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 104 ·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 February 2020, Vol.36, No.

·综 述·
虐待儿童致皮肤损伤及骨折的法医学意义
曹喆 1,侯晓宁 1,安志远 2,3,赵东 2
(1. 鞍山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辽宁 鞍山 114001;2. 中国政法大学 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司法
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北京 100088;3. 上海公安学院,上海 200137)

摘 要:近年来,我国虐待儿童致伤、致死的案件时有发生,未被发现的虐待儿童案件可能更多。而许多
儿科医生和法医都缺乏虐待儿童方面的专业知识及正规培训,导致许多虐待儿童案件被漏诊、误诊及错误
鉴定的发生。本文复习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及我国国情,初步总结出关于虐待儿童案件
的临床诊断及法医学鉴定要点,以期为虐待儿童案件的早期发现、准确鉴定及受虐儿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
疗保护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法医学;虐待儿童;创伤和损伤;皮肤;骨折;综述
中图分类号:DF795.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2116/j.issn.1004-5619.2020.01.020
文章编号:1004-5619(2020)01-0104-05

Forensic Significance of Skin Injury and Fracture Caused by Child Abuse


CAO Zhe1, HOU Xiao-ning1, AN Zhi-yuan2,3, ZHAO Dong2
(1. Criminal Investigation Detachment, Anshan Public Security Bureau, Anshan 114001,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Evidence Science, Ministry of Educati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Ju⁃
dicial Civilization,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Beijing 100088, China; 3. Shanghai Po⁃
lice College, Shanghai 200137,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ases of child abuse that result in injuries and death have occurred from
time to time in China, and there may be more undetected child abuse cases. However, many pediatri-
cians and forensic doctors lack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formal training in detecting child abuse,
which leads to the missed diagnosis, misdiagnosis and misidentification of many cases of child abuse.
This paper reviews a large number of relevant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s, combined with practi-
cal work experience and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preliminarily summarizes the main points of clini-
cal diagnosis and forensic identification of child abuse cases,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help for early
detection,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child abuse cases and timely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and protection
for abused children.
Keywords:forensic medicine; child abuse; wounds and injuries; skin; fracture; review

近年来,虐待儿童致伤、致死案件在我国时有发 种身体和(或)情感虐待、性虐待、忽视、疏忽、商业或
生,虐待儿童最常见也最易被发现的多为皮肤及骨骼 其他剥削,给儿童的健康、生存、发展或尊严造成了实
损伤,但许多儿科医生及基层法医常常缺乏这方面的 际伤害或潜在伤害[1]。通常有四种常见的虐待儿童方
知识,导致许多虐待儿童案件被漏诊、误诊及错误鉴 式 :躯 体 虐 待 、性 虐 待 、精 神 虐 待 、忽 视 ,其 中 躯 体 虐
定。本文重点介绍虐待儿童案件中皮肤损伤及骨折 待、性虐待分别约占 70%、25%[2-3]。
的法医学意义。 2016 年,美国约有 1 750 名儿童死于虐待或忽视。
我国虐待儿童的比例也很高,据统计约 40% 的儿童在
1 虐待儿童的流行病学 过去的一年里曾遭受过轻微的躯体虐待,20% 的儿童
虐待儿童是对 18 岁以下儿童的虐待和忽视行为, 遭受过严重的躯体虐待[2,4]。大部分受虐儿童年龄在 1~
包括在一种责任、信任或有影响力的亲密关系中的各 12 岁,其中约有 79% 的虐待儿童死亡案件发生于 4 岁

作者简介:曹喆(1975—),男,主任法医师,主要从事法医学现场勘验及检验鉴定;E-mail:897286955@qq.com
通信作者:赵东,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法医病理学和法医物证学研究;E-mail:
dzfslm@163.com
法 医 学 杂 志 2020 年 2月 第 36 卷 第1期 · 105 ·

