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3

1718 中四級 中國語文科 單元五《師說》韓愈﹙教師本﹚

五旬節中學
中四級 中國語文科 單元五
韓愈《師說》
﹙教師本﹚

目錄
一、韓愈簡介 頁2

二、韓愈的文學地位 頁2

三、寫作背景 頁2

四、文體 頁3

五、主旨 頁3

六、原文、語譯、注釋 頁3

七、內容解說——對從師學習的道理加以解說 頁7

八、寫作技巧及特色 頁8

九、通假字 頁9

十、一詞多義——「師」、「之」、「其」、
「道」 頁9

十一、詞類活用 頁 10

十二、課後練習 頁 11

十三、增潤閱讀班解練習:蘇軾《留侯論》﹙節錄﹚ 頁 15

十四、古漢語知識練習 頁 20

頁 1/ 23
1718 中四級 中國語文科 單元五《師說》韓愈﹙教師本﹚

一、韓愈簡介
韓愈﹙公元 768 年至 824 年﹚,字退之,河南南陽﹙今河南孟縣人﹚。韓愈因郡望關係,自
稱為昌黎﹙今河北昌黎﹚人,故世稱韓昌黎。
韓愈三歲喪父,由兄嫂鞠養;七歲兄死,靠其嫂鄭氏撫養成人。幼年備嘗艱辛,然勤奮讀書,
論六經百家之學,「言出成文」
。唐德宗貞元三年﹙公元 787 年﹚,韓愈到長安參加進士考試,可
惜因無人推薦而落第。此後兩度應進士考試,皆名落孫山。直至貞元八年﹙公元 792 年﹚,二十
五歲的韓愈進士及第,先後在宣武、寧武節度使中作幕僚。貞元十八年﹙公元 802 年﹚
,韓愈任
四門博士。翌年,拜監察御史。不久,因上「天旱人飢」的奏狀而免徵租稅,為此得罪權臣,貶
為陽山令﹙今廣東陽山﹚

元和七年﹙公元 812 年﹚,韓愈回到京師任國子博士,才高而位卑。翌年初,以苦悶的心情
作《進學解》以解嘲。這篇文章引起執政者的關注,認為他有史才,遂予遷升。他先後調任史館
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元和十二年﹙公元 817 年﹚隨裴度平淮西,升刑部侍郎。
元和十四年﹙公元 819 年﹚
,因上表諫止迎佛骨入宮﹙1﹚,觸怒唐憲宗,遂貶為潮州﹙今
廣東潮陽﹚刺史。憲宗駕崩,穆宗即位,召還韓愈任國子監祭酒,轉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職。
長慶四年﹙公元 824 年﹚病卒,諡號「文」
,世稱「韓文公」
,後被追封為「昌黎伯」

註釋:
﹙1﹚迎佛骨入宮:唐肅宗晚年迷信佛法,他聽說鳳翔的法門寺保留著釋迦牟尼的一節指骨,每三十年開放
一次,瞻仰禮拜它就得到上天賜福,於是,大張旗鼓地把佛骨迎到皇宮裏供奉,再送返寺裏,讓臣民
瞻仰。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有錢的捐了香火錢,沒錢的就用香火在頭頂、手臂上燙幾個香
疤,以示虔誠。韓愈對這種勞民傷財的行為非常不滿,於是上疏《論佛骨表》。他認為:上古時沒有
佛法,一樣國泰民安,君王長壽;後來信佛的王朝,國祚和君主壽命皆不長,可見佛是不可信的。憲
宗閱罷,怒不可遏,認為韓愈在詛咒他,定要處死他。由於求情者眾,憲宗才沒殺韓愈,但仍把他遠
貶潮州。

二、韓愈的文學地位:

1. 韓愈建立古文運動的 理論 ,身為古文運動 領袖 ,唐宋古文八大家之 首 ,對蘇


洵、 蘇軾 、 王安石 的影響深遠。

2. 韓愈 培養 古文作家,使古文運動聲勢浩大。

3. 他留下 三百篇 古文,是古典文學遺產中的瑰寶,宋、明、清古文的 典範 。

4. 他擴大了古文的創作 範圍 ,使古文提到一個新的階段,使古文的功能包含議論、敍事、
抒情和寫景,無所不能。

5. 使古文廣泛應用不同的體裁,包括: 政論 、書啓﹙書信﹚
、贈序、雜說、祭文、墓誌銘
等,使古文成為一種重要的文學形式。

三、寫作背景
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師,不應因地位貴賤或年齡差別,就不肯虛心學習。文末
並以孔子言行作證,申明求師重道是自古已然的作法,時人實不應背棄古道。
這是韓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論說文。文章論述了從師表學習的必要性和原則,批判了當時社
會上「恥學於師」的陋習,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鬥爭精神,也表現出作者不顧世俗獨抒己見的精
神。

頁 2/ 23
1718 中四級 中國語文科 單元五《師說》韓愈﹙教師本﹚

中國古代的學校教育十分發達,從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學。韓愈寫這篇文章時 35 歲,正在國
子監任教。那麼,韓愈為甚麼說「古之學者必有師」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原來他所說的「師」,
有其獨特含義。既不是指各級官府的學校老師,也不是指「授之書而習其句讀」的啟蒙教師,而
是指社會上學有所成,能夠「傳道受業解惑」的人。韓愈既以這樣的人自我標榜,也以好為人師
而著稱。《新唐書》本傳說他「成就後進士,往往知名。經愈指授,皆稱韓門弟子」。

唐代、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
業如何,都有官可做。韓愈寫《師說》的社會背景,可以從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的一
段話裡看出。柳宗元說:
「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
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
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由此
可見,韓愈作《師說》,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是難能可貴的。

此外,我們也可以把《師說》看作韓愈提倡「古文」的一個莊嚴的宣言。六朝以來,駢文盛
行,寫文章不重視思想內容,只講求對偶、聲韻和詞句華麗,儘管也產生了一些藝術成就很高的
作品,卻導致了文學創作中浮靡之風的氾濫。這種風氣,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韓愈不
是第一個提倡「古文」的人,卻是一個集大成者。他無論在文學理論還是在創作實踐上,都有力
地促成了「古文運動」的興起和發展,主張「文以載道」
,並身體力行,培養了大批有志於古文
創作的年輕人。

四、文體
本文題為「師說」,並無「送」
、「贈」的字眼,但根據末段的敘述,本文是為勉勵弟子李蟠
而作,以為留念,故在寫作目的上可歸入「贈序」類。
贈序內容廣泛,形式多樣,多提及作者與被贈者的關係、友誼,除表達對被贈者的期望、勸
勉與關懷外,還可藉以抒發理想抱負、抨擊時政。韓愈在《師說》中便借題發揮,議論時弊,倡
導「師道」

五、主旨
本文是贈李蟠以資勉勵之用。作者通過論述從師的重要和擇師的標準,抨擊當時士大夫
「 恥於從師 」的陋習,倡導「 從師學習 」的風氣。

六、原文、語譯、注釋
第1段 第 1 段白話語譯:
古 之 學 者 (1) 必 有 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傳授道
師 。 師 者 , 所 以 傳 道 (2) 受
理,教授學業,解決疑難問題的人。 人不是
( 3 ) 業 解 惑 也。人 非 生 而 知 之
者 ( 4 ), 孰 能 無 惑 ? 惑 而 不 從 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
師 , 其 為 惑 也 (5) , 終 不 解 有疑惑卻不跟從老師學習,他所存在的疑惑,就
矣 。
始終不能解決。

