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0

学习领域:数与运算 学习领域:数与运算

课题:1)数与运算 课题:1)数与运算
内容标准:1.1 数目的应用 内容标准:1.2 质数
学习目标:I)应用计算机解答问题,包括涉及近似值和有 学习目标:I)确认 100 以内的质数。
模式的数列的问题。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 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 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展示数字卡。
A)展示一束铅笔并要求学生估计铅笔的数量。 B)要求学生观察并说出质数。
B)老师说出答案并导入课题。 2) 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 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引导学生找出质数。
A) 引导学生计算老师给的题目。 B) 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指示找出质数。
B) 要求学生利用计算机再次确认答案。 3) 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 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师生共同习作课本(第 3 页)的习题。
A)师生共同习作课本(第 2 页)的习题。 B)老师纠正学生的错误。
B)老师纠正学生的错误。 4) 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 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口头问答
A)口头问答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第 3 页)的作答能力。
教学评估:观察、随堂发问 价值观与态度:在进行教学活动中灌输学生诚实地处理问
价值观与态度:在进行教学活动中灌输学生诚实地处理问 题。
题。 跨课程元素:语文
跨课程元素:语文 教具:数字卡、计算机
教具:数字卡、计算机
学习领域:数与运算 学习领域:数与运算
课题:1)数与运算 课题:1)数与运算
内容标准:1.3 七位数以内的数目 内容标准:1.3 七位数以内的数目
学习目标:I)读出、说出和写出涉及日常生活的七位数以 学习目标:II)读出、说出和写出涉及日常生活的七位数以
内以百万作为单位的小数。 内以百万作为单位,分母为 2,4,5,8,10 的分数。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 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 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展示数字卡。 A)展示数字卡。
B)要求学生观察并说出。 B)要求学生观察并说出。
2) 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 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引导学生读出、说出和写出涉及日常生活的七位数 A) 引导学生读出、说出和写出涉及日常生活的七位数以
以内以百万作为单位的小数。 内以百万作为单位,分母为 2,4,5,8,10 的分数。
B) 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指示读出小数。 B) 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指示读出分数。
3) 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 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师生共同习作活页的习题。 A)师生共同习作活页的习题。
B)老师纠正学生的错误。 B)老师纠正学生的错误。
4) 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 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口头问答 A)口头问答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作答能力。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作答能力。
价值观与态度:在进行教学活动中灌输学生诚实地处理问 价值观与态度:在进行教学活动中灌输学生诚实地处理问
题。 题。
跨课程元素:语文 跨课程元素:语文
教具:数字卡、计算机 教具:数字卡、计算机
学习领域:数与运算 10.1.17 学习领域:数与运算
课题:1)数与运算 课题:1)数与运算
内容标准:1.3 七位数以内的数目 内容标准:1.3 七位数以内的数目
学习目标:III)换算以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和分数为整数和反 学习目标:IV)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
之。 则运算和混合运算,包括使用未知数。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 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 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展示数字卡。 A)展示数字卡。
B)要求学生观察并说出。 B)要求学生观察并说出。
2) 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 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引导学生换算以百万为单位的小数和分数为整数和 A) 引导学生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整数、小数和分数的
反 四
之。 则运算和混合运算,包括使用未知数
B) 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指示换算以百万为单位的小数 B) 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指示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整
和 数、
分数为整数和反之。 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包括使用未知
3) 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数
A)师生共同习作活页的习题。 3) 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B)老师纠正学生的错误。 A)师生共同习作活页的习题。
4) 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B)老师纠正学生的错误。
A)口头问答 4) 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作答能力。 A)口头问答
价值观与态度:在进行教学活动中灌输学生诚实地处理问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作答能力。
题。 价值观与态度:在进行教学活动中灌输学生诚实地处理问
跨课程元素:语文 题。
教具:数字卡、计算机 跨课程元素:语文
教具:数字卡、计算机
学习领域:数目与运算 学习领域:数目与运算
课题:2)分数 课题:2)分数
内容标准:2.1 分数的乘法。 内容标准:2.1 分数的乘法。
学习目标:I)进行分数的乘法,涉及: 学习目标:I)进行分数的乘法,涉及:
(a) 真分数乘以真分数; (b) 真分数乘以带分数;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 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 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学生观察教师所展示的算式并讨论。 A) 学生观察教师所展示的算式并讨论。
2) 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 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展示另一张卡片。 A) 老师展示另一张卡片。
B) 教导学生进行真分数的乘法。 B) 教导学生进行真分数的乘法。
3) 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 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指示学生用老师教导的方式来进行分数的乘法。 A) 指示学生用老师教导的方式来进行分数的乘法。
4) 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 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做巩固练习。 A) 学生做巩固练习。
B) 要求学生习作课本中第 29 页的练习。 B) 要求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中第 29 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课本 教具:课本
学习领域:数目与运算 学习领域:数目与运算
课题:2)分数 课题:2)分数
内容标准:2.1 分数的乘法。 内容标准:2.1 分数的乘法。
学习目标:I)进行分数的乘法,涉及: 学习目标:I)进行分数的乘法,涉及:
(c) 带分数乘以真分数; (d) 带分数乘以带分数;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 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 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学生观察教师所展示的算式并讨论。 A) 学生观察教师所展示的算式并讨论。
2) 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 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展示另一张卡片。 A) 老师展示另一张卡片。
B) 教导学生进行真分数的乘法。 B) 教导学生进行真分数的乘法。
3) 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 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指示学生用老师教导的方式来进行分数的乘法。 A) 指示学生用老师教导的方式来进行分数的乘法。
4) 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 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做巩固练习。 A) 学生做巩固练习。
B) 要求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B) 要求学生习作课本中第 31 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中第 31 页的练习。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课本 教具:课本
学习领域:数目与运算 学习领域:数目与运算
课题:2)分数 课题:2)分数
内容标准:2.2 分数的除法。 内容标准:2.2 分数的除法。
学习目标:I)进行分数的除法,涉及: 学习目标:I)进行分数的除法,涉及:
(a) 真分数除以真分数; (b) 真分数除以带分数;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 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 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学生观察教师所展示的算式并讨论。 A) 学生观察教师所展示的算式并讨论。
2) 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 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展示另一张卡片。 A) 老师展示另一张卡片。
B) 教导学生进行真分数的除法。 B) 教导学生进行真分数的除法。
3) 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 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指示学生用老师教导的方式来进行分数的除法。 A) 指示学生用老师教导的方式来进行分数的除法。
4) 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 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做巩固练习。 A) 学生做巩固练习。
B) 要求学生习作课本中第 33 页的练习。 B) 要求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中第 33 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课本 教具:课本
学习领域:数目与运算 学习领域:数目与运算
课题:2)分数 课题:2)分数
内容标准:2.2 分数的除法。 内容标准:2.2 分数的除法。
学习目标:I)进行分数的除法,涉及: 学习目标:I)进行分数的除法,涉及:
(c) 带分数除以真分数; (d) 带分数除以带分数;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 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 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学生观察教师所展示的算式并讨论。 A) 学生观察教师所展示的算式并讨论。
2) 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 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展示另一张卡片。 A) 老师展示另一张卡片。
B) 教导学生进行真分数的除法。 B) 教导学生进行真分数的除法。
3) 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 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指示学生用老师教导的方式来进行分数的除法。 A) 指示学生用老师教导的方式来进行分数的除法。
4) 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 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做巩固练习。 A) 学生做巩固练习。
B) 要求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B) 要求学生习作课本中第 35 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中第 35 页的练习。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课本 教具:课本
学习领域:数目与运算 学习领域:数目与运算
课题:2)分数 课题:2)分数
内容标准:2.3 解答分数应用题。 内容标准:2.3 解答分数应用题。
学习目标: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分数乘法和除法应用 学习目标: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分数乘法和除法应用
题。 题。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学生观察教师所展示的算式并讨论。 A) 学生观察教师所展示的算式并讨论。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展示另一张卡片。 A) 老师展示另一张卡片。
