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别让校园贷成为“校园害”

“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近日,教育部相关人士在新

闻发布会上明确回应校园贷问题,明令禁止“校园网贷”,鼓励正规商业银行开办针对大
学生的小额信用贷款,引发社会关注。

前不久,陕西 21 岁大学生小朱因无法偿还校园贷而跳江自杀,成为这一灰色金融形式

酿成的又一悲剧。而每一起因校园贷引发的不幸背后,都事关学子的前程和家庭的命运。
现实中,非法校园贷以互联网金融和社交工具为平台,锁定在校学子为诈骗对象。“零门

槛”“无抵押”“高额度”等宣传遍布陷阱,让大学生一经借贷便深陷其中。这种病态模

式和恶劣影响,早已超出金融领域,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话题。因此,相关部门及时厘清

边界、扫除校园贷的灰色地带,可说是适逢其时。

校园贷沦为“校园害”的背后,既有社会层面的问题,也有容易被忽略的教育命题。

正如有人所言,我们的大学生还缺少财商教育。例如,金融被誉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

液”,金融理财能力被称为“公民实现富裕幸福生活的基础”,金融常识这堂课应该在大
学生中普及,尤其是网上借贷流行、电子支付普及的今天。试想,如果高校能够与时俱

进,多一些金融常识方面的教育,在普及知识中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在剖析案例中提升

学生的防骗能力,在培养财商中提升学生的理财才能,那么学生哪怕看不穿校园贷的套
路,也会有所警惕。目前,教育部已要求各高校重视金融知识教育,加强对不良校园贷的

警示教育,无疑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非法校园贷走了,但换个马甲的新骗局还可能登
场。加强财商教育,就相当于为大学生披上抗击诈骗的盔甲。

业内人士认为,非法校园贷潜滋暗长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借贷机构用较低的门

槛诱骗学生上当;二是大学生金融知识匮乏;三是虚荣心所致。就此而言,大学生在学习金

融常识的同时,也需要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当收入满足不了消费、能力撑不起欲望,该怎

么办?面对捉襟见肘的经济状况,是否非要进行超出自身能力的高消费?这就需要学会自我

管理、自我驾驭和自我克制。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如果

不善于自我管理,就会最终迷失自我。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贷款消费已成时代潮流,不必给合理追求贴标签,更

不应被妖魔化。当非法校园贷被禁绝,也应增加合法借贷资源的供给。据报道,目前已有

多家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小额信用贷款的业务。金融机构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不妨在
简化程序、降低门槛方面做好文章,让真正有需求的大学生更便利地得到金融支持,有尊
严也有能力进行贷款消费。

把非法校园贷扫地出门,体现了社会管理、教育管理的与时俱进。莘莘学子有机会掌
握现代金融常识,更好地进行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这是追求美好生活的前提,也是我们

社会进步的体现。

光明时评:严管校园贷 还须引入监护人制度

近日,银监会联合教育部、人社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

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禁止提供校园贷服务;

且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校园贷业务,对于存量业务要制定整改计划,明确退出时
间表。

当前校园“裸贷”、培训贷、创业贷等各种校园贷及其衍生产品,引发不少恶性事

件。去年以来,监管部门对校园贷进行多次整治,仍然未能杜绝网贷机构的各种违法行
为,此次直接按下“暂停键”,也是监管部门的无奈之举。

公众注意到,《通知》中明确指示相关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在风险可控前提下,

可有针对性地开发开展高校助学、培训、消费等金融产品。这既是监管部门对真正需要帮

助的大学生的善意帮扶,也是正视大学生校园贷刚性需求的举措。但大学生信贷存在缺乏

收入及抵押物、信用缺失等特殊性,不可能完全由银行信贷所替代。可以预见,不管国家

如何鼓励、扶持商业银行开展校园贷业务,银行信贷还是无法完全满足大学生合理的资金

需求,更无法覆盖校园贷暂停所产生的空缺。有需求必然就有市场,校园贷很可能转入更
加隐蔽的“地下”。

因此,针对校园贷治理,监管部门对网贷机构按下“暂停键”、对存量进行清理后,
除了引入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之外,对网贷机构亦不能讳疾忌医,对一些大型、规范的

网贷机构仍需“开大门,堵偏门”。网贷机构校园贷的门并非不能开,关键是要确立“监
护人制度”,以家长等法定监护人的介入来弥补大学生在校园贷上的非理性。

首先,从法理学来看,由于过于强调形式平等的民商法不能对处于弱者地位的消费者

进行保护,从而造成实质上的不平等,因此须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实施特别保护。在

