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6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LTE系统分组调度及干扰协调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作者姓名: 金腾飞

指导教师: 吴哲夫副教授

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2015年04月

万方数据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Zhejiang Universi够of 1kchnology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Packet Scheduling and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rI’echniques in】=lTE System

Candidate:Jin 1’engfei

Advisor:Associate Pro£Wu Zhef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Zhej iang UniVers蚵of Technology


Apm 2015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

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或

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浙江工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

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

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储弛愈移 隰加解5月砰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

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

人授权浙江工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口,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匹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寸’)

作者签名: 日期:加岁年 5月 】(7日


导师签名:睾%丧 日期:沙f绰厂月砷日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L1Ⅷ系统分组调度及干扰协调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摘 要

随着无线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Intemet业务日益呈现出更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特别是实时数据流、混合多媒体业务的广泛接入需求使得如何对有限的通信资源进行最优

化利用成为了U限及UBAdv锄ced系统急需解决的问题。本论文正是基于混合多媒体业

务的应用背景,对U陋系统的分组调度算法和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进行研究。

本论文首先介绍了L1匝系统的基本理论,简要比较讨论了L]匝系统规范和m.A的
新增技术、m的传输框架、传输资源结构、资源区块的相关知识、LDD与TDD两种传
输资源结构的差异。同时,论文还分析介绍了L1甩系统分组调度原理、经典的调度算法和

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

针对现有算法无法很好满足混合业务场景的问题,论文提出了混合服务指数因子算法

和基于混合业务QoS的改进调度算法。两种算法在混合业务场景中可以有效区分实时性和

非实时性业务需求,并能够满足不同业务的QoS需求。仿真结果表明,两种算法可以在保

证业务调度公平性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业务丢包率,同时提高了系统的整体吞吐量。

针对L1咂系统的小区间干扰问题,论文提出了基于公平性的动态部分频率复用算法和

基于小区容量利用率的自适应部分频率复用算法,在保证小区系统容量的前提下减轻小区

间的同频干扰并保证小区内不同位置用户的公平性。仿真结果表明,两种算法都能够在小

区用户获得公平性保证的情况下,通过动态调整小区频谱分配,从而明显改善小区边缘用

户的吞吐量。

关键词:分组调度,无线资源管理,服务质量,小区间干扰协调,频率复用,吞吐量,

公平性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RESEARCH AND IM呼LEⅣ匝NTATIoN oF PACKET

SCHEDULD呵G AND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TECI玎虹QUES IN LTE SYSTEM

ABSTRACT

W池也e deVelopm印t of诹rel鼯s commuIlic撕0n n鲍∞rks tedhnolo舒,嬲wdl嬲tlle

compl喇秒孤d diverS崎of hltellIet applicalion,勰d嘶dely∽ceSs requir锄锄ts 0f刚Itime


dala flow and mixed multimedia sen,iCe,how t0 op6lllize tlle limited commuIliC暑Ilion resourCes

h私be髓tlle probl锄s of L1[E锄d U[E—Adv锄ced血a土need to be resolved u唱锄tly.11lis p印er is

aim幻r懿e缸ch a well.p幽rmed schedllling algori也m觚d iIlter-cell illterf.erence cOOrdilla:cion

tecllllolo科in血e m¥娠Im.
11lis paper firSt elabora拄通tlle b雒ics of m sy昧Im,锄d啪brieny in臼Dduc懿the

speci6c撕0n of m SysteIIl'tlle new掀Iholo影of U色・Adv狮ced systeIIl'm觑衄e


tr锄sIIlission,也e仃趾slllission r懿ollrce stnlcnlre,resollrce block,趾d nle di妇衙胁c骼of

tr锄锄lission resource s咖ctll坞b酣Ⅳe即U)D锄d.11)D.The paper a1∞i曲的duc销tlle packet

sch ed_llling也∞珂ill U匝黟stI潍锄d,d丛sical packet scheduliI培a190州埘s强d in勺eHeu


interj6ereIlce coordination technology.

hl“s paper’“s paper put up诹tll t、)vo p∞ket s c:heduliI培a190ritlll粥t0锄id al

mul矗-sen,ice sc胁撕os,ttl哆are H1咖r!id SeⅣice E印0n锄tial Factor a190ritllIIl锄d multi-seⅣice

QoS-b雒ed packet sChedlding a190rimm.111ey c锄diStinguiSh b嘶张肌浏hme锄d non・real

time s口、,ices business iIl tlle m【ulti-ser、五ce sc饥arios,锄d meet tlle d锄ands of tlle di行lerent

buS洫镐s’s(bS.Sim_ul砸on蚤懿lllts出ow也al廿le propOsed algOrithms reduc鹤tlle llSe船dala d蚤叩


f缸e觚d impr0V懿me夥StemⅡlmu星蛔ut conside讪ly,wIlile锄SⅢes也e uS哪’f纽m懿s.
hl addi石0n,tllis paper proposed伍mess.b嬲ed dyn疵c行孔缸onal觎qu∞锣rellse
algoritllm锄d砸l时6m曲0n.b私ed ada砸Ve f.ractional舶quency fe惦e a190ri也m mer stl娅ed
锄d reSearched imer-celli肿棚ce coordina土iOn teCll:nolo蹦iIl也e L1匝¥stem.Simula五∞

;;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玎贫ultS show t量lal也e proposed衄}qu锄呵rellSe schem髓impr0Ve¥St锄‰ughput锄d IIlidgate


tlle Co-Ch锄el hlte疵reIlce(CCI)probl唧s,谢lile髓sures吐le uSerS’瓤mess.And舶m me

Simul撕0n,we can filld血e pmposed Ijrequen呵re吣e sch锄es CaIl improVes Cell.Ed咎User

廿lmughput Signjfic锄tly and dyn枷c砌uSt f.requency spectmm distribu五0n scheme.

Key Words: packet scheduling,radio re∞urce m锄ag锄ent,q岫l毋0f service,in专er.-cell


inte一!:er∞ce c00础n撕0n,丘equen锣reuSe,tll】『0岖hput,伍mess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摘要
第1章绪论
研究背景及意义………………………………………………………………………………………….1
1.1.1研究背景…………………………………………………………………………………………………………………….1
1.1.2研究意义………………………………………………………………………………………………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3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5
第2章 LTE系统概述……………………………………………………...…………………………………………….7
2.1 L1陋系统简介…………………………………………………………………………………………….7
2.1.1规格简介…………………………………………………………………………………………………………………7
2.1.2传输框架……………………………………………………………………………………………7
2.1.3传输资源结构………………………………………………………………………………………….9
2.1.4资源区块…………………………………………………………………………………………..12
2.2 U[E系统分组调度………………………………………………………………………………………14
2.2.1 m系统分组调度简介……………………………………………………………………………一15
2.2.2经典分组调度算法…………………………………………………………………………………16
2.3 U[E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18
2.3.1小区闻干扰场景……………………………………………………………………………………18
2.3.2典型干扰协调技术…………………………………………………………………………………19
2.4 本章小结…………………………………………………………………………………………………22
第3章 U1E系统分组调度算法研究…………………………………………………………………………..23
3.1 基于混合业务分度调度算法……………………………………………………………………………23
3.1.1算法描述…………………………………………………………………………………………….23
3.1.2系统仿真平台及评估参数……………………………………………………………………………26
3.1-3系统仿真环境…………………………………………………………………………………………29
3.1.4仿真结果和性能分析…………………………………………………………………………………30
3.2 基于混合业务QIoS改进调度算法…………………………………………………………………….33
3‘2.1算法描述………………………………………………………………………………………………34
3.2.2系统仿真环境………………………………………………………………………………………35
3.2.3仿真结果和性能分析…………………………………………………………………………………37
3.3 本章小结…………………………………………………………………………………………………40

第4章 L1’E系统中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的研究………………。………………………………………….42
4.1 基于公平性的动态部分频率复用算法………………………………………………………………一42
4.1.1系统模型…………………………………………………………………………………………一42
4.12算法描述………………………………………………………………………………………………………43
4.1.3系统仿真环境……………………………………………………………………………………….45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1.4仿真结果和性能分析……………………………………………………………………………….46

4.2基于小区容量利用率的自适应部分频率复用算法…………………………………………………一49
4.2.1算法描述…………………………………………………………………………………………….49
4.2-2系统仿真环境…………………………………………………………………………………………50
4.2.3仿真结果和性能分析………………………………………………………………………………..50
4.3 本章小结…………………………………………………………………………………………………55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一56

5.2展望………………………………………………………………………………………………………57

参考文献………………………………………………………………………………。…………………………………….58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成果………………………………………………………………………………………65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清单

图2.1 OFDMA与SC.FDMA之传输架构…………………………………………………8

图2.2 FDD与TDD模式示意图……………………………………………………………9

图2.3 LTE Typel FDD帧结构……………………………………………………………lO

图2.4 L1rE Type2 TDD帧结构…………………………………………………………10

图2.5 LTE资源区块示意图………………………………………………………………13

图2.6 L1陋下行调度和资源分配示意图…………………………………………………14

图2.7单个数据包调度器的简单模型………………………………………………………16

图2.8上行小区间干扰………………………………………………………………………19

图2.9下行小区间干扰………………………………………………………………………19

图2.10频率复用机制示意图…………………………………………………………………20

图2.11 部分频率复用示意图…………………………………………………………………21

图2.12两种部分频率复用的机制示意图……………………………………………………21

图3.1 HSEF算法流程图……………………………………………………………25

图3.2 仿真业务场景图…………………………………………………………..…….30

图3.3 HSEF算法不同业务类型的公平性比较……………………………………3 1

图3.4 HSEF算法不同业务类型的丢包率比较……………………………………32

图3.5 HSEF算法不同业务类型的吞吐量比较……………………………………33

图3.6 EXP.AG算法流程图…………………………………………………………35

图3.7 EXP.AG算法不同业务类型的吞吐量比较…………………………………3 8

图3.8 EXP.AG算法不同业务类型的公平性比较…………………………………39

图3.9 EXP.AG算法不同业务类型的丢包率比较…………………………………40

图4.1 部分频率复用系统拓扑结构示意图……………………………………………43

图4.2 公平性Fairness度量值计算过程………………………………………………44

图4.3 F.FFR算法某一时刻小区中用户位置…………………………………………46

图4.4 F.FFR算法每个用户的吞吐量状况……………………………………………46

图4.5 三种方案总体性能比较………………………………………………………47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4.6 F-FFR算法小区中心区域RB分配情况和半径调整情况……………48

图4.7 三种方案Fai rnes s值和小区总吞吐量随时间变化……………………49

图4.8 三种方案的性能比较………………………………………………………5 1

图4.9 AFFR算法小区中心区域RB分配情况和半径调整情况………………52
图4.10 AFFR算法CCU值和小区总吞吐量随时间变化………………………………53
图4.11 三种方案CCU值和小区总吞吐量随时间变化…………………………………53

图4.12 脓算法每个用户的吞吐量状况…………………………………………………54
图4.13 脓算法某一时刻小区中用户位置………………………………………………54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清单

表2.1 LTE Type2上下行帧配置表………………………………………………………11

表2.2 LTE资源区块参数表………………………………………………………………12

表2.3 不同频谱大小的资源区块数目与子载波数目对照表………………………………12

表3.1 U陋.Sim的主要模块………………………………………………………………27

表3.2路径损耗模型实现…………………………………………………………………27
表3.3 L1陋下行系统仿真参数设置………………………………………………………29

表3.4仿真业务参数…………………………………………………………………………30

表3.5 三种算法的实时性业务时延比较……………………………………………………30

表3.6 L1咂系统仿真参数设置……………………………………………………………36

表3.7仿真的具体业务参数…………………………………………………………………36

表4.1系统仿真参数…………………………………………………………………………45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1章绪 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日新月异,花费在生产智能移动设备上的成本与时间大幅减少,当

前在线的智能移动设备总量成倍地增长,因此用户对于通信资源的需求也大幅提高。从二

十世纪的70年代末开始,由AT&T公司研制的第一代蜂窝移动电话系统(1G)面世并直

到80年代中期开始应用,再到90年代开始以GSM和IS.95为代表并被广泛应用至今的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以及现在大多数的国家主流商用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

移动通信网络和设备几乎是每十年更新一代。而且随着快速发展的移动通信技术,

hltemet应用业务的广度深入和其日益复杂的多样性,实时多媒体业务、混合多媒体业务

广泛的接入需求。为了满足众多消费者的需求,国际电信联盟(hnem“Onal

1’eleComm啪ic砸0n UIlion,rrU)提出了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4tll g胁eralion ofmobile

phone r∞bile con瑚lⅡlic砸Ons st龃d矾s,4G)【l】,目的就是要用来替换将会愈来愈无法满


足所有用户需求的第二代和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例如现今相当普及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aobal SySt锄fOr M0bile Commurlicalions,GsM)【2】以及宽带码分多址技术(Wideb觚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3】。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旨在提供了更快速、吞吐量更大的移动网络系统,由第三代合作

伙伴计划(3rd GI弧eralion Paml蹦她p Project,3GPP)在众多国内外大型运营商的提倡下

在2004年底正式通过的I冈RAN(Ulliv粥al Te鹏strial&Idio Acce鼹Ne呐ork)的长期演进


技术(bng Tem Evol埘0n,L1匝)便是以达成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为发展目标的一个技
术,与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Hi曲Sp∞d Do砌iIll【PaCket Access,HS舶A)f4】以及全球
微波互联接入技术(Wbdd谢de hltIeroperabil毋for Micr0吼Ve Acc鼯s,W心山~X)【5】合称第

四代移动通信的过渡技术,即被称为“准4G系统”。为了满足需求且有效利用分配的频

谱,国际电信联盟无线通信分部(rrU.R hltemalional TelecO衄Ⅲlic撕0n咖0n&Idio


com蛐mic撕On sector)在2008年3月发布征集函旧征集满足rrU,R对n皿AdV孤c础7l(即
4G)需求的无线接口技术。在征集函中提出的m仃-Adv趴ced的关键特性:全球范围内功

能的高度共性,且具有高度的灵活性,高效地支持大量业务和应用;与其他无线接入系统
.1.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之间互联互通的能力;兼容mfr以及固网的业务;用户友好的应用业务和设备,以及全

球漫游的能力:高质量的移动业务,用户终端适合全球使用;增强的峰值数据业务,以支

持先进的业务和应用(研究目标为:低速移动下达到1 Gbi佻,高速移动下达到l O味曲i珧

峰值速率)。因此从长期演进技术发展至第十版开始符合国际电信联盟所提出的第四代移

动通信标准,又被称为是进阶的长期演进技术【s】(‰g Te册Evol砸0n AdV锄ced,

L]匝.Adv锄ced),进阶的长期演进技术与进阶的全球微波互联接入技术(W矾dwide

hlte删)efabil蛔for Microwave Acc懿s,WiMAX Adv跚ced)【9】为目前公认的第四代移动通信


技术。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各大运营商都在加紧L1[E的研究和部署工作,各大通信设备商也

在加紧相关设备研究。根据3GPP在2012年7月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全球101个国家

中的338个运营商都在积极部署u[E网络,并展开对n)D-L,砸和H)D.L]阻系统模式的

试验。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13年12月4日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正式发

放了第四代移动通信业务Ⅱ)D.U卫牌照(即4G牌照),标志着我国电信产业正式进入了
商用4G时代。且自2013年12月TDD出m制式的4G牌照发放以来,中国移动迅速布

局,据工信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4G网络,拥有4G用

户达9728万户,其中中国移动Ⅱ>DⅢm4G制式的用户数为9006.4万。

1.1.2研究意义

长期演进技术的网络架构主要分为核心网络部份(EvolvedPacket Core,EPC)【10】与

无线网络部份(EV0lved UmverS址Tell嘲俪al&Idio Aco懿s N咖ork,E.I丌ⅡiAN),而在核


心网络与用户之间透过演进型№de B(Evolved Node B,eNOdeB)执行无线资源管理

(Radio Reso珊ce Manag锄ent,R瑚)【1l】。无线部份的下行链路是采用正交频分多址技


术(Onll090nal Frequ朗cy DiⅥsion M试缸ple Access,OFI)MA),正交频分多址技术为正交

频分复用技术(O抽090nal Frequ雠cy Division Mlll矗ple,oIDM)的演进,正交频分复用


技术将频谱分成许多相互正交的子载波(Sub.carrier),不同的用户可挑选互相正交且互不

重复的子载波来使用,如此可使得一段连续频谱同时让许多用户使用,达到频域分集

(Freq唧呵Dive塔时)的效果;而正交频分多址技术则是进一步地在时域(Time.Domaill)
上进行分割,每隔固定时间分成一小区,称为资源块(ReS0llrceBloCk,Im),系统会根

