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接收臺灣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華民國依據波茨坦公告接管東北地區、臺灣、澎湖群島[114][115]、南
海諸島[116][117][118]。之後因國共關係緊張,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在美國斡旋下展開談判[96],
但未有實質協議[119]。1946 年 12 月 25 日,制憲國民大會公布《中華民國憲法》,但遭中國共
產黨抵制[120][121]。1947 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並從偏遠地區擴及整個中國大陸[122]。同時
因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施政錯誤等因素[116][123][124],臺灣爆發二二八事件[125][126][127]。
1949 年 10 月,中國共產黨於北京市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96][128]。同年 12 月,蔣中正下令政府
退守臺灣地區,將臺北市定為戰時首都[129][130][131],並宣布戒嚴,除了將外匯、黃金、部隊移
往臺灣外[132],100 萬至 200 萬名居民撤往臺灣地區[133][134][135]。最初美國放棄中華民國政府,認
為臺灣很快便會遭到佔領[136]。但 1950 年朝鮮與韓國爆發戰爭後[137],美國總統哈瑞·S·杜魯門
改變立場,派遣第七艦隊進駐台灣海峽[132],防止雙方發生衝突[96]。因美國《中美共同防禦條
約》與《1955 年福爾摩沙決議》介入地區發展,中華民國政府得以持續統治臺灣地區[136],且
主張擁有中國大陸與外蒙古主權[138]。聯合國和多數西方國家因冷戰局勢影響而將中華民國視
為「中國」合法政府[139][140]。
1950 年代初,中華民國政府撤離海南島和大陳島[136];失去中國大陸治權后,統治臺灣地區的
中華民國政府开始制定反攻大陸的軍事計畫[132]。面對反對派的臺灣獨立和民主選舉等挑戰、
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事威脅[141],國民大會修改《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使政體發展成
具威權主義、由中國國民黨掌握絕對優勢的一黨獨大制政府[142][143][144]。中國國民黨在 1950 年
代至 1960 年代改革組織之際[145],不斷打壓不同政治立場者[146],白色恐怖時期便有 140,000 人
因被視為反對中國國民黨、親近中國共產黨者,遭政府監禁或處決[147]。而臺灣省政府早期除
了實施地方自治、合作社、基礎教育政策外,也推動《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公地放領、
耕者有其田等土地改革,穩定農業發展並提供大量原物料與食物[148]。
中華民國政府之後推行市場整合的現代經濟制度,促進民營企業與工商業發展,成為加工出
口導向的模式[149][150]。1960 年代至 1970 年代,政府強力推廣轉型為工業化和技術導向的經濟
型態[151]。來自美國的資金和對產品的需求[152],使得國家經濟快速增長,甚至被稱作「台灣奇
蹟」[151]。1970 年代,台灣的經濟成長在亞洲僅次於日本,並與香港、韓國、新加坡列為亞洲
四小龍[153]。但在 1971 年,聯合國大會通過《聯合國大會 2758 號決議》,將中華人民共和國
政府視為「中國」合法代表[152]。之後因為多數國家要求斷交,使得中華民國最後僅與少數國
家維持正式外交,國際間也改以「臺灣」稱呼[50][154][155]。

兩岸關係與國際地位之變化[编辑]
参见:臺海現狀、臺灣問題、臺灣海峽兩岸關係、臺灣獨立運動和一中一臺

美國總統艾森豪於 1960 年 6 月 18 日訪問中華民國臺灣台北時,與蔣中正總統搭敞篷車前往圓山行館途中接


受熱情群眾夾道歡迎。蔣總統伉儷親至松山機場迎接,艾森豪總統並於傍晚在中華民國總統府前廣場對 50
萬群眾發表演說。兩國總統發表聯合公報,穩固邦誼,譴責中共對金門隔日砲擊之惡行,也依《中美共同

1
防禦條約》「共同抵禦中共在本地區之挑釁」。艾森豪與蔣中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分別擔任歐洲及中國
戰區的盟軍統帥。

