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5

文章 1

政策的制定者和实践者为什么要关心国际事务的学术研究?执行外交政策的人经常会忽视学术理论者,但是抽象的理论世界
与现实的政策世界之间有着不可避免的联系。我们需要一些理论来理解每天轰炸我们的信息。即使是蔑视“理论”的决策者,也
必须依靠他自己关于世界如何运转的想法来决定该做什么。如果一个人的基本组织原则存在缺陷,就很难制定良好的政策,就
像不了解现实情况而意图构建良好的理论一样困难。对于理论以及政策的分歧通常取决于对构成国际结果的不同力量的认识上
的分歧。
例如,以当前关于如何应对中国的辩论为例。从一个角度看,中国的崛起是崛起的大国以潜在危险的方式改变全球力量平衡
的趋势的最新例证,特别是当它们因不断增长的影响力而更加雄心勃勃时。从一个角度看,中国未来行为的关键在于其行为是
否会因其融入世界市场以及民主原则不可避免的传播而改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关系将受到文化和身
份问题的影响:中国会把自己视为是国际社会的正常成员还是应得到特殊待遇的单一国家。
同样地,关于北约扩张的争论也因人所采用的理论而异。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北约的扩张是在俄罗斯软弱时期扩大西方影
响力的努力,远远超出了美国重要利益的传统范围,但从自由主义的角度来看,这很可能会引起莫斯科的严厉回应。扩张将加
强中欧新生的民主制度,并将北约的冲突管理机制扩展到潜在的动荡地区。第三种观点可能会强调将捷克共和国,匈牙利和波
兰纳入西方的安全共同体,因其成员具有共同的身份,所以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战争。
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捕捉到当代世界上政治所有的复杂性。因此,拥有各种各样相互竞争的想法而不是一个单一的理论正
统观念,会对我们更好。理论之间的竞争有助于揭示它们的优势和劣势,并刺激随后的完善,同时揭示传统知识的缺陷。尽管
我们应该谨慎地强调发明性而不是权责性,但我们应该欢迎并鼓励当代学术的异质性。

我们来自哪里?
国际事务研究最好被理解为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激进传统之间的长期竞争。
现实主义强调国家之间存在持久冲突的倾向;自由主义确定了减轻这些冲突倾向的几种方法。激进的传统描述了整个国家之
间关系的体系会怎样变化。这些学说之间的界限有些模糊,许多重要的著作都不能被单一地认为属于哪一学说,但其中的辩论
在很大程度上定义了该学科。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是整个冷战时期的主要理论传统。它把国际事务描述为自私国家之间争权夺利的行为,并且对消除冲突和战争的前

景普遍持悲观态度。在冷战年代,现实主义占主导地位,因为它为战争,同盟,帝国主义,合作障碍和其他国际现象提供了简

单而有力的解释,并且因为它所强调的竞争与美苏对抗的主要特征是一致的。

当然,现实主义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理论,它的思想在整个冷战时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汉斯·摩根索(Hans Morgenthau)和

莱因霍尔德·尼布尔(Reinhold Niebuhr)等“古典”现实主义者认为,国家与人类一样,天生就有统治他人的欲望,这导致他们

发动战争。摩根索还强调了古典的,多极的,均势的制度的优点,并认为美国与苏联之间的两极竞争特别危险。

相比之下,肯尼思·沃尔兹(Kenneth Waltz)提出的“新主义”理论则忽略了人性,而将注意力集中在国际体系的影响上。对于

华尔兹来说,国际体系由许多大国组成,每个大国都在寻求生存。由于系统是无政府状态的(即,没有中央机构来保护国家之

间的相互保护),因此每个国家都必须独立生存。沃尔兹认为,这种情况将导致较弱的国家与更强大的竞争对手保持平衡,而

不是与之抗衡。与摩根索相反,他声称双极性比多极性更稳定。

对现实主义的一个重要改进是罗伯特 ·杰维斯(Robert Jervis ),乔治·奎斯特(George Quester)和史蒂芬·范埃弗拉

(Stephen Van Evera)提出的进攻防御理论。这些学者提出当国家之间可以轻易互相征服时,战争就会很容易发生。但是,当

防御比进攻容易时,安全性更加丰富,扩张的意愿激励,合作可能开花结果。如果防御有优势,国家就可以区分进攻性武器和

防御性武器,然后各国就可以在不威胁他人的情况下获得自我防御的手段,从而削弱了无政府状态的影响。对于这些“防御性”

现实主义者来说,国家只是寻求生存,大国可以通过建立平衡的联盟并选择防御性的军事姿态(例如报复性核力量)来确保安

全。
不要奇怪,华尔兹和其他大多数新现实主义者认为在大多数冷战时期美国都是极为安全的。他们的主要担心在于采取过于具
有进攻性的外交策略可能会浪费美国的优势地位。因此在冷战末期,现实主义就从摩根索关于人性的黑色沉思中转向了一种更
加乐观的态度。

自由主义
现实主义的主要挑战来自广泛的自由主义理论家族。一连串的自由主义思想认为,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会阻止各国使用武力相
互对抗,因为战争会威胁到双方的繁荣。第二种观点常与伍德罗·威尔逊总统联系在一起,它认为民主的扩散是世界和平的关键,
理由是民主国家固有地比专制国家更加和平。第三种最新理论认为,国际机构,例如国际能源署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可以帮助
克服自私的国家行为,主要是通过鼓励各国放弃眼前的收益,以获得持久合作的更大利益。
尽管一些自由主义者并不在意新的跨国行为行动者(尤其是国际组织)正逐渐侵蚀入国家力量中这一观点,但自由主义通常
将国家视为国际事务中的主要角色。所有自由主义理论都暗示,合作比现实主义所允许的防御理论更为普遍,但是这两种观点
为促进合作提供了不同的方法。

激进的方法
1980 年代之前,马克思主义一直是主流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传统的主要替代品。在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把国家制度视为理所
当然的地方,马克思主义既为国际冲突提供了不同的解释,又为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国际秩序提供了蓝图。
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将资本主义视为国际冲突的主要原因。因为无休止地争取利益所以资本主义国家互相争斗,因为在社
会主义上看到了使资本主义消亡的种子,所以资本主义国家会攻击社会主义国家。相比之下,新马克思主义的“依赖”理论则关
注于先进的资本主义强国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前者通过与发展中国家统治阶级的邪恶联盟,来利用后者而攫取
利益。解决方案是推翻这些寄生精英并成立一个致力于自治发展的革命政府。
这两种理甚至在冷战结束前就已经失去了信用。先进工业强国之间进行经济和军事合作的悠久历史表明,资本主义并非不可
避免地导致冲突。共产主义世界的痛苦分裂表明,社会主义并不总是促进和谐。依赖理论遭受了类似的经验上的挫折,但其中
越来越清楚的是,首先,积极参与世界经济是比自主发展社会主义更好的繁荣之路。其次,很多发展中国家证明自己有能力与
跨国公司和其他资本主义机构成功进行议价。
当马克思主义屈服于各种失败时,其理论却被一群理论家所推崇,他们从文学批评和社会理论的后现代著作浪潮中大量借用。
这种“解构”的方法对设计一般或普遍理论如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努力公开表示怀疑。事实上,其支持者强调语言和话语在塑
造社会成果中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这些学者起初专注于批评主流范式,但没有为它们提供更加积极的备选项,因此在 1980 年
代的大部分时间里,他们仍然是一个自觉的异见少数派。

国内政治
并非所有有关国际事务的冷战学说都完全符合现实主义,自由主义或马克思主义范式。特别是,许多重要作品着眼于国家,
政府组织或个人领导人的特征。自由主义理论的民主纲领就属于这一范畴,像格雷厄姆·艾里森和约翰·斯坦布伦纳这样的学者
利用组织理论和官僚政治来解释外交政策行为,以及杰维斯,欧文·贾尼斯等人应用社会和认知心理学的努力也属于这一范畴。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努力并未试图提供国际行为的一般理论,而是验证那些可能导致国家行为违背现实主义或自由主义方法
的预测的其他因素。因此,许多文献应被视为对三种主要范式的补充,而不是作为对整个国际体系进行分析的竞争方法。

