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5

【玩单反的菜鸟一定要保存的好文章】

2014-12-09 好奇实验室

别把单反玩成傻瓜机!好东西,赶紧马一个吧!

1、拍静止的小东西的特写,如花、鸟、虫

用 Av 档,光圈最好在 f5.6 或以下,焦距最好 50 以上,尽量在 1m 以内拍摄,使背


景虚化!光线好的话,iso100,光线不好的话,iso 最好 400 以内。
2、拍人

基本都是使用较大的光圈(f5.6 以内)、50mm 以上的焦距,拍摄距离视全身、半


身、大头照而定,使背景虚化,使用 Av 档!光线好,iso100,光线不好,iso400
以内。

运动中的人使用追拍,体现运动感(详见下面的运动物体的拍摄)!

3、拍景
Av 档,使用适当的光圈,f8 以上吧,焦距随便,但是,一般广角端都有畸变,酌
情使用。

4、拍夜景

上三脚架,Av 档,自定义白平衡或白炽灯,f8 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灯光出


星光的效果,使用反光板预升功能,减少按快门后,反光板抬起引起的机震;并用
背带上的那个方盖子,盖住取景器,以免杂光从后面进入影响画质;iso200 以内,
尽量使曝光时间加长,这样可以使一些无意走过的人从画面消失,不留下痕迹,净
化场景! 例如拍一个广场,人来人往,可以使用很小的光圈 f20 左右,iso100,这
样,曝光时间就会很长,那么,走动的人影,不会留在照片上!广场将会很干净!
5、拍烟花

使用快门线,B 快门,可以拍出多烟花重叠的效果!
6、拍运行的东西

光线好的情况:Av 档,光圈大小酌情处理;使用 f8 以上的光圈得到大景深效果,


使用小光圈得到浅景深的效果; 想拍很有动感的效果,可以使用 Tv 档,快门 1/30
左右,对焦按快门的同时,镜头以合适的速度追着对象移动,会出很动感的效果!
光线不好的情况:只能酌情处理了,再加上使用追拍!
7、拍流水或喷泉

使用 Tv 档,1/50 左右的快门速度,可以拍出缎子的效果,如果使用太快的快门,
喷泉拍出来就都是不连续的水滴了!

8、夜间人像留影

上三脚架,调节白平衡,自动或自定义白平衡;iso100-400;Av 档,光圈 f8 左右,


使用慢速同步闪光,后帘闪光模式;此时,闪光灯会闪两次,按下快门闪一次,曝
光结束前会再闪一次,所以在闪两次前,人不要离开。 这样拍出来可以使人物清
晰,背景霓虹也很漂亮,不至于背景曝光不足而过暗。
Av 光圈优先技巧 1.不管拍啥.除非要保持安全快门,不然别开最大光圈拍。

2.拍风景请尽量使用 F8~F11 的光圈。

3.拍人物及静物特写可使用最大光圈缩 1~2 级之光圈。

4.安全快门请尽量控制在焦距倒数以上,广角端快门也要在 1/30 秒以上比较保险,


若快门不足请提高光圈或 ISO。

测光方式

1.测光不要对着天空,不要对着最暗的地方.要去抓中间值。

2.依照你拍的题材,善用测光模式(权衡测光.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

3.若遇到测光抓不准的时候,请用 AE lock 对身边灰色的东西曝光锁定后再来拍摄。

4.尽量别对白色或黑色物体测光,不然就请记得黑要减 EV、白要加 EV。

EV 即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也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2-3EV 左右,如果环境光源偏暗,
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调整为+1EV、+2EV)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
小型数码相机大多通过菜单来调节曝光补偿 。数码相机在拍摄的过程中,如果按
下半截快门,液晶屏上就会显示和最终效果图差不多的图片,对焦,曝光一切启动。
这个时候的曝光,正是最终图片的曝光度。图片如果明显偏亮或偏暗,说明相机的
自动测光准确度有较大偏差,要强制进行曝光补偿,不过有的时候,拍摄时显示的
亮度与实际拍摄结果有一定出入。数码相机可以在拍摄后立即浏览画面,此时,可
以更加准确地看到拍摄出来的画面的明暗程度,不会再有出入。如果拍摄结果明显
偏亮或偏暗,则要重新拍摄,强制进行曝光补偿。

