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64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地 球 科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降雨條件影響地表入滲之研究
Effect Of Rainfall Condition On The Infiltration

研 究 生:邱南殼

指導老師:吳銘志

鍾廣吉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三 年 七 月
摘要

臺灣本島地區屬於島嶼型的氣候,每年的三月至十月均屬於降雨
最頻繁的時期,包括梅雨季節與颱風季節,此時的降雨特性時常為短
時間而大降雨量,因此常導致地表土壤無法快速的吸收雨水,而造成
大量的逕流,也造成地表上的破壞,例如:崩塌、土石流等地質災害。
本研究之目的主要為探討不同降雨條件下淺層土壤含水量之變
化,及其影響深度,利用人工降雨模擬器進行現地模擬試驗,模擬在
不同降雨條件下,在不同地區之地質材料所得之影響深度。
現地試驗結果發現,就積水入滲試驗而言,其土壤剖面含水量變
化中,所得積水延時 30 分鐘以前之影響深度最深,而以泥岩地區之
影響深度最淺,約在 30 公分左右,崩積土層地區之影響深度最深,
約在 100 公分以下。而在不同的降雨條件下,可知田寮泥岩地區在
30 分鐘以前之影響深度約在 10 至 40 公分,而在 30 分鐘以後,其影
響深度隨著降雨強度增大而加深。仁德細砂層地區之影響深度約在
15 至 35 公分,而且隨著降雨強度之增加而加深。草嶺崩積土層地區
在 30 分鐘以前的影響深度隨著降雨強度之增加而減少,而 30 分鐘以
後則影響深度約在 10 至 40 公分左右。本研究由現地試驗數據所建立
之入滲推估式可對田寮地區之泥岩、仁德地區之細砂層及草嶺地區之
崩積土層等三個地區提供一不同降雨強度下之入滲率推估值供參
考。

I
誌 謝

終於熬過這三年的研究所生涯,我想這一切的點點滴滴都無法在
這一頁完全的表露出我的感激之意吧!李遠哲曾說:
「研究所和大學
的差別是:大學所學的是人類已知的學問,研究所要探索的是未知的
學問。」除此之外,我想還必須學習懂得與人相處,彼此互相扶持的
精神吧!
首先最衷心感謝指導教授 吳銘志老師的一步步引導與教誨,讓
學生從選定研究題目到製作現地試驗器材,再由選定試驗場地到試驗
完成,如此一步步地完成這本論文,都是老師一點一滴的耐心指導而
成。感謝系上 鍾廣吉老師與 林慶偉老師的指導與鼓勵。特別感謝本
論文口試委員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丁澈士教授及國立中
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 游繁結教授提供建議與細心斧正,使本論文更
加完美與豐富。感謝文化大學 魏稽生老師及嚴治民學長的支持與愛
護,使學生得以在受挫後充滿自信,在無助時得到扶持,以及在處事
上得以圓融。
這本論文的野外工作得以順利完成,並非一人可以完成,而是數
人充當野外工作團隊成員而成,感謝基本成員柏村、永祥、榮潤,以
及成員小衣、小柏村、貓王、國欽、元主及小玲等人在野外期間的協
助與扶持,也因此奠定出彼此深刻的情誼。感謝育震、恩萍、小欣、
蜀圓、芝企、文宜、羿霈及靜謙等人的陪伴與照顧,以及感謝生機飲
食推廣中心 賴文啟老闆、寶模塑膠工業股份公司 施天寶老闆及本校
機械工廠車床 王先生等人在本實驗裝置上的協助。
感謝我親愛的家人,在我求學過程中無怨無悔的給予最大支持與
鼓勵,使我可以安心的完成學業,以此獻給我家人及朋友。

II
目錄

頁數
摘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
誌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II
目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V
表目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VIII
圖目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X

第一章 緒論…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1 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1
1-2 研究目的… … … … … … … … … … … … … … … … … … 3
1-3 文獻回顧… … … … … … … … … … … … … … … … … … 3
1-4 研究區域概述… … … … … … … … … … … … … … … … 9
1-4.1 田寮地區… … … … … … … … … … … … … … … .. 9
1-4.1.1 地理位置與區域地形… … … … … … ... 10
1-4.1.2 水文氣象… … … … … … … … … … … ... 10
1-4.1.3 區域地質… … … … … … … … … … … ... 11
1-4.2 仁德地區… … … … … … … … … … … … … … … .. 11
1-4.2.1 地理位置與區域地形… … … … … … ... 11
1-4.2.2 水文氣象… … … … … … … … … … … ... 12
1-4.2.3 區域地質… … … … … … … … … … … ... 12
1-4.3 草嶺地區… … … … … … … … … … … … … … … .. 13
1-4.3.1 地理位置與區域地形… … … … … … ... 13
1-4.3.2 水文氣象… … … … … … … … … … … ... 15

III
1-4.3.3 區域地質… … … … … … … … … … … ... 15
第二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 … … … … … … … … … .… … … … … . 17
2-1 試驗設計與方法… … … … … … … … … … … .… … … ... 18
2-1.1 試驗基本假設… … … … … … … … … .… … … .… 18
2-1.2 人工模擬降雨器試驗裝置… … … … … … … … .. 18
2-1.3 人工模擬降雨強度之率定… … … … … … … … .. 20
2-2 現地試驗… … … … … … … … .… … … … … … … … … ... 22
2-2.1 初始含水量測定… … … … … … … … … … … … .. 24
2-2.2 滲透儀試驗… … … … … … … … … … … … … … .. 25
2-2.3 積水入滲試驗… … … … … … … … … … … … … .. 28
2-2.4 人工模擬降雨入滲試驗… … … … … … … … … .. 29
2-3 室內分析… … … … … … … … … … … … … … … … … … 30
2-3.1 土壤含水量分析… … … … … … … … … … … … .. 30
2-3.2 土壤粒徑分析… … … … … … … … … … … … … .. 30
2-3.3 土壤比重分析… … … … … … … … … … … … … .. 30
第三章 結果與討論… … … … … … … … … … … … … … … … … … .. 31
3-1 試驗結果… … … … … … … … … … … … … … … … … … 31
3-1.1 土壤粒徑分析結果… … … … … … … … … … … .. 31
3-1.1.1 田寮地區之土壤粒徑分析結果… … ... 31
3-1.1.2 仁德地區之土壤粒徑分析結果… … ... 35
3-1.1.3 草嶺地區之土壤粒徑分析結果… … ... 38
3-1.2 土壤比重分析結果… … … … … … … … … … … .. 40
3-1.3 滲透儀試驗結果… … … … … … … … … … … … .. 41
3-1.4 積水入滲試驗結果… … … … … … … … … … … .. 42
3-1.4.1 田寮地區之積水入滲試驗結果… … ... 41

IV
3-1.4.2 仁德地區之積水入滲試驗結果… … ... 44
3-1.4.3 草嶺地區之積水入滲試驗結果… … ... 47
3-1.5 人工模擬降雨入滲試驗結果… … … … … … … .. 50
3-1.5.1 相同降雨強度不同降雨延時下土壤
含水量變化結果… … … … … … … … ... 50
3-1.5.2 不相同降雨強度相同降雨延時下土
壤含水量變化結果… … .… … … … … .. 64
3-1.5.3 相同降雨條件不同地質材料下土壤
含水量變化結果… … … … … … … … ... 84
3-1.6 本試驗之入滲公式推導結果… … … .… … … … . 88
3-2 理論公式選定與套用結果… … … … … … … … … … … 95
3-2.1 理論公式之選定… … … … … … … … … … … … .. 95
3-2.2 參數說明及套用結果… … … … … … … … … … .. 95
3-3 綜合討論… … … … … … … … … … … … … … .… … … ... 98
3-3.1 積水入滲試驗結果探討… … … … … .… … … .… 98
3-3.2 人工模擬降雨入滲試驗結果探討… … … … … .. 98
3-3.3 本降雨入滲公式與 Horton 入滲推估公式探
討… … … … … … … … .… … … ..… … … … … … . 100
第四章 結論… … … … … … … … … … … … … … .… … … .… … … … 103
第五章 後續研究與建議… … … … … … … … … … … … … … … … .. 104
參考文獻…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5
附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2
附錄一 圖版… … … … … … … … .… … … .… … … … … … … … 113
附錄二 滲透儀試驗方法及步驟… … … … … … … … .… … … . 118
附錄三 土壤含水量分析方法及步驟… … … … … … … … .… 124

V
附錄四 土壤粒徑分析方法及步驟… … … .… … … … … .… … 126
附錄五 土壤比重試驗方法及步驟… … … … … … … .… .… … 129
附錄六 附表… … … … … … … … … … … … … … .… … … .… … 131
自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7

VI
表目錄

頁數
表 1-1 前人研究之入滲模式綜合比較表… … … .… … … … .… … . 9
表 2-1 降雨強度值與電壓變頻器及流量計值對照表… ..… … … . 21
表 2-2 現地試驗項目… … … … … … … … … … … … ...… ..… ..… … 24
表 2-3 人工模擬降雨入滲試驗編號表… … … … … ...… ..… ..… … 29
表 3-1 現地土壤比重分析結果… .… … … … … … … … … ..… … … 41
表 3-2 田寮地區(A)現地積水入滲試驗結果表… .… … ..… … … 41
表 3-3 仁德地區(B)現地積水入滲試驗結果表… … … ..… .… … 42
表 3-4 草嶺地區(C)現地積水入滲試驗結果表… .… … ..… … … 48
表 3-5 田寮地區所得之入滲率一覽表… .… … … … … … … … ..… 90
表 3-6 仁德地區所得之入滲率一覽表… .… … … … … ..… … … … 91
表 3-7 草嶺地區所得之入滲率一覽表… .… … … … … … … … … .. 92
表 3-8 本試驗所得不同降雨強度之入滲推估式… .… … … … … .. 94
表 3-9 套用 Horton 入滲公式之參數與土壤入滲推估式… … … . 96

VII
圖目錄

頁數
圖 1-1 降雨雨水入滲至土壤未飽和層之情形… … … … … … … … … ... 2
圖 1-2 不同入滲情形之含水量分布剖面圖… … … … … … ..… … … … . 8
圖 1-3 田寮試驗場地理位置圖… … … … … … … … … … … … … … … ... 11
圖 1-4 仁德試驗場地理位置圖… … … … … … … … … … … … ..… … … . 12
圖 1-5 草嶺試驗場地理位置圖… … … … … … … … … … … … ....… … ... 14
圖 1-6 草嶺試驗場衛星影像圖… … … … … … … … … … … ..… … … … . 14
圖 2-1 本研究流程圖… … … … … … … … … … … … … … ..… … ..… … ... 17
圖 2-2 人工模擬降雨機之噴頭裝置圖… … … … … … … ..… … … … … . 19
圖 2-3 人工模擬降雨裝置示意圖… … … … … … … … … … ..… … … … . 20
圖 2-4 固定電壓變頻率與流量之關係圖… … … … … … … ..… … … ..... 21
圖 2-5 固定流量與電壓變頻率之關係圖… … … … … … … … … … … ... 22
圖 2-6 以電動鎚將取樣管打入土壤中之情形… … … … … … … … ...… 23
圖 2-7 以手拉鍊條吊車拉起取樣管之情形… … … … … … … … … … ... 23
圖 2-8 現地土壤樣品分成 7 段之情形… … … … … … … … … … … … … 24
圖 2-9 本研究所使用之滲透儀裝置… … … … … … ...… … .… … ..… … . 27
圖 2-10 現地滲透儀試驗情形… … … … … ...… … … … .… .… … … … … 28
圖 2-11 現地積水入滲試驗示意圖… … … ..… ...… … … ..… .… … … .… 29
圖 3-1 田寮試驗場土壤深度 0∼7 公分粒徑分析圖… … .… … … … … 32
圖 3-2 田寮試驗場土壤深度 7∼21 公分粒徑分析圖… … … … … … … 32
圖 3-3 田寮試驗場土壤深度 21∼35 公分粒徑分析圖… … … .… … … . 33
圖 3-4 田寮試驗場土壤深度 35∼49 公分粒徑分析圖… … … .… … … . 33

VIII
圖 3-5 田寮試驗場土壤深度 49∼63 公分粒徑分析圖… … … … … .… . 33
圖 3-6 田寮試驗場土壤深度 63∼77 公分粒徑分析圖… … … … … … .. 34
圖 3-7 田寮試驗場土壤深度 77∼91 公分粒徑分析圖… … … … … … .. 34
圖 3-8 田寮試驗場土壤粒徑隨深度變化分佈圖… … … … … … … … ... 34
圖 3-9 仁德試驗場土壤深度 0∼7 公分粒徑分析圖… … … … … … … 35
圖 3-10 仁德試驗場土壤深度 7∼21 公分粒徑分析圖… … … … … … .. 35
圖 3-11 仁德試驗場土壤深度 21∼35 公分粒徑分析圖… … … … … … 36
圖 3-12 仁德試驗場土壤深度 35∼49 公分粒徑分析圖… … … … … … 36
圖 3-13 仁德試驗場土壤深度 49∼63 公分粒徑分析圖… … … … … … 36
圖 3-14 仁德試驗場土壤深度 63∼77 公分粒徑分析圖… … … … … … 37
圖 3-15 仁德試驗場土壤深度 77∼91 公分粒徑分析圖… … … … … … 37
圖 3-16 仁德試驗場土壤粒徑隨深度變化分佈圖… … … … … … … … . 37
圖 3-17 草嶺試驗場土壤深度 7∼21 公分粒徑分析圖… … … … … .… 38
圖 3-18 草嶺試驗場土壤深度 21∼35 公分粒徑分析圖… … … … … … 38
圖 3-19 草嶺試驗場土壤深度 35∼49 公分粒徑分析圖… … … … … … 39
圖 3-20 草嶺試驗場土壤深度 49∼63 公分粒徑分析圖… … … … … … 39
圖 3-21 草嶺試驗場土壤深度 63∼77 公分粒徑分析圖… … … … … … 39
圖 3-22 草嶺試驗場土壤深度 77∼91 公分粒徑分析圖… … … … … … 40
圖 3-23 草嶺試驗場土壤粒徑隨深度變化分佈圖… … … … … … … … . 40
圖 3-24 田寮地區(A)現地積水入滲試驗之總入滲量變化圖… … … . 43
圖 3-25 田寮地區(A)現地積水入滲試驗之單位面積入滲率變化
圖…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
圖 3-26 田寮地區(A)現地積水入滲試驗之土壤剖面含水量變化
圖…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
圖 3-27 仁德地區(B)現地積水入滲試驗之總入滲量變化圖… … .… 45

IX
圖 3-28 仁德地區(B)現地積水入滲試驗之單位面積入滲率變化
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6
圖 3-29 仁德地區(B)現地積水入滲試驗之土壤剖面含水量變化
圖… … … … … … ..… … … … … … … … … … … … … … … … … 46
圖 3-30 仁德地區(B)現地積水入滲試驗之土壤剖面含水量變化
圖… … … … … … … … … ..… … … … … … … … … … … … … … 47
圖 3-31 草嶺地區(C)現地積水入滲試驗之總入滲量變化圖… ..… 48
圖 3-32 草嶺地區(C)現地積水入滲試驗之單位面積入滲率變化
圖… … … … ..… … … … … … … … … … … … … … … … … … … 49
圖 3-33 草嶺地區(C)現地積水入滲試驗之土壤剖面含水量變化
圖… … … … … … … … … ..… … … … … … … … … … … … … … 49
圖 3-34 田寮地區(A)降雨強度 25mm/hr(A3d)之入滲試驗土壤
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 … … … … ..… … … … … … … … … … 51
圖 3-35 田寮地區(A)降雨強度 30mm/hr(A3e)之入滲試驗土壤
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 … ..… … … … … … … … … … … … … 52
圖 3-36 田寮地區(A)降雨強度 40mm/hr(A3f)之入滲試驗土壤
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 … … ..… … … … … … … … … … … … 52
圖 3-37 田寮地區(A)降雨強度 50mm/hr(A3g)之入滲試驗土壤
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 … … … … … … … ..… … … … … … … 53
圖 3-38 田寮地區(A)降雨強度 75mm/hr(A3h)之入滲試驗土壤
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 … … … … … … … ..… … … … … … … 53
圖 3-39 田寮地區(A)降雨強度 75mm/hr(A3h)之入滲試驗土壤
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 … … … … … … … ..… … … … … … … 54
圖 3-40 田寮地區(A)降雨強度 100mm/hr(A3i)之入滲試驗土壤
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 … … … … … … … … ..… … … … … … 54

X
圖 3-41 仁德地區(B)降雨強度 25mm/hr(B3d)之入滲試驗土壤
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 … … ..… … … … … .… … … … … … 56
圖 3-42 仁德地區(B)降雨強度 30mm/hr(B3e)之入滲試驗土壤
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 … … … … ...… … … … … … … … … … 56
圖 3-43 仁德地區(B)降雨強度 40mm/hr(B3f)之入滲試驗土壤
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 … … … … … … … … … … … … … … 57
圖 3-44 仁德地區(B)降雨強度 50mm/hr(B3g)之入滲試驗土壤
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 … … … … … … … … … ..… … … … … 57
圖 3-45 仁德地區(B)降雨強度 75mm/hr(B3h)之入滲試驗土壤
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 … … … … ..… … … … … … ..… … … .. 58
圖 3-46 仁德地區(B)降雨強度 100mm/hr(B3i)之入滲試驗土壤
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 … … … … … … … … … … … … … … ... 58
圖 3-47 草嶺地區(C)降雨強度 25mm/hr(C3d)之入滲試驗土壤
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 … … … … … … … … … … ..… … … … 60
圖 3-48 草嶺地區(C)降雨強度 30mm/hr(C3e)之入滲試驗土壤
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 … ..… … … … ..… … … ..… … … … … 61
圖 3-49 草嶺地區(C)降雨強度 40mm/hr(C3f)之入滲試驗土壤
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 … … … … … … ..… … … … … … … … 61
圖 3-50 草嶺地區(C)降雨強度 40mm/hr(C3f)之入滲試驗土壤
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 … … … … … … … … … … … … … … ... 62
圖 3-51 草嶺地區(C)降雨強度 50mm/hr(C3g)之入滲試驗土壤
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 … … … … … ..… … … … … … … … … 62
圖 3-52 草嶺地區(C)降雨強度 75mm/hr(C3h)之入滲試驗土壤
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 … … … … … … … … … … … … … ...… 63
圖 3-53 草嶺地區(C)降雨強度 100mm/hr(C3i)之入滲試驗土壤

