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第 "> 卷!第 $ 期 国!土!资!源!遥!

感 ]8
9'">!48
'$!
"#$% 年 #& 月 !"#$%"&"'&(
')*$!+,'-.!"&$/!0"& 7+
*'!"#$%!

;8
:) $#'
?#D? @
LPc
ZZL
'"#$%'
#$'
$=
引用格式) 朱利!李云梅!赵少华!等'
基于 1NC$ 号卫星 ON]数据的太湖水质遥感监测' I
('国土资源遥感!"#$%!">#$$)$$& C
$"#'# [QK F!F:`7![Q+
8, J!)
P+9
'H)
<8P
)R)
.R:
.L<8
.:P
8*:
.L8
S(+
:QK F+
d)V+
P)*kK+
9:
PZ0ZKR
:.L1NC$ R
+P)
99
:P
)ON];+
P+'I
('
H)
<8P
),)
.R:
.LS
8*F+
.; +
.; H)
R8K*
-)R
!"#$%!">#$$ )$$& C$"#'$

基于 1NC$ 号卫星 ON]数据的太湖水质遥感监测


朱 利$#" # 李云梅& # 赵少华$#" # 郭宇龙&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北京!$###/D$ "'国家环境保护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北京!$###/D$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育部虚拟地理环境重点实验室"南京!"$##"&#

摘要! 为研究高分一号# 1NC$$ 卫星数据监测太湖水质的可行性!基于新发射的 1NC$ 卫星 $? <分辨率的多光谱


宽覆盖# V:
;)S
:)
9;8
SU:
)V!ON]$ 相机和 JIC$GXX5数据!对太湖的叶绿素 +
&悬浮物&透明度和富营养化状况进行
遥感监测!以评价 1NC$ ON]相机的应用潜力" 研究结果表明) 1NC$ ON]与 JIC$GXX5数据对水质参数的
反演结果具有一致性!可有效反映叶绿素 +浓度& 悬浮物浓度& 透明度和富营养化指数的空间变化规律" 其中! 太
湖西北部分布有少量水华蓝藻!在大面积蓝藻爆发区域附近!叶绿素 +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区域的水体!平均浓度为
?"' *<C& % 悬浮物浓度以竺山湾及西部沿岸湖区较大!沿西北向东南方向递减!平均浓度为 "?'
D? <L *FC$ % 透
#> <L
明度整体从西北向东南递增!与悬浮物浓度的分布趋势相反!平均值为 ""'
$-<% 富营养化指数整体从西北向东南
递减!与叶绿素浓度的分布趋势相同!平均值为 ?/'
?"" 遥感监测指标的结果均符合常规监测规律"
关键词! 叶绿素 +浓度% 悬浮物浓度% 透明度% 富营养化指数
中图法分类号! (2>/% M=>!文献标志码! G!!!文章编号! $##$ C#>#M#"#$%$#$ C#$$& C#=

及水色等光学性质! 从而进一步影响水体的初级生
#!引言 产力和生物量" 透明度是描述水体光学特性的基本
参数之一!与水体中的悬浮物& 叶绿素& 黄色物质的
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 位于经济发达的长 含量和成分密切相关% 利用透明度可以间接地反演
江三角洲南缘!属于典型的富营养化浅水湖泊!是国 漫衰减系数!进而获取真光层深度!进行水下广场分
家确定的 - 三河三湖 . 水污染重点治理区域 之 一" 布的研究"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湖泊等水体中氮和磷
水体富营养化是太湖水体污染的主要表征之一" 叶 等营养盐含量过高! 导致藻类以及其他水生生物过
绿素 +浓度和悬浮物浓度等是表征水体富营养化状 量繁殖!使得水体透明度下降! 溶解氧含量降低! 造
况的主要指标" 叶绿素 +是浮游植物或藻类植物中 成湖泊水质恶化从而使生态系统和水体功能受到损
最丰富的色素!是浮游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 害和破坏!严重时产生水华现象" 卫星遥感监测具
其含量的高低与该水体中藻类的种类和数量密切相 有大面积&实时性和经济性等优势!是水质和富营养
关!是反映水体营养状态的一个客观生物学指标!也 化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段" 通过卫星遥感获取一些常
是水体营养状态评价和富营养化评价的重要参数之 规监测方法难以揭示的污染源和污染物迁移特征!
一% 其含量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体富营养 可为污染源的分布和污染物质的扩散规律等研究提
化的程度" 悬浮物是指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 包 供基础数据"
括不溶于水的无机物& 有机物& 泥沙& 粘土和微生物 "#$& 年 D 月 "? 日! 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民
等!是我国近岸海水环境和湖泊水环境质量检测的 用高分辨率卫星高分一号 # 1NC$$ 成功发射! 为我
重要参数之一" 悬浮物的存在减少了进入水体的光 国水环境的遥感监测带来了巨大机遇" 该卫星携载
能量!影响了水生植被的生长!还可以通过输送磷酸 了 " <分辨率全色&= <分辨率多光谱 XX5相机和
盐&铵盐&重金属和一些致命的细菌等来影响水质% $? <分辨率多光谱 XX5相机! 其中!" < 分辨率全
其浓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真光层深度& 水体透明度 色&= <分辨率多光谱 XX5数据的幅宽优于 ?# d<!

