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45

理学

(第二版)
lI'歉配,
A+U高校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教材

环境心理学
(第二版)

华中科技大学 林玉莲 胡正凡 编著


“#式谷才飞
k[ J;·千
伽�
八卢

v片
F
R4
令f
)令,
'合

合b
4t ',
r、
,r
;
.)
占'`
令尸
廿止偎`

*副止兑工止以肚社

_
,
ii

·- '•• . ·---- -心~~ ,\ r•·-


I^_4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
环境心理学/林玉莲, 胡正凡编著.一2版.一北京:
中困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A+U高校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教材
ISBN 7-112-08546-2

1. 环... a. CD林...@胡... Ill 环境心理


学高等学校-教材 JV. B845. 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6)第069893号

环境心理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交义领域, 涉及心理学 、 社会学 、


地理学 、 文化人类学 、 城市规划 、 建筑学和环境保护等多门学科 。 主要研
究物质环境, 包括城巾 、 建筑 和自然环境与人的行为关系 。 本书在阐述环
境心理学的基本术语 、 观点和理论的基础上, 结合国内外的实例. 探讨了
这一领域在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等相关专业中的应用 。 全书密切结合实际,
文字深人浅出, 可供城市规划 、 建筑学 、 环境保护 、 囥林规划与设计 、 空
内设计等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和颈士研究生作为科研 、 教学的参芳用书, 也
可供相关专业的设计、 科研和管理人员参考 .

骨 冬 美

责任编辑: 王玉容 陈 桲
责任设计: 董建平
责任校对: 张景秋 关 健

A+U 高校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教材
环境心理学
(第二版)
华中科技大学 林玉宪 胡 正凡 编著

中囚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北京西郊百万庄)
新华书店总店科技发行所发行
霸州市顺浩图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制版
北京富生印刷厂印刷
*
开本:787X 10n毫米 1/16 印张· 2l½ 字数 :520于字
2006年8月第二版 2006年8月第十次印刷
印数:17201 一 20700册 定价:29. 00元
ISBN 7·11公08546·2
(15210)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 可寄本社退换
(邮政编码JOOC37)
本社网址:htt p,//www.cabp.com. en
网上书店.http://www. china-building. com. en
再版前言

《环境心理学》 2000 年出版后至今已重印 9 次。 6年来, 国内外这 一 领域在


理论和实践方面又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 作者参考了近年来一些新的教科书和研
究文献, 结合自己的探索 与发现, 对 第一版的内容进行了推敲、 调整、 充实和
更新。
重新撰写的第二版保留了原来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框架, 增加了大量研究实例
和论述:第三章, 环境评价地图;第四章, 唤醒对情绪的影响;第七章, 城市环
境认知研究的新进展;第八章, 综合性模拟研究;第九章, 武汉市城市广场和开
放式公园的研究实例;第十一 章, 基于行为的功能研究;第十二章, 场所依恋、
社区意识(社区感)和办公空间的三维度假说。 还有些小节虽然标题未改, 但内
容作了很大变动, 有的几乎重写, 如第二章的生态知觉、 第四章的唤醒理论等。
书中还增加了大量记录实际场景的照片, 以便读者更直接地解读有关信息。
自第一版《环境心理学》交稿之后, 作者一直希望以 一 本理论更加系统、 内
容更切合实用、 可读性更强的《环境心理学》奉献给读者, 几年来一直关心和收
集有关资料, 也 一 直未停止有关的思考与探索。 第二版中虽然对内容作了充实与
更新, 但因篇幅所限, 仍有许多资料不得不予以舍弃。 此外, 作者个人的精力和
水平毕竟有限, 还有大量的参考资料来不及仔细阅读, 良好的愿望只能作为动
力, 为抛砖引玉再做一番努力, 片面和错误在所难免, 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06年4月
3
日 录

绪言.................................... ···.......................................................... 1
第一 章 感觉、 知觉与认知......... ............ ............................................. 4
第一节 感觉....................................... •••••••••••••••••••••••••••••••••••••••••• 5
一、 感觉的特点........................ ...... ... ......... ••••••••••••••••••••••••••••••••• 5
二、 感觉刺激的重要性·······················································"········· 5
三、 弓I起感觉的主客观因素............................................................ 7
四、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9
第二节 知觉与认知 ..................................................................... 10
一、 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 10
二、 知觉定势 ........................................................................... 11
三、 习惯化—一-适应 .................................................................. 11
四、 对变化的知觉 ..................................................................... 12
五、 认知 ................................................................................. 12
第三节 多种感觉与环境设计 ......................................................... 14
一、 视觉研究的深化 .................................................................. 14
二、 其他感觉与环境体验 ............................................................ 16
三、 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 ............................................................ 18
第二章 环境知觉的理论 .................................................................. 20
第一节 格式塔知觉理论 ............................................................... 20
一、 格式塔心理学简介 ............................................................... 20
二、 基本观点 ........................................................................... 22
三、 格式塔的组织原则 ............ ...... ............................................. 22
第二节 生态知觉理论 .................................................................. 27
一、 基本观点 ........................................................................... 27
二、 生态知觉与情感反应 ............................................................ 29
三、 生态知觉与环境设计 ............................................................ 31
四、 生态知觉与道德约束 ............................................................ 32
第三节 概率知觉理论 .................................................................. 33
一、 基本观点和理论模型 ............................................................ 33
二、 概率性的世界 ..................................................................... 34
三、 概率知觉与个人经验 ....................................... ..................... 36
四、 概率知觉与环境问题 ............................................................ 36
第三章 认知地图和评价地图 . . .................... ....................................... 39
4
目 录

第一节 认知地图研究概述 .. . ......................................................... 39


一、 认知地图的研究方法 ....................................... ..................... 39
二、 认知地图的组成要素 ......... . ................. . ............................. . .. 41
三、 认知地图的性质 .................................................................. 43
四、 认知地图的特点 ............................. . .................................... 43
五、 认知地图的功能 .................................................................. 45
六、 个人认知成图能力的发展 .. . ................................................... 46
七、 易识别环境的特征 ..................................... . .........................50
4
第二节 城市公共意象研究实例一—武汉市的公共意象 .........……...……5
一、 城市公共意象图 .... . .................................... . ........................ 54
二、 问卷资料的归纳和讨论 .... . ... . .................................... ............ 54
三、 城市环境总体评价 ....................................................... . ....... 59
第三节 风景区认知地图研究实例 ..........................................…...... 60
一、 被试者个人背景 ................ . ................................................. 61
二、 公共意象和认知结构 ............................................................ 61
三、 风景质量评价 ..................................................................... 62
四、 讨论和建议 ....... . ................................................................ 62
第四节 校园认知地图研究实例 ...................................................... 63
一、 研究对象概述 ........ . ............................................................ 64
二、 比较: 范围、 结构、 同一性和意象元素 ............... ..................... 64
三、 讨论: 识别、 使用和理解 ...................................................... 70
第五节 校园评价地图 .......................... . ...................................... . 72
一、 新的H校园认知地图............................................................ 74
二、 情感评价地图 ..... . ............... . ............................................... 74
三、 审美评价地图 ..................................................................... 76
四、 校园环境总体评价 ....................... . ....................................... 78
第四章 环境一行为关系的理论 ......................................................... 79
第一节 唤醒理论 ........................................................................ 79
一、 唤醒与情绪 ....................................................................... . 79
二、 环境刺激与情感评价 ................ . ......... . ................................. 81
三、 唤醒与绩效 ........................................................................ 84
第二节 环境应激 ....................... . .. . ............... . ............................. 85
一、 应激反应 ........... . ............................................................... 85
二、 应激物的种类 .................... . ... ..... . ....................................... 87
三、 适应环境应激的意义和代价 ......... .......................................... 91
第三节 环境负荷、 适应水平和行为约束………...………………...…...... 91
一、 环境负荷理论 .. . .................................................................. 91
二、 适应水平理论 ... .................................................................. 93
三、 行为约束理论 ............................ . ..... . ..... . ............................ 95
5
目 录

四、 各种理论观点的综合 ............................................................ 96
第四节 行为场景理论 ............... ...................................................98
一、 场所的环境特征 ................................................... ............... 99
二、 行为场景的人员配备...................................................... ......100
三、 场所的生命......... ..................... ..........................................103
四、 研究行为场景的现实意义......................................................104
第五章 噪声、 拥挤和空气污染.........................................................105
第一节 噪声.................. ............... .....................··•···........•... ......105
一、 噪声的定义... .....................................................................105
二、 影响噪声评价的因素······.............................. .........··•····•·......105
三、 噪声对行为的影响 ........................... ...... ..............................107
四、 减少噪声危害的措施...................................................... ......110
第二节 拥挤.................. ······... ...................................................112
一、 高密度对人类的影响.............................. ............······............112
二、 影响 拥挤感的其他因素... ......······..........................................117
三、 对拥挤的理论解释............ ...................................................118
四、 减少拥挤感的措施............... ................................................119
第三节 空气污染............................................................... ······...120
一、 空气 污染的来源.................. ................................................ 2 1 1
二、 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 ······..........•.... ...124
三、 对空气污染的知觉及其对行为的影响……………...…………………125
四、 空气污染对绩效的影响....................................······ ······.........125
第六章 个人空间、 私密性和领域性····· ················……...…........... ....... 127
第一节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127
一、 个人空间...... ................................. ....................................127
1 2
二、 人际距离......... ......... ............ ................................. ······....•. 3
三、 人际空间定位... ······...... .................. ...····•·•··.•....... ····•·•··......135
第二节 私密性................................. ... .....................······ ······ ······136
一、 私密性的定义..................... ...... .........······............... ·········...136
二、 私密性的功能............................................. ······ ······ ····•······· 137
三、 私密性与环境设计............... ................................................137
第三节 领域性... ...······............ ........................................•.......... 146
一、 领域性和领域.........................................................·········...146
二、 领域的类型... ........................ ......... ..................···•·•·•····......146
1 7
三、 领域的功能............................................................······... ... 4
第七章 城市环境的认知........................······ ······...... ······.................. 153
第一节 城市意象的后续研究......... .......................... ......................153
一、 城市意象研究范围的扩大... ... ................................................153
二、 研究方法的改进······........................ ..................... ... ······......154
6
目 录

三、 研究内容的深化.......................................... ...... ... .........······ 154


1 1
第二节 空间定向................................. ..... ................... ......... ······ 6
一、 满足基本需要的导航系统.................. ... .. .......······...... ............ 161
1 2
二、 定向系统的文化差异...................................................... ...... 6
三、 自然环境特征对定向系统的影响 ............... ... .....................······ 61 4
四、 环境具体因素对空间定向的影响············ ··········· ········•·"· … ...... 61 6
五、 环境改变对空间定向的影响............................................. ··· ···170
第三节 认知距离... ······ ····•·············......... ······...... ······............ ...... 171
一、 认知距离的概念..............................······...... ······......... ...... ...171
二、 影响认知距离的环境因素·······························•·"·"····"·'·•·•·"· 172
三、 影响认知距离的文化和群体因素...... ...··· ···............... ······......... 71 2
第八章 城市环境的体验......... ······...... ......... ······.............................. 176
6
第一节 城市环境体验的原理和特点............······..... .......... ............... 17
一、 环境信息的特点········· ······ ········· ·······..·•·"•'··.. •···.................. 176
二、 对“复杂性” 的偏爱...······...................................................177
三、 城市环境体验的特点.................. ......·········........................... 8
1 0
第二节 显著差异与城市环境体验....... ..······....................................182
一、 显著差异的含义... ········· ······ ... . .................... ... ······............... 8
1 2
二、 从环境知觉理论看显著差异······ ······················•·"·…............... 183
三、 可利用和开发的元素 ··· ···.................. ....................................187

第三节 与城市环境体验有关的若干问题………………...…………………190
一、 形成显著差异元素...... ······..........................................······... 190
二、 城市设计美学 一— 审美情感反应的理论模型... ………………………194
三、 综合性模拟研究....... .......................... ······............ ······...······196
四、 寻求易识别性和复杂性的平衡............…................................. 91 8
第九章 城市外部公共空间活动研究.................................... ...... ... ......201
第一节 外部空间活动研究综述............ ······ ...... .............................. 201
一、 早期国外的研究.................. ............ .....,............. ......... ...... ...202
二、 近年的外部空间研究··········................................... ...............203

三、 分析城市外部空间活动的通常方法………… ...…………………… ... 207


第二节 外部空间中的行为习性............ ·· ····... ··· ···............ ······... ...... 210
一、 动作性行为习性... ·········............................................. ......... 210
二、 体验性行为习性............ ........... ..................... ...................... 214
三、 行为习性的差异..................... ······............... ...... ..................216

第三节 城市外部空间研究实例............ ······................. .......... .........220


一、 洪山广场............ ...................................................... ......... 221

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 四美塘公园......... ······...... . .... ....······........... ................. ........ 225
7
目录

五、讨论和建议........................................................................ 226
第四节 基于行为的外部空间设计建议.................. ······......... ······...... 228
一、加强外部空间的生气感......................................................... 228
二、兼顾私密性活动.............................. ······.............................. 230
三、形成私密性—公共性层次...................................................... 231
四、合理满足人的行为习性........................ ······........................... 233
五、预防和减少破坏行为............................................................ 235
第十章 城市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 237

第一节 城市环境影响的理论假设................................................... 237


一、超载假设.................................................................. ······... 237
二、城市环境应激............................................. ······......... ······... 237
三、行为约束和人员过剩.............................. ······...... ······............ 238
四、城市多场所分析概述.................................... ······.................. 239
第二节 城市环境影响的研究例证··········································…...... 241
一、应激与应对行为.................................................................. 241
二、亲和与亲社会行为............................................................... 242
三、犯罪、犯罪率与恐惧感············............................................. 244
四、绩效和健康........................................................................ 247
五、城市环境的积极影响............................................. ······......... 247
六、大城市与小城市的比较......................................................... 248
第三节 基于行为的城市环境问题对策............................................. 251
一、重视社会因素................................. ······.............................. 251
二、旧城更新:研究例证与设计建议............................................. 254
三、城市区域安全防卫研究.......................................... ······......... 256
第十一章 建筑学中的一般应用..................... ······.....•... ······............... 263

第一节 基于行为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263


一、反映建筑与行为关系的理论············.................. ······............... 263
二、"适用”的现代术语........................ ······... ······ ······............... 266
三、基于行为的建筑设计过程...................................................... 267
第二节 环境一行为信息概述......................................................... 269
一、不同尺度的场所和场景.......................................... ······......... 269
二、使用者群体........................ ············............... ······............... 271
三、环境一行为现象..................... ······....................................... 275
第三节 基于行为的“功能”研究................................................... 277
一、功能研究的扩大······.............................. ······........................ 277

二、功能研究的深入:外显功能与潜在功能…………...………………… 279
三、功能研究的细化:特定功能与行为... ········· ······........................ 281
第十二章 特定建筑环境与行为..................... ·········............... ······...... 285
第一节 建筑意象与室内认知距离·······································…... ······ 285
8
目 录

一、建筑的意象........................................................................ 285
二、使用者的建筑综合意象............... ······.................................... 287
三、建筑室内的认知距离 288
第二节 室内空间定向���:::::: ::::::::: :::::::::::::::::::::::::::::::::::: ::::::::: 290
一、建筑易识别性研究概述......................................................... 291
二、建筑平面拓扑复杂性的影响 293
三、加强室内空间定向的建议…:::::::::::::: :: :::::::::::::::::::::::::::: ::::::: 296
第三节 建筑体验概述.................................................................. 297
一、知觉理论与建筑体验·····················....................................... 297
二、建筑体验的研究方法和影响因素......... ............ ........................ 299
三、室内空间的体验.......................................... ·········............... 305
第四节 特定建筑类型与行为......................................................... 312
一、居住场所........................................................................... 313
二、老年人福利设施.................................................................. 319
三、其他建筑类型..................................................................... 321

结语:走向更朴实和更开明的环境一行为研究...………......……………...... 329
主要参考文献.......................................·
··················.. ····............... ............ 331
后记............................................................................................. 334

9

人类一直在探索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正是在代代相传的探索与思考过程
中, 人类不断解释环境, 解释自己, 同时也不断利用和改造环境, 维持和改善自
己的生存条件。 在这一过程中, 人际交往、 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都直接影
响着人所处的环境, 也影响着人类自身。 研究人的行为 与人所处的物质环境
(physical environment) 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应用这方面的 知识改善物质环境,
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是环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重视建筑环境与心理及行为之间的关系, 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纪元前, 希
腊的帕提农神庙就曾运用各种手法矫正视觉错觉。 有关的理论研究可追溯到19
世纪, 1886年德国美术史家沃尔芬(H. Wolffin)著有《建筑心理学序论》 一

“ ”
书, 曾用 移情论 的美学观点讨论了建筑物和工艺品的设计问题。 其后, 汉
斯·迈耶(H. Mayer)还打算在包豪斯中开设心理学课程。
20世纪50~60年代, 西方国家的城市环境严重恶化, 对居民的 身心和行为
产生了各种消极影响, 同时, 不少新建筑因无视使用者的行为需求, 导致社区崩
溃、 建筑拆毁、 居民抗议等严重后果, 并遭到社会的严厉批评。 因此, 建筑环境
与行为的关系引起多学科研究者的深切关注。 百川异源而归于海, 来自心理学、
社会学、 人类学、 地理学、 建筑学、 城市规划等学科的研究终于汇集成多学科的
新兴交叉领域 — —
环境(建筑)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首先于20世纪 60年代末在北美兴起, 此后, 先在英语区, 继而
在全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迅速传播和发展。 当时北美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人类学家
霍尔(E.T. Hall), 心理学家巴克(R. Barker)、 伊特尔森(W. H. Ittelson)、 普
洛尚斯 基( H. Proshansky )、 萨默( R. Sommer ) , 城 市 规 划 师林奇
(K. Lynch) 等。

1968年 6月, 一
个综合性专业团体 环境设计研究协会(EDRA)"在 北美
宣告成立, 并于1969年举行了第 一
次年会, 还形成了若干研究中心, 如儿童与
环境、 环境认知、 环境与年龄、 残疾人与环境、 居住区环境、 室内环境、 妇女问
题、 使用者参与、 使用后评估等。 该组织第一批成员27人, 仅由建筑师和心理
学家组成, 到1984年, 成员增加到900人, 遍及 世 界各地。 其中建筑师占
30%;心理学家占30%; 其他环境学科(室内设计、 园林设计、 城市规划与设
计)占25%, 其他 社会科学家( 地理学家、 社会学家、 人类学家、 人类及 社会
生态学家)占15%, 成为世界上历史最长、 人数最多的从事环境—行为研究和
应用的学术团体。
欧洲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也形成了环境一行为研究的潮流。 欧
洲学者公认, 作为 一 门新兴的独立学科, 环境心理学虽然起源于北美, 但欧洲各 1
绪 己

心理学派都对环境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直接或间接的贡献。 其中英国是起
步最早的 国家, 主要代表人物有心理学家特伦斯·李(Terence Lee)、 戴维·坎
特(David Canter)等 。 1970年, 在坎特等人的倡导下, 第一次建筑心理学 国际
研讨会[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of Architecture简称IAPC, 后
来为欧洲的 人一 环境研究国际学会 CIAPS)所替代]在金斯敦(Kingston)
“ ”

召开。 1972年, 坎特和李创拟了 这一领域的第一个高校环境心理学 课程教学大


纲。 它表明, 环境心理学这 一 术语首次为英国所接受, 并替代了原有的建筑心理
学名称, 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 1979年, 主要在坎特的指导下, 《环境心理学》
杂志创刊, 它与北美1969年创刊的《环境与行为》杂志成为迄今这一领域最有
影响的两种定期刊物。
亚洲各国中, H本在环境一 行为领域中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 处于
领先地位, 并在70年代获得了迅速发展。 1980年, H本与美国在东京联合举行
了以环境一 行为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 这是在日本举行的该领域的第一次 国际性

学术会议, 会后日本成立了 人一 环境研究学会(MERA) 。 至1983年, 日本

学者发表的有关论文多达1541篇, 单行本专著126册, 涉及广泛的研究课题。



1997年11 月, 由日本 的 人 环境研究学会C MERA)" 主办, 欧 洲 的

人一 环境研究国际学会(IAPS) 、 美国的 环境设计研究协会(EDRA)" 和


“ ” “

澳大利亚与南太平洋地区的 人与自然环境研究(PAPER)" 三大组织协办的



“面向21世纪的环境— 行为研究国际会议 在东京大学的山上会馆召开, 大会根
据16个国家的学者所提交的110篇论文归纳出10个热点课题, 分别为: 建筑环
境的文化变迁、 城市环境意识与环境认知、 环境一行为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规划
与环境评价、 特殊群体的环境知觉与环境认知、 视觉心理学与听觉心理学、 人体
工程学、 环境评估标准、 空间与行为、 特殊环境设计中的行为和心理问题。 这些
课题既体现了环 境一 行 为领域所涉及的广度, 也反映出 这 一 领域的蓬勃发展
势头。
世界各国相比, 我国这 一 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 20世纪80年代初才从欧

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引入有关的理论和方法, 开始在建筑学等学科内从事有关研
究, 并引起有关学科人员 的 广泛兴趣和关注。 1993年7月, 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吉林市土木建筑学会在吉林市联合举办了 建筑与心
理学 学术研讨会, 这是我国这一领域的第一次民间性质的学术会议, 与会者二

十余 人, 所有论文均在《建筑师》第55期上专栏发表。 这次会议的召开, 对推
动我国这 一 领域的发展, 无疑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996年8月在大连理工大
学召开了第二次研讨会, 并宣布建筑环境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后来更名为环
境— 行 为 研 究学会(EBRA�Environment-Behavior Research Association ),
此后学术研讨会每两年举行一次。 2004年10月在天津大学召开的第六次研讨会
收到了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论文300余篇, 主要内容包括: 住宅与社区环境,
城市环境意识与认知, 建成环境的历史与文化, 公共空间、 景观与休闲, 视觉与
听觉环境的心理影响, 建筑节能、 照明、 通风与人体舒适性, 老人、 儿童及其他
2 特殊群体的环境, 办公场所、 学校、 展演环境中的行为, 环境变迁对社会和心理
绪 三

的影响,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使用后评估和策划, 道路交通对行为 的影响


等等。
环境 —行为研究包括物质环境和人类行为两方面的因素, 涉及到多门学科,
涵盖生理学、 心理学、 社会学、 建筑学、 城市规划、 园林规划与设计、 环境保
护、 人文地理学、 文化人类学、 生态学等多门学科。 正是这一多学科的性质使它

具有多种名称: 建筑心理学、 环境设计研究、 环境与行为、 人 环境研究 等。

“环境心理学 这 一名称是纽约的研究者 普洛尚斯基 (Proshansky) 、 伊特尔森
(lttelson) 等首先提出的。 从概念来说, 物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 环
境心理学重点讨论人工环境, 尤其是建筑环境与行为的关系。 但事实上, 任何人
工环境都是社会的产物, 都离不开相应的社会环境与文化背景, 同时也不能脱离
它所赖以存在的自然环境。 在环境心理学中, 行为不仅包括可观察到的活动和活
动模式, 而 且还涵 盖知觉、 认 知、 思维和情感等心 理 过程(J. Lang et al.,
1974) 。
作为 一 门独立的学科, 环境心理学的主要特点为:
1. 把环境 一行为关系作为 一 个整体加以研究, 强调环境一行为关系是一种
交互作用关系。
2. 几乎所有的研究课题都以实际问题为取向。 即都计划用来解决某些实际
问题, 其基础理论和内容都直接来源于实际研究。
3. 具有浓厚的多学科性质。
4. 以现场研究为主, 采用来自多学科的、 富有创新精神的折中研究方法。
任何时代, 任何社会, 人与环境的关系都是不可回避、 也永远不会过时的问
题。 尤其在当代, 愈演愈烈的城市环境问题, 已H益引起人们的严重关注。 改善
生存环境, 提高 生活质量, 不仅需要高水平的环境设计和管理人员, 而且需要高
素质的环境使用者, 这是形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提高人类对自身及其
所处环境的认识, 建立和谐的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是环境一行为研究的永恒
主题。
本书第一 章讨论与环境心理学基本理论有关的普通心理学知识;第二章至第
六章结合研究实例阐述环境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基本术语和系统理论;从第七章
开始, 举例探讨有关理论观点在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等专业中的应用。 其中 一 部分
实例来源千本书作者的观察和研究。 希望本书能为我国这一领域的发展提供一些
系统的参考资料, 以期抛砖引玉, 启发思考, 推动进一步的研究, 建立更适合我
国国情的、 环境-行为关系的理论和应用体系。
3
第一章 感觉、 知觉与认知

环境心理学是多学科的交叉领域, 部分基本理论来源于心理学和人类学。 因
此, 需要从应用出发, 首先有所侧重地论述与之密切相关的普通心理学知识, 并
“ ”
加以综合和引申。 本章第三节 多种感觉部分 , 其基本原理则以文化人类学为
依据0
如果把人的感觉、 知觉和认知系统比作一台电脑或一架特殊的照相机, 根据
” ”
控制论 人机同构 的观点, 尽管人与机器存在着有生命和无生命的天壤之别,
但从人的行为过程和机器的控制动作来看, 二者都包括以下基本组成: 感受
器一— 负责与外界交往, 接受或收集与完成任务有关的信息;中枢决策器官
从事选择、 加工和贮存信息的工作, 根据收到的信息和以前贮存的信息进行比较
决定动作;效应器一一 根据中枢决策器官的指令执行特殊的任务。 具体对人来
说, 这一系统则包括感觉器官(眼、 耳、 鼻、 舌、 皮肤、 内脏)、 中枢神经系统
(脑、 脊髓)、 反应器官(腺体、 肌肉、 五官、 四肢) 以及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我们可以借助图1-1形象地描述环境与行为相互作用的过程:

动作反应 认知 知觉 感觉 刺激
I II II I

--`
I I I I I I
效应器 信息处理器 感受器 刺激

图1 1 环境 — 行为相互作用的图解
4

O 详见:1. E.T. Hall. Hidden Dimension. 1966 。


2. A. Rapoport. Human Aspects of Urban Form. 1977 。
第一节 感觉

(1)环境中的鸟鸣作为听觉刺激, 鸟和树的形象作为视觉刺激, 人通过眼和


“ ”
耳感觉到来自客观对象的刺激, 这 一 过程称为 感觉 。
(2) 上述刺激的物理能量被转化为神经冲动(即生物电能), 经传入神经传
递到大脑。 在感觉的基础上, 大脑借助以往的知识或经验(有关鸟和树的记忆、
知识)对来自各种感觉的刺激进行处理。 即从主观态度出发, 将感觉到的刺激与
" "
以前贮存于大脑的记忆表象(心理学家称之为 认知图册 ) 进行比较和识别,
表现为对事物的整体认知, 或者对事物综合属性的判断, 或者对事物的意义作出
初步的解释, 从而得出人对客观事物各个部分和属性整体反映。 这一信息综合过
“ ”
程在心理学中称为 知觉 。

(3) 在比较、 识别和理解的基础上, 产生对环境的判断或认识, 称 行为的

环境 。 行为的环境不完全等同千客观的环境, 而是感知后重构的环境。
(4)个人可能把感知到的环境信息贮存备用, 也可能就此作出行动反应(如
打鸟、 爬树), 究竟如何,取决于个人的兴趣、 目的、 需要、 价值观和社会准则
等因素。

第一节 感 觉

人的认识活动从感觉开始,通过感觉, 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客观事物的各种属
性, 如物体的形状、 颜色、 气味、 质感等, 而且也能知道身体内部的状况和变
化, 如饥饿、 疼痛等。 感觉是意识和心理活动的重要依据, 也是人脑与外部世界
的直接联系。
一、 感觉的特点
(1)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 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
物。 由于感觉是对当前事物的反映, 因此, 记忆中再现的事物属性的映像, 幻觉
中各种类似于感觉的体验等都不是感觉。
(2) 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而不是事物的整体。 通过感觉我们
只能知道客体的声、 形、 色等个别属性, 还不能把这些属性整合起来整体地反映
客观, 也还不知道事物的意义。 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以及对其意义的揭露是比
感觉更高级的心理过程的机能, 然而 一 切较高级、 较复杂的心理现象都必须在感
觉的基础上产生, 感觉是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
(3) 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 一 。 从感觉的对象和内容来看, 它是客
观的。 即反映着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事物。 从感觉的形式和表现
来看, 它又是主观的。 即在 一 定的主体身上形成、 表现和存在着, 人的任何感觉
都受到了个性、 经验、 知识及身体状况等主体因素的影响。 由此可见, 感觉是以
客观事物为源泉, 以主观解释为方式和结果, 是主客观联系的重要渠道, 是客观
事物的主观映象。
二、 感觉刺激的重要性
对一 个正常人来说, 没有感觉的生活是不可忍受的。 在缺乏刺激的环境中不
仅会引起厌烦, 还会产生强烈的痛苦, 并有损于健康。 S
第 一章 感觉、 知觉与认知

为了解人在缺乏感 觉刺激时的反应,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赫布


CD. 0. Hebb)和贝克斯顿(W. H. Bexton)等人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 20 世纪5 0
年代, 在付给大学牛被试以当时相当可观的每天 2 0美元的报酬后, 让他们在缺
乏刺激的环境中逗留。 环境看来是完全尤害的 一间备有舒适的帆布床的隔音
小室。 要求被试持续地躺在帆布床上(除进餐和上厕所外)不做任何事情。 房间
的灯是开着的, 但被试戴着半透明的护目镜不能看到东西。 其他装置防止被试模
触物体或听到任何有规律的声音(图1-2)。 起初, 被试大睡特睡, 但是这种情
境很快变得难以忍受, 仅两三天之后, 他们就决意逃脱单调的实验环境。 这种剥
夺正常刺激的极端限制会产生哪些特定的效应呢?感到无聊和动作不安是起码的
反应。 思维过程严重地受到扰乱, 智力测验成绩明显下降。 白日做梦是常见的结
果, 甚至出现活跃的幻觉或恐怖症。 这 一 实验说明, 感觉的丧失会严重影响人的
认识过程, 特别是思维过程, 并波及到情绪和意志, 造成心理上的紊乱乃至病
“ “
态。 可见, 人们日常生活中所 漫不经心 地接受的刺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觉
是多么重要, 它既能提供人类生存的重要线索或依据, 也为人们及时把握客观环
境产生新的认识, 维持心身健康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fJI
,}|

图1-2 小卧室内的空气调节器(左)与电扇(右)掩盖了室外的噪声
联结到被试者头上的电线, 使实验者可以研究脑电波
(Woodburn Heron: The pathology of boredom, Scientific American, January 1957)

这种日常环境中的感觉刺激对正处千身心迅速成长中的婴幼儿尤其不可缺
少。 例如意大利小男孩托蒂一只眼睛生来就失明了, 但眼科大夫会诊得出的结论
都认为这是一只生理上完全正常的眼睛。 既然如此, 这只眼睛怎么会失明呢?原
来在小托蒂呱呱坠地时, 由于这只眼睛有轻度感染, 曾被纱布蒙了两个星期。 这
种对常人没有任何伤害的治疗, 对刚刚出生、 大脑正处于发育关键时期的婴儿造
成了极大的伤害。。 同样, 触觉刺激和听觉刺激对婴幼儿的成长也至关重要。 早
在13世纪, 罗马帝国皇帝排特烈二世很想知道幼儿在听不到任何声音的环境中


能否学会说话, 便让人抢来 一 些婴儿, 规定只能给他们喂食, 不能触摸他们, 也
6

见《求学》2003年第6期, 文章作者杨傲林 。
第一 节 感觉

不许同他们交谈。 后来这些孩子都终生哑巴。。 因此 些专家认为, 与婴儿晇



l

叨, 他们不懂, 但也有作用;温柔地触摸他们, 可以唤醒他们的感觉, 并把他们


同这个世界联结在 一起。
三、 引起感觉的主客观因素
(一 )刺激作用于相应的感受器
人的感觉器官具有不同的形态构造, 执行着各自不同的职能。 它们各自具有
特定的适宜刺激物, 只对各自的适宜刺激产生最大的感受力, 从而产生清晰的、
有一 定意义的感觉。 例如眼睛接受光刺激, 耳朵接受声刺激, 皮肤接受触觉、 温
觉刺激等等。 平时人们最重视的是
视觉与听觉, 其次是嗅觉、 味觉、 140

肤觉, 事实上人的感觉不只上述五
120
种, 还有动觉与平衡觉等。
(二)感觉阙限 JOO
(
王)

并非任何强度的刺激都会引起
80 60
件 妥韶 亲

感觉, 例如人听不到远处微弱的声
音, 感觉不到飘落到皮肤上的尘埃
微粒, 那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
40
刺激强度称下绝对感觉阙限(表1-
l)。 当刺激强度超过某种限度时, 20
所引起的就不再是正常感觉而是痛


o

ooooz
觉, 例如过强的听觉刺激和触觉刺 0
000,

g g
oo

m
z


激引起的效果都是痛觉 (图1-3),
i

频率(Hz)
这个能引起感觉的最大刺激量称上
图 1-3 人耳对声音的感觉效果
绝对感觉阙限, 从下阙限到上阙限
(选自[美]克雷奇等著, 周先庚等译《心理学纲要》)
之间的强度, 就是人能产生感觉的
刺激范围。

人类重要感觉绝对阔限的近似值 表1 一1
感 觉 类 别 绝 对 闽 限
视觉 明朗的黑夜可以见到 30 英里外的一支烛光
听觉 安静的房间内可以听到 20 英尺外表的嘀咯声
味觉 两加仑水中加 一 匙糖可以辨出甜味
嗅觉 一
滴香水可使香味扩散至三个房间
触觉 一片蜜蜂翅膀从 1cm 外落在面颊上可觉其存在
°
温冷觉 皮肤表面温度有1 之差即可觉察
(Barom, 1989}
注:I. I 英里=I. 6093km
2. I 英尺=0. 3048m
3. ]加仑= 4. 5460L

O 见 1997 年 8 月 29 日《青年参考》[美]安妮·霍利斯特的文章 " ”
触摸的魔力 , 原载美国《生

活》 1997 年 8 月号 。
第 一章 感觉、 知觉与认知

(三) 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客观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人在同
一时刻不可能感知到一切对象而只能感知到其中的少数, 这少数对象就成为注意
的中心, 其余对象有的处在注意的边缘, 多数处在注意范围之外。 人对那些被注
意的对象才会用心地去看、 去听、 去嗅、 去触摸...…, 于是, 这些对象就被清晰
地反映出来, 其他对象就相对模糊甚至未被意识到。 一般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
有无目的以及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 把注意分为三种类型: 无意注意(事先没有
预定目的, 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 有意注意(有 一定目的, 需要一定意志努力)
和有意后注意(事先有预定目的, 不需要意志努力)。 因此, 客观事物是否引起

人的注意, 方面取决于刺激物的特点, 另一方面还取决千人自身的状态 :
1. 刺激物的对比强度
在无意注意中, 起绝对作用的往往不是刺激物的绝对强度, 而是它的相对强
度。 例如在喧嚣的闹市中大声说话不会引起人的注意, 而在夜阑人静之时, 窃窃
耳语或水龙头漏滴的水声也可能引起注意。 绿草丛中的红花比绿草丛中的青蛙更
引人注意。
2. 刺激物的状态
运动和变化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更引人注意。 如夜空中的流星、 理发馆的二
色旋转柱标、 跳动的喷泉等比静止的对象更引起视觉注意;阵阵钟鼓声比不变的
嗡嗡声更引起听觉注意;随风吹来的阵阵气味比弥漫于空气中不变的气味更引起
嗅觉注意……
3. 刺激的新异性
与众不同的和新异的事物很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 千篇一律的、 刻板重复的
事物很难吸引和维持人的注意。
4. 注意的广度
也叫注意的范围, 指在同 一 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早在 1871 年
耶文斯 (W. S. Jevons)就进行了这方面的实验。 他抓一把黑豆撒在一个黑色背景
的白色盘子中, 只有 一 部分豆粒落到盘内, 其余则滚到黑色背景上面去。 待盘中
的豆粒刚稳定下来, 便立刻要观察者报告所看到的盘子中豆粒的数星。 结果发
现, 在盘中有 5 颗豆粒时开始发生估计错误;在不超过 8 个豆粒时估计错误率在
50%以下;超过8~9个时, 估计错误的次数便占50%以上。 后来又有人作过类
似的实验, 得到的是同样的结论。 但是, 如果将9颗豆粒分三堆, 每堆三颗, 就
能准确看出它的数量。 从以上研究可以发现, 在数目判断中7是个临界值。 当环
境中独立的元素过多时也会引起同样的后果, 若对这些元素加以适当组织, 个人
便可以把某 一 群元素作为 一 个整体记忆, 从而简化了信息处理过程, 花同样的精
力可以记住更多的信息。
5. 个人特征
个人的兴趣、 需要、 情绪状态和健康状况都影响着人对客观刺激的注意与
” “ ”
否。 对个人来说, “注意 是 一 种资源, 能有效控制和分配自己 注意 的人就
8 能更有效地利用这一资源。
第一节 感觉

四、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 一)相互加强或削弱
现实生活中, 人接受环境的信息常常是多通道同时进行的。 某种感觉器官受
到刺激时, 可能对其他器官的感受性造成影响, 或使其升高或使其降低。 实验发
现, 微弱的听觉刺激或某些嗅觉刺激都可能使视觉感受性有所提高。 微光刺激则

能提高听觉的感受性, 而强光刺激则会降低听觉感受性。 般规律是, 弱刺激能
一 一
提高另 种感觉的感受性;而强刺激则会降低另 种感觉的感受性。
相同感觉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 如视觉的正后象、 负后象等即为相同感觉间
发生 的作用。
感觉的相 互作 用 现 象 在实际生活 中具有很重要的 应 用价值。 加德纳
(W. J. Gardner)等人曾报告以放音乐的方法可以减轻牙科手术中病人的疼痛。

影视节目或博物馆常常配以背景音乐增强观众或参观者的视觉效果。“多种感觉
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将在本章第三节专门进行讨论。
(二) 联觉
联觉指 一 种感觉引发另 一 种感觉的现象。 在音乐方面有 一 定造诣的人, 听到
一定的音乐会产生相应的视觉, 这就是 一 种视听联觉。 例如法国作曲大师梅西昂
能把在听到音乐时所看到的颜色画出来。 联觉的形式很多, 差不多任何两种感觉
都能结合在 一 起, 并非联想, 而 是真的 感 觉 到 观声音、 听 颜 色、 尝形
状 ……。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V•拉马钱德兰博士和查理德·哈伯德于2001年做
了 一 项研究, 他们让志愿者在 一 系列数字5中找出隐藏的数字2。 多数人花了数
秒钟才把所有的2找了出来, 而联觉者 一 目了然, 因为 在他们眼中的数字符号2
与5显现出不同的颜色。。 尽管上述明显的联觉现象在人群中罕见, 但平常人也
可能存在一 些类似的反应, 只是没有意识到罢了。 例如, 设计者凭经验在室内设
计中广泛应用了色彩联觉方面的知识:
1. 色彩的温度感
色彩会使人产生温暖或寒冷的感觉。 金、 黄和红属千暖色调, 使人感觉温
暖。 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彼得宫, 当年的总设计师列布隆将花园内的雕塑都装饰成
金色, 与当地常年阴沉的天气形成了对比。 据说, 热天人呆在以红、 黄、 金色为
主的地方出汗也会多 一 些;绿和蓝属于冷色调, 在阴冷的环境中让人感觉更冷,
在炎热的环境中会给人些许凉爽的感觉;红紫和黄绿等属中性色, 既不冷又不
暖。 色彩的冷暖还与对比有关, 如紫色若与橙色放在 一 起, 则紫色偏冷;若和蓝
色放在 一 起, 则紫色偏暖。 尤色比有色冷, 白色比黑色冷。
2. 色彩的距离感
明度高的暖色使人感到距离缩小, 称为前进色。 明度低的冷色使人感到距离


增大, 称为后退色。 例如, 若想使小房间显得较宽敞, 就应该用浅绿色(后退
色)涂料粉刷墙壁。

“ “
0 见美国《新闻周判》安尼·安德伍德的文章 真正的蓝色狂想曲 , 2004年1月26日《参考消
“ ”
息》以 联觉现象 为题转载 。
第 一章 感觉、 知觉与认知

3. 色彩的轻重感
深色感觉重, 浅色感觉轻;暗淡色感觉重, 明亮色感觉轻。 明度 一 样时, 暖
色感觉重, 冷色感觉轻。 黑色感觉最重, 白色感觉最轻。 人喜欢上轻下重的这种
“ "
感觉跟 天清地浊 的道理相同。 因此, 顶棚常用白色, 地面常用深色, 墙裙总
是深千墙面。
4. 色彩的面积感
面积 一 样大的两种色彩, 明度高而色浅的有放大的感觉;反之则有缩小的感
觉。 线条也如此, 明色的显得粗些, 暗色的显得细些。
5. 色彩的动静感
暖色使人兴奋, 为动感色彩;冷色使人沉静, 为静感色彩;商店以红、 金两
色为装饰的主调, 可以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 明快浅淡的色彩使人轻松, 灰暗浓
重的色彩使人抑郁。
以上经验都有待实验加以证实、 充实和细化。
(三)不同感觉的补偿
当某种感觉受损或缺失后, 其他感觉会予以补偿。 例如, 聋哑人的视觉特别
敏锐;而盲人对听觉、 触觉等非视觉信息特别敏感。 不同感觉之间所以能够相互
补偿, 是因为在 一 定条件下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换。 感觉的相互作用说明
人的感觉系统是 一 个整体 各种感觉相互联系, 对客观世界进行全面的反映。

第二节 知觉与认知

当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时候, 人不仅能反映该事物的个别属
性, 而且能够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 在大脑中根据事物的各种属性, 按
其相互间的联系或关系整合成事物的整体, 从而形成该事物的完整映象。 例如,
面对 一 只苹果, 看到了它的形状和颜色, 闻到了它的香味, 触摸到它的质感等个
别属性, 然后把感觉到的所有个别属性的信息进行综合, 加上经验的参与, 就形
成了苹果这 一 整体映像。 这种信息整合的过程就是知觉。
—、 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知觉的产生以各种形式感觉的存在为前提, 并与感觉同时发生。 但并非感觉
的简单总和, 因为除了以感觉为基础之外, 还需要过去经验或知识的帮助。 语言
在知觉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感觉与知觉是两种既相同又相异的紧密联系的心理活动过程。 其共同点在于

都是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反映, 旦客观事物在人的感觉器官所及的范围内消
失, 感觉和知觉也就停止了。 所不同的是, 感觉是对物体个别属性的反映, 是介
于心理与生理之间的活动。 知觉是对物体整体的反映, 是以生理机制为基础的纯
粹的心理活动, 表现出主观因素的参与。 但是, 若没有对物体个别属性反映的感
觉, 就不可能有反映事物整体的知觉。 对某个物体感觉到的个别属性越丰富、 越
精确, 对该事物的知觉就越完整、 越清晰。 现实生活中, 人们一般都是以知觉的
10 形式直接反映客观事物, 感觉只是作为组成成分存在千知觉之中, 心理学为了研
第二节 知觉与认知

究的需要, 才把感觉从知觉中分离出来加以讨论。 感觉与知觉统称为感知, 平常


“ ”
人所说的 感觉 往往也泛指感知。
二、 知觉定势
个人的知识、 经验、 兴趣, 别人的言语指导或环境的暗示, 会促使知觉判断
的心理活动处于 一 定的准备状态而具有某种倾向性, 心理学中称这种倾向性为知
觉定势。
定势对知觉对象的判断, 尤其是对具有某种不定性对象的判断会产生很重要
的影响。 心理学家黎柏(Leeper)曾用三张图片(图1-4)做实验研究定势对知觉
的影响:(a)图为一少妇; (c)图为 一 老妪; (b)图兼有(a)、 (c) 两图的特
征。 实验被试分为两组, 第 一组先观看(a)图 15 秒, 然后看 (b) 图, 结 果
100%被试者把( b) 图看成少妇。 第二组先观看(c)图 15 秒, 然后再看 (b)
图, 结果96%被试者把(b)图视为老妪。

(a) (b) (c)

图1 4 是少妇还是老妪(选自Leeper)

同样的道理, 生活在不同环境的人对同 一个具有不定性的对象也可能做出截


然不同的判断。 例如, 面对同一 片墨迹, 一
个佛罗里达人把它看成宇宙飞船, 而

个贝督因人却把它看成山丘。
把知觉的这种倾向称为定势, 也体现f它在影响个人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顽
“ “
固性: 每个人都通过找出 适合 千他最初的定势并用来加强这种定势的对象和
事件, 用以保持甚至千加强他早年生活中的态度和价值观。 心理上的这种定势常
常可以帮助个人对客观事物做出迅速的判断, 但也常常妨碍判断甚至引起错觉。
例如, 人类发明的工具都是为了特定的用途, 使用工具的人常常只想到它的设计
用途而看不到它还有其他的功能, 因而限制了自己在特定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有些知识丰富但又不剧于定势的人常常表现出很高的应变能力和智慧, 大
" ”
家熟悉的 曹植称象 的故事就是 一 个生动的例子。 一般人只想到称东西必须用
秤, 但世上没有那么大的秤可以称大象, 而大象又不能分解, 曹植则借助船和石
子解决了这 一 难题。
三、 习惯化 一一 适应
如果感知到的刺激不随时间发生变化, 人对这种刺激的反应就会越来越弱,
甚至感觉不到, 习惯了环境的刺激而变得适应。 例如久住高速公路附近的居民睡
眠几乎不受影响, 但新迁入的居民或偶尔到这里过夜的客人就可能因交通噪声的


干扰而难以人睡。 20世纪90年代, 香港新机场投入使用, 已用了70多年的启
德机场关闭, 附近居民免除了飞机噪声的干扰, 但有的老住户却说听惯了飞机
第 一章 感觉、 知觉与认知

声, 突然听不到了感到不习惯。
视觉适应方面, 早在1897年心理学家斯卓登(George M. Stratton)就做过
一个有趣的实验。 他给自己的眼睛戴上视野颠倒的透镜, 光学效应使视野的上下
左右全部换了位置。 斯卓登报告, 由于戴了这种透镜, 产生了严重的、 即时的定
向障碍, 视觉和身体运动的协调被破坏。 他伸手拿视觉上所感知到的东西, 但是

方向错误, 而且听到声音来自与它们的视觉来源相反的方向。 要经过多次 尝
一 " 一
试 错误 的摸索, 才能完成诸如用叉子叉住食物送到嘴里这样 些简单的动
作。 差不多3天之后, 这种定向障碍才减少, 到8天之后, 新的视觉一动作协调
变得相当熟练甚至习惯, 儿乎不再觉察视觉映像的颠倒。 然而, 脱去这副透镜
后, 这种成功的适应又被破坏, 对原本正常的环境又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定向障
碍。 幸运的是, 这第二种效应持续的时间要短得多。 后来又有人重复了类似的实
验(F. W. Snyder & N. H. Pronko), 叫被试者戴上倒置透镜达30天之久。 研究
发现, 经过 一 段时间, 被试学会了与之适应, 能十分有效地进行正常活动。 事实
上, 被试最后完全忘记了环境是被颠倒的, 以至摘掉变形眼镜后 一 段时间内却把
正常环境看成是颠倒的世界。 对其他的环境刺激, 如嗅觉、 温度、 湿度等也同样
存在着适应现象。
四、 对变化的知觉
如果人们已经适应了某种环境刺激, 在刺激发生变化时人们是否能感知到这
种变化呢?萨默(Sommer, 1972) 认为, 根据韦伯-费希 纳(Weber-Fechner)
的心理一 物理定率可以对这类现象作出解释。 研究发现, 刺激强度的增量与原刺
激强度的关系影响着人们对刺激变化的知觉。 对于低强度的刺激, 只要一个很小
的增量就可以觉察到它的变化;而对千高强度的刺激, 则需要比较大的增量才能
觉察到它的变化。 韦伯的研究认为, 刺激强度的增量与原刺激强度之比为常数,
例如百支烛光增减 一 支可以感到明度的变化, 千支烛光则须增减十支才能感到明

度的变化。 后来费希纳的研究证明, 个刺激所引起感觉量的大小和原刺激的物
理强度的对数成正比。 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 我们常常为森林大火所造成的生态破坏而痛心不已, 却
忽视了日常的生活与生产行为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所带来的积微渐著的变化。 但在
国外生活多年的侨胞或学者对这方面的变化非常敏感, 他们惊讶地发现, 家乡的
夭怎么变得这么灰暗, 夜空也不再星光灿烂。 值得注意的是, 这些日积月累的污
染最终所带来的损失不亚于森林大火等自然或人为灾害。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 城市面貌的H新月异令人感到欢欣鼓舞, 但环境过于频
繁和迅速的改变也会造成 一 些人, 尤其是老年人对环境适应的困难。
五、 认知
认知指的是获得知识的过程, 包括感知、 表象、 记忆、 思维等, 而思维是它
的核心。 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 就有 一 些心理学家认识到研究认知、 智力或思
维的重要性, 有的甚至发展成为学派, 皮亚杰(J. Piaget)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
表, 他提出了发生认识论, 强调图式(schema, schemata, 作为术语, 最早来 自
12 德国哲学家康德的著作)的作用, 有 关著作很多, 如《发生认识论原理》 (译
第二节 知觉与认知

著)、《智慧心理学》、《儿童的空间认知》、《儿童心理学》等。
“ ”
在皮亚杰的理论中, 动作的结构或组织, 即固有的知识或经验称为 图式 ,
图式的形成是 一 个以时间为代价的内化过程, 一
旦形成, 便在个人的思维和认知

过程中形成一种顽固的定势, 成为 种直觉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性行为。 因此, 婴
幼儿早期建立的的启蒙图式对日后认识世界、 适应环境和举止行为起着极其重要
的作用。
人们总是习惯于用固有的图式去解释所面对的新事物, 并把新的信息纳入固
“ ”
有的图式之中, 皮亚杰称这 一 过程为 同化 (assimilation)。 先天失明的盲人
靠非视觉信息建立起原始图式, 即使有的人经治疗后恢复了视觉, 开始阶段仍需
要借助听觉、 触觉、 嗅觉等手段验证眼前的视觉信息, 并将这些信息纳入先前依
据非视觉信息所建立的固有图式, 才能逐渐理解。 甚至有的盲人适应不了大量视
“ “
觉信息的刺激, 认为还不如 看不见 好。 又如中巴公路(喀喇昆仑公路)完工

后, 当第 辆吉普车出现在巴控克什米尔的罕萨地区时, 从未见过汽车的当地居
民竟把它当作牲口, 并拿草料喂它。
固有图式既是 接受新知识的基础, 又可能成为认识新事物的障碍。 如 一 位父

亲带幼小的儿子去田野游玩, 父亲指着田里 一 头牛问儿子: 约翰, 你看这是什

么 ?约翰从未见过牛, 但知道狗(已有图式), 便将牛的特征一 一 与狗比较, 认
” “ "
为二者很相像, 便回答:”是大狗。 父亲告诉儿子这叫 牛 。 约翰千是又在想:
` ' ” “ ”
“原来叫 狗 ' 的东西还可以叫做 牛' 。 但多次看到牛之后, 约翰发现 牛
“ ” “ ”
和 狗 不是同样的东西, 千是又建立了一 个 牛 的图式贮存在头脑里。 皮亚
" ”
杰称这种建立新图式的过程为 顺应 (accomodation)。 同化是图式量的改变,
顺应是图式质的改变。 人每遇到新事物, 总是企图用原有图式去同化, 既将新的
事物纳入原有图式之中, 使已有的图式不断巩固和充实, 如果解释得通, 便得到
认识上的暂时平衡。 反之便作出顺应, 调整原有图式或创建新图式去同化新的事
物, 以达到认识上新的平衡 从较低水平的平衡上升到较高水平的平衡。 这样
不断发展的平衡 不平衡— —
平衡的过程, 就是智慧发展的过程, 也是学习或
适应环境的过程。 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 而适应的形成在生物学上是同化 与顺应
的平衡, 在心理学上就是主体(内因)与客体(外因)相互作用的平衡。 图式、
" ”
同化、 顺应、 平衡则形成了人认知活动中的 认知结构 (cognitive structure)。

人最初的图式来自先天遗传, 经和外界接触, 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就不断变

化、 丰富和发展起来。 从这 过程可以看到, 认知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
皮亚杰的理论被认为是结构主义的认知心理学, 他提供的是关于心理结构的
设想。 而现代认知心理学则企图用信息的输入、 存储、 检索、 加工、 输出等概念
来说明从感觉经过表象、 记忆、 思维而作出反应的全过程。 但是, 现代认知心理
学家都主张除研究认知因素外, 还应研究非认知因素, 如情绪、 意志、 态度等
等。 而对这方面进行信息加工的研究, 迄今为止还是比较困难的。 此外, 认知或
思维过程是在人脑内由神经细胞的活动 完成的, 信息加工只是一种类比或模拟。
大脑是具有代偿性的, 而机器是比较脆弱的。 因此, 现代信息加工论者认为不研
究生理机制, 把大脑看做 一 个黑箱照样可以研究心理活动;另 一 方面, 认知心理 “'
第一章 感觉、 知觉与认知

学也期待着有朝一日能把信息加工和神经生理学结合起来。

第三节 多种感觉与环境设计

明眼人主要依靠视觉感知环境信息, 但环境并非简单的图像, 在视觉输入的


同时, 其他感觉通道(视、 听、 嗅、 动、 触等)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 作用, 不同
感觉的共同作用使我们体验到 一 个丰富多彩、 变化多端的大千世界。 近年来, 关
“ ”
千 多种感觉性质 (multisensory nature) 的研究不断深化, 为环境设计提供
了许多有意义的启示。
一、 视觉研究的深化
在多种感觉之中, 视觉的穿透力最强、 感觉最敏锐, 所获得的信息量远远大
于其他感觉。 研究发现, 视网膜由中央凹、 黄斑和周围视觉组成(图1-5), 各
自具有不同的视觉功能, 它们使人以三种各不相同却又相互协同的方式观察
世界。
飞一一 --
、1 \

厂了主
〉 \\

..
\。一
5
.
.
.

[\ 勹
飞 `
.
:
.
.
Ir l
1 / 601 \


,
1,6'
2

J 900
/5
0
9
-l』

l

2\ `

/
/ }

图1-5 人的眼睛和视野
l — 中央凹; 2 - 黄斑; 3 — 近周围; 4-远周围; 5一边缘单眼视觉;
6 一 色彩和细部视觉(包括中央凹、 黄斑、 近周围和远周围)

( 一)中央凹
位于视网膜中央的小凹, 含有最微细的视锥细胞。 中央凹形成的视野成圆锥
0
状, 水平和垂直视角均为2 左右; 当头部保持垂直或略微前倾时, 中央凹视觉
°
通常看着视平线以下10 左右的地方。 中央凹具有辨别物体精细形态的能力(即
`4 ”
“视敏度 ), 例如, 它使人能极敏锐地看到离眼 30. 5cm, 直径 0. 3~6mm 的 小
第三节 多种感觉与环境设计

圆;使人有可能完成穿针、 引线、 拔刺、 雕刻等精细工作。 人类学家霍尔曾正确


“ 一 ”
指出: 没有中央凹, 就不会有机床、 显微镜和望远镜, 句话, 就没有科学 。
当人观看对象时, 中央凹视觉一般沿点划式轨迹进行扫描(scanning)。 所
“ ” “ ”
谓 划 就是扫视;而 点 就是停顿和注视。 扫描可较快了解全局;注视则能
深入局部。 其中, 停顿即注视的时间又与人的兴趣呈正相关: 对一点注视的时间
越长, 越容易引起兴趣, 反之亦然。 因此, 就直觉而言, 匀质的景观即缺乏停顿
点的景观, 如铅灰 一 色的天空、 烟波浩渺的大洋、 茫无边际的沙漠、 单调划一的
建筑等等, 往往很快(不是马上) 就会引起视觉疲劳, 继而使人产生厌倦。 换言
“ "
之, 人需要注视点 什么 。 于是, 碧波中的点点白帆、 林海中的亭台楼阁、 原
野上的村舍 ……都会成为中央凹积极捕捉的目标。 同是大海, 礁石激起的浪花就
“ ”
远比万顷碧波耐看;同为湖光山色, 杭州西湖就比武汉东湖更能使 眼 留连。

因为西湖具有更曲折的岸形, 更丰富的中景(包括湖中小岛);而后者则 天低

吴楚、 眼空无物 , 虽然更大却经不住眼睛的反复扫描。
据研究, 中央凹的扫描方式因对象而异。 例如, 观看画片等小尺度对象时,
中央凹沿着复杂而又循环的路线进行扫描;观看较大的雕塑时, 扫描集中于形体
本身折线式来回跳跃, 并在形体外轮廓处略作停顿;对于建筑, 扫描主要沿线条
和外轮廓线进行, 并多停顿于檐口、 入口和形体突变部位;对千街道, 中央凹集
中于中景左右来回扫描, 注视程度随距离增加而渐渐减弱, 具有连续性;对千广
场, 扫描多集中于中景或近景处的狭窄地带, 围绕中心来回摆动, 注视程度变化
较大, 具有动态性质。 根据中央凹的视野范围可确定不同视距时建筑或环境细部
(如檐口和雕塑) 的尺寸, 然而就环境设计而言, 眼睛的扫描规律与审美密切相
关, 因此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二) 黄斑和周围视觉
黄斑是围绕中央凹的椭圆形黄色色素区域, 水平视角12
°
~15 °。 它虽比不上
中央凹精细, 但视力仍非常清晰, 能完成阅读等功能。 黄斑随 同中央凹进行扫
描, 共同形成清晰的视野。
周围视觉位千中央凹和黄斑周围, 包括近周围、 远周围和边缘单眼视觉三部
分, 其中边缘单眼视觉部分虽然视力变差, 但对运动的感觉相对加强, 因此主要
用来检测视野周围对象的运动, 包括客体的自主运动以及因主体(人) 快速运动
而造成的客体相对运动。 这些运动被边缘视觉夸大, 引起人的无意注意和下意识
反应, 这对感知环境整体、 确保自身安全和保持心情安宁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
如, 驾驶汽车从开阔的公路驶入林阴道时, 驾车者会情不自禁地减慢车速。 原
来, 倒退的行道树在边缘视觉上产生运动的夸大感, 引起人的下意识反应。 因
此, 道路和隧道设计必须充分考虑边缘视觉造成的影响。 例如, 隧道口应设有合
适的视觉过渡和渐变(如设置大小变化的天窗);而在隧道中, 为避免造成车速
突变, 应保持人工照明均匀 一 致, 并 尽量减少位于驾车者眼睛高度的灯光数量。
根据边缘视觉对动态刺激敏感的特点, 可在商业区多设旗幡、 灯光、 字幕、 喷泉
和动态雕塑;而在图书馆和医院则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墙面装饰, 通过加大或减
少对边缘视觉的刺激, 形成不同的环境氛围。 计,
第 一章 感觉、 知觉与认知

二、 其他感觉与环境体验
历来的环境设计多半强调视觉因素, 近年来其他感觉与环境体验的关系越来
越受到重视。
( 一 )听觉

听觉接受的信息远比视觉少, 除了盲人用声音作为定位手段外, 般人仅利
用听觉作为语言交往、 相互联系和洞察环境的手段。 声音虽短暂且不集中, 但无
处不在, 因此不仅与室内, 而且与室外;不仅与局部, 而且与整体环境体验密切
相关。 消极方面固然有噪声产生的不利影响, 可是积极方面却获益更多, 让一个
听觉正常 的 人 生 活在尤声 的 环 境中是难以忍受 的。 丹麦学者拉斯穆森
(S. E. Rasmussern)在《体验建筑》 一
书第十章中强调: 不同的建筑反射声能向

人传达有关形式和材料的不同印象, 促使形成不同的体验。 事实上, 不仅能 听
" “ "
建筑 , 还能 听环境 。 尤论是人声嘈杂、 车马喧闹 , 还是虫鸣鸟语、 竹韵松
涛, 都能有力地表达环境的不同性质, 烘托出不同的气氛;从嘈杂的街道进入宁
静的小巷或幽深的院落, 声音的明显对比会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 特定的声音还
可以成为视觉探索的引导, 唤起有关特定地点的记忆和联想, 如清代张潮在《幽

梦影》中写道: 闻鹅声如在白门, 闻橹声如在三吴, 闻滩声如在浙江, 闻骡马

项下铃铎声如在长安道上 。 甚至有些景点的命名也借用了声响的美妙效果, 如
“ ” “ ”
西湖的 南屏晚钟 、 柳浪闻莺 等。 至于特殊的声音信号, 如寺庙的晨钟暮
鼓、 工厂汽笛、 校园广播, 远近相闻, 有如召唤, 更能加深人们归属于特定时空
的认同。 此外, 声音的巧妙利用还能获得某些特殊体验, 如闹市中喷泉的水声可
能作为掩蔽噪声, 起到闹中取静的作用, 有利千游人从事休憩和私密性活动。
(二)嗅觉
嗅觉也能加深人对环境的体验和记忆。 美国3M公司的嗅觉广告曾宣称:

如果想要他们知道, 就说给他们听 ; 如果想要他们相信, 就拿给他们看 ; 但是

如果想要他们记住, 就让他们闻 。 公园和风景区具有充分利用嗅觉的有利条件:
“ ”
花卉、 树叶、 清新的空气、 加上远来的微风常会产生一种 香远益清 的特殊效
应, 令人陶醉 ; 有时, 还可以建成以嗅觉为主要特征的景点, 如杭州满觉陇和上
海桂林公园。
在不少城市或小镇中还可 闻到小吃、 香料、 蔬菜等多种特征性气味, 提供了
富有生气的感受, 增添了日常生活的情趣, 并成为日后识别这些环境场所的重要
特征。 例如成都的小吃丰富实惠、 味美价廉出名: 龙抄手、 赖汤圆、 回锅肉、 夫
妻肺片、 麻婆豆腐 ……。 只要在成都住过, 甚至到那里去过的人, 即使离开多
年, 对那浓厚的地方风味和小吃入口的滋味, 以及特定的场景依旧记忆犹新。
同听觉信息一 样, 嗅觉信息也常常成为视觉的引导, 我们常常被某种气味牵
着鼻子去寻找相应的视觉线索。 早春浮动的暗香会引诱游人去踏雪寻梅 ; 面包的
香味会刺激我们的食欲, 吸引我们去寻找烤面包的店铺。 有些商家为了招祩更多
的顾客上门, 还特意用风机将烤面包的气味吹送到街上。
(三)触觉
16 通过接触感知肌理和质感也是体验环境的重要方式之 一 。 可以说, 质感来自
第三节 多种感觉与环境设计

对不同触觉的感知和记忆: 对于成人, 主要来自步行和坐卧;对于儿童, 亲切的


触觉是生命早期的主要体验之一, 起先是被动地触摸, 继而是主动地触摸。 ”到
处摸"— -
-从摸石头、 栏杆、 花卉、 灌木直到小品、 雕朔, 几乎成为孩提时的习
惯。 创造富有触觉体验 、 既安全又可摸的环境, 对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
义。 在设计中, 质感的变化可作为划分区域和控制行为的暗示, 如用不同铺地暗
示空间的不同功能, 用相同的铺地外加图案表明预定的行进路线。 不同的质感,
如草地 、 沙滩、 碎石 、 积水、 厚雪、 土路 、 瞪道, 有时还可用来唤起不同的情感
反应。 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墓地满铺4cm左右的卵石, 试图使人产生一种干枯
而无生气的感受。
(四)动觉
动觉是对身体运动及其位置状态的感觉, 它与肌肉组织、 肌胞和关节活动有
关。 身体位置 、 运动方向、 速度大小和支撑面性质的改变都造成动觉改变。 典型
的例子如水中的汀步(踏石): 当人踩着不规则布置的汀步行进时, 必须在每一
块石头上略作停顿, 以便找到下 一 个合适的落脚点, 结果造成方向 、 步辐、 速度
“ "
和身姿不停地改变, 形成 低头看石抬头观景 、 动觉和视觉相结合的特殊模式。
如果动觉发生突变的同时伴随有特殊的景观出现, 突然性加特殊性就易于使人感
" ”
到意外和惊奇。 在小尺度的园林和其他建筑中, “先抑后扬 、 "峰回路转 、 “柳

暗花明 都是运用这 一
原则的常用手法。 其实例并不限于国内(图 1-6) , 在大
尺度的风景区中, 常可利用山路转折、 坡度变化(如连续上坡后突然下坡)和建
筑亮相的突然性, 达到同 一 目的。 至于特殊的动觉体验, 如沿沙坡下滑(敦煌鸣
沙山)、 攀登天梯(华山)、 探索溶洞等, 更是多种多样, 不胜枚举。 深刻的动觉
体验, 如峨媚山九十九道拐, 还可成为风景区的重要特色之一。

南京瞻园人口 伊朗清真寺人口

` 图1 6 动觉与视觉结合举例(作者绘)

(五)温度和气流
人对温度和气流也很敏感, 盲人尤其如此, 检测窗户的气流和南墙的辐射是
盲人借以定向和探路的重要手段。 在炎炎夏日的城市中, 凉风拂面和热浪袭人会
造成完全不同的体验, 其中热觉对人的舒适感和拥挤感影响尤其明显。 环境设计
中要尽可能为人提供夏日成阴、 冬季向阳的场所, 并努力消除温度和气流造成的
不利影响。 例如, 不宜在室外铺设大面积(如广场)的硬质地面, 因为它们为西 17
第 一章 感觉、 知觉与认知

北风肆虐、 毒H逞威提供了地盘;冬季, 临街高层建筑底层的狂风给行人带来不


少困难, 改进建筑总体布局、 妥善处理步行道设计并设置导风板是可行的解决办
法;高墙阴影中的小巷和炎热无风的街道形成强烈的热觉对比, 会遏阻居民上街
从事正常活动, 也应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
三、 不同感觉的相互影晌
环境体验即使主要以视觉为主, 也始终涉及到其他感觉, 因此环境设计中必
须考虑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影响。
( 一 )相互削弱和破坏
若处理不当, 视觉以外的其他感觉信息常会削弱或破坏视觉体验:高层建筑
底层外围的狂风、 仕宅入口处垃圾箱的恶臭、 传人室内的噪声、 餐厅中人挤人的
热觉等都足以破坏人的感受。 在风景区规划和建设中这一点尤为重要。 例如, 镇

江焦山和洪洞广胜寺均以焦化厂为邻, 强烈的焦油气息, 浓黑的烟尘, 加上 焦

厂卜邻、 汽笛到耳 , 大大削弱了人对风景名胜的美好体验。 必须指出, 总的环
境体验并不等于以视觉为主的、 多种感觉的加权之和-在心理上, 有时一美固
然可遮百丑, 但丑过了头, 则 一 丑必掩百美。 因此可以认为: 总的环体验应首先
“ " “ “
是多种感觉体验的 逻辑乘 (即 逻辑与 ), 任一种感觉体验不合格, 如形象
极丑、 噪声极大、 恶臭难忍、 闷热难当, 均会造成总的体验不合格——必须门门
及格, 总分才算及格!
(二)相互加强或协同

简单的加强比较多见, 如用动觉加强和修正视觉。 以山为例, “山形面面观
“ “
固然有益, 但看山不如爬山, 只有亲身登临才能在 好峰随处改 中识别其真面
目一 一
一一
旦登临之后, 决不会再把它看成单纯的视觉形象, 即远望所见的一系列
重叠的三角形。 复杂的加强涉及到更多感觉, 尤其当多种感觉提供同一信息或同
一类信息时, 体验就更加深刻。 例如, 面对 一 堆真实的簧火, 不仅看到了火光,
还听到了火苗的呼呼声和木柴的爆裂声, 闻到了焦味, 感到了热辐射。 由于上述
多种感觉都提供了与燃烧有关的信息, 相互加强所产生的体验就远比画片上的火
生动。 同样, 建筑提供的多种感觉也应相互加强而不是削弱。 例如, “一座教堂

不仅应看上去像教堂, 而且听上去也应像一座教堂 CE. Hall, 1966)。 其实,
园林和寺庙也是如此。 康有为题杭州西湖三潭印月联写道: "岛中有岛, 湖外有
湖, 通以三十折画桥, 览沿堤老柳, 十顷荷花, 食纯菜香 : 如此园林, 四洲游遍
” “ “ “ ”
未尝见; …… 这里的 见 包含有经历和体验的深意;而指代性的 如此 概
括了三潭印月视、 嗅、 味等多种体验的总和。 南京鸡笼山上重建的鸡鸣寺, 庙宇
不大, 不过数殿, 宝塔不高, 不过七层, 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视觉-—-成
贤街的对景, 九华山东望的主景, 眺望玄武湖的前景;听觉 —
- -
诵经声、 钟磐
-一 -
声、 铃铎声;嗅觉 -
焚香产生的特殊气味;动觉 �登山和登塔时的转折上
- -—
下;味觉 素餐馆的风味食品。 上述多种感觉均提供了与寺庙有关的同一类信
息, 相互加强形成了深刻的环境体验。

“协同 包含两层意思: 一
是某 一 环境(建筑)所提供的多种感觉应与所在
1S 环境性质相匹配;二是这些信息在质和量两方面应相互配合一一只有当它们处于
第三节 多种感觉与环境设计
“ ”
最佳组合 时, 才会产生良好的体验。 例如, 图书馆应保持安静, 然而同一标
“ ”
准用于商城, 就会使之成为 死城 ;美食的嗅味为食街的基本特征, 但对于中
学, 临近食堂的气味越是香浓, 越 能分散上课学生的注意力。 正如不同的乐器具
“ ”
有不同的音色一 样, 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建筑应具有不同的 最佳组合 。 这 一 课
题与审美心理及建筑使用密切相关, 值得今后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三)相互补偿或替代
由千 生理或心理原因, 人的某种感觉能力会降低。 其中最明显的例子是盲
人, 千是环境中的声音, 客体的外形、 质感、 气味等刺激对他们来说就显得至关
重要。 又如, 幼儿虽然视觉敏锐, 但限于认知水平, 只能意识已知的对象。 因
此, 理想的幼托建筑不仅 应造型美观、 新颖、 复杂, 而且还应提供足够的听觉
(音响、 广播、 各种自然声)、 触觉(可触摸的玩具、 小品、 雕塑、 沙坑、 水池、
植物、 铺地)、 动觉(游戏和运动器械)刺激作为补偿。 作为人生另 一 端的老年
人经常存在这种或那种实质性感觉障碍, 加强各种感觉刺激(如明暗对比、 质感
变化、 声响或符号提示)是老年人福利设施中常用的补偿手段。
在环境中, 不同种类 的感觉还可相互替代 当视觉提供的信息令人不感兴
趣时, 其他感觉提供的信息就可能发挥主要作用。 例如, 小镇街道的视觉形象可
能并无特色, 但沿街食品摊发散的香味, 富有乡土气息的叫卖声却会久留过客的
记忆之中。 研究还表明, 不同尺度的环境中, 各种感觉按其重要性形成等级: 对
于大尺度的城市环境, 这 一 等级次序为视、 听、 触、 嗅;而在小尺度的环境中,
为视、 触、 动、 听。 因此, 在小尺度的室内空间和园林中, 除了视觉外, 还应强
调肌理、 质感和空间中运动路线的变化。 在条件受限(如财力不足)无法创造丰
富的视觉形象时, 可按照重要性等级加强其他感觉信息作为替代。
在环境设计中, 充分重视和恰当运用上述原则, 不仅能防止噪声、 恶臭等不
良后果的产生, 而且有助于形成丰富多样和易识别的环境, 从总体上改善人对环
境的体验。

1,
第二章 环境知觉的理论

不同学派的心理学家们从多种角度解释人对环境的知觉, 各自建立了自己的
理论。 尽管不同的理论强调不同的方面, 甚至有的彼此对立, 但每 一 种理论都从
不同的侧面对我们有所启发和帮助。 本章主要介绍在环境心理学中比较流行的三
种理论: 格式塔知觉理论、 生态知觉理论和概率知觉理论。

第一节 格式塔知觉理论

一、 格式塔心理学简介
( 一)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格式塔心理学诞生于1912年, 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之 一 , 兴起于德
国, 后来在美国广泛传播和发展。 主要代表人物是惠太海默(M. Wertheimer)、
考夫卡(K. Kaffka) 和苛勒(W. Kohler)。
格式塔心理学的产生有其社会历史条件, 也有其哲学思想的背景。 20世纪
初叶, 德国资本主义工业飞跃发展, 以最新崛起的力量妄图征服世界, 其政治、
经济以及文化科学等方面也都倾向于整体性研究。 在哲学思想方面, 康德认为,
“ ”
我们只能认识现象, 但不能对 物自身
有所认识, 而对现象的认识必须通过先
“ "
验的范畴。 康德的 此岸 的现象经过胡塞尔(E. Husserl) 的阐发建立了现象
学, 主张以自然的观察去研究纯粹的意识。 格式塔心理学就把现象学作为它的理
论基础, 并以现象学的实验来研究心理现象。
格式塔心理学也受当时自然科学重视整体研究趋势的影响。 物理学首先抛弃
“ ”
了机械的观点而采取 场 的理论, 然后这种思潮又引申到生物学领域, 场的理
论对格式塔心理学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二)学派的建立
早在1890年, 德国心理学家爱伦费尔就写了《论格式塔性质》的论文。 他
指出, 正方形由 4 条直线组成, 但正方形的性质并不是 4 条直线的集合, 因为 4
条直线本身只具有直线的性质, 而正方形是经过重新组织结合而成的崭新整体,
具有新的、 与 4 条直线集合完全不同的性质。 他把这种整体所 具有的性质称为
“ ”
格式塔 (gestalt)。 1910年, 惠太海默等在实验中映示了一列先后连续、 快速
视见的图形。 尽管图形静止, 但在观察者看来, 以 一 定时间间隔映示的图形却在
运动, 他把这种现象称为似动现象。 惠太海默等又专门做了 一 系列实验来验证这
一现象。 例如, 先在黑色的背景上放映一 条直线, 接着在直线的左边或右边放映
另一条直线, 两线放映的间隔时间长至0. 20秒。 观察者可先见第一线, 后见第
勾 二线, 它们都静止不动;两线放映的间隔时间只有 o. 03秒, 同时看到二线, 它
第 一节 格式塔知觉理论

们也都静止不动;如果两线呈现的间隔时间介于上述两者之间而为0.06秒, 则
可产生似动现象一—先呈现a线, 再呈现b线, 则a线向b线移动;先呈现b
线, 再呈现a线, 则b线向a线移动, 它们都好像单线移位的运动, 如图2-1所

示。 如果放映的两条直线一 成水平(a), 成垂直(b), 它们的顶点相连。 它们
呈现的间隔时间长至 o.20秒, 或短至0.03秒, 两线都静止不动, 但两线呈现的
间隔时间若为0.06秒, 则同样可产生似动现象, 如图2-2 所示。 现在大家都知

L一二
道, 电影就是利用这一 原理摄制和放映的。

“| |h
图2 1 似动现象一 图2-2 似动现象二

以往的心理学理论强调知觉是单个感觉元素的集合, 无法对这类现象作出解
释。 惠太海默认为, 这种似动现象决不是某些感觉元素的总和, 而是所感知到的

种运动整体, 一
种格式塔。 他还把这一 理论推广到其他知觉现象, 认为作为整
体的知觉不可分析为元素— —
整体先千元素并决定了部分。 惠太海默与苛勒、 考
夫卡等人以研究人对图形的知觉为契机,扩展研究领域, 最终形成了格式塔心理
学派。
(三)格式塔的含义
]. 词义
德语格式塔意指形式或图形, 它还具有英语structure(组织)的含义, 但
由于structure一 词已为其他心理学派所专用, 因而英译为configuration或音译
“ ” “ ”
为gestalt, 中译 完形 或音译为 格式塔 。
2. 术语

作为心理学术语的格式塔具有两种含义: 指事物的 一 般属性, 即形式; 一

指事物的 个别实体, 即分离的整体, 形式仅为其属性之 一 。 也就是说, 假使有
一 一
种经验的现象, 它的每 成分都牵连到其他成分;而且每一成分之所以有其特

性, 即因为它和其他部分具有关系, 这种现象便称为格式塔 。。 总之, 格式塔
不是孤立不变的现象, 而是指通体相关的完整的现象。 完整的现象具有它本身完
整的特性, 它既不能割裂成简单的元 素, 同时它的特性又不包含千任何元素
之内。
3. 引申
“ ”
在格式塔心理学知觉理论的应用中, 差不多把格式塔视为 有组织整体 的
同义词, 即认为所有知觉现象都是有组织的整体, 都具有格式塔的性质。 于 是,
凡能使某 一 感知对象(如建筑立面、 平面)成为有组织整体的因素或原则都被称
“ ” “
为格式塔, 出现了 格式塔(或格式塔原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 良好格式

0 高觉敷主编.《西方近代心理学史》. 北京 :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2 。 21


第二章 环境知觉的理论


塔 这一 类说法。
二、基本观点
( 一)知觉的整体性
认为人的知觉经验是完整的格式塔, 不能人为区分为元素。 例如, 观察房屋
及其周围的树木和天空, 看到的不是多少光和色的元素, 而是房屋、 树木和天
空;即便它们确实由若干元素组成, 也只能看到这些元素自然组合而形成的整
体, 而不是人为抽象得出的感觉元素的累加。 这类知觉经验是通体相关的有组织
整体: 整体先千部分, 并非部分之和, 而且部分也不含有整体的特性。 例如, 孩
子不能认识单独显示的母亲的鼻子, 因为母亲的鼻子是母亲整个脸部的 一 部分,
不是单独 一 个鼻子, 而是脸上的鼻子。 又如看到一张四条腿的桌子, 既不需要推
“ ”
理也不需要计算, 就感知到 桌子 这一有组织的整体, 而不是桌面加桌腿加油
漆之和; 4条腿被看成属于桌子而不是从属地面。
(二)同型论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 物理现象、 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都具有同样的格式塔
性质, 具有两两相对应的关系, 因而它们都是同型 (isomorphism)(或称同构)
的现象。 按照这一 观点, 当人感知到灰色背景上的白色图形时, 他的脑内也会存

在与灰色背景和白色图形相对应的区域: 些强电荷沿着图形有限区域的轮廓不
断运动, 图形区域之外则是与灰色背景对应的电荷较弱的区域。 这就是身心同

型。 ”相对应 是理解同型的关键, 亦即特定的物理现象会引起特定的生理和心
理现象。 神经生理学的研究证明, 机体感官受到刺激时所引起的神经冲动确实引
起脑电活动的改变。
(三)场作用力
场作用力(field force)可看成是同型论的推论。 这一观点认为, 既然物理现
象是保持力关系的整体, 那么与之对应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当然也是保持力关系的
整体, 即三者都具有相对应的完整的动力结构。 所有这些力, 即物理力、 生理力
和心理力都发生在同一 场之中, 被称为场作用力。 与物理力 一 样, 心理力也具有
方向、 量度和作用点。 研究人员还进 一 步加以发挥, 认为作为物理现象的几何形
状及其结合并不是纯粹的形式, 而是保持力关系的整体。 因此, 当人感知到不同
的形式时, 会在物理力的诱导下对应产生不同的心理力, 即不同的心理体验。 他
们还主张对形式进行场作用力分析, 试图借以把握不同形式与不同心理体验之间
的对应关系。 对此研究得最多的是西方的心理学家、 美学家凯泼斯(kepes)和阿
尔海姆(R. Arnheim)等人, 后者 在1977年著有《建筑形式的动力学》 (The
Dynamics of Architectural Form) 一 书。 日本的小林重顺也曾在1961年编写了
《建筑心理入门》, 提出了形式设计的力学原理, 包括力的渐变、 强弱等六项。 但
是, 也许因为曲高和寡, 这一 领域多年来进展不大。
三、 格式塔的组织原则
现实生活中, 人总是企图在知觉范围内对感知对象加以组织和秩序化, 从而
增强对环境的理解和适应。 由于人对环境刺激的组织与思维过程本身就是对环境
竺 适应的结果, 所以与客观环境刺激的特性存在着同构性, 环境刺激特性也直接影
第一节 格式塔知觉理论

响着人的知觉效果。
( 一 )图形与背景
在一定的场内, 我们总是有选择地感知 一定的对象, 而不是明显感知其中所
有的对象 有些突显 出来成为图形(figure), 有些则退居衬托地位成为背景
(ground), 俗称图地之分。 丹麦学者鲁宾早在1915年
就注意到这种现象, 绘制了著名的两可图形(图2-3)。
该图中若以黑色为背景, 看到的 是一个白色的 花瓶;
若以白色为背景, 看到的是两个相对的人面。 先天失
明者复明后的实验证明, 图地之分是复明后视知觉最
早具有的反应, 因此是先天赋予的, 后天经验对此只
起到一定的强化作用。
1. 图形与背景的关系
(1) 图形清晰明确, 相对较强;背景模糊不定,
图 2-3 鲁宾的两可图形
相对较弱。
(2) 图形是被包围的较小对象, 背景是包围着的较大对象。 因 此, 图形有轮

廓, 而且, 除非经过绘画等专业训练, 般人感知不到背景的轮廓。
(3)有时, 图地关系可以互换。 如面对一匹斑马, 可以说它是黑色的, 身上
有白色条纹;也可以说它是白色的, 身上有黑色条纹;还可以说它既不是黑色的
也不是白色的, 而是由黑色和白色的条纹组成的。 当图形与背景是人们熟悉的有
意义的对象时, 如鲁宾两可图中的花瓶与人面, 图地关系可以互换。 中国的阴阳
太极图也是一 个典型的实例: 围合、 类似、 对比、 中心对称 、 图地互换、 兼而有
之, 并且含义多样而神秘。
2. 图地关系在环境设计中的意义
图地关系是人凭直觉认识世界的最基本需要。 真实环境中有清晰程度不同的
图地关系: 有的清晰, 有的模糊, 有时该清晰的却很模糊, 该模糊的反倒清晰,
不一定符合使用要求, 这就需要经过设计加以调整。 另一方面, 感知对象图地不
分或难分, 成为暧昧或混乱的图形(图 2-
4), 视知觉就会忽略不顾, 或因暧昧造成的
闪烁而感到疲劳。 此时若 强制集中注意(如
强制观看混乱的展品), 则更易加重视觉 疲
劳而令人感到厌烦。 所以, 在环境设计中强
调图地之分, 不仅符合视知觉需要, 而且有
助于突出景观和建筑的主题---观众在随意
和轻松的情境中第一眼就发现所要观察的对
象。 同时, 环境中某一形态元素一旦被感知
为图形, 它就会取得对背景的支配地位, 使
整个形态构图形成 对 比、 主次和等级。 反
图2-4 暧昧混乱的图形(作者绘)
之,缺乏图地之分的环境易造成消极 的视觉 掣l
第二章 环境知觉的理论

效果。
3. 易成图形的主要条件
(1)小面积比大面积易成图形。 当小面积形态采用对比色时尤其引人注目,
如兰天上的白云、 湖泊中的岛屿、 碧波白帆、 青山黄瓦、 万绿丛中 一 点红等。
(2) 水平和垂直形态比斜向形态易成图形。
(3) 对称形态易成图形。
(4) 封闭形态比开放形态易成图形, 大如群山环抱的天池, 小如围墙上的漏
窗、 月洞门等。
(5)单个的凸出形态比凹入形态易成图形。 对千凹凸连续的形态, 图形与背
景可以互换, 此时, 主体的经验及客体所包含的意义常成为判断图地关系的依
据。 例如图2-5中的建筑群总是被看成上凸而不是下凹的图形。

曰晶矗占己一
图2-5 新加坡夜景

(6) 动的形态比静的更易成为图形, 如广场上的喷泉、 活动雕塑或飘动的彩


旗等。
(7) 整体性强的形态易成图形, 如园林中或山坡上具有共同特点并成组布置
的建筑群比散乱分布的建筑更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的图形。
(8) 奇异的或与众不同的另类形态易成为图形: 如中国传统风格的街道出现
一座天主教堂, 如北京王府井教堂;现代建筑为主的街道上出现一组仿古建筑;
复杂建筑环境中出现的单纯的几何形体, 如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以极简洁的造
型和透明的视觉效果与背后的宫殿形成鲜明对比, 并成为游人识别方向的参照
物;或在简单几何形态为主的建筑环境中出现的形态复杂的曲线形建筑, 如悉尼
歌剧院就是以其独特的建筑造形在海滨建筑群中显得极为醒目。
(9) 有意义的形态更容易成为图形: 有些图形有明确的意义, 观察者一眼就
能看出它 是什么;而 有些图形意义模糊, 不同观察者 可能对其做出不同 的解
“ ”
释一 正如第 一 章 知觉定势 一
段中所提到, 面对同一片墨迹, 一
个佛罗里达

人把它看成宇宙飞船, 而 个贝督因人却把它看成山丘。 对视觉对象的解释除了
其本身的特性之外, 观察者的知识与经验, 以及图形的背景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



用。 现实生活环境中, 个视觉对象只有放到它所在的环境背景 (context) 中
才更容易解读它的意义, 因为相应的背景可以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帮助观察者解读
第一节 格式塔知觉理论

视觉对象的意义。
(二)群化原则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 当我们自然而然地进行观察时, 知觉具有控制多个刺
激, 使它们形成有机整体的倾向。 这种使多个刺激被感知为统一整体的控制规
律, 通常称为群化原则(图2-6)。

. . . .•. .• •. • .
. . . .
L
。 。

. . . . . . .。
. .