据用户与基站之间的信道质量(Ch锄el Qual时hldic撕0n,CQI)挑选所使用的资源区块,
如此一来所有用户可以挑到信道质量较好的频带来使用,进而增加系统的吞吐量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hroughput)【12】。以及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因为系统的物理资源本身具有有限性的特征,

因此为了充分地利用系统的资源,并保证各用户多业务QoS质量、维持系统稳定工作,

以及如何在恶劣的无线传播环境和用户移动且互相干扰的情况下实现随时随地无线快速

接入、较低的传输时延、更高的传输带宽和频谱利用率、全网无缝切换、同时充分利用有

限的无线频谱资源,并且如何控制小区间干扰,提高U陋系统性能业已成为m系统亟
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本论文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产生的,主要研究工作是针对无线资源管理技术之一

的分组调度技术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过对资源调度算法的研究分析以及总结前人的研

究成果后,提出基于混合业务的调度算法,并对算法的关键技术进行仿真与讨论。

除了重点研究分组资源调度算法以外,本论文还研究了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之一的部

分频率复用机制。L1匝系统采用了ODM作为其基本的调制技术,并同时在上下行链路
中分别采用SC.FDm和o】mIMA技术作为其多址接入技术。同码分多址(CDMA)技
术相比,OH)m技术对小区内用户提供正交性,消除小区用户之间的干扰。然而并没有
有效地缓解小区间干扰。因此采用一些技术来改善小区间干扰非常有必要。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作为一种新兴的通信接入技术,U匝与3G相比能够支持更高速率的传输、更高的带

宽,更小的传输时延,更高的用户移动速度,能更好地满足实时媒体业务的服务质量

(Qllali母0fSefvice,QoS)【13】要求。在L1匝系统中,资源分配调度的目的是通过分组调

度算法设计,合理地分配有限的系统资源来降低或者忽略信道质量损耗以达到最大化频谱

利用率的目的。分组调度算法的研究其实早在二十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之

前的资源分组调度算法的研究都是以有线网络为载体的,伴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以

无线网络为载体的资源分组调度算法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14】。

目前,国内外对资源分组调度算法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文献【15】中提出的最大载干

比(M蕊m啪C_/I,即M觚C/I)算法,优先考虑信道状况最好的用户并让其占有资源,
进行数据传输,以使得系统吞吐量达到最大:文献【16】中的轮询调度(Roulld R-0bin,RR)

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不同用户的优先级是相同的,因此一次循环调度网络内的每个用户,并

且每个用户以相同的概率占有和使用可分配的包括时隙和功率等无线资源。文献【17】中的
比例公平调度(Proportion Fajr,PF)算法是一种相对于轮询调度算法和最大载干比算法

的改进算法,兼顾系统吞吐量和用户公平性的一个改进算法。这三类算法中,最大载干比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算法能获得最大的系统吞吐量,轮询调度算法可以保证服务业务的公平性,比例公平算法

是用户服务业务公平性和系统吞吐量之间的一个折衷。但是这些研究主要针对的是调度算

法的本身,他们围绕着系统吞吐量和公平性来设计资源的分组调度,并没有考虑不同业务
的基本属性。例如,业务的保证比特率(Gllaranteed Bit勋e,GBR)属性,实时性业务
的QoS等级等等。而文献【18】中的M.I鼢算法的主要思想是将分组数据包的时延和如
何利用信道消息一起平衡考虑,其用户的优先级的计算不仅和用户当前的信道质量有关,

还和包的队列时延有关。文献【19】的EⅫ调度算法和M.I:WDF类似,但EⅫ算法对基站
缓冲队列的HOL(Head ofLiIle)分组时延做了指数处理,提升了HOL分组时延在优先

级中的比例。虽然这类算法可以更好的满足实时性业务的调度要求,但是这些算法也仅仅

只考虑了部分QoS属性——队列时延,缺乏随物理层无线资源变化动态调整调度策略的
机制而且不能有效支持混合业务QoS的区分,也未考虑到如GBR、QCI等级、时延等

QoS属性。

同时,由于L1匝采用OFI)M技术,使得通信用户使用的子载波之间具有正交性,从

而小区内的多用户间的干扰基本消除了。然而,在相邻小区间的边缘用户会受到来自其它

邻接小区基站的干扰,导致小区边缘用户的SD浓下降,影响移动通信系统整体性胄皂【冽。

因此,U暖系统中的小区间干扰问题也已经成为热点研究问题之一。目前国内外很多机构、

组织以及学院研究者正在研究一些策略来减轻小区间干扰【21】(hte疋ell№彘r既ce,
ICI)。而频率复用技术被广泛的研究用以克服同频干扰(Co-Ch锄el hnerfef铋ce,CCI)
问题(不同的无线发射机使用同样的频率造成的干扰问题)和小区间干扰ICI问题。文献

【22】提出了一种基于OFI)MA系统的频率复用方法,该方法根据小区的中心用户和小区的

边缘用户所处移动通信环境的特点,对其采用不同的频率复用策略。然后进一步地,文献

提出了基于最大效用函数的调度算法来优化系统性能,这种基于频率的预规划调度算法比

一般的算法拥有更低的复杂度。文献【23.25】说明了现在对部分频率复用FFR的研究主要
聚焦在通过利用先进的技术,诸如图论或凸优化,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网络吞吐量来优化设

计m己方案。另外,在文献【26】中提出的方案考虑了频谱效率,而且作者用两阶启发式方
法找到最优的频率划分,文献所述的新颖内容是考虑了几种度量值包括网络吞吐量,频谱

效率和小区边缘用户的平均信干噪比(S肿t),而不是只用一个度量来优化系统设计。文
献【27】和文献【28】提出了所谓的软部分时间复用(s0R Fra曲onal Time ReuSe,S椰0),即
对时间资源进行分区,使得相邻小区在不同的时间间隙发射传输功率。文献提到了,与

踊己相比,F玎己在低信干噪比(S姗11)的区域(即低于O dB)提供了更大的频谱效率增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益。这些方案主要关注静态软部分时间复用和均匀的业务流量,且当业务流量分布不均匀

的时候可以进一步提高。可以在动态的网络环境中运用自适应模式来获取改善效果,例如

一种自适应的功率配置,高效的小区集群,优化小区间资源分区等。文献【29】提出了一种
软频率复用S风系统中的主载波分配算法,但是该算法假设每个小区中副载波与主载波
的发射功率固定。文献【30】和文献【3l】提出了由于常规的S风方案基本都是基于硬预留
(H缸d reseⅣ撕On)的,即把资源区域划分为两个区域,一部分专用于服务中心区域用户,

另一部分用于小区边缘用户。这类对每个用户限制区域的资源分配方案可以以一个平均的

方式确保S肿己增益。然而这类方案伤害了多用户的分级增益和资源分配的公平性,特别
是当用户并不是均匀的分布在整个区域内时。可以通过软预留(SoR reseⅣ撕0n)机制解

决这类问题,其允许在所有或者部分用户中共享整个资源区域。通过采用软预留机制,更

广泛的资源区域会导致一个更高的用户分集增益和更公平的资源分配。然而其不能直接确

保平均S姗i.增益。

1.3论文的结构安排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安排如下:

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了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L1[E的发展演变过程、现阶段国内

外对L砸分组调度研究和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研究的现状,还对本论文的主要研究进行

简要概括。

第2章:简要介绍了U匝系统的规格和L1[E.A的新增技术、L1匝的传输框架、传输

资源结构、资源区块的相关知识、LDD与Ⅱ)D两种传输资源结构差异。其中详细介绍了

U陋分组调度系统,分组调度原理和过程以及经典分组调度算法。同时分析了小区间干扰

场景和用于改善小区间干扰的干扰协调技术之一的部分频率复用机制,研究了部分频率复

用机制中最早被提出的两个模型软频率复用机制以及分段频率复用机制。

第3章:针对现阶段分组调度算法的缺陷,本章在之前讨论和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现

有分组调度算法并不能很好的满足混合业务场景中的系统性能需求,提出了混合服务指数

因子HSEF算法,并通过系统仿真验证了混合服务指数因子HSEF算法性能优化。然后,

在此基础上又针对混合服务指数因子HSEF算法比较复杂,且需要牺牲少量非实时性业务

性能,以及EⅫ算法虽然可以更好的满足实时业务的调度要求,但是并不能有效支持混
合业务QoS的区分,提出了基于混合业务QoS的改进调度算法EmAG。同时通过系统
仿真表明此算法的性能优化。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4章:针对之前章节讨论分析用于改善小区间干扰的干扰协调技术之一的部分频率

复用机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公平性的动态部分频率复用算法(F-阿L)和基
于小区容量利用率的自适应部分频率复用算法(脓)。通过系统仿真验证了本论文提出
的两种算法在确保小区系统容量的前提下,可以减轻同频干扰,并保证了小区内不同位置

的用户公平性。同时,仿真实验还表明论文提出的两种算法都能够使得小区用户在获得公

平性保证的情况下,改善小区边缘用户的吞吐量,动态的调整小区频谱分配。

第5章:总结与展望,总结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贡献,同时展望了未来的工作。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2章LTE系统概述

2.1 LTE系统筒介
2.1.1规格简介

L1[E系统标准由3GpP于2008年首次提出,3G】叩以现有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

(Umversal MDbile 1’elecommuIlic枷Ons System,唧S)为基础,重新设计并简化其网络


架构,希望可以增加传输容量与速度并降低延迟率【3ll。

L1[E使用多输入多输出(Mul缸ple螂ut Mul卸le ou:tpIlt,MMO)【3拍4】技术,通过收


信端与发信端的多支天线,提升数据传输速率。一个基站能够支持:1.4MHz、3MHz、5MHz、

10瑚z、15Ⅻz和20M№这六种可变频宽【35】。在传输架构中,m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
分别采用不同的多工存取模式:下行链路采用的是正交频分多址技术O】刁DMA【36】,上行链

路时则采用单载波频分多址技术(Sill西e C撕既Frequency DiviSion M小ple Acc鹊s,

SC—FIm队)【37,38】。并且支持频分双工(Freq咖锣ofDiviSion D印le)【,H国)和时分双工
(Time of DiviSion Duplex,n)D)两种通信模式。
而L珏.A为L1匝的演进版本,3aPP将他纳为第十版规格。L髓-A是为了符合国际

电信联盟为4G所提出的m仃.Adv觚ced要求,m仃-Adv锄ced在高速移动下的最高传输速

率可达到100Mbps,低速移动或静止时间时则可达到1Gbps。因此m.A的最高下行速
率为1G1)ps,上传速率则可达到500Mbps。

L礓.A与LIE不同的地方是,L1陋.A增加了以下技术,来达到更高的传输速率:

(1)、载波聚合(Ca玎ier Ag鲈ega土ion)【39】

(2)、Mm妁延伸(MMO E’ct饥SioIlS),多天线增强
(3)、中继站(Relav)的使用

(4)、多点协作处理(C00础nated Multi.P0础t姗sIIlisSion/rece嘶0n,CoMP)m】
(5)、异构网络的运用(Hete嘴锄∞uS n朗^,o披s,H洲ets)

2.1.2传输框架

在L1咂传输架构中,下行与上行分别采用oJ嗍与SC.FI)MA两种不同的传输技
术。
.7.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L1[E下行时所采用的oI础技术,是由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nll090nal Frequ即cy

DiVision Multiple虹ng,oIDM)衍生而得。OFDM将某个频率的信号细分成多个子载波

(Subcarrier),并运用这些子载波同时传输数据。发信端分割发送数据后,将其分别承载

于子载波上,再将多个子载波合成一个载波,以发送信号。而收信端则将接收到的信号重

新分离成多个子载波,再恢复成原本的数据。o】ⅢM机制的重点在于其巧妙地选择子载

波频率,使其不互相干扰,而此不互相干扰的关系性质也就被称为“正交关系”。此外OFI)M

也具备了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而OFI)MA为ODM技术的演进【41】。
OⅡ,凇进一步划分时间轴来分配频谱资源。它将频谱细分后的子载波分组,组成称
为子信道(Subch锄e1)的群组,之后在时间轴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作一个间隔,间隔开的
段落就称为时隙(S10t)。因此OFI)MA将通信资源划分至“子信道×时隙”的区块中,也就

是以频率轴和时间轴为基准将通信资源切割成细小单位,再分配给用户端。一般而言,

OFI)MA增加通信效率的处理方式为:子载波会优先分配给信道状况良好而且数据量大的

用户,和根据信道状况使用能同时处理大量数据的调变模式。由于通信中各用户端与基站

间的通信状况是随着时间变化的,因此通信资源的分配与调变模式通常每隔一段时间会作

变更。

L1匝上行时所采用的是SC-】FDMA技术。SC删A信号产生使用了(Discrete Fo谢er
T啪sfom Spread OⅡ)M,DFr.S.OFI>M)【4“4】来降低信号传输时所消耗的功率,并且可

以根据传输速率来改变频宽。与下行链路时采用的传输技术不同的地方是,SC.FI)m仅
容许单载波发信。因此为了维持单载波的性质,SC.FI)m分配的频段必须是连续的频段。

—田mf印

、、、Ⅶ

图2.1 OFI)MA与SC-】田MA之传输架构

图2.1表示了m里面两种不同的传输架构。在oI嗍方面,每15K比为一个子
.8.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载波,子载波在传送数据时也会夹带各种控制信号,OFDMA在同时隙里可使用不同的频

率进行数据传输动作。而SC.FI)MA在时域中符号是以串列式的传送,也就是在同时隙里

只能使用相同频率进行数据传输动作。

2.1.3传输资源结构

U匝可支持频分双工DD和时分双工TDD两种通信架构模式。如图2.2所示,在
Fr>D模式下,频率轴上以成对的方式进行分频使用,一频段用于下行,另一频段用于上

行,因此在FDD中,上行与下行是同时进行的。而在11)D模式下,频谱为上行与下行

公用,其配置是以时间进行分时配置的,一部分时间进行下行,一部分时间进行上行,在

下行转换至上行时,会有一段保护时间(Guard Period,GP)用于接收与传送间进行的转

换【45】。

Tjme dOmain

OL 孔咖州j萋 h

FDD三黑筹cyzkq 20160323
; 辫◇ 寨孥? 虬咖咖 j星蚋

丁ime dom a|n

TDD繇擀cy DL ⅪL薯i DL

●———_.・-——-—・-——-—-_
DL UL丁Ime

Time:

G嘲一ime悯I
图2.2 FDD与TDD模式示意图

因此在L1匝的标准规格中,传输资源帧结构可分为聊el与聊e2两种脚】,其中聊e1
是给FDD所使用,而1ype2则是给11)D使用。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Q丝型壁堑卿叟苎!垒嫩——+

’‘’‘’~,,‘‘-

●●●-,.

一^∞山卜一c—l-一∞k9lt—叠3聃“卜 。●’●-‘

● t●●●t’●●●-●●.