收稿日期! "#$& C$$ C$$% 修订日期! "#$D C#$ C$&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基于四波段 XX5数据的蓝藻水华遥感识别指数构建与藻密度定量反演研究. # 编号) D$$#$&>=$ 和
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重大专项- 环境保护遥感动态监测信息服务系统. # 编号) 6#% C`&#^#" C/##$ C$& @
$%$ 共同资助"
* $$D* 国!土!资!源!遥!感 "#$% 年

由 " 台相机拼接而成% $? < 分辨率多光谱 XX5数


据幅宽优于 =## d<! 由 D 台相机拼接而成" 1NC$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源
卫星不仅可以用于精细探测局部的环境污染状况!
还可用于水环境& 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质量等大范 $'
$!研究区概况
围的宏观监测与评价" 作为新发射的卫星!并且是我 本文 选 择 太 湖 作 为 研 究 区! 其 地 理 范 围 在
国高分辨率卫星系列的首发星! 开展 1NC$ 卫星载 6$$/i
%%jh$"#i
D#j
!4&#i
%%jh&$i 之间% 湖水面
&#j
荷应用的在轨测试工作非常重要!环保部作为 1NC$ 积约 " &&= d<" !平均水深约 " <% 水体富营养化较
卫星的主 要 用 户! 承 担 了 其 环 境 应 用 的 在 轨 测 试 严重"
工作" $'
"!遥感图像预处理
对于水污染严重的湖泊! 国内外已有不少关于 使用 "#$& 年 = 月 / 日获取的 1NC$ 卫星 $? <
水污染的遥感监测研究! 例如) 吕恒等 '$( 总结了国 分辨率多光谱 XX5图像! 传感器为 ON]"" 1NC$

内外用于湖泊水质参数反演的 & 种常用方法! 并分 ON]" 图像的预处理主要包括辐射定标& 几何纠正


和大气校正"
析了 & 种模型的优缺点% 马荣华等 '"( 系统分析了湖
$$ 辐射定标利用 64]3软件! 将 1NC$ ON]"
泊水色遥感的发展现状! 表明湖泊水体物质组分的
图像灰度值 9 ) 通过绝对定标系数和辐射定标公式
复杂性以及卫星传感器与实际需求的矛盾决定了湖
进行定标!即
泊水色遥感的难度% 李俊生等 '&( 应用紧密型高分辨
率光谱仪# -
8<W+
-PQ:
LQ*
)R8
9KP
:8
.:<+
L:.LR
W)-
P*8
<)T 9 ) @*%#
$*>JC:#
%-! #$$
P
)* ,$ 图像反演了太湖梅梁湾的叶绿素浓度分
!XJH3 $ 为波段增益! 即定标斜率!O*<C*
式中) *%# "
*C*
R $

'D(
布图!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阎福礼等 对比了环境 C$
"< % >J为卫星载荷观测值% :#
%-为波段偏置值!
小卫星和 JZ
W)*
:8. 高光谱监测太湖水质参数的反 即定 标 截 距! O*<C"*R
*C$*"<C$ " 1NC$ 号 卫 星
演精度!展示了星载高光谱监测湖泊水体水质的应 ON]图像的 D 个波段的增益和偏置值见表 $"
'%(
用潜力% 王桥等 介绍了环境一号卫星在水环境& 表 E"Y#GE 号卫星 ^#I相机绝对辐射定标系数
大气环境和生态遥感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和范 9-:&
E"B:4
+.=*
(0-/$
-*$
+,)
-.$
:0-*
(/)
+(2
2$
)$
(,*
4
例% 王彦飞等 '?( 针对 JIC$GJ,3数据在巢湖水质 +2^#I)
-@(
0-4+2Y#GE 4
-*(
..
$*
(
监测应用方面的适宜性进行了评价! 表明 J,3水体 载荷 波段号 *%#
$ :#
%-
图像在 %&# h/## .<波段范围内数据质量较为真实 ^+
.;$ #'
$># / C#'
##& /
可靠% 潘邦龙等 '>( 利用 JIC$GJ3
, 高光谱数据!采 ON]$
^+
.;" #'
$&/ = C#'
##D >
^+
.;& #'
$$/ % C#'
##& #
用回归克里格方法建立了总氮浓度的定量反演模
^+
.;D #'
$&& = C#'
#"> D
型% 朱利等 '=( 基于环境一号卫星多光谱数据! 建立 ^+
.;$ #'
$%= = %'
%&# &
了分地区& 分季节的经验模型反演叶绿素 +浓度% ^+
.;" #'
$%$ % C$&'
?D" #
ON]"
徐雯佳等 '/( 利用 7a53
, 的第一波段数据建立了河 ^+
.;& #'
$"% $ C$%'
&=" #
^+
.;D #'
$"# / C>'
/=% #
北省海域的叶绿素 +浓度的遥感模型! 取得了较好
^+
.;$ #'
$%% ? $"'
"=# #
的效果% 陈蕾等 '$#( 提出一种基于水质类型的 (7 图
^+
.;" #'
$># # C>'
/&D #
ON]&
像水体信息提取方法! 可以快速& 准确& 有效地提取 ^+
.;& #'
$&/ " C>'
#&$ #
(7 图像中的水体分布信息" 但由于 1NC$ 卫星是 ^+
.;D #'
$&% D &'
?D? /