拍摄环境比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闪光灯无法起作用时,可对曝光进行补偿,
适当增加曝光量。进行曝光补偿的时候,如果照片过暗,

要增加 EV 值,EV 值每增加 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增加一倍,如果照片过亮,


要减小 EV 值,EV 值每减小 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减小一倍。按照不同相机的
补偿间隔可以以 1/2(0.5)或 1/3(0.3)的单位来调节。

被拍摄的白色物体在照片里看起来是灰色或不够白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简单的
说就是“越白越加”,这似乎与曝光的基本原则和习惯是背道而驰的,其实不然,这
是因为相机的测光往往以中心的主体为偏重,白色的主体会让相机误以为很环境很
明亮,因而曝光不足,这也是多数初学者易犯的通病。

由于相机的快门时间或光圈大小是有限的,因此并非总是能达到 2EV 的调整范围,


因此曝光补偿也不是万能的,在过于暗的环境下仍然可能曝光不足,此时要考虑配
合闪光灯或增加相机的 ISO 感光灵敏度来提高画面亮度。

一般的说,景物亮度对比越小,曝光越准确,反之则偏差加大。相机的档次有高有
低,档次高的,测光就比较准确,低的则偏差也会加大。如果是传统相机,胶卷的
宽容度是比较大的,曝光的偏差在一定范围内不会有大问题,但是数码相机的
CCD 宽容度就比较小,轻微的曝光偏差都可能影响整体的效果。
总而言之,曝光补偿的调节是经验加上对颜色的敏锐度所决定的,用户一定要多比
较不同曝光补偿下的图片质量,清晰度、还原度和噪点的大小,才能拍出最好的图
片。

注:

佳能说明书上的光圈是指 F 数值越大,景深越大。

一般人们所说的光圈是指光圈孔径,和 F 数值成反比,光圈(孔径)越大,景深越
小。

Av--光圈优先自动曝光。

Tv--快门优先自动曝光

AE-自动曝光

AF-自动对焦

AF-S--和 SAF 应该一样,是单次自动对焦相对的是连续自动对焦。 MAF-监控


AF,这个模式可以缩短对焦所需的时间。相机在快门按钮按下一半之前就会调整
焦点,让您以调整好的焦点进行构图。将快门按钮按下一半,而且 af 锁定完成时,
焦点会被锁定。

EV-曝光值,通常在进行曝光补偿时会用到这个术语。

ISO-感光度,感光度每差一档,相当于光圈或者快门相应的一档曝光值。
闲谈·一】写给“菜鸟”们的单反说明书(1)
菜鸟
2016-05-20 671 人浏览
美糖依尊爷

【关于“菜鸟”说明书的初衷】

为什么拿单反拍照看起来像卡片机?

为什么拍出的照片跟想象的不一样?

为什么没有人清楚,背景模糊的效果?

为什么拍出来都是灰色的?

这些问题基本上每天都在吧里出现,如果碰到好心人,会有人回复“看说明书”,但
更多时候,要么有人回复”50 包邮“,要么压根就没人理。

今天又看到一位吧友拍照拍成了狗,然后还误以为自己的长焦相机是小单反,闹出
了些笑话。但我的内心没有笑,只是觉得或许厂家的说明书真的不够生动,也不够
易懂,于是就写这么个篇东西,来让初学者了解自己手中的相机。

但,说明一下,了解自己的相机跟拍出好的照片是完全两个概念,不是说掌握了毛
笔的握法,就能成为一代书圣,这两者真的最多只有半毛钱关系。 【最基本的概
念·光的语言】 第一个假设,你把头蒙到很厚被子里,你能看到东西吗? 第二个假
设,你能不带防护镜直接看太阳吗?