(a) (h) (c)

. 广 -l 广 --- 7

。 I I

。. . 。 。
= I I

。 。 0 . L _J
I
L_____l

·。
二乙
I \

。 I 1

(d) (e)

图2-6 群化原则(作者绘)
(a) 均布散点; (b) 邻近原则; ( C) 相似原则; ( d) 连续原则; ( e) 封闭原则

1. 邻近原则
相互邻近的元素被感知为有内聚力的整体(图Z-6b)。 这一原则体现了格式
塔学派同型论和场作用力的观点, 同时也与系统论 的耗散结构理论观点 相吻
合— —
远离平衡态的系统会发生自组织现象, 发生这种现象的外因是场的作用,
内因是元素间的协同作用。 图中之(a)表示在一定范围内同种元素均匀分布的
平衡态, 面对这些均布同质的散点人们一般没有兴趣去多看多想; ( b) 出现了数
目不等的元素相聚的非平衡态, 聚合成群的元素易被感知为整体, 犹如宇空中的
星云、 草原上的蒙古包群或田野上的村落。 但是, 环 境要素之间也并非越近越
好, 有机的整体系统总是疏密有秩, 恰如其分, 才是一种富有生机的结合。
2. 相似原则
彼此相似的元素易被感知为整体(图2-6c), 这是人认识世界时通过分类简
化刺激对象的方式。 物以类聚是人们根深蒂固的概念, 无论是色彩、 形 状或质感
方面的相似, 在 一 定范围内均会产生这样的视觉效果。 如果其中一种元素稍有组
织, 则易被感知为图形, 其他元素则被弱化为背景。
真实环境中常 常是邻近性与相似性共同起作用。 如图 2-7 中的城市雕塑, 尽管高
矮、 胖瘦互不相同,但由于材料、 质感、 色彩、 形状、 基座铁脚及力感的相似性, 以

及在空间上的相互靠近, 给人以强烈的整体感 , 组成了似在行走的 家族”。 飘i
第二章 环境知觉的理论

令. ..
图2-7 日本九州步行石(作者绘)

3. 连续 原则
按 一 定规则连续排列的同种元素被感知为整体(图2-6d)。 排列成直线的圆
点被看做是 一 条直线而不是多少个点 ; `排列成曲线的小圆被看做是 一 条曲线。 在
真实环境中, 星座命名、建筑构图、 空间组合与导向、广告与美术图案等例子不
胜枚举。 连续性是感知对象有序的现象, 从系统论观点来看, 这样的一 组元素不
仅仅是远离平衡态, 而且从混沌走向有序, 产生了组织和结构, 更易被看做是 一
个富有生机的整体。
4. 封闭原则

个有倾向千完成而尚未闭合的图形易被看做 一 个完整的图形(图2-6e)。
例如, 仅仅看到对称布局的四个直角, 就感到由这四个直角所包围的正方形;
缺了 一 个角的三角形仍被看成是 完整的三角形。 又如把并排等距的 一 组垂直线
段两两相对加上横向短线, 就会把有四条横线包围的每两条竖线看成 一 个 整
体。 这些图形虽未闭合, 或距闭合甚远, 但其辅助线的倾向引导我们把它们视
为整体, 也可以说其中包含力的作用和动态趋势。 把其中相互背离的两条线单
独取出来放在 一 起, 即使距离再近人们也会感到 它们处于貌合神离的状态。 这
“ "
类所感知到的完整图形有时被称为 主观轮廓 。 达到这种闭合的效果一 般需
要两个条件:
(1)不完整的视觉对象在完整时呈简单形状 ;
(2) 这一 简单形状具有某种合乎逻辑的连续性。
例如, 一
个敞厅, 人们把它看做一个完整的空间, 原因在于其完整的形态为
简单矩形, 并以其四角保持着周边的连续性。 城市广场也 一 样, 不仅平面应完整

简单, 而且四围界面应保持 一 定的连续性, 否则就会散乱无序, 造成 泄气”
Cleak out)。 相互有围合倾向的建筑, 被 围合的空间往往给人以较强的领域感。
如果是住宅区, 其中的居民就会因此而加强交往, 减少陌生行人流量, 有利千建
26 立居民的控制感、 安全感和责任感。
第二节 生态知觉理论

(三)简化原则
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 感知对象的知觉组织所需要的信息量越少, 该对象被
感知到的可能性就越大, 简单几何形体容易被感知为图形就是这 道理。 而且,

人们在对视觉刺激进行组织时, 也喜欢采取尽量减少或简化的方式, 使之更加有


序和易于理解。
1. 良好完形原则
视觉组织中, 把对称、 规则、 简单形态的 一 组刺激视为 一 个整体。 例如 一 个
直角梯形加一 条对角线, 仍被看做是 一 个完整的梯形。 将 1 2 个小圆排成 一 个椭
圆, 外加的 一 个同样的小圆, 无论后者与椭圆中的任何 一 个小圆怎样靠近, 仍被
感知为不属千椭圆整体而成为多余的另类(图2-8)。
2. 简洁原则
为上 一 原则的深化, 知觉在组织空间位置相邻的视觉刺激时, 具有使对象尽

D —罚
可能简单的倾向(图 2-9) 。

互 乙勹+
\ #乙尺可 D J [二]|# □ +

。O 。。OO= 心°心 心O 仁卫亡]0 [二]


/- - /-、
0 +
q__\

区亡+ 令# 区
0
,0 0\
司 O OO
(O 0 \
\ +


|0 ol +

\ °/O
\o o /
0
o o p oI
oo \oOo/ \O /
/
、- 因匕+乙1[亡勹/今>
图2-8 良好完形原则 图2-9 简洁原则

格式塔组织原则从理论上阐明了知觉整体性与形式的关系, 为 统一 中求变
化, 变化中求统一 ” 这一 传统建筑审美信条找到了科学而又翔实的依据。 同时,
由于这些原则出自图形实验, 运用时易于掌握、 操作和引申, 对环境设计具有广
泛的影响。 但是, 上述原则主要用千二维几何图形和视点静止的三维景观, 有时
难以对真实环境中的视知觉作出满意的解释;另一 方面, 由千过分强调直觉, 忽
视后天经验和文化 的影响, 因而也难以对个人和 人群的 知 觉差异作出恰当的
反映。

第二节 生态知觉理论

一、 基本观点
这 一 理论是由吉布森(J. Gibson, 1958, 1960, 1963, 1966, 1979) 提出的。
他的研究之所以被称为生态知觉理论 (Ecological Theory) , 是因为强调人类的
生存适应, 例如寻求生活资源及配偶、 预防伤亡、 成功地旅行等。 该理论包括以
下两个基本观点:
( 一)环境的提供
生态知觉理论认为, 知觉是 一 个有机的整体过程, 人感知到的是环境中有意
义的刺激模式, 并不是 一 个个分开的孤立的刺激。 因此, 对人来说, 不需要从环 27
第二章 环境知觉的理论

境刺激引起的感觉经过重建和解释的中介去建立意义, 这种意义已经存在于环境
刺激的模式之中 一一 环境知觉是环境刺激生态特性的直接产物。 例如, 河湖可供

人捕鱼、 游泳、 行船、 取水, 但不能供人睡觉和散步。 块尺度适宜、 上表面平

坦的石头可供人坐下休息; 个内部空间大于人体、 坚固不涌的山洞可供人藏身
和躲避风雨。 自然界中许多客体具有衡定的功能特性, 吉布森称环境客体的这种
“ “ “
功能特性为 提供"(affordances)。 人在观察客体时, 看到的东西怎么样? 无
“ "
关紧要, 重要的是 看到了什么? 。 看见不等于发现, 善于发现和利用环境客体
的功能特性满足自己的需要, 对个体具有重要的生存意义。 例如一根树枝, 可以
把它当柴烧, 也可以作手杖, 还可以作防身武器。 从 生态观点来说, 知觉就成为
某 一 环境向感知者呈现自身功能特性的过程。 吉布森认为, 来自环境的感觉信息
基本是正确的。 当有关的环境信息构成对个人的有效刺激时, 必然会引起个人的
探索、 判断、 选择性注意等活动, 这些活动对于个人利用环境客体的有用功能
(如觅食、 安全、 舒适、 娱乐)尤其重要, 人只有通过探索和有效地分配注意才
能有所发现。
(二) 知觉反应的先天本能
吉布森还认为, 感知觉是机体在 环境中进化适应的结果。 人类生存环境的基
本特征如重力、 天地、 四季变换、 昼夜循环等, 相对于人类进化史而言是恒定
的, 这 一 恒定的天地大环境提供了孕育生命的条件。 进化的成功需要精确反映环
境的感觉系统的发展, 因此, 机体的很多知觉反应技能是遗传进化的结果。 凭本
” “
能的直觉就能发现与生存密切相关的 提供 , 应该不需要学习, 或者不需要花
很多努力就能学会。
为证明这 一 论点, 埃莉诺·吉布森等(Eleanor Gibson and Walk)设计了著

名的视 觉悬崖实验, 实验装置是: 块黑
白棋盘式的铺板突然缺了0. 33m左右, 上
面覆盖着 一 块玻璃 (图2-10)。 实验发现,

出生就会走的动物如山羊, 总是沿着清
晰的边界行走。 用会爬阶段的 人 类婴儿
(6. 5~ 15个月) 作被试者, 尽管他们的妈
妈站在对面招呼他们, 但90%以上的被试
婴儿躲避着看起来深的一侧, 拒绝冒险前
进。 照片上的孩子手已触到玻璃, 触觉告
诉他玻璃是结实的、 稳定的, 但他还是对
视觉证据比对触觉证据更为信任。 还有证

据表明, 那些尚不会爬的婴儿对 悬崖"
也有心率变化的反应。
根据这 一 研究结果 可 以认为, 动物的
许多重要知觉能力很早就已形成(从会移动
图2-10 视觉悬崖实验 开始)。 小海龟刚刚孵化出来立刻就会向大
28 (Walk and Gibson, 1961)
海爬去;小鱼 一 出生就会觅食, 就知道钻
第二节 生态知觉理论

入死亡软体动物的壳内躲避凶猛动物的捕杀。 地中海沿岸渔民就是利用动物的这

本能捕捉章鱼 一— 将大小适宜的瓦罐用绳子系住吊入海水深处, 章鱼发现了会
自动钻进去, 过一会儿提上来, 就可以不费劲地抓到章鱼。 爬虫、 走兽、 飞禽会
利用天然洞穴, 或选择恰当位置利用可获得的材料造窝、 建巢以满足栖身和育儿
的需要。 因为它们发现了环境客体对自己有用的功能特性, 便本能地利用这些特
性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 人类不仅有原始的生态知觉, 而且随着双手的解放、 手
脑的协调发展, 智力得到进 一 步开发, 对客观刺激的判断和利用水平远远超出生
物本能。 人类对生活环境的选择与改善、 对材料的利用和工具的创造, 就是这种
更高级的生态知觉的体现。 当然, 对工具的依赖也使人类损失了某些先天的本
能 这是进化与文明的代价。
二、 生态知觉与情感反应
本能的行为习性, 缘自本能的情感反应。 孕育生命的天地大环境也孕育了我
们基本的情感反应 愉 悦和恐惧。 这是物 种对祖先经验的集体记忆, 通过
DNA延续到今天的后代, 成为一 种生物自卫本能(biophilia)。 人类以功能方式
选择环境和决定行为的习性, 往往并非来自对处境的理性判断, 而是来自于自卫
本能, 正是这种本能决定着我们喜欢什么、 厌恶什么、 害怕什么。
( 一 )愉悦
20世纪70年代以来, 有很多实验研究证明, 自然风光对病人具有康复作
用。 例如给紧张的病人观看 一 段风景录像,5分钟内, 他 们的肌肉紧张程度和脉
搏坠著下降。 乌尔里克(Ulrich, 1984)比较了从病房看到小树林和红砖墙的住
院病人外科手术后康复的情况发现, 能看到的自然风光越多, 病人术后 并发症越
少, 康复需要的时间越短, 要求服用的止痛药越少。 他后来的研究(1986)进 一
步证明, 暴露于自然风光可以减少手术后的紧张和焦虑。
人类天生喜欢波光郧郗的水面、 枝繁叶茂的高树、 姥紫嫣红的花朵、 形形色
色的果实。 这可 能都是进化过程在我们心灵深处留下的痕迹, 使我们对孕育生命
的原始自然生态保留着天生的亲和性(biologically prepared aff山ation)。 对自然
风光的偏爱, 反映了我们对物质环境的需要, 也反映了我们精神的回归——对始
祖生活的伊甸园环境的深深眷恋。
引发怀古、 怀旧、 回忆、 反思的历史遗迹, 也同样起到镇静剂的作用, 因为
人类前进过程中常常需要回头寻根, 有精神记忆的环境使精神有所依托和慰藉,
时空的悠远感和历史的沧桑感本身也是一种美感, 往往能使我们达到忘我的境
“ ”
界。 所以 创新庵不若修古庙 ([清]涨潮), 温故而知新也是 一 种自然而有效
的学习方式。 不管多么不可 一 世的英雄, 内心深处都隐藏着对历史寻根的需要,
对大自然物质与精神回归的需要。
(二) 恐惧
动物界对某些刺激表现出天生的厌恶甚至恐惧。 观察发现, 猩猩玩耍时总是
躲避着带有眼睛的玩具。 因为动物世界中充满了捕食和逃生的竞争与对抗, 被 一
双眼睛紧紧盯着, 往往意味着被捕杀的威胁。 动物学家发现, 当孔雀蚨蝶发觉捕
食的鸟儿来临时, 经常先 一 动不动地装死, 然后突然展开带有眼状斑纹的双翅, 飘,
第二章 环境知觉的理论

便足以吓退捕食的鸟儿, 保住自己的小命0。 印度猎人在森林中行走时, 脑后戴


一个面具可以预防猛兽袭击。 人类交往中被别人的眼睛盯住也会感觉不自在, 甚
至类似眼睛的花纹, 例如木板上的疤痕, 有时也会令人感觉不安。
人类的神经系统对豹子和蛇的花纹也有天生的警觉和畏惧反应。 学习的天赋
使人类可能根据自己的经验直接学习, 也可能根据周围人的经验间接学习, 都能
形成这种生物性恐惧反应, 牢记并远离人类进化过程中有威胁的对象和环境。 虽
然现代技术巳经大大减少 了碰到野兽和蛇的危险, 但随时学习并牢记所学会的恐
惧这种习性仍旧保存在基因库中。 当眼前突然有一道影子掠过时, 差不多每个人
都会身不由己地立即躲闪或跳开。 在突然遭遇的意外面前, 这种迅速的本能直觉
反应往往为我们躲避某种危险赢得宝贵的时间。
(三) 艺术欣赏
人类对视觉艺术的反应, 与其说是基于美学, 不如说是基于动物的本能一
恐惧和愉悦的情感反应也决定了我们的审美倾向。 越来越多的生物学家开始相
信, 艺术的源泉就是动物的天性, 更准确地说, 是来自于远祖的生存策略和对栖
息环境的选择。 华盛顿大学的戈顿·奥吕斯等人曾观察了35幅描绘日落的风景
名画, 发现其中2/3都涉及一 个避难所, 或是教堂, 或是房屋, 常常还伴随着窗
内透出的灯光。。 他认为, 这可能反映了人类对即将来临的黑暗的恐惧, 以及寻

找归宿和理想栖息地的情感需要。 我国古诗中日暮乡愁的诗句也屡见不鲜, 日
” “ ”
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和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也正是反映了
这种情感和需要。
(四)信息控制
无论攫取食物还是躲避危险, 都离不开对信息的控制 提高自己对外界信
息的控制, 预防被控制, 是提高自身在环境中的主动性, 减少恐惧感的有效办法
之一 。 前面一章谈到, 在多种感觉之中, 视觉的穿透力最强、 信息最丰富 、 感觉
最敏锐, 所获得的信息量最大。 因此, 人们最喜欢正面视野开阔, 背后(最好也
包括左右) 有安全庇护和坚实依靠的环境。 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 一
般人可以通
过最重要的感觉渠道视觉迅速获得丰富的信息, 同时又免得过于暴露自己的信息
而在感觉监视最差的背后遭受袭击。 例如, 小孩爱听鬼故事, 却常常一 边听一边
后背往墙上靠, 以减轻毛骨悚然的恐惧感。 从城市公共空间中人们对场所选择的
现象可以充分看到这种行为习性: 人们喜欢有适当空间界定、 遮挡别人视线, 但
又不妨碍自己观察和通行的环境(详见第9章)。 建筑大师密斯(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在美国接受的第一项住宅设计委托是法恩斯沃思医生的住宅, 前
后花了5年时间0945~1950年)建成 一 座长23m、 宽8. 6m的玻璃盒子(图2-
11), 结果女房主感到起居不宁, 对这位大师提出了起诉。 因为生活在这样的房
子里虽然视野开阔得四面都能看清, 但自己的 一 举一动也随时被别人观察, 不仅
私密性受到干扰, 安全感也受到严重威胁。

0 见 2005年7 月 2 日《参考消息》转载自英国 6 月 18 日《新科学家》周刊的文章 : 蝴蝶擅长虚张声势。


叩 O 应韶茎. 愉悦与恐惧的起源 . 南方周末, 2000.6.9 。
第二节 生态知觉理论

图2-11 法恩斯沃思住宅

三、 生态知觉与环境设计
城市是高度人工化的环境, 满足市民日常生活需要所提供的是现成和有限的
选择。 人根据特殊需要制造的客体往往具有特殊的功能和特定的名称, 如果把与
制造目的相关的功能称为外显功能, 那么使用者敏感的生态知觉使他们还能迅速

发现该客体的其他生态功能, 可称之为潜在功能。 因此, 种环境特性一旦形
成, 其中将发生的行为现象远比设计者的想象丰富。 环境的物质特征与社会特征
一旦向周围需要它的人们展示了它的功能意义(包括潜在功能), 人们便会发现
和利用它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图2-12)。 因此, 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 常常是有
” ”
什么样的物质环境 提供 就会发生什么样的行为现象, 由不得我们主观上赞成
” "
还是反对。 从环境 提供 的观点来说, 很多行为现象都能从它的环境特征中找
到原因, 观察和分析各种行为现象及其发生的原因, 对改进环境设计和环境管理
都会获得有益的启发。
无论设计者有意设计多功能的环境对象, 还是使用者对环境潜在功能的有益
的发现和利用, 都提高了环境的实际使用价值。 但是, 如果设计者忽视了不利的
潜在功能, 常常给环境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例如, 许多城市为了美化市容, 投人
大量人力、 物力和财力沿街摆放了许多碗形花卉大盆景。 然而不尽人意的是, 总
有少数过往行人不加珍惜, 把它当成了装废弃物的垃圾盆, 以致这些意在美化街
景的盆景反而成为多余的摆设和妨碍城市卫生的累赘。 更有甚者,广场喷泉喷头
被当废金属盗卖、 景观灯被当成泄愤对象打坏……。 偌大的城市什么人都有, 个
别人的破坏行为在所难免, 防不胜防, 面对诸多的城市不文明现象, 怪谁才有用
呢?答案不言自明。
又如, 随着城市交通干道的拓宽和机动车辆的增加, 行人过街地下通道成为
必不可少的设施, 但是, 由千通道内幽暗背静, 有些过往行人把它当作方便的公
厕, 致使里面充满臭气。 甚至有歹徒在里面抢劫伤害过往行人。 如果在其中一侧
或两侧开辟小店铺面出租, 既改变了幽暗背静的环境特征, 经营者们又自然而然
地对视线内的环境起到监视维护的作用, 在生态上成为不文明行为的天敌;至少
也应在里面安装监视摄像头, 使其中发生的现象能随时被地面上的行人、 环卫人
员或公安人员看到。 31
第二章 环境知觉的理论

图2-12 潜在功能的发现和利用
上: 阻止机动车的石球, 成为儿童的嬉戏玩具、 成人的临时坐凳(学生作业-一—(左)华翔摄、 (右)
梁创摄).
中: 水平伸展的粗壮树枝(左, 武汉大学, 学生作业一王睿摄)和作为小桥护栏的树干状雕塑(右,
武汉市中山公园, 作者摄)都成为人们喜欢选择的坐处 。
下: 不同地点(东莞、 桂林)类似的环境小品引发儿童相同的乐趣(学生作业一一(左)唐伟强摄、
(右)张勇摄)。

总之, 城市建设不仅仅是大手笔、 大形象问题, 还有许多细微的生态关系需


要认真对待。
四、 生态知觉与道德约束
人与环境的关系,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自身在所处环境中的地位。 人类
之所以成为人类, 就是因为不仅能发现和利用自然界直接的和现成的 ”提供“,
而且更善于运用智慧开发和利用材料和物质的潜在功能, 改善生存条件, 提高生
32 活质量。 上古时期, 地广人稀, 鸟兽众多, 人类要生存, 必须强调你死我活的残
第三节 概率知觉理论

酷竞争。 随着智慧的发展、 文明的进步, 人类在物种竞争中逐渐占据绝对优势,


“ “ “ “ ”
并且努力以 人工选择 抗衡 自然选择 。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的观点不仅
在生物学界影响广泛, 而且导致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流行。 理论是人类为自己的行
为所寻找的理由和借口, 因而也随着人类的发展和需要而改变, 生态知觉理论也
“ ”
因时因地而有不同的解释。 在 征服自然、 人定胜天 的观点盛行之时, 有人曾
何等狂妄!然而经过长期的较量之后, 终于认识到: 人类毕竟也是大自然孕育的
物种之 一 , 不可能完全摆脱自然法则的控制, 取代不了造化。 人类的探索行为只
不过是向自然请教 — —
问天、 问地、 间自己, 我们应该怎么办?人类选择是必要
的, 但不能是随意的, 因为更大的生态系统在制约着人类的选择。 早在 一 百多年
“ “
前, 作为达尔文主义者的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为了维护进化论的 纯正 , 反对
” ”
对达尔文理论 弱肉强食 的误解, 对这 一 理论作了进 一 步发挥, 在他所著的
《进化论与伦理学》中就提出伦理的重要性和强者应该自律的观点。 在人口膨胀,
“ ”
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 自然的 提供 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人类的需要, 人类更需
要以伦理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 不能只顾自己的舒适和安逸, 还要虑及子孙后代
的生存;不仅只顾人类的生存, 还要善待其他物种。 万物相生相克构成了自然界
的生存原则与生命链结构, 人类需要保留对生命的尊重、 对造物的敬畏, 也应该
承担对环境生态的责任, 过分的人类中心主义必然导致人类与自然的并行退化,
继而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

第三节 概率知觉理论

格式塔知觉理论主要强调视觉的直觉作用, 生态知觉理论强调机体先天的本
能和环境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 而由布伦斯维克(Egon Brunswik)提出的概率
知觉理论更重视在真实环境中实验所得出的结论, 更重视后天知识、 经验和学习
的作用。
一、基本观点和理论模型
布伦斯维克认为, 环境知觉是人主动解释来自环境感觉输入的过程。 他的观
点恰好与吉布森相反, 认为环境提供给我们的感觉信息从来都不能准确反映真实
的环境特性。 事实上, 这些信息往往是复杂的, 甚至使人误解的环境线索。 例
如, 来自 一 定距离之外的客体的视觉刺激作用千视网膜时, 观察者必需判断究竟
是远处的大客体还是近处的小客体, 观察者通过对真实情境进行概率判断减少该

情境中知觉的多义性, 这种概率判断可被看做是对真实环境性质 最恰当的赌
” “ "
注 或 有训练的推测 。
例如, 住在休斯顿郊区的 一 位妇女, 曾向州郡办公室报告 一 架飞机在距她家
1km处坠毁, 官方立即派出紧急车辆到出事地点, 结果找到的仅仅是 距 她 家
70m处 一 架轻度弯曲的模型飞机。 因为这架模型飞机的外形与真正的飞机太像
了, 以致令她把近处的小模型当成了远处的大飞机。
众所周知的缪勒 一 莱尔错觉(图2-13)表明, 虽然两条直线长度实际相等,
但对大多数人来说, 下面的水平线看起来比上面的一条更长。 因为我们生活在充 掣l
第二章 环境知觉的理论

满矩形建筑的环境之中, 认为这些两维直线代表三维空间中的 一 些角。 于是推


论, 下面图形中的水平线离我们的距离比斜线远, 必定代表跨越的空间大;而上
面的图形中, 水平线离我们显得比斜线近, 因此看上去跨越的空间距离小。 使用
圆形建筑的非洲农村祖鲁人则不大注意由斜线组成的角, 因而不容易被这种错觉
迷惑 他们的文化和经验使他们认为相交的斜线并不意味着厚度。

/ \
反馈(影响未来行为)

\ / 环境� I t----::::::;ll天)知觉

\ /
/ \ 刺激种类
(生态有效性不同的刺激)
W 知觉过程
(对感觉输人重组、排序、 聚焦)

图2-13 缪勒 - 莱尔错觉 图2-14 布伦斯维克的透镜模型图


(Holahan 1982)

概率知觉理论认为, 个人在知觉中起着极其主动的作用。 为了应付环境提供


给我们的感觉线索的不定性和不 一 致性, 个人必需建立对环境加以判断的全部有
关的概率论点, 这些概率论点是以往从大量环境场景的感觉线索取样得到的。 然
而, 由于个人所生活的时空的局限性, 不可能对所有的环境取样。 所以, 我们对
任何给定环境的判断也不可能是绝对肯定的, 仅仅是一 种概率估计, 个人可以通
过在环境中的 一 系列探索行动评价它们的功能效果, 检验概率判断的准确性。
布伦斯维克以透镜模型描述环境知觉的这一过程(图 2-14) 。 个人的知觉过
程类似于透镜将光线聚焦千 一 点的作用, 即将接收到的来自环境的一组刺激(图
左侧) 经过滤、 重组, 聚焦为 一 个整体的知觉(图右侧)。 布伦斯维克解释道:
来自环境的刺激其生态有效性各不相同, 即一 些刺激比另 一 些刺激提供了真实环
境更准确或更可靠的表象 (representation) , 个人为了提高对真实环境判断的概
率, 必须按生态的相对可靠性将这些环境刺激按等级排序, 结合以往的经验加以
判断, 同时又积累了大量的环境线索, 这一 切对未来的知觉 组织又起着重要的
作用。
在感知物质环 境 中 个 人 起着 极 其 主 动 的 作 用 这一观 点, 在阿德 尔 伯 特
(Adelbert Ames) 的相互作用心理学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阿德尔伯特强调指出,
知觉过程中个人的作用是动态的、 创造性的, 个人对环境的概率判断有明显的个
性, 反映个人独特的观点、 需要和目的。 “我们每个人所了解的世界多半是根据

我们与环境交往的经验而创造的世界 Ottelson and Kilpalrick, 1952) 。
二、概率性的世界

个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其时代背景和科学基础。 在工业时代, 牛顿力
学理论占主导地位, 人们认为世界像 一 个大钟表, 一
切都那么准确和肯定。 爱因
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打破了科学界对牛顿力学的迷信。 然而与爱因斯坦同时代的丹
麦科学家玻尔和他所带领的哥本哈根学派却创立了不同凡响的董子力学理论。 前
汕 者强调世界的因果联系, 后者强调统计规律, 两位科学巨星从 1927 年开始, 进
第三节 概率知觉理论

行了长达近30年之久的具有浓厚哲学色彩的争论, 互不相让, 直至1955年爱因


斯坦逝世。 玻尔在自己逝世的头天晚上还为没能说服爱因斯坦信服量子力学的几
率解释而抱憾终身。。
量子力学的测不准现象为玻尔的理论提供了有力 的证据 一一 为了拍摄晶格的
照片, 首先要用光波照亮晶体。 由千发射的照明光子能量与晶格的能量数量级十
分相近, 引起晶格畸变, 所以拍摄到的晶格状态不完全符合原有自然状态, 光子
不同, 晶格照片也不同。 也就是说, 对微观粒子的观测具有测不准效应, 即模糊
性, 原因在于观察者施放的中介能量接近被观察客体的能量。 世界基本粒子的个
别运动趋势无法预定, 但粒子运动存在着统计学上的规律。
系统科学以及普里高津的自组织理论把量子力学所揭示的概率性从微观推向
宏观、 宇观, 在科学王国里, 它与确定性、 必然性和决定论平起平坐, 相依为
命。 我们敬佩爱因斯坦, 也同样敬佩玻尔、 普里高津。 现代科学意义上的混沌把
我们带入 一 个无序和有序统 一 、 确定性和随机性统一、 模糊一团中隐含着秩序的
世界。 自然科学领域研究的重大发现改变了人们的科学观、 哲学观—一人们根据
现象对世界作出的各种解释仅仅是概率性判断, 不一定就是准确的答案, 正如古
“ “
人言 尽信书不如无书 , 科学研究中态度和方法比结论更重要。 有时候观察者
的介人也会干扰所观察的现象, 因此眼见不一 定为实, 量子理论之父普朗克也曾

说: 科学不能解决自然界最终的谜团, 因 为在最后的分析中, 我们自身也是这

个待解之谜的 一 部分 。 至今还有许多人类解释不了的千古之谜, 山川是主人是
客, 人生有涯知无涯, 不知道我们这个星球经历过多少次生命的浩劫, 曾经有过
多少次文明的辉煌, 人类曾几度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境中丧失了记忆?……
概率理论不仅适用于自然科学, 也同样适用千社会现象, 包括环境心理学在内。

这种概率性判断始终贯穿于人类的语言当中, 于是就出现了 大概"、 ”也许"、
” ”
”可能 、"差不多 等等模糊性词汇。 我们借助概率性判断与世界打交道, 因 而
我们有喜有忧;有顺利也有挫折;有福也有祸;有成功的经验、 也有失败的教
训。 这些信息反馈于主观, 我们据此修正自己的认识与行为, 继续前进, 而前面
等待我们的还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我们肯定概率理论科学价值的同时, 并不否认世界的因果关系, 但这种因果
关系是错综复杂、 相互作用的链条, 没有绝对的纯粹的原因, 也没有绝对的纯粹
的结果。 原因导致结果的同时, 结果也反馈于原因。 在这一错综复杂的因果链条
中, 任何局部的小的起伏都可能引起整体大的涨落。 在某一时刻观察某一个体,
可能发现不了什么规律, 但如果放眼 一 个群体, 或沿着时间长河对个体进行系统
观察, 就会从宏观上发现世界万事万物都有 一 定的运行和发展规律, 正如两千多

年前我国著名思想家荀况所说: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

吉, 应之以乱则凶 。 世间多少偶然事, 道是偶然不偶然。 一切的结果都有其原
因, 所有的行为都会有报应。 世界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因果的世界, 其中隐藏着某
种秩序, 人类的无知不等千宇宙的无序。 所谓科学(包括前科学、 准科学、 科

O 李小乐. 上帝有时也掷骰子 — 一
回顾爱因斯坦与玻尔的一场争论 . 光明 H 报, 1996.12.16. •
第二章 环境知觉的理论

学)就是探索这种因果关系的规律, 并企图用数学和物理的精确语言来描述这种
” ”
关系, 以便 制天命而用之 。 但人作为这个世界的 一 部分, 凭其自身能力不可
能完全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 包括人类自身。 人的一生和人类的历史就是在这种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探索着前进, 确定性指导着探索, 不确定性吸引着探索,
以了解和利用自然规律改变局部状态, 使它更适合我们的生存。
三、概率知觉与个人经验
概率理论更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即时间和人的主动探索行为在提高知觉判断
中的作用。 新的研究认为, 除基因本身之外, 环境、 经历、 学习过程直接影响着
人类基因的开启或关闭。 人类大约有3万个基因, 只需33 种基因以不同的顺序、
时间和位置选择开启或关闭, 就足以使世界上每个人各不相同。。 从我们被孕育
的那 一 刻起, 我们的每种经历都对基因产生着影响。 在人的 一 生中, 基因你开我
合, 对外界环境作出各种反应, 它们既是行为的结果, 也是行为的原因。 因此,
学习过程直接影响着我们的个性、 态度、 人生道路和观察世界的方式等。 在我们
的学习过程中, 父母是第 一 任启蒙教师, 家庭及周围环境是我们最早接触的世
界, 邻居及亲友是我们最先看到的榜样。 人生初期的环境、 教师和榜样对我们 一
生的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天不变道也不变 的概念早已过时, 每个人都需
要终生学习才能适应现代的物质与社会环境。 积累知识, 增长智慧, 使我们在多
变的环境中更好地选择方向和道路, 争取更多成功的机会。 知识和经验也可以使
我们更具有控制感, 作出更理性的判断和有准备的选择。 但控制感是相对的, 还
“ “
可能碰到许多无法预测的偶然和意外, 因此 过慎者无智 , 有时候还需要靠勇

气去碰运气,“尽人事而后听天命 。
四、概率知觉与环境问题
概率知觉理论对环境的开发者、 设计者和管理者来说包含两层含义。 其 一 ,
按不同环境的功能性质恰当地运用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其二, 承认自己的认识与
环境使用者需要之间的差距, 从而使自己能比较主动和客观地去了解和满足他们
的需要。
实际环境中由千人的不同需要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场所, 有的场所需要提供
适当的复杂性、 不定性甚至错觉以维持 一 定的唤醒水平和兴趣, 如游览和娱乐场
所。 而有些场所则需要提供较清晰的知觉判断, 强调简单性、 确定性、 便捷性,
如医院、 车站、 机场、 商场、 交通要道等。 如果设计不当, 就会引起不良反应甚
至严重后果。
迈耶·斯皮瓦克(Mayer Spivack, 1967)在评价波士顿两所精神病院时 发
现, 医院楼道反光强烈的光滑表面沿着墙壁、 地面和顶棚形成了一长串倒影和阴

影, 当强光从远端窗子射入走廊时, 定距离之外的人看起来好像漂浮在轮廓模
糊的地面上, 看不到脚、 脚腕、 甚至膝盖。 汉弗莱·奥斯蒙德(Humphry Os-

” ” ”
0 见《参考消息》 2003 年 6 月 30 日文章 什么使你与众不同? 及 2005 年 1 月 26 日文章 是什么
撼 朔造了我们?

第三节 概率知觉理论

mond)在此前(1957年、 1959年、 1966年)已指出, 这样的长走廊对精神正常


的人也会引起视觉错觉, 更不用说精神病患者了。 这种知觉的不定性会使精神分裂
症病人受到惊吓, 因为他们常常对大小与距离的判断感到困难, 甚至产生幻觉。
即使常规医院, 如果考虑不周也常常给使用者带来许多不便。 例如, 某大医
院扩建新楼后令就诊者感觉大得找不到北, 必须不时地找穿臼大褂的人问路。 有
时要前楼后楼、 楼上楼下地往返寻找, 尤其苦了那些久病体衰的耄耋老人和陪伴
他们的家人。
在工作或交通环境中, 知觉的清晰性对安全和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
适度充分的照明、 醒目的信号等。 路旁分心的视觉刺激、 现代建筑玻璃幕墙的光
污染等常常干扰视觉的清晰性和确定性而成为事故隐患。
上了点岁数的人都有曾经在医院领药窗口、 交通售票点、 银行或邮局的业务
窗口排队等候的经验, 里面的人只通过一个小小的窗口与外面等候的人打交道,
谁也看不清谁。 里面的人倒是不慌不忙, 可在外面焦急等候的很多人都挤在小窗
口前伸长脖子往里看。 现在这些窗口都改为透明大玻璃, 加强了等候者 的预测
感, 也便于工作人员与顾客的交流。 但这种全透明且没有任何标记的大玻璃用作
公共场所的出入大门却惹出了 不少麻烦— —
有时使匆匆闯进门的人撞得头破
血流。
对于娱乐场所或风景点, 常可以利用视觉错觉创造出人意料的效果。 例如一
座日本花园, 通过前景布置的大树、 近处较大的房子、 较精致的视觉对象及远处
较模糊的小树和较小的房子, 创造更深更远的错觉, 使花园显得比实际更大。 许
多中国小型花园则利用墙与建筑的组合、 树木的掩映和道路的迂回曲折创造丰富
的空间层次, 以形成小中见大的效果。

我们生活在现象的世界上, 解读形形色色的图形是明眼人获取环境信息、 适
“ ” “ ”
应生存环境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 因为 最醒目, 最直观, 最生 形 与 色
动, 最通俗, 而且它所传达的信息也比语言和文字更丰富更迅速。 人类最早以图
为媒介记录和阅读世界上的各种现象, 在信息爆炸和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 读图
已成为阅读的快餐。 格式塔知觉理论便是一种读图的理论, 因此更易于为大众、
尤其是广大设计者接受和偏爱。
但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 一 个生态问题, 我们从图形中解读的是环境的生态意
义, 反映了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需要。 因此可以说, 格式塔知觉理论是生态知觉
理论在视觉领域的体现与深化。 不同的地理区位、 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 不同的
民俗与文化、 不同的资源状态等因素决定着人们采用什么手段满足自己的需要。
在人口激增, 生态系统越来越脆弱、 强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今天, 人类不
“ ” “ ”
能过于 自我中心 和 人类霸权主义 。 无数事实已经证明, 过分伤害其他物
种和破坏环境最终将害及我们自己。
概率知觉涉及环境刺激的生态有效性, 反映了人类生态知觉的片面性、 局限
性、 狭隘性。 无论直觉判断还是理性推测, 人总是带着 一 定的偏见去观察和解释
客观世界, 因此, 每个人所了解的世界都是其中的局部而非全局, 不应该用自己 •
第二章 环境知觉的理论

从 一 个侧面看到的现象否定别人从另一个侧面看到的现象。 就全体人类来说, 也
不过是立足于特定时空以自己特有的思维去观察和解释世界, 现象的世界与客观
存在的真实世界永远不能划等号, 但真实世界是现象世界存在的前提, 现象世界
是真实世界的近似反映。 从广义来说, 格式塔理论也反映了生态知觉的概率性判
断。 每个人头脑中都装着 一 个世界, 每个人都不可能完全了解别人的世界, 也不
可能把自己的世界完全装入别人的头脑。 因此, 从人的认识来说, 总是山外有
山、 天外有天。 混沌理论的诞生, 新科学观的产生, 促使人们对什么是科学开始
了新的思考 其实科学并不完全等同于正确, 而是指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严谨的
方法。 今天, 在多元文化并存, 百家争鸣的同时也彼此尊重, 相互充实和借鉴.
大家的共同目标都是探究真理, 以使自己的主观世界尽量接近客观现实。
三种理论都是在现象学观点和方法基础上提出的, 只是不同学派和不同的使
用者从不同视角解释客观世界与现象世界之间的关系。 对于同 一 环境, 艺术家和
观光客是在欣赏风景; 当地居民却是在体验实实在在的生活。 前者更习惯于格式
塔知觉, 更关心审美价值;后者更习惯于生态知觉和概率判断, 更关心环境的功
能和意义。 因此, 前者更希望发现审美对象;后者需要寻找生活的资源和场所。
前者喜欢新异, 后者需要的是和谐与宁静。 环境的决策者和设计者则需要从不同
角度, 根据项目的性质决定需要侧重的方面, 以便使有限的资金和资源发挥更好
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在不同的条件下会流行不同的观点和理论。 在缺乏秩序和安全感的环境中,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成为信条, 不定性和恶性竞争使人们目光短浅, 心浮气躁, 自
私和贪婪的本性膨胀, 欺骗行为泛滥, 善良行为反遭误解和嘲笑, 形成物质环境
与社会环境不良生态的恶性循环。 在和谐安定的社会中, 秩序和确定性因素有利
于概率判断的准确性, 有利于人们制订长远的计划, 放心投入更多的精力、 财力
和物力, 这本身又有利于良性生态的形成与发展。 从物质条件和管理制度上尊重
和满足正当的行为需要, 遏制不良行为的发生, 应当是环境决策者、 设计者、 管
理者对创建和谐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三章 认知地图和评价地图

地图是最早的文宇, 比书还要古老。 我敢说, 人类彼此的沟通, 最早写下来


的就是地图。 大约在 一 百万年前, 时间是 一 个晴朗的黄昏, 地点是东非的大峡
谷, 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演化中停下来休息片刻。 在湖底的泥冲上, 他们用 一 根

棒画了几条线来代表这个湖, 代表 一 条河, 个大森林以及林外若干可以狩猎的

好地方。 然后指着说: 这里, 小伙子, 我们目前在这里, 希望明天去那个

地方。
摘自[美]克莱·摩根《地图的魔术》

第一节 认知地图研究概述

在环境中定方位和寻址, 并能在付诸行动之前理解环境所包含的意义, 这是
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之一。 心理学家认为, 人之所以能识别和理解环境, 关键在
于能在记忆中重现空间环境的形象。 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中重现的形象称
” “ ” “ ”
”意象 或 表象 (image), 具体空间环境的意象称 认知地图 (cognitive
map)。
一、认知地图的研究方法
“ ” 一
认知地图 词是格式塔派心理学家托尔曼(Talman)创造的术语。 他曾
以白鼠为实验对象, 研究它们在迷津中的寻址能力。
最先对 城 市居 民 认知地图进 行研 究 的 是 美国城 市规划教授林 奇(Kevin
Lynch)。 他在1960年出版的《城市的意象》一书中, 详细介绍了美国三个城
市一 波士顿、 洛杉矶和泽西市市民的认知地图, 其理论和方法很快在美国及世
界其他地区被推广应用;林奇早期曾采用两种方法研究市民的认知地图:
(1) 画地图草图 要求市民根据记忆在没有格子的白纸上画出所在城市的地
图草图, 并在图上标出城市中的独特要素。
(2) 言语描述 通过访谈或文字描述让居民说明城市的环境特征、 独特要素
或体验。
通过以上方法所收集到的便是市民个人的认知地图。 将这些资料进行统计分
析, 用百分数表示不同要素在所有个人认知地图中的出现率(或称同意率), 并
结合相应的图例绘出反映这 一 统计结果的平面图, 便得到公共认知地图, 或称
“ "
公共意象图 (图3-1)。 公共意象图是许多人对同 一 环境个人认知地图的交集,
反映了某 一 群休对特定环境的共识,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环境的特征, 被试
范围越广, 环境特征就越有代表性。 这类方法易受绘图和言语表达能力的影响,
为弥补上述缺陷, 其他人在后继的研究中还曾采用过展示环境照片、 放映幻灯和 飘,

川棘夕

芭活
困芯


图例


_
出现率 路径 边界 节点 区域 标志

.丸』』 雪


.@0@

} `c

i 围
�v � V


>75% IIIIIIIIIIllll

,
F
50%~75% 1111111n11111

I

ii

,
l~


-}

i8} ."
-f.f.

` }
·}
· i i

,
i ”
25%~50%

,
', " .
,
·

1
r

i
ii
ii

iJ
12%~25%
•••
:

·
·:

·
}
··

f
· /
·:
!
::


:
·…
••
:
:

·-七
(a)

.…

... 止
_




·
1

_,_.0 二
····…

C.勹 .
.,..-···, ...

_
U忙
?-
,::.'..;夕·-

.
·

.
.. :

..

..

.. .

.•

·

. ..

`蠡`..9


ll.n,I u.

.
. ..

..
-
.
·

.
.
1

.
巳i..L.

.
·…

.
..
..

..

.i



.飞.
·


..
.
0

. '
L妇一J

·.....
•··
..•..



、/
.· OOOrt
心监

_ .
(b)

_ `
r》
图3-1 波士顿、 洛杉矶和泽西市的公共意象图
(K. Lynch, 1960)

(a) 波士频市民的公共意象图; ( b) 洛杉矶市民的公共意象图; ( c) 泽西市市民的公共意象图


第 一节 认知地图研究概述

录像或观看模型等补充方法。
二、认知地图的组成要素
林奇的研究认为, 城市认知地图由五个基本要素(图3-2)组成:
1. 路径
旅行的通道, 如步行道、 大街、 公路、 铁路、 水路等连续而带有方向性的交
通通道, 其他要素沿路径分布。 城市中林立的建筑阻挡了人们的视线, 人们只能
沿道路 一 边行进 一 边观察, 因此在大多数城市认知地图中, 道路常常占主导地
位, 主干道往往构成城市环境认知的框架。
2. 标志
具有明显特征而又充分可见的定向参照物, 环境中的标志一 定是引人注意的
目标和醒目的图形。 在没有路径(如沙漠和草原)、 路径不明(如山林)或路径
混乱(如大城市)的大尺度环境中标志尤其重要一—- 因为无法看到或了解环境全
局, 只有依靠标志识别环境。 标志可以是日月星辰、 自然山川、 岛屿、 大树, 也
可以是人工建筑物或构筑物。 例如在中东一望无际的荒漠中生活的贝都因人, 只
好堆石作为识别环境的标记。 密林中的探险者常刻树为标记。 而在城市环境中,
高塔、 桥梁、 纪念碑、 雕塑、 造型特殊的建筑、 牌楼、 喷泉等都可能成为引人注
目的标志。 有些特殊的标志, 如纽约的自由女神象、 旧金山的金门桥、 北京的天
安门、 上海的东方明珠塔、 巴黎的埃菲尔铁塔、 澳大利亚悉尼的歌剧院等, 还升
华为城市或国家的象征。
3. 节点
观察者可进入的具有战略地位的焦点, 如交叉路口、 道路的起点和终点、广
场、 车站、 码头等行人集散处。 道路是一维空间, 行人不必操心方向, 只管放心
朝前走;传统的节点是两维空间, 行人在这些地点必须集中注意, 清楚地感知周
围环境, 而后作出行动选择。 因此, 好的节点应该有方向感强的醒目的标志, 当
然这些标志也应该是审美的对象, 因为这些标志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们成为
众人瞩目的对象。 中心对称或四面无明显区别的节点最容易使人迷路, 丑陋的节
点最容易损害城市的形象。 老北京城就有许多具有重要标志的节点, 如东四和东
四牌楼、 西四和西四牌楼、 东单和东单牌楼、 西单和西单牌楼等。 现代大城市在
许多节点处修建了复杂的立交桥, 形成了多维空间, 大大增加了环境的信息量和
识别难度, 尤其走在立交桥下的行人犹如实验老鼠陷入迷津。
4. 区域
具有共同特征的较大的空间范围。 这一共同特征在区域内是共性, 但相对千
这 一
空间范围之外就成为与众不同的特性, 从而使观察者易于把这 一 空间中的所
有要素看做是 一 个整体。 利用格式塔组织原则对要素的空间布局、 造型、 质感、
色彩等特征加以合理组织, 都可能形成这种整体感, 从而建立起足以引起人们注
意的区域的整体同 一 性。 从更大环境的整体来看, 区域的同一性又成为特性, 起
到标志的作用。
5. 边界
不同区域的分界线, 包括河岸、 路堑、 围墙等不可穿越的障碍, 也包括树 41
溯川 撕
42

U芭 诗 困 芯 哨 亨 诗 闭
. ...-

.. .-
//~-j--
�y 乡

I

路径
区歧

-=-


_— =
边界 标志 节点

图3-2 城市认知地图组成要素(作者绘)
第 一节 认知地图研究概述

篱、 台阶 、 地面质感等示意性的可穿越的界线。 路径有时也起到边界的作用, 尤
其大都市高速路已成为路两侧区域不可逾越的边界。
三、 认知地图的性质
“ ” “ ”
认知地图是 头脑中的环境 , 因此可称之为 心理地图 (mental map)、
“ ”
环境意象 (environmental image)。 对于如何形成认知地图, 环境心理学家持
有两种 不同的观点 —模拟( analogical)观点和命题 (propositional) 观点 。

模拟观点(Kosslyn, 1975; Shepard, 1975) 认为, 认知地图是真实环境在


记忆中的复制品, 它与物质环境大致上一点点相互对应, 似乎是一幅贮存在头脑
“ ” ” ”
中的环境的图像, 因此称之为 心理图像 (mental picture) 或环境的 表象
(image)。
命题观点(Pylyshyn , 1973)更加强调通过对信息赋予意义加以贮存。 也就
是说, 客观环境被再现为很多相互联系的概念, 每 一 种 概念都会引起许多联想,
如颜色、 名称、 相应 的声音、 高度等, 人 们借助千这 种 命题网(propositional
network) 从记忆中寻找有关的各种 联想, 并由所画的草图体现出来。
后续的研究倾向于将两种观点结合起来, 即认知地图包含模拟和命题 两方面
的性质(Evans, 1980; Kosslyn & Pomerantz, 1977)。 它是人们对环境信息进行
收集、 组织、贮存、 回忆, 并对其空间方位和特征属性加以编码的产物。
四、认知地图的特点
(一 )多维信息的综合再现
认知地图具有地理地图的特点, 但它不只是 一 张简单的二维平面草图, 而是
所在城市居民长年累月往返活动、 反复体验的积累, 远比单纯的知觉与认知丰
富。 它是多维环境信息的综合再现, 既包含具体信息, 如街景、建筑造型、广告
人流等;也包含抽象信息, 如构成整体意象的单独要素(林奇提出的五要素),
“ ”
环境氛围等, 它们共同形成 头脑中城市 的结构。 这种 结构一旦形成, 就带有

定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因此, 这类信息还带有认知图式(schemata) 的性质。
明眼人的认知地图以视觉信息为主, 同 时还包含非视觉方面的意象。 例如 一
说到苏州的寒山寺, 出现在脑海中的不仅仅是 一 座古刹、 夜色中灯火昏暗的渔
船, 似乎还听到远处传来的阵阵钟声, 还感觉到深秋之夜的凉意……
盲人主要靠触觉与听觉也能形成清晰的认知地图。 下面是 一 位盲人对从汽车
站到他家 一 段路程的描述: “下公共汽车后, 在 Kalyayevskaya大街走一小段路,
房子在街右边; …… 隔壁房子附近总有许多人, 因为那里是有轨电车站 。 房子后
面是 一 块未被占用的空地, 下雨天这里就成了泥水坑, 必须沿着篱笆走, 向右上

几步台阶就到了通往我家的楼梯 。
(二)模糊性和片断性
认知地图来源于对环境的感知和体验, 带有直觉性和形象性。 然而它并非客
观环境的照片或测绘图, 更不是精确的复制模型, 而是经头脑加工过的记忆的产
物。 因此, 有的记住, 有的淡忘;有的清晰, 有的模糊;还包含许多错误, 如方
位的错误, 把弯路和斜路认为是直 路, 甚至增加本来没有的或已拆除的要素等。
不同部分清晰与模糊的程度、 各种 错误的性质反映出个人在认知地图方面的具体 唱,
第三章 认知地图和评价地图

差异。
(三) 个人差异
对于同一 物质环境, 不同个人具有与众不同的认知地图, 这主要取决千个人
对环境的熟悉程度, 这种熟悉程度又取决于多种复杂的因素:
1. 当地居民与外来者
当地居民对所在城市比较熟悉, 在长期往返过程中信息逐步简化, 因习以为
常而变得熟视无睹。 外来者是对当前环境不熟悉的群体, 他们要靠细心观察和探
索适应新的环境, 因而比当地居民对环境现象更加敏感;同时由千常常把新的环
境与原来所在的环境相比较, 更容易发现新环境的特征。
2. 活动区域
对上班族来说, 居住和工作地点是影响个人活动范围的最重要因素。 城市居
民有不同的活动范围, 又有共同
的活动范围。 如果某一城市主要
工作地点和商业 区位于市中心,
而居住区位于外围的话, 居民的
城市意象 一 般呈扇形。 扇形区域


模I

1r

内比较熟悉, 之外比较生疏(图
l
'!!

3-3)。 性别、 年龄、 职业、 健康


状况等都影响个人活动范围的大
/

小。 武汉市曾对居民出行次数做
/

过一
次调查显示:
(1)男人 比 女人爱往外跑,
平均出行次数: 男性 2. 09次/日,
图3-3 扇形的城市认知地图(作者绘)
女性 1. 90次/日。
(2)年龄小的出门勤, 平均出行次数: 6~15岁的中小学生3.25次/日 ; 50
岁以下居民(学生和从业人员)1.19次/日以上 ; 60岁以上居民1.15次/日以
下;下岗和无业人员为 1.15次/H和0.77次/日。
3. 性别差异
大多数研究认为, 总的认知成图能力没有性别差异, 只是对环境的理解表现
出不同的兴趣: 女性更加关心区域和标志; 男性更加关心道路和方向(Evans,
1980; Evans, Brennan, Skorpanich & Held, 1984)。 但H常生活经验的直觉似
乎告诉我们, 男性天生比女性具有更强的方向感和认路能力, 这种差异或许也是
在生存适应中进化的结果。 常言道, 好男儿志在四方。 古今中外, 从军、 狩猎、
外出谋生、 远航等任务基本由男性承担, 完成这些任务本身就需要对大环境具有
较强的控制感和识别能力。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分工和生活方式也促使男性比女
性对外部世界更感兴趣, 并进行 更广泛的探索。 因此,男性对更大范围的城市区
域更熟悉, 认知地图也更准确清晰 ; 女性对家所在区域及其附近更加熟悉。
4. 年龄差异
辑 儿童认知地图常常以学校和家为中心, 并包括连接这两处的道路及其两侧要
第一节 认知地图研究概述

素。 年轻人学习能力和活动能力都比较强, 认知地图包含的范围较广, 也能及时


反映城市的变化。 老年人由于出门不便, 对新事物的学习能力也相对减弱, 所以
对城市的变化不能及时了解。 反应在认知图中则是常出现旧的已拆除的要素, 缺
乏新的要素, 意象清晰的范围有缩小的倾向。
5. 人格化地图
由于个人价值观、 兴趣互不相同, 对城市中不同要素注意的程度也不相同。
例如, 家庭主妇注意杂货店和食品店, 儿童注意玩具店、 糖果店和游戏场。 同样
是休闲的成人, 有的注意游乐场所, 有的注意自然风光和文物古迹。 环境心理学
家研究发现, 思维方式也影响个人的认知地图。 例如曾有人安排两组被试参观同

一城市后画出认知地图, 组是文学家和艺术家, 他们都认真地观察, 根据记忆
形象地画出与客观环境较相似的地图草图;另一组主要由科学技术工作者组成,
他们所画的认知地图几乎都一 样: 方格道路网中点缀着 一 些要素, 甚至在没有火
车站的地方画上 一个火车站, 因为他认为这里应该有火车站。
五、认知地图的功能
( 一 )解决空间问题
在世界最大的城市东京, 那里的街道不标名称, 房子没有门牌, 交流中每当
需要留地址时, 便通过画画来解决。 画中包括众所周知的标志和所要交待的地址

与重要标志的空间关系, 例如 一 个火车站、 一
条铁路、 家商店、 一座公寓等
(图3-4)。 你还可以借助街上几乎每家商店都有的大红电话, 让你不在身边的朋
友指挥汽车司机找到你要去的那个朋友的家—一人们对这个城市的了解全凭地
图、 指南和电话簿来获得。 这种形象的视觉符号系统排除了语言的障碍, 变得非
常通俗实用。 解释自己与环境的关系, 确定目标的空间方位、 距离, 寻找到达目
标的路径, 是个人适应环境, 赖以生存的本领。 面对物质环境无法解释, 会使人

叫`
图3-4 东京市民的地址速记
(选自罗兰·巴尔特《符号帝国》) 蝠
第三章 认知地图和评价地图

产生难以抗拒的恐惧心理, 较清晰完整的认知地图有助于个人了解自己身在何
“ “
处, 准备去向何方, 充分利用和选择环境的 提供 满足自己的需要, 从而使 个
人建立起对环境的安全感和控制感。
(二)接受新环境信息的基础
人类增长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接受新知识必须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
进行, 靠原有知识对新知识作出解释, 变成概念存入记忆。 头脑中原有的认知地
图就是接受新的环境信息的基础, 原有环境不断变化, 人的活动范围也在不断扩
大, 原有环境的意象则成为更大范围环境认知的基本参照系。 所以, 人们在不断
认识新环境的过程中, 也要时时回头寻找原有的参照点或参照系, 否则就会迷失
方位, 给接受新的环境信息带来困惑。 适应环境的过程, 就是在原有环境认知基
础上逐步扩大认知地图范围的过程。 认知地图的航空实验显示, 被试儿童乘飞机
在城市上空盘旋时, 开始没有反应, 当发现家和学校时突然活跃和兴奋起来, 因
为他们找到了解释环境所需要的最熟悉的参照物。 甚至在移民群体中, 也念念不
忘自己来自何方, 河南和宁夏的山西籍移民中流传这样一句民谣: ”问我祖先来

何处, 山西洪洞大槐树 。
(三)交往功能
城市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使市民通过共用的符号系统和共同的交往模式联
系起来。 每一座城市都有大多数人公认的重要元素, 这些公认的要素组成了城
市的公共意象。 环境的公共意象提供了社会交往所必须的公共符号系统。 公共
意象越清晰的城市, 这种公共符号系统的作用就越突出, 市民的公共活动与社
会交往就越活跃, 活跃的社会生活又进一步提高了市民城市公共意象的 清
晰度。
六、 个人认知成图能力的发展
“ ”
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称为 认知成图 (cognitive mapping) 。 这是一个学习
过程, 同学习其他知识与技能遵循同样的规律。 有关研究证明, 人的认知成图能
力主要是在儿童时期形成的, 这一能力的形成与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
(表3-1)。

个人环境认知发展的图式描述 表3-1

发展阶段 婴儿期 学前期 学龄儿童 青春期

空间组织水平 感知运动空间 前运算空间 ! 具体运算空间 形式运算空间

前意象 意 !象
] .

自我中料参照系
- - - - - - - -- -- • - - : :
参照系类型
固定点!参照系

直角坐标参照系

前意象动作空间 : ;
- - - - - - - - - - - ---

空间意象类型 路线(序列)型漳象
· 一 - - - - -- -... .. ...

;鸟瞰(空间)型意象,

峰 (R. A. Hart & G. T. Moore , 1973)
第一节 认知地图研究概述

( 一 )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毕生从事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 他通过大量的观察和 实
验, 按照心理发展水平, 将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划分为具有本质差异的 四个
阶段:
1. 感知运动阶段
从出生至2岁, 相当于婴儿期。 初生婴儿分不清自身与环境, 处于混沌状
态。 随着与环境的接触, 婴儿开始认识自身与环境之间、 环境中不同对象之间的
相互关系, 并开始协调感觉、 知觉和动作的活动。 同时, 在遗传性图式的基础上
形成感知运动图式。 因此, 为婴儿多提供感觉信息和身体活动的条件, 如可爬的
场所, 可摸、 可看、 可听、 可嗅的对象, 对他们早期智力的发展和环境认知能力
都至关重要。
2. 前运算阶段
约 2~7岁, 相当于学前期。 这 一 阶段出现了语言和行走能力, 各种感知运
动图式开始内化, 形成最早的空间意象。 然而这种意象建立在直觉思维的基础
上, 即只有亲眼看到过的对象才能形成记忆并进行空间定位, 而且只注意一 维空
间。 为这一 年龄段的儿童多提供主动探索和主动游戏的机会, 会促进思维与空间
认知能力的发展。
3. 具体运算阶段
约 7~12岁, 相当于小学阶段。 这一时期产生了心理组织能力, 开始形成直
线、 平行、 比例、 角度的概念, 能理解二维空间和空间透视的关系。 这也是培养
他们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包括空间组织能力的最佳时期。
4. 形式运算阶段
约 12~15岁, 相当千初中阶段, 由儿童时期进入青少年时期。 这阶段出现
了抽象的逻辑思维, 判断和论证的逻辑构成不受具体事物内容的束缚, 可以通过
假设推理解答问题;具有丰富的想像能力, 不仅能根据直觉的形象而且能根据抽
象的命题理解环境。
(二)儿童认知成图的四个阶段
根据皮 亚 杰的 发 展 理 论, 环 境 心 理 学 家西格尔和怀特 (A.Siegel &
S. White, 1975) 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 在大尺度环境中, 儿童认知成图能
力经历四个连续的发展阶段 :
(1)首先注意和记住空间标志物;
(2)识别和熟悉特定标志物之间的路径;
(3)将彼此邻近的标志和路径结合成子群;
(4)将各种环境要素综合组织为统一的整体环境。
(三)三种参照系
空间参照系是识别和理解环境的基础, 随着认知成图能力的发展, 儿童依次
建立起三种不同类型的参照系(图3-5):
1. 自我中心定向系统
这 一 阶段儿童以自身的活动为中心, 认为外部世界以自已为中心, 月亮跟着 47
第三章 认知地图和评价地图

(a)

(b)

(c)

图3-5 三类参照系(G. T. Moore, 1974)

自己走。 因此, 认知地图中的环境要素彼此分离, 环境意象是支离破碎的(图


3-5a)。
2. 固定点定向系统
认知地图围绕环境中熟悉的固定场所发展。 最早以家为中心, 随后扩展到少
数路径、 标志和熟悉的地点。 这阶段儿童只注意到一维空间, 只能将两两相邻的
标志用路径联系起来, 不能正确地建立三个或更多标志的空间关系, 认知地图仍
由许多不连贯的片断组成(图3-5b)。
3. 直角坐标参照系
认知地图能反映有机的整体空间环境, 能根据坐标网想像出环境的空间透视


关系。 实验证明, 学龄儿童能根据透视关系识别航空照片中的房子、 汽车、 道
路、 树木等要素(图3-5c)。
第 一节 认知地图研究概述

儿童环境认知过程中依次建立的三种参照系, 也反映了成人熟悉新环境和人
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 自我中心并非儿童特有的倾向, 人认识世界总是先从自
已开始, 然后是我的家、 我们的城市、 我们的国家…… 。 有的研究发现, 要求大
学生画世界地图时, 他们常把自己国家画在中心位置, 而且夸大其 面积。 虽然早
在 16 世纪利马窦就将画有东西两半球包含五大洲的世界地图带到中国, 但直到
” ”
第 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才改变了中国人 中国居天下之 中 的错误概念。 直到中
世纪人类 还顽固坚持地心说的宇

气1
~~产 巳
宙观。 固定点参 照系和 直角坐标 口

o
口 口
参照系反映了 人从自我中心的认 0

°
口 口



识向客观的认识 发 展。 但客观也
是相对的, 它反映的 不过是更大
范围的自我 。
(四)路 线 型和 鸟 瞰 型认 知
地图
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 认 知 飞了 三
地图分两类: 路 线(序列)型和
鸟瞰(空间)型(图3-6)。 儿 童
最初只注意一维空间, 因此只能 气气 霓产
掌握路线型认 知 地 图, 环境被描 路线型 鸟瞰型
述成由某一固定点通往各处的路
图3-6 两种类型的认知地图
径。 路线型认 知 地 图积 累 到 一 定
(Appleyard 1970)
程度, 就 会产生质的飞跃, 上升
为鸟瞰型认知地图。 遗憾的是在纸上所画的平面 意 象 图无法表达生动的透视
效果。
从认识发展阶段来看 , 路线型认知地图似乎比鸟瞰型低 一 个等级, 然而林奇
的同事阿普莱亚德 (Appleyard, 1969) 对刚建成三年的新城市奎戴德瓜扬纳
320 名居民进行了认知地图的测试, 发现其中 75 %为路线型。 其他有关研究也证
明, 无论儿童还是成人, 在熟悉新环境 过程中, 总是从重要标志开始。 一
般来
说, 在建筑密集、 视野受限的城市环境 , 人们从重要标志开始, 沿着某几条道路
探索, 首先 形成环境的路线型意象, 五要素中标志、 路径、 节点起更重要的作
用。 路线型意象不断丰富和内化, 积累到 一定程度, 就会上升为鸟瞰型意象。 如
果环境附近有供人登高远眺的制高点, 就会加速观察者鸟瞰型意象的形成, 而 制
高点则成为环境中的控制性标志, 并与环境的各个部分形成有机的联系。 在视野
开阔的环境中, 则容易形成鸟瞰型意象, 标志和区域显得更为清晰。 有 研究认
为, 鸟类 也可能依靠所看到的地面特征形成记忆结构和地图, 并根据这种记忆结
构和地图寻找目标。 据 2004 年 2 月 5 日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 动物学家对
归家的鸽子进行了10年的研究发现, 鸽子似乎并不依赖其与生俱来的辨别方向
的本能进行直线飞行, 而是在熟悉了环境之后, 按照最明显的地面特征飞行, 公
路和环形广场之类醒目的地面标志对鸽子特别有吸引力。 4,
第三章 认知地图和评价地圉

七、 易识别环境的特征
” “ ”
除认知地图五要素恰当组合彼此强化之外, "注意 和 注意的广度 的原

理也说明, 人在同 时刻不可能把握过多的信息。 具有一定秩序和意义的环境刺
激有利千人们花较少的注意把握较多的信息, 在环境设计中因地制宜地运用格式
塔心理学的组织原则 一— 图形与背景的关系、 邻近性形成的组团、 相似性强调的
群体、 连续性产生的韵律、 封闭性所界定的空间范围, 可以达到简化信息、 提高
环境识别性的目的。
( 一 )组织与结构(structure)
在高楼林立, 道路纵横的城市环境中, 没有乡村那样的开阔视野, 难以看到
环境的全局, 人们只能沿着迷津般的道路探索和熟悉环境。 所以城市, 尤其是大
城市的主干道对形成城市空间的意象结构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道路是一维空
间, 在道路相互交叉的节点处常常是二维或多维空间, 人们每到这些地点常常要
选择方向, 也常常会迷失方向。 因此, 节点处的标志特别引人注意。 如果 在入
口、 道路交叉口、 交通枢纽等节点处设独特的雕塑和标志性建筑, 会加强这些地
点的方向性。 同时由于行人在这里需要投入更多的注意作出行为选择, 标志的作
用也被强化。 此外, 成组的标志也会彼此强化, 无论从视觉效果还是从方向感来
说, 标志群都对环境全局起着更强的控制作用。 因此, 道路、 节点、 标志恰当地
组合, 就有利于形成凭直觉可迅速判断的环境意象, 使环境变得易千识别。
在视线可及的中等尺度环境中(如公园、 小区、 小镇、 村庄等), 高度可见
的标志或标志群常常成为组织环境全局的核心, 周围要素在它们的控制下结合成
有机的整体。
在有大面积水体的风景区, 湖中设岛是中国园林常用的造景手法。 岛与水面
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 使岛突现为醒目的图形和标志, 也成为组织周围景观的核

心。 尤其 一 池三山的传统布局, 不仅大大提高了水中景观的复杂性, 而且 横看

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的视觉效果, 使游人沿岸边行走时, 随时可借助
景象的变化判断自己所在的方位, 更加强化了滨水空间的方向性和整体感。 若附
近有山丘、 高地等可登临的制高点, 上面设恰当的标志, 可提高标志在更大范围
的可见性, 而且登上制高点还能鸟瞰全局, 有利于建立环境的总体意象。
总而言之, 只要结构清晰、 标志醒目、 方向明确, 即使有局部的模糊甚至意
象空白, 仍旧是一 个有控制感的易识别的环境。 结构清晰、 层次分明的环境意
象, 便于人们根据已知的环境结构和醒目的标志去寻找不熟悉的环境目标。 例如
《红楼梦》第 一 回的描述:“当日地陷东南, 这东南有个姑苏城, 城中闾门最是红
尘中 一 二等富贵之地。 这闾门外有个十里街, 街内有个仁清巷, 巷内有个古庙,
` '
因地方狭窄, 人皆呼作 葫芦庙 。 庙旁住着一家乡宦, 姓甄名费, 字士隐"。 在
那个时空, 按照以上描述, 顺序找到苏州城、 闾门、 十里街、 仁清巷、 葫芦庙,
甄士隐的家就不难找到了。
(二)同一性(identity)
建筑群或区域内的某些共性, 如统一的建筑风格、 色彩、 添加符号、 绿化模
印 式和与众不同的控制性标志等, 都有助千形成整体感, 同时也成为与其他区域或
第 一节 认知地阁研究概述

组团相区分的特征。 例如, 常州红梅西村住宅区每 一 分区设一个独特的组团标志


图形符号(图 3-7) , 看到这一符号就知道自己所在的区域和大致方位。 又如,
武汉南湖某住宅小区的调查显示, 居民对建筑的造型及细部处理均不大注意, 他
们对该小区公认的特点是 粉红色—— 粉红色的阳台、 局部粉红色的柱子和粉红色
的坡顶雨篷把小区内所有建筑联系为 一个整体, 粉红色成为这一区域的共同特
征, 也是区别于其他小区的标志。 尽管大多数居民画不清这一区的认知地图, 但
100%的住户认为很容易让亲友找到自己的家。

图3-7 红梅西村组团标志
(引自《常州建筑3》, 中国房地产开发常州公司编)

韵律感既包含着结构, 也体现了同一 性。 无论是步移景异的运动体验, 还是


和谐的天际轮廓线的视觉刺激, 常常会使人感到好像在欣赏 一 首旋律优美的乐
曲, 因而也会把这些环境作为整体深深地印刻在记忆之中。 美国泽西市的城市意
象调查显示, 那里的市民认为当地没有什么特色和值得向人推荐的场所, 惟 一 的
特点是他们可以远远地看到纽约的天际轮廓线, 它成为泽西市的借景, 也是控制
全市大方向的标志。 上海市新建成的东方明珠等高层建筑群所组成的优美天际线
的视觉震撼力使它立即成为上海市新的标志与象征。
(三)意义(meaning)
生态心理学家强调人感知有意义的刺激模式, 理解的刺激才能形成记忆, 无
论是功能意义、 文化意义或 历史意义都有助千对刺激的理解。 不同时代、 不同风
格的建筑记载着城市的历史与文化, 城市更新应保留有代表意义的要素和场所,
如一 栋建筑、 一
个场所或区域、 一
棵大树或 一 片树林、 个水体、
一 一
座桥等等。
这些要素是城市历史与文化的见证, 有利于市民从时空的连续性去把握城市的环
境结构。 美国虽然历史很短, 但对仅有的一 些古迹十分爱惜。 一
百多年前芝加哥
遭受大火, 仅剩 一
座水塔未烧毁, 至今保留完好, 成为芝加哥历史的象征, 而且
“ ”
与它相邻的大商场也取名 水塔 。 纽约由千城市建设需要占用帝国大剧院旧址,
有关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将这一 3400吨的庞然大物整体移动到半个街区之外的新 51
第三章 认知地圉和评价地图

址。 我国上海市也对 5000 多吨的上海音乐厅做了保护性迁移。 全盘格式化的城


市更新不仅造成历史与文化的损失或断代, 也会给市民生活带来许多麻烦。 近年
来, 我国在城市建设迅速发展的同时, 重视保护传统建筑, 并恢复了不少重要古
迹, 不仅对城市的形象建设与文化建设发挥了很大作用, 也更便千城市地点的识
别与描述。
地点或场所的命名也同样包含着对意义的理解。 一些老的地名、 街名甚至老
字号商店的名称, 都包含着极其深刻的含义。 例如,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 北京市
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许多城门早已不见踪影, 但地名一 直沿用至今, 只
“ ”
是后面加了 一个 桥 复兴门桥、 东直门桥、 西直门桥、 安定门桥等。 现在
- - —
的缸瓦市早已不专卖瓦, 米市大街不专卖米, 灯市口不专卖灯, 菜市口也不专卖
菜 ……。 但这些地名承载着历史意义, 内化为图式, 深深地印刻 在 市 民 的记
忆中。
欧洲大陆移民不仅把本土的文化、 生活方式、 建筑形式带到异国他乡, 而且
用本土的名称命名新的聚居地, 从而使新的环境令人感到更熟悉、 更亲切、 更有
意义。 查查美国地名字典就会发现, 叫曼彻斯特的至 少 20 个, 叫柏林 的有 26

个 ……。 对有些地名为了区别千本土, 便加个

新 (New) 为前缀, 如纽约
(英国 York 之前加 New) 、 新泽西、 新奥尔良等。
匾额与楹联对强化地点的意义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路过名扬天下的武昌黄鹤
楼时, 仰望高悬于楼顶檐口之下的巨幅匾额: “楚天极目 、 “北斗平临 、 “南维
“ "


高拱 , 其宏伟高大的形象立刻在心目中升华。 楼底层大厅檐柱上高达7米的楹

联: "爽气西来, 云雾扫开天地憾;大江东去, 波涛洗净古今愁 , 象征 性地道出
了地理环境的特征, 令人顿觉天地澄明, 神清气爽, 豪情满怀。 简洁夸张、 形象
生动的文字和语言与具体的建筑形象和环境特征共同加强了人们的记忆。 云南滇
池之滨的大观楼楹联: ”与岳阳黄鹤相衡, 一
样雄奇, 各有大名垂宇宙;搅昆海

碧鸡之胜, 同来眺赏, 莫将佳月负春秋 。 虽然大观楼远不如黄鹤楼、 岳阳楼气
派和历史悠久, 但借助楹联也令人感到一 种宏伟的气势。
同时具有结构、 同一 性和意义三个特性的环境不仅是易识别的环境, 必然也
是优美的环境, 北京东四到西四就是一个典刮的实例。 这条街包含着足够丰富而
醒目的视觉对象:粉墙碧瓦、 传统建筑风格的著名的中国美术馆;北京大学旧址
红楼;金碧辉煌而又玲珑别致的角楼、 整齐肃穆的紫禁城、 波平如镜的筒子河;
均衡匀称、 顶端坐落着彩色琉璃亭台的景山;松墙、 蔷薇、 珍珠梅、 合欢、 枫
树、 垂柳和蟠槐构成的高低错落的四重绿荫;团城、 北海、 琼华岛和白塔、 中南
海、 金鳌玉崠桥;还有文津街路北的老北京图书馆, 这里收藏着原来藏于承德文
津阁的 一 部《四库全书》, 街也因此而得名。 这条街也不直, 有两个S形转弯,
但在每 一 路段都可看到醒目的标志, 特别是在沙滩到北海大桥的一段路上, 行进
到每 一 处都可同时看到两个以上的控制性标志。 这条路集文化、 古迹、 园林、 山
水为一体, 行进其中, 犹如在观赏一幅长长的画卷, 欣赏一首优美的乐曲, 并感
受到浓重的历史气息与文化氛围。 尤其当走上 一 百多米长的大石桥时, 视野豁然
S2 开朗, 澄波浮碧的三海与近旁的琼岛园林融为一体, 此时会情不自禁地回过头来
图例

一 标,芒
--一一一行进路线

一---
- -—-视点与视
线

.... � ' .

--------- -- - -t
,. ........ ....

「 - --- --- 筒子河
--- . -__

`~

楼 角楼

滩— 寸
图3-8 景山前街、 文律街平面示意图(作者绘)

U芭活 圉宝濒森浮
g
第三章 认知地图和评价地图

环顾四周, 环境美的视觉享受在这里达到高潮, 难怪老舍先生生前曾赞叹:“这



是世界上最美的 一 条街 O (图 3-8) 。

第二节 城市公共意象研究实例
武汉市的公共意象

一个城市的公共意象是城市居民对城市环境信息的共同记忆, 它建立在城市
地理、 历史、 文化与居民共同交往模式的基础之上, 这方面的资料对城市建设具
有 一 定的参考价值。 我们曾就武汉市的城市公共意象进行研究, 调查对象分别为
武汉三镇三所中学的学生, 采用问卷与绘认知地图草图相结合的方法。
一、城市公共意象圈
武汉市的公共意象图见图 3-9 、 表 3-2。
1.区域
武汉地处长江中游, 长江与其最大的支流汉水的交汇处, 两大河流将全市明
确地划分为三镇一— 汉口、汉阳和武昌, 因此, 被试者对自己所在区域的环境相
对较为熟悉, 而对其他两区则相对模糊, 各镇的公共意象图呈近似的扇形结构。
2. 道路和边界
长江、汉水既是水路要道, 又是三镇的天然分界, 成为居民记忆城市环境的
基本参照系。 所有主干道都平行或垂直千长江、汉水, 它们也同时起着交通通道
和分界线的作用, 与长江、汉水共同构成了整个城市的认知结构。 正是这一认知
结构造就了武汉人特殊的方向感 -�以长江的走向为准分为上游方向和下游方
“ ” “ ”
向, 当地方言分别称之为 高头 和 底下 , 只讲上下左右, 不讲东西南北。
3. 节点和标志
长江和长江大桥构成了武汉三镇最大的节点, 公路、铁路、水路在这里立体
交叉, 汉水在这里汇入长江, 景象蔚为壮观。 尽管被试者对城市的记忆多偏重于
自己所在区域, 但对这 一 带环境的记忆却格外清晰, 公共意象图中出现率最高的
环境要素几乎都在这 一 带。 其 中, 长 江大 桥 60% , 汉 水一桥 29% , 黄鹤 楼
28% , 电视塔 27% , 龟山 33% , 蛇山 26% 。 尤其是长江大桥、 黄鹤楼、 电视塔
三者的巧妙结合构成了三镇交界处一 组绝对控制性的标志群(图 3-10) 。
此外, 三镇又各有自己不同等级的标志。 如汉口的标志有武汉商场、 武汉展
览馆(现已拆除)、长江大酒店、武汉关和武胜路新华书店;汉阳的标志有晴川
饭店、 古琴台、 归元寺、汉阳商场;武昌的标志有武昌火车站、中南商场和磨山
朱碑亭。 钟家村和大东门分别为汉阳和武昌的重要节点。 汉口节点很多, 如解放
大道与航空路交会处、中山大道与武胜路交会处等。
二、问卷资料的归纳和讨论
问卷资料的归纳和讨论见表 3-3。
1. 木市最美的地点

S4 0 尔泗. 老舍先生说: 这是最美的一条街 . 旅游, 1980 (1) 。


I 一 武汉商场4 一 电视塔 7一 黄
2 一 古琴台 5 一 晴川饭店8 一 中
出现率P道路标志区域
3— 归元寺 6 —长江大桥9— 武
10一 动物园 p;,,60%一 * 冒匡
II 一 武汉大学 40%�p<60%== 心 嘟谐
12 一 磨山 20%�P <40%=== A鹦
13 一 东湖

, 6
o (;(克.
IO¾�P< 20¾'""""'

贮密

:3. '
17
.
.
,
.
F
.