1943 年底,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開羅宣言》發表,其中表示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
包括臺灣、澎湖群島要歸還中華民國,並於 1945 年所發表之《波茨坦公告》重申必將實施
《開羅宣言》。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無條件投降。
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元帥命令在臺日軍向同盟國之代表者蔣介石將軍投降,日本第十方面
軍於 1945 年 10 月 25 日在臺北公會堂向蔣介石將軍委派的陳儀將軍投降,國民政府開始接管
臺灣。1951 年,日本正式簽署《舊金山和約》,但因國共內戰中國情勢不明,和約僅聲明放
棄臺灣、澎湖的一切權利,未註明臺灣主權歸屬。在 1952 年的《臺北和約》第二條中,日本
依據《舊金山和約》,重申業已放棄對臺灣、澎湖、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之主權。1972 年日
本與中華民國斷交,並宣佈臺北和約失效,同時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簽訂了《中日聯合聲
明》。關於臺灣的政治地位,或兩岸是否走向統一,亦或是持續相互獨立狀態的問題,仍然
沒有解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方面宣稱:「無論從歷史、政治還是國際法上,臺灣是中國
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並在統一無望以及某些其他前提下,不放棄以武
力解決。」而主張台灣地位未定論的人士則認為:由美國、日本等國家所簽署的「舊金山和
約」並未明白指出臺灣的主權歸屬,而且臺灣的未來走向應由全體臺灣人民自主決定,不容
許中華人民共和國以武力威脅。
2005 年 3 月 14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高票通過《反分裂國家法》,首次以
成文法形式將「一個中國」原則明確化。臺灣人民對此事感到不滿,在 3 月 26 日號召數十萬
人走上臺北街頭,以表示強烈的不滿與抗議[20]。2005 年 4 月 26 日起,國民黨、親民黨與新黨
前後訪問中國大陸,引發兩岸政黨交流的熱潮,兩岸緊張的情勢有所緩解,但兩岸關係仍充
滿不確定性。
在修憲與總統直選後的民主鞏固時代,支持臺灣獨立的比例緩步微升、且通常穩定地高於支
持統一的比例,而均遠低於支持維持現狀的比例。換言之,與中共的任何政治現狀的改變在
臺灣都是最缺乏民意基礎與政治市場的選項。2010 年 12 月,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所作的的民意
調查,高達 87.3%的絕大部分臺灣民衆認為應該維持現狀(廣義):儘快宣布獨立:6.4%;維持
現狀,以後走向獨立:17.6%;永遠維持現狀:28.4%;維持現狀,看情形再決定獨立或統一:
34.2%;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統一:7.1%;儘快統一:1.2%;不知道/無意見:5.2%。[21]
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直到 1970 年代,都被認為是國際社會中中國的合法代表,但承認中華
人民共和國的國家逐漸增加。1954 年,中華民國政府與美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到
1971 年,聯合國通過第 2758 號決議案,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的唯一合法代表,中華民
國代表遂被迫退出聯合國,此後中華民國的國際地位大幅度滑落;1979 年,與美國斷交,更
是對中華民國的外交處境造成嚴重衝擊。

臺灣領土主權地位探討[编辑]
参见:臺灣地位未定論、釣魚臺和美屬臺灣群島方案

 1943 年 11 月 23 日至 26 日,由中國、英國、美國在埃及開羅舉行開羅會議,會後公布
開羅宣言,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歸還一切侵佔的土地,要求「台灣及澎湖必須歸還
(shall be restored to)中華民國」,波茨坦公告第 8 條規定「開羅宣言之條件必須實施

2
(shall be carried out)」;「日本降伏文書」規定「茲接受(accept)……波茨坦……公
告所列舉之條款」。但美國在其出版的《美國條約暨其他國際協定增補索引(1776-
1949)》中將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歸類在「無法律效力」的類別[22]。英國、美國亦表明
開羅宣言只是意向聲明(statement of intention),無法處分領土、從未正式執行[23][24]。日
本則表示《降伏文書》具有停戰協定的性質,但不具有處分領土的性質[25]。

 美國方面,當時的總統杜魯門原先採納國務院的意見,於 1950 年 1 月 5 日發表「臺灣


不干涉聲明」(「袖手旁觀」政策),表達拒絕防衛臺灣、不介入國共戰爭的立場。當時
國務卿艾奇遜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管理臺灣已達四年[註 3]之久,美國或其他任何
盟國對於該項權力及該項佔領,從未發生疑問。當臺灣改為中國一省時,沒有一個人發出
法律上的疑問,因為人們認為那是合法的。現在若干人認為情形改變了,他們認為現在控
制中國大陸的那個勢力,對我們是不友好的,而那個勢力,不久將獲得其他若干國家的承
認。因此他們就主張:『好,我們等待一個條約吧。』」[26]。

 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依據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元帥於 1945 年 8 月 17 日