\.a憾。uⅨ沼me。2 s眺,。,’≥、、、、二

l}l I.。\Mu搬冰
I l、。.....、\\?蝴’治ye”
l l
、・一...\、






1 r

ek

zkq 20160323
\——————、,————√
’Resou亿e bIDcI‘

图2-3 U[E T)供1 FI)D帧结构

. !!堕型登塑竺 .

sp蝴I叫浦童m∞娴h c・nl删Gu秘司P舯喇{GP)
,-—J‘~,——√k’
G }G
TDD co嘲掣嘲蔚n P
}P
num泊r:

faj

.璺骂啪‘s。埘哺m岫翻删G∞一钿r’Dd《GP)

TDD ca咖u嗽日n p

numbef

{b)

图2_4 U匝T),pe2 1fI)D帧结构

.10.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Typel传输资源框架结构如图2.3所示,一个帧(Fr锄e)长度为10瞄,由20个时
隙(S10t)所组成,每个时隙Slot长度为0.5麟,而每两个时隙S10t又可以组成一个子帧
(Sub缸ne),故每个子帧长度为lI璐,一个帧则包含了10个子帧。
Type2帧结构如图2-4所示,一个帧长度为10lIlS,而一个帧又可以分为两个各为5lllS

的半帧(half二触)。在一个半帧中又包含了5个子帧,因此一个帧内共有10个子帧,
每个子帧也是由两个Slot所组成,长度为1ms。由于是在Ⅱ)D环境下,因此与FDD帧

结构不一样的是,Ⅱ)D帧结构中将子帧分成:上行子帧(Uplilll【Subljr锄e)、下行子帧
(Do砌irlk Sub触me)和特殊子帧(Sp颤al Sub丘锄e),三种不同的子帧【47】。
特殊子帧为聊e2模式下特有的子帧,它可以分为下行导频时隙(Do删址Pilot Time
S10t,D、ⅣPTS)、保护时间(Qlard P嘶od,GP),以及上行导频时隙(UpliIll(P!i10t T妇e S10t,

Up玎S)三个部分。MS用来传送下行控制信号和下行资料;Gp则是下行转上行的切
换时间;UpPTS则是用来传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觚domAccess Ch锄el,
PRACH)以及探测参考信号(So吼dillg Re晚嗽lce Si伊al,SRS)。当下行子帧要转换为上
行子帧前,就会需要利用一个特殊子帧作为转移点(S、)17i劬P0int)。一个特殊子帧的周期
可以是5ms或l咖s。若周期为10ms,则一个帧只会有一个特殊子帧;若周期为5l璐,则
zkq 20160323
一个帧内就会有2个特殊子帧。

在L1匝Ⅱ)D通信模式下,会依据实际需求来进行较佳的上下行子帧配置。因此在

聊e2帧结构内,共定义了7种不同的上下行子帧配置,如表2.1所示。

表2-l L1[E13,pc2上下行帧配置表

Sw疵h.poim Sdb=f矗叫∞n咖ber
Co曲guIa】的n
Periomc蚵 O l 2 3 4 5 6 7 8 9

O 5n塔 D S U U U D S U U U

1 5Ⅱ塔 D S U U D D S U U D

2 5Ⅱ噶 D S U D D D S U D D

3 10mS D S U U U D D D D D

4 lOmS D S U U D D D D D D

5 10ms D S U D D D D D D D

6 5n塔 D S U U U D S U U U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配置O、1、2、6的特殊子帧周期为5llls,配置3、4、5的特殊子帧周期为lOnls。而

不同的配置也会有不同的上行、下行子帧数量比例,可依照实际情况作调整。

2.1.4资源区块

资源区块(Resource Block,RB)是由多个连续的子载波(Subcarrier)和连续的符号

(S灿1)所组成,作为基站将频谱资源分配给用户端的最小单位,如图2-5所示【髑】。
一个资源区块的大小,可由表2.2中定义。最常见的资源区块大小是由12个子载波与7

个符号所组成,每个子载波为1 5Ⅺ舷,12个子载波共1 80KHz,7个符号正好为1个时隙

(Slot),也就是O.5ms。

表2-2 U[E资源区块参数表

C0蚰唔u枷on N挚 Ⅳ翥

N0mIal眄chcp倒!i)【 矽=15圈如 7

12

矽=15删≥
D删cy扰cp划fi)【

zkq 20160323
弩=1.5KHz 24 3

因此当频谱越大,可以使用的资源区块数量就越多,如表2.3所示。例如:10Mhz

可使用的资源区块数目为50个;而20Mhz可以使用的资源区块数量则为100个。

表2-3 不同频谱大小的资源区块数目与子载波数目对照表

Ch柚ml B锄|dwid也 套『u蜘ber 0fResou“冷


Nlllm抡r of Sl出CaIrie巧
(MHz) B10cl蹬

1.4 6 72

3 15 180

5 25 300

10 50 600

15 75 900

20 100 1200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0肥do嗍蝴i呔建ot瓦lot
●●・-・—————-—-_.卜


’E


×


zkq 20160323

l=o £=弼器b一熏
图2-5 L1匝资源区块示意图

资源区块的分配可以根据各用户端的信道质量指标(Ch锄el Qual时hldicator,CQI)
参数将资源区块适当的分配给信道质量较好的用户。而资源区块所能运送的信息量则与无

线资源单位(I池ource Elem锄t,RE)的调制与编码机制(Modul撕0n锄d CodiIlg SChen圯,

MCS)有关,使用越好的MCS则资源区块所能传送的信息量就越大。一个无线资源单位

可负载的调制方式为QPSK、16C-蝴或是64QAM。若为QPSK,则一个无线资源单位可
以承载2个位元(bits):在16Q州的调制方式下,一个无线资源单位可以承载4个位元;
而64Q删状况下,一个无线资源单位可以承载6个位元。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2 LTE系统分组调度

在L1匝系统中,基站e№deB端是主要负责管理下行和上行链路中信息的资源调度
分配。L1匝可以在频域和时域中进行资源调度,所有具有不同QoS要求的业务都可以竞

争资源。

U£1下行 UE2下行 UE K下
数据队 数据队 彳亍数据

zkq 20160323

时间

图2—6 LTE下行调度和资源分配示意图

基站eNod出端资源调度器获得有效的测量信息,然后管理它所在小区内所有的用户

终端(UserEquipment,UE)的不同需求,同时在频谱上有效满足业务的不同QoS要求,

且在可接受的时延内,确保有足够多的无线传输资源分配给每个UE。由图2.6可知,在

m下行分组调度和资源分配中,不同的业务流会从高层根据业务和用户的不同类型进过
分类器后,分别保存在基站eNodeB侧的缓存区内的不同位置。而且不同的业务流有各自

不同的QoS要求。然后在每个传输时间间隔(Tr狮sIIlission Timehterval,111)内,位于

基站eNodeB侧的调度器从用户终端UE处获得的上行传输业务的负载信息和信道质量指

示CQI的反馈度量值并根据系统中的资源分组调度算法计算各个数据流的调度优先级,

选取优先级最高的数据流并为其分配无线资源【49】。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2.1 L1匝系统分组调度简介

在L1[E系统中,对于每个用户终端UE来说,其资源分配通常依赖于对应的每Im上

的度量值(m嘶c)的比较。例如,如果第_,个用户的度量值m嘶c朋肚是最大值的话,
第七个I国将分配给第-『个用户,即用户的度量值m撕c肌肚满足公式(2-1)所示:
肌,。七=m鲜{朋f,I) (2-1)

在L1咂系统中,这些度量值m嘶c即表示为每个用户在一个特定的资源区块I迅上
的传输优先级。基于用户所期望的性能要求,通常度量值metric的计算与每个业务流的

信息有关,且有利于推动资源分配的判定【501。这些信息包括:

・传输队列的状态(Sta土峭of仃aI坞IIlission que啪s):在用户终端UE的传输队列状态

将用于降低数据包传输时延。通常传输队列越长,用户等待概率越大,相应的其传输时延

也就越大。

・信道质量(Ch锄el Qlal匆):基站会根据用户终端UE上报的信道质量指示CQI
值来分配系统资源给拥有更好信道状况的用户。即当用户的信道状况越好,所期望的吞吐

量越大,CQI的值也就越大。

・资源分配历史(I洒。哪ce舢loc撕0n Hist0珂):基站可以根据所记录的历史分配调
度信息来改善用户间公平性。通常用户在过去一段时间获得的吞吐量越低,基于公平性来

说,其需要的传输机会要越大,故此度量值就会越高。

・缓冲状态(Bu妇衙Stale):基站可以根据接收端的缓存状态,避免接收端缓存出现

溢出的状况。即在接收端,可利用的缓存空间越大,相应的此度量值就越大,可以更多的

获得系统资源。

・服务要求质量(Qlal时ofSeⅣice脚他m躺):由于QCI(QoS cl勰s Id饥曲er)


值与每个业务流息息相关,为了满足业务流QoS的要求,因此在制定合理的分配策略时

需要考虑。

在每个TⅡ时,调度器会执行下一个T11的有效分配决定,并利用物理下行控制信

道(Phvsical Do砌ink CoIl_仃0l ChaIlIlel,PDCCH)发送一些信息给用户。而在PDCCH上

承载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训illl【C伽向rol hf.0mI撕0n,DCI)将通知用户终端UE在下
行链路方向上的分配给数据传输的RB。而且DCI消息也将用于告知用户在上行链路方向

上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锄e1,PDCCH)中分配给数据传输的


特用无线资源。

图2.7描绘了与下行链路数据包调度相关的主要无线资源管理(嘲io Re∞urce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M强ag锄ent,IU蝴)模块。整个过程可以划分为一系列的操作,通常在每个皿时具体
操作过程如下:

1)每个用户终端UE会解码接收到的参考信号,并计算相应的信道质量指示反馈值

CQI,并将该值发送会基站eNodeB。

2)基站eNodeB在做资源分配决定时会利用返回的CQI值,然后填补成一个资源区

块“分配掩码(alloc撕on m嬲k)”。

3)然后AMC模块将会选择最佳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D叫撕on趾d Coding Scheme,

MCS),该策略是被调度用户用来数据传输的。

4)该用户的相关信息,己分配的资源区块I迅,和己选择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将

发送给PDCCH上的用户终端UE。

5)每个用户终端UE将会读取PDCCH的有效载荷,然后接入合适的物理下行共享

信道(Physical DoWnliIll【Shared Ch锄el,PDSCH)有效载荷。

图2.7单个数据包调度器的简单模型

2.2.2经典分组调度算法

◆最大载干比算法

最大载干比(Ma)(im啪Carrier t0 Inte疵rence,Ma)【C/I)调度算法【5l,52】其实是一种典
型的最大化利用系统容量的算法。Ma)【C/I算法在选择调度用户的时候,总是选择信道质量

状况最好的用户,也就是说信道质量状况最好的用户将先占取系统资源来进行数据传输,
.16.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直到其信道质量状况变差【53】。即不考虑用户其他的队列信息,只根据用户信道质量的好坏

来进行系统资源的分组调度。

最大载干比算法计算公式如公式(2.2)所示:

彩,=鹕朋缸(C/叫 (2—2)

其中(c/,);表示在f时刻,LⅡ!系统资源分组调度时,鳓个用户的载干比。Ma)【c/I算
法则是选择在f时刻(c/,);值最大的用户进行资源调度。
虽然Ma)【C压算法是系统吞吐量最大的算法,但是由于该算法只是为离中心基站较近且

信道质量状况较好的用户提供服务,而并不为位于离中心基站较远的小区边缘且信道质量

状况较差的用户提供服务,因此该算法是最不公平的分度调度算法。

◆轮询调度算法

轮询调度(R0ⅢldRObin,RR)算法【5铂5】的主要思想是在系统中的所有用户按照某一

准则的前提下顺序的占有等量的系统资源。即在L1匝系统资源分组调度过程中,所有不同

的用户的调度优先级是相同的,在按照某一准则的前提下,依次顺序的接受系统的服务,

每个用户占有服务资源的概率是相同的【5q。

轮询调度蝉法是一种最公平的分组调度算法,不仅可以保证用户短时间的公平性,
还能保证长时间的公平性。但是在该算法下系统吞吐量不高,而且频谱效率低。

◆比例公平算法

如前所述,M酞C/I算法提高了系统吞吐量却无法保证用户间的公平性,而轮询调度算

法保证了用户间的公平性却又牺牲了系统总吞吐量。比例公平(PropOrtion Fair,PF)调度

算法【57-591综合考虑了上述两种算法的优缺点,实现了用户服务业务公平性和系统吞吐量之

间的折衷。

比例公平算法调度优先级计算公式如公式(2.3)所示:

哆√2嘲掀喏) Q。3’

其中‘,,表示用户涯,在f时刻的瞬间传输速率。而置表示同一时刻用户呱的平均传输
速率。在u限系统资源调度过程中,当一个用户被调用的次数慢慢增多时,其平均传输速

率足也将增大,则相应的调度优先级度量值就变小,用户优先级也就随之降低,使得原来

优先级低的用户获得系统服务机会增加,从而保证了系统中用户间的公平性【删。

比例公平算法实现了用户间公平性和系统吞吐量之间的良好折衷。但是该算法也有缺

点,即它虽然对非实时性业务支持良好,但并没有考虑不同业务的QoS要求,且对实时性
.17.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业务支持不佳。

◆改进的最大权重时延优先算法

改进的最大权重时延优先(Modified L哪est W西ghted Delay FifSt,M-I WDF)算法【61。63】

是由贝尔实验室提出来的针对高速率业务流的分组调度算法,是对比例公平算法的改进。

该算法把信道质量状况与分组数据包时延综合起来考虑,支持不同QoS要求的多数据用户。

M.LwDF算法调度优先级计算公式如公式(2-4)所示:

q,J=arg触(%。p眦,f.詈) ‘1
(2-4)

其中‘。,和R如前所述,分别表示用户呱在f时刻的瞬间传输速率和平均传输速率。

q:二堕,‘代表呱的时延闽值,4是头队列数据包的%。.,超过时延阈值的最大概率。

因此,从公式(2-4)可知,对于非实时业务流来说,此调度优先级算法就是一个简单的比

例公平PF算法。在M.IWDF分组调度方案实行时,为了避免带宽浪费,如果一个实时业务

流的数据包在预期之前并没有发送出去,该数据包将会被移除,该机制在比例公平算法并

不适用,因为比例公平算法并不是为实时业务设计的。

◆指数准则算法

在M-IWDF算法之后,朗讯实验室提出了指数准则(E冲on铋:tial Rule,EⅫ)调度

算法【6懈】,该算法目的是相对于非实时业务流,增加头队列数据包时延接近时延阈值的实
时业务流优先级。

%一学,・鼍
E)口算法调度优先级计算公式如公式(2.5)所示:

协5,

其中z=寺誊q・B舰,,公式(2-5)中的变量%、R、q脱,r和留的定义都与
M-LwDF算法一致。Ⅳ疗表示为下行实时活跃信息流的数目,c和玎都是固定的控制参数。

同M.LWDF算法一样,EⅫ为了避免带宽浪费,如果一个实时业务流的数据包在预期之
前并没有发送出去,该数据包也将会被移除16乃。

2.3 L11E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
2.3.1小区间干扰场景

在L1匝系统中,分别在上行链路中采用SC.FI)m和下行链路中采用OH)m技术
-18.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作为其多址接入技术。而且在m系统中采用了OFI)M作为其基本的调制技术,正因为
OFDM技术使得通信用户使用的子载波之间具有正交性,从而小区内的多用户间的干扰

基本消除了。然而L1咂在同频组网的场景中,因为所有小区使用的频谱一致,因此小区

的边缘用户不可避免的受到相邻小区基站的干扰,这类干扰称为小区间干扰(hlterCell

Interference,I(X)

如图2.8所示,处于小区边缘的用户,在给服务用户自己的小区基站发送上行数据的

时候,由于所有小区是同频组网,其使用的子载波频段与相邻小区中的其他用户相同,因

此就会造成相邻小区间用户的上行干扰。

uBlXt于cNodcB2来说
是种P行T扰,对
uE2造成T扰

范围内,和uEl使用相
I颇率,发送卜.{亍数据
图2.8上行小区间干扰

如图2.9所示,处于小区边缘的用户,在接受服务用户自己的小区基站发送的下行数

据时,因为同频组网,使用了与相邻小区内的用户相同的的子载波频段,因此就会造成相

邻小区间用户的下行干扰。

uEl匏}l叟j牡NodeB2发
出的卜干iT扰

uE2在cNodcB2覆盖范
围内,接收卜彳司螺

图2.9下行小区间干扰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3.2典型干扰协调技术

频率复用机制(Freq啪呵I沁憾e)是一种重要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被用来克服同
频干扰(Co℃h锄d hltelfererlce,CCI)问题(不同的无线发射机使用同样的频率)和小
区间干扰(hner-Cell hnerfer胁ce,ICI)问题【硼。其主要的概念就是让相邻的基站使用不