XI
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 … … … … … … … … … … … … … ...… 63
圖 3-54 田寮地區(A)降雨延時 15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25(d)mm/hr… … … … … … … … … … 65
圖 3-55 田寮地區(A)降雨延時 15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30(e)
、40(f)、50(g)
、75(h)
mm/hr… … … … … … … … … … … … … … … … … … … … … … . 65
圖 3-56 田寮地區(A)降雨延時 15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100(i)mm/hr… … … … … … … … … 66
圖 3-57 田寮地區(A)降雨延時 3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25(d)mm/hr… … … … … … … … … 66
圖 3-58 田寮地區(A)降雨延時 3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30(e)
、40(f)、50(g)
、75(h)
mm/hr… … … … … … … … … … … … … … … … … … … … … … . 67
圖 3-59 田寮地區(A)降雨延時 3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100(i)mm/hr… … … … … … … … … 67
圖 3-60 田寮地區(A)降雨延時 6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25(d)mm/hr… … … … … … … … … … 68
圖 3-61 田寮地區(A)降雨延時 6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30(e)
、40(f)、50(g)
、75(h)
mm/hr… … … … … … … … … ..… … … … … … … … … … … ..… 68
圖 3-62 田寮地區(A)降雨延時 6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100(i)mm/hr… … … … … … … … … … 69
圖 3-63 田寮地區(A)降雨延時 9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25(d)mm/hr… … … … … … … … … … 69
圖 3-64 田寮地區(A)降雨延時 9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XII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30(e)
、40(f)、50(g)
、75(h)
mm/hr… … … … … … … … … … ..… … … … … … … ..… … … … 70
圖 3-65 田寮地區(A)降雨延時 9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100(i)mm/hr… … ..… … … … … … … 70
圖 3-66 田寮地區(A)降雨延時 12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25(d)mm/hr… … … … … … … … … … 71
圖 3-67 田寮地區(A)降雨延時 12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30(e)
、40(f)
、50(g)mm/hr… … … … 71
圖 3-68 田寮地區(A)降雨延時 12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100(i)mm/hr… … … … … … 72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 75(h)
圖 3-69 仁德地區(B)降雨延時 15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 … … … … … … … … … ..… … … … … … … … … … 73
圖 3-70 仁德地區(B)降雨延時 3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 … … … … … … … … .… ..… … … ...… … … … … … . 74
圖 3-71 仁德地區(B)降雨延時 6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 … … … … … … … … … … … .… ..… … … … … … … 74
圖 3-72 仁德地區(B)降雨延時 9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 … … … … … … … … … … … … … ..… … … … … … 75
圖 3-73 仁德地區(B)降雨延時 12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 … … … … … … … … ..… … … … … … … .… … … … 75
圖 3-74 草嶺地區(C)降雨延時 15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25(d) 、40(f)mm/hr… … … … 77
、30(e)
圖 3-75 草嶺地區(C)降雨延時 15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75(h)mm/hr… … … … … … … 77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50(g)
圖 3-76 草嶺地區(C)降雨延時 15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XIII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100(i)mm/hr… … … … … … … … … .. 78
圖 3-77 草嶺地區(C)降雨延時 3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30(e)mm/hr… … … … … … … 78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25(d)
圖 3-78 草嶺地區(C)降雨延時 3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40(f) 、75(h)mm/hr… … … .. 79
、50(g)
圖 3-79 草嶺地區(C)降雨延時 3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100(i)mm/hr… … … … … … … … … ..... 79
圖 3-80 草嶺地區(C)降雨延時 6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 25(d)
、30(e)mm/hr… ..… … … … .. 80
圖 3-81 草嶺地區(C)降雨延時 6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40(f)
、50(g)
、75(h)mm/hr… … .. 80
圖 3-82 草嶺地區(C)降雨延時 6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100(i)mm/hr… … … … … … … … … .. 81
圖 3-83 草嶺地區(C)降雨延時 9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 25(d)、30(e)mm/hr… … … … .. 81
圖 3-84 草嶺地區(C)降雨延時 9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40(f) 、75(h)mm/hr… … … . 82
、50(g)
圖 3-85 草嶺地區(C)降雨延時 9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100(i)mm/hr… … … … … … … … … .. 82
圖 3-86 草嶺地區(C)降雨延時 12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 25(d)
、30(e)mm/hr… … … … .. 83
圖 3-87 草嶺地區(C)降雨延時 12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40(f)
、50(g)
、75(h)mm/hr… … … 83
圖 3-88 草嶺地區(C)降雨延時 12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100(i)mm/hr… … … … … … … … … .. 84

XIV
圖 3-89 降雨強度 25 mm/hr 之各試驗場影響深度比較圖… … … … ... 85
圖 3-90 降雨強度 30 mm/hr 之各試驗場影響深度比較圖… … … … … 86
圖 3-91 降雨強度 40 mm/hr 之各試驗場影響深度比較圖… … … … ... 86
圖 3-92 降雨強度 50 mm/hr 之各試驗場影響深度比較圖… … … … … 87
圖 3-93 降雨強度 75 mm/hr 之各試驗場影響深度比較圖… … … .… .. 87
圖 3-94 降雨強度 100 mm/hr 之各試驗場影響深度比較圖… ..… … … 88
圖 3-95 田寮地區之不同降雨強度入滲曲線… … … … … … … … … … . 93
圖 3-96 仁德地區之不同降雨強度入滲曲線… … … … … … … … … … . 93
圖 3-97 草嶺地區之不同降雨強度入滲曲線… … … … … … … … … … . 94
圖 3-98 由 Horton 入滲公式所得田寮地區之入滲推估式… … … … … 97
圖 3-99 由 Horton 入滲公式所得仁德地區之入滲推估式… … … … … 97
圖 3-100 由 Horton 入滲公式所得草嶺地區之入滲推估式… … … … .. 98
圖 3-101 積水入滲試驗之土壤剖面含水量受影響深度比較圖… … .… 98
圖 3-102 田寮地區降雨入滲試驗之土壤剖面含水量受影響深度比較
圖…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
圖 3-103 仁德地區降雨入滲試驗之土壤剖面含水量受影響深度比較
圖…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
圖 3-104 草嶺地區降雨入滲試驗之土壤剖面含水量受影響深度比較
圖…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2

XV
第一章 緒 論

1-1 前言

臺灣地區屬於島嶼型的氣候,所以每年的三月至十月屬於雨季,包
括梅雨季節與颱風季節,即降雨最頻繁的時期,此時降雨特性常是來得
快也去得快,這瞬間的降雨常常造成地表上的破壞,例如:崩塌、土石
流等地質災害。

當雨水降到地表後,即產生不同的兩種水流路徑(圖 1-1),一部份
雨水未能入滲至土壤深部,因而產生地表逕流(surface runoff)或地
表下逕流(subsurface runoff);其結果如:產生洪水氾濫、地層面逕
流,或湖泊及池塘等地方之側向及垂直入滲,間接補注地下水,因而引
發崩塌、土石流或不均勻沉陷等地質災害。另一部份的雨水則入滲
(infiltration)於土壤孔隙中,然後向下滲漏(percolation)直接補
注地下水,並且可能一樣引發崩塌、土石流或不均勻沉陷等地質災害。
然而,雨水入滲至土壤中之入滲量又受控於降雨條件(如:降雨強度及降
雨延時等)、地質材料及環境之影響,包括:土壤的表面坡度及土壤的物
理性質等,如:岩性、粒徑大小與形狀、孔隙率及含水量等(王如意、
易任,1979)。

1
圖 1-1 降雨雨水入滲至土壤未飽和層之情形

一般對於降雨量與地下水補注量或邊坡破壞等關係,大部分均從降
雨與地下水補注量或邊坡破壞時間之變化著手探討(Keefer et al.,1987;
楊介碩,1989;江永哲、林啟源,1991;高申錡,1994;范正成等,1999),
然而,若能從降雨與入滲量的變化著手,探討在降雨期間,坡地土壤表
層未飽和層內之初始含水量隨時間達飽和之變化,並對入滲量大小之影
響,將來對於降雨期間地下水補注量的大小與坡地崩積土層的破壞行為
與影響機制,或許可以做進一步的了解。

2
1-2 研究目的
本研究之目的主要為探討不同降雨條件下淺部土壤層含水量之變
化,及其對地表入滲量之影響。
本研究選定三項參數進行試驗,即包括:地質材料、降雨強度及降
雨延時等三項,利用人工降雨模擬器進行現地降雨模擬試驗,在不同的
降雨條件及地質材料下,求取其終期含水量之變化及其對入滲量大小之
改變,希望藉由野外現地試驗之結果,進一步了解降雨期間土壤未飽和
層之含水量變化對入滲量之影響。並冀期將研究成果提供探討在不同降
雨條件下,對地下水補注及崩積土層之破壞行為之基礎。

1-3 文獻回顧

土壤入滲研究最初於 1911 年開始有明確的觀念模式,Green and


Ampt(1911)提出 Green-Ampt 公式作為簡單入滲物理模型,以地表積水
分析入滲量之模式,1940 年與 1957 年 Horton(1940)及 Philip(1957)
也相繼提出入滲公式,而在 1973 年以後才有更進一步的發展,Mein and
Larson(1973)修改 Green-Ampt 公式,將其應用至穩定降雨時之入滲模
式,1978 年 Chu(1978)也修改 Green-Ampt 公式,更將其應用至非穩定
降雨時之入滲模式。對於上述所提入滲模式(張賢明,1991;許少華、
倪春發,1998)概述如下:

(a)Green and Ampt(1911)提出 Green-Ampt 公式作為簡單入滲物理


模型,以地表積水分析入滲量之模式,在整個入滲過程中地表始
終有積水,其入滲公式為:

b
f = fc + (1.1)
I

3
其中,f 為入滲率(Infiltration rate);fc 為最小入滲率;I 為單
位時間之入滲量(Infiltration);b 為常數。

(b)Horton(1940)提出之公式為一概念模式(conceptual model),
認為入滲量會隨著時間成指數型遞減(Exponential decay),而且
會漸漸趨於一穩定入滲量,其入滲量為:

f = fc + ( f 0 − fc ) × e
K ft
(1.2)

其中,f 為入滲率;f0 為初始或最大入滲率;fc 為最穩定或最小入


滲率;t 為時間;e 為自然對數底;Kf 為常數。

(c)Philip(1957)將 Richard 方程式以 Boltzman 轉換,得入滲公式


為:

1
F (t) = S × t − 0.5 + A (1.3)
2

其中,F 為入滲量;S 為吸收附度(sorptivity);t 為時間;A 為常


數。

(d)Mein and Larson(1973)將在穩定降雨強度下與固定初始含水量


下之入滲模式分為兩期,一為逕流發生前之入滲量,另一個為逕
流發生後之入滲量,其公式如下:

i. 逕流發生前之入滲量

Md Ks
Fs = S av , I ≥ Ks (1.4)
I − Ks

其中,Fs 為入滲量;Sav 為平均毛細管吸力(Average Capillary


Suction);Md 為初始含水量;I 為降雨強度(Rainfall Intensity);

4
Ks 為土壤飽和水力傳導度(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ii. 逕流發生後之入滲量

 M 
f p = K s 1 + S av d  (1.5)
 F 

其中,F 為累積入滲量(Cumulative Infiltration) ;fp 為入滲量。

(e)Chu(1978)將 Green-Ampt 公式作修改,並應用至非穩定降雨時


之入滲模式,對於入滲模式分為四期,分述如下:

i. 初始無積水,結束無積水。

KSM
Cu = Ptn − Rtn −1 − <0 , I>K (1.6)
I −K

其中,Cu 為初始無積水之地表因子;Pt 為 tn 時刻累積降雨總量; n

Rtn −1 為 tn-1 時刻累積降雨總量;K 為平均水力傳導度,〔m/hr〕;S

為土壤飽和含水前後之毛細管勢能差〔m〕
;M 為飽和前後之平均
含水量差;I 為降雨強度。

ii. 初始無積水,結束有積水。

KSM
Cu = Ptn − Rtn −1 − >0 , I>K (1.7)
I −K

其中,Cu 為初始無積水之地表因子。

iii. 初始有積水,結束有積水。

C p = Ptn − F ptn − Rtn −1 > 0 , I>K (1.8)

其中,Cp 為初始有積水之地表因子; Fp 為 tn 時刻累積入滲量 tn

5
〔m〕

iv. 初始有積水,結束無積水。

C p = Ptn − F ptn − Rtn −1 < 0 , I>K (1.9)

其中,Cp 為初始有積水之地表因子。

至於在實驗觀測研究方面,Aronovici (1955)發現水頭在 2.5 至 11


公分之間,其入滲率有明顯的改變。Philip (1958)發現水頭增加極大時,
入滲率之增加則甚少。周恆(1969)以不同坡度、不同覆蓋下,土壤沖
蝕、滲透及蒸發變異之測定中以 5°
、10°
及 15°
三種坡度之觀測,發現滲
透率會因坡度增加而降低。Finlayson and Statham (1980) 認為一開始
受到潮濕時的土壤含水量會影響滲透量,乾土壤較濕土壤具有較高的滲
透率,土壤含水量偏高,滲透率則非常低,降雨強度很容易超過其滲透
率。Chan and Anukularmphai (1980)以同一種土壤為材料,以 1%、5%、
10%、15%四種坡度,及不同均勻之漫地流量進行試驗,發現坡度不是影
響入滲大小之主要因子,而是漫地流量。游繁結、尹承遠(1990)在探
討小蝕溝形成過程及發生機制試驗中得知,在相同土壤中,土壤孔隙率
之不均勻會導致滲透率之差異,而土壤沖蝕深度會隨平均滲透率之增加
而減小。張賢明 (1991)試驗結果發現在降雨強度 40、60、80 及 100 mm/hr
下,其逕流量在坡度 15%最大,即入滲量最小。陳樹群及游功揚(1996)
對坡地未飽和層點源入滲行為研究結果中,發現坡度小於 30°
之平面坡,
其入滲行為與水平坡面差異不大。曾永森(1997)發現地表 70 公分以下
土壤的含水量不受降雨及蒸發等氣候影響。陳進發(1998)建立未飽和
層水平衡理論並應用於彰化地區之降雨入滲對地下水補注之推估中,發
現影響地表入滲之因素中,以土壤飽和水力傳導度影響最大,而土壤特

6
性次之,飽和含水量、未飽和層厚度及潛勢能蒸發散率影響最小。

近幾年來國人才漸漸以數學模型探討入滲之問題,劉長齡與許榮庭
(1991)利用有限元素法、參數推估法及非線性疊代運算之數值方法與
砂箱實驗分析坡地地下水在降雨條件下之滲流情形。盧惠生、胡蘇澄
(1993)以 Philip 入滲模式推估臺灣中部山地土壤入滲發現,最終入滲率
與土壤粗孔度(Soil Macro-porosity)有關,土壤入滲率會隨時間而減
少。許少華、倪春發(1998)認為在使用 Green-Ampt、Horton 及 Philip
之經驗公式時,有必要加入考慮降雨強度與土壤初始含水量之兩項參
數。吳呈等人(2001)以柏格方程式(Burgers’Equation)為基礎,探討
不同降雨型態對非飽和層含水曲線之變化,以及其與積水時間之關係,
模擬結果發現地表層含水曲線隨降雨強度而變化,當降雨強度越強,則
積水時間越短,其積水時間可用以決定地表積水前後地表含水層曲線之
臨界值。陳力等人(2001)建立坡面上降雨入滲逕流之動力學模型,此
模式採用運動波理論(Kinematic Wave)及 Mein and Larson(1973)和
Chu(1978)所提之入滲模式,認為降雨強度增大,單寬流量、水深、流
速及切應力之參數量均會增大;滲透量增大,所有參數量亦減小;坡長
增大,所有參數量均增大,單寬流量與坡長呈正比;土壤初始非飽和度
(飽和含水量與前期含水量之差)增加,所有參數量均減小;在相同坡
長下,單寬流量隨坡度增大而減少,水深隨坡度增大亦減小。Hillel(1998)
在「Environmental Soil Physics」一書提到,在不同情況下之地表入
滲情形會有不同的含水量剖面,以地表積水情形下所得到的土壤剖面之
含水量最多,而以最小降雨強度情形下所得的含水量最少(圖 1-2)。

7
圖 1-2 不同入滲情形之含水量分布剖面圖,
(a)積水狀態下;(b)大降雨
強度狀態下;(c)小降雨強度狀態下。
(摘自 Hillel,1998)

根據前人研究資料顯示,常用的入滲經驗公式有 Green-Ampt、Horton
及 Philip 三種經驗公式,此皆未考慮降雨強度大小(表 1-1),在 1973
年以後才有 Mein and Larson(1973)和 Chu(1978)將降雨強度之參數
加入入滲模式中,考慮在均勻降雨及非均勻降雨條件下之入滲情形。許
少華、倪春發(1998)認為在使用 Green-Ampt、Horton 及 Philip 之經
驗公式時,有必要加入考慮降雨強度與初始土壤含水量之兩項參數。陳
力等人(2001)採用運動波理論及 Mein and Larson(1973)和 Chu(1978)
所提之入滲模式建立坡面上降雨入滲產流之動力學模型,將土壤初始含
水量、坡度及坡長等因子納入模式中。所以,對於降雨所產生之土壤表
層之初始含水量與飽和含水量之改變,對入滲量之影響有必要作進一步
的探討。

8
表 1-1 前人研究之入滲模式的綜合比較表

作者 年代 入滲模式 未被考慮的因素
Green and 降 雨 強 度、 降 雨 延
1911 表土積水入滲模式。
Ampt 時、含水量、坡度
降 雨 強 度、 降 雨 延
Horton 1940 入滲概念模式。
時、含水量、坡度
轉換 Richard 方程式,得入滲公 降 雨 強 度 、 降 雨 延
Philip 1957
式。 時、含水量、坡度
不穩定降雨強度、
Mein and 在穩定降雨強度及固定初始含
1973 降雨延時、含水量、
Larson 水量下之入滲模式。
坡度
修改 Green-Ampt 公式,應用至 降雨延時、坡度、
Chu 1978
非穩定降雨時之入滲模式。 終期含水量
結 合 運 動 波 理 論 、 Mein and
降雨延時、終期含水
陳力等人 2001 Larson(1973)及 Chu(1978)
量、非均質性土壤
模式提出入滲模式。
以有限元素法、參數推估法及非
劉長齡、 線性疊代運算之數值方法,並以 降雨延時、
1991
許榮庭 砂箱實驗分析坡地地下水在降 非均質性土壤
雨條件下之滲流情形。

1-4 研究區域概述
本研究為了有效試驗不同地質材料之入滲特性,主要選取典型的
砂、泥及崩積土等不同之地質材料,故選取(A)田寮、
(B)仁德及(C)
草嶺等三個地區,以此三個地區作為本研究之現地試驗場進行現地降雨
入滲試驗,個別區域概述如下所述:

9
1-4.1 田寮地區
1-4.1.1 地理位置與區域地形
田寮現地試驗場(E188575,N2532875)主要位於高雄縣田寮鄉月世
界及大滾水附近(圖版 1)
,北鄰二仁溪,南鄰近縣道 184,屬於縣道 184
道路下方一處崩塌地,亦是二仁溪舊有之曲流旁(圖 1-3),地形陡峭,
平均海拔不超過 100 公尺,主要標地物為古亭國小。
此試驗場主要由泥岩所組成,其受到降雨或植被等風化侵蝕後常形成
標準的惡地地形(鳥居敬造,1932,1933;吉田要,1932),而且產生鋸
齒狀斜坡面,植物不易生長。劉長齡等(1984)認為在坡度加大或降雨
強度加大或降雨延時加大時,泥岩會有明顯的突然破壞效果。

1-4.1.2 水文氣象
此區屬臺灣西南部,平均溫度高,月平均溫度最高者為 7 月,月平均
溫度攝氏 28.5 度,最高日平均溫度為攝氏 31.1 度,月平均溫度最低為 1
月,月平均溫度攝氏 18.1 度,最低日平均溫度為攝氏 14.9 度(劉長齡
等,1984),全年氣溫超過攝氏 30 度以上的月份為全台之冠。此地日照
強且蒸發量大,年平均蒸發量約為 1614 mm,日平均蒸發量約為 4.4 mm,
在夏季有高達 8.7 至 9.1 mm,冬季蒸發量常超過降雨量的四倍(顏富士,
1991)
。根據中央氣象局民國 50 至 59 年之氣象資料顯示,降雨量集中在
7 至 9 月,以 6 月最多,最大日雨量達 621.5 mm(7 月),最大時雨量為
126.4 mm(7 月)
,全年降雨量約 2500 mm,日降雨量在 100 mm 以上,每
年平均有 3 至 4 次。而此區泥岩之水力傳導度(K)約1.26 ×10 −5 (壓實度
75%)或 9.08 ×10 −6 cm/sec(壓實度 85%)(劉長齡等,1984)。

10
1-4.1.3 區域地質
田寮試驗場之地質屬古亭坑層(Gt; Gutingken Formation) 之下部,
其年代屬於上新世至更新世(Pliocene - Pleistocene)地層,由青灰色
泥岩偶夾薄砂岩層,而由於本層下部未出露,實際厚度不詳,由出露部
份可觀察到最大厚度約 1,100 m(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1998)。本層
由於岩性單調,層理不明,只有夾層砂岩出露地方才能明顯看出層面,
本層泥岩中常含灰色砂岩薄層或條紋狀,砂岩含泥質,而常常移變為泥
岩(何春蓀,1997)。

圖 1-3 田寮試驗場地理位置圖(摘自內政部,1993)

1-4.2 仁德地區
1-4.2.1 地理位置與區域地形
仁德現地試驗地場(E170525,N2539300)主要位於台南縣仁德鄉仁
德糖廠附近(圖版 2),屬台南台地之東南邊,附近主要為甘蔗田及果園

11
等,平均海拔約 25 m,地形平緩,主要標地物為虎山國小及仁德糖廠(圖
1-4)。

1-4.2.2 水文氣象
根據經濟部水利署水文資料庫顯示,民國 75 年至 90 年仁德原料雨量
站(51N600)之資料分析可知,此區平均年降雨量約 1790 mm,降雨量集
中在 5 至 9 月,以 8 月為最多。而台南層(1∼3 m)之水力傳導度約為
1.85 ×10 −3 至 2.44 ×10−3 cm/sec(李德河,1988)。