新发射卫星!目前还没有相关应用的研究报道!所以 ^+
.;$ #'
$=$ / "'
#"? #
^+
.;" #'
$>? " C$&'
%D# #
本文根据其在轨测试的结果! 评价 1NC$ 卫星在水 ON]D
^+
.;& #'
$D? & C$#'
//= #
环境遥感监测方面的应用潜力! 以期为后续 1NC$ ^+
.;D #'
$%" " C$"'
$D" #
卫星的水环境遥感监测提供参考" 因太湖面积较
!!"$ 几何纠正利用 6H5G, 软件中的 1)
8*)
S)*
).-
T
大!故本 文 主 要 探 讨 1NC$ 宽 覆 盖 # V:
;)S
:)
9; 8
S
.L模块!以研究区经过几何精纠正的 (7 图像为基
:
U
:)V!ON]$ 相机对太湖的叶绿素 +浓度& 悬浮物浓
准!通过在研究区选取控制点完成对 1NC$ ON]"
度&透明度和富营养化状况的遥感监测!并分析上述
图像的几何精纠正"
水质参数 的 空 间 分 布 特 征! 进 而 综 合 评 价 1NC$
&$ 水色大气校正则利用太湖站 X6&$= 实测数
ON]相机对水质参数的监测能力"
据!输入大气辐射传输模型 ?,! 获得大气气溶胶散
第$ 期 朱 利!等)!基于 1NC$ 号卫星 ON]数据的太湖水质遥感监测 * $$%*

射和瑞利散射!得到各个波段图像的反射率 '?!/( " 有效波长范围内的等效反射率计算方法为


"<+Y
D$ 由于水质参数反演模型只针对水体进行计
算!因而要 根 据 水 陆 分 布 图 对 预 处 理 后 的 1NC$
""8# "$ ;"
"<:
.
4U @ "<+Y
! #"$
ON]" 图像数据进行掩模处理!得到水体图像" " ""
8#
"<:
.
$ ;
$'
&!野外光谱实测
式中) 8
# "$ 为光谱响应函数% "为观测波长% "<:.和
太湖野外实测光谱的采集使用 G,5公司生产
"<+Y分别为波段范围最小和最大波长% 4U 为 U波段
的 G,5N:
)9
;,W) 8便携式光谱辐射计! 其波谱范
-2*
范围内的等效反射率"
围为 &%# h$ #%# .<" 为减少水体镜面反射和船体
进而参考前人的研究 '=!$"( ! 选择叶绿素 +
& 悬浮
自身阴影的影响!测量采用唐军武等 '$$( 提出的陆上
物&透明度和富营养化指数的估算模型分别计算相
'类水体水面以上光谱测量的方法"
应的水质参数"
$$ 叶绿素 +浓度的反演模型为
"!研究方法
!-Q9C+ @DD
#=/#U
DQ&$" B#D
U >D?#U
DQU
&$ C"/D
>&& ! #&$
目前! 利用遥感器观测得到的光谱数据反演水
*<C& % U
式中) !-Q9C+为叶绿素 +的浓度!<L &和U
D
质参数通常有 & 种方法!即经验方法&半经验 C半分
分别为 1NC$ ON]" 图像经过辐射校正和大气校正
析方法和分析方法" 经验方法根据统计分析理论!
后的第 & 波段和第 D 波段图像像元亮度值"
在大量现场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建立遥感反射率与水
"$ 悬浮物浓度的反演模型为
质参数浓度之间的统计关系! 进而外推水体水质参
数浓度!常用的模型主要有单波段模型&一阶微分模 !(,, @$$/D
?"# U
&Q"$ ?D#=" & !
U #D$

型&波段比值模型和多波段组合模型等% 半经验 C *FC$ % U


式中) !(,, 为总悬浮物浓度!<L "和U
& 分别为
半分析方法借助于对水体主要水色要素固有光学特 1NC$ ON]" 图像经过辐射校正和大气校正后的第
性的研究!采用分析和经验模式获得各种水体成分 " 波段和第 & 波段图像像元亮度值"
的吸收和后向散射系数!进而估算水质参数浓度!常 &$ 透明度的反演模型为
用的模型主要有 & 波段模型和 D 波段模型等% 分析 B#D ?>
^R; @"=DD
$%!(,, ! #%$
方法则利用生物光学模型描述水体组分与辐照度比
之间的关系!并模拟水体的辐照度比!水体中各组分 式中 ^R; 为透明度!-
<" 前人研究表明! 太湖区域的

用其单位吸收系数和单位散射系数表示! 用辐射传 透明度主要受悬浮物影响 '$D( "


输模型模拟光在大气和水体中的传播过程! 然后根 D$ 富营养化指数的估算模型为
据遥感数据反演水质参数浓度" 此外! 一些新型的 A9=@#D
%DA9=
- C+ C#D
Q9 D?A9=
(,, ! #?$
经验方法!如神经网络&偏最小二乘及支持向量机等
A9=
- C+ @$##"D
Q9 % C$D
#=?9
. !-Q9C+$ ! #>$
也被引入到水色遥感中! 用以反演水质参数浓度"
由于没有同步观测的数据和缺少散射系数& 后向散 A9=
(,, @$##%D
$$= C#D
D/9
. !(,, $ ! #=$
射系数等固有光学数据! 暂无法建立以生物光学模 式#?$ ,#=$ 中) A9=为综合遥感富营养化指数! 无
型为基础的分析模型! 因此本研究的水质遥感监测 量纲!可用于对湖泊营养状态进行连续数值分级评
模型主要以经验模型和半经验 C半分析模型为主" 价% A9=
-Q9C+为叶绿素富营养化指数 % A9=
(,, 为悬浮物
尽管目前尚缺乏与 1NC$ 卫星过顶同步野外 富营养化指数"
采样数据!难以根据实测数据建立估算模型% 但考
虑到 1NC$ 数据与 JIC$GXX5数据有相似的波 &!结果与讨论
段设置!且目前已经有许多学者利用 JIC$GXX5
数据进行了水色参数估算研究 '=!$$!$" C$%( ! 并取得了 &'
$!遥感图像的一致性分析
较好的效果% 因此! 本文首先根据不同传感器的波 1NC$ ON]图像与 JIC$GXX5图像的波段响
段响应函数与野外 G,5实测的太湖大量高光谱数 应函数如图 $ 所示!其中虚线和实线分别表示 JIC
据!对 1NC$ ON]与 JIC$GXX5图像的波段设置 $GXX5图像和 1NC$ ON]图像 D 个波段的波段
进行对比" 响应函数"
* $$?* 国!土!资!源!遥!感 "#$% 年