B) 教导学生进行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分数乘法和除法 B) 教导学生进行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分数乘法和除法
应 应
用题。 用题。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指示学生用老师教导的方式来进行分数的应用题。 A) 指示学生用老师教导的方式来进行分数的应用题。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做巩固练习。 A) 学生做巩固练习。
B) 要求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B) 要求学生习作课本中第 39 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中第 39 页的练习。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课本 教具:课本
学习领域:数目与运算 学习领域:数目与运算
课题:3)小数 课题:3)小数
内容标准:3.1 小数的混合运算。 内容标准:3.1 小数的混合运算。
学习目标:I)进行涉及日常生活的小数与整数的乘除混合 学习目标:I)进行涉及日常生活的小数与整数的乘除混合
运算,其答案至三位小数。 运算,其答案至三位小数。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 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 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学生观察教师所展示的算式并讨论。 A) 学生观察教师所展示的算式并讨论。
2) 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 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展示另一张卡片。 A) 老师展示另一张卡片。
B) 教导学生进行小数与整数的乘除的混合运算。 B) 教导学生进行小数的混合运算。
3) 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 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指示学生用老师教导的方式来进行小数与整数的 A) 指示学生用老师教导的方式来进行小数的混合运
乘除的混合运算。 算。
4) 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 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做课本中第 46 页的练习。 A) 学生做活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中第 46 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数目与运算 学习领域:数目与运算
课题:3)小数 课题:3)小数
内容标准:3.2 解答小数应用题。 内容标准:3. .2 解答小数应用题。
学习目标: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小数混合运算应用题, 学习目标: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小数混合运算应用题,
其答案至三位小数。 其答案至三位小数。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 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 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学生观察教师所展示的算式并讨论。 A) 学生观察教师所展示的算式并讨论。
2) 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 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展示另一张卡片。 A) 老师展示另一张卡片。
B) 教导学生进行小数与整数的乘除的混合运算。 B) 教导学生进行小数与整数的乘除的混合运算。
3) 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 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指示学生用老师教导的方式来进行小数与整数的 A) 指示学生用老师教导的方式来进行小数的混合运
乘 算。
除的混合运算应用题。 4) 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 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做活页的练习。
A) 学生做课本中第 50 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中第 50 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数目与运算 学习领域:数目与运算
课题:4)百分比 课题:4)百分比
内容标准:4.1 解答百分比应用题 内容标准:4.1 解答百分比应用题
学习目标: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有关储蓄和投资的百分比 学习目标: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有关储蓄和投资的百分比
应用题。 应用题。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 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 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学生观察教师所展示的百分比应用题并讨论。 A) 学生观察教师所展示的百分比应用题并讨论。
2) 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 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展示题目。 A) 老师展示题目。
B) 老师教导学生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百分比的应 B) 老师教导学生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百分比的应
用题。 用题。
3) 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 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指示学生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涉及日常生活的 A) 指示学生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涉及日常生活的
百分比的应用题。 百分比的应用题。
4) 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 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做课本中第 61 页的练习。 A) 学生活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中第 61 页练习的作答能力。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练习的作答能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数目与运算 学习领域:数目与运算
课题:4)百分比 课题:4)百分比
内容标准:4.1 解答百分比应用题 内容标准:4.1 解答百分比应用题
学习目标: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有关储蓄和投资的百分比 学习目标: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有关储蓄和投资的百分比
应用题。 应用题。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 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 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学生观察教师所展示的百分比应用题并讨论。 A) 学生观察教师所展示的百分比应用题并讨论。
2) 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 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展示题目。 A) 老师展示题目。
B) 老师教导学生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百分比的应 B) 老师教导学生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百分比的应
用题。 用题。
3) 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 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指示学生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涉及日常生活的 A) 指示学生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涉及日常生活的
百分比的应用题。 百分比的应用题。
4) 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 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活页的练习。 A) 学生活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练习的作答能力。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练习的作答能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数目与运算 学习领域:数目与运算
课题:5)钱币 课题:5)钱币
内容标准:5.1 解答钱币应用题 内容标准:5.1 解答钱币应用题
学习目标:I)讲述盈亏、折扣、成本、售价、账单、发 学习目标:I)讲述盈亏、折扣、成本、售价、账单、发
票、回扣、资产和负债、利息及服务税的问题。 票、回扣、资产和负债、利息及服务税的问题。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在班上展示一张电话费账单。 A) 老师在班上展示有关成本、售价和盈亏的图表。
B)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引导学生说出这张账单上的 B)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引导学生说出这张图表上的
资料。 资料。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 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先让学生说出账单、回扣和消费税的意思。 A) 老师让学生观察课本第 64 页的图表。
B) 老师加以讲解。 B) 老师引导学生举例有关成本、售价、盈利和亏损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的
A) 指示学生观察所带来的账单。 例子。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3) 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A) 老师引导学生讲述习题所提出来的问题的解答步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练习的作答能力。 骤。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4) 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位。 A) 学生习作课本第 67 页的练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第 67 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教具:卡片、课本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数目与运算 学习领域:数目与运算
课题:5)钱币 课题:5)钱币
内容标准:5.1 解答钱币应用题 内容标准:5.1 解答钱币应用题
学习目标:I)讲述盈亏、折扣、成本、售价、账单、发 学习目标:I)讲述盈亏、折扣、成本、售价、账单、发
票、回扣、资产和负债、利息及服务税的问题。 票、回扣、资产和负债、利息及服务税的问题。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在班上展示一张发票挂图。 A) 老师在班上展示一张发票挂图。
B)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引导学生说出这张账单上的 B)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引导学生说出这张账单上的
资料。 资料。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先让学生说“发票”和“折扣”的意思。 A) 老师先让学生说“发票”和“折扣”的意思。
B) 老师加以讲解。 B) 老师加以讲解。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指示学生观察发票和账单中消费税的征收方法和 A) 指示学生观察发票和账单中消费税的征收方法和
不 不
同之处。 同之处。
B) 老师指导学生解答生活中有关账单、发票、折扣和 B) 老师指导学生解答生活中有关账单、发票、折扣和
回扣的常规和非常规应用题。 回扣的常规和非常规应用题。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习作课本第 72 页的练习。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练习的作答能力。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练习的作答能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数目与运算 学习领域:数目与运算
课题:5)钱币 课题:5)钱币
内容标准:5.1 解答钱币应用题 内容标准:5.1 解答钱币应用题
学习目标:I)解答钱币应用题,涉及盈亏、折扣、成本、 学习目标:I)解答钱币应用题,涉及盈亏、折扣、成本、
售价、账单、回扣、资产和负债、利息及服务税。 售价、账单、回扣、资产和负债、利息及服务税。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在班上展示一张资产的挂图。 A) 老师在班上展示一张资产的挂图。
B)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引导学生说出这张挂图上的 B)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引导学生说出这张挂图上的
资料。 资料。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先让学生说“利息”和“服务税”的例子。 A) 老师先让学生说“利息”和“服务税”的例子。
B) 老师加以讲解。 B) 老师加以讲解。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老师先让学生说“利息”和“服务税”的意思。 A) 老师先让学生说“利息”和“服务税”的意思。
B) 老师应用课本的例题来指导学生解答生活中有关 B) 老师应用课本的例题来指导学生解答生活中有关