5.
·
.
,g.

t
·
.
'

.惑l 2 器:
.i
2沪·“·
.5$...
$,梦
18
1 — 中山公园 6 — 新华书店 II - 电视塔
2--长江大酒店 7一 古琴台 12 长江大桥
(h) 3 一 武汉商场 8 一 归元寺 13 一 黄鹤楼
4 一 展览馆 9 — 动物园 14 一 武昌火车站
5 — 武汉关 10 — 睛川饭店 15 — 武汉大学
(a)
16 东湖
1 — 电视塔 6 一 东湖 17— 磨山
2 一 晴川饭店 7— 磨山 18 — 华中理工大学
3 — 黄鹤楼 8 一 武昌火车站
4 — 体育馆 9 一 长江大桥
5 一 中南商场 10-大东门



··
6

滩11寸
萍T 恀 洪灌 册 生 游 浒 宝」
I — 古琴台 4 — 汉阳商场 7— 东湖
2 一 归元寺 5 一 电视塔 8 一 磨山
3 一 动物园 6 一 黄鹤楼 9 一长江大桥 (d)
(c)
图3-9 武汉市公共意象图(作者绘)

(a)武汉市公共意象图; (b)汉口被试者的武汉市公共意象图; (c)汉阳被试者的武汉市公共意象图; (d)武昌被试者的武汉市公共意象图


55
濂川 嫌

i

夕 芭诗 圉 芭 老 今 活 陨
意象图环境要素统计(出现次数、 出现率) 表3-2

长江大桥 汉水一桥 汉水二桥 武汉商场 武昌火车站 黄鹤楼 中南商场 电视塔 晴川饭店 古琴台 归元寺
标志

35 66% 21 40% 7 13% 23 43% 8 15% 27 51% 5 9% 23 43% 13 25% 14 26% 9 17%
汉口

24 53% 13 29% 3 7% 9 20% 10 22% 3 7% 5 11% 7 16%


汉阳

29 59% 8 16% 8 16% I 18 37% 5 IO% 10 20% 7 14% 6 12% I 1


武昌

88 60% 42 29% 18 12% 24 16% 26 18% 41 28% 15 10% 40 27 % 22 15% 20 14% 17 12%
总计

道路、边界 长江 汉水 解放大道 中山大道 沿江大道 武胜路 江汉路 武硌路 民主路 汉阳大道 鹦鹉大道

48 91% 38 72% 38 72% 39 74% 34 64% 15 28% 25 47% 2 4%


汉口

23 511/o 17 38% I 2 11 24% 1 35 77% 25 56%


汉阳

30 61% 10 21% 3 6% 2 19 39% 3 6% 29 59% 26 53%


武昌

101 69% 65 44% 41 28% 42 29% 55 37% 29 20¾ 25 17% 30 20% 28 19% 35 24% 25 17%
总计

区域 、 节点 小东门 大东门 东湖 武汉大学 动物园 龟山 莲花湖 钟家村 六渡桥 中山公园


龟山

27 5 9% 19 36% 16 30% 8 15% 23 43% 8 15% 7 13% 14 26% 22 42%


汉口 51%
3 7% 12 27% 19 42% 15 33% 30 67% 2
汉阳 6 13%

5 10% 25 51% 25 51% 8 16% 1 1 7 14% 3 6% 1


武昌

38 26% 25 17% 30 20% 30 20% 17 12% 21 14% 49 33% 23 16% 37 25% 17 12% 25 17%
总计
环境评价问卷资料统计(得票数、 得票率) 表3-3

评价项目 被试群体 黄鹤楼 电视塔 东湖 磨山 中山公园 动物园 归元寺 江汉路 六渡桥 长江大桥

汉口 (53 人) 7 13% 30 57¾ 9 17%

最美的地点 汉阳 (45 人) 19 42% 36 80¾ 15 33¾

武昌 (49 人) 3 6% 15 31% 17 35%

总计 (147 人) 29 20% 81 55% 41 28%

汉口 15 28% 7 13% 8 15%


最值得自豪
汉阳 20 44¾ II 24% 9 20%
的地点
武昌 16 331/o 6 12% 14 29%

总计 51 35% 24 16% 31 21 %

汉口 43 81% 18 34% 30 57% 8 15% 12 23% 23 43%

推荐参观的 汉阳 37 82% 16 36% 16 36% 4 9% 4 9% 18 40% 21 47% 4 9%

地点 武昌 35 71% 17 35% 30 61¾ 8 16% 5 10% 7 14% 22 45% 15 31%

总计 115 78% 51 35% 76 52% 20 14% 21 14% ]5 ]7% 66 45% 19 13%

汉口 39 74% 17 32%

汉阳 5 11%
本市的中心
武昌 8 16%

滩11
总计 39 26 % 30 20%


汉口 41 80% 17 32% 27 51%

萍T彭洪溃殉宝漪消 苍」
汉阳 17 38¾ 3 7% 8 18%
本市的象征
武昌 20 41% 8 16% 16 33%

总计 78 53% 28 19% 51 35%

注: 总得票率低千 10 %的地点未列人表内 。
遭一

第三章 认知地图和评价地图

图3-10 黄鹤楼、 长江大桥和电视塔(作者绘)

得票率最高的是东湖、 磨山。 事实上, 东湖和磨山是一个整体的风景区, 这


一带水面辽阔, 湖岸曲折, 山水相依, 又紧邻市区, 到武汉的外地人差不多都要
到东湖看看。 景区的保护与开发, 对武汉市的城市景观和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影
响。 而且, 这一 带环境之美不只局限千内部景点的建设和景区的完善, 沿湖的
路、 堤, 尤其是靠市区 一 侧, 处处都可成景, 也处处都可观景, 对这 一 带环境的
治理和美化, 已经成为武汉市当前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2. 象征和值得自豪的地点
这两项得票率最高的都是黄鹤楼、 长江大桥和电视塔。 在这江汉交汇、 龟蛇
对峙、 大桥飞架的重要地理位置, 至少需要有一个在体量、 造型、 景观效果方面
都镇得住的标志性建筑, 黄鹤楼的重建为这一 带的景致大大地增添了风采。
历史上的黄鹤楼曾屡毁屡建十余次, 留下了许多生动的故事和传说。 最早的
黄鹤楼建于 1 700 多年前的三国时期, 虽然出于军事眯望目的, 但由千它所处地
势险要、 雄伟的造型和精美的工艺而盛名远扬, 素有江南第 一 名楼之称。 尤其唐
“ ”
代诗人崔颍题名为《黄鹤楼》的诗中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的千

古名句, 使人们 能够习惯鹤去楼空的怅惘, 而绝不能承受诗存楼无的遗憾"。。
历史上最后 一 座黄鹤楼建千清朝同治年间, 于光绪十年 (1884 年)又一 次毁于

大火 。 1 907 年, 湖广总督张之洞升迁进京, 其湖北门生集资在蛇山建 风度
” “ ”
楼 以纪念恩师, 张公谦而更名并亲提匾额 奥略楼 , 而武汉人却一直称之为
黄鹤楼。 今天的黄鹤楼在 1985 年才落成, 虽然楼不是那座楼, 但作为历史与文
化的载体, 假古董的建筑招回了真黄鹤的灵魂。
长江大桥是万里长江第 一 桥, 它的历史意义和功能意义同样重要, 这两方面
的重要作用是后建的任何 一 座桥都无法替代的。 龟山电视塔与蛇山的黄鹤楼遥相
呼应, 其塔尖直刺苍天, 可谓现代武汉的象征。 这三个体量庞大、 象征着不同历
史时代、 功能各异、 造型各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巧妙地结合千江汉交汇之处, 将
城市的地理特征、 历史与文化、 时代精神都凝聚其中, 堪称绝景, 自然而然地被
公认为城市的象征, 并被市民引为自豪。 桥上火车、 汽车南北穿梭, 桥下江面上
船只往来不断, 车轮滚滚、 马达隆隆、 汽笛长鸣, 组成了现代大都会交响曲。 在
这里, 既感受到悠远的历史与文化氛围, 又感受到现代大都市的脉搏, 同时也充

58 O 李国文名人山水. 楚天都市报, 1998. 9. 14,


第二节 城市公共意象研究实例

满着对未来的僮憬。
3. 推荐参观的地点
得票率高的依次为: 黄鹤楼78%、 东湖52%、 归元寺45%、 电视塔35%。
黄鹤楼的得票率遥遥领先, 因为它早已在国内享有极高的知名度, 外地来汉
亲友用不着推荐就点名要看黄鹤楼。 电视塔除了它的重要功能和标志作用之外,
在高处的旋转餐厅还可以俯览武汉市全景, 而且它脚下还有小巧别致、 颇具意境
的晴川阁。 归元寺是建于明末清初的古刹, 东湖是武汉最重要的风景区, 以上四
处概括了武汉市的风景、 名胜和市容, 很有代表性。
4. 城市的中心
对这一问题做出回答的被试总人数未过半数。 其中39人认为是江汉路, 而
且全部是汉口的被试者;30人认为是六渡桥, 汉口被试者也占 一 多半。 由此可
以看出, 人们倾向于认为城市的中心是商业繁荣、 交通便利的地段。 三镇比较而
言, 汉口是商业和交通最发达的区域, 江汉路、 六渡桥一 带是汉口最繁华热闹的
地段, 被认为是武汉的中心也是合乎逻辑的。
5. 易识别性
表3-4的统计结果显示, 武汉市的易识别程度属中等。 从城市总体环境来
看, 它的地理特征突出, 三镇交界处的标志群起到了绝对控制作用, 三镇划分
明确, 主干道骨架清晰, 这些特点都有利于大方位的判断。 另 一 方面, 在各区
域内, 尤其是跨区域的意象则存在许多模糊甚至空白, 但这并不妨碍城市的总
体认知结构和大方位的把握。 相对千武汉市的城市规模而言, 在市内寻址中等
偏难。

城市易识别性评价(得票数、 得票率) 表3-4

被试群体 难 较难 一般 较易 易

汉口 11 21% 4 8% 25 47% 9 17% 3 6%

汉阳 6 13% 8 16% 27 62% 2 4% 2 4%

武昌 2 4% 12 25% 18 25% 11 43% 4 8%

总计 19 13% 24 16% 70 4�% 22 20% 9 6%

三、 城市环境总体评价
表3-5反映的是对全武汉市环境质量概括的模糊的评价, 评价形容词基本是
” “ "
"脏 和 乱 , 这一总体评价不很令人满意。

对武汉市的总印象评价(得票数、 得票率) 表3-5


被试群体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差


汉口 1 2% 9 17% 19 36% 23 13%


汉阳 9 20% 21 47% 13 29% 2 4%


武昌 1 2% 12 25% 21 43% 15 31%
总计 11 7% 42 29% 53 36% 40 27%

其实, 武汉是一 座美丽的城市, 突出的地理特征, 市民公认并引为自豪的标


志性建筑群和城市象征, 以及境内纵横交错的河道, 星罗棋布的湖泊和点缀其间 59
第三章 认知地图和评价地图

的孤山、 残丘, 都是城市环境中美的要素, 问题在于原有的美被脏和乱掩盖了。


治理脏和乱是改变武汉城市面貌的首要环节, 然而这比建几座桥、 盖几幢楼更艰
难、 更需要时间, 因为这实际上是一个环境与行为相互作用的生态过程 一 一
物质
环境状况通过暗示影响着人对环境的态度和行为, 人的态度与行为又影响着物质
环境的状况。 只有当这两方面相辅相成, 构成良性循环时, 总的环境生态才会逐
步改善, 也就是说, 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必须同时抓, 而且必须坚持不
懈, 持之以恒。
武汉是 一 座更新中的老城市, 一
方面迫切需要好的城市设计创造美的城市景

观, 另 方面要让那些公众瞩目的美的标志和景观露出来, 加强这些要素的可见
性, 不仅能提高城市的美感, 同时也强化了标志的作用和城市环境的易识别性。
对已形成的良好景观特别要加以珍惜和保护, 不仅保护景观要素本身, 还要保护
景观要素赖以存在的环境。 龟、 蛇两山虽然都高不足百米, 充其量只能算是两座
小山丘, 但显要的地理位置、 悠久的历史与文化积淀赋予了它们足够的灵气与仙
气, 据说有的外国朋友没听说过武汉市, 却知道中国有座黄鹤楼。
武汉是 一 个占地面积广、 中心分散、 流动人口多、 人员复杂的大城市, 这无
疑给城市的控制与管理带来了许多困难, 其他城市成功的经验在这里不 一 定获得
好的效果。 例如我们已经看到, 有些闲杂人员经常出入的公共场所, 草坪遭践
踏、 护栏被毁坏是常发生的现象。 美有多种多样, 每个城市、 每个地段都有其自
身的特点, 这也需要因地制宜, 因人制宜。 城市认知地图的研究一致证明, 水体

是最富有吸引力的环境要素。 武汉地处云梦之乡, 理顺水系, 做好做足 水文

章 是当务之急, 现在有的湖水变臭, 不仅薰臭了周围的空气, 也损坏了城市的
形象。
武汉是著名的火炉城, 大面积娇嫩的人工草坪经不起行人踩踏和骄阳的暴
晒, 粗枝大叶的乔木对盛夏降温起着更为实际的作用。 养不住洋草坪的地方, 保
留那些生命力强的土生土长的草是最经济实用的绿化。 古人笔下鹦鹉洲上的萎萎
芳草, 晴川阁下江边的芦苇滩都很美, 而且是更朴素更自然的生态美。 当我们的
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 大声疾呼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时候, 却忽视了我们所
生活的城市中自然情趣和天然野趣正变得越来越稀罕。 发现和保护我们城市固有
的自然美, 种好树, 理好水, 有效控制污染, 我们城市的山水之美就自然会显露
出来。

第三节 风景区认知地图研究实例

1989年12月, 我们采用认知地图的方法对东湖风景区进行了抽样调查。 为
了弥补被试者绘图能力的不足, 并了解 一些用绘图难以表达的内容, 还通过问卷
要求被试者回答几个简单问题, 如你认为风景区中哪里是最美的景点, 景区的中
心和象征是什么, 有哪些改进建议等。 通过对认知地图和问卷的统计分析, 了解
游人对景区的公共意象和风景质量的评价, 据此发现不足之处, 并提出相应的改
• 进建议。
第三节 风景区认知地图研究实例

一、 被试者个人肯景
被试者分为三组: A组31 人, 包括外地来汉大学生, 东湖周围大专院校学
生。 其中9人为武汉市人, 曾多次游过 东湖, 对环境比较熟悉。 B组30人, 为
原华中理工大学(现更名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系本科生, 意象范围主要局限千
磨山公园。 C组22人, 为就读于原华中理工大学机械、 电力、 动力、 土木、 社
会学、 计算机、 生物工程等系的研究生。 其中一些人家住武汉, 另一些人也来汉
多年, 所以总体环境意象比较清晰, 认知图中各景点分布较均匀。 三组被试样本
总数共计 83 份, 包括认知图全部空白的少数样本在内。
二、 公共意象和认知结构
由个人认知地图叠加而得的公共意象图中(图 3-11) , 磨山、 东湖出现率最
高, 均为67%。 山上、 水中及滨水可见的景点, 如朱碑亭、 湖光阁、 长堤、 天
然浴场、 行吟阁等特别引人注意, 出现率依次为54%、 53%、 42%、 36%、
31% 。 由此可见, 在山 水风景区, 游人以山体和水体为控制要素, 以山上、 水中
高度可见的景点为标志和参照点, 形成空间型环境意象, 而路径则相对模糊, 居
于次要地位。 调查样本中, 仅磨山公园和东湖公园沿湖一小段岸路出现率较高,
分别为33%和22%, 但与其他要素相比则相差甚远, 这种现象与曾经调查过的
城市和校园认知地图明显不同。 在所调查过的城市和校园环境中, 道路骨架结
构、 街景以及沿街标志性建筑成为识别环境和评价景观质量的关键要素。 而在山
. 栖 27

•67%

•06%

图 3-l1 东湖风景区公共意象图(作者绘, 图中数字表示公共意象同意率) ,'


第三章 认知地图和评价地图

水风景区中, 山上、 水中、 沿岸暴露于游人视线范围之内的环境元素形象的好


坏, 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景区环境质量评价的高低。
三、 风景质置评价
在最吸引人的景点、 最美的景点、 景区的中心、 景区的象征四个主要问题的
问卷调查中, 得票率最高者分别为磨山、 行吟阁、 湖光阁、 朱碑亭(表 3-6) 。
但它们的得票率均未超过20%, 而湖面、 无/空白两栏得票更高。 被试的学生们

致认为: 景致单调乏味, 缺乏精彩有特色和耐人寻味的景点, 心目中除了 一 片
青山和茫茫湖水之外, 几乎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记忆, 感到来过一 次就够了。 从
选择形容词评价统计结果(表 3 7) 也可看出, 被试者对景区评价总分为 3. 50,
仅相当于百分制的70分。

景区关键要素得票率(%) 表 3-6

景 点 湖面 盆景园 植物园 磨山 朱碑亭 湖光阁 草坪 天然浴场 行吟阁 湖滨 无/空白 碧潭观鱼


最吸引人的景点 8 14 6 17 6 8 14 9 7 6
最美的景点 17 7 5 10 5 7 10 5 17 6 17 7
景区的中心 5 7 10 16 17 11 20
景区的象征 24 10 19 24

对景区总体评价 表3-7 关键要素问卷与认知图统计结果比较

形容词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表3-8

分值(分) 5 4 3 2 1 石 产
5 51 35 7 2
同意率(%)

0.25 2.04 1. 05 0. 14 0.02


了阁勹王詈厂// 三
湖光阁 景区的中心 17 53
得分(分)

3. 50 1
总分(分) 朱碑亭 景区的象征 19 54

四、讨论和建议
本书第四章介绍了环境刺激特性与对环境偏爱的关系。 卡普兰的研究发现:
环境刺激的复杂性、 神秘性、 识别性和连贯性达到某种平衡, 才能使环境的使用
者既维持探索的兴趣, 又不失对环境的控制感, 成为最受偏爱的环境。 沃尔威尔
的研究发现: 自然环境越是复杂越受偏爱。 东湖和磨山风景区自然环境的复杂性
和神秘性远不如张家界和九寨沟, 还须以人工要素补偿其不足。 在自然与人工混
合的环境中, 人工要素的位置和空间布局对整体环境的景观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
重要作用。
人工要素公共意象同意率最高的依次为朱碑亭 (54% )、 湖光阁 (53% )、 长
堤(42%), 皆因它们在风景区中的位置显要。 其中湖光阁和朱碑亭还相对被认
为是景区的中心和象征, 但它们却远非最美的景点(表 3-6、 表 3-8) ; 长堤虽然
因位置显要给游人留下深刻印象, 但没有引起什么好感。 因此集中力量对这三处
景点从结构和空间布局上加以改进, 对整个景区环境吸引力的提高会起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
]. 点缀磨山
62 不论游人评价如何, 磨山仍旧是共同记忆中最重要的对象。 游人登高远望,
第四节 校西认知地图研究实例

无非是看东湖风景, 若在面向东湖一侧的山坡上建一组亭廊阁祔, 高低错落、 疏


密有致地结合成有机的建筑群直达山顶, 既为游入提供了观景的场所, 又构成在
山下和湖中仰观的美景。 背向东湖的山坡官保留自然风貌, 以山林野趣为主。
2. 扩大湖心岛
东湖的水域面积为杭州西湖的6倍, 是全国最大的城中湖, 这既是优势, 又
是不足。 游人并不满足千秋水长天 一 色, 在相距甚远的磨山公园与东湖公园之间
缺少令目光留连的中景。 湖光阁作为于顷碧波中惟一的视线聚焦点, 在一定程度
上打破了这种单调感。 但无论从它所占的地理位置, 还是从构景虚实对比的需要
而言, 都显得过于单薄, 点景力不足。 一池三山是中国园林传统的造景手法, 许
多大型皇家园林的实践证明了这 一 手法的成功。 偌大的东湖, 为湖中筑岛、 岛中
再设湖提供了有利条件。 从湖心岛向外延伸, 筑造三岛, 构成长堤中部一个独立
的小园, 不仅提供从磨山俯视的湖中美景, 也增加了从岸边远观的神秘中景, 成
为景区的控制性标志和名副其实的中心。 岛上游人既可体验远离尘世的幽趣, 又
可环顾周围湖光山色, 起到以静代动、 以少胜多的作用;并缩短了磨山和东湖两
个公园之间的认知距离, 增强了景区的整体感和连贯性, 对改善整个风景区的景
观效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 美化长堤
作为景区中惟 一 引人注意的线性要素, 长堤的公共意象同意率42%, 在人
工要素中排第三。 长堤隔水, 动静对比, 为造景提供了优越条件。 "院广堪梧,

堤湾宜柳 (计成《园冶》), 这本身也包含着生态美。 柳本来就是著名的风景树
“ ” "
和观赏树, 皇甫松把 桃花柳絮蒲江城 作为美景加以赞叹, 杜甫也有 漏泄春

光有柳条 的诗句。 公元605年隋炀帝下令开通济渠, 两岸尽插垂柳, 并赐垂柳
姓杨, 从此垂柳也叫垂杨, 而且隋堤柳也成为 一 道著名的风景。 设想长堤之上常
绿树与垂柳间种, 以柳为主景, 春季远望绿烟如纱, 盛夏柳荫浓重, 绿云摇曳,
“ "
倒映水中, 既可观水景, 又可观 风景 。 荡舟岸柳之下, 长条拂水, 凉风自来 ;
缓步堤上, 情趣横生。 沿堤柳荫又为堤上游人提供了天然凉廊, 不必为躲避骄阳
暴晒与热土烘烤而慌忙赶路。

第四节 校园认知地图研究实例

长期以来, 认知地图方法主要以城镇为研究对象, 很少应用于中等尺度的环


境。 然而实际上大量建筑环境属于中等尺度, 如城市中的区域或小区、 新经济开
发区、 风景区、 度假村、 游乐园、 高校校园等。 这类环境规模适中, 使用者接触
频繁, 易于直接感知和认知, 故而与直接感受到的生活质量的优劣密切相关。 因
此, 了解使用者对中等尺度环境的意象, 对于环境的开发、 规划、 设计和改建都
具有更重要和更实际的意义。
在中等尺度环境中, 高校校园使用者相对单纯 年龄、 文化背景大致相

“'
—— 一
同;使用规律比较简单 三点 线为主;组成元素比较完整一—像小城镇。 作
为研究对象, 便于获得具有典型意义的结论。 另 一 方面, 由于使用者定期更换
第三章 认知地图和评价地图

(每年都有新生入学), 来访者众多, 因而校园与 环境认知的关系更为密切 一 一

“ “
太大、 不好找 儿乎成为新来者 对某些校园的共识 。 因此, 对高校校园的研究
也有利于环境认知领域本身的深化。
一、 研究对象概述
本项研究的对象为校园环境及其使用者, 但重点在千 环境特征。 作者选择两
座大学城 一一 清华大学(简称 Q)和华中理工大学(简称H)作为具体研究对
象。 两校同为综合性理工科大学, 校园环境良好, 并且规模相当: 占地 均超过2
平方公里, 学生人数 都在万人以上 。 但 两校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不同: Q在北方,
H位于中南地区, 初建于20世纪50年代。被试者均 为入学半
兴办于1911年;
年的大 一 新生, 分属焊接专业( Q)和 建筑学专业(H)。 两组被试均 来自五湖
四海, 具有大致相当的社会文化背景、 认知水平、 绘图和文字表达能力。 研究采
用认知地图法: 要求被试者根据记忆迅速画出校园的平面草图 , 填写问卷并接受
访谈, 其内容包括识别特征(如找路是否容易)、 结构特征(方向、 主次等)和
景观评价。 将这些资料加以汇总进行比较研究。 必须说明, 研究的目的不是比较
两校的优劣或高低, 而是通过意象分析与比较, 鉴别影响意象的环境因素;或通
过环境比较, 考察哪些环境特点会引起特定的意象, 以便立足意象, 为校园规划
和设计提供原则性的建议。
二、 比较:范围、 结构、 同 一 性和意象元素
根据个人所绘校园草图 及问卷答案, 汇总得出两校的公共意象图 (图3-1 、
2
1
图3-3 ), 现分类比较如下。
(一 ) 公共意象范围
环境的公共意象同意率越高, 相应的空间范围就越小。 根据两校调查资料统
(50%~ 100%)一 相对意象关系曲线(图3-14 ), 从该曲线
计结果, 得出同意率
可以看出:
(1)即 使不进行差异显著性考验, 仅凭直观也可判定:H与Q两组 M值
(相对意象范围, 即公共意象面积占校园总面积百分数 )并无明显差异。
2
( ) 80%~90%处出现明显转折。
两条统计曲线均 在同意率为
(3) 半数被试者的公共意象范围大 致 占校园总 面积的25%;对于大部分
(80%)被试者, 这一 范围下降为14%~1 1%;对于绝大部分(90%)被试者则
突降至7%~5%。
以上 结果有两个临界值引起我们的注意: 其一是半数被试者的公共意象范
围, 因为半数以上和半数以下具有完全不同的心理效果;其二是大部分(80% )
被试者的公共意象范围, 为 意象范围变化的转折点一�当同意率高千80%时,
意象范围明显缩小。 这两个临界值在曲线图上分别表示为M1 、 M2 , 为了便千讨
“ ”
论, 我们称之为 意象临界范围 。
(二) 意象空间结构
1. 方向
两校均以南北为主导, 东西略弱。 其中,H 南北与东西道路的提及频率
归 (人次)之比为191:115, 但H的实际格局为南北、 东西大致相当的棋盘形。 南
第四节 校园认知地图研究实例


` 片J

西 __

l

N
A

三二

20
南 门

一>

80%
道路
一>80%
场所 标志

60%~80% = 60%~80% 咖>80%


咖60%~80%
.& >80%
.& 60%~80%
IIIIIIIIllll 40%~60% = 40%~60% 垒 40%~60%
=== 20%~40% 醴40%~60%
匕二]20%~40% 今 20%~40%
;:::':::
2: <20% 滚`� 20%~40%
匕10%~20% -·一一边 校 乙<20%

脰`.怼<20%
仁二J <10%

图3-12 Q校园公共意象图(作者绘, 1982年)

北方向活动频繁(上下课、 进出校园)以及坐北朝南的亚文化习惯可能是造成这
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60% (Q) 和 80% (H) 的意象图上北下南, 其余多为上南
下北, 偶有左南右北。 倾斜角度较小的道路 (Q) 或跨越多条道路的斜路(H)
° °
仍被认知为东西向或南北向;但倾斜角度较大 (30 ~45 ) 的斜路在意象中就显
得分外突出(H) 。
2. 核心与层次
根据同意率可在公共意象图上画出同意线(类似地形图中的等高线)。 如排 65
第三章 认知地圉和评价地图


喻家山三讼

N
A



f8 竺

..了..:
,写 l`
::::--
fo =

`二 贮/
:::: 40,.

11


此路在意象中为南北向直路
11
11
11
“11


11

50 勹
一.
. . ,气

:: .
_

60

/
;;

/一·三
一· 一·
五.令(_. - 1
0 1 00血一200m

.一­ ·-
图3-13 H 校园公共意象图(作者绘, 1986 年)

除宿舍因素, Q校园有主楼和礼堂区两大核心, 而 H 仅有主楼一个。 这一区别


反映两校环境的差异: Q校实存东
西两大教学区, H的东西教学区则
通过主楼连成一片。 就形态而言,
Q的东区主核沿东西向展开, 西区
主核则围绕大礼堂 区南北向延伸,

渐次退晕, 形成较明确的内聚倾向
和层次。 这表明, 被试者对礼堂及
50 60 70 80
T(¾) 其周围环境都比较熟悉, 熟悉一不
(T — 同意率,M - 相对意象范围即 熟悉的梯度变化比较均匀。 H主核
公共意象面积占校园总面积百分数)
呈偏心状, 同意线重叠较多, 中心
图3-14 同意率一相对意象
部位还突然出现了从 10 %越向 90%
范围关系曲线(作者绘) " "
的 悬崖 , 说明相邻环境(工厂与
主楼)可意象性相差悬殊, 反映出校区布局的不合理状况。
3. 架构模式
Q为联结于正交十字形主干道上的三大组团(图3-15 (a)), 东西大道俗称
“ “ “ ”
长安街 , 南北大道俗称 尼克松路 , 教学区分列东西, 学生宿舍位于北侧,
66 总体环境便于使用者建立较为清晰的认知结构。 而H为棋盘形格局上的斜向组
_
第四节 校园认知地图研究实例

_
v
_

、, /
、\\

{
/
/
/I
/ I 、 <--
z-./..

-- 、

J
1--.L_'


IlI\

IIlI

l
I /
.... \ I
{/ \\ I

,41广J l
l

I

ll
}、、 `
I


\、 -/

-

}
I
I

T
I ',

}
Q

(a) (h)

图3-15 公共意象的架构模式(作者绘)

团(图 3-15 (b)), 外加零星的意象点(商店、 电影场、 医院等), 与Q相比,


使用者对总体环境认知结构的清晰性略差。 总的看来, 两校的意象结构方向明
确, 核心肯定, 架构模式各具特色。
(三)同一性
调研表明,H的整体同一性强烈: 校园前有案山(关山), 后有枕山(喻家
山), 南北界线明确, 从两公里外就能看到以山为背景的主楼和学校正门。 同时,
由于整个校园为绿化所覆盖, 极易区别。 正如被试者所说: “远处望去, 喻家山

下, 一
片绿海, 即为H所在 。 相对而言, Q的边界不明, 而南侧主入口又退离
大路约200米, 几乎淹没在民居、 商店和摊群之中, 整体同一性较差。 但是, 由
于道路、 绿化和建筑雷同,H内部缺乏局部的同一 性。Q则以不同时期的建筑
为主构成各具特色的组群, 如清式工字厅、 西洋古典为主的礼堂区、 民族风格的
宿舍群、 中俄合璧的主楼等。
(四) r- 般意象元素
从表3-9可看出, 校园意象的组成元素根据其重要性依次为建筑、 场所、 道
路和标志, 区域和边界则处于相对次要地位。 这一点与林奇提出的城市意象五元
素不同, 现分别讨论如下:
1. 建筑
建筑元素相对出现率较高, 大部分被试者还画出了建筑平面的大致形状, 成

不同类别意象元素出现率 表 3-9

出现意象元素的样本数 出 现 率(%)
元素类别
H Q H
建筑 31 31 100 100
道路 28 29 90 94
场所 29 30 94 97
标志 26 25 84 81
4 13 13 42


边界
区域 3 5 10 16
注: 两组样本总数均为 31。
第三章 认知地图和评价地阁

为公共意象图中最主要的组成元素。 这说明, 在中等尺度环境中, 建筑物最易为


人记忆和再认, 是识别环境的重要参照物。 统计发现, 在意象图中, Q的建筑
元素出现率达 88% (表 3-10) , 而 H 仅 50% 。 访谈表明, 建筑形式的特点是造
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 Q的建筑风格多样, 外形差别显著; 而H则差别较小
(图 3-16) 。

公共意象图中 一 般意象元素相对出现率 表3-10

实际环境中元素 意象元素数扯(个) 相对出现率


元素类别 数贷(个) (同意率> 20%) (%) 备 注
Q H Q H Q H
建筑 25 18 22 9 88 50 差异显著
逍路 31 30 19 15 61 50 有差异
场所 10 10 9 9 90 90 无差异

_
标志 9 7 6 4 67 57 有差异
注: 建筑指教学区建筑物, 包括教学楼、 行政楼、 图书馆、 体育馆.

/ 7个1

图 3-16 两校教学区的典型建筑(作者绘, 上、 中为Q、 下为 H)

2. 道路
Q两条主干道正交, 其清晰度明显高于其他道路, 构成校园总体环境的认
" ”
知骨架。 H 的 棋盘式 概念深入人心, 但道路尺度相同, 两侧景观无明显差
异, 主次关系不够明确, 因而缺乏识别特征, 以致部分被试者仅能画出方格网示
意, 出租车司机反映晚上载人进华工后找不到出去的路。 道路有时还起到划分区
68 域的边界作用, 其中以Q图更为明确。 两校的交叉路口均缺乏重点处理, 因而
第四节 校园认知地图研究实例

失去节点的功能。
3. 场所
场所包括广场、 大草坪、 操场、 电影场、 小游园、 山丘等露天场所。 这些小
尺度的区域边界清晰, 功能特征或环境特征明确, 对使用者具有独特吸引力, 故
可意象性很高(两校同意率均达90%)。 而且视野开阔, 便于整体 观察周围环
境, 有利于观察者了解环境的有机联系并建立整体认知结构, 从这种意义来说,
这些场所有时又起到节点的作用。
4. 标志
人口、 主楼、 雕像为两校主要标志。 其他标志, Q有礼堂、 大桥、 气象台;
H 有武汉市最高峰喻家山 它横贯东西, 以其体量和高度对校园起着主控作
用, 登山南望可鸟瞰校园, 有利于形成环境的整体意象。 但从总体上看, 两校起
标志作用的元素较少, 分布也不够均匀。 Q从南校门至主要十字路口约700米,

其间缺乏标志性建筑及小品作为识别和引导手段, 令步行者普遍感到 劳累"、
“厌烦 " 、 “ 好远 ” 。
5. 区域和边界
就校园总体环境而言, H东西边界模糊, 南北边界清晰, 北界喻家山同意
率达50%; Q四周边界绝大部分模糊不清, 意象图中主要表示为儿个孤立的出
入口。 在校园内部, 道路同时起到分隔区域 的边界作用, 两校比较, Q的区域
特征较为明显。 但总的来说, 区域在意象元素中居千相对次要的地位。
(五)特殊意象
1. 中心
两校的地理中央地带均呈现意象空白, H 尤为典型(图 3-17) 。 Q的意象中
心突出, 84 %的被试者认为中心在大礼堂区; H 则缺乏公认的中心。
2. 简略意象

L 三勹
三口- I

丿 __

百l l

校门

图3-17 H校园个人意象图(中心地带为意象空白, 作者绘) 刷,


第三章 认知地图和评价地图

系对特定环境的气氛、 性
很 较 稍

一般秸 较

巨才11 I I I
得分 3 2 1 I -2 3 质或性格的简略描述。 被试者
笆 印象差 “ ”
体 体 把H描述为 大公园 ;而把Q
总 ::1: 线化差 " ”
形容为 胜地 。 两者的环境差
幽静
、.' I 喧闹 异在于: 前 者绿 化普遍良 好,

J'
优美 不优美 并保留有 大片自然山林;后者

清新
绿化程度反 差较大, 然而不少
VI
不清新

整齐
/ 杂乱
建筑和小品富有历史纪念意义,

宽敞
\ |
狭窄
如清华园旧址、 闻亭、 自清亭、
移自圆明园的断碑、 王国维
开放
下尸-
I\
封闭 墓等。
|I
l i 3. 感觉品质
(校内联系)
方便
I
|
l 不方便
两组被试均对各自校园的

i
易识别 难识别
l
I 总体印象良好。 其中, H 的感
景观丰富 | 景观单调
觉品质用 形容词表达为绿化好、
图3-18 H校园主要感觉品质(作者绘) 较幽静、 较优美、 较清新、 很
整齐、 较宽敞、 较封闭、 联系
不便、 不易识别、 较单调。用语义差别法 (SD 法)得出的结果见图 3-18, 所采
用的形容词量表筛选自被试者以及 90 所高校的自我报告。 Q未进行有关的问卷
调查, 访谈中提及较多的有复杂、 丰富、 优美、 有特色、 杂乱、 不连贯、 不方
便、 反差强烈(有的区域很好, 有的很差)。
总的来说, 两校意象范围相对值差异不大;同一性和空间结构各有特色;意
象元素类别相同, 但建筑、 道路和边界元素差异显著;感觉品质优劣并存;总体
印象大致良好。
三、 讨论:识别、使用和理解
(一 ) 重点的范围
校园中总存有重点区域 , 通常包括主楼、 札堂、 图书馆、 行政楼及其周围地
段, 不仅建筑立面、 空间、 装修, 而且室外硬、 软质景观也相对良好。 它们鹤立
鸡群, 构成识别性极强的核心。 现在的问题是: 这些重点区域在校园中究竟应占
多大范围?即至少多大范围, 才会给使用者留下深刻(同意率> 80%)或较深刻
” ”
(同意率> 50% )的印象: 过小 不起眼 , 自然难以留下印象;过大又会因视觉
刺激过多、 过强而难辨主次, 也就无所谓重点—一事实上, 也不可能把宿舍、 浴
室设计得与主楼同 一 水平。 本项研究提出的意象范围临界值 (Ml 、 M2) 给予我
们明确的启示: 在总体印象良好的前提下, M1 、 M2 分别为校园总面积的 25%
和 14%~11% 。 需要说明, 由于学生所住宿舍位置、 群体差异(如新生与老生、
教师与学生)、 同意线绘制误差等因素影响, M1 、 M2 只能表示为一个集合, 即

个大致的范围(如 1/3 至 1/4) , 进行更多的比较研究将有助于得出更切合实
际(不同类烈和规模)的参考范围。
70 (二) 易识别的校园
第四节 校西认知地图研究实例

识别环境(定位、 寻址)是人的基本生物性需要之一。 同时, 易于识别的环



境还有利于形成地区感、 控制感和认同感。 高校新生和来访者较多, 因而这 点
格外重要。 若单就实际平面图观察, Q显得有些零乱, 但因架构模式清晰, 具
有易于识别的内在清晰性。 相比之下, H以棋盘形为特点, 具有 外显的清晰性。
但所有道路等宽, 绿化和建筑雷同, 次要建筑(工厂、 商店等)又占据中心地
” ”
带, 因而意象中只留下 方格网 的抽象概念, 不易为外(新) 来者所识别。 调
查表明来校 一
周感到找路难的占 73% ;半年后认为校园较不易识别的被试者仍
占 62% 。 为此, 建议 H 校园加强局部的同一性, 不同建筑群宜设有形象的、 显
而易见的识别标志(如立面、 色彩、 小品等);也可根据人流的流线、 流董拓宽
道路, 重点美化, 突出主要干道;还可选择若干路口扩大成为节点(小游园或小
广场), 并结合节点建造较高的标志性建筑。 此外, 喻家山南坡在保留山林的前
提下可点缀多层亭阁, 加强全园的控制性标志(图3-19)。 事实上, 这类改进手
法也适用于其他中等尺度的环境。

A
i IllI佣Ii
册!肌!伽圳1圳!皿1 肌吼,拥肌
IIU

五乙4`“八
B
c

= D

图 3-19 改善校园识别性的手法(作者绘)
A. 设立标志;B. 局部同 一;C. 分清道路主次;D. 形成节点;E. 突出中心

(三) 斜向的捷径
°
两校虽均以正交道路为主要 格局, 然而意象图中的斜路(倾斜角度 30 ~
°
45 ) 同意率很高, 已成为正交背景上醒目的图形, 易为小住或久住者识别和再
认。 事实上, 校园草地、 场地、 树林中都有不少斜穿步行轨迹, 这是为了缩短路

程、 节约时间而形成的功能性结果 一—-“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 在国外校园
设计中常因势利导保留这类捷径(如贝聿铭设计的普林斯顿大学宿舍群), 甚至
“ ”
采用三角形划分正交街区, 以便尊重 抄近路 的行为习性。

另 方面, 相互交叉的斜路有时也会破坏环境的整体性(如H青年园), 适
当加以处理, 如抬高、 下沉、 掩蔽、 装饰、 弯曲, 可避免这类不利影响。
(四) 绿化和野趣
尽管被试者认为H不够方便, 不易识别、 比较单调、 建筑一般, 但校园总
体印象却普遍良好(得分 1.5, SD=0.81) 。 即使不进行进一步分析, 也可从图
3-18看出, 原因在于绿化良好、 环境幽静、 气氛清新和外观整齐, 而绿化良好
又是其中的主因(得分 2. 63, SD= O. 56) 。 事实表明, 绿化有利千形成一个适
于学习和研究的环境。 而且当主要建筑群规模过小, 不足以形成重点时, 加强
和扩大周围绿化可以充实意象核心(如H的青年园)。 美国建筑师路易斯·康 可
第三章 认知地图和评价地圉

曾提出, 在学校设计中, 首先应考虑概念中的学校, 老夫子在大树下与门徒相


互讨论 便是 最早的学校。 可见在古老的校园认知图式中, 绿化就已占有重要
地位。
校园中富有自然野趣的景观, 如荒岛(Q)、 竹林(H), 具 有 一 种返璞归
真、 聚精会神的魅力, 有时还以特殊的情趣给人留下隽永的记忆, 如荷塘月色、
竹林春意、 荒山红叶、 野径黄花等。
(五)中心和象征
无论从环境认知还是从华夏文化角度来看, 环境都必须具有中心, 无中心的
环境常令人抱憾。 两校的调研表明, 意象核心不 一 定就是校园的中心: H虽有
核心却无中心(主楼和百货商店同意率均为27%); Q也只有一个核心被确认为
中心。 20 世纪 60 年代初, Q校着手在东区建立新的教学区和主楼, 试图形成
” “ ”
东、 西两条轴线和双中心。 然而, "迁都洛阳 的结果却仍然是 西望长安
2 0 年后, 尽管 68 %的被试者认为东区主楼是印象最好的校园建筑物, 尽管主楼
也是意象核心之一 , 大多数被试者(84%)仍认为校园的中心位于西区礼堂及其
周围。 列举的理由包括: 活动多样、 会议中心、 环境丰富、 景观美丽、 空间完
“ ”
整、 历史悠久等。 可见使用者对于 什么是校园中心 有着自身的认知规律, 值
得设计人员重视。
“ ”
校园也需要象征。 Q的象征为 清华学堂 (同意率55%); 而H则意见离
散, 校区喻家山若经适当建设也许可被确认。
(六)统 一 与变化
被试者对两校总体印象良好, 然而就景观的感觉品质而言, 两校恰处于两个
极端: Q是多元文化的积淀, 丰富复杂却不够协调和连贯 ; H是一元文化的升
华, 统 一 整齐但缺少变化和意外。 当代的环境美学研究表明 : 在认知结构上需要
简单明了、 条理清晰 ; 而在知觉层次上则追求多样和刺激。 这就是简单与复杂、
统 一 与变化的辩证关系。 也许在保留原有风格的前提下各向另 一 极倾斜— Q
-
千变化中求统 一
, 乱中求治 ; H于统 一
中求变化, 收中有放, 能使校园景观质
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第五节 校园评价地图

了解使用者对所在环境品质的感觉评价, 以前研究多借助于被试者对有关问
题的文字描述, 即语意差别法。 而对较大尺度的环境进行评价, 采用与认知地图
相似的评价地图更简便更直观。 评价地图 (evaluative map) 不仅揭示了环境的
可记忆特性, 而且叠加的地图表明了共同的偏爱和对环境外观的改进建议。 本次
研究尝试中, 让同一 组被试者紧接画认知地图之后, 在已准备好的校园平面图上
用规定的符号标出自己对建筑、 场所喜欢与不喜欢的程度, 以及认为美与丑的程
度, 并说明理由。 为便千量化比较, 最喜欢和最美定为 100 分, 最不喜欢和最丑

为 100 分。 表示方法也像认知地图同意率一 样, 用类似于地形等高线的封闭曲
72 线表示全体被试者评价的统计结果。

N
l
吃城

“”之t”•.“-_
1”“.-.... ..-”“..,”“”“••...乙mm,又心.心心”“... 心
“”“'....::令
ii;::;
,...··.·:.w::::士比上为心心'···飞兄

. .: · ···芬•• II
. .
�· . �::
::

3() 主
===
心立
飞r= ==-- :-3
: ::.:、、` `
=== -
:: E
====-=:::::=====:.
句「 令3!;:: ;:

七____
- -- r::.一.

0

淜出占 洛
艺中8
\的 100 �o m

. _._`·-·-·-·-·-·

国宅 主活
南大门

(2002) (图例
作者绘)
见图 3-12,
公 共 意 象图
铅3-ZO 校即

第三章 认知地图和评价地图

一、 新的H校园认知地图
本次被试者为四年级建筑学系本科生 51 人, 与 16 年前的被试者属于同 一 个
专业, 同样的学习环境与住宿环境, 相似的文化背景;但他们比初来乍到的新生
对校园环境观察更细致, 体验也更深刻。
以往的 H 校园如今已成为华中科技大学的主校区, 虽然校园环境略有改变,
但基本结构与基本特征未变。 新的公共认知地图显示, 无论是对校园环境的认知
结构, 还是 对 校园环境的总体评价,
都取得了与 16 年前基本一致的结果,
空间意象结构的微小变化也是因为校

勹---
---4---
园建设发展引起的。 例如, 随着新图
书馆、 科技楼等的建成, 道路的修筑
和绿化的改进, 以及露天电影场功能
的弱化, 对校园记忆的重心明显向西
偏移, 形成了以主楼、 系馆、 眼镜湖
组成的南核心区; 以 图书馆、 西操场
和青年园组成的中西部核心区; 以宿
舍食堂组成的西北核心区(图 3-20) 。

三个核心区由两条主干道贯穿, 连成
一片, 仍旧形成一个与 16 年前该校园
图3-21 公共意象的架构模式(作者绘)
公共意象图基本重叠的斜向组团(图
3-21) 。 倾斜的西四路仍被认为是一条南北向的直路, 而且与西二路共同升格为
两条认知等级最高的主干道, 构成了道路方格网的骨架, 其他南北向和东西向的
道路都弱化为抽象的方格网, 从而使道路的主次对比更强烈。
二、 情感评价地图
影响情感评价的客观因素主要涉及是否满足以下功能需要: 学习条件、 生活

条件、 休闲娱乐、 安静与放松等, 具体评价中又往往多种因素共同起作用 (图
3-22) 。 将评价结果整理, 见表 3-11。

情感评价表 表3-11

喜欢程度1 最喜欢 喜欢 不喜欢 最不喜欢

得分 1 50~100 0~50 0~ —
50 -50~-100

系馆、新图书 青年园、喻家山、西二食堂、图书 大门及主楼


地点 1 1
馆、眼镜湖 馆、操场、醉晚亭一带、菜场、小吃城 前一带、宿舍区

1. 最喜欢的地方
系馆是每天上课的场所, 每个班在这里都有宽敞明亮的专业教室, 四年的学
习生活已经对它产生了一种亲切感, 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楼西南面宁静自然
的眼镜湖、 绿树成荫的小树林充满野趣, 清晨在岸边或堤上伴随着晓风残月早
读, 课间在这里休息和放松, 傍晚自习前在湖畔散步, 目送夕阳西下, 心情郁闷
乃 时还可以到这里找一块清净的地方独坐, 慢慢地排解忧烦。 面对平静的湖水和倒
N
\

ii
.,........;如::士比•,,5平乒.西如血,心叩叩心如m..”“``,人心血1::1...-.·.·-·,..t书”“.“”“石”


g t
-======-=----片---__骂--___气;
:.
: ;;
.===-于亏克京亏!:
:
:: ::

C:::S 亡千一七二 舅 工工,"


..~J 匕=3 仁::刁"
才孔 . i:::

3:
今;出电影场::: :
:心心&i次:::
西 二- ---- -- -

芦长三
mt:”:.m- ;

、、、\、学生`公``虾、、、、、、
、`

;:

~
9 I: � ::
勾;:
\、\\ 、 、、、
\、、、、、、 冗
5 .萃

•::::.·
..
• 亡 ::
......,_ ::

_ _

漁出志 滚
;;

名了- - - —
200m

如;` 飞五\/[三三
\OO
0_

翌、
含 邑袍

第三章 认知地图和评价地图

影还会不由人忘记现实而邀游幻想世界…… 。
新图书馆不仅有丰富的藏书可供借阅, 而且楼前有 一 个台阶式小广场和 一 座
喷水池, 平时散步到这里可以坐下休息, 毕业班离校前在这里合影, 学生们普遍
认为这里建筑新、 造型美, 是最有自豪感的地方。
2. 喜欢的地方

图书馆满足学习需要、 操场满足体育活动需要。 其余场所中, 类提供了自
然情趣, 如青年园树木种类丰富, 四季风光不同, 鸟语花香, 有小路可穿行, 纪
念碑前的缓坡草坪可躺可坐、 可晒太阳, 环境亲切宜人, 是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喻家山可登高远望, 富有野趣, 登临此处, 既强健了体魄, 又愉悦了心情。 醉晚
亭坐落在湖心, 湖北岸还有世界名人园, 是举行音乐会的场所, 有文化气息。 另
一类是与饮食有关, 西二食堂、 小吃城提供了可口、 实惠的饭菜和小吃, 师生们
都喜欢光顾。 菜场是校园内新鲜果蔬供应的主要地点, 同时也为学生偶尔自已开
火打牙祭提供了便利;这里还有许多便民摊点和小店, 物美价廉。
3. 不喜欢的地方
宿舍拥挤, 脏、 乱, 主要原因是住宿的功能尚需改进。 主楼前呆板、 缺少人
情味, 但也有人认为庄严肃静, 有高等学府的气氛。
三、 审美评价地图
实际上美无定则, 爱屋及乌, 很难对什么是美下 一 个客观的定义。 但是对特
定的使用者群体, 往往会有某些共同的审美情趣, 评价地图上相叠加的范围和理
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使用者群 体在相应的时代所共有的审美标准(图 3-
23) , 有的也反映了跨文化的共同兴趣。
从表 3-11 和表 3-12 以及图 3-22 和图 3-23 看出, 审美与情感两种评价既有
相似又有差别。 审美评价主要涉及视觉特性, 而情感上喜欢与不喜欢则体现了使
用者在环境中的感受和体验, 其中也包含着审美体验。 例如水体普遍受欢迎, 但
水质的清洁程度、 可接近的便捷性都直接影响着使用者的情感。 眼镜湖受到如此
高的评价就因为它在这两方面都占优势。 假如选择住在东区和主要在东区上课的
学生为被试者, 也许对醉晚亭的评价会大大提高, 而对眼镜湖的评价会降低。 但
二者又不完全是 一 回事, 例如喜欢小吃城仅仅是因为那里的小吃丰富、 可口、 便
宜, 但对千建筑本身, 作为建筑学专业的学生从建筑角度评价, 实在不愿恭维。
而有些建筑, 确实因为喜欢而觉得它更美, 如系馆和西二食堂。 即使最喜欢和最
美的、 喜欢的和美的比较, 也发现得分多少和名次先后有微妙的变化。 这说明不
能否认因情感而引起的偏心对审美评价的影响, 但也可看出被试者还是努力想客
观公正地对待审美评价。 因此对两种评价进行研究和比较对环境规划与设计仍具
有 一 定的参考价值。
审美评价表 表3-12

美丑程度

得分
最美

50�100

0~50

0~ — 50
I
1
最丑
— 50~-100

眼镜湖 新图书
、 喻家山、老图书馆 、 招待所 、 醉晚 主楼前 、 宿舍
地点
馆系馆、青年园 、 亭 、 东西操场、西二食堂、学生公寓区 区、工厂区
l
-1
......,,.......·,"......&扣

严=== . .
=去;
,:: :.,心心已况:
:`` 电影场沁
l : : ::

, 」?
: :: t心·::如钮
i .:..
i
;卜"气 !:..
....-:$ :: :参
;..
:: ::

? ,
!广兰$
广勹

扣 勺
;二§
10;

漁 出占

200m
匕 兰己 一

思骂含活
吧--旱-一 。二三:\i:.沿竺辛沁仁.一一—·一·

1
最丑 丑
2002年)

价地扭 (作者
铅3-23 校隘审美评
T
第三章 认知地图和评价地图

四、 校园环境总体评价
虽然偌大的校园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建筑, 特别吸引人的景观, 也说不清校
园的中心在哪里, 象征是什么, 但校园的整体特征突出: 大、 绿、 规整、 严肃。
方块楼, 网格路, 满眼绿色梧桐树, 郁郁葱葱整洁宁静的氛围为学生们提供了 一
" "
个理想的学习环境一 —近100万棵树覆盖的 森林大学 (媒体评价)。 总的来说
多数被试者表示喜欢自己的校园, 情感评价见表3-13, 总分+25. 49。
将评价曲线叠加在刚刚完成的认知地图上, 更便千直观对照评价与记忆的关
系。 对照比较图3-20、 图3-22、 图3-23发现, 评价的目标总是集中于公共意象
同意率高的地点。 这些引起高度注意和记忆的对象对总体环境的评价起着关键作
用, 对其中评价不够理想的要素重点加以改进, 对提高总体环境评价会起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
校园总体环境情感评价(被试者总数51人) 表3-13

很喜欢 (100 分) 喜欢 (50 分) 说不清(0分) 不喜欢 (-50) 很不喜欢 �-100)


1
1人 28人 18人 4人 0人

林奇的研究归纳出组成城市意象的五个基本要素。 从武汉市、 东湖风景区


和大学校园的研究实例可以发现, 三种环境认知地图所强调的基本要素有所不
同。 城市认知地图概念性地突出了道路、 标志和节点, 对区域和边界感觉模
糊。 风景区标志和区域比较引人注意, 道路、 节点、 边界都显得相对模糊。 大
学校园由于范围较城市小得多, 建筑物较风景区密集, 使用者群体单一且使用
频繁, 因而许多环境细节也在图上反映出来, 道路、 标志、 场所、 节点的重要
性显得不相上下, 但边界仍显得模糊。 在三个实例中, 标志都是高度引人注意
的要素, 重要的标志常常具有象征意义。 边界都显得模糊, 也许老北京城的城
墙和紫禁城才会成为记忆深刻的边界。 评价地图是借用地图的形式, 将使用者
对环境的评价直观地表达在地图上, 并与认知地图对比分析研究, 更便于发现
环境的问题和提出改进建议。
任何具体的研究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认知地图的研究也不例外, 如受
个人绘图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影响, 还受到样本来源的影响等。 但由于这种方法
简便易行, 具有形象性与直观性的优点, 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使用者对环
境的记忆和评价, 其有效性和可靠性已得到各国学者的公认, 因此在许多国家
得到推广和应用。 目前, 这方面的研究仍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通过这种方法
收集的资料业已成为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重要客观依据。


第四章 环境一行为关系的理论

环境心理学是多 学科的新兴交叉研究领域, 因而门派众多, 歧见纷纭。 对千


环境 — 行为关系, 不同派别的研究者基于不同的出发点, 侧重千不同的方面建立
了各自的理论。 每一种理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与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有些业已证
实, 也有些仍存在不足, 其中有的比较成熟, 有的仅仅是 一 种探索。 因此, 每 一
种理论都有其适用的范围, 但没有一种理论能够解释所有的环境— 行为现象, 有
时需要求助于多种理论才能解释某种已知的现象。

第一节 唤醒理论

环境刺激对人产生的直接效果 是提高唤醒水平, 无论令人愉快的还是令


人不愉快的刺激, 对提高唤醒水平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在神经生理学上, 唤
醒指在刺激作用下通过脑干的网状结构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同时加强肌
肉的紧张状态。 大脑可能处于不同的唤醒水平, 可以被描述为连续变化的过
程 , 其 一 端为困倦或睡眠状态, 另 一 端为高度觉醒的兴奋状态。 唤醒在生理
上的表现是自主活动 (autonomic activity) 的提高, 如心率加快, 血压升高,
呼吸急促,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等。 行为上可能表现为情绪的 变化和体力活动
的增加。
一、 唤醒与情绪
情绪 (emotion) 是由行为、 心理变化和 主观 体验组成的非常复杂的概
念。 由于许多情绪涉及私人经历, 不 便公之于 科 学研究; 而 在受控制的实验
室条件下又很难引发情绪反应。 但心理学家进行了很多努力, 仍取得了 一 定
的进展。
认知理论认为, 情绪包含两种属性: 强度和形式。 唤醒水平 (arousal level)
决定了情绪的强度;而认知和评价则决定了情绪的形式。 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情绪
的形式共同决定了情绪的状态, 微弱平静持久的情绪状态 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心
“ ”
情, 或称 心境 (mood) 。 周遭环境的情感性质是个人与环境关系中最重要的
部分, 因为它是决定与场所相联系的心境与记忆的主要因素, 它不仅影响个人当
时的情绪、 绩效, 甚至影响个人长期的心境和健康状况。
( 一 )情绪的形式
情绪的形式最笼统的体现就是快乐 和不快乐。 情绪形式无法自主决定, 常常
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 生存的需要使人产生各种各样的欲望, 在与环境相互
作用的过程中能够满足欲望的刺激便会给个人带来快乐。 以往的研究认为, 在脑
部传递快乐的化学递质是多巴胺。 新 的研究认为, 多巴胺传递的情绪体验是欲 ”
第四章 环境一行为关系的理论

望, 传递快乐的是脑啡肤。__-当欲望得到满足时, 大脑奖赏中心分泌的一种化
学递质。 当人有某种需要而又得不到满足时便产生了欲望, 欲望使人产生追求和
探索的动机。 欲望越是迫切, 探索的动机越强烈。 是否付诸行动, 我们的头脑会
本能地对达到目的的可能性进行概率判断, 对各种动机加以协调。 为了获得最大
的快乐, 可以放弃眼前的次要的欲望。 追求和探索的过程使人积累经验, 增长知
识, 提高能力, 而成功的结果让人感觉快乐。 欲望是尤止境的, 因为人的需要层

次总是在不断提高, 个欲望得到满足, 另一个欲望又会促使我们去进行新的探
索, 追求新的快乐。 人总是活在企盼之中, 精神上失去了追求的动力, 身体随之
也会渐渐失去活力。 适当的欲望时时激发着追求和探索的动机和勇气, 唤醒着生
命的活力, 那是因为看到了希望, 最可怕的是绝望, 哀莫大于心死。 有时人们能
够忍受长期的痛苦与辛劳, 甚至不惜冒着危险去追求哪怕是暂时的快乐。 研究认
为, 人类复杂的思想和情感, 以及知觉本身, 可能都要追溯到这种最简单的感
觉 快乐与不快乐。 快乐与痛苦是进化过程中最基本和最原始的情感形式。
人总是本能地追求快乐, 可以说, 快乐是对提升生存状态行为的 一 种奖赏,
并决定着对行动的选择。 现实生活的满足可以使人快乐;艺术欣赏可以使紧张劳
累的人得到放松和快乐;有些人不满足千这些, 便沉迷千网络的虚拟世界, 甚至
借助于药物, 企图寻找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快乐。 但是, 现实的人无论如何摆脱
不了现实的世界, 在追求快乐的过程中常常遇到不愉快的刺激, 快乐的时光总是

很快成为过去。 因为在快乐的状态下, 方面由于多巴胺、 脑啡肤等与情绪有关
的化学物质消耗降低了情绪的强度;另 一 方面, 快乐的体验刺激大脑应激系统释
放与紧张有关的化学物质, 限制快乐的程度。 这种严密的调节机制使我们免得太
过得意而忘记专注千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生存任务。 紧张和快乐两个相反的系统使
我们的情绪像大海 一 样潮起潮落, 像钟摆那样左右摇摆——每一次情绪兴奋之后
就会走向低落, 而每 一 次情绪低落之后又会回到兴奋。
(二)情绪的强度
无论愉快还是不愉快的情绪, 都会随着唤醒水平的提高而加强。 人们本能地
希望保持好心情, 减少不愉快的感觉。 因此, 情绪也决定着个人对环境的偏爱与
选择: 心情好时好交往, 喜热闹, 人逢喜事精神爽, 较高的唤醒水平可以强化喜
庆气氛;而情绪低落时则喜欢较清静的环境, 通过降低唤醒水平以缓解不愉快的
情绪, 同时也减少对身体的损害。
此外, 从生理需要而言, 人们不能总保持在高唤醒状态, 因为我们还需要睡
眠、 休息和工作。 因此, 人在不同的时间、 不同的场所需要不同的唤醒水平。
(三)情绪的三因子论
环境心理学家梅拉比安和拉塞尔 (Mehrabian & Russel, 1974; Russel &
Mehrabian, 1974, 1977; Mehrabian, 1976, 1980) 提出的影响情绪的 “三因


O 见 2003 年 10 月 1l H英国《新科学家》周刊海伦·菲利普斯的文章 寻求快乐者“,《参考消息》

2003 年 11 月 17 日转载;美国《新科学家》周刊文章 关于快乐的五个关键问题“, 《参考消息》 2003 年
飘 12 月 8 日转载, 题为

解读快乐


第 -- 节 唤醒理论


子论 包含三个独立的维度: 愉快/不愉
快、 唤醒/未唤醒、 控制/屈从(图4-1),
将情绪的形式与强度综合起来描述情绪的
状态。 梅拉比安与拉塞尔 (1974) 提出了
由 18 对两极形容词组成的情绪状态的语义 不快乐 快乐
差别量表, 用以评价由三个维度组成的情
绪。 三个维度的不同组合形成不同的情绪
体验, 例如, 低水平的愉快感、 低唤醒和
高水平控制感可能引起厌烦;低愉快感、
高唤醒和低控制感可能反映焦虑。 像描述
情绪状态 一 样, 这些维度也可用千描述对
场所的情感评价。 图4-2表明拉塞尔和拉
尼厄斯 (Russel &. Lanius, 1984) 按愉快 睡眠
维度和唤醒维度对场所的情感性质所做的
图 4-1 情绪的维度(作者绘)
近似描述。 他们提出的40个描述情绪的形
容词恰好在两维坐标上排列成圆形, 横轴从不愉快到愉快, 竖轴从睡眠到唤醒。

唤醒

狂躁·
·激动
惊慌· .活跃
佳躁. 紧张. 欢快 .

.振奋
恐慌. 紧迫· 有趣 . 唤醒
烦燥·
.刺激
·清新

不安.
·喜悦
厌烦.
厌亚
心 .郁 闷
· 美好..优美
不愉快 烦闷·
愉快
芙妙••11!意

消沉·
.平静


凄凉· .恬静
安静·

萧条 厌倦. .冷清
·宁静
· .寂静 .幽静
单调.乏味 . 轻松
懒散

睡眠

图4-2 与唤醒和愉快维度相应的情感评价
(Russel &. Lanius, 1984)

二、 环境刺激与情感评价
( 一 )广泛探索和特殊探索
人的情绪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刺激的影响。 感觉剥夺实验证明, 感觉上
的刺激不足和生理上的饥渴同样难以忍受, 这种心理上的饥渴状态会驱使个人像 盯
第四章 环境一行为关系的理论

饥不择食一样到环境中去寻求刺激, 提高唤醒水平, 如在室内随手翻阅, 到户外


信步浏览, 漫不经心 地东张西望等等, 柏莱恩(Berlyne) 称之为广 泛 探 索
(diversive exploration)。 相反, 当个人被特定的刺激所唤醒而引起注意时, 就有
可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企图通过探索对环境 的某种不定性(uncertainty), 即知
觉矛盾作出解释, 这 时 所 发 生 的 行 为 就 是 特 殊 探 索 ( specific exploration)
(Berlyne, 1960)。 两种探索行为都 是人的需要, 而且不能截然分开 在广泛
探索中可能有特殊发现, 特殊探索中也包含多样、 一般和意外。 从广泛探索中发
现间题, 在特殊探索中寻求答案。 相对而言, 前者较为轻松自然, 后者相对紧张
和集中注意。 人正是在这两种探索行为交替发生的过程中与环境相互作用, 了解
环境, 也了解自己, 增长智慧, 提高适应能力。
(二)不定性、 唤醒与情感评价
不论广泛探索还是特殊探索, 前提是环境中必须有唤醒主体的刺激。 然而并
非所有引起唤醒的刺激都能诱发探索的动机和行为, 只有那些既能唤起注意又令
人感兴趣的刺激才会吸引人 去 探索。 柏莱恩关于美学判断的研究( 1960年、
1972年、1974年)在这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他认为, 当环境的不定性增加
时, 人的唤醒水平也随之提高, 二者呈直线关系;随着不定性的增加唤醒水平继
续提高, 探索的兴趣不再增加, 而对场所的偏爱反而降低。 也就是说, 人对环境
的情感评价与环境的不定性呈倒U形曲线关系, 图4-3以对复杂性的研究实例
表明这种关系。 完全确定的尤任何挑战的环境极少能引起和维持兴趣。 但人们也
不愿陷入糊涂的境地, 在缺乏安全感的前提下, 过多的不定性可能会超过观察者
的理解力和应变能力, 使人丧失安全感与控制感, 构成对生存的威胁, 从而引起
恐惧不安。 同 一 个复杂和神秘的环境, 白天可能令人愉快, 也许到了夜晚便令人
恐惧。 具有中等强度不定性的环境是维持兴趣、 诱发探索动机的最佳环境, 也是
人们所偏爱的环境。 这种过犹不及的规则在代表中原文化的河南方言中得到了最
” ”
简捷和恰如其分的表达 一一 中 。
- _
-

趣一
兴一

主世 馅
昢菩

1 芒

不定性 复杂性(不定性之 一 )

图4-3 不定性、 唤醒与情感评价


(右图选自 Berlyne, 1971)

柏莱恩称与探索和偏爱有关的环境特性为对照刺激特性(collative stimulus
properties), 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82 (1) 复杂性(complexity)一 一环境组成要素的 多样性与结构或组织的复杂
第 一节 换醒理论

性, 也称视觉丰富性。
(2)新奇性(novelty)一环境中出现新的、 或以前未曾引起注意的 特性的
程度。 客观上涉及环境特性的典型性或非典型性; 主观上则涉及观察者对环境特
征熟悉的程度。
(3) 意外性(surprisingness) 环境出人意料的程度。 意外的惊喜使探索
的兴趣和快乐的感觉倍增;意外的扫兴则会使人泄气、 沮丧。

(4)不 一
致性 (incongruity)�某 一 环 境 要 素 与其周围背景不 致的
程度;
根据柏莱恩的观点, 复杂性、 新奇性、 意外性、 不一致性处于中等水平的对
象应该被 判断为最美的, 而那些对照刺激特性过高或过 低的对象则是 不美甚至是
丑陋的。 柏莱恩的观点在绘画和音乐领域的研究中得到了验证, 在环境评价方面
只得到部分验证。 例如, 施瓦茨和沃比克(Schwarz &. Werbik, 1971) 拍摄了

部影片, 模拟沿着按比例缩小的街道模型旅行, 通过变换建筑物的距离和角度
改变街景的复杂性。 结果发现, 复杂 7.0

性为中等水平时美学评价 最 高。 通过
.自然环境
让被试观看不同复杂性的人工环境的 6.0 '
,,,
(

,万
仁=-
长恼)

幻灯片, 沃尔威尔(Wohlwill, 1976) 、- 一.�复合环境


0
5
册 眼坚致斗

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图4-4)。 在沃
尔威尔的研究中, “对环境的美学判
0
4

” 一
断 与 新奇性、 不 致性、 意外性之
间未发现倒U形曲线的关系, 认为是 3.0

直线关系 更恰当 新奇性和意外性


水平越高、 不 一 致性 越低, 环境越受 I 2 3 4 5 6
复杂性(多样性)
偏爱。 对千自然环境的实验也未能验
证这种倒U形曲线的关系, 纯自然环 图 4-4 复杂性(多样性)与平均偏爱率
(Adapted from J. F. Wohlwill, 1976)
境越是复杂 越受偏爱, 或许自然环境
总是和谐的, 不存在过分复杂和不 一 致的问题。 在自然与人工混合的环境中, 人
工要素的位置和空间布局对总体环境的和谐起着重要作用。 自然要素占优势而且
未被人工要素破坏其和谐性的环境仍被认为是美的。 例如郁郁葱葱的山坡上出现

组建筑比许多建筑星罗棋布地出现在山坡上显得更美, 一
条迂回的小径通向树

木掩映的 组房舍更富有迷人的诗情画意。
(三)卡普兰对环境偏爱的研究
雷切尔·卡普兰和斯蒂芬·卡普兰(R. Kaplan & S. Kaplan, 1975) 收集了
大量的不同景观的幻灯片, 要求被试者按相似一不 相似、 喜欢一不喜欢对这些幻
灯片进行分类, 然后运用统计分析得出造成这种分类和评价的四个环境维度, 再
用这些维度预测对不同环境的偏爱。 这些维度包括:
(1)连贯性(coherence) — —环境要素相互联系和有组织的程度 ;
(2) 易识别性(leg中lity) ——对环境易千识别和理解的程度;
(3) 复杂性(complexity)-�环境要素的种类和数量; 畸
第四章 环境一行为关系的理论

(4)神秘性(mystory) 环境中隐含的信息吸引人探索其中奥秘的程度。
“ ”
这些维度之中有的与柏莱恩的 对照特性 有明显的相似, 如复杂性、 连贯
性。 与柏莱恩不同的是, 两位卡普兰强调环境的信息量以及在功能和生态方面的
意义。 复杂与神秘的刺激增加了环境的不定性, 提高了观察者的唤醒水平。 连贯
性和易识别性有利千观察者对复杂环境的知觉组织和理解, 从而减少不定性, 降
低唤醒水平。 在不定性与确定性达到某种平衡的环境中才能使观察者既不失控制
感又维持探索的兴趣, 也是最受偏爱的环境。
事实上, 不同的环境特征总是相互联系, 彼此影响。 复杂性、 神秘性能诱发
和维持探索的动机和兴趣;新奇和意外的发现使探索的好奇心得到满足。 探索付
出的努力越多, 人们对发现美的期望值越高, 因而最终所看到的景象也应该越精
采, 否则便会令人扫兴。《桃花源记》所描述的复杂性和神秘性, 在其中的探索

过程和最终的意外发现令人回味无穷。 "雾失楼台, 月迷津渡, 桃园望断无寻处
道出了后人对桃花园神秘美景的向往, 以致后世不少人按陶公的描述人工再现

“世外桃源 的景象。 中国园林常用的山体、 水体、 路径、 绿化与建筑的巧妙组
合所形成的峰回路转、 曲径通幽, 常常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沿途越是神秘, 人
探索的兴致越浓;付出努力后看到的景致越精彩, 人们越感到满足, 这便是许多
中国园林让人屡游不厌的原因所在。 这里重要的不仅仅是最后的满足, 还在千探
索过程中的体验。 如果将各种美景全展现在你面前, 让你不必费力也不用动脑筋
便 一 览尤余, 恐怕其迷人之处和美的价值也会大大削弱。 反之, 若沿途过分渲染
神秘, 最终所见不过如此, 便会令人感到是故弄玄虚, 扫兴而归。
三、唤醒与绩效
耶尔克斯 一多德森定律(Yerkes-Dodson Law)指出, 正在从事某项任务的
人需要维持 一 定的唤醒水平。 唤醒水平过低或过高都不能获得理想的效率, 而且
容易发生错误。 只有在唤醒处于中等水平时(即环境刺激适中时)才能达到最高
绩效。 即任务绩效与唤醒水平之间呈倒U形曲线关系。 这种最适宜的唤醒水平
称最优唤醒水平。 而达到最优唤醒水平需要最适宜的环境刺激, 这就不难理解,
为什么环境刺激的复杂性与强度处千中等水平时人们产生最好的感觉评价, 这也
是这 一 定律与环境刺激一感觉评价的关系恰好吻合的原因。 环境刺激低千最优唤
醒水平时, 个人会进行广泛探索以增加不定性, 提高唤醒水平。 环境刺激高千最
优唤醒水平时, 个人常常会进行特殊探索, 如深入了解环境要素的组织和结构以
简化信息, 减少不定性, 降低唤醒水平。

般来说, 随着任务的难易, 倒U形曲线的峰值会向左或向右偏移: 在从
事复杂任务时, 最优唤醒水平偏低;从事简单任务时, 最优唤醒水平偏高(图
4-5)。 例如, 在进行设计构思或复杂的数学演算时, 在专心阅读与思考时, 就需
要比较安静的环境;而描图或进行简单手工操作时, 放一些轻松的乐曲维持较高
的唤醒水平有利于提高效率。 在进行不同环境场所的设计时, 设计者就需要考虑
最优唤醒水平和最恰当的环境刺激对照特性。 例如, 娱乐场所和观光场所可适当
强调复杂性、 意外性和神秘性, 以达到寻求刺激和唤醒、 吸引探索、 愉悦身心和
84 积极休息的目的;交通场站、 购物场所和大型医院等更需要强调秩序和识别性,
第二节 环境应激

荽恙



唤醒

图4-5 唤醒与绩效的关系

从而达到减少拥挤、 减少焦虑、 提高效率的目的;但是景观比较单调的高速公


路, 则不宜设计成长距离的笔直大道, 这样的道路使司机容易进入困倦状态, 反
而容易发生事故。
此外, 对于同样的任务, 不同个人的最优唤醒水平还存在差异。 因此, 在可
能的情况下或必要的时候, 环境为个人提供适当的控制感, 使个人能根据自己的
需要对环境刺激进行微调, 也是提高个人绩效的有效措施。

第二节 环境应激

令人不愉快的刺激所引起的紧张反应称为应激 (stress) 。 引起应激反应的环


境刺激称应激物 (stressors) 。 应激包含主观反应和客观刺激两个方面: 首先要
看客观刺激的性质与强度是否有可能对主体构成威胁或干扰;另外还要看主体的
认知评价和承受力。 因此也可以说, 应激是主体应付环境挑战时出现的不平衡:
当主体感到面临挑战而应对能力不足时, 就会产生应激反应。
一、 应激反应
应激包括生理反应、 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 这些反应是相互关联并同时发生
的。 生理反应是加拿大生理学家塞利 (Hans Selye, 1956) 最先提出的, 一
般称
系统应激 (systemic stress) 。 行为和情绪反应是由拉扎勒斯 (Lazarus, 1966)
提出的, 一
般称心理应激 (psychological stress) 。

( ) 生理反应
塞利的研究证明, 在应激状态下, 主体会经历 一 系列令方位的生理反应, 他
将这些反应概括为连续发生的三个阶段: 警戒反应 (alarm reaction) 、 抗拒阶段
(stage of resistance) 、 衰竭阶段 (stage of exhaustion) , 总称为一般适应症候群
(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 简称 GAS。
1. 警戒反应


人的周围神经系统分为两个分支: 躯体神经和自主神经(也称植物神经或内
脏神经)。 自主神经又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图4-6)。 当主体突然受某种
环境刺激需要全神贯注进行探索和认知评价时, 交感神经兴奋, 以帮助人进行感
觉判断。 如扩大瞳孔获得更多的光刺激, 以便看得更清楚;扩张肺, 以吸收更多
的氧气;停止消化, 以便血液从胃流往肌肉;分泌更多的应激荷尔蒙促使身体各

地 而 评度 警 以 定 图
力 尽

肉紧张、皮肤电
。在警戒(或兴奋)期,
外 然 新 速 高 一 以
能 殆
格 , 重 吸 的 在 他

能 猛 激 呼 体 耗 能 。
可 迅 刺 、身 承 消 鼠亡
脑地 对 率 待 的 能 白死
头外
的 格
体 心 维
主, 能 ^ 体 体
,终
现而
发尽


人能 , 下 体 了最 , 耗

可通过常规方法测得显示生理唤醒的心律、血压、呼吸速度、
经 事 可 后 用 的 究能

衰竭阶段
经神 当动 之作 量 超低 研体

对应激的抗拒和一般适应症候群

经经神感 , 行 。的 大 , 降 室因
脑桥脑 神神感交 成 2 那 , 程经 备 间 量 验冬

塞利还曾就男孩对过长应激的反应作过概括性描
中脑 延 脑脊交 副
,
1 r ,I 构学 刹 定 过神 贮 时 力 实物

一般适应症候群的阶段

' —

,, I
长肉 酕动

--- L_______
干 脑 钰 吐 的理 一 镇 的 感 便
间脑
大脑

脑 小 统 心 过肌
脏 系通 的 地 暂交 以

(H. Selye, 1956)


4 一髓 体

抗拒阶段
脑 脊 躯 内 普急 外 短副 续 , 物 些
f|_f— —\ { 经( 紧格 而 在 始 持降 激 这
统 统 神 等 。

I . .
应 ,

·
系 系 体乾 这 能 速 时 开 备 果下

一圈
经 经 人奕 在 可 迅 此 新 准 如力 为 后 。

1'
神 神 段

l
。绪 。 个 。重 好 , 能 温月
枢 围 书 叶自 阶

它戒反应
中 周 4选备 情 怕 一险 化 作 能 觉 低个
f 4|


—\ 图 ( 准 , 后 是危 消 对 体 知 以 几


段 应 的 物


的 敏 觉 应 量 、 , 续 勺

图4-7

(正常水平) ;,-_
经 跑灵 感 阶 反 能 食 的 大 觉 试待 群

对应激的抗拒
逃地 会 ) 戒 可 , 步 耗 感 被但 候
或外 又 应 警 何 常 一 消 . . 为 ,
适 的 任 正 症
环境—行为关系的理论

战格 能 进 要减 鼠冷 应
迎能 可 或下 对 复 为 段 需 衰 白寒
( 适
好 可 来 态 面 恢 时 阶 应 能 以 受 艾
作 觉 起 拒 状 备 均 同 竭 反 体 曾忍
化 感 忆 抗 激 准 泌 ' 衰 激 致 。 利内 述
变 、 回 2 应 并 分 态 3 应 导 亡 塞 间 苗
面 醒 后 , 内 状 会 死 时 7
方清 事 价和 觉 就致 的 L
第四章

86
第二节 环境应激

导率, 这一阶段持续时间较短。抗拒阶段以厌倦、抑郁或疾病为标志,持续时间
相对较长。 若继续 发 展,过长 时 间的 应 激 会导致高血压、 中风等 身体 疾 病
(Cox, Paule, McCain & Karlovac, 1982; Sundstrom, 1978; Welch, 1979)
以及抑郁症、 人格障碍等心理问题 (Keane & Wolf, 1990) 。 科 恩与 威廉森
(Cohen & Williamson, 1991) 认为,应激通过破坏免疫系统的作用而导致疾病。
科恩、 蒂勒尔和史密斯 (Cohen, Tyrrell, and Smith, 1991) 最新的研究肯定
地指出,人在长期应激之后患感冒的可能性是平时的两倍。
(二) 心理反应
并非所有应激性刺激都会引起警戒反应和抗拒反应。 主体开始产生应激反
应,必定是把某 一 刺激经认知评价为对自身构成威胁。 也就是说,同样的刺激在
某 一 情境中不会引起应激;而在另 一 情境中则可能引起应激一—这些刺激本身未
变,但个人是否把它评价为威胁却因人因时而异。 个人的认知评价取决千两方
面:其一 ,个人心理因素, 如智力、动机、知识或经验;其二,对特定刺激情境
的认知,如对刺激的 控制感、预见性、即刻性(即离刺激发生还有多少时间)。
个人有关的知识越丰富,控制能力(制止或逃避) 越强,把该刺激评价为威胁的
可能性就越小,该情境引起应激的程度越低。 一旦把某刺激评价为威胁,就会顺
序发生塞利所说的警戒反应、抗拒反应。
在抗拒阶段,许多应对过程也包含认知过程,开始阶段仍伴有自主反应。 这
时,个人要全力以赴,随机应变,选择自认为恰当的对策和行动: 如信息探索,
进 一 步评价应激物;排除、制止应激物;或采取逃避行为。
“ "
如果抗拒阶段的应对未获得成功,则加剧了 把刺激评价为威胁 的倾向,
这种认知应变过程常伴随不同程度的愤怒、恐惧、焦虑等情绪反应。 不良的情绪
反应必然引起不良的生理反应,导致对健康不同程度的危害。 当全部应对能力消
耗殆尽,则进入第三阶段的衰竭期。 幸运的是,常常在情况未发展到如此糟糕之
前便出现了转机,原因可能如下: 其 一 ,当某种令入反感的刺激长时期作用时,
随着对刺激的神经生理敏感性降低,人们对它的反应会越来越弱而变得适应;其
二,随着有关的知识与经验越来越丰富,预见性和控制感加强,在认知方面把应
激物评价为威胁的倾向越来越少,可以说这是经过学习的适应,个人与环境在互
动过程中建立起新的平衡。 无论通过何种方式达到适应或平衡,个人都要付出相
应的代价(图 4-8) 。
二、应激物的种类
按冲击强度和影响范围,应激物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灾变事件、个人应激
物、背景应激物 (Lazarus & Cohen, 1977) 。
( 一 ) 灾变事件
灾变事件 (cataclysmic events) 是势不可挡的应激物,如自然灾害、 战争、
重大技术事故等。 这些事件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往往是突然发生,几乎或不可能
预先警告;具有强大的冲击力,需要当事的人们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有效地应
对;波及范围广,影响人数多。 由于灾变事件的不可预测性和突发性,有关的研
究大多针对事件发生后幸存者群体的反应。 廖'
第四章 环境 一 行为关系的理论

,未成功
抗拒阶段应变对策:


·折衷方式
伴随的情绪反应: 适应付出的代价.
·对应激抗拒力降低
覃尽 ·绩效下降
·心身疾病
.对挫折耐力降低

图4-8 应激模型 菲希尔等根据塞利(1956)和拉扎勒斯(1966)的观点改绘

自然灾害最典型的研究实例是美国布法罗克里克的洪水。 1976年2月 , 布
法罗矿业公司用煤渣建造的水坝倒塌, 顷刻间洪水震撼山谷, 虽然仅持续了15
分钟, 但损失惨重。 下游的桑德斯镇消失了, 另外几个居民点也被瞬间的洪水吞
噬, 造成125人死亡, 5000多人无家可归。 由于这场灾害部分是由人为因素造
成的, 与 一 般的洪水或自然灾害相比, 对受害者具有更长期的影响。 灾后继续遭
受心理折磨的是在灾害中失去家庭和亲人的幸存者, 研究证明, 迟至洪水发生后
两年仍存在许多问题:
1. 焦虑 担心灾害以及由灾害所引起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成为普遍现象。
2. 退缩或麻木 儿乎所有在该地区的研究者都注意到, 洪水过后, 人们
的情绪冷漠, 神情呆滞。
3. 抑郁 许多幸存者失去了他们毕生经营的一切, 因而变得悲伤压抑。
4. 与应激有关的身体症状 几乎所有的身体症状, 包括肠胃不适、 疼痛
等都有所增加。
5. 无泄愤对象的气愤-�幸存者感到既气愤又心烦, 当灾害由人为因素造
成时, 这种气愤往往更加厉害。 原因在于, 虽然存在该受谴责的对象, 但又找不
到应该受谴责的具体个人。
6. 回归 儿童常常回归到早期行为阶段0。
7. 梦魔 经常梦见自己在灾害中死亡, 或梦见死亡的亲人, 睡眠干扰现
象也很普遍。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大海啸之后, 各媒体相继报道了幸存者类似的反
应。 这一 天的普吉岛上, 无论是海滨的居民还是远方来度假的游客, 正在美丽的
海滩享受着阳光与欢乐, 突如其来的大海啸吞噬了一 切。 一
些失去亲人的幸存者
在惊恐麻木的状态下不愿承认现实, 认为这是一场疆梦。 有的人不吃不喝也不
睡, 每天在岛上徘徊寻找亲人, 接着便产生深深的负罪感——为什么自己还活

O 指个人以同其年龄不相称的发展早期的某些原始的幼稚行为来适应当前的生活, 由意识状态倒退
畸 到无意识状的变态心理现象(详见:林传鼎, 陈舒永, 张厚粲编 . 心理学词典)。
第二节 环境应激

着。 泰国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对普吉岛和攀牙的 800 名幸存者进行了调查, 发


现他们中自杀的危险正在增加。 孩子们被吓坏了, 一
听到有关海啸的警告便放声
大哭。 相关援助机构指出, 在今后很多年这些儿童都需要特别的关注。
社会援助对于增强灾民的控制感和灾后重建的信心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帮
助那些失去亲人的幸存者走出心理困境常常是第 一 步和最重要的 一 步, 但灾后心
理救援需要足够的耐心和同情心, 言语安慰和说教不可能使当事人很快忘记面对
的事实, 有时甚至会使他们越发悲伤和压抑, 甚至愤怒。 共患难的幸存者之间更
容易彼此理解, 产生心理亲和 (cohesion) 。 例如曾有人描述 1976 年唐山大地震
后观察到的现象: 一
群幸存者聚在 一 起, 像原始人那样过起了原始公社制生活。
男女老少挤在一 个临时搭起的破帐篷里, 一
位老人被推选为首领, 他指挥大家出
去寻找食物和水, 回来后大家共享。 随着食物的增多, 人们开始为自己保留 一 点
剩余产品。 这个发生在几天内的故事, 向我们展现了一部浓缩了的人类文化史。
重大技术事故指核事故、 火灾、 毒气泄漏、 空难、 海损等技术性偶发事故。
正常情况下, 这类事故是不该发生的, 所以发生, 是技术偶尔失控的结果, 毫无
规律可循, 更加难以预测, 因而对人的控制感构成更严重的威胁。 例如美国三哩
岛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事故, 都引起了长期的一系列严重不良的心理
反应。
自然灾害和重大技术事故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浩劫, 但有时很难严
格区分天灾还是人祸, 因此人类需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行为, 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
的关系:人类是自然之子而非自然之主。 自然灾害表明:自然环境出现了过分的
不平衡, 这其中有我们人类的过错, 我们应该学会与自然交流, 时时根据自然反
馈的信息修正我们的行为。
(二)个人应激物
个人应激物 (personal stressors) 指 应激性生活事件和一些烦心的日常琐
事。 其冲击性强弱不等, 有的以相当于灾变事件的强度向个人能力挑战, 有的可
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引起的烦恼。 问题在于这些事件无休止而又无法摆脱, 许多
大大小小的不幸或者不顺心加在 一 起, 有可能把人拖累得疲惫不堪, 甚至被彻底
拖垮。 因此, 西方有句谚语说:“最后 一 棵草会压垮骆驼背。”
为了研究生活事件的应激后果, 心理学家霍姆斯和拉赫 (Holmes & Rahe,
1967) 对 一 系列生活事件进行调查研究, 根据被试们的排列整理出生活事件量表
(表4-1), 也称社会再调整等级量表。 表中每 一 生活事件都赋予 一 定的分值, 然
后用这一 量表对 一 般人进行跟踪观察。 结果发现, 积分 300 分以上的研究对象
中, 80 %的人在被观察后一 年内罹患重病 (Rahe, 1972) 。 一
般来说, 一
年之内
积分 150~199 分为中等生活危机, 200~299 分为较严重生活危机, 超过 300 分
为严重生活危机。 处在严重危机之中的个人, 随着积分的增加病情会加重, 包括
各种炎症、 溃疡、 呼吸疾病、 心脏病, 甚至猝死。
紧张情绪催人老, 春秋时期伍子胥为逃脱楚平王的追杀被困文昭关, 一
夜愁
白头的故事, 最生动地说明了精神上的应激反应对身体的不利影响。 英国一 位从
事癌症研究的专家调查了 250 名癌症患者, 发现因重大生活事件使精神受到严重 剿l4
第四章 环境一行为关系的理论

生活事件应激量表 表 4-1

序号 生活事件 分值 序号 生活事件 分值
1 丧偶 100 23 子女离家 29
2 离婚 73 24 姻亲纠纷 29
3 夫妻分居 65 25 个人成就突出 28
4 遭监禁期间 63 26 配偶新就业或离职 26
5 亲人亡故 63 27 人学或毕业 26
6 个人受伤或生病 53 28 生活环境改变 25
7 新婚 47 29 改变个人习惯 24
8 失业 47 30 与上司不和 23
9 复婚 45 31 工作时间或环境改变 20
10 退休 45 32 搬家 20
11 家人生病 44 33 转学 20
12 怀孕 40 34 改变休闲方式 19
13 性障碍 39 35 改变宗教活动 19
14 增添新家庭成员 39 36 改变社会活动 18
15 职业调整 39 37 改变睡眠习惯 18
16 经济状况改变 38 38 欠债少于万元 17
17 好友亡故 37 39 家人团聚人数改变 15
18 职业改行 36 40 改变饮食习惯 15
19 夫妻争吵加剧 35 41 休假 13
20 借债超过万元 31 42 过圣诞节 12
21 欠债未还,抵押被没收 30 43 轻微触犯法律 11
22 变更工作职位 29
(Source: Holmes and Rahe, 196 7 年)

打击者竟有156人;国内学者研究发现,81. 2%的癌症病人在患病前半年至8年
内遭受过重大生活事件的打击。。 这些劣性刺激必然引起心理应激反应, 同时伴
随着生理应激反应, 引起内分泌失调和免疫力下降。 心理应激与生理应激互为因
果, 这时个人的人格特征、 物质环境条件和周围人的社会支持对缓解应激的严重
后果都起着重要作用。
(三)背景应激物
背景应激物(background stressors)指的是持续重复的日常干扰, 如工作
压力、 每天上下班赶路、 拥挤、 噪声、 空气污染等。 其挑战性和强度不如灾变事
件和强应激性个人应激物。 但由千日常生活中难以躲避, 这些稳定持续的刺激潜
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情绪状态, 长期的情绪状态形成了个人的心境。 良好的心
境有利于健康、 生活、 工作和人际交往;长期不良的心境会干扰人的正常思维,
损害人体免疫功能, 常常构成事故的隐患、 重病或大病的诱因, 其后果也不可忽