以下的婴幼儿。虐待儿童的发生率随着儿童年龄的 也 有 助 于 虐 待 儿 童 的 诊 断 ,如 四 肢 特 别 是 腕 部 和 前
增长而逐渐下降 [5-6]。有 50% 的受虐儿童可能会受到 臂、上臂、大腿及婴儿踝关节周围的环绕性挫伤,这些
多次虐待,如果在最初受到虐待时未被发现,这样的 部位都是施虐者便于用手抓捏的部位[10]。
虐待行为可能会持续数月或数年,并可能导致 10% 的 如果根据皮肤挫伤颜色变化推断此处损伤的形
[3,5]
儿童因受虐而死亡 。 成时间与父母或监护人给出的时间有很大的差异,要
大多数虐待儿童案件的施虐者是受害儿童的父 怀疑儿童受到虐待。同时,明显不同颜色的挫伤表明
母、住在家里的朋友、监护人或临时保姆,极少数是同 不同时间的伤害行为,这是持续反复虐待的标志[10]。
胞兄弟或其他孩子。我国学者 [3-5,7] 认为,对子女进行 儿童有多种皮肤疾病、血液疾病等会呈现类似挫
心理伤害和体罚的多为母亲,而严重体罚甚至是躯体 伤的表现,如大疱性脓疱病、多形红斑、过敏性紫癜、
虐待的施虐者多为父亲。这些施虐者常常是孤独、悲 荨麻疹、血管瘤、先天性黑素细胞痣、结缔组织病、结
伤、易怒的年轻父母,控制冲动能力差,处于极大的生 节性红斑、植物光照性皮炎、凝血功能障碍等。另外,
活压力之下,身体上和精神上都已疲惫不堪,许多人 传统医学中某些治疗手法(如拔罐)也可能形成类似
在 儿 童 时 期 也 曾 遭 受 过 虐 待 ,如 果 此 时 出 现 家 庭 危 于皮肤挫伤改变。因此,必要时可以聘请专科医生协
机,虐待儿童案件更容易发生 [3,5,7-8]
。只有 10%的施虐 助鉴别诊断[5-6,11,13]。患有凝血功能障碍的儿童易于出
者被认定患有精神疾病 [3]。另外,许多施虐者有酗酒 现挫伤或轻微外伤后即造成多量失血,所以在儿童出
史或吸毒史 [1,3,7]
。同时,儿童也有许多行为特点容易 现无法解释的挫伤时,需要检查凝血功能[5,11]。
刺激施虐者,如急躁、固执、活动过度、不停地哭泣、不 身体背侧的挫伤要注意与胎斑区别:胎斑是一种
良的睡眠习惯、故意把浑身弄湿或弄脏等行为或者未 胎记,常见于臀部的下部和腰骶部,也可见于背部、肩
能满足父母的期望值;有些儿童可能患有复杂的疾病 部及四肢,边界不清楚,出生时即有,经数月或数年后
或发育异常,如长期腹泻、呕吐、脑瘫、湿疹、智力迟钝 逐渐变淡;切开胎斑,皮下组织内没有出血,显微镜检
等;早产也可能成为儿童受虐的风险之一;另外,社区 查没有急性出血、炎症反应、充满含铁血黄素的巨噬
和社会的一些特点也会增加儿童受虐的风险 [1,3,5,8-9]
。 细胞及铁质的沉积[3,5-6,13-14]。
处 理 虐 待 儿 童 案 件 时 ,检 验 皮 肤 和 骨 骼 损 伤 情 2.2 口唇损伤
况,可以揭示那些儿童因太小而不能说或因为害怕而 口 唇 损 伤 是 虐 待 儿 童 的 主 要 诊 断 性 所 见 ,尤 其
[10]
不敢说的事实 。 是 唇 系 带 的 撕 裂 和 较 大 儿 童 牙 齿 的 松 动 脱 位 ,多 系

