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

BCN3104 儿童文学

单元(一) 儿童文学理论

内容提要:
本单元共分成三个小课目,即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儿童文学创作和儿童文学的鉴赏
与阅读指导。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内容包括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儿童文学读者、儿
童文学与儿童年龄特征和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儿童文学创作内容包括儿童文学的作
者和儿童文学的创作。儿童文学的鉴赏与阅读指导内容包括儿童文学的欣赏和批评以
及儿童文学的阅读指导。

预期学习成果
学习了这个单元后,你将能够:
1. 说出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
2. 列出儿童文学的任务、功能与语言特点
3. 说出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的关系

单元结构

儿童文学理论

3 儿童文学的鉴赏
1 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 2 儿童文学的创作 与阅读指导

1. 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

儿童文学概念的基本含义包括:

1
BCN3104 儿童文学

 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 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 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 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儿童文学的范围
古代儿童文学往往不是专为儿童创作的,而是来自民间文学、成人文学领域,是弥补
儿童精神需要的一种补偿性的文学。古代儿童文学常常是儿童教育的工具,并以儿童
识字发蒙用的教材的面目出现。而现代儿童文学则是专为儿童创作的一种自觉的、独
立的文学门类,所以其范围和界域要相对明晰和确定得多。

儿童文学的读者
(一)儿童读者、成人读者
儿童读者是儿童文学首位的、基本的阅读和接收者。成人对儿童文学接近有两类情况:
(i) 身份或职业的需要 (ii) 阅读天性上,在文学心灵的深处与儿童、儿童文学有一种沟
通、默契和认同感。

思考
想一想,成人读者在儿童文学接受领域上有什么存在意义?

(二)儿童读者的特殊性
儿童读者的文学能力结构包括生理、心理、文化三个层面。
(i) 生理:儿童的文学接受能力是以儿童生理器官的感觉、运动机能为生物条件和基础
的。儿童读者的阅读感受是以生理上的感觉和快感为基础的,而生理层面的感受力,
也就构成了儿童读者特殊性的基础层面。
(ii) 心理:儿童的心理过程(知、情、意)、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等)和个性倾
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以及逐渐形成的世界观),都势必会逐渐渗透、
融合、凝聚在儿童的文学能力结构中去,形成其文学能力结构的独特性。

2
BCN3104 儿童文学

(iii) 文化:儿童文学作品是一种特定文化背景的产物,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学
内容。文化层面规定着儿童读者文学接受中的具体文化-审美内容及其动力指向。儿童
读者审美心理和文学阅读能力的发展,也就是儿童生命进程从自然行为走向审美的文
化实现的过程。

构成儿童读者文学能力的三个层面作为一个整体的结构是缺一不可的。生理机能的状
况和水平决定着儿童读者文学能力发展的普遍的、共同的发展水平和阶段,文化层面
则规定着文学能力的具体实现的内容和发展方向,而心理层面则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连
接、转换层面,它起源于生理层面的冲动,并以生理层面为依托,沿着特定的文化轨
道而不断建构、发展、形成儿童读者文学审美能力的基本心理框架和特殊性。

(三)儿童读者的多样性
儿童读者的多样性表现在年龄、性别、智能、心理个性、文化背景等诸多方面,其中
年龄因素所导致的儿童读者的多样性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对此下文将专门论述。
这里先就其他方面的情况做一简要论述。

性别差异。儿童读者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其文学阅读兴趣和能力会显示出性别差异。
在美国,一项对3000 名10-15 岁儿童阅读兴趣的调查结果显示,男孩比女孩更喜欢科
学、发明、运动和冒险等方面的故事,女孩喜欢家庭生活故事、浪漫文学作品、学校
活动故事、童话和动物故事。

智力因素。智力因素与儿童读者的文学阅读能力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智力
因素的影响,儿童读者的实际年龄与阅读年龄发生了分离。例如,一个实际年龄为国
为7 岁的智力超常的儿童,其阅读年龄可能会达到12 岁,甚至更大程度的早熟状态。
心理个性的差异。这种差异造成了儿童读者在文学阅读动机、态度等方面的差异。有
的儿童希望从文学阅读中获得知识,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有的儿童读者把文学当作
是寻找情感慰藉的精神寄托;有的儿童则带着纯娱乐、消遣的目的进入文学阅读过程;
有的儿童可能把阅读文学作品看作是一种可以向同伴炫耀的资本。

文化背景的差异。文化常常归属于特定的民族、阶层或团体,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差异
甚至对峙。例如,西方儿童从小知道阿波罗神,他们往往把文学作品中描写的太阳想