视。 在经济发达的日本,“斯多累时 (stress)成为人们的口头禅。 今天, 在经
济快速发展的中国大城市, 快节奏生活的人们像穿上红舞鞋一样不由自主地透支
着健康, 虽然嘴上喊累, 但谁的脚步也不愿轻易减慢。 背景应激物与环境决策、
环境设计与管理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 其中许多可以通过合理的环境设计与环境
管理得到控制与缓解。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 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城市, 提
供良好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有利于人们减少不必要的应激, 集中更多的精力去应
付其他挑战。 拥挤、 噪声、 空气污染是发达城市普遍存在的背景应激物, 我们将
在下 一 章进行专门的讨论。

飘 O 许永杰. 负性心理与癌 光明日报, 1995.6.19 。


第三节 环境负荷、 适应水平和行为约束

三、 适应环境应激的意义和代价
任何事物都存在正反两方面的效应, 应激也同样如此。 首先, 应激具有唤醒
作用, 恰当的唤醒水平可以维持较高的任务绩效。 其次, 塞利和拉扎勒斯的研究
证明, 应激是 一 种全心身的唤醒与激活 它不仅唤醒和吸引人的注意去应付所
面临的挑战, 同时也激发了机体组织的活力和免疫系统的战斗力。 只要应激物最
终被控制, 就有益于个人的成熟 使人学会更好地处理下 一 个应激事件。 从这
种意义来说, 适当的应激是保持生命活力和增强个体生存能力的必要条件, 应激
所付出的代价是为增长能力交纳的学费, 长期的养尊处优和懒散放荡会使人降低
正常的适应能力。 我们常常发现, 儿童经过 一 场大病之后好像突然开了窍, 变得
更健康更聪明。 应激事件犹如敌人或对手, 其存在让我们时时不敢懈怠, 保持奋
发向上的状态。 在武侠小说中, 武林高手在对手死亡后所感到的孤独寂寞并不亚
于失去好友, 甚至对手的消失意味着自己生命的结束。 但是也应看到, 过分的应
激有时需要付出过于昂贵的代价: 首先, 人处于应激状态下, 常常把注意力集中
于感知到的应激物而忽略其他刺激, 甚至潜在的危险, 以至造成连续的意想不到
的严重后果;此外, 某个或某些附加的应激物必然加剧应激反应, 累积的结果超
过了个人的应对能力, 则有可能进入衰竭阶段, 导致 一 系列失去控制的恶性循
" ”
环, 以至 祸不单行 。
尽管大难不死或生活的磨难可能会使一些人顿悟或渐悟, 思想境界的升华会
使这些人重新认识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 从而成就其中的少数;但也有很多
人可能因此被摧毁。 我们每个人都乞求平安与幸福, 以便能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
力去实现自己人生的目标。 了解应激对人的影响和人类可能遇到的各种应激物,
并在设计中加以适当考虑, 帮助环境使用者避免、 减少或缓解不必要的环境应
激, 有利千儿童成长、 成人的健康和任务绩效, 也有利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
社会的稳定。

第三节 环境负荷、 适应水平和行为约束

就个体行为与环境的关系而言, 除了唤醒理论和环境应激理论之外, 还可以


用其他的理论进行解释, 如环境负荷理论、 适应水平理论、 行为约束理论等。 尽
管这些理论看起来还不够系统和完善, 但有利于我们从多种角度了解环境与行为
的关系。
一、 环境负荷理论
( 一 )环境的负荷
周遭环境刺激, 无论视觉、 听觉、 嗅觉、 触觉, 都会引起神经系统一 定水平
的唤醒。 唤醒水平的高低在 一定程度上取决千个人所接受的感觉信息的多少。 梅
拉比安 (1976) 提出, 可以用向个人传递的信息董对环境加以描述, 他把这一概
念称为环境的负荷(environmental load)。 高负荷的环境就是传递大董感觉信息
的环境;低负荷的环境就是刺激信息量较少的环境。 在所有其他条件都相等的环
境中, 高负荷环境比低负荷环境具有更强的唤醒作用。 U
第四章 环境一行为关系的理论

梅拉比安认为,环境信息从三方面影响环境负荷: 强度、 新奇性和复杂性。


强度即感觉刺激的绝对值,如播放音乐的分贝值越高,环境负荷也越高,唤醒效
果也越强。 新奇性指对所接收到的环境信息熟悉的程度,任何陌生的事物都比熟
" ”
悉的事物需要分配更多的注意和付出更多的 认知努力 ,这种注意和认知努力
导致更高的唤醒。 复杂性也会引起同新奇性一样的效果,环境包含的不同信息越
多,认知过程就需要付出越多的努力。
(二)信息负荷
如果说环境负荷指的 是 环境的特性,信息负荷则可以理解 为 环境对人的作
“ ”
用。 对于这一 问题,科恩(Cohen, 1978)根据普通心理学中 注意 的理论提
出以下解释:
(1) 个人处理输入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任何时候都只能投入有限的精力去
注意这些信息。
(2) 当输入的信息量超过个 人的 处理能力时, 就 会发生信息超载(over­
load),此时个人就会忽略那些与当前任务关系不大的信息,而把更多的注意集
中于与当前任务有关的信息。 若要求个人同时做两件事时,则较次要的一项任务
的绩效就会降低。
(3) 输入的信息越强、 越不确定、 越难控制,就越容易耗费注意,使人处于
过度唤醒状态,对各种信息的敏感性和任务绩效反而降低,甚至构成事故的
隐患。
(4) 长时间的注意之后会引起信息超载现象,导致个人的注意暂时分散,很
难再去完成那些继续要求集中注意的工作。
(三)环境负荷理论的现实意义
今人与古人在人体结构上没有多大差异, 然而今人所承受的信息负荷却远远
高于古人。 我们处于知识爆炸和信息泛滥的时代, 四面八方涌来的各种有用和无
用的信息常使我们应接不暇。 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快节奏的生
活方式 — �沿途 一 切如过眼烟云;吃快餐,还未尝到味道,肚子已经
填饱;说话快,只顾自己表达,不管别人是否听懂;凡事不求甚解, 浅尝辄止甚
至浮千表面, …… 而且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习惯又促使我们进一步寻求快节奏的刺

激, 一 刻也难以停下来,甚至娱乐也离不开快节奏。“注意 是个人有限的资源,
但我们为铺天盖地而来的信息所吸引, 常常来不及作出选择, 就被动、 无奈和大
“ ”
量地耗费着这一 宝贵而又有限的资源,以至无法主动地运用 注意 去进行思
考,这也是当代人变得越来越焦虑和浮躁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代城市是高负荷的人工环境,复杂的街道、拥挤的人流车流、 目不暇接的
广告、 琳琅满目的商品、 嘈杂的声音、各种各样的气味… …,时常令人感到刺激
过度,犹如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沿街高楼遮挡了视野,看不到远景,行人如同
走在复杂的迷津当中,无法对环境信息加以组织,不得不时时注意眼前的细节以
识别环境,这种长时间的注意必然造成信息超载而令人感到疲劳,这一切又进一
步加剧了人们的焦虑和浮躁。 因此,简化环境信息,提高人们对环境信息的有效
m~ 选择与控制,是当今城市环境设计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城市设计与规划中,运用
第三节 环境负荷、 适应水平和行为约束


“注意 的规律、 格式塔的组织原则、 生态知觉的基本原理等对城市环境加以合
理的组织,形成结构和秩序, 有利千人们在识别建筑环境过程中化多为一 ,使信
息处理过程得到简化。
城市学家帕尔 (A. E. Parr, 1966) 认为,在建筑和人工要素越来越密集的
城市环境中,每条街道重复同一模式,特别是许多住宅开发区建筑彼此相似,沿
街的摩天大楼以及现代化无窗建筑的内部空间都强加给人一种封闭感,从这 一 角
度来说,城市又是令人厌烦的、 单调和缺乏刺激的环境,无聊和寻求刺激的心态
在一 定程度上是造成青少年犯罪和破坏行为的原因 (Heft, 1976) 。 田野、 森林
和远山包含着变化无穷的视觉刺激模式。 而且开阔的视野会把人的注意引向远景
和重要标志,忽略近处的细节,从而减少为认知所付出的努力而使人得到放松。
沃尔威尔和卡普兰等的研究也早已证明,人们认为最美的环境也是最自然的环
境。 从生态心理学角度来说, 人类是天地大自然孕育的,身体的组成与大自然相
符、 成长的节律和生理变化与大自然合拍,精神上受到大自然的熏陶,对大自然
最愉悦,最适应。 虽然自然环境随着四季、 天气也变化无穷,但绝大多数情况下
都不增加信息负荷,引起应激;青山绿水、 碧树佳阴不仅清新空气, 提供阴凉和
食物,而且是天然的镇静剂,慰藉灵魂、 净化心灵,有助于减少犯罪率。 因此,
保护城市环境的生态特征和越来越宝贵的自然要素应该成为当今城市建设的一个
重要方面。 北京柳荫公园就是一 座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兴建的市内田园野景公园,
成为颇受附近居民欢迎的、 享受自然与宁静、 获得放松的休闲场所(图4-9)。
据园方介绍,晨练时园内游人高达3~4千人之多, 国内有的高校还特意选择这
里作为园林课程现场教学的场所。
二、 适应水平理论
在缺乏刺激的环境中,人们会闷得发慌,感到无聊和厌烦,会主动探索和寻
求刺激;而在刺激过度的环境中,又会感到闹得受不了,乱得理不清。 沃尔威尔
(1974)提出,适中水平的刺激是最理想的刺激,包括刺激的强度、 多样性和模
式。 每个人基千过去的经验都形成了自己最习惯的刺激,沃尔威尔称之为最优刺
激水平, 即适应水平 (adaptation level) 。
当环境刺激不符合个人的适应水平时, 可以采用两种方式重新达到与环境的
平衡,一种是改变自身对刺激的反应去适应环境,另一种是改变或选择环境刺激
顺应自己的需要。 在面临两种可能的选择时,人类常常是首先选择顺应,因为这
种方式不需要付出太多的认知努力和体力消耗便可以达到个人与环境的平衡。 在

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房地产商为了满足人们对住房需求的增长,并顺应 人

以群分 的生活习惯,便根据各阶层人士的工作性质、 生活习惯和情趣爱好建立
“ ”
了具有不同特色的居民社区,人们称这种特殊的社区为 同志街 。 自20世纪八

十年代中期以来,“同志街 的房产销售额每年都占全美新建住宅楼成交总值的

15%以上。 目前,这些同志街已遍布美国各城市,许多中产阶级家庭也选择 同

志街 ,因为这里顺应自己的生活习惯,便于交流,具有认同感、 归属感和安
全感。
当个人明白没有指望让环境顺应自己的需要时,就有可能改变自己去适应环 掣,
第四章 环境一行为关系的理论

图4-9 都市中的田园风光(作者摄)
左上: 柳暗花明又一村 右上: 留春岛柳萌亭
左中: 垂钓 右中: 捕昆虫 一一 童趣和野趣
左下: 碟子和磨 右下: 井和镜护

境, 首要的 一 步是改变对环境的态度、 改变观念和生活方式、 到异国他乡的人入


乡随俗等。 对新环境的适应是在一 定范围内个人与环境相互协调与磨合的结果,
环境刺激水平与个人适应水平相差越远, 个人对环境的反应就越明显, 适应也越
困难。 个人能否适应新的环境, 取决于新旧环境差异的大小、 个人适应(即学习
新事物)能力的高低、 以及在新环境中暴露时间的长短(图 4-10) 。 如果环境的
变化超出了个人所能适应的范围, 不能成功地适应新环境, 必然导致不同程度的
应激反应。
例如, 美国人类学家古德于1975年前往亚马逊热带雨林研究原始民族, 在
94 那与世隔绝的森林中, 他认识了雅诺马族印第安人中9岁的小姑娘雅莉玛, 她聪
第三节 环境负荷、 适应水平和行为约束

B环境刺激水平

性妥怒 忌
低适应水平
A环境刺激水平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暴露时间

图 4-10 个人最优刺激水平(适应水平)的变化(作者绘)

明伶俐讨人喜欢。 当她13岁的时候古德娶了她, 在她22岁的时候, 古德说服了


她离开森林与自己一 起回到美国, 过着现代人的生活。 然而雅莉玛作为 一个在森
林内生活, 以捉虫、 捕鱼、 采摘树叶为生的原始民族的成员, 当她第一 次看到汽
车时, 以为那是眼睛会闪闪发光的怪兽。 当她睡在温暖的双人房时, 却梦见自己
在森林溪涧和参天大树之间寻找甲虫当点心。 虽然她也逐渐习惯吃汉堡包, 部分
西方事物的确吸引了她, 但每当听到自己民族的录音时便泪如雨下。 6年后, 雅
莉玛终于因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 抛下丈夫和三个孩子, 返回亚马逊河森林
之中. 0

般来说, 儿童青少年正是锻炼和提高适应能力的时期, 他们的适应能力越
来越强;老年人体能、 感觉能力和学习能力都相应降低, 适应能力也越来越差。
“ ”
因此古人言, 少年处不得顺境, 老年处不得逆境 。 年轻人成天想远走高飞, 入

乡随俗对他们来说是很容易的事。 老年人常常疾病缠身, 怕出远门, 出家门处

处感到不方便;许多老年人怕搬家, 因为他们 生形成的观念和习惯难以改变,

换 个环境便感觉不顺手不顺心, 甚至感到安全受到威胁;老年人社会活动范围
缩小, 离开老邻居就 很难交到新朋友, 也会感到孤独寂寞。
三、 行为约束理论
“ ”
所谓 行为约束 (behavior constraint), 即某些因素干扰 或妨碍自己想做
的事情, 这种干扰或妨碍可能是实际的客观存在, 也可能仅仅是一 种不自由的感
觉, 最重要的是从认知角度把这种情境解释为超出了自己的控制, 即失去控制感
(perceived control), 这 是反 应 的 第一阶段(Proshansky, Ittleson & Rivlin,
1970)。
当人感觉到有环境事件约束自己的行为时, 会产生 一 种不愉快的情感, 这时

人所做出的第一个反应可能是试图重新建立对情境的控制, 这种现象称为 心理
对抗"(psychological reactance) (Brehm & Brehm, 1981)。 任何时候, 人感到
自己的行动自由正在受到限制, 心理对抗就 会促使个人做出努力恢复自由和控
“ ”
制。 所谓 禁果分外甜 就是这种心理对抗的典型反应, 这种对抗在精神病人身
上表现犹为突出。 例如精神病院 一 位年轻的新护理员给一位多疑症病人喂药, 病

。 明之. 传奇爱情难逾文化鸿沟. 海外星云, 1997 (17) 。 鳍


第四章 环境一行为关系的理论

人疑心是毒药。 新护理员告诉他这不是药是糖, 病人仍死活不肯吃。 一位老护理



员过来一把夺过药对病人说: “这不是给你的! 病人听后 一 把抓过药粒就吃掉
了。 任何不利的环境因素都会引起这类心理对抗反应, 后面将要讨论的拥挤、 噪
声、 缺乏私密性和领域性等就可以解释为环境对人的干扰和约束。 环境中任何干
扰和约束都会对人的心身造成损害, 并影响任务绩效。
若经努力恢复了控制, 任务绩效和心身状况都会得到改善;若仍未恢复控
制, 最终的结 果是习得性失助(learned helplessness) (Garber & Seligman,
“ ”
1981)。 失助感并非与生俱有的, 所谓 初生牛犊不怕虎 , 人的失助感也是屡遭

挫折之后在认知上产生的一种消极心态。 旦产生了这种心态, 便会放弃 一 切可
能的努力而陷入被动无奈的境地, 长期的失助感会导 致抑郁症等一系列心 身
疾病。

人对环境的控制感体现在两方面: 是有能力通过自己的行动改变不顺心的

环境; 是自己有条件避开干扰性的刺激。 控制感任何 时候对人都是极其重要
的, 因为它体现着生存的尊严、 信心和勇气, 有助于克服面临的挫折与困境, 有
益千心身健康, 有利于对环境的适应, 无论实验室实验还是现场实验都验证了这

结论。 例如, 对疗养院病员进行的一 项实验中(Langer & Rodin, 1976), 病
员分为两组, 告知其中 一 组工作人员将照料他们;并同时告知另一组要自己照料
自己。 给两组病员一 些植物, 一
组由工作人 员养护; 另 一 组则由病员自己管理
(控制感较强)。 结果, 三星期以后, 控制感较强的一组比另一组健康状况更好,
情绪也更活跃。 第五章关于噪声的研究将再一次证明控制感的重要性。 正因为如
此, 对千需要帮助的人, 应该在尊重的前提下尽量为他们提供自助的条件, 既不
勉为其难, 也不包办 一 切。 失去了内在控制感的人, 常常需要找到外在的精神依
托-- —
亲人、 朋友、 神灵、 宗教、 甚至谣言……, “多忧患之人易信佛, 多疾病

之人易信道 便是中国文化中缺乏内在控制感时的行为现象。 无内在控制感, 又
无外在的精神依托, 就有可能产生危险的绝望情绪。 因此, 对于陷入绝望的个人
及时提供必要的社会援助是极其重要和有效的措施。
四、各种理论观点的综合
以上各种理论从不同角度解释环境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但它们彼此并不相互
排斥, 而且都在一定程度上与唤醒理论、 环境应激理论相联系。 例如, 喧闹的噪
声、 拥挤的场所, 可使 一 个人同时产生信息超载、 过度唤醒和心理对抗 , 这 一 切
必然导致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应激反应。 在环境刺激影响行为的各种情境中, 每 一
种解释都有其合理性, 可以解释几种不同的环境一行为现象;同时, 每 一 种 环
境—行为现象可以用不同的理论进行解释。 为此, 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个折衷的环
境一行为关系模型图, 作为上述各种理论观点的总结(图4-11) 。 图中影响环境
知觉的因素既包含客观物质环境, 又包含社会环境和个人差异。
如图中第 一种情况, 主观知觉判断认为环境处于最优刺激范围之内, 即实际
输入的刺激与所需要的刺激相等, 结果形成了主客观之间的自动动态平衡。 这 是
一种理想的稳定状态, 必须以符合主观要求的客观物质环境与社会环境为基础。
啊 如果环境被体验为处于最优刺激范围之外, 一
种可能是刺激不足, 此时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1--------------------------------------------------------------,I
:
I
:
I
t
}气 丿三 三 厂 三
可能的后效和(或)
积累的效应(如自尊
增强 、 技能提高 、 疲
劳 、 耐挫力降低)

个入差异(如适应水平)
情景因素(如停留时间 、 对环境的知觉处于最
控制感) 优刺激范围之外

i
社会环境(如好感 、社 (如刺激过度或不足 、
会支待) 行为约束)
文化因素(如住宅设计)

涌111

! ____________.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_J

习涵冲誧 '踩图关书芭1
L_

图4-11 理论观点的折衷模型
(P.A. Bell, T. C. Greene, J. D. Fisher, A. Baum, 1996)

41

讨苍洲
F,
第四章 环境一行为关系的理论

必然会主动寻求刺激, 进行广泛探索。 如果刺激过度, 或感到行为受到约束, 就


会引起过度唤醒、 应激、 信息超载或抗拒等一系列反应, 继而采取应变对策(适
应或顺应)。 若应对获得成功, 尽管可能产牛一些不良的后效, 如疲劳, 对接踵
而至的应激物应对能力降低, 但这些都是应对成功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是 一 个学
习与适应过程, 借此提高了自身的能力, 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 开放与竞争的发
达城市就是这样 一 种环境, 社会成员面临更多的挑战, 也会碰到更多的机会。 个
人 一 方面要努力选择和控制环境, 另一方面也要不断更新自我去适应环境, 通过
个人与环境的双向作用不断达到与环境的动态平衡。 处千这种快节奏高效率环境
中的个人, 往往具有更强的学习和适应能力, 但个人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可能
的后效或积累的效应最终以心身疾病的形式表现出来。 反之, 若应对失败, 唤醒
和应激将持续下去, 从而导致衰竭, 习得性失助, 绩效降低和心身疾病。 图中的
虚线表示信息反馈圈, 对环境的每 一 种体验都会影响个人今后的环境知觉, 也影
响今后的个人差异。
充满竞争和压力的环境使人们不由自主地步入了快节奏的生活轨道, 如果环
境中的背景应激物与上述各种应激物同时作用, 其不良后果将更加严重。 浮躁、
焦虑和时间的紧迫感必然导致物质的高消费和对环境选择的多样性, 这方面的满
“ ”
足可以减少后顾之忧, 使个人分配更多的 注意 去应付面临的挑战, 从而缓解
信息超载、 过度唤醒、 行为约束等方面所带来的应激。 合理的环境设计能够增强
人们在环境中的选择性和控制感, 对于减少焦虑和应激会起到一定的效果。 将个
人空间、 私密性和领域性的概念应用千环境设计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具体手段。

第四节 行为场景理论

以上讨论主要针对个体行为与环境的关系, 本节主要讨论非个体行为与环境
特征之间的关系, 行为场景理论既体现了跨文化的共性, 也存在着文化与亚文化
的差异。
某 一 要素的功能特性常常不是孤立存在的, 要把它放到它应该存在的环境背
景中才能发挥其作用, 许多应该共存的要素可以组合成一 个满足某些特定行为模
式的小环境。 像特定的环境客体提供特定的功能特性一样, 特定的空间以及其中
按 一 定规则分布的要素共同构成的物质环境, 也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 支持着特
定的行为模式, 为需要它的人们提供了某些活动的场所。 场所与其中人的行为共
同构成了行为场景 (behavior setting) 。 场所犹如社会生活的舞台, 在其中活动
的人犹如相应角色的演员, 演员及其表演与场所的特征在生态上构成了相互依存
的整体单元, 形成了 一 幕幕生动的场景。 尽管演员可能不断更换, 但固定的行为
模式在 一 段时期内却不断重复。
从 1947 年开始, 美国堪萨斯大学的心理学家巴克 (Roger Barker) 和赖特
(Herbert Wright) 及其助手们在 800 人的美国小镇米德韦斯特 (Midwest) 建立
了心理学现场实验站, 目的是研究真实行为场景对行为的影响, 尤其是对儿童行
邮 为及其发展的影响, 并与英国一 个规模类似的小镇进行比较。 研究者们详细记录
第四节 行为场景理论

了所观察到的如步行上学、 骑车到杂货店购物、 相遇交谈等各种行为现象。 他们


的研究开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一 通过对日常行为场景的系统观察和行为抽样
研究生态环境中的行为现象。 这项研究坚持了25年, 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的论文
和专著, 标志着心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突破— -— 使真实行为场景中所进行的研究
在心理学界得到与传统的实验室研究同样的公认和重视, 这一领域后来被称为生
态心理学。
一、 场所的环境特征
群体活动的场所, 有些是专门设计的、 比较复杂和封闭的、 专门服务千特定
目的: 如剧院有舞台、 灯光、 道具、 观众席位, 这些物质特征支持着演员的表演
和观众的看戏行为;教室里有黑板、 讲台、 桌椅和允足的照明, 甚至电教设备,
支持着教师讲课和学生的听课行为;会议室有会议桌、 坐椅、 照明和恰当的室内
装修, 为与会者彼此交流谈话创造了便利条件和良好的气氛。 上述场所除了这些
专门设计的功能之外, 还可能用于其他目的, 如在剧院可以举行公众大会;在教
室可以举行娱乐活动;会议室可以举行节日晚会。 如果称前 者为场所的外显功
能, 那么后者就是场所的潜在功能。
有些场所, 尤其是开放性场所, 其外显功能和潜在功能往往不那么泾渭分
明。 例如中国传统的小亭子, 其造型、 尺度、 精致与简陋的程度皆可因地置宜、
灵活变通一一- 由柱子和地面高差界定了适宜的空间范围;可坐的低矮围栏既可以
形成向心空间;也可以形成离心空间;它的顶盖既是审美的对象, 又为亭子里面
的人提供了阴凉, 遮蔽了雨雪;而且它常常被建在最恰当的地点, 往往从亭子的
命名就可明了其建造的目的(即外显功能), 如望江亭、 松风亭、 快哉亭、 飞泉
亭、 十里长亭等。 这些亭子可供游人赏景、 路人歇脚或避雨、 纳凉、 朋友约会或
道别等, 往往成为吸引人的多功能场所, 以致为许多素不相识的人在这里避适提
供了缘分, 中国戏剧中不少故事都是围绕着各种各样的小亭子展开的。 小亭子的
多种功能经久不衰, 至今仍然是华夏文化中的独特场所:有时成为戏迷们吹拉弹
唱, 自娱自乐的舞台;有时成为老年人相聚聊天的地方(图4-12下)。
自然环境本身的某些特征常常也能诱发一些非个体行为, 从而成为某些固定
一 "
行为模式的场所, 如 一 棵大树、 块林间空地等。 陆游的诗句 斜阳古柳赵家
……“
庄, 负鼓盲翁正作场 , 描述的就是傍晚时分村里男女老少自发地聚在柳荫
下听盲翁说书的生动场景。 这种自然的场所有时比人工特意建造的场所更吸引
人, 现代城市中类似的场景也不少见(图4-12上、 中)。 老北京的小胡同与四合

院也曾经是充满生活情趣的场所, 夏日白天的场景是 凉席板凳大槐树, 奶奶孙

子小姑姑 ;晚饭后, 邻居聚在院子里吹拉弹唱、 说书讲故事不亦乐乎。 如今四
合院的居民大多搬进了楼房, 楼前楼后的树荫下和绿树成阴的街头小游园便成为
市民自发性户外群体活动的场所。 例如, 北京宣武门西南街角保留了一片茂密的
林地, 园林部门做了护栏、 铺地, 种植了一些花草, 布置了石桌石凳, 形成了丰

富的空间层次, 颇受周围多层住宅区居民喜爱, 被称为 马路俱乐部” (图
4-13)。 多年以来, 无论春夏秋冬, 只要不是雨雪大风天气, 这里总有许多人在
进行各种活动, 他们来这里的目的不光是为气功、 太极拳、 舞蹈等健身活动, 还 剿,
第四章 环境一行为关系的理论

图4-12 开放的公众娱乐场所
上、 中: 这里几乎每天举行露天演唱会。 看, 演员多么投人,
观众多么聚精会神(武汉市中山公园, 作者摄)
下:广东粤剧爰好者的戏迷天地(东莞市人民公园, 学生作业-梁志鹏摄)

包括老人们下棋打牌、 通鸟;爷爷奶奶带孙子游戏, 看热闹;老朋友老街坊见见


面, 说说话儿, 夏天乘凉, 冬天晒太阳……;黄昏后又成为恋人们约会的好地
方。 什么时间, 哪块地方从事什么活动, 似乎人们早已达成默契(图4-14)。 据
一位老大爷介绍, 最热闹时这小小的一块地方竟聚集了 370 多人。
二、 行为场景的人员配备
100 行为场景的人员配备理论(原来称 the theory of manning, 如今以中性名词
第四节 行为场景理论

宣武门西大街


A爪川八
仁二

宣武 门 外 大 街
', n

0 5 IOm

图4-13 宣武门公共绿地平面示意图(作者绘)

the theory of staffing 取代) (Barker, 1960; Wicker &. Kirmeyerv, 1976) 涉及
到场所的大小和其中人员的多少。 维持某一行为场景所需要的最少人员数量称最
小维持量;场所能容纳的最多人员数董称为容量。 场所中的人员分为执行者和非
执行者:在场所中执行主要任务的入称为执行者, 如课堂里的教师、 剧场里的演
员和工作人员、 商店里的营业员等;非执行者指课堂里的学生、 剧场里的观众、
商店里的顾客等。 那些满足行为场景对成员的要求, 并试图成为其中一员的人称
为申请者。 最小维持量、 容董和申请者(包括执行者和非执行者)三者组合成行
为场景中不同的人员配备状况: 如果某一行为场所申请者的人数低于最小维待
量, 则造成人员配备不足;如果申请者的人数超过容量, 就会造成场景的人员过
剩;申请者人数介千最小维持量与容量之间的行为场景为人员配备适当。
就执行者而言, 在人员配备不足时, 要维持场景, 就要降低接纳标准, 或其
中的成员要承担更多的任务和角色, 工作中每个人会遇到更多的机会, 也会面临
更多的困难, 因此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 具有更强的责任心。 而在人员配备适当
的场所则更能突出个人差异和发挥个人特长, 每个人都能担任最适合自己的角
色, 因而每项任务的绩效以及总的绩效都高于人员配备不足的场所。
一般来说, 场所是环境资源, 执行者是人力资源, 非执行者是服务的对象。
非执行者人数的多少受到社会需求、 场所位置、 环境特征、 服务质量多种因素的
影响。 当人员不足时, 非执行者会享受到更多的服务;然而场所绩效得不到充分
发挥, 长期的人员不足将导致场所的衰退, 甚至废弃。 而当人员过剩时有可能引
起拥挤, 甚至伤害事故, 需要在管理上采取措施改善现状: 叩
第四章 环境—行为关系的理论

图4-14 宜武门公共绿地场景(作者摄)
(照片标号与图4-13中地点标号相对应)

(1)调整对申请者的接纳标准。 如通过调节进入场所的门票价格、 商品的消


售价格、 调节学校的录取分数等办法控制进入场所的人数。
(2)调节场所容量。 改变物质环境特征(如场所大小和平面布局)、 增减服
102 务人员(执行者)人数和工作时间。
第四节 行为场景理论

(3)调节场所成员的逗留时间。 如商场加强识别性, 使顾客能迅速发现商品


目标;在顾客过多时增加出口以减少在场内滞留的人员。
三、 场所的生命
场所在一定时间阶段内具有稳定的物质环境特征, 支持着某些固定的行为模
式。 但从长远来说又不是一 成不变的, 它也是 一 个有生命的整体, 和人 一 样具有
生、 老、 病、 死等生命现象。 社会的变化、 人员配备状况直接影响着场所的生
命。 最近对美国西部小镇行为场景的研究发现, 由千年轻人出走, 留守居民的老
龄化, 许多场所面临人员严重不足的局面, 巴克早年所观察到的许多场景已不存
在 有的邮局、 学校等公共场所不得不关闭, 有的场所改作他用(Carolyn
Norris-Baker, 1999)。 正因为它有生命特征, 我们应该尊重其存在的合理性和
必然性 - —

尊重场所的物质特征、 尊重其中活动的人, 同时也尊重它自然而然发
生的变化。
我国已步入技术飞速发展, 社会迅速变革的时期, 人们对场所的需要也在不
断变化。 原有的 一 些场所, 有的衰退了, 有的消失了;有的虽然环境特征未变,
但其中的使用者和活动内容变了;有的经过改头换面、 内部装修, 派上了其他用
场。 例如随着城市婴儿出生率的降低和老年人口的迅速增加, 以及现代中青年工
作与生活负担的加重, 城市幼儿园出现过剩, 而另一方面养老院却供不应求, 千
是 一 些幼儿园在接受幼儿的同时也开始接受老年人, 有的干脆改成了养老院;
又如, 有的城市旧仓库经装修改成艺术家工作室;未完工废弃的写字楼改建成
小户型单身贵族公寓 …… 。 因此, 如何利用老旧建筑, 如何将废弃的场所或半
截工程加以改造利用, 使它们获得新生, 便成为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课题。 沿着
时间维度观察和研究场所物质 环境与其中的行为现象, 了解哪些场所需要发
展, 哪些场所需要控制, 哪些场所需要更新或改造, 应该成为环境—行为研究
者的重要任务之 一 , 也是投资者和经营者应该掌握的重要信息。 设计者和管理
者如果不经过认真观察和分析,单凭良好的主观愿望或者跟随社会风尚, 对原有
场所的物质特征擅自改变、 或盲目投资建设新场所, 都有可能造成场所生命的损
伤甚至夭折。
例如有人用心良苦, 在苏州投资10亿元、 占地50余万平方米, 修建了亚洲

最大 的高科技游乐园 -—- 苏州福禄贝尔科幻游乐园。1996年10月18日 福禄
“ 一 “
贝尔 开张了, 然而不满 周岁, 到1997年 9月30日, 名噪一时的 福禄贝尔

科幻游乐园 就夭折了。 游乐园如此快倒闭, 策划失误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据该
一 “ ”
园 位行政处管理人员说, 业主对 福禄贝尔 客流量的测算是每天12000人
次,据说是根据迪斯尼乐园每天的客流量推算出来的, 乐园所有的设施和人员配
置均照此投入。 而实际上, 每天客流量达到2000人就已经是上上大吉了。
“ " “
就在 福禄贝尔 倒闭后不到一年,1998年 7月30日南京 西游记艺术

城 贴出了停业告示。 这个三年前投资兴建的艺术城也曾热闹了一阵, 但只火了

3个月就不行了。 据 一 位副经理坦言相告, 游客太少, 天七八个, 有时一天一

"昌
个也没有。“不开门每天要亏 9000元, 开门则要亏1. 5万元。”据悉, 全国同类
景点有 800余处, 大多经营不景气。
第四章 环境—行为关系的理论

四、 研究行为场景的现实意义
巴克研究的特点是对真实环境中自然发生的行为采用现场观察的方法, 将所
观察到的实际使用情况和预想的情况加以比较, 从环境的牛态特征与使用者群体
的行为现象相互依存的关系进行分析, 这对于改进场所绩效和提高使用者的满意
度都具有现实意义。 巴克的场景理论与吉布森的生态知觉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环
境设计与环境管理不仅应该认真考虑外显功能, 其潜在功能也绝不能忽视, 尤其
潜在的危害更不可掉以轻心。 例如有的居民区见缝插针地设小卖点, 虽然方便周
围住户购买日常生活用品, 但它同时也成为居住区的 一 个噪声源、 垃圾污染源和
丑陋的俯视景点。 甚至有些部门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 在居住区设卡拉OK餐
厅, 破坏了居住区应有的和谐与宁静, 人为制造的社会矛盾给居民带来无尽的烦
恼。 又如大型医院的候诊行为、 火车站的卖票与候车行为、 商场购物行为、 娱乐
场所的娱乐行为、 风景区的旅游行为、 街头绿地的休闲行为等都可以从生态理论
的角度讨论与分析空间和人流的组织, 这对千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 改善场所绩
效都是切实可行的途径。
行为场景是人类环境中最贴近生活的小尺度系统, 它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

个人的行为。 众所周知, "盂母三迁 就是为了选择一个有利于幼儿成长的环境。
本来适合于 一个使用者群体的物质环境, 如果换成另一个使用者群体来使用, 环
境中的某些生态特征就可能失去了它的功能意义, 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这些特征
可能会萎缩、 消失甚至被改变。 因此, 物质环境与杜会环境总是在相互作用的过
程中发展和变迁着, 向环境的设计者和管理者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 行为场景理
论也为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 为建筑环境的使用后评估, 在理论和方法上奠定了
基础。 正如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一样, 好的环境设计同样也来源于生
活。 世事洞明皆学问, 平时留心观察和体验生活的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必会从中
获得大量有益的启发。

1:“
第五章 噪声、 拥挤和空气污染

现代城市中的许多问题, 如噪声、 拥挤、 空气污染、 光污染等都可被看做背


景应激物, 尽管其强度远不如灾变事件和某些个人应激物, 但由千它们在环境中
的普遍存在和长时间作用, 对人的危害不可低估。

第一节 噪 声

在各种背景应激物中, 对噪声的研究最容易, 也研究得最多最充分。 而且,


有关噪声研究的结论, 不仅仅适用于噪声问题, 也同样适用于其他背景应激物。
一、 噪声的定义
噪声并非指所有的听觉刺激, 自然界中的声音, 如鸟声、 蝉声、 虫声、 雨

声、 涛声等对听觉正常的人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 虫
“ ”
鸟之声反添静境, 给人以 有闻无声 的感觉。 全然无声并不能使人感到安静,
而是死寂, 甚至会令人产生堕入地狱的感觉。 例如, 曾有建筑师为柏林一家航空
公司设计建造了 一 座办公楼, 为防止飞机噪声干扰, 采用了特别的隔声材料, 使
楼内安静异常。 但时间 一 长, 楼内工作人员便感到忧郁、 烦躁, 甚至有 一种莫名
其妙的恐惧。 于是, 有关方面只好又通过音响设备在楼内播放人们所需要的自然
声。。 有研究认为, 风吹树叶的沙沙声、 鸟鸣声、 小猫被抚摸时低沉的打呼噜声
等等, 不仅赏心悦耳, 而且有治病效果, 现在这类声音已被制成微型磁带用于
医疗。
从以上讨论似乎可以认为, 噪声是人制造出来的声音, 但这只说对了 一 半,
并非所有人为的声音都是噪声。 例如, 车站、 码头的汽笛声、 马达声, 闹市区的
各种叫卖声, 非但不令人反感, 反而强化了车水马龙繁华的市井气氛。 又如, 教
室里的琅琅读书声强化了学习求知的气氛, 学术会议激烈的争辩声强化了学术气
氛。 然而, 当你正在专心工作时邻居却大放音响, 再美妙的音乐对你来说都是多
“ ”
余的烦恼和干扰。 因此, 噪声最简单通俗的定义是 不需要的声音 、“不爱听的
士立“
户曰 o

二、 影响噪声评价的因素
和其他应激物 一样, 对噪声的评价也取决于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 包括物理
因素、 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 具体体现为响度、 可预见性和控制感。
( 一 )响度
把 一 个声音定义为噪声, 首先要听到这一声音。 声音越响, 就越引起人的注

O 陈四海人类离不开自然之声. 大众健康, 1989 (9) 。 偏


第五章 噪声、 拥挤和空气污染

意, 引起的唤醒水平和应激水平也越高。 测量声音响度级的仪器为声级计, 读数
称为 声级 , 单位是 分贝 (dB)。 在声级计中设有A、 B、 C、 D四个计权网
" “ “ ”

络, 分别表示为dB (A)、 dB (B)、 dB (C)、 dB (D)。 根据人耳的感觉特性,


通常多使用A网络。 图5-1表示相应dB (A) 噪声的听觉效果。 我国《环境噪
声污染防治法》规定: 以文教、 住宅为主的是 类标准区, 白天的最高噪声不得

超过55dB, 夜间不得超过45dB;城市交通干线两侧的四类标准区, 白天不得超


过70dB, 夜间不得超过55dB。

通过扩音器讲话的最高声 130 痛阀

距 60m 的喷气飞机起飞 120 人的声音的最高值 , 感觉闽限


迪斯科舞会
距 0.9m 的汽车喇叭声 、 摇滚乐 110

越野摩托车
气钻、摩托车、距 0.15m 的叫喊声 100

地铁车站
割草机、距 15m 的载重卡车 90 听8h后引起听力损伤
距 15m 的气动工具
地铁列车 80
(
V)gp

距 15m 的货运列车
立体音响、距 15m 的高速公路 70 影响使用电话
喧闹的办公室、距 6m 的空调器 60

距 15m 的轻型交通工具
一般谈话声、雨声 50 安静
起居室
卧室 40

图书馆
钟表滴答声、距 4.5m 的耳语 30 很安静
安静的花园、树叶沙沙声
播音室 几乎听不到声音
听觉阖限

图5-1 常见噪声分贝数及其听觉效果

确切地说, 人对环境中特定噪声的感知效果同对图形与背景的感知一样, 除
受其响度的影响之外, 还取决于该噪声与背景噪声的对比强度。 在喧嚣的闹市
中, 人们对一 般的声音不那么敏感;而夜深人静即将人睡之际, 窃窃耳语或水龙
头的滴水声都有可能成为于扰性的噪声。
(二)可预见性
对于不太响的恒定不变的噪声, 如房间内的空调器、 附近变压器的嗡嗡声比
较容易适应, 时间久了常常听而不闻。 规则的周期性的爆发声则比恒定不变的声
音难以适应, 最让人难以适应和忍受的是那些无规则的不可预见的非周期性爆发
"幛 声: 例如楼上楼下左邻右舍不加控制的音响声、 室内装修的敲击声、 附近工地的
第一节 躁声

施工噪声、 房前屋后割草机发出的阵阵轰鸣声等。 因此, 不能单纯以响度评价噪


声的危害。 图5-1显示, 卧室的噪声级限制是40dB, 轻声耳语虽然只有 30dB,
但因不规则、 不知道说话人何时开始何时停止, 颇引人注意, 常常使人烦躁不
安, 干扰同室的人难以入睡;而自然的风声、 雨声, 虽然高达50dB, 但因为是
相对比较连续的自然声, 容易成为不引人注意的背景噪声,对夜间睡眠的干扰反
而没有耳语声严重, 甚至还可起到催眠曲的作用。
(三)控制感
对千是否将所面对的应激物评价为威胁, 有无控制感具有重要的影响。 如果
有办法停止或隔离噪声, 即使你不 一定真的采取停止或隔离的行动, 噪声所引起
的烦恼也会明显减少。 关键在千, 具有这种能够控制的感觉, 就可以大大缓解噪
声所引起的烦恼和应激。
以上三种因素可能以任何组合形式出现, 其中响度高、 不可预见、 不可控制
的噪声对人的不利影响最 大。 然而不幸的是, 日常环境中正是这类噪声无处不
在, 无孔不入, 也根本由不得人的耳朵。 交通噪声、 施工噪声、 商业噪声、 邻居
的生活噪声等等, 时时干扰着人们的生活, 因此也成为城市居民生活中关注的热
点问题之一。
影响噪声评价的 研究中, 关于响度、 预见性和控制感的结论不仅适用千对噪
声的评价, 也适用千其他环境问题。 对于任何环境应激物,除客观上尽量减少其
强度之外, 设法提供预见性和控制感是对受害者成功应对的有力支持;而对于违
法行为的隐蔽性监控, 不定期的突击性抽查, 没有预测感和控制感对违法者则形
“ ”
成最大震慑, 而且这种 不定性 所引起的唤醒效果也最能使他们长记性。
三、 噪声对行为的影晌
( 一)噪声与助人行为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 心境愉快时比不 愉快时更愿意帮助别人。 噪声会引起不
愉快的心境, 因而也影响助人行为。 下列两项实验验证了以上假设(Mathews
& Canon, 1975)。
在 一项实验室研究中, 分别让被试者暴露于48dB的正常噪声、 通过隐蔽的
扬声器传送到实验室的65dB及85dB的白噪声。 每 一 实验都安排 一名助试与被
试者同时在场, 并佯装正在阅读杂志, 在他膝上还放着另外一些书刊报纸。 几分
钟后, 主试召唤助试, 助试站起来时报刊恰好散落在被试者面前, 被试者是否帮
助拾起, 就是对助入行为这 一因变量的度董。 实验结果显示, 在响亮的噪声中助
人行为明 显减少: 在正常噪 声 中 助人 的 被 试者占72%;65dB时占67%; 而
85dB时仅占37%。
另 一项为现场实验, 该项研究中, 助试在下汽车时散落了 一 箱书。 为了暗示
需要他人帮助, 在半数实验场合中助试在自己手臂上戴了一个石膏模;而另一名
助试则在附近用割草机发出不同的噪声。 低噪声条件下, 即 割草机不开动时, 测
得来自正常环境的背景噪声为50dB;高噪声条件下, 开动未装消声器的割草机
发出87dB的嘈杂声。 分别在两种条件下让被试者从助试旁边走过, 观察有多少
人停下来帮助助试拣起散落在地上的书本, 以此作为助人行为这 一 因变量的度 “”
第五章 噪声、 拥挤和空气污染

80% 量。 结果如图 5-2 所示, 当助试未戴石膏模

80 70 60 50 40 30 20
时(表示不 需要帮助), 噪声对助人行为几乎

茹尔肛运盎定还把 袖芯距
没有影 响; 而戴上石膏模时(表 示极需帮
助), 响亮的噪声会使助人行为的出现率从
80 %减少到 15% 。 显然, 噪声导致被试者忽
视了那些表明他人需要帮助的暗示。
谢罗德和唐斯 (Sherrod & Downs,
1974) 所进行的研究证明, 对噪声的控制感
同样会影响助人行为。 研究中安排被试者参
低噪声高噪声
加一 项校对任务, 并同时监听一系列随机数
不需帮助 极需帮助
字的录音。 实验提供了三种条件:数字录音
图5-2 被试者提供帮助的百分数
与噪声级和求助者需要的关系 叠加于令人愉快的海浪拍岸声;复杂的噪声,
(Adapted from Mathews and Canon, 1975) 即数字录音与 一 连串爵士音乐及朗读散文的
声音叠 加;提供控制感, 即利用与复杂噪声
相同的录音, 但告知被试在需要时自己可以终止令人分心的噪声。 三组被试者分
别在三种情境中校对 20 分钟后离开实验室, 这时有人( 助试)走向前来请求被
试者帮助填写另 一 项研究的表格。 结果显示, 自愿提供帮助最多的是暴露于海滨
声响的被试者; 在复杂噪声的 两组被试者中, 具有控制感的 一 组提供的帮助
较多。
(二) 噪声与绩效
噪声对绩效的影响不但取决于响度、 可预见性和控制感, 而且还取决于个人
的适应水平和 任务的性质。
根据耶尔克斯 - 多德森定律和唤醒理论, 噪声所引起的恰当水平的唤醒可以
提高任务绩效, 而过高水平的唤醒则会妨碍任务绩效。 实验室研究发现, 90~
llOdB 的噪声对简单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的绩效没有不利影响, 而同样响度又不可
预见的噪声会妨碍需要集中注意的任务、 记忆任务、 同时完成两种活动的复杂任
务。 研究还发现 (Glass & Singer, 1972) , 对千那些 自己认为能控制噪声的 人
来说, 噪声对绩效的影响也明显减小。 还有人发现, 声爆的录音会引起需要高度
集中注意的工作出现暂时的差错。 从环境负荷理论解释, 噪声越是 不可预见, 越
容易引起人的注意, 因此对绩效的干扰也越严重。

噪声对绩效的干扰不仅表现在它的直接作用, 还表现在它的后效。 些研究
者 (Glass et al., 1969) 让被试者暴露千 不可预见、 不可控制的 108dB 的噪声
25 分钟之后再去执行两项 任务。 第一 项 任务是尝试解答实际上无解的难题(图
5-3), 解题尝试所坚持的时间作为耐挫力指数。 第二项任务是校对一 份手稿, 要
求被试者非常细心并集中注意。 然后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对照组 在执行任务

前, 组未受噪声干扰, 一
组暴露千可预见的噪声, 另 一 组暴露千可控制的噪
声。 结果表明, 实验组的被试所显示的 耐挫指数仅为其他对照组的 1/2 至 1/3;
校对任务也出现了相当多的错误。 显然, 噪声后效的严重性不亚千直接暴露千噪
句, 声时所产生的影响。

第 节 噪声

110 言语交往不可能

100

气`
(
90

笔)佃誉麒世
0
8
0
7
60

40
0 10 20 30
有解 有解 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距离(英尺)

图5-3 难题举例:要求一笔画出上述图形 图5-4 噪声级、 人际距离与交往效果


(Adapted by Glass & Singer from Feather, 1961) (Adapted from Miller, 1974)
注: 1英尺=0. 3m

(三)噪声与交往
强背景噪声可以掩蔽人的谈话声而引起交往的困难。 听清谈话的困难程度一
方面与背景噪声的频率和振幅有关(噪声越响, 与谈话的频率越接近, 干扰就越
厉害);另 一 方面与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距离有关(图5-4)。 需要言语交往最
多的场所是学校, 因此最易受噪声干扰的也是学校。
有人曾就噪声对学校的影响做过一 项调查0, 调查对象是北京丰台区成寿寺
中学。 该校教学楼距干路边30m, 干路通行车辆以拖拉机、 卡车为主, 每小时车
流量600~1000辆。 临干路教室在关窗情况下测得噪卢级60~70dB (A), 比学
校里安静的教室内高10~20dB (A)。 在噪声干扰下, 教师必须用力喊着讲课,
测得教师讲课的声级达65~76dB (A)。 学生常常 听不清老师的讲课内容和提
问, 老师必须多次复述。 当学生回答老师提问时, 教师还得走到回答问题的学生
面前, 听清后再向全班同学扩大。 噪声干扰 也使学生注意涣散, 学习成绩下降。
教师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心情烦躁, 而且许多人出现乏力、 耳鸣、 头痛、 失
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学生也反映有类似症状。
据1997年7月13H《长江日报》报道,广州市民对噪声的投诉与日俱增。
位千环市东路的一 间小学, 附近有两条高架路通过, 其中最近处距该校不到5m,
该校的噪声平均高达64dB, 学校只好在每间教室安装扩音器和喇叭, 老师每人
配备 一 个话筒才能上课。
(四)噪声对健康的影响
人类早就认识到噪声对健康的危害, 听力损伤是长期暴露千高响度噪声的直
接后果之一 。 眼睛是继耳朵之后的又 一受害器官。 有资料表明, 当音响强度在

0 王绍汉. 关千城市交通噪声对中小学师生教学与健康影响的调查报告 . 环境保护,1985 (7)。 1•


第五章 躁声、 拥挤和空气污染

90dB以上时, 识别弱光反应的时间延长, 40%的人瞳孔扩大; 当达到115dB时,


眼睛对光亮度的适应性下降20%, 同时伴有色觉能力的削弱。
暴露于噪声还会增加应激, 从而引起 一 系列心理的和生理的疾病, 如精神
病、 高血压、 肠胃病、 胎儿畸形等严重后 果。 一
项研 究 (Abey-Wickrama et
al., 1969)比较了伦敦希思罗机场周围高噪声区和低噪声区的精神病发病率,
发现高发病率出现在高噪声区。
有人走访了北京二环、 三环路边的部分高层住宅住户0, 这些家庭大都是20
世纪80年代之后搬入新居的。 由千交通噪声干扰, 100%的居民都抱怨睡不好
觉, 许多 人不得不靠安眠药入睡。 由于长期缺乏睡眠, 白天昏昏沉沉, 烦躁不
安。 有些老人搬家后神经衰弱、 心脏病、 高血压病情加重。
噪声从多方面危害人的健康, 因此也损害人的寿命。 一
名美国记者采访一位

名叫拉普索的百岁老太太的长寿秘诀时, 这位老寿星不假思索地回答: "耳聋 。
四、 减少噪声危害的措施
( 一)降低交通噪声
城市中的交通噪声干扰应该是可以减少或避免的。 例如成寿寺中学教学楼面
临交通干路, 是因为当初规划部门片面强调街景而忽视教学功能造成的后果。 其
实中小学建筑造价较低, 立面不会多漂亮, 怎比得上绿地的美化效果呢?学校初
建时, 只 要在总体上加以合理布置, 将教学楼放在里边, 前面作操场, 沿街合理
绿化, 既美化了街景又免除了噪声对教学的干扰。 调查者提出的建议之一是:将
临街建筑转售给服务行业, 所得收入用于建新教学楼。 住宅区的交通噪声问题也
可以通过合理规划, 合理绿化, 尤其是乔木、 灌木、 花草的合理配置, 选择适当
的建筑造型和沿街墙体材料等综合处理加以解决。
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进行控制噪声的研究, 并制定了严格的
控制法和监测系统, 经多年努力, 已取得显著效果。 例如, 东京机动车数量是苏
州的600倍, 而东京的噪声与苏州差不多;东京的车辆数为北京的4倍, 但北京

的噪声却高千东京。 为了进 一 步防治交通噪声, 2003年5月巴黎率先绘成噪声
地图, 在噪声过高的地段加隔离墙, 建设减噪路面。 受巴黎启发, 到2007 年6
月30日, 欧盟所有人口超过25万的城市都将绘制噪声地图, 为城市噪声治理提
供直观而可靠的依据。 1996年, 我国也颁布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城市干
道设置了噪声监测装置, 并对交通工具本身加以改进和限制, 这标志着我国的控
制噪声污染工作进入了新阶段。
(二)限制施工噪声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市建设快速发展, 到处看到施工工地, 听到施工机械
的响声。 多年以来建筑施工噪声成为干扰居民生活的重要噪声源, 只有每年高考
时期才加以限制和管理。 而在 一 些发达国家, 非常重视施工噪声对居民的影响问

题。 例如英国有明文规定:“施工单位有义务保护公众远离噪声 , 政府要求施工


单位了解居民的作息习惯, 监控噪声, 尽可能减少对公众的干扰 ; 高噪声施工作

O 见1998年2月27日《中华周末报》, 文章作者陈晓凤。
第 一节 噪声

业尽可能在远离居民区的地方进行, 或在周围建隔离墙, 如一堆吸声的空集装箱


等, 施工到哪里墙就跟着建到哪里。
(三)治理商业噪声
插入居住区内的工业加工点或商业经营点, 表面上方便了居民H常购物, 实
际上不仅经营活动成为干扰居民正常生活的噪声源, 其门前还常常成为聚众喧闹
的场所, 破坏了居民区应有的宁静。 目前此类投诉越来越多, 暂时的制止与劝告
根本无济于事, 他们在生态上与居民的生活形成无法协调的矛盾。 只有政府机构
出面改变不合理的布局,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英国对商业噪声有 严格的规
定:娱乐设施每半年填写 一 份申请书, 要写明安装了噪声检测装置, 并将噪声记
录定时交相关部门审核, 一
旦被发现噪声违规现象便不再发营业执照。 即使符合
噪声标准的商业设施, 如果有人投诉, 也必须设法解决。 例如著名的杜莎夫人蜡
像馆, 因观众在街上排队造成的噪声超过 32dB 被居民起诉, 蜡像馆除向居民道
歉外, 还派人维持秩序, 并开放大厅供观众排队等候。
(四)控制生活噪声
居民本身的生活噪声更直接地威胁着居住区环境的安宁和邻居之间的和睦。
据 2000 年 11 月 18 日《楚天都市报》报道, 一
位不堪忍受相邻麻将室噪声干扰
的成都市民, 因问题在居委会得不到解决而诉诸法庭。 这场麻将官司轰动了成都
市, 也引起了全国许多读者对原告的同情因为类似现象在国内城市普遍存在。
受噪声干扰的人丝毫没有控制感和预测性, 只能被动忍受, 无名孽火油然而生。
“ "
常言道 百万购宅, 千万择邻 , 现在的居住环境中, 前后楼门对门、 窗对窗的
情况常有, 楼上楼下左邻右舍不是共用一块楼板, 就是共用一堵墙壁, 生活噪声
造成干扰的机会无时不在一一 家用电器发出的声响、 家务活动引起的振动、 空调
器及金属雨篷安装不当引起的噪声、 高声喧哗、 孩童嬉戏、 爱犬狂吠等等。 这些
“ ”
日常生活中的邻居之间的冲突恐怕不亚于 生活事件应激量表 中第 30 项 __

在工作单位与上司不和的应激后果。 我们自称文明礼仪之邦, 但往往在乎的是大
礼大仪, 对日常行为细节疏于检点;重朋友义气, 但缺乏公德意识。 道德教育提
倡的是奉献, 只有法律约束才能守住道德的底线。 在法律意识比较强的一些国
家, 国民心目中合不合法比合不合理更重要。 对邻居的噪声干扰无须亲自出面伤

和气, 只要报警, 几分钟后警察便会上门干预。 一些国家还规定了生活中的 不

许时间 -—比利时规定晚 10 点后不许弹奏乐器, 从晚 10 点到第二天早 8 点不
许打扫卫生;德国规定下午 1~3 点、 晚 8 点到次日早 8 点不许弹奏乐器, 音响
设备音量要放小, 晚 10 点后不准大声说话;法国规定晚8点至次日早7点禁止
小孩吵闹和游戏;瑞士规定公寓居民晚 10 点后不准洗淋浴。 在标榜自由的杜会
里每个人有这么多的不自由, 真正的自由不等于放纵, 在 一个法制严明的社会中
人人养成自律的习惯, 才会有大家共享的大自由。
(五)不容忽视的低频噪声
据 2003 年 4 月 27 日《武汉晚报》报道, 汉口某小区一栋楼内的 10 多户居
民近来睡不安神, 但检查噪声分贝数又未超标, 大家百思不得其解。 经环保人士
多方勘察才发现, 原来 一 位居民把养鱼缸的供氧器挂在墙上, 其振动发出的低频 111
第五章 噪声、 拥挤和空气污染

声搅得四邻不安。
人耳可听到的声音为ZO~ZOOOOHz(详见图1-3), 其中500Hz以下称低频
噪声, 这些噪声主要来自安装在楼内的变压器、 水泵、 电梯、 迪斯科舞厅的鼓声
和跳舞的脚步声等。 尽管耳朵不容易听到低频噪声, 但因为多由振动引起, 衰减
缓慢, 故能穿墙透壁长距离传播。 尤其夜深人静要入睡时, 这种振动会通过墙
壁、 楼板、 床铺、 枕头传递到耳朵, 令人莫名其妙地心神不宁。 而且低频噪声与
人体生理频率接近, 会引起交感神经紧张, 心动过速, 血压升高, 内分泌失调,
长期干扰容易造成神经衰弱、 头痛、 失眠等慢性损伤。 为防止这种低频噪声对居
民的损伤, 楼内有振动的设备应有减振措施, 并尽量脱离主体建筑安装在楼外。
据说此类问题已经引起环保部门重视, 并正在制定新的噪声监测标准。
噪声控制水平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市民的公德意识。 几年以来, 我国各
种媒体记者不辞辛苦明察暗访, 频频对扰民的噪声源予以曝光。 目前一些城市也
开始对噪声问题予以重视, 例如武汉市环保部门对中心城区210平方公里范围的
各种噪声进行了监测, 并准备对重点区域和路段进行联合执法加以整治。 最近,
我国新《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 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处警告, 警告
后不改正的, 处200~500元罚款。 一句话, 希望社会越来越和谐, 我们的家园
越来越宁静。

第二节 拥 挤

一提到拥挤, 自然会首先想到人口高密度。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 年代初,


心理学家曾就高密度对动物的影响进行过充分的研究, 主要研究对象是老鼠。 他
们为老鼠提供了理想的生活环境, 然后进行观察。 发现雄鼠开始建立领域, 并在
其中与雌鼠交配;雌鼠筑巢、 生仔、 哺育幼鼠;幼鼠断奶、 长大, 开始阶段一切
顺利。 然而, 当老鼠增加到 一 定数目时, 它们的行为就随着数目的增加而越来越
变得怪异: 大多数雄鼠不再有效地起到保卫领域和繁衍后代的作用, 大多数雌鼠
也不再很好地起到生育和养育的作用, 因此出生率下降, 幼鼠死亡率极高, 行为
混乱, 甚至同类相残。 心理学家卡尔霍恩(Calhoun)称这种现象为行 为 堕 落
(behavioral sink), 并认为在一 定面积内动物的数量超过该种动物能维持正常社
会组织的能力时, 动物群体自身就会发生不平衡, 从而导致行为堕落现象。 由于
当时尚未对人类进行直接的研究, 他的术语和观点便迅速流行并用来描述人类环
境和行为。 后来随着与人类有关的资料的积累, 发现人类对高密度的反应除动物
性 一 面之外, 学习与认知过程、 文化、 人格等因素在决定空间需要方面也起着重
要作用, 人类的社会行为更加复杂和多变。 现在一致认为, 动物的研究具有重要
意义, 但研究结论不能简单直接地推广应用于人类。
—、 高密度对人类的影晌
密度是 一 种客观的实际状态, 可以用某种方式度量。 社会学家曾使用过内密
度<inside density)和外密度(outside density) 的概念。 内密度指每一房间或
112 每幢住宅中居民的人数, 外密度指每英亩中居民、 住宅和建筑物的数量, 其中,
第二节 拥挤

以每 一 房间的人数定义的内密度似乎更直接影响人际关系和行为反应。 由于上述
密度的定义给研究带来许多不便, 后续的研究又提出了便于实验操作的社会密度
(social density)和空间密度 (spatial density)概念(Baum & Valins, 1977;
Paulus, 1980)。 改变社会密度, 即 物质空间不变, 改变使用这 一 空间的人数。
改变空间密度, 即使用空间的人数不变, 改变物质空间的大小。 对两种不同密度
的操作所造成的情境变化会引起截然不同的情感和行为反应。 显然, 社会高密度
比空间高密度会引起更明显的不良反应。
(一 )短期拥挤的研究

长期拥挤的研究需要了解长期的、 自然发生的高密度环境中人的反应。 般
来说, 这类研究属于相关研究(correlational research)。 短期拥挤更有可能进行

实验研究。 般做法是, 研究者随机分配被试者到空间密度与社会密度不同的场
景中, 停留时间短的30分钟, 长的几小时。 尽管因实验时间的短暂及情境的人
工特性限制了将研究结果推广到真实环境中长期拥挤所体验到的问题, 但这些实
验是理清诸多人口统计变量和情境变量的惟 一 途径, 因此仍具有重要价值。 而在
长期拥挤的大多数现场研究中, 上述变量往往混乱不清。 短期实验研究中最普通
的因变量是情感或情绪反应、 任务绩效、 社会行为。
1. 高密度与情感反应

般认为, 高密度会引起普遍的消极情感反应, 然而实验结果与这一 假设并
不完全 一 致。 在改变空间密度的实验中, 男性被试报告, 在高密度时比在低密度
时体验到更多的消极心境;而女性则相反(Freedman et al., 1972), 能彼此友
好相处, 以比较合作的方式对待拥挤的情境(图5-5)。 而且有证据表明, 对女
性来说, 空间高密度并不引起新的心境, 只是对原有的心境起着强化作用。 对千

空间高密度造成的这种性别差异, 些心理学家认为, 这反映了男性具有更强的
竞争性社会倾向, 女性具有更合群的社会倾向。 在社会高密度的研究中, 男女都
同样反映出消极的心境。 以上研究结果说明, 社会密度与空间密度以不同的方式
影响着人的情感体验, 这 一 差别对拥挤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消极情感 18


10 尸
9�
8仁 (7.32)
7尸

5仁
(5.81)

4J

积极情感/三五一�密度

图5-5 空间高密度和低密度件下对男性和女性情感

“3
状态的评价, 较高得分为更消极的情感
(After Ross et al., 1973)
第五章 噪声、 拥挤和空气污染

2. 高密度与攻击性
在公共汽车上, 在车船售票处, 因 拥挤而吵嘴打架是司空见惯的现象。 因
此, 高密度导致攻击性似乎也是不争的事实。 实验显示, 增加空间密度时, 男性
的攻击行为随之增加 , 而女性则不发生类似现象。 如果空间不受限制, 仅仅是出

现过多的人, 人们往往采取退缩而不是攻击行为。 以上事实说明, 攻击性是 个
与空间大小有关、 而不是由千 过多的人存在而引起的问题。

有人对儿童的实验发现, 如果 孩子比玩具多, 每个孩子都想得到 个玩具,
在玩具不够分时, 提高空间密度 可能引起攻击性 (Rohe & Patterson, 1974) 。
这一现象又说明, 高密度引起的攻击性与资源的多少及其分配有关。
3. 高密度对任务绩效的影响
高密度对 绩效的影响也是我们所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 , 因为这 一 问题的答案
对 所有类型的生活空间和工作空间的设计都 具有重要意义。 早期的研究大多针对
简单任务, 发现无论空间高密度或社会高密度对任务绩效都没有影响。 后来针对
复杂任务的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Paulus et al., 1976) , 如表 5-1 所示, 社会
高密度和空间高密度都会导致复杂迷津任务绩效的降低, 而且在社会高密度条件
下更为显著。 高密度对简单任务与复杂任务具有不同影响的结论与唤醒理论中耶
尔克斯 - 多德森定律十分吻合。 作为应激物, 拥挤所引起的唤醒水平的高低对简
单任务和复杂任务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社会密度和空间密度与迷津绩效的错误发生率(%) 表5-1

空间低密度 34. 20 社会低密度 32. 13

空间高密度 37.44 社会高密度 39. 50

(Based on date from Paulus et al., 1976)

还有人提出 (Heller, Groff &. Solomo!1, 1977) , 拥挤的许多研究只着重于


场所的物质特性, 而忽视了作为高密度场所典型特征的各种人际接触。 在有些研
究中, 被试只顾忙千任务, 以致相互接触减少到最低限度, 这种实验方案不大可

能发 现高 密 度 对 任 务 绩 效 的 影 响。

O

他们 的 研究证明, 只有在高密 度 和
茹尔皿致片尽把 割杰出

被试者之间 相互接触共同作用的条
Z

件下, 才会 发生任务绩效降低的现
l
0

象;被试者不频繁接 触 的高 密 度 场
所不会 引 起任 务 绩 效 的 降低(图
5

5-6)。
(二)长期拥挤的研究
长期拥挤的研究比较难于进行,
高密度 低密度
接触多接触少 接触多 接触少 在过去 20 年中, 环境心理学家主要
图5-6 在相互接触情况下高密 对两种居住环境一监狱和学校宿
度才会引起任务绩效降低 舍施加一些控制条件, 然后观察被
114 (Adapted from Heller, Groff&. Solomon, 1977) 试者的反应。
第二节 拥挤

1. 监狱拥挤的研究 700 4.0

监狱生活的安排为密度的研究提
供了便利条件, 因为被试者大多数情 600

0
3

茹Y 匕 囡Y归啦
况下没有选择的自由, 很多人生活在
500
紧张而又无法逃避的高密度环境中。

0}
2
如果高密度会导致消极的情感和不愉
400
快的唤醒, 那么居住在高密度环境中
必然对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保罗斯、 1.0
300
麦凯恩和考克斯 (Paulus, McCain,
& Cox, 1978) 利用档案和他们自己 200 0.0
1955 1961 1969
收集的资料对 10 所不同的监狱进行了
研究, 结果发现, 关押的 人 数越多, 匿总人数

犯人高血压、 精神病等发病率越高,
E二]死亡率
死亡率也越高(图 5-7) 。
图5-7 监狱中人数增加时死亡率提高,人
2. 学校宿舍拥挤的研究
数减少时死亡率降低。排除暴力致死等因素,
大 学宿舍也是可以用来研究拥挤
死亡率与人数的相关系数为0.81
的大实验室。 与在押犯人相比, 学生 (Based on data in Paulus, McCain &. Cox, 1978)
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控制, 大多数
研究集中于住在不 同类型宿 舍中学生之间的差异。 鲍姆与瓦林斯 (Baum &.
Valins, 以分配住在成套宿舍和住在走廊宿舍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走廊
1977)

式宿舍中, 同楼层的34名学生共用一间浴室和一间休息室;而成套宿舍中只有
4 至 6 人共用 浴室和 休息室(图 5-8) 。 所 有的学生均两人共用一间卧室。 尽管上

图5-8 走廊式宿舍(上)和成套式宿舍(下)的平面布置
(From Baum &. Valins, 1977) 115
第五章 噪声、 拥挤和空气污染

述两种宿舍人均使用面积和每一楼层的使用人数都相同,但居民日常经常碰到的
人数有明显的差别。
在走廊式宿舍中, 居民之间不得不时常进行不必要的接触, 感到既多余又不
方便, 因而更多地显示出回避他人的倾向。 彼此极少交往和建立友谊, 多数人报告
他们的朋友不在本楼层内。 尽管他们在不与他人发生冲突时完成任务较好,但与他
人合作完成任务时 比成套式宿舍的居民差得多。 然而鲍姆与瓦林斯发现, 当有小群
体存在时, 常常会减少走廊式 居住生活对群体成员所带来的许多消极影响。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 尽管走廊式宿舍与成套式宿舍人均居住面积相等,但
走廊式宿舍的学生 比成套式宿舍的学生感到 更加拥挤, 成套式宿舍的布局有利于
居民建立群体, 有利千团结和生活协调, 因而减少了拥挤感。
关于密度与助入行为的关系, 研究一致发现, 密度增大会导致助人行为的减
少。 例如, 比克曼等人(Bickmen et al., 1973)对高密度、 中 等 密度及低密度
宿舍楼中的亲社会行为进行了比较。 他们把一批贴好邮票写明地址的信封丢在宿
舍楼里, 通过信封被检起并放到邮寄处的数量测量助人行为。 结果表明, 被寄出
的信封在高密度条件下占58%;中等密度条件下占79%;低密度条件下占
88%。 在另 一 项研究中, 乔根森和杜克斯(Jorgenson & Dukes, 1976)通过观
察自助食堂就餐者服从亲社会性质的要求(印在指示牌上)而将餐具放回指定地
点的行为, 了解社会密度对服从情况的影响。 结果发现, 在高密度时就餐者很少
遵守这一 规定。
3. 住宅 环境拥挤的研究
住宅是与我们生活质量关系最密切的环境, 然而由于它是私密性最强的领
域, 也是最不好研究的问题, 因而这方面的资料很少。 仅有的一些实验 研究显
示, 居住在高密度家庭中的儿童与居住在低密度家庭中的儿童相比, 他们的任务
绩效和控制能力都较差 , 表现出 更明显的习得 性失助 倾 向 (Rodin, 1976)。 社
会学相关研究也显示内 密度与疾病相关, 与社会低密度宿舍的居民相比, 社会高
密度宿舍的居民去医院就诊的次数更多(Baron et al., 1976),但没有迹象显示
外密度与疾病相关。
尽管这方面的研究资料甚少,但很多人在这方面曾有过深刻的体验。 以大家
都熟悉的北京四合院为例, 看看近半个世纪以来所 发生的变迁, 就足以说明社会
密度与居民行为之间的关系。
传统概念中的四合院给人的印象是庭院深深, 然而这样的四合院多数早在
20世纪40年代已不存在。 其中一些比较体面的, 有的成为机关办公场所, 有的
经过改善室内设备成为官邸。 其中的绝大多 数, 已由三教九流杂居取代了原来长
幼尊卑组合的大家庭。 但早期由于社会密度较低, 院内仍旧保留着原有的物质环
境特征。
20世纪60~70年代, 随着各户人口的增加, 内密度 和社会 密度都明显提
高, 出现了多代同堂, 甚至 一家老少 同挤 一 间斗室的情境。 尽管同院各户彼此照
应, 幼儿游戏, 老人聊天十分方便, 但家庭不和, 邻居之间 相互干扰, 纠纷不
116 断, 吵架对骂时有 发生, 拥挤吵闹的环境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习和成长也极为 不
第二节 拥挤

利。 为了扩大室内空间, 多数住户将正面的墙向外推移, 院内屋前的廊子都变成


了室内面积。 然而这对拥挤的居住环境改善不了多少, 于是 一 些人家自己动手,
秦砖汉瓦、 洋灰土还, 就地取材, 因陋就简大兴土木。 尤其 1976 年唐山大地震
之后, 院内见缝插针搭建了许多抗震棚, 后来经加固改造, 或作住所, 或作厨
房、贮藏间, 院内只留下了供人穿行的巷道, 到处是小房子, 到处是人。 尽管后
来搬进楼房单元住宅的 一 些居民、 尤其是老年人对当年的四合院具有某种怀旧情
结, 但如果真的重新选择, 恐怕没有人愿意再回到那拥挤不堪、 喧闹嘈杂的环境
中去。
二、影响拥挤感的其他因素
( 一 )个人差异
(1)性别差异: 如前所述, 对千社会高密度的反感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而
对于空间高密度男性比女性更加敏感。
(2) 人格特征: 有人发现, 内在人格者(认为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的命运)比
外在人格者(认为事件由外力所控制)对拥挤表现出更强的耐受性 (Schopler &
Walton, 1974; Schopler et al., 1978) 。
(3)文化、 生活方式的差异: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大小与拥挤感有密切关
系, 这方面的内容可参阅个人空间有关内容。 关千生活方式的影响, 加拿大埃德
蒙顿的 一 项研究 (Gillis, 1979) 发现, 喜欢户外休闲活动的人处在拥挤的建筑
物内时, 比偏爱其他活动的居民更容易体验到拥挤;经常离家外出, 或以看电视
为主要休闲方式的个人, 对拥挤引起的应激不太敏感。
(4) 适应水平: 具有高密度生活经历的人体验到拥挤的可能性较小, 例如日
本和香港的高密度居住环境锻炼了日本人和香港人对拥挤的耐受力。 但同样的结
论不能用千监狱, 有人研究发现, 监狱犯人关押时间越长, 对拥挤的耐受力就
越低。
(二)情境条件
在私密性和控制感能获得保证的暗示下, 高密度引起的拥挤感有可能减轻;
与处千次要环境(如饭店)相比, 处千主要环境(如家中)时对高密度更容易产
生拥挤感;其他应激物(如噪声、 难闻的气味等)同时作用会加剧拥挤感;工作
时比娱乐时也更容易体验到拥挤感。
(三)社会条件
和喜欢的人在 一 起比和不喜欢的人在一起体验到的拥挤感要轻;和熟人在一
起比和陌生人在 一 起体验到的拥挤感轻;在有组织的情境中比无序的情境中体验
到的拥挤感轻。
此外, 还有研究发现, 当3个人共用一间居室时, 常会发生两人亲密冷落第
3 人的局面 (Kelley & Arrowood, 1960) , 致使第 3 人感到孤立、 格外拥挤和缺
乏控制感。 即使上述情况没有实际发生, 彼此之间的猜疑或误解也可能造成情感
的隔闵与伤害。 后来的研究发现, 住在同一房间的3名学生都表现出消极的心
境, 增加了有关健康的抱怨, 降低了绩效 (Baron et al., 1975) 。 中国民间谚语

“三人误大事, 六耳不同谋 , 也指出这种不稳定的3入群体的尴尬关系。 117
第五章 噪声、 拥挤和空气污染

(四)建筑因素
当房间面积相等时, 正方形房间显得比矩形房间更拥挤(Desor, 1972);具
有对外视野的房间比没有对外视野的房间显得宽敞;由墙壁、 重点色彩或适当的
光源提供的亮度会减少拥挤感;墙壁上的照片、 交通车厢内的广告等视觉转移物
也会扩大空间感(Baum&. Davis, 1976)。
三、 对拥挤的理论解释
拥挤是由高密度引起的 一 种消极反应, 因此高密度是引起拥挤的必要条件。
但并非所有的高密度都能引起拥挤感, 例如学术报告、 元宵节观灯、 春节逛庙
会, 要的就是人多热闹。 如果冷冷清清没有几个人, 那还有什么气氛?因此高密
度并不是拥挤的充分条件。 在什么情境下高密度才会被评价为拥挤呢?这一问题
可以从环境— 行为关系的多种角度加以解释, 我们主要从三种观点来说明产生拥
挤的原因: 信息超载、 行为约束和生态心理学。
( 一)信息超载

般认为, 环境负荷与城市大小相关。 城市越大, 经济越发达, 信息就越丰
富, 信息速率也越高, 机会越多, 社会竞争也越激烈。 为了适应这种高负荷的环
境, 人们总是把时间看得很宝贵, 日程安排得很紧张, 过着高消费、 快节奏的生
活。 而小城镇或乡村则相反, 信息量和信息速率都相对较低, 人们过着低消费慢
节奏的生活, 从不同地区居民说话与走路的速度便可以感觉到这种差别。
大城市物质与信息资源丰富, 机会多, 但空间资源贫乏, 因此也常常是人口
高密度的环境。 人们被动地接受许多不需要的视觉刺激、 听觉刺激、 触觉刺激、
嗅觉刺激、 以及人与人之间不得不应付的社会交往, 始终处千过度唤醒和信息超
载的状态;忙碌当中常常感觉时间过得太快, 不够用, 这就使人们常常忽略那些
次要的和微弱的信息。 而乡村或小镇慢节奏的生活则使人容易注意那些次要的和
微妙的信息, 甚至有时会感到信息不足, 需要寻找 一 些刺激。 正如王维的《鸟鸣
“ ”
涧》诗所云: 人闲桂花落,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边远的荒漠人与人的偶然相
遇会显得那么亲切;村庄或小城镇中人与人更喜欢打招呼;越是在人口稠密的大
城市越是显得人情冷漠。
(二)行为约束
如果高密度未妨碍人的自由和行为选择, 也不致引起拥挤感和应激反应。 只
有当高密度造成阻塞, 使人想进入某个场所因人太多而进不去, 要通过某段路程
因阻塞而过不去时, 才会感到拥挤而产生应激反应。 乘公共汽车上下班的人们,

每天都重复体验着人抢车, 车抢道的烦恼。 北京人把 别挤了别挤了我快挤成相
" 一
片了 的戏谑口语编成歌唱。 武汉人写了 首打油诗描述汉口武胜路塞车的情
“ "
境: 这边是汉口, 那边也汉口, 汉口到汉口, 路可真难走 。 环境拥挤、 交通阻
塞使人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时间和行为, 尤端耗费许多精力去克服难以预料的阻
力, 这对于本来就紧张忙碌的城市人进一步增加了时间的紧迫感。 当要求 一 些广
“ ”
州市民回答 最深恶痛绝的是什么? 时, 答案是 交通阻塞0。 一位市民反

“8 O 向熹, 李思坤 . 广州的天是灰色的天 . 南方周末, 1997.4.25 。


第二节 拥挤

映: 从广州流花路到五羊新城10km不到, 下班回家却要在路上折腾1. 5小时,


每月若以24个工作日计算,单是下班就要耽误36小时,再加上上班所耽误的时
间,结果是多么的惊人!这 一 问题几乎是所有大城市的通病。
(三)生态心理学
拥挤是过多的人争夺过少的资源,食物是资源,玩具是资源,空间是资源,
交通工具是资源,服务也是资源……。 当过多的人争夺过少的资源时,拥挤的现
象也就发生了。 拥挤的环境中总是缺乏秩序、 礼貌和尊重,在缺乏道德与文明基
础的社会中,拥挤导致行为堕落的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拥挤的环境也必然是严重污染的环境,起码空气被严重污染。 在拥挤的环境
中, 人们不仅产生心理应激、 生理应激, 还受到传染病的威胁。 因此有人说,城
里人的许多病是挤出来的。 在全国黄金周假日客流高峰期,拥挤的火车上屡屡发
生旅客精神失常现象,甚至有的列车上同时有几十人发作,这也是由拥挤、 噪声
和空气污染共同造成的严重后果。
四、 冻少拥挤感的措施
信息超载、 行为约束、 过多的人争夺过少的资源是产生拥挤感的根本原因。
因此,解决拥挤问题就需要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不同措施。 在现实环境中,常常是
多种原因错综复杂,相互交织,常常也需要多种办法协同作用。
( 一)空间分隔
在所有信息中,视觉是最容易引起注意的感觉刺激,空间分隔是减少视觉刺
激的最有效办法。 无论在办公场所或居住环境中,在空间可资利用的条件下,适
“ "
当的空间分隔可以使人 眼不见心不烦 ,同时也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身体接触。
短期拥挤和长期拥挤的研究也都发现,社会高密度比空间高密度引起更消极
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空间分隔可以通过减小社会密度缓解人们的拥挤感。 因此,
当处于社会密度与空间密度的两难境地时,在确保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宁可舍弃
宽敞而提供更多的小空间。
适应了拥挤环境的日本人非常注意对建筑空间的有效利用,城市一般居民住
宅都设计得紧凑而方便。 旅店经营者也比较讲求实际,建造了大量小型旅店,有
的房间小得甚至只能容纳 一个人躺在榻榻米上睡觉和看电视,既充分利用了建筑
空间,又使社会密度减至最小,给那些想节省花费,又想能放心睡觉的旅行者提

供了很强的安全感和控制感。 2005年,伦敦市中心也开始出现类似的 太空舱"
概念的酒店 便利酒店,房间面积6~8m五床位整洁,价格便宜,交通方便。
便利集团还在瑞士巴塞尔市中心建起了同样的酒店,并计划将这种酒店推广到欧
洲各大城市0。 据我国 一 些城市星际宾馆营业人员介绍,以前的酒店卖铺位,现
” "
在是卖客房,其主要原因之 一 是为了满足旅客 单住 的需要。 现在酒店业内,
单身顾客包下双人间、 三人间,甚至四人间的现象屡见不鲜。 除了安全因素之
外, 即使熟人也常因生活习惯不同、 睡觉打劓等不愿同睡 一间。
家居环境的拥挤是对人的最大威胁, 因为家本应该是感觉最安全、 最亲切、

O 见 2006 年 1 月 22 日《参考消息》文章

便利酒店

风靡欧洲。 1•
第五章 躁声、 拥挤和空气污染

最能控制、 最能体现人格特性的地方。 家庭也是 一 个小社会,只有在入与人之间


不发生太多干扰,每个成员都有 一 定控制感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和谐亲密的家
庭关系,也才更有利千每个家庭成员的学习、 工作和休息, 达到安居乐业的目
的。 因此,住宅应有起码的可用面积,住得下;此外,还应尽量考虑每个家庭成
员的特殊需要,有恰当的分隔,分得开。 简单地用人均面积衡量居住条件不能说
明问题。 我国人口众多,城市土地紧张,居民收入不高,在住房商品化的今天,
大多数家庭需要的是紧凑方便、 分隔合理、 既温馨舒适又不拥挤的居住环境,因
“ ” “ ”
而住宅设计中 精 比 大 更为重要,经济实用是选择中优先考虑的因素。
(二)缓解交通拥挤
一 “ ”
令人感到行为约束最甚的莫过于行路难。 曲 常回家看看 着实赚了不少

的眼泪,但 想到那买票的艰难、 挤车的紧张与疲劳,又不由得提上心头。 每到
春运高峰,造假、 行骗、 偷窃等犯罪活动也伴随发生,加之大量中途滞留的旅
客,车站混乱,拥挤不堪。 在进站路线上,旅客们前挤后拥,跌跌撞撞通过道道
关卡之后,早已是汗流决背。 其实说到底,这种拥挤仍旧是因为交通资源紧缺,
而且时空需求不均匀所造成的,根本解决办法也只有一方面增加交通资源,另 一
方面设法平衡时空供求矛盾。
为了减少市区交通拥挤,有的国家采取限制进入市内小汽车数董的做法,家
住郊区在市区工作的市民先开小汽车到市郊地铁或公共汽车站存车,然后再换乘
地铁或公共汽车到市区上班。 美国洛杉矶市为了减少道路堵塞, 节省能源消费,
减少空气污染,鼓励多人乘坐同 一 辆车。 政府在交通法规上推行了钻石车道的通

行规定:钻石车道设有菱形标志,内写 3" 字,专供乘坐 3 人以上的车辆通行 ;

而相邻车道 人 一
部小轿车头尾相接,车主不敢越雷池 一 步,只好如甲壳虫般地
缓慢爬行。。
城市交通状况牵动着城市的方方面面,影响着城市的速度感、 距离感、 拥挤
感,也影响城市经济和建设的发展。 我国人口众多,改革开放以后国民流动性明
显增加,平日里城市道路堵车,长假时旅行交通工具严重不足。 适当的资源投入
当然必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使有限的资源充分发挥作用。 这需要交通管理、 城
市规划、 市场引导等多方面的协调与平衡,形成资源(不仅仅是交通资源)的合
理分布,人与车有序的流动,从总体上提高城市的文明、 活力与效率。

第三节 空气污染

和噪声 一 样,空气污染也是弥漫于空间和无孔不入的背景应激物。 近40年


来,空气污染日益成为威胁城市环境的严重问题之一。 空气污染的程度用空气污
染指数(API)表示。 根据国家环保局的统 一 规定,我国空气质量按API值划分
为五级:0~50是 一 级,空气质量为优 ; 51~100是二级,空气质量为良 ; 101~
200是三级, 属轻度污染;201~300是四级,属中度污染, 敏感体质人群有明显

讥Qi • 周静汶. 访美观感 . 东方经济,(4) 。


第三节 空气污染

反应, 一 般人群中也可能出现眼睛不适、 气喘、 咳嗽、 痰多等症状;大于 300 为


五级, 属重度污染,此时健康人群也会出现明显症状,运动耐力降低,可能会提
前出现某些疾病,应避免户外活动。
一、 空气污染的来源
( 一 )汽车尾气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中机动车拥有量迅速增长, 机动车尾气已成为城
市空气最重要的污染源。 尾气中对人体有害的成分主要有铅、 一氧化碳、 氮氧化
物、 碳氢化合物以及由尾气在光作用下产生的 一 种具有强氧化作用的浅蓝色烟
雾, 称光化学烟雾。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 美国洛杉矶上空经常出现这种烟雾滞
留不散, 居民随即发生眼睛红肿、 流泪、 咳嗽、 呼吸困难、 喉痛、 胸痛,甚至心
肺功能衰竭等症状, 最严重的 一 次竟导致两天之内 65 岁以上的老人死亡 400
余人。
“ ”
据说 塞车 这个概念最早是从广州开始的。 如今无论开车的还是坐车的都