2
施虐者暴力将乳头塞入婴幼儿口中或者打击其面部
皮肤损伤的法医学意义 所 致 ;但 要 排 除 复 苏 过 程 中 气 管 插 管 等 行 为 形 成 的
2.1 皮肤挫伤 可能 [9-10 ,14-15] 。
在躯体性虐待儿童案件中,皮肤挫伤是最常见的 2.3 咬伤
[5,8,11]
损伤类型 。儿童的年龄、挫伤的位置及挫伤的图 咬伤被认为是虐待儿童行为中具有特殊意义的
案印痕样式都有助于确定挫伤的形成原因 。对于小 [11]
损伤 [16]。许多咬伤都是由施虐者(多为母亲)形成的,
于 9 个月、尚不能自主爬行的婴儿身上的挫伤,如果能 但儿童自己也会形成身体上的咬伤,特别是在手和胳
排除疾病所致,应怀疑虐待儿童的可能,同时还要考 膊上。因此,儿童上肢的咬伤一定要与自己的牙模进
虑 有 无 其 他 损 伤 ,如 骨 折 、硬 脑 膜 下 血 肿 [5- 6,8- 9,11- 13]
。 行比较,排除自伤的可能性 [3,10]。儿童身上的成人咬
初学走路的孩子和学龄儿童在身体的前侧如前额、膝 痕,则要高度怀疑是否是躯体虐待或性虐待所致 [11]。
盖、小腿前侧及其他骨质突起的部位常常会见到意外 成人咬痕与儿童咬痕可以通过上颌牙齿两颗尖牙间
摔跌形成的挫伤,头部意外性挫伤多见于额部、下颌 距来区别,成人的两颗尖牙直线距离超过 3 cm[5,11]。
部及枕部正中。当挫伤出现在通常受保护的部位,如 2.4 烧烫伤
颊部、耳垂、颈部、躯干部、臀部、外生殖器、大腿内侧 约 10% 的儿童躯体虐待会涉及烧烫伤,大多数的
的时候,要格外怀疑是否虐待所致。远离骨质突起部 虐待性烧烫伤发生在 1~3 岁的儿童,儿童故意烧烫伤
位的挫伤,身体上多发的挫伤特别是成簇出现时,不 的死亡率高于意外烧烫伤[3,5-6,11]。
同愈合阶段的多发挫伤或者具有某种工具或绳索特 虐待儿童案件中的烧伤多为使用燃烧的香烟、火
殊图案印痕(如手拳、皮带扣、棍棒或皮鞭)的挫伤,都 炉、暖气片或烙铁形成的直接接触性烧伤,与挫伤一
要怀疑虐待儿童 [3,5-6,8-9,11-14]
。 4 岁以下的儿童很少出 样,烧伤可以反映致伤物的形态特征 [3,5,11]。虐待时烙
现手部的意外性挫伤 [13]。某些特殊部位的皮肤挫伤 铁 或 其 他 物 体 的 接 触 性 烧 伤 会 留 下 清 晰 的 印 痕 ,烧
· 106 ·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 February 2020, Vol.36, No.1

