含有水,除检查柴油机外,还应检查变矩器油冷

却器芯是否破裂。

4.2 液力变矩器

本机在发动机与传动机构(变速箱)之间装有单级三元件液力变矩器。

4.2.1 特点

1、能自动调节输出扭矩和转速,使装载机可以根据道路状况和阻力大小自动改变速度和牵

引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各种工况。挂挡后,从起步到该挡的最大速度之间可以自动无级变

速,起动平稳,加速性能好。遇有坡度或突然的道路障碍,无须换挡能够自动减速增大牵引

力并能以任意小的速度行驶、越过障碍。外阻力减小后,又能很快地自动增速以提高作业效

率。当铲削物料时,能以较大的速度切入料堆并随着阻力增大而自动减速提高轮边牵引力以

保证切入。由于上述优越性而使装载机的平均行驶速度提高,缩短了每一循环的周期,提高

了生产率。
2、具有一个涡轮,从低速重载工况过渡到高速轻载工况相当于两挡速度并且是自动实现的,

使变速箱的排挡显著减少,简化了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
3、变矩比大,高效区域宽;使装载机能够充分利用发动机的功率,发挥其牵引力和速度,

经济性能好。
4、以油为介质的变矩器取代机械连接的主离合器,工作油吸收并消除了来自发动机和外载

19
两方面的振动和冲击,保护了柴油机和传动系统,提高了装载机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维修

工作量和费用,当外载荷突然增大或不可克服时,发动机也不会熄火,保证了各个油泵的

工作,提高了装载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由于振动和冲击的消除,主离合器的省略,无级变速和换挡次数的减少,大大减轻了司

机操作的劳动强度,精神上不致于过度紧张,从而提高了装载机的舒适性。

4.2.2 工作原理

变矩器主要由三个工作叶轮组成:泵轮、涡轮及导轮,其工作腔内充满工作油。泵轮的

作用是把发动机发出的机械能转换为液体的动能,它由发动机带动并以同一转速旋转,迫

使腔内油液以巨大的速度和压力冲击涡轮,涡轮吸收液流的动能并还原为机械能;导轮

(9)是固定不旋转的,液流冲击导轮(9)叶片时,要赋予它力矩,因导轮固定不动,便

使导轮产生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力矩并通过液体反射给涡轮,使涡轮输出的力矩值

改变。四个工作轮的叶片各有一定的形状和进、出口角度,使液流按规定的流道和方向进出

各个叶轮。但由于泵轮的转速受油门控制而有高低,涡轮的转速随外载荷(通过桥和变速箱

反馈)加于输出轴上的转速变化而或快或慢甚至不旋转(如起步或制动工况,车轮不动),

使液流进入各个工作轮的速度、压力和相对冲角都在不断地变化,泵轮发出的力矩和导轮反

射的力矩也在变化,涡轮通过液体获得的泵轮力矩为正向时,涡轮输出力矩变大,反向时

则输出力矩变小。变矩器之所以能够变矩,就在于有不动的导轮存在。
(三)变矩器进口油压力为 0.50-0.60Mpa,润滑油压力为 0.20-0.30MPa 机器出厂时已调整

好,用户不要自行调整。
(四)结构传动原理在变速箱部分说明。

4.3 变速箱

4.3.1 结构传动原理

变速箱、变矩器、柴油机三大部件组装成为一个整体(见图 4-1)。

20
图 4-1 传动系统简图

变速箱由箱体、四个换档离合器(即前进档离合器、倒退档离合器、Ⅰ档离合器、Ⅱ档离

合器)、变速操纵阀、滤油器以及轴和齿轮等主要零部件组成。

21
图 4-2

变速箱工作

原理
变速箱

工作原理
(图 4-2):
由柴油

机传来的动

力经变矩器

变化扭矩后

传至法兰盘、

传动轴至与

之相联的齿

轮(Z1)。

4.3.2 变矩器、变速箱液压系统

变速箱油底壳的工作油由变速泵吸入,经滤清器(上装有旁通阀,当滤清器堵塞时,

油经旁通阀流出,旁通阀的压力差为 0.3MPa)进入减压阀(见图 4-2)压力油从减压阀杆

(2)的小孔流至减压阀杆的上端,将减压阀杆下推,压力油一路经变矩器进油压力阀进入

变矩器,另一路通过离合器切断阀进入变速阀,由于人为操纵变速分配阀杆(4)而使压力

油进入不同的离合器活塞缸而完成不同挡位工作,与此同时压力油经小孔进入压力阀下侧

滑块(7)下端使滑块上移,以达到稳定地控制压力油的压力为 1.2-1.5MPa。

变矩器的回油进入冷却器冷却后经润滑压力阀进入变速箱进行润滑和冷却,润滑压力

阀的压力为 0.1-0.20MPa(1-2kg / cm2)。

(三)变矩器、变速箱的保养

22
变矩器、变速箱的工作正常与否关系到整机工作的性能,为此,除正常保养外,应经常

注意:
1、变速箱工作油位
在发动机起动前检查,变速箱右侧两个放油螺塞,上螺塞为最高油位,
下螺塞为最低油位。
2、变矩器、变速箱工作油压
变矩器进出口压力已在制造厂调好;变速箱工作油压在发动机工作后,压力表应指在
1.2-1.5MPa 的范围,如不正常应加以检查。
3、油温
一般作业和行驶最高油温不得超过 120℃,超过的话,应停车冷却并检查。
4、变速箱在走合期后,一般经 600 小时应更换新油;但是,如果在检查中发现油变质或混