最怕塞车,因为塞车消耗的不仅仅只是时间,更多的是我们的健康。 般来说,
怠速、 低速或起伏状态下的机动车比高 速运行时耗油量大, 排出的废气多得多,
因此,越是塞车造成的空气污染就越严重。 1994 年, 在广州大道的一次严重塞
车过程中,就发生过车中一 群小学生呕吐、 昏迷等尾气中毒事件。。 目前北京已
率先对机动车尾气进行严格的监测与控制, 对改善首都空气质量已取得明显的
成效。
(二)煤烟
近年来,我国因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急剧增加, 目前排放总量已超过欧洲和
美国, 居世界首位。 二氧化硫排放量剧增进一 步加重了城市大气污染, 酸雨范围
不断扩大, 酸雨频率大幅度增长, 降水酸度 明显增加。 酸雨和二氧化硫不仅危
害人类健康, 而且腐蚀建筑材料, 破坏生态系统, 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
重要因素之 一 。 以酸沉降量超过生态系统所能承受最大值(酸沉降临界负荷)
来表示生态系统受酸沉降影响的区域,我 国 1995 年大约为 210 万km2 , 占国
土面积的21. 9%。 据国内外专家估算, 这 一 年酸雨 污染仅给森林和农业造成
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几百亿元。 为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采用含硫低的优质煤
或用其他更好的燃料取代煤是有效办法之一。 此外, 通过建筑设计尽量采用保
温性能好的围护结构,取暖供热计量收费等办法节约能源, 是减少空气污染的
另 一 有效途径。
(三)工业废气
工业废气是造成酸雨的第二大污染源,如炼钢厂、 化工厂、 炭黑厂、 造纸厂
等排放的废气使许多地区酸雨频频出现。 例如,广东全省酸雨频率高达五成,广
州市的酸雨频率高达七成甚至九成。 在造纸厂附近住过的人恐怕终生难忘造纸厂
所排放的废气之恶臭,甚至半夜睡梦中都会被那令人窒息的臭气熏醒。 前些年全
国大办小造纸厂, 连姑苏城外寒山寺也时常弥漫着造纸厂的臭气, 枫桥边流淌的

O 向熹, 李思坤. 广州的天是灰色的天. 《南方周末》, 1997.4.25 。 咖


第五章 噪声、 拥挤和空气污染

是造纸厂和化工厂排放的废水, 以致千年古镇的这一著名景点被描述为 枫桥夜

泊臭客船 。。
(四)餐馆与街头烧烤
近些年来,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城市居民生活节奏的加快, 流动人口
的增加, 服务行业尤其是餐饮业的迅速发展, 楼下餐馆酒店, 楼上宾馆或住宅的
楼房在城市中随处可见。 楼下餐馆生意红火, 空调器、 大小火炉、 抽油烟机一 股
脑儿投入使用, 黑色油烟挟带着各种气味直冲楼上, 害得楼上住户即使在三伏天
也不敢开窗透透气。 据武汉市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居民反映, 虽然门窗紧闭, 但
屋内家具上仍有 一 层油渍, 并使患有气管炎的人咳喘日益加重。 此外, 自 20 世
纪 90 年代兴起的街头烧烤也日益成为市民反映最强烈的间题之 一 。 简陋的工具,
低廉的成本, 占道经营, 烟雾弥漫, 仅武汉江岸区就发现百余户这样的摊点, 尽
管有关部门专门加以整治, 但屡禁不止, 成为城市环境治理的 一 大难题。
(五)室内污染
研究显示, 室内空气污染程度常常高出室外 5~10 倍, 有时甚至 100 倍。 人
一生中约有 70%~90 %的时间在各种不同的室内环境中度过, 人类疾病有 6 成
以上是由室内污染引起的。
1. 办公大楼综合征
“ ”
办公大楼综合征 虽然是 一 个舶来的名词, 但如今在我国已不陌生。 专家
们曾对上海市新建成的 四幢气密性高的办公楼进行了实态调研0, 有三幢超过
20 %的人抱怨办公过程中产生头疼、 身体不适等不良反应。 20 世纪 80 年代深圳
新建的某新兴电子公司工作人员普遍反映, 在大楼里工作时头痛、 目眩、 乏力,
个别人还出 现恶心、 食欲减退, 但一离开办公室回到 家里, 这些症状就都消失
“ "
了。 为研究是否由千通风系统输送的新风量不足而引起 大楼综合征 , 蒙特利
尔麦吉尔大学的理查德·孟席斯博士及其同事对四幢大楼的工作人员作了研究,
发现增加新鲜空气量时, 二氧化碳、 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和甲醒含量减少了, 但
是主诉症状并无改善。
2. 病态建筑
1976 年 7 月, 在美国费城召开的一次退伍军人大会中, 100 多名参会者得了
一种不明原因的病, 症状是发烧、 寒战、 咳嗽、 胸痛、 呼吸困难和腹泻等, 军人
们居住的宾馆附近也有几十名居民相继染病, 约 15 %患者死亡。 经 一 年多调查
“ ”
发现, 这是 一 种嗜肺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被命名为 军团病 。 与普
通肺炎不同, 军团病不会自然康复, 患者必须及早发现, 及早规范治疗。 这种可
“ "
怕的 军团菌 孽生于中央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室, 通过送风管道散布到室内空
气中。
美国微生物学会的有关论文指出, 建筑物像人 一 样, 在一定条件下也会生
病。 按照国际标准, 一
个建筑如果有 20 %以上的人对居住或办公时的感觉不适

0 见: 中国环境报, 1998.11.26 。
122 0 张东操污浊空气暗杀上班族: 大型建筑应有新标准 . 中国青年报, 1998.1.7。
第三节 空气污染

“ "
进行投诉, 那么这个 建筑可被判定为 病态建筑 。 据初步统计, 现代建筑中,
“ ”
10%左右的建筑物有病毒、 细菌等微生物 感染 。 这些有病的建筑物常常会将
自身的疾病传染给使用者。 有害物质和病原体可来自混凝土表面、 天棚、 地毯、
空调系统或蓄水塔。 尤其周末, 水塔和空调系统都停止使用, 给细菌繁殖提供了
理想的环境。 美国建筑师和暖通工程师曾对全封闭建筑中的工作人员和非封闭建
筑中的工作人员进行过对比调查和统计分析。 结果发现, 在全封闭建筑中, 害眼
病的人多60%, 头痛的人多25%, 疲劳和思睡的人多40%。 大家普遍认为, 呼
吸自然通风的新鲜空气比只靠人工通风系统进行空气循环舒服得多, 工作效率也
高得多。 值得注意的是, 空调昼开夜停的建筑比昼夜都开的发病率还要高, 尤其
是双休日之后的星期一发病最严重。
在病态建筑中生活与工作, 无论怎样加大空调系统的新风量也无济于事, 要
减少建筑本身的疾病, 首先需要好的建筑设计。 当代的许多建筑单纯为了外观的
新颖独特, 舍弃传统建筑中有利于人生存的元素, 大量使用热辐射高又不隔热的
玻璃幕墙, 然后再不惜代价地使用空调。 那种依赖巨大的能源消耗来应付不必要
的冷热负荷的建筑, 不仅形成了不健康的内部环境, 同时也污染和破坏了周围环
境。 首先, 大量的能源消耗加剧了市中心的热岛效应;其次, 高层建筑如果设计
或布局不合理, 会使街道形成终年不见阳光的阴影区, 或将高空风引向地面形成
强风带, 或阻碍地面污染物扩散而加重污染, 从而造成局部小气候恶化, 影响树
木成活率和人的正常活动;此外, 玻璃幕墙的大量使用带来了现在城市普遍存在
的光污染。 1997年夏季, 光污染已成为上海市民投诉的热点。 有的居民大热天
不敢站在窗口凝视。 太阳落山时, 强烈的反光又把阳光投射到他们家中, 使室温
°
比 一 般民宅高4~6 C。 有些玻璃幕墙(如茶色的)含有放射性元素钻的成分,
在阳光照射下形成反射性污染, 严重时会破坏人的造血功能, 引发癌症和其他疾
病。 驾车的司机有时被镜像迷惑, 有时眩光刺目, 以至短时失去对路况的观察力
而导致交通事故。 凹形建筑的玻璃幕墙由于有聚光作用还会带来火灾隐患。
3. 人体污染
室内办公或公共活动场所常常聚集着很多人, 过多的人也构成了一个重要污
染源。 据前苏联科学院环境卫生研究所报道, 人肺可排出25种毒物, 其中主要
有二甲基胺、 二氧化硫、 丙酮、 酚等。 美国利用个体监测器采样, 发现人呼气中
含有 16 种挥发性毒物, 主要有苯、 四氯乙烯、 二氯乙烯、 氯仿等。 此外, 消化
系统、 皮肤表面分泌物及化妆品都造成对空气的污染。
4. 建筑与装修材料污染
在以往的室内装修中, 业主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美观舒适。 近年来随着大量

新落成的建筑、 尤其是住宅建筑投入使用, 些业主迁入新居后全家感觉不适,
甚至病倒。 室内建筑及装修材料造成的空气污染渐渐引起有关人士的重视。 表
5-2是由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室内污染主要检测项目及
标准》,

O 选自 2004 年 10 月 19 日《环球时报》。 由
第五章 躁声、拥挤和空气污染

室内污染主要检测项目及标准 表5-2

物质名称 最高允许浓度限量值

甲陛 0. 10mg/m 3

苯 0. llmg/m 3

氨 �o. 20mg/m 3

氛 400Bq/ m3 CBq 放射性活度单位)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2oog/L
内墙涂料 游离甲醒 ,s;;o. lg/kg
重金属(可溶性铅 、 镐 、 铭 、 采 ),S:90 、 75 、 60 、 60mg/kg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g/L),:;;;750(硝基) 、 550(醇酸)
溶剂型木器漆
苯 ,::;;;o. 5%
游离甲醒 ,s;o. 5g/kg(橡胶类)
胶黏剂(溶剂型) 苯 <5g/kg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s;;750g/L

石材 A类

从表中可以看到,其中主要污染物包括以下几种:
(1) 甲醒 -�主要来自人造木板,有刺鼻、辣眼气味,有些密度板中的甲酵
毒气三五年都散发不尽,可能导致癌症、胎儿畸形。
(2) 苯类 一包括苯、甲苯和二甲苯,存在千油漆、胶和内墙涂料中,在封
闭房间内短时间可引起头晕、胸闷、恶心、呕吐等,若不及时离开现场会导致死
亡。苯还会引发血液病和癌症。
(3)氨气一主要来源于混凝土防冻剂,损害呼吸道、眼黏膜和皮肤,引起
流泪、头痛。
(4)氛 一存在于水泥、矿砖、装饰石材及土壤中,衰变过程中的放射性危
害人体,尤其吸入肺中形成长期的内辐射是导致肺癌的重要原因之一。
(5) 其他反射元素 一 铺、针、钾在衰变中产生放射性物质。2001年国家
制定的《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含量》按放射性水平将天然石材分为A、B、C三
类,达到A 类标准的才可以使用。
二、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损害前面已经谈到一些。在主要污染物中,二氧化氮
损害呼吸功能、降低人体 对疾病的抵抗力。一氧化碳阻止人体组织(包括脑和心
脏)吸收足够的氧气而造成缺氧状态,长期暴露千高浓度的一氧化碳会引起视力
与听力损伤、震颤性麻痹、癫病症、头痛、乏力、记忆减退、反应迟钝甚至精神
病。空气中的采、铅、石棉等微粒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癌症、贫血、神经系统
等疾病。光化烟雾会引起眼睛发炎、呼吸道疾患、心血管损坏,甚至导致癌症。
二氧化硫主要与呼吸系统疾病有关。空气污染常常是多种污染物同时作用,引起
空气污染综合征,其特点是头痛、乏力、失眠、兴奋、抑郁、眼疾、背痛、判断
力下降、肠胃不适等(Hart, 1970)。很多小毛病即使并非直接由空气污染引
植 起,也会因此而加重。一些专家认为,人类癌症的50%~90%都与某种形式的
第三节 空气污染

污染有关, 包括空气污染、 水污染和食物污染0。


尽管人对空气污染也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但这种适应也是有限度的。 据环境
流行病机构的调查, 广州市东风路、 环市路、 东山等路段的行人常感觉胸闷, 甚
至头昏头痛。 有关专家在考察中发现, 近20年来,广州市肺癌和哮喘病患者直
线上升, 1979年每10万人 有 28人患肺癌死亡, 到 1994年 , 每10万人就有
57. 22人患肺癌死亡。 同时, 15岁以下青少年哮喘发病率从1979 年的 1. 9%上
升到1995年的3. 5%,
三、 对空气污染的知觉及其对行为的影晌
有经验的人以城市汽车流量、 排放污染物工厂的位置和数量为线索判断城市
空气污染的程度。 然而对大多数人来说, 判断空气污染主要凭视觉和嗅觉线索。
视觉线索包括大气的能见度、 可见烟雾、 所用物品上的灰尘;嗅觉线索主要是难
闻的气味。 对气味的觉察取决于多种因素: 首先, 刺激嗅觉的化学物必须比空气
重;第二, 必须有足够剂量的化学物存在;第三, 嗅觉对千稳定不变的气味往往
能很快适应而觉察不到, 对强烈刺激性的、 尤其是阵发性的刺激气味比较敏感,
例如造纸厂排放的废气。 还有一 些污染物视觉和嗅觉都是觉察不到的, 例如一氧
化碳既无色又无味,因而人们常常在不知不觉中遭受这些污染物的危害。
如果 一 座城市常常是白天看不到蓝天, 夜晚看不清星星, 烟雾弥漫, 尤其棕
色烟雾的出现, 最容易使人感觉到空气污染的威胁而引起消极的情感反应。 刺激
性的和难闻的气味常常令人掩鼻匆匆而过。 因此, 这些凭视觉和嗅觉可明显感知
到的空气污染对行为的最直接影响是户外活动的减少。 例如北京通县某居民小区
绿化良好, 环境优美, 是当地居民, 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理想的户外活动场所。

然而由于附近 条水沟被严重污染, 污水散发着臭气, 小区居民, 尤其老年人极
为不满, 因为严重影响了他们正常的户外活动, 包括晨练、 散步、 带幼儿游戏、
聊天等。
难闻的气味会引起人们不愉快的情感反应, 在条件反射或联想的作用下, 人
们对在这种气味伴随下看到的任何对象都有可能产生不愉快的反应。 研究发现,
难闻的气味会减少人们对绘画、 摄影等艺术作品的喜爱(Rotton, Yoshikawa et
al., 1978)。 经验告诉我们, 难闻的气味也会降低对某一乐曲的兴趣和评价。 如
果听到某 一 乐曲时总是同时闻到 一 种难闻的气味, 反复多次之后即使再单独听该
乐曲, 也会令人感到似乎闻到了那难闻的气味, 从而对这首乐曲也产生了反感。
“ ”
正如 多种感觉与环境设计 中所谈到, 不同感觉可能相互强化, 也可能相互削
弱甚至破坏。 难闻的气味可能导致对相应的环境, 甚至环境中的人的反感。 这种
内隐的消极情感也必然影响到对环境以及环境中的人的态度和外显行为, 进而影
响其中的社会环境。
四、 空气污染对绩效的影响
既然难闻的气味会降低对伴随出现的其他感觉对象的评价, 甚至引起反感,

0 Time, June13, 1977 。


0 南方周末, 1997.4.25 。 "
第五章 躁声、 拥挤和空气污染

必然也会影响人们对在这一环境中所从事的各项活动的兴趣和评价, 因而也会降
低有关的任务绩效, 如学习绩效、 工作任务绩效等。
空气污染与绩效的研究大都涉及到 co 问题。 co 产生于含碳物质的不完全
燃烧。 据实测, 交通高峰时刻, 高速公路上 co 的典型浓度可达25~ 125pp m。
在一项研究中, 比尔德与沃特海姆(Beard & Wertheim, 1967)让自愿者分别
暴露于50~250ppm的 co 之中, 暴露时间不等, 然后要求他们对时间间隔作出
判断 。 结果发现, 暴露于50ppmCO的空气中90分钟, 对时间判断的绩效明显
受损;随着 co 浓度增加, 在更短的时间内绩效的损害就会达到同样的程度。
有关研究还指出, 空气污染, 包括 co 污染, 对
“ “
反应时 0、 手工技巧以
及注意力都有不利的影响。 主要交通干线上的空气污染可能会损害驾驶技能, 从
而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这种可能性得到刘易斯等(Lewis et al., 1970)研
" ”
究的证实。 在刘易斯等的研究中, 让被试暴露千 洁净 的空气, 即在每小时通
过830部车辆的交通干线吸取地面以上38cm的空气。 呼吸这种被污染空气的被
试, 在四项信息处理任务中有三项绩效降低 。

随着人口的迅猛增长、 城市化的加速和人类技术的飞速发展, 噪声、 拥挤、


空气污染日益成为人类生存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对个人的生活质量和行为都带来
了许多不利影响。 但个人对解决这些问题又无能为力, 因为这些问题本身都是社
会的产物, 涉及到技术、 文化、 生活方式、 对环境的态度、 管理和政策法规等多
方面复杂的因素。 因此,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加强环境设
计和环境管理、 节约资源、 完善政策法规、 普及环境教育等多方面入手。 可喜的
是, 环境问题已经引起我国各级政府的充分重视, 绿色环境运动在我国已经出
现 …… 这 一 切都预示着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将会逐步缓解。 然而,
由于环境问题关系到每 一 个人, 需要我们每个人、 每个部门协同努力, 坚持不
懈, 才能使环境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理。

植' O 指从刺激(信号)出现到反应开始所经过的时间。
第六章 个人空间、 私密性和领域性


研究空间与行为之间关系的领域称为 空间行为"(spatial behavior)。 它着
重研究人使用空间的固有方式, 并通过研究揭示人使用空间时的心理需要, 业已
成为环境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 一。 其中个人空间(personal space)、 私密性
(privacy)和领域性(territoriality)等概念相互联系但又有区别, 是这 一 领域中
的重要研究内容。

第一节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 彼此间的距离、 言语、 表情、 身姿等各种线索起着微妙


的调节作用。 无论陌生人、 熟人还是群体成员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和采用恰当的
交往方式十分重要。 接近或热情过头会把别人吓跑, 过分冷漠也令别人难堪。 日
“ “
本的环境心理学家把它称为 心理的空间 , 而人类学家霍尔(E. Hall)则称 之
“ ”
为 空间关系学 (Proxemics)。
一、 个人空间
鸟儿停落在电线上成一排, 互相保持一定的距离,恰好谁也啄不到谁。 类似
的现象在人类中也同样存在。 例如, 在公共 酒吧 (*表示个入)
场所中, 一
般人不愿夹坐在两个陌生人中间, l)@
0
因而出现公园座椅两头忙的现象, 如果有人 @ 0@ 0@0@
张开双臂占据中间位置, 通常就意味着试图 公共汽车

们门门回门门包
“独占"—— 一个人就客满了(图6-1)。 心理
学家从中得到启发, 在大量观察的基础上提

且目目且目目
“ ”
出了 个人空间 的概念(Sommer, 1959)。
自1959年以来, 业已公布千众的有关研究已
停在电线上的鸟

Q99;;
超过300项。 事实上这一概念在生物学、 人
类学、 建筑学中早已出现。 在人类中, 个人
空间既包含生物性的一面, 又受到社会与文
化的影响。 公园中的坐椅
( 一 )个人空间的度董 E E
研究者们普遍认为, 个人空间像一个围 -----*-三-- $、
I..?
一 一

绕着人体的看不见的气泡, 腰以上部分为圆 匕卫二]寻找坐椅的游人


(?表示找不到坐位)
柱形, 自腰以下逐渐变细, 呈圆锥形(图6-

“”
图6-1 在各种场合中陌
2)。 这 一气泡跟随人体的移动而移动, 依据
生入的个人空间模式
个人所意识到的不同情境而胀缩, 是个人心 (B. C. Geographical Series 12, 1971)
第六章 个人空间、 私密性和领域性

z

理上所需要的最小的空间范围, 他人对这
空间的侵犯与干扰会引起个人的焦虑和不安。
为了度扯个人空间的范围, 以往的研究
曾采用三种方法: 模拟法、 现场研究和实验
室实验。
1. 模拟研究
最早进行模拟 研究的是詹姆斯 · 基西
(James Kunthe, 1962a, 19626, 1964)。 做
法是给被试者一 些预先备好的剪纸图形, 让
他们按自己的想法在背景上摆放。 结果发现,
被试者对图形的摆放并不是随机的 和无规律
的, 对于谁与谁靠近以及靠近到什么程度,
他们都有一 套特定的反应, 而且相同文化背
y

景的被试者往往表现出非常相似的反应。 例
如, 妇女与儿童的距离摆得比男人与儿童更
X
近;而狗的图形摆得距男人比女人更近(图

图6-2 个人空间三维模型
6-3)。 为了利用这种方法 测量人际距离, 实
CL. A. Hayduk, 1978) 验 者(Carlson & M.A. Price, 1966)要求被
试者想象背景上已有的一个图形是 一 个特殊
的人, 如自己的爸爸、 妈妈或好友, 而中间的图形代表自己, 然后再让他们选择
位置摆放, 最后研究者测量代表自己的图形与代表他人图形之间的距离以了解个

11111
m
11 山
,“ , 11iJ i”

'`

'”“ d”
图6-3 100位被试者对三组剪纸图表的选择排列
128 (J. L. Kuethe, 1962)
第一节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人空间的大小。
2. 实验室研究
通过实验室实验进行测量, 具体做法是要求被试者从前后左右等八个方向接
近三个不同的对象, 当被试者停止前进时记录被试者与对象之间的距离(图6-
4)。 虽然个人空间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但 一 般说来, 前面较大, 后面次之, 两侧
最小, 即从侧面更容易靠近他人。

I

-一千-- `
\
r-- 上- ` -

(`}已:?
女性被试者 男性 女性被试者 女性

I l - - -精神分裂者
1英尺 女性被试者 —精神正常者

接近距离的平均值
身体缓冲圈(Horowits et al., 1970)

厂,,,,,, 二 \
\\驾

\ 、、、 ,
、-.__
一——男性接近女性时 一-�有侵犯行为

----男性接近男性时 一---无侵犯行为者

个人空间的形状(Archies of
General Psychiatry,Dec. 1964) 个人空间(Kirizel, 1970)

图 6-4 个人空间的度量

3. 现场研究
有的研究者对真实环境场景中社会交往的人际距离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记
录, 不过迄今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幼儿园的儿童; 也有的研究者利用电视、
电影或照片收集自然场景中的有关资料。 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体验也不难得
知, 如果 一 个陌生人无缘无故走到距你的脸50cm之内, 你定会认为是 一 种无礼
的冒犯;然而在人行道上有人走近你的身旁, 或排队时有人无意间碰到你, 只要

不是对着你的脖子吹气, 般也不会介意。 但在静止状态下, 如果没有拥挤等外
在因素的影响, 陌生人身体之间通常保待一臂的距离(图6-5)。 这些平时经常
看到的现象证实, 实验室的研究结果基本上反映了个人空间的形状和大小。 1.
第六章 个人空间、 私密性和领域性

\' `认

图6-5
一.__乍
北京王府井商业街路边歇息的行人(作者摄)

(二)个人空间的功能
个人空间是 一个针对来自情绪和身体两方面潜在危险的缓冲圈, 起着自我保
护作用: 避免接受过多的刺激、 防止应激造成的 过度唤醒、 弥补私密性的 不足、
防止身体受到他人的攻击。
一 e
项在精神病院所进行的研究中, 萨默(R. Sommr)选择独坐在凳子上、
70 未从事任何活动、 单独的男性精神病患者

为被试, 萨默走过去坐在他 的旁边, 句
60 一
话也未说。 若患者稍微移动 下, 他也跟
着移动, 始终与患者保持15cm的距离。
50
为系统了解病人对侵犯个 人空间的反应,
茹太皿速殴

萨默还选择了 一些病人作为对照组, 他们
0
4

也在类似的环境中 一 人独坐, 但没有人进


,. .

0
3

r -.., 入他们的个人空间。 结果, 两分钟内受侵


,一 犯的患者中有 1/3 逃离了他们的 座位, 而
/ 对照被试者
I
丿 对照组中没有人离开。 9分钟后半数受侵
1,r

刍.,-
IO -J 犯的患者离开, 而对照组中只有8% 的人
离开座位(图6-6)。
0 I 10 15 19
在另 一 项研究中, 研究者(Nancy Fe­
分钟 lip)
e 闯入正在图书馆阅览室看书或自习的

图6-6 不同时刻离开的病人累计百分数 女学生的个人空间, 并选择 些在这里自
(R. Sommer, 1969) 习的女生作为对照组。 实验者坐 到被试者
旁边的椅子上, 并挪动椅子尽量靠近被试
者, 但保待身体不接触。 30分钟后, 70%受侵犯的被试者离开了座位, 而对照
组中只有 13 %的人离开座位。 然而在侵犯不严重的情境中, 如在实验者和被试
者之间有 一 张桌子或 一 把空椅子, 被试者则几乎没有反应。
事实上, 当个人感到有人闯入自己的空间时, 逃离之前常常在行为上做出 一
130 些复杂的反应, 如改变脸部朝向或调节椅子的角度。 有些被试者还做出防卫姿
第一节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态, 如收肩缩肘, 手托下巴, 还有人用书或其他物品将自己与来犯者隔开。 如果



这些防卫措施都无济于事, 被试者就可能逃走, 正如常言所说 惹不起, 躲

得起 。
(三)对侵犯个人空间的反应
1. 被入侵者的反应
研究显示, 入侵者的个人特征, 如年龄、 性别、 社会地位都影响着被侵犯者
的反应。 对 一 伙人来说, 男性入侵者比女性入侵者会引起更多的动作反应(Ble­
da and Bleda, 1976; Dabbs, 1971)。 而且, 当个人空间被入侵时, 男性所受到
的干扰比 女 性 更强(Garfinkel, 1964; Patterson, Mullens, and Romano,
1971)。 为了解入侵者年龄对反应的影响, 研究者(Anna Fry and Frank Willis,
1971) 在剧院中让儿童站在成人后面15cm以内, 结果发现 , 5岁儿童讨人喜欢,
对8岁儿童不介意, 10岁儿童则引起与成人人侵者同样的反应。 入侵者所显示
的地位也影响图书馆中被试者的反应(David Barash, 1973), 如果入侵者是一
位衣冠楚楚才气外露的男士, 学生则会更急于逃走。
2. 入侵者的反应
一个人在侵犯别人个人空间的同时, 他(她)自己的个人空间也同时被别人
侵犯, 所以侵犯别人的人自己也感觉不自在。 例如, 在 大学教学楼饮水器前
1. 5m以内有人(助试)时, 人们就不愿在这里饮水;但如果饮水骈被遮挡(安
装在两侧有墙的凹空间 内)
, 即使附近有其他人存在, 也不影响被试者在这里饮
水(Baum, Reiss, and O'Hara, 197 4)。 然而在社会高密度拥挤的情境中, 人
们到饮水器前饮水儿乎不受影响, 因为这时人们对社会线索不太注意, 因而对侵
犯个人空间也不会感到那么不安(Nancy Thalhofer, 1980)。
进 一 步的研究显示, 人们也忌讳穿越正在交谈的两人空间, 尤其是男女交谈
的两人空间;如果是两位女士稍好一些;顾忌最少的是两位男性。 穿越双人空间
的人在行为 上常常表现出不安, 他们低着头, 目不斜视, 并低声道歉。 如果有两
个人仅仅是站在那里, 对别人的穿越影响不大, 当两人离开1.2m以上时, 穿越
的人就会增加(Cheyne and Efran, 1972)。
群体的大小也影响个人入侵的倾向。 一般来说, 人们更不愿入侵正在交谈的
群体成员的个人空间, 4人群体比两人群体的影响更甚。 看来正在交谈的群体的
社会密度显示了群体本身的凝聚力, 自然要受到别人的尊重。 人们也更不愿侵犯
社会 地 位 高的 群 体 空 间, 这 可以从 群 体 成 员 的 年 龄和衣着 显 示出 来(Eric
Knowles, 1973), 所以步行者距群体成员一般比距单独的个人更远(Knowles,
Kreuser, Haas, Hyde, and Schuchart, 1976)。
(四)影响个人空间的因素
个人空间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 这里只对一些最重要的因素进行讨论:
1. 情绪
由于个人空间从情绪和身体两方面对个人起着保护作用, 因而它也随个人情
绪 的变化而变化。 研究显示, 焦虑的、 或感到社会情境对自己有威胁的人需要比
一般人更大的个人空间。 “”
第六章 个人空间、 私密性和领域性

2. 人格

人格反映了个人看待世界和事件因果关系的方式。 影响个人空间的 个人格
变量是内在性 -外在性 (internality-externality) 。 内在人格者认为事件的因果在
自身的控制之下;而外在人格者则认为事件结果受外因的控制, 与陌生人处在近
距离时感觉安全受到威胁, 比内在人格者需要与陌生人保持更大的距离。 自尊心
强的人所需要的个人空间比自尊心弱的人要小, 因为自尊的人对自己采取肯定和
信任的态度, 对别人也容易采取同样的态度 ; 对自己不肯定不信任, 对别人也不
易信任。 合群的人比不合群的人与人保持更近的距离。 显示暴力倾向的囚犯的个
人空间差不多是正常人的3倍。
3. 年龄
儿童从多大开始显示对个人空间的偏 爱, 这 一 问题至今没有得出明确的结
论, 但个人空间随着年龄改变是肯定
55 卜 的。 有关研究认为, 儿童越小, 在相
50F 户、 互接触的多种情境中偏爱的人际距离
、、
I✓
、-- - ..
45� II 越小(图 6-7) , 这一结论适用千不同
/
4
0
L

/
埏蓝


夕 文化的儿童。 大约在青春期开始时显
3
5
L

/
«
z 示出类似于成年人的空间行为标准。
30� 到了老年, 人际距离又显示缩小的倾
.. -- 刁男学生
• ·女学生
25F 向 (Heshka & Nelson, 1972) 。
20>- 4. 性别
I 3 5 7 9 11 男性和女性对所喜欢和不喜欢的
年级
人显示出不同的个人空间: 女性以较
图 6-7 六个年级的学生相互接触时的平均距离
近距离接触所喜欢的人 ; 而男性的空
(Aiello, J. R., and Aiello, 1974)
间行为不随吸引而改变。 在与吸引无

关时, 就性别相同的人所保持的人际距离而论, 有人发现, 般两位女性保持着

比两位男性更近的距离, 这 现象在多种情境中得到证明, 从儿童在游戏场中的
接触到事先安排好的访谈。 这反映了女性具有合群的社会倾向, 对非言语的亲密
感觉形态有更多的经验;同时也反映了男性更注意与同性别的人保持非亲密状
态。 两人性别不同时所保持的距离 一 般比性别相同时更近。 当然这一结论仅就北
美文化而言, 目前东方年轻人比较容易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而上了年纪的许多
人往往还保留着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习惯。
5. 环境 因素
研究发现: 当实验者接近男性被试者时, 被试者在顶棚较低的房间时比在顶
棚较高的房间时需要更大的个人空间 (Savinar, 1975) ; 个人空间随房间尺寸的
减小而增大, 随房间增大而减小 (White, 1975) ; 当人多时, 在房间中设置隔
断可减少空间侵犯感 ; 在边界开放的环境中个人空间相对较小。 这说明, 人们感
到便千疏散时有较强的控制感, 因而满足千较小的个人空间。
二、 人际距离
它 个人空间影响人际距离,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决定了在相互交往时何种渠道成
第一节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为最主要的交往方式。 人类学家霍尔以美国西北部中产阶级为对象进行研究的基
础上, 将人际距离概括为四种(1959, 1966): 密 切距离、 个人距离、 社会距离
和公共距离(图 6-8) 。


图6-8 四种人际距离(引自: Hall E. T. The Hidden Dimension.)
左上: 密切距离 右上: 个人距离 左下:杜会距离 右下 : 公共距离

(一 )密切距离 (Intimate Distance)


O~O. 45m, 小于个人空间, 可以互相体验到对方的辐射热、 气味;由于敏锐
的中央凹视觉在近距离时难以调整焦距, 因此眼睛常呈内斜视(斗鸡眼)而引起视
觉失真(图6-9);在近距离时发音易受呼吸干扰, 触觉成为主要交往方式, 适合抚
爱和安慰, 或者摔跤格斗;距离稍远则表现为亲切的耳语。 在公共场所与陌生人处
千这一 距离时会感到严重不安, 人们用避免谈话、 避免微笑和注视来取得平衡。
(二)个人距离 (Personal Distance)
0. 45~1. 20m, 与个人空间基本一致。 眼睛很容易调整焦距, 观察细部质感
不会有明显的视觉失真, 但即使在远距离也不可能一眼就看清对方的整个脸部,
必须把中央凹视觉集中在对方脸部的某些特征, 如眼睛上;超过这一距离的上限
“ ”
(1. 20m) , 就很难用手触及对方, 因此可用 一臂长 来形容这一距离。 处千该
距离范围内, 能提供详细的信息反馈, 谈话声音适中, 言语交往多于触觉, 适用
于亲属、 师生、 密友握手言欢、 促膝谈心或日常熟人之间的交谈。 1133
第六章 个人空间、 私密性和领域性

密切距离 个人距离 社会距离

图6-9 不同距离时的脸部特征(引自:Hall E. T. The Hidden Dimension.)

(三)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
1. 20~3.60m, 随着距离增大, 中央凹视觉在远距离可以看到整个脸部, 在
°
眼睛垂直视角60 的视野范围内可看到对方全身及其周围环境, 这就是试衣时常
" ”
说的 站远点, 让我看看 的距离。 相互接触已不可能, 由视觉提供的信息没有
个人距离时详细;其他感觉输入信息也较少, 彼此保待正常的声音水平。 这 一 距
离常用千非个人的事务性接触, 如同事之间商量工作;远距离还起着互不干扰的
作用。 观察发现, 即使熟人在这一 距离出现, 坐着工作的人不打招呼继续工作也
不为失理;反之, 若小千这 一 距离, 即使陌生人出现, 坐着工作的人也不得不招
呼问询, 这 一 点对于室内设计和家具布置很有参考价值。
(四)公共距离(Public Distance)
3. 6~7. 6m或更远的距离, 这是演员或政治家与公众正规接触所用的距离。
此时无细微的感觉信息输入, 无 视觉细部可见。 为表达意义差别, 需要提高声
音, 语法正规,语调郑重, 遣词造句多加斟酌, 甚至采用夸大的非言语行为(如
动作)辅助言语表达。
人类的空间行 为具有某些共性, 也存在跨文化的差异。 霍尔(E.T. Hall)
指出, 在地中海文化中(包括法国、 阿拉伯、 南欧和拉丁美洲人等), 习惯使用
嗅觉、 触觉、 以及其他感觉形态进行人际交往, 使用极近的交往距离甚至频繁的
身体与目光接触, 显示出极大的密切性。 而在北美和北欧文化中(如德国、 英国

和美国白种人等), 则喜欢较大的交往距离和个人空间, 般很少对他人使用非

言语的密切行为。 这 观点已得到其他研究者的证实。 当两个文化不同而又互不

了解的人相互交往时, 尴尬的局面就会出现: 方总感到彼此距离太远而不断向
一 “ ”
前靠拢, 另 方则总感到距离太近而不断后退, 形成所谓 进退舞 。 美国在空
间行为方面的亚文化差异也相当复杂。 有人认为,社会经济地位对空间行为的影
响可能比亚文化的影响更重要。 但霍尔强调指出, 以上研究主要针对地中海和北
欧文化, 对其他文化, 尤其是亚洲文化不一定完全适用, 文化差异对行为的影响
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134 从20世纪50年代 到70年代, 唐纳德· 伯恩及其同事(Donald Byrne et
第 一节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al.,)的一 系列研究发现, 友谊和人际吸引的程度会使人们保持更小的人际距


离。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人们所感觉到的彼此间的相似性会促使他们的身体相互
靠近。 例如, 随便对学校男生和女生进行几天观察就不难发现, 那些人格相似的
个人之间比人格不同的个人之间更加靠近。 也就是说, 相似性增加了人际吸引,
人际吸引缩小了人际距离。 感到别人与自己相似之处越多, 对别人就越容易产生
” "
好感, 反映了人类 同气相求, 同声相应, 同类相随 的行为倾向。\年龄相近、
人格相近、 兴趣相同、 共同的利害关系、 同乡、 同行、 同学、 同事, 都会促使人
们具有共同的兴趣和话题而彼此接近。
三、 人际空间定位
1. 个人交往时的座位选择
萨默进行的 一 系列研究(1961年, 1962年, 1965年, 1967年, 1969年,
1974年)发现, 人们在休息室谈话时一般喜欢面对面就坐。 在一项研究中, 萨
默用四把椅子代替两个沙发, 发现被试者还是选择面对面的坐位进行交谈。 在自
助食堂非用餐时间内的观察发现, 学生在餐桌边角对角就坐谈话的出现率仅次千
面对面的出现率, 这说明角对角和面对面的坐位更有利于社会交往。 萨默经大量
一 一
研究认为, 般朋友交谈选择角对角就坐; 对竞争者常选择面对面就坐;合作
者更多地选择肩并肩就坐(图6-10)。 作者从餐馆顾客选择坐位的现象发现, 多
数人不愿选择陌生人对面的空坐位, 即使在就餐高峰时, 有的人也宁愿等待, 以
避免与不愿与之交往的人处千这种近距离的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尴尬位置。
2. 公共场合中的坐位尊卑


坐位安排 交谈 合作 协作 竞争

x 42 19 3 7

勹 X 46 25 32 41

勹 x
5 43 20

口 。 。 3 5

汇] 11
51 7 8

勹 。 。 13 18

,总人数 100 100 100 99

糟,
图 6-10 矩形桌边选择坐位百分数
(R. Sommer, 1969)
第六章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古今中外人际交往中, 个人的相对位置还常常与其权力和地位相对应。 例如
中国封建社会的朝廷上, 天子总是高高在上坐北朝南, 百官文东武西分列两侧。
中国人室内坐位也有尊卑, 宴会时上坐总是留给贵宾和长者。 据说希特勒喜欢在
会议室采用特别长的长条形会议桌, 他自己总是占据前方端头位置以显示元首的
权威。
3. 国际会议上的坐位排列
在国际会议上, 位置不仅代 表个 人地位, 还象征着国家的 权力和 尊严。。
1807年, 拿破仑与沙皇亚历山大 一 世会晤时, 为了确保双方坐在一起时都不失
面子, 这位法国皇帝安排了一 条精心制造的驳船, 抛描在作为两国边界的、 普鲁
士的涅曼河正中。 驳船上造了两间 一 样的房间, 各自的门都朝着各自国家的河
岸。 按照约定, 双方君主在相同时间到达自己一方的河岸, 并在同时被渡上
驳船。
1959年5月, 在苏联和西方国家之间关于德国前途的会谈中, 就坐位安排
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苏联想让东德与西德享受同等地位;西方国家表示反
对, 因为这意味着承认东德。 最后达成协议: 为主要谈判国家设置一个大圆桌,
另为东德和西德分设一个较小的长方桌, 把东德和西德视为会议观察员。
结束越南战争的巴黎和谈因争论谈判桌的大小和形状而耽搁了12个月, 直
到1969年1 月15日才最后达成协议: 用一个直径为8m多的完整圆桌。
每次联合国会议开始之前, 将所有成员国的国家名称写在卡片上, 所有卡片
都装入 一个盒子里, 然后从里面摸出 一 张, 这 一 张上所写的国家代表便坐在第一
排第 一 号坐位, 其他国家代表则从该国开始按英文字母顺序依次入坐。

第二节 私 密 性

—、私密性的定义
私密性如今已成为人们所熟悉的 名词, 总的来说, 可以概括为行为倾向和心
理状态两方面: 退缩(withdrawal)和信息控制(control of information)。 退缩
包括个人独处、 与其他人亲密相处、 或隔绝来自环境的视觉和听觉干扰。 信息控
制 包括匿名, 即不愿别人对自己有任何了解;保留, 即个人对某些事实加以隐
瞒, 如人们常说的隐私权, 当然不包括对犯罪的隐瞒;不愿多交往, 尤其不欢迎
不速之客。 由此可见, 私密性是一个复杂多义的概念。 为了用简单的语言说明什
么是私密性, 阿尔托曼提出以下定义: 对接近自己或自己所在群体的选择性控制
(I. Altman, 1974, 1975)。 从这 一 定义可以看出, 私密性并非 仅仅指离群索居,
而是指对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的选择与控制。
阿尔托曼认为, 私密性概念的关键是从动态和辩证的方式去理解环境与行为
的关系。 独处是人的需要, 交往也是人的需要, 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达这些
需要, 包括言语表达和非言语表达。 什么时间, 在什么地方, 独处还是交往, 和

恼 。 雨露文. 国际会议上的位置之争 . 解放日报, 1989. 12. 23 。


第二节 私密性

什么人在一起, 以什么 方式交往, 要取

诧 性 圣钜宝
决于人格、 年龄、 角色、 心境、 场合等
多种因素。 人们主观上总是努力保持最

跑运 郎誰 拦
优私密性水平, 当个人需要与他人接触
的程度和实际所达到的接触程度相匹配 怂浓
时, 就 达到了最优 私 密 性水 平(图6- 霾
11)。 个人选择的范围越大, 控制能力越 低实际达到的接触水平高

强, 感觉就越满意。
图6-11 最优私密性水平
二、 私密性的功能
(I. Altman, 1975)
私密性有助于建立自我认同感。 阿
尔托曼指出, 儿童变为成人的第一步就是建立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能力。 这是 一 个
自我定义和自我再认识的过程, 而这 一 过程又取决千调节自己与他人社会交往方
式与性质的能力 如果个人感到能有效调节自己与他人的交往, 就会增强应付
环境的自信心和能力;如果不能控制与他人的交往, 就会丧失这种信心和能力。
自我认同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千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将自己与他人比较, 以
确认自己的能力、 缺点和总的个人价值。 然而进行这种评价时必须能将自己放到
相应的社会背景之中, 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 私密性还有助于个人建立和
保持自律, 从而增强独立性和选择意识, 失去自律也就失去了与社会环境相互作
用的控制感。

我们的传统文化比较喜欢热闹的情景和大团圆的场面, 有一 种过分强调 大
” “ ” “
家 而忽视 个人 的思维定势。 对千那些喜欢交往的个人往往给予 开朗、 随
” “ ”
和 等肯定的评价, 而对于好静、 独处的个人往往给予 孤僻、 不合群 等否定

的评价, 并常以此来划分性格的优劣, 舆论的压力常使后者担心自己会成为 大

家中的另类 , 并因此导致不 必要的心理应激。 事实上, 再喜欢热闹的人也有需
要独处的时候, 再喜欢清静的个人也有与人交往的需要, 关键在千所体验到的选
择性和控制感一 一
个人的选择应得到适当的满足, 个人的控制需要得到应有的尊
重。 社会也需要 一
批勤于思考、 耐得住寂寞之人, 善于交往是一 种能力, 善千独
处也是一 种能力。
个人信息的过分暴露, 尤其是视觉暴露, 会使人感到私密性遭受侵犯而产生
失去控 制 的 消 极 情 感。 一些研究者 (Diener, Fraser, Beaman, and Kelem,
1976; Zimbardo, 1969) 发现, 这种情感更有可能使人产生反社会倾向, 那些

天到晚受到监视的精神病患者和狱中囚犯的这种消极情感尤其明显。
三、 私密性与环境设计
私密性为使用者提供控制感和选择性, 对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都起着重要的
作用。 为了深化认识, 需要结合环境设计进行讨论。
(一 )居住场所的私密性
广义的居住场所包括住宅、 居住区、 集体宿舍、 监狱、 医院病房乃至旅馆客
房, 是影响个人生活体验的最重要的场所。
1. 私密性的重要作用 1 37
第六章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研究证实, 私密性的重要作用包括:保证居家生活的和谐与宁静, 提高集体


宿舍居住人员的满意程度, 减少监狱暴力行为, 改进居住场所中的工作和学习绩
效等。
其中, 居家生活中的私密性尤其重要。一 家人亲密团聚固然幸福, 但控制信
息交流和隐蔽独处也必不可少。现代人扮演着过多的角色, 承受着过重的压力,
只有回到家, 甚至躲进属于自己的小空间才能摘掉面具, 脱去行头,还原为一个
真实的自我, 享受轻松与自在。同时,专注工作和学习、 反省行为、 修养身心,
都需要在独处的环境中完成。理想的住宅应使每个家庭成员都具有只属千自己的
私人空间(包括储存空间)。
2.缺乏私密性的后果
缺乏足够的私密性会引起各种问题。研究发现, 那些因非学业原因退学的学
“ ” “
生, 把 缺乏私密性 作为退学的原因之 一 , 认为学校集体宿舍中 找不到 一 个

安静的地方独处 (Vinsel et al., 1980)。缺乏私密性的牢房有可能使年轻囚犯
沾染上许多反社会行为(Glaser, 1964)。至于住宅,缺乏私密性会导致居民的
“ “
各种 应对行为 , 甚至引发居民冲突和各种强烈不满。香港有不少井字形高层
住宅, 其突出部分间距仅3~4m, 以致住户不得不常 年拉紧窗帘以阻挡邻居的视
“ ”
线,SARS流行期间还成为病毒的传播通道(如 淘大花园 曾有数十人染病),
以致建筑师不得不专门召开有关会议商讨改进对策。著名的法恩斯沃思住宅
(Farnsworth House)更是一个特例:住宅是长方形的玻璃盒子, 室内的 一 切外
面都看得通通透透, 而且室内没有隔墙, 只用矮柜分隔。设计者、 建筑大师密斯
与女业主原来关系十分融洽, 但1950年住宅建成时却引发了法律纠纷: 除了造
“ ”
价过高、 屋顶漏水和冷凝水过多以外, 业主还抱怨所谓的 自由流通空间 实际

上固定而又封闭 她不得不四周安上窗帘以防窥视, 而且也不使用密斯设计

的、 不能移动的家具。17年以后, 新的房主重新修复了住宅, 重又使用 密斯
” “
式样 的家具, 并时常对公众开放。新房主(L. P. Palumbo)宣扬:住宅是 一
一 一 一 一
首诗, 个亮点, 个梦想, 种习性、 情调和怀念……而且, 它具有 种高度
” 一
罗曼蒂克的氛围 (1986) 不错, 这一住宅实现了密斯的浪漫构思和理想, 即

图6-1,2 作为展品的法恩斯沃思住宅
1138 (引自M. Whiffen &. F. Koeper. American Architecture 1607-1976. 1981)

湿11寸
图6-13 山西农村住宅, 注意照壁的不同处理手法(作者绘)

赵嗖虐
第六章 个人空间、 私密性和领域性

“以更紧密的单元将人、 自然和住宅结合在 一 起 。 但是, 与其说它是 一所私密、
安全而又实用的住宅, 不如说是 一 件具有公共性 更适合供公众观赏的、 体现
现代建筑运动理想的文物(图6-12, 试与第二章图2-11 比较)。
3. 满足私密性的措施

减少或隔绝视听侵扰是获得居住场所私密性的主要方式。 般视觉为主要因
素, 但在住宅、 居住区和室内私人谈话这样的特定情景中, 有时听觉干扰甚至更
为烦人(Sundstorm et al., 1993)。 其中, 物质方面的措施包括 : 合 理选址, 避
开不良周围环境(高楼俯视和噪声源);妥善布局(内外有别、 动静分区、 减少
过往人流干扰);设置屏蔽 , 以便阻断他人的视线;加强隔声措施等。 社会方面
的措施有: 改变活动或作息时间;显示警告标志;加强道德教育;提出善意劝
告;诉诸法律等。
其中, 设置屏蔽是确保内外有别的常用手段, 如中国传统住宅的影壁、 屏
门、 屏风、 半门、 篱笆和围墙等。。 中国传统文化中, 家与园构成 一 个不可分割

的整体。 家是私密空间, 园是半私密空间, 片可耕种的土地。 虽然受到财力与
物质条件的限制, 但在建筑特征方面, 仍能明显地反映出从居住的私密空间到半
私密空间到公共空间的递变。
以北京 一 般百姓居住的普通合院为例: 由房间围合成对外封闭、 对内开放的
院落。 尽管后来大多数都成了杂院, 但室内仍属于个人或家庭的私密空间, 院内
则是全院居民共享的公共空间, 而对外人来说 , 这里又是私密空间。 院门通过过
道对着厢房山墙。 至于典型的四合院, 院门内侧则正对影壁(独立或附于厢房山
墙)。 无论独门小院还是深宅大院, 站在门外都不可能看到院子内部。 类似的处
理手法在我国北方城乡, 尤其在农村非常普遍(图6-13)。
好的居住场所首先应在内部提供不同层次的私密性。 除了住宅外, 其他居住
场所也是如此。 例如, 在我国不少城市, 养老院已成为许多老年人所选择的归
宿, 但目前我国的养老设施相对比较落后, 多数与以往的集体宿舍相差无几, 更
谈不上私密性和控制感。 图6-14是老年人小型疗养院 一 个居住单元的平面, 其
中的居民既可以保持相对独立, 又 便千相约交往和彼此照应, 使每位老人的选择
都得到尊重, 从而增强了控制感, 并大大减少了老人对工作人员的依赖性, 可供
养老机构环境设计与装修时参考。 我国城市居民的老龄化倾向正日益加剧, 在解
决当前城市问题时, 为老年人提供住得起而又 感到私密恓意、 舒心自在的养老居
住环境也是其中的一 项重要任务。
居住场所的户外也 需要保持 一 定的私密性, 在不同的文化中, 这种需要具有
不同的反映方式。 英裔美国人以宅前的草坪象征户外的私密性空间和群体的同 一
性。 对加利福尼亚 一 些新社区的研究发现, 居民买下住宅之后手头款项己所剩无
几, 然而常常室内家具尚未齐备, 宅前的草 坪却已种植和修整完好(Eichler &
Kaplan, 1967; Werthman, 1968)。 在波多黎各, 精心制作的锻铁围栏可能比

0 有关中国传统住宅中私密性的处理手法, 参见: 胡正凡. 空间使用方式初探(下). 见: 建筑师


1叩 编辑部编. 建筑师(25).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 24-32。
第二节 私密性

双人间
(轮椅)


《心
口日


c =

U
单人间
单人间 单人间

图6-14 小型疗养院居住单元平面图
(A. Lipmau & R. Slater, 1979)

它所围合的住宅造价更高。 丹麦人宅前常种有一 人高的山毛样树篱, 这是与草坪


和围栏类似的暗示(Seligmann, 1976)。 尽管文化及表达方式不同, 但人们都有
保持住宅户外空间私密性的需要。
在 一 些新建的多层住宅楼前, 用栅栏围出一定范围的空间作为住户的花园,
不仅加强了居民对户外环境的控制感和私密感, 而且也是美化居住区环境、 加强
精神文明建设的 一 项有效措施 - �体验春生、 夏长、 秋收、 冬藏
的乐趣 ; 可怡情悦性、 陶冶情操、 格物致知……那些楼前楼后没做任何处理的住

宅, 陌生人可随意接近, 即使窗户装上铁笼子, 小偷也会伺机隔窗 钓鱼” ; 居
民由于缺乏安全感和控制感, 对户外环境表现出漠不关心, 听之任之, 千是就出
现户内装修讲究, 户外脏乱的极不协调的强烈反差。
生活在具有丰富私密性—公共性层次的环境之中, 令人感到舒适而自然, 既
可以选择不同方式的交往, 又可以躲避不必要的应激。 例如住宅中划分为不同的
功能分区, 能满足家庭成员之间亲密而有间的良好关系。 厅为家庭的公共空间,
但每个人在餐厅的就座位置差不多都形成了固定的习惯;卧室和书房是个人的私
密空间, 有些国家(如德国), 对家庭成员关上门这类私密性行为一般都给予
尊重。
总之, 可把住宅的室 内空间和临近的户外场地分成公共一半公共(半私

密) 私密层次, 从而形成一 种梯度。 其中每一层次的性质, 决定千前后层次的
相互比较, 具有相对性。 1船,
第六章 个人空间、 私密性和领域性

4. 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1)男女有别。 设计应避免造成尴尬局面。 如男女合用厕所前室: 厕所标志
不清;别出心裁杜撰厕所标记(如命名为听雨轩和观瀑亭)、 违反认知规律(同
一座楼, 有的男左女右, 有的男右女左);视线干扰等等。
(2)俯仰有别。 有经验的建筑师对此能准确地加以把握, 如建筑大师赖特
(F. Wright) 早年设计的切内 (Cheney) 住宅在宅前设置了有挡墙的平台, 行人
的视线越过挡墙顶部, 恰好落到住宅起居室大门的上缘。 居住者坐在室内时行人
完全看不到他的身影, 而在需要时, 居住者又可很方便地走到室外凭靠挡墙与邻
居和行人谈话, 既能使住宅生活不受干扰, 又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感受(图6-
15)。 近年来, 我国不少城市采用见缝插针的办法修建高层住宅, 间距极其紧密,
结果造成高层对低层住户的俯视干扰, 使之整天生活在邻居的众目唉揆之下(图
6-16)。

已 __ ---
TI
_ -- ----
L
图6-15 切内住宅

图6-16 见缝插针的高层住宅
142 (从邻近高楼俯视, 作者摄, 2003年)
第二节 私密性

(3)群体和文化有别。 建筑设计中, 应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 寻求私密性和


公共性的平衡。 美国早期的医院病房设计原理认为, 单人病房会造成病员与社会
疏远和隔离, 因此主张设置 20~40 床的大病房, 以满足病人的社会交往要求。
但结果恰好相反, 在大病房中, 不少病人由千与他人接触过多, 私密性缺乏, 往
往主动规避接触, 患上了孤独和社会隔离综合征。 研究认为, 带有灵活隔断的
4~6 床病房既能适度保持自身的私密性, 又能维系与他人的交往, 最适合大多
数病人。 同时, 私密性 一 般因文化和亚文化而异, 为此, 需要认真进行调研, 了
解真实的需求。
“ ” “ “
纵观居住环境概念的演变, 从 家园 到 宅院 , 最终退守到由围护结构
包围的室内空间。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 价值观念的不断更新, 对
室内外空间私密性层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对于现代城市居民, 年龄、 文化、 经
济、 生活方式、 家庭结构等因素都影响着对居住环境的选择, 同 一户人家中也存
在着程度不同的个人差异。 因此, 开发和设计应尽可能提供不同层次、 多种户
型、 便于灵活空间分隔、 功能齐全的住宅, 以满足不同个人和家庭的需要:让老
年人与其子女可分可合;让典型的三口之家亲密有间;让单身族拥有自己的 一 个
小天地;让感情遭受挫折的个人有一 间安静的小屋自我修复心理创伤。
近年来, 居住区和住宅的私密性已开始引起国内的重视, 有关要求已纳入住
宅设计规范, 但其他场所的相关问题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建筑师应对此保持敏

感, 以免重蹈覆辙 医生的过错, 可使生命永眠地下;建筑的失误, 却把遗

憾长留人间 。
(二)开敞教室的研究
开敞教室(图 6-17) 是以 一 个没有隔墙的大空间取代传统的 教 室(图 6-
18) , 其中可容纳 3~4 个班的学生和教师。 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要创造一个高度灵
活的教学环境, 内部没有永久性隔墙, 空间布局很容易改变,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
教育需要;另 一 个目的是促进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 系统评

研究 绘画
(语言交流中心)

口 戏剧、音乐


门 I 贮藏

图6-17 开敞教室(Stephens, 197 4)


第六章 个人空间、 私密性和领域性


价开敞教室教育效果 的资料有限, 但 一
些初步研究仍有助于我们了解它对行为
的影响。

二 二 二 里夫林、 罗森伯格等人通过行为地
图、 与教师和学生访谈等方法, 对纽约

口 二
两所采用开敞教室的国立小学进行了系

口丿 统评价 (Rivlin and R othenberg, 1975,


1976; Rivlin, Rothenberg et al., 1974) 。

二 二 二
研究发现, 教室的使用很不均衡, 在 一
间教室中, 曾看到几乎一半的人集中在
不到教室总面积的 1/10 范围之内。 在另

二 二 二
一间教室中, 教师在一处度过了 72 %的
时间, 对许多学生根本未曾过问。 儿童
大多数时间都是自己学习, 而不是像设

口 二 图6 18 传统教室
二 计所认为的那样 一一进行小组活动。 教
师和学生 一 致表示需要更安静的专用的
教室。
其他研究者还报告, 开敞教室的噪
声, 尤其社会交往的谈话声对教学造成干扰 (B runetti, 1971, 1972) 0 干扰的
程度取决于被干扰者所从事的工作性质, 噪声对听课的干扰比对做实验更严重。
罗伯特斯特宾斯 (Robert Steb bins, 1973) 的现场相关研究报告也指出, 开
敞教室的秩序混乱, 并影响课堂行为。 他研究的学校在杰梅卡的金斯顿, 该校采
用开敞设计的目的不是为了教学, 而是为了便于通风和节省建筑造价。 他将这所
学校与加拿大 一 所按传统设计的学校进行比较, 发现开敞设计的教室容易受外面
事件干扰, 学生之间也更喜欢说话, 因而更容易分散课堂注意力。
乔舒亚伯恩斯 (Joshua Burns, 1972) 在一所 中学进行了一项现场相关研
究。 该校对实验室部分进行了重新设计, 将 一 个实验室改为开敞式, 另外两个实
验室仍保留传统设计。 伯恩斯利用这种自然发生的环境变化系统比较了两种不同
教学环境中学生的行为和态度。 他发现, 与科学实验有关的活动多发生在传统实
验室中, 而社会交往活动多发生在开敞实验室中。 据学生报告, 他们感到在开敞
空间中更容易分散注意。 虽然两种环境的噪声水平差不多, 但传统实验室中采光
和温度条件更好。
以上研究普遍认为, 开敞教室缺乏私密性, 引起更多的视觉与听觉干扰, 总
的教学效果还有待进一 步研究与论证。 教育环境的改变必然起因千教育思想的更
新和教学方法的变革, 传统的教育方式不能区别对待学生之间的个人差异, 不利

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开敞式教学可以说是对 尤年级教育”的一种尝
试, 以便学生按自己的兴趣、 需要和理解力选择所要学习的课程。 显然, 开敞教
室需要更灵活的教学方式和课堂组织。 既然是尝试, 就必然有很多弊端, 如不利
田 于课堂秩序和教师的控制, 尤其不适合能力差和学习动机低的学生。 而且教育观
第二节 私密性

念不可能脱离社会大环境, 到目前为止, 各有关方面都不鼓励推广开敞教室。 但


作为尝试, 有些研究者认为(Kravetz, 1977; Rothenberg and Rivlin, 1975)不
应 一 概排斥, 主张设 一些开敞教室, 并 保留更多的传统教室。 不同类型的教室空
间适合不同的教育需要, 尤其是不同年龄儿童人格化的需要。 以上研究都 以学校
为对象, 这种教育方式和教育环境是否适用千幼儿园的学前儿童尚无系统的研究
资料。
(三)开敞办公室
开敞办公室(open-plan office) 有时也称景观办公室(landscape office), 于
20世纪60年代出现于德国(Brookes, 1972; Zanardelli, 1969)。 它是 一
个大面

积开敞的工作区, 其中没有从地面到顶棚的隔墙, 有的 层楼就是一间大办公
室。 办公桌、 工作空间、 低矮的可移动隔板等反映了流线型工作方式和特定办公
场所的组织程序。 设计的目的在于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有关工作人员之间的联
系, 并给工作人员提供了灵活和自由。 虽然对开敞办公室绩效的评价还需要进行
更多的研究, 但已有的 一些初步评价可供我们参考。
一项
研究(Brookes, 1972; brookes and Kaplan, 1972) 采用语义差别法评
价 一 家大公司雇员从传统办公室搬入开敞办公室前后的反应。 结果发现,新的开
敞办公场所并不比原来的办公环境工作效率更高。 雇员们感到在开敞办公环境中
噪声和视觉干扰更多, 空间传来的谈话声尤其分散工作时的注意力。 积极方面的
评价是新的办公室更富有艺术美, 更便于社会接触。 研究总结认为, 开敞办公室
看起来比以往的办公室美观, 但绩效没有明显改善。
对瑞士 一 间15名雇员共用的开敞办公室的调查(Nemecek and Grandjean,
1973) 表明, 噪声和行为干扰影响了雇员工作集中注意力。 1/3以上的被调查者
报告受到噪声, 尤其是 谈话声的严重干扰;管理人员报告他们难以进行机密性谈
话。 但也 有 63%的雇员感到他们在开敞办公室能更有效地完成工作或没有受太
大的影响。 还有人(Manning, 1965)调查了英国 一 家有 2000名以上雇员的保
险公司, 发现开敞办公室中几乎有半数工作人员表示更喜欢较小的有分隔的工作
空间。
在某些场合 中开敞办公环境的确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但必须解决噪声干扰和
缺乏私密性的问题。 控制噪声可以采用加强管理、 选用吸声装修材料、 铺地毯、
隔离有噪声的设备等措施。 例如日本的 一些开敞办公空间中连电话也不装, 个人
电话通过每人工作台上的显示器通知, 被通知的个人到专设的电话间通话。 附近
还设少量私密性小室, 少数人的交谈可以到这些小室中进行。 此外, 开敞办公室
还应具有足够的空间, 以免人们活动受限而产生拥挤感。
在我国, 社会的开放与变革导致文化更加多元。 与此相应, 每个人对私密性
的需要也 越来越高。 充分了解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文化与亚文化人们的生
活与交往方式, 才能在物质环境特征方面为人们提供较多的选择性与控制感, 即
使达不到最优私密性水平, 也 应该使个人的心理需要与环境的物质特征达 到最起
码的动态平衡。 “`
第六章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第三节 领 域 性

一、 领域性和领域
在对人类的领域行为综合多种研究的基础上, 阿尔托曼(Altman)提出以
下定义: 领域性(territoriality) 是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 拥有或占用 一
个场所或 一 个区域, 并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 该场所或区域就是拥
有或占用它的个人或群体的领域(territory)。
领域性是所有高等动物的天性。 人的领域性不仅包含生物性 一面, 还包含社
会性 一 面, 因此人对领域行为的需要和这方面的反应也比动物复杂得多。 随着个
人需要层次的不同, 如生存需要、 安全需要、 社交需要、 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需
要等, 领域的特征和范围也不同, 如 一 个坐位、 一个角落、 一
间房间、 一
套住
一 一 ……
宅、 组建筑物、 片土地 随着拥有和占用程度不同, 个人或群体对它的控
制, 即人格化与防卫的程度也明显不同。 领域这一 概念不同千个人空间, 个人空
间是 一 个随身体移动的看不见的气泡;而领域无论大小, 都是 一 个静止的、 可见
的物质空间。
二、 领域的类型
领域对个人或群体生活的私密性、 重要性, 以及使用时间长短具有不同的影
响, 阿尔托曼据此将领域分为以下三类: 主 要领域(primary territories)、 次要
领域(secondary territories) 和公共领域(public territories)。
( 一 )主要领域
使用者使用时间最多、 控制感最强的场所, 包括家、 办公室等对使用者来说
最重要的场所。 主要领域为个人或群体独占和专用, 并得到明确公认和法律的保
护, 外人未经允许闯入这一 领域被认为是侵犯行为, 会对使用者构成严重威胁,
必要时用武力保卫也无可非议, 如美国的高级别墅不设围墙, 仅在草地设有 “禁

止入内 的标志, 如外人有意或无意闯入, 都有可能遭到合法的枪击。
(二)次要领域
对使用者的生活不如主要领域那么重要, 不归使用者专门占有, 使用者对其
控制也没有那么强, 属半公共性质, 是主要领域和公共领域之间的联系地带, 包
括夜总会、 邻里酒吧、 私宅前的街道、 自助餐厅或休息室的就坐区等。 这些场所
向各种不同使用者开放, 有的个人或群体可能是这里的常客, 他们在这里比其他
人显得更具有控制感。 还有 一 些类型的次要领域, 如住宅楼的公用楼梯间, 房前
屋后的空地, 如果被某些人长期占用则可能变成半私密领域而被占用者控制。
(三)公共领域
可供任何人暂时和短期使用的场所, 当然在使用中不能违反规章。 公共领域
场所 一 般包括电话亭、 网球场、 海滨、 公园、 图书馆及步行商业街坐位等。 这些
领域对使用者不很重要, 也不像主要领域和次要领域那样令使用者产生占有感和

`" 控制感, 因此当使用者暂时离开时被他人占用, 原使用者返回后一 般不会作出什


么反应。 但如果公共领域频繁地被同 一 个人或同 一 个群体使用, 最终它很可能变
第三节 领域性

为次要领域。 例如学生常常在教室选择同 一 个坐位, 晨练的人群常常在公园中选


择固定的场所, 如果这一位置或场所被他人或其他群体占用, 则会引起不愉快的
反应。
三、 领域的功能
( 一 )组织功能
领域具有不同的尺度和区分方法, 其中最小的领域便是个人空间, 也是领域
中惟 一 可移动的空间范围。 其他依次为私人房间、 家、 邻里、 社区、 城市, 形成
了从小到大一 整套领域系统。 明确的功能分区使人们了解哪些具体领域从事哪些
具体活动, 会见到哪些人, 有利于个人根据自己的角色和需要选择安排自己的行
为, 形成稳定有秩序的生活(图 6-19) 。

(汽车、家具等耐久物品)

-- - - - -,- - - - -,

二/I
教堂


L ---,

____」

图6-19 个人的知觉领域和活动领域(作者重绘)

(二)领域性与控制感
形成领域能增加占有者对环境的控制感。 有的研究者认为 (Russel Barton,
1966) , 在医院病房中提供个人领域会促进精神病患者的康复。 允许个人对自己
的领域人格化, 如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加以装饰, 增加对个人有意义的饰物, 选择
自己喜欢的色彩等, 都会提高使用 者的满意度, 增强归属感。 霍拉汉与塞格特
(Holahan & Saegert, 1973) 为了研究提高领域性对改进治疗环境的作用, 特地
对纽约 一 所精神病院的病房进行了大规模改造, 以便改善总体的社会— 心理气
氛。 主要措施是将以前的多人病房分隔为双人病房。 对改造后的病房经过6个月
的连续观察发现, 其中领域的人格化倾向明显增加: 卧室内出现了书籍、 杂志、
毛巾、 香粉等个人用品, 甚至窗台上还摆放了鲜花。 与未改造的病房相比, 病房


内具有更好的社会气氛, 病人也更加愉快。
建筑物外部通过适当范围的空间围合、 草坪、 树篱、 台地、 栅栏等形成具有
不同私密性—公共性层次的领域也有利于个人或群体的控制感。 在老年居民较多
第六章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的住宅前提供边界明确的半私密户外空地供老年人从事栽花养草等园艺活动, 既
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 又有益千美化环境。 而且由千环境条件的改善促进了居
民、 尤其是老年人的户外交往, 加强了对居住环境的监视与安全防卫。 例如, 武
汉某文明小区儿位七旬老人都是养花迷, 因家中窄小, 将40多盆花搬到室外墙
边。 居委会注意到老人们的行动, 为他们拖来两包水泥和百余块旧砖砌了 一 座简
易花台, 这一来老人们干劲更大了, 又买来30多盆花, 忙得不亦乐乎, 在小区
中形成 一 个富有魅力的独特领域, 成为 一 道美丽的风景。

在一 些没有明确领域感的地方则可能发生两种后果: 种是引起领域争端,

导致邻居不和;另 种是无人过问, 被糟蹋和滥用, 造成失控状态, 城市中后面

种现象更为常见。 例如两区交界处或两单位交界处常成为乱搭乱建或垃圾成堆
的老大难地带。 《楚天都市报》曾刊登 一 篇小文章, 介绍住宅区出现 的类似现
象。: 某住宅楼前是 一 家仓库的屋顶平台, 其高度与二楼阳台持平, 面积足有

80m 2 , 成了两个单元60户居民的垃圾场。 居委会曾为此开过会, 次就清理垃
圾十几翻斗车, 但没过多久, 这平台上依然如故。 后来二楼搬来一位70多岁的
老人, 他 用了3天时间将平台打扫得干干净净, 摆上了十多盆鲜花, 从此这平台
上 一 丁点儿纸屑也没人丢了。 老人辛勤耕作, 年复 一 年, H复 一日, 花增加到 一

百多盆, 年四季百花争艳, 花香不断, 连三、 四、 五单元的住户都可以闻到沁
人的花香。 类似的现象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 问题在千我们是否从中得到了启

发: 越是没有归属、 没有人管、 没有人爱的空间, 越容易被糟蹋; 旦有了明确
的主人, 形成领域并得到爱惜与呵护, 就会受到尊重。
住宅的楼前楼后总有些空地, 如果有关部门将这些空地统 一 围起来, 划归住
户使之成为半私密一 半公共的户外领域, 允许住户自己动手种花养草, 或由住户
按自己的爱好要求花木公司代为美化, 就可以加强房前屋后的人格化并提高住户
的控制感、 责任心和对环境的满意度, 同时也会使环 境更丰富多彩, 更 受 人
尊重。
(三)领域性与安全防卫
美国建筑师纽曼(0. Newman)自1968 年开始研究美国城市住宅区的犯罪
问题, 发现高犯罪率住宅区在规划布局与设计上具有户数多、 层数高、 区内可自
由穿行、 缺乏组团划分、 公共空间缺乏监视等特点。 他又考察了低犯罪率住宅区
的特点, 位于纽约的河湾住宅就是其中 一 例(图6-20、 图6-21)。 这组住宅由两
幢并排的10层楼组成, 楼间的公共院落高于街道, 形成了有别于街道的领域。
楼内联系各户的外廊采光充足, 底层每户前还设有略高于外廊的半公共小院, 居
民可以在院中休息或做家务, 增加了邻居熟识的程度。 公共院落、 开敞的公共走
廊、 半公共的院落构成了一系列清晰的领域, 为居民提供了较安全的环境。
纽曼在分析高层住宅区犯罪率高于低层住宅区原因时指出, 低层住宅由于分
组明确、 居民较频繁使用门前的半公共领域(休息、 停车、 游戏), 彼此容易熟
悉, 因而也便千共同负起管理和监视环境的责任。 而 高层住宅居民感到户外空间

1蝎 O 李乃义 . 隔壁单元的小花园 . 楚天都市报, 1998.8.25 。


第三节 领域性

�·L .嗣 1

外廊

图6-20 河湾住宅(Riverbend House, New York)

与已无关, 结果互不相识, 从而为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纽曼认为, 这些问


“ ”
题应该通过建筑设计得到解决, 为此他提出了 能防卫空间 (Defensible Space)
的设计原则, 其中与领域有关的主要有:
(1)形成易于被感知并有助千防卫的领域

”形成领域 不等于简单的空间限定, 必须与人的领域行为相应, 即要对领
域分级, 形成私密性一 公共性的空间层次, 尤其要把住户门外的户外空间也作为
居民的生活场所, 明确其活动内容和作用。 这在无形中扩大了居民占有的空间与
活动范围, 增加了居民对周围环境的关心和控制。 例如, 纽曼把多层住宅户分为
三级: 第 一 级为每层的户外空间;第二级为住宅单元入口和临近入口的户外空
间;第三级为住宅建筑的组团, 包括其户外空间。 在领域划分中, 组成每层的户
数、 每栋建筑的户数、 每个组团和每个项目中的住宅栋数非常关键。 “每组的组
” ” ”
成数目 (number) 不宜太多(应符合 认知的广度 ), 以便有利于居民相互熟
识和交往, 并识别外来者, 增强共同维护环境的责任感。
(2)自然的监视
通过建筑物布局和门窗位置, 使居民可以从室内自然地监视户外活动, 犹如
环境长着眼睛, 从而对犯罪分子具有心理上的威慑作用。 自然监视和共同防卫只
有在那些白天有人在家的邻里中才有效。 如果邻近几幢住宅全是同一户型, 居民
都是清 一 色的上班族, 这类住户组成本身就不可能建立起有效的全天候监视。
除调查分析之外, 纽曼还与心理学家合作对公共住宅区加以改进, 纽约的克 149
第六章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 . : .

— 象征


碍物、领域的界

, 1. 4 . .L

外廊
. 共间

\\ .

.半
. 公空

..
. .
...




图6-21 河湾住宅(Riverbend House, New York)

拉森波因特花园住宅区即为一 例。 通过改建, 对这个原来基地荒芜、 盗贼出没的


住宅区在用地功能方面作了明确划分, 把原先安全最令人担心的地方辟为公共休
憩活动区;住宅和公用道路之间用路边石围出了半公共前院;每8~12户为一
组, 用2m高的栅栏围成封闭的后院, 从而使住宅区60%的空地成为集体占有的
空间, 杜绝了原来陌生人随意出入的现象。 以上例子说明, 住宅底层的外部形象
和所保持的维护方式直接关系着住宅的安全和居民的满意程度。 群体领域性促进
了群体领域感和保护自己的邻里、 自己的社区、 自己的城镇的群体行为, 这种现
象应该引起设计者和管理者的足够重视。
后来的 一些现场研究也证实了纽曼所提出的领域特征与防卫功能的关系。 布
朗和阿尔托曼(Brown & Altman, 1983)调查了306户被 盗住宅的领域标志,
并将它们与未被盗的住宅加以比较。 结果发现, 未被盗住宅的领域标志远远多于
被盗住宅, 包括实际的和象征性的标志, 如栅栏、 围墙、 报警装置、 以及其他领
域边界。 停放的汽车、 院内的工具、 开放的洒水器, 都能有效暗示住宅中有人存
谒O 在, 而且这些住宅更容易被邻居、 尤其被近邻看到。 而被盗住宅地处偏僻, 看起
第三节 领域性

来像人迹罕至的公共领域, 如宅前缺少私密性标志的门牌、 篱笆, 也缺乏对户外


进行视觉监视的功能(图6-22)。 有研究者(MacDonald & Gifford, 1989)要求
43 名犯罪的男盗评价 50 幢独户住宅的照片, 指出哪些可成为作案的目标, 他们
认为, 那些便千被监视的住宅不易成为目标, 而那些沿道路的房子容易成为作案
目标, 尤其那些仅使用象征性障碍物的房子更容易成为他们的目标。 从生态知觉
来看, 缺乏对户外的监视, 宅门附近不恰当的障碍物, 包括不恰当的绿化(如灌
木丛), 为歹徒提供了躲藏、 窥视的场所和伺机待动的便利条件, 使房屋主人防
不胜防。

(b)

图6-22 未遭窃住宅与遭窃住宅的特点CBrown, 1979)


(a) 一 幢未遭窃住宅; (b) 一
幢遭窃住宅

个人空间、 私密性和领域性直接影响着人的拥挤感、 控制感和安全感。 心理


学家阿尔托曼发展了 一 种模式, 试图把私密性、 个人空间、 领域性和拥挤感联系
起来。 他认为, 在拥挤的状态中为了避免过度应激, 人们用两种机制一—保卫个
人空间和领域行为来达到所需要的私密性水平(图6-23)。
前面的讨论中, 一 再提到帮助使用者建立控制感的重要性。 控制感的建立 一
方面取决于使用者的人格; 另 一 方面, 环境本身的私密性层次和领域特征也是必
不可少的条件。 有些环境本身就让使用者无法控制, 对围护结构之外发生的一切
都无可奈何。 从生态知觉来说, 私密性层次和领域特征对环境的主人是一 种 “提 诅值i
第六章 个人空间、 私密性和领域性

社会孤独感 : 达到的私密
性>所要求的私密性

个人空间的控制机制 .

个人空间 最合适的状况 :
领域行为 达到的私密性 =
言语行为 所要求的私密性
非言语行为

拥挤感:达到的私密性
<所要求的私密性

图 6-23 私密性、 个人空间、 领域性与拥挤感之间的关系 (Altman)

“ “ ”
供 , 对外来的侵犯者则是一 种 遏制 。 物质环境的生态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
“ ” “ “
着社会环境的生态。 设计者和管理者的思路是 管 还是 提供 , 所引起的结
“ ”
果会大相径庭: 管 的结果不 一 定理想, 可能引起使用者被动消极的心态甚至
抗拒反应;提供条件让住户对户外环境人格化, 会调动居民的积极性, 使之主动
地去维护环境和创造更美的环境。
可以认为, 社会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老百姓的生活细节组成的, 个人空
间、 私密性、 领域性、 拥挤感、 安全感与控制感等方面的研究就是从不同角度了
解和体察构成社会生活主体的广大百姓的正当需要, 这方面的研究也必将为建筑
设计和城市规划提供有益的启示。

152
第七章 城市环境的认知

城市生活可提供令人满意的社会和人际关系, 丰富和新颖的体验, 多种参


与、 学习和选择的方便;而且, 与小城镇相比, 可资利用的文化、 娱乐和服务设
施也更丰富多样。 因此, 城市是具有多样性和对比性特征的场所: 具有使人分开
或聚集在一 起的潜在功能;既为人提供机会, 又约束人的行为;既安全又危险;
有隔绝又有融合;既丰富又贫乏;令人激动又令人厌烦。 总之, 有利也有弊, 积
极和消极影响并存。 城市生活对一些人非常适合, 但对另 一些人则恰好相反。 例
如, 美国建筑大师赖特就厌恶大城市, 主张每个城市居民应有1英亩土地从事农
业生产, 他自己也不愿住在大城市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城市化使城市人口增长大大加快。 据统计, 1900年全
世界总 人口中只有5%居住在人口超过10万的城市, 1970年达23. 7%, 估计20
世纪未已增至40%。 同时, 城市化还使少数城市集中f大量人口, 1800年世界
上仅有7个人口超过50万的城市, 1900年增至42个, 而今天已超过200个,
并出现了上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 1975年美国全国人口的70%生活在城市。 我
国的城市化也巳进入加速阶段: 2005年11月初, 城镇人口已达5.4亿, 2006年
初建制城市已达661个。 因此, 城市环境已成为西方大多数居民和我国近2/5 居
民的实际生活环境, 努力适应城市环境已成为大多数居民的主要行为。
对城市的定义因学科而异, 在环境心理学中, 一
般认为, 城市是在一 定地理
区域内, 旨在向人类生活(有组织的社会)提供各种生活因素而聚集在一 起的大
量的人群与活动(H. Proshansky, 1976; J. Fisher et al., 1984)- 。 从本章开始,
将从应用角度出发, 连续四章讨论城市环境与行为的关系。

第一节 城市意象的后续研究

—、 城市意象研究范围的扩大
城市规划师林奇1960年对城市意象作了开拓性研究, 后续者效仿其模式,
对全美乃至全世界的各类城市进行了大量研究, 包括芝加哥(Saarinen, 1969)、
纽约(Milgram, 1977)、 洛杉矶(Orleans, 1973)、 巴黎(Milgram, 1977)、
罗马和米兰(Francesca to and Mebane, 1973)等世界著名的大城市, 也涉及到

些富有特色的小城市。 此外, 研究范围还扩大到城市的特定区域, 如社区邻里
单位、 中心商业区和大学校园。
国内的研究起步千20 世纪80年代初。 大学校园认知地图研究(胡正凡,

"屠
1982)之后, 在规划部门的支持下, 对城市局部区域(如北京海淀区)的居民意
象进行了调研(林少斌, 1983)。 对城市整体进行研究的先后有武汉(林玉莲,
第七章 城市环境的认知

1990, 1999, 见第三章)、 南京和上海(林玉莲, 1991)等。 台湾的研究起步更


早, 抽样广泛, 结果更为详实。
二、研究方法的改进
“ “
林奇早年所用的方法称为 草图技巧 , 即要求被试凭记忆在白纸上画出所
在城镇的地图(草图), 记住什么就画什么。 这些草图仅反映个人对城市的观察
和记忆, 没有对错之分, 一
般15分钟完成, 有时也向被试提出一 些简单的问题。
这一 方法生动、 具体并易于操作, 有助于对个人的城市(图形) 意象进行定性研
究。 缺点在千过分强调意象的视觉方面, 难以清晰地确定草图的复杂性和精确
性, 而且容易忽略被试在日常城镇生活中的具体认知经验, 其结果也易受到个人
绘图技巧的影响。 因此, 后续的研究增加了不少辅助方法:
(1)较系统的问卷和访谈。 除绘制草图外, 还要求被试回答 一 系列问题;或
者要求用语言描述特 定的环境场所;写 一 段关于城市环境的文字等。 问卷设计应
符合效度(有效性) 和信度(可靠性) 要求。
(2)图片再认。 要求被试观看有关城市环境的照片或幻灯片, 然后鉴别城市
的特点。 在心理学中, “再认"(recognition)是指经验过的事物再次出现, 感到
熟悉并能识别确认的过程。 这 一 方法避免了个人绘图技巧所产生的影响(提高了
内在效度), 有时还可发现 一 些特殊的问题。 如 一 项研究(Milgram, 1977)发
" “
现, 公众对纽约的意象呈现出一 种集中趋势, 某些地区如曼哈顿被普遍 再认 ,
而对另 一 些地区则不甚了解, 前者的正确率是后者的两倍以上。
(3)距离判断。 要求被试比较两个地理位置之间的实际距离或相对距离, 用
来评估其意象的正确性。 如分辨远近和方向的能力较弱, 其意象的正确性也相应
较低。
(4)评价地图。 在认知地图完成之后, 立即要求被试在准备好的地图上标明
与环境审美或/和情感评价(如安全性、 吸引性等) 有关的范围, 并说明其理由。
将公共评价地图与公共认知地图对照分析, 能更直接地发现环境要素对环境记忆
的影响, 了解其性质与程度。
三、研究内容的深化
( 一 ) 城市意象组成要素探讨
林奇认为, 城市意象由五种要素组成, 其中包含着三方面的内容:

(1)同 一 性(或译自明性) 组成要素从背景中突显出来的清晰程度 ;
(2)结构 —�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
(3)意义—— 这些组成要素对于观察者的含义。
后续的研究表明, 要素的定义、 分类和命名存在文化和地区差异。 例如, 在
西方, 人们认为山谷是以山为边界的区域, 而在印度的尤罗克(Yurok), 则认
为山是以山谷为边界的区域。 在中国, 商业区域与作为路径的街道关系密切。 例

如, “南京路 所代表的既是路径, 又是一大片繁华和热闹的区域。 不少城镇的
"一 ” “
主要商业街和商业区域往往与主要交通干道纠缠不清, 条街 和 十字街”

模式已成为国内城镇的重要认知图式之 。 节点的命名方式也可能反映出居民的
叩 文化和地区差异。 例如, 在命名地点时, 一
般均姓氏或形容词在前, 如上海的
第一节 城市意象的后续研究
“ ” “ " “ ” “ ”
曹家渡 、 徐家汇 、 北京的 左家庄 、 潘家园 等, 但偶尔也有将姓氏放在
" ” “ ”
后面的, 如武汉就有 桥上熊 、 "闸上徐"、 茶山刘 等奇怪地名, 并且集中在
“ “ “ “
方圆几里之内, 与北方有些地区的职业命名习惯类似(如 胡同张 、 泥人张 、
" ”
饿忳侯 等)。
对要素的认定还存在个人和群体差异。 同一 实际元素可能被人看做不同的要
素, 这部分取决于观察者所担当的角色。 例如, 同 一 条街道, 驾车者视为路径,
居民则看成是居住区的边界, 而对于体弱的老年人和残疾儿童, 几乎是难以逾越
的障碍。 同 一 城市广场, 有人看做节点, 有人看做是 一 个较小的区域。 多项研究
表明, 繁忙的交通干道不仅是主要路径, 而且还起着分割整体、 形成屏障的边界
作用。 例如, 上海闵行商业 一 条街, 位千重工业工厂集中地区, 战战兢兢过街购
物的老人常为载重卡车所阻吓, 在老人心目中, 两侧都有商店的 一 条街实际上成
“ ” " ” “ “
了 两条街 ;又如苏州旧城, 拓宽后的 干将路 名副其实, 有如 干将 宝
剑, 以几十米的红线将旧城一 剑挥成南北两段, 商业繁华且交通拥塞的人民路又
阻隔了东、 西, 在心理上, 旧城事实上已演变成四个相对独立的领域, 形成强化
的现代十字街模式。
在现实中, 这些组成要素往往交织在 一 起。 如上海城隍庙, 既是 一 个功能独
特的商业和文化区域, 又是一 个边界明确的节点, 其中的湖心亭还是城隍庙的象
征和标志物。 北京天安门广场既是区域, 又是节点, 还是路径的交汇处, 其中的
天安门、 正阳门、 前门火车站等还是城市的标志物。 这些要素成簇集结, 而以路
径相互联系, 共同构成城市的意象。 要素的重要程度常因城市而异, 表7-1说明
了欧美若干城市各意象要素的重要性, 以横向比较的方式揭示了城市景观的个性
和特色: 有的城市各种要素都很丰富, 有的 一 些要素丰富而另 一 些则相对贫乏,
重要程度也存在显著差异。

欧美若干城市意象的组成要素 表7-1

城市名称 路 径 标 志 物 区 域 节 点 边 界

波士顿 + 泳 米 + +

新泽西 +

洛杉矶 米 + +

芝加哥 米 谗; 米

恩格尔伍德 米 米 米

阿姆斯特丹 米 米

鹿特丹 米 + +

海牙 米 + +

罗马 米 米 + 米

米兰 米 米 米 米

伯明翰 米 米 米

糟,
赫尔 米 米 米

(Douglas Pocock and Ray Hudson, 1978) 米很重要 十重要


第七章 城市环境的认知

后续的研究中, 挪威学者诺伯舒兹(C. Norberg-Schulz) 的见解值得 一 提。


他早在1971年就指出, 认知地图中的基本要素可简化为场所、 路径和领域 (do ­
mains): 场所是特定的会聚点, 其中发生若对个人和群体富有意义的事件;路径
是为人提供整体结构概念的连续要素, 人通过在路径中的运动来认知城市;领域
是 一 个区域, 包含着被围合在其中的类似性元素。 路径和场所是图形, 领域则是
背景。 林奇的观点具有结构主义倾向, 诺伯舒兹的解释则与格式塔心理学有关,
而后者又深受结构主义哲学的影响。 因此, 尽管两人所用的术语不同, 但殊途同
归, 结果类似。 兰(Jon Lang, 1 987)在总结城市意象研究时指出, 可以用格式
塔心理学中的视觉组织规律来解释城市意象中的组成要素:路径和边界是连续性
“ ”
要素;区域体现了 良好完形 轮廓之内各个组成要素的接近性和类似性;标志
物是周围环境即背景中的图形。 至于节点, 他认为难以用格式塔理论解释。 其实
节点并非单纯的视觉元素, 而是社会、 文化和物质等各种环境属性的总和, 包含
有特定的存在者、 存在方式和精神含义,在形态上则交汇和辐射并存, 带有强烈
的地方特点, 显然, 用现象学来解释更为贴切。
(二)影响认知地图的因素
后续的研究表明, 城市意象取决于人看到什么、 记住什么以及人赋予对象的
, 即取决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 拉普卜
重要程度(意义、 价值观念和偏爱)
特(A. Rapoport, 1977)在《城市形式之人文方面》(Human Aspects of Urban
一 “
Form) 书中系统总结了近20年来的研究。 他认为, 认知地图是实存环境、

认知方式和社会文化背景结合的产物 。
米尔格拉姆(Miigram)针对实存环境的影响提出 一 个 一 般公式, 认为与城
“ ”
市意象有关的 再认 是人流的集中性和建筑独特性(或社会独特性)的函数。
即建筑物或城市景观是否接近公众H常生活中常去的地区、 是否具有特色以及在
公众心目中是否具有社会和心理意义, 都直接影响公众对其的再认。 这一公式可
推广表达如下:

再认 = f(人流的集中性X城市景观独特性和/或社会独特性)

城市景观的独特性应从广义加以理解, 形式独特的建筑, 与众不同的城市街


道和空间结构模式, 别具 一 格的地形地貌, 非同寻常的绿化和行道树, 以及特殊
” “
的社会氛围、 背景和事件都可使 再认 得到加强。
认知方式因生理特点、 个人身份、 群体性质和活动范围而异。 失明、 色盲、
弱视、 年老、 以及年幼者的认知方式明显与正常年轻人不同;本地居民与外来陌
生人有异;活动受限者与活动广泛者更有天壤之别。 一项研究表明, 洛杉矶社会
经济地位高的人乘小汽车外出旅行的机会更多, 因此所熟悉的地区可能比地位低
的人大1000倍(洛杉矶城市规划局,1971)。 但也有例外,在有些发展中国家,
上层人士常把自己局限在小圈子里, 熟悉地区相对较小, 而下层居民因寻找工作
四处奔波, 认知地图的实际范围反而较大。 空间活动范围是影响认知地图的关键
因素。 图7-1为 一 个澳大利亚土著儿童的悉尼市认知地图, 是这 一 情况的典型写
“ ”
佃 照。 由于活动有限, 他仅知自己所在的核心区域, 画得相当详尽, 而 悉尼市

第 一节 城市意象的后续研究

亨-
之\

、一


子:=:、

j

A
D //

于-`、

三 )了
-
4::::::::::/

本了

气 厂子 \

) /I \,
I

` /AJ
2
/

//
I \

」l!