旧天堂的新皱纹
自冷战结束以来,有关国际事务的学说已大大多样化。美国之外的声音更加突出,更多的方法和理论被认为是合规的,诸如
种族冲突,环境和国家的未来之类的新问题已被各地学者所关注。然而,似曾相识的感觉同样令人震惊。冷战的结束并没有解
决相互竞争的理论传统之间的斗争,而只是发起了一系列新的辩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即使许多社会都接受了那些相似的民
主,自由市场和人权理想的观点,研究这些发展的学者却比比以往有着更多分歧。

回归的现实主义
尽管冷战的结束使一些作者宣称现实主义注定会被抛入学术的废料堆,但有关其消亡的谣言在很大程度上被夸大了。现实主
义理论的最新贡献是它对相对和绝对收益问题的关注。在回应制度主义者关于国际制度将使国家放弃短期利益以获取更大的长
期利益的主张时,约瑟夫·格里科和斯蒂芬·克拉斯纳等现实主义者指出,无政府状态使国家担心合作的的绝对收益以及在参与
者中如何分配收益的问题。逻辑很简单:如果一个国家比其伙伴获得更大的收益,它将逐渐变得强大,其伙伴最终将变得更加
脆弱。
现实主义者也很快探索了各种新问题。巴里·波森(Barry Posen)为种族冲突提供了现实主义的解释,他指出,多民族国家
的瓦解可能会使敌对的种族群体陷入无政府状态,从而引发强烈的恐惧,并诱使每个群体使用武力来改善其相对地位。当每个
族群的领土都居住着他们的的敌人时(例如在前南斯拉夫),这个问题将尤其严重,因为双方都倾向于(先发制人)“清洗”这
些外来少数民族,并与边界之外的相同族裔混合以扩大族群。现实主义者还警告说,没有明确敌人的北约可能会面临越来越大
的压力,向东扩展其存在会危及与俄罗斯的关系。最后,迈克尔·马斯坦德诺(Michael Mastanduno)等学者认为,美国的外交
政策旨在维护美国的主导地位并塑造战后秩序以提高美国利益。那它总体上就符合现实主义原则。
现实主义范式中最有趣的概念发展是“防御性”和“进攻性”思想之间的分歧。防御性的现实主义者,例如华尔兹(Waltz),范
埃弗拉(Van Evera)和杰克·斯奈德(Jack Snyder)认为,国家对军事征服没有内在的兴趣,并辩称扩张的损失通常大于利益。
因此,他们认为,发生大国战争的主要原因是国内集团对威胁的夸大认识和对军事效力的过度信仰。
这种观点现在正从几个方面受到挑战。首先,正如兰德尔·施瓦勒(Randall Schweller)所指出的那样,新现实主义的假设是
国家只是寻求生存而“拥挤甲板”以支持现状,因为它排除了诸如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的德国或拿破仑·波拿巴
(Napoleon Bonaparte)的法国这样的掠夺性修正主义国家的威胁。他们渴望得到的东西远超过拥有的东西,并且愿意冒着被
歼灭的风险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第二,彼得·利伯曼(Peter Liberman)在他的著作《征服付出吗?》中使用了许多历史案例,例如纳粹占领西欧和苏联对东欧
的霸权,这表明征服的收益往往超过成本,这引起了对“军事扩张不再具有成本效益”这一论断的怀疑。第三,像埃里克·拉伯斯,
约翰·米尔斯海默和法雷德·扎卡里亚这样的进攻性现实主义者认为,无政府状态鼓励所有国家试图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相对实力,
因为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确定何时会出现真正的修正主义力量。
这些差异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现实主义者在诸如欧洲的未来之类的问题上存在分歧。对于范·埃弗拉(Van Evera)这样的防御
现实主义者来说,战争很少能获利,通常是军国主义,超民族主义或其他一些扭曲的国内因素造成的。由于范埃弗拉(Van
Evera)认为,冷战后的欧洲基本上不存在这种力量,因此他得出结论,该地区是“为和平而准备的”。相比之下,米尔斯海默
(Mearsheimer)和其他的进攻现实主义者认为,不论其内部特征如何,无政府状态会迫使大国竞争,在美国不再成为管控者
之后,安全竞争将随着欧洲的发展而重新欧洲在欧洲发生。

自由主义的新生活
共产主义的失败在西方引发了一轮自我祝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臭名昭著地宣称人类已
经到达“历史的尽头”。 历史很少关注这种夸口,但是西方的胜利确实极大地促进了自由主义思想的三个方面的蓬勃发展。
迄今为止,最有趣和最重要的事态发展是关于“民主和平”的热烈辩论。 尽管这场辩论的最新阶段甚至在苏联解体之前就已经
开始,但随着民主国家数量的增加和证明此关系的证据的积累,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民主和平理论是对早期主张民主制的改进,民主制固有地比专制国家更加和平。它基于这样的信念:尽管民主国家似乎与其
他国家一样经常打仗,但它们之间很少(如果有的话)互相打仗。迈克尔·道尔(Michael Doyle),詹姆斯·李·雷(James Lee
Ray)和布鲁斯·鲁塞特(Bruce Russett)为这种趋势提供了许多解释,其中最流行的是民主国家接受妥协规范,禁止对拥护相
似原则的团体使用武力。鉴于“民主制不会相互斗争”这一信念已成为克林顿政府努力扩大民主范围的重要理由,因此很难想到
再会有关于这一理论的大辩论。
因此,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对“民主和平”的信念成为美国政策的基础,与此同时,更多的研究开始确定这种理论的几个限定
词。首先,斯奈德和爱德华·曼斯菲尔德(Edward Mansfield)指出,当国家处于民主过渡时期时,他们可能更容易发动战争,
这意味着出口民主的努力实际上可能会使情况更糟。其次,乔安妮·高瓦(Joanne Gowa)和戴维·斯皮罗(David Spiro)等批评
家认为,民主国家之间显然没有战争是由于民主的定义方式和民主国家的相对匮乏(尤其是在 1945 年之前)。此外,克里斯
托弗·莱恩(Christopher Layne)指出,当民主政体在过去接近战争时,他们维持和平的决定最终与他们共同的民主性格无关。
第三,明确的证据表明民主国家之间不会发生争斗,但这仅限于 1945 年后的时代,正如 Gowa 所强调的那样,这一时期没有冲
突的原因可能更多是由于他们之间存在遏制苏联的共同利益而不是分享民主原则的冲突。
自由主义制度主义者同样也继续调整自己的理论。一方面,制度主义理论的核心主张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谦虚。据说
现在演变为了,制度是在符合每个国家的利益时促进合作的,但人们普遍认为,它们不能强迫国家以违背国家自身私利的方式
行事。
另一方面,约翰·杜菲尔德(John Duffield)和罗伯特·麦卡拉(Robert McCalla)等制度主义者将这一理论扩展到了新的实际
领域,最著名的是关于北约的研究。对于这些学者而言,北约高度制度化的特征有助于解释为何在主要对手消失之后,北约仍
能够生存和适应。
自由主义理论的经济链学说仍然具有影响力。特别是,最近有许多学者提出,世界市场的“全球化”,跨国网络和非政府组织
的兴起以及全球通信技术的迅速普及正在削弱国家的力量,并将注意力从军事安全转移到经济和社会福利上去。这种观点细节
新颖,但其基本逻辑是众所周知的:随着全球社会处于经济和社会联系网中,破坏这些联系的代价将有效地阻止单方面的国家
行动,尤其是使用武力。
这种观点意味着,在先进的工业民主国家中,战争仍是一种遥不可及的选项。 这也表明,将中国和俄罗斯带入世界资本主
义的不懈拥抱是促进繁荣与和平的最佳途径,特别是如果在这一过程中,这些国家中建立了强大的中产阶级并加剧了民主化的
压力。 让这些社会迷恋“繁荣”,竞争将受到约束,从而远离经历领域。
这种观点受到了学者的质疑,他们认为“全球化”的实际范围是适度的,而且这些各种各样的交易仍然发生在国家塑造和规范
的环境中。 尽管如此,人们相信经济学力量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大国政治,这一观点在学者,权威人士和决策者中得到了广泛
的接受,而国家的作用很可能成为未来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