杂质时,应清洗检查并换上规定牌号的新油。

4.4 驱动桥

驱动桥分前桥和后桥,其区别在于主传动副螺旋伞齿轮的方向不同,前桥的主动螺旋

伞齿轮为左旋,后桥则为有右旋,其余结构相同。

4.4.1 主要结构特征

该驱动桥均为两级减速传动结构。第一级减速装置采用螺旋锥齿轮传动,输入扭矩大,

传动效率高、工作平稳;第二级减速装置采用行星减速传动结构(NGW)型式,整体运动

刚性好,输出速度平稳。在两级减速装置之间,采用全浮半轴连接传递动力,克服了桥壳在

工作变形过程中对半轴传动产生的影响。

4.4.2 工作原理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


图 4-3 桥工作原理示意图
主机动力扭矩经传动轴从驱动桥的输入法兰传入,由主减速器减速后,改变旋转方向

23
带动被动螺旋锥齿轮和差速器壳旋转,差速器壳带动十字轴和行星轮将动力传递给半轴齿

轮,半轴齿轮通过半轴将动力分传给两侧轮边减速装置,再经轮边行星减速后将动力最终

传给行星轮架,从而驱动车轮滚动前进。其传动路线如下:
主机动力扭矩——输入法兰——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轮边减速器——车

轮。

4.4.3 使用过程中检查调试项目的要求

1、螺旋锥齿轮副的啮合间隙为 0.2-0.3mm,其接触印痕沿齿长及齿高方向应大于 60%,印

痕应处于齿的中部,空载时偏向小端,其间隙和接触印痕通过加减轴承套处的调整垫片和

差速器两侧轴承的调整螺母来调整。
2、轮边轮毂轴承间隙的调整:

拧紧圆螺母,直至轮毂只能勉强转动为止,然后将圆螺母倒转 1/10 圈。此时轮毂应能自

由转动,无卡死现象,且无明显轴向间隙和偏摆现象,最后将止推垫片卡入圆螺母的槽内

锁紧。

4.4.4 维护和保养

1、驱动桥在装车使用前,要加注适量润滑油(润滑油建议采用 GL-4 85W/90 重负荷车辆

齿轮油)。加油时应分别从桥壳中部的桥包油位孔处和两侧轮边油口注入。
注油量为: 桥包处加注 3kg,每侧轮边加注 2.5kg。
2、新桥在随主机工作 50 小时后,应更换新润滑油。换油时,应将桥内清洗干净再加新油。

检查主减速器壳、轮边端盖处有无过早发热现象,如果发热则检查油位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各紧固件的紧固情况,如发现松动,应重新紧固。
检查工作过程中有无不正常的声响,如发现应停机排除。
检查各油封处是否渗漏油,如有渗漏,更换新油封。
3、主传动及轮边减速机构每工作 1200 小时更换新润滑油,注意不同地区、季节选用合乎要

求的润滑油。
更换润滑油时,趁热放出废油,注意检查废油中金属杂质含量。
每工作 2400 小时应进行解体检查。(检查主减速器螺旋锥齿轮副的间隙、啮合和磨损

情况;检查差速器齿轮的磨损情况和锥齿轮垫的磨损情况;检查轮边齿轮的磨损情况;

24
检查轮边行星轮滚针、轴承的磨损情况。)
若轮胎损坏,一般要四轮更换,至少要更换同桥的两个轮胎,以保证差速器正常工作。

4.4.5 故障分析与排除

部件 故 障 现 象 故 障 产 生 原 因 排 除 方 法
名称 1.齿轮间隙过大 调整齿轮间隙
噪声大
主 2.滚动轴承磨损 更换轴承
减 润滑不良,无润滑油
壳体早期发热 加油至油位
速 或润滑油过量
器 1.齿轮出现打齿 更换齿轮
及 周期性异响 2.内有异物 放油检查
差 3.紧固件松动 拧紧紧固件
差速器失灵 十字轴折断 更换十字轴

1.油封老化磨损 更换油封
器 漏油 2.密封胶失效 刮去旧胶,重新涂抹
3.紧固件松动 拧紧紧固件
1.半轴扭断 更换半轴
轮 轮边不转动
2.差速系统失灵 调整和更换差速系统

1.齿轮打齿 更换齿轮
减 有异响
2.有异物 放油检查

润滑不良,无润滑油
器 壳体早期发热 加润滑油至油位
或润滑油过量

4.4.6 转向液压系统

LG816 转向液压系统与工作装置液压系统采用单泵分流结构。转向液压系统主要由全液

压转向器、优先阀、转向油缸、齿轮泵、油管以及工作油箱等部分组成,见图: 4-4 转向液

压原理图。

25
26
图 4-4 转向液压原理图

1、转向系统工作原理
来自油泵的压力油先通往优先阀,无论负荷和压力大小、方向盘转速高低、发动机怠速

还是高速,优先阀优先向转向器分配流量,保证转向供油充足,使转向动作平稳可靠;当

发动机处于高速或不转向、慢转向时,优先阀将剩余的油全部供给工作液压系统使用。
全液压转向器进油管路上安装单向阀,用来防止转向油缸油液倒流进入流量放大转向器,

引起方向盘打手。当方向盘右转时,油液经转向器进入转向油缸小腔,使装载机右转弯;当

方向盘左转时,油液经转向器进入转向缸大腔,使装载机左转弯。如果车轮遇到障碍或处于

极限位置,系统压力超过 16MPa 时,优先阀内的安全阀开启并保证卸荷,油液流回油箱,

防止系统过载。
2、主要部件结构及性能
(1)YXL-F160L-N7 优先阀
公称压力:16MPa
公称流量:160L/ min
工作原理:
转向器在中位时,优先阀的出油经转向器内节流孔传到 LS 口作用在优先阀芯的一侧,

