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 2015 级

《长输管道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
指导教师:张帆
题目:西气东输管道工艺设计方案
一、基本设计条件
1)年工作天数:350 天
2)气体标准状态:压力 101325 Pa,温度 20℃
3)设计输量:(90+n×7)×108 Nm3/a,其中 n 为每位学生所在小组的组

4)管道长度:3895 km
5)设计压力 10MPa(绝)
6)管材等级:X65、X70、X80
7)管外径:三组管径 Φ914 mm,Φ1016 mm,Φ1219 mm;
8)管内壁粗糙度:采用内涂层,管内壁粗糙度取 10μm。
9)设计地温
由于管道线路距离比较长,沿线气象及地温情况变化大,以沿线线路走
向近处的气象站点提供的-1.6m 处土壤年平均地温作为设计地温,根据变化幅
度将全线共分为六段,详见表 1。
表 1 西气东输管道沿线设计地温(℃)
里程 夏季 夏季最热月 年 冬季
地名 (km) 平均地温 平均地温 平均地温 平均地温
轮南 0
24.5 25.2 17.0 8.8
鄯哈界 503
湖东工区 673 20.4 21.1 12.5 4.6
甘塘镇 2025 17.1 17.6 10.7 3.9
大水坑 2210 15.4 15.9 10.4 4.7
山西河南界 2884 19.9 20.5 13.9 7.7
上海 3895 21.9 22.6 15.8 9.6

10)沿线总传热系数 K 值
将全线大致分为四段,分别取不同的总传热系数。
轮南—红柳段(0-1055 km),取 1.27 W/(m2·℃);
红柳—武威段(1055-1839 km),取 1.53 W/(m2·℃);
武威—淮阳段(1839-3274 km),取 1.18 W/(m2·℃);
淮阳—上海段(3274-3895 km),取 2.16 W/(m2·℃)。
11)中间站压缩机的压比推荐值为 1.45。

1
12)站内压降:每座压气站站内压降取 0.2MPa,其中压缩机入口段压降
取 0.15MPa,出口段压降取 0.05MPa。
13)压气站出站温度:考虑压缩机出口气体冷却,统一取 50℃。
14)气源供气条件:轮南供气压力 6.5 MPa(绝),供气温度 20 ℃。
15)所输天然气的相对密度为 0.6。
16)所输天然气的平均压缩因子为 0.9。
17)管段输气效率为 0.95。
18)管道终点的允许最低压力为 4.5MPa。
19)全线均按一类地区考虑。
20)假设没有支线。
21)压缩机的效率取 85%。
22)燃气轮机的效率取 31%。
23) 天然气热值取 34 MJ/m3。
24)压气站投资见长输管道投资参考指标。
25)管材价格见长输管道投资参考指标。
26)自耗气价格取 1.65 元/m3。
27)电力价格:0.68 元/度
28)管道建设期为 1 年,运行期为 30 年。管道税后基准收益率为 8%。建设
投资中 45%为自有资金,其余为建设银行贷款,利率按当前利率建设
银行利率计算,流动资金按管内存气价值的 150%计算。

二、设计任务
课程设计采取分组方式实施,每 3-4 人为一个设计小组,共同完成一个完
整的管道工艺设计,每个组员承担设计任务中的一个子题目,各子题目的管道
有相同的输量、里程和高程,但使用不同的管材。每个小组成员通过选取不少于
三种规格的管径与壁厚。
1)根据任务输量,选取不同管径、壁厚,使用任一款专业软件对管道进行水力 、
热力计算,并评价其局限性。
2)自主开发一个无分支输气管道的总体工艺方案设计的计算机软件。针对上述
基本设计条件,利用所开发的软件开展水力、热力的工艺计算,根据计算结
果,布置沿线压气站。要求利用行业软件(SPS、LPS 等)进行计算。
3)根据不同季节的地温,校核各站的进、出口压力/温度,调整压气站的位置。
4)根据压气站的进、出站压力/温度确定压缩机组的配置方案。

2
5)小组每个成员根据自己与其他成员的设计成果,对不同管径、不同材质的工
艺方案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各子方案的技术经济性,利用费用现值为经济性
评价指标,比选推荐出较优的工艺设计方案,作为本组的最终的总体工艺设

计方案。(不考虑大型穿跨越工程投资。不考虑阀室投资。不考虑配套工程投
资)
6)使用绘图软件绘制首站(燃气轮机—离心压缩机组)的工艺流程图。
注:必须利用行业软件完成全部或部分设计内容。

三、设计要求
1)采用 Colebrook 公式计算管段的水力摩阻系数。
2)管段水力、热力计算按一定的空间步长分段进行。
3)热力计算时要考虑节流效应,气体比热和节流效应系数可取近似值。
4)末段储气能力尽可能大。
5)总体工艺设计方案必须包括管径、管壁厚度、管材等级、设计压力、压气站
位置、燃气轮机—离心压缩机组的选型、压比、进/出站压力、进/出站温度、
压气站的耗气量、末段储气能力等的确定依据,推荐方案的技术、经济比
选过程,计算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四、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及形式要求
1)必须详细写出所采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描述方式要便于理解。
2)必须包括所编制的工艺方案设计软件的源程序(打印版)。
3)必须包括软件的直接输出结果(即工艺设计方案)并要求打印工程软件
计算的关键界面截图,以及运行结果。输出格式要便于理解并尽可能美
观。
4)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制首站工艺流程图(2 号图纸)。
5)应对设计结果、设计方法和软件编制方法进行必要的讨论。
6)必须有计算机打印的报告封面,封面格式可自行设计,但必须包括设计
题目、班级、学号、学生姓名、组号,同组同学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完成
时间等信息,并尽可能美观大方。
7)报告装订次序:封面,设计任务书,设计方法和步骤,源程序,输出结
果,分析与讨论,工艺流程图。
8)列出参考文献。

五、推荐参考书目
李玉星,姚光镇. 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8

3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2015.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5
长输管道投资参考指标 (2012 版)
《输气管道工程》, 王志昌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长输管道投资参考指标 (2012 版)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