资 资
产和负债、利息及服务税的问题。 产和负债、利息及服务税的问题。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习作课本第 77 页的练习。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课本第 77 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练习的作答能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课题:6)时间与时刻 课题:6)时间与时刻
内容标准:6.1 24 时计时法 内容标准:6.1 24 时计时法
学习目标:I)确认 12 时计时法与 24 时计时法的关系。 学习目标:I)确认 12 时计时法与 24 时计时法的关系。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在班上展示一张的挂图。 A) 老师在班上展示一张的挂图。
B)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出钟面上的时刻之不同之 B)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出钟面上的时刻之不同之
处。 处。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指导学生正确地读出以 24 小时计时法显示的 A) 老师指导学生正确地读出以 24 小时计时法显示的
时 时
刻。 刻。
B) 老师加以讲解。 B) 老师加以讲解。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老师先让学生回答课本中第 85 页的各个问题。 A) 老师先让学生回答课本中第 85 页的各个问题。
B) 老师应用课本的例题来指导学生解答问题。 B) 老师应用课本的例题来指导学生解答问题。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习作课本第 85 页的练习。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第 85 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练习的作答能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课题:6)时间与时刻 课题:6)时间与时刻
内容标准:6.1 24 时计时法 内容标准:6.1 24 时计时法
学习目标:I)确认 12 时计时法与 24 时计时法的关系。 学习目标:I)确认 12 时计时法与 24 时计时法的关系。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86 页中的图片和各行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87 页中的时钟。
程 B) 老师让学生说出上述行程的时刻是以那种方法来计
的时刻。 时。
B) 老师让学生说出上述行程的时刻是以那种方法来计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时。 A) 老师用挂图中的时刻轴来确认 12 时计时法和 24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时
A) 老师告诉学生可以用 a.m.或 p.m.来表示 12 时计 计时法的关系。
时法 B) 老师让学生知道 a.m.或 p.m.的分别。
中的时刻。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B) 老师让学生知道 a.m.或 p.m.的分别。 A) 老师让学生知道正午 12 时以 12 noon 来表示;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午夜
A) 老师让学生知道正午 12 时以 12 noon 来表示; 12 时则以 12 midnight 来表示。
午夜 B) 老师让学生轮流说出 24 时计时法的时刻。
12 时则以 12 midnight 来表示。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B) 老师让学生轮流说出 12 时计时法的时刻。 A) 学生习作课本第 88 页的练习。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第 88 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练习的作答能力。 位。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位。 教具:卡片、课本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课题:6)时间与时刻 课题:6)时间与时刻
内容标准:6.2 相隔时间 内容标准:6.2 相隔时间
学习目标:I)计算任何时间单位的相隔时间。 学习目标:I)计算任何时间单位的相隔时间。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89 页的第一个列题。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89 页的第一个列题。
B) 老师让学生讲述该列题中的资料,解答方法和步 B) 老师让学生讲述该列题中的资料,解答方法和步
骤,然后加以补充。 骤,然后加以补充。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告诉学生可以用 a.m.或 p.m.来表示 12 时计 A) 老师告诉学生可以用 a.m.或 p.m.来表示 12 时计
时法 时法
中的时刻。 中的时刻。
B) 老师让学生知道 a.m.或 p.m.的分别。 B) 老师让学生知道 a.m.或 p.m.的分别。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老师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讲解如何解答时间单位的 A) 老师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讲解如何解答时间单位的
相 相
隔时间。 隔时间。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解答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解答
方 方
法和步骤,然后加以补充。 法和步骤,然后加以补充。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习作课本第 91 页的练习。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第 91 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练习的作答能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课题:6)时间与时刻 课题:6)时间与时刻
内容标准:6.2 相隔时间 内容标准:6.2 相隔时间
学习目标:I)计算任何时间单位的相隔时间。 学习目标:I)计算任何时间单位的相隔时间。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89 页的第一个列题。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89 页的第一个列题。
B) 老师让学生讲述该列题中的资料,解答方法和步 B) 老师让学生讲述该列题中的资料,解答方法和步
骤,然后加以补充。 骤,然后加以补充。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告诉学生可以用 a.m.或 p.m.来表示 12 时计 A) 老师告诉学生可以用 a.m.或 p.m.来表示 12 时计
时法 时法
中的时刻。 中的时刻。
B) 老师让学生知道 a.m.或 p.m.的分别。 B) 老师让学生知道 a.m.或 p.m.的分别。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老师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讲解如何解答时间单位的 A) 老师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讲解如何解答时间单位的
相 相
隔时间。 隔时间。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解答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解答
方 方
法和步骤,然后加以补充。 法和步骤,然后加以补充。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习作课本第 91 页的练习。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第 91 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练习的作答能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课题:6)时间与时刻 课题:6)时间与时刻
内容标准:6.2 相隔时间 内容标准:6.2 相隔时间
学习目标:I)计算任何时间单位的相隔时间。 学习目标:I)计算任何时间单位的相隔时间。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90 页的第一个列题。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习题的第一个列题。
B) 老师让学生讲述该列题中的资料,解答方法和步 B) 老师让学生讲述该列题中的资料,解答方法和步
骤,然后加以补充。 骤,然后加以补充。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告诉学生,用算式计算相隔时间时,得先把 A) 老师告诉学生,用算式计算相隔时间时,得先把
开 开
始时刻和结束时刻写成“小时和分钟”或“分钟和 始时刻和结束时刻写成“小时和分钟”或“分钟和
秒”。 秒”。
B) 老师告诉学生如果题目涉及 12 小时计时法的时 B) 老师告诉学生如果题目涉及 12 小时计时法的时
刻, 刻,
得先把它们写成 24 时计时法后,才进行演算。 得先把它们写成 24 时计时法后,才进行演算。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老师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讲解如何解答时间单位的 A) 老师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讲解如何解答时间单位的
相 相
隔时间。 隔时间。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解答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解答
方 方
法和步骤,然后加以补充。 法和步骤,然后加以补充。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练习的作答能力。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练习的作答能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课题:6)时间与时刻 课题:6)时间与时刻
内容标准:6.3 解答时间应用题 内容标准:6.3 解答时间应用题
学习目标: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时间包括时区应用题。 学习目标: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时间包括时区应用题。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说出有关他们到其他国家旅行的经验。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92 页的时区图。
B) 老师提问:到了其他国家,为什么导演要求你们调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整时刻? A) 老师先让学生说出从时区图中所收集到的资料。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B) 老师加以补充。
A) 老师要求学生观察课本第 91 页。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B) 老师要求学生说出各个城市的时差。 A) 老师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讲解如何解答时间单位的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应
A) 老师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讲解如何解答时间单位的 用题。
相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解答
隔时间。 方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两个城市的时差,并说出 法和步骤,然后加以补充。
那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个城市的时间较快或较慢。 A) 学生习作课本第 93 页的练习。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第 93 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练习的作答能力。 位。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位。 教具:卡片、课本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课题:6)时间与时刻 课题:6)时间与时刻
内容标准:6.3 解答时间应用题 内容标准:6.3 解答时间应用题
学习目标: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时间包括时区应用题。 学习目标: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时间包括时区应用题。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94 页的习题 1。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94 页的习题 1。
B) 老师让学生讲述该列题中的资料,解答方法和步 B) 老师让学生讲述该列题中的资料,解答方法和步
骤,然后加以补充。 骤,然后加以补充。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先让学生说出所收集到的资料。 A) 老师先让学生说出所收集到的资料。
B) 老师加以补充。 B) 老师加以补充。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老师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讲解如何解答时间单位的 A) 老师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讲解如何解答时间单位的
应 应
用题。 用题。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解答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解答
方 方
法和步骤,然后加以补充。 法和步骤,然后加以补充。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习作课本第 94 页的练习。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第 94 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练习的作答能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课题:6)时间与时刻 课题:6)时间与时刻