圖 1-4 仁德試驗場地理位置圖(摘自內政部,1993)

1-4.2.3 區域地質
仁德現地試驗地場之地質屬台南層,約為全新世(5500 至 6500 年前)
之堆積物,在 1932 年由林朝棨先生命名,台南層乃為台南台地內含海棲
化石之第四紀地層,本層依岩性可分為四段,第一段以青灰色泥或粉砂

12
和黃灰色或黃褐色的砂質粉砂、砂質砂或細粒砂等之互層組成,含豐富
的有孔蟲化石和相當數量的貝類化石;第二段為黃灰色至黃褐色的細粒
砂和粉砂質砂構成,含豐富的有孔蟲和貝類化石,局部間有交錯層理;
第三段以交錯層理發達的薄層狀黃褐色砂構成,含少量的有孔蟲化石,
其底部有時含有斷續的化石富集帶;第四段為暗灰色乃至淡黃色的粉砂
或砂所構成,塊狀無層理,但是局部夾有灰色硬質的粉砂質凸透鏡體。
台南層厚度約 16 至 36 m(林朝棨,1970)。

1-4.3 草嶺地區
1-4.3.1 地理位置與區域地形
草嶺現地試驗場(E216125,N2608500)位於雲林縣古坑鄉草嶺村,
為草嶺村內西方草嶺崩塌地之上(圖 1-5,圖版 3),南方鄰近清水溪,
本地區地形屬山高谷深之山岳地帶,海拔高度約 400 至 1309 m,地形坡
度陡急,主要受控於地質構造及其岩層性質之雙重控制。清水溪為本地
區主要河流,屬一順向河,由東向西橫切本地,兩側並發育有南北流向
之支流數條,河流兩側偶有小規模之階地發育(黃鑑水等,1983)。
此崩塌地屬順向坡滑動,從民國 50 年至今已有七次滑動(洪如江
等,2000),造成清水溪阻塞,形成堰塞湖,稱之草嶺潭。此崩塌地主要
從草嶺村之春秋斷崖向南滑向清水溪及其對岸嘉義縣梅山鄉之倒交山
(圖 1-6)。

13
圖 1-5 草嶺試驗場地理位置圖(摘自內政部,1985)

草嶺山

草嶺村

草嶺試驗場



圖 1-6 草嶺試驗場衛星影像圖(摘自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
心,http://www.csrsr.ncu.edu.tw/%20newsite/921.htm)

14
1-4.3.2 水文氣象
清水溪為本地區主要河流,發源於阿里山之北麓,全長 47.5 Km,為
濁水溪第二大支流,於雲林縣林內鐵路橋上游匯入濁水溪,流域面積為
421.39 Km2,全流域屬山區,夏季濕熱,冬季較冷,十月到翌年三月為東
北季風時期,降雨量不多,四月至九月屬西北季風,雨量充沛,於颱風
期間常有大量降雨,由實測資料顯示,四月至九月降雨量約佔全年的 85
%以上。以草嶺(2)站(站碼:290104)為代表站,崩塌區域附近年平
均降雨量約為 2534 mm。此崩積層之平均水力傳導度約為1×10 −3 cm/sec,
其通過 4 號篩之水力傳導度約為1.2 ×10 −5 至 2.5 ×10−5 cm/sec(經濟部水利
署水利規劃試驗所,2002)。

1-4.3.3 區域地質
草 嶺 試 驗 場 之 地 質 屬 崩 積 層 , 主要來自於卓蘭層( Cl; Cholan
Formation)及錦水頁岩層(Cs;Chinshui Shale),由鑽探資料顯示,崩塌
地之材料主要由砂岩、頁岩岩塊及粉土質細料所組成,且膠結程度不佳
(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2002)。
錦水頁岩之地質時代屬上新世中晚期,以深灰色頁岩為主,厚度約
150 m,通常夾有暗灰色凸鏡狀砂岩層以及粉砂岩和泥岩之薄層。頁岩質
較弱,乾燥時多碎裂成不規則碎片,並具球狀風化剝離構造。部份頁岩
富含石灰質結核,較不易受到侵蝕而突出於岩層之中,頗為醒目。薄層
的砂岩層中可見到平行紋理、波狀紋理或低角度的交錯紋理。本地層中
含有螃蟹、腹足類、斧足類、單體珊瑚和有孔蟲類等化石(經濟部中央
地質調查所,1998)。
卓蘭層位於錦水頁岩之上覆,地質年代屬上新世晚期至更新世早期,
以淡灰色至灰色之細粒至粉砂質層狀砂岩為主,風化後常呈黃棕色,出

15
露厚度約在 1300 m 左右。砂岩多純淨,局部含泥質。本地層底部之砂岩
層呈中層至厚層塊狀,在薄互層之砂岩面上有波痕,砂岩層中常含石灰
質砂岩結核,其直徑 20 至 80 cm,而呈現球形及枕形構造。貝類化石保
存不佳,外殼多已成為碎片,常隨同炭粒及粗粒之石英出現,似由他處
移置者(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1998)。

16
第二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研究主要以現地試驗為主,再將野外所採取之土樣帶回室內進行
分析,現地試驗可分為三項試驗,如圖 2-1 所示,其分析項目與方法概
述如下:

圖 2-1 本研究工作流程圖

17
2-1 試驗設計與方法
2-1.1 試驗基本假設
本研究現地試驗之設計,為便利實驗之結果探討與分析,針對下列
幾項進行試驗條件之假設,其試驗條件假設列述如下:
1. 土壤之地表結皮(Surface Crusting)不影響地表入滲量之大小。
2. 人工模擬降雨器之雨滴大小不影響地表入滲情形。
3. 人工模擬降雨入滲試驗中之蒸發量不予考慮。
4. 本試驗之降雨裝置乃模擬穩定降雨強度之情形。
5. 在同一試驗場之實驗範圍內土壤物理性質一致,即土壤粒徑、含
水量或孔隙率等。因此,本研究所採取之土壤樣品分析結果可以
做相互比較與討論。

2-1.2 人工模擬降雨器試驗裝置
根據吳嘉俊(1994)
、范正成和吳明峰(1996)
、盧昭堯和吳益裕
(1992)
及謝昭賢和鄭皆達(1996)等人工模擬降雨機之設計裝置,本研究乃設
計一小型人工模擬降雨器,以模擬穩定降雨強度下之降雨入滲試驗,本
台降雨模擬器高 140 cm,以腳架長 150 cm 之三角鋁架裝設一方型噴頭(34
×24 cm2),噴頭上有 42 個孔洞,每個孔洞裝設一根醫用針頭(24 號,0.55
×25 mm)(圖 2-2),針頭之間相距約 3 至 4 cm 不等。
本台人工模擬降雨器主要裝設有電壓變頻器( BMI/MP1-230V )、幫
浦與流量計,以電壓變頻器之頻率改變抽水幫浦之抽水量,再由流量計
控制單位時間之降雨量,並利用公式 2.2 換算成降雨強度;而人工模擬
降雨器所噴灑之雨滴均勻分佈於降雨入滲試驗範圍內,其有效降雨涵蓋
面積為試驗之三角鋁架所圍成之正三角形面積,約為 1 m2,如圖 2-3 及

18
圖版 4 所示。

圖 2-2 人工模擬降雨器之噴頭裝置圖

19
圖 2-3 人工模擬降雨器裝置示意圖

2-1.3 人工模擬降雨強度之率定
本研究之人工模擬降雨器以電壓變頻器之頻率改變抽水幫浦之抽水
量,由流量計控制降雨強度,先以電壓變頻器頻率之不同觀測流量計變
化,再以不同流量計之流量觀測電壓變頻器頻率與抽水量之穩定性,其
測試結果如圖 2-4 及圖 2-5 所示,並可得頻率與流量之關係式為:

y=0.0107x-0.3428 (2.1)
其中,x 為電壓變頻器之頻率(Hz),y 為流量計之流量值(l/min)。
其降雨強度之計算為:

600V 6 ×10 5 Vt
I= = (2.2)
At A

其中,I 為降雨強度(mm/hr),V 為總降雨體積(ml),Vt 為流量計讀數


(l/min),A 為降雨涵蓋面積(10402.83cm 2),t 為時間(min)。

20
所以,由調整電壓變頻器,再加上控制流量計讀數,可控制試驗所
需之模擬降雨強度,其可得簡單之對照表如表 2-1 所示。

表 2-1 降雨強度值與電壓變頻器及流量計值對照表

電壓變頻率(Hz) 流量計讀數(l/min) 模擬降雨強度(mm/hr)


72 0.43 25
81 0.52 30
97 0.69 40
113 0.87 50
154 1.3 75
194 1.73 100

3
2.8 測試1
y = 0.0107x - 0.3428
2.6 測試2
R2 = 0.9992
2.4 測試3
2.2 測試4
2 測試5
流量(L/min)

1.8 測試6
1.6 平均值
1.4
1.2
1
0.8
0.6
0.4
0.2
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240 260 280 300

電壓變頻率(Hz)

圖 2-4 控制電壓變頻率與流量變化之關係圖

21
300

280 y = 97.716x + 30.123


2
260 R = 0.998

240

220
電壓變頻率(Hz)

200

180

160

140

120 測試1
100 測試2
80 測試3
60
平均值

40
0 0.2 0.4 0.6 0.8 1 1.2 1.4 1.6 1.8 2 2.2 2.4 2.6

流量(L/min)

圖 2-5 控制流量與電壓變頻率變化之關係

2-2 現地試驗
本研究以淺層土壤層進行現地入滲試驗,試驗範圍約 25 m 2,試驗深
度約為 1 m,並將土壤 1 m 深度分為 7 段,其現地試驗項目包括初始含水
量測定、滲透儀試驗、積水入滲試驗及人工模擬降雨入滲試驗等四項(表
2-2),並由降雨入滲試驗中觀測不同降雨條件下土壤剖面之含水量變
化,其試驗項目及試驗編號詳見於附錄表 1。
本研究之現地土壤取樣器乃採用美國 JMC 公司之土壤取樣器
(Environmentalist’s Sub-Soil Probe),其取樣外管材質屬鋼管材質,分兩
種長度,一為長管,長約為 108 cm,另一個為短管,長約為 89 cm,取
樣內管屬 PVC 塑膠管,長管長約為 91 cm,短管長約為 80 cm,而取樣內
管直徑約為 3.2 cm。取樣方法乃先將取樣內管以筆劃分 7 個刻度後,套
入取樣外管內,再將此取樣管以電動鎚(Bosch Electric Hammer)打入土
中(圖 2-6),再以手拉鍊條吊車(Triple Spur Geared Chain Hoist)將取
樣管拉出(圖 2-7)。

22
圖 2-6 以電動鎚將取樣管打入土壤中之情形

圖 2-7 以手拉鍊條吊車拉起取樣管之情形

23
表 2-2 現地試驗項目

現地試驗項目 內容 室內分析內容
1 初始含水量測定 取原始土樣 1 m,並分 7 段。 初始含水量
水力傳導度(K)
2 滲透儀試驗 以定水頭裝置求得現地水文參數。
及地表入滲率
終期含水量
3 積水入滲試驗 積水延時(min): 15、30 及 60 等三種。
與入滲率
1.降雨強度(mm/hr):25、30、40、50、75
人工模擬降雨 及 100 等 6 種。
4 終期含水量
入滲試驗 2.降雨延時(min): 15、30、60、90
及 120 等 5 種。

2-2.1 初始含水量測定
初始含水量之測定主要於現地試驗場進行試驗前之採樣測定,選取
1 至 3 根取樣管之土壤樣品,並分成 6 至 7 段個別包裝(圖 2-8),再帶
回實驗室烘乾秤重,進行含水量分析。

圖 2-8 現地土壤樣品分成 7 段之情形

24
2-2.2 滲透儀試驗
本研究所使用之滲透儀屬 SOILMOISTURE EQUIPMENT 公司之
2800KI Guelph Permeameter(圖 2-9 及圖 2-10)
,其主要乃依據定水頭原
理簡單快速的求得現地水文參數之裝置,現地水文參數包括現地飽和水
力傳導度(field 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基質流通勢能
(matric flux potential),其試驗方法與步驟見附錄一及附錄表 1-1。
其所求得之現地飽和水力傳導度(Kfs)等現地水力參數係由所使用之
貯水管(Reservoirs)而定,分內貯水管(Inner Reservoir Tube)和外貯水
管(Outer Reservoir Tube)兩種,一種為以雙貯水管(both reservoirs)計
算方式,另一種為以內貯水管(Inner Reservoir)計算方式,若所求得之
現地飽和水力傳導度(Kfs)或基質流通勢能(φ m )小於零時,則表示此

現地土壤可能受到動物或植物等之擾動造成其為異質性土壤,其水力傳
導度也會有所差異,其計算方式如下所示:
1. 使用雙貯水管
其現地飽和水力傳導度(Field 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為:

K fs = 0.0041X R2 − 0.0054 X R1 (2-3)

其中,Kfs 為現地飽和水力傳導度 (cm/sec); R1 為貯水管內水頭差 5 公分


之水下降速率(cm/sec); R2 為貯水管內水頭差 10 公分之水下降速率
(cm/sec);X 為使用雙貯水管之常數,35.39(cm2)。
基質流通勢能(Matric Flux Potential)為:
φ m = 0.0527 X R1 − 0.0237 X R2 (2-4)

其中,φ m 為基質流通勢能(cm2/sec)。

25
2. 使用內貯水管
其現地飽和水力傳導度(Field 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為:

K fs = 0.0041Y R2 − 0.0054Y R1 (2-5)

其中,Y 為使用內貯水管之常數,2.14(cm2)
; R1 為貯水管內水頭差 5 公
分之水下降速率(cm/sec)
; R2 為貯水管內水頭差 10 公分之水下降速率
(cm/sec)。
基質流通勢能(Matric Flux Potential)為:

φ m = 0.0527Y R1 − 0.0237Y R2 (2-6)

其中,φ m 為基質流通勢能(cm2/sec)。

26
圖 2-9 本研究所使用之滲透儀裝置

27
圖 2-10 現地滲透儀試驗情形

2-2.3 積水入滲試驗
本研究之積水入滲試驗主要挖一深約 15 至 20 cm 之孔洞,孔洞半徑
約 3 cm,挖取 3 個孔洞,孔洞間相距約 1 m,分別以量桶裝水倒入孔洞
中,固定水位至滿水狀態(圖 2-11)
,試驗積水延時分為 15、30、60 min,
再取出土壤樣品,並分 7 段,帶回室內進行含水量分析,並與初始含水
量進行比較。

28
圖 2-11 現地積水入滲試驗示意圖

2-2.4 人工模擬降雨入滲試驗
現地人工模擬降雨入滲試驗主要以不同之降雨強度及降雨延時進行
試驗,包括 6 種降雨強度 25、30、40、50、75、100 mm/hr,以及 5 種降
雨延時 15、30、60、90、120 min,每試驗完一項隨即取出土壤樣品,並
分 7 段,再帶回室內進行含水量分析,其降雨入滲試驗編號見於表 2-3。

表 2-3 人工模擬降雨入滲試驗編號表
降雨延時
(min)
樣 (1) (2) (3) (4) (5)
品 15 30 60 90 120
降雨強度 編
(mm/hr) 號
25(d) d1 d2 d3 d4 d5
30(e) e1 e2 e3 e4 e5
40(f) f1 f2 f3 f4 f5
50(g) g1 g2 g3 g4 g5
75(h) h1 h2 h3 h4 h5
100(i) i1 i2 i3 i4 i5

29
2-3 室內分析
本試驗之室內分析主要有土壤含水量分析、土壤粒徑分析及土壤比
重試驗三項試驗,概述如下:
2-3.1 土壤含水量分析
一般而言,土壤含水量分析主要依據 ASTM D2216 之標準,由最簡單
之烘乾秤重方式求得土壤含水量,本試驗主要將現地試驗完之土樣帶回
室內進行土壤含水量分析,其試驗步驟詳見附錄二。

2-3.2 土壤粒徑分析
一般土壤之粒徑分析採用人工篩分析法(Sieve Analysis)進行粒徑大
小及其所佔重量百分比之分析。本試驗以美國標準篩號(U.S. Bureau of
Standard)進行分析,採用#4、#10、#20、#40、#60、#200 等 6
種篩號(附錄表 3-1),由每一個試驗場各選取 3 個土樣,分析各個試驗
場不同深度之平均土壤粒徑變化,而本試驗分析不進行比重計分析,其
試驗步驟詳見附錄三。

2-3.3 土壤比重分析
土壤比重分析可直接獲得土壤主要組成成分,本試驗以 ASTM D854
為依據,由每一個試驗場各選取深度約 21∼35 及 63-77 cm 等 2 段深度
土樣,進行土壤比重分析,求得現地平均土壤比重,其試驗步驟詳見附
錄四。

30
第三章 結果與討論

本章節主要分為兩部分探討,前一部分為於各個試驗場地之試驗結
果概述,又細分為現地土壤粒徑分析結果、土壤比重分析結果、積水入
滲試驗及人工模擬降雨入滲試驗等四項試驗分析結果;後一部份則為綜
合各個試驗結果之分析與討論。

3-1 試驗結果
本節就田寮地區(A)、仁德地區(B)及草嶺地區(C)等三個試驗
場之現地試驗結果進行分析與討論,包括土壤粒徑分析結果、土壤比重
分析結果、滲透儀試驗結果、現地積水入滲試驗及人工模擬降雨入滲試
驗等之結果,對於其入滲量及試驗後之終期含水量變化進行個別分析與
探討。

3-1.1 土壤粒徑分析結果
由現地各個試驗場取回之土樣中,選取 3 個土樣進行土壤粒徑分析,
求得各個試驗場之平均土壤粒徑,其分析結果按試驗地區分別概述如下:

3-1.1.1 田寮地區土壤粒徑分析結果
田寮地區土壤粒徑分析結果由圖 3-1 至圖 3-7 及附錄表 2 可知,田
寮試驗場主要以粉砂(Silt)及泥(Mud)為最多,在不同土壤深度 0∼7 cm、
7∼21 cm、21∼35 cm、35∼49 cm、49∼63 cm、63∼77 cm、77∼91 cm
之土壤粒徑分佈情形相當接近,因此,可將此試驗場之地層材質視為均
質性土壤。而由圖 3-8 之砂與泥(<#200)之比值可知,該區域土壤在深

31
度約 30 及 55 公分之含砂量偏高,對於本試驗所得之含水量變化可能會
有所影響。

100

80
累積通過重量百分率(%)

60

40

20

0
10 1 0.1 0.01

粒徑(mm)

圖 3-1 田寮試驗場土壤深度 0∼7 公分粒徑分析圖

100

80
累積通過重量百分率(%)

60

40

20

0
10 1 0.1 0.01
粒徑(mm)

圖 3-2 田寮試驗場土壤深度 7∼21 公分粒徑分析圖

32
100

80

累積通過重量百分率(%)
60

40

20

0
10 1 0.1 0.01
粒徑(mm)

圖 3-3 田寮試驗場土壤深度 21∼35 公分粒徑分析圖


100

80
累積通過重量百分率(%)

60

40

20

0
10 1 0.1 0.01
粒徑(mm )

圖 3-4 田寮試驗場土壤深度 35∼49 公分粒徑分析圖


100

80
累積通過重量百分率(%)

60

40

20

0
10 1 0.1 0.01
粒徑(mm)

圖 3-5 田寮試驗場土壤深度 49∼63 公分粒徑分析圖

33
100

80

累積通過重量百分率(%) 60

40

20

0
10 1 0.1 0.01
粒徑(mm)

圖 3-6 田寮試驗場土壤深度 63∼77 公分粒徑分析圖


100

80
累積通過重量百分率(%)

60

40

20

0
10 1 0.1 0.01
粒徑(mm)

圖 3-7 田寮試驗場土壤深度 77∼91 公分粒徑分析圖


砂泥比(%)
0.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60

-70

-80

-90

圖 3-8 田寮試驗場土壤粒徑隨深度變化分佈圖

34
3-1.1.2 仁德地區土壤粒徑分析結果
由仁德地區土壤粒徑分析結果可知,如圖 3-9 至圖 3-15 及附錄表 3
所示,仁德試驗場主要以細砂(Fine sand)為主,粉砂(Silt)與泥(Mud)
次之,在不同土壤深度 0∼7 cm、7∼21 cm、21∼35 cm、35∼49 cm、49
∼63 cm、63∼77 cm、77∼91 cm 之土壤粒徑分佈情形相當接近,乃因該
地區為台南台地堆積層,因此,亦將此試驗場之地層材質視為均質性土
壤。由圖 3-16 之泥砂比可知,越接近地表,其所含之細顆粒越多。
100