培训贷等校园贷款中,大学生的金融知识匮乏,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其次,校园贷款属于

一种典型的金融消费行为,相关部门还应按照金融监管原则——审慎监管原则进行管制,
对于培训贷等校园贷款的发放全过程进行风险监测、预警、控制等,要求涉及校园贷款链

条上的所有公司都须遵循周密而谨慎的经营规则,制定严格的把关程序、风险控制机制和
相关责任追究制度。

因此,基于消费者保护和金融监管原则,虽然大学生已经具备民事能力,但大学生没

有独立、稳定的经济能力,即还款能力,必须引入“监护人制度”,如监护人的审查与把

关甚至是担保,否则就应由放贷公司承担不利责任,对大学生进行“消费者特别保护”,
只有这样才会倒逼放贷公司遵循金融的谨慎性原则。校园贷“监护人制度”当尽快确立,
唯此方能避免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现象。

有很多不法企业将矛头对象了大学校园,因此,校园贷这头披着羊皮的狼应运而生。

很多不明所以的大学生,因为不了解校园借贷知识,一时冲动跳入了校园贷的圈套,最终
的下场是十分悲惨的。如何安全防范不良校园贷?是大学生必须要了解的问题。

如何安全防范不良校园贷

一、别轻易相信借贷广告

一些校园贷利用虚假广告利诱大学生注册、贷款,文案上写着帮助解决学生在校学习

上基本学习和生活的困难,实际上这样的高利贷、诱导贷款、提高授信额度易导致学生陷
入“连环贷”陷阱。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大学生要充分认识网络不良借贷存在的隐患和风险,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要树立理

性科学的消费观,尽量不要在网络借款平台和分期购物平台贷款和购物,因为利息和违约

金都很高,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要积极学习金融和网络安全知识,远离不
良校园贷行为。

三、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保护好自己的个人身份信息,切勿将自己的个人身份信息借给他人借款或购物,当自

己的信息被不法之徒利用时,大学生及时地向学校反映,如果发生暴力催款的威胁时,及
时报警,学会用正当手段或者动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四、学校和老师要密切关注

班主任、辅导员密切关注学生的异常消费行为,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学校应该开展关于

理性消费的相关课程,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不攀比、不炫耀,合理消费,适
度消费,另外,可开展活动向学生宣传一些简单的金融常识等。

五、加强监管查处

类似校园贷这种网贷公司在校园里摆摊设点、进入宿舍推销,这些平台是否有正规资
质,即使有资质是否得到了严格的执行?这些都是需要监管部门和校方联合起来,进行查处
和监管。

校园贷的市场乱象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日前,教育部、银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加
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加大校园不良网

络借贷监管力度,这对规范校园贷市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和健康发展,会起到

积极的影响。面对疯狂的校园贷,大学生也要正确的认识和把控自己,提高风险防范意
识,避免上当受骗或误入歧途。

首先,要建立文明、理性、科学的消费观,拒绝过度消费、超前消费。

社会心态浮躁、攀比之风盛行,也会影响到校园,如果大学生不能建立正确的消费

观,就可能会误入歧途。大学生的首要任务,还是要努力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能

力,踏入社会之后才能有所成就。过早的吃喝玩乐、享受生活,只会适得其反,君不闻

“少不学,老何为?”

其次,积极学习金融知识,提升金融理财实践能力,提高风险识别能力、风险防范意
识。

每个人都会和打交道,无论学什么专业,多掌握一些金融知识,提高自己的金融能

力,对未来生活都会大有裨益。有金融,就会有风险,特别是在投资理财、借贷等领域,
会有很多陷阱和骗局,因此,提高风险识别能力、风险防范意识,了解校园安全知识也非
常重要。

再次,结合自身需要,选择最恰当、对自己最有利的借款方式。

对保障性需求,国家有助学金等各项资助政策,有困难的大学生没必要碍于面子而让
自己陷入困境。对一些临时性的需求,大学生可通过校园社区银行等方式解决。

最后,从校园贷平台借款,一定要了解清楚相关细节,并签署正规合同。

如果一定要通过校园贷平台借款,有如下几点需要注意。其一,选择有资质、合规的

平台;其二,详细了解利率、还款期限、逾期后果等细节,避免陷入高利贷陷阱;其三,

评估并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