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飢荒 不能只靠媒體解危

瘦如骷髏的臉孔,奄奄一息的可憐母子,這些非洲飢荒的悲慘影像,經常成為國際媒體的報導焦點,也吸引來自全球
各地的捐款及援助,但從整體長期的觀點分析飢荒問題,可以發現,媒體的角色其實未必全是正面。

「飢荒預警系統網」(Famine Early Warning Systems Network,簡稱 FEWS Net)長期在全球貧窮地區監看有無飢荒發


生,不久前該組織公布了一篇國際社會對尼日缺糧危機反應太慢的報告,報告的標題是「出了什麼差錯?」題目非常
中肯,令人訝異的是該報告完成的時間是一九九七年,不是二○○五年。

這個故事顯示兩個現象,一是尼日的飢荒之前就曾發生,二是一九九七年出的差錯到現在還沒解決。而兩次飢荒的最
大分別是:媒體在一九九七年幾乎缺席,二○○五年卻於問題炒熱之後大批湧到,並且大篇幅報導。拜媒體熱烈報導
之賜,尼日在十天內收到的善款超過之前十個月的總和。

報導以管窺豹 恐幫倒忙

但媒體是不可靠的,對於飢荒,媒體有時會幫到忙,有時卻也會幫倒忙。

飢荒的形成是個複雜的過程,不是簡單的突發事件。飢荒的來臨有很多跡象可循,例如食物價格開始上漲,房屋價格
下跌,有人賣掉祖產到外地謀生,但還是吃不飽。日子一久肚皮就會水腫,但身體其他部位骨瘦如柴;這是媒體報導
飢荒時最喜歡強調的畫面,但前面一大段時間出現的跡象,卻總是被忽略掉。

媒體的報導往往也有以管窺豹的問題,據 FEWS Net 提供的資料,其實在伊索匹亞、索馬利亞和蘇丹等地有更多人受


到長期缺糧的影響,但因媒體前一陣子的報導焦點多集中在尼日飢荒,其他地方的問題都被忽略了。這使得救濟機構
面臨兩難:他們是否該對媒體熱踩煞車,把注意力導向其他也有飢荒問題的地區?還是趁這股媒體熱盡量向有錢的國
家募款?

建立預警系統 長久之計

淡化當前的飢荒危機有其風險,因為很容易被人指責救災不夠賣力;但任憑媒體報導也可能壞事,因為媒體有時為了
收視率,會把飢荒造成的死亡數字誇張很多。這樣做很可能引起反效果,例如有些糧商可能會囤積糧食,而鄰近國家
為了怕自身也缺糧,可能會限制出口糧食到飢荒國,結果害得飢荒更加嚴重。

英國曾提出兩項建議,一是設立一個常備基金,讓所有救濟機構在面臨危機時有可以立即動用的資源;二是指定某個
機構擔任「萬不得已時的提供者」,處理被所有其他慈善或救濟機構忽視的危機。

這兩項建議頗富遠見,因為飢荒是可以預見且可以預防的,國際社會應該建立一套體系,在飢荒出現徵兆時就設法提
供糧食,而非等到飢荒形成之後,再靠媒體一窩蜂的報導帶來的捐款解決問題。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