頁 3/ 23
1718 中四級 中國語文科 單元五《師說》韓愈﹙教師本﹚

第2段
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來就比我
生 乎 吾 前 , 其 聞 道 (6)
早,我跟從他,拜他為師;在我之後出生的人,
也 固 先 乎 吾,吾 從 而 師 之 ;
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從他學習,把
生 乎 吾 後,其 聞 道 也 亦 先 乎
他當作老師,我學習的是道理,哪裡管他的年齡
吾 , 吾 從 而 師 之 ( 7 )。 吾 師 道
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 因此,無論地位高低貴
也,夫 庸 知 ( 8 ) 其 年 之 先 後 生
於 吾 乎 ? 是 故 無 貴 無 賤,無 賤,無論年長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
長 無 少,道 之 所 存,師 之 所
存在的地方了。
存 也 。
第 1、2 段注釋:
1. 學者: 求學的人 。
2. 道:指儒家 孔子 、 孟子/ 孟軻 的哲學、政治等原理、原則。
3. 受:通「 授 」
,是 傳授 的意思。 業:泛指古代經、史、諸子之學及古文 寫
作 。
4. 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 道理 ﹙之) 的。
5. 其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6. 聞道:出自《論語.里仁》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聞,聽見,引伸為懂得。道:
這裡作動詞用,指學習、從師。
7. 從而師之: 跟從 (他),拜他為老師。
8. 庸知: 豈會 / 哪裡 知道。

第3段 第 3 段白話語譯:
嗟 乎 ! 師 道 (9)之 不 傳 唉!從師學習的風尚沒有流傳已經很久
也 久 矣 ! 欲 人 之 無 惑 也 難
矣 ! 古 之 聖 人 , 其 出 人 (10) 了,想要人們沒有疑惑很難啊! 古代的聖
也 遠 矣 ,猶 且 從 師 而 問 焉 ; 人,他們超過一般人很遠了,尚且跟從老師向老
今 之 眾 人 ( 11 ), 其 下 聖 人 也
師請教 ;現在的一般人,他們跟聖
亦 遠 矣 , 而 恥 學 於 師 (12)。
是 故 聖 益 聖 , 愚 益 愚 (13)。 人相比相差很遠了,卻以向老師學為羞恥。所以
聖 人 之 所 以 為 聖,愚 人 之 所 聖人就更加聖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聖人之
以 為 愚 , 其 皆 出 於 此 乎 !
所以成為聖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 ,

大概都是這個原因引起的吧!
第 3 段注釋:
9. 師道:以師為道的 風尚 。
10. 出人:超出 一般 / 普通 人。
11. 眾人:普通人。
12. 恥學於師:以向 老師 學習為羞恥。
13. 是故聖益聖,愚益愚:因此聖人更加 聖明 ,愚人更加 愚昧 。

頁 4/ 23
1718 中四級 中國語文科 單元五《師說》韓愈﹙教師本﹚

第4段 第 4 段白話語譯:
愛 其 子,擇 師 而 教 之 ; 眾人喜愛他們的孩子,選擇老師教育孩子;
於 其 身 也,則 恥 師 焉,惑 矣
( 1 4 )。 彼 童 子 之 師 ( 1 5 ), 授 之 他們自己呢,卻以從師學習為恥 ,
書 而 習 其 句 讀 者 (16), 非 吾 這真是糊塗啊!那孩子的老師,教他們讀書,學
所 謂 傳 其 道 解 其 惑 者 也。句 習書中的文句,並不是我所說的給人傳授道理,
讀 之 不 知,惑 之 不 解,或 師 給人解釋疑惑的老師。不理解文句,疑惑得不到
焉 (17), 或 不 焉 , 小 學 而 大 解決;前者會向老師學習,後者卻不向老師求教
遺 (18), 吾 未 見 其 明 也 。 ﹙意思是不知句讀的倒要從師,不能解惑的卻不
從師﹚,小的方面學習,大的方面卻放棄了,

我看不出他們有甚麼高明之處 !

第 4 段注釋:
14. 惑矣:真 糊塗 啊!
15. 彼童子之師:那些教小孩子的啟蒙老師。
16. 句讀:
「讀」
,音「逗」
,也叫「句逗」
。古代稱文辭意盡處為「句」
,語意未盡而須停頓處
為「讀」
。古代書籍上沒有標點,老師教學童讀書時要進行句逗的教學。
17. 或師焉,或不焉:有的﹙指「句讀之不知」這樣的小事﹚請教老師,有的﹙指「惑之不
解」這樣的大事﹚卻不問老師。「不」同「否」
。此句翻譯時應注意 交錯 翻譯。
18. 小學而大遺:小的方面﹙句讀之不知﹚倒要學習,大的方面﹙惑之不解﹚卻放棄了。

第5段 第 5 段白話語譯:
巫 醫 樂 師 百 工 之 人 醫生、樂師與各種工匠,不以互相學習為
﹙ 19),
不 恥 相 師 。 士 大 夫
恥。士大夫這類人之中,如有人稱人家為老師,
之 族,曰 師 曰 弟 子 云 者,則
稱自己為學生,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問
群 聚 而 笑 之 。 問 之 , 則 曰 :
「 與 彼 年 相 若 (20)也 , 道 相 那些嘲笑者的原因,他們就說:「那個人與某人
似 也 。 位 卑 則 足 羞 (21), 官
年齡相近,修養和學識也差不多, 以地位
盛 則 近 諛 (22)。 」 嗚 呼 ! 師
道 之 不 復 (23), 可 知 矣 。 巫 低的人為師,足以感到羞愧,稱官位高的人為師,
醫 樂 師 百 工 之 人,君 子 不 齒
就接近諂媚」啊!
(24), 今 其 智 乃 (25)反 不 能
從師學習的風尚不能恢復,由此就可以知道了。
及 , 其 可 怪 也 歟 (26)!
醫生、樂師及各種工匠,士大夫之類的人是不屑
與他們為伍的,現在士大夫們的智慧反而不如前
者。難道值得奇怪嗎?