///
斗(

/

)

/
f、乙/


/
/'

1夕
`\
丿

三 `
(


I七V
ll­
l

G
图 7-1 一个澳大利亚土著儿童的悉尼市认知地图
(Rapoport, 1977, 本书作者根据原图重绘, 有改动)
A. 模糊的悉尼市中心区;B. 土著基金会;C. 家所在地区;D. 南悉尼地区;
E. 仅知橄榄球场名称, 不知距离和位置;F. 学校;G. 当地的橄榄球场; H. 家

“ ”
的意象模糊难辨, 几乎没有 城市 的概念, 因为他去过的居住区外的惟 一 地
点, 是悉尼中心区边缘的土著居民事物基金会。
可以说, 每 一 种影响因素都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关, 即使自然因素也会因人的
占有和使用而带上社会文化色彩。 如前所述, 欧美文化中以节点和路径为主构成
” ” 一 " ”
城市, 而在日本文化中多半借助于像 和服 样 裹 起来的、 多层次的区
域。 在阿拉伯文化中(如黎巴嫩), 城市强调的是分散而又独特的区域, 而不是
个别要素或路径 (Gulick, 1963) 。 这反映了传统穆斯林城市的性质一一城市是
特定区域的组合 一 种族、 宗教和功能使用, 甚至其他文化中的建筑要素都可形
成特定的区域 (Brown, 1973) , 即借助于功能、 活动和社会文化价值之间的明
显差异来体现其独特性。 在墨西哥, 古老的阿兹台克 (Aztec) 文化中的古城模
式一 直延续至今, 邻里单位成为城镇生活、 城镇形态和意象中的重要的组成因
素。 如特莱亚卡帕 (Tlayacapan) 小城, 共分为 4 个区, 辖有 26 个邻里单位,
每个邻里单位代表 一 个父系家族群体, 并都建有自己的教堂, 全城则建有中心广
场及面向该广场的中心教堂。 不同的城市结构反映了不同文化和亚文化中的认知
方式, 也必然体现在认知地图之中。
(三) 城市意象与环境评价
由于问卷和访谈方法的采用和改进, 因而可以深入了解居民城市意象中的非
“ ”
图形方面, 包括 环境评价 方面的信息。
北京海淀镇的意象研究中(林少斌, 1983) , 被试涵盖不同的性别、 职业和
文化程度, 约3/4居住年限在5年以上。 海淀镇以西北至东南走向的海淀斜街为
“ “
主要通道, 这在东西南北正交的北京显示 非我族类 , 因而富有空间特色。 小
镇保留了传统的商业 一 条街模式, 又接纳了俱乐部、 邮局等 20 世纪 50 年代新建
商业建筑, 别具 一 格。 调研表明: 居民意象的整体空间骨架明确, 共享意象元素

较多, 并以建筑、 场所和通道(斜街)为主(图7-2), 反映出居民具有 小镇 订,
第七章 城市环境的认知

- l 4U P
-
Ia0
息 万

(a)

北京大学
海淀

西
三三

言言:;
表店 1老虎洞 中关村
新华书店女 路

邮局女
俱乐部女 颐

...... .

-
甘. .0大观园

.......
..,....
」 l l . , '

;八 一 中学1街
•·.... .
匾二

. . . . . .. ,.
IO倒座庙
· . l .

I



黄庄
同意率 通道

1/2以上 * O医院


I/4~l/2

l/8-1/4 ----
(b)

”,
图7-2
(a)北京市海淀镇 1983 年现状示意(作者根据原图简化重绘),( b) 北京市海淀镇的认知地图
(本书作者根据林少斌原图修改重绘, 节点和地标合并为建筑或场所)
第一节 城市意象的后续研究


整体取向 的日常生活方式;居民认为, 应保留斜街及其商业街特点, 建筑要新
颖鲜明, 并形成吸引人的区域中心, 以加强小镇的地方特性;而一些规划人员认
为比较重要的元素, 如李莲英宅、 万泉河等却为居民所忽略。
这项研究启发我们对中小尺度的城镇环境作进一步的考察和思索。 对照海淀
镇1983年的现状图和居民的认知地图可以看出, 居民的共享意象元素多而集中,
其中建筑和场所占大多数(同意率大千1/8 时占61.7%;大千1/4时占62. 5%;
大千1/2时占57.1%), 反映出 对小镇的建筑 (设施) 和场所具有较强的认同
感。 同时居民的认知地图具有强烈的向心汇聚倾向: 在西大街和公园附近, 短短
五六百米范围内集中了十几个共享意象元素, 占总数的2/3以上。 而且这些共享
元素如商场、 餐馆、 区政府、 公园、 银行等都与居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为相
互之间的社会接触和交往提供了亲切的舞台, 已成为日常生活和社会网络的重要
组成纽带, 构成小镇独有的、 活生生的社会生活场景。 在这类中等尺度环境的认
知地图中, 很难区别什么是林奇定义的节点或标志。
居民记忆中的这些建筑和场所, 大多外貌不扬, 而且也不是人流、 车流汇聚
和辐射的中心(区政府除外), 但重要的是, 它们对居民的日常和社会生活具有
不可替代的意义!居民正是根据这些意义而不是根据形式美对环境进行了评价。
对于当年刚进入北大、 清华的学子, 认为当年的海淀镇是相当拥塞和不规整的地
方(见现状图), 根本无法与校园的良辰美景同日而语。 但生活上几年, 就会发
现小镇已融合进自己的日常生活。 另 一有意思的现象是, 海淀区当时是正式的行
政区概念, 覆盖北京西北郊一大片土地, 包括清华、 北大等许多高校在内, 但在
“ ” “ ”
居民心目中, 所谓 海淀 — 这种对
就是指以前的海淀镇和海淀斜街- - 根 的
依恋和归属反映出 一 种带有普遍性的心理和文化认同。
《台北地区都市意象之研究》(夏铸九, 叶庭芬, 1981)工作细致, 内容详
实, 揭示了发展中国家城市居民处于急剧变迁中的复杂心态, 具有典型意义。 该
项研究的被试涉及台北各城区的多种职业的居民, 包括劳工、 摊贩、 服务、 军
警、 公务等行业人员和学生。 研究认为:
” “
(1) 台北的公共 意象元素之可意象性与可辨别性 十分模糊而低弱, 即不
同的人可共享的意象元素相当贫乏(图7-3)。 在 一 般居民中, 甚至连火车站、
中山(国父)纪念馆、 圆山这样重要的特殊意象元素, 其同意频率最高也仅介千
“ ”
1/8~1/4之间, 大多数被试的台北城市意象 极为笼统、 简单、 零散而有限 。
好比一 个团体, 有领导又有名流人物, 却只得到少数人的认同。 同时, 就整体而
言, 意象元素的平均数量普遍低弱。 研究者认为, 这反映出一般居民的流动性偏
“ “
低, 活动范围局限, 生活方式多半属千 家庭取向 。

(2)台北地区公共意象的空间架构南北向强于东西向, 认知地图有的以 中
“ “ “
心取向 为主, 有的则以 地方性偏向 为主, 总体上呈现出双重性格。
(3)意象元素以地区或通道为主, 标志或节点次之。 地区与标志元素生动鲜
明地反映出台北的历史背景及历年的发展和变化, 自然元素相对较少。

”瞻
(4) 意象内容偏向于环境评价, 包括了正反两方面的性质和特色, 并且涉及
到全部生活环境的物质、 社会、 文化、 经济和政治等各个层面。 其中, 实质因素

第七章 城市环境的认知


\

言 』
I
`\ )

乏-丁 '
-
亘-
;+1 下


_


••

-
_


-

l

/ ­

,
/



冒 —一 \
标志节点区域通道铁道边界
+ ♦ 氐玉之皇詈缸
聿垂呈室菩巨
松山区居民 图中实线表示共享意象元素 大安区居民

图7-3 部分台北居民的共享意象元素
(本书作者根据原图简化重绘)

与情感、 意义、 象征等非实质因素密切相关。 正面因素有宽敞、 宽广整齐、 堂皇



壮观、 有活力或热闹等, 数量有限;反面因素有杂乱、 脏乱、 片混乱、 拥挤、
" ”
嘈杂、 污染、 潮湿、 奢靡、 冷漠等, 重点在于各种形式和性质的 乱 。
意象的内容反映出当年台北居民深受环境压力而处千应激状态。 一位受访者
一 “ ” “
语道破: 乱, 最能代表台北市 。 其他受访者的陈述也十分生动: 一片混
” “ “ “ “ “ “
乱 ; 交通拥挤 ; 常挖马路, 讨厌 ; 最难看的是市内高架桥, 错综复杂 ;
“ ” ” “
空气的汽油味难闻 ; “公共汽车噪声太大 ; 最难看的地方就是基隆河水
” “
了, 最难闻, 以前还可以喝呢 ; 现在台北真大!花搞搞, 路名又改, 没什么
” “ ” …
熟 …… ; 人挤到 一 定程度实在也快乐不起来 …
“ “ “
尽管怨声载道, 但居民对 现在 基本上持有暂时容忍的态度, 而对 过
” “ ” “
去 则基本否定, 具有 一 种 向前展望 的心态: 对进行中的工程多半没有好

感, 太妨害生活所需之宁静或视觉上的舒适 …… 只能在理智上给它希望 …… 。

研究者认为, 这一 切是 原有价值系统瓦解造成环境秩序混乱后所形成的压力”。

并且 在一 个急剧演变的第三世界都市里, 新与旧、 现代与传统时常形成激烈的
对比。 带有自卑意识的、 麻陋的旧市区和代表着进步的、 华贵的新市区已经成为

都市暗码的一 部分 。。 尽管己事过境迁, 但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 这项研究
仍具有现实的参考价值。
国内后续的研究继续对城市空间意象进行了探讨, 研究对象包括广州(李
郁, 许学强, 1993) 、 北京(顾朝林, 宋国臣, 2001)8 等城市。 后一项研究采
用了照片再认 (29 张, 经小样本的预先研究筛选得出) 和认知草图相结合的方
法(有效样本数 108 人)。 结果表明, 北京城市的意象空间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
以长安街、 二环、 三环、 四环为道路骨架, 并且半数以上被试以四环路为界划定
北京市区。 在内城区(二环以内), 标志、 节点和功能区共同组成城市意象;在

以上括号内文字均引自夏铸九、叶庭芬所著《台北地区都市意象之研究》。
佃 见: 北京城市意象空间及构成要素研究. 地理学报, 2001, (1): 64~74。
第二节 空间定向

外城区, 只有部分标志要素 在城市空间意象中起主导作用。 总起来看, 主要影响


要素为道路、 标志和节点。 从调查可以看出, 随着新区膨胀和旧城更新, 北京旧
城的中轴线和紫禁城在城市意象空间中已失去了应有的地位, 东、 西两条重要的
主干道(西四北大街、 西单北大街和东四北大街、 东四南大街) 在人们的记忆中
也已逐渐褪色。 虽然仍然是 大圈圈(三环、 四环) 套小圈圈(二环), 但其含义

已与往昔的 大圈圈(内城) 中套小圈圈(皇城)、 小圈圈中套黄圈圈(紫禁

城) (京剧《游龙戏凤》中的唱词)截然不同, 这令入回味, 更令人叹息。
在环境心理学中, 环境态度、 环境评价和环境认知分属于三个不同的研究领

域, 些研究者主张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石坚韧, 赵秀敏, 王竹, 外尾一则,
2006), 他们以长江三角洲上海、 杭州和南京三城市的60个开放空间(城市意象
的核心)为对象, 研究市民(样本数255人) 对这些空间的内心感受(即相关的
态度和评价)。 研究采用问卷收集相关信息, 并用多元统计方法进行处理, 试图
为城市规划和设计提供新的研究策略和参考资料。。 这些有益的尝试为今后的研
究拓宽了视野, 促使人们进行深入的思考, 包括: 如何对人口达千万以上或数百
万的特大城市的居民进行抽样;如何考虑不同时代、 文化和地区的居民的心理差
异;如何逐渐形成与特定问题有关的标准问卷;如何验证问卷的有效性(效度)
和可靠性(信度);如何将定性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 等等。 总之, 有许多问题
还有待进 一 步进行探索。
如果仅把城市意象看做 一 张凭记忆勾画的草图, 那么这一范围的研究就是 一

个贫矿。 但若结合社会文化背景, 探索居民对城市环境的评价, 以及其中所蕴涵



的意义、 价值观念和偏爱, 借以改善实际环境, 那么, 它就是 个取之不竭的
富矿。

第二节 空间定向

个完整的城市意象由场所、 空间和相互间的距离组成。 某 一 特定的场所是


“ ” “ ”
特定环境属性的总和, 意味着是 这儿 而不是 那儿 。 要了解不同场所在空

间中的相互位置, 要有明确的方向, 二要在主观上对距离作出判断。 因此, 城
市意象研究必然外延至空间定向和认知距离 (cognitive distance) 。
一、 满定基本需要的导航系统
在茫茫沙漠上依靠堆石, 在汪洋大海上依靠星辰, 在原始森林中依靠标记,

这 切都是为了在环境中定向。 在古代, 迷失方向会造成人的恐惧与惊慌, 因为
定向与人, 也与一切动物的安全密切相关, 是维系生存和保持精神健全的基本生
物性需要。 注意 一 下迷路幼儿的神情, 马上就会明白这一简单道理。
空间定向不是简单地依靠太阳、 北斗星、 指南针和卫星定位。 因为实际环境
中还存在复杂的地形、 地貌、 建筑和路径关系, 行动必须服从路径, 必须避开障
碍和危险; 因为还存在不同文化、 不同种族所创造的城市环境, 习惯千此不一 定

0 见: 城市开放空间公众意象的影响因素研究. 新建筑, 2006, CD: 71-74 。 叩


第七章 城市环境的认知

能适应于彼;因为定向与找 路、 寻址构成 一 系列连续的行为, 分辨东西南北是 为


“ ”
了解决 去那里, 怎样走, 怎样找到那里 的问题。
拉普卜特指出, 空间定向涉及三个问题: (1) 自身正处在什么地方;(2)如
何去要去的地方;(3)如何确定已到达目的地。 可以说, 定向就是从认知角度对
“ ”
若干场所和距离进行分类, 然后把它们组织成 一个 导航 系统。 为此, 需要知
道自身在更大的环境中的相对位置, 需要了解环境的性质、 各组成元素之间的方
向、 路径和距离、 路途中的指引标志以及实际和人为的障碍。 明确的定向系统有
助于改善人在环境中的移动, 增加对行为结果和环境的控制。
二、 定向系统的文化差异
正如城市意象 一 样, 定向系统也 存在文化差异。 在大尺度的地理环境中, 不
同文化的人使用不同的坐标系统: 因纽特人关心路程中转弯的数量和行进路线的
形状, 关心时间距离 (time distance) , 即走完某段距离所需的时间;有些岛国
的居民以陆地和海洋作为主要参照;欧美人以自我为中心确立定向坐标;中国大
多数居民使用罗盘所确定的坐北朝南、 左东右西的体系, 室内外都是如此, 不少
人还偏爱神秘的风水;在印尼的巴厘, 北方是 指岛上神圣的火山, 因此沿岛环行
时, 北方也随火山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当地居民不得不经常使用罗盘定向;在冰
岛, 人们使用当地和全岛两种坐标定向系统。 无论哪 一种体系, 都必须对环境中
的某些特点进行再认, 并把它们与更大的背景联系起来。 哪些特点能引人注意,
这本身就存在文化差异。 例如, 澳大利亚土著人能在 一 望无际的沙漠中来去自
由, 因纽特人能利用风、 雪嗅味的提示辨认北极荒漠中的方向, 而一般人即使依
靠罗盘仍极易迷路。
在城市环境中, 空间定向也同样存在文化差异。 美国的城市地图册中几乎找
不到任何具有环路模式的 城市, 其城市 街 道普遍为点 线组成的网格系 统(图
7-4), 即以中心商业区某一交叉路口为原点, 向南北东西方向等距离设置街道,
并以序数命名东西向的街道, 非常理性。 因此, 街道网格可作为简化的定向坐标
系统, 人们可依靠已 知区域和参照点, 借助千路径, 与其他区域和参照点联系起
来, 从而形成有规则的认知, 并建立起网状的城市认知地图。 根据街道的数字顺
序(如南 19街)很易寻址, 很易判断所在地点与城市中心轴的垂直距离。 即使
遇到湖泊、 树林和山丘阻隔, 某 一 编号街道被迫暂时中断, 仍会按照其虚线延
长, 并越过障碍后在合适处重现
这一 编号。 美 国威斯康辛州的密
尔沃基市是这一 系统的典型代表,
甚至连建筑物内部也如法炮制。
提起环路定向系统, 就会想
到莫斯科、 巴黎和部分古罗马城
“ ”
市, 想起 条条大路通罗马 的

`"
谚语。 古罗马的军事工程师和建
筑理论家维特鲁威 (Vitruvius,
图7-4 美国城市街道的典型网格系统(作者绘) 公元前1世纪)在《建筑十书》
第二节 空间定向

中提出了环形和放射形相结合的城市道路理想模式: 理想的城市中心应设有大庙
和广场, 有利于防风的放射形道路从中心向四周辐射, 相互间用有助千防卫的环
形主干道连接, 放射形道路尽端设塔守卫, 城门则开在两个守卫塔之间。 他所提
出的城市规划理论对当时和后代的城市建设产生过很大影响。 在法国拿破仑执政
“ ”
时期, 御用建筑师认为 人们不可能找到比古代留下来的更美好的形式 。 不仅
当时的建筑披上罗马帝国的外衣, 照搬其建筑片断或整体, 而且巴黎的城市改建
也沿用罗马模式: 12 条 40~80m 的大道辐辏而来, 汇聚成以雄师凯旋门为中心

的明星广场。 从广义文化的角度来看, 其原因在于 ……当时资产阶级的斗士们

需要召唤历史的亡灵来掩盖他们斗争内容的狭隘性, 来保持他们的战斗热情 。。
中国城市的定向系统是 一 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不过, 作为一种文化和生活取
“ ”
向, 神秘的 风水 还是留给专家去讨论。 在我国地理上, 东为左, 西为右, 如
山东称山左, 山西称山右。 北方城镇大多呈现为坐北朝南、 非等距的正交网格形
态, 同时具有强烈的中轴线, 这已成为一种文化认同, 但是, 从环境认知的角度
“ ” " ”
看来, 这并非简单的 坐北朝南的方格网系统 或古代的 匠人营国 所能概
括。 以北京为例, 可以作为定向参照系的还有边界(城墙)、 中轴线和节点(如
牌楼、 城门、 街口等)。 内城、 外城、 关厢、 城外和城根儿表达了不同的区域概
念。 即使是同一 条街, 也可以按照节点分段赋予若干不同的命名, 如西安门大
街、 文津街、 景山前街、 五四大街、 东四西大街、 朝阳门内大街前后衔接, 大致
在一 直线上, 实际上就是同一 条街。 高低和等级不同的围墙及其大门, 以及各种
节点, 不仅在定向系统中, 而且也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难怪著名
“ ” “
法国思想家福柯(Michel Foucault)想起中国文化就会想到 墙 。 不识庐山真
“ 一
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 其中的底蕴值得进 步探索。

日本城市的空间定向系统由 系列从大到小的区域组成。 区域内的房屋按建
成时间编号, 因此, 若干房屋可能具有同一 编号, 外来者不得不在区域边界交接
处求助于警察岗亭或行人。 点线系统早在公元 800 年左右就已传入日本京都, 但
直到近年区域系统仍在坚持使用。 它体现了日本文化所固有的空间认知方式, 反
“ ”
映出 间 (去, Ma)即间隔这 一 概念在城市环境中的重要性。 日本著名建筑师
" “
矶崎新论述说, 日本建筑的时空观念强调的就是 间 , 即强调用时间来表示空
间距离, 特别注意两段时间(空间距离)之间停顿瞬间的变化。 他还认为, 在日
本的传统建筑空间中, 时间无处不在, 空间的特点正在千空间的交接处, 不是人
进入房屋或已进人房屋的状态, 而是强调刚进人尚未进入时的状态, 这是把握日
本文化所特有的空间概念的关键。 这种空间认知方式也使人想起另 一 位日本著名
“ " “ "
建筑师棋文彦所提出的 奥 (扫<, Oku)和 裹 的空间设计概念。 他认为,
日本与西方不同, 不是用轴线或几何手法强调作为实体的中心, 而是暗示人们所
共同趋向的、 由位置地形决定的虚中心, 不是简单地划分地块, 而是采用空间层
层相裹的方法。 因此, 他认为日本的城市应具有相互渗透的多种空间层次和多个
中心。

0 陈志华. 外国建筑史.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79 。 谓霪


第七章 城市环境的认知

摩洛哥人的空间定向系统也非常特殊, 人们依靠已知区域进行认知, 一
旦这
些区域被拆毁或遗忘, 就不得不借助千问讯或其它已知的场所定向。 在当地, 东
向是朝向圣地麦加的方向。 在方向既定的情况下, 尽管有许多道路可通向东面的
任何场所, 但通常只标明一 个主要的行进路线, 而且人们偏爱间接而不是直接的
路线行进。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特定文化群体中的个人都以为自己所使用的定向系统最好, 因为 从小就打

这么过 , 习惯已成自然。 美国人认为自己的方格网式的点线系统更符合逻辑和
理性, 因而也更清晰。 而在法国人眼中, 美国系统缺乏明确的层次和所感知到的

秩序, 是匀质的、 各向同性的一团乱麻。 宏观来看, 日本和摩洛哥系统以 体
” ” ” “ ”
验 和 了解 为基础, 强调静态和传统;美国的系统以 理性 为基础, 着重
动态和发展。 前者更适合千年长者、 当地的长期居民和带有特殊文化背景的人。
这类系统对环境的改变更为敏感, 具体要素的剧变或消失会造成定向混乱。 而美
国的系统更适合千旅游者和寻址者, 并对地图、 标志等抽象和具体提示系统更为
依赖—一 万 一地图、 路名、 门牌号改变, 外来者将无所适从 。
三、 自然环境特征对定向系统的影晌
自然环境特征对 空间定向系统也有重要的影响。 即使在美国, 也有一些城
镇不按方格网布局。 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的夏洛特 (Charlotte, N. C.), 受到地
形的影响, 具有美国东海岸典型的弯曲街道模式, 其寻址顺序依次为区域、 区
域内标志 、 街道交叉路口、 街坊。 在美国的芝加哥, 方格网几乎遍布全城。 但
" ”
就在城市西郊, 离著名建筑大师赖特的故居所在的 橡树园 不远, 坐落着著

名的 河湾 ” 区(Riverside Town) , 竟在6. 5km2 范围内布满弯路迷径(图
7-5)。 区内道路总长度64km有余, 光街道名称就有90条之多。 进入小镇放
眼四望, 到处嘉树成阴、 芳草萎萎、 鲜花盛开, 小河婉蜓流过全境, 并因高差
而形成动人的跌水。 不过, 它并非公园, 而 是一个真正供人居住的社区。 但是,
外来者初来乍到却如入迷宫, 定向和找路都相当困难。 而居民也以乐于助人为己
任: 只要外来者徘徊张望, 就会有居民停车问你是否需要帮助指路。 值得 一 提的
是, 河湾区是依据正式规划和设计营建的, 它是美国第一位正式开业的景园设计
师奥姆斯特德(F. L. Olmstead) 19世纪60年代的作品。 奥氏于道光年间到过中
国, 纽约的中央公园、 全景公园也都是他的杰作。 他当年的规划设计思想极其朴
素 尊重自然、 保护风景, 用流线刮的道路模拟婉蜓的河流, 并尽量降低建筑
密度, 形成城乡结合、 自然与人工协调的理想郊区。 现在河湾区已成为美国的国
家历史标志地区(National Historic Landmark), 其空间定向主要依靠自然景观
和特殊建筑标志物, 是环境特征与前人(包括当年的业主)生态意识有机结合的
产物。

在中国, 不同地区也存在明显差异。 例如《新周刊》这样描述 方向感迷
" “
失 的江城武汉O 长江和汉水的流向, 决定了整个道路的走向……全都呈斜

向分布。 并随着江的走向时有弯曲…… 事实上长江、 汉水和众多的湖泊决定了

叩 。 李皖. 最市民化的城市: 武汉. 新周刊, 1998 (14): 19。



心^红…~ 心

tCJ

m

N
纽鳍 龋
-A l


示意(1988)
A主要教堂 B 水塔与火车站
仆 ', --喧J__,“'一勹
'·'”“'”“'IIIIII“'II「 '叩皿·
觑·

滩11寸
图7-5 美国芝加哥河湾区(作者绘, 1988年)

冷 画消 过
第七章 城市环境的认知

武汉的空间定向, 然 而, 在20世纪50年代新建的武钢和部分大学仍然存在着以
“ ” “ ”
东西南北定向的正 交道路网, 暗喻它们是 外来者 和 后 来人 。 在上海, 黄

浦江与苏州河在空间定向、 社会意义和价值观念等 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宁
一 ”
要浦西 张床, 不要浦东一间房 曾在上海民间流行了几十年。 在内陆城市成
“ " " ”
都, 常使用 走 )和 (左手或右手)倒拐
抵到 (笔直 指路。 沿江河带形发展
“ “ ” “ ” “
南方城市, 则 使用
的 左拐右拐"、 向前向后 、 向上(游)走 和 向下
” “ ” “ ”
(游)走 。 而在北方城市, 多半用 东西南北 和 经、 纬 标明 方向, 如济
“ ”
南、 沈阳和丹东等城市以 经、 纬 和序号命名街道并表示其走向。
四、 环境具体因素对空间定向的影响
大气中的某些因素也会影响定向。 从东北飞往北京, 刚过长城, 靠窗的旅客
就指着窗外说那就是北京。 放眼望去, 远处湛蓝的天空下, 地平线上凝聚着一团
“ ”
红灰色的尘罩, 它的下面, 就是空气污染、 红尘四合烟云相连 的市井。 从江
南水乡向上海行进, 也可观察到类似的现象。
环境具体因素中, 对斜路的影响进行过较多的现场研究。 早年的观点认为,

人往往在意象中简化其 行进路线, 把连续弯曲的曲线简化成直线, 并把大多数斜
向转角看成直角(Griffin, 1948)。 林奇发现, 被试者常在城市认知地图中把钝
角画成直角。 后续的研究则发现, 被试者把斜路画成与当地主要道路网平行或垂
直(Tversky, 1981)。 类似研究表明, 至少在西 方文化中, 对斜路转角的记忆
已走样成直角。 但这些研究均以画图为工具, 证据显 得不够充分。 为此, 又在室
内进行了模拟实验 (Sadalla & Montello, 1989), 揭示人们倾向于把所有行进路
线中的转角都看成直角。
蒙蒂罗 (Montello, 1991) 以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所在地区为现场, 考察
了城市真实环境中斜路对步行者空间定向的影响。 该地区主要街道以东西南北为
基本方位, 呈方格网布局。 三个试验地点则位于三条支路上: 两条为斜路(与当
地的道路网斜交), 另 一 条则 与干道平行, 为东西向的直路(图7-6)。 三个地点
均在大学以外的住宅区内, 两两之间距离不到140m, 但相互看不见, 同时也没
有明显和突出的标志指引远处的方向。 在试验地点, 邀请过路行人(被试者)协
“ “
助参与 城市布局知识的研究 , 要求被试者指出5个目标, 包括位千远处
人对
的标志(会堂)、 节点(主要道路交叉口)和路径(一条主要干道), 以及南方和

东北方 , 记录其 回答和作出反应所需的时间。 然后向被试者提出三个与 熟悉
” “ ” “ ”
性 有关的问题, 包括 对周围地区的熟悉程度 、 步行路过试验地点的次数
“ "
和 生活在该地区多久 。 由千三个地点的被试者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非常类似,
因而可以排除干扰变量(熟悉程度) 的 影 响, 即三个地点得 出 的结果具有可
比性。
这项研究中, 地点是自变量(两条斜路和一条直路), 而所记录的结果是因
变量(五个目标的方位偏差和反应时间)。 因为试验包含着三个组别, 为了确定
各组之间对同一 目标的判断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采用了综合性的方 差分析。 结果
表明, 在判断目标方面, 直路上的行人比较正确, 两条斜路上的行人则 偏差 较
哪 大, 但两条斜路相互之间差异并不显著。 同时, 直路上行人反应最快, 而在弯曲
第二节 空间定向

干 E
目标2

弯曲的斜路
实验地点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目标1

图7-6 包括目标在内的实验地区示意
(本书作者根据原图重绘, 有省略)

程度更大的斜路上, 行人反应最慢。 研究者据此认定, 城市中的斜路减少了人们


对方向判断的正确程度。
环境心理学家认为, 人在城市中行进时, 所依靠的外界环境知识可分成两类,
一类是路线、 节点和标志等地方特点, 另一类是以东西南北基本方位为主的全球参
照系统。 哪些知识更重要, 要看具体情境而定。 严格地说, 简单地向前行进,除了
需要分清天和地以外, 不需任何信息。 但是, 城市并不是一望无际的荒漠, 其中包
含着多种多样的实体和地方特点。 有经验的旅行者不仅能把握其主要方向, 而且还
了解大量的地方特点, 并依据这些信息定向、 寻址、 走捷径和绕道而行。 如果城市
以正交的方格网道路为主体, 那么, 业已习惯的行人, 就会把特定的地方特点纳人
基本方位体系(全球参照系)之中, 久而久之形成对环境的适应。 但是, 在斜路
上, 这些行人很难保持以自身为中心轴的基本方位定向体姿, 也很难用基本方位体
姿来组织与周围环境有关的地方特点。 因此, 在这种背景下, 斜路会使人在判断方
向时发生偏差, 也会使人的空间意象走样。 虽然还无法证明这一假设,但直觉和经
验有时更能说明定向参照系统的重要性: 在北京, 特殊的斜路都贴上了标签, 如
” “ ” “ ” ” “ ”
“烟袋斜街 、 白米斜街 、 杨梅竹斜街 、“海淀斜街 和 东花市斜街 ; 在武
“ ”
汉, 几乎无路不斜, 没有居民对斜路发蒙;孩提时不得不面向太阳按 左东右西
来学习辨别基本方位; 也经常弯下腰去从两腿中间倒看世界、 享受不同参照体系带
来的乐趣;即使是建筑学的学生, 低年级时也常把总图画成下北上南。
蒙蒂罗认为, 城市中有三类斜路可能导致定向混乱 :
(1)带有斜向转弯或交叉路口 ;
(2)与当地占支配地位的道路模式不符合 ;
(3)与基本方位斜交。 解决的办法是设置显著和突出的标志物, 起到引导和
提示作用, 以抵消斜路对定向的不利影响。
在自然环 境或 定 向 系 统 总体 特征不够突出时, 城市环 境中 的具体提示
" ”
(cues)对定向起着重要的 替补 作用。 作为控制性标志, 欧美的教堂和中国
的宝塔在城市定向中有异曲同工之妙。 苏州的北寺塔高达 87m, 在以往 2~3 层 “断;
溯廿 撕
168

适动习溺吞夕泣
- _I广什l1
,.匈 . ..:.__一·_

I l -「--- -
_
- -二一·

\
\
a


图7-7 作为标志的苏州北寺塔(作者绘, 1981年)
左: 从市区看北寺塔 右:从北寺塔顶层看苏州市区
第二节 空间定向

“ ”
为主的苏州旧城, 其高度和体量, 再加上 一 个 北 字, 足以惠及全城(图

7-7)。 北京城西南的天宁寺塔原来也起着同样的作用 一 一 出西便门, 远处的塔
影立即成为醒目的标志和定向参照物, 但如今已淹没在成群高楼之中, 只有爬上
立交桥才能觅到其踪影(图7-8)。 在上面提到的河湾镇中, 也正是教堂、 水塔、
车站、 学校、铁路、 桥梁等特色景观起到了部分引导作用(图7-5)。 作为提示
的环境信息可能多种多样, 在威尼斯, 研究者观察到(Hass, 1970), 行人并不
如想像的那样走捷径, 即从对角线方向穿越圣马可广场, 而是使用引导标志, 沿
着靠近边界的灯柱前进。 在陌生的环境(建筑群或城区)中, 外来者通常期待若
干关键点所提供的信息(如标志、 社会文化提示)进行定向。 如果缺乏提示信
息, 人们往往沿着所感知到的边界前进, 不会贸然进人边界所包围的区域之内。

图7-8 在立交桥上看到的天宁寺塔(作者摄, 2002年)

提示也可能来自社会环境, 城市中各类活动的性质、 模式和人数起着关键作


用。 一般越是接近城市中心场所, 行人越多, 活动也更多样, 体验也更为丰富复
杂;反之, 则行人和活动越少。 不过, 什么是城市中心场所, 因时代、 文化和活
动而异: 在拉丁美洲是城市广场, 在阿拉伯国家是特定区域, 在印度是庙宇;在
日本是商业娱乐街道;在美国是中心商业区(downtown);在古代中国是社会生
活的中心, 如中心商业街、 钟鼓楼、 官衙和城隍庙……
在环境认知中, 特别强调提示信息的多余度(redundancy), 这一术语来源
" ”
于信息论, 也有人译为易引起误解的 冗余信息 。 对千同一对象, 人们可能通
过多种渠道接受多种有关的信息, 表面看来, 有些信息是多余的, 但实际上却起

着强化认知的辅助作用。 例如,“一叶落知天下秋 只是比喻, 其实有关的信息
多种多样: 残荷滴露、 金桂飘香、 月明似雪、 夜凉如水、 黄花开遍、 天高气爽、
去雁声遥、 落木萧萧 …… 所有这些似若多余的提示都强化并宣告了秋天的来临。
城市环境中, 路牌、 标志、 交通图、 园林绿地、 建筑小品、 标志性建筑等元素应
综合加以运用, 适度增加多余提示, 会有助于空间定向。 同时, 提示信息应保持
一 一
致性。 例如, 走向城市中心时, 般趋势是建筑越来越高, 越来越好, 商店越
来越多, 绿地越来越精美, 装饰越来越豪华……但在美国的芝加哥, 在高耸、 繁 169
第七章 城市环境的认知

华的中心商业区和低平、 优美的周围市区之间却存在有大片贫民窟、 跳蛋市场甚


“ ” ” “ ”
至还有废墟, 真是名副其实的 鬼屋 、"陋巷 和 死城 , 前往城市中心经过
时, 常令人感到疑惑, 以为走错了方向。
五、环境改变对空间定向的影晌

环境心理学家认为, 所有动物的头脑中都具有两种定向系统, 种是以自我
“ ”
为中心的具象系统, 另 一 种则是与 图式 (schema)有关的抽象系统。 人的大
脑具有 一 种特殊的定位机制(Kaplan, 1970), 使用 一 种取决千场所、 运动、 大
小、 机理和数量的模拟系统, 而其操作则是下意识的。 虽然无法验证这一假设,
但可以肯定, 空间定向既受到自身文化的影响, 又受到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 文
化和环境的改变都会影响人的定向系统, 给人带来不便和麻烦。

生活在特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熟悉的定向系统业已适应, 旦文化或环境发
生改变就必须作出调整, 这对老年人、 部分残障人和特殊文化背景的人会造成不
同程度的困难。 在非洲, 毒牙人(Fang)传统上以河为参照体系, 从小到大的
认知层次是村庄/田野/灌木丛/河流, 但随着城镇的出现, 年轻人已以道路系统
作为参照体系, 其层次是村庄/道路/城镇。 在摩洛哥的拉巴特(Rabat), 部分
一 “ “
街道名称被改成阿拉伯体系以后, 些欧洲人就把这些街道看成 未开化地区 ,
转而使用 一 种经自己修改过的、 依靠标志物及其相关联系路线定向的体系。 在城
市改建中, 应特别注意尊重原有文化的空间定向体系, 不得不作出改变时, 应尽
量为特殊群体提供定向方面的补偿措施。 几十年来, 我国许多城市已发生了很大
变化, 北京市内的牌楼、 城门早已拆光, 但许多隐含历史变迁和文化意义的地
名, 如东四、 西四、 东单、 西单、 宣武门大街、 德胜门大街等老地名一直使用至
今, 从来没有人认为不妥。 不久前, 武汉市江大路因江汉大学迁址决定改名, 引
起许多市民不满, 不仅因为 一 时旧习难改, 而且还会造成亲友联系、 道路识别和
描述等一系列困难和混乱。
实际坐标系统发生突变, 也可能产生消极影响, 如波士顿公共区与众不同,
呈不规则网格的五边形, 却被人误认为矩形, 结果造成定向和认知地图的混乱。
在城市中, 大量自明性较差的建筑拥塞在一 起, 也会造成负面效应。 在纽约的曼
哈顿, 街道拥挤、 行人众多, 身处摩天大楼的混凝土森林之下, 定向十分困难。
尽管要找的大楼就在眼前, 但仰视不到其轮廓, 分辨不清其特征, 又缺乏较低的
建筑作为对比, 导致目标的自明性极差, 很难从背景上突现出来。 同时, 街区内
又缺乏专业商店、 特色餐厅、 建筑小品和广告等具体提示信息, 结果在小尺度的
环境中也会发生定向混乱。
在各种因素中, 道路和交通的改变, 尤其是高架高速干道及其交叉口对定向
影响最大。 在许多现代城市, 居住在特定地区的居民往往依靠高架道定向, 但一
旦前往自己不熟悉的地区, 同 一 元素, 即类似的高架道再度出现, 反而有可能造
成方向混乱。 这些高架构筑物不仅外貌雷同, 而且使人如入瓮城, 既阻挡了视
线, 又限制了视野和行动, 显然有碍千地方特点的形成。 另 一 方面, 高架道中某
一段的实际方向通常与目的地的真实方向无关, 甚至南辕北辙, 而且忽上忽下、
泗 忽左忽右, 使人无法把握环境的基本方位。 此外, 由于未考虑人的识别特点, 许
第三节 认知距离

“ "
多交通标志设计不当, 造成 熟悉的人不用看, 不熟悉的人看不懂 , 例如,”由
西向东方向要转南, 需要在(西直门)桥上盘桥两圈, 虽然有标识, 但是没有明
确的方向和走向的指示, 对千路不熟的司机, 绝大多数会造成困扰, 很难 次走

" “ ” “
对 。。 于是,广为流传的笑话中把该桥的 六圈 指示牌称为 世界上最复杂
“ “ 一
的交通标志 , 戏称 司机开入 个路段, 发现该路段上不准前进, 不准掉头,

也不准左拐和右拐 。 由于知觉和认知都与标志发生了矛盾, 人们必须服从标志
而忽视自身的本能和习惯, 因而造成适应方面的困难。
“ ”
近年来, 中国不少城市开始采用环路模式, 在北京和上海, 环 事实上已
成为物质上、 心理上甚至房产上的多重边界。 环路、 尤其是高架环路, 既可能成
为定向的标志, 又可能成为定向的障碍, 还可能使原有文化中的定向系统发生剧
变。 不要以为树立 一大堆标志牌就可解决全部问题 — 一环境心理学家忠告: 发展
具体地方特点并设置具体提示, 应优先于抽象符号。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如果
仅从指路方面考虑, 空间定向领域是广种薄收的贫痔土地, 但是, 如果从多学科
和跨文化的角度努力, 肯定会获得更大的成果。

第三节 认知距离

一、认知距离的概念
“ ” “ ”
其室甚迩其人甚远 和 心远地自偏 都表达了心中所意识到的距离与实
际距离的差别。 实际距离的长短有其客观标准, 而主观上意识到的距离与实际长
短不 一 定相同。 认知距离(cognitive distance)
/- I',,

就是研究人们怎样在头脑中凭记忆判断距离的

商盓品了、」』三 业中L

“ ”
长短, 也有人称为 主观距离 (subjective
distance)。



-z/
,、

对认知距离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40年



}

- I-
、、 ,

代末, 布伦南(Brenan, 1948)曾提出, 一 个


I

II\

\
,I

商业中心的服务范围并不是 一 个圆。 他认为,


l

商业中心的服务范围在背离城市中心方向是个
半圆, 而在接近城市中心方向则小于半圆。 也
就是说, 在实际使用时, 商业中心并不位于服
图7-9 偏心的核(作者绘)
务范围的中心, 它是一个偏心的核(图7-9)。
对此, 布伦南解释说, 人们总是倾向千到更接近城市中心的商店去购物, 而不是
反其道而行之。 稍后, 在讨论总平面规划中实际接 近程度对社会交往的影响时,
有人提出(Festinger, 1950), 不能简单地以 总平面中的实际距离作为社会交往
难易的衡量标准, 社会交往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变量的影响, 即实际距离与进
“ "
行 社会交往 的功能距离并不相等。 在布伦南定律湮没无闻20多年后, 环境


心理学家李(T. Lee, 1970)等证明, 这 一 定律是一般形式的推广: 人们凭记忆

0 引自2006年4月14日《文摘周报》 。
第七章 城市环境的认知

对距离作出的判断可能随方向而变化。 当居民对靠近城市中心的商业网点比较满

意、 而且交通比较方便时, 就会受到城市中心的吸引, 形成 去城市中心距离较

近 的意象。 这些意象又反过来影响人的行为, 使居民乐于去城市中心购物, 从
而形成购物行为的向心倾向。 因此, 尽管实际距离大致相同, 但在判断远近时,
居民会认为去城市中心方向的距离较近, 背着中心的方向较远。 多年的研究证
明, 对认知距离的判断是环境特征和个人行为的函数。
二、 影晌认知距离的环境因素
实际路途的长度、 方向、 线形和状况都会影响对认知距离的判断。 较短的距
“ “
离估计往往偏长, 而较长的距离估计常常偏短, 城市中的 有 一 段路 没有多
“ “
远, 而农村的 两里地 实际上却要走好久。
萨德勒等(E.Sadlla et al., 1980) 进行过一 系列实验, 想了解路径的线形
特征如何影响认知距离。 在实验中, 设置了 两条长度相同、 但直角转弯数量不同
( 一 条7个, 另 一 条2个)的路径, 要求被试者分别沿预定路径行进。 结果发现,
被试者对路径长度的估计与沿路直角转弯的数量呈正相关, 即被试者认为, 带有
7个直角转弯的路径长度更长。 此后, 他们还在步行商业街进行了现场研究, 得
出了同样的结论。 其他证据也表明, 转弯增加了认知距离, 弯度较大的弯路, 不
管是S形还是U形, 具有同样的效果。
路程状况的影响显而易见。 经验证明, 在交叉路口横穿马路时, 交通繁忙、
通过困难的路口距离显得更长;坑坑洼洼、 荆棘丛生的道路比同样长度的阳关大
道更长;单调的路程比有吸引力的更长;爬山或登楼比走同样长度的平路更长。
令人不快或不安的环境要素, 如犯罪高发地区, 人们避之惟恐不及, 从不造访,
即使相隔仅 一 条马路也等同于无限远;反之, 吸引人的场所即使路途较远仍使人
“ ”
趋之若鸯, 如北京 老舍茶馆 的不少观众慕名而来, 有的竟来自几十里外的香
山。 在旧金山调查过两家商店, 一
家为一 般的折扣商店, 另 一 家为有吸引力的百
货商店。 尽管实际距离相同, 但居民仍认为那家有吸引力的百货商店距离更近。
前面提到的布伦南定律实质上有个前提, 即假设城市中心商业区比郊区商业中心
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这类吸引力对妇女的认知距离影响更大。 但是, 如果去城市
中心的道路上经常塞车, 中心区商店又质次价高, 人们就会转而前往郊区寻求交
通方便、 物价便宜的超市, 并认为去超市的距离更近。 路途中的吸引力也会影响
认知距离, 单调的路程往往显得更长。 拉普卜特把这种吸引力称为正的和负的化
合价 (valence), 正的吸引, 负的排斥, 有吸引力的距离显得更近, 而不问原因
究竟来自千环境还是群体。
三、 影晌认知距离的文化和群体因素
除了环境以外, 影响认知距离的因素还有文化、 时间、 偏爱以及个人的动机
和心绪等。 这些因素实际上交织在 一 起, 与环境相互作用, 很难截然分开。 个人
" “ “ “
的动机和心绪较好理解, “归心如箭 、 日暮客愁"、 近乡情怯"、 青春作伴好

还乡 等, 都是这方面的写照。

"2
对认知距离的判断存在广义的文化差异, 往往因时代、 地区和种族而异。 在
中国古代, 父母在不远游, 同时, 出远门还常与特定的人生事件挂钩, 所谓


第三节 认知距离


外十里为风雨计;出外百里为病痛计;出外千里为生死计 。 对故乡的眷恋、 交
“ ” " ”
通不便和安全方面的考虑, 使得 离乡背井 的认知距离显得特别遥远, 送别
场景是这一特定 文化时空中的大事, 往往成为古代诗词和戏曲中的一大主题,

“十里长亭 也因此成为上演特定事件或拉开事件序幕(结拜、 馈赠、 送别、 避
雨、 避返等)的场所。 对千现代人, 这简直难以想像。
在意大利北部的波隆那(Bologna), 同样是2000m距离, 人们却认为朝向
小山的距离比朝向平原的要近, 这可能与偏爱山上阳光充足、 通风良好和视野开
阔的住宅有关, 也可能受到地中海文化的影响。 可见, 即便是地形这类环境因
素, 也会受到文化和个人差异的影响。 在意大利文化中, 城市中心具有很大的吸

引力, 人们偏爱在市中心活动。 位意大利母亲, 其女儿实际生活在巴黎 远郊
区, 但在母亲看来, 女儿仍生活在巴黎的市中心。 其他欧洲城市也存在类似的向
心倾向。 但在美国, 人们希望避开城市中心的嘈杂和混乱, 因此, 偏爱郊区带有
花园的独立式小住宅, 所以并不认为住在郊区 距离较远。 在澳大利亚的 一 些地
区, 海滩与人们的休闲生活密切相关。 与接近城市中心的区域相比, 人们把背离

城市中心的海滩看得更近, 即使实际距离相同也是如此, 句话, 更偏爱前往
郊区。
与处千同 一 范畴时相比, 两个地点分别属千不同的范畴(如国家、 地区、 城
市、 乡村、 文化) 时, 其间的认知距离很可

能更远(图7-10)。 两个陌生地点 在那遥

远的地方 , 其间的距离很难把握, 但只要

oao
它们处千同 一 范 畴, 即使实际相距几千里
属于不同范畴
(如新疆的哈密到喀什, 比 北京到广州还
远), 也会被误认为距离很近。 熟悉的路程
显得比陌生的更近, 因为熟悉的信息对自己
具有意义, 并已纳入自己的认知范畴。 能加 XY两地的认知距离 a'>a

以控制的旅程一般认知距离较短, 因为控制
图7-10 认知距离与所属
感与目的地是否易于到达有关。 在城市中,
范畴的关系(作者绘)
知道换乘地点的一段路程比不知道的显得更
近, 因为寻找换乘地点经常会给出门带来麻烦和耽搁。 与众不同的认知方式也会
使外来者困惑, 如青岛的公交路线随山地地形单向迂回, 经常需要倒回去 一 站或
几站才能换乘, 但 一 旦习惯, 便觉得距离不远。 国内中等城市的公交线路一般较
少, 相互换乘十分不便, 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便成了最佳换乘点, 在认知上, 到
火车站的距离显得相对较近。 这些现象看似简单, 实际上不仅涉及到环境特征,
而且还涉及到特定文化范畴的分类、 命名和赋予意义等深层次的认知问题。
对认知距离的判断还与时间有关, 因为实际距离常用时间衡量, 常称为时间
距离(time distance), 如散步5分钟、 驱车半小时 、 半天路程、 朝发夕至等。
研究认为, 在时间估计方面, 评估和态度起着更大作用, 因为时间就是效率, 时

“`

间附有价值。 因此, 对时间的细分因文化、 群体和生活方式而异: 种文化中的
” " ”
“ 一 小时路程 可能比另 一 种文化要短;老年群体中的 兜圈半小时 与青年人
第七章 城市环境的认知
" ”
的 兜风 不可同日而语。主观估计的时间距离受到旅行方式、花费的时间、舒
适程度和旅途体验的影响。显然,人生活在时空之中,而不仅仅生活在空间里,
因此,对时间和距离的判断相互依存和影响。当实际距离一定时,旅行花费的时
间较长,主观估计的距离就被判断为更长。 当时间一定时,人们行进得较快,主
观估计的距离就偏短,越快越短;反之,行进得较慢,主观估计的距离就偏长
(称为 Tan & Kappa效应)。这种主观判断尤其受到环境中视觉和其他感觉提示
的影响:熟识路段的时间距离显得更短,因为是已知路程,所需付出的注意力相
对较少;单调的路程令人厌烦,时间距离相对较长。
按照环境心理学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观点,对认知距离的判断必然会反过来
影响人在环境中的行为。更多的研究表明,在城市居民心中,会把那些合乎自身
需要、具有吸引力的场所组织成 一 个认知距离较近、接近程度较易的系统, 用以
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乃至日常生活。

环境认知研究本身来源于人类学、语言学和 心 理学,其中,认知(cogni­

tion) 一 词来源于拉丁文,原来的词义为 getting to know",即指人的认识和理
解过程。
对于具体的寻址行为, 心 理学家历来就有两种解释。早在20世纪初,行为
主义学派就强调日常习惯的形成,如见到某个广告后向左 一转即能到家,以后每
次回家,见此广告就会左转,即使边走边与人交谈也不会出错(除非谈得过于投
入),这 一 解释称为刺激(广告)反应(左转)联结论。格式塔 心 理学派借助于
老鼠迷津实验(Tolman, 1930)提出,寻址行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机体(人、
动物) 对有关环境已有所了解,如见到符号 1(快餐店) 即知右转后可导向符号
2(广告),见到符号2即知左转便 能到家。认为之所以转弯,并非肌肉习惯使
然,而是因为个体根据不同符号的相互(拓扑) 关系获得了对环境的认知。这种
倾向加以发展,就会在人的头脑中形成有关特定空间的环境意象,即认知地图。
由于后 一 种观点便于实验验证,因而环境意象便成为环境认知领域的研究重点。
环境认知研究有助于改进城市的定向、 找路和寻址,改善城市的易识别性。
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城市意象的重要功能:减少所接受的环境信息,简化混乱
繁复的环境,使之形成秩序并加以把握,并通过环境评价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从
而加强了对行为的预期和对环境的控制。
环境认知研究已持续多年,至21世纪初,所涉及的研究学科有环境 心 理学、
城市规划、建筑学、地理学、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等,并出现了新的发展趋
势。 一 部分研究侧重人所获得的空间知识,继续深化原有的研究; 另 一 部分研究
“ “
则拓宽了研究范围,把 环境认知 “ 看做 人向世界学习、赋予其意义并主动作

用于世界(包括从事各种活动) 的过程,并开始采用新的方法进行相关研究
(C. Zimring & R. C. Dalton,2003)。
在环境 心 理学中,除了原有的研究技巧外,还考察了人在真实环境中的行进

过程,同时又开发了 边想边说” (think-aloud protocols)式现场实验, 让被试
句' 接受访谈, 一 边想 一 边述说自己对环境的认知。值得 一提 的是美国学者纳泽
第三节 认知距离


(Jack L. Nasar, 1997)继承并发展了林奇的工作, 借助于调研得出 的 城市评
“ ” ”
价地图 , 探讨了与城市景观有关的 评价意象 (evaluative image) 的 作用,
" ”
并就城市外观的 愉悦感 提出了相关的设计建议。
在认知科学中, 已运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了认知过程模型。 在城市规划和建筑
学等领域, 受拓扑心理学、 逻辑学、 社会测量学(Sociometrics)、 社会地理学和
图论(Graph theory, 数学的一个分支)的综合影响, 形成了独立而又系统的

空间句法 ” (Space syntax)研究。 这一 领域以 空间形态和人的 活动为研究对
象, 针对 实际场景的布局特点和人群在其中的移动, 制定了严格的定义和测量方
法, 并结合社会和文化变量, 用专门开发的软件进行与活动和环境认知有关的分
“ ”
析。 其中的 一 些研究者认为, 认知空间并非以 米 表示的地图空间, 其范围远
“ ”
比人所见的即 时视野要广泛得多 它是有助于人们对各类 完形 (configura­
tion O)进行理解的空间(A. Penn, 2003) 。 他们还以研究实例证明, 人在城市、

区域和大型公共建筑等大尺度环境中探索并移动时, 所形成的认知空间呈现为
种拓扑形态, 即由若干干线、 若干支线、 干线与支线的连接点、 支线与支线的连
“ “ " ”
接点组成的 完形 , 这些 干线与 轴线 (axial line) 非常类似, 在环境认知中
起着骨干作用 。
我们期待, 上述多学科、 多领域的探索在今后进一步相互协同和结合, 以便
更深入地结合社会和文化变量, 理解人对城市环境的认知。 当然, 我们还期待能
回归其人类学本源, 研究深层次的环境认知问题, 即研究群体如何通过分类、 命
名和赋予意义, 把秩序和组织施加于城市物质环境, 并在头脑中形成和发展城市
" ”
环境的 认知图式 。

1“'
O 借用自格式塔心理学的术语, 原意指有组织并具有整体性的图形或形态。 在 空间句法
“ ”
研究中
“ ”
指符合社会逻辑的聚落(区域、 城市、 建筑、 村落等)空间形态, 是 有组织的整体 。
第八章 城市环境的体验

环境体验 (expierences) 与环境认知的区别在千, 环境体验是刺激在场或紧


接刺激之后发生的, 而且还会持续 一 段时间, 甚至可能引发审美等情感反应。 认
知对环境体验当然有所影响, 但体验程度主要取决于实际刺激的性质、 反应者的
“ ”
特点和实际情境。 一部分研究者用术语 环境知觉 来称呼这一领域, 强调人对
环境刺激(信息)所产生的直接和即时的反应。 为了扩大涵盖范围, 并与城市设
“ ”
计和建筑学中的相关研究接轨(如空间的宽敞感等), 本书采用 环境体验 这

名称。

第一节 城市环境体验的原理和特点

环境体验作为 一 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涉及到环境信息的特点、 感知者的偏爱


及其相互作用。
一、 环境信患的特点
面对绿阴如盖的大树, 画家慨叹可以入画, 诗人不禁为之呕歌,路人想驻足
小憩, 而盗木者则跃跃欲试。 看来, 所感知到的环境信息因人而异。 早在 20 世
纪 20 年代, 生物学家就提出, 各种生物对环境具有不同的感知能力(即 Um­
welt)。 例如, 青蛙生活在绿色的视野里, 猫和狗则生活在黑白的世界中。 就人
而言, 对环境信息的感知远不止神经生理方面的意义, 这种感知受到过去的 一 般
经验或类似经验的影响, 更为个人感知时的状态, 如需要、 价值观、 爱好和兴趣
所修改。 狩猎者常会误信自己的知觉, 把同伴当作猎物射杀, 原因就在千狩猎者
当时的状态对知觉起到了修改作用。
环境心理学家早就注意到, 与实验室刺激相比, 真实环境提供的信息具有广
为不同的特点(如 Ittelson, 1974):
(1)环境信息在时空方面没有固定的范围限制, 人所感知到的信息范围是由
个人的感觉机制、 过去的经验和当时的状态决定的。 先天失明的盲人一旦经手术
恢复视觉, 一 开始仍需依靠触觉才能辨别眼前的物品;幼儿只看其所知, 不看其
所见;成人 一 般总是按照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观察和感知。 因此, 个人所感知到
的信息范围难免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
(2)环境通过所有感觉渠道向人提供信息, 当我们主要在接受某种感觉信息
“ "
时, 其他感觉渠道也在频繁地参加 合奏 。
(3)环境所提供的信息比人能处理的更多。 因此, 城市、 尤其是大城市的感
觉超载已成为严重的问题。
订8 (4)接受何种信息主要是感知者的功能, 这一点在城市环境中尤为突出。 例
第一节 城市环境体验的原理和特点

如, 街头行人必须注意交通信号、 街头招牌、 过往车辆和其他行人, 因而可能不


得不忽略橱窗和建筑细部提供的信息。
(5) 环境所提供的信息是行为发生的前提, 而环境本身又是行为发生的场
所, 因此必须从环境—行为相互作用的角度去讨论环境信息。
(6)环境信息具有象征意义。 这种意义是个人的知觉和以往经验综合的结
果, 同时, 还意味着特定的环境可能会引起情感上的联想。 例如, 对于迎着寒风
驻足等候的乘客, 街角的公共汽车站决非久留之地, 但对于曾首次约会于此的情
侣, 却会唤起浪漫的情思。 特定的区域可能与特定的居民群体保持着特殊的情感
联系, 起到 了维系人心的作用。 失去这些联系, 肯定会造成情感失落和心理
损害。
(7)环境具有审美性质, 不仅涉及到象征和意义, 还涉及到人对形式美、 内
在美、 环境美和环境价值的评价。
“ ”
二、 对 复杂性 的偏爱
20世纪70年代前后, 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
( 一 )人偏爱复杂的刺激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心理学家进行 过不少实验, 对象从动物、 幼儿直到
成人。 研究表明: 动物需要刺激、 变化才能延续生存;幼儿从褪祩起就偏爱复杂
的视觉刺激;对成人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实验之 一 是, 给3周、 8周和
14周的三组幼儿提供两块简单的灰色板和三块复杂程度不同 的方格图案板, 然
后观察并记录他们注视图案板的时间(图8-1)。 结果表明, 幼儿年龄越大, 越
偏爱复杂的刺激, 而最简单的灰色板甚至连3周的婴儿也不屑一顾。 对成人的实
验也表明了同 一 倾向, 但所偏爱的复杂程度则取决于各人过去的经验。
江 L1



玄泌
.

`

.
f.
J 4-


入`


.
.
,"
',
.

图8-1 心理学实验之一: 给婴儿看方格图案板


(R. Vasta et al. Child Psychology. 1992)

即使不进行实验, 经验也揭示, 偏爱较复杂的刺激是大多数人的行为癖好。



方面, 除了沙漠、 荒原、 千篇 一 律的建筑等极端环境条件外, 大多数环境都包 1177
第八章 城市环境的体验

含有丰富复杂的刺激, 通过反馈, 必然会影响到 人对复杂刺激 的偏爱;另 方

面, 只有改变刺激的种类和强度才能引起知觉的改变 。 因此, 老是暴露千同 环
境或同类刺激, 人的知觉就会变得迟钝和呆滞, 甚至会从厌烦刺激发展到厌烦环

境。 可见, 就大多数人而言, 偏爱较复杂的刺激是生态演化和人 环境相互作用
的必然结果, 也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日常 生活中有关的实例很多。 例
如, 在单调的火车车厢内, 不少旅客偏爱靠窗 就座一侧向观景是消除旅程厌

烦、 减少过往干扰和消磨旅途时间的重要方式之 一 。 如果进 步观察, 比较驶经
华北平原与秦岭山地时靠窗旅客向窗外观景的情况, 会发现后者的观望次数和持
续时间远超过前者,恰与窗外地理景观的复杂程度形成正相关, 类似的经验可从
“ "
直觉方面加深对 偏爱较复杂刺激 的理解。 但是, 偏爱复杂性是否就意味着
“ ”
越乱越好 呢?为此, 需要对复杂性的含义作了进 一 步的探讨。
(二)复杂性的含义
“ ” “ ” “
环境心理学家认为, 偏爱 在此情境中意味着 更加注意 和 更感兴
“ “ ” 一
趣 ,与 喜好 并不是 回事。 例如, 奇装异服可能更令人注意, 但不 一 定为
所有人所喜好。
环境刺激过少会对人的心理产生有害的影响, 但过多同样也会造成不良后
果, 这就意味着中等程度的刺激最符合人的理想。 沃尔威尔(Wohiwill, 1974)
据此提出了适应水平理论, 认为人对 感觉刺激具有最佳适应水平,即介千刺激过
少和过多之间的中间水平。 例如, 如果环境中建筑、 道路和绿化千篇 一 律, 人就
会感到单调厌烦, 继而产生寻求兴奋和刺激的愿望, 但若到处充斥广告、 旗帜、
行人、 车辆和噪声, 又会令人感到紧张和混乱。 沃尔威尔又指出, 每个人都有自
身的最佳适应水平, 城市居民对千拥挤的适应水平就高于农村居民。 他还认为,
兴趣(interest)即探索或注意的时间, 一
般随 对象的复杂性增加呈 单调增, 直
至过于复杂而不再探索, 但喜好(liking)则随复杂性增加而呈倒U形曲线。 可
以推论, 对千 大多数人, 与喜好—复杂性倒U形曲线峰值处的复杂性相比, 兴
趣(探索时间)—复杂性直线的峰值转折点处的复杂性可能更高(图8-2)。 例

如, 个对探险感兴趣的人, 可能有时会花大量时间注意非常复杂的月球和火星
之旅, 但他真正喜好的可能只是在世界各地旅游;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的景观犹
n

如万花筒, 个长时间观看有关录像的人, 真正喜好的也许只是在本地的商业街
闲逛。 因此, 尽管人们对千非常复杂的 对象, 如对奇装异服的注意时间可能较
长, 但不一 定就喜好穿戴它们。 兴趣与喜好并不等同, 过千复杂和过于简单仍然

勺>X2
宜盓 胀氐 )


汝韵
韵冻

/
II I
x2

:打

"嘻
复杂性 复杂性

图8-2 复杂性与兴趣、 喜好的关系(作者绘)


第一节 城市环境体验的原理和特点

异曲同工, 均不为人所喜好一 -— 人喜好的是因人而异的、 中等程度的复杂性。


复杂性早期被定义为知觉输人信息的最佳比率。 输人信息比率过小, 即刺激
不足, 过大即刺激超载, 都令人不满, 只有输入信息比率处在最佳范围才能引起
感知者的兴趣。 这 一定义的缺点是未能区分环境输入信息与人所处理的信息, 而
且缺乏发展的观点。 因此, 后来被修改为极大可用信息率 (rate of usable infor­
mation maximum) , 可用信息指的是那些对感知者具有意义、 因人而异的信息。

"偏爱复杂的刺激 表明, 可用信息占输入信息的比率达到极大值时, 人最感兴
趣。 可用信息比率过小或超过极大值都会令人厌烦, 最终成为无用信息。 至于极
大值的范围则因个人、 群体和文化而异, 并可随感知者的学习、 经验和适应的变
化而变化。 这就肯定了人的学习和适应过程。 人通过学习和适应可以提高可用信
息的比率, 继而开始追求更为复杂的刺激。 无论根据哪一种定义, 都可看出,
" “ ” “ ”
"偏爱复杂刺激 决不简单等同千 越乱越好 或 越多越好 。
(三)复杂刺激的组织
多种多样来自环境的刺激可以具有三种不同的组织状况(图 8-3):

完全同 一 无组织的复杂 有组织的复杂性 协同的复杂性l 协同的复杂性2


局部和整体均单调 局部复杂整体单调 相互涉及 背景无组织

图8-3 复杂刺激的组织状况(作者绘)
(1)无组织的复杂性
多种刺激随机混合, 尽管刺激之间存在差异, 但总体却呈现为单调。 例如,
多种乔木随机混合种植, 各类商店和设施随机设置, 各种风格的建筑随意布局,
都会造成单调的总体效果。
(2) 有组织的复杂性
把环境分成若干部分, 每一 部分以 一 种或几种刺激为主, 尽管每部分似乎单
调, 但整体却具有 一 种有组织的复杂性。 由若干种植区组成的植物园、 由许多微
缩建筑群组成的世界公园便是这一组织状况的典型写照。
(3) 协同的复杂性
一种方式是让环境各部分相互涉及, 在交界处形成局部无组织的复杂性, 多

”.
见于城市区域的自然演变, 如住宅区边缘渐变成自由市场或商业街, 园林绿化区
边缘渐变成别墅区等。 另 一 种方式是让(1)、( 2) 两种方式混合, 即在无组织的
环境背景中设置若干既有差异又有秩序、 各有特色的子环境, 多见于风景区和主
第八章 城市环境的体验

题公园的规划设计。 协同的复杂性也是有组织的, 它是(2)的特例, 两者都是


人为干预的结果。
城市环境既是经自然演变产生的历时性结果, 又是人工规划设计和营建的产
物。 可以说, 复杂的城市环境与感知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复杂的城市环境体验。
三、 城市环境体验的特点
多数人的城市环境体验以追求丰富复杂为总体特征。 即使花园城市, 也必须
提供多种设施、服务和刺激, 必须具备多种园林植物、种植形式和绿化方式, 不
可能到处都像花园一 样宁静, 都种植同 一 类树木, 而且大多数居民也并非清一色
的园丁、 老人和疗养员。 即使苏州那样传统风貌凝重的城市, 也不可能到处都是
“ “
清静雅致的 小桥流水人家 , 也还需要喧闹繁华的玄妙观和观前街, 需要风格
多样的新市区、世界花园和工业园区。 在众多城市中, 花园城市与传统特色毕竟
只是凤毛麟角。 况且, 从环境心理角度来看, 正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丰富多样的追
求, 才保留和维护这些特色明显、与 众不同的城市或区域。 就大多数城市来说,
可以根据环境信息的性质, 结合感知者的偏爱和状态, 对城市体验的特征具体归
纳如下:
(1)综合性
首先是多种感觉信息的综合。 走在南京路和外滩, 体验到的不仅有高楼、人
“ “
流、广告、商店和橱窗, 有黄浦江两岸的新老 十里洋场 , 而且还有喧闹和嘈
杂、人挤人的热气、高楼下的阵风和黄浦江的异味。 如果南京路成为无声电影中

的 一 幕, 置身其间, 定会使人失常和错乱。 体验也是现场的即时反应和过去经

验的综合: 走出(北京)西客站, 面对广场前那庞大而宏伟的建筑, 我感觉自
己就像 一
滴水融入大海一 样立即会无影无踪 ……整个都市都笼罩在一 片灰蒙蒙之
中, 当时立马就想起厦门, 并自打那一刻起开始真诚地怀念起它来。 厦门永远有蔚
” “
蓝的大海和湛蓝的天空 ; 伦敦比较古典, 没上海那么大……香港太挤了, 像是一

个被压缩了的地方 ; "(香港)是 一 个有活力、十分现代化的城市, ……
我去过好

多地方, 纽约、三藩市、伦敦、巴黎、上海、广州、珠海… 惟有香港最好 ".0

体验也与自然和社会元素密切相关。 城市让人感觉美好, 有时源于风光绮丽


或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对桂林的体验离不开桂林山水;对杭州的体验离不开西
“ ” “ ”
湖风光。 古人把 背山起楼 花间喝道 称为煞风景事, 原因就在千它 们破坏
“ ”
了人对自然景观这 一 母体 的体验。 城市让人感觉美好, 有时还源千特定的人
际关系、生活方式和民风民俗: 因为儿子出生在那儿;因为从小在弄堂里长大 ;
因为那儿的人敦厚诚实、邻居守望相助。 社会元素, 包括城市居民的活动、 习惯
和癖好, 有时比物质元素对体验的影响更大: 川西茶馆的龙门阵、 北国江城的老
年秧歌队、兰州广场上身穿黑衣簇拥念经的老年妇女、珠海街头的业余隧车都会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广义的文化与历史元素对体验具有深刻的影响。 城市环境的不少特色是历史
和文化的积淀, 不仅城市形态、格局和古迹, 而且城市生活、居民气质和心态都

”“ 0 见:程乃珊. 我心目中最好的城市 . 新周刊,1998 04) 。


第一节 城市环境体验的原理和特点

是历史 和文化最鲜明和直接的体现。 因此 , 去北京体验最 深的仍然是天安门、 故


宫、 长城、 颐和园、 胡同和京片子, 并不是 最大气的立交桥。 那么多人拥向云南
" “
丽江, 不光是为了欣赏玉龙雪山和高原 姑苏 , 还希望去那儿体验特有的 民族
风情, 了解东巴文化和聆听纳西古乐。
(2) 指向性和选择性
如上所述, 接受何种环境信息还取决千个人的 感觉机制和状态。 因此体验带
“ “ “ ”
有强烈的指向性和选择性。 美食家强调 民以食为天 , 只有 吃 才是 至尊,
“ “
体验多半与美食 有关。 即使一般人, 有的 也把 吃 看的很重。 在上
他们 的城市
“ ”
海, 吃 作为广义的动词, 几乎可泛化至生活的许多方面:吃疮、 吃醋、 吃香、
吃馆子、 吃生活、 吃手枪、 吃耳光、 吃豆腐、 吃老娘、 吃批评、 吃不消、 吃得
“ ”
开、 吃花生米、 吃银行饭、 吃西北风、 吃外国火腿…… 吃 在上海人生活体验

中的重要 性, 由此可见 斑。 建筑师走到哪里, 都要对建筑评头品足: 在乡下评
民居、 在城里评大厦、 在单位评方案, 在室内评装修, 他们对城市的体验离不开
建筑和空间。 类似例子不胜枚举。 有指向当然就有所选择, 不相干的信息就被过
“ ”
滤掉。 体验的指向性和选择性与人的 生态知觉有关, 设想如果你是 千 里眼 和
“ “ "
顺风耳 , 你将为信息的超载不堪其烦, "恨不能灭口以博耳根清净 (钱钟书
语)。 生态知觉 理论的奠基人、 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Gibson, 1979)认为 , 世
界提供了足够丰富和精确的信息, 由于输入的信息过千丰富, 因而人必须作出选

择。 由此可见, 人对 同 城市的体验必然千差万别, 而公认的城市特色及其体验
便显得更为宝贵。
(3)差异性
体验的差异是指向性和选择性的直接结果。 对 于同一城市景观, 男女相比,
妇女多半关心较近的对象, 特殊的行人
和 特定的标志物; 而男子的视野较为 开
阔, 注意各种不同的对象、 人物和标记。
体验也因社会文化群体而异。 老百姓更 ►
关心日常生活, 社会上层和专业人士,
更 关心外观、 风格、 门面, 以及象征和
意义。 常住居民与外来者也有 所 不 同。
在水乡周庄, 石板路、 窄街和歪歪扭扭
的岸边栏杆给外来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尤其那歪 而不倒、 危而不倾的栏杆(图
8-4), 象征着历史重负下的力感和顽强,
为众多的电视镜头所青眯。 可这一切对
千当地人, 却早已熟视无睹, 习以为常。
(4)直觉性
对城市的体验在很大程度上是 感知
者加以选择和综合的 结果, 即时反应,
有感而发, 带有明显的直觉(intuition) 图8-4 水乡周庄一角(作者摄,1998年) 181
第八章 城市环境的体验

性质。 是一种与地点、 时间感结合在 一 起的迅速而专注的知觉和判断, 具有直接



性、 快速性等特征, 般较难用推理过程解释。
“ ”
《新周刊》1998年第14期以 中国城市魅力排行榜 为题, 用感性的眼光,
“ ”
从文化的视角, 对17座国内城市的 魅力 作了直觉性的描述。 现将部分城市
魅力列入表8-1(有米号者), 并与组成元素的特色互相对照。 可以看出, 对城
市整体的直觉体验带有强烈的感悟性质, 并非组成元素特色的简单叠加。

中国城市魅力与组成元素的特色 表8-1
城市魅力的直觉体验 城市组成兀素的特色
城市名称 城市魅力 自然元素 人工物质元素 社会兀素 历史文化兀素
北 京话, 特能 名胜古迹多,胡
城市大,立交桥
北京 米 最 大气 西山远望,平原 侃,传统性格,政 同与四合院,京
大,天安门广场大
治优越感 剧,文化交流多
高楼 多,商店 上海话,日常生
城隍庙,海派文
上海 米 最奢华 江河交汇,平原 多,特 色商品多, 活服务好,大城市
化 ,文化交流多
街道窄 优越感
大连 米最男性化 滨海,多山丘 广场绿地多 洋派于净,足球 足球文化
小城的感觉,城 特 殊 的温馨 风景优美,名胜
杭州 米最女性化 西湖,多丘陵
市附属于西湖 氛围 古迹多,越剧
江,湖,多山丘, 林阴道和绿 特殊的怀旧和 秦淮河 ,名胜古
南京 来最伤感
火炉 地多 感伤氛围 迹多,六朝古都
江汉交汇,龟蛇 城市大,视野开 流通的 地域品
武汉 黄鹤楼,晴川
米最市民化 锁大江,多湖泊和 阔、街道、建筑和 格,粗扩的市民性
阁,楚文化
小丘陵,火炉 定向混乱,地摊多 格,江湖气
火暴、梗直的市
两江交 汇, 山 山 地建筑的特 川莱,川剧,巴
重庆 米最火暴 民性格,四川话,
城 ,火炉,多雾 殊风貌 人尚武遗风
袍哥气
...... ......

