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

第 2 章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2.1 第二章说明

进入第二章(内燃机原理)之后专业性较强,都是一些原理性的东西,如
四冲程、二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四冲程、二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增压柴油机特
点、多缸柴油机的工作顺序等等。传统教学方式由于受到媒体的限制而无法把这
些运动状态表示出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运动,而只能通过多张示意图来表示,
而且也只能表示出几个状态来而根本无法将整个过程演示给学生看。本课件借助
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如,flash 动画等形象生动的表现出了多种内燃机的工作过
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目了然,把孤立的信息变成了信息流,课件所传递
的信息量大大增加。可以说第二章是 flash 在多媒体课件中应用的成功范例。如
图 2-3 此图为 flash 制作点击各冲程可以看到冲程,虽然本课件开发才刚刚开
始,但已经毫无疑问的想我们说明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所在,但也正是由于课
件的开发刚刚起步,各种媒体和信息的运用上还有不成熟的地方如在前两章中
有许多图片信息运用不当造成有些版面较为混乱等等。这些将成为在夏季张开发
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的。随着对软件运用的熟练、课件开发小组成员审美观点的提
高这些将逐渐地被克服。

2.2 基本结构和主要名词及演示图片

2.2.1 柴油机的主要机件和系统

四冲程柴油机的主要机件如图 2-1 所示。

1.固定机件:机座 1,机体 4,主轴承 3,


汽缸盖 7,汽缸套 6 等。
2.运动机件:曲轴 13,连杆 10,活塞 8,
活塞销 9,连杆螺栓 11 等。
3.配气机构:凸轮轴 14,顶杆 15,摇臂
16,气阀机构(进气阀 17、排气阀 18、气阀弹簧 19)等。

@图 2-1 四冲程机的主要部件 4.燃油系统:喷油泵 20,高压油管 21,喷油器


2等
5.辅助机件:进气管 5 和排器管 12 等
此外,对于整机而言,还有润滑,冷却,启动和控制等系统。

2.2.2 内燃机的主要名词

(a)上止点 (b)下止点
@@图 2-2 活塞位置
(图片说明:该图使用 flash 制作,在课件里可以运动可以清晰的表现出个冲
程活塞运动情况)
小说明:以后的图片中图前标有“@@”为 flash 演示图
1.上止点:活塞距曲轴中心最远的位置 如图 2-2(a)。
2.下止点:活塞距曲轴中心最近的位置 如图 2-2(b)。
3.活塞冲程(S):上、下止点间的距离。
4.压缩室容积(Vc):活塞位于上止点时,活塞顶部与缸盖间的容积,又
称燃烧室容积。
5.汽缸工作容积(Vn):活塞上、下止点之间的容积称为一个汽缸的工作
容积,它可以用气缸直径 D(cm)由下式表示:
Vn=[(Pai*D**2)/4]*S*(10**3)
式中 S——活塞冲程(cm)。
6.汽缸的最大容积(Va):活塞在下止点时,气缸的容积,即气缸工作
容积与压缩容积的之和:
Va=Vh+Vc
7.汽缸的总容积 V,总排量:室内燃机所有汽缸工作容积的总和。
即: V=Vh*I(L)
式中 i——气缸数。
8.压缩比:汽缸最大容积与压缩室容积的比直称为压缩比。

2.3 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及图片

柴油机的工作是由进气、压缩、燃烧膨胀和排气这四个过程来完成的,这四
个过程构成了一个工作循环。活塞走过四个过程才能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柴油机
称为四冲成柴油机。

2.3.1 进气冲程

见 P-V 图,开始时,活塞位于上止点(Pr>P0),
有残气, ,活塞下行,进气阀开,排气阀关(
P <P0)。
进气:0.085-0.095MPa
进气压力大致保持不变.为了利用气流的惯性来提高充气

量 , 进气阀在活塞过了下止点以后才关闭.