第三个假设,如果在一片白墙里,你能看清楚一个白色的油漆点吗?

相信吧里如果没有上国家特异人士名录的奇人,大家对三个问题的答案都是”不能“。
实际上,相机如果没有特殊配件,也不能。在这里,先不讨论什么特殊配件的问
题,只是想强调,相机其实本质很简单——他只记录光。 看起来是句废话。
换个说法,相机也好,还是我们眼睛也好,太黑的地方都是黑的,太亮的地方都是
一片白的。 看起来还是句废话。

那么,如果你所在的环境里,即有很亮的地方,也有很暗的地方呢?如果不懂得控
制机器,那么相机只会按照他所能理解的光,进行忠实的记录。

*比如拍成这个样子

又比如拍成这个样子
相信拍这两张照片的人,内心是想拍成

*这个样子
*和这个样子

于是!
上面一段的经历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过,要不是相机还算值些钱,

估计马上砸相机的人会很多。

说到底,相机是个非常老实的东西,他只按照你的设定或者厂商的设定去记录一个
场景里的明暗和色彩,只是很多刚刚拿到相机的人,并不懂得相机的语言,沟通起
来有些障碍而已。
相机的语言,用诗意些的说法就是光的语言!

好吧,换个不诗意的说法,相机的语言包括光圈、快门、白平衡。

基本上,很多人看到说明书里对这三个名词的描述都会头疼,这里用大家都能理解
的方式去说说这三个东西。

好让大家在成为一代大神的道路上走得更顺畅些(花钱更多些)。

【菜鸟面前的第一座大山——快门】

这里有个最最基本的概念,快门只长在相机身上,跟镜头无关,光圈也只长在镜头
身上,没安装在相机里。你硬要说手机、卡片机这些东西,我只能”呵呵,你结婚
了难倒夫妻两变一个雌雄共体的外星人?”

回到正题。

快门最简便的认知方式,就是“快门就是你打算记录多长时间的光"

在我们手里的单反或者其他能调整快门的手机或者卡片机上,快门通常用
1/125、1/500、1s、30s、这样的数字代表。

打个比方,你用的快门式 1./125 这档时,就意味着你打算记录 1/125 之一秒的光。


以此类推,如果你的快门是 30S,那么就意味着你记录了 30 秒内的光。

知道这有什么意义?
看下这张图

*博尔特起跑图

假设你的相机快门速度是 1s,记录的是 1s 里的光,那么照片里的就不会出现博尔


特,因为他早就跑得老远老远了,这就是快门有多少分之一秒的意义,快门越快,
就越能捕捉到快速发生的场景。

正常情况下,人的活动或者说大部分生活的活动都在 1/125 分之一秒以内,因此基


本上满足这个快门速度,足够大家拍拍跳跃、校运会这些东西。

但问题也接踵而来,比如大家在 ktv 里为了记录生日吹蜡烛、与舞娘狂舞这些场景


时,内心想着
*拍成这样

*或者拍成这样

但常常拍成了这样
(如果有足够耐心,你将在 30 秒后看到画面)

为什么?

相机说”太快了,没看清楚!“

你说:”艹,你不是相机吗?”

相机说:“艹,你天黑眨眼快些,试试走道?”