优先阀的出油经优先阀芯内控口作用在另一侧(PP 口)。优先阀 PP 口端的压力大于 LS 口端的

压力及弹簧的弹力,在 PP 口端的压力作用下使优先阀仅有少量的油经 CF 口流向转向器,

剩余的转向泵供油全部经 EF 口流向工作装置液压系统。
当转向器偏离中位时,LS 口的压力升高,并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使优先阀芯向 PP 口方向

移动,将转向油泵的来油供给转向器,满足转向要求。
(2)BZZ5-315 转向器
公称压力:14MPa
理论排量:315ml / r
工作原理:
转向器不转向时,转向器的来油通过优先阀到达转向器阀体的进油口,有一部分油通

过阀芯阀套的热平衡口,到达阀芯的后部,通过阀芯内孔,到达转向器的回油孔,回油箱。

有一部分油进入阀芯的环槽,再进入阀芯的配油槽,再到阀套的负荷环槽,到阀体的负荷

27
口,通过管路与优先阀连接,随时准备传递转向的压力信号,这种情况转向器没有压力油

进入定转子。泵的来油,绝大多数通过优先阀的 EF,到达其他工作结构,再回油箱。
当转向器左或右转向时,热平衡口关闭,负荷口产生压力信号,传递到优先阀,优先

阀阀芯移动,CF 口增大,根据转向时的方向盘转速,向转向器供油。
(3)转向油缸
转向油缸结构参看图:

图 4-5 转向油缸
(三)转向系统的保养
(1)转向系统的工作油液应保持清洁,一般半年应进行一次清洗、换油。
(2)工作半年至一年应对转向系统的部件、转向器、优先阀、转向油缸检修、清洗一次,装拆

时应注意保护零部件不得碰伤、损坏。

4.4.7 工作装置液压系统

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用来控制动臂和铲斗的动作,实现各种作业要求。系统主要部件有:

与转向系统共用的齿轮泵、多路换向阀、动臂油缸、转斗油缸、吸、回油滤油器、油箱等。工作

原理图见图

28
图 4-6

工作液压

原理图
(一)工作

原理
发动

机工作通

过变矩器

带动齿轮

运转,当

两操纵杆都处于中位时,多路阀的转斗阀杆和动臂阀杆也都处于中位,齿轮泵输出的油液

经多路阀返回油箱。
转斗操纵有“下翻”、“中位”、“上翻”三个控制位置,用以控制铲斗动作。
发动机工作时,向左扳动单手柄先导阀,这时,转斗阀杆前移,主油路的压力油经多

路阀第一联进入转斗缸小腔,油缸活塞后移,实现铲斗上翻动作。
当向右扳动单手柄先导阀时,转斗阀杆后移,主油路的压力油经多路阀第一联进入转

斗缸大腔,油缸活塞前移,使铲斗实现下翻动作。
当阀杆处于中位时,转斗阀杆在回位弹簧作用下保持中位。此时转斗油腔处在闭锁状态
动臂缸操纵有“提升”、“中位”、“下降”和“浮动”四个控制位置,用以控制动臂

升降。
当向前推动单手柄先导阀时,动臂阀杆后移,主油路的压力油经多路阀第二联进入举

升缸大腔,推动油缸活塞上移,实现提升动作。此时,举升缸小腔中的油经多路阀返回油箱
当向后拉动单手柄先导阀时,动臂阀杆前移,使主油路的压力油经多路阀第二联进入

举升缸小腔,推动油缸活塞下移,实现下降动作。此时,举升缸大腔中的油经多路阀返回油

箱。
当单手柄先导阀处于中位时,动臂阀杆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保持中位。使举升油缸大小

腔处在闭锁状态,动臂动作停止。
当单手柄先导阀向前推到“下降”位置以后,继续再向前推,即至“浮动”位置。此时

29
多路阀将油泵、油箱、举升缸大、小腔均接通,举升缸活塞在缸内处于浮动状态。这样铲斗切

削刃能随地形的起伏上下浮动。
发动机熄火状态下,动臂的“下降”和铲斗的“下翻”操作:
当动臂在举升位置时,如突然产生熄火现象,则需要将动臂慢慢下放到地面。此时供油阀