@@图 2-3 p-v 图

2.3.2 压缩冲程

进、排气阀关,活塞上行,缸内气体被迅速压缩,气压上升,同时气温升高
达到柴油的自燃温度时,柴油便自行燃烧膨胀。
作用:
1.提高空气的温度,为燃料的自行发火作准备.
2.为气体膨胀作功创造条件.
柴油自燃温度为 543~563K

2.3.3 燃烧膨胀冲程

作功或工作冲程.此时进排气阀钧关闭,缸内燃料迅速燃烧膨胀,气体压力
急剧上升,推动活塞自上止点往下止点运动。
最高燃烧压力 Pz,
压力升高比: 为燃烧压力与压缩终点压力之比.
四.排气冲程.
排气阀早开晚关,
排气阻力的存在,比如有消声器,使排气阀必须提前打开,以减少活塞排气的
阻力,而活塞在完成排气过程时,主要靠惯性.
小节:
活塞走四个冲程才能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柴油机称为四冲程柴油机。

喷油提前角:由于柴油存在发火延迟期( 0.001~0.005 秒),要在上止点前 10~35 度

曲柄转角时开始将雾化的的燃料喷入汽缸这个叫称为喷油的提前角。

四个冲程中只有一个冲程作功 ,,而其他三个冲程完全靠发动机的惯性来完成的,所须

加装飞轮,在发动机的输出端. 作用,使曲轴在四个冲程中连续而均匀地运转.

气阀重叠角:发动机运转过程中有一段时间,进,排气阀同时开启,这段时间用曲轴转角来

表示,称为气阀重叠角

2.4 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与柴油机(四冲程)相比的主要区别:
燃料本身:粘度小,易蒸发,可燃混合气形成容易.

2.4.1 进气冲程

此时,活塞被曲轴带动由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同时,进气门开启,排起
门关闭。当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时,活塞上方的容积增大,气缸内气体压
力下降,形成一定的真空度。由于进气门开启,气缸与进气管相通,混合气被吸
入汽缸。当活塞移动到下止点时,汽缸内充满了新鲜混合气以及上一个工作循环
未排出的废气。空气由空气滤清器经进气道上的化油器,将汽油吸入并雾化成细
小的油粒与空气混合,即形成可燃混合气,而后进入汽缸。
汽油机无高压泵和喷油器(0.075~0.09MPa)

2.4.2 压缩冲程

活塞由下止点移动到下止点,进排气门关闭。曲轴在飞轮惯性力的作用下带
动旋转,通过连杆推动活塞向上移动,汽缸内的气体容积逐渐减小,气体被压
缩,汽缸内的混合压力与温度随着升高。
压缩比不可太大,一般为 5-8.5,个别可达 9.5-10,,太大可引起可燃混合气
过早爆燃,和产生爆震,

2.4.3 燃烧膨胀冲程

此时,进排气门同时关闭,火花塞点火,混合气剧烈燃烧,汽缸内的温度、
压力急剧上升,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移动,通过连杆带动曲轴旋转。在
发动机工作的四个过程中,只有这个在行程才实现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
这个行程又称为作工行程。
压力升高快,P-V 图上比柴油机要陡.

2.4.4 排气冲程

此时,排气门打开,活塞从下止点移动到上止点,废气随着活塞的上行,
被排出气缸。由于排气系统的阻力,且燃烧室也有一点定的容积,所以在排气终
了,不可能将废气排净,这部分留下来的废气称为残余废气。残余废气不仅影响
充气,对燃烧也有不良影响。

2.5 二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四冲程柴油机的活塞相当于一个空气泵,而对于二冲程柴油机而言,活塞
没有空气泵的作用,为了完成进排气过程,即排除燃烧后的废气,并把新鲜空
气充满气缸,必须安装专用的扫气泵(增压器)
例:气阀式直流换气的二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二冲程柴油机与四冲程柴油机的比较
1.在相同的气缸尺寸和转速下,二冲程发动机的功率理应比四冲程发动机
增加一倍,但由于:1 扫气容积的损失;2 充气时间短
程废气消除困难驱动扫气泵要消耗一部分功率,所以只增加了 50%-70%左右
2.均匀性好
其他形式:按气流在气缸中流动的路线不同,
(1)气孔式直流换气的柴油机
(2)横流扫气的二冲程柴油机
(3)回流换气的二冲程柴油机