第 5 段注釋:
19. 巫醫:古代用祝禱、占卜等迷信方法或兼用藥物醫治疾病為業的人,連稱為巫醫。百工:
泛指手工業者。
20. 相若: 差不多 的意思。

頁 5/ 23
1718 中四級 中國語文科 單元五《師說》韓愈﹙教師本﹚

21. 位卑則足羞:﹙以﹚地位 卑微 的人為師,就覺得是 恥辱 。


22. 諛:以 官職 高的人為師,則接近 阿諛 / 奉承 。
23. 復:恢復。
24. 君子:古代「君子」有兩層意思,一是指 地位高 的人,一是指 品德高 的
人。這裡指前者,相當於士大夫。 不齒:即不屑或 看不起 的意思。
25. 乃: 竟然
26. 其可怪也歟:這是反問句,意思是: 難道 值得奇怪嗎?歟,語氣助詞,等於「啊」

第6段 第 6 段白話語譯:
聖 人 無 常 師 (27), 孔 子 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經向郯子、萇
師 郯 子 ( 2 8 )、 萇 弘 ( 2 9 )、 師 襄
弘、師襄、老聃等人請教和學習。其實,像郯子
(30)、 老 聃 (31)。 郯 子 之 徒
這些人,他們的才智比不上孔子。可是,孔子說
(32), 其 賢 不 及 孔 子 。 孔 子
曰 :「 三 人 行 , 則 必 有 我 師 過:「三人同行的時候,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
(33)。 」 是 故 弟 子 不 必 不 如
師的人啊!」故此,學生並不干會比不上老師,
師,師 不 必 賢 於 弟 子,聞 道
有 先 後,術 業 有 專 攻,如 是 而老師也並不一定會比學生高明, 每個人領
而 已 。 會道理的時間有先有後,每個人的技術、學業各

有專門的研究 ,

就是這個樣子罷了。

第 6 段注釋:
27. 常師:固定的老師。
28. 郯子:春秋時郯國﹙進山東郯城北)國君,孔子曾向他請教 官職 的名稱。
29. 萇弘:東周時的大夫,孔子向他請教過 音樂 的事。
30. 師襄:春秋時魯國的樂師,孔子曾向他學 彈琴 。
31. 老聃:老子,姓李名耳,孔子曾向他學 禮 。
32. 之徒:這些人。
33. 三人行,必有我師:出自《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 善 者而
從 之,其 不善 者而 改 之」。意思是

第7段 第 7 段白話語譯:
李 氏 子 蟠 (34), 年 十 李蟠這個人,年紀才十七歲而已,喜歡古
七 , 好 古 文 ,《 六 藝 》 經 傳 文,六藝經傳這些學問,他都能夠通曉熟習。更
( 3 5 ), 皆 通 習 之 , 不 拘 於 時 , 難能可貴的是,他並不受到流俗的限制、拘束,
學 於 余 。 余 嘉 其 能 行 古 道 要求跟我學習。我讚許他能夠遵行古人從師問學
(36), 作 《 師 說 》 以 貽 (37) 之道,所以,就寫了這篇文章送給他。
之 。
第 7 段注釋:

頁 6/ 23
1718 中四級 中國語文科 單元五《師說》韓愈﹙教師本﹚

34. 李氏子蟠:唐德宗貞元十九年進士,是韓愈的學生。
35. 六藝經傳:六藝指《 詩 》、
《 書 》
、《 禮 》
、《 樂 》、
《 易 》
、《 春秋 》,包括正文和闡述經義的文字。
36. 古道:古人從師之道。
37. 貽:贈送。

七、內容解說——對從師學習的道理加以解說
文體 屬於 贈序 ,因為文章是寫給 李蟠 的。

一、 古代的學生必定有老師,因老師能
老師的作用
1. 「傳道」:傳授 儒 道;

2. 「授業」:講 古文 和教授 六藝 ﹙禮、樂、射、御、書、 數﹚

3. 「解惑」:解答學生的 疑難 。

二、 1. 因為人不是一出生就知曉 儒家道統 、古文、六藝,以及學會


拜師原因
解決疑難的,一定有困惑。

2. 有困惑卻不 拜師 ,困惑就會終生不能解決。

三、 1. 只要對方 學習儒家道理 比較早,就可以當自己的老師,不必


選擇老師的
理會他的 身份、年紀 。
原則
2. 只要對方在 術業上有專長 ,就可以當自己的老師, 不一定

較自己賢能 。

3. 人應該從師學習,不應囿﹙限制﹚於年紀和階級,只要是 有道德 、

有學問 ,就值得學習,就符合作為老師的標準。

四、 1. 從師問道已經沒流傳很久了,這樣,人又怎會沒有困惑?
當時與古時
2. 古代聖人的 才智 能超過許多平常人,但他們尚且跟從老師
對老師的看
法 學習。現在,社會中平常人的才智 甚低 於聖人,卻以

從師 為羞恥。

3. 這樣,使聖人顯得更超越常人;愚人就顯得更加愚蠢。

五、 1. 人們基於 愛護子女 ,會為子女選擇「童子之師」,教授子女誦讀書本,劃


當時人們為
分句讀。
子擇師的矛
盾表現 2. 然而,人們卻羞於跟從老師學習。

3. 兒子不懂句讀等小學問,尚要他拜師求學;成人自己有疑惑、不通

大道理,卻不知 求師 。

頁 7/ 23
1718 中四級 中國語文科 單元五《師說》韓愈﹙教師本﹚

六、 1. 「童子之師」 不能 傳授儒道、講古文和教六藝,不能解決學生疑難。
對童子之師
2. 不跟從「老師」學習的成人,以及只跟從「童子老師」學習的小朋
的評價
友,都只能學「小」知識﹙句讀﹚,卻丟了「大」道業﹙儒家道理﹚。

七、 1. 民間醫士、樂師、工匠不以互相拜師、互相學習為 恥辱 。
大夫對民間
2. 讀書 、 做官 的人,看見別人拜師就會恥笑他們。
醫士樂師工
匠看法 3. 詢問讀書做官的人嘲笑拜師的人的原因,則回答說:「彼此間年紀相若,學問相

似,向地位 卑微 的人拜師,會使人感到羞恥;向官職高的人拜師,則會近於

阿諛奉承 。」

4. 為何「求師之道」不可恢復,由此可知。

5. 民間醫士、樂師、工匠不以互相拜師、互相學習為羞恥,讀書人卻看他們不起,

但讀書人的智慧反而比不上他們,真是奇怪啊!

八、 1. 聖人沒有 固定 的老師,就如 孔子 也向以下四人學習:


引用孔子事
i. 郯子 ﹙春秋時郯國的國君,孔子曾向他請教官制﹚
蹟及對話
ii. 萇弘 ﹙周敬王時的士大夫,孔子向他學音樂﹚

iii. 師襄 ﹙春秋時魯國樂官,孔子向他學琴﹚

iv. 老聃 ﹙即老子,大思想家,孔子向他學禮﹚

2. 孔子又曾說:「三人行,必有我師。」

3. 韓愈引孔子作例子,為印證:

弟子不一定 比不上 老師,老師也不一定比弟子好。因為 學問 和 技藝

各有專門研究。

4. 韓愈引孔子為例証的作用:

孔子是人所皆知的聖人,引他的話作證,可增加 論點 的說服力。

九、 1. 韓愈為嘉許 李蟠 能行古道﹙指李氏樂於從師學習、尊師重道,
寫作原因
好古文,通習六藝,不受時下的不良風氣拘束。﹚

2. 故此,韓愈特別寫《師說》這篇文章送給他。

八、寫作技巧及特色:
一、 1. 論點明確:
論說手法層
一開始 託古 立論,提出古之學者必有師,以老師的功用。
出不窮
2. 對比論證:

頁 8/ 23
1718 中四級 中國語文科 單元五《師說》韓愈﹙教師本﹚

用古人和今人對拜師的不同看法,顯出 古賢今愚 的差別原因。

3. 正反論證:

用士大夫恥笑別人作 反面 例子,巫醫、樂師、百工和工匠的學習方法才是

正確的做法,說明士大夫不及普通人。

4. 駁 論:

有破有立,駁斥士大夫為子弟擇師,所拜的老師不能 盡師 ,只是令人學習

了小句讀,卻丟了大道理。

5. 前後呼應:百工與士大夫的對比,是照應 無貴無賤 的論點。

6. 善於舉例:

i. 語例: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

ii. 事例:孔子曾向不同的人學習。

iii. 証明:聖人沒有固定老師的論點。

二、 韓愈文章文氣充沛,這與善用:排偶句、頂真句﹙聯珠﹚、反問句、助語詞,以及
文氣充沛 肯定、判斷、疑問和感嘆等有關語氣。
﹙氣盛﹚
1. 善用 排偶 的例子,如:「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加強了拜師不應注重年齡的
意思。

2. 善用 頂真 的例子,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矣。」

3. 善用 反問 ,如「人非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4. 善用 助語詞 例子,如「嗟 乎 !師道之不傳久 矣 !欲人之無惑也難


矣 。」三句用了三次助語詞,加強 悲嘆 語氣。

5. 用語表達 肯定 語氣,如「古之學者必有師。」

九、通假字
1.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受:通「授」
,傳授、講授的意思。
2. 「或師焉,或【不】焉」 ——不:通「否」
,否定的意思。
3. 「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 ——讀,通「逗」
,閱讀中的斷句。

十、一詞多義
【師】
1. 古之學者必有師﹙名詞,指老師﹚
2.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名詞,指「專門技藝人」﹚
3. 吾師道也:﹙名詞活用作動詞,意為「學習」﹚
4.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動詞,指「從師」﹚

頁 9/ 23
1718 中四級 中國語文科 單元五《師說》韓愈﹙教師本﹚

5. 吾從而師之﹙意指「以……為師」

6. 則恥師﹙動詞,指「拜師」

7.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動詞,指「傳授」

【之】
1. 擇師而教之﹙代詞,指代「人」﹚
2. 郯子之徒﹙指示代詞,相當於「這些」、
「那些」

3. 古之學者﹙結構助詞,表示修飾或領屬關係,譯為「的」﹚
4.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結構助詞,用在定語和名詞性的中心語之間,相當於「的」
。﹚
5. 句讀之不知﹙結構助詞,表示賓語前置﹚
6.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助詞,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後,用來湊足音節,無實質意義﹚

【其】
1.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人稱代詞,指「他」

2.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指示代詞,指「那些」

3. 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人稱代詞,指「他們」﹚
4.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人稱代詞,指「他們的」

5. 聖人之所以為聖……其皆出於此乎﹙語氣副詞,表示「猜測」
、「大概」的意思﹚
6.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稱代詞,指「他們的」﹚
7. 其可怪也歟﹙語氣副詞,表示「感歎」、
「多麼」

【道】
1.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名詞,指「道理」

2.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名詞,指「風尚」﹚
3. 余嘉其能行古道﹙名詞,指「道路」、「途徑」﹚

十一、詞類活用
1.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 惑 也——惑,形容詞作名詞:疑惑的問題、糊塗的問題
2. 吾 師 道也——師,名詞活用作動詞:學習
3. 其 下 聖人也亦遠矣——下,名詞活用作動詞:不如
5. 是故 聖 益聖, 愚 益愚——聖、愚,形容詞作名詞,聖:聖人,愚,笨拙的人
6. 則 恥 師焉——恥,意動用法:以……為恥
7. 小 學而 大 遺——小、大,形容詞作名詞: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8. 吾未見其 明 也——明,形容詞作名詞,指「高明」。
9. 位 卑 則足羞,官 盛 則近諛——卑、盛,形容詞作名詞:卑:卑賤的人、低下的人;
盛:勢盛位高的人

頁 10/ 23
1718 中四級 中國語文科 單元五《師說》韓愈﹙教師本﹚

十二、課後練習﹙第 6、8、11 題,必須完成﹚


【篇章探究】﹙見《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第二版﹚第二冊,頁 5.25~5.24﹚

1. 試解釋以下句子中粗體的字詞,並把答案寫在横線上。

(1)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第 2 段) 師道:拜師學習道理

(2)或師焉,或不焉。(第 4 段) 或: 有的

(3)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第 4 段) 明: 明白事理

(4)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第 6 段) 專攻: 專長

(5)余嘉其能行古道。(第 7 段) 嘉: 讚許

2. 試根據文意,把以下文句譯寫成白話文。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第 6 段﹚
因此學生不必永遠不如老師,老師不必事事都比學生賢能;領會道理的時間有先有後,本領

學問各有各的專長,就是這樣罷了。

3. 本文為一篇結構嚴謹的議論文,試按議論文結構劃分層次,並分析每個層次的結構、段落及內容大
要。
議論文結構 段落 內容大要

提出論點 第 1~2 段 論述 從師的必要和擇師的標準 。

從三個不同的側面批判當時士大夫恥於從師的不良風
論證 第 3~5 段

氣。

以孔子的言論和實踐,說明師生關係是相對的,帶出擇
結論 第 6 段

師的標準。

餘論(寫作動機) 第 7 段
交代寫作這篇文章的緣由,重申師道之重要性。

4. 王安石在《傷仲永》中亦提及人要從師學習,他所持的理由與韓愈《師說》有何分別?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
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

頁 11/ 23
1718 中四級 中國語文科 單元五《師說》韓愈﹙教師本﹚

王安石提出人要從師學習是因為他認為天才不足恃,要成材須靠後天教育培養,否則與庸人無異。

至於韓愈認為人需要從師學習是因為人並非一生下來就有知識,故在學習過程會產生疑惑,有

疑惑就要從師學習,才能解惑。

5. 作者在文中談到「古之聖人」及「今之眾人」的從師態度。根據第 3 段,判斷以下陳述,塗滿與
答案相應的圓圈;每道分題限選一個答案。
無從
正確 錯誤
判斷
(1)「古之聖人」:
○ ○ ●
很尊敬自己的老師,並樂於成為別人的老師。
(2)「今之眾人」:
○ ● ○
其才智與聖人不相上下,因而恥於從師學習。

6. 時人有為他們的子女擇師學習,為何他們在韓愈眼中是「小學而大遺」(第 4 段)?
因為時人為子女擇師學句讀,對句讀這些小問題會請教老師,相反,他們自身則恥於從師學習儒

家道統的大學問,有疑惑也不請教老師,故韓愈認為時人在句讀這小事上會學習,大學問卻放棄

不學,是「小學而大遺」。

7. 根據以下引文,回答所附問題。

甲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第 3 段)
乙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第 5 段)

(1) 以上兩句引文的語氣分別是怎樣的?
A 甲句是推斷語氣,乙句是反問語氣。
B 甲句是感歎語氣,乙句是驚詫語氣。
C 甲句是感歎語氣,乙句是反問語氣。 A B C D
D 甲句是驚詫語氣,乙句是感歎語氣。 ○ ● ○ ○

