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6

數學百子櫃系列(三)

漫談數學學與教
新高中數學課程延伸部分
單元二
作者 黃毅英、張家麟、韓藝詩

教育局
課程發展處數學教育組
版權

©2009 本書版權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所有。本書任何部分之文字及圖

片等,如未獲版權持有人之書面同意,不得用任何方式抄襲、節錄或翻印作商

業用途,亦不得以任何方式透過互聯網發放。

ISBN 978-988-8019-64-9
目錄

前 言 ................................................................................... v

作 者 簡 介 ...........................................................................vi

1. 緒 論 .............................................................................. 1

2. 根 式 .............................................................................. 2

3. 數 學 歸 納 法 ................................................................... 4

4. 二 項 式 定 理 ................................................................... 7

5. 續 三 角 函 數 ................................................................. 10

6. e 的 簡 述 ...................................................................... 12

7. 極 限 ............................................................................ 21

8. 求 導 法 ........................................................................ 24

9. 求 導 法 的 應 用 ............................................................. 26

10. 不 定 積 分 法 ................................................................. 29

11. 定 積 分 ........................................................................ 33

12. 行 列 式 ........................................................................ 37

13. 矩 陣 ............................................................................ 40

14. 線 性 方 程 組 ................................................................. 42

15. 向 量 的 簡 介 ................................................................. 45

16. 純 量 積 與 向 量 積 .......................................................... 48

iii
17. 向 量 的 應 用 ................................................................. 52

參 考 書 目 .......................................................................... 53

附 錄 一 : 指 數 函 數 e x 性 質 的 論 述 ...................................... 60

附 錄 二 : 引 入 指 數 與 對 數 函 數 的 另 一 方 法 ........................ 64

iv
前言

為配合香港數學教育的發展,並向教師提供更多參考資
料 , 課 程 發 展 處 數 學 教 育 組 於 2007 年 開 始 邀 請 大 學 學 者 及 資
深老師撰寫專文,並蒐集及整理講座資料,輯錄成《數學百
子櫃系列》
。本 書《 漫 談 數 學 學 與 教 ─ 新 高 中 數 學 課 程 延 伸
部分單元二》是這個系列的其中一冊,作者黃毅英教授、張
家麟博士和韓藝詩女士對中學數學教學素有研究,本書除談
及高中數學課程的學科知識外,對學科教學知識、學習難點
等,都有精闢的見解。本書不僅可供教師參考,亦可作為學
生讀物。作者撰文期間,高中數學課程仍在修訂,本書內容
或與課程最後定稿偶有出入,祈請讀者留意。此外,本書只
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教育局的意見。

本系列能夠出版,實在是各方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成
果。在此,謹向提供資料、撰寫文章的老師、學者,以及所
有為本書勞心勞力的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謝。

如有任何意見或建議,歡迎致函:
九 龍 油 麻 地 彌 敦 道 405 號 九 龍 政 府 合 署 4 樓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
總課程發展主任(數學)收
(傳 真 : 3426 9265 電 郵 : ccdoma@edb.gov.hk )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
數學教育組

v
作者簡介

黃 毅 英,文 學學 士、哲 學 碩士、教育 證 書、哲 學博 士(香 港


大 學 ), 文 科 教 育 碩 士(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 現 任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課 程
與 教 學 學 系 教 授 。 於 境 內 外 學 報 發 表 學 術 論 文 二 百 餘 篇 。 2001
年 獲 香 港 研 究 資 助 局 重 點 專 案 資 助 ( Competitive Earmarked
Grant)
、2005 年 獲 學 院 優 秀 教 學 獎、2006 年 第 三 屆 全 國 教 育 科 學
研 究 優 秀 成 果 獎 三 等 獎、2008 年 獲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研 究 卓 越 獎。編
著 有《 邁 向 大 衆 數 學 的 數 學 教 育 》、《 數 學 教 育 實 地 觀 察 》、《 數 學
教 育 實 地 再 觀 察 》、《 香 港 近 半 世 紀 漫 漫 「 數 教 路 」: 從 新 數 學 談
起》
、《華人如何學數學》
( 與 范 良 火、蔡 金 法、李 士 錡 合 編 )
、《迎
接 新 世 紀:重 新 檢 視 香 港 數 學 教 育 ─ 蕭 文 強 教 授 榮 休 文 集 》
、《香
港 近 半 世 紀 漫 漫 「 小 學 數 教 路 」: 現 代 化 、 本 土 化 、 普 及 化 、 規
範化與專業化》
( 與 鄧 國 俊、霍 秉 坤、黃 家 樂、顏 明 仁 合 寫 )
、《變
式 教 學 課 程 設 計 原 理 : 數 學 課 程 改 革 的 可 能 出 路 》( 與 林 智 中 、
孫 旭 花 合 寫 )等 。 香 港 數 學 教 育 學 會 創 會 會 長 , 現 爲 上 海 師 範 大
學 小 學 教 育 研 究 所 客 座 研 究 員、天 津《 數 學 教 育 學 報 》及 韓 國《 數
學教育研究學報》編委。

張 家 麟,學 數 於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數 學 系,先 後 獲 學 士、碩 士 及


博 士 學 位。研 究 興 趣 為 非 綫 性 偏 微 分 方 程。曾 任 職 中 學 教 師、香
港 教 育 學 院 及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數 學 系 導 師,2005 年 獲 中 文 大 學 理 學
院 優 秀 教 學 獎。2006 年 7 月 任 香 港 教 育 學 院 助 理 教 授 至 今,對 數
學解難,以及幾何的教與學至感興趣。

韓 藝 詩 , 香 港 科 技 大 學 獲 得 理 學 士( 數 學 )和 哲 學 碩 士( 數
學 )學 位 , 香 港 浸 會 大 學 取 得 學 位 教 師 教 育 文 憑 , 現 於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修 讀 教 育 碩 士 課 程。曾 於 香 港 教 育 學 院 擔 任 專 任 導 師,亦 曾
於中學任教數學。

vi
緒論

1. 緒論

單元二的內容,像以往純粹數學科的課題一樣,是互相
交 織 的 。 以 純 粹 數 學 科 的 AM ≥ GM 為 例 , 它 就 有 多 個 流 行 的
證 明 1, 各 具 特 色 、 動 用 了 不 同 的 數 學 工 具 。 除 了 這 種 一 題 多
解外,不少數學題是橫跨數個課題的、綜合性的,例如用數
學歸納法證明微積分的一些性質。故此,若在教授數學歸納
法時,嘗試把所有涉及數學歸納法的題型均作演練其實是不
切實際的。因此,我們提出一種「第一次接觸 — 從新檢視
(first acquaintance – re-visit)
」的 教 學 方 式 , 就 是 先 把 課 題 的 基
本 技 巧 用 比 較 快 的 速 度 教 好,讓 學 生 掌 握 鎚 呀、鋸 呀 等 工 具 ,
然後再將工具合起來去製造箱呀、櫃呀等等。當然中間可以
有「兩條腿走路」的考慮,由於第二階段的學習(不同技巧
的綜合運用)是需要不少時間的,往往要一兩個月,要達到
這個理想(不是補課!)就要在較早期完成第一階段的「修
煉 」。其 中 的 要 點 是 上 面 談 到 的。在 第 一 階 段 修 練 中,只 牽 涉
到基本功,讓學生穩穩妥妥地掌握相關技巧就夠了。學生在
第二階段才有足夠時間把基本功轉化成解決問題的能力。

1
Wong, N. Y. (1993). A-Level Pure Maths Volume I., chapter 3: inequality ( pp. 72
-98). Hong Kong: Macmillan.

‧1‧
漫談數學學與教一新高中數學課程延伸部分單元二

2. 根式

課程中注釋提出可以在教極限及求導法時才引入根式分
母的有理化。這明顯是由於根式分母的有理化於求極限及求
導 法 是 有 巧 妙 的 作 用 ( 如 求 lim ( x + 1 − x − 1) 之 類 )。 把 之 放
x →∞

入 極 限 及 求 導 的 處 境(context)使 到 學 習 更 有 實 質( 學 生 常 常
問「 學 來 有 什 麼 用 」往 往 就 是 因 為 抽 空 來 教 )。但 與 此 同 時 ,
根式之有理化本身也有自足的意義,就是透過共軛的方法,
1
讓 根 式 之 四 則 形 成 一 個 完 整 的 體 系,即 本來看似並非
3− 2
根式的線性組合,但搖身一變成為 3 + 2 ,又變回根式的線
⎧ n ⎫
性 組 合 了。換 言 之,K = ⎨ a 0 + ∑ a r p r : a r , p r ∈Q ⎬ 是 一 個 域 ,
⎩ r =1 ⎭
其中 Q 為有理數集。有關域的精確定義,可在標準的抽象代
數教科書中找到。粗略而言,K 作為 R 中的一個域,意指實
數 的「 加 」和「 乘 」的 運 算 法 則 均 在 K 中 成 立 且 封 閉, 0 和 1
在 K 中,並 對 K 中 的 任 意 元 素,其 加 法 逆 元 也 在 K 中,對 K
中的非零元素,其乘法逆元也在 K 中。

此 外,共 軛 當 然 是 (a + b)(a − b) = a 2 − b 2 的 巧 妙 應 用,向 下


又 延 續 到 微 積 分 ( 前 述 ) 及 複 數 ((a + bi ) ÷ (c + di )) , 學 生 了 解
箇中來龍去脈,到數學內容就較易融會貫通。

‧ 2‧
根式

相關網站:

1. 雙 重 平 方 根

http://www.math.ccu.edu.tw/chinese/95sutdy/PDF/03_root.pdf

2. 根 式 的 意 義

http://episte.math.ntu.edu.tw/articles/mm/mm_08_4_01/index.html

3. 根 式 撲 克 牌

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sanchiang/a10.htm

‧3‧
漫談數學學與教一新高中數學課程延伸部分單元二

3. 數學歸納法

數學歸納法是大家熟知之課題,其難教之處並不只含有
很多變招(所謂第二原理,甚或華羅庚所說的「趬趬板歸納
法 2」 等 , 而 是 它 有 著 極 廣 泛 的 應 用 , 包 括 在 代 數 、 三 角 、 幾
何、微積分等各個領域。不過追本究源,其實我們只需要第
一次接觸時讓學生整整齊齊的運用數學歸納法原理就好了。
學生在證明(尤其是代數題)時出現的技術性困難往往在於
不 太 熟 習 「 走 動 指 數 」(running index)的 意 義 和 應 用 (「 走 動
指標」與數學歸納法不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嗎?)例如
2
⎡ n( n + 1) ⎤
13 + 2 3 + ...... + n 3 = ⎢ , n 每 增 加 1, 左 邊 只 加 一 項 , 但
⎣ 2 ⎥⎦
1 1 1 1 1 1 1 1
對 於 1 − + − + ...... − = + + + ...... + ,n 每 增
2 3 4 2n n + 1 n + 2 n + 3 2n
加 1, 左 邊 是 加 了 兩 項 , 右 邊 則 只 增 加 一 項 !

此外,不少數學教育家更關注是數學歸納法的意識
(mathematically inductive way of thinking)。 透 過 一 些 例 子 , 如
1 1 1 1 1 1 1 1 1
+ + ... + = (1 − ) + ( − ) + ... + ( − ) = 1−
1⋅ 2 2 ⋅ 3 n ⋅ ( n + 1) 2 2 3 n n +1 n +1
學生就不只會證明由他人得出的式子,而是自己生出這些式
子來。

透過另一些例子,學生不只能得出這些結果,而且數學
歸納法的證明已包含在結果的生成過程了。常見的例如河內

2
華羅庚(1972)。《數學歸納法》。香港:商務印書館。(頁 15)。又見
Wong,N. Y. (1993). A. Level Pure Mathematics Volume I (Chapter 2:
Mathematical indication: pp. 43-71). Hong Kong: Macmillan.

‧ 4‧
數學歸納法

塔、 n 條( 不 平 行,且 三 線 不 共 點 )直 線 在 平 面 上 有 多 少 個 點
( 又 或 分 成 多 少 塊 )等。大 眾 若 有 興 趣,可 看 Pólya 現 身 說 法
教 授 n 塊 平 面 將 空 間 切 成 多 少 塊 3。

有些人或會提問,究竟數學歸納法本身如何得到證明。
其 實 若 還 記 得 高 等 數 學 就 知 道 數 學 歸 納 法「 無 法 證 明 」
(當然
如 果 採 取 von Neumann 定 義 自 然 數 的 寫 法 又 另 當 別 論,那 就 要
參 考 梁 鑑 添 、 陳 麗 珠 博 士 《 初 等 集 合 論 》 卷 II 第 6 章 「 自 然
( 頁 77 - 90 ) 4)。因 為 它 是 自 然 數 的 基 本 性 質( 皮 亞 諾 第
數」
五公設)
。不 過 就 有 人 提 供 了 關 於 骨 牌 原 理 和 爬 梯 的 兩 個 有 趣
的 「 隱 喻 」:

「一個非數學表示是我們考慮一排磚使得任何一塊磚倒
下是必會撞跌下一塊。然而這只是一種潛能,要真正撞跌整
排 磚,其 充 分 條 件 為 撞 跌 第 一 塊。否 則 不 可 能 撞 跌 整 排 磚。」

「 另 一 表 示 是 關 於 一 張 梯( 原 文 註:Dickson, College Algebra,


p.100)。『 我 們 必 須 要 一 張 梯 能 從 任 何 一 腳 踏 ( k th ) 爬 至 下 一
腳 踏( ( k + 1 ) t h )
,然 而 此 將 必 須 置 於 堅 實 之 基 地 使 得 我 們 能 爬
上 此 梯 ( k = 1 或 k = 2)。 』」 5

3
George Pólya (1966). “Let us to teach guessing” (video). Washington, D.
C.,Mathematical Association of America.
4
Leung, K.T., & Chen, D.L.C. (1970). Elementary Set Theory (Parts I & II).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5
Young, J. W. A. (1908). On mathematical induction. American Mathematical
Monthly, 15, 145-153.

