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No Zuo No Die!当动物的花式作死遇上植物的花式

碰瓷
原创 2017-02-09 科学画报 科学画报

一只蟑螂不辞辛劳地爬上黄色猪笼草叶片顶部,

猜猜,等待它的会是什么?

文/路曦 王增光

一只饥饿的苍蝇穿过一片松树林时,被一阵甜香气味所吸引,它低头一看,原
来是一簇猩红色的植物,叶子上还渗着蜜汁。苍蝇干脆落在它丰润肥厚的叶子上,
吸了口蜜,还在叶子表面的触须上蹭蹭腿。
突然,叶子的两边朝中间合拢,叶缘的锯齿互相交错,像一道道快速竖起的“墙”
将这只苍蝇从四面团团围住。

此刻,叶子释放的不再是甘甜的香气,而是消化液,它们最终把苍蝇溶化为一
滩黏糊糊的液体。这只苍蝇真让动物界蒙羞,因为它竟然被一株植物吃掉了。

一只苍蝇被南非王茅膏菜的黏性触须捕获

很好,你成功引起了达尔文的注意

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有一片方圆不到 150 千米的沼泽松草原。那里是许多奇


异食肉植物的故乡。有一种猪笼草,它的叶片像瓶子一样,昆虫或小型哺乳动物一
旦误入其中,便会昏迷不醒,最终被猪笼草“吃掉”。另一种食肉植物茅膏菜长着
黏黏的触须,可以将猎物裹得严严实实。池塘和溪流中的狸藻,则会像吸尘器一样
吞噬水中的小虫子。
一只飞虫误入菲律宾猪笼草的瓶状叶片内

这种“植物捕食动物”的行为似乎“颠倒”了自然规律,也让进化论的提出者
达尔文深深着迷。19 世纪 60 年代,他在英国的丛林里首次发现食肉植物厥色罗茅
膏菜。达尔文花了好几个月研究这种植物,他惊喜地观察到,茅膏菜除了用黏黏的
触须卷住叶子上的苍蝇,也吞食小片生肉和蛋黄。

除了茅膏菜,达尔文还观察和研究了多种食肉植物,其中维纳斯捕蝇草在他看
来是“世界上最神奇的物种之一”。维纳斯捕蝇草在 0.1 秒之内就能闭合叶子,反
应之快可与动物肌肉收缩的速度媲美。而它的叶子一旦合拢,其内部就成为一个临
时的消化腔,并分泌可溶解猎物的消化液,10 天后才会再次张开。一整套动作强劲
有力。
如果昆虫两次轻触维纳斯捕蝇草的触须,它就会被迅速合上的叶片关住

植物捕食,各显神通

食肉植物没有肌肉和神经,它们怎样像动物一样捕食呢?如今,生物学家通过
研究食肉植物的细胞和 DNA,逐渐开始了解其中的奥秘。

很多食肉植物就像活的捕蝇纸,靠黏黏的触须直接捕食动物。比如维纳斯捕蝇
草,当叶子上的触须被昆虫触动时,会产生微量电荷。但是,猪笼草另有高招——
靠长长的瓶状叶子捕食。猪笼草的瓶状叶子太长太深了,昆虫一不小心就跌落进可
怕的“瓶子”里。
猪笼草的瓶状叶子太长太深了,昆虫一不小心就跌落进可怕的“瓶子”里

有些大型猪笼草的瓶状叶子深达 30 厘米,足以消化掉不幸跌入其中的小青蛙或
小老鼠。这还不算,它们还可以借助特殊的化学物质诱捕猎物。生长在东南亚婆罗
洲岛丛林里的莱弗士猪笼草能分泌一种蜜。这种蜜不仅能引来昆虫,而且会使叶面
异常光滑,昆虫一旦被引来,就无法在叶片上站住脚,只能身不由己地滑落到“瓶
子”的底部。“瓶底”的消化液非常黏稠,会像橡皮筋一样紧紧拽住企图拔腿而逃
的昆虫。

为了避免伤害和误食为花朵传粉的昆虫,猪笼草的花朵远离瓶状叶片
狸藻不是靠叶子来捕食动物,而是靠精妙的“水下陷阱”。当水蚤或者其他小
型生物游过时,狸藻的根部会打开捕食腔,“假装”吸水,同时将水中的小虫子也
席卷入内。仅仅 2 毫秒之后,狸藻关闭捕食腔,开始消化捕获的美食。

食肉植物吸收营养的能力也分“三六九等”。很多食肉植物分泌的消化液可以
穿透昆虫的甲壳,而有一种紫色猪笼草则只能吸收小型动物饱食后的粪便。

食肉植物的 4 种捕食陷阱
虽然能“以小搏大”,但也需要保护

虽然食肉植物能够在贫瘠的沼泽地里生存,但是它们对环境的变化也很敏感。
流出农田的肥料和来自电厂的污水给沼泽地带来过多的氮元素,而食肉植物只能适
应低氮的环境,这些额外的氮肥使它们的生态系统不堪重负。
食肉植物能够在贫瘠的沼泽地里生存

非法贸易也威胁着食肉植物的生存。食肉植物在黑市上交易非常猖獗,以至于
植物学家不得不对某些稀有食肉植物的生长地点保密。

食肉植物的栖息地也面临朝不保夕的困境。它们栖息的湿地正在变成购物中心
和住宅,湿地被占用后,其他植物生长势头强劲,完全压过了食肉植物。许多生物
学家正在大声疾呼,请保护湿地,保护那些湿地中奇异的食肉植物。

食肉植物约有 675 种,多数会“守株待兔”。一株面包大小的捕虫堇展开全部叶片诱捕昆虫,直至消化液


开始溶解猎物时才合拢叶片

本文选自《科学画报(校园版)》

◆ ◆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