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CHLT 1200 大學中文(二)

課程宗旨
以研讀經典、寓語文學習於生活等方式,提升學生的中文修養。

課程簡介
本課程旨在訓練和提高學生的說明及表達能力及思辨能力,內容包括:(1) 從篇章認識議
論思辨的技巧,包括確立論點、選取論據及論證的方法;(2)口語傳意技巧。
學習成果
預期修畢本課程,學生能夠:
1. 掌握議論思辨的技巧,提高組織能力,俾能撰寫具說服力的議論文章。
2. 提高說明及表達能力,建立批判性思維,能在口語溝通中應對自如。

課程進度
周次 日期 講授內容
1. 5/1 課程簡介/ 口語傳意概論
2. 12/1 課前測試
3. 19/1 議論文概論 / 龍應台的演講語言
4. 26/1 龍應台的議論文結構 / 小組報告
5. 2/2 陳平原的論文寫作
6. 9/2 陳平原的演說研究 / 小組報告
7. 16/2 從散文到論文寫作
8. 23/2 公眾假期
9. 2/3 同學作品分析 / 同學演講
10. 9/3 同學作品分析 / 同學演講
11. 16/3 議論文寫作 (錢鍾書)
12. 23/3 議論文寫作 (梁實秋)
13. 30/3 同學作品討論
14. 6/4 公眾假期
15. 13/4 課程總結

1
評分方法
一、持續性評估(共 60%):
1. 習作:45%
2. 報告:10%
3. 課堂表現:5%

二、統一測試:40%

注意事項
1. 因事不能上課者,應及早通知老師(另備請假信)。
2. 凡缺課時間超過全部上課時間三分之一者,總成績作不合格論。
3. 無故遲交習作者,依次扣分,缺交一次者總成績作不及格論。
4. 凡引用資料,必須清楚注明出處。
5. 作業必須附上封面,封面上書明:
1) 本科編號、2) 科目名稱、3) 同學姓名、4) 學號、5) 提交日期
6. 請注意大學有關學術著作誠信的政策和規則,及適用於犯規事例的紀律指引和程序,
詳情可瀏覽以下網址:<http://www.cuhk.edu.hk/policy/academichonesty/>。
大學規定學生遞交作業時,必須連同已簽署的聲明一併提交,表示他們知道有關政
策、規則、指引及程序。如屬小組作業,則組內各學生均須簽署聲明。如作業以電
腦製作、內容以文字為主,並經由大學的抄襲偵測系統「維誠」(VeriGuide)提交
者,學生將作業的電子檔案上載到系統後,便會獲得收據,收據上已列明有關聲明。
未有夾附該收據的作業,老師將不予批閱。學生只須提交作業的最終版本。
7. 同學提交習作前請自備副本。

參考書目
1. 王聘興、趙總寬等著:《文章與邏輯》,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 年。
2. 李錦昌編著:《現代商業傳意大全》,香港﹕商務印書館,2004 年。
3. 周錫 :《中文應用寫作教程》,香港:三聯書店,1996 年。
4. 胡裕樹:《大學寫作》,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5 年。
5. 香港城市大學語文學部:《中文傳意‧基礎篇》,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2001 年。
6. 黃桂林:《口才自學法》,香港﹕匯智出版有限公司,2004 年。
7. 劉豔春:《語言交際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年。
8. 張炳隅編著:《文學鑑賞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年。
9. 林文和主编:《文學鑑賞導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 年。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