‧5‧
漫談數學學與教一新高中數學課程延伸部分單元二

建議課堂活動: 跳棋
活動目標: 學生透過遊戲歸納出棋子的數目與棋子移動
次數目間的關係。若設 n 為黑/白色棋子數
目,T n 為 棋 子 移 動 的 最 少 次 數,則 Tn = n(n + 2) 。
活動內容: 棋 子 只 可 利 用 空 格 位 置 向 前 移 動,使 得 黑 色 和
白色棋子的位置互換。

• • { { → { { • •

相關網站:
數學歸納法簡介

(a) http://episte.math.ntu.edu.tw/articles/mm/mm_10_4_06/

(b) http://math.ntnu.edu.tw/~horng/letter/8023.pdf

(c) http://math.ntnu.edu.tw/~horng/letter/804.pdf

(d) http://www.vtsh.tc.edu.tw/~jck/project/mi.htm

(e) http://staff.ccss.edu.hk/jckleung/jiao_xue/mathindu/index.html

‧ 6‧
二項式定理

4. 二項式定理

一些學生或會覺得二項式定理不只乏味而且難明。乏味
的 其 中 一 個 原 因 是 不 了 解 其 用 途 , 除 了 (1 + x) n 在 迫 近 的 用 處
外,其他用途尚包括古代中國解方程的想法(即透過完全平
方、完 全 立 方 等 )。就 算 不 談 完 全 平 方、立 方 等 構 思,略 談 楊
輝 ( 賈 憲 ) 三 角 的 故 事 6( 從 楊 輝 三 角 說 起 ) 亦 應 能 加 添 一 點
趣 味 。 此 外 , 由 學 生 熟 知 的 (a + b) 2 = a 2 + 2ab + b 2 出 發 , 計 算
(a + b) 3 = a 3 + 3a 2 b + 3ab 2 + b 3 , 以 至 (a + b) 4 及 (a + b) 5 , 從 而 列 出
楊 輝 三 角 , 讓 學 生 觀 察 當 n 為 正 整 數 時 , (a + b) n 與 (a + b) n +1 展
式 中 , 各 項 係 數 是 如 何 關 聯 着 的 , 即 C rn + C rn−1 = C rn +1 , 是 一 個
好的切入點。

楊輝三角

至於難明,依法操作並不困難,不過一般學生感到數學
歸 納 法 證 明 二 項 式 定 理 不 只「 又 長 又 累 贅 」
,且 在 日 後 其 他 課

6
華羅庚(1964)。《從楊輝三角談起》
。北京:人民敎育出版社。
梁宗巨(1992)。《數學歷史典故》(第 16 章:賈憲三角—頁 392-407)。
沈陽:遼寧教育 出版社。

‧7‧
漫談數學學與教一新高中數學課程延伸部分單元二

題 均 沒 用 處( 考 試 又 通 常 不 會 要 求 考 生 證 明 )
。其 實 二 項 式 定
理的證明除了數學歸納法外,還可以有較直觀的利用組合想
法 去 證 明 ( 其 實 又 是 一 而 二 , 二 而 一 )。 就 是 若

( a + b ) n = ( a + b )( a + b ) L ( a + b )
123 123 123
第一個 第二個 第n個

要「 生 出 」 a r b n − r 來( 學 生 首 先 要 認 識 到 若 a 的 冪 是 r , b 的 的
冪 必 須 是 n − r )。 相 等 於 從 n 個 不 同 的 括 號 ( 以 次 序 區 分 ) 中
選取 r個來提供 a ,其餘的 n − r 個提供 b,故此其方法總數是
C rn 。 這 樣 , 便 可 推 導 出 二 項 展 式 :

( a + b ) n = C 0n a n b 0 + C1n a n -1b + C 2n a n - 2 b 2 + L + C rn a n - r b r + L + C nn a 0 b n (*)


因 數 學 歸 納 法 本 身 也 可 以 進 一 步 淨 化 數 學 歸 納 法 思 維。若
學 生 覺 得 P (n) ⇒ P(n + 1) 難 明 , 可 先 讓 他 們 看 看 P (3) ⇒ P (4) ,
(a + b )3 = C 03 a 3 + C13 a 2 b + C 23 ab 2 + C 33 b 3
× ( a + b)
= C03 a 4 + C13 a 3b + C23 a 2b 2 + C33 ab 3
+ C 03 a 3 b + C13 a 2 b 2 + C 23 ab 3 + C 33 b 4
= C03 a 4 + C14 a 3b + C24 a 2b 2 + C34 ab 3 + C33b 4
(由於 Crn + Crn−1 = Crn +1 )
= C 04 a 4 + C14 a 3 b + C 24 a 2 b 2 + C 34 ab 3 + C 44 b 4
(由於 C03 = C04 = 1, C33 = C44 = 1 )

「 以 簡 御 繁 」 本 身 是 變 有 意 義 的 數 學 思 維 方 式 7。

二項式展開還有一個有趣的應用,就是求擲數枚骰子擲
出 指 定 點 數 總 和 的 概 率 。 例 如 擲 3 枚 骰 子 , 求 點 數 總 和 為 10

7
黃毅英(1990)。解題與數學教育。
《數學傳播》54 期,71-81。後載黃毅英
(編)(1997)
。 (頁 59-82)。台北:九章出版
《邁向大眾數學的數學教育》
社。

‧ 8‧
二項式定理

的 形 成 方 法 , 用 類 似 原 理 , 總 數 等 於 (x + x2 + ……+ x6)3 中 x 1 0
之係數,上式即
x 3 (1 − x 6 ) 3
= x 3 (1 − 3 x 6 + ...)(1 + 3x + ... + 36 x 7 + ...)
(1 − x) 3

x 1 0 之 係 數 為 (1)(36) + (– 3)(3) = 27。

此 外 , 在 表 達 (∗) 時 , 引 入 求 和 記 號 :
n
( a + b) n = ∑ C rn a n-r b r
r =0 ,

既可讓表達式變得清晰簡潔,亦可令學生掌握應用求和記號
的方法與技巧,可謂一舉兩得。

相關網站:

1. 有 趣 問 題
http://163.21.42.19/mathpath/%B2%C4%A4K%AF%B8/8.htm

2. 二 項 式 與 π
http://www.math.sinica.edu.tw/math_media/d232/23211.pdf

3. 多 項 式
http://homepage.ntu.edu.tw/~p94922001/Downloads/Polynomials
Coefficient.pdf

4. 楊 輝 三 角
(a) http://www.math.sinica.edu.tw/math_media/d271/27110.pdf
(b) http://kss.hkcampus.net/~kss-wsf/theory.htm#triangle
(c) http://www.chiculture.net/0803/html/c65/0803c65.html

‧9‧
漫談數學學與教一新高中數學課程延伸部分單元二

5. 續三角函數

眾 所 周 知,正 弦 與 餘 弦 是 基 本 的 三 角 函 數,在 某 意 義 上 ,
這兩個三角函數就「夠」了,即其他三角函數均可用此兩函
數表示(當然,理論上,只要一個正弦就夠了,但不保證線
性)。故 此,我 們 可 以 看 到「 以 正 弦 及 餘
cos θ sin cos
弦 表 示 sin θ 」一類的題目。在另一
tan θ
方面,直角三角形共有三邊,取其二邊
tan 1 cot
成三角比,故有 6 種可能性,這就生成
6 個三角比。當然這些函數亦有歷史的
sec csc
根 源 8。 右 圖 是 相 關 公 式 常 見 的 「 巧 記
法 」。

雖然我們可以用弧長引入弧度法,配合微積分就有多一
sin x
重 意 義。 sin x( 及 其 他 三 角 函 數 )的 求 導 全 靠 lim = 1。而
x →0 x
此 式 之 成 立 , x 必 須 以 為 弧 度 9。

⎧sin ( A ± B) = sin A cos B ± cos A sin B


⎨ r
⎩cos( A ± B) = cos A cos B m sin A sin B
⎧2 sin A cos B = sin( A + B) + sin( A − B) 1c
⎪ r
⎨2 cos A cos B = cos( A + B) + cos( A − B) − − − (*)
⎪2 sin A sin B = cos( A − B) − cos( A + B)

8
梁 宗 巨( 1992 ) 。 《 數 學 歷 史 典 故》 ( 第 5 章 : 三 角 學 - 頁 103 -
122)。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9
Siu, M. K. (1985). Radian or degrees? – do I have a choice? Mathematics
Bulletin, 10, 8-9.

‧10‧
續三角函數

⎧ A+ B A− B
⎪sin A + sin B = 2 sin 2 cos 2

⎪sin A − sin B = 2 cos A + B sin A − B
⎪ 2 2

⎪cos A + cos B = 2 cos A + B A −B
cos
⎪ 2 2
⎪ A+ B A− B
⎪cos A − cos B = −2 sin sin
⎩ 2 2

三 組 公 式 當 然 是 互 相 關 聯 , 由 第 一 組 就 容 易
推 出 其 他 兩 組 。 又 是 「 用 」 的 問 題 , 這 些 公 式
自 然 在 微 積 分 中 有 用 , 例 如 應 用 (*)代 以 A = B = x ,
1 1 x
得 出 ∫ cos 2 xdx = ∫ (cos 2 x + 1)dx = sin 2 x + + C 。 不 過 這 三 組 公
2 4 2
式也表現了一種數學思維,就是對於某些函數,與
d dx dy
k(x + y) = kx + ky 和 ( x + y) = + 等不同,沒有可加性
dx dx dx
( f ( x + y ) ≠ f ( x) + f ( y ) )。其 實 先 前 已 遇 過 了,如 ( a + b )2 ≠ a2 +
b2、 a + b ≠ a + b 但 又 要 把 它 「 拆 開 」。 第 一 組 的 作 用 就 是
把 sin( A + B) 一 類 式 子 拆 開 來 。 此 外 , 三 組 公 式 實 質 上 是 在 不
同 的 形 式(form)間 轉 來 轉 去。其 他 公 式( 如 sin 2 A, cos 2 A 等 )
都可以有這種理解。

相關網站:

三角函數

http://webcai.math.fcu.edu.tw/course/trig.htm

‧11‧
漫談數學學與教一新高中數學課程延伸部分單元二

6. e 的簡述

e、指 數 函 數( exponential function)和 自 然 對 數(natural logarithm)

e ( Euler number) 對 中 學 生 而 言 , 是 一 個 既 神 秘 , 又 奇 妙
的實數。它之所以神秘源於它的定義;它之所以奇妙,來自
以 它 為 底 ( base ) 所 定 義 的 指 數 函 數 , 以 及 它 相 應 的 逆 函 數
( inverse function) 自 然 對 數 在 物 理 世 界 中 的 種 種 應 用 。

e 的引入

可 以 透 過 複 利 的 計 算 公 式 來 引 入 e:
nt
⎛ r⎞
S = P ⎜1 + ⎟
⎝ n⎠

此 處 P 是 本 金, S 是 本 利 和, n 是 期 數,而 r 及 t 則 分 別 代
表利率和時期。眾所周知,當 n 增加時,S 將會變大。有趣
的問題是:當 n 無窮地遞增時, S 將會如何變化?為使討論
更 清 晰 明 確 , 取 r = t = P =1, 則 問 題 轉 變 為 討 論 極 限
n
⎛ 1⎞
lim ⎜1 + ⎟
n →∞ ⎝ n⎠

是 否 存 在 。 答 案 是 肯 定 的 , 它 的 值 就 是 e = 2.718281828L 。 要
證明極限的存在性,我們可確立:
n
⎛ 1⎞
( i) 序 列( sequence)Tn = ⎜1 + ⎟ 是 嚴 格 單 調 上 升( strictly
⎝ n⎠
n n +1
monotonic increasing)的 ,即 ⎛⎜1 + 1 ⎞⎟ < ⎛⎜1 + 1 ⎞⎟ ,n 為
⎝ n⎠ ⎝ n +1⎠
自然數;

‧12‧
e 的簡述

( ii) Tn 是 有 界 的,事 實 上, 2 ≤ Tn 是 明 顯 的。容 易 由 幾 何


級 數 的 估 值 證 明 對 所 有 自 然 數 n, Tn ≤ 3 成 立。應 用
實 數 序 列 的 單 調 收 斂 定 理 ( monotone convergence
theorem): 單 調 上 升 / 下 降 的 實 數 序 列 收 斂 ⇔ 該 序 列
n
⎛ 1⎞
為 有 界 序 列 , 知 極 限 lim ⎜1 + ⎟ 存 在 , 故 e 為 一 有 精
n → ∞⎝ n⎠
確意義的數值記號。此外,還可以考慮序列
1 1 1 1
Sn = 1 + + + + L , n 為 自 然 數 , 並 證 明 :
1! 2! 3! n!
e = lim Tn = lim S n 10。
n →∞ n →∞

e 的重要性質
n
⎛ 1⎞
( 1) 2 < e = lim⎜1 + ⎟ < 3
n →∞⎝ n⎠
p
( 2) e 是 無 理 數( irrational number),即 不 能 將 e 寫 成
q
的形式,其中 p , q 為整數, q ≠ 0

( 3) e 是 超 越 數( transcendental number),即 e 不 是 任 何
一個以有理數為係數的多項式的根

應 用 序 列 S n 與 e 的 誤 差 估 計 , 可 為 ( 2) 給 出 一 個 漂 亮 的

10
雖然証明是標準的,卻並不容易,直接比較可知 Tn ≤ S n ,難的一步是利用
二項定理於 Tn , n 遠大於 k ,並看出:
n
1
Tn = 1 + ∑Cin
i =1 ni
1 1 ⎛ 1 ⎞ 1 ⎛ 1 ⎞⎛ 2 ⎞ 1 ⎛ 1⎞ ⎛ k −1 ⎞ 1 ⎛ 1⎞ ⎛ n −1 ⎞
= 1 + + ⎜1 − ⎟ + ⎜1 − ⎟⎜1 − ⎟ + L+ ⎜1 − ⎟ ×L× ⎜1 − ⎟ + L+ ⎜1 − ⎟ ×L× ⎜1 − ⎟
1! 2!⎝ n ⎠ 3! ⎝ n ⎠⎝ n ⎠ k!⎝ n ⎠ ⎝ n ⎠ n!⎝ n ⎠ ⎝ n ⎠
1 1 ⎛ 1 ⎞ 1 ⎛ 1 ⎞⎛ 2 ⎞ 1 ⎛ 1⎞ ⎛ k −1⎞
≥ 1 + + ⎜1 − ⎟ + ⎜1 − ⎟⎜1 − ⎟ + L+ ⎜1 − ⎟ ×L× ⎜1 − ⎟,
1! 2!⎝ n ⎠ 3!⎝ n ⎠⎝ n ⎠ k!⎝ n ⎠ ⎝ n ⎠
1 1 1
再取 n → ∞ ,推出 e ≥ 1 + + + L + = S k 。歸納上述結果,得 Tk ≤ S k ≤ e ,
1! 2! k!
,使 k → ∞ 即可得預期結果。
再於上式,應用夾逼定理(squeezing theorem)

‧13‧
漫談數學學與教一新高中數學課程延伸部分單元二

證 明 11。( 3) 的 證 明 較 艱 深 ! 不 屬 於 一 般 的 中 學 課 題 。

指 數 函 數 ex 的 定 義 及 性 質

要 講 解 以 e 為 底 又 或 是 以 一 般 正 實 數 為 底 的 指 數 函 數,是
一個頗令高中老師頭痛的問題。要講解 ex,首先要定義 ex,
難題立即湧現:

( I) 當 r 為 有 理 數 時 , er 的 意 義 是 熟 知 的 , 但 當 x 是
無理數時,怎樣賦予 ex一個合理的定義?