伤深度均匀一致,边界清楚;而意外接触性烧伤时,儿 意外伤害证据(如交通事故、高坠),否则颅底骨折或
童由于疼痛刺激本能的屈曲反应会使其离开热源, 多发、复杂、凹陷性或跨越骨缝的颅盖骨骨折并伴有
因此,仅仅遗留下物体的一部分印痕,且烧伤深浅不 颅内损伤多是虐待的指征[3,15,19,21-23]。
一 [5,11]。位于儿童背部或臀部的香烟烧伤比面部的香 3.2 肋骨骨折
烟烧伤更可能是故意虐待所致,因为面部的香烟烧伤 虐待导致的儿童肋骨骨折很常见,可出现于肋骨
可能是儿童在奔跑时撞在成人拿在手中的香烟上。意 的任何部位,多见于后肋靠近肋椎关节、距离肋骨头
外性香烟烧伤常常呈较表浅的椭圆形或离心状。多 约 1 cm 处(此处的肋骨向后移位时,可呈杠杆样撬压
发的香烟烧伤特别是烧伤呈大小一致的圆形,呈簇状 在椎骨横突的末端),常是双侧性、多发性,且常常由于
[11]
分布在面部、背部及四肢时应高度怀疑虐待儿童 。 遭受反复多次外伤而呈不同的愈合状态 [3,9-10,14-16,21-22]。
热水烫伤是非常常见的虐待儿童的形式。施虐者 多发的后肋骨折在小婴儿中常见,多系被成年人从腋
双手托举儿童的腋下将其浸于滚烫的热水中,通常会 下强力抓住并从两侧挤压或直接损伤所致,特别提示
导致其臀部、大腿或腰部出现水平线状的烫伤;由于 虐待儿童;腋下的肋骨骨折更可能是由于前后方向的
对疼痛的反应,儿童的髋、膝和踝关节会屈曲,腘窝及 压迫造成的;如果儿童胸部遭受拳打脚踢或撞击在硬
踝关节前侧会形成皮肤皱褶而不会被烫伤,如果大腿 物上可以发生受力处的直接肋骨骨折;肋软骨连接部
向上抬起紧贴腹部,腹股沟处的皮肤也不会烫伤;由 位的骨折少见,但如果发生,即与暴力有关,表明胸部
于儿童的双手举起及施虐者托举儿童的腋下,因此通 的一侧受压,压力向对侧传导,在肋骨的固定点发生
常儿童的双手及腋下也不会出现烫伤。如果施虐者 骨折[3,10,14,16,21-22]。
用力将儿童压入热水中,导致儿童的臀部或双脚紧贴 有研究[24]报道了 8 例出生在医院且还未出院的新
在容器(浴盆、水桶等)的底部,臀部或双脚的受压部 生儿,X 线检查都发现了肋骨后段骨折,多为产伤,可
[3,5,14-15]
位可能不会被烫伤或者程度低于周围的皮肤 。 以明确排除父母虐待所致;婴儿期佝偻病也会出现肋
再如施虐者仅将儿童的手或脚浸没于热水中,儿童的 骨后段的骨折。因此,对于新生儿及婴儿肋骨后段骨
[5,11]
手脚皮肤烫伤会呈手套或袜子样分布 。虐待导致 折要慎重解释,早产儿也会出现肋骨骨折。
的浸没性烫伤通常深度均匀一致,在烫伤皮肤与正常 研究结果 [3,14-15,19,22] 表明,婴幼儿的肋骨骨折在心