(2) 兩句引文反映了當時的甚麼社會風氣?作者對這種風氣的態度是怎樣的?
引文反映了當時士大夫以跟從老師學習為恥的愚昧之風。作者驚異於這種風氣,並為此深

表歎惋。

8. 根據以下兩節引文,回答問題。
甲、 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第 6 段)
乙、 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第 6 段)

(1) 以上兩段引文運用了哪一種論證手法?
□ 比喻論證 ·· `□ 對比論證
 舉例論證 · □ 歸納論證

頁 12/ 23
1718 中四級 中國語文科 單元五《師說》韓愈﹙教師本﹚

(2) 承上題,作者運用這種手法分別論證了甚麼道理?
引文甲運用了史例。作者舉出古聖人孔子,尚且向不及自己賢能的郯子、萇弘、師襄、老

聃請教, 可見聖人無常師, 從而論證弟子未必不及老師,老師亦未必比弟子賢能的道理。

引文乙運用了語例。作者引用孔子的話,說明三人之中一定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這是因

為他們各有專長或學問,論證師生的區別在於領會道理的時間有先有後,學問和技藝各有

專長。

9. 韓愈認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第 6 段)。以下引文中,林允行的想法與韓愈
相同嗎?試抒己見。

林允行是國家短跑隊成員,由已退役的前國家隊成員張向華指導訓練。在今年全國運
動會中,林允行雖然奪得一百米短跑比賽冠軍,但未能破紀錄。他很沮喪,只能慨歎
無法超越恩師,因為該項紀錄的保持者正是張向華。

林允行的想法與韓愈的不相同。林允行破不了教練的紀錄,認為自己無法超越恩師;至於韓愈

則認為弟子是可以超越老師的。

10. 本文是贈誰人而寫的?韓愈寫作本文的目的又是甚麼?
本文是贈李蟠以資勉勵之用。韓愈通過論述從師的重要和擇師的標準,抨擊當時士大夫恥於從師

的陋習,倡導從師問學的風氣。

11. 以下是一段有關《師說》篇章結構的分析,在選擇題部分,塗滿與答案相應的圓圈;在填充題部
分,把答案填寫在橫線上。
本文章法嚴謹,各部分交相呼應。在文章開篇,作者言「古之學者必有師」,以師道和「 古
道 」互為印證,在結構上起到 統領全文 、 奠定基調 的作用,並在後文中
時有照應,但不包括以下一句:

A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第 2 段﹚ ●
B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第 3 段﹚ ○
聖人無常師。
C ﹙第 6 段﹚ ○
余嘉其能行古道。
D ﹙第 7 段﹚ ○
而在「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一句中,「傳道」與下文中「 聞道 」暗合,

「解惑」與下文的「 惑矣 / 惑之不解 」相勾連,「受業」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是指教授句

讀,一是指 教授專門術業 。作者在反面論證時,舉出眾人 在小事從師學習,


大事則遺棄不學 的事例與「愚益愚」呼應;在正面論證時,又以孔子為例,與「 聖
益聖 」遙相呼應,使文章脈絡貫通,結構縝密。

頁 13/ 23
1718 中四級 中國語文科 單元五《師說》韓愈﹙教師本﹚

12. 對比論證是本文一大特色,文中通過三組對比分別證明了甚麼道理?三組對比屬於甚麼關係?

運用對比論證對主題的表達有甚麼關係及效果?
第一組:「古之聖人」與「今之眾人」從師態度的對比,賢德的古代聖人尚且樂於從師學習,證

明「今之眾人」恥於從師問學是錯誤的。

第二組:「童子之學」與「達道之學」的對比,只從師學習句讀,而忽視老師「傳道受業解惑」

的職能,是「小學而大遺」的做法,是錯誤的。

第三組:「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的對比,士大夫反不如從事微賤職業的

人那樣明白從師的重要性,反映了士大夫恥於從師的錯誤,亦證明了從師學習應「無貴

無賤」。

關係及效果:三組對比屬層遞關係。作者以鮮明的對比照見是非、顯豁主題,使文章的觀點明晰

透徹,加強說服力。

13. 清人林紓於《韓文研究法》一書中評「昌黎所長在濃淡疏密相間,錯而成文」,意指韓愈的文
章在句式上錯綜變化多樣,長短不一。試以本文的句式為例,闡釋林紓的說法。

此句是讚賞韓愈善於結合駢文的排偶和散文的長短句,駢散夾雜而成文章,使文句錯綜變化。

本文的語言以散句為主,參以排偶,形成參差變化,雄健道勁,充分體現韓愈文章的氣勢。如第

3 段開首以「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等散句入文,接着參以偶句「是故聖益聖,愚益愚」

等,最後再以散句收結,而當中的句式亦長短不一,有八字句,亦有三字句,可見韓愈文章句式變

化多樣的特色,文氣流暢而不呆滯。

頁 14/ 23
1718 中四級 中國語文科 單元五《師說》韓愈﹙教師本﹚

十三、增潤閱讀理解練習:蘇軾《留侯論》
﹙節錄﹚

蘇軾《留侯﹙1﹚論》
(1) 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
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
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2) 夫子房受書於圯上之老人﹙2﹚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隱君子﹙3﹚
者,出而試之?觀其所以微見其意者,皆聖賢相與警戒之義,而世不察,以為鬼物﹙4﹚,
亦已過矣。且其意不在書﹙5﹚。

(3) 當韓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鋸鼎鑊待天下之士,其平居無罪夷滅者,不可勝數。
雖有賁、育﹙6﹚,無所復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鋒不可犯,而其勢未可乘。子房不忍忿
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於一擊之間﹙7﹚。當此之時,子房之不死者,其間不能容髮,
蓋亦已危矣。千金之子﹙8﹚,不死於盜賊,何者?其身之可愛,而盜賊之不足以死也。
子房以蓋世之才,不為伊尹、太公﹙9﹚之謀,而特出於荊軻、聶政﹙10﹚之計,以僥倖
於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鮮腆﹙11﹚而深折﹙12﹚之,彼其能有
所忍也,然後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4) 觀夫高祖之所以勝,項籍之所以敗者,在能忍與不能忍之間而已矣。項籍惟不能忍,
是以百戰百勝而輕用其鋒;高祖忍之,養其全鋒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當淮陰﹙13﹚
破齊,而欲自王,高祖發怒,見於詞色。由此觀之,猶有剛強不忍之氣,非子房其誰全
之?