2.6 二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第一冲程:活塞自下而上,压缩,继续前行,进气孔开,曲轴箱形成真空
度,可燃气进入曲轴箱。
第二冲程:上止点时,点火作功,活塞下行,排气口开,
P z>Po,排气,曲轴箱压力大于汽缸内压力,进气扫气过程,待
活塞扫过下止点后,关闭扫气孔为止。

@@图 2-4 二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图


(图片说明:此图采用 flash 制作,是一个演示动画“压缩”-“点火”-
“膨胀”-“排气”-“进气”)

2.7 增压柴油机的特点

1 安装增压器的目的:增加充入气缸的空气量,压缩后空气密度增大,所
以充入汽缸内的空气量就增多。
2.区别
(1)增压柴油机:装有增压器的柴油机。
(2)非增压柴油机:直接从大气中吸入空气的柴油机称为增压柴油机,现
代舰船用的主机大多数为增压柴油机
3 分类:机械传动的增压柴油机、废气涡轮增压的柴油机、气波增压、复合增
压。
2.8 多缸柴油机的工作次序

从柴油机工作过程本身看,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而进气排气及压缩冲程
都排但不作功,反而消耗能量,实际上柴油机的转速是不均匀的。可见图 2-5

3@图 2-5 直列 6 缸机的曲轴活塞运动演示图


(图片说明:此图为运动演示图和 flash 不一样,它是用 CAD 制作后用
3dsmax 渲染完成的)
小说明:在后面图片中途前边有“3@”为三维制作图片
A.转速不均匀的危害。
1.运动件受冲击负荷,容易造成磨损
2.容易产生扭振
3.不平衡
B.追求均匀性的方法。
1.单缸时需加装飞轮、
2.多缸机除飞轮外,采取合理的发火顺序。
C 发火顺序〉为了保证发动机运转的均匀和平衡性的要求,对四冲程柴油机
曲轴转动两转内,每个汽缸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因此,各缸应相隔一定的转角而
均匀的发火,若 i=汽缸数。
发火间隔角:曲柄与之对应
四缸机为:1-3-4-2 或 1-2-4-3
六缸机为:1-5-3-6-2-4

2.9 内燃机分类

1.按结构特点分
(1)筒形活塞柴油机
缺点;活塞裙部起向导作用,在侧推力的作用下,活塞与缸套磨损较大。
优点:结构简单,紧凑,轻便
用于中,高速柴油机
(2)十字头活塞柴油机
优点:活塞与缸套间无侧推力,因为由十字头导向,故磨损较小,不易擦
伤和老死。
可在汽缸下部设横隔板,以免汽缸内的脏油,烟灰,燃气等漏入曲轴箱。污
损曲轴箱底部的滑油。
缺点:使柴油机高度和重量增大,结构复杂。
用途:船用大型低速柴油机
2.按缸数分:单缸机和多缸机
多缸机分布形式
直列式 V型 W型 X型 星型 DELTA 型 8-10 个以下
3.按燃料分:柴油机,汽油机,煤气机
4.按工作原理:四冲程和二冲程
5.按进气方式:增压和非增压
6.按点火方式:点燃和压燃
7.按用途:固定式内燃机和移动式内燃机
8.按标定转速:1.高速机 n》1000r/min
2.中速机 300《年〈1000r/min
3.低速机:n<300r/min
9.按曲轴转向:左转,右转,可逆转和不可逆转。(从飞轮端看)。
1、二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通过活塞的两个冲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柴油机称为二冲程柴油机,油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只转一圈,与四冲程柴油机相比,它提高了作功 能力,在具