同的频带,借此达到干扰消除的目的。如图2.10所示,以我们的系统模型为例,相邻的

基站互相错开且用不同的频带,彼此之间的干扰便能减轻;在此我们可以知道分割的频带

至少需要分为三段才能保证相邻的基站不互相造成干扰,也因此三段频率复用为较常见的

形式。

■●

图2.10频率复用机制示意图

但是在使用频率复用机制时,对于频谱的利用率其实相当的低,以图2-lO的例子来

讲,可使用的频谱降为原本的三分之一,浪费了一半以上的频谱,因此部分频率复用机制

(Fmctional F-eq嘲cy Re峪e,册l-)便被提出来改善这个情形。部分频率复用机制的概念


如其名,就是选择本来系统较容易受到干扰的部分作频率复用,通常为中心基站覆盖范围

相互重叠的边界地带,我们将这个部分称为小区边缘区域(Cell.edgeA他a),为图中非白

色的区域;而系统较不容易受到干扰影响的覆盖范围中心区域(Cell.c锄terAr髭)则继续

采用本来的频带,也就是全部的频带,如此一来不但可以改善邻近基站造成的干扰问题,

频谱的利用率也不至于太低,如图2.11所示。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频率复用 部分频率复用

图2-11部分频率复用示意图

部分频率复用机制最早被提出的两个模型为软频率复用机制(SoR Frequenc)r ReuSe,

SFR)以及分段频率复用机制(P疵al Frequ趾呵R七use,PnU。软频率复用机制主要的做法
是先将整个频谱分成三部分,大小为整体可用频谱的三分之一,每部份分配给相应的边缘

区域,剩下的部分则分配给中心区域使用,如图2.12的左图所示,由于此方式并没有将

所有的频带完全的错开,所以称为软频率复用。分段频率复用机制则是先将整个频谱均分

成两段,第一段分配给中心区域使用,因为中心区域与其他基站中心区域互相的干扰较小,

因此这一段频带并不做频率复用,而是将整个频带都拿来使用;而剩下的另一段分配给边

缘地带使用,边缘地带由于几乎都是与其他邻近的基站互相重叠,也因此此段将做频率复

用以减少基站之间互相的干扰,也因为这样一段使用频率复用一段不使用的情形,所以我

们称之为分段频率复用。图2.12为软频率复用机制以及部份频率复用机制的示意图。

圈园


墨工j玉噩圈圆 萄分囊搴I用fPFR)

图2.12两种部分频率复用的机制示意图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4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对L1哐系统进行了概述,首先介绍了L1匝的传输框架、传输资源结构、资

源区块的相关知识、LDD与.11)D两种传输资源结构的差异,接着详细讨论了m下行
链路采用的OFI)MA技术和上行链路所采用的SC删A技术。本章回顾了经典分组调
度算法:最大载干比M觚C/I算法、轮询调度RR算法、比例公平PF算法、M-I WDF算

法和EⅫ算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用于改善小区间干扰的干扰协调技术之一的部分频率
复用机制,研究了部分频率复用机制中最早被提出的两个模型软频率复用机制以及分段频

率复用机制,从而为后面章节的研究做好铺垫。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3章LTE系统分组调度算法研究

随着hlt锄et应用业务呈现出更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特别是实时数据流、混合多媒
体业务的广泛接入需求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满足数据、视频以及非实时业务等混

合业务场景需求的关键是无线通信系统具有灵活有效的资源分配及业务优先级调度算法。

调度算法在u陋系统的资源管理中具有核心支配的地位,其利用信道状态和业务状态等

两类信息作为调度的依据,且这两类信息可以通过基站eN0deB直接测量得到,或者也可

以通过反馈获得。状态信息测量的准确度与测量开销之间的折衷是通过反馈方式获取从而

影响调度算法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此外,调度算法性能还与m系统中的业务分组、
自适应调制与编码删C以及重传协议}L姣Q等技术相关。如何根据L1陋系统中不同用
户的多种业务服务质量需求,在保证用户公平性和吞吐量的前提下满足混合业务场景需求

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论文第二章节中讨论研究的三种经典的调度算法,包括最大载干比M觚C/I算法、

轮询调度I汰算法和比例公平PF算法均未考虑分组的时延,不能够满足实时性业务的服

务质量要求。虽然M.IWDF算法和EⅫ算法提高了实时性业务的性能,但不能满足保证
比特率类型业务(GIlarant∞d Bit胁e,GBR)的要求。针对此问题,本文在以上工作的
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支持混合业务场景的U[E下行分组调度算法,并通过仿真给出了不

同调度算法下的吞吐量、丢包率和公平性等性能比较。

在本文章节2.2中介绍与讨论的轮询调度RR算法,最大载干比心C/I算法和比例
公平PF算法等只适用于非实时业务,它没有考虑不同业务的的QoS要求,特别是时延要

求,对于实时性要求比较严格的业务无法满足其性能需求。因此本论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

上,针对混合业务场景,提出了混合服务指数因子(坶brid SeⅣice蛐既ltial F蜘r,


HSEF)算法。

3.1.1算法描述

本论文提出的混合服务指数因子HSEF算法能对不同等级业务进行区分,并使其调度
-23.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优先级权重随其业务类型改变而变化,在混合业务场景中提升保证比特率业务的性能,满

足现阶段人们对于混合业务场景中的性能需求。其分组调度优先级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些墼』!二辈尘塑×P邮z‰删,焉))
%:鲁肌
吼J
e‘1帮√“。1咖 (3.1)
2毒册2业掣±辈尘型×e畔

eo帮伊1峰・-
具体计算步骤如图3・l所不。

首先根据用户接受到的信号计算用户在每个资源块上的有效信噪比泌,J,并根据
香农公式计算出用户在该时刻上的瞬时传输速率,;,J=log:(1+跚,J)和瞬时频谱因子
砭=IIlin(,;∥Q),其中Q表示瞬时速率比照参数,可根据L1陋系统调制阶数及实际情况
取值。

然后根据当前获得的瞬时传输速率‘,J,计算用户平均吞吐量Ru(刀)和用户的平均吞吐

量因子磁=乒』…,其中用户平均吞吐量趸,J仰)=(1一毒)‘R√。一1)+毒气,,%表示用户
在该时刻上的瞬时传输速率,Z为更新时间窗,尼√Q—1)表示先前n-1个111内的平均传

输速率。

再次,根据业务类型为实时性业务还是非实时性业务来计算业务权重因子。

(1)对于实时性业务的用户,计算用户的业务权重因子公式(3.2)如下,

黟r:e。(包。≯姚J。8《1,G敞7墨jo))) (3.2)

其中e表示数学常量,滚示可调优先级因子,q规。为用户f在缓冲队列中的队头数
据包(Ht射。fnne Packet,HoL)分组时延。包代表Q。s级别,即色:邀,其中‘代 ZI

表用户i的时延阈值,巧是队头数据包的时延协观.,超过时延阈值的最大概率。GBR表示

保证比特率参数,尺u0)表示用户平均吞吐量。

(2)对于非实时性业务的用户,计算用户的业务权重因子公式(3.3)如下,

每尘

形=P (3.3)

其中脓示自调整因子,%表示业务调度时延,乃表示业务调度时延相关参数。
最后根据公式(3-1)计算用户的调度优先级因子哆√。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3.1 HsEF算法流程图

在本算法中首先根据业务类型选择相应的公式计算优先级因子。当业务类型为实时性

业务时,考虑业务的GBR要求,为没有满足GBR要求的业务给以优先级参数补偿。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m碘,鱼等)项是保证满足保证比特率业务的权重因子,当一个用户业务平均速率天“o)
满足其速率保证要求的GBR时,该项取值为1;当一个用户业务平均速率页u伽)小于其

速率保证要求的GBR,即该项的取值焉大于1时,则没有满足最f氐速率要求的用户
业务将优先分配资源块,获得嚣的謇}饿因此当-∞)和GBR的差距越大,权重因
子就越大,用户获得的资源块的优先级就越高。如此解决不同业务的保证比特率要求。

3.1.2系统仿真平台及评估参数

本论文提出的m系统中混合业务的下行资源调度方法,即混合服务指数因子(Hybrid
SeⅣice Expon脚dal F砌0r,HSEF)算法,降低了混合业务场景中实时性业务的丢包率和时
延,并提高了实时性业务的吞吐率以及公平性。本论文通过对PF算法,M-I.WDF算法和混

合服务指数因子HSEF算法进行仿真对比分析HSEF算法的性能。

本论文采用的仿真平台为GiuS印pe Pir0等人提出的开源框架m.Sim仿真平台【删。
LTE.Sim是一个面向对象的事件驱动型的仿真系统,使用CH编程语言编写。LTE-Sim实现
了m网络中的两大方面:演进的通用陆基无线接入网(E、,0lved UIliv盯蹦Ten.es研al蹦io
Access,EJ胍AN)和演进的分组系统(Evolved Packet SyStem,EPS)。
L1陋.Sim平台支持单/多小区环境,单/多用户环境,QoS管理,用户移动性,切换流程

以及频率复用技术。LTE.Sim平台支持4种网络节点:用户终端(User E嘶pment,UE)、
增强型基站(Evolved№de B,心IB)、家庭基站(Home e卜m,HeNB)和移动性管理实体
/网关(MObil毋M趾ag锄ent E以∥G破ew科,MME/GW)。在应用层实现了业务生成器,
并支持数据无线承载的管理。LTE.Sim还支持经典的调度算法、CQI反馈、舢方案和频
率复用技术,并开发了相应的物理层模块。

LTE-Sim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有四个主要的模块:N咖o№ag贸、F舳eM锄ager、
Flo坝IM观ager和SimulatcIr。u匝.Sim平台已经为此四个模块实现专用类。当仿真开始时,
上述的每个模块都只实现一个对象。此外,为了确保在仿真期间这些类只有一个实例,

LTE.Sim平台使用了单例设计模式【70】。表3.1列出L1陋.Sim的主要模块的重要功能

LTE.Sim平台在仿真中实现了实际信道中需要考虑的四种信道损耗【7l】:(1)路径损耗;

(2)渗透损耗; (3)阴影衰落; (4)信号多径传输引起的快衰落。表3-2列出了主要的

几种路径损耗模型阮锄,其中R表示eNodeB和UE之间的距离,单位为千米。默认的阴影衰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落损耗设置为均值等于0,标准差为8dB的对数正态分布;默认渗透损耗为10dB。信号多径

传输引起的快衰落采用瑞利衰落信道模型【74】。

表3.1 LTE.Sim的主要模块

部件 功能 重要函数 重要描述

创建一个新的事件并
SchedIlleO
创建/处理,结束 插入至calendlar
Si】丑ukl童|∞
一个事件 R衄OncEVemO 执行一个事件

R.眦o/StoI,o 开始/结束仿真

startE’功meO 处理U吧帧的

定义L1[E帧结构 Sto庐袖eO 开始与结束


融meM柚agcr
调度帧和子帧 S切nS曲FIameo 处理L1[E子帧的

S勺叩SubF聊m() 开始与结束

F10w幽互anager 处理应用 Q鼢tcA仰licalion() 创建一个应用

C删【eU∞mqllip啦mO 创建一个用户终端
创建终端
Q℃a伦CeuO 创建一个U吧小区
处理UE位置
Netw口瑚阮珊lgcr Upda似,∞r】珀鲕on() 更新用户位置
管理切换流程
Hj删勋酬PTl)。ed:ul哟 处理切换流程
实现频率复用技术
RllnF唧lecyRa】∞O 实现频率复用技术

表3.2路径损耗模型实现

小区场景 路径损耗模型

M∞∞Ce珏.Ufb觚and sl由ⅢbanA坳s L2 128.1+37.6lgR@2Gl{z

M[ac∞CeU-删舰 L-100.54+34.1蚺@2GHz
Mic∞CeⅡ L=24+45lg附20)

在U陋.Sim平台仿真中场景创建具体过程如下所述:

(1)创建Simlll掀、N嘲№rkM锄ager、Flow蓟M缸ager和Fr哪出耋aIlager模块实例并初
始化。

(2)利用N啪№ager类创建小区cell,基站节点eN0deB和用户终端UE。
(3)创建应用业务,并为每个应用业务设定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口d嬲sifier参数、
.27.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QoS参数、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4)设定仿真时间,最后调用Si姗山10r==R岫O函数来执行仿真。

本论文已经对LTE分组调度算法进行了介绍,因为在m系统中存在系统资源和策略
方面的限制,所以在实际移动通信系统中需要我们从定量的角度来分析各种算法的优劣。

在系统分组调度算法的仿真分析中,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个参数:吞吐量、公平性、丢包
率。

吞吐量(Throughput)是指某个时刻,在网络中的两个节点之间提供给网络应用的剩

余带宽,即在没有帧丢失的情况下,设备能够接受的最大速率。此参数通常可以理解为无

线资源的利用率。

系统吞吐量可以用系统用户的归一化数据速率来表示,系统吞吐量的计算公式如公式

(34)所示:

刀l加卿斫=亭∑∑础嘶碱(f) (3_4)

其中粥出括%(f)表示的是传输的分组数据包的大小。
在LTE系统中分组调度策略是为了保证容量公平。而为了保证容量公平如果要使得小

区内所有用户获得相等的数据传输量,那么小区边缘用户就需要比小区中心基站附近的用

户更多的资源。如何判断分组调度方案是否公平,则需要借助指标定量分析。用户间公平

性的衡量标准有很多,在有线网络中常常使用最大最小公平性(M觚.IIlin Faimess)【75】指标

来表示,而在移动网络中,我们常常使用(即也是本文采用)的公平性指标为Jain’s缸me豁

indeX【弼,其数学表达式(3.5)如下:

3‰K㈡=黑 ㈤5,

其中力表示用户数量,置表示第i个用户的吞吐量。Jaill’s协mess index指标的取值范围

为从三(最坏)到1(最好),当坷n,s协mess indeX指标等于一时,即最好的公平性性能,

表示小区内所有的用户获得同等数量的系统资源,而Jain,s协me豁indeX指标等于鱼时,表

示该小区内七个用户均匀的分配系统资源,而其他的刀.露个用户不能获得系统资源。陆n’s
亿mess indeX指标数值越大,表示系统资源调度分配越公平。

所谓丢包率是指数据包丢失部分与所传数据包总数的比值。数据在网络中是被分成一

个个数据包传输的,每个数据包中有表示数据信息和提供数据路由的帧。而数据包在一般

.28.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介质中传播是总有一小部分由于两个终端的距离过大或者传输信道损耗而丢失的,但是大
部分数据包会到达目的终端。因此丢包率也是衡量通信网络系统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丢

包率的计算公式(3.6)如下所示:
Ⅳ 了.