建构主义理论
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倾向于关注诸如权力或贸易之类的物质因素,而建构主义方法则强调观念的影响。
不同于其他学说将国家视为当然并假设其只是为了生存的观点,建构主义者将国家的利益和身份视为特定历史过程中具有高
度可塑性的产物。他们密切关注社会中的主流话语,因为话语反映并塑造了信仰和利益,并建立了公认的行为规范。因此,建
构主义尤其关注的是变化的根源,这种方法已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马克思主义,成为对国际事务的杰出激进观点。
冷战的结束在使建构主义理论合法化的过程里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都未能预料到这一事件,并且在解
释这一事件时遇到了一些麻烦。建构主义者有一个解释:具体来说,苏联前总统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Mikhail Gorbachev)革
新了苏联的外交政策,因为他接受了“共同安全”等新思想。
此外,考虑到我们生活在一个挑战旧规范的时代,一旦明确的界限消失,身份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学者们被吸引着将这些问
题放在首位和中心的方法也就不足为奇了。实际上,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看,冷战后世界的中心问题是不同群体如何看待自己
的身份和利益。尽管权力不是无关紧要的,但建构主义强调思想和身份的创造方式,思想如何演变以及它们如何塑造国家理解
和认同的方式。
因此,欧洲人主要以国家还是大陆来定义自己很重要。德国和日本是否以鼓励其采取更加积极的国际角色的方式重新定义了
自己的过去;以及美国是接受还是拒绝其作为“全球警察”的身份。
建构主义的理论是多种多样的,并且没有针对这些问题提供统一的预测。在纯粹的概念层面,亚历山大·温特(Alexander
Wendt)认为,无政府主义的现实主义概念不足以解释国家之间为何发生冲突。而真正的问题是如何用温特的话来理解无政府
状态:“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成的。”建构主义理论的另一个焦点集中在领土国家的未来上,这表明跨国交流和共同的公民价值
观正在破坏传统的民族忠诚度,并创造出全新的政治结社形式。其他建构主义者则关注规范的作用,认为国际法和其他规范性
原则侵蚀了先前的主权概念,并改变了可以使用国家权力的合法目的。这些方面的共同主题是话语能力,它们决定着政治角色
如何定义自己和他们的利益,从而改变他们的行为。

重新考虑国内政治
与冷战一样,学者们继续探索国内政治对国家行为的影响。国内政治显然是关于民主和平的辩论的中心,斯奈德,杰弗
里·弗里登和海伦·米尔纳等学者已经研究了国内利益集团如何扭曲国家偏好的形成并导致次优级的国际行为。乔治·唐斯
(George Downs),戴维·洛克(David Rocke)等人还探索了国内机构如何帮助各国解决长期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而心理学
专业的学生则应用了前景理论和其他新工具来解释为什么决策者无法以理性的方式行事。
在过去的十年中,人们还对文化概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发展与建构主义强调思想和规范的重要性重叠。因此,托马
斯·贝尔格和彼得·卡岑斯泰因使用文化变量来解释为什么德国和日本迄今都回避了更加自力更生的军事政策。伊丽莎白·基尔
(Elizabeth Kier)对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法军事理论提供了文化解释。约翰斯顿(Laston Johnston)曾将中国外交政策的连
续性追溯到根深蒂固的“文化现实主义”形式。塞缪尔亨廷顿关于即将到来的“文明冲突”的严厉警告也反映了这一趋势,因为他
的论点是基于一个主张:广泛的文化亲和度现在正在取代国家忠诚度的。尽管这些作品以不同的方式定义了文化,并尚未完整
解释其运作方式以及其影响会如何持久,但在过去五年中,文化观点一直非常流行。这种趋势一方面反映了学术界(以及公众
辩论中)对文化问题的广泛兴趣,另一方面反映了自苏联解体以来种族,民族主义和文化冲突的激增。
关于明天的概念工具箱
这些辩论反映了当代国际事务学的多样性,但它们间也有明显的趋同迹象。大多数现实主义者认识到民族主义,军国主义,
种族主义和其他国内因素很重要。自由主义者承认,权力对于国际行为至关重要。一些建构主义者承认,思想在强大国家的支
持下和持久的物质力量支持下会产生更大的影响。每个范式的边界都是可以渗透的,并且有足够的机会进行智能套利。
这些广泛的观点中的哪一个最能为当代国际事务提供最清晰的信息,而在制定下一世纪的路线图时,决策者应该牢记哪些?
尽管许多学者(和许多决策者)都不愿承认,但现实主义仍然是理解国际关系的最引人注目的一般框架。各国继续密切注
意均势,并担心发生重大冲突的可能性。除此之外,对权力和安全的长期关注解释了为什么许多亚洲人和欧洲人现在渴望保留
并可能扩大美国在其地区的军事存在。正如捷克总统瓦茨拉夫·哈维尔(Vaclav Havel)所警告的那样,如果北约未能扩大规模,
“我们可能正在走向新的全球灾难……[这可能使我们付出比两次世界大战更多的代价。”这不是一个相信大国竞争已被永远消除
的人的话。
至于美国,过去的十年表明了它多么喜欢“第一”,以及如何坚定地保持自己的主导地位。美国利用了其当前的优势,在可能
的情况下强加了自己的偏好,甚至冒着激怒其许多长期盟友的危险。它已经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单方面的军备控制协议,在
波斯尼亚问题性的和平努力中占据了主导地位,采取了将北约扩大到俄罗斯后院的步骤,并越来越关注中国的崛起。它一再呼
吁更多地依赖多边主义,并在国际机构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只要它们的行动不符合美国利益,便对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等
机构不屑一顾。它拒绝与世界其他地区一起宣布禁止生产地雷,并在京都环境峰会上礼貌地拒绝合作。尽管美国领导人善于掩
饰自己的举止以“世界秩序”的崇高言辞,但赤裸裸的自利心却隐藏在其中。因此,冷战的结束并没有终结权力政治,而现实主
义可能仍然是我们知识工具箱中最有用的工具。
然而,现实主义并不能解释一切,明智的领导者还应牢记来自竞争对手的见解。自由主义理论确定了那些国家可以使用以实
现共同利益的工具,强调了国家和社会必须与之抗衡的强大经济力量,并帮助我们理解了国家为什么在基本偏好上可能会有所
不同。矛盾的是,由于美国的保护减少了区域竞争的危险并加强了 1945 年以后出现的“自由和平”,因此,只要美国继续努力并
在世界许多地方提供安全性和稳定性,这些因素就可能变得更加重要。 同时,建构主义理论最适合分析身份和利益如何随时间
变化,从而在国家行为中产生微妙的变化,并偶尔触发国际事务中出乎意料但影响深远的变化。欧洲的政治认同是否会继续从
民族国家转移到更多的地方地区,或者转向更广泛的欧洲认同感,就像亨廷顿强调的那种“文明”亲和力逐渐取代了民族主义一
样,这一前景也很重要。现实主义对是无法预测它们的,如果决策者完全忽略这些可能性,他们可能会落后于变革的滚滚浪潮。
简而言之,这些相互竞争的观点都抓住了世界政治的重要方面。如果我们的思维仅限于其中之一,那么我们的理解将是贫瘠
的。未来的“宽容外交官”应该意识到现实主义对权力的不可避免的作用的重视,牢记自由主义对国内力量的认识,并偶尔反思
建构主义的变革观。
第二篇文章
1:无政府状态
即便你不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也能认识到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之间的不同。这种不同是在没有国内权威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的。
如果你遇到麻烦,街上没有警察在巡逻,没有权威的法官或州法院可以上诉,也不用拨打 911。(问问乌克兰人、黎巴嫩人或卢
旺达人就知道了)。在缺少一个威权中心能够保护国家的权威的情况下,大国必须为自己提供安全保障,保持警惕,以防将来遇
到麻烦。但这种情况并不妨碍合作,也不会阻碍偶尔的小利他主义行为,但这意味着维护安全通常付出了额外的代价和恐怖的
担忧,这种代价和担忧会给国际事务投上一道长长的阴影。无政府状态可能是“国家造成的”,但大多数情况下,国家仅仅会造
成麻烦。
2:力量平衡(或额外的信用, 威胁平衡)
考虑到无政府状态(见上述),国家担心谁更强大,谁在追赶谁在落后,每个人可以采取什么步骤来避免永久的落后。权力的
平衡告诉你关于各国如何识别潜在的盟友,战争的可能性是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等很多东西。权力平衡的变动通常是危险的,
要么因为新兴大国会挑战现状,要么因为落后的国家会发动预防性战争,要么只是因为这种变化使得目前力量的对比更难以判
断,以致于增加了误判的可能性。
3:比较优势(又称“贸易收益”)
如果你从未学过国际经济学,那么你需要掌握比较优势这一基本概念,这是自由贸易的理论基础。比较优势的观点简单易懂:
各国都专门生产自己具有优势的产品,并与其他生产别的优势产品的国家进行交换。即使有一个国家在生产所有商品上具有绝
对的优势,对于每个人来说生产最具效率的产品也是更好的。这一论点的逻辑是无可辩驳的,但它需要几个世纪才能被广泛接
受。对重商主义的部分拒绝以及拥抱更加开放的贸易是当代全球化的根源,也是导致今日的世界比两个世纪前更加繁荣的原因。
不了解这一基本事实,是无法理解这个广阔而令人瞩目的国际商务网络的。
4:误解和误算
我的一位明智的朋友喜欢说,大多数国际政治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恐惧、贪婪和愚蠢。我们已经讨论了前两个(无政府状态
和权力平衡)关于恐惧,自由贸易是关于贪婪的好处)。但第三个原因愚蠢同样重要,不认识到国家领导人经常误解彼此并做出
愚蠢的举动,你就无法真正理解国际政治和外交政策。一个国家感到威胁并做出防御反应,导致其他国家错误地认为该国有巨
大而危险的野心并予以反击。然而,有时它会以另一种方式呈现,无情的侵略者会愚弄其他人使他们则认为它的目标是有限的。
国家会以一种无害的从未意图伤害他国的方式来讲述自己的自私的历史,并会因他国对这段历史的不同看法感到惊讶。
任何一个合格的国际关系专业毕业生都需要知道,即使被训练有素的顾问和庞大的政府机构的情报支持服务环绕着,国家领
导人也经常犯错误。为什么?因为信息是不完善的,其他国家有时会虚张声势或撒谎,因为官僚们和政策顾问们都有人类的小
毛病(包括懦弱,职业主义和不完全理性)。五年后你不会记得所有这些细节,但是要牢牢记住这一教训:掌权者通常不知道自己
在做什么。
5:社会建设
我不是一个建构主义者,但即使是我也承认国家和其他人类机构的相互作用常常是由不断变化的规范和身份所塑造的,而这
些规范和身份他们自己既不是神所命定的,也不是固定的。相反,他们自己就是人类互动的产物: 我们每天做什么,我们如何
说话或写作,我们如何想法和信念会随着时间而进化。人们无法理解民族主义,奴隶制的终结,法律战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
兴起和崩溃,对同性婚姻态度的改变,以及一系列的其他重要的全球现象,不了解社会现实并不是物理世界; 它是由人类的行
为、言语和思想所创造和改造的。尽管我们无法预测,态度、规范、身份和信仰会怎样进化,但是知晓建构主义(作为世界社
会的一部分)会使你在看似毫无挑战的正统观念突然出现时避免遭受盲目打击。