内容标准:6.3 解答时间应用题 内容标准:6.3 解答时间应用题
学习目标: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时间包括时区应用题。 学习目标: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时间包括时区应用题。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96 页的例题。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97 页的例题。
B) 老师让学生讲述该列题中的资料,解答方法和步 B) 老师让学生讲述该列题中的资料,解答方法和步
骤,然后加以补充。 骤,然后加以补充。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利用学生说出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演算。 A) 老师利用学生说出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演算。
B) 老师加以补充。 B) 老师加以补充。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老师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讲解如何解答时间单位的 A) 老师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讲解如何解答时间单位的
应 应
用题。 用题。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解答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解答
方 方
法和步骤,然后加以补充。 法和步骤,然后加以补充。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习作课本第 98 页第 1,2 和 3 的练习。 A) 学生习作课本第 98 页第 4,5 和 6 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第 98 页第 1,2 和 3 的练习的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第 98 页第 4,5 和 6 的练习的
作答能力。 作答能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课题:6)时间与时刻 课题:6)时间与时刻
内容标准:6.3 解答时间应用题 内容标准:6.3 解答时间应用题
学习目标: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时间包括时区应用题。 学习目标: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时间包括时区应用题。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96 页的例题。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97 页的例题。
B) 老师让学生讲述该列题中的资料,解答方法和步 B) 老师让学生讲述该列题中的资料,解答方法和步
骤,然后加以补充。 骤,然后加以补充。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利用学生说出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演算。 A) 老师利用学生说出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演算。
B) 老师加以补充。 B) 老师加以补充。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老师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讲解如何解答时间单位的 A) 老师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讲解如何解答时间单位的
应 应
用题。 用题。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解答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解答
方 方
法和步骤,然后加以补充。 法和步骤,然后加以补充。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习作课本第 99 页的练习。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第 99 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练习的作答能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22.7.16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25.7.16
课题:7)长度、质量与液体的体积 课题:7)长度、质量与液体的体积
内容标准:7.1 解答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积应用题 内容标准:7.1 解答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积应用题
学习目标: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 学习目标: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
积应用题。 积应用题。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100 和 101 页的例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102 页的例题。
题。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题目中的资料,然后说出和
B) 老师和学生复习有关长度、质量和液体体积的四则 写成各自的解答步骤。
运算和应用题。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把合理的解答步骤张贴在布告板上让其他学
A) 老师利用学生说出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演算。 生
B) 老师加以补充。 参考。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B) 老师加以补充。
A) 老师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讲解如何解答有关长度、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质 A) 老师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讲解如何解答长度、质量
量和液体体积的四则运算和应用题。 与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解答 液体体积的的应用题。
方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解答
法和步骤,然后加以补充。 方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法和步骤,然后加以补充。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A) 学生习作课本第 103 页的练习。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第 103 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位。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位。
教具:卡片、课本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28.7.16
课题:7)长度、质量与液体的体积 课题:7)长度、质量与液体的体积
内容标准:7.1 解答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积应用题 内容标准:7.1 解答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积应用题
学习目标: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 学习目标: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
积应用题。 积应用题。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104 页的例题。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105 页的例题。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题目中的资料,然后说出和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题目中的资料,然后说出和
写成各自的解答步骤。 写成各自的解答步骤。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把合理的解答步骤张贴在布告板上让其他学 A) 老师把合理的解答步骤张贴在布告板上让其他学
生 生
参考。 参考。
B) 老师加以补充。 B) 老师加以补充。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老师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讲解如何解答长度、质量 A) 老师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讲解如何解答长度、质量
与 与
液体体积的的应用题。 液体体积的的应用题。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解答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解答
方 方
法和步骤,然后加以补充。 法和步骤,然后加以补充。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A) 学生习作课本第 106 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第 106 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课题:7)长度、质量与液体的体积 课题:7)长度、质量与液体的体积
内容标准:7.1 解答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积应用题 内容标准:7.1 解答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积应用题
学习目标: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 学习目标: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
积应用题。 积应用题。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107 页的例题。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108 页的例题。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题目中的资料,然后说出和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题目中的资料,然后说出和
写成各自的解答步骤。 写成各自的解答步骤。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把合理的解答步骤张贴在布告板上让其他学 A) 老师把合理的解答步骤张贴在布告板上让其他学
生 生
参考。 参考。
B) 老师加以补充。 B) 老师加以补充。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老师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讲解如何解答长度、质量 A) 老师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讲解如何解答长度、质量
与 与
液体体积的的应用题。 液体体积的的应用题。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解答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解答
方 方
法和步骤,然后加以补充。 法和步骤,然后加以补充。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A) 学生习作课本第 110 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第 110 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
课题:7)长度、质量与液体的体积 课题:7)长度、质量与液体的体积
内容标准:7.1 解答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积应用题 内容标准:7.1 解答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积应用题
学习目标: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 学习目标: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长度、质量和液体的体
积应用题。 积应用题。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活页的例题。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活页的例题。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题目中的资料,然后说出和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题目中的资料,然后说出和
写成各自的解答步骤。 写成各自的解答步骤。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把合理的解答步骤张贴在布告板上让其他学 A) 老师把合理的解答步骤张贴在布告板上让其他学
生 生
参考。 参考。
B) 老师加以补充。 B) 老师加以补充。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老师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讲解如何解答长度、质量 A) 老师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讲解如何解答长度、质量
与 与
液体体积的的应用题。 液体体积的的应用题。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解答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解答
方 方
法和步骤,然后加以补充。 法和步骤,然后加以补充。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课题:8) 空间
内容标准:8.1 角度 课题:8) 空间
学习目标:I)在正方格和等边三角形格子里画出至八条边 内容标准:8.1 角度
的多边形及测量其角度。 学习目标:I)讲述多边形的特性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文第 111 的图片。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文第 113 的图片。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有关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有关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引导学生说出各种角的名称。 A) 老师引导学生说出各种角的名称。