写到这里,我差点想写“相机也是人,相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但感觉好像有什么
不对。

正确说法,相机也是有极限的,他在一定时间里能够记录的光也是有极限的,如果
你给他的时间就是那么点点,却让他记录很多很多的光,他也做不到,于是他只能
给你个黑的画面。

那我们怎么判断他要多久才能记录完光呢?
就是下面这排小数字从-5 到+5(机器不同,表达方式会有不同)给你一个快门时
间的参考。当箭头处于正中间时,机器会告诉你一个快门数字,比如上图里机器就
给出 1 秒这个数字(画面左下方,当然,机器不同,现实快门数据的位置也会有不
同。)

怎么理解呢?就是机器告诉你,在这样的环境下,它认为快门要开那么久,才能记
录完画面里的光。如果上图机器的快门慢于 1 秒,比如,两秒快门,那么中间的指
针就会往右移动,提醒你,画面会比正常更亮,反过来,如果你的快门快于 1 秒,
那么中间的指针就会往左移动,提醒你画面会暗些。

不过这里也包含了一些其他相机高级语言比如测光区域、点测连动,这些会在下一
次的教程里说,至于什么时候是下次,纯看节操余额。。。。

【快门慢下来的意义】

快门快大家很好理解,因为快门越快,大家越能捕捉发生得很快的一瞬间。

但如果是快门慢下来呢?

快门慢下来在摄影里的意义也很大,

*比如拍这样的照片
*又比如拍这样的照片
就像前面说的那样“快门就是你打算记录多长时间的光"

快门慢下来了,记录的光也就越多,同样产生另一个效果,快门慢下来了,也能记
录光的运行轨迹。
*还是拿这张图来说

为什么没拍下车流呢?因为车开太快了,来不及拍下来。

为什么车灯的光拍了下来,还连成线呢?车灯亮,相机记下来了,又因为车灯跟着
车走,这些车灯发的光就一点一点连成了线。

那为什么房子和右下角的车都能拍下来呢?因为房子有灯,右下角的车停在路灯下,
被照亮了,加上不动,相机 tmd 也没办法拍出他动的样子。

但又一个问题接踵而来,跟快门越快,记录的光越少道理相反,快门越慢,相机记
录的光越多,但就会出现另一个情况——一片白茫茫的。
*比如我们想快门慢下来拍星轨

*却拍成了这个样子

(如果你有耐心,15 秒后这图也还是这样

为什么会一片白茫茫?

因为相机记录的光太多了,充满了整个画面,所以就一片白茫茫了。

还有一种浅显的比喻方式,你在黑板上用白粉笔写字,本来只用写一个“艹”字,那
么这个艹字是很容易看见的。但你老师罚你写十万遍,并且只能在这块黑板上面写,
那么这块黑板就会被白色的”艹“字占满,直到没地方写后,黑板变成块白板。

相机语言里,这种情况就叫过曝。

好在有前面所提到的这幅图

只要你按刻度来,不让他往右走得太远,照相一片白茫茫的情况是不会发生的。。

慢着,”往右走得太远会一片白茫茫“,好像我发现”白色恐怖“跟”极右主义“的关系
了。

【残酷的事实】

事不顺心十有八九。

拍照也是一样。
比如说,当你希望快门快些记录生日派对吹蜡烛的场景,无论怎么调快门,机器都
告诉你必须得 3 秒才能完整记录,你肯定觉得”3 秒钟?麻痹,3 秒钟女神都开始切
蛋糕了!“

又比如,你想让快门慢下来,拍下天空中云彩流动的样子,相机确告诉你,慢不下
来,要是慢到 1 秒,画面就是一片白,你肯定会觉得”1 秒钟云他妈的还没动一毫
米呢!还流动个 P 啊!“

这时候,另一个办法就出现了——调整光圈!

【菜鸟面前的第二座大山——光圈】

很多人在讲光圈这个概念的时候都会把光圈比喻成眼睛的瞳孔,还拿猫举例子。
比如,猫在暗处,瞳孔放大,看得就清楚。

呃,不过好像逻辑不太对,因为,光线足时,猫的瞳孔是这样的

难倒瞳孔收缩就看不清楚?