Historic realism 历史现实主义


The XXth century prologue : imperialisms 二十世纪的序幕:帝国主义
1914 – 1918 : the balance of power and the trigger of the Great War 1914 年至 1918 年:力量平衡与大战的爆发
The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s and theirs impact upon the war strategies : offensive vs defensive

技术突破及其对战争战略的影响:进攻与防御
The total war : the State role in economic matters 全面战争:国家在经济事务中的作用

Thucydide (460-406 BC), rivalry between greek cities for dominance, Peloponesian war (Athens vs Sparta)
修昔底德(公元前 460-406 年),希腊城市之间的争夺统治,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 vs 斯巴达)
Machiaveli (1469-1527), political decision maker’s rationality in the power quest environment 马基雅维利 权力寻求环境中政
治决策者的理性
Hobbes (1588-1679), insecurity level required a State as the critical actor for the civil social order
霍布斯,不安全程度要求国家作为公民社会秩序的重要角色
Rousseau (1712-1778), anarchy is a decisionnal environment prone to conflictual behavior instead of cooperation
卢梭,无政府状态是一个容易产生冲突行为而不是合作的决策环境

The main concept of historic realism is the « Raison d’Etat » 主要概念是“Raison d'Etat”
The State has its own rationality, the « Raison d’Etat », which gives priority to the survival of the polity sometimes at the expense
of the citizen 国家有自己的合理性,即“存在理由”,它优先考虑政治的生存,有时会牺牲公民的利益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the nation-states

The transportation change 交通


Between 1850 and 1914 the length of the rail networks increased by 30 and reached 1 million of km around the world.
在 1850 年至 1914 年之间,铁路网的长度增加了 30 条,在世界范围内达到了 100 万公里。货物销售数量剧增。
The military power change 军事 the maxim machine gun and artillery 马克西姆机枪和大炮

Extension of the nation-state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orms 民族国家国际关系范式的延伸

东亚帝国主义年表
Feature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in the XIXth century : heterogeneity 十九世纪国际社会的特征:异质性
When the british arrived in China in the middle of the XIXth century, there was no foreign ministry. The regional rules were based on
the tribut system for inter state relations. 英国人于十九世纪中叶到达中国时,没有外交部。区域规则基于国家间关系朝贡制度
TRIBUT SYSTEM :It was a foreign policy centered upon the idealized Chinese self-image as a civilizational hegemony translated in
the Kowtow ceremony mandatory for all regional heads of states.
朝贡制度:这是一种以理想化的中国自我形象为中心的外交政策,作为一种文化霸权,翻译成所有地区国家元首必须要磕头
的仪式。
The use of force to open markets 使用武力打开市场
The first opium war between China and Great Britain took place 1839 -1842. It was more than money from the opium trade, for the
british empire it was a matter of imposing the norm of free trade as strategic interest of the british crown. 中国与英国之间的第一次鸦片
战争发生在 1839 -1842 年。这不只关乎鸦片贸易的利益,对于大英帝国而言,自由贸易观点作为英国王室的战略利益,必须要
强加于外者身上。
Gunship diplomacy and free trade 武力外交和自由贸易
The signature of « inequal treaties » : Nankin treaty in 1842 and Tianjin treaty in 1858, ratified in 1860 at the Beijing Convention 《不
平等条约》的签署:1842 年《南京条约》和 1858 年《天津条约》,1860 年《北京公约》批准
The issue : the sovereignty 主权问题
The british foreign policy was imitated by european countries, the US and Japan after it integrated the technological tools and political rules
of the great powers and Chinese sovereignty was dismantled by foreign countries two centuries ago.
英国外交政策在整合大国的技术手段和政治规则后被欧洲国家,美国和日本所模仿 两个世纪前,外国剥夺了中国的主权
Imperialism is the extension of nation-states order to traditionnal societies 帝国主义促进了封建社会转向传统社会
Marines in the Beijing streets in 1905 which materialize the issue of the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of the “Open door” as free trade
for all stakeholders. 1905 年,北京大街上的海军陆战队将美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质化为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自由贸易。
英国 1842 年入侵中国,法国入侵中国 1885,俄国入侵中国 1898.中国清朝于 1863 年覆灭,直到 1949 年才夺回主权。
日本 Shogun regime(幕府时代)衰败于 1863,直到 1945 年建立 Meiji era and militirism(明治时代军国主义)。
The main contributing factor : security 主要影响因素:安全性
The sea lane of the british empire which cover more than 140 times the area of the metropolitan territory 英国帝国的海道覆盖
了大都市领土面积的 140 倍以上