体结构及工作原理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

二冲程柴油机与四冲程柴油机基本结构相同,主要差异在配气机构方面。二冲

程柴油机没有进气阀,有的连排气阀也没有,而是在气缸下部开设扫气口及排气口;

或设扫气口与排气阀机构。并专门设置一个由运动件带动的扫气泵及贮存压力空气

的扫气箱,利用活塞与气口的配合完成配气,从而简化了柴油机结构。

图是二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图。扫气泵附设在柴油机的一侧,它的

转子由柴油机带动。空气从泵的吸入吸入,经压缩后排出,储存在具有较大容积的

扫气箱中,并在其中保持一定的压力。现以图说明二冲程柴油机的工作

原理。

燃烧膨胀及排气冲程:

燃油在燃烧室内着火燃烧,生成高温高压燃气。活塞在燃气的推动下,由上止点

向下运动,对外作功。活塞下行直至排气口打开(此时曲柄在点位置,此时燃气
膨胀作功结束,气缸内大量废气靠自身高压自由排气,从排气口排人到排气管。

当气缸内压力降至接近扫气压力时(一般扫气箱中的扫气压力为 0

12,下行活塞把扫气口 3 打开(此时曲柄在点 4 的位置,扫气空气进入气缸,

同时把气缸内的废气经排气口赶出气缸。活塞运行到下止点,本冲程结束,但扫气

过程一直持续到下一个冲程排气口关闭(此时曲柄在点位置为止。

·4· 342 第三篇船舶柴油机检修图二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示意图

扫气及压缩冲程:

活塞由下止点向上移动,活塞在遮住扫气口之前,由扫气泵供给储存在扫气箱

内的空气,通过扫气口进入气缸,气缸中的残存废气被进入气缸的空气通过排气口

扫出气缸。活塞继续上行,逐渐遮住扫气口,当扫气口完全关闭后(此时曲柄在点

位置,空气停止充人,排气还在进行,这阶段称为“过后排气阶段”。排气口关闭时

(此时曲柄在点位置,气缸中的空气就开始被压缩。当压缩至上止点前点时,

喷油器将燃油喷人气缸,与高温高压的空气相混合,随即在上止点附近发火,自行着

火燃烧。本冲程结束,并与前一冲程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循环。

二冲程柴油机示功图见图,其中,为喷油始点,为活塞上止点,为

燃烧终点。

二冲程柴油机与四冲程柴油机相比具有一些明显优点,当然也存在本身固有的

缺点。

2、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柴油机的工作是由进气、压缩、燃烧膨胀和排气这四个过程来完成的,这四个过程构成了一个工作循环。活塞走四个过程才能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柴油机称为四

冲程柴油机。现对照上面的动画了说明它的工作理原。

一. 进气冲程

第一冲程——进气,它的任务是使气缸内充满新鲜空气。当进气冲程开始时,活塞位于上止点,气缸内的燃烧室中还留有一些废气。

当曲轴旋转肘,连杆使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同时,利用与曲轴相联的传动机构使进气阀打开。