对于光圈的理解,个人认为最简单的说法还是”快门决定你记录多长时间的光,而
光圈决定你记录多大数量的光。“

换句话来说,光圈越大,那么你那一瞬间记录的光强度越大,光圈越小,你在那一
瞬间记录的光强度就越小。

只是这里有个稍微转弯的事情,相机里,光圈大小是按阿拉伯数字排序进行的,1
排在前面,所以 1 大,以此类推,5.6、8.0、22 排在 1 的后面就是小的意思。切记
切记!

【光圈的作用】

像前文说的那样,光圈越大,进的光越多,光圈越小,进的光越小。

配合上快门就很好理解了。

光圈越大,进光越多,快门记录光的时间就会缩短。
光圈越小,进光越少,快门记录光的时间就会延长。

*回到生日派对现场

如果这样的环境下,你想记录大家的动作瞬间,快门速度 1 秒钟肯定是不够的,但
强行把快门调快,画面就会暗下来,甚至变成全黑,这时候,把光圈开大就能解决
了。因为光圈越大,进光越多,
快门记录光的时间就会缩短,意味着你能通过快门速度的提高记下他们的表情和动
作。

*再回到夜景车流现场

如果这样的场景里,你希望记录 30 秒的车流,却被相机告诉你会拍成一片白茫茫
时,把光圈缩小,减少进光量,就能延长快门的记录时间,拍出 30 秒的车流。

【别做刻舟求剑的事!】

说白了,摄影最核心影响因素就是光圈和快门的组合。但很多人都希望别人能整理
出一套白痴般的数据参数供参考。

比如,拍夜景要什么光圈和快门啊?

比如,拍流水流云要什么光圈和快门组合啊?
比如,拍我们学校的 mini 博尔特游 50 米自由泳要什么光圈快门组合啊?

标准答案就是”没有标准答案“

好比,你在山西挖煤,500 米就挖到了,然后我照你的数据,回广西,随便找个小
区打 500 米洞就能出煤?

拍照也一样,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光线,就会有不同的光圈和快门组合,这东西没
有固定的。

【一切的实际操作标准都在这里!】

小结: ·看取景器或者液晶屏的曝光指数条

·如果你想快门快些,记录快速场景或者瞬间场景,又不想变画面变暗,那么就开
大光圈 ·如果你想快门慢些,记录的场景又不过亮,那么就缩小光圈

·无论你想怎么样,请对照上图的曝光指数条操作,免得画面过暗或过亮

【光圈的另一大特点】

光圈的大小除了控制进光量,
进而影响快门速度外,光圈大小还有一大特点,就是控制景深。

什么是景深?

听不懂”景深“是什么意思?

这样解释吧,当光圈越大是,你拍的画面更容易出现下面的效果

就是背景模糊的意思!

那光圈越小呢?

背景就不那么模糊了呗!

当然,要实现背景模糊还有其他的两个办法,比如你的镜头离你想拍的东西近些再
近些,大家可自己竖起手指(中指也可),不断的靠近自己眼睛,是不是发现背景
开始变模糊了?
同理,另一个让背景模糊的办法就是用看得远的镜头(标准术语长焦镜头),看近
处的东西,它的背景也会变模糊,感觉跟你自己竖手指拉近看的情况一样。

这两个问题下次教程也会说到。

这种现象统称”景深“

【快门与光圈之外的一个问题——ISO】

上面的介绍,基本上就是快门与光圈的基本内容,当然,还有一小部分等下会做补
充。

这里先讲一下另一个感念——ISO

ISO 基本上是个少儿不宜的问题,因为 ISO 的全称是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翻译成中文就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意思,这样的话题当然只适
合成年人!

好吧,上面关于 ISO 的解释仅仅是我复制粘贴百度百科时弄错的。

在相机里,ISO 的意思是感光度。它在相机的取景器里一样会标注出来。设置数值
从 50-52400 不等,如果你的相机不是特别名贵那种,一般能够调整的 ISO 范围是
100-6400 之间。

什么意思呢?

