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国内市场有机热载体组成与热稳定性的探究

司荣 郭琳媛 张睿 罗娟
(中国锅炉水处理协会 北京 朝阳 100013)

摘 要 本文以目前我国使用较多的几类有机热载体为研究对象,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研
究。实验数据表明石蜡基、环烷基矿物油型有机热载体最高允许使用温度为 300℃,以
加氢基础油为原料生产的矿物油型有机热载体最高允许使用温度可达 310℃;芳香基矿
物油型有机热载体最高允许使用温度一般在 310℃,个别可达 320℃;以烷基苯为主要
成分的普通合成型有机热载体最高允许使用温度不超过 300℃;二甲苯基醚类合成型有
机热载体最高允许使用温度为 310℃;以氢化三联苯为主要成分的合成型有机热载体属
于具有特殊高热稳定性的合成型有机热载体,其最高允许使用温度可达 340℃。
关键词 有机热载体 热稳定性 变质率 最高允许使用温度

有机热载体(heat transfer fluids)是作为传热介质使用的有机物质的统称。包括被称为


热传导液(heat transfer fluids)、导热油 (hot oils)、有机传热介质(organic heat transfer
carriers)、热媒(heating media)等用于间接传热目的的所有有机介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
济的快速发展,先进生产工艺的需要,有机热载体作为传热介质已广泛应用于石油输出、石
油化工、能源、食品加工、药物合成、合成纤维、合成树脂、纺织印染、建材、交通等行业。
相比有机热载体,作为传统的传热介质——水,具有资源丰富,容易获得,使用过程中
不易变质(水分子的氢氧键非常强,不易被破坏)等优点。但水的沸点为 100℃,超过该温
度使用,需要加压,使用温度越高,压力越大,进而带来设备上的一系列复杂要求,如压力
高,对设备要求高,操作相对复杂,维护成本高,控温精度不高等缺点。
有机热载体作为传热介质,其最大的优点是,在常压下便可获得较高的使用温度。但作
为有机介质,有机热载体在高温下存在变质,易于燃烧等缺点。
作为在高温下使用的传热介质,有机热载体热稳定性即有机热载体在高温下抵抗热裂解
化学分解的能力,是其最重要的品质之一。热稳定性是有机热载体最重要的使用性能指标,
能够反映油品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倾向,也就是说,随着温度的升高,有机热载体将发
生裂解和聚合反应,裂解产生气体或小分子等低沸点物质,聚合产生分子量较高,甚至焦炭
等高沸点的物质。有机热载体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所生成的低沸物以气体形式存在于系统中,
会导致循环泵气蚀和加热炉内传热恶化;高沸物和不能蒸发产物的产生将使液体黏度增大,
导致循环泵的运转负荷加大,而且易使循环系统中的介质流速降低,边界层厚度增大,使系
统传热恶化,造成过热和炉管结焦。因此有机热载体的热稳定性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油品的使
用寿命、装置运行周期,安全生产情况及企业的经济效益。
1 试验部分
1.1 仪器
热稳定性试验仪(控温精度:±0.5℃);电子分析天平;气相色谱仪(氢火焰离子化检
测器和 RIPP HTSD 毛细管柱)
;球管蒸馏仪(蒸馏体积:10-60ml;温度调节范围:40-300℃)
1.2 材料与试剂
氮气;异丙醇;干冰
1.3 试验过程[1]
将有机热载体样品装入玻璃安瓿瓶或钢制试验管中通入氮气后密封,将其置于保护管
中,放入加热器加热至规定的时间。加热时间为:试验温度为小于或等于 320℃,连续加热
720h;试验温度为 320℃以上,加热时间为 1000h。加热完成后,将玻璃安瓿或钢制试验器
在异丙醇和干冰混合物中冷却 5-10min 后打开,在室温下使气体挥发,对加热后的样品称量,
计算质量损失测定样品加热后产生的气相分解产物;采用 SH/T 0558-1993《石油馏分沸程分
布测定法(气相色谱法)》测定其高沸物和低沸物的质量分数;采用球管蒸馏器测定其不能
蒸发产物的含量。然后计算出试样在试验后的变质率(%)。变质率为气相分解产物、低沸
物、高沸物和不能蒸发产物之和(其中低沸物、高沸物数值需校正)。
通过变质率的测定,确定有机热载体的热稳定性。变质率越小,热稳定性就越好。通过
热稳定性的测定,可以进一步确定有机热载体的最高允许使用温度。GB 23971-2009《有机
热载体》规定,变质率小于 10%的热稳定性试验温度可作为该产品的最高允许使用温度[2]。
2 结果与讨论
根据化学组成有机热载体可分为合成型有机热载体和矿物油型有机热载体,本文主要研
究了目前几类常见的有机热载体的热稳定性及其使用规律。
2.1 矿物油型有机热载体
矿物油型有机热载体是以石油为原料,利用经蒸馏和精制(包括溶剂精制和加氢精制)
工艺得到的适当馏分生产的产品,其主要组分为烃类的混合物。根据基础油的组成,矿物油
型有机热载体大致可分为石蜡基、环烷基和芳香基三大类。矿物油型有机热载体具有以下特
点:馏程较宽,一般为 320~500℃,其典型色谱图如下:
图 1:矿物油型有机热载体色谱图