黝=土≠r—~
∑∑p肠鼬她(f)
∑∑声觇(f)
(3.6)

j r

其中加sss妇;(f)表示丢失数据包的大小,声坛(f)表示实际发送数据包的大小。

3.1.3系统仿真环境

本论文的仿真场景:设置一个多小区的LTE系统,仿真中参与调度的用户只分布在中

心小区,且用户位置随机分布。每个小区的中心位置设置一个基站eNodeB,控制所有可用

的资源块(Resource Block,Im),所有的用户共享这50个RB,即系统带宽为10M磁。本

论文采用的L1匝系统具体仿真参数设置如表3.3所示【77】。

表3-3 LTE下行系统仿真参数设置
仿真参数 设置值

传输带宽 101忸z
子载波间隔 15ldjz

每个RB的子载波数 12

RB数量 50

发送时间间隔(111) lⅡ塔

小区数量 7

小区半径 l虹
用户移动速度 3鼬
用户移动方式 Ⅻom眺
调制方式 QPSK,16QAM,“QAM
帧结构 FDD

调度类型 PF、N匝珊、HsEF
路径损失 L-128.1+37.6娅,R单位虹@2G比
用户侧的发射功率 23 dBm

基站的发射功率 46dBm

基站和用户间的最小距离 35 m

本论文仿真针对混合业务场景,因此仿真场景中业务设置如图3.2所示,仿真采用的业
.29.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务类型由一个实时视频流业务和一个非实时业务组成,业务具体参数如表3-4所示

各、移

簿一

≯吣

#《


澜 材£

图3.2仿真业务场景图

表3-4仿真业务参数

注:其中ppel业务表示非保证比特率业务.Type2表示保证比特率业务

3.1.4仿真结果和性能分析

表3.5给出了本论文提出的HSEF算法与PF算法和M-I唧算法的实时性业务时延性能
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当用户数大于30开始PF算法的时延急剧变差,而M.L哪算法的时
延也达到0.04秒以上,相对的HSEF算法的时延只有M.L、Ⅵ)F算法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且比

较稳定。与这两种算法比较后,可以发现本论文提出的HSEF算法在保证比特率业务时延方

面远远优于其余两种算法。因此在相同的混合业务场景下,HSEF算法的时延性能更满足需

求。

表3.5三种算法的实时性业务时延比较
、、\遗罂(秒)
用户(个)、\ 经典PF算法 M-LWDF算法 HsEF算法

10 O.00921 O.01779 0.00319


20 0.02311 0.02973 O.00381
30 0.04096 0.04077 0.00480
40 0.24440 0.04343 0.00736
50 O.57332 O.04506 0.012“
60 0.80900 O.04386 O.01244
70 1.23507 0.04393 0.01311
80 1.56006 0.04244 O.01272
90 1.89843 0.04135 O.01267
100 2.17912 0.04031 0.01422

图3.3a和图3.3b分别给出了HSEF算法和PF算法,M-LWDF算法在非实时性业务和实时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性业务的用户间公平性指数对比图。从这两张图中可以发现对于非实时性业务用户而言,

HSEF算法的用户公平性指数远远优于其余两种算法。而对于实时性业务用户而言,在用户

数较少时(用户数小于30)三种算法公平性指数相差不大,随着用户的增多,PF算法的公

平性指数急剧下降,M-I脚算法和HSEF算法变化相对缓慢,且HSEF算法的公平性指数
要略优于M.IWDF算法。可见在混合业务场景中,HSEF算法改善了用户的公平性指数。

对n35I-..…■…j

—争垭wDF
—・}HsEF
20 ∞ 40 ∞ ∞ 70 ∞ ∞ 1∞
用户数/个
图3—3a非实时性业务的公平性

—、■
阿孓. L

0 7、、
心&
§ b§
_

…r 、≮

1~

~\

—e一辫 ?\
—争№哪
—・日一H重F
一丫、
用户数/个
图3—3b实时性业务的公平性

图3-4a和图3.4b分别描绘了HsEF算法和PF算法,M-I WDF算法的非实时性业务和实时

性业务的丢包率情况对比,可以看出在非实时性业务中HsEF算法虽然丢包率都高于PF算

法和M.L、vI)F算法,但差距不大。而且随着用户数的增加,丢包率下降并接近与PF算法和

M.啪F算法。而在实时性业务的用户中,当用户数较少时(用户数小于30)三种算法的
.31.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丢包率接近。随着用户数的增加,PF算法和M.L、Ⅵ)F算法的丢包率急剧增加,使得m系
统性能急剧变坏,无法满足用户需求,而HSEF算法虽然在用户数大于60起也增加明显,但

是远小于PF算法和M-I『wDF算法。从中可以看出本论文提出的HSEF算法虽然牺牲了少量

非实时性业务用户的丢包率,但大大提升了实时性业务用户性能,而且随着用户增加,实

时性业务的需求增大,非实时性业务丢包率下降接近于PF算法和M.I栅算法,可以满足
混合业务场景的系统需求。


—e-PF
—争~儿、)lJDF
—{卜HS口

\ _




k、

■—h.
\.
n ]

爵回咐 L ▲ 』

r v 1 r

用户数/个

图3—4a非实时性业务的丢包率


二∥

‘ /
j /



./一



静硒佩 |’ ≯

./


|i? ≯

务, j / —e—PF
—争MLwDF
.矽 / 7。

—暑_璐髓

用户数/个
图3—4b实时性业务的丢包率

图3.5a和图3.5b描绘了HSEF算法和PF算法,M.I『WDF算法在非实时性业务和实时性业

务的系统吞吐量对比。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用户数的增加非实时性业务系统吞吐量下降,

实时性业务系统吞吐量上升,而且HSEF算法的实时性业务系统吞吐量远远高于PF算法以
-32.

万方数据
圉3—5b实时性业务的吞吐璧

万方数据
3。感一,千一游删脚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算法等,并不符合混合业务场景需求。E)a?算法虽然利用实时性业务的时延约束来优化性

能,且对基站缓冲队列的HOL分组时延做指数处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HOL分组时延对调

度优先级的影响,能够良好的支持实时性业务,被认为是I肛系统中对下行链路调度时延
敏感最好的办法之一。但是,对于混合业务场景而言,由于EⅪ,算法没有实现随物理层无

线资源变化而动态调整调度策略的机制,且无法区分并满足混合业务场景中各业务的不同

QoS要求,所以不适用于混合业务场景。同时,在本文章节3.1中提出的混合服务指数因子

HSEF算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混合业务场景需求,但是其算法复杂且需要牺牲少量非

实时性业务性能。因此鉴于上述讨论的分组调度算法要么无法满足对实时性要求比较严格

的业务,要么虽然考虑了业务的时延性要求,但没有考虑不同业务的保证比特率(GBR)

要求。故在上述讨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尝试提出新的改进算法以使得其能够应用于混合

业务场景中的U瞪频域分组调度业务,并且满足业务的GBR要求。

3.2.1算法描述

本论文提出的基于混合业务QoS的L1E调度改进算法(EⅫ.AG)的主要思想是既
要考虑实时性业务的GBR要求,还要考虑系统中没达到GBR速率要求的业务,使这些

唧学,・等…警,
业务获得优先级补偿。该算法的调度优先级计算公式(3.7)如下:

国i。j
2 ㈧7,
口・丑

其中,;。J和足如前所述,分别表示用户呱在f时刻的瞬间传输速率和平均传输速率。

哆=塑,t代表呱的时延阈值,嗔是头队列数据包的时延D_溉。超过时延阈值的最

大概率。由于EⅪ,算法对于非实时性业务支持不佳,所以在实时性业务和非实时性业务

并存的场景中,我们采用上述新的调度方式。即根据用户所需传输的业务流类型不同,分

别采用不同的调度优先级计算公式来计算其优先级度量值。当用户业务流是实时性业务流

时(如视频流,ⅧEO),采用公式(3.7)中的上式来计算优先级;当用户业务流为非
实时性业务流时(如BeStE筋rt,BE),按照公式(3.7)中的下式来计算优先级。图3.6
详细描述了EⅫ-AG算法的完整流程。
在公式(3.7)中可调优先级因子口的取值会影响混合业务场景中非实时性业务的调度

优先级度量值,继而影响业务的吞吐量。非实时性业务吞吐量随着口取值变大而变大,然

而当口值变大时亦会造成实时性业务的平均分组时延增大,进而增加了系统数据包丢包的
.34.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可能性。而新添加的权重因子m觚(1,鱼笋)主要起到调节实时性业务调度优先级的作用,

当一个用户业务平均速率R满足其速率保证要求的GBR时,即用户业务平均速率足大于

等于其速率保证要求的GBR,该项取值为1,确保其优先级;而当一个用户业务平均速率

刚、于其j惠率保证要求的GBR时,甚p警>10此时该权重因子麟(1,警的取值会大
于一,即会提高该业务的调度优先级,获得里兰的补偿,为没有满足GBR要求的用户优
Kf

先分配资源块,而且当未满足GBR要求的业务平均传输速率足和a浞的差距越大,权重
因子就越大,用户获得的资源块的调度优先级就越高。在本论文中提出的EⅫ-AG算法既
充分利用了E)四算法的优点,也考虑了混合业务场景的特点,通过添加权重因子保证了用

户业务的GBR要求,故可支持LTE混合业务场景。

图3_6 EⅪ’-AG算法流程图

3.2.2系统仿真环境

本论文提出的改进分组调度算法仍然采用3.1.2节中描述的系统仿真平台m.Sim进行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仿真,与3.1.2节不同的是,本节在仿真时,选定的对比调度算法为比例公平PF算法和E)咖
算法,其余设置基本相同。

本论文的仿真环境的采用多个六边形小区搭建组成系统,本论文仿真中参与系统资源
分组调度的用户只分布在中心小区,且用户的位置采用随机分布的方式。并在每个小区的

中心位置设置一个基站eNOdeB,控制小区内所有可用的资源块I国,系统带宽设置为

10M陇,即所有的用户共享这50个RB。
本论文采用的LTE系统仿真具体参数设置如表3.6所示:

表3与 LTE下行系统仿真参数设置

仿真参数 设置值

传输带宽 10删z
子载波间隔 15kHz

每个RB的子载波数 12

RB数量 50

发送时间间隔(TTI) 1 ms

小区数量 7

小区半径 1 h

用户移动速度 3 l—h
用户移动方式 Random Walk

调制方式 QPSK, 16QAM, 64QAM

帧结构 FDD

调度类型 PF、MLWDF、HSEF

路径损失 L-128.1+37.6lgR,R单位k鹋2GHz
用户侧的发射功率 23 dBm

基站的发射功率 46 dBm

基站和用户间的最小距离 35 m

本论文中的分组调度算法针对混合业务场景,所以在仿真中采用的业务类型主要是实
时业务和非实时业务,具体参数如表3.7所示:

表3-7仿真的具体业务参数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_2.3仿真结果和性能分析

图3.7描绘的是在不同业务类型下三种调度算法的吞吐量性能比较。在图3.7a描绘的是

混合业务场景下非实时业务吞吐量的情况,当用户数还较少时(用户数在5至15时),三
种优先级调度算法的吞吐量均开始急速下降,且下降幅度相似。然而当用户数慢慢增加(用

户数15至25段)时,PF和EⅪP艘算法下降幅度均比本论文提出的EⅫ.AG算法大,此后三
种优先级调度算法的系统吞吐量缓慢变化。而且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EⅪ,.AG算法的吞

吐量在小区用户数大于28时开始低于E)aP脾算法,但相差不大。这是因为此时在E)函AG
调度算法中增加了大量的实时性业务流,这些实时性业务抢占了大量的信道资源。

图3.7b描绘的是混合业务场景下实时性业务的吞吐量情况,当用户数较小(用户数在5

至15)时,三种算法实时性业务的系统吞吐量性能基本相似。然而当用户数逐渐增多时,

因为PF算法并不适合实时性业务,会致使MAC层缓冲队列中的数据包排队时间过长,从而

导致后续的数据包堵塞,所以PF算法的实时性业务吞吐量迅速下降。而EⅪ班’F算法和

EⅫ.AG算法下的系统吞吐量随着用户数的增加而逐渐地增多,并渐渐趋于稳定。因为当
用户数较多时,E)四.AG算法由于对GBR要求的实时性业务有补偿,其获得的调度资源也

就相应的增加,因此EⅫ.AG算法的吞吐量自然高于另外两种算法。例如,当小区内用户
数达到45的时候,EⅪ'.AG算法吞吐量E随Ⅺ珊IF算法整整提高了43.23%,也远远高于PF算
法。

在混合业务场景中,因为EⅪ'.AG算法支持业务的GBR要求,对未达到GBR要求的用

户给以补偿,所以E)皿AG算法与E)aP/】吓算法的实时业务流吞吐量上才有如此大的差距。

仃P一…………_………‘_丽j
,.默…毒…………0………0I主篓I

封I氍ji『『『善||ji i『i『j j≮0j『『jj j i ij『il


20 ∞ 舶
用户数户卜

图3.7a非实时性业务的吞吐量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e—PF
———Il’一ExP,PF
—・卜ExPtG

蠢一

20 30 40

用户蚧
图3.7b实时性型业务的吞吐量

图3.8描绘了三种优先级调度算法的公平性比较。在图3.8a中描绘的是非实时业务的公

平性度量值变化情况。对于非实时性业务,此三种调度算法的公平性度量值变化基本保持

一致,但是当用户数较多时(如用户数大于30起),EmAG算法公平性要略优于其他两
种算法。而在图3.8b中描绘的实时性业务的公平性度量值变化情况,虽然在用户数较小时

(如用户数小于15),此三种调度算法公平性度量值基本相同,但当用户数逐渐增加时,

PF算法的公平性性能急剧恶化,而EⅪ班,F算法和本论文提出的EⅪ,.AG算法的公平性性能

变化缓慢,而且本论文提出的E)四.AG算法的公平性度量值一直大于Da阶F算法。因此从
仿真结果图上可知,本论文提出的EⅪ,.AG算法保证并提高了实时性业务的公平性指数。

0 4


斗O.∞

20 25 ∞ 35 加
用户蚧
图3.8a 非实时性型业务的公平性
-38.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f+PF|
k .,’卜
I—-I争一ExP,PF I.
…\. /卅 1—・日一BxPtG

\ 、弋 ‘■、、

I ‘、、 k

I &

‘\


k 飞

用户骱
图3.8b实时性型业务的公平性

图3.9描绘了混合业务场景下三种优先级调度算法的丢包率性能情况。在图3.9a中描绘
了非实时业务的丢包率情况,从图中可知,三种调度算法的非实时性业务丢包率性能相似。

但当用户数增加时(用户数大于17),本论文提出的EmAG算法的丢包率要低于另外两
种调度算法。

图3.9b描绘了混合业务场景中实时性业务的丢包率情况,当小区用户数较小(如用户

数小于10)时,三种调度算法丢包率性能基本相同。随着用户数的增多(用户数大于10),

PF算法的丢包率急剧增加,远远大于另外两种调度算法。虽然E)aP/】)F算法和本论文提出的

EⅪ,.AG算法的丢包率也缓慢增加,但本论文提出的EⅪ,.AG算法的丢包率一直低于其他两

种调度算法。

从整体上看,本论文提出的EⅪ,.AG算法的丢包率比EⅪM)F算法平均小48.6%。原因

是本论文提出的EⅫ.AG算法考虑到了非实时业务和实时业务的优先级,给予了有GBR要
求的实时业务更高的优先级,因此从整体上来说本论文提出的EⅫ-AG算法降低了业务丢
包率。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e-”

, --—●’一exP—P
-。E卜・exP.^c




∥ ||||||


|| || || || || || || ||



—\ ・JI 1’u

—e.”
O c^P卢P
∥’
J /
』 /

7 / /7
厂?
i / r7…
。一.