B) 老师加以补充。 B) 老师加以补充。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老师利用不同的图形要求学生说出该图形的角 A) 老师利用不同的图形要求学生说出该图形的角
度。 度。
B) 老师加以补充。 B) 老师加以补充。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课题:8) 空间 课题:8) 空间
内容标准:8.1 角度 内容标准:8.1 角度
学习目标:I)讲述多边形的特性 学习目标:I)讲述多边形的特性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文第 114 的图片。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活页的图片。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有关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有关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引导学生说出各种角的名称。 A) 老师引导学生说出各种角的名称。
B) 老师加以补充。 B) 老师加以补充。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老师利用不同的图形要求学生说出该图形的角 A) 老师利用不同的图形要求学生说出该图形的角
度。 度。
B) 老师加以补充。 B) 老师加以补充。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习作课本第 115 页的练习。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第 115 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课题:8) 空间 课题:8) 空间
内容标准:8.2 平面图形 内容标准:8.2 平面图形
学习目标: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综合平面图形的周长和 学习目标: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综合平面图形的周长和
面积应用题。 面积应用题。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文第 116 的图片。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文第 116 的图片。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有关图形的周长。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有关图形的周长。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引导计算图形的周长。 A) 老师引导计算图形的周长。
B) 老师加以补充。 B) 老师加以补充。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老师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讲解如何计算图形的周 A) 老师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讲解如何计算图形的周
长。 长。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解答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解答
方 方
法和步骤,然后加以补充。 法和步骤,然后加以补充。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习作课本第 117 页的练习。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中第 117 页的练习的作答能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课题:8) 空间 课题:8) 空间
内容标准:8.2 平面图形 内容标准:8.2 平面图形
学习目标: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综合平面图形的周长和 学习目标: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综合平面图形的周长和
面积应用题。 面积应用题。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文第 118 的图片。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活页的图片。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有关图形的面积。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有关图形的面积。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引导计算图形的面积。 A) 老师引导计算图形的面积。
B) 老师加以补充。 B) 老师加以补充。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老师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讲解如何计算图形的面 A) 老师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讲解如何计算图形的面
积。 积。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解答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解答
方 方
法和步骤,然后加以补充。 法和步骤,然后加以补充。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习作课本第 120 页的练习。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中第 120 页的练习的作答能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课题:8) 空间 课题:8) 空间
内容标准:8.2 平面图形 内容标准:8.2 平面图形
学习目标: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综合平面图形的周长和 学习目标: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综合平面图形的周长和
面积应用题。 面积应用题。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活页的图片。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活页的图片。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有关图形的面积。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有关图形的面积。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引导计算图形的面积。 A) 老师引导计算图形的面积。
B) 老师加以补充。 B) 老师加以补充。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老师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讲解如何计算图形的面 A) 老师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讲解如何计算图形的面
积。 积。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解答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解答
方 方
法和步骤,然后加以补充。 法和步骤,然后加以补充。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课题:8) 空间 课题:8) 空间
内容标准:8.2 平面图形 内容标准:8.2 平面图形
学习目标: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综合平面图形的周长和 学习目标: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综合平面图形的周长和
面积应用题。 面积应用题。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121 的图片。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122 的图片。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有关图形的面积。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有关图形的面积。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引导计算图形的面积。 A) 老师引导计算图形的面积。
B) 老师加以补充。 B) 老师加以补充。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老师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讲解如何计算图形的面 A) 老师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讲解如何计算图形的面
积。 积。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解答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解答
方 方
法和步骤,然后加以补充。 法和步骤,然后加以补充。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课题:8) 空间 课题:8) 空间
内容标准:8.2 平面图形 内容标准:8.2 平面图形
学习目标: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综合平面图形的周长和 学习目标: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综合平面图形的周长和
面积应用题。 面积应用题。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123 的图片。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画在板上的图片。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有关图形的面积。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有关图形的面积。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引导计算图形的面积。 A) 老师引导计算图形的面积。
B) 老师加以补充。 B) 老师加以补充。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老师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讲解如何计算图形的面 A) 老师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讲解如何计算图形的面
积。 积。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解答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解答
方 方
法和步骤,然后加以补充。 法和步骤,然后加以补充。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A) 学生习作课本第 124 和 125 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第 124 和 125 的练习的作答能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力。
位。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位。
教具:卡片、课本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课题:8) 空间 课题:8) 空间
内容标准:8.3 立体图形 内容标准:8.3 立体图形
学习目标: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综合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学习目标: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综合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和体积应用题。 和体积应用题。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126 的图片。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画在板上的图片。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有关图形的表面积。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有关图形的表面积。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引导计算图形的表面积。 A) 老师引导计算图形的表面积。
B) 老师加以补充。 B) 老师加以补充。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老师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讲解如何计算图形的表面积。 A) 老师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讲解如何计算图形的表面积。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解答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解答
方 方
法和步骤,然后加以补充。 法和步骤,然后加以补充。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课题:8) 空间 课题:8) 空间
内容标准:8.3 立体图形 内容标准:8.3 立体图形
学习目标: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综合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学习目标: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综合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和体积应用题。 和体积应用题。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127 的图片。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127 的图片。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有关图形的立体表面积。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有关图形的立体表面积。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引导计算图形的立体表面积。 A) 老师引导计算图形的立体表面积。