随着活塞的向下运动,气缸内活塞上面的容积逐渐增大:造成气缸内的空气压力低于进气管内的压力,因此外面空气就不断地充入气缸。

进气过程中气缸内气体压力随着气缸的容积变化的情况如动画所示。图中纵坐标表示气体压力 P,横坐标表示气缸容积 Vh(或活塞的冲 S),这个图形称为示功

图。图中的压力曲线表示柴油机工作时,气缸内气体压力的变化规律。从土中我们可以看出进气开始,由于存在残余废气,所以稍高于大气压力 P0。在进气过程

中由于空气通过进气管和进气阀时产生流动阻力,所以进气冲程的气体压力低于大气压力,其值为 0.085~0.095MPa,在整个进气过程中,气缸内气体压力

大致保持不变。

当活塞向下运动接近下止点时,冲进气缸的气流仍具有很高的速度,惯性很大,为了利用气流的惯性来提高充气量,进气阀在活塞过了下止点以后才关闭。虽

然此时活塞上行,但由于气流的惯性,气体仍能充人气缸。

二. 压缩冲程

第二冲程——压缩。压缩时活塞从下止点间上止点运动,这个冲程的功用有二,一是提高空气的温度,为燃料自行发火作准备:二是为气体膨胀作功创造条件。

当活塞上行,进气阀关闭以后,气缸内的空气受到压缩,随着容积的不断细小,空气的压力和温度也就不断升高,压缩终点的压力和湿度与空气的压缩程度有

关,即与压缩比有关,一般压缩终点的压力和温度为:Pc=4~8MPa,Tc=750~950K。

柴油的自燃温度约为 543—563K,压缩终点的温度要比柴油自燃的温度高很多,足以保证喷入气缸的燃油自行发火燃烧。

喷入气缸的柴油,并不是立即发火的,而且经过物理化学变化之后才发火,这段时间大约有 0.001~0.005 秒,称为发火延迟期。因此,要在曲柄转至上止点前

10~35°曲柄转角时开始将雾化的燃料喷入气缸,并使曲柄在上止点后 5~10°时,在燃烧室内达到最高燃烧压力,迫使活塞向下运动。

三. 燃烧膨胀冲程

第三冲程——燃烧膨胀。在这个冲程开始时,大部分喷入燃烧室内的燃料都燃烧了。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量,因此气体的压力和温度便急剧升高,活塞在高温高

压气体作用下向下运动,并通过连秆使曲轴转动,对外作功。所以这一冲程又叫作功或工作冲程。
随着活塞的下行,气缸的容积增大,气体的压力下降,工作冲程在活塞行至下止点,排气阀打开时结束。

在动画中,工作冲程的压力变化这条线上升部分表示燃料在气缸内燃烧时压力的急剧升高,最高点表示最高燃烧压力 Pz,此点的压力和温度为:

Pz=6~15MPa, Tz=1800~2200K

最高燃烧压力与压缩终点压力之比(Pz/Pc),称为燃烧时的压力升高比, 用 λ 表示。根据柴油机类型的不同,在最大功牢时 λ 值的范围如下:λ=Pz/Pc=1.2

~2.5。

四. 排气冲程

第四冲程——排气。排气冲程的功用是把膨胀后的废气排出去,以便充填新鲜空气,为下一个循环的进气作准备。当工作冲程活塞运动到下止点附近时,排气阀

开起,活塞在曲轴和连杆的带动下,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并把废气排出气缸外。由于排气系统存在着阻力,所以在排气冲程开始时,气缸内的气体压力加

比大气压力高 0.025—0.035MPa,其温度 Tb=1000~1200K。为了减少排气时活塞运动的阻力,排气阀在下止点前就打开了。排气阀一打开,具有一定压力的

气体就立即冲出缸外,缸内压力迅速下降,这样当活塞向上运动时,气缸内的废气依靠活塞上行排出去。为了利用排气时的气流惯性使废气排出得干净,排气

阀在上止点以后才关闭。

在动画中,排气冲程曲线表示在排气过程中,缸内的气体压力几乎是不变的,但比大气压力稍高一些。排气冲程终点的压力 Pr 约为 0.105~0.115MPa,残余废

气的温度 Pr 约为 850~960K。

由于进、排气阀都是早开晚关的;所以在排气冲程之末和进气冲程之初,活塞处于上止点附近时,有一段时间进、排气阀同时开起,这段时间用曲轴转角来表示

称为气阀重迭角。

排气冲程结束之后,又开始了进气冲程,于是整个工作循环就依照上述过程重复进行。由于这种柴油机的工作循环由四个活塞冲程即曲轴旋转两转完成的,故

称四冲程柴油机。

在四冲程柴油机的四个冲程中,只有第三冲程即工作冲强才产生动力对外作功,而其余三个冲程都是消耗功的准备过程。为此在单缸柴油机上必须安装飞轮,

利用飞轮的转动惯性,使曲轴在四个冲程中连续而均匀地运转。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