IZ匕二p
/ . /■√ ,一

3.3本章小结

本章在章节2.2讨论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轮询调度RR算法、最大载干比燃C/I
算法和比例公平PF算法等只适用于非实时业务,对于实时性要求比较严格的业务无法满

足其性能要求等问题,提出了混合业务场景下的混合服务指数因子HSEF算法。随后通过

系统仿真平台m.Sim对其进行仿真,在与比例公平PF算法及M.I脚算法的对比中,
验证了混合服务指数因子HSEF算法在提升用户间公平性的前提下,牺牲少量非实时性业

务性能换取保证比特率业务的系统吞吐量的大大提升,同时显著降低保证比特率业务的时

延和丢包率,从而提升保证比特率业务的性能。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随后,在此基础上本章分析了混合服务指数因子HSEF算法的缺陷,如算法比较复杂

且需要牺牲少量非实时性业务性能。此外,EⅪ,算法缺乏随物理层无线资源变化动态调
整调度策略的机制并且不能有效支持混合业务QoS的区分,因而不能为实时和非实时混

合业务的调度提供可靠的业务丢包率和系统吞吐量的保障。本文提出了基于混合业务QoS

的改进调度算法EⅪ,.AG,并在系统仿真平台LTE.Sim上通过与比例公平PF算法和指数
准则EXP算法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混合业务QoS的改进调度算法EXP-AG应用

于L1[E混合业务中可以在保证业务调度公平性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业务丢包率,同时提

高系统的整体吞吐量。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4章LTE系统中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的研究

m系统采用了正交频分复用(Oml090nal Freq咖锣Division Mul邱le妇培,o】ⅢM)


技术作为其物理层调制技术,由于各载波之间严格正交,小区中心区域用户间的干扰基本

上消除。因此o】mM提供了高的频谱效率和灵活的频率分配给用户。然而,当相邻小区
使用同一频段时,小区间用户就会产生严重的同道干扰,从而直接导致系统性能下降,特

别是当用户处于小区边缘时性能下降更加严重。因此基于U[E系统的小区间干扰问题成

为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hlter Cell Interference C00证n撕。玛IcIC)


已经被广泛的关注。

本章在章节2.3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的研究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两种基于部分频率复用

机制的动态频率复用算法。

4.1基于公平性的动态部分频率复用算法
在部分频率复用机制阿己中,为了减轻用户和基站之间的同频干扰和小区间干扰,
相邻的小区需要使用不同的频谱资源。然而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要求在所有小

区中使用全部的系统频谱。而其中最简单的频率复用方案册01(hlteI,er Freq呦cy
I沁IlSe),复用因子为1,所有小区使用相同的全部系统频谱,即同频组网方案。而在复用

因子为3的ⅡR.3方案中,将系统频谱平均的分成三部分,每部分被分配给一个小区,并

使得相邻的小区都使用不同的子频带。

4.1.1系统模型

本论文提出的基于公平性的动态部分频率复用算法采用了部分频率复用臃L中的分
段频率复用机制。考虑由C个小区(小区i=1,2,…,C)构成的L1匝系统中下行数据

传输的场景。如图4.1所示,采用mL作为频率分配策略,系统带宽W(共包含N个子
载波)被划分为4个互不重叠的频带,分别标记为A,B,C,D。

频率复用方案采用部分频率复用中的分段频率复用机制,如图4.1所示,根据用户在

小区中所处的位置来分配频带,所有小区中心用户使用相同的频带A,即中心区域

(Cell.centerm篦)部分,而相邻的小区边缘区域(Cell.edge加靓)部分采用的频带分别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是频带B,C,D。

图4.1部分频率复用系统拓扑结构示意图

4.1.2算法描述

本论文提出的基于公平性的动态部分频率复用算法(F.脚t),在Ⅳ个相邻的小区组成
的U匝系统中,根据用户在小区中的位置来划分用户所属区域并分配频带,配置部分频率

复用阿t方案。在整个网络中,对于任一小区D∈(1,2,…,C),用户i在子载波露∈
n,2,…,N)上接收到的信干噪比(si印al t0 inte触ce noi∞枷o,SD限)【硎可以表
示为:

眦’o(护瓦烈赭南丽 ㈤。

其中,p抽(七)表示小区D在子载波七上的发射功率;g抽(七)是小区D内用户f在子载

波七上的信道增益;仃2=Ⅳ。曰/Ⅳ表示系统白噪声功率;C硒表示与小区D相邻的干扰小

区集合:"。(七)通过不同的值指定此小区在子载波七上是否要调度。


f o小区朋在子载波址的调度 ¨心’
,.^、

”m
11小区朋不在子载波址的调度
根据香农公式可知,小区D中的用户f在子载波址的容量Ci.。(七)【79】可表示为
Ci,。(七)=B劬・l092(1+夕・㈣。。(七)) (4—3)

其中%表示子载波带宽;声是与目标误比特率BER有关的参数,夕=一1.5/ln(5・施R)。
则小区D中的用户f获得的用户吞吐量砌加昭助川,(七)【蚓可以表示为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刀l,D蝴f跏=∑哆@)・e,。(七) (4-4)

其中参数%@)表示子载波分配给用户f的状况,当q(七)等于1时,表示子载波后已经分

配给了用户f,否则%@)等于O。

为了实现动态调整频率复用H咖己置方案,本论文提出的F.F嘴法采用公平性度量来
自动调整。我们采用了Jaill’s铀mess iIldeX公式来计算公平性度量值,该公式表明了用户吞

吐量的公平性程度。小区D的凡d册e鼬。度量值计算表达式如公式(4.5)所示:

,, 、2

l∑刃I加卿‰I
l— o J JIo

尉册瓯2瓷甄面矗
@与’

lo

其中,。表示小区D内所有用户集合。

小区内用户随机分布,为了获取最优的HR部署(即求的中心区域半径和中心区域频

谱划分),此算法首先根据用户位置把小区分成内外两个区域,即根据当前最优的公平性

Faimess值,在一定的小区中心区域半径的情况下,中心区域分配到刀个资源块I国,则另外

的剩余的资源块妞三等份分给外部区域。在初始分配后,根据小区用户的当前移动位置,
遍历计算总的吞吐量和公平性FaimeSS度量,选择公平性Faime鹦最大值时的小区中心区域

半径和区域频谱划分方案来实现最优F风部署,以实现动态调制频率复用。

l根据公式(4-1)计算
l 每个用户的s仆服


l根据公式(4-3)计算
l 每个用户的吞吐量


I根据公式(4_哇)计算
I 系统吞吐晕


I根据公式(4.5)计算
公平悻FaiTIess值

图4-2公平性FailI瞄s度量值计算过程

具体计算步骤:

首先初始化小区中心区域(Cell.center觚a)半径R和分配给中心区域的频带(即n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个资源块I国),然后如图4.2所示步骤遍历计算相应的公平性Faim懿s参数,直至中心区

域(Cell.c锄t盱时%)半径R等于整个小区半径,以及分配给中心区域的频带等于整个系

统频带为止,以获取一系列的公平性Faimess参数,然后选取最大的公平性Faimess参数

所对应的中心区域(半径R和中心区域频带(即n个资源块RB)来实现部分频率复用方

案。当用户位置发生变化后重复整个过程以获取最新的公平性Faim骼s参数最大值来实施

部分频率复用方案,从而实现动态频率复用机制。

4.1.3系统仿真环境

本论文提出的基于公平性的动态部分频率复用F.F陬算法仿真采用了Manab平台,
按照3GPP L1[E的标准对仿真环境进行设置。为了验证基于公平性的动态部分频率复用

F耵R算法的优异性,本论文选取了两种频率复用方案用于与新算法的对比。分别是方案
一:复用因子为1的整数频率复用职1,它是部分频率复用的一个特例,小区频谱和整
个系统网络频谱相等,即同频组网。方案二:复用因子为3的整数频率复用珂R3,它也

是一个特殊的部分频率复用的样例,其小区中心区域半径为零,每个小区使用整个网络的

三分之一的频谱。通过与这两种方案的比较来说明基于公平性的动态部分频率复用算法
(F-mt)的性能优化。
在本论文的仿真实验中,整个系统采用的是正六边形的蜂窝,网络拓扑结构如图4-4

所示,设置7个小区,用户在各小区中的位置是随机分布的,在确保整个系统(即7个小

区)用户数恒定的情况下,每个小区内的用户数是随机的,且所有用户都是以舢的移
动速度在小区内随机移动。其中,设置系统带宽为5Mhz,分成25个RB,用户使用的载

波频率为2000M比,具体的仿真基本参数设置【s1】如表4-1所示。

表4.1 系统仿真参数

参数 数值
系统带宽 101唧z
子载波带宽 375姐z
RB数量 25

用户移动速度 3鼬
小区半径 250 m

用户移动方式 随机移动
路径损失 COst23l HalaM【odel

信道模型 3GPP聃alUIb龃
基站的发射功率 46dBm
基站和用户间的最小距离 35 m

噪声功率密度 -174西m组z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1.4仿真结果和性能分析

为了比较系统性能,选取整个系统的一个小区作为样例来进行性能比较分析。图4.3

表示系统中某一时刻其中一个小区内每个用户所处的位置。与此同时,图4.4表示该时刻

下在该小区内的每个用户的吞吐量情况。

图4-3 F羽FR算法某一时刻小区中用户位置

如图4-4所示, F.FFR方案中每个用户吞吐量都类似,与他们在小区中所处位置无

关,最小的吞吐量是用户5的0.344Mbps,最大的是用户1l的O.551Mbps。而与此相反,

在陬1方案中,因为使用的是传统的同频组网,所以在方案唧t1中,用户的吞吐量与
用户在小区中的位置有极大的关系,边缘用户受到相邻小区干扰严重。如图4-4所示,用

户11距离中心基站最近拥有的吞吐量也是最大的,为1.336Mbps,而距离中心基站最远

的边缘用户16吞吐量仅有O.203Mbps,小区内用户吞吐量极不公平。同样的巧粥也是以
一个相对“不公平”的方式分配可用频谱,用户11位于接近基站的地方,获得最高的吞吐

量O.612Mbps,而用户22的吞吐量只有O.245Mbps

_△五、_了AIl03 .I£卜 4


D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User Equipmbnt

图4-4 F-FFR算法每个用户的吞吐量状况
.46.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4.5显示了三种方案的公平性Faimess和小区总吞吐量比较。如图4.5所示,F.HR

公平性Faimess值最大,达到0.936之高。而且明显大于其余两种方案,如职1的最大
公平性Fajmess值是O.455,ⅡR3的最大公平性Faimess值是O.810。而就小区总吞吐量而

言,刀FRl最大小区总吞吐量是9.75Mbps,珂R3最大小区总吞吐量是7.56Mbps,而F.mL
的最大小区总吞吐量是7.49Mbps。这三者的小区吞吐量差别并不是很大。而F-FFR拥有

最高的公平性Faimess值也表明了所有用户吞吐量的值是非常接近的,因此也就避免了高

吞吐量用户和低吞吐量用户之间出现明显的差别,使得用户公平的获得吞吐量。

1 “

lFF玛 F.FFR
lFRl

0 8 8

0 6 6
帅哪o

uI柙L
0 4 4

一∞厶l:一ln口LI西)。上J-le0卜
0 2
_FaImess
ITh roughp u1


一-l D

图4.5三种方案总体性能比较

图4.6的描绘的是在一个用户移动的环境中选择最大化公平性Faimess的F-FFR方

案,在仿真中20个用户在小区内以3l【l】:汕的速度随机的移动,仿真移动时间持续了227

秒。

因为用户在小区内移动, F.HR会更新当前用户的公平性Faim既s并以此时最大的

公平性Faimess值对应的配置来分配小区中心区域RB数量以及小区中心区域半径。图4-6

中分别描述了采用自适应算法和没有采用自适应算法FIR曲线。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在

整个小区内的用户移动过程中,F.HR算法更新了频谱的分配和小区中心区域的半径值。

而没有采用自适应的算法小区中心区域半径和频率分配保持恒定。可见自适应的算法为了

获得最优的公平性Faimess值,会根据当前用户位置重新计算所得的公平性Faimess度量

值来更新的小区中心区域I国分配的数量。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4-6a F珂FR算法小区中心区域RB分配状况

1lme(●冀)

图4—6b F书FR算法小区中心区域半径调整情况

图4.7比较了在用户移动场景下姗U,珂R3和F-F豫的相关性能。图4.7a描述的是
公平性Faime豁度量值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4.7b描述的是随着时间变化小区总吞吐量

的变化状况。在图4.7a中,F.HR方案在公平性Faime豁方面拥有最好的性能,而且明

显大于聊tl以及唧b。图4.7b描述的是小区总吞吐量,从图中可知F.聊己方案获得的
最大小区总吞吐量在整个过程中和珊R3相似,仅比职1小。
总之,从仿真比较中也可以看出采用F.mL算法能够获得最公平的吞吐量配置。这
个机制也确保小区内所有用户获得相似的吞吐量,而与他们在小区内所处的位置无关。

图4.7a三种方案Fai嗽ss值随时间的变化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4.7b三种方案小区总吞吐量随时间的变化

4.2基于小区容量利用率的自适应部分频率复用算法
在对于4.1节中基于公平性的动态部分频率复用算法(F-FFR)以及部分频率复用m己
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针对用户吞吐量与最大吞吐量之间的紧密程度又提出了基于小区容量

利用率的自适应部分频率复用算法(脓)。
4.2。1算法描述

本论文提出的基于小区容量利用率的自适应部分频率复用算法(脓),如4.1.2节
所述类似,我们假设整个网络由Ⅳ个相邻小区组成的,每个小区内有大量用户共享子载波
集。我们通过用户位于中心区域还是边缘区域来区分用户。其中每个用户在子载波上接收

到的信干噪比SD浓计算公式如公式(4.1)所示,小区口中的用户f在子载波七上的容量

G.。(七)按照公式(4-3)计算,以及用户l获得的用户吞吐量砀m蝴f,(七)按照公式(“)
计算获得。

与基于公平性的动态部分频率复用算法(F.mL)不同的是,基于小区容量利用率的
自适应部分频率复用算法(脓)为了实现动态调制配置频率复用聊0方案,采用自定
义的小区容量利用率(Ceu Ca两vi锣Umiz撕0n,CCU)度量值来作为自动调整参数,该值

为内/外部区域用户吞吐量之和除以最大用户吞吐量和小区内用户数的乘积。这个表达式表

明了一个用户的吞吐量和在同一小区的其他用户吞吐量之间的关系,在物理上表明了用户

吞吐量与最大吞吐量之间的紧密程度。小区i的CCU(‘)度量表达式如公式(4.6)所示:

∑刀lm甥细llf∥+∑刀l加蝎曩矽£p
“剞
伽。)-蔓1丽葫蠡r~
2呖,p”砌p”f!L.Ku’

其中足?表示小区f内中心区域的用户集合;足婴表示小区I中外部区域的用户集合;
砀舶咖《∑表示小区i内用户的最大吞吐量;Ko’表示小区f内所有用户集合。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小区内用户是随机分布的,为了找到最优的阿己配置(即中心区域半径和中心区域频
谱),此算法把小区分成两个区域,在一定的小区中心区域半径的情况下,中心区域分配

到n个资源块RB,则另外的(25-n)个资源块RB三等份分给外部区域分配到,然后遍历计

算总的吞吐量和CCU度量,选择CCU最大值时的小区中心区域半径和中心区域频谱来实现

最优HR部署。其具体计算过程亦与4.1.2节中描述的类似,邸首先初始化小区中心区域

(Cell.center A磁1)半径R和分配给中心区域的频带(即n个资源块RB),然后如图4.3所示
步骤遍历计算相应的CCU度量值参数,直至中心区域半径R等于整个小区半径,以及分配

给中心区域的频带等于整个系统频带为止,以获取一系列的CCU度量值。然后从中选取最

大的CCU度量值参数所对应的中心区域半径R和中心区域频带(即n个资源块RB)作为最

优FFR配置方案来实现部分频率复用。当用户位置发生变化后可重复上述整个计算过程以

获取最新的CCU度量值的最大值来实施部分频率复用方案,从而实现自适应频率复用机

带{l。

4.2.2系统仿真环境

本论文提出的基于小区容量利用率的自适应部分频率复用算法(脓)的仿真环境
如4.1.3所述一致,采用的小区模型是正六边形的蜂窝,设置7个小区,用户在各小区中

的位置是随机分布的,整个系统用户数恒定但每个小区内的用户数是随机的,且所有用户

都是以罗砌伪的移动速度的在小区内随机移动。系统带宽为5Mh2,分成25个RB,用户
使用的载波频率为2000MHz。具体仿真参数设置如表4.1所示。

4.2.3仿真结果和性能分析

为了方便比较系统性能,与4.1.4节类似,本算法也提出了用职l和珂R3来与本论
文提出的自适应部分频率复用算法脓作对比,通过与此两种算法的对比来说明脓
算法的性能优化。

图4-8显示了某一时刻三种方案的CCU度量值和吞吐量情况。从图4.8可知腮
方案有最大的CCU值,而且其明显大于其他两种方案。相对而言,腿1的最大CCU值
是O.3887,而珂R3最大的CCU值是0.5699。脓的最大CCU值是O.7189,也就是说
其相对于积l增加了89.23%,相对于mR3增加了26.14%。这些百分比证明了就CCU
而言,脓方案明显改善了性能。图4.8也描述了三种方案的小区总吞吐量,姗t1的最
大小区总吞吐量是9.14Mbps,脚的最大小区总吞吐量是7.76脚s,而脓的最大小
区总吞吐量是7.63Mbps。这三者的最大小区总吞吐量差别并不是很大,而脓拥有最
.50.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高的CCU值也表明了所有用户吞吐量的值是非常接近的,因此也就避免了高吞吐量用户

和低吞吐量用户之间出现明显的差别,使得用户公平的获得吞吐量。

图4.8三种方案的性能比较

图4.9描述的是在一个用户移动的环境中选择最大化CCU的HR方案,在这个仿真

中28个用户在小区内以3l(Il:汕的速度随机的移动,确保他们都在小区内,保持小区内用

户数目恒定,仿真移动时间持续了227秒。

因为用户在小区内移动,所以脓需要适应小区内I迅的分布以确保小区内的用户
能公平的获得吞吐量。图4.9中分别描述了采用自适应算法和没有采用自适应算法的踊i-
曲线。在图4.9a中描述的是小区中心区域RB分配情况,图4.9b描述了小区中心区域半