想 不 通 往 往 要 翻 書 求 救,誰 不 知 在 那 些「 高 等 數
學 」書 中,定 義 以 e 為 底 的 指 數 函 數 e x : R → (0, ∞)
時,往往會參照引入 e的方法,對實數 x定義 ex
為:
n
⎛ x⎞
( II) e = lim ⎜1 + ⎟ , 或
x
n →∞ ⎝ n⎠
n xk ∞ xk
( III) e x = lim ∑ =∑
n → ∞ k = 0 k! k = 0 k!

用 這些 定 義來 講 解,恐 怕有 點 難 度。例 如,要 理解 e 2 時,學

生如何去算 e 2 ⎛
= lim ⎜⎜1 +
2⎞
⎟ 或
n


∞( 2) k

?另外,這樣的定
n →∞
⎝ n ⎠⎟ k =0 k!
義 , 會 否 與 一 般 考 慮 er ( r 為 有 理 數 ) 時 所 用 的 定 義 一 致 ?

( IV) 即 使 老 師 定 義 了 e x,接 下 來 要 問 的,將 是 如 何 說


服初學者下列有關實數的指數定律仍然成立:

11
參閱復旦大學《數學分析》編寫組(1967)。《數學分析.上冊》。香港:商
(頁 68-69)
務印書局。 。

‧14‧
e 的簡述

( 1) e x ⋅ e y = e x + y 及
1
( 2) e − x = ,其中 x與 y為實數。
ex

在 附 錄 一 中,我 們 介 紹 一 種 方 法,在 定 義 e 之 後 以 e r( 其
中 r 為 有 理 數 ) 去 逼 近 ex, 從 而 使 ex 有 意 義 , 並 由 此 看 出 ex
是 x 的 連 續 函 數 以 及 ( 1) 和 ( 2) 成 立 。

自 然 對 數 ln x 的 定 義 及 性 質

定 義 了 以 e 為 底,單 調 連 續 的 指 數 函 數 y ( x) = e x : R → (0, ∞)
後,由於它是雙射的,下一步,便可以考慮它的逆函數自然
對 數 函 數 : x = e y ⇔ y = ln x (= log e x) 。

與 y = e x 一 樣 , y = ln x : (0, ∞) → R 也 是 單 調 上 升 的 連 續 函
數。

y = ln x 的 圖 像

可驗證,對正實數 x, y及實數 α ,以下對數定律成立:

( 1 ) ln x + ln y = ln( xy ) ,

‧15‧
漫談數學學與教一新高中數學課程延伸部分單元二

⎛ x⎞
( 2 ) ln x − ln y = ln⎜⎜ ⎟⎟ ,
⎝ y⎠

( 3 ) α ln x = ln x α 。

至 此,對 一 般 的 指 數 函 數 y ( x) = a x , x ∈R, a > 0 均 可 以


通 過 a x = e x ln a 來 定 義,顯 然 它 是 連 續 函 數,且 滿 足 一 般
的指數定律。
x
回 應 指 數 函 數 e 的 定 義 中 的 問 題 ( II), 要 看 出
n
⎛ x⎞
e x = lim⎜1 + ⎟ , x ≠ 0 , 我 們 注 意 到 :
n →∞⎝ n⎠
x
n ⎡ n

⎛ ⎞ ⎢⎛⎜ ⎞x ⎥
n ⎜ ⎟ ⎟
⎛ x⎞ 1 1 ⎟ ⎥
lim ⎜1 + ⎟ = lim ⎜1 + ⎟ = lim ⎢⎢⎜1 +
n → ∞⎝ n⎠ n →∞ ⎜ n ⎟ n →∞ ⎜ n ⎟ ⎥
⎜ ⎟ ⎢⎜ ⎟ ⎥
⎝ x ⎠ ⎢⎣⎝ x ⎠ ⎥

⎡ n ⎤
⎢ x ⎥
⎢⎜ ⎛ ⎞ ⎡ n⎤
⎢⎜ ⎟ ⎥ ⎢ ⎛ ⎞x ⎥
1 ⎟ ⎥ ⎜ ⎟ ⎥
x ln ⎢ 1+ ⎢
n ⎟ ⎥
1
⎢ ⎜⎜ x ln ⎢ lim ⎜ 1+ ⎟ ⎥
⎟ ⎥ ⎢ n → ∞ ⎜⎜ n ⎟ ⎥
⎢⎝ x ⎠ ⎥ ⎟
⎢ ⎥ ⎢ ⎝ x ⎠ ⎥
⎣⎢ ⎦⎥
= lim e ⎣ ⎦
=e = ex,
n →∞

此 處,我 們 已 應 用 了 e x 與 ln x 的 連 續 性,以 及 將 在 附 錄 一 中 證
明:
x
⎛ 1⎞
(※) e = lim ⎜1 + ⎟
x → ± ∞⎝ x⎠

要 想 確 切 理 解( III),並 不 容 易 ,它 牽 涉 到 一 般 的 無 窮 級
數 理 論 , 在 此 不 作 論 述 。 但 引 導 學 生 從 e = e1
n xk
⎛ 1 1 1 1⎞
= lim ⎜1 + + + + L ⎟ 出 發 去 討 論 e x = lim ∑ = lim S n ( x) 的
n → +∞ ⎝ 1! 2! 3! n! ⎠ n → ∞ k = 0 k! n →∞

意 義,卻 是 一 個 極 具 挑 戰 性 的 探 究 活 動。對 一 給 定 的 實 數 x ,

‧16‧
e 的簡述

要 高 中 學 生 證 明 , (i) {S n ( x)}∞n =1 是 有 界 序 列 , 並 且 (ii) 對 足 夠 大


的 正 整 數 N, {S n ( x)}∞n≥ N 是 單 調 上 升 序 列 , 從 而 lim S n ( x) 存 在 ,
n →∞

是一件非常有意義事!

指數及對數函數的微分

特 別 重 要 的 是 y = ln x 的 微 分 性 質 。 對 x > 0 應 用 對 數 定
律 , y = ln x 的 連 續 性 及 e 的 定 義 得 :

(ln x)'
ln( x + h) − ln( x)
= lim (導數的定義)
h→0 h
1 ⎛ x + h⎞
= lim ln⎜ ⎟ ( 對 數 的 性 質 ( 2 ))
h →0 h ⎝ x ⎠
1 ⎛ h⎞
= lim ln⎜1 + ⎟
h →0 h ⎝ x⎠
x
1 ⎛ h ⎞h
= lim ln⎜1 + ⎟ ( 對 數 的 性 質 ( 3))
x h →0 ⎝ x⎠

⎡ x

⎢ ⎛⎜ ⎞h ⎥

1 1
= ln ⎢lim⎜1 + ⎟ ⎥ (對數的連續性)
x ⎢ h →0 ⎜ x⎟ ⎥
⎢ ⎜ ⎟ ⎥
⎢⎣ ⎝ h⎠ ⎥

1 1 x
= ln e = . ( 由 (※), → ±∞ )
x x h

由 逆 函 數 的 性 質 x = ln(e x ) ,對 所 有 實 數 x 成 立,應 用 鏈 式
法 則 ( chain rule) 得 :

dx d [ln(e x )] 1 d (e x )
1= = = x ,
dx dx (e ) dx

‧17‧
漫談數學學與教一新高中數學課程延伸部分單元二

指 數 函 數 e x 的 微 分 公 式 : 對 所 有 實 數 x,

d (e x )
(*) = ex .
dx

以 一 般 實 數 a > 0為 底 定 義 的 指 數 函 數 a x 及 對 數 函 數 的 微 分 便
可推得:
x
( a x )' = (e ln a )' = (e x ln a )' = (ln a )a x ,
log e x 1 1
及 (log a x)' = ( )' = (ln x)' = 。
log e a ln a x ln a

以上是一個有關指數及對數函數的微分公式推導的可行途
徑 。 然 而 , 要 推 導 (*) , 只 要 能 證 明 :

ex −1
(**) lim =1
x →0 x

便 可 。 細 心 分 析 , (**) 等 價 於 (*) 於 x = 0 時 成 立 :

d (e x ) ex −1
| x =0 = lim = 1 = e x | x =0 。
dx x →0 x

事 實 上 , 要 確 定 (**) ⇒ (*) , 只 需 注 意 到 :

d (e x ) e x+h − e x eh −1
= lim = e x lim = e x ⋅1 = e x .
dx h →0 h h →0 h

此 處 可 看 出 (**) 作 為 一 個 基 本 的 極 限 關 係 式 , 它 的 功
sin x
用,便 有 如 lim = 1在 推 導 三 角 函 數 的 微 分 公 式 時 所 起 的 作
x →0 x
用 一 樣 , 有 異 曲 同 工 之 妙 ! 但 要 直 接 由 定 義 出 發 來 導 出 (**)
卻 絕 非 易 事。鼓 勵 學 生 從 y = e x 的 圖 像,動 手 估 算 在 x = 0 處 切
x2 x3
線 的 斜 率 , 又 或 是 直 觀 地 考 慮 ex =1+ x + + + ... , 可 知
2! 3!
ex −1 x x2 ex −1
= 1+ + + ... 故 當 x → 0 , → 1是 一 個 「 期 望 」 中
x 2! 3! x

‧18‧
e 的簡述

的 結 果 。 對 他 們 理 解 (**) 是 非 常 有 幫 助 的 。

還 須 指 出 , 以 e為 底 的 指 數 函 數 y = ex 還 可 被 定 義 為 函 數
y = y (x ) ,它 是 滿 足 微 分 方 程: y ′ = y,且 適 合 初 始 條 件 y (0) = 1
的 唯 一 可 微 函 數 y = y (x ) 。然 而,這 種 引 入 亦 不 易 為 學 生 所 理
解。

最 後,指 數 及 對 數 函 數 除 了 以 上 的 引 入 方 法 外,另 一 可 行
的 途 徑 , 是 在 討 論 了 微 積 分 基 本 定 理 ( fundamental theorem of
calculus) 後 , 再 引 入 自 然 對 數 函 數 y = ln x : (0, ∞) → R:
1
dt , x > 0 ,
x
ln x = ∫1 t

並 以 其 逆 函 數 來 定 義 指 數 函 數 y = e x : R → (0, ∞) , 其 優 點 是 不
用以極限來定義冪函數,且容易導出微分及種種特性,詳情
可參閱附錄二。

總 的 來 說,引 入 指 數 和 對 數 函 數,附 錄 一 介 紹 的 方 法 雖 然
有點繁複,但能緊扣學生的經驗,易於為學生所接受。附錄
二所討論的方法則比較抽象,雖然手法很乾淨利落,但微積
分基本定理是關鍵的一步,學生並不容易掌握當中真義!至
於利用無窮級數作引入,則最為困難,主要是中學生對無窮
級數的認識不足,故不建議採用。當然,教師還有很多「變
招 」與「 方 法 」。這 裏 並 沒 有 提 及, 建 議 採 用 與 否, 最 重 要 的
是看教師能否讓學生理解當中的數學內涵,並自圓其說。

對 於 指 數 函 數 y = e x 及 y = ln x 在 複 利 計 算 、 人 口 增 長 及 放
射衰變中的應用,均是熟知的標準課題,在此不贅。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 在 應 用 函 數 模 型 : y = kx n 或 y = ka x 於 實 際
情 况 時,往 往 需 要 以 實 驗 的 方 法,從 搜 集 得 來 有 關 的 x 及 y 數
據 , 決 定 k 及 n (前 者 ), 或 k 及 a (後 者 )的 數 值 。 這 都 可 以 通 過

‧19‧
漫談數學學與教一新高中數學課程延伸部分單元二

指 數 的 變 換 進 行。前 者,在 兩 方 取 自 然 對 數( 設: y , x , k > 0 ,


否 則 , 可 應 用 如 (− y ) = (−k ) x n 的 方 式 再 取 對 數 ) , 得
ln y = ln(kx n ) = n ln x + ln k , 這 是 (ln x, ln y ) 平 面 上 以 n 為 斜 率 ,
ln k 為 y 軸 截 距 的 直 線 方 程 , 由 ( x, y ) 可 知 (ln x, ln y ) ,
再 由 數 據 決 定 n 及 ln k 的 數 值 , 亦 即 n 及 k 的 數 值 。 同 理
( 設 : a , k > 0 , a ≠ 1 ), 在 後 者 兩 方 取 自 然 對 數 , 得
ln y = ln(ka x ) = (ln a ) x + ln k , 這 是 ( x, ln y ) 平 面 上 以 ln a 為 斜 率 ,
ln k 為 y 軸 截 距 的 直 線 方 程,由 ( x, y ) 知 ( x, ln y ) ,再 由 數 據 決 定
ln a 及 ln k 的 數 值,亦 即 a 及 k 的 數 值。因 為 我 們 對 尋 找 通 過 數
據的「最佳直線」方程,所知甚多,故以上的方法,對實際
的應用,甚具價值。學生熟習這種確定數學模型中參數的技
巧,對日後的發展,十分重要。

相關網站:

e的簡述
http://episte.math.ntu.edu.tw/entries/en_e/index.html

‧20‧
極限

7. 極限
極 限 的 引 入 通 常 有 三 個 方 向, lim f ( x) 、 lim f ( x) 和 lim a n 。
x →±∞ x→a n →∞

由 於 學 生 大 部 份 曾 接 觸 的 函 數 均 是 連 續,故 此 除 非 引 用 很「 怪
1
誕 」的 函 數( 如 y = x sin 之 類 ),否 則 lim f ( x) 均 是 f (a) 。故 此
x x→a

用 lim f ( x) 引 入 極 限 比 較 突 兀 。 先 以 lim f ( x) 引 入 極 限 的 概 念 。
x→a x →∞
再 轉 到 lim f ( x) , 然 後 再 引 進 連 續 的 定 義 可 能 比 較 自 然 。 我 們
x→a