Securization of the《 life line》 保障生命线


The sea lanes of the interdependences between all the territories within the Britsh empire became like « life lines » from the national
security point of view. 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看,英国帝国内所有领土之间相互依存的海路变得像“救生索”(至关重要)。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issue : the economic growth 国际社会问题:经济增长
For the State, trade between territories must be secured by a direct control or coercitive means. 对于国家而言,必须通过直接控制或
强制手段来保证领土之间的贸易。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norms after imperialism : homogeneity 帝国主义之后的国际社会规范:同质性

The limits of the realist ruling : alliances and the tipping in the « great war » 现实主义裁决的局限性:同盟和“大战”中的小费
The european alliances rigidity, the « Triple entente » and the « Triplice », bring all european Great powers into a local conflict between
Austria and Serbia which extended as a european Great War and even a World War through the mobilization of their empires.
欧洲联盟的僵化,“三重协定”和“三重奏”,将所有欧洲大国带入了奥地利和塞尔维亚之间的局部冲突,这场冲突通过欧洲大
战乃至世界大战通过其帝国的动员而得以扩展。
New weapons and new form of conflict : the war of attrition 新武器和新形式的冲突:消耗战
The « Great war » «大战» Such kind of war required from the government, in addition to formulate the war aims, to organize all the
society, the home front, to support the soldiers in the front line. 政府除了要制定战争目标外,还必须组织这种社会战争,包括组织
全社会,家庭战线,以支持前线的士兵。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 and new alliances 技术突破与新联盟
After the Russian defection, the Germans launched a final offensive without success. 俄国叛变后,德国人发起了最后的进攻,但没
有成功。
The military forces main change : mechanization 军事力量的主要变化:机械化
The Marne battle demonstrated the interest to use parisian Taxi to quickly transfert soldiers from one spot to another in order to stop the
adversary movements. 马恩河战役显示出使用巴黎的士快速将士兵从一个地点转移到另一个地点以阻止对手运动的兴趣。
A structuring change 结构性变化 :Moreover, the battle of Verdun and the permanent turnover of men, amnunitions and materials to
tackle the German attack. 此外,凡尔登战役以及人员,弹药和物资的永久性转移以应对德国的进攻。
With strategic consequence on security 对安全性具有战略意义 Hence, crude oil reserves became a strategic matter 因此,原油储
备成为战略问题 It reinforced the trend towar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nd the linking of STATE and firms 它加强了国际安全的趋势以
及国家与企业之间的联系。
In 1921, the « Safeguarding of Industries Act » stated that for raw materials, included crude oil, for which Great Britain didn’t have any
reserve on the metropolitan territory, takeover of any fields and its security within the Empire was a strategic goal. 1921 年,《工业保护
法》指出,对于包括原油在内的原材料而言,英国在大都市领土上没有任何储备,接管任何油田,其在帝国内部的安全都是战
略目标。 The peace conference – 1919 和平会议-1919 年
The Peace Conference at Paris in 1919 tried to settle the permanent rivalry between France and Germany. It produced a set of Treaties,
as the Treaty of Versailles, which redefined european borders, installed the League of Nation and the collective security mechanism. 1919
年在巴黎举行的和平会议试图解决法国与德国之间的永久对抗。它制定了一系列条约,因为《凡尔赛条约》重新定义了欧洲边界,
建立了国家联盟和集体安全机制。Is the end of the European Great Power.与此同时,新经济力量美国并不愿插手欧洲安全事宜。
Liberalism 自由主义
1919 – 1939
Wilsonism and the League of Nations 威尔逊主义与国际联盟
Collective security and its limits 集体安全及其局限性
1939 – 1945
The Second World War 第二次世界大战
The rise of super powers 超级大国的崛起