径的变化与时间的关系。

在自适应的过程中,考虑到用户的移动性,算法更新了频率的分配和小区中心区域的

半径值。而没有采用自适应的算法的小区中心区域半径和频率分配保持恒定。在图4.9a

中,没有采用自适应的算法随着时间的变化小区中心区域分配到的RB数都是一样的。另

一方面,自适应的算法为了获得最优的CCU值则需要更新的小区中心区域RB分配的数

量。从图4.9a中可以看出为了确保CCU值能尽可能的保持在最大值,其在25秒左右第

一次更新小区中心区域Im分配。相应的图4.10b中在25秒左右也反映该时刻小区已经

获得最大的CCU值,同时也更新了小区中心区域半径。而没有自适应过程的算法小区中

心区域半径在这个场景中并没有发生变化,仍然和最初的一样。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4.9a AFFR算法小区中心区域RB分配状况

∞ 1∞ 1∞ 2∞ 250

币me(sec)

图4.9b舡FR算法小区中心区域半径调整情况

图4.10描述了两种方案(有/无自适应过程)下随着时间改变,CCU值和小区总吞吐

量的变化。在整个仿真中,如图4.10a显示,自适应FFR的CCU值曲线总是高于没有自

适应FFR的曲线,只有在50s左右的时候曲线重合,因为此时这两个方案的小区中心区

域分配到的RB数相等。自适应过程曲线一直高于无自适应过程的曲线,因为前者随着用

户移动更新了小区中心区域的I也分配以及小区中心区域的半径,这种重新分配也就使得

它比没有自适应的过程拥有更高的CCU值。图4.10b显示的是两种方案的仿真过程中小

区总吞吐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虽然在自适应过程改变了CCU性能,但是这两种过程在吞

吐量上并没有多大的差别,自适应FFR的小区总吞吐量还要略优于没有自适应的FFR,

这也证明了它以一个相对公平的方法分配频谱,使得小区内所有用户都能获得相似的吞吐

量,并没有损失系统吞吐量。

■me(s∞)

图4.10a AFFR算法CCU随时间的变化
-52.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五me(s∞)

图4.10b川FFR算法小区总吞吐量随时间的变化

图4.11比较了用户移动的场景下IFRl,IFR3和AFFR的相关性能。图4-1la描述了自

定义的CCU度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4。11b是三种方案随着时间变化小区内总吞吐量

的变化状况。在图4.11a中,AFFR方案在CCU方面拥有最好的性能,其最大值是O。7580,

而IFRl的最大CCU值是O.406l以及IFR3的最大CCU值是0.5865.图4.11b描述的是小

区总吞吐量,从图中可知时FR方案获得的最大小区总吞吐量是9.62Mbps,而IFRl获得
的最大小区总吞吐量是13.78Mbps,IFR3获得的最大小区总吞吐量是10.07Mbps,我们可

以发现其实在小区总吞吐量方面IFR3和AfFR差别不大。

图4.11a三种方案CCU值随时间的变化

14


:12

量10
; 8

e}————畜———‘
图4.11b三种方案小区总吞吐量随时间的变化

图4.12描述的是系统中某一小区中每个用户的吞吐量,我们能看到AFFR方案的每

个用户吞吐量都类似,与他们在小区中所处位置无关,最小的吞吐量是用户l的0.129

Mbps,最大的是用户18的0.379 Mbps。而另一方面,IFRl以一个相对“不公平”的方式分
配可用频谱。在方案IFRl中,如图所示8个用户(用户3,4,6,7,9,10,13,14)
.53.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配可用频谱。在方案巧R1中,如图所示8个用户(用户3,4,6,7,9,10,13,14)

拥有高吞吐量,剩下的用户相对获得低吞吐量。因为,职1更喜欢那些位于基站附近的
用户,比如用户13的吞吐量是O.910 Mbps,而位于小区边缘的用户只有很低的吞吐量,

如用户25的吞吐量只有O.063 Mbps。ⅢIb也是以一个相对“不公平”的方式分配可用频谱,

事实上,用户3,4,6,7,9,10,13和14位于接近基站的地方,获得高的吞吐量(其

中用户13的吞吐量是O.468 Mbps),而远离基站的用户22的吞吐量只有0.172 Mbps。

总之,从图4.12中也可以看出最公平的吞吐量配置是采用脓的小区内外部区域
RB分配方法获得的,这个机制确保小区内所有用户获得相似的吞吐量而且与他们在小区

内所处的位置无关。

图4.12腮算法每个用户的吞吐量状况

图4.13√岍R算法某一时刻小区中用户位置
.54.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3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针对章节2.3中讨论分析用于改善小区间干扰的干扰协调技术之一的部分频

率复用机制,在研究部分频率复用机制中最早被提出的两个模型软频率复用机制以及分段

频率复用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公平性的动态部分频率复用算法(F.阿l-)和基于小
区容量利用率的自适应部分频率复用算法(脓)。通过系统平台的仿真以及与唧t1和
mR3的对比中,验证了本论文提出的两种算法在确保小区系统容量的前提下,减轻同频
干扰,并保证了小区内不同位置的用户的公平性。同时仿真实验还表明,本论文提出的两

种算法都能够使得小区用户在获得公平性保证的情况下,改善小区边缘用户的吞吐量,实

现了动态调整小区频谱分配。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5章总结与展望

5.1总结

近些年,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L1匝得到快速发展,然而由于hltemet应用业务呈现出

更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特别是实时数据流、混合多媒体业务的广泛接入需求,使得如何

对有限的通信资源进行最优化利用成为了m亟待解决的问题。
U[E系统分组调度技术在满足用户公平性的基础上,有效的提高系统吞吐量,合理的

利用有限的通信资源。同时部分频率复用技术是一种切实有效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能

够大大改善小区边缘的通信干扰。因此本论文主要研究了m系统中无线资源分组调度
算法以及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中的频率复用算法,具体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

1.全面阐述了L1陋系统以无线资源管理相关的基本知识,并调研了现阶段对分组调

度算法和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的研究情况。论文简要介绍了L1匝的规格、传输框架、传

输资源结构和资源区块的相关知识,并重点阐述了L1匝系统分组调度技术和小区间干扰

协调技术,包括系统分组调度原理、经典分组调度算法以及部分频率复用算法。

2.鉴于轮询调度I汛算法、最大载干比眦C/I算法和比例公平PF算法等只适用
于非实时业务,无法满足实时性要求比较严格业务的性能要求,因此论文针对混合业务场

景提出了混合服务指数因子HSEF算法。通过系统仿真平台L礓.Sim仿真,与比例公平

PF算法及M-I惭算法的对比,验证了混合服务指数因子HSEF算法在提升用户间公平
性的前提下,通过牺牲少量非保证比特率业务性能换取保证比特率业务的系统吞吐量的大

大提升,同时显著降低了保证比特率业务的时延和丢包率,从而提升保证比特率业务的性

能。

3.针对混合服务指数因子HSEF算法比较复杂,且需要牺牲少量非保证比特率业务

性能等问题,以及EⅫ算法虽然可以满足实时业务的调度要求但不能有效支持混合业务
QoS的区分的问题,论文提出了基于混合业务QoS的改进调度算法E)o.AG。通过系统

仿真平台L1匝.Sim仿真表明,EⅪ,.AG算法应用于L1[E混合业务中可以在保证业务调度

公平性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业务丢包率,同时提高系统的整体吞吐量。此项成果已发表一

篇论文,并申请一项发明专利。

4.针对用于改善小区间干扰的干扰协调技术之一的部分频率复用机制的研究,提出
.S6.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了基于公平性的动态部分频率复用算法(F-mL)和基于小区容量利用率的自适应部分频
率复用算法(脓)。通过系统平台仿真表明,此两种算法在确保小区系统容量的前提下,
可以减轻同频干扰并保证了小区内不同位置的用户的公平性。同时更好的改善了小区边缘

用户的吞吐量,实现了动态调整小区频谱分配。

5.2展望

由于系统仿真平台的不完善,以及受个人时间和水平所局限,论文主要从理论上研究

分析了如何改善系统资源的分组调度算法以及部分频率复用机制,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完

善之处,总结如下:

1.基于本论文研究提出的分组调度算法的系统模型都是单个蜂窝小区,进一步的工
作可以考虑多小区分组调度算法的设计与研究。如何解决在复杂的多小区环境中考虑小区

间切换等实际场景问题需要后续研究。

2.本论文研究的干扰协调技术并未考虑异构网络情况,因此对于异构网络的干扰协

调技术的研究,如M∞r0小区与F朗m小区共存时的干扰协调技术研究都是后续的工作
方向,同时可以考虑开展与针对不同业务QoS分组调度算法相结合的干扰协调技术的研
究。

万方数据
参考文献

【l】 S蛐S铭ja.UE:the姗long t锄evohItion 1ko巧to P麟Ⅱ∞口田.N唧YoIk:John啪盯&


SO璐.2009.

【2】 Mcru时M Palnct M B,Fo嘲VoId By-Haug T.111e GSM s)rstcm for瓤’bne co衄肌ni∞硒璐嗍.
TclOcom PIlblishiIlg'1992.

【3】 Holm H,To呔ala A.Wcdm for UnⅡs口咽.Chichestcr=john W岫&∞璐,2000.


【4】 Holm H,To出ala A.HSDPA/HSUl)A for I m盯S:hi曲sp∞d mdi0孔∞ss for mob地co删nllni谢曲璐
M.JohnV阿盯&s0地,2007.
【5】 N1磁聊越L.WiMAX:溉h∞lo影forbma曲and w酶le豁∞c懿s嗍.John Wiley&So璐,2007.
f6】 S(;05 I.Invita的n for s曲mission of pIoposals for∞nd眦毗radio iII嘧f缸t∞h加logks for恤
位m:s臼[ial compo地吣of thc Iadio imcIf.aoc(s)for m仃.-Adv删and inI撇n p枷蛳in t0 their

岛jb暇IIlem eva:Illa勘n忉.Ime瑚donal Te蛔珊姗蛐n Uni∞(IT【D,Ⅵ唧.im.i址'2008


nU I.2134,R以IIli姗e吣ml锄ed to techIlical pcd.o加1a∞e for IMl『-A小,anc。d f锄di0 inte]睡虻:《s)川.

In童e如adOnal-I;el∞0m舶瑚咄:撕Ons Union 2008.

【8】 3GPP TR 39.913.2008.RequiIemems for fIlr吐掰adv柚∞n期地for Evol、,ed Univ锄譬al Te珊:s旺ial

Acc豁s饵.I用RA)a髓-AdVa∞cd)嘲.们vⅣ.3聊.o曙.
m埘蝴唧MA)(,I肛U脚】忉.
Radio

【9】 妇K Wu C C,S胁S T,ct a1.M陬h哟d


C0珊瑚血i础。璐M鸥晒m,厄髓,20lO,48(8):40_48.
【101 song W'amng J M L胱D,et a1.蛔娜7锄e鹏t0 seamIe豁vertical handover bc佃e饥mobne

WjMAX and 3GPP U1限AN血Dugh thc evoh硝pad姒co坨叨.C0n姗Ilnic撕。璐M{Igaz№,盈旺,


2009,47(4):66.73.

【11】 z;mder J,Kim S L,Almg陀n M,ct a1.Radio圮∞_lIce蚰加gement for wimle鸥networb口咽.A巾∞h

H伽龄,I∞.,2001.

【12】 saIi H’Levy Y勋舳G.An锄dysis 0f onhogonal艇quency枷如n脚ltiple acce豁【A】.P赋of


t1鸶1997 Global 1’de∞砌咖Inic撕。璐Confe删m∞【C】.ⅢlI]巳,1997,3:1635.1639.

【13】 Capo越J M'Sta、,瑚妇虹I.Achi嘶lc QoS and sche“ing policies for如呛gIaled鸵rviccs w疵lc豁

艇噼oIl【s阴.Pemm硇nce Ev蝴on'1996,27:347.365.
【14】 Capoz五F,L够cl'忸D,F豫d‘妇n F,et a1.U.I】5乙蠛L.IE downlim【锣s衄pcrf0如1an∞under陀al:islic
湖砌chan叫∞蛾fAJ.跏c 0f the

.SR.
2009Ⅶ№llar毗hnology Co哦瑚ce砌【C】.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j蛐ch0均gc:皿E,2009:1.5.
n5】Er!icss蚀N S.Adapbvc m砸ula如n and∞hcd:Illi甥0f P的伍c 0ver f碉i|唱chanmls£A】.n∞0f n硷

49lhⅥ临cIll缸融h∞lo盱C0nfe彻Ke【C】.Ho璐ton:皿E,1999,2:849-853.
【16】 Aoude M,R。al臻l K.Scheduljng algoIia加鸭ped.0r蚴ce of HSD日PA over wi他lcss channels【A】.Proc

of the 2008 I幽珊撕on and Co衄珈lnic砸on Tech∞log晒:F∞m 1ko巧to Apph鲫盼璐fq.

D锄∞璐:正髓.2008:l-5.
【17】Kw强K Leung C,Zhang J.Pmportional缸曲lhj吣cr∞hedIlung in L,Ⅱ}叨.Signal Pr∞essing

L嘣哪,正EE,2009,16(6):461464.

【18】Ⅺ嘶K Koo I'sung S,et a1.Multiple QoS support璐jng M-I WDF in 0DMA adap吐ve坞∞11rcc
auoc砸姐【A】.Proc 0ftl硷13th皿E Wod幽p onLocal锄dM咖politan加龃Ne嘲od蹬【c】.S姐
F坷nci∞0:衄,2004:2 17-222.

【19】 Sh越ottai S,stoly雏A L.sch目“ing for咖l阐e nows shaIing a劬e.va巧ing chaI眦l:.Ik


e冲o∞蛹al mle田.-I切nsl鲥。璐oftl圯Ame血弛M砒峙衄缸cal S0cie妙-Se血s 2,2002,207:185.202.

【20】宁刚.U[E-A异构网络干扰管理及NS一3仿真分析p】.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

【2l】W凇-Pan M I:A t。chnical over、,iew and pe面舢和∞e、,alu鲥on【A】.Wn山~X F0m皿2006:


9.24.

【22】许方敏,陶小峰,张平.一种基于olq)MA系统的频率复用方法闭.电子与信息学报,2009,3 l(4):

903-906.

【231 ala皿g R Y Tao z'刁mng J,ct a1.A鲫h app∞ach to由哑衄此危Iclional fhⅪ嘴n掣Ie嘴m)in


酬d啦U oFDMA n咖。衄【A】.P眦0f此28也Co疵圮峨∞Comp眦r Co砌姗jca曲璐【C】.
硒o dcJa∞iID:皿,2009:l_6.
【24】知;鼢ad M.Ol'timal鼬nal脚n眄砌l∞正FR)in删埘。cUul缸OFDMA¥s自锄【A】.PIoc 0f tl鸶

68也ve】洒】lar融嘲。影Co疵蝴∞【C】.C啦町:皿强,2008:l-5.
【25】H勰踞n N U L,As渤d M.Ol删位Iclio越l姻ue-ncy豫u鞠㈣a玎d msolⅡ∞all∞撕on in

硼埘u∞r 0fDMA sys劬n【A】.Proc of廿壕2009 Ime珊痂尬l Confe姗cc on IlIf.omI砸on and

C0唧疵r T。ch∞lo舒【C】.勋眦hi:皿E,2009:88.92.
【26】 Fang L,Z:hang X.OImmal觚皿nal啡瑾秒嗽嫩in OFDMA ba∞d wiIeless粥铆oIl娼【A】.P∞Dc of

the 4m皿Imem撕onal Con胁ence on Wi嘲然s Com黜蛐璐,N咖。越ng and Mobnc

CoInlnlting【C】.Dali趾:正EE,2008:1-4.

【27】 3GPP TSG l乙AN WGl甜9,Fm嘶。越l血∞心.u∞ime疵彻m∞∞ordina缸on in E.1瓜A DL【S】.2007.