發佈的軍事命令《一般命令第一號》第 1 條 a 項規定,臺灣與越南北部的日軍須向盟軍將
領蔣介石將軍投降,於同年 10 月 25 日代表盟軍軍事佔領臺灣。且麥克阿瑟將軍在 1951
年 5 月美國參議院聽證會上亦作證同盟國將臺灣之託管統治交由中華民國負責[27]。

 中華民國與日本於 1952 年 4 月 28 日在臺北另行簽訂一份和約,和約中第二條規定:


茲承認依照 1951 年 9 月 8 日在美國舊金山市簽訂之對日本和平條約,日本業已放棄臺灣、
澎湖群島之一切權利、權限和請求權,1952 年中華民國外交部長葉公超向立法院解釋這
個條款時表示,舊金山和約「並未規定把這些島嶼歸還給中華民國,有立法委員問:「臺
灣和澎湖群島的地位是什麼?」葉公超回答說:「事實上,這兩個地方正由我們控制.然
而微妙的國際形勢使得它們不屬於我們.在現行情況下,日本沒有權利把臺灣和澎湖群島
轉移給我們,即使日本有意如此,我們也不能接受。」[9]。

 韓戰於 1950 年 6 月 25 日爆發,為了堅守西太平洋的反共防線,美國政府一改先前的


消極態度—杜魯門於兩天后發表「韓戰聲明」(Korean War Statement),除了宣佈臺灣
海峽中立化,派遣第七艦隊協防臺海外,同時表示:「福爾摩沙若遭共產勢力占領,將會
對太平洋區域及美國於此區之維和勢力造成直接威脅,福爾摩沙未來的地位,必須等待太
平洋地區的安全恢復,以及對日本的和平條約成立,或經過聯合國討論後,再作決定。」
此即臺灣地位未定論的起源[28]。

經濟成長[编辑]
中央政府遷臺後,首先發展農業,實行了耕者有其田、三七五減租和公地放領等土地改革政
策[29]。之後政府奉行「以農養工」的政策,在 1950 年代時期,政府實行進口替代的政策,將
農業所得支援工業部門,以農產品出口來換取外匯以進口工業機器,發展民生工業。並提高
關稅,管制外匯,限制進口,以保護本土產業。到 1960 年代,臺灣的進口替代產業面臨國內
市場飽和的問題,同時一些工業化國家的工廠面臨工資上漲等因素,因此紛紛搬遷到一些具
工業基礎又勞工成本低廉的地區,臺灣的經濟政策遂改為出口擴張。1960 年(民國四十九
年),政府通過《獎勵投資條例》,積極爭取外商在臺投資;1966 年(民國五十五年),政

3
府成立高雄出口加工區,這是亞洲第一個出口加工區,以擴大加工生產。臺灣以加工中繼站
的角色,成為國際分工體系中的一環。1963 年(民國五十二年),工業占臺灣國民經濟中的
比重已超過農業。此後直到第一次石油危機為止,臺灣長期保持年均兩位數以上的經濟成長
率。1971 年(民國六十年),臺灣對外貿易出現順差,從此臺灣長期維持貿易出的局面。

新竹科學園區入口光柱

1970 年代初,因外交受挫、石油危機與基礎公共設施不足等影響下,民間投資意願降低,經
濟成長受到衝擊。政府因此調整經濟政策,改采「第二次進口替代」,推出十大建設等一系
列大型公共投資計劃,國內投資環境因此大幅改善,也有效提振了就業,景氣強勁復甦。經
濟成功實現轉型升級。臺灣成為新興工業化國家,與香港、南韓和新加坡並列為亞洲四小龍。
1980 年代後期,臺灣面臨土地價格上漲、環保意識抬頭、治安形勢惡化[註 4]、勞工意識勃興等
一系列不利於投資的因素。政府於是再次推動經濟轉型。1980 年(民國六十九年),政府成
立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大力鼓勵內外廠商投資積體電路、電腦等高科技產業,希望以耗能少、
污染低(實際上並非如此)、附加值高之技術密集型科技產業取代傳統產業。而後臺灣經濟
日漸自由化及國際化,並於 2001 年以臺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的名義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加入
世貿後,臺灣市場持續開放,大量外來產品衝擊臺灣產業,以農產品和民生工業為甚。同時
為降低生產成本,大量企業外移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地區,造成產業空洞化的現象。經濟自由
化也造成國內金融業競爭激烈,引發潛在金融風險等問題。為應對這些問題,政府先後有不
同的措施,在李登輝時期以將臺灣建設為亞太營運中心為目標。其後如何提升自身生產力,
經濟更趨多元化與提高科學研發能力,讓企業根留臺灣,均是臺灣經濟要面臨的課題。
臺灣所得分配不均的現象在 1970 年代改善後,根據堅尼系數,在 1980 年至 2001 年、2004 年
以後這兩段期間又開始惡化。[30]實質平均薪資自 2000 年代開始倒退,2010 年代已倒退回
1990 年代後期的水準。[31][32]