上的蓄能器中的油液将进入出导阀。当操纵先导阀向前推至“下降”或“浮动”位置时,从

先导阀来的油进入多路阀第二联的后控制腔,推动动臂阀杆前移,将举升缸大腔油口与油

箱接通;同时多路阀第二联的 B2 油口的补油阀开启,使举升缸小腔油口也和油箱接通。在

工作装置自重作用下,铲斗降落到地面位置。
当需要实现铲斗“下翻”动作时,可将先导阀向右扳动至“下翻”位置,蓄能器来的油液

进入多路阀第一联的后控制腔,推动转斗阀杆前移,使转斗缸大腔的油回油箱。同时,多路

阀第一联的 B1 油口的补油阀开启,使转斗缸小腔油口也与油箱相通。铲斗在工作装置自重

作用下实现“下翻”动作。
(二)主要部件的结构与性能
1、回油滤油器:用于系统的回油过滤。
2、齿轮泵:与转向液压系统共用型号:CBG2050。排量:50ml/r。
3、吸油滤油器:用于油泵的吸油过滤。
4、油箱:工作装置液压系统与转向液压系统共用油箱,容积 80L。
5、举升油缸

30
图 4-7 动臂油缸
6、转斗油缸:

图 4-8 转斗油缸

31
7、多路阀 (二联):

图 4-9 多路阀外形图
公称流量 160/min 主安

全阀调定压力为 16MPa。
转斗阀 A1 口带过载阀,

调定压力为 18MPa,B1 口带过

载补油阀,过载调定压力为
12.5MPa;

该阀油路采用串联型式,

其作用是通过改变油液的流动

方向控制转斗油缸和动臂油缸的运动方向,使各物件停留在某一位置,以满足工程机械各

种作业运动的要求。
转斗换向阀和辅助换向阀是三位六通阀,它可以控制铲斗上转、后转和封闭三个动作。
动臂换向阀是四位六通阀,它可以控制动臂提升、封闭、下降和浮动四个动作。
安全阀是控制系统压力的,当系统压力超过额定压力时,安全阀打开,压力油液回油箱,

保护液压系统不受过高压力而损坏。
8、先导阀 WYX-U06-00
图 4-10 是先导阀 WYX-U06-00 的各油口示意图,图 4-11 是先导阀 WYX-U06-00 各油口对应

操作的表格。
先导阀内有转斗操纵杆和动臂操纵杆,转斗操纵杆有前倾、中位和后倾三个位置,动臂操

纵杆有提升、中位、下降和浮动四个位置。在提升、浮动和后倾位置设有电磁铁定位。
P 口为进油口,T 口为回油口,1、2、3、4 为控制油口,分别与液控多路阀的相应控制口

b1、a1、b2、a2 相连。
当操纵阀在中立位置时,滑阀处于起始位置,进油腔、回油腔均不相通,控制口与回油腔

相通,多路阀处于中位。
当扳动操纵杆而压下压销时,推动压杆向下移动,使计量弹簧推动计量阀芯移动,截断控

32
制腔与回油腔的通路,连通进油腔与控制腔,先导压力油进入多路阀的端部控制腔,推动

多路阀杆移动,实现换向动作。
同时,控制腔的油压作用在计量阀芯的下端,并与计量弹簧力平衡。操纵杆保持在某一

位置,则弹簧力一定,控制腔对应的压力也一定,类似定值减压阀的动作过程。弹簧力因操

纵杆摆角的变化而变化:摆角大,弹簧力大,控制腔压力高,多路阀阀杆受的推力也相应

增大,即主阀阀杆的行程与先导阀的手柄操纵角度成正比关系,从而实现比例先导控制。
当先导阀操纵杆移至全举升或全收斗位置时,线圈组件磁性吸力将操纵杆固定在举升或

收斗位置,先导阀将锁住(定位),直到铲斗到达举升限定高度或限定的铲斗角,铲斗限定

器电路断开,线圈失电,复位弹簧推压杆上升,使操纵杆移到中立位置。
当先导阀操纵杆在下降位置继续扳动直到浮动位置时,由于该位置设有电磁铁定位,先导

阀将锁住,此时控制腔油压增大,使先导阀中的顺序阀打开,排泄孔道 2C 油压释放回油箱。

当先导阀拉出浮动位置并放松时,复位弹簧推动压杆上升,操纵杆将回到中立位置。

图 4-10 先导阀各油

口示意图

图 4-11 先导阀各油口对应操作表格
9、多路阀 DL20YL2-02(二联):
公称流量 160L/min 主安全阀调定压力为 16MPa。
转斗阀 A1 口(通油缸大腔)带过载阀,调定压力为 18MPa,B1 口(通油缸小腔)带过载补
油阀,过载调定压力为 12.5MPa;动臂阀 B2 口(通油缸小腔)带补油阀。(如图 4-9)
多路阀内有转斗阀杆和动臂阀杆。转斗阀有前倾、中位和后倾三个位置,动臂阀杆有提升
中位、下降和浮动四个位置。阀杆移动靠先导油,回位靠弹簧。
(1)中立位置
先导阀操纵杆在中立位置时,液压油不能通过,因而多路阀也处于在中立位置,主泵来
的油经多路阀直接回油箱。
(2)工作位置
当先导阀在工作位置时,液压油进入多路阀某一阀杆端部控制腔,推动该阀杆向左或向
右移动到工作装置,主泵及优先阀合流来的压力油打开多路阀内单向阀进入转斗缸或动臂
33
缸的某一腔,油缸另一腔的压力油经多路阀另一油口回油箱。该阀杆端部另一控制腔的先导
油经先导阀回油箱。
(3)浮动位置
此时,动臂阀杆的位置与在下降时完全一样,只是由于先导阀操纵杆在浮动位置,先导
阀内顺序阀被打开,多路阀内的排泄孔道 k 的油经先导阀内的排泄口 2C 通往油箱,使多路
阀内的动臂油缸小腔补油阀打开,P、A2、B2、T 四口连通,此时,动臂油缸活塞杆在外力的
作用下自由浮动。
(4)过载阀和补油阀的作用
当铲斗遇到外来冲击载荷或与其它结构产生干涉时,过载阀打开起安全保护作用。补油阀是