(5)具有与审美相关的情感意义
“ ” “ ”
城市美丽令人愉悦, 比作 西子 不算,还要为之戴上 女性化 的桂冠。
城市的气派令人感慨。 小镇令人倍感亲切。 古城令人思绪万千……例如, 台湾著
“ `
名作家余光中如此形容欧洲的城市: 欧洲, 当然早已迟暮, 不过依然十分 美

人 , 也许正因为迟暮, 美艳更叫人怜。 例如伦敦, 成熟之中仍不失端庄;至千
巴黎, 则不仅风韵犹存, 更透出几分撩人的明艳。 大致说来, 北欧的城市比较秀

雅, 南欧的则比较浓丽, 切美景,若具历史的联想与文化的意义, 就不仅令人

兴奋, 更使人低回, 富有余味 。
事实上, 对城市环境的体验是融合上述各种特点的有机整体, 为了分析方便
才分开加以论述。

第二节 显著差异与城市环境体验

一、 显著差异的含义

为了向不同群体和个人提供复杂和丰富的体验, 可作两种选择: 是继承和
泊 开发多种多样的、 涵盖自然、 人工、 社会、 历史和文化各个方面的城市特色元
第二节 显著差异与城市环境体验

“ ” “ ”
素, 供人 各取所需 ;二是突出某 一 方面的城市特色元素, 以 少而精 盖过
“ "
多而全 。 前者如管弦乐和交响乐, 适合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后者如重奏和独

奏, 适合千中小城市。 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式, 都存在一个 人是否注意到这些特

色元素 的问题。 因此, 必须研究人如何区别城市各组成元素, 包括区别一般元
素和特色元素, 即如何区别元素之间的显著差异 (noticeable differences) 。

在后续的有关研究中,“人偏爱复杂性 被解释为, 人希望所处理和接收到
的、 富有意义的可用信息比率最大, 这就涉及到如何检测到可用的信息, 即检测
“ ”
到信息之间的变化。 有关 显著差异 的研究强调, 必须首先区别各种信息之间
的变化及其差异, 而不是信息的数量和信息本身。 这与收听电台播音有点类似:
“ ”
必须首先 调谐 选台, 而后才能收听并注意到电台的数量。 如果把 noticeable
“ “
直译成 能引起注意的 , 虽然拗口, 却可能有助于理解。 例如,如果不通粤语,
“ " 一
而又初到 人生地不熟 的广州, 定会感觉超载:广告、 招牌、 噪声、 拥挤、
污染、 繁华、 地摊、 走鬼、 骗子、 偷窃、 斗殴……这么多信息潮水 一 般涌来, 不
堪重负。 如果这时在琳琅满目和芸芸众生的躁动中, 忽然看到熟人, 即使以前交
往不深, 也会引起分外的注意 熟人和其他陌生信息之间形成了极其分明的
“ ”
显著差异 。
二、 从环境知觉理论看显著差异
类似的显著差异正符合格式塔的视觉组织原则, 成为背景中的图形。 这种差
异首先与背景的一 致性有关。 成片民居尽管组合和体形多种多样, 但总体上却匀
质协调, 因此, 景观的突然变化能引起格外的注意(图8-5)。 在丽江古城, 纳
西族民居鳞次祁比, 街道布局不拘一格, 大街傍河, 小巷临渠, 大街套小巷, 处
处有出路,俨然一 个变幻莫测的八卦阵。 清澈的泉水又分三股五支流过全城, 穿
街走巷, 入院过墙, 流遍万户千家, 在自由活泼中千变万化。 但转出八卦阵, 回
想起来, 特别注意到的却是 一 些突出的元素, 如石拱桥, 平卧贴水的杨柳、 简易
的方木小桥以及较宽敞的广场和茶座, 而古城, 连同民居和溪水, 却都化成了一
种具有整体性的背景和氛围。 好比欣赏主旋律明显和一致的乐曲, 特别注意到的
却只是几个跳动的音符或某 一 乐句的突变。 然而, 在现代城市中, 新建筑或是个
性强烈, 都要争当主角, 或是大同小异, 因而难以形成显著差异。 其结果, 处于
新建筑之间的旧建筑, 现代风格包围中的古典建筑, 建成区中的城中村乃至特意
" "
保留的残破 旧宅 (图 8-6) , 反倒成为引人注意的图形。
影响这种显著差异的还有图形本身的性质, 尤其是图形与背景的对比程度,
涉及到色彩、 亮度、 形状和质感等多 种 元 素。 在美国大中 城 市, 中 心商业区
(downtown) 和 一 般城区 (towns) 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观风貌。 中心区通常
摩天大楼林立, 体量、 方向、 风格类似的高层建筑与狭窄的街道紧密压缩, 形成
以竖向为主的混凝土森林;而在 一 般城区, 类似的独立式小住宅、 树林、 宅前花
园、 低层商店和小教堂的尖塔松散交织, 呈现出以横向展开为主的特色景观。 中
心区大楼的高度达百米甚至数百米, 而 一 般城区仅十来米, 横竖相比, 差异极其
显著(图8-7)。 而且, 中心区的天际轮廓线突出千地平线之上, 四周清晰可见,
不仅成为城市, 而且成为地理区域中的导向标志物。 事实上, 从城市中心区的天 诅糙
第八章 城市环境的体验

图 8-5 匀质协调背景中的突变(丽江, 1997年)

“ ”
图8-6 背景中的图形 一一- 新住区中特意保留的 城市记忆
(大连, 作者摄, 1998年)

际轮廓线就可以区别美国的大城市。 色彩是另 一 种重要的影响元素, 无论在认知



和体验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明清古都北京, 只有紫禁城才准使用 君临

天下 的黄色琉璃瓦作, 从而与大片四合院的单调灰色形成对比。 在古城平遥,
“偶尔 一 点亮色从涌动全城的由灰瓦构成的海洋中跃出, 那是黄绿相间的琉璃瓦
"。
铺就的古庙的屋顶 。 无独有偶, 在 一 些伊斯兰国家城市, 也只有 一 些清真寺
才能使用较多和较纯的色彩, 尤其以蓝绿色调居多。 国内不同地理区域的色彩差
异十分明显, 黄土高原、 红壤丘陵、 关东黑土、 江南的青山绿水, 都给人留下深
刻的印象, 但却未能在城市、 城区和街道这 一 层次上强调色彩方面的显著差异。
除了苏州的白墙黛瓦、 青岛的红色坡顶、 拉萨的红台白台之外, 几乎一切都笼罩
在白乎乎灰蒙蒙的色调之中。

184 0 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1999年6月4日报道 。
显著差异与城市环境体验

185
第二节

(
森 袖 迁 )活 区委 账 卖 巨 岔 把 宾 I 匡 回 瞅 囡
Loooo
第八章 城市环境的体验

拉普卜特 (A. Rapoport, 1977) 认为, 关键在于所体验到的元素之间的 关


系, 因为正是元素的并置 (juxtaposition, 还有毗邻、 交叉重叠的含义)才构成
显著差异(图 8-8) 。 格式塔中的图地之分以视觉实验为依据, 强调人在感知客
观对象时的选择性, 因此, 有关的应用讨论很容易局限于简单的主从构图。 但事
实上, 从著名的壶形图 (Rubin, 1915, 图 2-3) 就可明白, 图形与背景可以反
转, 即从体验来看, 图形与背景是并置和毗邻的元素。 不同元素、 包括生物物种
一 “
的并置在自然界中不足为奇, 比, 则物种差异立见。 并置和近年提出的 拼

贴 其实早就存在于城市环境, 是城市建设长期演变和发展的自然结果。 只是因
“ “
为 20 世纪战争频繁, 城市破坏和重建交替太快, 理性主义和 简单明了 盛行,
人们才遗忘了这 一 简单的生态原则。 试看新加坡的城市景观, 人均占地 200 多平
方米的弹丸之地, 不得不向高空发展, 几十层的现代高楼比比皆是, 却与脚下低
矮和典雅的古建筑相映成趣。 两者差异显著, 却都引人注目, 共同构成一幅赏心
” ”
悦目的狮城典型画卷。 并置 记录了历史的进程, 使人注意并区别元素之间的
差异, 从而为创造丰富复杂的体验提供了条件。 香港和芝加哥都有类似的城市景
“ ”
观, 芝加哥还被美誉为 万国建筑博览会 。 自然和人工元素的并置也会带来同
样的效果。 城市中心地带突兀起山的城市有乌鲁木齐、 桂林、 武汉、 厦门、 福
“ “ “
州、 北京等, 对这些人工环境中的山丘应特别加以珍惜, 要 显山 , 不要 背
“ ” ”
山起楼 暴珍天物, 破坏 并置 形成的美景和体验。 大树出现在北方村庄的村
口或公园之中, 不足为奇, 但挺立于城市街道中央, 如广东中山旧城的大镕树与
骑楼并置(图 8-9) , 扬州石塔路的千年银杏与石塔并置, 互为图形与背景, 就
- “ "
特别醒目- —
物以稀为贵 。 类似例子还有吐鲁番, 沿街 人行道上葡萄成架、

果实累累, 绵延不绝, 与人工元素并置, 构成与众不同的特色, 也与行人对 行

巨 巨] E

``

`畸 图8-8 景观元素并置举例(作者绘)
第二节 显著差异与城市环境体验


道树 的认知截然不同。 并置
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格式塔心
理学对此所作的解释, 恰好起
到 了提醒和点化作用。 近年
来, 在绘画、 雕塑、 电影等艺
术创作中, 还出现了主观追求
” ” " ”
并置 和 拼贴 文 化 的现
象, 如用写实方式将古代与现
代人物拼贴在 一 起(如并置夏

娃与王妃戴安娜, 将 埃及艳

后 现代化), 试图呈现一 种
双重观念, 或揭示某种文化冲
突。 这种创作思想如果影响到
建筑创作和城市设计, 肯定会
形成另 一 类显著差异。
“ ”
要检 测到 可用 的信
息, 还与 人的生态知觉有关。
环境所提供的信息中, 人最关
心的是满足此时此地需要而且 图8-9 广东中山市老城区骑楼商业街的街心大裕树
可资利用的信息。 新到一地, (作者摄, 2004年)
住、 吃、 行必然列于首位;上
街购物更关心的是交通、 目的地、 橱窗和商品;外出游览关心的是方便、 可游
和价格。 美国城市 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以灰狗为标记)一般均位千城市中
心, 检测有关信息十分方便: 只要在地图或街道广告上一见到那条奔跑的灰
狗, 便知长途汽车站所在, 而火车站必定离此不远。 城市提供的这类功能及相

关信息应显著突 出, 易于为人感知和使用。 如果环境的 提供 " (affordances)
满足 了人的相应需要, 人对环境的体验相对就比较满意。
从文化人类学来看, 城市组成元素如富有某种社会、 历史和文化意义, 其差
异往往更易为人所感知。 草地上的一 棵树无异于 一 棵无人知晓的小草, 但一旦为
自己、 或古人、 或名人所植, 则意义全然不同。 在 意大利北部城市, 住宅的位置
和古老程度象征着居民的社会地位。 在旧时上海, 人们对住宅的位置和档次的显
著差异也十分敏感, 花园、 公寓、 坊、 里、 弄、 角大致代表了社会地位的递降,
如丁香花园、 哈同花园、 泰兴公寓、 三元坊、 同德里、 番瓜弄、 下只角等。 显著
差异还因不同群体、 不同 文化而异, 可触类旁通加以引申和探讨。
三、 可利用和开发的元素
在城市环境 中, 有可能形 成 显 著 差 异元 素的元 素多种多样 (Rapoport,
1977), 现归纳并补充如下 :
1. 视觉感知的物质元素
视觉感知的物质元素既与视觉(视野、 视角和视线) 有关, 也与物质的体形 187
第八章 城市环境的体验

有关。 包括建筑和其他对象的形状、 高度、 色彩、 材料、 质感和细部;空间的性


质、 大小、 形状、 通畅和关联程度;光影性质、 光照亮度和光线的时间变化;绿
化配置的类别(野景、 自然、 人工和整形)、 植被性质(色相、 季相、 大小和常
绿程度)、 行道树种类及其种植方法;所感知到的密度(如行人、 建筑和符号的
密度变化);新旧体形和物质的对比;有序和多变;维护和管理的良好程度;尺
度和组成城市的最小单位(邻里单位、 住宅组团、 大院、 院、 弄等);街道模式、
形态和高宽比;自然和人工素材(地形、 植被、 人工构筑物);占有支配地位的
关键位置(山上、 滨水、 临海、 交叉口、 交汇处、 转折点);特殊的交通工具及
其相应设施(如轻轨、 缆车、 马车、 乌篷船等)……
2. 其他感觉所感知的物质元素
动觉有高差、 弯道、 地面质感、 身姿的改变、 运动的节奏和速度;听觉有方
言、 人声(如吆喝、 号子、 民歌与地方戏)、 各种人造声(噪声、 报时、 交通和
工业声响)、 自然声(鸟声、 虫声、 水声、 风声、 树叶声);嗅觉有各种人工嗅味
(食物、 烟尘、 化妆品、 污染等) 和自然嗅味(花香、 草木、 空气、 海风等);触
觉有步行、 触碰和抚摩时的质感;热觉有体温、 气温、 其他物体温度等。
3. 天体天象、 自然灾害和气候物候
主要包括日月、 星辰、 地震、 洪水、 滑坡、 地陷、 冻害、 风向、 风力、 风
暴、 风沙、 沙暴、 雨雪、 晨雾、 热浪、 湿热、 闷热、 干热、 湿冷、 干冷、 物候、
季节变化、 特殊气候现象(树挂、 云态、 天色) 等。 这些元素为多种感觉的综
合,有的还持续 一 段时间,在体验中占有特殊地位, 有时能成为城市的总体特
色,如春城、 雾重庆、 三大火炉、 风城芝加哥等。
4. 社会、 文化和历史元素

“社会 元素应从广义上加以理解, 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 包括人本身的语
言、 体形、 体姿和服饰;活动的类型、 频率、 强度和时空特点;使用特点,如区
域的单 一 或混合功能使用、 步行或驾车、 运动的状态和程度、 步行的节律和速
度;与社会活动有关的各类符号、广告、 装饰和陈设;当地人使用城市区域和街
道的方式,如前与后、 私密性与公共性、 内向与外向的区别、 城市管理规则;社
会的氛围、 象征、 意义,以及体现社会身份和地位的符号;社会各阶层的习惯、
风俗、 忌讳、 生活方式和各类节亲活动。 提起文化和历史元素,设计人员首先就
会想到古城、 古建和遗迹, 其实如果把文化定义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则几乎无所不包。
5. 时间元素
可分为短期和长期元素。 短期有不同时间的使用频率,以及日夜、 每周、 周
末的使用类型差异等。 同时,使用者、 环境维护和使用状况可能随时间而发生变
化, 时间可用来作为判断是否发生了长期变化、 是发生了积极变化还是消极变化
的提示。 时间的使用和提示方式,无论短期还是长期, 都因文化而异。 例如, 美
国文化中并无午睡的习惯,而西班牙人却要午睡几小时,从而导致不同的午后社
" ”
会生活和城市氛围。" 一 日三秋 、“十载寒窗"、 “一年之计在千春 、 “ 一 日之计

镶'' 在于晨"、“三年 一小变五年 一 大变 等, 都是特定时期和文化中对时间的使用和
第二节 显著差异与城市环境体验

提示方式, 反映了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观念。
在城市设计中, 可对上述元素灵活进行组合。 例如, 大连的有轨电车既是视
觉所感知的物质元素、 又是历史元素, 还发出特殊的叮当声, 特意保留下来, 让
它缓缓行驶在 21 世纪的现代化城市, 能格外引起外来者的注意;类似的例子还
有武汉的黄鹤楼, 为了交通的需要, 2005 年拆去楼南的一片老城区, 形成了一
条宽敞的新街道, 即新的视线走廊, 于是, 黄鹤楼不再仅供仰望, 从此有了平易
近人的新摸样—— 因为从类似视角看蛇山和 黄鹤楼还是头一回——与大连一样,
“ ”
续写 老兵新传 既延续了历史文脉, 又形成了引人注目的新景观(图 8-10) 。
在创造城市特色时, 如果仅仅局限于建筑、 广场和街道, 则可能难为无米之
炊, 小城镇尤其如此。 但是, 如果开阔眼界, 重视上述多种元素及其组合就会发
现真正的源头活水。

一 :圈“
,- - --- ... - IIl

图 8-10 老兵新传 —— 多种元素组合形成显著差异(作者摄)


上:新时代 、 新广告 、 老电车
下:新街道 、 新景观 、 老楼阁 189
第八章 城市环境的体验

第三节 与城市环境体验有关的若于问题
“ “
理解 人如何区别城市环境中可用信息的变化和差异 , 至少在复杂性、 独

特性和易识别性这三方面与城市环境体验密切相关: 是城市环境如何为人提供
丰富多样的体验;二是如何形成城市环境的特色体验, 包括审美体验;三是如何
处理复杂性与易识别性之间的关系。 为此, 有必要作概念式的初步探讨。
一、形成显著差异元素
在城市环境设计中, 除了重视图形— 背景关系, 可用信息等理论原则外, 操
作中还应注意下列问题:
( 一 ) 多种元素综合
元素性质单 一 或较少, 例如简单的由 一 条街或十字街组成的城镇无论如何也
不可能造就大城市那样的丰富多彩。20世纪50年代上海周围修建了不少商业
“ “
一条街 , 两侧为整齐的多层商住楼, 外形和色调统一, 视觉上相当符合建筑构
图原理。 但是, 作为商业街, 却始终缺少商业所应有的活力和魅力, 更像炭精绘
制的遗容肖像。 相比之下, 城隍庙或狭窄老街中的情景却完全不同: 满目的广
告、 招牌、 旗幡和敞开的店堂, 方言、 吆喝声、 滑稽戏、江南丝竹、 评弹和滩簧
曲调, 菜香、 茶香、 黄酒香和青团香, 脚下凹凸的青石板和高低上下的小桥, 加
上熟人之间的谈笑风生, 多种感觉因素综合成独特的环境氛围, 构成了相互间差
异显著、 与新建商业一条街完全不同的体验。
另一方面, 城市和建筑等人工元素其实只是生活的布景和舞台, 而真正的主
角是集社会、 历史和文化于 一 身的人群及其生活。 这也是很多主题公园由活人扮
演生活角色和演出生活场景, 借以吸引游人的根本原因。 因此, 必须尽可能发掘
和利用现有的自然、 人工、社会、 历史和文化等性质相异的元素, 并在此基础上

加以组合和再创造。 本身性质各不相同, 旦组合后结果更是千差万别, 从而为
形成丰富多样的场景和体验创造了基本条件。
(二)保持 一 致性提示
有时所形成的显著差异元素由多种组成元素(可称为子元素) 综合而成。 根
“ ”
据上 一 章有关 信息多余度 的讨论, 很容易理解: 如果有关组成元素的提示保
一 “ “
持 致, 就能形成 合力 , 强化与周围的差异;反之, 就会起到削弱作用。 在
建筑层次上, 这近乎常识:教堂不能打腰鼓, 门厅不能踢足球, 医院不能放摇
滚。 但在区域和城市层次上, 要得到认同还须继续努力。 例如, 丽江古城民居与
新建筑差异极大, 恍如隔世, 因此插人古城的大尺度新建筑就显得极不协调(图
8-5)。 又如上海展览馆附近有许多高楼大厦、 街道宽阔、 绿化良好, 是申城的文
明地段, 但蓝天之下, 某一高层宾馆屋顶上突然排放浓烟(不是失火), 文明印
象顿时便消失殆尽(图8-11)。 在旧城再开发中, 对原有的特色地区尤应谨慎,
应仔细研究原有的多种组成元素及其提供的信息, 保留并强化那些有助于区域特
镶, 色的元素。
第三节 与城市环境体验有关的若干问题

图 8-ll 上海街景(作者摄, 1991 年)

(三)体现于不同尺度和不同层次

“有组织的复杂性 启发我们, 显著差异必须体现于城市的不同尺度和层次。
首先, 城市应包含差异显著、 个性不同的区域。 在传统城市中, 这类特性是自发
形成的。 例如, 不少人对上海的黄浦区、 南市区和徐汇区体验极为深刻: 繁华的
商业、 拥挤的人流、 强烈的多种感觉、 琳琅满目的橱窗细部、 多样的建筑风格、
" ”
外滩和黄浦江的特色景观, 构成了黄浦区奢华 洋场 的特色;狭窄的小巷、 简
陋的木屋、 成群的摊贩、 巷内露天的家务活动和人际交往, 使南市区充满了晚清
和民国旧城的景象;而独立式或联排式的花园洋房、 独立的高层公寓、 高耸的教
堂、 加上精致的铁制栏杆和垂直绿化, 使徐汇区明显带有半殖民地城市风貌的烙
印。 在青岛, 中山路商业区、 海滨游览区和八大关疗养区位于滨海并且互相毗
连, 但却具有完全不同的活动类型和视听感觉。 中山区车水马龙、 声音嘈杂, 而

步入游览区, 代之而来的是波浪的拍岸声和浴场的嬉闹声, 八大关则出奇地安
静, 风涛鸟鸣等天簇可闻。 这些差异实质上反映了不同使用者的社会、 经济和文
化特征。 用 人文地理学家的话来说, 是对不同地理区域实施不同社会化的结果。
这些区域之间, 除了八大关以外, 并无严格的边界, 物质元素和和社会活动
相互涉及, 往往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如黄浦区和南市区就有众多类似的里弄和
活动。 同时, 区域之内也存在着下 一 层次的显著差异。 以黄浦区为例, 南京路商
业街、 外滩的差异就十分突出;南市区中, 城隍庙、 十六铺、 老西门和众多老街
小巷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而且, 还可以根据体验特点, 将城隍庙市场再细分为城
隍庙、 豫园、 食街和小商品街等特色体验地段。
显然, 上述特点与严格功能分区的近代规划实践明显不同, 众多新城尽管分
“ “
区严格, 但大多走向形而上学的极端, 区域内呈现为单调的 清 一 色 , 更缺少
下 一 层次的显著差异和相互涉及。 正如美国学者亚历山大等(C. Alexander et
al., 1977)所说:“现代城市的千篇一律扼杀了生活方式的多样性, 阻止了个性

的发展 。 从表面看, 现代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人, 其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背景广
为不同, 似乎混合在 一 起, 显得相当丰富复杂。 但实质上许多色彩混在 一 起, 总 己
的效果是灰色的, 其结果, 把不同的生活类型简单混合成 一 种共同的类型。 由于 19 1
第八章 城市环境的体验

缺乏社会和周围环境的支持, 居民群体不可能形成完整的自身性格和亚文化, 如
“ ”一
同人人都戴上了外表划一 的 铁面具 样。 为此, 亚历山大等主张, 大城市必
须包含许多不同的亚文化群体和相应的亚文化区, 能有力地突出自身的文化价
值。 这些区域间差异显著并相互分开, 但又相互接近、 相互涉及而不封闭独立,
从而尽可能丰富城市的文化和亚文化, 同时也就丰富了人的体验。
拉普卜特举例证明, 可在城市、 城区、 街道、 建筑等一系列层次上形成不同
的显著差异。 早在公元2世纪, 罗马皇帝哈德连(Hadrian)在雅典旧城的东面
建设一 座新城时, 就在新旧之间树立了一 座拱门, 以便清晰地表明新旧之间的边
界和差异。 在桑吉巴尔有一 座石头镇, 建有狭窄的街道和较高的石砌住宅, 但邻
近的新镇却由独立小住宅随机布置而成。 新旧两镇之间有一 片椰子林和一 条小溪
分隔。 两镇居民种族和宗教相同, 只是因为生活类型的差异, 才造成街道活动、
感觉信息和城镇布局的显著差异(图8-12)。 联想到新城裹着旧城、 新旧打成一
片、 大饼一 般的现代城市, 这些实例确实发人深省。 城市中不少聚居区, 由千具
有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元素, 常成为与众不同的飞地(enclaves)。 对于严格功能
“ "
分区的规划理念, 这些飞地是必须拔除的 眼中钉 , 但从环境—行为角度看来,
正是这样的飞地为城市提供了丰富的体验, 并为空间定向提供了参照物。

图8-12 桑给巴尔的两座小镇
(本书作者根据原图重绘)

在街道尺度上, 可用于形成显著差异的子元素有 建筑高度、 建筑风格、 街


道高宽比、 日照与光线、 建筑功能和绿化等, 但令建筑师沮丧的是, 人们最注意
的不是建筑, 而是人的活动、 车辆运动和生活用品。 事实上, 现实世界提供的信
息千差万别, 所谓形成显著差异, 就是要选择其中的可用信息, 在不同层次上加
以强化或放大。
(四)重视不同性质元素的生态联系及其负面影响
生态系统的观念早年仅运用于环境生物学范畴, 近年已泛化至许多学科。 众
所周知, 人既具有生物性, 又具有社会性, 因此必然与城市的其他组成元素具有
外显或潜在的生态联系, 从而构成统一 的整体。 从横的方面看, 每一 种差异显著
镶2 的元素都可能包含若干子元素, 并且都必须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 能董和信息的
第三节 与城市环境体验有关的若干问题

交换;从纵的方面看, 它们很有可能是历史与文化绵延传承中不可缺少的 一 环。
因此, 这些元素的形成或消失, 会造成一系列生态上的连锁反应。 交通信号、 停
车标志、 人行横道线、 公共汽车站位置、 单行道或双行道等, 这些子元素似乎微
不足道,但即使改变其一 也会造成一连串的、 认知、 体验和活动方面的改变。 大
连城建部门认为, 在城市中, 路比楼重要,广场又比路重要, 因此年年增建和美
化广场。 无疑,广场作为城市的客厅, 对市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但街心式的广
场一 旦形成必然会聚集大量的人流和活动, 同时带来交通拥塞、 环境污染、 声音
嘈杂等一 系列问题。 既带来了富有生气的体验, 也带来了必须处理的负面效应。
同理, 填掉 一个湖泊, 相关的周围绿化、 人群活动和排滂调节功能也会同时消
失, 武汉不少填湖而建的住宅小区因地势低洼, 经常小雨渍水大雨成灾, 涉水摆
渡当作家常便饭,从而成为居民的梦魔。 同时, 毁坏历史和文化元素还会影响社
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削弱文化的凝聚力和历史的连续性, 并对居民造成一定的
心理损害。
当代城市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出现了高速于道、 高架路、 高架桥、 高架
车站、 高架广场、 下沉广场、 地铁、 地铁车站、 人行天桥、 人行过街地道、 地下
” “ ”
商业城、 音乐喷泉等多种全新的显著差异元素。 但是, “新 不等于就是 好 ,
规划或设计不当仍会造成负面影响。 其中高架交通系统对街道景观和场所体验的
损害已引起多方面的关注。 南京中央门和武汉航空路立交是这方面的典型。 但在
另 一 些场合, 高架系统却又显得十分现代、 气派和得体(如北京三元和四元立交
桥)。 H本学者山田春年(Harutoshi Yamada, 1986)等考察了H本21个城市的
高架交通系统, 发现设计者很少顾及这些庞然大物对城镇景观的不利影响。 研究
者认为, 单靠改善结构形式本身无济于事, 因为这种损害是高架系统与周围街景
相结合的产物。 因此, 必须研究, 哪一类街景更易在视觉体验方面受到特定类型
高架系统的损害。
在实验中, 运用蒙太奇手法在街景照片上分别加上两种结构的高架系统, 其
一为高架路, 其二为高架车站, 然后要求被试评估这些新增加的构筑物对街景的
视觉影响。 研究揭示, 景观的开敞和封闭、 统一感和行道树的数董是街景视觉特
征分类的主要决定元素, 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Hosokawa, 1977)。 研究还
发现, 高架系统对街景视觉体验的影响, 并不取决千原有街景的视觉质量, 而是
取决千原有街景的类型。
两项实验的综合结果见表8-2。 从表中可以看出, 林阴道与无序商业街这两
种街景类型, 尽管前者视觉质量较高, 而后者视觉质量较差,但都受到了高架道
和高架车站的不利影响。 这说明, 在城市宁静的林阴道和喧闹无序的商业街中不
宜设置高架交通系统。 带有仓库建筑的街景尽管视觉质董较差, 却仍受到高架车
站的不利影响。 研究者认为, 这可能是由千街道本来就比较狭窄、 而车站尺度偏
大的缘故。 另 一 方面,商务办公型街景却并未受到高架车站的不利影响。 因为车
站与高大的商务办公建筑尺度般配, 同时, 车站又打破了这类街景的线性和单调
感, 为景观增加了动感和重音。 这说明, 运动中的高架交通工具为索然无味的街
景增添了引人注意的显著差异元素, 也增添了人们的兴趣。 "3
第八章 城市环境的体验

街景类型及其视觉质量与高架交通系统影响的关系 表8-2

高架交通系统对视觉体验的不利影响
街道景观的类型 高架道产生 高架车站产生 原有街景的
高架道 高架车站
的压抑感 的压抑感 视觉质量
A. 城市林阴道 + — 好
B. 郊区林阴道 + — + + - + - 好
C. 郊区混合型 + -- + - +— +- 中等
D. 辅助通道 + 十 + + 中等
E. 无序商业街 差
F. 紊乱的商务办公型 +- +— + + 中等
G. 整齐的商务办公型 +— + +— 好
H. 封闭性仓库建筑 + +— 差
注:1. 一 有不利影响或压抑感; + —
不利影响或压抑感相对较小;
+ 基本无影响或基本尤压抑感 。
2. 本表为本书作者根据山田春年原来多份表格综合而成 。

研究有助于在规划新的高架交通路线时作出更为合理的选择, 以减少不利影
响。 研究启示: 城市环境中的组成元素差异越显著, 对体验造成的影响越大;是
积极还是消极影响, 则应深入进行分类对照研究。
二、 城市设计美学一 审美情感反应的理论模型
公众在体验城市景观及其最新变化时, 会产生与审美相关的情感反应, 有的
令人愉悦, 有的令人激动, 有的令人刺眼甚至反感。 舆论已注意到, 设计人员与
公众对景观和建筑的喜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重要原因之 一 是, 公众关注的是实
实在在的生活体验, 设计人员往往更热衷千视觉审美或凌空鸟瞰的图案效果。 因
此在设计中, 尤其在从事大规模开发时, 提倡作为使用者的公众参与是非常必要
的。 美国法院已裁定, 建筑美观应作为由公众控制的、 单独的基本要求(Pearl­
man, 1988)。 这表明, 城市设计的指导原则以及设计外观评估必须重视大众参
与和相应的法律基础。 同时, 也必须对公众的情感反应, 包括其偏爱进行研究。
在环境心理学中, 早期的研 究 强调, 审 美 体 验 存在两种维度(Berlyne,

1978)。 种是评估维度, 如研究建筑和艺术品是否吸引人, 是否令人喜爱和愉

悦等;另 种是兴趣维度。 其基本思路是延续被建筑界奉为经典的维特鲁威
(Vitruvius) 关千建筑美观要求的观念, 认为让人对建筑感兴趣比让人参与评估
更为重要, 希望建筑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兴趣, 而不是对其进行评估 。
近年对情感反应的研究存在两种理论假设。 一种假设注重情感反应现象本
“ “
身, 认为人可以体验到 与以前的 认 知 和再认无关 的 情 感 反 应(Zajonc,
1984)。 例如, 从未见过的、 粗扩的环境特征可以引起强烈的情感震撼。 这已为

众多美国灾难电影片的轰动效应所证实, 见所未见、 闻所未闻, 直为人所偏

爱。 这 点在孩提时表现尤为突出, 幼儿偏爱水中的月亮, 喜欢去捞, 因为他根
本不知道那是月亮的倒影;坐火车进入隧道时, 幼儿会因车厢突然全黑而惊呼

“眼睛没了 , 可他从未有过类似的认知。 持有这类观点的研究者认为, 人对环境
的情感反应具有独立性, 应与人对环境的其他反应分开, 并用实验证明, 特定的
环境与特定的言语表达(情感反应)有关, 即根据环境特点可以预言人们的
叩 体验。
第三节 与城市环境体验有关的若干问题

另一种假设(Mandler, 1975; Purcell, 1986)试图解释情感反应的过程,认


为人对环境的情感反应是比较和匹配过程的结果, 即把 现有环境的特征与记忆中

贮存的类似意象相比较,而后作出反应。 这种贮存的意象已被概念化成 以原型

实例为基础 的图式。 支持这一假设的研究者也作了许多实验。 其 中一项典型的
实验以两组大学生为被试, 一 组为建筑学专业的学生, 另一组为非建筑学专业学
生,要求他们对 一 组教堂的彩色幻灯片作出 四种类型的判断, 包括良好、 感兴
趣、 吸引人和偏爱。 教堂的类型多种多样,从社区教堂到城市大教堂,历史年代
” ” “
从数百年前直到20世纪。 研究者认为,被试 以实例原型为基础 建立 认知
” “ ”
图式 的 缺省值 (default values, 借用自计算机学科的专业词汇),在作出判
断时,将幻灯片中教堂实例的特性与相关图式的缺省值对照, 匹配(matching )
后对号入坐。 当相互不匹配, 即某张幻灯片中教堂实例的特性与原型不符合时,
“ ”
就会产生情感反应,反应特征取决于这种 不符合 的类型和程度。 这 一 假设强
" ” “ ”
调认知和以往经验的作用, 可为 继承传统特色 和 保护古城风貌 提供心理
学的依据,也可用来解释某些业主对城市和 建筑外观的特定要求,如花园式城
市、 中国的日内瓦、 十字街、 一条街、 轴线对称、 院落式、 巴洛克式、 欧陆式
等。 用这一观点来解释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体验也似若游刃有余: 避暑山庄一游,
可以举出以四合院为原型的月色江声,以西湖风光为原型的芝径云堤,以蒙古牧
原为原型的试马埭,还有金山、 烟雨楼、 文园狮子林……水景移江南、 山居仿泰
“ "
岱,反正是 移天缩地在君怀 。 当今不少主题公园式的假古董也正是各种原型

“图式 的堆砌和组合。 但是,这一观点仅以特殊群体为被试,提供的刺激仅为
幻灯片中的教堂,而不是城市中的 现实景观,带有明显的局限性。 它也无法解释
” “
人的体验如何随时代更新和 发展,如果承认人 以实例原型为基础建立图式 ,
“ ” “ ”
那么,又如何得出 对实例原型的体验 呢?岂非必须以 更古老的实例原型
" ”
为基础,如此溯源推论,适合所有建筑和城市景观的正宗原型应为 穴居野处 。
显然,它忽视了人的认知图式发展中的顺化 (accomodation) 过程。
在讨论城市设计美学时,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城市和区域规划教授纳泽提
出了一 种综合性的观点(Jack L. Nasar, 1994)。 在各种区域的开 发和改建中,
城市设计就是要形成众多建筑的体形 和空间的外表特征, 因此,研究的重点应立
足于如何控制建筑物外观的视觉特征,以符合公众利益及其审美要求。 在环境心

理学中, 把公众对千城市建筑的审美反应定义为 表示赞许的情绪评估"(fa­

vorable emotional appraisals)(Ulrich, 1983),定义的重点在千 表示赞许的评
" “ ”
估 。 因为人们可能不喜欢某些艺术作品,但仍认为它们是一种 艺术 ,这样定
“ ” “ ”
义就绕开了什么是 艺术 和 建筑艺术 这类争论不休的命题。 同时,定义也
符合城市设计的实际目的, 即为公众创造令人满意的建筑和场所。 研究发现, 人
对城市建筑的评估反应主要由三个维度组成: 愉悦(pleasant)、 激奋(excite­
ment) 和宁静(calmness)(Russell, 1988; Naser, 1988)。 愉悦是纯粹的评估反
应,激奋和宁静则是评估和唤醒反应的混合物。 与令人厌烦的场所相比,令人激
动的场所能引起更大程度的愉悦和唤醒;与令人痛苦的场所相比,令人放松的场
所能引起更大程度的愉悦和宁静。 纳泽认为,并不是要统 一 设计标准,使所有建 喟匾
第八章 城市环典的体验

筑都令人愉悦, 如果到处愉悦, 那就会 导致新


观察者的特征
(人格 、情感状态 、 意图 、 的单调, 审美评估标准和 设计指导原则应该因
文化和社会经验)
城市中的建筑类型及其背景而异。 纳泽综合前
人的研究, 提出了与城市 建筑审美反应有关 的
A A A
l 2 3 概略理论模型 (图8-13), 图中的箭头表示相
关 范畴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 处于主动地位的
环境相互作用, 是 审美反应的来源,
人与 这种
反应随个人的生理、 人格、 社会 和文化经验、
目标、 期望、 联想、 内在构成和环境角色而变
An 审美反应
(情感 、 生理反应与行为) 化, 但是, 不同的个人也 存在某些共同点。 图
中箭头直接从知觉指向情感, 表明人有可能体
图 8-13 与城市建筑审美反应有
验到与以前的认知和再 认无关的情感反应;同
关的概略理论模型(作者重绘)
时, 箭头也从 认知直接指向情感评估, 再指向
情感反应, 表明 审美情感反应也可能受以往的认知的影响。 这种 认知涉及到范畴
分 类和推理 , 并不涉及理性计算, 也 不是对图式的有意识思考和对图式作出的隐

喻式反应(Kaplan,1988)。 这 理论模型把前述两种对 立的假设统 一 起来, 可
供研究城市体验 和实施城市设计 时参考。
三、 综合性模拟研究
城市环境组成元素众多, 属于大尺度环境, 即使 一 个街区, 所涉及 的元素和
问题也比单栋建筑多得多;同时, 在城市中进行环境与行为方面的现场研究, 很
难排除众多自然、 人工和社会因素的干扰。 因此, 开展有关研究存在一定的困
难。 自20世纪末以 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 不少研究者开始改而采用三维
“ ”
动画和 虚拟 现实 (Virtual Reality) 作为研究的辅助手段, 对 城市设计中的相
关问题进行综合性的模拟研究。
例如, 日本的一 项研究 (Toruishikawa et al.,1998) 用三维立体动画模拟
真实 的城市场景, 然 后让被试者通过某一假想 的现实场景并完成两 类判断任务。
“ ” “
发现可见性和空间 的后退(setback, 类似千国内的 建筑退红线)对人的 区

域知觉 具有重要的影响。
又如, 土耳其的卡布克卡和美国 的纳泽 (E. Cubukcu &. Jack L. Nasar,
2005)合 作, 运用电脑游戏Quak III中的活动场所三维建模软件, 模拟了长
312m、 宽273m, 由重复平面单元组成的大尺度 城市街区。 试图研究平面布局和
物质元素的复杂性(环境刺激) 以及性别这 三者( 自变置)对环境认知(因变
、 寻址和环境判断) 的影响。
量, 包括定向
街区的单元组成元素包括一 栋两层住宅、 一棵大树、 一
根街灯灯柱和 一
块停
车场地。 模拟环境不仅色彩生动、 质感逼真 , 而且, 所有视觉 元素都给人以真实
居住场景的强烈印象:63%的被试者都认为真实性很强,20%的被试者认为比较
真实(这对于模拟研究非常重要—�本书作者)。
街区平面布局分为 两种:一种为简单平面, 区内道路二纵六横, 全部正交;
糟 -种为 复杂 平面, 区内道路三纵六横, 整体正交, 局部斜交。 研究者还对环境设
第三节 与城市环境体验有关的若干问题
“ ” ” “ ”
置了 复杂性 、 “标志 和 道路 三类差异。 其中, 复杂性分为差异很大、 差
异适中
和差异不大;标志差异又称垂直元素差异, 细分为类型A(街灯灯柱、 旗
帜和花池)和类型B(建筑的色彩和形状);道路差异又称水平元素差异, 细分
为类型A(道路宽度)和类型B(道路路面)。 实验中对上述设置加以组合, 构
“ ”一
成 物质元素差异 组的 3 个自变量(组内变量)(表 8-3) 。

物质元素的复杂性差异(根据原表格改制) 表8-3
复杂性 标志差异的有无 道路差异的有无
差异的程度 类型A I 类型B 类型A I 类型B
差别不大 无 无
两类中只出现一类,或A或B 无
差别适中
无 两类中只出现 一类,或A或B
差别很大 两类中出现 一
类,或A或B 两类中出现 一 类,或A或B

被试者由9 8名男性、 68名女性共1 66人组成, 大多数为 25岁以下的年轻


人 (83%) 。 实验中, 让被试者身心放松, 观看街区动画数分钟(学习阶段), 然
后引导他们进入虚拟环境, 并从预定的出发点开始对这 一 环境进行探索(正式实
验阶段), 最后要求他们回答4组问题, 内容涉及:
(1) 判断从出发点前往目的地的方向;
(2)作为向导如何行进前往目的地;
(3) 选择符合自身行进过程的街区平面;
(4) 回答与性别、 年龄和玩电脑的频率有关的问题。
其中, 供被试者选择的街区平面共分简单和复杂两种, 每一种中, 正确和错
“ "
误平面各一张, 共计4张。 研究者根据回答定出 得分 , 然后 用多元方差分析
(F检验)处理所得的数据, 结果表明: 在有助于环境认知方面, 简单 的街区平
面优千复杂的平面;物质元素差异很大, 或适中的环境优于差异不大的环境;标
志或道路元素有差异的环境优于无差异的环境。 在判断方向和引导行进方面, 男
性比女性略强,但差别微不足道。 研究认为: 城市环境中, 保持显著差异并且节
点定向明确 的设计有助于加强人对环境的认知。
“ ” ” “
本项研究的学习阶段就涉及 直接和即时的反应 ( 是否真实 等), 而且
“ “
需探索一段时间。 因此, 虽然最后结果落实到 认知 ,但实际上, 城市物质元
“ ”
素、 环境体验与环境认知己三位一体, 宗旨在于了解城市物质元素的 复杂性
“ "
对易识别性的影响 — -—
经定量研究得出的 总体明确、 局部复杂 的结论富有辩
证意义。
但是, 虚拟环境毕竟不等于现实场景, 正如建筑学中的其他模拟研究(如防
火研究) 一 样,明确模拟研究与现场研究之间的关系(包括定量转换关系), 是
开展这类研究的前提。 研究者要谨记两者之间的差别, 并注意类似研究产生的副
作用。 例如, 在 一 项景观评估中意外地发现(D. Levi & S. Kocher, 1999), 让被

”“
试者体验了国家公园的虚拟自然景观之后, 对相关保护工作的态度变得更为积
极,但却减少了他们对当地自然区域的渴求, 对后者的保护工作也变得较为消
“ ”
极, 有点类似于 五岳归来不看山 。 这提醒我们, 滥用计算机技术美化虚拟环
第八章 城市环境的体验
“ ”
境可能会导致知觉阙和 复杂性偏爱水平 的提高, 从而产生某种负面效应。 不
过, 作为大尺度环境(城市、区域、街区、大型公园等) 的 一 种研究手段, 模拟
方法 及其研究结果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 寻求易识别性和复杂性的平衡
环境的易识别性和复杂性分别从属千环境认知和环境体验两个范畴, 两者既
有区别又有联系。 表面看似乎相反, 实际上却相反相成和相辅相成。 为此, 我们
必须对环境认知和环境体验作进 一 步的考察。 环境认知旨在对环境进行分类、命
名和赋予意义, 使之秩序化。 方法是把环境简化成若干层次以及分别从属于这些
层次的众多抽象概念系统(即图式)。 从 而 使人集中注意千 环境 的有限部分
(Rapoport, 1977), 使人易千定向、定位、找路和寻址, 即易千识别环境。
另 一方面, 人经由多种感觉而形成环境知觉 , 从中获得直接、复杂和丰富的
” ” “ ”
环境体验。 无论人面对何种环境, 与记忆中的 同类环境 意象 或 图式 相
“ ”
比, 这种直接的体验都要复杂和丰富得多, 而且这种环境体验对 环境评价 具
一 一
有直接和重要的影响。 可见环境认知是 回事, 环境知觉和体验又是另 回事。
人对复杂性的偏爱是 一 种普遍现象。 即使长年处在极端的环境条件下, 如在北极
冰原、中亚沙漠或浩淌的大海, 也会通过某些途径作出补偿。 例如, 在外来者看
来, 臼茫茫的北极冰原雪野极其单调, 但生活在那儿的因纽特人却在世代相传的
演化中, 细分和丰富了自身关千风和雪的知觉和体验。 反映在他们的言语中, 关
于风和雪的形容词特别众多。 这类细致区别, 对于他们的日常生活, 包括环境认
知在内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感觉器官有所缺损时, 如先天失明的盲人 , 也会充分
发展自己细致的触觉和敏锐的听觉能力作为补偿。 自给自足、封闭保守的群体还
会发展繁文缗节的社会仪式和礼节、奇腔怪调的发音和方言、五花八门的服饰和
陈设以自娱。 但是这些补偿多半源自适应, 实出千迫不得已。 因此, 在原本就十

分复杂丰富的城市环境中, 作为规划和设计人员没有任何理由 用推土机进行思
" 一
考 (建筑师西蒙德语), 为身心健康的市民炮制新 轮的单调。
一般说来, 人希望环境易千识别, 同时也希望 体验到城市环境的复杂和丰
富, 两者并不相互排斥, 而是在不同层次上起到互补作用: 在较大尺度上, 人希
望环境易于识别;而 在较小尺度上, 人希望寻求复杂、多样和独特的信息。 也就
是说 , 在小尺度环境中迷失方向一 般并不构成什么危害, 但 在较大尺度上(如置
身于沙漠、海洋、森林或大城市), 或在特定情境中(如夜晚、大雾、 灾变事件
或初来乍到), 没有人愿意迷失方向。 实际上, 环境体验还依赖于环境认知。 没
有明确的时空定位和环境识别作为前提, 人就不可能很好地检测到来自环境的可
用信息。
在应用有关理论时, 必须兼顾人对环境易识别性和复杂性的需求, 不能偏
废。 仅有十字街和 一 条街的小城镇极易识别, 但这种极易识别的环境可能很快使
人感到厌烦。 因此, 必须在识别性良好的前提下, 尽量提供多种选择(如不走回
头路、 允许选择不同的行进路线, 或使用 不同的交通工具 ), 并提供复杂丰富和
新颖独特的刺激。 例如, 作为旅游点, 像平遥这样的小城, 还需要相应增加传统
哪 文化和民俗活动, 以增加复杂程度。 云南丽江古城可说是一个 两者兼顾的范例,
第三节 与城市环境体验有关的若干问题

用八卦阵来形容古城的形态毫不过分, 许多人看完地图后转了几圈也说不出所以
然。 但是, 绝对转得出来, 因为几乎无处不在的小溪和远方的雪山提供了定向的
提示, 只要溯流而上, 就 一定能走到四方街中心广场, 进而面向雪山走出古城。
“ ”
提到 八卦阵 还会想到新疆的特克斯城。 该城位于伊犁河上游, 完全按照《易
“ ”
经》思想建造: 全城以城市中心花园为太极 阴阳 两仪, 八条街道按八卦方位
层层向外辐射, 从中心向外, 还设有四条环路与街道连接, 共有64条街道, 以
体现64卦的易学数理。 据说该城由长春真人丘处机于700多年前堪定, 至今仍
保待八卦形态(图8-14), 现已引起《易经》和风水研究者的极大兴趣。 可以预
料, 它必定也会成为环境认知和环境体验的重要研究对象。

图8-14 新疆八卦城 -— 特
- 克斯(作者绘)

同时, 环境的易识别性和复杂性还因环境性质、 人群特点和行人运动方式而


“ ”
异。 例如, 大城市、 博览会、 大型商场、 交通枢纽和居住区的 环境易识别性
要求相对较高, 经常迷路会使人烦心和担忧, 甚至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例如,
河南南阳市中心的某小商品市场面积达数万平方米(单层), 完全按照八卦进行
一 “ ”
布局, 设有多重环路和多个出人口。 顾客在其中经常迷路, 般不经过 兵法
“ ”
学习根本无法从原路返回, 也较难实现 商品三包 一一因为无法找到原来“卖
” 一
家 的确切位置。 另 方面, 园林环境和旅游胜地则不妨曲折迂回、 扑朔迷离,
" ” “ ”
从而为 旧地新游 即 二次游 作好铺垫。 而公园之中, 植物园和动物园就应
比普通公园更易识别。 199
第八章 城市环境的体验

在群体差异方面, 外来者、 老年人、 儿童和特殊行业人员对易识别性的要求


相对较高。 城市全封闭高速干道几乎完全依靠标志牌上的文字认路, 常使许多外
“ ”
地驾车者视为畏途, 也使 有偿带路 成为国内大城市的新兴职业。 显然, 只有
“一 “
增加物质方面的 致性提示 , 提供比路牌更直观、 更醒目、 更易识别的标志,
才能减少司机的麻烦和疲劳。 针对不同尺度和类型的环境, 以及不同的文化和群
体, 寻求易识别性和复杂性的平衡, 是值得进 一 步加以研究的课题。

地球为所有生物提供了极其多样化的环境, 同时, 在 一 定时空范围内, 经过


进化, 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生物物种及其生态系统。 存在决定意识, 正是上述两项
基本客观事实与人的主观意识的交互作用, 逐渐形成了人对较复杂的环境刺激的
偏爱。 为了生存和生活, 人需要从无数环境刺激中检测出可用信息, 加以区别和
分辨, 并希望可用信息率保持在最大范围。 那些差异显著的信息为人提供了可资
利用而又丰富多样的体验。 经过比较, 其中与众不同的部分构成了独特的, 即富
有特色的体验。 在城市环境中, 丰富多样和新颖独特的体验对人的身心健康和发
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并有助于加强群体的认同感、 归属感和场所感, 亦即加强了
群体在社会文化方面的精神凝聚力。 城市环境体验是身临其境反复感受的结果,
与环境认知密切相关, 但认知绝对代替不了体验, 尤其是不愉快和痛苦的体验。
今后的研究应以环境评估为纽带将两者结合起来。 同时, 随着城市设计美学理论
模型的进 一 步完善, 有望在这一难度很大的领域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第九章 城市外部公共空间活动研究

室内外活动,包括个人和群体的私密性活动,以及旨在希望与他人进行接触
和交往的公共性活动。本章将讨论与城市外部公共空间(以下简称外部空间)有
关的活动研究。

第一节 外部空间活动研究综述
” ” “
环境心理学对术语 活动 并无严格的定义。在心理学中,为了与 无条件
” ” ”
反射 般把动作(action) 视为身体一部分 伴随意识 的运动和运
相区别, 一

动的系列。狭义的、最简单的活动(activity) 是可观察到的一系列动作的集合,
如步行、跳舞、就座等。广义的活动指生物普遍而又广泛的运动形式,也包含
机体的运动。许多较复杂的活动实际上由一系列较简单的活动组成,如散步就
可再分为行走、停滞、逗留和张望。更复杂的活动可由一 系列事件组成。早年
的研究以城市公共活动为主,对象为城市的街道、人行道、广场、绿地、小游
园和城市公园等公众自由免费出入的开敞外部空间,有时也涉及到居住区绿地
和建筑物之间的空地,研究内容侧重于人际间的接触和交往。尺度较大、大多
露天开敞、自然和人工园林元素较多 、活动自由并且观察方便,是它们的共同
特点。
“ “
城市外部空间的形成一开始就与 活动 密切相关。在城市形成之初,步
" ”
行是人们最基本的异地移动方式,街道自古就是 步行者的天堂 。 古希腊的
广场承担着市场、集会、辩论和演出等多种功能,成为城市的生活中心。商业
步行街1922年最早出现于德国, 既是人 性 的回归, 也是迫千车辆交通压力的
无奈之举。
“ ”
公园的形成也与 需要和活动 有关。早在19世纪,欧洲和北美的市民就
认为,许多疾病的流行与大城市的封闭环境有关,人们需要有益千健康的开敞广
场和公园,千是,昔日遍及欧洲城市的皇家花园纷纷向公众开放。由千美国的一
些城市缺乏大型广场和皇家花园,因而许多美国市民只好到公墓去散步,以便摆
脱城市应激物的影响,这些地方后来逐渐演变成为 公共和半公共的城市花园
(Kostof, 1987)。1859年, 奥姆斯特德(F. L. Olmstead)负责建造的纽约中央
公园落成开放,模拟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大量游人,成为北美第一座大型公园。这

一创意经过改进,在全北美复制了数百座,公园从此便成为 富有天然情趣的乐

园 ,在日益扩张的城市中成为眺望远景、 沉思、 休闲和市民集会的最佳场所。
此后,儿童的特殊需要也得到了重视,游戏场数量激增,类型分化,出现了传统
游戏场、冒险游戏场、自然游戏场和现代游戏场。 虐卿[气
第九章 城市外部公共空间活动研究

一、 早期国外的研究
20 世纪 50 年代,英、 美的 一 些大城市蜕变为由建筑群、 高速干道和汽车组
成的工业生产流水线,街道和广场失去了以往的热闹和生气。 在 60 年代,美国
城市的有些做法听来像海外奇闻。 例如,戈菲曼 (Goffiman, 1963) 在《公共场

所的行为》 (Behavior in Public Place)
一书
中 写道: 当某个人在公共场所止步
逗留或者来回走动, 而又没有明显的外在目标时,这种状况有时称为闲荡,警察

可以认为其行为不当而应受法律干涉 。 在英国伦敦, 一 家法院甚至裁定,个人
有权在街上行走,但没有仅仅站在街上的法定权利。 丰富多样的社会生活和公共
活动儿乎从广场和街道中消失殆尽。 这些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多学科的关注。
雅各布斯(]. Jacobs, 1961) 为此写了《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一书
。 她认为, 战后 50~60 年代 进行的大规模
城市更新,使城市变得更为理性、 洁净和卫生,但同时也铲除了原有环境中的丰
富和魅力。 雅各布斯在书中写道:

通过在公共人行道上进行短时而频繁的接触, 随着时光流逝会形成城市某

街道中的相互信任气氛:停留在酒吧饮上 一 杯啤酒;听取杂货商人的见解;向
报贩提出忠告;在面包房里与其他顾客互论短长;向两个在门廊里喝饮料的男孩
点头问好; 一 边候餐 一 边注视 一 些女孩;向儿童作出告诫;倾听五金商人关于职
业问题的看法;从杂货店老板那儿借 一 元钱用;欣赏那些新生的婴儿;对 一 件大
衣的褪色方式表示同感。 正是从这类社交接触中,相互信任的气氛得以形成和发
展”,
街道公共空间中的生活对城市居民具有重要的影响。 它使每个人都有可能与
大量的人社交接触,感到相处友好和安全,并为他人所认同,从而形成 一 种社会
网络;同时,它还有助千形成相互间的社会支持,加深牢固的睦邻或朋友关系。
同时,巴克的生态心理学也从根本上加深了人们对于行为场景和活动模式的
认识。 研究者对广场、 公园、 街道和步行街进行了研究。 强调城市的外部空间必
须易于进入、 富有生气和令人舒适,绿地应该供人休闲而不是单纯的花瓶,广场
“ ”
应该仍然是 城市的客厅 而不是摆设或陪衬,街道应容纳多种活动而不是单纯
的通道或停车场。 有关的专著很多,仅译成中文的就有《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
《交往与空间》(原作者为丹麦人,转译自英文版)、《建筑模式语言》等。
“ ”
在活动模式方面,对 步行 研究得最多。 早年的研究发现两条经验法则 :

是走捷径倾向;二是步行时的从众倾向, 即行人希望与周围人的步行速度保持

致。 观察发现:组成人群的行人越多,移动的速度越慢;在地毯上比在光裸的
地面上行走得更慢;步行者总是努力使其速度与背景音乐合拍;障碍物会对步行
造成阻挡,在决定是否穿越车流时往往有所犹豫,当面对 一 小群谈话者时则绕道
而过 …… 所 有 这 一 切被总结成 阻 力— 一致性 (friction-conformity) 步 行 模 式
(Preiser, 1973) , 即上面提及的各种障碍物会成为妨碍人流行进的阻力。 而 一致
性因素(与音乐合拍或与他人的速度保持一 致)则对步行施加了附加的影响。 有

皿 O 引自J. Jacobs.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61。
第一节 外部空间活动研究综述

时, 社会暗示会对行人的停留还是行进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例如, 活人广告比任
何促销文字或样品展示更起作用。 又如, 当障碍物是一小群人时, 行人会下意识
地作出判断: 如果人们正在进行接触和谈话, 行人一般会绕道而过(除非其中有
熟人, 或者正在谈论自己关心的话题);如果陌生人偶然聚集在一起观望什么,
行人很可能驻足参与围观。保持最主要和最简捷行进路线的通畅, 是步行环境设
计中的首要任务。
日本是人口较多、 城市密集、 建筑密度较高、 地震等灾害频繁的国家。因
此, 有关研究更注重人群在外部空间中的流动、 疏散和避灾等活动模式, 开展较

早, 特色明显。1982年, 日本学者渡迈仁史在建筑学大系[11]《环境心理》

书中系统总结了日本的有关研究。书中把空间中的行为(behavior )定义为 带

有目的之活动(activity)的连续集合 , 并把空间中的行为特点归纳为。: 行为
的时间规律和倾向、 人流的流动、 人的分布、 活动时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其中,
人流的流动又分为: 上学、 避难等有目的之位移;购物、 游园和参观等随意移
动;散步、 郊游等以移动过程本身为目的之流动;流动时的停滞或逗留状态。用
来表示空间中人流流动的主要指标有: 步行者流量、 步行速度、 实际平均步行距
离、 人们认为适宜的步行距离, 以及步行轨迹等。对于群体的活动模式, 木村幸

郎(1937)关于人群步行速度与人群密度关系的假设迄今仍有参考价值。 木村
认为, 人群步行速度与密度之间, 具有类似于流体速度与粘滞系数之间的关系。
在某 一 密度以下时, 随着密度的提高, 速度的降低并不明显, 但是, 超过某 一 密
度(l.2m勹人) 时, 随着密度提高, 速度明显下降。不过, 这是对室内人流值
进行观察后得出的结论, 显然受到以管壁限制为前提的流体力学原理的影响。其
后,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有关原理, H本建筑师芦原义信结合日本的实例, 撰写了

《外部空间设计》 书。
二、 近年的外部空间研究
环境心理学以问题解决为取向, 因此, 随着原有问题的解决, 有关研究沉寂
了相当长时间, 近年开始注重外部空间的文化表征(representation s of c ulture)
和特殊因素的影响。
重视建筑环境的文化表征, 起始千住居形式。拉普卜特等基于文化人类学,
强调可以借助非言语的模型和方法研究建成环境的意义(1982), 侧重千各组成
元素所表达的暗喻。邓肯(Duncan, 1990)则深入 一 步, 提出城市景观呈现为文
本形式, 犹如大仓库, 其中储存着与秩序和社会关系有关的象征和符号。近年的
观点(Moore, 1986; SM. Low, 1997)认为, 城市外部空间确实反映了文化秩
序, 但并非通过空间布置和意义之间的一 一 对应(one-to -one), 而是通过复杂的
“ “
文化形成 (culture-making)过程实现这种反映。在这一 过程中, 外部空间所
产生的各种文化表征, 因时代而异;并以其自身的逻辑, 表达了不同群体之间的
权力尊卑;同时又能为设计者、 使用者、 政治家和评论家所创造、 控制和理解。

O 引用时参考了常怀生先生编译的《建筑环境心理学》一书, 台湾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1995 年出版,见 205 页 。 磁
第九章 城市外部公共空间活动研究

显然, 这一观点更注重特定时空中各种文化表征所体现的综合文化现象及其解
“ “
释, 而不是 一对一 地对建筑或城市符号进行考证或释义。 事实上, 没有必

要、 也不可能了解每一组成元素, 如每一棵树、 每一块铺地的意义, 只有 见山
” “ “
不是山, 见水不是水 , 才能 知道有个入处 , 进而理解更深层次的含义。
纽约城市大学的人类学家洛(S. M. Low, 1995, 1997)长期从事城市文化
与历史保护地段的研究, 主要关心城市外部公共空间, 尤其是大型空间的设计、
保护和评估问题。 她历时十余年(1986~1997年, 收集资料时间总计7个月),
对中美洲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的两个大型广场(帕奎中心与文化广场) (图9-
1)进行了比较研究。 所涉及的比较对象有: 历史演变、 物质和空间的象征、 使
用者的活动和日常行为, 以及相关新闻报道与评论。
J
国 家 剧 场

酒店
-
lgI
­

口-

口-

街道

文 化 广 场

-..--------, -
(1987年)
I

\
I

、~- /

/ -- \

帕 奎 中 心
(1987年)

图9-1 两个广场的平面示意
(本书作者根据原图重绘, 有省略)

帕奎中心(Parque Central)始建于1751年, 为殖民地式矩形绿地广场, 东



霉 有大教堂。 平时以绿地休闲活动为主, 周日因举行宗教、社会和地方娱乐活动而
第一节 外部空间活动研究综述

显得拥挤。1868年,广场改建成欧洲风格,增加了游廊、 照明、 铺地、 大小喷


泉和维多利亚式的亭子。 作为有文化有教养的符号,试图体现上层阶级的权力和
优越感, 即体现欧洲式外部空间的文化表征。 但是, 旧照片证明,广场上仍有周
末市场和各阶层市民参与的活动, 因此,其文化表征表达了 一 种并存的含义: 既
是上层阶级的邻里公园;又是城市市民的多用途外部空间。
20世纪30~40年代,广场进行了第二次改建,移走了原有小品,修建了现
代式样的混凝土亭子,其下设置了夜总会, 同时周围出现了私人住宅和公共交
通。50年代,广场周围原有的军营已改成学校, 但 仍有许多上层阶级的住宅。
此时,广场的文化表征及其含义已随社会文化的改变而改变。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上层阶级开始迁往郊区, 其住宅被拆毁后原地建起了
银行和广场,周围环境开始发生急剧变化。 由于农业衰败造成失业增加,广场的
使用者和行为场景也发生了改变: 小贩、 擦鞋者、 流浪汉、 售货员和失业工人聚
集;建筑工人在树阴下等候被人雇佣;长凳晚上供流浪汉睡觉, 白天供售货员临
时办公;犯罪活动也随之相应增加。 银行是新型经济的象征,尽管它与当地文化
无关,但却控制着北美的资金和文化,不过它所面对的却是一个不断衰败的广
场,这真是莫大的讽刺。
“ ”
另一座名为 文化 的广场(Plaza de la Cultura)始建千1976年, 完成千
一 “ “
1982年。 开始建设就试图围绕 文化 做文章: 规划部门想复兴城市的中心
区域;文化部门希望改变首都圣何塞从属于上层阶级的形象,使城市中心区成为
属于所有哥斯达黎加人的场所;管理部门期待新广场是供市民呼吸的开敞空间,
使中下层居民得以享受城市的乐趣;设计部门没有沿用西班牙和美国的设计词
汇,而是根据现代北美人的观念, 试图体现属于大众的哥斯达黎加文化。 总之,
所有的上层人士都希望献给哥斯达黎加人 一 个迎合所有阶层、 体现土生土长文化
的广场。 但是,出乎意料,在建成开放当天举行艺术节时,却发生了污损和破坏

新广场事件: 些市民在垃圾桶中放火、 损坏灯具、 毁坏喷泉并破坏绿化。 此后
“ “
几年问题越来越多,入夜贩毒者出没,神女卖笑。 广场是城市的 新文化中心 ,
但却出现这类丑恶现象,不能不令人膛目结舌。 这就迫使人们去目睹传统社会的
阴暗面,正视社会新秩序在伦理方面的失败。
到1993年,广场已显得较为平静,使用也不很频繁。 主要使用者为国外旅
游者、 学生、 退休老人、 中产阶级青少年。 同时,广场周围的建筑和环境也形成
一种特殊的氛围, 包括:作为视觉控制点的国家剧场、 国外旅游者使用的酒店、
旅游工艺品市场和现代风格的喷泉。 事实上,它反映了一种新的社会秩序: 上层
欧洲人的社会价值观念(以国家剧场及其使用者为代表)与北美洲和国际消费价
值观念(以酒店、 旅游工艺品市场、 广场使用者及其活动为代表)的混合。 但
是,原来的建设意图却是体现土生土长文化、 迎合所有阶层的广场!打算通过建
设广场消除的社会弊病却依然故我。 显然,理想中的文化表征与现实发生了冲
突 -一— 人们抱怨:新文化广场缺乏文化!
研究者对两个广场的社会活动和日常行为也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两者的
日常行为非常类似: 上午有阅读、 休息、 注视、 谈话等, 午后有伴侣和带孩子的 摹隧
第九章 城市外部公共空间活动研究

家庭在广场中活动; 广场的一部分用于商业服务,另 一部分用作表演和传教布道;


两个广场还都存在售毒、赌博和卖笑等丑恶现象。但是,两个广场中发生的活动不
同,参与人员有别。例如,帕奎中心的咖啡馆仅有男顾客,而文化广场的咖啡馆男女
都有,通常为国外旅游者和上层哥斯达黎加人。参与活动的人员中帕奎中心多为老年
人、 当地人和较低阶层入员;文化广场则多为青少年、外国人和中上层人士。这些差
别再次肯定了在前面的分析中所发现的文化表征差异:帕奎中心更多地保持着哥斯达
黎加的传统;而文化广场体现了变化中的哥斯达黎加文化,即北美和国际性的文化。
因此,两个广场都体现了当前哥斯达黎加文化中不同的维度和张力(tensions)。
对文字资料,包括媒体报道和评论加以考察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特色。 研究
发现 ,媒体尽管与党派关系密切, 但在关注社会问题方面, 仍起着积极的作用。
对于帕奎中心,舆论焦点集中于广场上的流浪者, 宣传那是外来的尼加拉瓜难
民, 主张立法加 强对广场的控制。实际观察表明,两地都有数董相近的贩毒 和卖
“ ”
淫行为(为警察所证实),但媒体对帕奎不闻不问,却至少 一 周两次报道 文化
广场的犯罪行为,还发表读者对 此表示不满的调查。 大家都说文化广场上的犯罪活
动增加得更多更快,似乎从来不存在关千帕奎中心犯罪增多的抱怨。这种强烈的反
差又 一次表明,文化广场的设计和使用存在两种互相冲突的文化含义:外显的政治
意图是创造 一 个土生土长、复兴的文化形象,潜在的意图却是对国际资本的依赖和
对北美联盟价值观念的认同, 现实使用中表现出来的却是潜在的意图。 同时,原有
的社会问题并未因广场的建成而得到解决,这自然会引起媒体和居民的不满。
总之,研究表明, 现实中的广场文化表征及其意义体现了当地文化的真实改
变, 与 理想的广场文化概念(原有设计意图) 存在 明显的文化冲突。本项研究具
有历时性、共时性、微观和宏观兼顾、比较和综合并重以及定性 和定量研究结合
的特点,反映出 环境一行为研究领域在方法方面的进展。
关心特定群体在外部公共空间中的活动,是另 一 个值得注意的动向。 例如,
研究约旦 一 个小镇上的儿童如何使用街道作为游戏场(Abu-Ghazzeh, 1998) ,考
察芝加哥儿童如何使用旧城邻里单位中的外部空间(Taylor et al., 1998)等。
近年来还对步行环境中的特殊因素开展了研究。例如,来自高层建筑的高楼
风 有时会对行人造成了不适和伤害。研究者利用风洞原理进行模拟实验,考察了
高楼风对行人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发现: (1)如果高层建筑上的烟囡过短, 或
者其迎风面离 一 栋较低的建筑过近,所形成的高楼风就会将污染物吹向地面并引
起行人的种种不适;(2) 当高速狂风碰到高层建筑时,因受到阻挡而垂直转向地
面,
如果高层建筑带 有过街楼那样的开口,就会引起风洞效应, 对开口处的过往
行人造成不便、阻碍甚至伤害。
尽管炎夏时节,高楼风可以带来局部的凉爽,但后续的研究表明,高楼强风
不仅对周围行人造成了不良影响,而且还造成高楼周围环境品质的恶化,这 一 现
“ "
象被称为 高楼风害 (吴武易,1992)。 研究者指出 (翁金山,1992),高层建
筑引发的狂风到达地面时, 会影响使用者进出 建筑的入口;旋风也会影响地面行
人的活动, 改变既有的行为模式,减少附近商家的顾客人数; 同时,还会对建筑
衄 及其附属设施形成冲击,甚至造成破坏。 有关的应对策略包括: 事先选择合适的
第 一节 外部空间活动研究综述

建筑布局方式和建筑形状;事后设置防风墙和防风网;在合适位置增加连续拱
廊、 栏杆和树木等。
三、 分析城市外部空间活动的通常方法
分析外部空间中的活动通常采用五W法(when-who-where-why-what), 即
观察什么时间、 什么人、 什么地方、 为了什么目的、 在从事什么活动。 试图探索
不同活动的时空特点及其规律, 并据此提出改进设计的建议, 讨论如下:
( 一)时间要素

般每天固定时间和时段, 并持续若干天进行观察。 如有需要, 也可观察一

天中的活动变化, 但工作量相应较大。 周之中, 平时与周末、 周日可能会有质
“ ”
的不同。 一年之中, 各个季节的差别往往很大, 所谓 春升夏扬、 秋收冬藏 ,

会在大多数人群的活动中有所体现, “非时而动 , 如数九冬泳、 三伏苦练等特殊
活动当然也应格外加以注意。 天气变化也会对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 夏日
下午, 观察清华大学礼堂前大草坪上的活动, 会发现随着日影西斜和拉长, 人群
具有向东扩展的倾向。 在城市的公共汽车站也可 观察到类似的现象(图 9-2),
“ ”
可见 夏有阴 对千人群的活动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图9-2 夏日北京北海街头一景(作者摄, 1991年)


(候车者大部分呆在离公交车站不远的阴影中候车)

有比较才有鉴别, 从历时性的考察中, 可以了解与物质特点改变相应的、 活


动模式的变化。 历时性比较可以持续多年, 也可以隔几年回访。 例如, 2002 年
“ ”
对北京宣武门街头绿地回访, 发现原来的 马路俱乐部 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中
间的花坛(图4-13中@)和部分桌、 凳已经拆除, 像如今流行的街头绿地一样
增设了许多体育器械, 原来感觉丰富的空间变得 一 览无余。 周围住宅楼群依旧,
风和日丽的阳春三月, 上午9点左右, 以往正是户外活动的热闹时分, 但如今却
冷冷清清, 只有三五成群的儿组老人在聊天和晒太阳, 行为模式和活动人数已大
为减少(图9-3)。
(二)活动人群
首先应了解从事活动的个人和群体的背景资料(社会人口学变量), 如性别、 207
第九章 城市外部公共空间活动研究

图 9-3 宣武门公共绿地的变迁(作者摄, 2002 年)

职业、 大致年龄、 出行方式等, 但不应涉及个人隐私。 以特定的个人及其活动作


为基本的分析单元, 比较容易入手。

“群体 可界定为出于同 一 行为目的, 或 具有同一行为倾向而聚集在 一 起的

群人。 所谓追星族、 老年族、 飞车族都可看成特定的群体, 某 一 族又可根据其
特点再行细分, 如老年族还可再分为老年钓鱼族、 打拳族等。 同时, 群体还可按
照人数分成特小群(2~3人)、 小群(3~7人)、 中群(7~8人以上至数十人不
等)、 大群(数十人至百余人不等)、 特大群(百余人以上)。 各类群体中, 以特
小群和小群的数目最多。 在自由活动中, 一
般大于7~8人的群体很难齐心, 呈
现出不稳定倾向, 易千分解为更小的、7人以下的小群体。 大群和特大群多见于
“ "
有组织的活动, 无组织的大群活动往往形成 群集行为 。 灾变事件和社会生活
中的群集行为经常会产生消极或有害的影响;由于人数众多, 因而一 旦发生突变

事件 时易造成挤压、 伤害、 逃跑、 冲击、 打砸等后果, 有 时 还会形 成 后
”一
效 多少年后想起来都觉得后怕。
具有同 一 背景的群体, 如同 一 阶层、 党派、 宗教、 种姓、 家族以及同乡等,
在 一
定条件下, 即使表面上呈现为无组织状况, 也具有潜在的有组织倾向。 一旦
组成特大群体, 往往目的性和指向性明确, 其活动和反应因相互支持或

匿名“
“ “
倾向(即 非个性化 , 谁也不认识谁, 因而无所顾忌)显得 更为强烈。 有时,
不了解深层次的社会文化背景, 就不可能理解这类活动(如民工春节返乡、 恒河
圣浴、 西班牙奔牛、 伊斯兰朝圣、 美国万圣节等)。
(三) 活动场所
对活动场所应作全面了解, 包括场所本身及其周围环境的人工、 自然和社会
组成元素, 应着重了解与活动密切相关的部分。 同时不要忽略其他潜在影响。 例
如, 处在摩天大楼阴影中的广场终年不见天日, 即使增加雕塑、 镶嵌彩玻也无法
吸引游人 ; 在南方城市中, 大雨时地势低洼的广场往往成为泽国, 形同虚设 ; 炎
208 夏高楼下的开敞空间多刮高楼风, 因而成为纳凉的场所。
第一节 外部空间活动研究综述

(四)活动目的
目的 出于动机,动机来自需要。 饥渴使游人想要进餐, 千是便开始寻觅餐厅
和商亭。 但在现场研究中,难以用简单的观察了解动机,而问卷和访谈也不易得
到所需的结果。 因此,想了解内心的真实目的和动机,相对较为困难。 其实参与
同 一 活动的人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目的。 例如,广场上人头攒动,有人想参与公
共活动,想凑凑热闹,想规避散心,另有人却心怀鬼胎。 目的可以变换、 转移或
替代, 如周末晚上去广场跳舞,半路改去茶馆,或者广场人满为患,转而去喝咖
啡。 目的还有直接和间接之分,有人直接去街头绿地打拳,有人散步路过绿地顺
便坐坐。 也可能有 一 系列目的: 散步 、 做操、 喝早茶、 聊天、 购物。 在有些特定
的场合,甚至根本无法弄清活动的目的。 例如, 图9-4为世界闻名的罗马的西班
牙广场, 只要天气许可,广场的大台阶总是坐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难道
“ "
他们想坐下来休息?想 看人也为人所看 ?想与别人聊天?想留影纪念?或是
” " ” ”
慕名而来,想坐 一
下表示曾 到此 一
游 ,沾点 名 气 一恐怕旅游者自己 一
时也说不清楚 -�无论如何,既然来了,总要坐 一 坐,才不虚此行。 因此,动机
和目的是环境与行为相互作用的产物, 一 般较难完全了解 清楚, 只能适可而止。

图9-4 坐满了人的西班牙广场(胡茸摄,1999年)

(五)活动研究
活动本身与上述四项密切相关,应结合活动内容,分析群体人数、 组织状
态、 聚集方式 、 活动强度、 参与程度、 设施使用情况、 活动进程和结果(后果)。
“ ”
活动的聚集方式和参与程度反映了多种多样的 众生相 。 有目的的聚集成簇成
堆,多见于儿童、 少年和老年人,或其他目的十分明确的活动。 随意和自发的聚
集多见于围观,多数出千好奇。 参与程度可分为主动表演(如做广告、 卖假药、
耍猴)、 主动参与(如加入别人组织的街头舞会)、 被动参与(如随人流和人群不
知不觉卷人其中) 、 主动旁观(如坐在台阶上从较远处观看)、 被动旁观(如路过
活动人群无意中 一 瞥,或不得不看上 一 眼)。 活动内容较 易把握,但应注意潜 209
第九章 城市外部公共空间活动研究

在因素的影响。 例如, 老年妇女扲着菜篮上街买菜, 碰到熟人就会停下来长时间


“ ” "
聊天, 而且两种活动会交替和融合, 难以截然分开, 与其说 上街买菜 并 聊
“ “ ”
天 , 不如说 上街买菜以聊天 。 许多人还同时从事两种以上的活动, 如一边聊
天一边做家务等。
活动研究的核心是要把上述五个方面综合起来, 了解特定群体在特定时空中
的活动规律即固有模式, 剖析特定时空中存在的行为场景。 综合性研究的对象可
以是单一的活动, 也可以是若干活动的集合, 还可以是持续时间较长的事件, 如
商场开幕式、 西湖一日游、 校园文化节等。 研究时, 要特别注意物质环境及其组
成元素是否适合人的特定活动: 了解哪些被正常使用;哪些被使用者自行改造使
用;哪些被使用者兼作他用;哪些为使用者带来了不便甚至损害。 其中, 兼作他
“ “
用(也称 异用 )几乎是 一 种普遍现象: 花台当作坐具、 草地当作床铺、 雕塑
当作靠背、 花池当作垃圾桶、 路牌当作晒衣架、 喷泉当作洗脚池、 台阶当作观众
” “
席 …… 环境的 提供 一旦符合生态知觉, 现场又别无选择, 就有被兼作他用的
可能性。 设计人员应从中得到启发:鼓励合理的他用, 提倡 一 物机动多用;防止
" ”
不合理甚至有害的他用。 例如, 加宽花池边沿作为 坐墙 (sitting wall) ;提供
动物雕塑供儿童抚摩或骑坐;铺设起伏的草地供人躺卧;设置浅水池让人灌足和
戏耍 ……分析外部空间中的活动, 其根本目的在于了解人的需要和使用特点, 基
千行为改进相关设计和管理。

第二节 外部空间中的行为习性

行为(活动)习性迄今没有严格的定义。与特定群体和特定时空相联系的、
长期重复出现的活动模式或倾向, 经过社会和文化的认同, 久而久之便成为行为
习性, 它是人的生物、 社会和文化属性(单独或综合)与特定的物质和社会环境

长期、 持续和稳定地交互作用的结果。 动物的行为习性为人所熟知: 如 雁点青
“ “
天字 一
行 、“杏梁泥歇燕成家 , 但人们所最不了解的却正是人自身的行为习性,
原因在于习性已成自然, 儿乎下意识地体现在行为之中。 外部空间中较普遍存在
的主要行为习性可归纳如下:
一、 动作性行为习性
有些行为习性的动作倾向明显, 几乎是动作者不假思索作出的反应, 因此可
以在现场对这类现象简单地进行观察和了解。 但正因为简单, 有时反而无法就其
原因作出合理的解释, 也难以推测其心理过程, 只能归因于先天直觉、 生态知觉
或者后天习得的行为反应。
( 一 )抄近路
世上本无所谓路, 走的人多了, 也就成了路(图 9-5) 。 在目 标明确时, 只
要不存在障碍, 人总是倾向于选择最短路径行进, 即大致成直线向目标前进。 只
有在伴有其他目的, 如散步、 闲逛、 观景时, 才会信步任其所至。 抄近路习性可

" 说是 一 种泛文化的行为现象。 对于这类穿行, 有两种解决办法: 是设置障碍


O (围栏、 土山、 矮墙、 绿篱、 假山和标志等)使抄近路者迂回绕行;二是在设计


第二节 外部空间中的行为习性


图9-5 钻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 洞 ” (路)
(武汉大学, 作者摄, 2005 年)

和营建中尽量满足人的这 一 习性,并借以创造更为丰富和复杂的建成环境。
例如,国外许多外部空间设计经常采用三角形作为道路规划设计的母题,连
贝聿铭设 计 的一些大学校园也是如 此。 又如, 建 筑 大 师格罗皮乌斯
(W. Gropius)设计的迪斯尼乐园对 外开放前, 各景点之间的道路怎么连接尚无

具体方案,为此焦躁的建筑大师在出游中受到法国葡萄园 任人投币后自由采

摘 的启发,让施工人员在乐园的空地上播撒草种,乐园开放半年后,草地上被
" ”
游人踩出了许多宽窄不同、 优雅自然的小道,大师将这些 捷径 改建成方便流
畅的道路系统。 在 1971 年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迪斯尼乐园的园路
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
无独有偶,江苏省句容市中心新世纪广场建成不久,市民常穿越草坪,久而
“ ”
久之便形成两条 近路 。 对此现象,有关部门没有采取禁止或罚款措施,而是顺
“ ”
应民意,在草地的 近路 上特意铺设了石板,形成两条极不对称的便民小径0。
后两个实例说明,条件允许时,应基千行为对穿行频繁的捷径进行改建,对
人的这 一行为习性予以肯定(正强化)或否定(负强化)。 否则,捷径将越来越
乱, 污损和破坏活动也随之增加;或者,使用者将视草地如平地,认为是无人管
理、 可任人践踏和嬉戏的 一 方乐土。
(二)靠右(左)侧通行
道路上既然有车辆和人流来往,就存在靠哪 一 侧通行的问题。 对此,不同国
家有不同的规定: 在中国靠右侧通行,而在英国、 日本和中国香港等地却靠左侧
通行。 前者始千几十年前颁发的规定,后者则源于罗马教皇于公元 1300 年颁布
" “
的命令,要求所有赴罗马朝圣者均须 靠左通行 。 这恰好符合当时人的习惯,
因为 一 般人都右手便利,若靠左通行,不论用右手拔剑自卫,还是干其他事情,
都比靠右通行方便。 明确这 一 习性并尽量减少车流和人流的交叉, 对于外部空间

0 引自 2003 年《中国经济》总第 45 期。 211


第九章 城市外部公共空间活动研究

的安全疏散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三) 逆时针转向
追踪人在公园、 游园场所和博览会中的流线轨迹,会发现大多数人的转弯方
向具有 一 定的倾向性。 日本学者户川喜久二(1963)考察过电影院、 美术馆中观
众的流线轨迹, 渡边仁史(1971) 研究过 游园时游客的转弯方向, 都证实观众或
" “
游人具有沿 逆时针方向 转弯的倾向。 后 一 项研究中逆时针转向的游人高达
74% (69例中有51例)。 显然, 这 一 习性 对室内的人流流线具有重要的影响。
但国内迄今尚无研究例证发表。 这 一 课题看似简单,但深入探讨后会发现两个实
质性的问题: 一
是符号、 标志、 前导物(也可能是走在前面的人)和空间限定等

物质手段对转弯倾向的影响;二是把物质手段排除在外后,是否存在纯粹的 转

弯倾向 (逆时针或顺时针)偏 爱 。 也就是说,需 要区别两种转弯倾向: 一
是处
在特定情境之中, 受到社会和物质因素影响所产生的转弯倾向;二是无情境的或
者适用于各种情境的、 先天具有的转弯倾向(如果存在的话)。 为了回答这些问
题, 还需进行大量的现场调研。
(四) 依靠性
人并非均匀散布在外部空间之中, 而且也不 一 定停留在设计者认为最适合停
留的地方。 观察表明,人总是偏爱逗留在柱子、 树木、 旗杆、 墙壁、 门廊和建筑
小品的周围和附近(图9-6)。 用环境心理学的术语来说, 这些依靠物具有 对人
的吸引半径。 在日本纸野火车站进行的观察表明, 旅客想要使自己置身千视野良
好、 不为人注视或不受人流干扰 的地方,在没有坐具的情况下,柱子就可能成为
可供依靠的依靠物。 在室内空间(如餐厅中)也可观察到类似的情况, 即首批顾
客倾向千占据周边视野良好、 较少受到人流干扰并有所依靠的坐位。 不过,无法用

“不受人流干扰 来解释空旷广场中人对柱子的依靠, 而且柱子恰好是空旷广场中最
易受人注视的地方。 即使没有人流干扰,广场中的游人仍然偏爱有所依靠而对依靠物
情有独钟。 可以说,很难分清这一偏爱究竟是先天使然,还是后天的习惯性行为?或
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交往需要来说,借高大的柱子可以标定与他人约会的准确
地点;从安全考虑,高大的立柱至少可以 使呆在柱下的人不必担心车马的冲撞。

212 图9-6 人总是偏爱逗留在依靠物附近(作者摄, 1981年)


第二节 外部空间中的行为习性

“ "
上述 人在空间中占有位置的方式 , 很可能与人的生态知觉有关, 也许来

源于巢居穴处时代对安全的需要。 当原始人在户外寻找地方就坐时, 般很少会
一 一
坐在四周暴露的开敞空间之中-通常会寻找一棵树、 块石头或 个土坡作为

依靠;或者寻找地面上的 个 凹穴;或者寻找部分封闭的自然洞穴。 阿普尔顿
(Appleton, 1975) 提出过类似的理论假设: 人偏爱既具有庇护性又具有开敞视
野的地方, 这是生物演化的必然结果 。 因为这类场所提供了便于观察、 选择反
应,有利于防卫的空间位置。 一些纪实性报道还为上述推测提供了佐证。 例如,
龙卷风的劫后余生者回忆道: "铺天盖地的泥沙、 砖瓦、 树枝一起砸过来……大家
“ ” “
本能地往墙角躲避 ,“本能地就势钻到了床底下 , 我就势趴在公路上, 又一下子
" “ ”
滚到了路边的沟里 。。 为叙述方便, 本书把这种行为习性称为 依靠性 。 这种
“ ” “ ”
依靠性 从幼儿时期就有表现(即 猫儿洞 行为), 如幼儿喜欢钻在桌子底下玩
耍、 躲在凹入式小空间中藏猫……而且不仅人类, 各种动物, 包括鱼类、 虫类都有
“ ”
同样的习性。 由此可见, 依靠性 是在动物进化中很早就出现的一 种适应性行为。
“ ”
从空间角度考察, 依靠性 表明, 人偏爱有所凭靠地从一个 小空间去观察
更大的空间。 这样的小空间既具有 一 定的私密性, 又可观察到外部空间中更富有
公共性的活动。 人在其中感到舒适隐蔽, 但决不幽闭恐怖。 如果人在占有空间位
置时找不到这一 类边界较为明确的小空间, 那么一般就会寻找柱子、 树木等依靠
物,使之与个人空间相结合, 形成一个自身占有和控制的领域, 从而能有所凭靠
“ ”
地从这一 较小空间去观察周围更大的环境, 恰如 抢占了有利地形 。 在自然和
建筑环境中, 这类空间受到人们的普遍偏爱。 例如, 大连星海公园沿海的石壁呈
不规则台阶状 (1985 年), 沿台阶形成了不少可容纳数人的凹入式小空间。 尽管
石壁比较陡峭, 但沐浴的游人仍攀缘而上, 在小空间中从事更衣、 休息和就餐,
并背靠石壁远眺大海(图 9-7) 。
'
补一
.

.

.
.
.




