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

案例:

2013 初進場 70 萬本金 採分散式(共 13 檔,每檔不超過 5 張)


→每一檔獲利皆小
2013/05 調整策略 56 本金 壓在軟板廠旭軟
→2013/10 公司賠逾 2 成 認賠殺出 賠 12 萬

 檢討:
第一次: 投資手筆太小,獲利太少
第二次: 對公司不了解就押
 調整:
1. 選股上的聚焦:
選自身熟悉的產業,並只購買該產業之股票。
2. 公司股本的選擇:
超過 30 億股本的公司容易被法人盯上,不易有價差可以賺;且要挑選
殖利率 6%以上之公司
3. 檔數的聚焦
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大概只需要持 10 檔左右,並專精其 10 檔
4. 公司經營狀況的研究
因為挑的是自身熟悉的產業的公司、又專精少量公司,並可以非常透
徹地研究該公司由古至今的經營狀況與策略,並每天隨時更新該公司
之營繕狀況。
 調整後之成效:
1. 即使股價暴跌,因為信任該公司之狀況,並不會急著認賠殺出,而是
加碼買低進場,擁抱其回升後的價差
2. 持續利用股息買進股票數,每年即可有可觀的股息

問題:
請問在策略中,公司股本的選擇這項裡面文章建議我們買進多少股本以下、多
少殖利率以上的公司的股票呢?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