防止油缸某腔吸空而起补油作用。
10、油箱,见图 4-12,为工作装置和转向系统共用油箱,油箱容积为 80 升。油箱上方为供

加油用的空气滤清器,左边两个接头用来安装液压系统进、回油管,内部装两个滤油器,以

除去油液中的杂质。滤油器定期清洗拆卸时,只需拆掉右边法兰盖上的 6 个螺栓,拆下法兰
盖, 即可将滤油器抽出。油箱底部的堵头,供定期换油及清洗用,每年(2400h)至少应换

一次油。

34
图 4-12 液压油箱

1.液压油箱体 2.空气滤清器 3.法兰盖 4.回油滤油器


5.吸油滤油器 6.堵头

4.5 工作装置及车架

4.5.1 工作装置

装载机的工作装置主要由铲斗、拉杆、动臂、摇臂等组成,见图 4-13。本机转斗机构采

用“Z”形反转、单摇臂、单拉杆结构,其特点是卸载高度、掘起力、铲斗上翻角均较大,铲
斗平移性好,铲斗易于装满,举升过程中物料不易撒落;当最高位置卸料,然后直接下降

动臂至最低位置时,铲斗会自动处于铲入状态。

35
1、铲斗 2、拉杆 3、摇臂 4、动臂

图 4-13 工作装置示意图

动臂采用单板结构,后端支承于前车架上,前端连着铲斗,中部与动臂油缸连接,当

动臂油缸伸缩时,使动臂绕其后端销轴转动,实现铲斗提升或下降。
摇臂中部和动臂连接,当转斗油缸伸缩时,使摇臂绕其中间支承点转动,通过拉杆联

接使铲斗上下转动,配合动臂升降及车辆进退,完成各种作业。
铲斗为带齿平斗型,斗齿用螺栓固定在主切削刃上,斗齿磨损可以更换。如主切削刃磨

损严重,可以进行切割更换。
工作装置共有铲斗与动臂、铲斗与拉杆、拉杆与摇臂、摇臂与动臂、动臂与车架、动臂与油缸

和摇臂与油缸七个铰接点,装配间隙在 0.06—0.22mm 之间,工作中销轴与衬套之间会产生

磨损,如间隙超过 0.6—0.7mm 则需更换衬套或销轴。

4.5.2 车架

车架是整个机器所有零部件连接安装的基体。主要由前车架和后车架两大部分组成,同

时后车架上带有摆动架,见图 4-14。前后车架有铰接销轴铰接而成。前车架座于前桥上,同

时上面布置工作装置;后车架通过摆动架与后桥相联,发动机、变矩器、变速箱、驾驶室、操

纵机构等均安装在上面。通过转向机构使前后车架绕铰接轴相对转动实现转向,后车架与摆

动架用铰销连接。摆动架能绕铰销中心上下摆动 10º,使整机在崎岖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仍然

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36
图 4-14 车架

4.6 制动系统

4.6.1 概述

制动系统用于车辆行驶时减速或刹车,以及平地上或坡道上较长时间的停车。
本机制动系统包括行车制动(脚制动)和驻车制动(手制动)两部分。

4.6.2 行车制动系统

行车制动系统是用于经常性的一般行驶中速度控制、停车,亦称为脚制动。本机制动采

用钳盘式制动器,气推油加力泵,通过脚踏板来操纵制动。前后轮制动力矩比为 1:1。前后

轮制动器通用并配有前后加力泵。整个行车制动系统具有制动平稳,安全可靠,结构简单,

维修方便,排污染水复原性能好的特点。行车制动系统的主要结构、原理:

37
图 4-
15 行

车制动

系统

1、储气罐 2、卸荷阀 3、钳盘式制动器 4、后加力泵


5、脚制动总阀 6、前加力泵
该系统见图 4-15,由发动机带动的空气压缩机输出的压缩空气经卸荷阀(2)、到储气

罐(1),系统压力为 0.7~0.78MPa。储气罐接出一路通到气制动阀(5)的进气口,储气罐

的另一接口装有取气阀,可供轮胎充气或清理柴油机空气滤清器的滤芯灰尘之用。踩下气制

动总阀(5)的踏板,从储气罐来的压缩空气通过气制动阀至前加力泵(5)及后加力泵
(4),经后加力泵增压后的压力油推动盘式制动器(3)的活塞,使制动片压向制动盘(压

