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對「回應」的回應

批評與回應 《文化研究》第二十三期(2016年秋季):207-208

對「回應」的回應
Response to the commentary

童慶生 1
Q. S. Tong

王智明、陳欣欣二位和我有著同樣的感受:「今天,討論香港問題不
是一件容易的事」,盡管我們有此感受的原因並不完全相同。香港問題不易
討論,就我而言,除去問題本身的複雜性,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在學術界和
大眾傳媒似乎存在著某種既定的觀念:批評香港文化和社會的聲音常常被認
定是「大陸觀點」。王、陳二位在其「回應中」便有「童文的大陸觀點」的
說法,直言不諱,似乎並不覺得這樣的提法有問題。我無意就此針對王、陳
二位。只是本文在撰寫的過程中,從約稿到後來的匿名評審,一直被認定是
「大陸觀點」,我這才發覺,原來這樣的說法具有相當的普遍性。

然而,斷言此文為「大陸觀點」的根據何在?是因為我批評了部分港
人的傲慢和偏見?還是因為其他?香港的觀點、本土的角度又是什麼?誰是
香港的代言人?誰又可以代表整個香港?我在文中提到官恩娜和李嘉誠等人
對香港社會的批評(當然,李的言論或如王、陳二位所言帶有父權制的痕
跡),因為有了如此先行設定的地域政治身分的界定,便不難理解他們(特
別是官恩娜)為什麼會被認定為大陸的代言人而遭到媒體的圍攻。此類標簽
式界定,暴露出思想方法上的簡單化和缺乏應有文化敏感。指出香港的不
足、拒絕港人的偏見、強調港人在港陸矛盾中應該承擔的責任,難到就一定
不是港人的角度和觀點?此類標簽式的分類同時暴露出香港問題討論中的諸
多盲點,具有明顯的排他性,致使論者被他者化而難以深入冷靜地思考這些
問題的歷史、社會和文化的成因。其實,我並不認為本文表達了所謂

1 童慶生,中山大學博雅學院和外國語學院雙聘教授。
電子信箱:qstong@outlook.com 207
文化研究 Router: A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大陸觀點」。這裡,沒有人質疑或反對港人追求的自由和民主,儘管本文
特別強調了平等的重要。對於一切偏見和傲慢,不管來自何處,我們都有作
出反應的責任和義務。這也是我在文中為什麼提到孔慶東對港人的辱罵和某
些漢人對少數民族的歧視。

需要再次強調的是,這篇文章寫於「占中」之前。這裡時間是重要的,
至少對本文來說是重要的。「占中」後,人們很容易將港陸間的矛盾與香港
身分認同聯繫在一起,將兩地的關係解讀為「壓迫和反壓迫」、「強權和
反強權」、「殖民和反殖民」兩種力量的博弈。王、陳二位在回應中似乎
也有類似的看法,這裡姑且不去討論這類觀點正確與否。本文的目的不在於
此,而在於說明,在「身分認同」、「主權」和「民主」這些宏大政治敘述
之外,港陸之間有著更深層的文化意義上的矛盾。將香港問題歸結於香港
主權的變化和近年本土主義的發展,無法完全解釋港陸之間的矛盾。我所理
解的「文化」,並不完全是與物質形態相對的構成,而是雷蒙•威廉姆斯
(Raymond Williams, 1921-1988)所說的那種具體的、活生生的日常生活方式。
港人(殖民時期形成的)生活方式中含有對其他地區華人(包括臺灣華人)
和南亞移民的偏見和歧視,在1997年回歸以前就存在,這是不爭的事實。
由於文章長度的限制,我在文中未能進一步討論殖民時代某些港人將自己視
為「高等華人」的傲慢和今天對大陸遊客的歧視之間一脈相承的社會心理結
構。而這類深層次的文化上的問題,遠非「港人身分認同」和「香港核心價
值」等概念所能涵蓋和解釋的。本文的目的之一,就是在方法論上拒絕這種
浮泛卻廣為人接受的政治決定論,指出香港問題的複雜性和歷史性,特別是
文化、習慣和殖民歷史等方面的因素。就這一點而言,我同意王、陳二位的
觀點:九七是未完成的「去殖民工程」:「一國兩制非但保留了香港的資本
主義制度與生活,也確保香港身分在這樣的制度與生活中,與大陸保持
距 離」。然而,不無反諷的是,這種距離不也正是製造港陸矛盾的溫床嗎?

討論香港問題,需要我們擺脫自身的偏見和狹隘,而這也許是最難做到的。

香港 大埔

20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