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搜神记.

董永》

原文:

汉董永,千乘人。少偏孤①,与父居。肆力②田亩,鹿车③载自随。父亡,无以葬,

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④之。永行三年丧毕。欲还主

人,供其奴职。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⑤。主人谓永曰:“以钱与

君矣。”永曰:“蒙君之惠,父丧收藏⑥。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

主曰:“妇人何能?”水曰:“能织。”主曰:“必尔⑦者,但令妇为我织缣⑧百匹。”

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女出门,谓永曰:“我,天之织女也。缘⑨君至

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凌空⑩而去,不知所在。

注释:

1. 偏孤:年幼时死去了母亲。

2. 肆力:尽力,极力。

3. 鹿车:古时候一种小车。

4. 遣:打发走。

5. 俱:一起。
6. 收藏(zàng):收葬。

7. 尔:这样,如此。

8. 缣(jiā n):细绢。

9. 缘:因为。

10. 凌空:升向空中。

译文:

汉朝董永是千乘人。年少时就死了母亲,和父亲住在一起。(父子)一起尽力种地,

(董永)用小车载着父亲,自己跟着。父亲死了,没有什么东西埋葬,就自己卖身

为奴,用(卖身的钱)供办丧事用。主人知道他贤能,给了他一万钱而且打发他自

由地走了。董永行完了三年守丧之礼,要回到主人家,再去做奴仆。在道上碰见一

个女子对他说:“愿意做你的妻子。”于是董永就和她一起(到主人家去了)。主人

对董永说:“(我)把钱给了你了。”董永说:“蒙受您的恩惠,(使我)父得以收

葬。我虽然是贫穷无知的人,一定要勤劳服侍尽心尽力,来报答您的大德。”主人

说:“(这)妇女会做什么?”董永说:“会织。”主人说:“一定要这样的话,只让你

的妻子替我织一百匹细绢(就行)。”于是,董永的妻子给主人家织绢,十天织完

了。女子出了门,对董永说:“我是天上的织女。因为你最孝顺,天帝让我帮助你

偿还债务。”说完升上高空而离去,不知到哪儿去了。
主题:

《搜神记·董永》是写一个孝子卖身葬父,感动了天帝,让织女帮助他还债的故

事。 董永出生于东汉时期,“孝”在当时是社会的核心主题,也是这篇小说产生的

动因,而遇仙则是它的目的所在。它告诫世人,孝顺的人会有天神相助。在当时的

封建社会环境下,古代人民对于神灵都有一种特殊的尊崇,用带有神话色彩的方式,

将孝道提升到一个神仙的高度,这样更便于让普通百姓接受。

故事情节:
开端
董永年少时就死了母亲,和父亲 发展
住在一起。父子一起种地为生。
董永行完了三年守丧之礼,要
父亲死了,没有什么东西埋葬,
就自己卖身为奴,用卖身的钱来 回到主人家,再去做奴仆。
办丧事。

高潮
结局
董永在街上碰到一个女子说愿意
做她的妻子。于是,董永带着女 女子告诉董永她是天上的
子去报答主人的恩惠。女子在十 织女,天帝让她帮助董永
天内为主人织了一百匹细娟以助 偿还债务,说完她便升上
董永报答主人的恩惠。 高空离去了。

角色:

1. 董永
 勤劳
o 年少时母亲死了,和父亲住在一起,父子一起尽力种地。
o 董永用小车载着父亲,自己跟在后面。

 忠厚
o 董永及至三年服丧完毕,回到主人那里,主人说钱是送给他的,可他
却坚持“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
 孝敬父母的形象
o 作者叙述他“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 “为奴”已足表明孝心,“自卖”则
更感人肺腑。

2. 织女
 贤良
o 帮董永给主人家织一百匹细绢报恩。

3. 主人
 乐善好施
o 父亲死了,董永没有什么东西埋葬,就卖身为奴,他想用卖身的钱供
办丧事用。主人知道他贤能,给了他一万钱,让他举办丧礼。

语言特点:

特点 说明 例子

语言简单,朴素、简明 全文没有运用华丽的词语,  道逢一妇人,曰:“愿


易懂 也没有引经据典,直接用浅 为子妻。”遂与之俱。
白的语言描写了小说的情节  语毕,凌空而去,不
发展。 知所在。
人物刻画鲜明 全文把董永的孝心和知恩图  乃自卖为奴,以供丧
报的形象都刻画出来。 事。
 永虽小人,必欲服勤
致力,以报厚德。
 缘君至孝,天帝令我
助君偿债耳。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