力可达 9.8MPa 左右)而达到制动减速的目的。放松气制动总阀脚踏板时,前后加力泵的压

缩空气排入大气,制动状况解除。
行车行车系统主要部件结构:
行车制动系统由空气压缩机、卸荷阀、储气罐、气制动总阀、前后加力泵、盘式制动器等

组成。
A、空气压缩机
空气压缩机为风冷双缸活塞式,是柴油机附件,装在柴油机燃油泵之前,由柴油机正

齿轮带动,其润滑油由柴油机供给,空气冷却。该吸气管与柴油机气管相通。从柴油机引入

的、由量孔限定的机油到空气压缩机油底壳,并保持一定高度的油面,多余的经油管流回柴

油机。 在不使用压缩空气的情况下,空气压缩机连续工作几十分钟,制动系统中的压力保

持稳定时说明空气压缩机工作正常。如气压急剧下降或经常波动,则应检查空气压缩机排气

阀门,必要时进行研磨,保持其密封性。
空气压缩机在工作时,不应有大量机油渗入压缩空气内,如果工作 24 小时后,卸荷阀

38
内聚积的机油超过 10-15 厘米 3 时,则应检查空气压缩机的窜油原因,如活塞环磨损严重,

应予调换。
B、卸荷阀
用途:能自动调节气制动系统的工作压力,并可将自身过滤下的油、水、粉尘杂质通过

卸荷自动排出。装一专用接头后,还可以为轮胎充气。
A

30

a.单向阀 b.膜片 d. 调压阀门总成 e.排气阀杆 f.排气阀门


图 4-16
工作原理:如图 4—21 所示。从空气压缩机来的压缩空气,通过进气口(A)进入(B)腔,经单

向阀(a)到达出气口(C)给储气罐充气。当储气罐气压达到 0.748MPa 时,进入(D)腔的气体推

动膜片(b)。打开调压阀门总成(d),气流进入(E)腔,向下推动排气阀杆(e),打开下面的排

气阀门(f),使(B)腔中的压缩空气连同凝聚在(B)腔下部的水及杂质一起通过排气口(F)排

入大气中,使空压机处于空载运转状态。如储气罐气压下降,调压阀门总成(d)和排气阀门
(f)先后在作用下关闭,卸荷阀继续给储气罐供气。
维修时应正确安装卸荷阀,进、出气口不可装反。总成上的调整螺钉出厂前已调好,用

户不得自行调整拆卸。
C、气制动总阀:
31

工作原理:结构如图 4—17 所示。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2)时,通过顶杆对平衡弹簧


(4)施加一定的压力,从而推动活塞(6)向下移动,关闭了出气口与大气之间的通道,并顶
图 4-17 气制动总阀
开进气阀门,压缩空气从出气口向制动元件充气,出气口气压从排气口排出。
1.调整螺钉
2.踏板
气制动阀上端的橡胶防尘套必须保持完好,要定期清洗制动阀内腔,清洗后在活塞表
3.顶杆
面涂以薄机油,保证活塞灵活。内部橡胶鼓膜、阀门须保持完成,它们均为耐油橡胶材料制
4.平衡弹簧
5.回位弹簧
造,不允许用一般材料代替。 6.活塞
D、加力泵: 7.进气阀门

加力泵在使用时要注意制动液清洁,每次加油都必须过滤,加力泵补油孔要保证畅通。

使用时总泵油杯加注 719 型合成制动液,可以提高制动可靠性,减少油路系统管道“气

阻”现象。严禁不同型号的制动液混用。如需要更换不同牌号制动液时,应将原系统内制动

39
液排净,并用新牌号制动液清洗排净,更换新牌号制动液,但系统内不允许使用矿物油,

以防止损坏橡胶元件〖KH17〗。
3 2

图 4-18
工作原理:
结构如图 4—18 所示。该加力泵为气顶油加力器,分为气缸与液压总泵两部分。工作时

向进气口进气,推动推杆活塞总成向前移动,推杆推动推杆座总成,进油阀门将液压活塞

内的补油孔封住,在液压缸体内产生液压,输出的液压为输入气压的 10X90%倍,当气压释

放时,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补油孔敞开,液压由补油孔返回油标。
E、制动器结构:

制动器为液压钳盘式制动,每条桥安装两付制动器,具有制动力矩大,制动速度快等

特点。制动器由内外钳体、活塞、制动片、制动盘等组成,制动盘与轮毂固定,并一起相对桥

壳轴管旋传,制动器固定在驱动桥壳上。
工作原理:
制动时,高压制动液从制动管路中通过钳体油口进入活塞后面的液压腔,驱动两侧活

塞向中间推动制动片,从而钳住安装在轮毂上旋转的制动盘,使之产生摩擦阻力矩,达到

制动的目的。

3、行车制动系统的使用保养:
经常正确地对行车制动系统维护保养,对保证制动性能、提高行车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
(1)应经常性检查系统有无泄露,各种接头、连接部位有无松动,气路系统不得有任何漏气,

油路系统不得有任何渗漏。
(2)制动液宜选用 719 型耐高温合成制动液(符合《GB12981-2003 机动车辆制动液》中的

HZY3 产品标准),如需更换,只允许使用植物性制动液,同时必须将原制动液清洗干净后

注入新牌号的制动液,液面不足时应及时添加。每次加注时,应使用滤杯,液面高度加至加

油口 20-25mm。制动液不得混入矿物油和水份,否则会迅速损坏系统橡胶元件和降低制动效

果。
(3)油路系统中的气体会影响制动性能,在更换零件、维修后要进行排气,排气方法如下:
A、清除油路系统的管路、贮油室、加油口、放气处的污泥积垢;

40
B、按要求加满制动液;
C、起动动力机,待气压达到 0.67—0.69MPa 时停机;
D、将气嘴套上透明塑料管,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油器中;
E、连续踩动制动踏板数次,然后踩紧制动踏板,松开前后轮盘式制动器上端的放气嘴排气,