80
累積通過重量百分率(%)

60

40

20

0
10 1 0.1 0.01
粒徑(mm)

圖 3-9 仁德試驗場土壤深度 0∼7 公分粒徑分析圖

100

80
累積通過重量百分率(%)

60

40

20

0
10 1 0.1 0.01
粒徑(mm)

圖 3-10 仁德試驗場土壤深度 7∼21 公分粒徑分析圖

35
100

80

累積通過重量百分率(%)
60

40

20

0
10 1 0.1 0.01
粒徑(mm)

圖 3-11 仁德試驗場土壤深度 21∼35 公分粒徑分析圖


100

80
累積通過重量百分率(%)

60

40

20

0
10 1 0.1 0.01
粒徑(m m)

圖 3-12 仁德試驗場土壤深度 35∼49 公分粒徑分析圖


100

80
累積通過重量百分率(%)

60

40

20

0
10 1 0.1 0.01
粒徑(mm )

圖 3-13 仁德試驗場土壤深度 49∼63 公分粒徑分析圖

36
100

80

累積通過重量百分率(%)
60

40

20

0
10 1 0.1 0.01
粒徑(mm)

圖 3-14 仁德試驗場土壤深度 63∼77 公分粒徑分析圖


100

80
累積通過重量百分率(%)

60

40

20

0
10 1 0.1 0.01
粒徑(mm)

圖 3-15 仁德試驗場土壤深度 77∼91 公分粒徑分析圖


泥/砂(%)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0

-10

-20

-30
深度 (cm)

-40

-50

-60

-70

-80

-90

圖 3-16 仁德試驗場土壤粒徑隨深度變化分佈圖

37
3-1.1.3 草嶺地區土壤粒徑分析結果
由草嶺地區土壤粒徑分析結果可知,如圖 3-17 至圖 3-22 及附錄表 4
所示,草嶺試驗場主要以粗砂(Coarse Sand)
、粉砂(Silt)及泥(Mud)
為主,在不同土壤深度 7∼21 cm、21∼35 cm、35∼49 cm、49∼63 cm、
63∼77 cm、77∼91 cm 之土壤粒徑分佈情形皆不甚相同,乃因該地區為
一舊有崩積層,因此,亦將之視此試驗場之地層材料視為非均質性土壤。
由圖 3-23 之泥砂比可知,約接近地表層以泥含量(<#200)越多。

100

80
累積通過重量百分率(%)

60

40

20

0
10 1 0.1 0.01
粒徑(mm)

圖 3-17 草嶺試驗場土壤深度 7∼21 公分粒徑分析圖


100

80
累積通過重量百分率(%)

60

40

20

0
10 1 0.1 0.01
粒徑(mm )

圖 3-18 草嶺試驗場土壤深度 21∼35 公分粒徑分析圖

38
100

80

累積通過重量百分率(%)
60

40

20

0
10 1 0.1 0.01
粒徑(mm)

圖 3-19 草嶺試驗場土壤深度 35∼49 公分粒徑分析圖


100

80
累積通過重量百分率(%)

60

40

20

0
10 1 0.1 0.01
粒徑(mm)

圖 3-20 草嶺試驗場土壤深度 49∼63 公分粒徑分析圖


100

80
累積通過重量百分率(%)

60

40

20

0
10 1 0.1 0.01
粒徑(m m)

圖 3-21 草嶺試驗場土壤深度 63∼77 公分粒徑分析圖

39
100

80

累積通過重量百分率(%)
60

40

20

0
10 1 0.1 0.01
粒徑(mm)

圖 3-22 草嶺試驗場土壤深度 77∼91 公分粒徑分析圖


泥砂比(%)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0

-10

-20

-30
深度(m)

-40

-50

-60

-70

-80

-90

圖 3-23 草嶺試驗場土壤粒徑隨深度變化分佈圖

3-1.2 土壤比重分析結果
由各個現地取回來之土樣,分別進行土壤比重分析,其結果如表 3-1
所示,田寮地區(A)所得之平均土壤比重為 2.72,屬黏土性質,仁德地
區(B)之平均土壤比重為 2.65,而草嶺地區(C)之平均土壤比重則為
2.64,皆在屬於一般土壤之比重範圍內(2.6∼2.8)。

40
表 3-1 現地土壤比重分析結果
現地試驗場 A B C
試驗組別 1 2 1 2 1 2
比重瓶容量(c.c.) 50
土重+水重,W1(g) 107.64 101.35 107.78 101.04 108.2 101
水重,W2(g) 95.54 88.96 95.77 88.97 95.7 88.97
乾土重,Ws(g) 19.23 19.52 19.28 19.41 20.21 19.29
土壤比重,Gs 2.697 2.738 2.652 2.644 2.621 2.657
平均值 2.72 2.65 2.64

3-1.3 滲透儀試驗結果

由現地滲透儀試驗所求得之現地飽和水力傳導度( K fs )及基質流通

勢能(φ m )可見表 3-2、附錄表 2-2、附錄表 2-3 及附錄表 2-4,以田寮地

區(A)及仁德地區(B)所得之現地飽和水力傳導度最小,草嶺地區(C)
所得最大,而現地試驗結果發現田寮地區與草嶺地區之土壤層皆有受到
擾動過,故屬異質性土壤層,對於田寮地區(A)之現地飽和水力傳導度
略大於仁德地區(B)之現地飽和水力傳導度可能乃受到泥岩之泥裂等因
素所左右。
表 3-2 現地滲透儀試驗結果
試驗場 試驗結果
K fs (cm/sec) 3.2 ×10 −4
田寮地區(A)
φ m (cm2/sec) 3.4 ×10 −3
K fs (cm/sec) 2.1 ×10−4
仁德地區(B)
φ m (cm2/sec) 3.1×10 −4
K fs (cm/sec) 5.7 ×10−5
草嶺地區(C)
φ m (cm2/sec) 2.8 ×10−5

41
3-1.4 積水入滲試驗結果
現地積水入滲試驗乃在現地試驗場挖取一孔洞進行積水入滲試驗,
在田寮地區以孔深 15 公分進行試驗,仁德地區亦是孔深 15 公分之孔洞,
而草嶺地區則孔深約 20 公分進行試驗,各個試驗之結果概述如下:

3-1.4.1 田寮地區之積水入滲試驗結果
由田寮地區(A)現地積水試驗之累積入滲量結果(表 3-2、圖 3-24
及圖 3-25)得知,在積水 30 分鐘(A2b)所得的單位面積入滲率最高,
但是在積水 60 分鐘(A2c)所得之入滲率並無預期的多,反而減少,即
積水延時增加時,累積入滲量並不會隨之增加。
在積水試驗的土壤剖面含水量變化上(圖 3-26 及附表 5)
,積水 15
分鐘(A2a)、積水 30 分鐘(A2b)及積水 60 分鐘(A2c)之含水量皆多
於初始含水量值,但是,在深度約 30 公分左右則回到初始含水量曲線上,
即其含水量在深度 30 公分以下就不再高出初始含水量值,表示在積水 60
分鐘以內所影響的範圍約略僅至地表下 30 公分左右,至於在圖 3-3 中,
積水 15 分鐘(A2a)與積水 30 分鐘(A2b)之曲線在最深處含水量有增
多之現象,其乃因為於採取土壤樣本時積水沿管壁下滲之誤差所導致。

表 3-3 田寮地區(A)現地積水入滲試驗結果表

積水時間 總入滲量 單位面積入滲率


試驗項目
(min) (ml) (cm/min)

積水 15 分鐘(A2a) 15 196.1 0.46

積水 30 分鐘(A2b) 30 525.7 0.62

積水 60 分鐘(A2c) 60 887.4 0.52

42
1000

900

800

700
總入滲量(ml)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積水延時(min)

圖 3-24 田寮地區(A)現地積水入滲試驗之總入滲量變化圖

0.70

0.60
單位面積入滲率( cm/min )

0.50

0.40

0.30

0.20

0.10

0.0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積水時間 ( min )

圖 3-25 田寮地區(A)現地積水入滲試驗之單位面積入滲率變化圖

43
含水量(%)
0 5 10 15 20 25 30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60
A1-0115
-70 A2a
A2b
-80 A2c

-90

圖 3-26 田寮地區(A)現地積水入滲試驗之土壤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3-1.4.2 仁德地區之積水入滲試驗結果
在仁德地區(B)現地積水試驗之總入滲量結果顯示(表 3-3 及圖
3-27)
,積水 15 分鐘(B2a)至積水 60 分鐘(B2c)之總入滲量緩慢下降,
而由圖 3-28 所示,在積水 15 至 60 分鐘之單位面積入滲率漸漸變緩,而
且可能已達最小入滲率。
在積水試驗的土壤剖面含水量變化上,如圖 3-29、圖 3-30 及附錄表
6 得知,積水延時越久,其含水量,即含水量隨積水延時增加而增加,而
且就其回歸到前期含水量之深度而言,積水延時 15、30 及 60 分鐘之深
度約分別在 50、25 及 40 公分處,可以發現積水延時增加,其回歸至前
期含水量之深度亦增加,但在深度約 40 公分之處以下,含水量的變化不
再受積水延時之影響。

44
表 3-4 仁德地區(B)現地積水入滲試驗結果表

積水時間 總入滲量 單位面積入滲率


試驗項目
(min) (ml) (cm/min)
積水 15 分鐘(B2a) 15 1216.1 2.87
積水 30 分鐘(B2b) 30 1005.9 1.19
積水 60 分鐘(B2c) 60 756.4 0.45

1400

1200

1000
總入滲量 (ml)

800

600

400

200

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積水時間 (min)

圖 3-27 仁德地區(B)現地積水入滲試驗之總入滲量變化圖

45
3.5

3
單位面積入滲率(cm/min)

2.5

1.5

0.5

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積水時間(min)

圖 3-28 仁德地區(B)現地積水入滲試驗之單位面積入滲率變化圖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60

-70
B1-1115
-80 B2a

-90

圖 3-29 仁德地區(B)現地積水入滲試驗之土壤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46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60 B1-0518
B2b
-70
B2c
-80

-90

圖 3-30 仁德地區(B)現地積水入滲試驗之土壤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3-1.4.3 草嶺地區之積水入滲試驗結果
在草嶺地區(C)現地積水試驗之累積入滲量結果顯示(表 3-4 及圖
3-31),積水試驗延時 15(C2a)至 60 分鐘(C2c)之入滲量有增加之現
象,由入滲量 150.6 增加至 1143.9 毫升,若從單位面積入滲率來看(圖
3-32)
,積水延時至 30 分鐘以前入滲率漸漸增多,但是積水延時至 60 分
鐘時,其入滲率卻下降,此可能因為積水 30 分鐘為產生最大入滲量時刻。
在積水試驗的土壤剖面含水量變化上,如圖 3-33 及附錄表 7 可知,
積水 15 分鐘之含水量(C2a)至土壤深度 100 公分以上皆高出原始含水
量(C1-0313)許多,深度 100 公分以下才漸漸回到原始含水量值,積水 30
分鐘之含水量(C2b)則在土壤深度 80 公分左右回歸到初始含水量值,
而積水 60 分鐘則在土壤深度 55 公分左右回到初始含水量值,可以發現
積水時間增加,其影響土壤含水量深度有變淺之趨勢。

47
表 3-5 草嶺地區(C)現地積水入滲試驗結果表

積水時間 總入滲量 單位面積入滲率


試驗項目
(min) (ml) (cm/min)

積水 15 分鐘(C2a) 15 150.6 0.36

積水 30 分鐘(C2b) 30 780 0.92

積水 60 分鐘(C2c) 60 1143.9 0.67

1400

1200

1000
總入滲量(ml)

800

600

400

200

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積水時間(min)

圖 3-31 草嶺地區(C)現地積水入滲試驗之總入滲量變化圖

48
1

0.9

0.8
單位面積入滲率(cm/min)

0.7

0.6

0.5

0.4

0.3

0.2

0.1

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積水時間(min)

圖 3-32 草嶺地區(C)現地積水入滲試驗之單位面積入滲率變化圖

含水量(%)
0 5 10 15 20 25 30
0

-20

-40
深度(cm)

-60

-80
C1-0313
C2a
-100 C2b
C2c

-120

圖 3-33 草嶺地區(C)現地積水入滲試驗之土壤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49
3-1.5 人工模擬降雨入滲試驗結果
本節以各個地區試驗場之降雨入滲試驗結果分為下列二種方式進行
結果分析:(一)相同降雨強度不同降雨延時下;
(二)不相同降雨強度
相同降雨延時下;(三)相同降雨條件不同地質材料下等三項土壤含水量
變化結果;降雨強度分別為 25(d)
、30(e)、40(f)、50(g)、75(h)
及 100(i)mm/hr,而降雨延時則分別為(1)15、
(2)30、
(3)60、
(4)
90 及(5)120 min,本討論方式以終期含水量曲線與初始含水量曲線相
交為代表其回到初始含水量值,亦即其影響之深度,其個別結果分析如
下:

3-1.5.1 相同降雨強度不同降雨延時下土壤含水量變化結果
本節分別就三個試驗場在相同降雨強度不同降雨延時下土壤含水量
變化結果概述如下:
(一) 田寮地區(A)
由圖 3-34 可知,在降雨強度 25 mm/hr(A3d)延時 15(A3d1)、30
(A3d2)及 90(A3d4)min,其影響深度約在 35 至 40 cm,而降雨延時
60 及 120 min 之影響深度則約在 10 cm。其在深度 30 cm 之終期含水量高
出初始含水量值許多,可能由於深度 30 cm 處所含砂量較多之緣故。
降雨強度 30 mm/hr(A3e)時(圖 3-35),不論降雨延時多少,其影
響深度約在 15 至 20 cm。
降雨強度 40 mm/hr(A3f)時(圖 3-36),不論延時長短影響深度約
在 20 至 40 cm,但是,在延時 90(A3f4)及 120 min(A3f5)則影響深
度約在 70 cm 以下。此終期含水量在深度 30 cm 處皆有增加之趨勢,乃
受控於砂含量較多之緣故。
降雨強度 50 mm/hr(A3g)時(圖 3-37),其延時 15、30 及 60 min

50
之影響深度約在 20 至 30 cm,延時 90 及 120 min 則在深度約 70 cm。而
在降雨延時 60 以前之終期含水量值與初始含水量值相差不大,乃因為深
度 10 cm 處所含泥較多所造成。
降雨強度 75 mm/hr(A3h)時(圖 3-38 及圖 3-39)
,其降雨延時 15、
30、90 及 120 min 之影響深度約在 30 至 45 cm,降雨延時 60 min 則在深
度約 60 cm。
降雨強度 100 mm/hr(A3i)時(圖 3-40)
,其降雨延時 15、30 及 120
min 之影響深度約在 15 cm,但是,在延時 60 min 則在深度約 40 cm,延
時 90 min 之影響深度約在 70 cm 以下。其終期含水量曲線在深度約 30
及 60 cm 處有些許之增多,仍受該深度砂含量較多所影響。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A1-0115
A3d1
-60
A3d2
-70 A3d3
A3d4
-80 A3d5

-90

圖 3-34 田寮地區(A)降雨強度 25mm/hr(A3d)之入滲試驗土


壤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51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A1-0210
A3e1
-60
A3e2
A3e3
-70
A3e4
-80 A3e5

-90

圖 3-35 田寮地區(A)降雨強度 30mm/hr(A3e)之入滲試驗土


壤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含水量(%)
0 5 10 15 20 25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A1-0210
A3f1
-60 A3f2
A3f3
-70
A3f4
-80
A3f5

-90

圖 3-36 田寮地區(A)降雨強度 40mm/hr(A3f)之入滲試驗土


壤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52
含水量(%)
0 5 10 15 20 25 30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A1-0210
A3g1
-60
A3g2
-70 A3g3
A3g4
-80 A3g5

-90

圖 3-37 田寮地區(A)降雨強度 50mm/hr(A3g)之入滲試驗土


壤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含水量(%)
0 5 10 15 20 25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A1-0210
-60
A3h1
A3h2
-70
A3h3
-80 A3h4

-90

圖 3-38 田寮地區(A)降雨強度 75mm/hr(A3h)之入滲試驗土


壤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53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60

-70
A1-0221
-80
A3h5

-90

圖 3-39 田寮地區(A)降雨強度 75mm/hr(A3h)之入滲試驗土


壤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含水量(%)
0 5 10 15 20 25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60 A1-0221
A3i1
A3i2
-70
A3i3
-80 A3i4
A3i5
-90

圖 3-40 田寮地區(A)降雨強度 100mm/hr(A3i)之入滲試驗


土壤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54
(二)仁德地區(B)
由圖 3-41 可知,在降雨強度 25 mm/hr(B3d)延時 15 min(B3d1)
時,其影響深度約在 27 cm,降雨延時在 30 及 90 min(B3d2 及 B3d4)
時,則影響深度約在 15 cm,而降雨延時 60 及 120 min(B3d3 及 B3d5)
時,則在深度約 35 cm 左右。
在降雨強度 30 mm/hr(B3e)(圖 3-42)時,降雨延時 15 及 90 min
(B3e1 及 B3e4)之影響深度約在 15 至 20 cm,降雨延時 30、60 及 120
min(B3e2、B3e3 及 B3e5)之影響深度約在 30 至 35 cm 左右。
在降雨強度 40 mm/hr(B3f)
(圖 3-43)時,降雨延時 15、30 及 60
min(B3f1、B3f2 及 B3f3)影響深度約在 10 至 15 cm,而降雨延時 90
及 120 min(B3f4 及 B3f5)則影響深度約在 30 至 35 cm,即降雨延時越
長,含水量回至初始含水量值之深度有越深之現象。
在降雨強度 50 mm/hr(B3g)(圖 3-44)時,其變化與前述降雨強
度 40 mm/hr 有相似之處,降雨延時 15、30 及 60 min(B3g1、B3g2 及
B3g3)之影響深度約在 15 cm 左右,而降雨延時 90 及 120 min(B3g4
及 B3g5)則在深度約 35 cm。而最深處之終期含水量有突然增多之現象,
乃由於現地試驗時雨水沿取樣管壁滲入所造成,稱之為剛壁效應(rigid
body effect)。
在降雨強度 75 mm/hr( B3h)
(圖 3-45)時,降雨延時 15 min(B3h1)
之影響深度約在 55 cm,降雨延時 30 min(B3h2)影響深度約在 12 cm
左右,降雨延時 60 min(B3h3)則在深度約 20 cm,而降雨延時 90 及
120 min(B3h4 及 B3h5)則在深度 30 cm 左右。
在降雨強度 100 mm/hr(B3i)(圖 3-46)時,所有降雨延時之影響
深度均約在 30 至 35cm 左右,即在此降雨強度之下,其影響深度並不受
降雨延時之影響。而最深處之終期含水量有突然增多之現象,乃由於現

55
地試驗時雨水沿取樣管壁滲入所造成,稱之為剛壁效應( rigid body
effect)。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B1-1115
B3d1
-60
B3d2
-70 B3d3
B3d4
-80 B3d5

-90

圖 3-41 仁德地區(B)降雨強度 25mm/hr(B3d)之入滲試驗土壤


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B1-1115
B3e1
-60
B3e2
-70 B3e3
B3e4
-80
B3e5

-90

圖 3-42 仁德地區(B)降雨強度 30mm/hr(B3e)之入滲試驗土壤


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56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B1-1115
B3f1
-60
B3f2
-70 B3f3
B3f4
-80 B3f5

-90

圖 3-43 仁德地區(B)降雨強度 40mm/hr(B3f)之入滲試驗土壤


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B1-1115
B3g1
-60
B3g2
-70 B3g3
B3g4
-80 B3g5

-90

圖 3-44 仁德地區(B)降雨強度 50mm/hr(B3g)之入滲試驗土壤


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57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B1-1115
-60
B3h1
B3h2
-70 B3h3
B3h4
-80
B3h5
-90

圖 3-45 仁德地區(B)降雨強度 75mm/hr(B3h)之入滲試驗土壤


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B1-1115
B3i1
-60
B3i2
-70
B3i3
B3i4
-80 B3i5