皮肤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相反,由于热液体导致的 肺 复 苏 过 程 中 很 罕 见 。 因 此 ,如 果 其 他 方 面 都 很 健
意外性烫伤常常分布于身体的前侧,烫伤的严重程度 康,那么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按压胸廓不应该被认为是
随液体沿着皮肤表面向下流注逐渐冷却而减轻,烫伤 造成婴幼儿肋骨骨折的合理解释。再者,心肺复苏中
形态不规则,轻重不一,经常在同一部位同时可见到 造成的肋骨骨折多位于前胸部靠近胸肋骨结合处或
烫伤和未烫伤的皮肤。在虐待浸没性烫伤时通常不 沿着肋弓的前面、侧面锁骨中线处呈线性排列,通常
会出现液体飞溅性烫伤,而意外性烫伤时会由于儿童 两侧对称性分布,心肺复苏一般不会导致后肋骨折。
[3,5-6,11,15]
受到疼痛刺激后退而常见液体飞溅性烫伤 。 新生儿期以外的婴幼儿如果没有明显的意外性
许多皮肤疾病会出现类似烧烫伤的皮肤改变,如 外 伤 史 或 内 在 的 骨 质 疾 病 ,无 法 解 释 的 肋 骨 骨 折 尤
蜂窝组织炎、晒伤、药物疹、接触性皮炎、植物光照性 其是新旧不等的多发肋骨骨折往往意味着虐待的发
皮炎、疱疹样皮炎、皮肤烫伤综合征、大疱性固定性药 生[3,10,14,16,18,20-23]。在反复虐待的案件中,婴幼儿身上可
疹、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等,一 能会同时存在新鲜和愈合期的肋骨骨折或者骨痂处
[5]
定要注意鉴别,必要时咨询皮肤科医生 。 又有新鲜的肋骨骨折,表明身体同一部位遭受到多次
损伤[3]。如果影像学检查发现婴幼儿仅有一处独立的
3 骨折的法医学意义 肋骨骨折,要对其进行全面的临床检查,以查明是否
骨折是第二种常见的儿童虐待性损伤,多发生在 存在其他虐待性损伤[22]。
2 岁以下的儿童,有研究发现,80% 的虐待儿童造成的 3.3 四肢长骨骨折
骨折发生在 18 个月以下的婴幼儿,没有发生在 5 岁以 四肢长骨特别是肱骨和股骨,是虐待儿童中常见
5 岁以上儿童的骨折多为意外性骨折
上的儿童, [3,14,17-21]
。 的骨折部位,大多数发生在 2 岁以下的婴幼儿,能够
3.1 颅骨骨折 独立行走的儿童更多为意外性骨折 [3,17,19,23]。猛烈地
日常生活中婴幼儿意外从婴儿椅、桌子、沙发或 摇 晃 儿 童 的 手 腕 或 脚 踝 、拉 住 儿 童 的 胳 膊 或 小 腿 拖
床上摔落很少导致颅骨骨折,或偶尔造成单纯性的线 拽、剧烈摇晃儿童的四肢是儿童四肢长骨骨折常见的
状骨折但不伴有明显的脑损伤。因此,除非有明显的 机制,即骨折多是由于扭曲、拉伸或旋转产生的应力
法 医 学 杂 志 2020 年 2月 第 36 卷 第1期 · 107 ·