From realism to idealism 从现实主义到理想主义

(从个人到社会集体、理性到感性、混乱到管理有序的转变)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e elaboration 国际社会的阐述
International society 与 government people 之间 communication 互通
the liberal security architecture 自由安全架构
At the end of the Great War,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ere structured by the liberal order through the League of nations and
the collective security principle 大战结束时,国际关系是通过国际联盟的自由秩序和集体安全原则建立的
The October 1929 Crisis 1929 年 10 月的危机
In october 1929 the financial markets collapsed and ruined all the investors, small and big 1929 年 10 月,金融市场崩溃并摧毁
了所有大小投资者
The challenge of the liberal international order 自由国际秩序的挑战
The challenge of the liberal international order 1917 年:布尔切维奇《政变》和新政权的崛起
At the same time, the soviet demonstrated their ability to develop heavy industry and brutally collecivize their agricultural sector.
同时,苏联表现出了发展重工业和残酷地使农业部门化的能力。
The exit from economic crisis through the road to world war 通过通往世界大战的道路摆脱经济危机
The linking between the financial markets all over the world misguided the political authority in most of the countrie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onsequence of the financial systemic crisis especially on the democratic regim. Authoritarian approach of
political economy gain legitimacy 全世界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误导了大多数国家的政治权威,以便了解金融系统性危机的后果,
尤其是对民主制度的影响。政治经济学的专制主义获得合法性
Nazism : the challenging regim 纳粹主义:具有挑战性的制度
The germany foreign policy by diplomatic blackmail and with coercitive means try to recover the sovereignty upon the lost
territories. It started the war with Poland and the subsequent intervention of France and Great Britain 德国通过外交敲诈和强制
手段采取外交政策,试图恢复对失去领土的主权。它开始了与波兰的战争,随后法国和英国介入
The heroic british resistance 英国英勇抵抗
But it also implied a strategic vulnerability for the german power : oil and its complete lack of oil fields in the german territory
但这也暗示了德国实力的战略脆弱性:石油及其在德国领土上完全缺乏油田
The world war and totalitarianism : who did win ? 世界大战与极权主义:谁赢了?
The challenging powers, facist, nazi and japanese tried to impose their interests to their neighbors with force. 富于挑战性的强
国,法西斯主义者,纳粹分子和日本人试图将自己的利益强加给邻居。
The european continent became the issue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 欧洲大陆成为国际安全问题
The Red Army occupied all the territories from which it expelled the german army 红军占领了驱逐德军的所有领土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world : from Pearl Harbor… 在世界的另一端:从珍珠港出发…
« The japanese have gone stark, raving mad, and have by their unprovoked attack committed military, naval, and national
suicide. » (FDR, 8 dec 1941) «日本人变得呆板,发疯,并且由于无端攻击而军事,海军和国家自杀。»
To the japanese empire 走向日本帝国
Facing The american power 面对美国大国
However, the airplane carriers stop the japanese expansion at the battle of Midway in 1942, very soon after the Pearl Harbor
attack. 然而,在珍珠港袭击事件发生后不久,航空母舰在 1942 年的中途岛战役中停止了日本的扩张。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 : the atomic weapon…技术突破:原子武器…
The atomic weapon enabled the US to obtain a capitulation without conditions in august 1945 before the soviet became a major
actor of the Pacific operation theater 1945 年 8 月,在苏联成为太平洋行动剧院的主要演员之前,原子武器使美国得以无条件投
降。
… and its consequences on alliances ……及其对联盟的影响
At the end of the 2nd World War, a new super power rised, the USSR which prevailedl against nazism and facism with the help
of the allies : US, Great Britain, France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一个新的超级大国崛起,苏联在盟友的帮助下战胜了纳粹主义
和法西斯主义:美国,英国,法国
Another new international order 另一个新的国际秩序
Hence two superpowers raised at a global level key players to determine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It was set through two groups
of allliances between each superpowers and its affiliated countries. 因此,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两个超级大国,这是决定国际秩
序的关键参与者。它是由每个超级大国与其所属国家之间的两个联盟建立的。
Back to the futur : realism 回到未来:现实主义
The 2nd World War was a world war in the meaning that it took place on theaters all around the world. It rested on the
mobilisation of all the civil societies of the conflict stakeholders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大战,其含义是发生在世界各地的
剧院。它取决于动员冲突利益攸关方的所有民间社会
·Classical realism 古典现实主义
The doctrine of the harmony of interests thus serves as an ingenious moral device invoked, in perfect sincerity, by privileged
groups in order to justify and maintain their dominant position... In so far, therefore, as the alleged natural harmony of interests
has any reality, it is created by the overwhelming power of the privileged group, and is an excellent illustration of the
Machiavellian maxim that morality is the product of power.”EH Carr. Twenty Years’ Crisis. 1939. pp 80-81 因此,利益和谐学说
是特权群体以真诚的态度援引的巧妙的道德手段,以证明并维持其统治地位……因此,到目前为止,所谓的利益自然和谐有任
何实际上,它是由特权群体的压倒性力量所创造的,并且很好地说明了道德是力量的产物的马基雅维利主义格言。” 爱德华·卡
尔(1892-1982)唯心主义自由主义的激进批评家
Focus on inter state relations 专注于国家间关系
As a matter of fact, liberalism was discredited and the american universities were in charge to produce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help decision maker in the field of foreign policy
Historical realism was formalized in social sciences by former european thinkers like H. Morgenthau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is composed of sovereign nation-states
There is no world government. Each polity rests on the self-help principle to survive
事实上,自由主义受到了耻辱,美国大学负责制定理论框架,以帮助外交政策领域的决策者
历史现实主义由 H. Morgenthau 等前欧洲思想家在社会科学中正式化
国际舞台由主权民族国家组成
没有世界政府。每个政体都依靠自助原则生存
States typology and their strategies 国家类型及其策略
Foundation of realism 现实主义的基础
The States are in a situation of « Struggle for life »
This axiom is based on the Thomas Hobbes analysis made in the chap XIII of the Leviathan (1651)
美国处于“为生命而奋斗”的局面
该公理基于 Leviathan(1651)第十三章中的 Thomas Hobbes 分析
Realism myth 现实主义神话
during the time men live without a common Power to keep them all in awe, they are in that condition which is called Warre; and
such a warre, as is of every man, against every man. In such condition, there is no place for Industry; because the fruit thereof
is uncertain: and consequently no Culture of the Earth; no Navigation, nor use of the commodities that may be imported by Sea;
no commodious Building; no Instruments of moving, and removing such things as require much force; no Knowledge of the
face of the Earth; no account of Time; no Arts; no Letters; no Society; and which is worst of all, continual fears, and danger of
violent death; And the life of man, solitary, poor, nasty, brutish, and short. 在人们没有共同的力量使他们敬畏的生活中,他们处
于被称为 Warre 的状态;像每个人一样,对每个人的战争。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工业场所。因为其结果是不确定的,因此没有
地球文化;没有航行,也没有使用可能由海进口的商品;没有通俗的建筑;没有移动和移走需要大量力量的东西的工具;不了
解地球的面貌;没有时间的说明;没有艺术;没有字母;没有社会;最糟糕的是,持续的恐惧和暴力死亡的危险;人的生活,
孤独,贫穷,肮脏,野蛮和短暂。

NEO Realism 新现实主义


1945 – 1975
The UN and the Cold War 联合国与冷战
The alliances and the balance of terror : the 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 (MAD) 联盟与恐怖的平衡:共同保证的破坏(MAD)
1975 – 1991
The theoretical enrichment : the anarchic structure and proxy wars 理论丰富:无政府结构和代理战争

A realist security architecture : the un 现实的安全架构:联合国


In 1946 the United Nations (UN) architecture to handle the risk of conflict and another world war was established 1946 年,建立
了处理冲突风险和另一场世界大战的联合国架构
A New weapon and a new strategy 新武器新战略
The main feature of this bipolar confrontation is the nuclear weapons
The doctrine evolved from full retaliation in case of challenging the order, soviet tanks invaded the european continent, to
incremental response and the use of nuclear weapons in last resort.
However, the core of these nuclear weapons is there deterrence function.
这种两极对抗的主要特征是核武器
该学说从挑战性命令的全面报复,苏联的坦克入侵欧洲大陆到逐渐增加的反应和最后使用核武器的方法演变而来。
但是,这些核武器的核心是威慑功能。
The « Stag hunt » social phenomena“寻找雄鹿”的社会现象
The game theory 博弈论

Actor B

Actor A Cooperation Defecion

Cooperation (C,C)(3,3) (C,D)(1,4)

Defection (D,C)(4,1) (D,D)(2,2)