-90

圖 3-46 仁德地區(B)降雨強度 100mm/hr(B3i)之入滲試驗土壤


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58
(三)草嶺地區(C)
在降雨強度 25 mm/hr( C3d)
(圖 3-47)時,降雨延時 15、30 及 60 min
(C3d 1、C3d2 及 C3d3)之影響深度約在 45 至 55 cm,而降雨延時 90
及 120 min(C3d4 及 C3d5)則在深度約 30 至 35 cm 左右,可以看出隨
著降雨延時的增加,其影響深度有減少的趨勢。而最深處之終期含水量
有突然增多之現象,乃由於現地試驗時雨水沿取樣管壁滲入所造成,稱
之為剛壁效應(rigid body effect)。
在降雨強度 30 mm/hr( C3e)
(圖 3-48)
,可以發現不論降雨延時長短,
其影響深度皆深於 70 cm 以上。而最深處之終期含水量有突然增多之現
象,乃由於現地試驗時雨水沿取樣管壁滲入所造成,稱之為剛壁效應
(rigid body effect)。
在降雨強度 40 mm/hr(C3f)(圖 3-49 及圖 3-50),降雨延時 15 min
(C3f1)之影響深度約在 55 cm 左右,降雨延時 30 及 60 min(C3f2 及
C3f3)之影響深度約在 35 cm,而降雨延時 90 及 120 min(C3f4 及 C3f5)
則約在 25 cm 左右。
在降雨強度 50 mm/hr(C3g)(圖 3-51),降雨延時由 15 至 120 min
(C3g1 至 C3g5)之影響深度皆約在 10 cm 左右,即影響深度不受降雨延
時之影響。
在降雨強度 75 mm/hr(C3h)(圖 3-52),降雨延時 15、30 及 60 min
(C3h1、C3h2 及 C3h3)之影響深度約在 40 cm,降雨延時 90 及 120 min
(C3h4 及 C3h5)之影響深度則約在 10 cm。而最深處之終期含水量有突
然增多之現象,乃由於現地試驗時雨水沿取樣管壁滲入所造成,稱之為
剛壁效應(rigid body effect)。
降雨強度 100 mm/hr( C3i)
(圖 3-53)
,在降雨延時 15 及 60 min(C3i1
及 C3i3)之影響深度約在 5 cm,降雨延時 30、90 及 120 min(C3i2、C3i4

59
及 C3i5)之影響深度則約在 30 至 35 cm 左右。而最深處之終期含水量有
突然增多之現象,乃由於現地試驗時雨水沿取樣管壁滲入所造成,稱之
為剛壁效應(rigid body effect)。
在此地區之現地試驗結果,其終期含水量值有時在某深度的變動性
過大,由於此處屬於鬆散之崩積土層,夾雜有砂岩及頁岩等岩塊,導致
含水量曲線的變動性不一致。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C1-0313
-60 C3d1
C3d2
-70 C3d3
C3d4
-80
C3d5
-90

圖 3-47 草嶺地區(C)降雨強度 25mm/hr(C3d)之入滲試驗土壤


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60
含水量(%)
0 5 10 15 20 25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C1-0313
-60 C3e1
C3e2
-70 C3e3
C3e4
-80
C3e5

-90

圖 3-48 草嶺地區(C)降雨強度 30mm/hr(C3e)之入滲試驗土壤


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60

-70
C3f1
-80 C1-0313

-90

圖 3-49 草嶺地區(C)降雨強度 40mm/hr(C3f)之入滲試驗土壤


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61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C1-0417
-60 C3f2
C3f3
-70
C3f4
C3f5
-80

-90

圖 3-50 草嶺地區(C)降雨強度 40mm/hr(C3f)之入滲試驗土壤


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C1-0417
-60 C3g1
C3g2
-70 C3g3
C3g4
-80
C3g5

-90

圖 3-51 草嶺地區(C)降雨強度 50mm/hr(C3g)之入滲試驗土壤


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62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C1-0417
-60 C3h1
C3h2
-70 C3h3
C3h4
-80
C3h5
-90

圖 3-52 草嶺地區(C)降雨強度 75mm/hr(C3h)之入滲試驗土壤


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含水量(%)
0 5 10 15 20 25
0

-10

-20

-30
深度( cm)

-40

-50
C1-0426
-60 C3i1
C3i2
-70 C3i3
C3i4
-80
C3i5
-90

圖 3-53 草嶺地區(C)降雨強度 100mm/hr(C3i)之入滲試驗土壤


剖面含水量變化圖

63
3-1.5.2 不相同降雨強度相同降雨延時下土壤含水量變化結果
本節分別就三個試驗場在不相同降雨強度相同降雨延時下,進行土
壤含水量變化結果之探討,概述如下:
(一) 田寮地區(A)
在不同降雨強度相同降雨延時下,可以發現在降雨延時 15 min(圖
3-54 至 3-56),降雨強度 25 及 75 mm/hr 之影響深度約在 35 至 40 cm,
降雨強度 30、40、50 及 100 mm/hr 之影響深度則約在 15 至 20 cm 左右。
在降雨延時 30 min(圖 3-57 至圖 3-59),降雨強度 25 及 40 mm/hr
之影響深度約在 40 cm,降雨強度 50 及 75 mm/hr 之影響深度則約在 30
cm,而降雨強度 30 及 100 mm/hr 則在約深度 15 cm 左右。
在降雨延時 60 min(圖 3-60 至圖 3-62),降雨強度 25 及 30 mm/hr
之影響深度約在 10 至 20 cm,降雨強度 40、50 及 100 mm/hr 之影響深度
約在 30 至 40 cm 左右,而降雨強度 75 mm/hr 則在深度約 60 cm 左右,
即在此降雨延時下,降雨強度越大,其影響深度有越深之趨勢。
在降雨延時 90 min(圖 3-63 至 3-65),降雨強度 25 及 75 mm/hr 之
影響深度約在 35 至 40 cm,降雨強度 30 mm/hr 之影響深度則約在 15 cm,
降雨強度 40 mm/hr 之影響深度則約在 55 cm,而降雨強度 50 mm/hr 則在
深度約 70 cm 左右,但是,降雨強度 100 mm/hr 之影響深度則可能在 70 cm
以下。
在降雨延時 120 min(圖 3-66 至 3-68)
,降雨強度 25、30 及 100 mm/hr
之影響深度約在 10 至 15 cm,降雨強度 40 mm/hr 之影響深度則約在 70
cm,降雨強度 75 mm/hr 則在深度約 45 cm 左右,而降雨強度 50 mm/hr
之影響深度則可能約在 70 cm 以下。

64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60

-70 A1-0115
A3d1
-80

-90

圖 3-54 田寮地區(A)降雨延時 15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25(d)mm/hr。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A1-0210
-60
A3e1
A3f1
-70
A3g1
-80 A3h1

-90

圖 3-55 田寮地區(A)降雨延時 15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30(e)
、40(f)、50(g)
、75(h)
mm/hr。

65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60

-70
A1-0221
-80 A3i1

-90

圖 3-56 田寮地區(A)降雨延時 15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100(i)mm/hr。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60

-70
A1-0115
-80 A3d2

-90

圖 3-57 田寮地區(A)降雨延時 3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25(d)mm/hr。

66
含水量(%)
0 5 10 15 20 25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A1-0210
A3e2
-60
A3f2
-70 A3g2
A3h2
-80

-90

圖 3-58 田寮地區(A)降雨延時 3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30(e)
、40(f)、50(g)
、75(h)
mm/hr。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60

-70
A1-0221
-80 A3i2

-90

圖 3-59 田寮地區(A)降雨延時 3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100(i)mm/hr。

67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60

-70
A1-0115
-80 A3d3

-90

圖 3-60 田寮地區(A)降雨延時 6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25(d)mm/hr。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60 A1-0210
A3e3
-70 A3f3
A3g3
-80
A3h3
-90

圖 3-61 田寮地區(A)降雨延時 6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30(e)
、40(f)、50(g)
、75(h)
mm/hr。

68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60

-70
A1-0221
-80
A3i3

-90

圖 3-62 田寮地區(A)降雨延時 6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100(i)mm/hr。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60

-70
A1-0115
-80
A3d4

-90

圖 3-63 田寮地區(A)降雨延時 9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25(d)mm/hr。

69
含水量(%)
0 5 10 15 20 25 30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A1-0210
-60
A3e4
-70 A3f4
A3g4
-80 A3h4

-90

圖 3-64 田寮地區(A)降雨延時 9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30(e)
、40(f)、50(g)
、75(h)
mm/hr。
含水量(%)
0 5 10 15 20 25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60

-70 A1-0221
A3i4
-80

-90

圖 3-65 田寮地區(A)降雨延時 9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100(i)mm/hr。

70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60

-70
A1-0115
-80 A3d5

-90

圖 3-66 田寮地區(A)降雨延時 12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25(d)mm/hr。

含水量(%)

0 5 10 15 20 25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60
A1-0210

-70
A3e5
A3f5
-80 A3g5

-90

圖 3-67 田寮地區(A)降雨延時 12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30(e)
、40(f)、50(g)mm/hr。

71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60

A1-0221
-70
A3h5
-80 A3i5

-90

圖 3-68 田寮地區(A)降雨延時 12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 75(h)、100(i)mm/hr。

(二) 仁德地區(B)
在不同降雨強度相同降雨延時下,可以發現在降雨延時 15 min(圖
3-69),降雨強度 25、30 及 100 mm/hr 之影響深度約在 20 至 30 cm,降
雨強度 40 及 50 mm/hr 之影響深度約在 10 至 15 cm 左右,而降雨強度 75
mm/hr 則在深度約 55 cm,即在此降雨延時中,降雨強度越大所影響之深
度有越深之趨勢。
在降雨延時 30 min(圖 3-70),降雨強度 25、40、50 及 75 mm/hr
之影響深度約在 10 至 15 cm,而降雨強度 30 及 100 mm/hr 之影響深度則
在 30 至 35 cm 左右。
在降雨延時 60 min(圖 3-71),降雨強度 25、30 及 100 mm/hr 之影
響深度約在 35 cm,其餘降雨強度之影響深度則約在 15 至 20 cm 左右。

72
在降雨延時 90 min(圖 3-72),其降雨強度 25 及 30 mm/hr 之影響
深度約在 15 cm,其餘降雨強度之影響深度則約在 30 至 35 cm 左右,即
在此降雨延時下,降雨強度越大則影響深度越深。
在降雨延時 120 min(圖 3-73)
,所有降雨強度之影響深度皆約在 30
至 35 cm,也進一步透露在此延時之影響深度不受降雨強度之影響。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B1-1115
B3d1
-60
B3e1
B3f1
-70
B3g1
B3h1
-80
B3i1

-90

圖 3-69 仁德地區(B)降雨延時 15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

73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0

-10

-20

-30
深度(cm)

-40
B1-1115
-50 B3d2
B3e2
-60 B3f2
B3g2
-70
B3h2
-80 B3i2

-90

圖 3-70 仁德地區(B)降雨延時 3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B1-1115
B3d3
-60
B3e3
B3f3
-70
B3g3
B3h3
-80
B3i3

-90

圖 3-71 仁德地區(B)降雨延時 6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

74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0

-10

-20

-30
深度(cm)

-40
B1-1115
-50
B3d4
-60 B3e4
B3f4
-70 B3g4
B3h4
-80 B3i4

-90

圖 3-72 仁德地區(B)降雨延時 9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0

-10

-20

-30
深度(cm)

-40
B1-1115
-50
B3d5
-60 B3e5
B3f5
-70 B3g5
B3h5
-80 B3i5

-90

圖 3-73 仁德地區(B)降雨延時 12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

75
(三) 草嶺地區(C)
在不同降雨強度相同降雨延時下,可以發現降雨延時 15 min(圖 3-74
至圖 3-76)時,降雨強度 25 及 40 mm/hr 之影響深度約在 55 cm,降雨
強度 50及 100 mm/hr之影響深度則約在5至 10 cm左右,降雨強度75 mm/hr
則在深度約 40 cm 左右,而降雨強度 30 mm/hr 之影響深度則可能超過 70
cm 以下。
在降雨延時 30 min(圖 3-77 至圖 3-79),降雨強度 25 mm/hr 之影
響深度約在 55 cm,降雨強度 40、75 及 100 mm/hr 之影響深度約在 30 至
40 cm,而降雨強度 50 mm/hr 之影響深度則約在 10 cm 左右,而降雨強
度 30 mm/hr 之影響深度則可能超過 70 cm 以下。
在降雨延時 60 min(圖 3-80 至圖 3-82)
,降雨強度 25、40 及 75 mm/hr
之影響深度約在 35 至 45 cm,降雨強度 50 及 100 mm/hr 之影響深度則約
在 5 至 10 cm 左右,而降雨強度 30 mm/hr 之影響深度則可能超過 70 cm
以下。
在降雨延時 90 min(圖 3-83 至圖 3-85),降雨強度 25 及 100 mm/hr
之影響深度約在 35 cm,降雨強度 50 及 75 mm/hr 之影響深度約在 10 cm,
降雨強度 40 mm/hr 則在深度約 25 cm 左右,而降雨強度 30 mm/hr 之影
響深度則可能超過 70 cm 以下。
在降雨延時 120 min(圖 3-86 至圖 3-88)
,降雨強度 25 及 100 mm/hr
之影響深度約在 30 至 35 cm,降雨強度 40 mm/hr 之影響深度約在 25 cm,
降雨強度 50 及 75 mm/hr 則在深度約 10 cm 左右,而降雨強度 30 mm/hr
之影響深度則可能超過 70 cm 以下。

76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60
C1-0313
-70
C3d1
C3e1
-80
C3f1
-90

圖 3-74 草嶺地區(C)降雨延時 15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25(d)
、30(e)、40(f)mm/hr。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60

-70 C1-0417
C3g1
-80
C3h1
-90

圖 3-75 草嶺地區(C)降雨延時 15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50(g)
、75(h)mm/hr。

77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60

-70
C1-0426
-80 C3i1

-90

圖 3-76 草嶺地區(C)降雨延時 15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100(i)mm/hr。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60

-70 C1-0313
C3d2
-80 C3e2

-90

圖 3-77 草嶺地區(C)降雨延時 3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25(d)
、30(e)mm/hr。

78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60
C1-0417
-70 C3f2
C3g2
-80 C3h2

-90

圖 3-78 草嶺地區(C)降雨延時 3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40(f)
、50(g)、75(h)mm/hr。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60

-70
C1-0426
-80 C3i2

-90

圖 3-79 草嶺地區(C)降雨延時 3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100(i)mm/hr。

79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60

-70
C1-0313
-80 C3d3
C3e3
-90

圖 3-80 草嶺地區(C)降雨延時 6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 25(d)、30(e)mm/hr。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60
C1-0417
-70 C3f3
C3g3
-80 C3h3

-90

圖 3-81 草嶺地區(C)降雨延時 6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40(f)
、50(g)、75(h)mm/hr。

80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60

-70
C1-0426
-80 C3i3

-90

圖 3-82 草嶺地區(C)降雨延時 6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100(i)mm/hr。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60

-70
C1-0313
-80 c3d4
c3e4
-90

圖 3-83 草嶺地區(C)降雨延時 9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 25(d)、30(e)mm/hr。

81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60

C1-0417
-70
c3f4

-80
c3g4
c3h4
-90

圖 3-84 草嶺地區(C)降雨延時 9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40(f)
、50(g)、75(h)mm/hr。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60

-70

C1-0426
-80
c3i4
-90

圖 3-85 草嶺地區(C)降雨延時 9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100(i)mm/hr。

82
含水量(%)
0 5 10 15 20 25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60 C1-0313
C3d5
-70 C3e5

-80

-90

圖 3-86 草嶺地區(C)降雨延時 12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 25(d)、30(e)mm/hr。

含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60
C1-0417
-70 C3f5
C3g5
-80
C3h5
-90

圖 3-87 草嶺地區(C)降雨延時 12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40(f)
、50(g)、75(h)mm/hr。

83
含水量(%)
0 5 10 15 20 25
0

-10

-20

-30
深度(cm)

-40

-50

-60

-70
C1-0426
-80
C3i5

-90

圖 3-88 草嶺地區(C)降雨延時 120 分鐘之入滲試驗土壤剖面含水


量變化圖,降雨強度:100(i)mm/hr。

3-1.5.3 相同降雨條件不同地質材料下土壤含水量變化結果
本節在相同降雨條件不同地質材料下,以田寮地區(A)、仁德地區
(B)及草嶺地區(C)三個試驗場之不同地質材料進行土壤含水量變化
結果探討,概述如下:
在降雨強度 25 mm/hr 下(圖 3-89),降雨延時 15 min 所得之影響深
度以 A 試驗場為最淺,C 試驗場為最深,但是,在 15 min 以後,A 及 B
試驗場影響深度相差不多,而 C 試驗場則仍為影響最深。
在降雨強度 30 mm/hr 下(圖 3-90)
,其影響深度以 A 試驗場為最淺,
B 試驗場所影響深度略深於 A 試驗場,而 C 試驗場之影響深度則深於 90 cm
以下。
降雨強度 40 mm/hr 下(圖 3-91),在降雨延時 80 min 以前,其影響

84
深度以 B 試驗場為最淺,C 試驗場為最深,但是,在 80 min 以後,B 及 C
試驗場影響深度略微相近,A 試驗場則在 90 cm 以下。
降雨強度 50 mm/hr 下(圖 3-92)
,其影響深度以 C 試驗場所得最淺,
以 A 試驗場為最深。
降雨強度 75 mm/hr 下(圖 3-93),在降雨延時 50 min 以前,其影響
深度以 C 試驗場略深於 A 試驗場,其後則以 C 試驗場所得影響深度最淺。
降雨強度 100 mm/hr 下(圖 3-94)
,各個試驗場之影響深度約略相近,
而以 B 試驗場所得之影響深度不受降雨延時之不同而變動。

降雨延時(min)
0 20 40 60 80 100 120
0

-10

-20
影響深度(cm)

-30

-40

-50

A3d B3d C3d


-60

圖 3-89 降雨強度 25 mm/hr 之各試驗場影響深度比較圖

85
降雨延時(min)
0 20 40 60 80 100 120
0

-10

-20

-30
影響深度(cm)

-40

-50

-60

-70 A3e B3e C3e

-80

-90

-100

圖 3-90 降雨強度 30 mm/hr 之各試驗場影響深度比較圖

降雨延時(min)
0 20 40 60 80 100 120
0

-10

-20

-30
影響深度(cm)

-40

-50

-60

-70
A3f B3f C3f

-80

圖 3-91 降雨強度 40 mm/hr 之各試驗場影響深度比較圖

86
降雨延時(min)
0 20 40 60 80 100 120
0

-10

-20

-30
影響深度(cm)

-40

-50

-60

-70

-80

-90 A3g B3g C3g

-100

圖 3-92 降雨強度 50 mm/hr 之各試驗場影響深度比較圖


降雨延時(min)
0 20 40 60 80 100 120
0

-10

-20
影響深度(cm)

-30

-40

-50

-60
A3h B3h C3h

-70

圖 3-93 降雨強度 75 mm/hr 之各試驗場影響深度比較圖

87
降雨延時(min)
0 20 40 60 80 100 120
0

-10

-20

-30
影響深度(cm)

-40

-50

-60

-70

-80

-90 A3i B3i C3i

-100

圖 3-94 降雨強度 100 mm/hr 之各試驗場影響深度比較圖

3-1.6 本試驗之入滲公式推導結果
由現地試驗及室內分析所得之數據,求得本試驗下,在不同降雨強
度下入滲量隨時間之入滲方程式。
因為本試驗將一根土壤取樣管分 1 至 7 段,所以,假設試驗完之每
段終期土壤含水重為 Wt-1、Wt-2、Wt-3、Wt-4、Wt-5、Wt-6、及 Wt-7 等 7 段,而試
驗前之每段初始土壤含水重為 W0-1、W0-2、W0-3、W0-4、W0-5、W0-6、及 W0-7 等 7
段,其增加水重( ∆W )為:
7
∆W = ∑ (Wt − n − W0− n ),Wt − n ≥ W0− n (3-1)
n =1

其中, ∆W 為增加水重(g)
,Wt-n 為每段土壤之終期含水重(g)
;W0-n 為每
段土壤之初始含水重(g);n 為 1∼7。

所以,所得之總入滲量(F)為:

88
A
F = ∆W × (3-2)
Ap

式中,F 為總入滲量(ml);Ap 為採土樣管之截面積(cm2);A 為本試驗之


降雨涵蓋面積(cm2)。
其入滲率(f)為:
F
f = (3-3)
t

式中,f 為降雨所得之入滲率;t 為降雨延時(min)。


將所需之試驗數據帶入式(3-1)至式(3-3)
,可得表 3-5 至表 3-7,
在表中所得之增加水重( ∆W )若小於零時,乃由於初始土壤含水重略高
於試驗後所得之土壤含水重所致,在本計算中以零計算,而其以圖表示
見圖 3-95 至圖 3-97 所示,圖中之各個不同降雨強度之入滲曲線為由統
計迴歸分析所求得,其所求得不同降雨強度之入滲推估式及其相關係數
見表 3-8,可以發現田寮地區所得不同降雨強度之入滲曲線,一開始隨著
降雨強度不同而呈現不同之入滲率,但是在降雨延時增加時則入滲率趨
於 0.5 l/min 以下,仁德地區所得不同降雨強度之入滲曲線隨著時間之增
長而趨於同一穩定入滲率,其值約在 0.2 l/min,而草嶺地區所得不同降
雨強度之入滲曲線則變動性較大,其值約在 0.5 l/min 以下。

89
表 3-6 田寮地區所得之入滲率一覽表

降雨強度 降雨延時 增加水重 總入滲量 入滲率


試驗編號
(mm/min) t(min) (g) F(ml) f(l/min)

A3d1 15 9.0 11703.2 0.78


A3d2 30 6.0 7802.1 0.26
A3d3 25 60 13.4 17424.7 0.29
A3d4 90 11.1 14433.9 0.16
A3d5 120 9.5 12353.3 0.10
A3e1 15 1.1 1430.4 0.10
A3e2 30 6.7 8712.3 0.29
A3e3 30 60 1.0 1300.4 0.02
A3e4 90 1.6 2080.6 0.02
A3e5 120 2.3 2990.8 0.02
A3f1 15 15.0 19505.3 1.30
A3f2 30 28.0 36409.8 1.21
A3f3 40 60 14.8 19245.2 0.32
A3f4 90 54.0 70218.9 0.78
A3f5 120 41.9 54484.7 0.45
A3g1 15 5.9 7672.1 0.51
A3g2 30 21.9 28477.7 0.95
A3g3 50 60 17.8 23146.2 0.39
A3g4 90 53.6 69698.8 0.77
A3g5 120 54.7 71129.1 0.59
A3h1 15 15.8 20545.5 1.37
A3h2 30 20.0 26007.0 0.87
A3h3 75 60 3.0 3901.1 0.07
A3h4 90 18.3 23796.4 0.26
A3h5 120 20.4 26527.1 0.22
A3i1 15 8.7 11313.0 0.75
A3i2 30 9.2 11963.2 0.40
A3i3 100 60 24.0 31208.4 0.52
A3i4 90 24.7 32118.6 0.36
A3i5 120 16.4 21325.7 0.18

90
表 3-7 仁德地區所得之入滲率一覽表

降雨強度 降雨延時 增加之水重 總入滲量 入滲率


試驗編號
(mm/min) t(min) (g) F(ml) f(l/min)

B3d1 15 12.9 16774.5 1.12


B3d2 30 10.2 13263.6 0.44
B3d3 25 60 18.4 23926.4 0.40
B3d4 90 19.8 25746.9 0.29
B3d5 120 22.6 29387.9 0.24
B3e1 15 8.2 10662.9 0.71
B3e2 30 19 24706.7 0.82
B3e3 30 60 16.9 21975.9 0.37
B3e4 90 19.3 25096.8 0.28
B3e5 120 18.1 23536.3 0.20
B3f1 15 7.9 10272.8 0.68
B3f2 30 8.5 11053 0.37
B3f3 40 60 10.6 13783.7 0.23
B3f4 90 36.1 46942.6 0.52
B3f5 120 28.5 37060 0.31
B3g1 15 19.1 24836.7 1.66
B3g2 30 15.4 20025.4 0.67
B3g3 50 60 14.7 19115.1 0.32
B3g4 90 28.2 36669.9 0.41
B3g5 120 25.8 33549 0.28
B3h1 15 46 59816.1 3.99
B3h2 30 8.2 10662.9 0.36
B3h3 75 60 16.7 21715.8 0.36
B3h4 90 16.4 21325.7 0.24
B3h5 120 16.9 21975.9 0.18
B3i1 15 16.6 21585.8 1.44
B3i2 30 12.2 15864.3 0.53
B3i3 100 60 15 19505.3 0.33
B3i4 90 27.6 35889.7 0.40
B3i5 120 19.2 24966.7 0.21

91
表 3-8 草嶺地區所得之入滲率一覽表

降雨強度 降雨延時 增加之水重 總入滲量 入滲率


試驗編號
(mm/min) t(min) (g) F(ml) f(l/min)

B3d1 15 17.3 22496.1 1.50


B3d2 30 26.9 34979.4 1.17
B3d3 25 60 27.6 35889.7 0.60
B3d4 90 17.7 23016.2 0.26
B3d5 120 16 20805.6 0.17
B3e1 15 54 70218.9 4.68
B3e2 30 47.2 61376.5 2.05
B3e3 30 60 51.1 66447.9 1.11
B3e4 90 48.8 63457.1 0.71
B3e5 120 62 80621.7 0.67
B3f1 15 34.7 45122.1 3.01
B3f2 30 1.4 1820.5 0.06
B3f3 40 60 14.3 18595 0.31
B3f4 90 14.4 18725 0.21
B3f5 120 18.8 24446.6 0.20
B3g1 15 29.2 37970.2 2.53
B3g2 30 10.7 13913.7 0.46
B3g3 50 60 13.5 17554.7 0.29
B3g4 90 26.4 34329.2 0.38
B3g5 120 24.1 31338.4 0.26
B3h1 15 21.3 27697.5 1.85
B3h2 30 25.9 33679.1 1.12
B3h3 75 60 14.9 19375.2 0.32
B3h4 90 6.5 8452.3 0.09
B3h5 120 8.3 10792.9 0.09
B3i1 15 5.7 7412 0.49
B3i2 30 25 32508.8 1.08
B3i3 100 60 18.2 23666.4 0.39
B3i4 90 12.1 15734.2 0.17
B3i5 120 28 36409.8 0.30

92
10.0

A3d A3e A3f A3g A3h A3i


A3d A3e A3f A3g A3h A3i

8.0
入滲率(l/min)

6.0

4.0

2.0

0.0
0 15 30 60 90 120
降雨延時(min)

圖 3-95 田寮地區之不同降雨強度入滲曲線

5.0
B3d B3e B3f B3g B3h B3i
B3d B3e B3f B3g B3h B3i

4.0
入滲率 (l/min)

3.0

2.0

1.0

0.0
0 15 30 60 90 120
降雨延時(min)

圖 3-96 仁德地區之不同降雨強度入滲曲線

93
6.0

C3d C3e C3f C3g C3h C3i

5.0
C3d C3e C3f C3g C3h C3i

4.0
入滲率(l/min)

3.0

2.0

1.0

0.0
0 15 30 60 90 120
降雨延時(min)

圖 3-97 草嶺地區之不同降雨強度入滲曲線
表 3-9 本試驗所得不同降雨強度之入滲推估式

試驗地區 試驗編號 降雨強度 入滲推估式 相關係數


A3d 25 f = 6.141e −0.7532t 0.81
A3e 30 f = 4.5767e −1.0648t 0.72
−0.4875t
A3f 40 f = 5.7974e 0.66
田寮
A3g 50 f = 3.2572e −0.3571t 0.38
A3h 75 f = 7.2256e−0.7224 t 0.67
A3i 100 f = 5.1885e−0.592t 0.73
B3d 25 f = 1.7549e −0.3543t 0.92
B3e 30 f = 1.7788e−0.3643 t 0.94
B3f 40 f = 1.0868e−0.2358 t 0.53
仁德
B3g 50 f = 2.108e−0.3547 t 0.81
B3h 75 f = 3.3732e −0.5178t 0.68
B3i 100 f = 2.0505e−0.3782 t 0.87
C3d 25 f = 6.5739e−0.6187 t 0.98
C3e 30 f = 7.4899e−0.4326 t 0.92
−0.6075t
C3f 40 f = 3.8432e 0.47
草嶺
C3g 50 f = 5.1419e −0.5644t 0.80
C3h 75 f = 9.7851e−0.8352 t 0.96
−0.4881t
C3i 100 f = 3.2487e 0.67

94
3-2 理論公式選定與套用結果
本節將選定一前人理論公式進行分析,以本試驗所得之數據套入其
中,並分析其所得之結果,詳述如下:

3-2.1 理論公式之選定

為了簡單且方便套用前人所提之理論公式,本研究選定 Horton
(1940)提出之公式為一概念模式(conceptual model),他認為入滲率
會隨著時間成指數型遞減(Exponential decay),而且會漸漸趨於一穩定
入滲率,其入滲率公式(式 1.2)。

f = fc + ( f 0 − fc ) × e
K ft
(1.2)

(公式之參數說明詳見第一章 1-3 節)

3-2.2 參數說明及套用結果
Horton 入滲公式所需之參數及本研究所套入之數據詳見表 3-9 所
示,以試驗之滲透儀之初始最大入滲率為式(1.2)中之最大入滲率(f0),
並以降雨延時 120 分鐘為式中(fc)之最終入滲率,由上述所知參數套入
式(1.2)中可得不同降雨強度下之 Kr 值,再將同一試驗場所得之各 Kr 值
平均求得每個試驗場之平均 Kr 值,套回式(1.2)中,即可得到本試驗
以 Horton 入滲公式求得之推估式(表 3-9)。
由圖 3-98 至圖 3-100 所示,在不同降雨強度下之土壤入滲推估式均
相差不大,表示 Horton 入滲公式不受降雨強度之影響而變動。

95
表 3-10 套用 Horton 入滲公式之參數與土壤入滲推估式
降雨延時 入滲率 最初入滲率 最終入滲率
試驗編號 Kr 平均 Kr 土壤入滲推估式
t(min) f(cm/min)f0(cm/min) fc(cm/min)

A3d 120 0.1 0.74 0.01 0.0178 f = 0.01 + 0.73e−0.0191t


A3e 120 0.1 0.74 0.002 0.0168 f = 0.002+ 0.738e−0.0191t
A3f 120 0.1 0.74 0.043 0.021 f = 0.043+ 0.697e−0.0191t
0.0191
A3g 120 0.1 0.74 0.057 0.023 f = 0.057+ 0.683e−0.0191t
A3h 120 0.1 0.74 0.021 0.018 f = 0.021+ 0.719e−0.0191t
A3i 120 0.1 0.74 0.017 0.018 f = 0.017+ 0.723e−0.0191t

B3d 120 0.1 0.12 0.023 0.0019 f = 0.023+ 0.097e−0.0019t

B3e 120 0.1 0.12 0.019 0.0018 f = 0.019+ 0.101e−0.0019t


B3f 120 0.1 0.12 0.029 0.0021 f = 0.029+ 0.091e−0.0019t
0.0019
B3g 120 0.1 0.12 0.027 0.002 f = 0.027+ 0.093e−0.0019t
B3h 120 0.1 0.12 0.017 0.0018 f = 0.017+ 0.103e−0.0019t
B3i 120 0.1 0.12 0.02 0.0019 f = 0.02 + 0.1e−0 .0019t
C3d 120 0.16 0.38 0.016 0.0077 f = 0.016+ 0.364e−0.0082t
C3e 120 0.16 0.38 0.064 0.0099 f = 0.064+ 0.316e−0.0082t
C3f 120 0.16 0.38 0.019 0.0078 f = 0.019+ 0.361e−0.0082t
0.0082
C3g 120 0.16 0.38 0.025 0.0081 f = 0.025+ 0.355e−0.0082t
C3h 120 0.16 0.38 0.009 0.0075 f = 0.009+ 0.371e−0.0082t
C3i 120 0.16 0.38 0.029 0.0082 f = 0.029+ 0.351e−0.0082t

96
9.0

A3d
8.0
A3e
A3f
7.0
A3g
A3h
6.0
A3i
入滲率 (l/min)

5.0

4.0

3.0

2.0

1.0

0.0
0 15 30 60 90 120
降雨延時(min)

圖 3-98 由 Horton 入滲公式所得田寮地區之入滲推估式

1.5

1.0
入滲率 (l/min)

B3d
0.5 B3e
B3f
B3g
B3h
B3i

0.0
0 15 30 60 90 120
降雨延時(min)

圖 3-99 由 Horton 入滲公式所得仁德地區之入滲推估式

97
5.0

C3d
C3e
4.0 C3f
C3g
C3h
C3i
入滲率(l/min)

3.0

2.0

1.0

0.0
0 15 30 60 90 120
降雨延時(min)

圖 3-100 由 Horton 入滲公式所得草嶺地區之入滲推估式

3-3 綜合討論
本節就前述試驗結果進行綜合討論,主要以兩個部分就探討,一為
積水試驗結果,另一部分為人工模擬降雨入滲試驗結果探討。

3-3.1 積水入滲試驗結果探討
由本章前述之積水入滲試驗結果得知,在單位面積入滲率而言(表
3-2、表 3-3 及表 3-4),田寮地區之積水入滲率在 30 min 達最高值,約
為 17.5ml/min,在 15 min 達最低,為 5.4 ml/min,仁德地區之積水入
滲率在 15 min 就達最高值,約為 26.45ml/min,在 60 min 最低,約為
6.7 ml/min,草嶺地區則在積水 30 min 達最高入滲率,約為 26.0ml/min,
在 15 min 最低,約為 19.07 ml/min,可以發現田寮和草嶺地區之入滲率
變化相似,皆從一開始積水之入滲率最低,在積水 30 min 達最高入滲率,

98
30 分鐘以後似乎不再增高入滲率,仁德地區則隨著積水延時增長而增加。
就積水入滲試驗之土壤剖面含水量變化上而言,如圖 3-101 所示,
可以發現三各地區所得之積水延時 30 min 以前的影響深度皆最深,而積
水延時 30 min 以後,泥岩地區(A2)之影響深度最淺,約在 30 cm 左右,
崩積土層區(C2)之影響深度最深,可能約在 100 cm 以下。

積水延時(min)
0 10 20 30 40 50 60
0

-20

-40
影響深度(cm)

-60

-80

A2

-100 B2

C2
-120

圖 3-101 積水入滲試驗之土壤剖面含水量受影響深度比較圖

3-3.2 人工模擬降雨入滲試驗結果探討
由本章前述之降雨入滲試驗結果得知,在不同降雨強度或降雨延時
下所得的終期含水量皆不盡相同,其所影響的土壤深度也不同,我們簡
單由圖 3-102 至圖 3-104 可以發現,在圖中我們以試驗所得之終期含水
量曲線未與初始含水量曲線相交之影響深度假設為深度 90 cm,在田寮地
區降雨入滲試驗結果中(圖 3-102),在降雨延時 30 min 以前,所有降雨
強度之影響深度約在 10 至 40 cm 之間,而在 30 min 之後其隨著降雨強

99
度之增大,其影響深度有隨降雨延時漸增之趨勢。
在仁德地區降雨入滲試驗結果中(圖 3-103)
,可以發現在 30 min 以
前降雨入滲試驗所得之影響深度最深,而且有隨著降雨強度增大而加深
之趨勢,而在 30 min 之後,不論降雨強度之大小,在降雨延時達 120 min,
其影響深度有縮小約在 25 至 35 cm 之間。
在草嶺地區之試驗結果中(圖 3-104),可以發現降雨延時 30 min 以
前的影響深度變動性大,有隨著降雨強度的增大,其影響深度略微減少
的趨勢,而在 30 min 之後,其影響深度則縮小約在 10 至 40 cm 之間,
此可能為該區屬崩積土層,有頁岩與砂岩大小碎塊混雜在一起,孔隙率
特別高,在瞬間降雨之時,若降雨強度大,其雨量由地表入滲至土壤層
內會因為土壤孔隙內空氣短時間無法排出,使得雨水無法快速的入滲至
地底,導致在短時間內其降雨強度大所得之影響深度反而略微減少。

3-3.3 本降雨入滲公式與 Horton 入滲推估式之探討


由本試驗所推導出之降雨入滲公式與利用本試驗數據所得之 Horton
入滲推估式比較可知,由 Horton 公式所推得之最終穩定入滲率有高於本
研究所推得之最終入滲率,而且其不同降雨強度之入滲推估式之差異性
不大,表示本試驗之降雨強度對Horton入滲公式並無影響,即表示 Horton
入滲公式不適用於推估實際降雨入滲之情形。而本研究由迴歸分析所建
立之入滲推估式可對田寮地區、仁德地區及草嶺地區等三個地區提供一
不同降雨強度下之入滲推估值,再由其總入滲量除以該區域面積即可得
降雨所影響之土壤深度。

100
降雨延時(min)
0 20 40 60 80 100 120
0

-10

-20

-30
影響深度(cm)

-40

-50

-60
A3d
-70 A3e
A3f
-80
A3g
-90 A3h
A3i
-100

圖 3-102 田寮地區降雨入滲試驗之土壤剖面含水量受影響深度比較圖

降雨延時(min)
0 20 40 60 80 100 120
0

-10

-20
影響深度(cm)

-30

-40

-50
B3d B3e B3f
B3g B3h B3i
-60

圖 3-103 仁德地區降雨入滲試驗之土壤剖面含水量受影響深度比較圖

101
降雨延時(min)
0 20 40 60 80 100 120
0

-10

-20

-30
影響深度(cm)

-40

-50

-60
C3d C3e C3f
-70
C3g C3h C3i
-80

-90

-100

圖 3-104 草嶺地區降雨入滲試驗之土壤剖面含水量受影響深度比較圖

102
第四章 結論

1. 就單位面積入滲率而言,可以發現田寮和草嶺地區之入滲率變化相
似,皆從一開始積水之入滲率最低,在積水 30 分鐘達最高入滲率,
之後便不再增高入滲率,仁德地區則隨著積水延時增長而增加。
2. 就積水入滲試驗而言,由其土壤剖面含水量變化上可知,三各地區在
積水延時 30 min 以前所得之影響深度皆最深,而泥岩地區因其岩性
緻密之故,影響最淺,約在 30 cm 左右;崩積土層地區則因其地層材
料鬆散,粒徑較粗,所受影響深度最深,約在 100 cm 以下。
3. 在田寮地區降雨入滲試驗結果中,可知在降雨延時 30 min 以前,所
有降雨強度之影響深度約在 10 至 40 cm 之間,而在 30 min 之後其隨
著降雨強度之增大,其影響深度有隨降雨延時漸增之趨勢。
4. 在仁德地區降雨入滲試驗結果中,可知在 30 min 以前降雨入滲試驗
所得之影響深度最深,而且有隨著降雨強度增大而加深之趨勢,而在
30 min 之後,不論降雨強度之大小,其影響深度有漸漸縮小在 25 至
35 cm 之間。
5. 在草嶺地區降雨入滲試驗結果中,可知 30 min 以前的影響深度變動
性大,有隨著降雨強度的增大,其影響深度略微減少的趨勢,而在 30
min 之後,其影響深度則縮小在 10 至 40 cm 之間。
6. 本研究由迴歸分析所建立之入滲推估式(表 3-8)可對田寮地區、仁
德地區及草嶺地區等三個地區提供一不同降雨強度下之入滲率推估
值,再由其總入滲量與該區域面積之關係,即可得因降雨所影響之土
壤深度。

103
第五章 後續研究與建議

在本研究過程中,對於現地試驗所設計及試驗之方式,以及後續工
作上提出幾點建議:
1. 本研究之現地試驗所使用之人工模擬降雨機裝置上,其整體設計上有
過於笨重,對於野外實驗上實屬不便,若可以設計出小型人工模擬降
雨機,方便一人運作之方式,則會大大減少在現地實驗上之不便。
2. 本研究只考慮降雨條件與地質條件對於入滲之影響,尚未將蒸發量、
水溫度、水質、地表覆蓋率及坡度等納入考量,未來若能一併考量必
然會又更好的結果。
3. 對於此類似之研究,可以輔助以實際降雨狀態作驗證,在現地裝置一
監測站,觀測土壤含水量隨實際降雨狀態之變動情形,也可進一步對
於一場暴雨或降雨情形下,其土壤淺層含水量之變動狀態,將更有助
於了解降雨與入滲之關係。
4. 對於現地試驗完所必須採取之土樣,常常由於試驗之地表雨水會沿著
取樣管壁滲入地表下,產生剛壁效應(rigit body effect),造成試
驗數據之誤差,在做相同試驗時必須注意。
5. 以人工模擬降雨機進行現地試驗時,可以選擇在地表以積水或任意漫
地流之方式進行試驗研究,對於所得之資料有較為一致性。
6. 若能再增加試驗取樣之深度,必能進一步探討降雨對於地下水補注之
機制。