造成的,而不是直接打击所致[3,10]。 的颈椎骨折与虐待性头部损伤高度相关[3,21-22]。
长骨干的螺旋形、斜形骨折通常是由于四肢的扭 3.5 虐待儿童案件中骨折的法医学鉴定
曲或旋转外力所致。如果在 15 个月以下尚不会独立 虐待造成的儿童骨折,要与可以导致骨骼异常脆
行走的孩子身上出现四肢长骨(如股骨、肱骨)的螺旋 性的“脆骨症”所致的病理性骨折区别。患有脆骨症
形或斜形骨折常常提示虐待,但螺旋形、斜形骨折也 的儿童即使是轻微的外力,哪怕是正常的接触、甚至
可偶见于婴幼儿意外摔倒或其他意外性原因(如婴儿 婴儿的自主活动,都可能造成可观察到的骨折[10,16]。导
翻身时上肢过度伸展造成肱骨螺旋形、斜形骨折)。长 致骨骼脆性增加的疾病包括婴儿期佝偻病、维生素 C
骨干横形骨折是由于直接打击或将骨骼弯曲形成的, 缺乏病、铜缺乏、遗传性佝偻病、门克斯综合征、胆道
[3,10,14,17-23]
通 常 是 意 外 所 致 ,但 也 有 虐 待 形 成 的 可 能 。 闭 锁 、成 骨 不 全 、早 产 、骨 髓 炎 、丙 酸 血 症 、肌 纤 维 瘤
肱骨髁上骨折、肱骨髁间骨折最常见的机制就是摔跌 病、先天性梅毒、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应结合临
所致,特别是能够行走的儿童髁上骨折不太可能是由 床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
于虐待造成的,尺骨的青枝骨折也多见于意外摔跌, 析,与虐待性损伤相鉴别,如有必要,还需对儿童进行
[17-20]
但也有虐待造成肱骨髁上骨折的报道 。 骨组织活检 [15,19,21,24]。但如果婴幼儿出现多发性骨折
虐待还可能损伤儿童长骨的骨骺及干骺端,尤其 并伴有多发性其他类型的虐待性损伤,就不应再考虑
是婴儿和初学走路的儿童,形成典型的骨骺及干骺端 骨骼疾病的可能性[15]。
损伤,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干骺端的撕脱、骨骺边缘碎 由于尸体解剖可能会遗漏四肢骨折及邻近肋椎
片状骨折或者桶柄状骨折 [3,10,19,21-22]
。 1~2 岁以内的婴 关节处的骨折。因此,有学者 [3 ,9-10 ,15-16 ,19 ,21] 认为,小于
幼儿出现典型的骨骺及干骺端损伤对于虐待儿童高 2 岁的疑似遭受躯体虐待的儿童尸体在解剖前都应
度特异,尤其是碎片状骨折是虐待儿童行为的特异性 该进行全身骨骼的影像学检查,尤其是伴有明显的新
病理改变;最常见的干骺端损伤部位是股骨远端、胫 鲜确切骨折或颅内损伤的儿童出现隐匿性骨折的可
骨近端、胫骨远端和肱骨近端,产生这样的损伤所需 能性更大。
要的力量在意外性损伤如摔跌中并不常见,常是由于 骨折与其他损伤一样,不能孤立地解释,要与儿
婴幼儿被抓住四肢并且被强力牵拉、扭转或摇晃,形 童的医疗史、社会史、发育程度以及病史、案情、骨折
成作用于骨骺的扭曲、牵拉及剪切性应力造成的;其 部位类型、骨折成伤机制、有无其他损伤及周围环境
中胫骨干骺端、股骨远端和肱骨近端的骨折被认为与 等结合判断。总之,没有一种骨折类型和任何一处孤
[3,10,14-15,17-19,21-23]
摇晃性损伤高度有关 。 立的骨折可以绝对区别虐待和意外性骨折,意外性损
[21,24-25]
在实际案件中,有学者 发现,典型的干骺端 伤形成的骨折,虐待同样可以形成 [3,18-20,22-23]。在某些
损伤也可能是由于佝偻病等代谢性骨骼疾病所致,组 案件 [3] 中,骨折与其他损伤的共存可用来确定损伤机
织病理学发现的干骺端损伤还可能是制片过程中形 制,如颅脑损伤伴有肋骨或长骨的骨折、内脏损伤时,
成的人工假象。另外,剖宫产、难产、儿童的畸形矫正 应考虑虐待所致,除非有其他方面的证据明确表明是
治疗甚至正常的理疗都可能造成干骺端的损伤,故仅 其他原因所为。
仅依靠干骺端的损伤是不能得出虐待儿童的诊断的。 一般情况下,尸体检验过程中发现如下的骨折情
在虐待儿童案件中偶尔会遇到骨膜与其下的骨 (1)18 个
况要仔细检查以排除虐待儿童 [8,10,18,20-21,23]:
质分离。在婴儿,骨膜疏松地附着在其下的骨质上, 月以下的婴幼儿如果没有明显的外伤史或已知导致
很容易通过扭曲或旋转即造成两者的分离,撕裂的血 (2)儿童出现的骨折
骨骼脆性增加的疾病,出现骨折;
管出血积聚于骨膜下腔隙中,形成骨膜下血肿,常见 (3)多发骨折,特别是不同愈合
与其发育程度不一致;
于手臂和大腿 [3,10,14]
。骨膜下疏松组织是一种正常的 (4)骨骼正
状态的多发骨折,且没有充分合理的解释;
[3]
生理现象 ,应与骨膜下血肿相区别。 (5)还不会
常且没有重大事故史的儿童出现肋骨骨折;
3.4 其他骨折 (6)特
走路的儿童出现股骨骨折,特别是螺旋形骨折;
虐待儿童案件中锁骨骨折相对罕见,锁骨远端的 殊类型的骨折也要怀疑是否虐待所致,如婴儿肋骨骨
骨折通常是由摇晃牵拉一侧胳膊产生的间接应力造 折和典型的干骺端损伤。
[10,14-15]