注釋
﹙1﹚留侯:張良,字子房,戰國末年韓國貴族。秦滅韓後,立志為韓報仇。後助漢高祖劉邦擊敗項
羽,建立漢朝,封留侯。
﹙2﹚「夫子房受書於圯上之老人」句:圯,橋。《史記.留侯世家》記載,張良在下邳橋上遇一老
人,忍受了他的故意折辱而得到「孺子可教」的讚許,授與《太公兵書》。
﹙3﹚ 隱君子:隱居的君子。
﹙4﹚ 鬼物:鬼怪之類。圯上老人對張良說自己是濟北穀城山下的一塊黃石。
﹙5﹚ 意不在書:其用心不在於授予張良一部兵書。
﹙6﹚ 賁、育:孟賁與夏育,均戰國時勇士。
﹙7﹚ 逞於一擊:逞,快意。逞於一擊,指張良為報韓之仇,求得力士,在博浪沙以鐡椎刺殺秦始皇
一事。
﹙8﹚ 千金之子:富貴人家的子弟。
﹙9﹚ 伊尹、太公:伊尹相商湯滅夏,姜太公相周武王滅商,二人均是古代賢臣。
﹙10﹚ 荊軻、聶政:古代著名刺客。
﹙11﹚ 鮮腆:少禮,無善意。
﹙12﹚ 折:摧折凌辱。
﹙13﹚ 淮陰:淮陰侯韓信,劉邦手下大將。韓信攻得齊地,要求立為「假王」。劉邦大怒,張良暗
示劉邦此時決不可以得罪韓信。

頁 15/ 23
1718 中四級 中國語文科 單元五《師說》韓愈﹙教師本﹚

1. 解釋以下句子中的粗體字的意思。(12 分)

字詞 意思

(1) 匹夫見辱,拔劍而起。(第 1 段) 見: 被

(2) 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隱君子者,出而試之?(第 2 段) 安: 怎麼

(3) 其身之可愛,而盜賊之不足以死也。(第 3 段) 可愛: 值得珍惜

(4) 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後可以就大事。(第 3 段) 就: 成就

(5) 高祖忍之,養其全鋒而待其弊。(第 4 段) 弊: 疲憊

(6) 當淮陰破齊,而欲自王,高祖發怒,見於詞色。(第 4 段) 王: 稱王

答案分析:
﹙12 分,每分題 2 分﹚
(1) 「見」解作「被」
,加在動詞前表被動。
「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意思是「一般人受到侮辱,
會抽出刀劍站立起來」。
(2) 「安」在句中作疑問副詞,解作「怎麼、哪裏」之意。「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隱君子者,
出而試之?」意思是「然而,又怎麼知道那不是秦代一位隱居的君子出來考驗張良呢?」
(3) 「可」是「值得」的意思;
「愛」是「愛惜、珍惜」的意思。「可愛」在句子中作謂語,翻譯
為「值得珍惜」
。「其身之可愛,而盜賊之不足以死也。」意思是「因為他們的生命寶貴,死
在盜賊手裏太不值得」。
(4) 「就」在句中作動詞,解作「成就」
,在這裏用作使動用法,意為「使大事得以成功。」
「彼
其能有所忍也.然後可以就大事。」意思是「他如果能忍受得住,方才可以憑藉這點而成就
大功業」。
(5) 「弊」在句中作形容詞,解作「疲憊」
。「高祖忍之,養其全鋒而待其弊。」意思是「漢高祖
能忍耐,保持自己完整的鋒銳的戰鬥力,等到對方疲憊」。
(6) 「王」本義是大王(統治者),在句中活用為動詞,解作「稱王」。「當淮陰破齊,而欲自
王,高祖發怒,見於詞色。」意思是「當淮陰侯韓信攻破齊國,要自立為王,高祖為此發怒
了,語氣臉色都顯露出來」。

2. 試根據文意,把以下句子譯為白話文。﹙6 分﹚

(1) 觀夫高祖之所以勝,項籍之所以敗者,在能忍與不能忍之間而已矣。﹙第 4 段﹚

觀察漢高祖之所以成功,項羽之所以失敗,就在於一個能忍耐、一個不能忍耐罷了。

(2) 由此觀之,猶有剛強不忍之氣,非子房其誰全之?﹙第 4 段﹚

從此可看出,他(高祖)還有剛強不能忍耐的氣燄,不是張良,誰能成全他?

頁 16/ 23
1718 中四級 中國語文科 單元五《師說》韓愈﹙教師本﹚

3. 根據課文內容,判斷以下陳述,塗滿與答案相應的圓圈;各題限選一個答案,多選不給分。
﹙4 分﹚
正確 錯誤 無從
判斷
(1) 在豪傑之士的特質中,作者認為忍耐比勇氣更為重要。 ○ ○ ●
(2) 圯上老人認為張良沒有在刺殺秦始皇的行動中死去而 ○ ● ○
留下千古芳名,實在是太可惜了。

4. 試根據本文的內容,完成下表。﹙6 分﹚
圯上老人試探張良的經過

(1) 張良雖然有 出眾的才能 ,但仍須學會 忍


試探的原因
耐 ,才能成就大事。

試探的方法 (2) 態度傲慢無禮地羞辱他

試探後對張良的看法 (3) 認為張良值得一教

5. 《留侯論》主要的論述對象是張良,為甚麼要提到項羽和漢高祖呢?﹙10 分﹚
人物 用意

文中舉出項羽(1) 因為不能忍耐,不懂得保存實力,導致失敗 的事例,


項羽
來說明(2) 要具有忍耐的氣度,才能成就大事 。

以漢高祖(3) 因為善於忍耐而取得成功 的事例,突出「忍」的重要

性。又以漢高祖(4) 因韓信要自立為王而怒形於色 的事例,反襯張良


漢高祖
(5) 能忍一時之氣以成就大業 ,並點出漢高祖最終能建立漢朝有賴張

良的輔助。

6. 在本文中,作者將哪些特質作為議論張良的重點?﹙2 分﹚
 不輕易動怒、驚慌 A B C D
 驍勇善戰 ● ○ ○ ○
 智慧超羣,有悟性
 敢作敢為
A  B 
C  D 

 正確:文章第 1 段即說明作者的論點:天下間具有大勇的人,突然面臨變故而不害怕,無故遭
到侮辱而不發怒。第 3 段寫到張良能夠忍受住圯上老人無故的折辱,可見張良具有「不輕
易動怒、驚慌」的特質,這點與作者所說的豪傑志士相符,故選項正確。

頁 17/ 23
1718 中四級 中國語文科 單元五《師說》韓愈﹙教師本﹚

 錯誤:第 4 段提到張良輔佐劉邦贏得天下,顯示了他出眾的才能,但並沒有提及他驍勇善戰,
故選項錯誤。
 錯誤:第 3 段提及張良的蓋世之才,但本文主要圍繞「能忍」這個主旨來論述,智慧超羣並
非文章的議論重點,故選項錯誤。
 錯誤:張良刺殺秦始皇,敢作敢為,但這種做法不被作者認同。作者認為只有像伊尹、姜太
公那樣深謀遠慮才是安邦定國之道,故選項錯誤。
綜合以上分析,正確答案為選項 A。

7. 對於張良遇圯上老人一事,作者是怎麼看待的?﹙2 分﹚
A 圯上老人是神仙鬼怪 A B C D
B 圯上老人是秦代隱居避世的賢君子 ○ ○ ○ ●
C 圯上老人見張良的主要目的,是送他兵書
D 圯上老人見張良的主要目的,是給予他考驗

答案分析:
A 錯誤:圯上老人是神仙鬼怪是世人的看法,並非作者的觀點,故選項 A 錯誤。
B 錯誤:作者為了反駁世人的觀點,提出圯上老人可能是秦代一位隱居的君子,但作者的態度
並不是十分確定,只是提出一個可能性,故選項 B 錯誤。
C 錯誤:圯上老人見張良的目的是送給他兵書,同樣是世人的看法,並非作者的觀點,故選項 C
錯誤。
D 正確:作者認為忍耐力是成大事的人的重要特質,而圯上老人是來考驗張良,看他是否有忍
耐力的,故選項 D 正確。