可 以 利 用 「 最 終 趨 勢 」( eventually tendency )的 觀 念 指 出 若
lim f ( x) = l , f (x),當 x 足 夠 大 時,會「 縮 進 」l 的 左 近( 隣 域 ),
x →∞

而 這 些 不 受 前 面 的 數 值 影 響( 若 以 a n 而 言,那 怕 你 改 動 前 1000
個 a n , 也 不 會 影 響 其 極 限 )。

x
1 2 3 4 5 6 7 8

1
: an = 1 −
2n
:改動前面數值不會影響極限

‧21‧
漫談數學學與教一新高中數學課程延伸部分單元二

至 於 x、sgn(x) 等 之 引 入,自 然 是 要 利 用 非 連 續 函 數 的「 非
常例子」建構連續的概念。雖然在數量上,非連續函數比連
續函數多得多,但對於學生而言,曾經接觸到的非連續函數
可 以 說 是 絕 無 僅 有。故 此 引 入 x 、 sgn(x) 等 可 能 會 有 人 工 化 之
嫌。我們也許轉一個彎,先看看如果是非連續會出現甚麼情
況 , 可 以 是 「 有 洞 」( 所 謂 「 可 取 代 的 不 連 續 」 - replaceable
discontinuity : lim+ f ( x) = lim− f ( x) 但 不 等 於 f (a) );「 落 差 」
x →a x →a
( jump : lim+ f ( x) 、 lim− f ( x) 均 存 在 但 lim+ f ( x) ≠ lim− f ( x) ) 或
x →a x →a x →a x →a
不 斷 振 盪( 所 謂「 實 質 不 連 續 」─ essential discontinuity: lim+ f ( x)
x →a
或 lim− f ( x) 不 存 在 )。 當 然 我 們 不 必 介 紹 這 些 名 稱 的 分 類 法 ,
x →a

但 從 這 個 入 手 點 再 引 進 x 、 sgn(x) 等 可 能 更 合 理 一 點 。

⎧x + 1 當 x ≠ 1
(i) f ( x) = ⎨
⎩4 當x = 1

⎧2 當 x ≥ 1
(ii) f (x) = ⎨
⎩− 2 當 x < 1

⎧0 當x = 0

(iii) f ( x) = ⎨ 1
⎪⎩sin x 當 x ≠ 0

老師的其中一個疑惑是我們不介紹極限的嚴格定義怎樣

‧22‧
極限

可 以 推 導 出 各 種 性 質 ? 馮 振 業 與 黃 毅 英 12便 提 出,先 以 直 觀 意
念(配以圖像)得出一些基本性質的想法如下:
設 k , l , m ∈R, 且 lim f ( x) = l 、 lim g ( x) = m 均 存 在 , 其 中 a ∈R 或
x→a x→a

a = ±∞ 則
(a) lim k = k ;
x→a

(b) lim kf ( x) 存 在 , 且 為 kl ; 直觀意念


x→ a

(c) lim[ f ( x) ± g ( x)] 存 在 , 且 為 l ± m ; 嚴格定義


x→a

(d) lim f ( x) ⋅ g ( x ) 存 在 , 且 為 lm ; 基本性質


x →a

f ( x) l 後隨運算
(e) lim 存 在,且 為 ,其 中 m ≠ 0 ;
x→ a g ( x) m
(f) 若 l = m 並 在 a 鄰 近 有 f ( x) ≤ h( x) ≤ g ( x) , 則 lim h( x) = l
x→a

(「 三 文 治 原 理 」);
1
(g) 對 於 正 有 理 數 a , lim = 0。
x →∞ xa

之後便可按照這些基本性質,作出其他推導的運算。

相關網站:

極限簡介

(a) http://www.edp.ust.hk/previous/math/history/5/5_6/5_6_3.htm

(b) http://math.ntut.edu.tw/file/upload/chap1.pdf

(c) http://webcai.math.fcu.edu.tw/calculus/calculus_html/2-2/Limit.htm

(d) http://ind.ntou.edu.tw/~metex/ch2.pdf

12
馮振業、黃毅英(1997)
。極限的故事。
《課程論壇》7 期,102-105。

‧23‧
漫談數學學與教一新高中數學課程延伸部分單元二

8. 求導法

求 導 法 於 技 術 層 面 並 不 困 難,因 為 微 分 比 積 分「 幸 運 」。
透過加法、積、商等法則,不少複雜函數的導數均可「拆開
來 」 求 導 。 再 透 過 鏈 式 法 則 , 可 以 「 拆 括 號 」。

教 師 還 需 注 意 學 生 經 常 犯 的「 小 毛 病 」
,例 如 在 應 用「 積
法則」求導時,學生會否粗心大意的忘記了把乘積中的某一
個函數微分;又或在應用「商法則」時,把分子和分母的微
分 次 序 弄 錯 了。提 醒 學 生,以 免 他 們「 因 小 失 大 」是 重 要 的 !
此外,有些鏈式法則的記號是十分容易令學生混淆的,例如
把鏈式法則寫成:
d
f ( g ( x)) = f ' ( g ( x)) g ' ( x) 。 等 式 右 方 在 g ' ( x ) 的 「 ' 」 是 表 示 對
dx
變 量 x 作 微 分 , 而 f ' ( g ( x)) 中 的「 ' 」則 表 示 對 f ( y ) 中 的 變 量 y
先 作 微 分 , 然 後 再 以 y = g (x) 代 入 所 得 的 結 果 中 。 因 此 , 應 用
d
繁瑣一點的寫法 f ( g ( x)) = f ' ( y ) | y= g ( x ) g ' ( x) 還 是 較 為 合 適
dx
的。另一方面,上式正是「拆括號」的精義所在:左式表示
要「 進 」括 號 內 取 x 的 微 分,方 法 正 如 右 式 所 言,先 對 f ( y ) 中
的 變 量 y 先 作 微 分 , 再 以 y = g (x) 代 入 ; 同 時 微 分 便 進 入 了 括
號 中,作 用 於 g (x),所 得 的 數 式,就 像「 鎖 鏈 」般 與 f ' ( y ) | y = g ( x )
相扣(乘)着!

順帶一提,雖然學生學過二項展式,要應用它從定義出
d n
發去證明導數的非負整數冪法則: x = nx n −1 原 非 難 事 , 但
dx
卻不若應用積法則與數學歸納法(讓學生應用這重要的數學

‧24‧
求導法

事實,絕對能使他們得益)的證明來得簡單直接。

相關網站:

求導法簡介
http://www.hkame.org.hk/html/modules/tinyd2/content/Edumath/v16/
10LeungCK_diff.pdf

‧25‧
漫談數學學與教一新高中數學課程延伸部分單元二

9. 求導法的應用

了解求導法之定義及其歷史根源,其應用可以不說自
明 。 不 過 現 時 較 多 集 中 於 求 切 線 , 至 於 變 率 ( rate of change)
等較少討論。

至 於 描 繪 曲 線( 包 括 極 大 值 和 極 小 值 的 計 算 )
,其 實 有 許
多討論空間,不必很快的化成機械化的操作。

首先現時電腦軟件這麼方便,何以要費這麼多的功夫去
描 繪 曲 線 呢 ? 這 要 牽 涉 到 描 繪 與 逐 點 繪 畫( plot)的 分 別。 逐
點繪畫雖然很準確,卻很多時候不如曲線描繪能給出整體圖
像。

曲線描繪亦牽涉到微積分與解析幾何的關係。傳統上,
高中數學會包括代數、三角、解析幾何和微積分等。現時單
元二沒有解析幾何。當然其中一個原因是解析幾何在必修部
分已經出現。不過其實有一個觀點認為微積分的學習可以取
代了解析幾何的學習。特別是圓錐曲線的探究(甚至有人認
為圓錐曲線的學習只不過是基於一些歷史原因,因為古希臘
人欣賞圓錐曲線之美)
。無 論 如 何,曲 線 描 繪 能 讓 學 生 跳 到 一
個通則的層面,利用微積分看一般曲線的特性。故此除了逐
點去考察曲線的對稱性,截距等,其實可讓學生先作一般性
的探討,以增強其觀察能力,例如

‧26‧
求導法的應用

y = ln(tan 2 x)

一 望 而 知 f ( x) = ln(tan 2 x) 與 tan x 一 樣 是 周 期 函 數 , 並 有 周
π π
期 π 於 − ≤ x ≤ 。 它 是 偶 函 數 , 因 為 f (− x) = ln(tan 2 (− x))
2 2
= ln(tan 2 x) = f ( x) , 故 圖 像 y = f (x) 以 y 軸 為 對 稱 軸 , 且 有 垂 直
π
漸近線 x = ± 和 x = 0。雖然某些特徵不在課程注釋所列出之
2
數點內,但我們卻不會說課程不夠完備。相反,我們要提出
的是我們不應墨守成規,在處理問題時不一定要樣板化的逐
條核對!

此外,猶如過往純粹數學科的考試報告中指出,考生常
常 犯 極 大 值 就 是 「 f ' ( x) = 0, f ' ' ( x) < 0 」 等 毛 病 。 其 實 極 大 /
小 值 不 一 定 可 導。以 往 考 卷 中 經 常 出 現。 y = |x| 等 便 是 一 些 關
於極大/小值非可導的例子。

又 有 些 學 生 誤 以 為 f ' ' ( x) = 0 就 一 定 是 拐 點,但 f ( x) = x 4 有


f ' (0) = f ' ' (0) = 0 , 然 而 0 並 非 拐 點 。

一般而言,若 f (r )
( x) = 0 (1 < r < k ) 而 f (k )
( x) ≠ 0 , 而 若 k 是
奇數,則 x 是一拐點。不過這只是充份條件而非必要條件,

‧27‧
漫談數學學與教一新高中數學課程延伸部分單元二

一 函 數 的 拐 點 甚 至 可 以 不 能 二 次 可 導 。 1987 年 高 級 程 度 考 試
x | x | ( x + 7)
純 粹 數 學 科 卷 2 第 7 題 的 f ( x) = 就 是 了。又 例 如 1986
x −1
年 高 級 程 度 考 試 純 粹 數 學 科 卷 2 第 6 題 f ( x) = x 3 − 3x 2 + 4 , 其
拐 點 應 沒 有 f ' ( x) = 0 。

以 定 義 而 言,拐 點 是 在 一 個 順 滑( smooth,即 可 導 )函 數
中 之 一 點 , 其 切 線 不 只 接 觸 其 曲 線 , 且 跨 越 ( cross) 之 13。

相關網站:
1. 例 子
http://www.edb.gov.hk/FileManager/TC/Content_4687/differentiation.pdf
2. 錐 術
http://www.chiculture.net/0803/html/c71/0803c71.html

13
Wong, N. Y. (1989). Points of inflection. Mathematics Bulletin, 18, 19.

‧28‧
不定積分法

10. 不定積分法

不定積分法之理念也相對簡單。
在 介 紹 它 是 求 導 法 的 逆 之 同 時,也 可
指出當一個函數知道它的趨勢(導
數 )時 , 就 可「 復 原 」函 數 本 身 。 當
然 這 有 無 限 個 可 能,不 過 這 些 可 能 均
只 有 常 數 差。在 圖 像 來 說,是 垂 直 的
平移。

如上所述,積分的運算沒有如導數般有求和、積、商的
方便法則,故此較難,一般只能逐類逐類的計算。學習上亦
如是,亦可提醒學生某一些積分至今亦未能計出。

至 於 sin −1 x 和 tan −1 x 的 主 值 , 一 些 學 生 只 靠 死 記 , 其 實 道
理很簡單,均是找一個包括原點 0 值連續的一段就是了。

‧29‧
漫談數學學與教一新高中數學課程延伸部分單元二

分 部 積 分 法 其 實 來 自 導 數 的 積 法 則,即 若 u(x)是 w(x)的原


dv
函 數(primitive function), ∫ vwdx = ∫ vdu = uv − ∫ udv = uv − ∫ u dx 。
dx
du dv
所 以 , 計 算 ∫ v dx 可 被 ∫ u dx 取 代 。 若 v 是 多 項 式 ( 或 其 他
dx dx
dv dv
簡單的 ), 變 成 ∫ u dx 更 易 於 計 算 , 因 為 在 經 過 重 覆 微 分
dx dx
後 v 會 消 失。故 我 們 可 利 用 分 部 積 分 法(integration by parts)把
∫ f ( x) g ( x)dx 變 成 ∫ f ( x)d (G ( x)) 或 ∫ g ( x)d ( F ( x)) , 更 可 以 用
∫ f ( x) g ( x)dx 自 己 本 身 ( 設 u ( x ) = f ( x ) g ( x ) 和 v ( x ) = x )。 這 雖
然 看 似 複 雜 , 但 一 般 學 生 遇 到 的 數 題 主 要 是 ∫ f ( x) g ( x)dx 的 形
式 。 故 此 只 有 兩 個 可 能 性 , 其 一 是 嘗 試 將 f ( x) 「 搬 進 」「 d 」

‧30‧
不定積分法

內,即 ∫ f ( x) g ( x)dx = ∫ g ( x)dF ( x)。另 外 一 個 是 什 麼 也 不 放 進 去,


直接處理。

例 如 計 算 ∫ x 2 ln xdx 有 兩 個「 搬 進 去 」的 選 擇。第 一 個「 搬
進 去 」的 選 擇 是 將 ln x「 搬 進 去 」,得 ∫ x 3d [(ln x) 2 ],隨 後 的 積 分
更 難 處 理 。 第 二 個 較 容 易 的 方 法 是 把 x2 「 搬 進 去 」 得 出
3 2
∫ ln xd ( x ) 。雖 然 x 的 次 數 (degree)比 x 高 ,但 經 過 分 部 積 分
3

1
後 , ln x 變 成 , 故
x
1
∫ x ln xdx = 3 ∫ ln xd ( x )
2 3

1
= [ x 3 ln x − ∫ x 2 dx]
3
x 3 ln x x 3
= − +C。
3 9

什 麼 都 不「 搬 進 去 」,直 接 處 理,得 出 來 看 似 不 容 易 處 理
的 積 分 ∫ (2 x 2 ln x + x 2 )dx , 但 仍 然 可 得 出 答 案 。

∫x ln xdx = x 3 ln x − ∫ xd ( x 2 ln x)
2

1
= x 3 ln x − ∫ x(2 x ln x + x 2 . )dx
x
= x 3 ln x − ∫ (2x 2 ln x + x 2 )dx

∫x ln xdx = x 3 ln x − 2∫ x 2 ln xdx − ∫ x 2 dx
2

3∫ x 2 ln xdx = x 3 ln x − ∫ x 2 dx

1 3 1
∫x ln xdx = x ln x − ∫ x 2 dx
2

3 3
1 3 1
= x ln x − x 3 + C
3 9

‧31‧
漫談數學學與教一新高中數學課程延伸部分單元二

相關網站:

不定積簡介

(a) http://episte.math.ntu.edu.tw/entries/en_integral/index.html

(b) http://episte.math.ntu.edu.tw/articles/mm/mm_02_2_07/index.html

‧32‧
定積分

11. 定積分

雖然課程要求介紹微積分基本定理,學生可能有以下疑惑:

(一) 為什麼突然那麼有興趣研究小片面積的和?