!!从图 $ 可以看出) ! " 种传感器 D 个波段的有


效波谱覆盖范围比较一致% # " 种传感器不同设置
中的强响应波段位置较为一致" 说明 1NC$ ON]
和 JIC$GXX5这 " 种传感器的理论波段设置比较
相似"
为了进一步对比 " 种传感器的波段设置差异!
利用在太湖野外实测得到的 &D% 组高光谱反射率!
图 E"Y#GE ^#I与 UP GEBOO6波谱设置对比 分别对 " 种传感器进行模拟! 并逐波段对比 " 种传
#$
%&E"O+@3-0
$4+,+24
3()
*0=@ 4
(**
$,%4:(
*1(
(, 感器的模拟反射率!结果如图 " 所示"
4
(,4
(04+2Y#GE ^#I-,/UP GEBOO6

#+
$ 第 $ 波段 # 0$ 第 " 波段 #-
$ 第 & 波段 # ;$ 第 D 波段
图 5"Y#GE ^#I与 UP GEBOO6的 S 个波段模拟反射率
#$
%&5"'$
@=.
-*(
/0(
2.(
)*$
<$*
$(4+2S :-,/4+2Y#GE ^#I-,/UP GEBOO6

!!从图 " 可以看出!在 D 个波段上!" 种传感器都呈 表 5"同步获取的 Y#GE ^#I和 UP GEBOO6参数对比

现出很高的一致性) 线性拟合的决定系数都在 #'


// 9-:&
5"O+@3-0
$4+,+23-0
-@(
*(0
4:(
*1(
(,Y#GE

以上!斜率都在 $ v#'
#D 之间!截距也都接近 #" ^#I-,/UP GEBOO6-)
Q=$
0(/4
D,)
?0+,+=4
.D

上述分 析 表 明! 1NC$ ON] 图 像 与 JIC$G 卫星 传感器 空间分辨率 @


< 成像时间# 北京时间$

XX5图像在波段设置上具有很强的一致性! 因而在 1NC$! ON]" $? $#)%?)$#

JIC$G XX5$ &# $#)$#)D?


理论上可以采取通用的估算模型进行水质参数的计
算" 本文选择 "#$& 年 = 月 / 日在太湖过顶的 1NC$ "!叶绿素 +浓度的反演结果
&'
ON]与 JIC$GXX5图像数据 # 表 "$ ! 二者过顶时 利用上述数据和方法! 得出太湖叶绿素 +浓度
间相差 D? <:
.!水质参数的空间变化不是太大" 的空间分布情况图# 图 &$ 和统计表# 表 &$ "

#+
$ 1NC$ ON]" # 0$ JIC$GXX5$

图 M"太湖叶绿素 - 浓度" @%&@GM # 分布图


#$
%&M"6$
4*
0$:=*
$+,+2)
?.+0 .G-# @%*@GM $ $
+3?D. ,9-$
?=A-V(
第$ 期 朱 利!等)!基于 1NC$ 号卫星 ON]数据的太湖水质遥感监测 * $$>*

表 M"太湖叶绿素 - 浓度统计值 梁湾大部分湖区以及西部湖区! 浓度值集中在 ?# h


9-:&
M"'*
-*$
4*
$)-.<-.
=(+2)
?.+0
+3?D.
.G- )
+,)
(,*
0-*
$+,
*<C& 之间% 东部湖区及贡湖湾大部分区域叶
$$# <L
$
,9-$
?=A-V( # <L
*-<C& $
*<C& 之间" 低值
绿素 +浓度值较低! 在 "# hD# <L
传感器 最大值 最小值 均值
区面积较小!零星分布于太湖南部!叶绿素 +浓度在
1NC$ ON]" "/"'
"$ "&'
#D ?"'
D?
JIC$GXX5$ D=>'
=" >$'
>& >?'
%" *<C& 以下"
"# <L

!!图 & 中的黄色区域为蓝藻水华分布区域! 基于 从表 & 可以看出!由 1NC$ ON]反演的全湖区

$ !结合灰度直方图确定阈值
归一化植被指数# 45]3 叶绿素 +浓度变化范围较大" 同时!" 种传感器反
来区分水华和正常水体区域 # 由于篇幅所限! 本文 演得到的叶绿素浓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距较
不展开讨论 $ " 进行水质参数反演时! 将对水华分 大!这可能是由于不同传感器的观测角度&大气状况
布区域做掩模!并和陆地信息一并去除!使二者不参 及卫星过顶时间的差异所导致% 但从均值和空间分
与水质参数反演" 为了间接验证反演结果的正确 布情况来看!" 种传感器的监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
性!对同步获取的 JIC$GXX5数据进行同样的处 致性"
理!并对比 " 组数据的反演结果" &!悬浮物浓度的反演结果
&'
由图 &# +
$ 可以看出!"#$& 年 = 月 / 日太湖叶绿 利用上述数据和方法! 得出太湖悬浮物浓度的
素 +浓度的空间分布平缓!高值区分布在竺山湾&梅 空间分布情况图# 图 D$ 和统计表# 表 D$ "