【28】He C,Liu F,Yang H,et a1.Co-chaI撒l蚍疵姗∞删髟山n inⅦMO-OFDM黟st锄【A】.Proc 0f

the 3t11髓E Imem撕onal c0Ⅱf舐觥on WiTcl髓s c0瑚m硫缅。地,N咖d【ing and M0bne

C0q,岫ng【C】.Shanghai:ⅢEE'2007:204-208.
.59.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9】Q呦L,Y.眦D.姚脚ncy陀u∞in laIge跏rks wim i鹏伊lar ccn畔屺m:HOW姗ch gainto


e印ect?【A】.PIoc of吐℃20th Per∞nal,Ind00r and Mobm Radio Co删咖lnic撕。璐【C】.T0kyo:皿E,
2009:1467-1471.

【30】Fodor G,K伽坞il瑚皿is C,R缸z人ct a1.ImeIccn劬|crfe心麟c∞rdim曲n in 011)MA鹏脚011岱and in


n豫3G薄IP long te】趣evoll|:曲n黟啦m四.Iollmal of C0删珊nica函璐,2009,4(7):445-453.

【3 l】 Li G,Liu H.D∞mlim(Iadio坞∞lu[cc allocation for multi—cen 0FDMA盯s把m田.W缸eless

Co皿哪吐撕。璐,皿n嘞c曲璐on,2006,5(12):345 l一3459.

【32】Ge妣n D,Shafi M,Shiu D,et a1.Fbm n鹭。巧to p翰ctice:柚0verview 0fMmIo sp蛾越me∞ded


w№le豁¥st锄s阴.sclcctedA∞笛jn C0删圳Ini∞丘。璐,正EE Jo衄】a1 on,2003,21(3):28l-302.

【33】S哗曲鹏wiI出豁¥stc娜:抽m扣邵pr懈鼹ing to加MO co脚姗跏。璐【润。Ca:mb砌gc


Uni、,ersi锣PIess,2006.

【34】Goldsmith A.Wi他lc豁com姗nicado璐【Nq.Ca加brid咎瑚1如erSi够p糟ss,2005.

【35】 3a)P TS 36.306 v8.2.0.2008_05.E_I瓜A U∞r Eq【llipmem础o access capabilities.聃删.39pp.oIg


【3q 3GPP Tecb丑i龆l Spec鼬n 36.211.EvoIved Univ黝l Te贰鲥al蛐船s畔删;P蛳蛐
Q哪嘴ls and M0d删on【S】.www.39卵.o玛.
【37】Moto∞la,‘R1.05097l:Sin酎e Ca力蛔Uph丑l【0l虹i0璐氨泔烈瓜A【S】.哪唧.3卿.o玛2005.
【38】 Dinis R Falconcr D,L锄C T,et a1.A mllltiple戤:c懿s∞k皿e for the lll'li血of b∞a面and wi把le鹞

醪s£e璐【A】.PIDc 0f thc 2004 G10bal Telc∞删加卫ic砸。璐C0nfe瑚磺.Dan部:正髓,2004,6:


3808.3812.

【39】1wa衄腑M’Etc衄Id K F0ng M H,ct a1.C引i盯aggre鲥on丘amewoIl【in 3GPP L1E嘣l眦酣


MMAX/I肛!17l衄c】阴.C0删mlnica舶璐M鹋a2j地,正EE,20lO,48(8):60_67.
M,Kishiy锄Y MorilnDt0气ct a1.C∞Idjn锄ed mlllt呐i11t仃卸册i鹞ion,坞cep吐on
C0衄珊蛐ns,
【40】S鲫r曲Bshi
妣hniq∞s五Dr I朋翔Id、j锄ced【C00Id:i越自己d and Disnibl腑d Mm堑O】【_J】.Wi砌崦s
Ⅱ茁E,20lo'17(3):26.34.

【411 Dahlm锄E,PaJlc讪S,Skold J.4G:I旺/I肛翔dya戤d五阿mobne b内砌ba砸嗍.Ac:ad凹此pl嚣s,


2013.

【42】 B邝njnghaus K,RoMi|19 H.Multi—∞IIier spIead sp∞tru匝and its坞la_曲璐hip to蛐啪疵cr


廿a础如n【A】.PIoc of廿圯48th vehiclll缸融h∞lo舒Co加淝n∞【C】.0蚴wa:啦,1998,3:
2329.2332.

【43】Galda D,R劬曲唱H.A 10w co叫'lex时t枷sminer StIucn鹏for OFI)M卸MA upb血锣stems【A】.

P∞c of此55thvc№lll缸Tcch∞lo舒C0nfi哦n∞【C】.BirⅡlinjgham:珊旺,2002,4:1737-1741.
【.删T锄g Y Shieh W'l<IDngDld B S.DFr.Sp联d ol=DM for Fn埘NonlineaI]时Miti萨曲n阴.Photonics

毗h∞lo留Lenc巧正髓,20lO,22(16):1250-1252.

.60.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5】Scheme B T.L1[E:thc c、,olII曲n of mobne b砌and叨.衄Co删叫lnica№m magazi∞,2009:45.


【蛔 3GPP髑36.300 v10.4.0.20ll-11.Evol、,酣U姗髓l Tcms扛ial Radio Acce嚣刚门限A);0V锄U
dcscfi硼on∞lea∞10)【S】.www.39pp.o唔
【47】陈发堂,万翠,樊玺.U匝1I)D系统中下行Hf虹投机制的研究叨.电信科学,2013,29(4):74・77.

【48】3GPP TS叛.醢)【.R妯¨Spec蹴教ion listing suppo栅廿a艘咄ssion b卸两硼怄fS】.2012.


【49】Hol衄H,T0幽|la A.U[E for哪S:Eh,0lII的n to L1陋.adva砬cd口咽.John Wiley&so璐,2011.

【50】Capoz五F’P蛔G,Gri∞o L八et a1.Downli|出packet∞hcdIlling ink∞uul缸m铆orb:Kcy design

iss鹏s and a飘Ⅱv呵【J】.C0删珊Ini础。璐Survcys&Tu幻Iials’皿,2013,15(2):678.700.


【5l】 Y哟由ased瞄。嗽a110c面on
song G,Li OH)M南敬d wjIel懿s呐a曲and
and∞heduling in

咖d娼川.C0m珊lnj翎五。璐Magazim,砥,2005,43(12):127-134.
【52】Ⅺm K&Ing H,Kim K.Providing q岫l蚵0f鲫m∞in adap由e m∞吣allo谨曲n for OFI)MA
黟stc衄fA】.Proc of此59thVehiclllar做h叫ogy Co疵姗∞【C】.Milan:皿亚,2004,3:1612-1615.
【53】刘伟.TD.L,陀系统的下行链路无线分组调度算法与资源分配策略的研究和实现p】.北京邮电大
学。2012.

【54】Emoahlm龃S P,SlaDld J,Beming P.3GI加lu曲n:HSPA and L1[E for Mobne B删Mmand川.2008,

【55】ShIl湖h缸M'、细醇℃∞G.勘丘cicm缸ql瑚lcing暇iI唔de&it砌岫d砒in【A】.Pmc 0fthe 1999 ACM

SIa00MM Com】PIll盯Co咖mic曩嘶n【q.Aa吐1995,25(4):23 1-242.

【56】桂成平.L1匝下行链路分组调度算法的研究与仿真p】.南京邮电大学,2013.

【571 Gimund M’La鹏Ii J C.sck“ing a190珊吼s for 3GPP lon黜锄evohnjon¥Stc哪:纳m a删ll姆


of辩fvicc perslx炳ve【A】.胁c of the lOth坷舳叫曲越l symposil皿on Sp坞ad Spec嘶枷q∞s
and匈删【i∞曲璐【q.Bol99越:皿,2008:l 14・l 17.

【58】Ahmed M H,Y|觚丑的memglu H,M[al咖I】d S.F:lim岱s伽Ih;柚c伽∞m of lilll【ad嘲砌矗on t∞hniqp懿in


wjIelc豁∞c懿s n贫woIl鸥【A】.P11Dc 0f the 58tllⅥ晒cular融h∞lo舒co嘲e麟【C】.oIlando:正EE,

2003.3:1554-1557.

【59】C缸J,Shcn)(’Ma血J W.D‘’wnli吐麟。嗽础m萨础斌for p∞ket锄n锄is如n in o】=DM wiIelcss


∞n瑚lnic硼ion¥ste瞄【J】.wircless C0皿眦nic捌曲璐,也EE T矗Ⅱ髓c曲璐on,2005,4(4):1688-1703.
【删J∞nW S,泐ngD G,踟B.蛐scl湖心rfor瑚bnc imcrnet∞rvices llSing high瞩ed do似
pac融acc%s阴.№less Co她mni碰。璐,皿E砌n辩曲璐呱2004,3(5):1789・1801.
【6l】Gll6血R PeIis V QIlali哆_of碗rvi∞in packet∞啪d路:basic mechaDis必and曲删。璐田.
Co卫聊鹏r Ne蛔od【s,1999,31(3):169-189.

【62】Kl珊瑚K&衄柚柚K St0眵缸A,et a1.CDMA d捌【a QoS∞hedllling on thc fo刑aId hm【、)Irith

Va矗ablc cha衄cl conm硒地嗍.Beu L曲。例D血s,LucelIt Tech∞logies,2000.


【631Ⅺm H,Ki|n K,Han Y et a1.An ef丘cicm∞hcduli】唱al舯r岫for QoS in wi坞less packet da:ca
.61.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蛐蜘n【A】.P眦of the 13thⅡ强E№删豳nal Symposi衄on Personal,Ind00r and Mob妣

砌Idio Co删珈血c撕。璐【q.Lisboa:ⅢEE,2002,5:2244.2248.

【删S埘渤tIai S,跏ly缸A L.schedIlling for枷l阐e nows shar咄a劬e-va巧啦chaI戏l:The


cxpom碰al nde阴.TI粕sla劢璐of也e A眦血觚Matl硷ma廿cal Socie哆-se晓s 2,2002,207:185-202.

【65】 Shald∞ttai L.sc;hcdllling姆Iinms fof


S,Stoly牡A a mixtIlIe of托al砸勰and non啦al屯me d戤a in

加)R啊.Tc】ena伍c Scien∞and E玎蛳elin吕200l,4:793-804.

【鲫砒嘴JH,Hon础nJ M’K鼬DK.Pe响n删雠am炒sis of恤adap西eEⅫ胛chaIml∞he咖盯in


觚√州C厂mM¥stcm阴.C0衄珈咀ic砸。璐Le船琏,m髓,2004,8(8):497-499.
【67】刘伟.UE系统中基于混合业务的分组调度算法研究p】.吉林大学,2012.

【68】Neckcr M C.Local in把疵嘲蛾c∞Idj埘曲n in∞nular 0DMA咖趣【A1.Pl∞of妇66th髓


Ⅵ越clllar融h∞lo黟Cc瓜.e托ncc【q.Bal血∞托:衄,2007:174l-1746.
【69】P的G,G五e∞L八Boggia G,et a1.Simlll砸ng L肛∞Uular¥妣脚:aIl open哟llIce f咖mwo出阴.

vchicular融h∞lo双正EE Trans剃。璐on,20 ll,60(2):498-5 l 3.


【701 AIe础lnd坞scu A.Modem C++deSign:ge习础印孕越衄曲唱and dcsign pa£Icms印尹died嗍.
Addi∞njWcs】ey,2001.

【7l】 3Gl,P髑25.814 V7.1.0.P坶sical L删cr加弘cts for evol、,cd Unj_vc麟Il Te玳s旺ial Radio Acc懿s

(IrmA)∞l翰∞7)【S】.2006旬9.
【72】 3GPP TS 25.942.1、ech spec正G唧Radio Acce鹞Ne栅oIl娼;凡ldio FIeq嘴n锣皿F)Sy娠皿

sce硇rios@elea∞9)【S】.

【73】 3GPP TS 36.942 V10.2.0.EVol、,ed Uni、,e塔a11’cllesⅡial Radi0 Acc簋s正.UTRA)and Evol、,ed

Un如e砌Temstrial Radio Access N咖oIl【正.I ml AN);Radi0 F嘲u∞cy a陋)锣蹴m s∞越哟s

aRel翰∞lO)【S】.20lO-11.

【74】w西C,Lili z,zh蛳H.se∞nd—嗽f S雠is在cs of In呻Ved Jakes Modcls‘fjDr&叫cigh Fading

ClI柚mls【A】.PIDc of n鹭3th衄№malio越l Confc陀戤on WiIele鼹C0衄珈lni∞哟璐,


Ne铆orking and Mob讹coqMl缸g【q.Shanghai:砸Ⅱ,2007:1108-1111.
【75】Chiu D M,胁R.An由sis of龇inc脱∞砌匡dem投algo舳蛐for conges曲n avo池峨in
comp眦r n咖oIl【s叽Comp心r N咖oIl【s and ISDN夥sIc硒,1989,17(1):1・14.
【76】Jain&Chiu D M,Ha姚:W.A qu粕五倒曲e mea观赡of蠡ail玳ss and disc血蛐n fof圮∞珊∞

aIloc撕on in sh狮d co印uler¥stclm叨.1998.

【77】P的G,(瓶湖l L A,B099ia G,ct a1.n旧-levcl do砌llink∞hcdtlling for Ical劬豫衄蚯珊edia s哪波s

in L1吧啦栅o—娼阴.Mllltjmedia,磁TIans枷。璐on'2011,13(5):1052一1065.
【78】Liu L,Z抽G,Wh D.A∞vel砌础nal缸卸l锄锣确墩s缸ucnm b躐d on i疵彘瑚蛾:avoi‘lance

∞heI∞in姗lti氆ⅡLTE鹅啪IkS【A1.PlDc of位6th Imc珊哟nal ICST Co疵咖cc on

.62.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Comm咖i∞矗。璐andNe船oddng【q.HaIbin:嘧,2011:551-555.
【79】 Sh衄Z,加1d姗s J G,E№璐B L.A‘la砸ve托蚓峨钧Uoc撕0n in珊ll曲scr OFDM够啦n坞谢tll

哪Ition-nal舭co地昀iⅢs川.WiIele豁Com硼lnj∞五。璐,正EE TI锄涮mo璐on,2005,4(6):

2726-2737.

【801 Lei H,动卸g L,Zha|】g)('ct a1.A novcl删崎啦U oFDMA黟stem sml曲I坞璐ing细甜onal


肺qucncy佗嘁【A】.PIoc ofthc 18血Pe啪nal,Indoor and Mobm Radio Co脚mnic砸。璐【C】.A曲璐:
ⅡEE.2007:l-5.

【8l】 钱蔓藜,李永会,黄伊等.L1[E系统自适应软频率复用技术研究叨.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
50(5):912-920.

-63.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致 谢

犹记得三年前刚回学校读研时,充满了彷徨,但是三年的研究生生涯,从中成长了很

多,在这三年的研究生涯的过程中,自己很幸运的可以遇到这么多这么棒的人,陪自己走

过这三年,无论在学业、撰写论文的过程中以及生活中的大小事,都受到了很多很多的帮

助。

首先,我要诚心地感谢我的导师吴哲夫副教授在我读研期间给我悉心的指导。在我读

研这段期间,吴老师给了我很多建议,并教会了我很多做事的办法,更重要的是指导我该

如何思考一件事情以及思考的态度。在做研究的路上我并不是走的很顺畅,但是吴老师一

直在鼓励支持我前进,非常感谢吴老师对我的包容,帮助和教育,能得到吴老师的指导实

在是这段路上令我最有收获的事情。

感谢我的父亲、母亲的辛劳工作让我衣食无忧的度过求学生涯,感谢我的舅舅一直鼓

励我继续我的学业,以及感谢我所有的家人,若是没有他们的支持、陪伴与鼓励,现在的

我是不可能有这些成就的。

此外我还要感谢实验室里的好伙伴们,你们也给我的研究生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感

谢我的好朋友荆晶、周言、程鹏润、黄鑫材、凌晓等在生活和学业上对我的帮助。感谢我

的室友陈杰,蒋伊乐和潘进学对我的帮助与鼓励。感谢你们的陪伴,让我一路走来不孤单。

最后感谢在求学路上所有帮助过我的人,因为有你们的存在,我才能够顺利的完成这

篇论文。

万方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成果

录用与发表的论文

【l】 吴哲夫,金腾飞,朱健军.基于混合业务Q。S的LTE跨层调度算法【J】.计算机科学,
2014.41.

发明专利

【1】 一种基于指数准则改进的LTE调度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己受理).除

导师外第一作者.

万方数据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