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论中国书画的独特符号——篆刻艺术

发布时间:2018-01-30 浏览次数:1 返回列表

文 李应忠

[摘 要] 中国篆刻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篆刻是一门凝聚在方寸印章之上的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它是书法艺术的“金石版”、“微缩版”,又是雕刻艺术的“文字版”、
“平面版”,也是中国书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少了印章,书画作品就不是一幅完整的作品,篆
刻是书画的独特符号。

[关 键 词]书法艺术;独特符号;篆刻艺术

[中图分类号] J292.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17)02-0018-02

一、中国篆刻历史上的第一个艺术高峰

中国的篆刻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起源于殷商,在中国的篆刻史上,有两个艺术高峰,其中一个
就是秦汉时期,这一时期的印章是一种实用工具,“私凭文书,官凭印”,说明了印章的重要性
和地位。

秦汉时期印章是以铸印和凿印为主的两大类,是由专门的工匠来完成的。秦汉的印章,作为象征
权利和身份的信物,应用较为广泛,加上印章制度的逐渐完备,文字的规范统一,手工业的高度
发展,促进了印章艺术的繁荣和成熟。从秦汉印的基本形态中显现了对书法体势精当的调适,印
面留红的虚实照应,从而形成统一、均衡、整肃、宽博的整体艺术效果,整体气息平衡,不激不
历,不温不火,内方外圆,刚健厚重,线条平实,把篆书的整体优美体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方
寸之间、横平竖直中有刚柔曲直,与中国古代艺术中占主导地位的审美理想是一致的。

后来儒家的美学思想成为主导思想,集中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形成,我们从经典的秦汉印中所体
悟到的,也正是这样的审美境界,秦汉印就是古人心目中的“韶乐”,秦汉印之所以成为后世篆
刻艺术的典范,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秦汉印贯彻了儒家的最高审美理想,而儒家的审美观念也是
中国两千年来的主流审美理想,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秦汉时期印章主要作为一种工具,它作为文字的载体,印章的材料在秦汉时期主要是金属和
玉,这些材料非常坚硬不容易磨损,所以秦汉时期的印章就大量保留下来,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
传承脉络没有中断的原因,并且秦汉时期的印章成为中国印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秦汉印形式所
确定的审美和创作原则,也成为中国篆刻艺术的金科玉律,从古到今学习篆刻就以秦汉时期的印
章为范本,临摹秦汉印开始学起。

二、中国篆刻历史上的第二个艺术高峰
中国文人自己动手制作印章,是从元末的王冕开始,到明代篆刻艺术的辉煌成就,主要产生于明
代中后期。而明初的一百年则是这种繁荣的前奏和缓进的铺垫。

正德、嘉靖以后,以文彭为代表的一批文人篆刻家的崛起和流派印学的初步[来自 www.lW5u.co
M]形成,标志着明代篆刻艺术走上了繁荣的时代。特别是石质印材的广泛使用,为文人亲自操刀
镌刻印章大开方便之门,使篆刻艺术成为文人寄托闲情、施展才艺的一方新的天地。从那时起印
章就普遍应用到书画当中,和书画成为一体。

由于篆刻成为一种艺术形式的表现,和秦汉时期的印章主要以实用为主就有区别了。篆刻艺术家
与一般刻字工匠的区别,不在于刻,而在于书,只有通晓六书,即通晓古文字学,才能创作出属
于艺术品的印章。在印章方寸之间体现了书法的艺术,把书法微缩成金石版,又体现雕刻艺术的
“文字版”、“平面版”,把各种艺术形式融合到篆刻当中去,把刻印人想表现的情感淋漓尽致
地表现出来。

明清时期篆刻艺术达到了艺术巅峰,篆刻有了大量的理论文章和印谱,也形成了各种流派,印章
的风格也大不相同。这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了很多篆刻的经典理论,如篆刻刀法的
一整套体系和一些篆刻专业术语,如屋漏痕、戟划沙、虫蛀木、水融雪等,也有关于篆刻美学的
经典理论,密不插针,疏可跑马,上下对应。

在篆刻当中文字的写法有很多种,在明清时期文人制印,就使用了不同的文字,如甲骨文、金文
和鸟虫文在明清时期不仅是大量应用,而且是根据制印人对[来自 wwW.Lw5u.coM]一方印章表达
情感。艺术设计在印章中有很多布局排列变化,由于每个制印人对文字内容理解不同,所以文字
排列不同。

到了清中期篆刻走向了繁荣时期,清代中期以各个地方的文人为代表形成了各自的流派,最有代
表的是丁敬为首的西泠八大家,从此篆刻金石达到了巅峰,明清时期的作品,即有雄健的体势,
又有淳朴的气质;既有恢宏的气度,又有典雅的韵致,有情有境,意法两胜,其蕴涵深厚。

三、印章是书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书画的独特符号

书法作品上的印章,是书法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缺了印章就不是完整的书法作品。宋、
元以后,因注重了书画题跋和署款,书画家们逐渐认识到印章的艺术作用,并注意在书法作品中
发挥这一作用,使书、印合璧的艺术得以形成。

书、印相映成趣,不但使书法作品增色,活跃气氛,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而且能调整重
心,补救布局上的不足。书、印其涵括的文化精神发挥的作用十分重要。因此,大量应用到了书
画当中。
在书法作品上署名盖章,以示郑重,可防止伪造;盖上富有雅趣、寓意的闲章,还可寄托书者的
抱派也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历来书画家都非常重视用印,甚至自己刻印,使书、印有机地结合起
来,产生更美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印章与书画作品的完美结合,是中国书画艺术所形成的特有的审美表现形式, 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和审美最基本的特质。书画钤印,综合反映了书画作品具备的文化审美,表达了极高的美学思
想,是印章与书画内在结合的本质属性,其印章在书画作品中蕴含着形式美、意蕴美,所以篆刻
艺术不仅是中国文化特有的表现形式,也是中国的国粹。

[作者简介]

李应忠,1971 年出生,山西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在空军第六飞行学院服役时,受到院参谋长陈百
景的引导启蒙,对篆刻艺术有了深厚的兴趣。复员后到山西省展览馆工作,在邓明阁老师的指导
下,对篆刻更是如醉如痴,经过多年努力, 作品受到前辈和同行的好评。

天工 ; 2017 年 02 期 (2017 / 07 / 03) , P18 – 19

https://www.zz-news.com/com/tg/news/itemid-909288.html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