7. 作者認為「豪傑之士」的特質是成就大事的關鍵,你同意嗎?為甚麼?﹙答案字數不多於 90,標
點符號計算在內﹚
﹙5 分﹚

我 同 意 。 忍 耐 是 「 豪 傑 之 士 」 的 特 質 , 做 大 事
不 可 能 一 蹴 而 就 , 只 有 善 於 忍 耐 ,沉 着 應 付 各 種 突 發
的 情 況 ,才 能 成 功 達 到 目 的 。如 越 王 勾 踐 卧 薪 嘗 膽 才 能
滅 吳。如 果 稍 遇 變 化 就 驚 慌 失 措 ,勢 必 會 破 壞 大 局

其他答案:
我不同意。忍耐是作者認為「豪傑之士」的特質。但一味忍耐只是消極回避,於事無補,甚至阻
礙事件的發展。而外在的條件並非人所能完全掌控,一旦遇到絕佳的時機,應及時把握,勇於拼
博。
﹙92 字﹚
評分原則:(5 分)
 答案不得多於 90 字,多出的文字毋須評閱;如答案附有標題,亦須計算字數;
 能表明是否同意作者的看法,給 1 分;
 能指出作者認為能忍耐是「豪傑之士」的特質,給 1 分;
 能提出理據支持自己的看法,最高給 3 分。

頁 18/ 23
1718 中四級 中國語文科 單元五《師說》韓愈﹙教師本﹚

 如沒有表明立場,只說明看法,最高給 3 分。
 如錯誤理解作者的看法,給 0 分。
 定品準則:
i. 上品﹙5 分﹚
能清楚表明是否同意作者的看法,準確理解作者的觀點,並提出理據支持自己的看法,
理據充份,論述飽滿。
ii. 中品﹙3—4 分﹚
能表明是否同意作者的看法,尚能理解作者的觀點,並提出理據支持自己的看法,理
據尚算充份,論述具條理。

未能表明是否同意作者的看法,但準確理解作者的觀點,並提出理據支持自己的看法,
理據充份,論述飽滿。
iii. 下品﹙0—2 分﹚
未能表明是否同意作者的看法,未能理解作者的觀點,論述粗疏或冗贅。
(考生須緊扣原則作答;文句語法不通最多扣 0.5 分;每個錯別字扣 0.5 分,重錯不加扣。)

9. 根據以下兩段引文,蘇洵與蘇軾在如何戰勝秦國這個問題上分別有甚麼看法?兩者又有甚麼相同
之處?試舉例加以說明。
(6 分)

甲 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
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蘇洵《六國論》第 3 段)

乙 子房以蓋世之才,不為伊尹、太公之謀,而特出於荊軻、聶政之計,以僥倖於不死,
此固圯上之老人所為深惜者也。(蘇軾《留侯論》第 2 段)

(1) 蘇洵:蘇洵從六國的角度談如何戰勝秦國。他認為六國應保護好自己的土地,並力西嚮,誓

死與秦相搏(1 分),而不應賄賂依附秦國,不應用刺客對付秦王(1 分)

(2) 蘇軾:蘇軾從張良的角度談如何滅秦。蘇軾認為張良應學習伊尹、太公的深謀遠慮(1 分),

而不應逞一時意氣,用刺殺的計策(1 分)

(3) 相同之處:蘇洵與蘇軾皆不認同用刺殺的方法滅掉秦國,(1 分)蘇洵認為如沒有刺客之行,

燕國不會那麼快就為秦所滅,蘇軾則認為刺客的做法是匹夫之勇,不能成大事。
(1

分)

考核能力:比較
學習重點:比較作者的觀點
評分原則:(6 分)
 能說明蘇洵對如何戰勝秦國的看法,最高給 2 分;
 能說明蘇軾對如何戰勝秦國的看法,最高給 2 分;
 能指出蘇洵與蘇軾觀點的相同之處,給 1 分。

頁 19/ 23
1718 中四級 中國語文科 單元五《師說》韓愈﹙教師本﹚

 能詳細說明蘇洵與蘇軾觀點的相同之處,給 1 分。
 定品準則:
i. 上品﹙5—6 分﹚
能比較蘇洵與蘇軾的看法,並指出兩者的相同之處,闡述飽滿。
ii. 中品﹙3—4 分﹚
能比較蘇洵與蘇軾的看法,尚能指出兩者的相同之處,闡述一般。
iii. 下品﹙0—2 分﹚
對蘇洵與蘇軾的看法和兩者的相同點理解不足或錯誤,闡述粗疏、膚淺。
﹙考生須緊扣原則作答;文句語法不通最多扣 0.5 分;每個錯別字扣 0.5 分,重錯不加扣。﹚

十四、古漢語知識練習
11. 試判斷以下句子中「或」字的詞性,把代表正確答案的英文字母寫在後面的橫線上。﹙5 分﹚

A 不定代詞 B 連詞 C 副詞

(1) 刀與之利,或如來說。(范縝《神滅論》
) C

(2) 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 A

(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

(3) 莫如以吾所長攻敵所短,操刀挾盾,猱進鷙擊,或能免乎? C

(《清稗類鈔‧馮婉貞》

(4) 其神或歲不至,或歲數來。(司馬遷《史記‧封禪書》) B

(5) 或紅如丹砂,或黑如點漆。
(杜甫《北征》) A

答案分析:﹙5 分,每分題 1 分﹚
(1) 「或」用在句中作副詞,表示不確定的語氣,可譯為「或許」、
「也許」
。全句意思是「刀刃
和鋒利的關係,或許就像你說的那樣」

(2) 「或」在句中作不定代詞,可稱代人、事、物,譯為「有的人」
,全句意思是「項燕做楚國
的大將,屢立功勛,愛護士卒,楚國人愛戴他。有的認為他死了,有的認為他逃走了」

(3) 「或」用在句中作副詞,表示不確定的語氣,可譯為「或許」、
「也許」
。全句意思是「不如
用我們的長處攻擊敵人的短處,拿着刀,帶着盾,像猿猴那樣敏捷地前進,像鷙鳥那樣勇猛
地搏擊,或許能夠避免這場災禍吧?」
(4) 「或」在句中作連詞,解作「有時」,全句意思是「這位神有時一年也不來一次,有時一年
來幾次」。
(5) 「或」用在句中作不定代詞,可稱代人、事、物,譯為「有的」
,全句意思是「有的紅得像
朱砂,有的黑得點點的生漆」

12. 試指出以下句子中「其」字的意義,並把答案寫在後面的橫線上。(5 分)