#+
$ 1NC$ ON]" # 0$ JIC$GXX5$

图 S"太湖悬浮物浓度" @%&AGE # 分布图


#$
%&S"6$
4*
0$:=*
$+,+24
=43(
,/(
/4+.
$/4)
+,)
(,*
0-*
$+,# @%*AGE $ $
,9-$
?=A-V(

表 S"太湖悬浮物浓度统计值 *FC$ 以下! 甚至有部分区域


低值区!浓度都在 %% <L
9-:&
S"'*
-*$
4*
$)-.<-.
=(+24
=43(
,/(
/4+.
$/4)
+,)
(,*
0-*
$+, *FC$ "
小于 "% <L
$
,9-$
?=A-V( *FC$ $
# <L 从表 D 可以看出!由 1NC$ ON]反演的全湖区
传感器 最大值 最小值 均值 悬浮物浓度变化范围较大" 与叶绿素浓度类似! 在
1NC$ ON]" "/='
=" "'
?% "?'
#> 悬浮物浓度的统计值中!" 种传感器的最大值和最
JIC$GXX5$ $=?'
"& $'
#$ "$'
=? 小值也呈现出一定的偏差!但均值仍然比较接近!体
!!从图 D# +
$ 可以看出!"#$& 年 = 月 / 日太湖悬浮 现出较好的一致性"
物浓度的空间变化剧烈! 高值区集中在梅梁湾沿岸 &'
D!透明度的反演结果
湖区以及太湖西部入湖河流河口附近! 悬浮物浓度 利用上述数据和方法! 得出太湖透明度的空间
C$
在 $$# <L
*F 以上% 从贡湖湾南到太湖南部沿岸为 分布情况图# 图 %$ 和统计表# 表 %$ "
* $$=* 国!土!资!源!遥!感 "#$% 年

#+
$ 1NC$ ON]" # 0$ JIC$GXX5$

图 T"太湖透明度" )
@# 分布图
#$
%&T"6$
4*
0$:=*
$+,+2*
0-,4
3-0
(,)
D# )
@$ $
,9-$
?=A-V(

表 T"太湖透明度统计值 的趋势!在梅梁湾及太湖西部湖区! 透明度值较低!


9-:&
T"'*
-*$
4*
$)-.<-.
=(+2*
0-,4
3-0
(,)
D$, 都在 $= -
< 以下% 而从贡湖湾延伸到太湖南部! 这
9-$
?=A-V( #-
<$ 些区域透明度值都较高!在 "" -
<以上"
传感器 最大值 最小值 均值 从表 % 可以看出!全湖最大透明度为 ?"'
$/ -
<!
1NC$ ON]" ?"'
$/ &'
?# ""'
$> 最小透明度仅为 &'
?-<!均值为 ""'
$> -
<"
JIC$GXX5$ =/'
== ='
%? $/'
?%
%!富营养化状况的反演结果
&'
!!从图 %# +
$ 可以看出!"#$& 年 = 月 / 日太湖透明 利用上述数据和方法! 得出太湖富营养化的空
度的分布情况较为简单!与悬浮物浓度分布有相反 间分布情况图# 图 ?$ 和统计表# 表 ?$ "

#+
$ 1NC$ ON]" # 0$ JIC$GXX5$

图 J"太湖富营养化指数分布图
#$
%&J"6$
4*
0$:=*
$+,+2(
=*0
+3?$
)-*
$+,$
,/(
H$,9-$
?=A-V(

表 J"太湖富营养化指数统计值 !!从图 ?# +
$ 可以看出!"#$& 年 = 月 / 日太湖富营
9-:&
J"'*
-*$
4*
$)-.<-.
=(+2(
=*0
+3?$
)-*
$+,$
,/(
H 养化状况以梅梁湾和西北沿岸湖区最为严重! 富营
$
,9-$
?=A-V(
养化指数达到 ?/ 以上!湖心区也有部分高值区% 其
传感器 最大值 最小值 均值
1NC$ ON]" =>'
/# D/'
D% ?/'
?" 次为西部大面积湖区!富营养化指数在 ?/ 左右% 南
JIC$GXX5$ =&'
=$ %='
#? >$'
$/ 部湖区和东部湖区富营养化水平相对较低! 富营养
第$ 期 朱 利!等)!基于 1NC$ 号卫星 ON]数据的太湖水质遥感监测 * $$/*

化指数在 ?% 左右" '"( !马荣华!唐军武!段洪涛!等'湖泊水色遥感研究进展' I


( '湖泊
科学!"##/!"$#"$ )$D& C$%='
从表 ? 可以看出!由 1NC$ ON]反演的全湖区
7+HJ!(+
.LIO!5K+
. J (!)
P+9
'2*
8L*
)RR:
. 9
+d)V+
P)*-
898
*
最大富营养化指数为 =>'/#! 最小富营养化指数为
*
)<8
P)R
).R
:.L
'I( 'I
8K*
.+98
SF+
d),-
:).-
)R!"##/!"$#"$ )$D& C
D%!均值为 ?/'
D/' ?"" 与其余 & 个指标相比!" 种传 $%='
感器估算得到的富营养化状态在 & 项统计指标上都 '&( !李俊生!张 兵!申 茜!等'航天成像光谱仪 XJH3
, 在内陆水质
体现出较好的一致性" 监测中的应用' I
( '遥感技术与应用!"##>!""#%$ )%/& C%/>'
F:I,![Q+
.L^!,Q)
. _'GWW9
:-
+P:
8. 8
SRW+
-)08
*.):
<+L
:.LR
W)-
T
P
*8<)
P*ZXJH3
,:. <8
.:P
8*:
.L8
S:.9
+.; V+
P)*kK+
9:
PZ'I
( 'H)
<8P
)
D!结论 ,)
.R:
.L()
-Q.8
98L
Z+.; GWW9
:-
+P:
8.!"##>!""#%$ )%/& C%/>'
'D( !阎福礼!王世新!周 艺!等'利用 JZ
W)*
:8. 星载高光谱传感器
本文利用 1NC$ 号卫星 $? <空间分辨率多光 监测太湖水质的研究' I
(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 ? $ )
谱宽覆盖 # ON]$ 数据! 对太湖的叶绿素 +
& 悬浮物& D?# CD?D'