104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內政部,1985,中華民國臺灣地區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草嶺,第一版,
9520-3 SE。

內政部,1993,中華民國臺灣地區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台南市(南
部),第二版,9418-4 NE。

內政部,1993,中華民國臺灣地區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旗山,第二版,
9418-1 NE。

王如意、易任,1997,應用水文學-新編上冊,國立編譯館,第 208-237
頁。

吉田要,1932,高雄州旗山南西部油田調查報告,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第 610 號報告,共 37 頁。

江永哲、林啟源,1991,土石流之發生雨量特性分析,中華水土保持學
報,第 22 卷第 2 期,第 21-37 頁。

何春蓀,1997,台灣地質概論-台灣地質圖說明書,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
所,第 99 頁。

吳呈、陳主惠、李天浩,2001,非均勻降雨強度及任意起始含水斷面之
一維入滲問題之解析解, 第十二屆水利工程研討會論文集, 第
G65-G72 頁。

吳嘉俊,1994,大型戶外人工模擬降雨機之研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八

105
十三年度研究報告,83 科技-2.10-林-23,共 19 頁。

李德河、許琦,1988,台南都會區地質概況,地工技術,第 22 期,第 40-55


頁。

李錦育、林永隆,2001,入滲與土壤水分時空變化之相關性-以香楠闊葉
林集水區為例,第十二屆水利工程研討會,第 J-70-J-77。

沈茂松,1989,實用土壤力學試驗,文笙書局,第 140-194 頁。

周恆,1969,不同坡度、不同覆蓋下、土壤沖蝕、滲透及蒸發變異之測
定,水土保持彙集第一輯。

林朝棨,1970,臺南地方的地四紀地質,經濟部聯合礦業研究所,共 39
頁。

施崑城、丁澈士,2004,不同土壤蒸發深度之試驗研究,第六屆地下水
資源及水質保護研討會,第 17-28 頁。

洪如江、李錫堤、林美聆、林銘郎、鄭富書、陳正興,2000,天塹可以
飛渡、崩山足以斷流(草嶺順向坡滑動),地工技術,第 77 期,第
5-18 頁。

范正成、吳明峰,1996,台灣地區田間人工降雨機之研製、操作、率定
及分析,中華水土保持學報,第 27 卷第 1 期,第 1-13 頁。

范正成、吳明峰、彭光宗,1999,豐丘土石流發生臨界降雨線之研究,
地工技術,第 74 期,第 39-46 頁。

徐玉標,土壤物理性質對土壤水份常數之相關性研究,中國農業工程學
報,第 13 卷第 4 期,第 7-25 頁。

106
高申錡,1994,阿里山公路沿線公路邊坡崩塌與雨量關係之研究,國立
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共 115 頁。

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http://www.csrsr.ncu.edu.tw/
%20newsite/921.htm。

張賢明,1991,不同坡度及雨量強度下逕流及沖蝕之研究,國立中興大
學水土保持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共 46 頁。

許中立、黃國輝、蘇正炎、何世華,2001,林地不同土地利用對土壤滲
透特性之影響,第十二屆水利工程研討會,第 J-55-J-62。

許少華、倪春發,1998,降雨強度與土壤初始含水量對入滲公式參數之
影響,第九屆水利工程研討會論文集,第 G123-G133 頁。

陳力、劉青泉、李家春,2001,坡面降雨入滲產流規律的數值模擬研究,
泥沙研究,第 4 期。

陳志忠,1997,彰化地區淺層土壤入滲行為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資源
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共 174 頁。

陳信雄,1998,水土保持學實習手冊,正中書局,共 695 頁。

陳家民,2001,利用大型滲透試驗儀測定森林土壤水分滲透特性,國立
台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共 61 頁。

陳進發,1998,彰化地區未飽和層水平衡分析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資
源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樹群,1999,高強度降雨之坡地集流時間公式,中華水土保持學報,
第 30 卷第 2 期,第 103-115 頁。

107
陳樹群、游功揚,1996,坡地為飽和層點源入滲行為之研究,中華水土
保持學報,第 27 卷第 1 期,第 53-96 頁。

鳥居敬造,1932,臺南州新化油田調查報告,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第 609
號報告,共 29 頁。

鳥居敬造,1933,高雄州旗山油田調查報告,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第 633
號報告,共 36 頁。

曾永森,1997,未飽和層地下水入滲現象之觀測,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
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共 75 頁。

游功揚,1994,尺度變化下之入滲行為,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共 66 頁。

游繁結、尹承遠,1990,滲透對小蝕溝形成之探討,中華水土保持學報,
第 21 卷第 2 期,第 57-87 頁。

游繁結、蔡志隆、劉邦崇,2002,地下水滲流對邊坡崩壞之砂箱試驗,
中華水土保持學報,第 33 卷第 1 期,第 47-55 頁。

黃鑑水、何信昌、劉桓吉,1983,台灣中部草嶺地區之地質與山崩,經
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彙刊,第二號,第 95-112 頁。

楊介碩,1989,高雄壽山地區岩石力學特性調查及坡面滑動觀測,國立
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共 119 頁。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1998,五萬分之一臺灣地質圖說明書-高雄地質
圖。

108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1998,五萬分之一臺灣地質圖說明書-雲林地質
圖。

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2002,草嶺堰塞湖長期水資源規劃-草嶺
堰塞湖長期水資源利用可行性評估專題報告,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
劃試驗所。

劉長齡、許榮庭,1991,飽和及未飽和地下水模式結合參數推估過程應
用於坡地降雨滲流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台南水工試驗所,共 149
頁。

劉長齡、曾高生、楊 思、謝志毅,1984,台灣西南部泥岩坡地沖蝕逕流
與地下水之研究(一),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防災科技研究報告
73-18 號,共 70 頁。

劉柏宏,1989,山坡地分析,譯自 Finlayson, B. and I. Statham(1980)


Hillslope analysis, Butterworth, England,科技圖書股份有限
公司,第 91-123 頁。

蔡孟元,1989,梨山地區不同土地利用之滲透比較及其影響因子探討,
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共 55 頁。

盧昭堯、吳益裕,1992,降雨之模擬及雨滴特性之量測,中華水土保持
學報,第 23 卷第 2 期,第 1-12 頁。

盧惠生、胡蘇澄,1993,應用 Philip 入滲模式推估台灣中部山地土壤入


滲,林業試驗所研究報告季刊 8(4),第 259-270 頁。

霍雨時,1966,土壤物理性與滲入率關係之研究,中國農業工程學報,
第 12 卷第 4 期,第 6-13 頁。

109
謝昭賢、鄭皆達,1996,小型降雨模擬機之性能評估,中華水土保持學
報,第 28 卷第 2 期,第 63-70 頁。

謝豪榮、謝政道,1985,台灣中部低海拔不同植物被覆蓋貯水功能之研
究,中華水土保持學報,第 16 卷第 1 期,第 78-86 頁。

簡連貴、陳爾義、蕭俊賢,2003,地下水浸潤及滲流對崩積土邊坡穩定
之影響,第十屆大地工程研討會論文集,第 655-658。

顏富士,1991,台灣西南部泥岩區起始裸坡發育過程之研究-台灣西南部
泥岩坡地貌與風化侵蝕之關係(三)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防災科
技研究報告 73-18 號,第 2-12 頁。

羅樹孝,1995,水文學辭典,茂昌圖書有限公司。

英文部分

Aronovici, V. S., 1955, model study of ring infilitrometer performance under


low intinal soil moisture,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proceedings,
Vol. 18, pp. 1-6.

Chan, L. C., and Apichart Anukularmphai, 1980, Infiltration study on various


sloping soil surface with different inflow rates, Journal of Chinese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Vol. 11, No. 1, pp. 85-94.

Chu, S. T., 1978, infiltration during an unsteady rain, Water Resource


Research, Vol. 14, No. 3, pp. 461-466.

Green, W. H., and Ampt, G. A., 1911, Studies on soil physics, part I:the flow
of air and water through soi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Vol. 4, No.
1, pp. 1-24.

110
Hillel, D., 1998, Environmental Soil Physics, Academic Press, pp. 385-426.

Horton, R. E., 1940, An approach toward a physical interpretation of


infiltration capacity,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Vol. 5, pp.
399-417.

Keefer, D. K., Wilson, R. C., Mark, R. K., Brabb, E. E., Brown, W. M., Ellen,
S. D., Harp, E. L., Wieczorek, G. F., Alger, C. S., Zatkin, R. S., 1987,
Real-time land slide warning during heavy rainfall, Science, Vol. 238, pp.
921-925.

Mein, R. G. and Larson, C. L., 1973, Modeling infiltration during a steady


rain, Water Resource Research, Vol. 9, No. 2, pp. 384-394.

Philip, I. R., 1957, The theory of infiltration,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Vol. 84, pp. 254-264.

Philip, J. D., 1958, The theory of infiltration: effect of water depth over soil,
Soil Science Society, Vol. 35, pp. 278-286.

111
附錄

附錄一 圖版
附錄二 滲透儀試驗方法及步驟

附錄三 土壤含水量分析方法及步驟
附錄四 土壤粒徑分析方法及步驟

附錄五 土壤比重試驗方法及步驟

附錄六 附表

112
附錄一

圖 版

圖版 1 田寮地區(A)試驗場現地之狀況

圖版 2 仁德地區(B)試驗場現地之狀況
圖版 3 草嶺地區(C)試驗場現地之狀況

圖版 4 人工模擬降雨器現地試驗情形

113
圖版 1 田寮地區(A)試驗場現地之狀況

114
圖版 2 仁德地區(B)試驗場現地之狀況

115
圖版 3 草嶺地區(C)試驗場現地之狀況

116
圖版 4 人工模擬降雨器現地試驗情形

117
附錄二

滲透儀試驗方法及步驟

附錄表 2-1 滲透儀試驗之記錄表

附錄表 2-2 田寮地區(A)滲透儀試驗之記錄表

附錄表 2-3 仁德地區(B)滲透儀試驗之記錄表

附錄表 2-4 草嶺地區(C)滲透儀試驗之記錄表

118
附錄二 滲透儀試驗方法及步驟

本試驗之滲透儀為 SOILMOISTURE EQUIPMENT 公司之 2800KI


Guelph Permeameter(圖 2-9 及圖 2-10),其主要乃依據定水頭原理簡單
快速的求得現地相關水文參數之裝置,其試驗步驟如下:
1. 選定進行滲透儀試驗之地點,以土壤螺旋鑽(Soil Auger)垂直向下鑽
取土壤,鑽至深度約 25 至 30 公分。
2. 將土壤螺旋鑽(Soil Auger)換成平底螺旋鑽(Sizing Auger),繼續鑽
取原來孔洞,目的在於清除孔洞底部之土壤碎塊。
3. 以井刷(well Prep Brush)來回清除孔洞,但以不超過兩次為限。
4. 架起三角架,將滲透儀之內外貯水組件及空氣管等零件組裝完成,以
三角架固定,並將滲透儀之出水頂端(Water Outlet Tip)套入孔洞中。
5. 將滲透儀頂部之貯水塞子(Fill Plug)移開,以裝水容器將水倒滿貯水
管,再將貯水塞子移回。
6. 緩慢將空氣進口頂端(Air Inlet Tip)拉起約 5 公分,建立 5 公分井水
頭高(H1, Well Head Height)。
7. 打開貯水閥(Reservoir Valve),選擇使用雙貯水管(both Reservoirs)
進行試驗,將貯水閥門轉向上。
8. 開始進行試驗,並量測滲透儀之貯水管試驗前之井水位高。
9. 觀測貯水管之水位變化,試驗進行至水位變化速率穩定,則停止試驗。
10. 完成上述試驗之後,不可移動滲透儀,直接進行下一個試驗。
11. 緩慢將空氣進口頂端(Air Inlet Tip)拉起約 10 公分,建立 10 公分井
水頭高(H1, Well Head Height)。
12. 再重複步驟 7 至步驟 9。

119
附錄表 2-1 滲透儀試驗之記錄表
試驗場 時間 天氣
使用內貯水管( Y=2.14) 使用雙貯水管( X=35.39 ) 鑽孔深度(cm)
水頭差5 cm 水頭差10 cm
次數 時間差(min) 水位高 水位差(cm) 水位下降速率(cm/min) 次數 時間差(min) 水位高 水位差(cm) 水位下降速率 (cm/min)
1 0 0 1 0 0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15 15
16 16
17 17
18 18
19 19
20 20

計算方式:
1. 貯水管內水頭差 5 cm 之水位下降速率 R1 = cm/sec

2. 貯水管內水頭差 10 cm 之水位下降速率 R2 = cm/sec


3. 現地飽和水力傳導度

(1) 使用雙貯水管: K fs = 0.0041 X R2 − 0.0054X R1

(2) 使用內貯水管: K fs = 0.0041Y R2 − 0.0054Y R1

4. 基質流通勢能
(1) 使用雙貯水管:φm = 0.0527 X R1 − 0.0237 X R2

(2) 使用內貯水管:φm = 0.0527Y R1 − 0.0237Y R2

120
附錄表 2-2 田寮地區(A)滲透儀試驗之記錄表
試驗場 A 時間 93 年 1 月 16 日 上午 天氣 晴天
使用內貯水管( Y=2.14 ) 使用雙貯水管( X=35.39) V 鑽孔深度(cm) 29
水頭差5 cm 水頭差10 cm
次數 時間差(min) 水位高 水位差(cm) 水位下降速率(cm/min) 次數 時間差(min) 水位高 水位差(cm) 水位下降速率(cm/min)
1 0 23.5 0 0.0 1 0 28.9 0 0
2 5 27.2 3.7 0.7 2 5 28.7 -0.2 0
3 5 30.5 3.3 0.7 3 5 28.7 0 0
4 5 32.8 2.3 0.5 4 5 28.6 -0.1 0
5 5 34.5 1.7 0.3 5 5 28.6 0 0
6 5 36.1 1.6 0.3 6 5 28.6 0 0
7 5 37.5 1.4 0.3 7 10 28.6 0 0
8 5 38.9 1.4 0.3 8 20 37.2 0 0
9 5 40.1 1.2 0.2 9 30 37.2 0 0
10 5 41.1 1.0 0.2 10 30 37.2 0 0
11 5 42.0 0.9 0.2 11
12 5 42.5 0.5 0.1 12
13 5 43.1 0.6 0.1 13
14 5 43.6 0.5 0.1 14
15 5 44.1 0.5 0.1 15
16 5 44.5 0.4 0.1 16
17 5 45.0 0.5 0.1 17

計算方式:

1. 貯水管內水頭差 5 cm 之水位下降速率 R1 = 0.0017 cm/sec


2. 貯水管內水頭差 10 cm 之水位下降速率 R2 = 0 cm/sec
3. 現地飽和水力傳導度

使用雙貯水管: K fs = 0.0041 X R2 − 0.0054X R1


= 0 – 0.0054*35.39*0.0017
= −3.2 ×10 −4 (取正值)
= −3.2 ×10 −4 cm/sec
4. 基質流通勢能

使用雙貯水管:φm = 0.0527 X R1 − 0.0237 X R2


= 0.0572*35.39*0.0017
= 3.4 ×10 −3 cm2/sec

121
附錄表 2-3 仁德地區(B)滲透儀試驗之記錄表
試驗場 B 時間 92 年 11 月 1 日 上午 天氣 晴天
使用內貯水管( Y=2.14 ) 使用雙貯水管( X=35.39) V 鑽孔深度(cm) 25
水頭差5 cm 水頭差10 cm
次數 時間差(min) 水位高 水位差(cm) 水位下降速率(cm/min) 次數 時間差(min) 水位高 水位差(cm) 水位下降速率(cm/min)
1 0 5.1 0 0.0 1 0 15.5 0 0.0
2 5 5.2 0.1 0.0 2 5 17.0 1.5 0.3
3 5 5.8 0.6 0.1 3 5 18.0 1.0 0.2
4 5 6.3 0.5 0.1 4 5 19.5 1.5 0.3
5 5 7.0 0.7 0.1 5 5 20.9 1.4 0.3
6 5 7.4 0.4 0.1 6 5 22.2 1.3 0.3
7 5 8.0 0.6 0.1 7 5 23.4 1.2 0.2
8 5 8.7 0.7 0.1 8 5 24.5 1.1 0.2
9 5 9.1 0.4 0.1 9 5 25.6 1.1 0.2
10 5 9.4 0.3 0.1 10 5 27.2 1.6 0.3
11 5 10.0 0.6 0.1 11 5 28.2 1.0 0.2
12 5 10.5 0.5 0.1 12 5 29.5 1.3 0.3
13 5 11.0 0.5 0.1 13 5 30.6 1.1 0.2
14 5 11.5 0.5 0.1 14 5 31.7 1.1 0.2
15 5 12.0 0.5 0.1 15 5 32.9 1.2 0.2
16 5 12.5 0.5 0.1 16 5 34.0 1.1 0.2
17 17 5 35.1 1.1 0.2

計算方式:
1. 貯水管內水頭差 5 cm 之水位下降速率 R1 = 0.00167 cm/sec

2. 貯水管內水頭差 10 cm 之水位下降速率 R2 = 0.00367 cm/sec


3. 現地飽和水力傳導度

使用雙貯水管: K fs = 0.0041 X R2 − 0.0054X R1


= 0.0041*35.39*0.00367 – 0.0054*35.39*0.00167
= 2.14 ×10 −4 cm/sec
4. 基質流通勢能

使用雙貯水管:φm = 0.0527 X R1 − 0.0237 X R2


= 0.0572*35.39*0.00167 – 0.237*35.39*0.00367

= 3.1×10 −4 cm2/sec

122
附錄表 2-4 草嶺地區(C)滲透儀試驗之記錄表
試驗場 C 時間 93 年 3 月 13 日 上午 天氣 陰天
使用內貯水管( Y=2.14 ) 使用雙貯水管( X=35.39) V 鑽孔深度(cm) 30
水頭差5 cm 水頭差10 cm
次數 時間差(min) 水位高 水位差(cm) 水位下降速率(cm/min) 次數 時間差(min) 水位高 水位差(cm) 水位下降速率(cm/min)
1 0 21.5 0 0 1 0 51.1 0 0
2 10 47.1 25.6 2.56 2 10 51.8 0.7 0.07
3 10 47.5 0.4 0.04 3 10 52.5 0.7 0.07
4 10 47.6 0.1 0.01 4 10 53.3 0.8 0.08
5 10 47.8 0.2 0.02 5 10 54.4 1.1 0.11
6 10 48.0 0.2 0.02 6 10 55.2 0.8 0.08
7 10 48.2 0.2 0.02 7 10 56 0.8 0.08
8 10 48.4 0.2 0.02 8 10 56.4 0.4 0.04
9 9 10 57.1 0.7 0.07
10 10 10 57.7 0.6 0.06
11 11 10 58.2 0.5 0.05
12 12 10 58.8 0.6 0.06
13 13 10 59.3 0.5 0.05
14 14 10 59.8 0.5 0.05
15 15 10 60.3 0.5 0.05

計算方式:
1. 貯水管內水頭差 5 cm 之水位下降速率 R1 = 0.00033 cm/sec

2. 貯水管內水頭差 10 cm 之水位下降速率 R2 = 0.00083 cm/sec


3. 現地飽和水力傳導度

使用雙貯水管: K fs = 0.0041 X R2 − 0.0054X R1


= 0.0041*35.39*0.00083 – 0.0054*35.39*0.00033
= 5.7 ×10−5 cm/sec
4. 基質流通勢能

使用雙貯水管:φm = 0.0527 X R1 − 0.0237 X R2


= 0.0572*35.39*0.00033 – 0.0237*35.39*0.00083
= −2.8 ×10−5 (取正值)
= 2.8 ×10−5 cm2/sec

123
附錄三

土壤含水量分析方法及步驟

124
附錄三 土壤含水量分析方法及步驟

一般而言,土壤含水量分析主要依據 ASTM D2216 之標準,由最簡單


之烘乾秤重方式求得,分析步驟如下:
1. 取得 PVC 管內之土樣。
2. 將鍋盆放置電子秤上,並將電子秤歸零。
3. 將 PVC 管內土樣倒入鍋盆內秤重,得重量 Wm。
4. 將鍋盆及土樣放入烘箱(Drying Oven D060, DENG YNG)內。
5. 設定烘箱溫度為100 ± 5 ℃。
6. 將烘乾時間設定 24 小時。
7. 取出鍋盆及土樣,放置室內直到土樣溫度降至室溫,並秤重得重量 Ws。
Wm − Ws
8. 計算含水量 θ = × 100% 。
Ws