B) 老师加以补充。 B) 老师加以补充。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老师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讲解如何计算图形的立体表面 A) 老师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讲解如何计算图形的立体表面
积。 积。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解答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解答
方 方
法和步骤,然后加以补充。 法和步骤,然后加以补充。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习作课本第 128 页的练习。 A) 学生习作课本第 129 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第 128 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第 129 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学习领域:测量与几何
课题:8) 空间 课题:8) 空间
内容标准:8.3 立体图形 内容标准:8.3 立体图形
学习目标: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综合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学习目标: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综合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和体积应用题。 和体积应用题。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画在板上的图片。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画在板上的图片。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有关图形的立体表面积。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有关图形的立体表面积。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引导计算图形的立体表面积。 A) 老师引导计算图形的立体表面积。
B) 老师加以补充。 B) 老师加以补充。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老师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讲解如何计算图形的立体表面 A) 老师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讲解如何计算图形的立体表面
积。 积。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解答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解答
方 方
法和步骤,然后加以补充。 法和步骤,然后加以补充。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联系与代数 学习领域:联系与代数
课题:9) 坐标 课题:9) 坐标
内容标准:9.1 应用第一象限的坐标 内容标准:9.1 应用第一象限的坐标
学习目标:I)确定两点之间的横向和直向距离 学习目标:I)确定两点之间的横向和直向距离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140 页的图片。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141 页的图片。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有关图形七颗星的坐标。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有关图形的坐标。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引导学生说出其他六颗星与 x 轴和 y 轴的距 A) 老师引导学生发现一个点的 x 坐标是该点与 y 轴的
离。 距
B) 老师加以补充。 离或繁殖。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B) 老师加以补充。
A) 老师利用不同的坐标来讲解如何找出坐标。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坐 A) 老师利用不同的坐标来讲解 x 轴和 y 轴的距离。
标,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距
然后加以补充。 离,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然后加以补充。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A) 学生习作课本第 144 页的练习。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第 144 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位。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位。
教具:卡片、课本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联系与代数 学习领域:联系与代数
课题:9) 坐标 课题:9) 坐标
内容标准:9.1 应用第一象限的坐标 内容标准:9.1 应用第一象限的坐标
学习目标:I)确定两点之间的横向和直向距离 学习目标:I)确定两点之间的横向和直向距离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145 页的图片。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146 页的图片。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有关图形的坐标。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有关图形的坐标。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引导学生确定解答涉及两点之间的横向和直向 A) 老师引导学生确定解答涉及两点之间的横向和直向
距 距
离问题的答案的合理性。 离问题的答案的合理性。
B) 老师加以补充。 B) 老师加以补充。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老师利用不同的坐标来讲解如何找出坐标。 A) 老师利用不同的坐标来讲解如何找出坐标。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坐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坐
标, 标,
然后加以补充。 然后加以补充。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联系与代数 学习领域:联系与代数
课题:9) 坐标 课题:9) 坐标
内容标准:9.1 应用第一象限的坐标 内容标准:9.1 应用第一象限的坐标
学习目标:I)确定两点之间的横向和直向距离 学习目标:I)确定两点之间的横向和直向距离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147 页的图片。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有关图形的坐标。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有关图形的坐标。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引导学生确定解答涉及两点之间的横向和直向 A) 老师引导学生确定解答涉及两点之间的横向和直向
距 距
离问题的答案的合理性。 离问题的答案的合理性。
B) 老师加以补充。 B) 老师加以补充。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老师利用不同的坐标来讲解如何找出坐标。 A) 老师利用不同的坐标来讲解如何找出坐标。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坐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坐
标, 标,
然后加以补充。 然后加以补充。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联系与代数 学习领域:联系与代数
课题:10) 比与比列 课题:10) 比与比列
内容标准:10.1 比和比例 内容标准:10.1 比和比例
a a
学习目标:I)以 a : b 或 b 形式表示两个数量的 学习目标:I)以 a : b 或 b 形式表示两个数量的
比,涉及: 比,涉及:
(a) 部分比部分;(b) 部分比整体;(c) 整体比部分。
(a) 部分比部分;(b) 部分比整体;(c) 整体比部分。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148 页的图片。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148 页的图片。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有关的比和比例。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有关的比和比例。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告诉学生比能用来表示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 A) 老师告诉学生比能用来表示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
可 可
以是部分和部分、部分和全部与全部和部分的比。 以是部分和部分、部分和全部与全部和部分的比。
B) 老师利用例子加以讲解 B) 老师利用例子加以讲解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老师利用不同的例子来讲解如何找出比和比例。 A) 老师利用不同的例子来讲解如何找出比和比例。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比和比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比和比
例 例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习作课本中第 150 页的练习。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中第 150 页的练习的作答能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联系与代数 学习领域:联系与代数
课题:10) 比与比列 课题:10) 比与比列
内容标准:10.1 比和比例 内容标准:10.1 比和比例
a a
学习目标:I)以 a : b 或 b 形式表示两个数量的 学习目标:I)以 a : b 或 b 形式表示两个数量的
比,涉及: 比,涉及:
(a) 部分比部分;(b) 部分比整体;(c) 整体比部分。
(a) 部分比部分;(b) 部分比整体;(c) 整体比部分。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有关的比和比例。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有关的比和比例。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告诉学生比能用来表示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 A) 老师告诉学生比能用来表示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
可 可
以是部分和部分、部分和全部与全部和部分的比。 以是部分和部分、部分和全部与全部和部分的比。
B) 老师利用例子加以讲解 B) 老师利用例子加以讲解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老师利用不同的例子来讲解如何找出比和比例。 A) 老师利用不同的例子来讲解如何找出比和比例。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比和比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说出比和比
例 例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习作课本中第 151 页的练习。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中第 151 页的练习的作答能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联系与代数 学习领域:联系与代
课题:10) 比与比列 课题:10) 比与比列
内容标准:10.1 比和比例 内容标准:10.1 比和比例
学习目标:I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简单的比和比例应用题。 学习目标:I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简单的比和比例应用题。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152 页的图片。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152 页的图片。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有关的比和比例。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有关的比和比例。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告诉学生比能用来表示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 A) 老师告诉学生比能用来表示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
可 可
以是部分和部分、部分和全部与全部和部分的比。 以是部分和部分、部分和全部与全部和部分的比。
B) 老师利用例子加以讲解 B) 老师利用例子加以讲解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老师运用各种策略,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比和比例常 A) 老师运用各种策略,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比和比例常
规问题。 规问题。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运用各种策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运用各种策
略,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比和比例常规问题 略,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比和比例常规问题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习作课本中第 153 页的练习。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中第 153 页的练习的作答能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联系与代数 学习领域:联系与代数
课题:10) 比与比列 课题:10) 比与比列
