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BCNB3043 讲义

5.4 多元智能教学法的应用与语文教学
 多元智能的定义和类型
 多元智能教学法的应用与语文教学

传统智能理论仅仅以人的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为依据,构建了与传统考试方式一致
的智商(IQ)测试方法。它关注的是“你的智能有多高”,是用典型的线性思维方式来审视
学生的,因此“低能儿”理所当然地被学校教育所淘汰。
  “多元智能”则认为每个人除了语言和数理逻辑智能以外,至少还有其他 7 种智能。它
关注的问题是:“你的智能类型是什么?”学生的智能无高低之分,只有智能倾向的不同和
强弱的差别。因此,“多元智能”理论主张,评价一个学生应该从多元的角度,发现学生的
智能所长,通过适当的教育强化他的长处,促进各种智能协调发展,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的目的。
【多元智能论简介】
80 年代,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教授提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的,每一个人都拥有包含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
视觉空间智能、 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内省智能在内
的八种智能。大多数人都可以在加德纳多元智能论的内涵中,找寻到自己的长处。
加德纳教授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着聪明之处,也都具有在某些领域
成才的能力。没有人是全能,也没有人是全无能。”每种智能在不同的孩子身上会有不同的
呈现。”同时“每项智能也并非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的,在这一智能开发、培养的同时
可以促进其他智能的发展。”
【多元智能的类型】
多元智能有哪几种 ?
多元智能提出的时候有七种独特标准,包括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
音乐旋律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不久前加德纳教授又在先前所
订出的七种智能之外又加上新的自然观察者智能。所以多元智能会随人类文化发展而演变,
它是有生命力的,所以将来的多元智能可能不止八种。
1.语言智能 2.数学逻辑智能 3.视觉空间智能 4.音乐智能
5.肢体运动智能 6.人际智能 7.自我认知智能 8.自然探索智能
语言智能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是指有效的运用口头语言或及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并理解他人,灵活掌握语音、语义、
语法,具备用言语思维、用言语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能力结合在一起并运用自如的能
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政治家、主持人、律师、演说家、编辑、作家、记者、教师等。
  数学逻辑智能 (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
是指有效地计算、测量、推理、归纳、分类,并进行复杂数学运算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
逻辑的方式和关系,陈述和主张,功能及其他相关的抽象概念的敏感性。他们适合的职业是:
科学家、会计师、统计学家、工程师、电脑软体研发人员等。
视觉空间智能( Spatial intelligence )
  是指准确感知视觉空间及周周一切事物,并且能把所感觉到的形象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出
来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关系很敏感。他们适合的职业是:室
内设计师、建筑师、摄影师、画家、飞行员等。

1
肢体运动智能( 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身体动作技能)
  是指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灵巧地运用双手制作或操作物体的能力。这
项智能包括特殊的身体技巧,如平衡、协调、敏捷、力量、弹性和速度以及由触觉所引起的能
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运动员、演员、舞蹈家、外科医生、宝石匠、机械师等。
音乐智能( Musical intelligence )
  是指人能够敏锐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音色等能力。这项智能对节奏、音调、旋律或音
色的敏感性强,与生俱来就拥有音乐的天赋,具有较高的表演、创作及思考音乐的能力。他
们适合的职业是:歌唱家、作曲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调琴师等。
人际智能( 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是指能很好地理解别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这项智能善于察觉他人的情绪、情感,体会
他人的感觉感受,辨别不同人际关系的暗示以及对这些暗示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他们适合
的职业是:政治家、外交家、领导者、心理咨询师、公关人员、推销员等。
自我认知智能 (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是指自我认识和善于自知之明并据此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这项智能能够认识自己的长
处和短处,意识到自己的内在爱好、情绪、意向、脾气和自尊,喜欢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适
合的职业是: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心理学家等。
自然观察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
  是指善于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的能力。这项智能有着强烈
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着敏锐的观察能力,能了解各种事物的细微差别。他们适合的职业是:
天文学家、生物学家、地质学家、考古学家、环境设计师等。
关于多元智能,须要注意以下几个重要观点:
  第一:多元智能中八种智能彼此独立,一种智能很好,另一种却可能很差,很少有人能
样样突出。
  第二:每一种智能都有一定的年龄关键期,过了关键期要去发展就很难。比如说,音乐
要在小时候培养,年龄过大很难学好;但属于空间智能的绘画,不论年纪多大都可能学好。
  第三:每个人各种智能的先天潜质不同,比如有些人语文和音乐方面很强,但是社交却
特别差。通过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体系,可以找出每一个人的最佳智能方面。
  第四:对儿童多元智能的评价,不是为了区分儿童的优劣,而是为了发现每个儿童的智
能潜力和特点,识别并培养他们区别于他人的智能和兴趣,为他们提供一条建立自我价值感
的有效途径,从而帮助他们去实现富有个性特色的发展。
  第五:通过评估找出智能强项,可以帮助人们找出最佳学习方式。比如说,语言智能强
的人,可以使用背诵的方式来记忆;但对于身体运动智能强而语言文字智能弱的人,可能无
法静下来背书,而使用连动带唱的方式来背诵比较有效。
【多元智能教学策略】
(一)空间智能学习法
1、画画
2、想象 3D 空间
3、动手制作地理模型
4、画地图
5、学习材料的视觉化处理
(二)音乐智能学习法
1、欣赏与内容有关的音乐
2、播放有助于技能练习和状态调节的音乐
2
3、把学习内容填入乐曲或创造课程乐曲
4、把内容编成诗歌或者歌谣