由色谱图可看出矿物油型有机热载体为多个连续的峰组成,表明其成分复杂。
2.1.1 石蜡基和环烷基混合物为主要成分的矿物油型有机热载体
以石蜡基和环烷基混合物为主要成分的矿物油型有机热载体,密度范围一般在 840~
870kg/m3 之间;40 ℃运动黏度在 30mm2/s 左右。将以石蜡基和环烷基混合物为主要成分的
4 种矿物油型有机热载体产品分别在 300 度、310 度、320 度加热 720 小时后,其变质产物
分析如下:
表 1 矿物油型有机热载体(石蜡基和环烷基混合物)不同温度下变质产物


样品 试验温度℃ 气相分解产物 % 低沸物% 高沸物% 不能蒸发产物% 变质率%

300 0.03 1.1 0 1.46 2.54

K-A 310 0.04 1.9 0.1 1.15 3.13

320 0.23 9.8 1.7 2.60 13.80

300 0.06 2.3 0.7 1.87 4.81

K-B 310 0.14 4.1 1.4 4.80 10.04

320 0.36 13.8 4.2 9.18 25.53

300 0.07 1.0 0.2 4.02 5.17

K-C 310 0.23 4.8 0 6.93 11.40

320 0.85 15.1 1.2 7.82 23.56

300 0.03 1.3 0.3 0.50 2.09

K-D 310 0.09 2.0 0.6 0.48 3.07

320 0.47 8.8 0.75 0.86 10.33

注:气相分解产物质量分数在 0.5%以下可忽略不计

此类矿物油型有机热载体在 300℃较为稳定,变质率在 2-5%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变


质率增加,其中样品 K-A、K-D 变化幅度较小,310℃时变质率为 3.09%、3.15%。样品 K-B、
K-C 变质率分别增加了 2.1、2.2 倍,达到了 10.3%、11.76%超出了 10%,因此该类有机热载
体最高允许使用温度为 300℃。热稳定性温度为 320℃时四个样品变质率均超过了 10%。由
此可看出烷基、环烷基矿物油型有机热载体最高允许使用温度不超过 320℃。样品 K-A、样
品 K-D 经笔者了解,为以加氢基础油为原料生产的产品,加氢处理后的矿物油型有机热载
体 300℃、310℃变质率较低,这是因为,加氢后,基础油中不饱和烃的双键部分转化为单
键,烷烃热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优于不饱和烃,随着温度的升高,变质率增速缓慢。同时,
以加氢基础油为原料生产的有机热载体其变质产物主要是低沸物,这说明在加热过程中有机
热载体主要发生了热劣化反应,烷基链或环烷环断裂产生了小分子物质。以普通原料生产的
产品其变质产物为低沸物和不能蒸发产物,这可能是由于在加热过程中烷基链或环烷环断裂
产生了小分子物质的同时,产品中的不饱和键发生缩合,产生分子量较大的物质。
2.1.2 芳香基混合物为主要成分的矿物油型有机热载体
以芳香基混合物为主要成分的矿物油型有机热载体主要是炼油厂经重整后的塔底产物,
经简单加工处理后作为有机热载体使用。该类热有机热载体主要是由单环或多环的芳香烃和
烷基芳香烃构成,性质稳定不易分解[3],热稳定性较烷基、环烷基矿物油型有机热载体好。
表 2 矿物油型有机热载体(芳香基混合物)不同温度下变质产物


