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探討合唱教學及教學效能相關文獻,全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探討

教學效能定義及內涵,第二節探討合唱教學內涵與策略,第三節探討教學效能及

合唱教學相關研究。

第一節 教學效能意涵之探討
教師在教學中,充分運用自己的專業的能力、專門的教學技巧和班級經營管

理的能力,從事學校教學活動,進而協助學生自我學習及達成教學目標(王中興,

2006)。有效能的教學,往往來自於教師是否具備充分的專業知識並將專業知識

轉化為能力使用於教學,但教學中若沒有專門的教學技巧和班級經營管理能力,

即使有再多的專業知識與能力,也稱不上有效能的教學。關於教學效能的研究相

當的多,本節將探討教學效能之定義及內涵,分別闡述如下:

一、教學效能之定義

教學效能是指一位有效能的優良教師應用所學所知於教學實務上,更重要的

是能夠依照自己的教學情境,調整創新,進行行動研究,考驗教學原理和於法的

有效性,使自己成為教學知識的開發者,而不單是使用者而已(黃政傑,1993)。

陳木金(1999)指出,教師應有系統地呈現教學內容,避免模糊不清;並能了解

學生學習情況,給予適當的練習與回饋,藉以提升教學品質,達成教育目標,此

即是教師教學效能的展現。

教學效能的定義,會根據研究者研究主題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國內目前有關

教學效能的研究探討主題分為兩大類,一部分集中於「教師自我效能」的研究,

探討內容以教師主觀地評價自己能夠影響學生學習成敗的一種知覺、判斷或信

念,來預期學生可達到一些特定教育目標或有進步表現結果;另一部份則以「教

師有效教學」的角度來進行探討,探討內容以有效教學為重心,並指出教師在教

學工作中,會講求教學方法,熟悉教材,和激勵關懷學生,能夠使學生在學習上

或行為上具有優良的表現,以追求最好的教學成效,達到特定的教育目的( 林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