多元智能论所提出的方法是:“提供孩子们各种不同的管道来学习”,“如此会使他们
对学习产生兴奋感,同时可以创造对终身学习的渴望。”
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是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前提,特别是一些富有个性的课题教学设计:

1.以故事发展语言表达智能。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故事非常感兴趣,不论是听故事、讲
故事、编故事,他们都津津乐道。故事是语言最广泛、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在以往的课堂教学
上,我们往往把故事当成课堂上的娱乐活动,当成调节课堂气氛的手段,忽视了故事的语言
性这一重要特点。认识了这一点后,我们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将一个个有鲜明故事情节
的课文改编成丰富多彩的故事,让学生进行接龙,改编,辩论……通过故事情节,运用学生
的想象力,达到帮助学生理解,同时也较好地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智能。

2.以“日记”发展自然观察智能。 

传统的日记侧重于记录学生自己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日记的内容也多以语言
表述为主,接触到多元智能理论后,我们将日记内容进行大胆改革,丰富了日记的内容。例
如,日记不仅可以记录自己一天感受最深的,也可以记录教学方法对你的影响,还可以记录
各科知识给你带来的困惑……日记的表现形式也可以丰富多彩,如:绘画、照相、剪报、歌词
数学题、摘抄等。 

3.以“实践”活动发展语言智能。

语文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可以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培养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接到
一个任务,遇到一个问题,让学生集思广益,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进行归类分析,思考评
价各种想法,从而比较公正客观地认识自己和别人的意见;在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学生交流、
分离,并且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多种多样的方法,在灵活的活动方法中,学生的语言智能
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4.以“合作”培养人际交往智能。

人际交往智能是指与人交往合作,准确辨别、体验和解读他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图,并能
据此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为学生创设了积极 的人际交往环
境。建立研究性学习小组要让学生自愿组合,根据不同性格、不同学习层次,甚至不同生活
环境、不同爱好、不同性别、不同能力进行合理分工,充分 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这样的学习
形式强调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满生命的活力,有利于培养学
生的人际交往智能。
让孩子的语文学习充满多元的气息——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浙江省金华市北苑小学 邢丽君 2005 年 10 月 9 日

3
[摘 要]:传统的教学只注重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培养,只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语文新课
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
观。”而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孩子的智能是多元,在每个人身上至少有八种或以上的智
能,而且每项智能在每个学生身上所呈现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而且在一种智能得到训练的同
时可以开发其他潜能。因而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尝试“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来引领自己的教
学,让孩子的语文学习充满多元的气息。” 挖掘教材中的多元素材,运用多元的教法、多元
的学法营造了多元的语文课堂,多元的评价更是鼓励了不同个性的孩子。相信这样的语文学
习是孩子乐意的,也一定可以促进孩子的多元的发展。美国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我
们的语文课堂,让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充满多元的气息,我已经在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中尝到了
甜头。
[关键词]:多元智能 语文学习

在传统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往往只注重孩子的知识与技能,只注重孩子的考试分数是几
分。然而在新课程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越来越觉得不能仅仅以分数来衡量孩子,而应该注
重孩子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实践能力等等(新课标语)。无独有
偶,与新课改理念非常吻合的“多元智能理论”也证实了这一点。“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
们“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身上应该有八种或八种以上的潜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
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认知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等)。每种智能在不同的孩子身上会有不同的呈现。”同时“每项智能也并非是孤立的,而
是紧密联系的,在这一智能开发、培养的同时可以促进其他智能的发展。”结合自己的学习
与教学工作,我把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在语文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多元理论引领多元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我始终坚持“多元智能理论”,相信我们的孩子是有个性差异的,相信总有
一种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从以下三方面去努力:
1、挖掘多元素材
“智能并非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加德纳语)同时,《新课程标
准》也明确指出:“语文学习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既包含在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
语文学习材料中也有其他资源与元素。”因而,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题材——文本,它也不
仅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智能,同样也可以培养孩子的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
运动智能、自我认知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
如大家都熟悉的浙教版第五册课文《荷花》一课,不仅蕴含着丰富的语言智能训练素
材,还可以进行其他智能的训练。其中最精典的一段:“荷花已经开了,有的花瓣全展开
了,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还是花骨朵。”在这一段的学习时,我就让孩子们用自己
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这段话:有的孩子通过画一画的方式(进行的是视觉空间智能的训练);
有的孩子通过配上音乐来读一读(进行的是音乐智能的训练);有的孩子通过当导游介绍介
绍(语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等的综合训练);更有厉害的小组用是以上两
种或者三种方式的整合。这样的片段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比比皆是,就看我们语文教师有没
有慧眼去挖掘。
2、形成多元教法
挖掘了教材的多元素材,我们教师也应该采用多元教法。“诸子百家,百家争鸣。”教
学界也是如此,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并无定法。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择优选择,选择最适合
这篇课文的、选择最适合这个班级的、选择最适合这个学生的。而非像我们常常所听见的,上