样品 试验温度℃ 气相分解产物 % 低沸物% 高沸物% 不能蒸发产物% 变质率%

310 0.18 2.5 1.3 0.84 4.61


K-E
320 0.41 4.0 2.3 1.98 8.16

310 0.33 3.1 1.3 1.05 5.40


K-F
320 0.70 5.1 1.8 5.12 12.32

310 0.11 1.3 0.7 0.85 2.83


K-G
320 0.33 2.5 2.4 1.12 5.97

加热后,变质率较低的样品呈棕红色,变质率越高,颜色越深,部分样品加热完成后,
为黑色不透明状。该类产品因各炼油厂加工工艺不同,同时作为炼油厂塔底废料,一般不做
过多处理,故质量不稳定。如某厂家同一品牌不同批次样品热稳定性结果见:
表 3 K-F 不同批次样品 320℃变质产物

样品 试验温度℃ 变质率%

K-F-1 320 9.07

K-F-2 320 13.45

K-F-3 320 12.32

因此对于原料来源质量稳定的产品,最高允许使用温度可达 320℃,对质量来源不稳定
的产品建议在 310℃下使用,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2.2 合成型有机热载体
合成型有机热载体是以化学合成工艺生产的,具有一定化学结构和确定的化学名称的产
品。根据最高允许使用温度,合成型有机热载体划分为普通合成型和具有特殊高热稳定性合
成型。标准规定最高允许使用温度在 320℃以下(包括 320℃)的合成型有机热载体为普通
合成型有机热载体,最高允许使用温度在 320℃以上为具有特殊高热稳定性合成型有机热载
体。
2.2.1 普通合成型有机热载体
烷基苯是一类较常见的合成型有机热载体,其主要成分为烷基苯类同系物构成,苯环上
的支链碳数主要为 14~30,支链个数 1~2 个不等。其外观与性状与矿物型有机热载体相似,
显著区别为烷基苯类产品低温性能较好,在-50℃条件下,仍具有流动性。因此适用于北方
等地区冬季寒冷作业区。
表 4 烷基苯类合成型有机热载体不同温度下变质产物


样品 试验温度℃ 气相分解产物 % 低沸物% 高沸物% 不能蒸发产物% 变质率%

300 0.14 7.0 0.5 0.63 8.08


H-A
310 0.33 13.0 7 1.91 16.62

300 0.56 5.5 1.2 0.48 7.67


H-B
310 0.37 10.2 2.3 1.51 13.82
300 0.41 1.8 0.8 2.22 4.76
H-C
310 0.35 5.0 1.2 4.47 10.39

由数据可看出,烷基苯类有机热载体最高允许使用温度不超过 300℃,热稳定性试验温
度为 310℃时,变质率超过 10%。因此以烷基苯为主要成分的有机热载体为普通合成型有机
热载体。烷基苯类有机热载体的变质产物以低沸物为主,这可能是由于苯类物质中苄基较为
稳定,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使苯环上的长侧链断裂生成短侧链的烷基苯和烃类物质。
以二甲苯基醚为主要成分的合成型有机热载体是使用较早的一类产品,该类型产品纯度
高,二甲苯基醚含量在 97%以上,故馏程范围很窄。

图 2:二甲苯基醚类合成型有机热载体色谱图

该类产品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粘度小,40℃运动粘度为 3mm2/s 左右。在标准未实施之前,


该产品宣称最高允许使用温度为 330℃。经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表 5 二甲苯基醚类合成型有机热载体不同温度下变质产物

试验温度℃ 气相分解产物% 低沸物% 高沸物% 不能蒸发产物% 变质率%

300 0.06 1.5 2.0 0.01 3.51

310 0.06 1.7 4.95 0.00 6.65

320 0.03 1.7 10.9 0.00 12.60

醚是一类较稳定的化合物,醚中 C-O 键不易断裂,故在加热反应中,裂解产生的低沸

物较少。该类产品变质率随温度的升高有较为明显的指数倍数规律。如:以 Zt 代表不同温

度下变质率, X 代表指数常数。
Z300×X1= Z310 得 X1=1.89
Z310 X2= Z320 得 X2=1.89
X =1.89
Z 320 Z 330
 1.89  得 Z330=33.07
720 1000
为验证该计算结果,将该样品在 330℃下加热 1000h,加热后变质率如下表:
表 6 330℃二甲苯基醚类合成型有机热载体变质产物