左表格,比较四种结果的收益,则:D,C> C,C> D,D> C,D


右表格,如果 A、B 都 Defect 叛变,则会导致双方都花销巨大,军备竞赛,且同时双方都得不到安全保障。
The neo realism dynamic 新现实主义动力
« Assume that five men who have acquired a rudimentary ability to speak and to understand each other happen to come
together at a time when all of them suffer from hunger. The hunger of each will be satisfied by the fifth part of stag. So they
agree to cooperate in a project to trap one. But also the hunger of any one of them will be satisfied by a hare, so as a hare
comes within reach one of them grabs it. The defector obtains the means of satisfying his hunger but in doing so permits the
stag to escape. His immediate interest prevails over consideration for his fellows. » (the stag hunt paradox, K. Waltz)
«假设在每个人都饱受饥饿之际,五个已经具备基本的说话和理解能力的人碰巧在一起。雄鹿的第五部分将满足每个人的饥饿
感。因此,他们同意在一个项目中进行合作以捕获陷阱。但是野兔也会满足其中任何一个人的饥饿感,因此当野兔触手可及时,
他们中的一个就会抓住它。叛逃者获得了满足其饥饿感的手段,但这样做可以使雄鹿逃脱。他的眼前利益高于同伴们的考虑。
»(雄鹿狩猎悖论,K。Waltz)
Example : india/pakistan、Iran and the search for deterrence 例如: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威慑
Out of the security dilemma dead end 走出安全困境的死胡同
The american anti missil system to mitigate the balistic missil hazard from Iran and North Korea 美国的反导弹系统减轻了伊朗和
朝鲜的反弹道导弹危害
Nuclear deterrence 核威慑
美国西方同盟-加拿大、美国、巴西、英法意西、南非、澳大利亚、日韩。
苏联东方同盟-苏联、东欧、蒙古、中国、古巴。
危机:韩国(1950-1953)、柏林(1948-1961)、苏伊士(1956)、古巴(1962)、越南(1965-1975)
Technology and politics 技术与政治
在 1976 年左右,俄国核武器存量赶超美国
Cuba : a strategic opportunity 古巴:战略机遇
Intelligence : the key to security 智能:安全的关键
A U2 spy photo of SS-4 MRBM base in San Cristobal, Cuba, with labels detailing various parts of the base, displayed ,14 October
of 1962. 1962 年 10 月 14 日,U2 间谍照片出现在古巴圣克里斯托瓦尔的 SS-4 MRBM 基地,上面贴有详述基地各个部分的标签。
The decision making : ExComm 决策:EXCOMM 安全理事会
The american chronology 美国年表
Oct. 16 : Awareness of the threat 、Oct. 22 : To communicate the decision 、Oct. 28 : To seal the deal
Crisis management : bargaining 危机管理:讨价还价
the feature of Strategic decision and security : the veil of ignorance 战略决策与安全的特征:无知的面纱
The freezing of USSR 冻结苏联
The freezing of the soviet planned economy and its inability to manage basic needs of its population, its oever extension into
central asia and the dissident movement set the USSR into a dead end 苏联计划经济的冻结及其无法满足其人口基本需求的能
力,其向中亚的全面扩张以及持不同政见者的运动,使苏联陷入了死胡同。
The quest for security 对安全的追求
At the third level,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K. Waltz deduced :
« in anarchy there is no automatic harmony. A state will use force to attain its goals if, after assessing the prospects for success,it
values those goals more than it values the pleasures of peace. Because each state is the final judge of its own cause, any state
may at any time use force to implement its policies. Because any state may at any time use force, all states must constantly be
ready either to counter force with force or to pay the cost of weakness. The requirements of state action are, in this view, imposed
by the circumstances in which all states exists. »
在第三层次即关于国际社会的观点上,K. Waltz 推断出:
«在无政府状态下,不会自动和谐。如果一个国家在评估成功的前景之后,对这些目标的重视程度超过对和平的乐趣的重视程
度,它将使用武力实现其目标。因为每个州都是其自身原因的最终裁判,所以任何州都可以随时使用武力实施其政策。因为任
何国家都可以随时使用武力,所以所有国家必须始终准备好以武力抵制武力或支付软弱的代价。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行动的要
求是由存在所有国家的情况所强加的。»
Neo liberalism 新自由主义
The consumption society 消费社会
The Nixon-Mao meeting and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尼克松-毛会议和冷战的结束
The unipolar moment : 1991 the Gulf war 单极时刻:1991 年海湾战争
The hegemon : the keystone of global security architecture 霸权:全球安全架构的基石
The WTO and the globalization of markets WTO 与市场全球化
The end of cold war in asia 亚洲冷战的终结
The foreign policy of H. Kissinger toward China under the direction of president Nixon enabled the US to manage their retreat
from the Vietnam conflict and to build an agreement to separate China and the USSR on security matters. By the way it avoid
the domino effects of a communist Vietnam. 基辛格(H. Kissinger)在尼克松(Nixon)总统的领导下对华的外交政策使美国得
以从越南冲突中撤退,并达成了在安全问题上将中国和苏联分开的协议。顺便说一下,它避免了越南共产党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in Europe 欧洲冷战的结束
President Reagan understood very soon in the 1980s that USSR was an industrial military system which could collapse under its
own weight given pressure all around the soviet assets 里根总统在 1980 年代很快就意识到苏联是一种工业军事体系,由于苏联
资产周围的压力,它可能在自身的压力下崩溃。
The end of ussr 苏联的终结
He also put financial revenues of the USSR coming from its oil exportation under the pressure of a declining barrel price with
the help of Saoudi Arabia
Without financial resources to support the Red Army occupation of eastern europe, when people defied their communist
regims in 1989, the USSR didn’t intervene.
他还说,在萨乌迪阿拉伯的帮助下,在石油价格下跌的压力下,苏联从其石油出口获得的财政收入
没有财政资源来支持红军对东欧的占领,当人们在 1989 年违抗共产主义政权时,苏联没有进行干预。
Oil and transportation interdependence 石油和运输的相互依存-----中东的石油是主要能源来源
Sensibility and vulnerability 敏感性和脆弱性
For example, let consider 3 importing countries A, B, C. let suppose the price of oil is controlled by a producer who decides to
proceed to an increase for any political reason. If country C takes measure to reduce the power and the size of its cars, to limit
the maximum speed it will decrease the financial burden of its oil importation as shown on the left graph. But it is still vulnerable
to an oil embargo or price increase
例如,让我们考虑 3 个进口国 A,B,C。假设石油价格由生产者控制,而该生产者出于任何政治原因决定提高价格。如果 C 国
采取措施减少汽车的功率和尺寸,限制最大速度,它将减少其石油进口的财务负担,如左图所示。但它仍然容易受到石油禁运
或价格上涨的影响
The dawn of a new globalization era 全球化时代的来临
At the same time a strategic event took place which revealed the transition to a new era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the Gulf war
in 1991. At the end, the strategic consequences were . 同时发生了战略事件,揭示了向国际关系新时代的过渡:1991 年的海湾
战争。最后,战略后果是:(?PPT 断了)
The triggering event 触发事件
Confronted with huge debt after 8 years of war with Iran, the iraqi leader S Hussein decided to takeover his rich neighboor
Kuweit.
Iraq invaded Koweit on august 2nd, 1991. With such volume of oil reseve and the fourth army in the world, S. Hussein was
becoming a dangerous regional power. Iraq would have been an
在与伊朗打了 8 年战争之后,面对巨额债务,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因(S Hussein)决定接管他富有的邻居科威特(Kuweit)。
伊拉克于 1991 年 8 月 2 日入侵科威特。凭借如此庞大的石油储备和全球第四军,S 因正成为一个危险的地区大国。伊拉克本来

The air and the ground campaigns 空中和地面战役
Day and night bombing in the desert and on Baghdad from CNN CNN 在沙漠和巴格达进行日夜轰炸
The Media War 媒体大战
Bombing of Iraqi army while retreating from the Kuwaiti front toward Iraq
Iraq's presentations of Saddam Hussein intimidated Iraqi infants will remain the more comic moments in the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伊拉克对萨达姆·侯赛因(Saddam Hussein)受到威胁的伊拉克婴儿的介绍将仍然是国际交流史上更多喜剧的时刻。
从科威特前线向伊拉克撤退的同时,轰炸伊拉克军队
The american global hard power 美国全球硬实力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armed forces were such that the US armies became the main global security provider (the USSR quickly
disappeared after the Gulf War) 武装部队之间的差异使得美军成为主要的全球安全提供者(海湾战争后苏联迅速消失)
The global oil market 全球石油市场
As a consequence, there were no more threat on the oil imports because the main importer was the main security provider 结
果,石油进口不再受到威胁,因为主要进口商是主要安全提供者
The unipolarity strategic framework 单极性战略框架
To keep its hegemonic position, the US was condemned to deny to any country the mean to challenge its strategic interests any
where in the world :
“First, the control over enormous oil revenues gives exporting countries the flexibility to adopt policies that oppose US interests
and values. Iran proceeds with a program that appears to be headed toward acquiring a nuclear weapons capability. Russia is
able to ignore Western attitudes as it has moved to authoritarian policies in part because huge revenues from oil and gas exports
are available to finance that style of government. Venezuela has the resources from its oil exports to invite realignment in Latin
American political relationships and to fund changes such as Argentina’s exit from its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standby
agreement and Bolivia’s recent decision to nationalize its oil and gas resources. Because of their oil wealth, these and other
producer countries are free to ignore U.S. policies and to pursue interests inimical to our national security. ”
为了保持霸权地位,美国被谴责拒绝任何国家在世界任何地方挑战其战略利益的手段:
“首先,对巨额石油收入的控制使出口国可以灵活地采取反对美国利益和价值的政策。伊朗着手进行一项计划,以取得核武器
能力。俄罗斯已经转向了威权主义政策,因此能够无视西方的态度,部分原因是石油和天然气出口的大量收入可用于为这种政
府提供资金。委内瑞拉从石油出口中获得资源,以吸引拉美政治关系的调整,并为诸如阿根廷退出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备用协议以及玻利维亚最近决定将其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国有化之类的变化提供资金。这些和其他生产国由于拥有丰富的石油资
源,可以无视美国的政策,追求不利于我们国家安全的利益。”
The unipolar international society = the monopoly of hard power 单极的国际社会=硬实力的垄断
The position of an hegemonic security provider for the sea lanes is a coercive tool to maintain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 given the
level of importation of oil to China, the Navy has the ability to deny to Beijing any use of its APL armed forces by closing the
choke point : the Ormuz and Malacca Straits.
海上通道霸权安全提供者的职位是维持国际秩序的强制性工具:鉴于向中国的石油进口量,海军有能力通过关闭军事基地来拒
绝北京使用其 APL 武装部队口:奥尔木兹和马六甲海峡。
The military budgets distribution 军事预算分配
The US defense budget became oversize in comparison of other budgets to maintain the military and political leadership of the
hegemon. 与其他预算相比,美国的国防预算过大,以维持霸主的军事和政治领导地位。
The theoretical value of neo liberalism 新自由主义的理论价值
--Néoréaliste 新现实主义
Int. Pol. is anarchical and anarchy is the permissive cause of war. Therefore, war and conflict are ultimately located at the int level
and cannot be eliminated because anarchy cannot be eliminated
Int. Pol.是无政府状态,无政府状态是战争的容许原因。因此,战争和冲突最终位于 int 级别,由于无法消除无政府状态,因此
无法消除
--Neo libéralisme 新自由主义
can be organized around int society rather than int anarchy, potentially eliminating problems like war and conflict without
replacing int anarchy with hierarchy
Int. Pol.可以围绕国际社会而不是无政府状态进行组织,从而有可能消除战争和冲突等问题,而无需用等级制度代替无政府状态
The interdependences period 相互依存期
The era of interdependence and trade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consumption society 消费社会开始以来的相互依存和贸易时