透明度和富营养化状况开展在轨测试遥感监测! 进 `+
. NF!O+
.L, M![Q8
K `!)
P+9
'78
.:P
8*:
.LP
Q)V+
P)*kK+
9:
PZ8
S
(+
:QK F+
d)0ZKR
:.LJZ
W)*
:8. QZ
W)*
RW)
-P*
+9;+
P+' I
( 'I
8K*
.+98
S
而评价 1NC$ 号卫星 ON]相机的应用潜力! 得出
3
.S*
+*)
;+.; 7:
99
:<)
P)*O+
U)!"##?!"%#?$ )D?# CD?D'
R
如下结论) '%( !王 桥!魏 斌!王昌佐!等'基于环境一号卫星的生态环境遥感
$$ 在轨 测 试 的 初 步 评 价 表 明! 1NC$ 号 卫 星 监测' 7( '北京)科学出版社!"#$#'
ON]相机获取的图像可以反映叶绿素 +浓度& 悬浮 O+
.L_!O)
:^!O+
.LX[!)
P+9
'6.U
:*8
.<)
.P+
978
.:P
8*:
.L^+
R);

物浓度&透明度和富营养化指数的空间变化规律!能 8
. JIC$ ,+
P)9
9:
P)' 7( '^)
:g
:.L
),-
:).-
)2*
)RR
!"#$#'
'?( !王彦飞!李云梅!吕 恒!等'环境一号卫星高光谱遥感数据的
够有效地用于水质等环境监测"
内陆水质监测适宜性,,,以巢湖为例' I
( '湖泊科学!"#$$!"&
"$ 通过 1NC$ 号卫星的监测发现!太湖西北部 #%$ )>=/ C>/%'
分布有少量水华蓝藻% 在大面积蓝藻爆发区域附 .L`N!F:`7!Fu J!)
O+ P+9
',K:
P+
0:9
:P
Z+R
R)R
R<)
.P8
S9+
d)V+
P)*
近!叶绿素 +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区域的水体" 悬浮 kK+
9:
PZ<8
.:P
8*:
.L8
. V+
P)*
08;Z:
<+L
)R+
-kK:
*); 0ZJIC$GQZ
T

物浓度以竺山湾及西部沿岸湖区较大! 沿西北向东 W)
*RW)
-P*
+9:
<+L
)*)G -
+R)R
PK;Z8
SF+
d)XQ+
8QK ' I
( 'I
8K*
.+98
S
F+
d),-
:).-
)R!"#$$!"&#%$ )>=/ C>/%'
南方向递减" 透明度在整体上从西北到东南递增!
'>( !潘邦龙!易维宁!王先华!等'基于环境一号卫星超光谱数据的
与悬浮物浓度的分布趋势相反!符合常规监测规律"
多元回归克里格模型反演湖泊总氮浓度的研究' I
( '光谱学与
富营养化指数在整体上从西北到东南递减! 与叶绿 光谱分析!"#$$!&$#>$ )$==D C$==='
素浓度的分布趋势相同!也符合常规监测规律" 2+
. ^F!`:O 4!O+
.LMJ!)
P+9
'3.U
)*R
:8.8
SPQ)9
+d)P
8P
+9.:
T
&$ 实验表明! 一些针对 JIC$GXX5图像数据 P
*8L
).-
8.-
).P
*+P
:8
. 0Z<K9
P:
W9)*
)L*
)RR
:8. b*
:L:
.L<8
;)90+
R);8
.
QZ
W)*
RW)
-P*
+9;+
P SJIC$G' I
+8 ( ',W)
-P*
8R-
8WZ+
.; ,W)
-P*
+9G.+
9T
建立的水色要素估算模型!也能较好地应用在 1NC$
Z
R:R
!"#$$!&$#>$ )$==D C$==='
号卫星 $? <分辨率的图像上" 对比 1NC$ ON]传
'=( !朱 利!姚延娟!吴传庆!等'基于环境一号卫星的内陆水体水质
感器与 JIC$GXX5传感器! 发现二者具有较为一 多光谱遥感监测' I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
致的波段设置!且可以得到近似的水色要素监测结 =D'
果!间接表明 1NC$ ON]传感器数据反演水质参数 [QK F!`+
8`I
!OK X_!)
P+9
'H)
<8P
)R)
.R:
.L<8
.:P
8*:
.L8
. V+
P)*
kK+
9:
PZ8
S:.P
)*:
8*V+
P)*08
;Z0+
R);8
.PQ)JIC$ R
+P)
99
:P
)<K9
P:C
结果的可靠性"
R
W)-
P*+
9;+
P+'I
( '1)
8L*
+WQZ+
.; 1)
8C3
.S8
*<+
P:
8. ,-
:).-
)!"#$#!
D$ 由于在轨测试时间紧张! 覆盖太湖研究区的
"?#"$ )=$ C=D'
无云或少云图像很少!并缺乏同步实测数据!无法客 '/( !徐雯佳!杨 斌!田 力!等'应用 7a53
, 数据反演河北省海域
观地验证有关模型的精度" 今后! 一方面要采用更 叶绿素 +浓度' I
( '国土资源遥感!"#$"!"D#D$ )$%" C$%?'
多的遥感图像和开展同步的湖面观测试验% 另一方 MK O I
!`+
.L^!(:
+. F!)
P+9
'H)
P*:
)U+
98S-
Q98
*8WQZ
99C+-
8.-
).T