4
成,提示虐待性损伤 。肩胛骨、胸骨和骨盆的骨
小 结
折也很罕见,如果能排除明显的意外性损伤(如交通
事故),则很可能是虐待行为造成的 [10,21-23]。椎体压缩 虐待儿童致伤、致死的案件时有发生,而许多给
性骨折、特别是椎体棘突骨折也是虐待的证据,儿童 予儿童诊疗的临床医生及检验鉴定的法医都缺乏虐
· 108 ·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 February 2020, Vol.36, No.1

待儿童方面的专业知识及正规培训,导致许多案件被 view[J]. Arch Dis Child,2005,90(2):182- 186. doi:


漏诊、误诊及错误鉴定的发生。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 10.1136/adc.2003.044065.
[13] MAGUIRE S. Bruising as an indicator of child
文献,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及我国国情,初步总结了关
abuse: When should I be concerned?[J]. Paediatr
于虐待儿童案件的临床诊断及法医对皮肤和骨骼损
Child Health, 2008, 18(12): 545-549. doi: 10.1136/adc.
伤的鉴定要点,以期能为虐待儿童案件的早期发现、 2003.044065.
准确鉴定及受虐儿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保护提供 [14] DIMAIO V J,DIMAIO D. Forensic pathology[M].
一些帮助。 2nd ed. New York:CRC Press,2001:352-380.
[15] DOLINAK D,MATSHES E V,LEW E O. Foren-
参考文献: sic patholog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M]. California:
[1] World Health Orgnization. Child maltreatment[EB/ Elsevier Academic Press Inc.,2005:369-409.
OL]. (2016-09-30)[2019-06-27]. https://www.who.int/ [16] 陈忆九,王慧君 . 法医病理司法鉴定实务[M]. 北京:
news-room/fact-sheets/detail/child-maltreatment. 法律出版社,2009:363-369.
[2]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hild CHEN Y J,WANG H J. Forensic pathology foren-
abuse and neglect prevention[EB/OL]. (2018-04-10) sic practice[M]. Beijing:Law Press,2009:363-369.
[2019-06-27]. https://www.cdc.gov/violenceprevention/ [17] ROSADO N,RYZNAR E,FLAHERTY E G. Un-
childabuseandneglect/index.html. derstanding humerus fractures in young children:
[3] SPITZ W U,SPITZ D J,FISHER R S,et al. Spitz Abuse or not abuse?[J]. Child Abuse Negl,2017,73:
and Fisher’s medicolegal investigation of death: 1-7. doi:10.1016/j.chiabu.2017.09.013.
Guidelin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pathology to crime [18] CORDNER S,EHSANI J,BUGEJA L,et al. Paedia-
investigation[M]. Springfield:Charles C Thomas Pub tric forensic pathology:Limits and controversies[M].
Ltd,2006. Victoria: Victorian Institute of Forensic Medicine,
[4] JI K, FINKELHOR D. A meta- analysis of child 2007:155-157.
physical abuse prevalence in China[J]. Child Abuse [19] FLAHERTY E G, PEREZ- ROSSELLO J M, LE-
Neglect,2015,43:61- 72. doi:10.1016/j.chiabu.2014. VINE M A, et al. Evaluating children with frac-
11.011. tures for child physical abuse[J]. Pediatrics,2014,
[5] SWERDLIN A, BERKOWITZ C, CRAFT N. Cu- 133(2):e477-e489. doi:10.1542/peds.2013-3793.
taneous signs of child abuse[J]. J Am Acad Derma- [20] KEMP A M,DUNSTAN F,HARRISON S, et al.
tol,2007,57(3):371-392. doi:10.1016/j.jaad.2007.06. Patterns of skeletal fractures in child abuse: Sys-
001.
tematic review[J]. BMJ,2008,337:a1518. doi:10.
[6] MUDD S S, FINDLAY J S. The cutaneous mani-
1136/bmj.a1518.
festations and common mimickers of physical child
[21] PROSSER I M,HARRISON S K. Interpreting frac-
abuse[J]. J Pediatr Health Care,2004,18(3):123-129.
tures in child maltreatment[J]. Paediatri Child Health,
doi:10.1016/j.pedhc.2003.11.004.
2016,27(1):28-32. doi:10.1016/j.paed.2016.10.003.
[7] VIEIRA D N. Forensic medicine- from old problem
[22] HATTINGH L. Non- accidental injury[J]. Curr Or-
to new challenges[M]. Rijeka:InTech,2011.
thop,2007(21):301-309.
[8] SCHILLING S, CHRISTIAN C W. Child physical
[23] PIERCE M C, KACZOR K, LOHR D, et al. A
abuse and neglect[J]. Child Adolesc Psychiatr Clin
practical guide to differentiating abusive from acci-
N Am,2014,23(2):309-319. doi:10.1016/j.chc.2014.
dental fractures:An injury plausibility approach[J].
01.001.
Clin Pediatr Emerg Med,2012,13(3):166-177. doi:
[9] CHRISTIAN C W. The evaluation of suspected child
10.1016/j.cpem.2012.06.009.
physical abuse[J]. Pediatrics,2015,135(5):e1337-
[24] CANNELL J J,HOLICK M F. Multiple unexplained
e1354. doi:10.1542/peds.2015-0356.
fractures in infants and child physical abuse[J]. J
[10] SAUKKO P,KNIGHT B. Knight’s forensic patholo-
Steroid Biochem Mol Biol,2018,175:18- 22. doi:
gy[M]. 3rd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0.1016/j.jsbmb.2016.09.012.
Inc,2004.
[25] MILLER M, MIRKIN L D. Classical metaphyseal
[11] JINNA S, LIVINGSTON N,MOLES R. Cutaneous
lesions thought to be pathognomonic of child abuse
sign of abuse: Kids are not just little people[J].
are often artifacts or indicative of metabolic bone
Clin Dermatol,2017,35(6):504-511. doi:10.1016/j.
disease[J]. Med Hypotheses,2018,115:65- 71. doi:
clindermatol.2017.08.002.
10.1016/j.mehy.2018.03.017.
[12] MAGUIRE S,MANN M K,SIBERT J, et al. Are
there patterns of bruising in childhood which are (收稿日期:2018-08-08)
diagnostic or suggestive of abuse? A systematic re- (本文编辑:王亚辉)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