The model diffusion 模型扩散
In Asia, the consumption society diffused following the similar path of Japan after World War II
At the end of the war ¼ of the japanese territory was leveled down. To avoid the collapse of the country the US immediatly
spent more than $2 billions in foods and raw materials
在亚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消费社会沿袭了日本类似的道路而扩散
战争结束时,日本领土的 1/4 被夷为平地。为避免该国崩溃,美国立即在食品和原材料上花费了超过 20 亿美元
Markets and politics : japan 市场与政治:日本
Between 1955-1973, the commodities low prices enabled the japanese economy growth rate to reach an annual level of 9%在
1955 年至 1973 年之间,大宗商品的低价格使日本经济增长率达到了每年 9%的水平
In 1968 it ranked at the third position of the world economy 1968 年,它位居世界经济第三位
Markets and politics : the dragons 市场与政治:巨龙
The Dragons, followed Japan : Hong Kong, Taiwan and Singapor because interdependences contribute to a mutual growth of
these economies 巨龙紧随日本:香港,台湾和新加坡,因为相互依存有助于这些经济体的共同成长
Each countries specialized in the sectors where it had comparative advantages 每个国家都专门研究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
Interdepences and world specialization 相互依赖与世界专业化
Toyota, 2009 贸易四通八达
The shift toward east asia 汽车生产向东方转移
The sea lanes… still life lines 海上通道仍是命脉
From the GATT to the WTO 从关贸总协定到世贸组织
The economic gravity center shift 经济重心向亚洲转移
The emerging countries and the economic structuring trend 新兴国家与经济结构趋势
They represent 40% of the world population, 15% of the world GDP 他们占世界人口的 40%,占世界 GDP 的 15%
The BRICS : a change of governance ? 金砖四国:治理的变化?
The BRIC meeting in 2009 at Ekaterinbourg gather : India, Russia, China and Brazil
Their goal is to challenge the american hegemony within the internaitonal organizations architecture and to introduce new
institutions in the world governance
2009 年金砖四国在叶卡捷琳堡举行的会议聚集了:印度,俄罗斯,中国和巴西
他们的目标是在国际组织架构中挑战美国霸权,并在世界治理中引入新机构
the new silk roads 新的丝绸之路
The magnitude of the challenge 挑战的规模
China creates the AIIB :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with a capital of $100 billions, 50% is coming from China, without
any veto power. Even if we can easily imagine that China will exert its leadership over its financial partners : the european banks
joined the AIIB contrary to Wall Street banks
中国创建了 AIIB: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其资本为 1000 亿美元,其中 50%来自中国,没有任何否决权。即使我们可以轻易
想象,中国将在其金融合作伙伴中发挥领导作用:欧洲银行加入亚投行的做法与华尔街银行相反
SCO : a regional security organization SCO:地区安全组织
The « weight » of geopolitics imagination 地缘政治的“重量”
Constructivism 建构主义
Norms and interest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国际关系中的规范和利益
Public opinion, media companies and the public sphere 舆论,媒体公司和公共领域
This approach helps to clarify the question on the origin of the action’s State: is it influenced whether by structure or process ?
这种方法有助于阐明有关行动状态起源的问题:它是受结构还是过程影响的?
Realist or Liberal frameworks considered State’s interests at the origin of its foreign policy and it is exogenously given. It is a
structure. 现实主义或自由主义框架从其外交政策的起源就考虑了国家的利益,并且是外生的。它是一个结构。
The strategic ideas and the cold war 战略思想与冷战
The rise of the cold war perception 冷战观的兴起
The « Long Telegram » from G. Kennan in 1946 explain the need for « containment » of the USSR by the political identity of its
leader who understood only « the use of force ». The « iron curtain » speech from Churchill in Fulton in 1946 in front of president
Truman reinforced the political identity of USSR
1946 年,肯南(G. Kennan)撰写的《长电报》通过仅理解“使用武力”的领导人的政治身份来解释了对“遏制”苏联的必要性。1946
年,丘吉尔在富尔顿在杜鲁门总统面前发表的“铁幕”演说加强了苏联的政治认同
The shared cold war imaginary 共同的冷战假想
Stalin foreign policy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north of Iran confirmed the american perception of the USSR political identity, by
refusing to retreat and his will to destabilize the country. Secretary of State Byrnes and President Truman threaten the soviet
with the use of the atomic weapon to obta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greement. 同时,斯大林在伊朗北部的外交政策通过拒绝
撤退及其破坏国家稳定的意愿,证实了美国人对苏联政治身份的理解。国务卿伯恩斯和杜鲁门总统通过使用原子武器威胁苏联
取得协议的适用。
codetermination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国际机构的代码终止程序
The identity process formation is explained by the symbolic interactionist process of the mirror reflection metaphor.
身份过程的形成由镜像反射隐喻的象征性相互作用过程解释。
Public opinion and the liberal democratic regim 舆论与自由民主制
As a consequence, the public sphere playied a key role in the political analysis of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结果,公共领域在
国际关系的政治分析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Public opinion and society 舆论与社会
In such place, the citizens is a public body arguing about matters of general interests which impact a subset, large or small, of
citizens. 在这样的地方,公民是一个公共机构,负责讨论影响到一小部分公民的普遍利益事务。
The argumentation confrontation is based on freedom of association for citizens group and freedom of speech to express any
argumented world view and opinions. 论证对抗是基于公民团体的结社自由和言论自由来表达任何被论证的世界观和观点。
Public opinion and media 舆论与媒体
In the Middle Ages there were no public sphere distinct from the private sphere. The modern State formation process result in
a polarization of the society between the authority and the private sphere. 在中世纪,没有与私人领域不同的公共领域。现代
国家形成过程导致了权威与私有领域之间的社会分化。
International media and the framing of public opinion 国际媒体与舆论框架
Then, the State mass democracy and its social welfare extend the need of media actors to structure and produce consent among
a fragmented society. The expansion of medias to reach masses decrease the level of coherence and it enlarges the traditional
audience of newspapers. 然后,国家群众民主及其社会福利扩展了媒体参与者在分散的社会中组织和达成共识的需要。媒体向
大众传播的扩展降低了连贯性,并扩大了传统报纸的受众。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