面可以考虑采用普适性更强的半分析模型进行叶绿 P
*+P
:8
. 0ZKR
:.L7a53
, ;+
P+:
. J)
0):R
)++
*)+' I
( 'H)
<8P
),)
.RT
:
.LS
8*F+
.; +
.; H)
R8K*
-)R
!"#$"!"D#D$ )$%" C$%?'
素+
&悬浮物浓度和透明度的反演! 或引进更多技术
'$#( 陈 蕾!邓孺孺!陈启东!等'基于水质类型的 (7图像水体信息
指标进行湖水富营养化状态的评价" 提取' I
( '国土资源遥感!"#$"!"D#$$ )/# C/D'
XQ)
. F!5)
.LHH!XQ)
. _5!)
P+9
'(Q))
YP*
+-P
:8
. 8
SV+
P)*08
;Z
参考文献" >(
2(0
(,)
(4#! :
.S8
*<+
P:
8.S
*8<(7 :
<+L
)*Z0+
R);8
. V+
P)*kK+
9:
PZP
ZW)
R'I
( 'H)
T
'$( !吕 恒!江 南!李新国'内陆湖泊的水质遥感监测研究' I
( '地 <8
P),)
.R:
.LS
8*F+
.; +
.; H)
R8K*
-)!"#$"!"D#$$ )/# C/D'
R
球科学进展!"##%!"##"$ )$=% C$/"' '$$( 唐军武!田国良!汪小勇!等'水体光谱测量与分析 3
)水面以上
Fu J!I
:+.L4!F:M1'(Q)R
PK;Z8
. V+
P)*kK+
9:
PZ8
S:.9
+.; 9
+d) 测量法' I
( '遥感学报!"##D!=#$$ )&> CDD'
<8
.:P
8*:
.L0Z*
)<8
P)R
).R
:.L' I( 'G;U
+.-
)R:
. 6+
*PQ ,-
:).-
)! (+
.LIO!(:
+. 1F!O+
.LM`!)
P+9
'(Q)<)
PQ8
;R8
SV+
P)*R
W)-
P*+
"##%!"##"$ )$=% C$/"' <)
+RK*
)<)
.P+
.; +
.+9
ZR:
R3)G08
U)CV+
P)*<)
PQ8
;' I
( 'I
8K*
.+98
S
* $"#* 国!土!资!源!遥!感 "#$% 年

H)
<8P
),)
.R:
.L!"##D!=#$$ )&> CDD' "#$&!&D#$$ )?/ C>?'
'$"( 徐凡!李云梅!王 桥!等'基于环境一号卫星多光谱影像数 '$D( 肖艳芳!赵文吉!朱 琳'近海水体悬浮物 JIC$ 号小卫星 XX5
据的三湖一库富营养化状态评价' I
( '环境科学学报!"#$$!&$ 定量反演研究' I
( '海洋科学!"#$"!&?#=$ )%/ C?&'
#$$ )=$ C/&' M:
+8`N![Q+
8O I
![QK F'_K+
.P:
P+
P:
U)*
)P*
:)U
+9<8
;)98
SRKR
W).T
MK `N!F:`7!O+
.L_!)
P+9
'6KP
*8WQ:
-+P
:8
.)U
+9K+
P:
8.8
SPQ*
)) ;)
;R)
;:<)
.P-
8.-
).P
*+P
:8
.:.)
RPK+
*Z0+
R);8
. JIC$ XX5:
<+L
)
9
+d)
R+.; 8
.)*
)R)
*U8
:*KR
:.LXX5:
<+L
)RS
*8<P
Q)JIC$ R
+P)
99
:P
) 'I
( '7+
*:.),-
:).-
)R!"#$"!&?#=$ )%/ C?&'
'I
( 'G-
P+,-
:).P
:+
)X:
*-K<R
P+.P
:+
)!"#$$!&$#$$ )=$ C/&' '$%( 旷 达!韩秀珍!刘 翔!等'基于环境一号卫星的太湖叶绿素 +
'$&( 郭宇龙!李云梅!朱 利!等'基于 JIC$GXX5数据的高光谱影 浓度提取' I
( '中国环境科学!"#$#!&##/$ )$"?= C$">&'
像重构研究' I
( '环境科学!"#$&!&D#$$ )?/ C>?' bK+
.L5!J+
. M[!F:
K M!)
P+9
'_K+
.P:
P+
P:
U))
RP:
<+P
:8
. 8
S(+
:QK
1K8`F!F:`7![QK F!)
P+9
'H)
R)+
*-Q 8
SQZ
W)*
RW)
-P*
+9*
)-8
.T -
Q98
*8WQZ
99C+-
8.-
).P
*+P
:8
. KR
:.LJIC$G+
.; $^XX5:
<+L
)*Z
R
P*
K-P
:8
. 0+
R);8
. JIC$GXX5;+
P+'I
( '6.U
:*8
.<)
.P+
9,-
:).-
)! 'I
( 'XQ:
.+6.U
:*8
.<)
.P+
9,-
:).-
)!"#$#!&##/$ )$"?= C$">&'