(二) 何以黎曼和(定積分)與導數的逆(不定積分)
有關?

這 正 正 是 由 於( 二 )
,我 們 才 可 動 用 所 有 不 定 積 分 的 技 巧
計算定積分,即

(i) 當 f(x) 為 黎 曼 可 積 時 而 F(x) 是 f(x) 的 原 函 數 , 即


b b
F ′( x) = f ( x) ,有 ∫a f ( x)dx = F ( x) a 而 不 必 計 算 複 雜 的 求 無

窮級數的和:
n
lim ∑ f ( x r )Δx r
n →∞ r = 0

當 然 微 積 分 基 本 定 理 不 容 易 作 出 證 明 ( 在 歷 史 上 , I.
Barrow:1630 – 1677 雖 然 有 此 揣 測 , 但 也 要 等 到 其 學 生
I. Newton 才 能 證 出 )。 此 外 , 即 使 不 知 道 原 函 數 F(x)是
x
否 存 在,我 們 仍 可 證 明 G ( x) = ∫ a f (t )dt 是 x 的連續函數,
x x0
即 lim G ( x) = lim ∫a f (t ) dt = ∫a f (t )dt = G ( x0 ) 。
x → xo x → xo

(ii ) 若 f ( x ) 是 一 連 續 函 數 時 則 黎 曼
和 與 f(x) 有 更 深 一 層 的 關 係 。
以 圖 像 來 說, y = f ( x) 底 下 的 面 高為f (x)
積的增加率可以看成再加上一 加一片

d x
片 f ( x)。故 此 ∫a f (t )dt = f ( x),
dx

‧33‧
漫談數學學與教一新高中數學課程延伸部分單元二

x
亦 即 G ( x) = ∫a f (t )dt 是 f ( x ) 的 原 函 數 。

( 取 自 蕭 文 強 教 授 1978 年 香 港 大 學 數 學 系 一 年 班「 基 礎 數 學 」講 義 ,

謹此致謝。)
b
在討論關於 ∫a f ( x) 的 性 質 時 , 可 以 提 醒 學 生 不 一 定
b c b
b ≥ a 。 對 於 ∫a f ( x)dx = ∫a f ( x)dx + ∫c f ( x)dx 也 沒 有 說 過 a ≤ c ≤ b 。

這就是其中微妙之處,這些性質有不少圖像表示(包括奇函
數與偶函數)
。但 與 此 同 時,學 生 又 應 會 得 跳 出 圖 像 的 直 觀 以
代數(符號)方式考慮問題。

定積分故然有不少應用,因為不涉及求表面面積,求面
積與體積的公式均與直觀吻合,故不應太困難。

函 數 的 對 稱 性,對 定 積 分 的 計 算,十 分 重 要,例 如,當 f


為連續函數, a 為一固定實數時,以下的運算技巧是經常用
到的:

(a) 若 f 為 奇 函 數 , 即 對 所 有 x ∈ R , 有 f (− x) = − f ( x) , 則
a
∫ − a f ( x)dx = 0 ;
(b) 若 f 為 偶 函 數 , 即 對 所 有 x ∈ R , 有 f (− x) = f ( x) , 則
a a
∫ − a f ( x)dx = 2∫0 f ( x)dx ;

‧34‧
定積分

(c) 若 f 是 以 ω 為 週 期 的 週 期 函 數(periodic function)


,即 對 所 有
a +ω ω
x ∈R, 有 f ( x + ω ) = f ( x) , 則 ∫a f ( x)dx = ∫0 f ( x)dx 。

以上事實,可利用適當的變量代換,加以證明。很多時候,
繪畫函數的圖像,對幫助學生理解如何找出合適變量代換,
是非常有幫助的!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如何應用定積分,計算繞固定坐
標軸旋轉的旋轉體體積。最為熟知的是應用圓盤法
(disc method)
,意 即垂 直 於 旋轉 軸,如 下圖 所 示,可 先 從 a 到
b , 將 旋 轉 體 近 似 地 看 成 是 由 半 徑 為 f (x) , 厚 度 為 Δx , 體 積
為 π [ f ( x)] 2 Δx 的 圓 盤 所 拼 合 而 成 的 。

當 Δx → 0 , 在 [ f ( x)] 2 為 可 積 的 情 況 下 , 應 用 定 積 分 的 原 理 ,
b
旋 轉 體 體 積 V 可 以 表 示 成 : V = π ∫a [ f ( x)]2 dx , 再 進 行 計 算 。

然 而 ,有 時 些 時 候, 應 用 外 殼 法 (shell method)計 算 旋 轉
體 體 積 會 更 為 簡 便 快 捷 。 例 如 , 由 下 圖 所 示 , 把 繞 y -軸 旋 轉
的 旋 轉 體 , 近 似 地 看 成 一 系 列 以 y -軸 為 中 心 , 連 續 變 化 的 ,
半 徑 為 x ( x 在 區 間 [a, b] 中 取 值 ), 高 度 為 f ( x) , 厚 度 為 Δx ,
體 積 為 2πxf ( x)Δx 的 「 空 心 」 圓 柱 ( 殼 ) 的 拼 合 :

‧35‧
漫談數學學與教一新高中數學課程延伸部分單元二

當 Δx → 0,在 xf ( x) 為 可 積 的 情 況 下,應 用 定 積 分 的 原 理,
旋轉體體積 V 可用下列等式表示:
b
V = 2π ∫a xf ( x)dx 。

細 心 思 考 一 下,當 a = 0 , b = π / 4 , f ( x) = sin( x 2 ) 的 情 況 ,
便可領略到當中的奧妙之處。

‧36‧
行列式

12. 行列式

行列式可以直接地引入,但這樣介紹比較「抽離處境」
(out of context)
。學 生在不明白行列式何以如此 定義和為何要
有行列式時,會覺得它只是一種數學家攪出來的遊戲。

行 列 式(determinant)與 矩 陣 的 逆 有 密 切 的 關 係(determine
。若我們先介紹矩陣,在 2× 2的情況
whether a matrix is singular)
下很容易用解聯立方程得到有逆矩陣的充分條件:

⎡a b ⎤ ⎡ w x ⎤ ⎡1 0⎤
(*) ⎢ ⎥⎢ ⎥=⎢ ⎥
⎣c d ⎦ ⎣ y z ⎦ ⎣0 1⎦

⎧ aw + by = 1 c
⎪ ax + bz = 0 d

(# ) ⎨
⎪ cw + dy = 0 e
⎪⎩ cx + dz = 1 f
d○ 3 :(ad – bc)w = d
1 -b○

d○ 4 :(ad – bc)x = – b
2 -b○

a○ 1 :(ad – bc)y = – c
3 -c○

a○ 2 :(ad – bc)z = a
4 -c○

除 非 a = b = c = d = 0 ( 其 時 更 不 可 能 有 ( * ) 成 立 ),( # )
⎡w x⎤ 1 ⎡d − b⎤
有 解 的 充 要 條 件 是 ad – bc ≠ 0, 而 ⎢ ⎥ = ⎢ ⎥。
⎣ y z ⎦ ad − cd ⎣− c a ⎦
從 這 個 出 發 點( 當 然 不 是 推 導 )
。我 們 即 可 引 入 三 階 行 列 式 的
定義。由這些定義容易得出相關的性質。

‧37‧
漫談數學學與教一新高中數學課程延伸部分單元二

a1 b1 c1 a1 b1
a2 b2 c2 a2 b2
a3 b3 c2 a3 b3

亦可同時介紹日本數學家關孝和在行列式的貢獻(首先
於 1638年 為 行 列 式 定 型 )。 關 孝 和 在 他 1683年 的 著 作 《 解 伏 題
之法》(即解行列式問題的方法)中對行列式的概念和展開
已 經 有 清 楚 的 敘 述 。 1693年 萊 布 尼 茲 在 研 究 線 性 方 程 組 的 解
法時,開始使用指標數的系統集合來表示方程組的係數到現
在稱為的一個行列式。而行列式早期的工作大都是為了研究
方程組,以求得緊湊簡單的表達式。

相關網站:
1. 行 列 式 定 義 與 性 質
(a)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1%8C%E5%88%
97%E5%BC%8F
(b) http://www.tngs.tn.edu.tw/teaching/math/research/determine.pdf
(c) http://jxjy.ecust.edu.cn/jpkc/xxds/2.pdf
2. 歷 史
http://www.edp.ust.hk/previous/math/history/5/5_3/5_3_30.htm
3. 計 算 機 程 式
http://lpl.hkcampus.net/~lpl-wwk/Casio50/Determinant%20and%20A
joint%20of%203x3%20matrix%202.htm
4. 有 趣 問 題
(a) http://w3.cmgsh.tp.edu.tw/~math/03.doc
(b) http://www.chiculture.net/0803/html/c55/0803c55.html

‧38‧
行列式

5. 有 關 關 孝 和 的 資 料
(a) http://203.68.20.65/science/content/1987/00020206/0015.htm
(b) http://episte.math.ntu.edu.tw/people/p_seki/index.html
(c) http://math.ntnu.edu.tw/~horng/letter/vol3no2b.htm
(d) http://www.cnmaths.com/zttj/Print.asp?ArticleID=51

‧39‧
漫談數學學與教一新高中數學課程延伸部分單元二

13. 矩陣

為何要引入矩陣定義又是一個要考慮的問題,較自然的
方 法 是 透 過 聯 立 方 程 組 或 線 性 變 換,也 可 以 一 提《 九 章 算 經 》
第 八 章「 方 程 」正 正 是 用 方 程 組 的 增 廣 矩 陣(augmented matrix)
去表示方程組。而幾何變換與聯立方程組不是一而二、二而
一的事嗎?箇中想法其實相當巧妙。

考慮聯立方程組

Ax = b
? A
A x0 1−
A–A1
b b
A 可看成一個線性變
換。現 時 要 問,甚 麼 的 x 0 會
在 A 的 變 換 下 會 走 到 b ﹖ 若 A 可 逆,我 們 只 須 把 整 個 空 間( 無
論 是 R 2 、 R 3 或 R n ) 作 逆 變 換 A −1 , 看 看 b 走 到 那 裡 就 是 了 !

故此我們仍覺得用線性變換引入矩陣比較自然。反正在
新課程中,線性變換在初中經已出現。我們可以把反射和旋
⎡− 1 0⎤ ⎡ x ⎤ ⎡− x ⎤ ⎡0 − 1⎤ ⎡ x ⎤ ⎡− y ⎤
轉等「縮寫」為 ⎢ ⎥⎢ ⎥ = ⎢ ⎥ 和 ⎢ ⎥⎢ ⎥ = ⎢ ⎥ 。
⎣ 0 1 ⎦⎣ y⎦ ⎣ y ⎦ ⎣ 1 0 ⎦⎣ y⎦ ⎣ x ⎦

用這個方式引入矩陣,再作正式之定義。

‧40‧
矩陣

因 為 學 生 在 常 見 的 R 或 C 中 , 有 ab = ba , 縱 使 有
⎡1 0 ⎤
⎡1 0 0 ⎤ ⎢ ⎥ ⎡1 0 ⎤
⎢0 − 1 0 ⎥ ⎢0 − 1⎥ = ⎢0 1⎥,我 們 還 需 解 釋,當 n ≠ m 時, n × m 不
⎣ ⎦⎢ ⎣ ⎦
⎣3 2 ⎥⎦
可能有逆矩陣。

建議課堂活動: 圖形變換

活動目標: 加深學生對矩陣運算、概念的認識。

活動內容: 學生設計不同的矩陣,使得圖形造出不同的
變換,例如平移、反射等等。

相關網站:

1. 矩 陣 簡 介

(a)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F%A9%E9%99%A3%E7%
90%86%E8%AB%96

(b) http://www.edb.gov.hk/FileManager/TC/Content_4687/matrix.pdf

2. 學 生 常 犯 問 題

http://library.ksvs.kh.edu.tw/ksvs%20paper/7/file/12.pdf

‧41‧
漫談數學學與教一新高中數學課程延伸部分單元二

14. 線性方程組

課 程 中 提 出 以 克 萊 瑪 法 則 14、逆 矩 陣 和 高 斯 消 去 法 解 聯 立
二元和三元線性方程組。這往往是學生覺得混淆之處,不少
學生會覺得,用傳統之代入法最為方便,何必要學其他種種
方法。這正正是本課可以發揮之處,就是從較高層面比較各
方 法 之 優 劣,布 魯 姆 課 程 目 標 之 最 高 層 次:評 鑑(evaluation)。

首先傳統之代入法,高斯消去法(以至將增廣矩陣化成
梯矩陣)可以說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不過梯矩陣更為廣
義,可 處 理 n 個 變 數 m 條 方 程,其 中 m 不 一 定 等 於 n )
。只 是
大家的表示方式不同吧了。也可以說,利用高斯消去法是傳
統 代 入 法 , 只 不 過 在 書 寫 時 把 各 元 (x, y, z)省 去 。

此外,我們要考慮我們之目標是要求解還是堪察方程組
的性質。若果求解而各係數等均是數值,以上消去法已能解
決一切。對學生也較親和,用不著學克萊瑪法則或逆矩陣。
,又 或 將 來 面 對 n × n 方 程 組(n
若 輔 以 電 腦( 或 Derive®等 軟 件 )
= 4, 5, …), 逆 矩 陣 是 較 方 便 的 。

其 次 當 我 們 遇 到 形 如 以 下 的 問 題 時,
(即考察解的性質而
非直接求解)消去法就不能派用場。

14
其證明可見 Campbell, H. G. (1965). An introduction to matrices, vectors
and linear programming. New York: Appleton – Centary – Crofts. 中譯:楊獻
(1968 / 1972) (譯) 。《矩陣、向量與線性計劃》。香港:桃園出版社。或
Wong, N. Y. (1993). A. Level Pure Mathematics, Chapter 4: System of linear
quations. (pp. 99-122). Hong Kong: Macmillan.