内容标准:10.1 比和比例 内容标准:10.1 比和比例
学习目标:I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简单的比和比例应用题。 学习目标:I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简单的比和比例应用题。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题目。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题目。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有关的比和比例。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有关的比和比例。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告诉学生比能用来表示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 A) 老师告诉学生比能用来表示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
可 可
以是部分和部分、部分和全部与全部和部分的比。 以是部分和部分、部分和全部与全部和部分的比。
B) 老师利用例子加以讲解 B) 老师利用例子加以讲解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老师运用各种策略,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比和比例常 A) 老师运用各种策略,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比和比例常
规问题。 规问题。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运用各种策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运用各种策
略,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比和比例常规问题 略,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比和比例常规问题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习作课本中第 154 页的练习。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中第 154 页的练习的作答能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联系与代数 学习领域:联系与代数
课题:10) 比与比列 课题:10) 比与比列
内容标准:10.1 比和比例 内容标准:10.1 比和比例
学习目标:I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简单的比和比例应用题。 学习目标:I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简单的比和比例应用题。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题目。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题目。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有关的比和比例。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有关的比和比例。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告诉学生比能用来表示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 A) 老师告诉学生比能用来表示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
可 可
以是部分和部分、部分和全部与全部和部分的比。 以是部分和部分、部分和全部与全部和部分的比。
B) 老师利用例子加以讲解 B) 老师利用例子加以讲解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老师运用各种策略,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比和比例常 A) 老师运用各种策略,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比和比例常
规问题。 规问题。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运用各种策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运用各种策
略,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比和比例常规问题 略,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比和比例常规问题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习作课本中第 155 页的练习。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中第 155 页的练习的作答能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联系与代数 学习领域:联系与代数
课题:10) 比与比列 课题:10) 比与比列
内容标准:10.1 比和比例 内容标准:10.1 比和比例
学习目标:I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简单的比和比例应用题。 学习目标:I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简单的比和比例应用题。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题目。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题目。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有关的比和比例。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有关的比和比例。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告诉学生比能用来表示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 A) 老师告诉学生比能用来表示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
可 可
以是部分和部分、部分和全部与全部和部分的比。 以是部分和部分、部分和全部与全部和部分的比。
B) 老师利用例子加以讲解 B) 老师利用例子加以讲解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老师运用各种策略,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比和比例常 A) 老师运用各种策略,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比和比例常
规问题。 规问题。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运用各种策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例题中的资料,运用各种策
略,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比和比例常规问题 略,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比和比例常规问题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习作课本中第 156 页的练习。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中第 156 页的练习的作答能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统计与概率 学习领域:统计与概率
课题:11) 数据处理 课题:11) 数据处理
内容标准:11.1 数据 内容标准:11.1 数据
学习目标:I)诠释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和饼分图的数据。学习目标:I)诠释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和饼分图的数据。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诠释数据的意思。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诠释数据的意思。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说明诠释数据时所需要的步骤。 A) 老师说明诠释数据时所需要的步骤。
B) 老师利用例子加以讲解 B) 老师利用例子加以讲解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老师引导学生诠释象形统计图的数据。 A) 老师引导学生诠释条形统计图的数据。
B) 老师让学生分析诠释象形统计图的数据 B) 老师让学生分析诠释条形统计图的数据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统计与概率 学习领域:统计与概率
课题:11) 数据处理 课题:11) 数据处理
内容标准:11.1 数据 内容标准:11.1 数据
学习目标:I)诠释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和饼分图的数据。学习目标:I)诠释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和饼分图的数据。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诠释数据的意思。 B) 老师让学生分析和讲述诠释数据的意思。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说明诠释数据时所需要的步骤。 A) 老师说明诠释数据时所需要的步骤。
B) 老师利用例子加以讲解 B) 老师利用例子加以讲解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老师引导学生诠释饼分图的数据。 A) 老师引导学生诠释统计图的数据。
B) 老师让学生分析诠释饼分图的数据 B) 老师让学生分析诠释统计图的数据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统计与概率 学习领域:统计与概率
课题:11) 数据处理 课题:11) 数据处理
内容标准:11.1 数据 内容标准:11.1 数据
学习目标:I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数据应用题,涉及: 学习目标:I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数据应用题,涉及:
(a)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和极差。 (a)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和极差。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162 页的习题。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164 页的习题。
B) 老师让学生分析该习题。 B) 老师让学生分析该习题。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说明如何找出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和极差。 A) 老师说明如何找出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和极差。
B) 老师利用例子加以讲解 B) 老师利用例子加以讲解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老师引导学生诠释象形统计图的数据并找出众数、中 A) 老师引导学生诠释条形统计图的数据并找出众数、中
位数、平均数和极差。 位数、平均数和极差。
B) 老师让学生分析诠释象形统计图的数据。 B) 老师让学生分析诠释条形统计图的数据。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统计与概率 学习领域:统计与概率
课题:11) 数据处理 课题:11) 数据处理
内容标准:11.1 数据 内容标准:11.1 数据
学习目标:I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数据应用题,涉及: 学习目标:I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数据应用题,涉及:
(a)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和极差。 (a)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和极差。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166 页的习题。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164 页的习题。
B) 老师让学生分析该习题。 B) 老师让学生分析该习题。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说明如何找出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和极差。 A) 老师说明如何找出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和极差。
B) 老师利用例子加以讲解 B) 老师利用例子加以讲解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老师引导学生诠释饼分图的数据并找出众数、中 A) 老师引导学生诠释统计图的数据并找出众数、中
位数、平均数和极差。 位数、平均数和极差。
B) 老师让学生分析诠释饼分图的数据。 B) 老师让学生分析诠释统计图的数据。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A) 学生习作课本第 169 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第 169 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统计与概率 学习领域:统计与概率
课题:11) 数据处理 课题:11) 数据处理
内容标准:11.1 数据 内容标准:11.1 数据
学习目标:I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数据应用题,涉及: 学习目标:I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数据应用题,涉及:
(b) 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和饼分 (b) 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和饼分
图。 图。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170 页的习题。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171 页的习题。
B) 老师让学生分析该习题。 B) 老师让学生分析该习题。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说明如何运用各种策略,解答涉及日常生活 A) 老师说明如何运用各种策略,解答涉及日常生活
的 的
象形统计图数据处理常规问题。 条形统计图数据处理常规问题。