直到排出无泡的液柱为止,旋紧放气嘴,松开制动踏板,注意放气时及时向刹车油杯中补

充制动液,以免空气再度进入系统。
F、放气后趁储气罐还有压力,打开储气罐底部放水阀,放出压力油液体,否则,因不干净

易使罐体生锈,从而影响气路系统橡胶元件使用寿命。
(4)为保证安全,注意经常对卸荷阀进行校检,以保持正常状态。
A、应经常对压力容器进行检查,如发现漏气、堵塞等现象,应立即更换压力控制器;
B、每年至少一次对卸荷阀进行校检,以保证其完好状态;卸荷阀的额定工作气压为

0.784MPa;
C、应经常对压力表进行检查,如发现漏气、失灵等现象应立即更换压力表;
D、每年至少一次请计量部门或其他有关专业部门对压力表进行校检,以保证其完好状态。
(5)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对储气罐应注意如下事项:
A、储气罐的一般使用寿命:若机器连续使用的,寿命为五年;若机器中断使用,使用寿命

缩短,中断使用超过一个月的,使用寿命约为三年。使用寿命到期后应更换标有我公司商标

的储气罐。
B、经常对储气罐进行外部检查,如发现有防腐层剥落现象的,应重新除锈并喷涂防锈漆;

如发现有焊缝裂纹、变形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更换储气罐;
C、每年要对储气罐进行耐压试验,试验压力为 1.2MPa;若机器中断使用三个月以上的,重

新使用前也必须进行耐压试验。
(三)驻车制动系统

主要部件结构和原理:
驻车制动系统由驻车制动器和操纵手柄及操纵软轴组成,供机子较长时间的停车,也称

为手刹,驻车制动器为自动增力双蹄内涨式,安装在变速箱的前输出轴上。也称为中央制动器

其结构见图(4-19) 。

41
驻车制动器起的作用是靠司机拉起操作手柄,通过操纵软轴的作用使拉杆(8)摆动,由于

拉杆端的渐开线凸轮偏转而使二边的制动蹄(1)涨开而压紧在随传动轴一起旋转的制动鼓内

圆周上,从而达到停车制动的目的。
注意事项:
驻车制动器常见故障有摩擦片(1)的磨损,制动鼓裂纹,表面磨损或拉伤起槽,夹紧螺杆
(7)在销孔内磨损松动等。损坏时,应及时修理、更换。当磨损片磨损至距铆钉头 0.5 毫米或有

严重烧伤、油污等就要更换(一般油污允许用汽油清洗干净) 。制动鼓的内圆拉伤起槽深度大

于 1.5 毫米或严重磨损,失圆应修理或更换。
制动鼓修理后其内径圆柱度不大于 0.52 毫米,工作面对变速箱输出轴中心线的跳动不

大于 0.12 毫米。且其动平衡值应不大于 80 克/厘米。


各联接销配合间隙大于 0.2 毫米时须更换。
重新装配之后,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间隙可用螺丝刀拨动(2)调整,其间隙值范围为 0.3

~0.5 毫米。要求当拉动操纵杆时,蹄片与制动鼓接触有效面积应达到 82%以上,在不小于 8°

的坡道上能停住车辆。解除制动后,摩擦片与制动鼓应分离开。
如调整杆调整还达不到要求,则应对操纵软轴进行调整:将与拉杆(8)相连软轴端开口销

拔出,然后调整 U 型叉,改变软轴芯长短,从而改变拉杆凸轮面转角,促使制动蹄与制动鼓间

隙增大或减少,然后再用调整杆细调达到上述要求。

42
4.7 电气系统

电气系统是由硅整流发电机、调节器、起动机(均为柴油机配套)、蓄电池、照明系统、油

路油压油温清洁度监测系统、低压警报装置和仪表等组成。整机系统额定电压 24V,负极搭

铁,线路采用单线制,接线见电气原理图(图 4-25)。
蓄电池采用 6-Q-195 型或免维护蓄电池(奔放 6-QW-120 型),两个蓄电池串联使用,

主要作为起动电机的电源用,正常工作时,柴油机配套发电机向蓄电池充电。如因某种原因

充电不能补充或不能正常充电时,应从车上拆下来充电(详情请见附:装载机配套电瓶的使

用保养注意事项和电瓶故障判定流程图)。
蓄电池充电应按规定进行,夏季 5-7 天、冬季 10-15 天检查蓄电池的液面高度,正常情

况下,液面应高出极板约 10-15mm;同时注意极板是否有硫化现象(其特征是极板顶部有很

多白色的硫酸铅层),已硫化的蓄电池不应继续使用,需用特殊方法充电。车辆长期停放时

每月充电一次。每次作业结束后,应断开电源总开关,防止漏电。
照明灯的功率如下:
照明灯泡功率表表 4-1
名称 工作灯 组合大灯 转向灯 制动 顶 指示 仪表灯

灯 灯 灯
功率 55/50W X2 55/50W X2 21/10WX4 21WX2 5W 2W 2W

注意事项:
1、仪表盘上的电锁应在启动前先接通,停车熄火后再关闭;
2、在柴油机启动后,不允许随意关闭电源总开关,以免发电机空载电压突升, 烧坏用电设

备;
3、在以下情况关掉电锁及总开关可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1)当启动马达触点粘连,引起大电流失控时;
(2)修车时所引起的电路搭铁;
(3)出现用电设备短路,搭铁。
4、装载机配套电瓶的使用保养注意事项:
自整机装上电瓶之后,由于新机在厂内外流转时间长短有异,电瓶实际储电量也各不相同,