‧42‧
線性方程組

⎧ 34 x + 56 y + 3kz = 324

z 證 明 當 k ≠ 0 時 , ⎨ 12 x + 11 y + kz = 120 有 唯 一 解 。
⎪ 10 x + 24 y + kz = 120

⎧ x + 2 y + ( k + 1) z = 0

z 求 ⎨ 2 x − 3 y + ( k − 1) z = 0 何 時 有 唯 一 解 ﹖
⎪ − x + y + kz = 0

⎧ x+ y+z =0

z 求 ⎨ x + ky + z = 0 何 時 有 唯 一 解 ﹖
⎪ x + y + kz = 0

克萊瑪法則雖較方便,但它涉及的條件並非充份。例如
⎧ x + 2 y + 3z = 1 ⎧ x + 0 y + 3z = 0
⎪ ⎪
⎨ 4 x + 5 y + 6 z = 2 有 無 限 解, ⎨ 0 x + 0 y + 0 z = 1 沒 有 解,然 而 它
⎪ 4x + 5 y + 6z = 2 ⎪ 2x + 0 y + 6z = 0
⎩ ⎩
們 的 Δ、 Δ 1、 Δ 2、 Δ 3 均 為 0, 而 逆 矩 陣 更 有 著 上 面 所 說 的 美 妙
圖 樣 表 示 15。

建議課堂活動: 數學魔術

活動目標: 學生透過解釋魔術的結果明白消去法解方程
的原理,並能把此活動延伸,知道不同的紅
牌和黑牌數目、第一和第二排牌的數目的關
係。

活動內容: 從紙牌上拿出九張紅牌及九張黑牌,洗牌後
將紙牌排成兩行。第一排要排七張,而第二
排要排十一張。排好後在每排紙牌中任意選
一張牌互換位置,結果必定是長排中的黑色
牌都會比短排的紅色牌多出兩張,而且長排

15
取材自 Wong, N. Y. (1993). A. Level Pure Mathematics Volume 1 (Chapter 4:
ystem of linear equations: pp. 99-122). Hong Kong: Macmillan.

‧43‧
漫談數學學與教一新高中數學課程延伸部分單元二

的紅色牌也會比短排的黑色牌多出兩張。

相關網站:

1. 教 材 套
http://www.math.tku.edu.tw/~chinmei/Ulinear/index.htm

2. 簡 介
(a) http://www.math.tku.edu.tw/~chinmei/Ulinear/PDF/1-1.pdf

(b) http://saturn.stu.edu.tw/~ckhung/b/la/gje.php

(c)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F%BA%E6%9C%AC%E4%BB%
A3%E6%95%B0

3. 線 性 方 程 組 的 深 入 討 論
(a) http://www.math.sinica.edu.tw/math_media/episte/
episte.phtml?m_id=19405

(b) http://www.math.sinica.edu.tw/math_media/episte/
episte.phtml?m_id=19208

4. 有 趣 問 題
(a) http://www.chiculture.net/0803/html/c61/0803c61.html
(b) http://www.chiculture.net/0803/html/c62/0803c62.html
(c) http://www.chiculture.net/0803/html/c63/0803c63.html

‧44‧
向量的簡介

15. 向量的簡介

利 用 物 理 的 概 念 如 力 、 位 移
( displacement )自 然 是 最 佳 引 入 向 量 之 方
法,向量的性質( a + b = b + a等)也容易
得 到 解 釋( 其 實 是 反 過 來,由 物 理 概 念「 數
、設 基 化 而 形 成 向 量 的 體 系 ⎯ 建 模 ⎯ 再 運 用 到 其 他 概 念
學化」
來 )。

學生一個常混淆的觀念是自由向量與位置向量的分別。
這其實與平面幾何及坐標幾何的關係息息相關。首先學生要
明白在平面幾何(及自由向量)中,位置不重要,兩個全等
三 角 形 位 置 雖 然 不 同,幾 何 上 以 之 為「 相 等 」,故 此 圖 中 之 兩
個向量完全相等。

其次,坐標只為「後加」的對照框架,舉一個例,假設
要用坐標幾何證明平行四邊形對邊長度相等。我們有權設定
自己認為方便的坐標系統去求證。所以,除非及早説明由於
某 種 原 因 坐 標 系 統 經 已 設 定( 例 如 題 目 規 定 )
,否 則 坐 標 系 統
「 只 是 」 一 種 方 便 我 們 的 「 命 名 (labeling)系 統 」, 就 好 像 西
元 2007 年 是「 民 國 九 十 六 年 」、「 佛 曆 2051 年 」或「 藏 曆 2134
年」等等。

(e, f ) (c, d )

( g , h)
(0, e)
(c, d )
(b,0)
(a, b) ( a ,0 )

‧45‧
漫談數學學與教一新高中數學課程延伸部分單元二

在有坐標的情況下, a , b , c 三枝向量
b
相等的事實沒有改變,但由於我們統一以
( x, y) c
(0,0)作 起 點, a 便 成 為 b , c 等 的「 總 代 a

表 」, 名 為 xi + y j 。

以向量之減法而言,圖中若

a = pi + q j

b = ri + s j

以 圖 顯 示, b − a 確 是 圖 中 粗 線 的 向 量 c,但 由 於 要 以(0,0)
作 出 發 點 的 向 量 作「 總 代 表 」,故 此
c = d = ( r − p )i + ( s − q ) j 。 (r , s)

b c =b−a
這就解釋了自由向量與位置向 ( p, q )
d
量之關係。 a

當然另一個問題是關於向量與
⎡a ⎤
矩 陣 間 之 關 係 。 不 少 書 籍 將 ai + b j 寫 成 ⎢ ⎥ 。 甚 至 在 處 理 一 些
⎣b ⎦
幾 何 問 題( 如 線 性 變 換 時 )也 將 兩 者 交 替 使 用( 因 為 若 將 ai + b j
⎡0 − 1⎤
進行旋轉,理論上不能將 ⎢ ⎥ 乘 以 ( ai + b j ) , 而 是
⎣1 0 ⎦
⎡0 − 1⎤ ⎡a ⎤
⎢1 0 ⎥ ⎢b ⎥ )。 這 正 正 要 學 生 漸 感 受 到 不 少 數 學 對 象
⎣ ⎦ ⎣ ⎦
(mathematical object)均 設 有 所 謂 實 質 意 義 ( 反 正 整 個 向 量 系
統 、 解 幾 系 統 與 矩 陣 系 統 都 是 人 工 拓 建 的 ⎯ 克 羅 內 克 ( L.
Kronecker, 1823-1891)的 名 言 :「 上 帝 創 造 自 然 數 , 其 他 一 切
都 是 人 為 」﹗ ),它 們 都 是 一 種 建 模,一 種 表 示 法。這 是 一 個
很重要的數學思維。

縱使我們不介紹上面的想法,也當然不必提出線性空間

‧46‧
向量的簡介

這 個 名 稱,但 其 實 可 以 讓 學 生 看 到 Rn、C、n × n 矩 陣 及 向 量 的
共 通 性。一 來 都 適 合 同 一 組 性 質( 線 性 空 間 性 質 ),而 在 某 意
義上,可以交替應用。這不只避免學生看似學了很多零散的
代 數 系 統 ,而 事 實 上, 在 單 元 二 學 習 單 位 17 中 , 學 生 正 正 要
在幾何對象和向量對象中交替工作。

相關網站:

1. 定 義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0%91%E9%87%8F%E7%A9%BA%E
97%B4
2. 範 例
http://hk.geocities.com/certmath/vector/c72.pdf
3. IT 工 具
http://wims.unice.fr/wims/wims.cgi?session=BKF1AE9517.1&lang=
&cmd=reply&module=tool%2Flinear%2Fvector.cn&show=yes&v1=
2=&calc=lindep&combi=v1%2Bv2&pros1=1&pros2=2&prov1=
prov2=2&objs=2

‧47‧
漫談數學學與教一新高中數學課程延伸部分單元二

16. 純量積與向量積

一 些 人 會 誤 以 為 既 然 向 量 是「 人 工 物 」
,積 就 可 以「 隨 便 」
的定義(參看必修部分「指數及對數函數」一節中關於定義
a 0 的 討 論 )。 但 翻 查 向 量 的 歷 史 16便 知 道 純 量 積 與 向 量 積 大 致
上是對照物理學上力、速度、電、磁等觀念發展起來,故此
有兩個積一點也不怪,因為它們完全有物理學上的,亦有其
他(如幾何上)的詮釋。

首先純量積的做法與矩陣積一致。此外,它有著幾何上
的 原 因,在 R n 中 若 只 考 慮 線 性 空 間 的 性 質 暫 時「 只 有 代 數 、
沒 有 幾 何 」( 即 未 能 有 角 的 觀 念 ), 一 個 線 性 空 間 若 添 加 了 純
a ⋅ b 17
量 積 的 運 算 , 則 可 以 將 角 定 義 起 來 ( 就 是 cos θ = )。
a⋅b

純量積是很「怪」的,學生並不常見這積的運算,因為
它 不 封 閉,亦 即 a .b 並 非 向 量,純 量 積 是 由 R n × R n → R 的 函
數 , 如 以 下 為 R3 × R3 → R 的 函 數 :

⎡d ⎤
[a b c ] ⎢e ⎥ = ad + be + cf
⎢ ⎥
⎢⎣ f ⎥⎦

16
Crowe, M. J. (1994). A history of vector analysis: The evolution of the idea of a
vectorial system. New York : Dover Publisher.
Gibbs, J. W. and Wilson, E. D. (1901). Vector analysi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7
Leung, K. T. (1981). Linear algebra and geometry.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48‧
純量積與向量積

純量積有一個物理的解釋,就是計
b
算 分 量 沿 一 特 定 方 向 的 分 量 (resolve in a θ
direction), 若 a = 1 , 力 b 在 a 方 向 的 分 量 a

(component)的 模 是 a ⋅ b 。

a ⋅b
當 然 a b ≥ a ⋅b 是 解 釋 了 何 以 定 義 cosθ ( 若
a⋅b
a ⋅b 2 2 2
> 1,就 找 不 到 相 關 的 θ 了 ! )
, a − b = a + b − 2(a ⋅ b) 是
a⋅b
餘弦法則,其中也可引入三角不等式。

除此以外,純量積還可決定向量之間的垂直性
( orthogonality ), 兩 非 零 的 向 量 A 與 B 相 互 垂 直 ( orthogonal )
⇔ A ⋅ B = 0 。在 二 維 空 間 中,可 通 過 垂 直 性 來 刻 劃 直 線:當 直
線 通 過 一 定 點 ( x 0 , y 0 ) , 且 與 一 固 定 的 非 零 向 量 N = ( a , b) 垂 直
時,則這直線的方程便可完全決定。

事 實 上 , 考 慮 平 面 上 一 動 點 ( x , y ) , 以 及 它 與 點 ( x0 , y 0 ) 所
成 的 向 量 X = ( x − x0 , y − y 0 ) , 由 於 X 與 N 互 相 垂 直 , 即 :

X ⋅ N = 0 ⇔ ( x − x0 , y − y0 ) ⋅ (a, b) = 0 ⇔ ax + by + c = 0

其 中 c = −(ax0 + by0 ) 。 讓 學 生 思 考 這 方 法 與 各 種 直 線 表 達 式 的
關係,將是一個十分有意義的課題!

向 量 積 的 定 義 則 為
a × b = a b sin θ cˆ,其 中 θ 為 a a

與 b的夾角,向量 c為同時 支點 θ
垂直於 a 和 b的單位向量, b
| a | sinθ
其 方 向 由 右 手 法 則 決 定。它
也 有 一 個 物 理 解 釋,就 是 力
, 圖 中 質 量 b 對 a 的 力 距 便 是 a × b = a b sin θ cˆ 。
距 (moment)

‧49‧
漫談數學學與教一新高中數學課程延伸部分單元二

給 出 兩 個 向 量 a = (a1 , a2 , a3 ) 和 b = (b1 , b2 , b3 ) , 可 以 證 明 向 量
積的公式是
i j k
a × b = a1 a2 a3 = (a2b3 − a3b2 , a3b1 − a1b3 , a1b2 − a2b1 ) ,
b1 b2 b3

其 中 i = (1, 0, 0), j = (0, 1, 0), k = (0, 0, 1)。

| a × b |亦 可 看 待 成 a 與 b 所 形 成 平 行 四 邊 形 的 面 積 。

a
c
θ
b b
a
平行四邊形 平行六面體

( a × b )⋅ c 三 重 積(triple product)亦 為 a 、 b 、 c 所 形 成 平 行
六 面 體 (parallelepiped)的 體 積 18。 亦 可 利 用 電 、 磁 、 力 可 給 出
一些非數學的解釋定義的合理性。

右 手 法 則 其 實 與 x、 y、 z 三 軸 之 確 定 有 關 , 詳 可 參 閱 蕭
文 強 和 與 黃 必 宏 的 文 章 19。

18
詳 見 Armit, A. P. (1968). Advanced level vectors. London: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
19
Siu, M. K., & Wong, P. W. W.(1983). Is the right hand rule a mathematical
rule? Mathematics Bulletin, 6, 30-34.

‧50‧
純量積與向量積

相關網站:

1. 向 量 積 簡 介
(a) http://elearning.stut.edu.tw/mechanical/Statics/newpage23.htm

(b) http://elearning.stut.edu.tw/mechanical/Statics/newpage71.htm

(c) http://www.cyut.edu.tw/~cpyu/oldphweb/chapter3/page3.htm

2. 計 算 機 程 式
http://waiyuen.mikekong.net/program/vector2.htm

3. 練 習 題
http://www.cksh.tp.edu.tw/~cksite05/HCHAP.2.PDF

‧51‧
漫談數學學與教一新高中數學課程延伸部分單元二

17. 向量的應用

利用向量解幾何問題不一定是方便的,但是可體現一題
多 解 20, 亦 可 進 一 步 看 到 這 些 體 系 ( C、 R 2 、 …… )「 只 不 過 」
是 一 些 「 虛 」 的 框 架 ( 數 學 工 具 )。

相關網站:
利用向量的例子
http://video.ks.edu.tw/soft/04ani/swift3d/index.htm

証明四邊形中點切形成平行四邊形

平面幾何方法 坐標幾何方法 向量方法

(5 + i)( 2 (cos45° + i sin 45°))


?
?
正方形 (5,1)
5+i
5i + j

解幾 / 向量 複數

20
Wong, N. Y. (1994). Enhancing students’ mathematics problem solving ability in
day-to-day teaching. Curriculum Forum, 3(3), 24-33.