頁 20/ 23
1718 中四級 中國語文科 單元五《師說》韓愈﹙教師本﹚

(1)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莊子‧逍遙遊》) 它的

(2) 吾子其無廢先君之功。
(《左傳‧宋穆公屬殤公》) 應當

(3) 王其欲霸,必親中國。
(司馬遷《史記‧范睢蔡澤列傳》
) 如果

(4) 臨其穴,惴惴其栗。
(《詩經‧秦風‧黃鳥》) 無義

(5) 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孔雀東南飛》) 那

答案分析:﹙5 分,每分題 1 分﹚
(1) 「其」在句中作人稱代詞,可譯為「它的」,全句意思是「北海有一種魚,它的名字叫鯤」

(2) 「其」用在句中作副詞,表示語氣,可譯為「應當」,全句意思是「您應當不要廢棄先君的
功業」。
(3) 「其」在句中作連詞,表示假設,可譯為「如果」,全句意思是「王如果要稱霸,一定要接
近中原國家」。
(4) 「其」在句中作助詞,無義,可不譯。全句意思是「走近他們的墳墓,禁不住哆嗦」。
(5) 「其」用在句中作指示代詞,可譯為「那」
。全句意思是「那天牛嘶馬鳴,新娘進入青帳房」。

13. 辨析下面的句子中「也」字表示甚麼語氣,並把答案寫在後面的橫線上。(5 分)
(1) 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
(《荀子‧天論》) 停頓

(2) 冀君實或見恕也。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 感歎

(3) 古之人不余欺也。
(蘇軾《石鐘山記》
) 肯定

(4) 其身之可愛,而盜賊之不足以死也。(蘇軾《留侯論》) 解釋

(5) 由此觀之,神農非高於黃帝也,然其名尊者,以適於時也。 解釋

(《商君書‧畫策》

答案分析:(5 分,每分題 1 分)
(1) 「也」在句中表示停頓,以舒緩語氣,全句意思是「天不因為人們厭惡寒冷而廢去冬天」

(2) 「也」在句中表示感歎語氣,全句意思是「希望或許能得到君實你的諒解」。
(3) 「也」在句中表示肯定語氣,全句意思是「古代的人不欺騙我們」。
(4) 「也」在句中表示解釋語氣,全句意思是「因為他們的生命寶貴,死在盜賊手裏太不值得」。
(5) 「也」在句中表示解釋語氣,全句意思是「從這點看去,神農氏並不比黃帝高明,然而他的
名聲高又受人尊敬,是因為適合當時人的原故」。

14. 試分辨下面的句子中「者」字的詞性和意思,寫在適當的空格內。(10 分)

句子 詞性 意思

(1) 吾儕所賴為命者,漆楮竹木耳。(方勺《方臘起義》
) 代詞 ……的東西

(2) 法者見功而與賞,因能而受官。(《韓非子‧外儲說上》) 語氣詞 表示判斷

(3)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孟子‧ 語氣詞 表示停頓

頁 21/ 23
1718 中四級 中國語文科 單元五《師說》韓愈﹙教師本﹚

告子下》)

(4) 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蘇軾《留侯論》
) 代詞 ……的人

(5) 人所以謂堯賢者,以其讓天下於許由。(《韓非子‧外儲說
語氣詞 表示提示
右下》)

答案分析:﹙10 分,每分題 2 分;用法 1 分,詞義 1 分﹚


(1) 「者」在句中作代詞,表示「……的東西」,全句意思是「我們所依靠維持活命的東西,只
是漆、楮、竹、樹罷了」

(2) 「者」用在句中作語氣詞,表示判斷,意思是「執行法度是按功勞給賞賜,按才能授官職」。
(3) 「者」在句中作語氣詞,表示停頓,全句意思是「國內沒有通曉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國君
的士子,國外又沒有敵對的國家和外來的憂患,這樣的國家常常是要滅亡的」。
(4) 「者」在句中代詞,表示「……的人」,全句意思是「古時候被稱作英雄豪傑的人物,一定
具有超越常人的節操」。
(5) 「者」用在句中作語氣詞,表示提示。全句意思是「人們之所以稱頌堯賢明,是因為他把天
下讓給許由」。

15. 試選出以下句子中「矣」所表示的語氣,塗滿與正確選項相應的圓圈。﹙5 分﹚
A 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從。 (司馬遷《史記‧魏公子列傳》)
B 子畏於匡,顏淵後,子曰:
「吾以女為死矣。」 (《論語‧先進》)
C 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庸可幾乎!」(《左傳‧宣公十二年》)
D 子房之不死者,其間不能容髮,蓋亦已危矣。(蘇軾《留侯論》)
E 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 (《孟子‧滕文公下》)
A B C D E

(1) 陳述語氣 ○ ● ○ ○ ●
(2) 感歎語氣 ○ ○ ○ ● ○
(3) 肯定語氣 ○ ○ ● ○ ○
(4) 祈使語氣 ● ○ ○ ○ ○

頁 22/ 23
1718 中四級 中國語文科 單元五《師說》韓愈﹙教師本﹚

答案分析:﹙5 分,每分題 1 分﹚
A 「矣」用在句中表示祈使語氣,全句意思是「公子努力吧,我不能跟着你去了」。
B 「矣」在句中表示陳述語氣,全句意思是「孔子在匡地被圍困,顏淵後來趕到,孔子說:『我
以為你死了。』

C 「矣」用在句中表示肯定語氣,全句意思是「楚莊王說:『國君能夠對人謙讓,委屈自己,一
定能得到自己老百姓的信任和效力,哪裏可以冀望取得他的國家呢?』」
D 「矣」在句中表示感歎語氣,全句意思是「在那時他沒有被捕被殺,那間隙連一根頭髮也容
納不下,也太危險了!」
E 「矣」在句中表示陳述語氣,全句意思是「派一個齊國人當老師教他(說齊國話),很多楚國
人(說楚國話)擾亂他,雖然天天打他要想他學好齊國話,也不可能了」。

16. 試判斷以下句子中「且」的詞性,塗滿與答案相應的圓圈。﹙5 分﹚
句子 連詞 副詞
(1) 曉養性之術,時人以為年且百歲而貌有壯容。
(陳壽《三國志‧魏
○ ●
書‧華佗傳》)
(2) 吾今且赴府。(
《孔雀東南飛》) ○ ●

(3) 項王聞淮陰侯已舉河北,破齊、趙,且欲擊楚。(司馬遷《史記‧
● ○
項羽本紀》

(4) 先生且喜且愕。(馬中錫《中山狼傳》
) ● ○

(5) 禍且不測,敢望報乎?(馬中錫《中山狼傳》

● ○

答案分析:﹙5 分,每分題 1 分﹚
(1) 「且」用在句中作副詞,表示動作行為將要發生,可譯為「將近」,全句意思是「華佗通曉
養生的方法,當時的人認為他年近百歲而容貌像壯年人。」
(2) 「且」在句子中作連詞,表示動作行為是暫時的,可譯為「暫且」,全句意思是「我現在暫
且到府裏辦公。」
(3) 「且」在句子中作連詞,表示遞進關係,可譯為「而且」
,全句意思是「項王得知淮陰侯已
攻佔了河北,打下了齊、趙,而且將要進攻楚軍。」
(4) 「且」用作指示連詞,表示並列關係,可譯為「又……又」,全句意思是「東郭先生又高興
又驚奇。」
(5) 「且」用在句中作連詞,表示讓步關係,可譯為「尚且」,全句意思是「﹙我﹚尚且不知道會
遭到甚麼禍害,還指望你報恩嗎?」

*** 完 ***

頁 23/ 2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