社會變遷[编辑]

國立臺灣大學,被視為臺灣最頂尖的大學之一

4
國民政府接管臺灣之初,致力消除日本殖民教育的痕跡與影響,打壓本省人與在地南島語群
後裔,推動以中華文化為本位的教育政策。中央政府遷臺後,頒布《戡亂建國教育實施綱
要》和一系列法令,在日常教學中大力灌輸反共思想與中華傳統文化,並推行髮禁等規範學
生日常行為的措施。1968 年,政府開始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該計劃對臺灣的社會具有跨
時代的重要意義,伴隨著更多人進入國民中學接受教育,勞動者的素質得到有效提升。解嚴
之後,教育政策日益寬鬆,校園風氣日益自由自主,教科書由過去之一綱一本變為一綱多本,
各縣市可自立高中,入學管道亦多元化,九年一貫亦開始推行。在教學內容上,加強鄉土教
育之教學比例與在地語言之教學,課堂上開始出現閩南語、客家話及臺灣南島語言教育。但
由於九年一貫之綱要文句太含糊,內容乃分階段而非分學年或學期,肇使各版學科教科書內
容差異大(特別是社會科),因此近數年來有部分縣市要求恢復一綱一本,或透過各種名目,
實行實際上之縣市內一綱一本。 1990 年代以來一連串的教育改革措施,不論是法令、師資、
課程、教學、教科書、財政等方面,均有重大的變革,2002 年廢除大學聯考後,開始實施大
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測驗,堪稱臺灣教育史上變動最劇烈的階段。同時,教育部推動十二年
國教也成為了教育界的焦點[33]。
伴隨經濟發展,臺灣由農業社會轉為工業社會,生活方式出現重大轉變。在 1970 年代,臺灣
省主席謝東閔提倡「客廳即工場」,成為一道奇觀。大量的農村人口涌入城市,導致各都會
人口激增,形成了大臺北地區等都會圈。隨著人口的流動,家庭結構也隨之變化,小家庭結
構成為社會的絕對主流,從而使老人安養與幼兒托教成為社會問題。隨著家庭計劃之推廣與
醫療條件改善,臺灣人之平均壽命不斷延長,人口成長已由高生育率、低死亡率轉變為低生
育率、低死亡率。1951 年(民國四十年),臺灣男性平均壽命為 53 歲,女性為 57 歲。2004
年(民國九十三年),男性平均壽命增加為 73.6 歲,女性增加為 79.4 歲。1981 年(民國七十
年),全年臺灣新生人口數量為四十一萬四千人,每一婦女平均生育 2.46 個子女。到 2004 年
(民國九十三年),全年臺灣新生人口數量下降到廿萬六千人,每一婦女平均生育子女僅
1.18 人。臺灣已經成為高齡化、少子化社會。
解嚴前,臺灣人的結社、遊行、言論、出版、新聞自由都沒有保障,加上片面重視經濟效益,
底層人民權益卻橫遭剝奪,維權意識與社會發展皆不健全。1970 年代後,伴隨著教育普及與
中產階級興起,自主意識開始抬頭。1980 年(民國六十九年),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成立,標
志著消費者維權意識的興起。1980 年代,隨著民主運動的蓬勃展開,街頭抗爭也成為臺灣社
會的常見現象。著名的如五一九綠色運動、三月學運、鹿港居民反杜邦設廠事件、五二〇農
運、無殼蝸牛運動等。各個少數組群亦注意維護自己的權益,如臺灣原住民族權力促進會發
起之「還我姓名」「還我土地」等訴求;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成功實現開放赴大陸探親之
政治訴求;客家權益促進會發起之「還我母語」運動等。男女平等亦獲得社會的重視,在立
法院已有女性保障名額,女性地位顯著提升。同志團體亦時有遊行示威要求同志人權。立法
院陸續通過勞基法等法令,勞工地位得到保障。1995 年(民國八十四年),全民健保正式實
施。福利制度的完善已初見端倪。近年來,大量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婦女來到臺灣,形成了外
籍配偶(外籍新娘、新移民女性)族群,亦產生了一些社會適應問題。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