‧52‧
向量的應用/參考書目

參考書目

一般數學教學

[1] Nelsen, R. B. (1993). Proofs without words: Exercises in visual


thinking. Washington, D.C.: The Mathematical Association of
America.

[2] Nelsen, R. B. (2000). Proofs without words II: More exercises in


visual thinking. Washington, D.C.: The Mathematical Association
of America.

長 久 以 來, Roger B. Nelsen 是 數 學 教 學 雜 誌、期 刊 上 撰 寫


Proofs without words 的 健 筆 。 以 清 晰 明 確 、 富 啟 發 性 的 圖
像,刺 激 讀 者 的 幾 何 思 維,是 他 的 專 長。見 圖 識 意,Proofs
without words 令 數 學 的 證 明 變 得 一 目 了 然 ! 以 上 兩 書,是
Nelsen 多 年 投 稿 的 精 華 所 在 , 內 容 豐 富 , 由 三 角 的 複 角
公式、無窮級數求和、積分不等式以至線性代數的結果
均在討論之列。這兩書是數學教育工作者珍貴的教學參
考資料。

[3] Alsina, C., & Nelsen, R. B. (2006). Math made visual: Creating
images for understanding mathematics. Washington, D.C.: The
Mathematical Association of America.

若 說 Nelsen 之 前 的 兩 書 是 出 色 的「 工 具 書 」
,則 本 書 可 說
是指示如何有系统地應用幾何思維,輔助教學的「導
讀」
。作 者 系 统 地 介 紹 如 何 令 數 學 變 得 形 象 化 的 方 法,這
對著重理解數學概念,而非追求絕對嚴謹證明的中學數

‧53‧
漫談數學學與教一新高中數學課程延伸部分單元二

學教學,是非常有幫助的。

基本概念、向量、矩陣與方程参考

[4] Leung, K. T. & Cheung, P. H. (1988).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athematics.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5] Leung, K. T., Mok, I. A. C. & Suen. S. N. (1992). Polynomials and


equations.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6] Leung, K. T. & Suen. S. N. (1994). Vectors, matrices and geometry.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這一套三部,專為中六至大一同學悉心編寫的數學教
材,是經驗豐富的學者與前線教師緊密合作的成果,亦
是認真學習數學同學案頭必備的參考書。閱讀這套書,
便會感受到在「高視點」下,高中數學的各個專題是怎
樣緊密地關聯著的。作為高中數學教師,要了解課題之
間的脈絡與關係,這種專業修養是十分重要的。

[7] Armit, A. P. (1968). Advanced level vectors. London: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本書是學習高中的向量與二、三維空間幾何的經典入門
參考書。它在選材,解說以至習題的編排方面,均屬上
乘 之 選,內 容 更 絕 沒 有 隨 成 書 的 年 代 而 給 人 陳 舊 的 感 覺。

特別專題参考

[8] 。《π 和 e》
夏 道 行 (1970) 。香 港 : 商 務 印 書 館 。

這是一本出自中國著名數學家之手,內容充實,說理精
煉的小書。全書短短的五十多頁,討論了從古到今各種
有趣的 π 和 e 求近似值的方法,並簡介了無窮級數的概

‧54‧
參考書目

念。本書是中學生珍貴的數學課外補充參考資料。

[9] 華 羅 庚 (1972)
。《 數 學 歸 納 法 》。 香 港 : 商 務 印 書 館 。

華羅庚此部家喻户嘵的小書,是特別為中學生精心編寫
的。要看看數學大師如何圍繞這重要的課題,以各種有
趣的例子,闡明數學證明的精髓所在,此書是你的不二
之選。

微積分的教學

[10] Apostol, T. M. (1967). Calculus Volume 1: One-variable calculus,


with an introduction to linear algebra.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

[11] Spivak, M. (1994). Calculus. New York: W. A. Benjamin.

這兩書是經典的大學用書,也是數學教師對微積分定理
查證尋根的好幫手。不管是微積分基本定理的證明,又
或是精確的指數及對數函數性質的討論,書中均有詳細
的交代。

[12] 復 旦 大 學 (1976)
。《 數 學 分 析 》。 香 港 : 商 務 印 書 館 。

復旦的數學分析是一部嚴謹的數學著作,雖然它採取的
觀 點 並 不 能 算 很「 現 代 」
,但 書 中 給 出 從 有 理 數 構 作 實 數
的方法,以及它對各極限定理一絲不苟的證明,便足夠
使它成為高中數學教師的寶貴參考資料。

[13] Spivak, M. (1995). 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calculus: A calculus


course companion. Houston, Texas: Polished Pebble Press.

微積分是一大堆計算數學變量的法則嗎?當中的數學意
義為何?要怎樣才可理解清楚?微分和積分是公式的同

‧55‧
漫談數學學與教一新高中數學課程延伸部分單元二

義詞嗎?初學者往往有以上不易回答的提問。本書嘗試
避開令人望而卻步的嚴謹證明,直觀地向初學者闡明微
分和積分的正確數學含意,書中的第四至五章,以放大
鏡的手法,解釋「微分」是什麼回事,便是一例。對微
積分的教學而言,甚有啓示。本書可介紹予學生作參考
輔助學習之用。

[14] Adams, C., Hass, J., & Thompson. A. (1998). How to ace calculus:
The streetwise guide. New York: W.H. Freeman & Company.

( 2003)。
( 中 譯 本:亞 當 斯、湯 普 森、哈 斯( 師 明 睿 譯 )
《 微 積 分 之 屠 龍 寶 刀 》。 台 北 : 天 下 遠 見 出 版 股 份 有 限
公司。)

從書的編排,以及它的名稱猜測,本書似乎是幫助莘莘
學 子,應 付 考 試 的「 鷄 精 書 」,事 實 卻 不 然。本 書 是 三 位
熱 心 教 學 的「 數 學 人 」
,就 多 年 微 積 分 教 學 所 得,以 學 習
者的觀點出發,引領他們如何有效的學習微積分、理解
當中的概念,並將之應用於實際的解難中,故十分適合
學生作參考、學習之用。三位作者不單能突出主題,抓
緊重點,詳加闡釋。他們用以解說的「點子」之多,令
人佩服,即使經驗豐富的教師,也會在這一部「另類」
的作品中,得到啓示。全書三十章,前七章夾雜了一些
如「 怎 樣 選 擇 你 的 導 師 」之 類 的 章 節,是 專 為 美 加 等 地 ,
剛進大學的同學而寫的。可不要錯過當中的內容,它所
描述的,可能正是你任教微積分多年所忽略的東西。

[15] Bartle, R. G., & Sherbert, D. R. (2000). Introduction to Real


Analysis (3rd Edition). New York: Wiley & Sons.

‧56‧
參考書目

這書是大學用書,它以嚴謹的分析方法,討論微積分的
各種定理與結果,手法深入淺出,是研習高等數學的一
本 入 門 好 書。教 師 遇 上 聰 穎 過 人,對 數 學 深 感 興 趣 的「 資
優 生 」, 不 妨 推 薦 作 自 修 之 用 。

微積分專題研習

[16] Woods, R. G. (1998). Calculus mysteries and thrillers. Washington,


D.C.: The Mathematical Association of America.

本 書 結 集 了 11 個 趣 味 豐 富 的 微 積 分 的 專 題 習 作
(projects)
,可作為學生微積分延伸學習之用。作者用心
選材,先鋪排情境,再細意提問,引導學習者進行深入
的探究,書末更附有詳細的解答以供參考。本書是以微
積分進行專題研習的佳作。

經典高中數學參考書

[17] Tranter, C. J. (1957). Techniques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London:


Edward Arnold.

[18] Gow, M. M. (1960). A course in pure mathematics. London:


Edward Arnold.

單看這兩書的成書年代,便知道他們的歷史悠久。事實
上,在七十至九十年代中期成長的現職數學教師,很多
都曾與此二書為伴。兩書的說理精簡明確,習題豐富多
樣化,最宜學習者自修、練習之用。雖然書中的章節,
很多已不在課程範圍之內,又或略嫌過深,但若教師能
從中剪裁合適的內容與習題,作教與學的參考材料而
善加應用,則學生將會獲益不少。

‧57‧
漫談數學學與教一新高中數學課程延伸部分單元二

數學的概念發展

[19] Dunham, W. (1994). The mathematical universe: An alphabetical


journey through the great proofs, problems, and personalities. New
York: Wiley & Sons.

[20] Dunham, W. (1990). Journey through genius: The great theorems of


mathematics. New York: Wiley & Sons.

(中譯本:
《天才引導的歷程》
。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1994。)

Dunham 這 兩 書,是 靡 力 非 凡 的 數 學 科 普 傑 作。兩 書 把 數


學家的傳奇與逸事、數學史上的成果與突破,為你娓娓
道來。要在數學課堂上加插精采、動聽但又具有內涵的
數學歷史故事,翻閱這兩書,你將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21] Dunham, W. (1999). Euler: The master of us all. Washington, D.C.:


The Mathematical Association of America.

Dunham 非 常 用 心 去 描 寫 Euler 的 數 學 成 就 , 要 知 道 e 的
由來,對數及指數函數的發展,以及許多在中學課程中
與 Euler 有 關 的 數 學 成 果,這 部 深 入 淺 出 的 著 作,是 數 學
教師的絕佳參考。

[22] Maor, E. (1991). To infinity and beyond: A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infinite.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無窮之旅 — 關於無窮大的文化史》
( 中 譯 本: 。上 海:
上 海 外 語 敎 育 出 版 社 ,2000。)

[23] Maor, E. (1994). e: The story of a number.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58‧
參考書目

( 中 譯 本 :《 毛 起 來 說 e 》。 台 北 : 天 下 遠 見 出 版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2000。)

[24] Maor, E. (1998). Trigonometric delight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中 譯 本 :《 毛 起 來 說 三 角 》。 台 北 : 天 下 遠 見 出 版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2000。)

Maor 這 三 部 流 傳 甚 廣 的 著 作,是 普 及 數 學 中 的 精 品,作


者既能將數學的流變與發展,清晰地展現在讀者的眼
前;亦能突顯當中數學家與數學思維的微妙關係。作者
的文筆生動流暢,描寫絲絲入扣,讀之,令人有愛不釋
卷 的 感 覺 。 與 Duham 的 著 作 相 比 , 可 謂 各 有 千 秋 !

[25] Nahin, P. J (1998). An imaginary tale: The story of − 1 .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歷 史 上, − 1 不 是 由 求 解 二 次 方 程 x 2 + 1 = 0 而 來 的。它 是
從人們試解三次方程所衍生的東西,翻閱本書,便可回
味 這 段 有 趣 的 數 學 歷 史,了 解 這 個「 由 虛 而 實 」的 進 程 ,
以及往後的種種發展。

‧59‧
漫談數學學與教一新高中數學課程延伸部分單元二

附錄一:指數函數 e 性質的論述 x

就 學 生 的 學 習 經 驗 而 言,如 前 所 闡 釋,學 生 已 知 e 是 一 正
實 數 , 要 回 應 第 14 頁 的 問 題 (I)
,比較自然的想法是從有理
數 冪 的 e r( r 為 有 理 數 )過 渡 到 實 數 冪 的 e x。這 只 需 要 考 慮 x 是
無理數的情況便已足夠。

由於無理數 x 可以寫成無限非循環的十進制小數,我們
可 依 此 選 取 兩 列 單 調 有 理 數 列 {x − n } 及 {x + n } 使 得

(i) 對 所 有 的 自 然 數 n, x n < x < x+ n ;
(ii) {x − n } 單 調 上 升 , {x + n } 單 調 下 降 ;

(iii) lim x − n = lim x + n = x 。


n →∞ n →∞

事 實 上,由 x 的 無 限 非 循 環 十 進 制 小 數 表 示,我 們 可 用「 捨
尾法」及「進一法」選取序列:

x−n 為 x 精 確 至第 n位 小 數的 不足 近 似值 ;

x+n 為 x 精 確 至第 n位 小 數的 過剩 近 似值 。

例如: x = 2 = 1 . 414213562 L 21

{x − n } 為 1.4,1.41,1.414,1.4142, 1.41421,…, ↑( 單 調 遞 增 )

{x + n } 為 1.5,1.42,1.415,1.4143, 1.41422,…。 ↓( 單 調 遞 減 )

21
又當 x = − 2 = − 1 . 414213562 L 時

{x − n } 為 -1.5, -1.42, -1.415, -1.4143, -1.41422,…,


{x + n } 為 -1.4, -1.41, -1.414, -1.4142, -1.41421,…。

‧60‧
附錄一:指數指數函數 ex 性質的論述

− +
考 慮 實 數 數 列 {e x n } 及 {e x n } 。 由 有 理 序 列 的 單 調 性 , 及 指 數
− − + +
的 有 理 冪 性 質 知 :對 於 所 有 自 然 數 n, e x 1 ≤ e x n
< ex n
≤ ex 1 再
− +
由 實 數 序 列 的 單 調 收 斂 定 理 得 知 α = lim e x n 及 β = lim e x n 存
n →∞ n →∞
+ −

在。考 慮 有 理 序 列 {x n } 及 {x n } 的 構 作,得 x +
n −x n = 10 − n ,從
而有
+ − − + −
β − α = lim e x n
− lim e x n
= lim e x n (e x n −x n
− 1)
n →∞ n →∞ n →∞
− −n − −n
= lim e x n (e10 − 1) = lim e x n
⋅ lim (e10 − 1) = α ⋅ 0 = 0 22
n →∞ n →∞ n →∞

我們定義:
− +
e x = lim e x n
= lim e x n 。
n →∞ n →∞

由先前的論述,對所有自然數 n,我們有如下不等式成立:
− + 23
ex n
≤ ex ≤ ex n

可再進一步,由此驗證 ex的定義與選取的逼近序列無關,以
上 做 法 應 可 滿 足 (I)的 需 求 。

事實上,可依上述方法,定義以實數 x為冪的 ax , a > 0,從


x
⎛ 1⎞
而 , 我 們 可 使 ⎜1 + ⎟ 有 確 切 的 意 義 , 並 證 明 :
⎝ x⎠
x
⎛ 1⎞
(※) e = lim ⎜1 + ⎟ 。
x → ±∞⎝ x⎠
x
⎛ 1⎞
這 裡 特 別 要 指 出 , 對 任 意 實 數 x , 在 沒 有 把 ⎜1 + ⎟ 的 意 義 弄
⎝ x⎠
清 楚 以 前,用 以 下 步 驟 去「 論 證 」x → ∞ 的 ( ※ ) 是 有 欠 穩 妥 的 :