>(
@+*
(4(
,4 $
,% @+,$*
+0$
,% +29-$?=A-V(1-*(
0Q=-.
$*
D
:D =4
$,% Y#GE 4-*(
..$
*(^#I/-*-
$!" & $!" &
[J\F: ! F3`K.<)
: ! [JGa,Q+
8QK+ ! 1\a`K9
8.L
#$DG$2
#(
)$5'
$6%/0%6
'/
/#
6'!'
$6'
(! ?#
$#-
6(
,)8G$2
#(
)$5'
$6%/<(
)6'
.6#
)$! :'
#;
#$7 $###/D! !"#
$%% "D06
%6'G$2
#(
)$5'
$6%/<(
)6'
.6#
)$
I'
,9%U
)(%6
)(,)
80%6
'/
/#
6'4'
5)6
'0'
$-#
$7! :'
#;
#$7 $###/D! !"#
$%% &D0.
"))
/)8*'
)7(
%+",0.
#'$.
'! A"'I'
,9%U
)(%6
)(,)
8
F#
(6
1%/*'
)7(
%+"#
.G$2
#(
)$5'
$6! ?#
$#-
6(
,)8G31.
%6#
)$! J%$;
#
$7 J)
(5%/H$#
2'(
-#
6,! J%$;
#
$7 "$##"&! !"#
$%$

B:4
*0-)
*) (Q)-
Q98
*8WQZ
99C+-
8.-
).P
*+P
:8
.! R
KRW)
.;)
; R
89:
;R-
8.-
).P
*+P
:8
.! P
*+.R
W+*
).-
Z+.; )
KP*
8WQ:
-+P
:8
.
:
.;)
YS8
*PQ)(+
:QK F+
d)V)
*)8
0P+
:.)
; 0ZKR
:.L1NC$ R
+P)
99
:P
)V:
;)S
:)
9; 8
SU:
)V# ON]$ -
+<)
*++
.; JIC$G
R
+P)
99
:P
)XX5 -
+<)
*+;+
P+V:
PQ P
Q)WK*
W8R
)8S)
U+9
K+P
:.LP
Q)1NC$ R
+P)
99
:)+ R+
P WW9
:-
+P:
8. -
+W+
0:9
:P
Z:.
)
.U:
*8.<)
.P+
9<8
.:P
8*:
.L'(Q)*
)RK9
PRR
Q8VP
Q+PP
Q)ON] -
+<)
*+;+
P+! -
8.R
:RP
).PV:
PQ P
Q)JIC$G :
.U)
*R:
8.
*
)RK9
PR
! -
8K9
; 0)KR
); P
8<8
.:P
8*P
Q);:
RP
*:
0KP
:8
. 8
SPQ)V+
P)*kK+
9:
PZW+
*+<)
P)*
R:.-
9K;:
.L-
Q98
*8WQZ
99C+
-
8.-
).P
*+P
:8
.! R
KRW)
.;)
;R8
9:
;R-
8.-
).P
*+P
:8
.! P
*+.R
W+*
).-
Z+.; )
KP*
8WQ:
-+P
:8
.:.;)
Y'3
PV+
RRQ8
V. P
Q+PP
Q)+
9L+
9
09
88<:
.L+
*)+
RV)
*)S
8K.; :
. P
Q).8
*PQV)
RP8
SPQ)(+
:QK F+
d)! P
Q)-
Q98
*8WQZ
99C+-
8.-
).P
*+P
:8
. V+
RPQ)Q:
LQ)
RP
.)
+*P
Q)+
9L+
909
88<:
.L+
*)+
!+.; P
Q)+
U)*
+L)8
S-Q9
8*8
WQZ
99C+-
8.-
).P
*+P
:8
.:.P
Q)VQ8
9)9
+d)V+
R?"' *<C& '
D? <L
(Q)R
KRW)
.;)
;R8
9:
;R-
8.-
).P
*+P
:8
. V+
RQ:
LQ)
*.)
+*P
Q)[QKR
+. ]+
99
)Z+
.; P
Q)V)
RP-
8+R
P+*
)++
.; ;)
-*)
+R)
;:.P
Q)
4O C,6;:
*)-
P:
8.! V:
PQP
Q)VQ8
9)+
U)*
+L)U
+9K)0)
:.L"?' *FC$ '(Q)P
#><L *+.R
W+*
).-
Z;)
-*)
+R)
;:.P
Q)4O C,6
;:
*)-
P:
8.:
. -
8.P
*+R
PP8P
Q);:
RP
*:
0KP
:8
. 8
SRKR
W).;)
; R
89:
;R-
8.-
).P
*+P
:8
.! V:
PQ P
Q)VQ8
9)+
U)*
+L)U
+9K)0)
:.L
""'
$-<'(Q))
KP*
8WQ:
-+P
:8
.:.;)
Y;)
-*)
+R)
;R8
KPQ)
+RP
V+*
;! 0)
:.LP
Q)R
+<)+
RPQ);:
RP
*:
0KP
:8
.8S-
Q98
*8WQZ
99C+
-
8.-
).P
*+P
:8
.! V:
PQP
Q)VQ8
9)+
U)*
+L)U
+9K)0)
:.L?/'
?"'(Q)
R)*
)RK9
PR+
*)-
8.R
:RP
).PV:
PQP
Q)*
)RK9
PR8
SPQ)*
8KP
:.)
R
K*U
)Z:
.L'
C(
D1+0
/4)-
Q98
*8WQZ
99C+-
8.-
).P
*+P
:8
.% R
KRW)
.;)
;R8
9:
;R-
8.-
).P
*+P
:8
.% P
*+.R
W+*
).-
Z%)
KP*
8WQ:
-+P
:8
.:.;)
Y
第一作者简介! 朱 利#$/>= C$ !男!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环境定量遥感研究" 6<+
:9)c
9W:
.+.e$?&'-
8<"
通信作者! 郭宇龙#$/== C$ !男!博士!主要从事水环境定量遥感研究" 6<+
:9)L
Z9'
$=e$?&'-
8<"
" 责任编辑! 邢 宇#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