试验温度℃ 气相分解产物% 低沸物% 高沸物% 不能蒸发产物% 变质率%

330 0.05 2.8 30.7 0.33 33.72


由不同温度下该类产品的变质率实验结果可看出,
该类产品在 310℃时变质率为 6.65%,
320℃时变质率为 12.60%,320℃下变质率超过 10%,因此,其最高允许使用温度为 310℃
2.2.2 具有特殊高热稳定性的合成型有机热载体
具有特殊高热稳定性的合成型有机热载体具有以下特点:一般是由一种或几种化合物
(包括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组成,化学组成比较单一。大多数具有特殊高热稳定性的合成
型有机热载体馏程窄;从结构上看,基本上都是芳烃型结构,而且大都是两环或三环的芳烃
化合物。具有特殊高热稳定性的合成型有机热载体热稳定性要优于矿物油型和普通合成型产
品,其密度一般在 900kg/m3 以上,黏度较低,在使用过程中换热效率高。
目前使用较多的合成型产品主要成分有氢化三联苯类产品。氢化三联苯是三联苯部分加
氢的产物[4],是邻、间、对氢化三联苯混合物,其中对位比例不超过 30%,否则出现沉淀[5]。
以氢化三联苯为主要成分的合成型有机热载体是我国目前主要使用的一类高温有机热载体。

图 3:氢化三联苯类合成型有机热载体色谱图

表 7 氢化三联苯类合成型有机热载体不同温度下变质产物

不能蒸发产
样品 试验温度℃ 气相分解产物% 低沸物% 高沸物% 变质率%
物%

330 0.14 3.0 0.7 0.39 4.21


TH-A
340 0.21 8.3 1.1 0.33 9.80

330 0.21 0.7 1.7 0.25 2.64


TH-B
340 0.42 1.9 5.0 1.29 8.50

320 0 2.5 0.9 0.22 3.61


TH-C
330 0.02 4 1.1 1.03 6.10

由上表可看出氢化三联苯热稳定性较好,最高允许使用温度在 330℃以上,部分可达
340℃。不同的产品变质物中高沸物、低沸物无明显规律。这可能是由于不同产品加氢程度
不同导致。
3. 结论:
本文以目前我国使用较多的几类有机热载体为研究对象,对其热稳定性为进行了研究。
实验数据表明石蜡基、环烷基矿物油型有机热载体最高允许使用温度为 300℃,以加氢基础
油为原料的矿物油型有机热载体热稳定性较以未加氢处理过的原料生产的产品热稳定性高,
其最高允许使用温度可达 310℃,芳香基矿物油型有机热载体最高允许使用温度一般在
310℃,个别可达 320℃;以烷基苯为主要成分的普通合成型有机热载体最高允许使用温度
不超过 300℃;二甲苯基醚类合成型有机热载体最高允许使用温度为 310℃;以氢化三联苯
为主要成分的合成型有机热载体属于具有特殊高热稳定性的合成型有机热载体,其最高允许
使用温度可达 340℃。
需要注意的是采用 GB/T 23800-2009 热稳定性的测定是在一个相对理想的条件下,热作
为温度和加热时间的函数对有机热载体的影响。它反映的是有机热载体本身的性质。有机热
载体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性能还会受到如材料、污染、热量累积、循环系统中的温度及其他
因素的影响。以上几类有机热载体热稳定性的测定为有机热载体用户根据工艺及环境选择合
适的有机热载体,提供指导和参考;为有机热载体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及生产管理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有机热载体热稳定性测定法 GB/T 23800-200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有机热载体 GB 23971-2009

[3] 孙成杰,高显振,L-QC320 导热油的研制[J],润滑油,2007, 22(2): 32-36.

[4] 孙巨,张德根,导热油国内外概况[J],广东化工,1990,2: 25-28.

[5] 冯蕾,导热油技术及其应用实例[J],润滑油,2005, 20(6): 58-6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