B) 老师利用例子加以讲解 B) 老师利用例子加以讲解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老师引导学生运用各种策略,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 A) 老师引导学生运用各种策略,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
数 数
据处理常规问题。 据处理常规问题。
B) 老师让学生解答象形统计图的数据。 B) 老师让学生解答条形统计图的数据。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统计与概率 学习领域:统计与概率
课题:11) 数据处理 课题:11) 数据处理
内容标准:11.1 数据 内容标准:11.1 数据
学习目标:I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数据应用题,涉及: 学习目标:II)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数据应用题,涉及:
(b) 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和饼分 (b) 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和饼分
图。 图。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活页的习题。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173 页的习题。
B) 老师让学生分析该习题。 B) 老师让学生分析该习题。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说明如何运用各种策略,解答涉及日常生活 A) 老师说明如何运用各种策略,解答涉及日常生活
的 的
饼分图数据处理常规问题。 统计图数据处理常规问题。
B) 老师利用例子加以讲解 B) 老师利用例子加以讲解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老师引导学生运用各种策略,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 A) 老师引导学生运用各种策略,解答涉及日常生活的
数 数
据处理常规问题。 据处理常规问题。
B) 老师让学生解答饼分图的数据。 B) 老师让学生解答统计图的数据。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A) 学生习作课本第 174 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第 174 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统计与概率 学习领域:统计与概率
课题:12) 可能性 课题:12) 可能性
内容标准:12.1 可能性 内容标准:12.1 可能性
学习目标:I)讲述某事件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或不可能发生。 学习目标:I)讲述某事件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或不可能发生。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175 页的图片。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177 页的图片。
B) 老师让学生分析该图片。 B) 老师让学生分析该图片。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讲述可能性的意思。 A) 老师讲述可能性的意思。
B) 老师利用例子加以讲解 B) 老师利用例子加以讲解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老师引导学生多留意周遭的事物,因为很多事物的 A) 老师引导学生多留意周遭的事物,因为很多事物的
发 发
生都充满了可能性。 生都充满了可能性。
B) 老师让学生辨认可能与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B) 老师让学生辨认可能与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习作课本第 176 页的练习。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第 176 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统计与概率 学习领域:统计与概率
课题:12) 可能性 课题:12) 可能性
内容标准:12.1 可能性 内容标准:12.1 可能性
学习目标:I)讲述某事件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或不可能发生。 学习目标:I)讲述某事件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或不可能发生。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活页的图片。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活页的图片。
B) 老师让学生分析该图片。 B) 老师让学生分析该图片。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讲述可能性的意思。 A) 老师讲述可能性的意思。
B) 老师利用例子加以讲解 B) 老师利用例子加以讲解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老师引导学生多留意周遭的事物,因为很多事物的 A) 老师引导学生多留意周遭的事物,因为很多事物的
发 发
生都充满了可能性。 生都充满了可能性。
B) 老师让学生辨认可能与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B) 老师让学生辨认可能与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统计与概率 学习领域:统计与概率
课题:12) 可能性 课题:12) 可能性
内容标准:12.1 可能性 内容标准:12.1 可能性
学习目标:II)讲述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不可能、可能性 学习目标:II)讲述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不可能、可能性
小、可能性相同、可能性大或一定发生。 小、可能性相同、可能性大或一定发生。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178 页的图片。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活页的图片。
B) 老师让学生分析该图片。 B) 老师让学生分析该图片。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讲述可能性的发生。 A) 老师讲述可能性的发生。
B) 老师利用例子加以讲解 B) 老师利用例子加以讲解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老师引导学生多留意周遭的事物,因为很多事物的 A) 老师引导学生多留意周遭的事物,因为很多事物的
发 发
生都充满了可能性。 生都充满了可能性。
B) 老师让学生辨认可能与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B) 老师让学生辨认可能与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习作课本第 179 页的练习。 A) 学生习作课本第 180 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第 179 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第 180 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统计与概率 学习领域:统计与概率
课题:12) 可能性 课题:12) 可能性
内容标准:12.1 可能性 内容标准:12.1 可能性
学习目标:II)讲述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不可能、可能性 学习目标:II)讲述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不可能、可能性
小、可能性相同、可能性大或一定发生。 小、可能性相同、可能性大或一定发生。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活页的图片。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活页的图片。
B) 老师让学生分析该图片。 B) 老师让学生分析该图片。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讲述可能性的发生。 A) 老师讲述可能性的发生。
B) 老师利用例子加以讲解 B) 老师利用例子加以讲解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老师引导学生多留意周遭的事物,因为很多事物的 A) 老师引导学生多留意周遭的事物,因为很多事物的
发 发
生都充满了可能性。 生都充满了可能性。
B) 老师让学生辨认可能与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B) 老师让学生辨认可能与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习作课本第 181 页的练习。 A) 学生习作课本第 182 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第 181 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第 182 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统计与概率 学习领域:统计与概率
课题:12) 可能性 课题:12) 可能性
内容标准:12.1 可能性 内容标准:12.1 可能性
学习目标:II)讲述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不可能、可能性 学习目标:II)讲述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不可能、可能性
小、可能性相同、可能性大或一定发生。 小、可能性相同、可能性大或一定发生。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活页的图片。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活页的图片。
B) 老师让学生分析该图片。 B) 老师让学生分析该图片。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讲述可能性的发生。 A) 老师讲述可能性的发生。
B) 老师利用例子加以讲解 B) 老师利用例子加以讲解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老师引导学生多留意周遭的事物,因为很多事物的 A) 老师引导学生多留意周遭的事物,因为很多事物的
发 发
生都充满了可能性。 生都充满了可能性。
B) 老师让学生辨认可能与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B) 老师让学生辨认可能与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习作课本第 183 页的练习。 A) 学生习作课本第 184 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第 183 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第 184 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统计与概率 学习领域:统计与概率
课题:12) 可能性 课题:12) 可能性
内容标准:12.1 可能性 内容标准:12.1 可能性
学习目标:II)讲述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不可能、可能性 学习目标:II)讲述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不可能、可能性
小、可能性相同、可能性大或一定发生。 小、可能性相同、可能性大或一定发生。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活页的图片。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活页的图片。
B) 老师让学生分析该图片。 B) 老师让学生分析该图片。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讲述可能性的发生。 A) 老师讲述可能性的发生。
B) 老师利用例子加以讲解 B) 老师利用例子加以讲解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老师引导学生多留意周遭的事物,因为很多事物的 A) 老师引导学生多留意周遭的事物,因为很多事物的
发 发
生都充满了可能性。 生都充满了可能性。
B) 老师让学生辨认可能与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B) 老师让学生辨认可能与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习作课本第 185 页的练习。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本第 185 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学习领域:统计与概率 学习领域:统计与概率
课题:12) 可能性 课题:12) 可能性
内容标准:12.1 可能性 内容标准:12.1 可能性
学习目标:II)讲述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不可能、可能性 学习目标:II)讲述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不可能、可能性
小、可能性相同、可能性大或一定发生。 小、可能性相同、可能性大或一定发生。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1)准备阶段:观察与分析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活页的图片。 A)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活页的图片。
B) 老师让学生分析该图片。 B) 老师让学生分析该图片。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2)想象阶段:产生理念,综合理念
A) 老师讲述可能性的发生。 A) 老师讲述可能性的发生。
B) 老师利用例子加以讲解 B) 老师利用例子加以讲解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3)扩展阶段:改善,评审
A) 老师引导学生多留意周遭的事物,因为很多事物的 A) 老师引导学生多留意周遭的事物,因为很多事物的
发 发
生都充满了可能性。 生都充满了可能性。
B) 老师让学生辨认可能与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B) 老师让学生辨认可能与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4)实行阶段:实践,评审
A) 学生习作课本活页的练习。 A) 学生习作活页的练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活页的练习的作答能力。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计算前,学生仔细把数目写在正确的数
位。 位。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跨课程元素:企业家元素
教具:卡片、课本 教具:卡片、课本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