125
附錄四

土壤粒徑分析方法及步驟

附錄表 4-1 篩號與土壤粒徑對照表

126
附錄四 土壤粒徑分析方法及步驟

一般土壤之粒徑分析採用人工方法,以求得土壤樣本粒徑大小分佈
狀況,及所佔重量百分比。以固定大小之網格篩選乾土顆粒,而此方法
稱之為篩分析法(Sieve Analysis),本實驗以美國標準篩號(U.S. Bureau of
Standard)進行分析,採用#4 篩、#10、#20、#40、#60、#200 篩 6
種篩號,本試驗分析不進行比重計分析,篩分析工作步驟如下:
1. 取得烘乾之土樣,置於試樣盆內。
2. 將試樣盆內加一定水量,約高出土樣表面 1 公分,並攪拌使土壤顆粒
可以均勻分散於水中,避免土壤顆粒膠結在一起。
3. 將此試樣盆放置一天,並且注意不可使試樣盆內的水蒸發殆盡。
4. 準備#200 篩,將試樣盆內的土樣緩慢倒入#200 篩內,以水緩慢沖洗土
樣並搖動篩網,將小於#200 篩之土樣篩出於水桶中,重複數次,直到
通過篩網之水為清澈水為止。
5. 將停留在篩網上之土樣以水洗入試樣盆內。
6. 再將試樣盆與土樣放入烘箱內,並設定烘箱溫度為100 ± 5 ℃,。
7. 將烘乾時間設定 24 小時。
8. 取出試樣盆及土樣放置室溫下,等到土樣溫度降至室溫。
9. 取 得 篩 網 : #10(D=2.00mm)、 #20(D=0.840mm) 、 #40(D=0.420mm) 、
#60(D=0.250mm)、#100(D=0.149mm)、#200(D=0.074mm)。
10. 將各篩依篩號由大至小依序往下排列,並在最下層裝上底盤。
11. 將土樣倒入#10 篩上,裝上蓋子,並將篩移置於電動篩震機上。
12. 設定篩搖動頻率及時間。
13. 分別將各篩上之殘留土樣秤重。

127
14. 將原始乾土樣總重扣除各個篩網上之重量,可得小於#200 之土重。
15. 計算未通過各個篩網之土樣累積重量百分比,並求得累積通過各個篩
網之土樣重百分比。

附錄表 4-1 篩號與土壤粒徑對照表(依據美國 ASTM 標準)


篩號(#) 土壤粒徑(mm) 土壤分類
10 2.00 粗砂
20 0.84
中砂
40 0.420
60 0.25
100 0.149 細砂
200 0.075
< 200 < 0.075 粉砂及泥

128
附錄五

土壤比重試驗方法及步驟

129
附錄五 土壤比重試驗方法及步驟

土壤比重分析可直接獲得土壤主要組成成分,本試驗以 ASTM D854


為依據,由每一個試驗場各選取深度約 21∼35 及 63-77 cm 等 2 段深度
土樣,進行土壤比重分析,求得現地平均土壤比重,分析步驟如下:
1. 將選取之土樣放入烘箱,控制溫度約100 ± 5 ℃,烘乾時間約 24 小時。
2. 取出土樣放置室內直到土樣溫度降至室溫為止。
3. 將土樣全部搗碎。
4. 取 50 c.c.比重瓶,以電子天秤秤重,去瓶重,再加入土樣約 20 g,秤
得乾土樣重 Ws。
5. 以蒸餾水加入比重瓶內,蒸餾水加至高出比重瓶內之土樣約 1 公分高
度。
6. 將比重瓶放置於石棉網上,以酒精燈燃燒煮沸,並煮沸 10 至 15 分鐘,
並不斷緩慢搖動比重瓶,以排除土壤顆粒間之氣泡。
7. 將比重瓶移開酒精燈,放置室溫下使比重瓶溫度降至室溫。

8. 再以蒸餾水加入比重瓶內,將比重瓶內壁土粒沖至底部,加水至比重
瓶瓶口,秤得全部重量 W1。
9. 清洗比重瓶內土樣,擦乾瓶外多餘水分,再加蒸餾水入比重瓶內至瓶
口,秤得全部重量 W2。
W s rw 25°c
10. 計算土樣比重 Gs = 。
(W2 + W s − W1 ) rw4°c

130
附錄六

附錄表 1 現地試驗項目及試驗編號
附錄表 2 田寮地區土壤粒徑分析結果

附錄表 3 仁德地區土壤粒徑分析結果
附錄表 4 草嶺地區土壤粒徑分析結果

附錄表 5 田寮地區(A)現地積水入滲試驗土壤含水量結果表

附錄表 6 仁德地區(B)現地積水入滲試驗土壤含水量結果表
附錄表 7 草嶺地區(C)現地積水入滲試驗土壤含水量結果表

131
附錄表 1 現地試驗項目及試驗編號

天氣 地點 座標 E 試驗場 A
編號 試驗項目 時間 年 月 日 午 N
0 保存樣品 不分段保留
1 初始含水量 分7段:(1)0-7,(1)7-21,(1)21-35,(1)35-49,(1)49-63,(1)63-77,(1)77-91(cm)。
編號 水頭高度(cm) 15 倒入水量(公升) 水退時間(min)
2 積水入滲試驗 a 積水15 min ~
b 積水30 min ~
c 積水60 min ~
降雨延時(min)
降雨強度(mm/hr) 電壓變頻率(Hz) 流量計(l/min) (1)15 (2)30 (3)60 (4)90 (5)120
25(d) 72 0.43 d1 d2 d3 d4 d5
3 降雨入滲試驗 30(e) 81 0.52 e1 e2 e3 e4 e5
40(f) 97 0.69 f1 f2 f3 f4 f5
50(g) 113 0.87 g1 g2 g3 g4 g5
75(h) 154 1.3 h1 h2 h3 h4 h5
100(i) 194 1.73 i1 i2 i3 i4 i5
4 入滲儀試驗
備註:編號範例:1. 田寮地區試驗場編號為 A。2. 初始含水量土樣第 1 段 0-7cm 編號為 A-11。3. 積水 15 分鐘
之入滲試驗土樣第1段 0-7cm編號為 A2a-1。4. 降雨強度 25 mm/hr延時 15分鐘之入滲試驗土樣第 1段 0-7cm
編號為 A3d1-1。

132
附錄表 2 田寮地區土壤粒徑分析結果(1/4)
土壤深度(cm) 篩號(#) 粒徑(mm) 未通過篩網之土重(g) 累積未通過篩網土重(g) 累積通過土重百分比(%)
10 2.00 0.0 0 100
20 0.840 0.0 0 100
40 0.420 0.4 0.4 99.6
0~7 60 0.250 0.3 0.7 99.3
100 0.149 0.3 1 99.0
200 0.075 1.2 2.2 97.7
<200 <0.075 93.5 95.7 0
10 2.00 0.0 0.0 100
20 0.840 0.1 0.1 100
40 0.420 0.2 0.4 100
7~21 60 0.250 0.2 0.6 99.4
100 0.149 0.2 0.8 99.2
200 0.075 1.2 2.0 98.0
<200 <0.075 97.2 99.2 0

133
附錄表 2(續) 田寮地區土壤粒徑分析結果(2/4)
土壤深度(cm) 篩號(#) 粒徑(mm) 未通過篩網之土重(g) 累積未通過篩網土重(g) 累積通過土重百分比(%)
10 2.00 0.3 0.3 99.8
20 0.840 0.3 0.6 99.6
40 0.420 0.4 1.0 99.3
21~35 60 0.250 0.4 1.5 99.1
100 0.149 0.5 2.0 98.7
200 0.075 2.8 4.8 96.9
<200 <0.075 150.9 155.7 0
10 2.00 0.2 0.2 99.9
20 0.840 0.4 0.6 99.6
40 0.420 0.6 1.1 99.3
35~49 60 0.250 0.4 1.5 99.0
100 0.149 0.4 1.9 98.7
200 0.075 1.8 3.7 97.6
<200 <0.075 150.0 153.7 0

134
附錄表 2(續) 田寮地區土壤粒徑分析結果(3/4)
土壤深度(cm) 篩號(#) 粒徑(mm) 未通過篩網之土重(g) 累積未通過篩網土重(g) 累積通過土重百分比(%)
10 2.00 0.7 0.7 99.5
20 0.840 0.5 1.2 99.2
40 0.420 0.7 1.8 98.8
49~63 60 0.250 0.5 2.3 98.5
100 0.149 0.5 2.8 98.1
200 0.075 2.4 5.2 96.6
<200 <0.075 147.1 152.3 0
10 2.00 0.0 0 100
20 0.840 0.1 0.1 100.0
40 0.420 0.1 0.2 99.9
63~77 60 0.250 0.2 0.4 99.8
100 0.149 0.2 0.5 99.7
200 0.075 0.9 1.4 99.2
<200 <0.075 175.8 177.2 0

135
附錄表 2(續) 田寮地區土壤粒徑分析結果(4/4)
土壤深度(cm) 篩號(#) 粒徑(mm) 未通過篩網之土重(g) 累積未通過篩網土重(g) 累積通過土重百分比(%)
10 2.00 0.3 0.3 99.8
20 0.840 0.2 0.5 99.7
40 0.420 0.4 0.9 99.5
77~91 60 0.250 0.4 1.3 99.3
100 0.149 0.5 1.8 99.0
200 0.075 1.4 3.2 98.2
<200 <0.075 171.2 174.4 0

136
附錄表 3 仁德地區土壤粒徑分析結果(1/4)
土壤深度(cm) 篩號(#) 粒徑(mm) 未通過篩網之土重(g) 累積未通過篩網土重(g) 累積通過土重百分比(%)
10 2.00 0 0 100
20 0.840 0 0 100
40 0.420 0.5 0.5 99.5
0~7 60 0.250 4.4 4.85 94.9
100 0.149 24.9 29.75 69.0
200 0.075 27.3 57.05 40.5
<200 <0.075 38.9 95.9 0
10 2.00 0.1 0.1 100
20 0.840 0.2 0.3 100
40 0.420 0.6 0.9 99.4
7~21 60 0.250 7.9 8.8 94.5
100 0.149 53.4 62.2 61.1
200 0.075 39.2 101.4 36.5
<200 <0.075 58.3 159.7 0

137
附錄表 3(續) 仁德地區土壤粒徑分析結果(2/4)
土壤深度(cm) 篩號(#) 粒徑(mm) 未通過篩網之土重(g) 累積未通過篩網土重(g) 累積通過土重百分比(%)
10 2.00 0 0 100
20 0.840 0.1 0.1 99.9
40 0.420 0.7 0.9 99.5
21~35 60 0.250 9.0 9.9 93.9
100 0.149 63.0 72.9 55.4
200 0.075 34.9 107.9 34.1
<200 <0.075 55.7 163.6 0
10 2.00 0 0 100
20 0.840 0 0 100
40 0.420 0.7 0.7 100
35~49 60 0.250 9.3 10.0 93.4
100 0.149 67.8 77.8 48.9
200 0.075 28.1 105.9 30.4
<200 <0.075 46.3 152.2 0

138
附錄表 3(續) 仁德地區土壤粒徑分析結果(3/4)
土壤深度(cm) 篩號(#) 粒徑(mm) 未通過篩網之土重(g) 累積未通過篩網土重(g) 累積通過土重百分比(%)
10 2.00 0 0 100
20 0.840 0 0 100
40 0.420 0.6 0.6 99.5
49~63 60 0.250 8.4 9.0 93.2
100 0.149 61.9 71.0 46.9
200 0.075 26.5 97.4 27.1
<200 <0.075 36.2 133.6 0
10 2.00 0 0 100
20 0.840 0 0 100
40 0.420 0.6 0.6 99.5
63~77 60 0.250 9.0 9.6 92.8
100 0.149 62.7 72.3 45.8
200 0.075 29.4 101.6 23.8
<200 <0.075 31.7 133.3 0

139
附錄表 3(續) 仁德地區土壤粒徑分析結果(4/4)
土壤深度(cm) 篩號(#) 粒徑(mm) 未通過篩網之土重(g) 累積未通過篩網土重(g) 累積通過土重百分比(%)
10 2.00 0 0 100
20 0.840 0 0 100
40 0.420 0.7 0.7 99.5
77~91 60 0.250 9.9 10.5 92.5
100 0.149 72.5 83.0 41.1
200 0.075 29.3 112.3 20.4
<200 <0.075 28.7 141.0 0

140
附錄表 4 草嶺地區土壤粒徑分析結果(1/3)
土壤深度(cm) 篩號(#) 粒徑(mm) 未通過篩網之土重(g) 累積未通過篩網土重(g) 累積通過土重百分比(%)
10 2.00 33.8 33.8 75.2
20 0.840 3.4 37.2 72.7
40 0.420 1.3 38.5 71.7
7~21 60 0.250 1.1 39.6 70.9
100 0.149 5.0 44.6 67.3
200 0.075 24.8 69.4 49.1
<200 <0.075 66.8 136.2 0
10 2.00 59.8 59.8 68.3
20 0.840 3.7 63.5 66.4
40 0.420 1.3 64.8 65.7
21~35 60 0.250 1.2 65.9 65.1
100 0.149 5.4 71.4 62.2
200 0.075 36.7 108.0 42.8
<200 <0.075 80.8 188.8 0

141
附錄表 4(續) 草嶺地區土壤粒徑分析結果(2/3)
土壤深度(cm) 篩號(#) 粒徑(mm) 未通過篩網之土重(g) 累積未通過篩網土重(g) 累積通過土重百分比(%)
10 2.00 66.6 67 64.7
20 0.840 4.8 71 62.2
40 0.420 1.5 72.9 61.4
35~49 60 0.250 1.2 74.1 60.8
100 0.149 4.8 78.9 58.2
200 0.075 40.8 119.7 36.6
<200 <0.075 69.1 188.8 0
10 2.00 71.0 71.0 60.9
20 0.840 4.1 75.1 58.7
40 0.420 0.9 76.0 58.2
49~63 60 0.250 1.0 77.0 57.6
100 0.149 4.3 81.3 55.2
200 0.075 37.8 119.1 34.4
<200 <0.075 62.5 181.7 0

142
附錄表 4(續) 草嶺地區土壤粒徑分析結果(3/3)
土壤深度(cm) 篩號(#) 粒徑(mm) 未通過篩網之土重(g) 累積未通過篩網土重(g) 累積通過土重百分比(%)
10 2.00 75.4 75.4 57.2
20 0.840 2.5 78 55.8
40 0.420 0.6 78.5 55.4
63~77 60 0.250 0.5 79.1 55.1
100 0.149 4.2 83.3 52.7
200 0.075 34.1 117.4 33.4
<200 <0.075 58.8 176.2 0
10 2.00 53.8 54 56.8
20 0.840 3.0 57 54.4
40 0.420 0.7 57.5 53.8
77~91 60 0.250 0.5 58.0 53.5
100 0.149 2.9 60.9 51.1
200 0.075 29.3 90.2 27.6
<200 <0.075 34.4 124.6 0

143
附錄表 5 田寮地區(A)現地積水入滲試驗土壤含水量結果表
深度(cm) (1) (2) (3) (4) (5) (6) (7)
試驗項目 0∼7 7∼21 21∼35 35∼49 49∼63 63∼77 77∼91

濕重 120.0 167.6 177.7 181.4 184.9 187.5 -


初始含水量
乾重 109.3 148.6 155.6 155.7 156.0 161.4 -
( A1-0115 )
含水量(%) 9.8 12.8 14.2 16.5 18.5 16.2 -

濕重 - 127.6 174.4 171.0 163.7 191.8 198.3


積水 15min
乾重 - 108.3 151.6 150.1 147.0 157.0 154.4
( A2a )
含水量(%) - 17.8 15.0 13.9 11.4 22.2 28.4

濕重 - 129.7 168.1 168.5 182.6 178.0 186.0


積水 30min
乾重 - 107.7 147.0 150.0 156.4 147.1 145.8
( A2b )
含水量(%) - 20.4 14.4 12.3 16.8 21.0 27.6

濕重 - 145.0 172.8 162.8 194.2 193.1 207.2


積水 60min
乾重 - 121.9 147.8 147.0 164.0 166.0 176.3
( A2c )
含水量(%) - 18.9 16.9 10.7 18.4 16.3 17.5

備註: ” - “ 表示缺失。

144
附錄表 6 仁德地區(B)現地積水入滲試驗土壤含水量結果表
深度(cm) (1) (2) (3) (4) (5) (6) (7)

試驗項目 0∼7 7∼21 21∼35 35∼49 49∼63 63∼77 77∼91


濕重 85.50 174.60 168.40 158.90 165.50 163.30 109.00
初始含水量
乾重 79.20 161.40 155.90 146.20 153.90 152.30 102.30
( B1-1115 )
含水量(%) 7.95 8.18 8.02 8.69 7.54 7.22 6.55

濕重 - 48.4 210 194.7 167.6 171.5 167.6


積水 15min
乾重 - 36.9 178.3 176.8 155.2 160.4 157.8
( B2a )
含水量(%) - 31.17 17.78 10.12 7.99 6.92 6.21

濕重 107.80 188.80 194.40 177.10 164.50 164.60 170.30


初始含水量
乾重 95.80 180.00 186.30 168.30 157.00 157.70 164.20
( B1-0518 )
含水量(%) 12.53 4.89 4.35 5.23 4.78 4.38 3.71
濕重 - 135.90 157.70 154.20 119.60 121.50 140.70
積水 30min
乾重 - 121.10 151.10 146.10 113.50 115.70 134.80
( B2b )
含水量(%) - 12.22 4.37 5.54 5.37 5.01 4.38

濕重 - 109.5 188.2 161.6 150.3 136.7 132


積水 60min
乾重 - 96 177.9 153.4 142.3 130.3 126.6
( B2c )
含水量(%) - 14.06 5.79 5.35 5.62 4.91 4.27
備註: ” - “ 表示缺失。

145
附錄表 7 草嶺地區(C)現地積水入滲試驗土壤含水量結果表
深度(cm) (1) (2) (3) (4) (5) (6) (7)

試驗項目 7∼21 21∼35 35∼49 49∼63 63∼77 77∼91 91∼105


濕重 157.50 198.10 189.10 188.10 162.40 138.00 -
初始含水量 乾重 145.40 179.20 179.00 174.00 153.50 129.40 -
( C1-0313 ) 含水量
9.78 9.64 8.20 8.10 7.71 7.10 -
(%)

濕重 - 30.10 223.90 229.10 229.30 188.80 59.30


積水 15min 乾重 - 23.90 198.70 198.90 199.60 168.40 55.20
( C2a ) 含水量
- 25.94 12.68 15.18 14.88 12.11 7.43
(%)

濕重 - 159.50 210.40 213.70 172.40 183.10 166.00


積水 30min 乾重 - 133.20 181.20 181.70 150.80 172.40 157.20
( C2b ) 含水量
- 19.74 16.11 17.61 14.32 6.21 5.60
(%)

濕重 - 163.80 199.40 199.50 197.40 160.20 74.90


積水 60min 乾重 - 133.20 172.20 187.40 183.80 149.90 69.10
( C2c ) 含水量
- 22.97 15.80 6.46 7.40 6.87 8.39
(%)

備註: ” - “ 表示缺失。

146
自述

中文姓名:邱南殼
英文名字:Na-Ko Chiu
籍貫:台灣省屏東縣
出生日期:民國 67 年 3 月 18 日

學歷:民國 92 年 國立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
民國 89 年 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地質學系畢業
民國 85 年 省立屏東高級中學畢業
民國 82 年 省立光春國民中學畢業
民國 79 年 省立光春國民小學畢業
民國 73 年 公立光春托兒所畢業
經歷:民國 92 年 2 月~7 月 私立長榮高級中學地球科學兼任老師
民國 92 年 1 月 私立長榮高級中學地球科學野外助教
民國 91 年 9 月~92 年 1 月 地球科學系野外地質學助教
民國 91 年 2 月~6 月 地球科學系行政助教
民國 90 年 9 月~91 年 1 月 地球科學系構造地質學實習助教
住址:920.屏東縣潮州鎮光春里光復路 155 號
電話:(08)7882308
E-Mail:kennethconch@yahoo.com.tw

14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