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海棠归宿

返回故乡的列车在黎明还未破晓的冬夜中负重前行,就好像彼时我来时撒着泪水彳亍在麻
木的北京市一样,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在坚持什么,先生送我这样一捧海棠,它能不能挺过
严寒的北京而抵达人心所向之处?我无从可知。

列车在轨道上重复着一个又一个千百遍练就的动作,雪花的喧嚣令列车上的人们颤栗着,
我也不经意间沉默了。眼前一个又一个在北京的所见所谓飞驰宛若闪电一般在眼前浮现,
人们敬仰的目光,手中捧着的百花,周总理的遗像……

1976 年的冬季严寒之处不止局限于自然与内心,还有梦光的黯然失色。列车上的人潮无
声无息,有的人手捧白花,有的人手捧周总理的遗像,而我,手捧一束束危在旦夕的海
棠……

曾几何时,列车停滞,人们心目中的希望之火彻底破灭……那一刻中国人民的魂魄分崩离
析、支离破碎……1976 年的 1 月,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个惨痛的时光,也许数十
年后人们再回首,依旧会沉默吧。

手中一阵空虚,冬季的海棠,没能挺过北京的黎明,它枯萎在了破晓之际,枯萎在了我的
面前,枯萎在了人们所希冀的梦中……列车终于抵达了故乡,捧着枯萎凋谢的海棠,走下
火车,没有愣住,目不斜视急匆匆赶往火车站之外。

果真与在北京的街头看到的一样,人们捧着百花和周总理的遗像在街道上庄严地游行着,
却是无言,没有人吐出一句话,欲言又止,又藏着多少的难言之隐。泪珠闪烁着,流淌在
冷冰冰地地面上,殊不知,很快便会被严冬吞噬而凝结在这里……

手捧冬季枯萎的海棠,迈向学校道路的每一步都很艰难,不知道自己究竟得到了什么,这
一程又明白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该怎样去做,不知
道自己有没有真的完成自己的任务,我手中枯萎的海棠,是否预示着先生交给我的任务我
已经失败了,是否预示着我不配做这名使者,是不是预示着 1976 年的 1 月自始至终没有
黎明……

彷徨之中,不知不觉来到了学校门口。校长和领导以及同学们已经等候多时。当看到校长
慈祥的面孔时,终于失声痛哭,跪在了他的面前。

“校长!对不起你,对不起同学们,对不起先生……”泪水冲洗了脸颊的青涩,校长扶起
来的那一刻,目光投在了海棠上。

“先生送的海棠在列车上还没能走出北京便已经枯萎了……辜负了大家。”目光渐渐凝固
地望着虚空,只是校长接过海棠,捧着它来到了学校里种的一科老槐树下。

槐树上挂满白花,是这一路来看到的最多的花朵,是为数不多在冬季也可以散发情感温暖
的花朵——的花朵。校长派同学为自己送来铁锹,亲手挖开了一个小坑,将枯萎的海棠放
入了坑中,于是又将层层干土埋上,让它们长眠在槐树下吗?
校长摘下眼镜,拿毛巾擦了擦眼角的哀伤,说道:“就让它们化作春泥更护花吧。它们把
灵魂留在了北京,把希望送给了未来。海棠的精神,值得我们一生学习。”

是的,就让它化作春泥更护花,埋在大槐树下,将希望寄托给未来,也许这就是“鞠躬尽
瘁,死而后已”吧。

全场所有人不约而同地向大槐树鞠了三个躬,目光所向是槐树,是百花,无声地哭泣漫步
了整个国家,全世界陪彼时的中国失眠。

或许这样的情形并不是想要看到的,但是他的泪水,一定也会不经意间流淌在心中。
1966 年邢台地震,周总理三次亲身赶赴灾区,为灾民的受灾而多次流下心痛的泪水。
1964 年,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人们的目光中浮现出的不是蘑菇云而是无限的荣
光,国人站起而散发的荣光,为之可以与国民自豪一生。1967 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
功,光芒给予中国的是民族的信仰和未来有待可期的希望。

时隔 43 年,当代之中国,再度回首过往的峥嵘岁月,是否会沉默,是否会落泪,是否会
为当今国之昌盛而欢呼?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1992 年中共十四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建立。中国人居安思危,反躬自省,定然令祖国繁荣昌盛、永
垂不朽。

谨以本文纪念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