3
BCN3104 儿童文学

象为人的模样,而东方儿童一般不会有这样的联想。

儿童文学与儿童年龄特征
儿童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幼儿期(3-6 岁)、童年期(7-12 岁)、少年期
(13-15 岁)。各个时期的儿童在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语言、感
情、意志等方面都有不同的心理年龄特征。

幼儿阶段是身心发展极为迅速的阶段。他们的口头语言能力发展较快,开始学习运用
清楚的连贯性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他们的思维主要是带有明显的具体性和直观性的
形象思维,具体形象的、能引起他们兴趣的事物和富于表情及动作性的语言,易于引
起他们注意,也易于被他们记忆。童年阶段的孩子开始学习掌握书面语言,其思维发
展则表现为,在形象思想仍占重要位置的同时,抽象思维能力得以初步形成,自我意
识也得到较明显的发展。少年时期是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时期,身体发育逐渐成熟,心
理也开始显示出某些成人的特征。这一时期儿童的特点,是过渡年龄的特征,即半儿
童半成人的心理。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即儿童文学的基本审美特征或艺术品性。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主要表现在纯真、稚拙、欢愉、变动、质朴这几个方面。

(i) 纯真
儿童世界总是显得那么的稚嫩、纯真、美好。这种儿童生命固有的品性,成为儿童文
学作品纯真美的客观来源;而表现儿童生命、儿童世界的纯真之美,也成了儿童文学
作家直觉的创作追求。

(ii) 稚拙
儿童文学的稚拙美既表现在内容上,也表现在形式上。从内容上看,儿童文学的稚拙
美主要表现为儿童心理、生活中的稚拙情态和形态。从形式方面,语言组合和叙述方
式的变化可以产生一种稚拙感,其情节构成方式的变化也能带来一种稚拙的形式感。

4
BCN3104 儿童文学

(iii) 欢愉
儿童文学的欢愉之美表现为以幽默、滑稽、可笑的形式来表现具有美感意义的内容。

(iv) 变动
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儿童是更好动的,更富于幻想和探究性的。因此,儿
童文学总是更富于幻想,更多惊险色彩、更多神奇意味。这一切就构成了儿童文学作
品迷人的变幻之美。

(v) 质朴
质朴美就是本色的自然、淳朴之美。质朴是用最简洁、自然的文学形式来表达最本真
的生命意趣和形态。

讨论

试与同学讨论,然后以图表方式列出儿童文学的任务和功能,并收录在学习档案记录
里。

辅导课

1. 儿童文学在美学特质如何与成人文学相区别?
2. 儿童文学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请举例说明。

休息

累了吧!喝杯茶,让自己休息一下,然后继续努力。

2 儿童文学的创作
儿童文学的作者
儿童文学作者必须具备一般文学作者所应有的素养,必须掌握一般文学创作的规律,
5
BCN3104 儿童文学

必须具有一般文学创造的能力。但是,一个作者之所以被称为儿童文学作者,是因为
他创造出了适合儿童阅读和欣赏的作品。

做笔记
列出并简略说明儿童文学作者应具备哪些基本的条件?

儿童文学作者的类型
从社会职业身份来看,儿童文学作者主要有四种类型:
(i) 专业作家
(ii) 少年儿童出版社或少年儿童杂志的编辑
(iii) 教师
(iv) 中小学生

从创作动机来看,儿童文学作者大致分为两大类六小型:
(一)自觉
这类作者具有明确的“为儿童创作”动机。
(i)“教育”型:
他们抱着一种教育责任心来从事儿童文学活动,总是把儿童文学和儿童教育联系在一
起。
(ii) “社会使命”型:
他们的儿童文学创作总是和特定时代的社会思潮和文学流派相合拍的,强调社会使
命。
(iii) “娱乐”型
这类儿童文学作者在观念上和前两种类型相对立。他们认为严肃的说教会使孩子感到
疲劳和厌倦,儿童需要游戏娱乐。

(二)自发
这类作者没有明确的“为儿童创作”的目的,只是由于他们有一种特殊的心理驱力,
包括特殊的气质、性格,特殊的心理变异,特殊的情感力量,特殊的记忆和体验等等,
才使他们创作的文学作品无意中写成适合儿童阅读欣赏的作品。他们的创作都指
向“自我表现”。

6
BCN3104 儿童文学

(i) “童心”型
这类作者具有儿童般的天性。他们最容易在神话天地和儿童天地里激发起创作冲动和
创作灵感。于是他们奉献给读者的艺术之果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儿童文学。

(ii) “儿童崇拜”型
这类作者的内在驱力引发和推动他们去体验儿童心理,探寻儿童生活的妙谛,并加以
艺术表现。他们始终站在成人立场上赞美儿童,把儿童世界看作是一方精神上的“净
土”和“乐园”。