因此在整机待售期间应密切注意电瓶的放电程度,不容许电解液密度和端电压低于放电规
43
则的允许程度。

图 4-20 电
器原理图
一、电瓶的

充电
当电瓶电解

液密度低于
1.2g/

cm3(250)

或单体电压

低于 1.75V

时,必须及

时补充电。
二、电瓶在

拆卸、安装

过程中切忌

碰撞以防电

瓶壳体碰裂。
三、本公司

电瓶是塑料

外壳的,由

于材质的塑

性,其四边

缘可承受的

压力、拉力

有限。电瓶固定的锁定螺栓不宜拧的太紧,以防心电瓶壳周边封口绷裂后渗出酸液,如发现

封口有局部开裂现象,可以在清洗外表后用铁条局部加垫烙平裂缝即可。
四、对加有电解液的电池应充足电存放,且每 1-3 个月至少启动装载机充电一次。

44
第五章 定期保养

定期保养分为 50、200、600、1200、2400 小时。


周期检查内容

5.1 50 小时(周)

1、紧固前后传动轴联接螺栓。
2、检查制动加力泵油量。
3、检查变速箱油位。
45
4、检查润滑油门操纵、手制动、变速操纵系统。
5、向风扇轴、前后车架铰接、传动轴、副车架等各点压注黄油。

5.2 200 小时(月)

1、检查轮辋与制动盘固定螺栓紧度。
2、检查前后桥油位。
3、清洗空气滤清器。
4、清洗机油、柴油和变速油滤清器。
5、测量轮胎压力,轮胎压力为 2.7-3.1 巴(2.8-3.2 公斤 / 厘米 2).
6、测量和加添蓄电池液并清洗表面,接头涂薄层凡士林。
7、检查工作装置、前后车架、副车架各受力焊缝、固定螺栓,是否有裂缝与松动。

5.3 600 小时(季)

1、变速箱更换新油,清洗油底壳过滤器
2、紧固前后桥与车架联接螺栓。
3、检查调整手制动间隙。
4、转向机补充新油。
5、更换柴油机机油。

5.4 1200 小时(半年)

1、更换前后桥齿轮油。
2、更换液压系统工作油,清洗油箱滤油器。
3、清洗检查制动力器,更换制动刹车油,顶起车架,转动车轮,检查制动灵敏性。
4、清洗柴油箱滤油器。

46
5.5 2400 小时(年)

1、按 G6135G1A 柴油机说明书对柴油机进行检修。


2、对变速箱、变矩器进行解体检查。
3、对前后桥、差速器、轮矩器进行解体检查。
4、对转向机、转向阀等解体检查并校正转向角度。
5、通过工作油缸的自然下降量,检查分配阀,工作油缸的密封性并测量系统工作压力。如下

降量超过规定值的一倍,应解体检查油缸和分配阀。
6、检查工作装置、车架各部分焊缝是否有裂纹以及螺栓、螺母固定情况。
7、检查轮辋焊缝以及各受力部位,并校正其变形。

47
第六章 安全注意事项

必须进行出车前和每工作班后的检查和保养,若将漏油、

漏水、变形、松动、异响等现象置之不理,有发生故障和

严重事故的隐患。

工作装置下铰接销处以及工作回转范围内严禁站人。为确保安全,停

车后,应将铲斗平放在地面上,严禁举起。
打开机罩门,请注意发动机风扇的旋转;原则上不允许发动机运转时

进行检查保养。
打开散热器压力盖时,会从里面喷出压缩气体,因此要慢慢打开;接

触散热器盖、消音器等处时,小心不要将手烫伤。

由于发动机排出的废气含有有毒物质,如果在狭窄的房屋内操作时,

请打开窗户通风。
严禁将胳膊和脚放在作业装置上或伸出车外;所有的操纵工作必须由

驾驶员坐在驾驶座椅上完成,禁止站在驾驶座椅以外的地方进行操纵。

起动时要鸣喇叭示警,确认回转范围内没人后方可起动、起步。
对于行走路面的状况、桥梁的强度、作业现场的地形、地质的状况应当

事前进行调查。

行走或作业过程中,驾驶室内、油箱面板上以及前后挡泥板上严禁站

人,如果驾驶室内另有座位则不在此限。
在前方视线不佳处,或到狭窄的道路路口,要降低速度行驶,必要时

鸣笛告以其他车辆,或让人引导避免野蛮操作。
严禁将消音器的排气向易燃物喷射或将排气管靠近易燃物,容易发行
48
火灾。
在容易打滑的路面上应避免高速行驶,调整转向和急刹车,以免发生

车辆失控事故。
如果工作装置急速停止或急速上升时,有可能将装卸物抛出去或是发

生车辆倾翻事故。
在坡道上横行或变换方向或提升工作装置有车辆倾翻的危险。
高速冲进时,不但使车辆损坏,而且会使操作人员受伤,同时也会将

货物损坏,因此,禁止高速冲进料堆。
检查轮胎时,不可进入轮胎旋转的前后方向,应从其侧面进行。
严守注意标牌所示,如发现标牌剥落或污染时,应予以补贴或清洗。
禁止在现场进行影响车辆和作业装置的性能、安全性和强度的改造。

4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