4
课的第一环节是:“今天我们学习第几课。”总是学了生字读课文,读了课文来分析,分析
完了来总结。试想这样的课堂,学生哪来学习兴趣,因而要形成多元教法。不同的教材用不
同的教法,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教法,不同的季节用不同的教法,不同的老师用不同的教
法。
3、倡导多元学法
就像我们所知道的世界上是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
同的学生。“每种智能在孩子身上所表现的也是不同的。有的语言智能发达,有的身体运动
智能发达。”比如说学习生字“聪明”,有的孩子只要多读多记就行了,他就能造句;而有
的孩子需要采用画个聪明的一休;甚至有的还需要把全身动起来效果更好。这就是孩子的个
性差异。我们得允许我们的孩子采用适合自己的、自己喜欢的学法来学习,相信那一定会取
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元行为营造多元课堂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正是“挖掘了多元素材、形成了多元教法,倡导了多元学法”,
孩子们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与老师的关系是平等的;他们的身心是愉悦的;他们对语文学习
充满了极大的兴趣。试看以下两个例子:
例 1:学完单韵母、声母的一堂复习课
我在此课的学习中设计了这样的环节,你能用身边的材料,记记这些韵母。孩子们的想
法真是五花八门:有的用手;有的用书;有的用尺子;有的用橡皮;有的边用物品边画,甚
至还编了游戏(他们把自己周围能用的东西都用上了),相信孩子们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多元的语文课堂,难道孩子在发展语言智能的同时,其他智能
得到发展不好吗?

例 2:《拼一拼》儿歌的朗读

我给了孩子们 3 个圆圈,3 条线,让孩子们拼各种各样的图:动物、植物,他们所了解


的一切事物都展现在我的面前。更有甚者,还编了朗朗上口的儿歌:“拼出气球,飞上蓝
天。拼出小鸟,叽叽喳喳。拼出毒蛇,咬我一口......”一边拍手一边念;甚至一边
动作一边念;还有的唱了这首儿歌。这样的课堂就是多元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上的学生定然
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智能,也定然能促进其语言智能的发展。

三、多元评价鼓励个性成长
课堂的学习只是孩子学习语文的重中之重,要让孩子形成多元的发展,还得注重教师的
评价。在对孩子的评价上,我试图从评价的内容与评价的方式两个方面进行改革。
1、评价内容的多元
注重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方面的评价,还注重孩子的综合实践能力的评价,最应看重的是孩
子的态度、习惯、行为的评价。而不仅仅像以往一样只注重孩子的考试分数。
2、评价方式的多元
从两个维度来展开,横向的采用自评、同学评、家长评、教师评相结合;纵向的采用形成
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具体内容详见简表。
(语言智能图标)我(贴照片或自画像)的成长之路
第()周
本周我的语文水平 ― / ∨ \
本周我的语文学习 ★ ★★ ★★★ ★★★★

5
本周我的精彩表现
下周我的努力方向
同学寄语
家长寄语
老师寄语
(选择一个符合自己的涂上颜色)
注:这张表一周填写一次,先自评,再由同学评、家长评、教师评,以不同的颜色呈现,保
存在孩子语文学习档案例中。

多元的教法、多元的学法营造了多元的语文课堂,多元的评价更是鼓励了不同个性的孩
子。相信这样的语文学习是孩子乐意的,也一定可以促进孩子的多元的发展。美国加德纳的
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我们的语文课堂,让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充满多元的气息,我已经在近两
年的教学实践中尝到了甜头。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湖北教育出版社
3、《多元智能》[美]H.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光明日报出版社
4、《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美]Linda Cambell、Bruce Cambell、Dee Dickinson 著,王成全
译,中国轻工业

【拓展阅读】 

1. Thomas Armstrong 著,李平译《经营多元智慧——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台北:


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97
2. Linda Campbell, Bruce ampbell, Dee Dickinson 著,郭俊贤、陈淑惠译《多元智慧的教与
学》(增订版),远流出版公司,199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