(iii) “童年回忆”型
这类作者往往有一个难忘的童年,长大后依然刻骨铭心,念念不忘,形成“童年情
结”,也构成具有个性特征的思维类型,并成文学创作的驱力和动机。

儿童文学的创作
儿童文学创作过程的三个阶段(取材、构思、表达)及其操作程序与一般文学创作相
同。然而,在儿童文学创作过程中,由于始终有一个指向少年儿童的读者意识在引导
和制约着作者的创作行为,因而在取材目标、构思方法、表达形式和语言技巧等方面,
都会有一些相异与成人文学的独特之处。

做笔记
试从指定的参考书目中阅读有关儿童文学创作过程的资料。阅读了有关资料后,以图
表概括出儿童文学创作过程的阶段,列出和成人文学创作相比,各阶段的特殊性。然
后把它收进学习档案记录。

儿童文学创作的题材类型和表达方式
从长期以来的儿童文学创作实践中,人们把儿童文学创作的概括成16 种类型: 家庭
生活型、学校生活型、社会生活型、 异域生活型、成长型、 浪子回头型、 英雄型、
集体奋斗型、少男少女型、冒险型、苦儿型、顽童型、童趣型、奇思型、动物型和自
然风物型。
这16 种类型可概括成三个基本的“母题”:爱、顽童和自然。三大母题所体现的三

7
BCN3104 儿童文学

种审美眼光,恰恰构成了儿童文学作者的三种表述身份:成人身份的表述方式、儿童
身份的表述方式和人类共同身份的表述方式。

辅导课

1. 儿童文学创作的全过程是由取材、构思和表达三个有序而连贯的阶段组成的。
试举例说明之。
2. 儿童文学的语言与成人文学比较,有些什么异同?
3. 儿童文学作者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
3. 儿童文学的鉴赏和阅读指导

儿童文学的欣赏和批评
(一)儿童欣赏文学的特点和意义
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儿童文学欣赏也就是对儿童文学作品整体性的感受、体验
和认识。儿童欣赏文学有什么特点呢?儿童的文学欣赏水平还比较低级,有待学习和
提高,因而需要有教师或其他成人长辈的适当指导。儿童的文学欣赏方式也有不少特
殊性,如:偏重直观感受、易于情感投入、善于模糊解读和拙于鉴别评判。

(二)儿童文学的批评
文学欣赏和文学批评密不可分。批评是以欣赏为基础的。人们总会在文学欣赏中有所
发现,有所领悟,有所判断,并形成整体的或某一方面、某一点的评价,这就是文学
批评。

儿童文学的批评方法,常见的有:社会学批评、教育学批评、读者反应批评和文化人
类学的批评。文学批评的任务是研究作品的成败得失,总结创作经验,阐发创作规
律,促进创作繁荣,并且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和鉴赏作
品。

儿童文学的阅读指导
(一)儿童文学阅读指导的意义和任务
儿童文学阅读指导的意义:

8
BCN3104 儿童文学

1. 课外文学阅读能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读写能力
2. 指导儿童读什么书、怎样读书 明确目的、正确解读和鉴别能力
3. 帮助儿童处理好规定课程学习和课外文学阅读的关系

儿童文学阅读指导的任务:
1. 帮助少年儿童明确文学阅读的目的性,使他们养成正确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2. 引导少年儿童在阅读中提高文学欣赏的能力,掌握文学欣赏的方法

(二)儿童文学阅读的环境
一、家庭
指导时应注意:
1. 重视图书的选择
2. 重视 “亲子共读”
3. 处理好文学阅读和电视收看的关系
二、学校
主要是:
1. 带有较强的教育色彩
2. 具有明显的集体性质
3. 带有更多的时间训练性质

(三)儿童文学阅读指导的步骤和方法
儿童文学阅读指导的步骤:
1. 了解指导对象及图书情况
2. 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图书的可能,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儿童文学作品
3. 对作品的推荐和介绍
4. 组织作品评论
5. 巩固阅读效果

9
BCN3104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阅读指导的方法:
1. 组织文学兴趣小组
2. 组织班级图书角
3. 开展读书竞赛活动
4. 举行诗歌朗诵会、故事讲演会等
5. 组织各种文体的征文活动

思考

谈谈儿童文学在小学审美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辅导课

1 结合你的实践体会,想一想学校儿童文学阅读指导应有哪几个基本步骤?可采取哪些
指导方法?
2 选择一篇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看看它的哪些特质可以成为语文教学中
的美育要素。

休息

对儿童文学有了基本的概念,是吗?不过眼睛很累吧?先休息一会儿,还有几个课目
呢!

1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