顾名思义,感光度越高,相机能够捕捉的光就越亮,画面的亮度也就越亮,从而可
以提高你的快门速度,且在不改变光圈大小的情况下。
这就带来一个好处,比如你拍暗的地方,光圈已经开到最大了,快门速度还是很慢,
这时候你就可以调高 ISO 数值,提高整个画面的亮度,获得即保证快门速度,又
保证画面亮度的结果。

同时,提高 ISO 也带来一个坏处,就是画面画质会有损伤,

ISO 数值越高,画质损伤越大。 ISO 数值大到一定程度,你拍的画面就会变成下面


的样子

通常,市场在售的单反相机(不包括年代久远的二手机),ISO 在 800 以内都能保


证画面很漂亮。

如果大家在选购相机前或者是已经买了相机又想知道自己相机 ISO 画质影响情况,


可以百度”XXX(你想进型号)+iso“就能获得这方面的画质对比。

当然,在器材知识万能的单反吧,你也可以很轻松的获得这样的对比图片,只要你
把《麻烦哪位说说 XXX 相机 ISO 画质如何》的标题,改为《XXX 的高感就是泡
翔!》,一般一天之内都会有大量热情洋溢的吧友热心回答你这方面的问题。

【快门与光圈知识的补充 1】

1、安全快门
广义上说,每一个镜头都有对应的安全快门数值,比如你的镜头焦距是 200mm,
那么安全

就是 1/200,如果你镜头的焦距是 18mm,那么你镜头的安全快门就是 1/18。以此


类推。

什么?你不知道你镜头的焦距?即使你买相机没问售货员,放心,镜头焦距参数也
刻在了镜头上!!

对这个安全快门的定义也仅仅是广义上的,具体使用时还是得根据你要拍的东西而
定,安全快门只是你拍照相机不会跟着你正常呼吸一起抖动而拍片模糊的一个参考。

当你要拍蜜蜂拍翅膀,鲤鱼跳龙门这类转瞬即逝的画面时,还是力争把快门控制在
1/200 吧。

2、最佳光圈

光圈并非越大越好,因为光圈越大,成像质量也会下降,表现就是”肉“,换成人话,
就是画面不够锐利,看起来中感觉有些模糊和朦胧。

同理,在大家想拍一些慢快门画面时,一味的收缩光圈也会破坏画质,表现就是画
面的边缘开始破损.

不过,每只镜头都有它画面表现最佳的光圈数值,虽然每只镜头都有所不同,但大
部分情况下,光圈在 5.6、8.0 这两个数值时表现都比较优异,只是这两个光圈数值
都不算大,所以虚化效果,和进光量都一般。

【其他的一些】

1、光圈怎么才算是大,才能拍人背景模糊?

基本上光圈大于 2.8 的都可以认为是大,也可以基本实现拍人头像、人物半身照背


景模糊的需求(全身照要背景模糊还得考虑焦距长短,就是能得远的意思)。

目前已知的最大光圈是 0.7(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人眼折算成光圈大概是 1.0.。


普遍市场在售的大光圈镜头都在 1.4-2.8 之间。

只是除了及其个别的镜头,他们都不便宜。

2、什么镜头光圈即可够大,画面也够锐利?

贵的那种,且非常贵

3、为什么一些镜头光圈只有 2.8 也卖那么贵?

因为那些镜头都能拉进拉远,所以贵。
4、快门速度有些机器最快只到 1/4000 秒,、有些则到 1/8000 秒,有什么区别?

如果,钱够,选择 1/8000 秒,因为你也不确定,万一哪天你真的要用呢?虽然这


种可能性不大。但广义上说,能够实现 1/8000 快门速度的机器,本身其他素质也
不错(单单指同一时代出品机器的横向比较)

5、为什么我的机器快门最长速度只到 30s?

一般都可以通过快门线控制更长的快门时间,这类操作被称为 B 门操作,快门时
间可由你自己控制。坏处是,过长的快门时间是有可能引起机器损伤的。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