22 1
此處我們應用了熟知的結果: lim a m
= 1, a > 0 ,m 為自然數。
m →∞
23 + −
這對一般以 a > 1 為底的實數成立。若 0 < a < 1 ,則 a x ≤ a x ≤ a x n n

‧61‧
漫談數學學與教一新高中數學課程延伸部分單元二

設 [x] 是 唯 一 的 整 數 使 得 [ x] ≤ x < [ x] + 1 成 立 。 考 慮 x → ∞
⇒ [x] → ∞ , 故 可 選 1 ≤ [ x] , 使 得
1 1 1 1 1 1
1 ≤ [ x] ≤ x < [ x] + 1 ⇒ < ≤ ⇒ 1+ < 1+ ≤ 1+
[ x] + 1 x [ x] [ x] + 1 x [ x]
[ x] x [ x ]+1
⎛ 1 ⎞ ⎛ 1⎞ ⎛ 1 ⎞
⇒ ⎜⎜1 + ⎟ < ⎜1 + ⎟ ≤ ⎜⎜1 + ⎟
⎝ [ x ] + 1 ⎟⎠ ⎝ x ⎠ ⎝ [ x] ⎟⎠

(這其實有欠穩妥者:上式中央的一項未有定義,另外,不
等式是否成立仍屬未知!但按照之前的方法定義一般正數的
實數冪,則毋須為此擔憂。)

由 夾 逼 定 理 (Squeezing Theorem)

[ x ]+1
⎛ 1 ⎞
⎜⎜1 + ⎟
[ x] + 1 ⎟⎠
[ x]
⎛ 1 ⎞ ⎝
lim ⎜⎜1 + ⎟⎟ = lim =e 及
⎝ [ x] + 1 ⎠
x → +∞ x → +∞ ⎛
⎜⎜1 +
1 ⎞
⎟⎟
⎝ [ x] + 1 ⎠
[ x ]+1 [ x]
⎛ 1 ⎞ ⎛ 1 ⎞ ⎛ 1 ⎞
lim ⎜1 + ⎟⎟ = lim ⎜⎜1 + ⎟ ⎜⎜1 + ⎟⎟ = e 得 ( ※ ) !
x → +∞⎜ ⎟
⎝ [ x] ⎠ x → +∞
⎝ [ x] ⎠ ⎝ [ x] ⎠

另 一 方 面 , 還 可 以 考 慮 m = −n , 計 算 得
n m m−1
⎛ 1⎞ ⎛ 1 ⎞ ⎛ 1 ⎞ ⎛ 1 ⎞
lim ⎜1 + ⎟ = lim⎜1 + ⎟ = lim⎜1 + ⎟ ⋅ lim⎜1 + ⎟=e
n→−∞⎝ n ⎠ m→∞⎝ m − 1⎠ m→∞⎝ m − 1⎠ m→∞⎝ m − 1⎠ 。

同 樣 , 還 可 以 證 明 : lim(1 + t )
1
t = e。
t →0

交 代 過 (I)以 後 , 最 後 , 就 第 14 頁 的 問 題 (IV)而 言 , 應 用
所 提 供 有 關 ex 的 定 義 , 有 理 冪 er 的 指 數 定 律 及 極 限 的 性 質 ,
便 可 順 利 推 導 上 述 的 實 數 指 數 定 律(1)及(2)成 立;還 可 證
明 e x 對 x 是 單 調 遞 增 且 連 續 的 , 並 有 lim e x = ∞ 及 lim e x = 0 ,
x →∞ x → −∞

從 而 得 到 單 調 連 續 的 y ( x) = e 圖 像,以 及 y ( x) = e : R → (0, ∞) 是
x x

‧62‧
附錄一:指數指數函數 ex 性質的論述

雙 射 (bijective)的 。 在 此 , 我 們 不 再 贅 述 了 。

y ( x) = e x 的圖像

‧63‧
漫談數學學與教一新高中數學課程延伸部分單元二

附錄二:引入指數與對數函數的另一方法

本附錄將以黎曼積分為基礎,首先以定積分定義自然對
數,證明它所滿足的對數定律。之後,通過考慮自然對數的
逆 函 數,便 可 獲 得 以 e 為 底 的 指 數 函 數。我 們 除 了 證 明 指 數 函
數滿足的實數指數定律外,更討論指數與對數函數的微分性
質。我們將假定讀者熟知基礎的黎曼積分理論如:連續函數
在閉區間上的可積性、定積分對上下限之連續性、以及微積
分 基 本 定 理 (Fundamental Theorem of Calculus)等 標 準 結 果 。

自然對數的定義及性質
1 +
設 R + 為 正 實 數 集,函 數 f : R + → R, f ( x ) =
, x ∈R 是 單
x
調下降且連續的,故此,以下述定積分刻畫之函數有意義。
+ +
定義 1 以 定 積 分 定 義 函 數 ln :R → R, 使 得 對 x ∈R
x 1
ln x = ∫ 1 t
dt 。

此函數稱為自然對數,或在內容清晰的情況下,簡稱為
對 數 。 在 證 明 下 列 定 理 , 細 緻 地 確 立 ln : R + → R 的 基 本 性 質
後,函數為什麽要以「對數」為名,便將清楚明白了。

定理 2 以 下 有 關 函 數 ln : R + → R 的 命 題 成 立 :

( 1 ) ln(1) = 0 .

( 2 ) 對 任 意 a, b ∈ R + , ln( ab ) = ln( a ) + ln(b ) .


a
( 3 ) 對 任 意 a, b ∈ R + , ln( ) = ln( a ) − ln(b ) .
b

‧64‧
附錄二:引入指數與對數函數的另一方法

+
(4) 對 任 意 a ∈ Q 及 b ∈R , ln(b a ) = a ln(b ) .

(5) 函 數 ln 是 嚴 格 單 調 遞 增 及 連 續 的 .

(6) 函 數 ln 是 滿 射 (surjective or onto).


d 1
(7) 對 任 意 x ∈ R + , ln( x ) = .
dx x
1 1
證 明 (1) 是 明 顯 的 , 因 為 ln( 1 ) =
t
dt = 0 . 對 任 意 ∫1
+
a, b ∈ R , 則 由 定 積 分 的 變 量 代 換 得 :
ab 1 a 1 ab 1
ln( ab ) = ∫ 1 x
dx = ∫ 1 x
dx + ∫ a x
dx

ab 1
= ln( a ) + ∫ a x
dx

b 1
= ln( a ) + ∫ 1 t
dt , 其中 x = at

= ln( a ) + ln( b )

故 (2)得 證 。
a a
, 考 慮 ln( a ) = ln( ⋅ b ) = ln( ) + ln(b ) ⇒ (3)
應 用 (2) 。
b b

(4)可 直 接 由( 1 )-( 3 )推 得,只 需 注 意 對 任 意 自 然 數 n ,


1
1
(2) ⇒ ln(b n ) = n ln(b ) 以 及 ln(b n ) = ln(b ) 。
n
+
, 考 慮 a < b , 其 中 a , b ∈R
要 證 (5)
b 1 a 1 b 1 a 1
ln( b ) = ∫1 dt = ∫1 dt + ∫ a t dt > ∫1 dt = ln( a )
t t t

故 此 ln 是 嚴 格 單 調 遞 增 函 數 , 其 連 續 性 則 是 黎 曼 積 分 上 下 限
連續性的直接推論。

‧65‧
漫談數學學與教一新高中數學課程延伸部分單元二

1
,設 n 為 正 整 數, n > 1,考 慮 在 [1, n ] 上 的 函 數 y =
要 證(6) ,
x
由函數嚴格單調遞减的性質知:
n −1 n −1
n 1 k +1 1 1 k +1 n
1
∫1 x
dx = ∑ ∫k x
dx ≥ ∑ k +1
∫k dx = ∑ k
k =1 k =1 k =2

∞ 1 +
由於 ∑ k 發 散 於 正 無 窮,故 對 於 任 意 M ∈ R ,可 找 到 對 應 的 n
k =2

使 得 ln(n) > M > 0 = ln(1) 。 應 用 連 續 函 數 的 中 間 值 定 理


( Intermediate Value Theorem )於 [1, n ] 上 , 知 存 在 x ∈ (1, n ) 使 得
1
ln( x ) = M 。再 由 (1)及(3)知 ln(1) = 0 及 ln( ) = − ln( x ) ,從 而 函
x
數 ln : R → R 為 滿 射 。
+

1
最後,因 y = 在 n 為 正 整 數 的 區 間 [1, n ] 上 連 續 , 故 (7)
x
是微積分基本定理的直接結果。定理得證。

由(5)(⇒ 1 − 1) 及( 6 )(⇒ onto ) 知 ln : R → R 為 雙 射(bijective)


+

的,故其逆函數存在。

定 義 exp: R → R 為 函 數 ln :R → R 的 逆 函 數 。 稱 此
+ +
定義 3
函 數 為 指 數 函 數 (exponential function)

以 下 定 理 總 結 了 函 數 exp 的 幾 項 重 要 的 性 質 。

以 下 有 關 函 數 exp: R → R 的 命 題 成 立 :
+
定理 4

(1) 設 e 為 正 實 數 , 使 得 1 = ln(e) , 則 對 所 有 自 然
數 n , 有 exp(n ) = e n

(2) 應 用 (1)中 所 定 義 的 正 實 數 e , 對 所 有 自 然
⎛1⎞
數 n , 有 exp⎜ ⎟ = n e
⎝n⎠

(3) 對 任 意 a, b ∈ R, exp(a + b) = exp(a) exp(b)

‧66‧
附錄二:引入指數與對數函數的另一方法

exp(a )
(4) 對 任 意 a , b ∈ R, exp(a − b) =
exp(b)

(5) exp: R → R 是 單 調 遞 增 及 連 續 的 雙 映 射
+

(bijective map)
d
(6) 對 任 意 x ∈ R, exp( x) = exp( x)
dx
n
⎛ 1⎞
(7) lim⎜1 + ⎟ = e
n →∞⎝ n⎠

證明

函 數 exp: R → R 的 性 質 (1)-(5)
+
, 可 由 逆 函 數 ln 的 對 應 性
質直接推得。

由 於 ln(exp( x)) = x 對 所 有 x ∈R 成 立 , 故
d 1 d
ln(exp( x)) = 1 ⇒ exp( x) = 1從 而 (6)得 證 。
dx exp( x) dx
d 1 d
要 證 (7)
,由 ln( x) = 知 ln( x) x =1 = 1
dx x dx
ln(1 + h) − ln(1)
即 lim = 1,
h →0 h

故得:

⎛ 1⎞
ln⎜1 + ⎟
ln(1 + h) − ln(1) 1
= 1 ⇒ lim ⎝
n⎠
lim = 1 (由極限的性質,當中 h = )
h →0 h n →∞ 1 n
n
n
⎛ 1⎞
⇒ lim ln⎜1 + ⎟ = 1 ( 由 ln 的 性 質 )
n →∞ ⎝ n⎠
⎛ ⎛ 1 ⎞ ⎞⎟
n

⇒ ln lim ⎜1 + ⎟ = 1 ( 由 ln 的 連 續 性 )
⎜ n → ∞⎝ n ⎠ ⎟
⎝ ⎠

‧67‧
漫談數學學與教一新高中數學課程延伸部分單元二

n
⎛ 1⎞
⇒ lim ⎜1 + ⎟ = e ( 由 ln 的 可 逆 性 )
n →∞⎝ n⎠

故原定理得證。
+
由 定 理 2 的 (4)知 : 對 a ∈Q 及 b ∈R b a = exp(a ln(b)) 成 立 。
自然地,我們可沿用這樣的方式去定義以一般的,以正實數
為底的指數函數:
+
定義 5 對 a ∈ R 及 b ∈R , 定 義 b a 為

(#) b a = exp(a ln(b))

這 樣 , 由 定 義 5, 我 們 看 到 e x = exp(x) 對 所 有 x ∈R 成 立 。
故 我 們 可 視 函 數 exp 確 是 以 e 為 底 的 指 數 函 數 ! 由 比 , 交 替 應
用 e x 與 exp(x) 記 號 亦 不 會 導 致 含 混 了 。 另 外 , 容 易 驗 證
ln(b a ) = a ln(b ) 亦 成 立 , ln x 與 log e x 亦 不 用 再 區 分 了 。
+
應 用 (#) , 函 數 exp 及 ln 的 性 質 , 我 們 便 可 確 立 以 任 意 b ∈R 為
底的實數指數定律:

定理 6

(1) 對 任 意 a1 , a 2 ∈R, b a1 × b a2 = b a1 + a2
1
(2) 對 任 意 a ∈R, = b −a
ba

( 3 ) 對 任 意 a1 , a 2 ∈R, (b a1 ) a2 = b a1a2

最後是一般微分公式:
+
若 a ∈R, x ∈R
d α d α
(†) x = exp(α ln( x)) = exp(α ln( x)) × = αx α −1 .
dx dx x

‧68‧
附錄二:引入指數與對數函數的另一方法

d n
這跟初學微積分時經常用到的公式 x = nx n −1,其 中 n 為 正 整
dx
數 及 x ∈R, 完 全 一 致 !
+
此 外 , 當 底 數 k ∈R 為 固 定 值 , 指 數 x ∈R 作 為 變 量 時 的 微 分
公式亦可輕易求得:
d x d
(‡) k = exp( x ln(k )) = exp( x ln(k )) × ln(k ) = ln(k ) k x
dx dx

‧69‧
數學百子櫃系列 作者

(一)漫談數學學與教-新高中數學課程必修部分 張家麟、黃毅英、韓藝詩

(二)漫談數學學與教-新高中數學課程延伸部分單元一 韓藝詩、黃毅英、張家麟

(三)漫談數學學與教-新高中數學課程延伸部分單元二 黃毅英、張家麟、韓藝詩

(四)談天說地話數學 梁子傑

(五)數學的應用:圖像處理-矩陣世紀 陳漢夫

(六)數學的應用:投資組合及市場效率 楊良河

(七)數學的應用:基因及蛋白的分析 徐國榮
(即將出版)

‧7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