5

图9-7 大连星海公园沿海的凹人式小空间(作者绘, 1985年)

O 郭国松. 瞬间的魔鬼. 南方周末,1999. 5. 21 。 鄱帽


第九章 城市外部公共空间活动研究

有关依靠性的假设还可 加以引申。 众所周知, 天地万物中人最熟悉和亲近的


" ”
莫过于人自身, 因此, 在规划、设计和营建中, 最频繁出现的模拟便是 拟人
" ”
现象。 在城市、 园林和建筑群布局中自然会模拟人的 依靠性 而对此有所偏
“ “ ” ” “ ”
爱, 也很自然地把 具有依靠性 看做是 相地 时和 形胜 中的有利条件。
" " “
例如, 人们称颂晋祠 背拥瓮山, 前临曲沼 ;赞美悬空寺 西对恒山, 背倚翠
“ ” ”
屏 ;形容五台山台怀寺庙群和避暑山庄独具 大山宫, 小山霍 之形胜;描述
北京以燕山为屏障;南京以紫金、幕府两山为枕靠等。
二、体验性行为习性
体验性行为习性涉及到感觉、 知觉、 认知、情感、评估、社会交往、社会认
同及其他心理状态。 这些习性虽然最后也表现为某种活动模式或倾向, 但 一 般通
过简单的观察只能了解其表面现象, 必须通过体验者的自我报告(包括各种文章
的描述和评说), 才能对习性有较深入的理解。
( 一 )看人也为人所看
20世纪70年代末, 国内建筑界在介绍波特曼设计的旅馆中庭时, 首次提到
“ ”
了共享空间中 人看人 的需要。 其实, 这一习性早就存在于不同文化和时代之

中。 我国江南流行的民间小调就唱道: 三月初三玄妙观, 侬来看看我, 我来看

看侬…… 人挤人、 尤其是人看人, 早就是游春、庙会、赏月、观灯等群集活动
中的潜在主题和吸引力所在。 清代沈复的《浮生六记》记载, 乾隆年间, 苏州中

秋赏月有一 种特殊习俗: 吴俗, 妇女是晚不拘大家小户, 皆出结队而游, 名曰
” “ ” “ “ “ ”
`走月亮' 。 显然, 意不在 走 和 月 , 散心和 人看人 才是真正的目的。
“ ” “ ”
明代张岱在散文 西湖七月半 中, 对 看人也为人所看 的现象作了更为生动
“ 一
和深入的剖析。 文章记载了西湖中元节赏月时的众生相: 西湖七月半, 无可
“ “ “ “
看, 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 ; 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 看之 ; 身在月下而实不
“ “ “ “
看月者, 看之 ; 亦在月下, 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 看之 ; 月亦看, 看月
一 “ ……
者亦看, 不看月者亦看, 而实无 看者, 看之
“ ” 一
看人也为人所看 在 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对千信息交流、 社会交往和社会认

同的需要。 亚历山大等(1977)对此分析道: 每 一种亚文化都需要公共生活中心,
“ “
在其中人们可以看人也为人所看 , 其主要目的在千 希望共享相互接触带来的、
“ “ "
有价值的益处 , 而 观察行为的本身就是对行为的鼓励 。 通过看人, 了解到流行
款式、社会时尚和大众潮流, 满足人对于信息交流和了解他人的需求;通过为人所
看, 则希望自身为他人和社会所认同;也正是通过视线的相互接触, 加深了相互间
的表面了解, 为寻求进 一 步交往提供了机会,从而加强了共享的体验。
(二)围观
围观是古往今来广泛存在、并造成诸多误解的行为习性。《清代竹枝词》第

38页就描述过城市中的围观现象: 近日人情总好奇, 新闻谄出解人颐。 一
群人
一 ”
聚如蜂拥, 围着狂呼 乞儿 。 近代的北京天桥可说是众多围观的巨大集合。 现
代城市中, 在车水马龙的 大街或店肆林立的商业区, 经常可看到许多人骤然扎
" “ ” “

2”
堆, 颈项都伸得很长 地争看什么。 不管 有识之士 怎样批评, 人们依旧顽

固地重复并持续这 习性。 不同种类的围观可呈现无组织一有组织的梯度。 无组
第二节 外部空间中的行为习性


织的随意和自由的围观, 其对象常出人意料, 切反常的物品(如动物、 遗失
物、 告地状、 特殊广告、 危险物品等)、 动作(如长时间抬头观望固定目标、 蹲
地低头寻找等)和活动(施工、 比试、 高空作业、 意外事故等)都可能像触媒 一
样引发反应 , 导致人群自发扎堆;优秀的运动技巧练习带有自我炫耀性质, 实际
是在鼓励围观;与集体晨练 一 样 , 下棋、 观棋也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外部空间活

动 , 在户外下棋必然会引起围 观 , 而观棋 者 就是要三言两语, 过一过 棋
',_
瘾 旁观式参与有时能带给人更大的乐趣, 类似的围观介千有组织与无组织
之间(图 9-8) ;大多数外部空间中发生的以表演、 推销为主的围观行为具有不
同程度的组织性 , 至少表演者在有目的地引人围观;天桥当年那类圈出领域、 久
看必须掏钱的围观则相对具有较高的组织程度;组织性更高的围观多见于有组织
的宣传和演出活动。

图9-8 在外部公共空间中下棋必然引起围观(学生作业)

这类看热闹现象遍及四海, 既反映了围观者对于信息交流和交往的需要, 也
反映了人对复杂刺激, 尤其是新奇刺激的偏爱。 正是出于上述需要和偏爱 , 人在
外部空间中常常从事各类探索性行为, 儿乎对任何差异显著的信息(或提示)都
表现出十分好奇的倾向(除围观外, 其他探索性行为还有: 观察物候、 预测天
气、 赏花寻春、 访古探幽、 打听新闻、 结交新友、 寻觅新事物、 游览新公园、 从
事新活动、 偏爱露天聚会等)。 在外部空间中 , 围观之所以特别吸引行人, 还在
“ “ “ "
于这类行为具有 退出 和 加入 的充分自由, 不带强制性。 即使很鳖脚的表
演 , 在外部空间中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而同样的演出放在购票入内的剧场中就
“ “
会使人大喝倒彩 一一 自由和随意造成了与 有组织集中 完全不同的效果。

不少人对儿时见到的街头表演和围观现象 定记忆犹新。 正是从西洋景、 木
偶戏、 莲花落、 锯大缸、 变戏法、 耍猴儿、 吹糖葫芦、 捏面人等各种街头表演和
其他生活事件之中, 儿童千无意识识记中习得(通过广义学习得到)了大量社会 215
第九章 城市外部公共空间活动研究

和生活知识。 可以说, 外部公共空间既是人生的舞台, 又是人生的课堂, 与传统


的茶馆 一 样, 它是一 种广义的学习场所, 是老百姓的又 一 类学校。 《为人的行为

而设计》(J. Lang et al., eds. 1974) 书中强调, 外部空间中的这些场景, 对
人, 尤其是对儿童的学习和参与社会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 时下许多人热心于有
组织的街头宣传、 表演和咨询, 正是下意识地认识到了街头聚集和围观所产生的
轰动和传播效应, 在客观上推动了这 一 广义的学习过程。
(三) 安静与凝思
在城市生活必然会受到各种应激物的消极影响。 因此, 在体验到丰富、 复杂
和生气盎然的同时, 有时也非常需要在安静状态中休息和养神。 可以说, 寻求安
静是对繁忙生活的必要补充, 也是人的基本行为习性之一。 传统城市中存在有许
多安静的区域, 供人休息、 散步、 交谈或凝思: 巴黎塞纳河畔、 北京什刹海湖边
和柳荫公园(图4-9)、 青岛八大关街巷等都是安静区域的典型。 它们为憋气、
烦心和伤神的城市提供了 一 块吐故纳新和养心安神的宝地。 缺少这类区域的城
“ ”
市, 仍可在社区、 街坊和街巷等不同层次上有意识地形成有助于 静心 的地
段、 小巷和院落。
凝思与安静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大多数情境中, 安静是步入凝思的必要前
奏, 凝思则是安静的深化与升华。 与安静相比, 凝思往往为人所忽视。 其实, 人
从幼儿起就具有这类行为习性: 夏日躺在草地上仰望苍穹, 望着渐变的云态遐
想;寒夜倚在灯前注视窗户, 对着多样的雪花愣神;星空下围圈燃起簧火, 看着
千姿百态的火焰发呆 ……感觉与神情的过分专注使思绪在瞬间化作一 片空明。 英
" ”
文being lost in thought多么确切地表达了 凝思 的深层含义。 用心理学家的
一 ”一 "
话来说, 在这 瞬间 个人离他生命中的无意识过程更为接近 。 随着在社会
化过程中逐渐成熟, 长大后越来越成为追求社会交往和认同的人, 身受神经官能

症和瘛症等心因性疾病之苦, 在求助于人工气功的同时, 却已忘却了自然 气

功 的抚慰功用。 其实, 在不同尺度的城市环境中能引起凝思的场景不胜枚举:
观鱼、 赏花、 问月、 听涛、 登高望远、 幽篡独坐、 曲径踱步、 坐看云起、 聆听天
簇、 仰望星空、 欣赏水景……凝思使我们复归于童年、 自然和空明, 对千身心放
松和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环境设计中(不仅仅在公园里), 运用各种自
然和人工元素隔绝尘嚣, 创造有助于安静和凝思的场景, 会在 一 定程度上缓解城
市应激, 并能与富有生气的场景整合, 起到相反相成的作用。
三、 行为习性的差异
以上只列举了部分与动作和体验有关、 相对带有一定普遍性的行为习性, 但
在现实中, 不同情境、 群体和文化中的行为习性存在明显的差异:
( 一 ) 情境差异
" ” “
在不同情境中, 即使同 一 种行为习性也可能表现各异。 归巢性 或称 识

途性 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一般, 动物在受到危险时, 会立即折回, 具有沿原来
出入路线返回的行为习性。 日本的环境心理学家认为, 人类也具有同样的习性,
“ ” “ ”
并称这种本能为 归巢本能 或 识途性 。 同时, 还把这 一 习 性泛化, 认为

叩 当不明确目的地所在地点时, 人们一 般摸索着到达目的地, 而返回时, 又追寻
第二节 外部空间中的行为习性

" ”
来路返回,这是人们的经验 。。 但是,这 一 ”以动物受到危险时 的本能为依
据的习性,很可能被人的社会化过程和学习行为所修改,并随不同情境而发生质
的变化。 比如,现代人,尤其是年青人在商业街、 商场、博览会、 主题公园和 一
” ”
般公园等情境中,为了寻求更为丰富和复杂的信息,往往更偏爱 不走回头路 。
即使不明确要去的目的地,仍不大可能沿原路返回, 因为现代人控制环境的手段
更多,能力更强,而现代物质 一社会环境又提供了更多的定向和定位的辅助手
" ”
段。 因此, 识途性 更多地表现在灾变等特殊情境之中。
特殊情境往往造成特殊的行为习性。 例如,日本学者提出,在火灾时顾客具
有归巢性、向光性和从众性等特殊的行为习性(冈田光正,1985)。 在现实中,
“ ”
越是维护良好的环境越是为人们所爱护,这就是 红地毯 效应:没有人敢往美
观整洁的红地毯上吐些什么;反之,越是受到污损的环境越易为人们所污损,可
" ” “
称为 垃圾筒 效应: 在垃圾筒周围总是倒有很多垃圾。 而且,如果在 此处禁
" 一 “ ”
倒垃圾 的牌子下堆着 堆垃圾,在 禁止践踏草地 的牌子旁草地遍遭鞣蹦,
“ ”
那就等于提示 此处管理和维护实际极差 — 对行为后果的默认就是对 这类劣

行的鼓励,可以预见,在这类情境中环境将继续受到更大的污损或破坏。 特定情
境中的行为习性往往不易认定,需要经常和认真进行观察。 图9-9为一种罕见的
“ ”
真实行为习性,也许可加深我们对 特殊情境 这 一 界定的认识。

\, I
翠兹: /II1\


晴空万里飘来 一 朵云就会突
躲雨者以打伞者为首成斜线排成一排

图9-9 夏日昆明街头躲避阵雨的一字长蛇阵(作者绘)

即使带有 一定普遍性的行为习性也要具体情境具体分析。在山坡上,人的步
" ” ” ” ”
行轨迹通常呈现为 状若张猫孩之戏 的 之 字形路线,这是山坡环境的 提
” "
供 与人的生态知觉结合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如果在山坡上也机械地照搬 抄近

路 ,设置笔直的通天坡道,反倒有违常理,显然只适合烈士陵园等特殊环境。
” ”
高速干道的线形通常带有 一定程度的弯曲,如果 抄近路 将弯道统统裁直,反
会使驾车者容易走神和疲劳,以至引发更多的交通事故。 又如,为了有利于邻里
交往,北京某 一 新建住宅群模仿四合院形制设置了层层院落。但观察表明,很少
有人在院落中就坐休息和交谈。 访谈后了解到,院落不仅相对尺度较小,而且四

O 长田泰公,乾正雄、 渡边仁史等编著. 新建筑学大系 [11] 环境心理 . 东京:彰国社, 1982. 176. -


第九章 城市外部公共空间活动研究

围均有窗户, 不时可能有人探出头来张望。 居民置身院内, 深感处在众目揆揆之


” “
下(实际上, 当时并没有人从窗户中探出头来)。 潜在的 为人所看 只能引起
“ " “ ”
局促不安, 当然也无法坐着明眼 看人 , 那会给人以 安全值班 的错觉。 原
本希望 进行半公共交往的院落却被居民认为缺乏足够的私密性。 在这种情境中,
“ "
就不能简单地套用 看人也为人所看 。 影响这 一 情境的关键因素不仅有院落相
对尺度、 同院内居民户数, 而且还有从属千四邻的、 大眼睛似的窗户。
(二) 群体差异
“ ”
同一行为习性在不同群体中存在明显差异。 例如, 看人也为人所看 在中
“ ” “ ” 一
青年群体中表现最为典型;老年人更多地主动 看人 、 看街 或看 切可看的
” " ” “
事物, 并不重视和顾忌 为人所看 。 学前儿童往往更主动地 为人所看 , 甚至在客
“ " “ ”
人或家长面前主动表现自己(即所谓 发人头疯 )。 人们可能普遍认同 抄近路 现
象,但实际上这-习性对中青年群体才具有典型意义;老年人往往只走自己走熟了的
近路, 不熟悉的路再近也不会贸然去走, 离家越远或路程越长越不敢去走;学龄儿童
" ”
是否偏爱 抄近路 , 要视情境而定, 观察表明, 游戏或放学时, 儿童多半偏爱迂回
的、 具有丰富和复杂刺激的行进路线, 边走边玩边说边闹边探索甚至边捣乱。
另一方面, 不同群体常常具有自己独特的行为习性。 尚未完成社会化过程 的
儿童尤其是学前儿童, 往往更多地运用敏锐的多种感觉以及生态知觉, 表现出好
“ ”
摸、 好动 、 好探索以及偏爱小空间(即 猫儿洞 行为)等独特习性。 老年人为

了弥补信息不足, 偏爱扎堆、 看街和神聊以充实生活, 在家门口晒太阳、 做家
” “ ”
务的老年人 和 在公共绿地扎堆、 围圈并排排坐的老年人 成为城镇的世俗风
景之 一
(图 9-10) 。 对其他特定群体的行为习性, 目前还观察和研究得不多, 已经

, -- �-- -,4
注意到学生群体出行时, 具有独特的小团体行为, 在占坐、 挤车、 排队和行进方式
方面表现最为明显。 另外, 据国内导游长期观察, 国内游客出游时, 大多选择跟团
” ” “ ” " “
旅游, 偏爱 省事儿 、 景点越多越好 和 蜡蜓点水 , 随团出游者的基本活动
“ “
模式可归纳为 16 个字: 上车睡觉、 下车拍照、 定点尿尿 、 举旗报到 O。

图 9-10 排排坐的老人们(重庆, 作者摄, 1991 年)

218 O 摘自2004年第12期《环球》, 文章作者张结海 。


第二节 外部空间中的行为习性

(三)文化和亚文化差异
关于这类差异的描述, 多见于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著作。 美国西北大学教
授、 人类学家霍尔(E. Hall)早年曾是联合国工作人员, 长期在国外工作, 这
使他有可能考察若干行为习性的文化差异。 其专著《隐藏的维度》(The Hidden
Dimension) 和《无声的语言》 (The Sill en t Language) 一
直被列入环境心理学
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中, 并被美国一些大学的建筑学专业列为研究生的必读文献。
霍尔注意到, 他的 一 位德国助手无法在外部空间中拍摄过往行人。 这位助手
认为, 按照德国的习惯, 不 应在公共距离范围之内注视他人, 因为这是一 种侵扰
行为(intrusion)。 因此, 在德国的公共场所, 未经允许进行拍摄, 可能会导致
与被拍摄者之间的冲突。他从这类细微的行为习性着手, 考察了不同文化的空间
使用方式。
“ "
与美国人的 建筑空间应该共享 的观念不同, 德国人把他们自己的空间看
作是自身的扩张, 认为建筑分隔是保护自身的手段。 霍尔观察到, 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期盟军的战俘营中, 德国战俘尽管4人一 间, 但仍然用一 切可找到的材料构
筑自己的小隔间, 甚至有时不比 一 个狐狸洞更大。 这令美国人大为不解: 为什么
不集中宝贵的材料去创造 一 个更大、 更有效的共享空间。 德国建筑的门既隔声又

坚固, 无论公建还是私宅通常都设有两道厚重的大门。 与美国人崇尚 门户开
” ” “ “
放 不同, 德国人在生活中非常看重 这道门是否关着 : 如果我们的家庭不曾
有门, 我们就会被迫改变生活方式;如果没有门, 我们就会作无数次逃避…… 你

不想谈话时, 就规避到门后去……如果不曾有门, 我就会 一 直与母亲在 一 起 。。
德国人认为, 只有关上门才能维护封闭空间的完整性, 为人们提供保护和安全。
因此, 在德国人看来, 美国建筑的门是美国人生活的写照: 它们质次价廉, 缺少
德国门的质感, 关闭后既不隔声又不坚固, 关门时连锁匙的昧咄声也模糊难辨,
似有若无…… 德国人在行为方面的严格、正规和不灵活也反映在室内家具的布置
上, 他们讨厌美国人在别人家里随便移动坐椅以调整谈话距离的习惯, 从德国移
居美国的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为此特意在客厅里设置了客人专坐, 并用螺栓固定
在地板上。 这些细微差异耐人寻味。
霍尔也曾长期在中亚工作, 他对阿拉伯行为习性的描述也同样令人感到兴
趣。 阿拉伯人历史上过着长年的游牧聚居生活, 爱好人际之间的相互涉及,而不
喜欢离群索居。 他们不介意人群的拥挤, 却对建筑的拥挤十分敏感, 并把美国人
的封闭空间视为坟墓。 阿拉伯人偏爱的空间必须面积大, 顶棚高, 能在其中无阻
碍地来回走动, 并且具有良好的视野。 只要有可能, 其住宅空间总是十分宽敞宏
大, 尽可能不作分隔, 但对外却保持绝对的私密。 视野对阿拉伯人至关重要, 因
为视野加强了与周围和他人的联系。 在贝鲁特, 惩罚邻居的通常手段是, 在邻居
的住宅前盖上 一 片布景式的形同薄墙似的房屋, 称为惩罚屋 (spite house)(图
9-11)。 图中基地狭长的4层房屋, 用来阻挡邻居住宅面对地中海的视野, 是邻
居间长期争吵的后果。 类似的例子也可在大马士革等地看到。

0 Hall E. T. The Hidden Dimension. New York: Doubleday, 1966。 血


第九章 城市外部公共空间活动研究

图9-11 贝鲁特的惩罚屋(作者绘)

文字的书写方式也会影响人的行为习性。 例如, 我国大陆地区使用自左向右


书写的简体字, 因此, 在博览建筑设计中, 假定人的参观路线以自左向右顺时针
转向为主要倾向。 但是, 人的真实转向倾向很可能因此被忽视和掩盖。 显然有必
要联系博览会、 主题公园等环境条件, 对照繁体字和竖排方式进行比较研究。
除了上述因素外, 有时突发事件, 如瘟疫, 也会改变、 至少暂时改变人的行
“ ”
为习性。例如, 2003年SARS流行时, 远距离(接近 公共距离 )拱手或招手
致意 一 时成为新的打招呼习惯, 并延续数月之久;而2005年的禽流感波及全球,
也影响到了北京:有关部门开始限制鸟市经营和鸽子放飞。 一些居民也相应改变

了通鸟习惯一一 之前我都是把笼子挂在室外,但是现在不行了, 怕它( 一 只牡

丹鹦鹉)会传染上禽流感 。。 以上这些跨文化的考察开拓了一条通向未知领域的

途径, 值得进一 步深入探索。 行为习性不同千 空间行为"(spatial behavior)研究
领域中的私密性、 个人空间和领域性等概念。 大致说来, 后者是人在使用空间时的
基本心理需要, 是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需要相结合的产物, 可能因时代、 群体和文
化而改变其部分内容或程度,但并不改变其实质, 因此这些基本心理需要带有普遍
性。 行为习性则是可观察到的活动模式或倾向, 只适用于一部分人, 仅带有一定程
度的普遍性, 可能因时代、 群体和文化的改变而完全改变甚至消失。

第三节 城市外部空间研究实例

已有的研究揭示, 物质环境的些许改变, 往往能显著改变空间的使用状况。


通过对武汉市城市广场及小型开放式公园的调查研究, 了解到本市外部公共空间
的使用现状和市民评价, 并据此分析其优缺点, 为城市外部空间环境的进一 步改


善和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为了更真实形象地反映具体场景, 每 一 处都提
供了 一 组现场拍摄的照片, 以便读者更直觉地解读有关的信息。

霆, 见 2005 年 11 月 1 0 日《参考消息》, 埃菲杜北京 11 月 8 日电。


第三节 城市外部空间研究实例

一、 洪山广场
现在的洪山广场由过去的董必武公园和老洪山广场合并而成,2000年9月
一 2
28日建成, 总占地10. 8万而,圆盘形中心广场面积6万m ' 形成 个完全开
敞的大型广场。 由东到西分三部分: 董必武纪念广场(原董必武公园)、 圆形中
心广场(原为道路)、 音乐喷泉休闲广场(原洪山广场)。董必武纪念广场基本保
持原董必武公园的风貌,但拆除了周边的围栏、 移去了绿篱和行道树。 中心广场
2
圆形高台的中心是 一 个1512m 的下沉式小广场,其周边的阶梯跌水滚滚而下,
衬托出中间象征楚文化的火凤凰;圆形高台南北两侧设有彩色花岗岩巨型浮雕
“ ” “ “ “ ” “ ” " ”
天人共舞 和 后弈射日 , 西侧用 武汉关 、 黄鹤楼 和 晴川阁 的青石
浮雕象征武汉三镇;音乐喷泉周末和节假日开放(图9-12)。

图9-12 洪山广场全貌
(学生作业 一一 王东摄, 2003年)

临街的乔木和灌木移去后,新的董必武广场的周边活动有所减少,但仍旧是
绿化最好,空间层次最丰富,最适于人停留的场所。 早上6点多开始,晨练的人
们陆续到场,老年人居多。 至8点晨练逐渐结束,还有少数人留在场内继续活
“ ”
动。 白天游人稀少,仅有的少数人也主要停留在董必武广场的 楚亭 内,或大
树下。 到下午四五点钟后游人开始增多: 有的下班路过边走边逛;有的坐在路边
短暂休息;有的年轻父母则带着孩子与鸽子嬉戏(图9-13)。
中心广场比较空旷,凉爽的早晨有人在这里放风筝,是经常举行大型露天展
览(如车展) 的场所。 下沉式中心小广场周边涌泉开放时,成为孩子们戏水的乐
园。 西边的音乐喷泉开放时也蔚为壮观,伴随着优美的乐曲,水柱飞舞,动人心
弦,观者如潮。 但在平日涌泉和喷泉停喷时光顾者寥寥无几。
如今的洪山广场更大、 更开敞、 更现代、 更气派,不仅满足了附近市民晨练
和休闲活动的需要,也为 一 些有组织的大型公共活动提供了场地。 与昔日的董必
武公园相比,新建的广场多了 一 些动感和现代气息,少了 一 些宁静。 周围的建筑
幢幢重要,但功能与形态各异,放眼望去 一 览无余,显得有些复杂而凌乱,尽管
空间上有所围合,视觉上却使人感觉貌合神离。 加之广场直接暴露千周围川流不 221
第九章 城市外部公共空间活动研究

图9-13 洪山广场场景(作者摄,2005年)
左上: 早操 右上: 跳扇子舞
左中: 观望、 放风筝、 马路对面跳舞的人们 右中: 戏鸽
左下: 中心广场涌泉开放时 右下: 平日冷清的中心广场

息的车辆和交通噪声, 令人时时处千信息超载的状态。
周边的车行道也降低了广场的易接近性, 虽然在广场东北角和西北角各有一
处地下通道, 但人们宁愿冒着危险穿越没有红绿灯的交通干道, 甚至有人懒得过
马路, 宁可挤在与广场一 路之隔的人行道上活动(图9-13左中)。
二、 红楼广场
红楼背靠蛇山, 坐北朝南, 建成于1910年, 西欧古典风格。 最早是湖北省
咨议局大楼, 1911年武昌起义后成为中华民国鄂军都督府办公处, 在此发布第
一号布告, 宣告废除帝制, 建立中华民国。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9年武汉市政府投入巨资扩建红楼绿化广场, 面积由原
222 来的3. 2万证扩展到现在的5. 42万m气广场以红楼、 孙中山铜像、 黄兴拜将
第三节 城市外部空间研究实例

台为主轴线, 结合南部的花坛、 跌水舞台、 空中花园、 喷泉等形成融历史文化、


风景旅游、 休闲娱乐于 一 体的新景观。
广场上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 烘托出浓重的历史氛围, 浓密的树阴下成为游人
歇息和附近市民休闲娱乐的上佳场所。 虽然整个广场没有特意设置坐凳,但游人到处
都能找到可坐的地方(图 9-14) 。 从早到晚游人不断, 从问卷 (34 份)调查 0 发现:

图9-14 红楼广场场景
(学生作业 —— 王东摄, 2003 年)
左上:广场主轴线, 远景为蛇山与白云阁 右上: 南部台阶式花坛前的游人与广场鸽
左下: 花台边休息的游人 右下: 休闲娱乐的附近市民

(1)游客来源: 62 %的游客为本地市 民(其中 30%为广场所在的武昌区,


32 %为市内其他区), 38 %为慕名前来的外地游客。
(2) 来此频率与目的: 12 %的游客每天来, 18 %的游客每周来, 成为这里的
固定游客(占游客总数 30%); 68%的游客偶尔来。 游客来此的目的依次为休
闲、 路过、 看风景、 散步、 锻炼。
(3) 交通方式: 53%的游人乘公共汽车而来, 38 %的游人步行而来。
(4)游客意见: 53 %游人认为遮阳避雨不够, 21 %游人认为休息场所少, 广
场吸引力不够。 6%游人对广场没有任何不满。
以上调查说明, 名山、 胜地使这里 成为武汉的窗口, 吸引着市内外的游人,
而且外地游人所占比例近 一 少半。 外地游客和市内其他地 区游客(共占 70%)
的主要目的为观光赏景, 公共汽车是 他们的主要交通方式;广场的固定游客占
30%, 他们是广场附近 步行范围之内的居民, 来广场的目的是 休闲、 散步和锻
炼。 该广场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户外活动场所。 虽 然这里已有良好的绿

O 资料来源(包括四美塘公园、 滨江公园):王东. 武汉城市外部公共空间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2003,


指导教师林玉莲。 223
第九章 城市外部公共空间活动研究

化, 但仍有半数以上的游人认为遮阳不够。 而且这里还是重要的观景场所, 70%


游客主要为观光而来, 因而应适当修建亭子和廊子, 不仅为雨中观景提供了方
便, 也丰富了附近居民日常的活动场所。
三、 滨江公园
( 一)位置与周围环境
位于武汉市沿江大道二曜路至蔡鄂路段的江滩上, 高高的防洪墙隔离了城市
的喧嚣, 在繁华的街区划出了一 片难得的僻静, 隔江可远望三镇之一的武昌。 公
园附近有大片高密度的老居民区, 由于周围没有大型公园和城市绿地, 因而这里
便成为附近居民日常休闲和社会交往的首选场所。
(二)历史与人文环境
公园占地75亩, 1 954年为纪念战胜百年罕见的特大洪水而建。 1969年修筑
了水泥防洪墙取代土堤, 并在 一 元路口建抗洪纪念碑以纪念在抗洪斗争中牺牲的
勇士。 自那时起, 滨江公园便成为免费开放的纪念性公园。 由于建于防洪墙之
外, 每年洪水季节都被淹没, 长达数月, 因而也是 一 座季节性公园。 经过40余
年的发展, 已经树木成阴, 并用道路、 建筑、 植被、 铺地将公园划分成娱乐、 休
闲、 体育运动、 自由活动等不同区域(图9-15)。

图9-15 滨江公园总平面图(2002年)

(三)活动观察
1. 领域性行为
由千游人大多数为常客, 所以几乎都有固定的活动时间和活动伙伴, 并在固
定的区域活动, 表现出明显的领域性行为。 公园中, 天然草地成为人们喜爱的大
型集体活动的场地, 亭子边是戏迷天地, 石桌、 石凳、 树木、 雕塑、 电杆周围常
常是小群人聚集的场所。
224 2. 受青眯的草地
第三节 城市外部空间研究实例

人们普遍喜欢在林间草地上活动。 这里生长的是天然野草,很多地方露出了
泥土。 在草地上在不同时段有不同的活动: 清晨, 一 边是老人们做早操的操场,另
一边是中年人的舞场;上午是年轻人玩球, 孩子们放风筝, 个别人通鸟、 通狗、 练
字、 抖空竹的地方;下午是老人们冬天晒太阳、 夏日林下乘凉的场所;黄昏后是情
侣约会的地点……观察发现,对疏林草地的偏爱是一 种泛文化行为习性。
3. 围观现象
在这样公共开放的场所中,每项活动都是一种表演,每种表演都不乏感兴趣
的观众。 不仅跳舞、 唱戏、 儿童玩耍引来不少围观者, 就连挖土机挖土都引来不
少人观看。 看,表面是被动 行为, 但实际上为主动交流提供了机会。 看物、 看
景、 也看人, 轻松自然的观看过程为兴趣相同的人创造了相遇的缘分,提供了相
同的话题,增加了交谈和相识的机会。 尤其老年人身体活动能力有所降低,这些
感兴趣的场所和活动可吸引他们更多地出门观看和倾听, 既丰富了日常生活, 又
有益千身心健康。
4. 旺盛的人气
虽然公园里的建筑已经显得破旧,简陋的铁皮小卖屋、 突兀的电线杆、 临时
拉扯的电线都破坏了视觉感受,但75亩大的公园内,从早到晚总有许多人在从
事各种各样的活动,从表9-1和图9-16便可一目了然。

园内不同时间活动人数及活动内容 表9-1
时 间 人数 活 动 内 容

6:30 148 中老年人为主,气功、聊天、早操 、 羽毛球;少数孩童嬉戏

7:30 513 老年人做操;中年人跳舞;零散游人观看、通鸟 、 通狗 、 抖空竹 、 练字......

8:30 507 老年人占多数,闲逛、聊天 、 晒太阳 、 观看;孩童嬉戏

10:00 677 老年戏迷活动、围观、父母陪孩子放风筝、踢球、门球、扑克

12:00 闲逛游玩的三口之家为多

15:00 860 聊天 、 晒太阳 、 打牌

18,00 后 141 情人约会 、 游乐场儿童活动

滨江公园是一个得到充分使用、 便千附近市民自得其乐的户外休闲场所。 在
已进入老龄化的城市中,其环境特征和活动模式都很有代表性。 现在,滨江公园
业已改建, 成为巨大的汉口江滩公园的 一 部分, 进 一 步扩大了市民的活动空间,
并美化了沿江景观。 昔日滨江公园的调查已成为一份宝贵的资料,为分析户外公
共场所环境特征与行为现象之间的关系仍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四、 四美塘公西
四美塘公园位于武汉长江二桥南岸武昌桥头下, 徐东路与和平大道交汇处。
这里原本是 一 个鱼塘,周边垃圾废物成堆。 二桥通车后,这里成了重要的交通节
点,在二桥上可以俯瞰其全貌, 四美塘的景观直接关系着武汉市的城市面貌,千
是市政府投资3千万元修建了这座公园,1997年10月28日正式开放。 公园占
地20公顷,其中水面8.65公顷。 其周边为武铁职工宿舍, 居民多为中低收人
者。 公园利用引桥下的空间修建了游乐场、 网球场、 溜冰场(兼舞场)、 茶社、 篇圃
第九章 城市外部公共空间活动研究

图9-16 滨江公园场景
(学生作业 —一 王东摄, 2003年)
左上: 围绕雕塑形成的占领空间 右上: 聊天的人们
左下: 踢球的人们 右下: 常年在此处跳舞的人们

棋社。 整个公园免费, 各项娱乐设施收费低廉。


同滨江公园一 样, 晨练是这里一 天中最热闹的时段。 白天有许多老人带孙子
来这里, 老人三三两两聚在一 起聊天, 孩子们在一 旁嬉戏。 桥下 和岸边的回廊里
有许多老人在打牌下棋, 并引来过往行人驻足观看。 午后最热闹的是溜冰场, 青
少年在这里玩得兴高采烈, 围观者比溜冰的孩子还多, 他们忽而紧张, 忽而愧
惜, 忽而喝彩, 忽而大笑, 不亦乐乎。
观察发现, 桥下空间最受青眯, 这里遮阳避雨, 具有半室内的感觉, 既有明确
的领域界定, 又不过千封闭。 早春风和日丽的时候, 人们喜欢在草地上席地而坐, 打
牌、 聊天、 看书、 晒太阳, 各得其乐。 总之, 设计结合长江二桥提供的附属空间, 充
分利用了自然条件, 使公园成为深受附近居民喜爱的公共休闲场所(图9-17)。
五、 讨论和建议
上述四个实例中, 洪山广场为交通环岛型广场, 红楼广场为历史名胜型广
场, 滨江公园是季节性江滩公园, 四美塘公园是因地制宜并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的
小型开放型公园, 各具特点, 都富有典型意义。
(一) 活动模式
红楼广场观光游客较多(本市与外地共约占70%), 洪山广场和开放型公园
的游人主要是步行范围内便于到达的 附近居民。 观光游客的主要行为是歇息观
赏, 附近市民的基本活动模式如表9-1所列。 无论观光客还是附近居民, 其基本
需要都大同小异: 适当的空间;夏天遮阳、 避 雨;冬天向阳 ; 适当的辅助设施
226 (如坐处、 基本照明、 厕所);基本的治安保障和卫生条件等。
第三节 城市外部空间研究实例

图9-17 四美塘公园场景
(学生作业 一 王东摄, 2003年)
左上: 被充分利用的引桥下空间 右上: 充满激情的腰鼓队

左中: 跳扇子舞 右中: 舞场里的人们摩肩接踵
左下: 舞剑 右下: 幽静的湖边回廊

当前我国部分大城市巳进入老龄社会, 晨练是 城市老年人重要的一 项日常活


动。 他们借助千晨练聚集在家门附近的绿地, 不仅仅为了活动筋骨、 呼吸新鲜空
气, 也是为了会见朋友, 交流信息, 观人观景, 从接触社会、 观察大自然中寻找
乐趣, 愉悦身心。 城市中多保留 一 片土地、 一片树林、 一
片干净的水体, 多建一
些富有自然情趣的小型开放型公园, 不仅 就近为市民 晨练提供 了受欢迎的场
所, 也为建设园林城市、 美化城市景观、 提升城市形象做出了贡献。 对广场和
公园的研究发现, 除旅游景点的观光行为、 大型广场有组织的公共活动外, 这
些场所平时主要供市民户外活动之用, 附近的居民是最经常的使用者。 因此,
过大过旷的广场平时总是冷冷 清清, 处千人员不足的状态, 城市需要适当地建
一些广场, 但也并非广场越大、 越广、 越多就越好。 充分利用城市空间多建小
型公共绿地和小游园, 既有利于市民的日常户外活动, 也 有利于加强社区意识
(社区感)。 227
第九章 城市外部公共空间活动研究

(二) 场所偏爱
凡保持人气旺盛的公共空间, 都具有良好的绿化基础——大树成阴, 芳草萎
萎。 红楼广场、 滨江公园和四美塘公园都是如此, 洪山广场的游人也多集中在原
本大树成阴的董必武广场一侧, 在 现代城市混凝土森林中, 这样的环境尤其宝
贵。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良好绿化的环境至少需要几十年的营造与保护才能形成
气候, 而 这样的环境一 旦形成, 因地制宜稍做修整后便可成为宜人的休闲场所,
而且并不需要昂贵的维护费用, 也不需要过多的人工养护, 因为这样的环境本身
就充满了生机。
(三) 景观效果
观赏草坪、 铺地、 小品、 花坛、 喷泉水景和景观灯, 常常被视为现代城市广
场不可缺少的要素, 只要舍得花钱便可快速打造出来。 不可否认, 高空航拍、 或
从相邻的高楼向下俯瞰, 这些要素的确壮观气派;每当喷泉开放、 华灯照耀之
时, 也的确制造了视觉轰动。 但高昂的运行和维护费用使许多广场的小品和景观
灯遭到破坏, 喷泉水池也成了摆设, 以致空旷的大面积硬质铺地在夏季成为呆不
住人的城市热岛中的热岛, 忽视了步行游人的基本 需要和实地体验, 而且昂贵的
设备常常成为破坏和偷盗的对象。
越是人工化的场所, 越是需要适当的人气烘托场景。 冷清的广场折射出城市
的衰落。 树林或公园在人多时有利千分散活动, 使人在不同的空间中各得其所,
减少了拥挤感;而在人少时则显得自然、 幽静而迷人。 集树成林, 也为百鸟提供
了栖息的家园, 同样能使环境充满活力, 也为城市绿地引来了天然卫士。 人工
场所年久失修后显得破烂陈旧, 树木却越是年久越有魅力, 环境效益和景观价
值越高。 大树老树不仅能净化空气、 改善小气候、 过滤噪声, 在炎炎夏日为游
人遮阳, 而且远观也是 一 道美丽的风景 - �随着一 年四季的雨雪风霜变换着色
彩、 姿态和面貌。 一天中不同时辰看树会有不同的 感 觉 : 白天看树, 郁郁葱

葱, 绿遮百丑;暮色之中看树, 盘郁而滨潦, 宛若起伏的山峦, 意趣昂然。
因 此, 前人留下的树木不仅是宝贵的生态资源, 也是宝贵的风景资源, 应该倍
加爱惜。
多天然水岸是武汉三镇的最大优势,“江干湖畔, 深柳疏芦之际, 略成小筑,

足徵大观也 (明·计成)。 在社会上过分讲究人工包装之风刮过后, 自然显得更
为可贵, 人与自然的协调也更为重要。 过分的人工化不仅造成景观的破坏, 而且
使生态更加脆弱。 重视自然资源, 显山露水, 绿化美化, 必将使城市外部空间的
质量得到进 一 步的提高。

第四节 基于行为的外部空间设计建议

基千行为考虑, 对城市外部空间设计提出若干原则性的改进建议 :
一、 加强外部空间的生气感
由千设计和管理不当, 不少城市的外部空间遭到冷落和废弃。 为此, 研究者
勾` 呼吁加强外部空间的生气感, 即如何吸引居民合理使用外部空间, 并参与其中的
第四节 基千行为的外部空间设计建议

公共活动,以便形成生机蓬勃和舒适怡人的环境。 影响生气感的主要因素有活动
人数和模式、 行为特点、 空间与建筑特征以及社会和自然元素等。

活动人数可以粗略地反映出外部空间的活跃程度。 根据霍尔的 人际距

离 可以估算出空间活动面积与活动人数比值的上限。 当人际距离与身高之比
大于4时,除了旁观和招呼等,人际间几乎没有其他什么相互影响;这一比值
小千2时,相互间有了更多的感觉、 表情、 语言和动作方面的联系,气氛就转
向活跃;比值小于1时,熟人会产生密切感, 陌生人却可能产生逼仄感甚至拥
挤感。 由此推论, 以 中国男子平均身高 1. 67m 计算, 要使 一 个 外部空间具 有
生气感,空间活动面积与活动人数比值的上限不宜大于40m2 /人; 比值小于
lOm勹人时空间气氛转向活跃;小于3m2 /人,是否有可能产生 拥挤感,取决
于 活动群体的性质、 活动内容和强度,以及当时当地的情境等多种因素(胡正
凡,1982) 。
单一 活动模式的影响力和多种活动模式的相互支持是影响外部空间生气的另

重要因素。 有的活动会起到带动作用,附带派生出其他活动。 例如,最简单的
运动技巧练习(如踢穗子、 滑板等) 也会引起围观, 较复杂的打拳、 跳舞、 演出
和推销活动不仅引起围观,还连带产生其他活动,甚至引发儿童游戏(如儿童利
用围观人群作为防止被捉的躲避屏障)。 私密性较强或较简单的活动模式则缺乏
“ "
这类影响力,如阅读、 恋爱、 散步和老人分散就坐 看街 ,就很难引发其他活
动。 有些活动,如老人下棋、 聊天、 看报、 喝茶和儿童游戏等相互关联,并相互
支持,增加与之相应的公共设施就会强化这些活动,从而有助千进 一 步活跃空间
气氛。 另 一 些活动,如打太极拳与跳劲舞、 幼儿游戏与少年聚集就很难相容,甚
至会相互干扰,因此必须在活动领域或活动时间上另作安排。
逗留时的行为特点也会影响空间的生气感。 观察表明,人在广场中逗留时多
半自然聚集在广场周围,一 般不会逗留在广场中央无所依靠的地方。 同时,许多
人的逗留是一 个逐步形成的过程,多数人只是偶尔经过,逐步卷入,其本意并非
一定要逗留在外部空间中不可。 因此,这些空间的周围应设有袋状的活动场所,
并设置相关的公共设施(如商亭、 摊点、 坐椅、 展览、 报栏和各类小空间),逐
渐吸引过往行人逗留,使人既可以随着人流参与活动,也可以在一 瞥后离开。 一

旦外部空间周围形成许多小的活动群组, 它们很可能开始相互涉及和交叠,并把
人群及其活动引向外部空间的中心。 如果周围缺乏供人自然逗留的地方, 即使行
人众多,也只能成为穿行的过道。
由于具有近便和安全等优点,小型公共广场和小游园受到人们的偏爱,但这
类场所必须注意尺度。 研究者建议,基于人在进行公共交往时的视听要求,小型
公共广场两端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 70 英尺(约合 21.34m, 士 10% ), 长度方向
则可以略长一 些。 因为,在距离约 70 英尺时,刚好能辨认 一 个人的脸部,同时,
处在典型的城市背景噪声中,距离 70 英尺也刚好能听到对方的高声喊叫。 这是
在城市广场中感到人际之间存在部分联系的临界值,大于这一 临界值时应该做进
一 “ ”
步的划分。 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为此提出了 外部模数理论 。 国人谈话声音
和城市噪声水平较高,这一 临界值可能也相应较高 0 ..
第九章 城市外部公共空间活动研究

研究者调研了欧洲城市的广场后发现, 富有生气的广场具有部分封闭和部
分开敞、 并与另 一 城市空 间 相连的特点(C. Sitte, 1965) 。 这说明, 人们希望
城市广场具有一 定的封闭性, 形状限定明确, 从周围界面向内收敛并 形成 一 种
向心倾向。 这种向心的空间 (positive space) 使人感到舒适, 促使人有目的和
有计划地组织其中的公共活动; 而那些形状限定不明确的离心空 间 (negative
" "
space) 总是留下来作为 边角馀料 , 较少利用来组织公共活动。 但是, 强调
“ ”
向心 不等千 主张封闭, 过千封闭不利于公共活动在时空两方面的自然转换 ,
“ “
也不利于外来者的自然参与和退场。 事实上, 可 用多种手法和手段 围合 ,
“ “
而不是 封闭 空间, 花格、 栏杆、 矮墙、 高差、 铺地、 雕塑、 小品和绿化都
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总 之, 开 敞与封闭结合更有利于组织富 有 生 气 的 公 共
活动。
另外, 外部空间中公众使用的建筑应以开敞 为主, 敞廊、 花架和亭子等都是
符合这一 特点的合适设施。 向阳也是使外部空间获得生气感的必要条件之一 , 绿
化、 水景、 动物等自然和生物元素也对空间的生气感起着重要的作用-�接触自
然是人的基本生物性需要之一。
二、 兼顾私密性活动
(一 ) 形成隔绝
与室内空间 一 样, 形成视听隔绝是获得外部空间私密性的主要手段。 视觉方
面, 在大尺度的外部空间中, 较多采用小乔木、 整形树、 假山、 石壁、 土山等作
障景处理, 不仅可造成先抑后扬的景观效果, 而且有助千保持区域的私密和安
静。 较小尺度的外部空间可用绿篱、 树丛、 土坡、 岩石等自然元素以及矮墙、 小
品等人工元素造成视觉遮挡。 此外, 游人的用具, 如覆盖恋人的布伞、 遮盖头部
” “ ”
的报纸, 挂在树上的衣服也可用作临时道具。 “不完全 和 可穿透 是这类视
听屏蔽的特点: 如透过树丛可看到对方, 站起身来或移动头部(身体位置并未挪
动)即可环顾周围等。 听觉方面, 土山、 石壁、 围墙、 建筑等实体可用于隔绝噪
声。 同时, 自然水体(瀑布、 溪流)、 人工水景(喷泉、 叠水) 和广播音乐所产
生的掩蔽噪声也有助于形成相对私密的环境。 在街头绿地中, 对私密性要求较高
的游人常面向绿篱、 背对道路就坐, 或者躲入树下从事某种活动, 或者干脆使用
临时道具遮挡, 或者人约黄昏后以夜色作为屏蔽。 设计应针对这类行为作出适当
的处理。
(二)提供控制
个人和群体希望不仅能控制自身向外输出的信息, 而且能控制来自他人的信
息。 外部空间设计可通过以下途径控制这类信息交换(图 9-18):
(1)保持 视听单向联系

般, 使用者需要在隔绝外界视听干扰的前提下, 仍保持与外界的联系,即
视听屏障应尽可能具有单向的可穿透性。 用通俗的话来说, 就是需要看人而不为
别人所看。 山石、 树丛、 绿篱、 矮墙、 花格和漏窗等外部空间组成元素能较好满
足这一 要求。
蜘 (2) 设置过渡空间
第四节 基千行为的外部空间设计建议

图 9-18 外部空间中控制信息交流、 确保私密性的途径(作者绘)


A. 留有余地;B. 设置退路; C. 私密性活动;D. 过渡空间;
E. 外来干扰;F. 闯入者; G. 视听单向联系

过渡空间能对外来干扰或闯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可称为半公共或半私密
的空间。
(3)设置物质或象征性提示
在可能成为私密性与公共性空间交界的地方,设置掩蔽、 屏障、 标记、 符号
或其他提示。 一切外部空间的组成元素都可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如采用不同的树
种和种植方式、 显著不同的高差和铺地、 内外有别的灯具和坐具等。 但在一定范
围内, 象征性提示应尽董统 一 , 同时必须经过历时性的考验和筛选, 得到社会和
文化的认同。 例如, 旧上海公园的公厕多为简朴的灰色单层砖房,外面均种植有
成排的阔叶冬青, 略加整形, 极易识别。 一见冬青便知 私密所在, 可说妇孺皆
知, 连顽童也不敢贸然闯入其中嬉戏。 这里想强调一下社会和文化认同, 因为它
们常为决策者所忽略。 例如, 用熊猫作为垃圾筒造型(引起公众不愉快的联想)、
用磨光花岗石作小游园铺地(被老人认为是不安全的场所)、 用不大常见的西洋
古壶作花池造型(被居民当作垃圾筒)、 公厕套用高级别墅华贵外形等, 均违反
人的认知规律, 常会引起异用、 废置、 不快或批评。
(4) 留有退路或余地
外部空间中的私密性活动较易受到外来干扰。 因此, 建议用千私密活动的空
间应留有退路或余地, 以便避免干扰和及时转移。
三、形成私密性一公共性层次
私密性和公共性活动系相对而言: 对千私密性很强的活动, 私密性较强的
活动处于半私密的状态;对千公共性很强的活动, 公共性较强的活动处于半公
共的状态。 出于需要, 人们会在外部空间形成私密性一半私密性—半公共性一
公共性的活动层次和相应的空 间层次。 经过观察, 发现这类层次具 有以下
特点:
(1) 自发 性
出于从事不同活动的需要, 使用者常在外部空间中自发形成私密性—公共性
程度不同的活动区域。 20 世纪 80 年代初对上海一些绿地的调查证实了这一点
(胡正凡,198 1 、 1 985)。 在江西中路绿地中(图9- 1 9), 恋人、 休息者、 老年人 篇~
第九章 城市外部公共空间活动研究


圈匡口口


_
适合 一 般休憩的环状空间

西

:




:一
··
:


树下坐位离心式布置

'·'
.j

,
.•

·,
.'·
..
户.
.
s...'

公共性

.
..
游逛少年聚集区

衍阴形成的私密空间
老年人聚渠区

IOm 穿行人流
| |

图 9-19 上海江西中路绿地的私密性一 公共性层次(作者绘)

和游逛少年分别自发占有特定的领域:恋人、 休息者偏爱树枝低垂形成的凹角,
树叶遮脸、 坐墙坐凳恰为休息或情语提供了方便;老人喜爱偏安一隅的花架, 可
以从容打牌交谈而不受穿行人流的干扰;游逛少年则占据位于绿地中央的空间,
为方便进出、 打闹推操留有足够的余地。 其中老年族 和少年族相互之间领域远
离, 泾渭分明, 成为带有普遍性的现象。 整个绿地进深很浅, 但私密性—公共性
却层次分明。
上海外滩滨江绿地的调查发现, 绿地中存在着自发形成的私密性一 公共性程
度不同的活动模式, 以三条南北向人行道 最为突出(图9-20)。 其中, 东侧滨江
人行道(A)主要供观看外滩景色的游人使用, 并有商贩和照相师在招揽生意,
最富有公共性;西侧人行道(B)主要用于通过人流;而中间人行道(C)却存
在较多的阅读、 休息、 谈心、 恋爱等活动, 成为私密性较强的区域。 观察还表
明, 通过人流的人数与私密性一 公共性程度具有对应关系:公共性强通过人流
多;私密性强通过人流少。 同时, 通过小样本随机访谈发现, 行人的动机也具有
主要行为动机;而中
明显的差异:滨江人行道主要为来自外地的游人, 观景为其
间人行道主要为当地人, 大多为休息、 打拳和谈心而 来。
(2) 不定性
有时, 外部空间中的私密性一 公共性层次错综复杂, 介于最私密和最公共两
极之间的场所, 很难判断其倾向。 在空间缺乏明确区分的情况下, 不定性尤为严
重。 同时, 时间和天气也会产生相关影响。 特定时间或天气中经常发生 公共性活
动的热闹场所, 在另 一 条件下却游人寂寥、 场景冷清。
勾 (3)相关性
第四节 基千行为的外部空间设计建议

-
l
,- 1
11

c
D

E
A
图9-20 上海外滩滨江绿地示意(作者绘, 1981年)

上述层次关系与社会一 物质环境的特点密切相关。 例如, 20 世纪 80 年代



初, 外滩滨江绿地下班之后几乎全部为恋爱族占领, 条长凳坐三对情侣屡见不
“ ” " ”
鲜, 既是 奇迹 , 又是 窘境 (作家王安忆语), 社会因素的影响十分明显。
另一方面, 物质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例如, 私密性活动多发生在通过人流较
少而又半封闭的小空间之中(如凹入式座椅、 花架、 树阴等);而公共性活动多
发生在边界明显且位于交叉路口的较大场所。 有时, 社会和 物质因素会相互结合
共同发生作用: 几年之后 (1985 年), 回访了外滩滨江绿地, 发现观看黄浦江江
景的游人已大为减少 。 原 来, 旧船和廷船上新开张的水上舞厅、 旅社和饭店越来
越多, 成为水上屏障, 几乎完全阻挡了观景视线。 正是功利主义的社会因素作用
于环境, 促成了物质方面的改变, 并相互结合改变了人的行为。 20 世纪 90 年
代, 滨江绿地再次改建, 观景重又成为新建平台上的主要行为。
诚然, 层次的形成有时具有自发性的倾向, 但在何处形成何种层次, 却与设
计特点密切相关。 为满足不同活动和 使用者的需要, 环境设计应尽可能提供一系
列私密性(公共性) 不同的空间, 形成明确的层次;在私密为主的空间中要保持
视听联系的渠道;在公共为主的空间中应设置半公共(私密)的场所;不同层次
的空间之间应有可感知和认知的界限和过渡(实际的和象征的);并留有机动改
变的余地。 只有这样, 才能使不同的活动各得其所。
四、 合理满足人的行为习性
在设计中, 合理满足人的行为习性会吸引使用者, 从而增加外部空间的使用
频率、 时间和生气感。 例如,广东中山利用废弃的工厂场地新建了歧江公园, 设
计者不仅保留了原有厂房的结构, 而且还在园内设置了外形模仿各种机械设备的

雕塑, 部分可以进行简单操作, 结果引起游人驻足观看, 引发了 好奇和探索行

为 (图 9-21) , 成为公园的亮点;在美国的 一
些城市的社区甚至中心区中, 常


设有完全自然的野景公园:野花、 荒草、 芦苇、 野鸭和大树构成了一个非常适合
“ ”
安静与凝思 的原生态环境;有的则设有农舍、 围栏, 养有奶牛, 也足以使人
心旷神怡。
第九章 城市外部公共空间活动研究

图9-21 好奇和探索性行为
(广东中山歧江公园, 2004年, 学生作业)

但是, 行为习性因情境、 群体和文化而异, 因而没有一个外部空间可以满足


各种行为习性, 成为全能冠军。 即使针对幼儿这样的特定群体, 也没有一个游戏
场可以做到十全十美, 兼顾幼儿的各种习性需求。 更何况, 有的行为习性还互相
冲突, 如围观和凝思就难以共处(除非一群人围观做瑜珈者)。 同时, 行为习性
只是约定俗成的共同活动倾向, 只适合特定群体中的大部分成员。 现实中, 总有
一部分群体成员逆习性而动: 即使右侧通行已作为交通法规予以颁布, 也还有人
违规行事; 即使大多数人以逆时针转向为主, 也还有人偏 偏要顺时针行动(在公
园和博览会中常见); 即使阿姨规定滑
梯必须从上向下, 也还有顽童倒爬逆行
(图9-22)。 有时, 如何防止这类非主流
习性反倒成了设计中的 主要考虑因素。
鉴于上述情况, 外部空间设计只能在一
定程度上满足某些行为习性, 做到合情
合理, 适可而止。 此外, 还必须考虑特
定习性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如围观可能
影响通行, 凝思可能限制了他人的公共

性活动, 人看人可能会对他人造成 视

线淋浴 式的干扰, 老年人街头扭秧歌
会造成讨厌的噪声等。 外部空间中的雕
塑及其他小品也 是如此。 例如, 当雕塑
尺度近人时, 常会吸引人驻足观看、 抚
234 图9-22 滑梯上非正规的行为习性
(作者摄, 1991年) 摩、 亲近、 探索和合影, 设计不仅应满
第四节 基千行为的外部空间设计建议

足这类习性, 而且应在材质、 构造和细部方面采取适当措施, 做到坚固耐用(耐


摸、 耐坐、 难以拆卸), 防止无心或故意造成的损坏(图9-23)。

仅咕尸

图 9-23 欢迎行人就坐的街头雕塑
铜制板凳和人像手中的铜面婆构造必须坚固
(武汉江汉路步行街, 学生作业 一 —
王东摄, 2002 年)

五、 预防和减少破坏行为
人性有善、 恶两个方面, 当成为人 群中一个匿名成员时, 便处于失个性化
(deindividuation) 状态, 容易丧失应有的责任心, 行为失于检点;甚至匿名助恶
胆, 个别人变得肆无忌惮。 因此, 公共场所中各种设施除自然损坏外, 个别人的
不良甚至破坏行为防不胜防, 在所难免。 环境教育当然必不可少, 但研究普遍显
示, 这类教育在各种对策中效果最差, 对环境的态度不能完全决定在环境中的行
为, 更何况还有人常常口是心非, 所以单纯依靠教育不能有效地减少破坏行为。
破坏的动机不同, 有的是不爱惜和使用不当, 有的是为贪小便宜而偷盗, 还有的
是恶作剧或泄私愤。 针对不同原因, 提出以下保护公共场所及其中设施措施的
建议:
(1) 使用者群体与环境特征相互匹配与适应
在功能方面, 有些广场和绿地纯粹用于居民休闲, 使用者主要为附近步行范
围内的居民, 不宜过大, 距离也不宜过远。 据武汉市公交行业一次间卷调查发
现, 84. 84 %的被访问市民认为 500m 左右设一个站点适宜o, 这一距离也可以作
为建造市民日常活动的小游园的参考。 据悉, 武汉市将按照 500m 的距离在中心
城区建设小森林、 小游园、 小绿地, 让市民出家门走不了多远就能到达城市绿
地。 与大型购物中心或风景名胜相结合的广场或绿地, 除供附近居民休闲之外,
还可为购物者和游人提供歇脚的地方, 使广场绿地的休闲功能与商业和旅游活动
相互支持和促进。
文化方面, 公共设施也应该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研究发现, 很多不适宜的

0 见 2005 年 7 月 23 日《楚天都市报》 。 235


第九章 城市外部公共空间活动研究

异用、 误用、 滥用、 甚至破坏性行为, 是由于群体对环境不认同, 不适应, 群体


行为与环境不协调引起的。 空洞的道德说教、 抱怨百姓素质都徒劳无益, 因为民
风民俗都不是短时间形成的, 移风易俗也不可能立竿见影。 只有保持历史和记忆
的连续性, 才更有利千使用者对场所的认同和适应。 场所的环境特征符合使用者
群体的文化和亚文化特征, 满足他们基本的日常行为需要, 并靠近相应的使用者
群体(便于出入、 没有实际障碍), 是达到认同与适应的有效手段。
(2)设计与管理相互配合
在决策与设计的同时, 要认真从生态角度考虑, 多从环境特性本身寻找可能
遭破坏的原因, 从一 开始就尽量减少维护与管理的麻烦。 管理和维修部门应及时
向决策及设计部门反馈有关的环境信息;决策者与设计者也应经常通过观察或向
管理部门收集有关的信息, 不断改进设计, 提高环境质量。 这些部门的有机结
合, 也是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 一 个重要的社会和技术环节。 因此, 一
个地区环境
面貌的好坏, 与其说反映了居民素质的高低, 不如说是反映了决策、 设计与管理
水平的高低和责任感。
(3)简约实用, 重视环境暗示
垃圾的存在助长继续乱倒垃圾, 涂鸦符号的存在怂思继续乱涂乱写, 残破设
施的存在必然引起设施进 一 步遭到破坏。 对环境的破坏虽然是个别人的非常规行
为, 但在公共场所中防不胜防, 其影响广泛而恶劣, 成为社会不文明的暗示、 损
害了场所甚至城市的形象、 败坏了广大使用者的兴致、 甚至影响到社会治安。 因
此, 对场所中任何不文明信息的暗示要及时清除 - �雕塑、 街头
盆景, 如果不能及时更换和维护, 不如果断拆除;养不起的喷泉、 长期干涸的水
池, 不如及早填平 …… 简约是大自然教导我们的最基本原则, 简约的环境也是最
自然、 最美和最富有生命力的环境。 从城市公共空间的观察发现, 市民在外部空
间中活动绝大多数不需要什么固定的器械, 损坏而未及时修复的器械还时常会对
使用者造成身体伤害。 非设不可的设施, 如坐具, 采用木制的或铁制的易遭破
坏, 可改为更加简洁牢固的台阶、 花坛矮墙或石凳石墩等代替。
(4)适度的奖励与惩罚
有关研究发现, 美国的学校、 公园、 娱乐场所、 交通设施以及公共住宅每年
因遭受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 而且这一成本还在日益增加。 多年
以来对这类破坏行为的惩罚很轻, 最近几年通过了国家法律, 将此类行为定为严
重犯罪。 加强监视和奖惩措施, 有法必依, 有令必行, 使经济处罚、 劳役处罚、
量刑判罪等成为保护环境、 维护道德底线的正强化和负强化的有效手段, 新加坡
等地的经验也证明了严厉惩罚制度的有效性。

盂憾
第十章 城市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

本章主要讨论城市环境对居民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并基于行为提出解决城市
问题的对策。 由于环境心理学以解决问题为取向, 因此历来的研究大多侧重于消
极方面, 近年才开始兼顾不同城市在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综合影响。

第一节 城市环境影响的理论假设

为了理解和预言城市生活对居民的影响,环境心理学家提出了 一 些理论假
设, 包括超载假设、 城市环境应激、 行为约束和多场所分析。
一、 超载假设
环境负荷理论认为, 人在城市环境中接受的刺激过多, 包括频繁接触他人的
动作、 疲于应付他人的需求、 面临多种多样的选择、 暴露于过多的视觉和听觉刺
激,因而处于刺激超载(overstimulation)状态。 例如, 在旧金山这样规模的城市,

个人步行15分钟所遇到的行人可能多达成千上万(Sadalla &. Stea, 1978), 刺激
量之大远超过人的处理能力。 在国内大城市,情况可能还要严重。 例如,武汉中南
路繁华地段, 双休日每天(实际主要是白天8小时)的人流量就达40万, 最拥挤
时刻平均每15分钟多达数万人。 估计上海南京路和北京王府井这 一数量更大。 这
就要求人们采取应对策略,以便把刺激降低到自己能够处理的合理水平。 能采取的
对策多种多样: 力图对输入信息进行选择, 只注意那些对自己最为重要的信息,从
而可能对某些信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并忽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主动设置人际交
往的障碍, 如假装沉默, 减少参与公共活动, 以不友好的方式行事, 戴上太阳镜和

“随身听 ;设法把负担转嫁他人, 如要求顾客和乘客服从各种不合理的规定;建立
专门的社会机构和法规, 收容或管理某些特殊的个人(如乞丐、 流浪汉)。 显然,
即使成功地作出应对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研究证明, 当信息量超载, 超过大脑所
能接受的最大限度,或人体处于疲劳状况却必须被迫接受过多信息时, 都会导致大
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功能失调,从而引起被控制的相应内脏器官的机能紊乱, 出现
头昏脑胀、 烦躁易怒、 没精打采、 注意力涣散、 神经性呕吐、 厌食等一系列神经性
精神症状, 还可能导致身心疲劳、 衰竭和疾病等后效。 如果不能成功地作出应对,
持续的刺激超载可能使身心两方面都遭到损害。
二、 城市环境应激

些研究者(Glass &. Singer, 1972)运用环境应激理论来解释居民对城市生
" ”
活的反应。 超载假设认为 刺激过度 是形成消极影响的主要原因,而应激理论假
定,城市环境中出现的特殊刺激, 如噪声、 拥挤和混乱是产生消极影响的主要因
素。 这些消极因素可能被居民体验为一 种威胁,因而引起生理、 情绪和行为方面的 “”
第十章 城市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

应激反应, 并促使居民对环境采取多种应对策略。 其中, 既有力图控制应激物的建


“ “ ” “
设性措施, 也有像 攻击性 那样的破坏性行为, 还可能采取 规避 对策: 为了
逃避, 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居民离开城市中心, 前往郊区寻求优美安静的居住环境。
可是, 在发展中国家, 农村人口仍在大量涌入城市, 在北京、 上海和广州, 经常性
” ”
的流动人口都达300万以上, 在城乡结合部形成大片 都市中的村庄 。 在上海西
郊还出现了 一种别墅区与打工族的贫民区犬牙交错的特殊城市形态。 例如, 上海长
宁区新泾镇, 面积近12km2 , 共有人口8万, 其中, 本地居民不足1万, 市区动迁
人口4万, 而外来常住人口却有3万。 同时, 这里又有十多个别墅群, 居住着来自
“ ”
39个国家的驻沪人士。 这个由 移民群落 组成的混血胎儿, 是城市化和城市应
激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 尽管新泾镇的街道景观正在迅速改善, 但从飞机上
“ ”
俯视, 整体风貌仍反差极大, 其形象与 百钠衣 类似。
三、 行为约束和人员过剩
城市居民体验到对其行为的各种特殊约束。 例如, 由于害怕犯罪、 或者担心
陷入交通拥塞的困境, 而不得不息交绝游、 减少外出或公共活动 。 在国内的一些
大中城市, 居民也已开始体验到程度不同的行为约束: 车辆分单双号上街 ; 驾车
要经常注意有关单行道、 左转弯和右转弯的种种新规定 ; 公交车站不断变换位
置 ; 老人和残障人难过马路, 更难以登上高高的人行天桥, 结果居民区或街坊日
益成为被交通干道围合的孤岛 ; 儿童上小学需人接送, 以防走失或被拐骗;街 区
道路经常开挖、 上下班不得不大绕圈子 ; 好端端的住房装上各种铁门和铁笼子,
像是关犯人的号子……行为约束理论认为, 体验到这类情境的个人和群体一开始
就会显示出消极的情绪反应, 继而试图作出更大努力恢复其行为自由, 甚至采取
违反相关规定的举动(图10-1)。 环境心理学家还预言, 长期处于消极的 行 为 约

图10-1 广州天河路街景: 标志和铁栏杆约束不住乱穿马路的行为


238 (学生作业 -—-何卫宇摄,2004年)
第一节 城市环境影晌的理论假设
“ ”
束(并非 必要的纪律 )之下将会造成一系列身心和社会后果。 如果人们多次
努力未取得成功, 或者多次陷入不可控制的事件之中, 就会事不关已高高挂起,
不再尝试改善和控制城市环境, 从而大大削弱居民相互间的社会支持和互助行
为, 有损于社 会 的凝聚力。 相 比 之 下, 小 城镇居民 所受到的 行 为约束 相 对
较少。
“ "
当参与人数超过某一环境系统的容蜇时, 就会产生 人员过剩 。 城市居民
可能从三方面对人员过剩的城市环境作出反应:体验到竞争的威胁并产生边际
性 ; 与他人接触时具有主次和先后选择 ; 试图把其他人从自己的生活中排除出
去。 这类反应还可能成为居民的日常生活特征, 个别大城市居民对外地人的伲
“ ”
傲, 部分就来自于这种心态。 所谓 边际性 , 是指现实中同时从属千不同社会
集团的人, 他们可能不得不遵守属于不同集团的、 相互矛盾的行为规范, 从而造
成社会适应方面的困难和心理冲突。
上述各种理论观点各有侧重, 但都假定, 城市环境因素是造成潜在消极影响
的主因。 图 1 0-2 试图把上述各种相互争鸣的观点综合成一种概念化的模式, 重
点在千突出城市产生的消极影响, 许多研究例证都证明了这 一模式。
四、 城市多场所分析概述
严格地说, 与社会学和地理学中对城市环境的微观研究相比, 环境心理学中
关于城市环境影响的单变量和多变量研究还处在更微观的分子 (molecular) 水
平。 其缺点是, 忽视群体行为和社会人口学变量与不同场所之间的联系, 而且多
少带有表面化和片断化的倾向。 为此, 自 20 世纪 80 年代前后开始, 逐渐形成了
场所心理学 (Psycho logy of Place) 理论(D. Canter, 1977, 1986), 重点研究城
市各类场所对不同群体所从事活动的总体影响, 包括场所的社会和物质特性与活
动的关系、 活动的 一 般特点, 以及群体对场所的评价等。 场所心理学认为, 在人
和环境的交互作用的影响下, 不同城市中的个人经常在不同的场所中活动, 最终
会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因人(群体)而异的、 由多场所组成的活动系统, 人正是通
过这 一系统对城市环境进行认知、 体验和评价。 这 一系统呈现出有组织的结构,
" ” “
其中的 场所 是相互联系的: 环境是一些紧邻和相隔的场所的综合体。 在心
理上, 这些场所形成 一 个层系, 以致每 一 个场所都是更大场所的组成部分, 并可

以再分成更小的体系 (Russell & Ward, 1982)。 一旦确定了特定个人或群体的
“ ”
多场所系统 , 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个人、 群体和文化之间的比较, 进而
整合不同层次的比较和分析, 如:群体的心理、 行为和社会特点 ; 场所特点及其
评价 ; 多场所系统的差异 ; 以及不同群体、 城市和文化的相应差异。 然后, 基于
分析和综合, 对人一 城市环境关系提出一 种富有生态意义的、 较系统的解释。 这
种多场所分析 (multiplace analysis)(Bonnes, 1990 、 1995) 有助于把社会学、 地
理学、 心理学和生态学等学科各行其是的相关研究领域综合成系统研究, 或者至
少提供了 一种可能和尝试。 配瞻
g

滩十撇
萍T习漳含焘 嚣汜沺况滩
广·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 一一一勹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I I
— -
L」
I I

丿 `: ]
I l
刺激范围 的
客观物质环境 牍彗 内

可能的后效和/或
积累的效应
个人差异(如适应水平) 处于最优刺激范围外的
L_ 情景差异(如停留时间、 环境知觉(刺激过度、行
控制感) 为受约束应激物过多、
社会环境(如吸引) 资源设施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的后效和/或

l
积累的效应(如精
神病 、 习得性失助、
绩效降低)

l ....1

图 10-2 城市生活对行为影响的概念化模型
(J. D. Fisher et al., 1984)
第二节 城市环境影晌的研究例证

第二节 城市环境影响的研究例证

国外运用三类方法研究城市环境对居民的影响:
(1)单一变量法。 分别研究城市中出现的每 一 种应激物, 如噪声、 污染等对
居民行为的影响, 由此综合成城市生活的片断。 这类研究通常在实际场所进行,
其中的应激物任其自然变化, 而不是按照研究者的愿望加以控制。 例如, 为了探
讨噪声对精神疾病发病率的影响, 可选择两条离开噪声源(如工厂)远近不同的
街道, 比较两地居民的生理和心理状况。
(2)把多种城市应激物的影响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 一
般在某 一 方面对城
市地区(指明显包含所有城市应激物的地区, 下同)与非城市地区(指小城镇或
村镇地区, 下同)进行比较。 例如, 比较城市与村镇环境中的亲社会行为, 借以
评价城市生活如何影响居民帮助他人的自觉程度。 这 一 方法虽能从整体上理解城
市在某 一 方面的影响, 但却较难鉴别产生影响的具体原因。
(3)第三种方法是近年兴起的多场所分析法, 提倡从总体上把握城市环境对
居民活动、 认知和体验的影响。
由于国内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因而以下的例证多半引自国外的研究, 虽
然有的时间较早, 但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 应激与应对行为
城市中的潜在物质应激物比小城镇更为普遍。 例如, 噪声级往往随社区大小
增加而增加;有的城市市区公寓, 其最安静时刻竟比小城镇住宅区的最喧闹时刻
还要闹(EPA, 1972)。 此外,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 环境污染也更加严重。 据
调查, 在纽约, 吸入的一 口空气中包含有7万个灰尘和污物微粒, 生活一天相当
于抽了38支香烟 (Rotton, 1978)。 在气候方面, 城市下垫面(即构成城市的绿
地、 水体、 道路、广场和建筑物等实体的表面)与人工热源排放、 污染加剧等因
“ ”
素共同作用, 改变了城市局部环流和热量收支, 使城市的 热岛效应 逐渐突
出。 即使在中国, 也出现了城市市区平均温度明显高千郊区的现象, 如北京和上
° °
海中心区白天的平均气温高出郊区2~3 C, 夜晚无风时可达6~8 C。 其次, 由
于空气污染严重、 建筑密度较高和市区日照较少, 城市的风雨天气也相对较多。
“ "
在生活和社会方面, 居民更多地受到所谓 额外要求和不便 的困扰, 例如上下
班挤车费时费力、 与官僚主义打交道煞费口舌等。 同时, 城市中的拥挤和犯罪也
比村镇地区严重得多。 此外, 城市的生活节奏更快。 例如, 据研究, 城市居民的
步行速率随城市人口增多而增快, 呈现线性函数关系(表10-1)。 这类自然、 人
工、 社会和生活因素有时都会引起应激。 通常, 受到应激物危害最为严重的是低
层的贫困平民。 他们一 般教育较差, 并受到社会歧视, 却又生活在城市污染最为
严重的地区, 往往暴露于物质、 自然、 社会和生活应激物的交叉火力之下。

,",
城市背景应激物中, 与社会有关的部分称为社会应激物, 可再分为社会公共
应激物和社会个人应激物。 前者与公众有关, 如人们在城市公共生活中必须面对
的乞丐、 流民和贫民窟现象;后者与个人有关, 如个人所体验到 的 社 会 人 际 关
第十章 城市环境的影晌及其对策

不同规模城市中的步行速度(Bornstein, 1979) 表10-1

国家 城镇/城市 人口 观察到的速度(m/s) 国家 城镇/城市 人口 观察到的速度(m/s)

爱尔兰 哥尔威 29375 l. 2 5 苏格兰 印威内斯 53179 1. 43

科麦立克 57161 1. 27 爱丁堡 470085 1. 51

都柏林 679748 l. 56 美国 西雅图 503000 1. 46

系。 有例证表明, 城市居民确实体验到了上述应激物的影响。 一项调查(Franck


et al., 1974) 以两组新迁入大城市和小城镇的学生为样本, 进行对比研究。 新
迁入大城市的学生报告, 与原居住地相比, 在大城市中体验到更多的紧张;而新
迁入小城镇的学生其体验正好相反。 总的说来, 对千污染、 噪声、 拥挤等物质应
激物, 新迁入城市的居民所 报告的受害程度远比村镇居民严重。 对千社会公共应
激物, 新迁入城市者体验强烈, 而新迁入村镇者则抱怨当地缺乏文化的多样性。
对于社会个人应激物, 两群人的反映并无显著差异。 还有研究认为, 上述因地而
异的、 对应激物的体验主要取决于迁入者的 适应水平, 可以用居民原来居住的城
镇规模作为衡量标准(Wohlwill et al., 1973)。 与来自较小城镇的居民相比, 在
安全、 犯罪和拥挤方面, 来自较大城镇的居民对当地的评价相对较好。 此外, 其
他方面的个人差异, 包括在城市中的居住时间、 个人对刺激的要求, 以及社会经
济地位等, 也会影响城市居民对应激物的知觉。
由于城市生活的应激比村镇更为严重, 因而城市居民往往会主动采取应对策
略。 新迁入城市的居民, 其认知模式往往比新迁人村镇者更有计划, 也更加审
慎。 例如, 美国一 项研究发现, 新迁入城市的居民中, 有67%报告, 自迁入城
市后, 他们的行为目的更明确, 也更谨慎从事;而新迁入村镇的居民中, 有
73%报告, 他们的行为不那么审慎。 研究还发现, 居住一年之后, 为了对新的场
所作出 适应, 新迁入城市的居民所采取的对策明显多千新迁入村镇者。 这些对策
包括: 提高警觉性、 抑制恐惧感和增加安全防范措施。 国内也有不少这方面的生
动实例。 例如, 对于各种城市应激物, 有的居民已开始拿起法律或投诉武器:广
“ “
州居民抗议市区寺庙中木鱼和钟鼓的烦扰;武汉居民把 还建 住宅不还日照的
“ ”
开发商告上法庭;上海居民对造成 光污染 的公司进行起诉……有的则采取防
范措施:戴着口罩游西安;预备床板当渡船;在沙尘天气中减少外出, 或者裹得
“ “
严严实实, 用老百姓的话说 像灰耗子一样 紧走慢跑……如果这些应对策略在
消除威胁方面取得成功, 居民就能产生适应, 并能防止这些应激物产生长期的后

果, 否则, 可能就要付出 长期的代价, 或是造成身心损害, 或是造成 习得性失
“ “ ”
助 , 即由不满演变为无助和无奈, 只能以 满城尽带黄金甲 一类短信搞笑和

自慰。 可惜的是, 对这类深刻的环境 行为现象, 还停留在感性描述阶段, 缺乏
足够的研究资料予以佐证。
二、 亲和与亲社会行为
城市中的亲和行为(affiliative behavior)主要体现在与陌生人、 亲戚和朋友



的接触上。 城市生活有可能导致居民减少对陌生人的亲和行为。 这可以用 强化

理论 加以解释, 即以往的城市生活经历和体验, 如对犯罪体验较深, 会加强人
第二节 城市环境影响的研究例证

们对陌生人的警觉性。 有人在费城观察居民与陌生人接触的情况(Newman &


McCauley, 1977), 发现费城中心区的居民与注视他们的陌生人目光接触较少,
而郊区居民目光接触较多, 至千农村则极为常见(表10-2)。 当陌牛人乘城市和
农村居民不备为其照相时,城市居民面部表情显得不太友好和不大情愿,同时也
比村镇居民更为紧张(Krupat, 1982)。 还有人报告(Milgram, 1977), 当让 一
些大学生在街道上与陌生人(城市居民)接触,并友好地伸出手去试图与对方握
手时, 大城市中只有38.5%的城市居民作出友好的回报, 而 小城镇中这 一 比例
高达66%。 在接触亲朋方面城乡居民没有什么差别。

与男女助试人目光接触的过路人的百分数 表10-2

伯克斯堡 巴林摩尔 费 城
助试人性别
邮局 百货商店 邮局 百货商店 邮局 百货商店

男 80 82 45 50 15 18

女 75 73 40 45 12 10

" ”
城市中亲和行为的减少, 导致产生了 熟悉的陌生人 (familiar strangers)
这一 日常社会现象。 米尔格拉姆及其学生发现(Milgram et al., 1977), 许多城
市居民在城市生活中常常遇到一些人, 长期以来多次见到, 却从不与之接触, 可
" "
称之为 熟悉的陌生人 。 他们调查持月票去纽约的上班者, 发现平均每人能识
别出4个熟悉的陌生人, 即曾见过面却从未在车站与之说话的过路人。 城市居民
自我报告说, 他们常常想起这些陌生人, 并猜想其生活状况。 还有证据表明,与
其他普通陌生人相比,城市居民更愿意在需要时帮助这些熟悉的陌生人。 米尔格
拉姆认为, 这是城市信息超载造成的结果。 有意思的是,离开日常相互见到的地
点越远, 如在国外旅行时遇见,越有可能与熟悉的陌生人相互接触和交谈。 这类
“ ”
情况也许只能用 独在异乡为异客 来解释。
社会学家把城市居民乐千助人方面的表现称为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
ior)。 研究者一致认为,在乐于助人方面,城市和小城镇存在有明显 差别。 当一
个儿童声称迷路时,与纽约相比, 他在小城镇中更可能得到帮助。 当个人需要进
入私宅借用电话时,在小城镇中的许可率比大城市要高。 还有例证表明, 当有人
高喊求助时,在大城市中听到喊声的人75%闻声关门, 而 小城镇中75%闻声开
门,从而进 一 步证实了城市居民试图避免与陌生人接触的结论。 一些人用超载理
论解释这些现象,认为城市以刺激水平较高为特征, 结果使过路人较少注意到他
人需要帮助(Korte, 1980) 。 还有人强调,与小城镇相比,城市中居民更多, 周
围要求帮助的人也更多, 两者都可能 减少居民帮助他人的责任感。 一般认为, 不
是城市和城镇差别本身,而是城市中的刺激水平;不是城市大小本身, 而是城市
中步行者的密度;不是城市区域本身, 而是区域中的犯罪率影响了城市居民的助
人行为。 在邻里关系方面, 近年的研究(Mieszkowskiet al., 1991) 也证实: 高

,崎
收入与低收入邻里单位之间的实际距离随城市增大而增大, 由千更多地依靠车辆
交通, 城市增大在总体上减少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接触。 l
第十章 城市环境的影晌及其对策

三、犯罪、犯罪率与恐惧感
城市犯罪曾给西方居民造成财产和身心方面的严重损害。 据美国司法部调
查,1980年有30%的美国家庭遭到各种犯罪活动的侵扰;在英国,1981年内政
部发布的犯罪案件统计报告表明,年 犯罪率增加了10%;法国自1963~1981
年, 每年各种犯罪案件的总数增加了260%。
环境心理学重点研究城市犯罪所产生的心理影响, 以及基千行为的安全防卫
对策。 有证据表明, 城市的犯罪情况远比小城镇严重, 区域大小对犯罪率有重要
影响(表10-3)。1981年 美国盖洛普民意测验显示, 在 过去12个月中, 至少有
28%的城市中心区居民曾受到犯罪活动的侵害。 同时, 城市居民还把 安全及防止
犯罪列为邻里单位的首要问题。 在 一些城市中, 犯罪也是 引起居民迁移的主要原
因。 美国曾流行过 一 个关于犯罪的幽默故事, 充分说明 城市犯罪问题的严重性。

故事说, 在纽约昆士区的一条公路旁, 位驾车者正在修理自己汽车上的一只漏

气轮胎, 忽然看到自己汽车的发动机罩被掀开, 个陌生 人正在搬走汽车的电
一 "
池, 他对此大吃 惊。“放心好 了, 老兄 窃贼对驾车者说, “你可以偷到轮胎,

我所要的 切只是电池。”——窃贼竟把驾车者也当成了自己的同伙。

不同大小区域中的犯罪率(引自 Uniform Crime Report, 1979) 表10-3

区域大小(人数) 10 万居民中重罪发生次数 10 万居民中轻罪发生次数

>1,000,000 1,433.7 6,498.2

500,000-999,000 1,104.0 7,585.1

250,000~499,999 1,082. 5 7,923.0

100,000~249,999 701.5 7,125.2

50,000~99,999 525.5 6,135.4

25,000~49,999 420. 1 5,543.2

10,000~24,999 315.3 4,674.4

<10,000 278.6 4,225.3

郊区 355.5 4,477.4

乡村 194.0 2,076.1

除了前述超载、 应激、 行为约束和人 员 过剩理论外, 还可用其他一些观点解



释为什么城市犯罪比较严重。 种解释认为, 当人们 认为自己是一群人中的匿名
成员时, 就会放松对自 身反社会行为的抑制, 以为自己不可能被认出并受到惩
罚。 在这种情境中, 人们自以为犯罪付出的代价较小, 因而发生犯罪的可能性更
大。 另 一种解释认为, 城市中恰好有更多的人, 有更多的财物可偷, 有更多的偷
窃渠道, 这一切都使偷窃从小城镇转向城市。
城市中犯罪率较高会引发 一 系列应激反应, 如烦恼、 怕受伤害、 担心财产损
失和产生失控感等。 如果犯罪的威胁长期存在, 就可能 导致非常消极的影响, 如
神经障碍、 习得性失助等。 最后, 由于担心在犯罪事件中受害, 还会导致居民限
制自己 的活动时间, 并大量减少户 外 活动, 也会影 响妇女的日常活动路线
归 (C. Keane, 1998), 甚至使一些老年 人完全足不出户。 结果, 户外环境的冷清越
第二节 城市环境影晌的研究例证

发助长了犯罪的猖獗, 也进一步加剧了居民的恐惧感。
对犯罪的恐惧受到环境和个人因素的双重影响。 环境方面, 物质环境恶劣和
社会环境中的不文明行为泛滥(如破坏公物、 乱涂乱写、 乱丢垃圾等)都会给人
以社会秩序已遭破坏的提示, 从而加重人对犯罪的恐惧。 良好的环境设计有助千
加强居民间的相互交往和支持, 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对犯罪的恐惧, 尤其能消除
老年人因恐惧犯罪而引起的应激。 社会学家建议, 老年人应居住在同类聚 居
(homogeneous) 的生活环境, 如退休者社区, 以便更好地共享社会的支持系统,
并加强内聚力。 此外, 如果居住地与犯罪高发地区越接近, 居民就越发担心自己
会受到犯罪的危害。 在个人因素方面, 城市中某些类型的人, 如低收入居民、 女
性、 有色人种和老年人, 由于所属群体的受害率较高, 或者防卫能力较差, 往往
比其他人更害怕犯罪。
“ ”
对 恐惧感 的研究已扩大到具体的物质环境, 即什么样的物质组成元素最
易使人产生对犯罪(实际上犯罪尚未发生)的恐惧感。 研究证明, 街道照明会减
少人们对犯罪的恐惧, 而罪犯则偏爱有利千隐藏的场所。 相应地, 人们走过下列
地段 时最感不安:黑暗处、 有凹入形小空间、 有较高和较浓密的灌木丛、 道路的
急转弯处、 其他有可能隐藏罪犯而又难以觉察的地方。 沃尔 (Warr, 1990) 把这
些地方称为盲点 (blind) , 实际情境中这类盲点还有:敞开的大门的背后、 未上
锁的衣橱的内部、 突出门廊的背光部……据报道, 厦门老市区有一条连通两条商
业街的小巷, 因曲折、 幽深、 灯光昏暗, 经常发生抢劫案件, 派出所曾多次伏

击, 但收效甚微。 后来, 位毕业于公安大学刑侦专业的片警经现场勘察后加强
了路灯照明。 结果, 穿行小巷的行人增多, 犯罪分子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美国的费雪和纳泽等 (BS. Fisher & Jack L. Nasar, 1992) 研究了场地特点
对犯罪恐惧感的影响。 研究现场戏剧性地选在俄亥俄州立大学的韦克斯纳视觉艺
术中心。 理由是:视觉艺术中心及其周围环境具备影响恐惧感的多种因素, ”这

样的结合难得找到 ;同时, 该中心及其周围系新开发地段, 过去没有犯罪历史。
实际上, 这座由著名建筑师彼得·艾森曼 (Peter Eisenman) 设计的获奖作品几
乎完全没有考虑人的需要, 包括安全的需要, 公众把 它看做不安全的场所, 并评
“ “
价它为 使人难受、 不快和不可接近的 , 这也许是选择它作为研究对象的潜在
理由。
在研究中, 艺术中心及其周围的两个地段被评价为安全最差的地方(图 10-
3)。 从图中可以看出, 其中(b)的特点是: 空间较封闭、 缺乏开敞视野、 有较
高的花池和灌木、 或者黑暗处较多, 庇护性很高;(a)正是彼得·艾森曼的得
意之笔 一一 充满构架、 半室内半室外的通道, 同样缺乏开敞视野, 庇护性也较
高。 调研和现场访谈表明, 这类有利千罪犯隐藏(庇护性高), 并且开敞视野受
阻的地方确实引起了过路行人的恐惧感, 以致行人傍晚往往避而远之。 同时, 在
逃离的可能性较低时, 对犯罪的恐惧感也会随之增加。

纳泽等 (Jack L. Nasar &KM. Jones, 1997) 还研究了 对景观的恐惧和应

O 见2005年3月21日《人民法院报》文章, 作者黄鸣鹤 。 衄
第十章 城市环境的影晌及其对策

(a)

(b)

图10-3
(B. Fisher&. J. Nasar, 1992, 原图不清, 作者重绘)
(a)开敞视野小, 庇护性较高, 不安全,(b)开敞视野小, 庇护性高, 最不安全


激 问题。 结果揭示, 具有隐藏场所和暗处的 景观(concealment), 如黑暗、 较
高和浓密的灌木丛, 最使女性被试者感到恐惧和应激, 陷阱 式(entrapment)景
观次之。 前者可供潜在的攻击者隐藏、 并且使行人难以观察清楚;后者如道路急
转弯处、 死胡同、 较封闭场所等, 它们使行人感到有陷阱、 或者感到受到攻击时
逃离可能性较小。
新近的研究进 一 步分析了物质元素的影响。 在德国波鸿(氐chum)的鲁尔
(Ruhr)大学, 研究者采用准实验(quasi-experiment)方法, 研究了城市公共空间
的物质特点对恐惧感的影响(A. Blobaum&. M Hunecke, 2005)0。 自变量包括可
隐藏和黑暗的场所、 陷阱式场所、 照明、 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女子气质和男子气

246 0 国外大学与城市区域和街道连成一片, 其间井无围墙 .


第二节 城市环境影晌的研究例证

概)。 参与实验的被试者122 人, 其中男53 人、 女69 人, 年龄从18~32岁不等,


事先并不知道研究的背景。 实验在冬季黄昏校园亮灯以后进行, 要求被试者逐个从
同一地点出发, 在校园中闲逛, 但必须经过预定的8个具体场所(经过的先后次序
不限), 然后回答一份与8个场所有关的标准化问卷。 对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后
“ “
发现:陷阱式场所的影响最大, 超过 性别因素, 而且与 可隐藏和黑暗的场所 高
" "
度相关, 因为后者很可能包含行人难以预料的 陷阱 。 研究建议, 城市公共空间
中, 物质元素的设计应减少对正常行人的行为限制, 即应提供逃避的可能性。 上述
研究资料可供校园规划、 景观设计和治安管理等方面参考。
四、 绩效和键康
对城市和村镇居民的绩效(performance)很少进行对比研究, 但许多单独
变量的研究认为, 城市中普遍存在的各种应激物降低了居民的绩效。 如噪声会影
响儿童在教室和公寓中的学习效果, 污染会影响工作效率和成绩。 在洛杉矶进行

项调查发现, 空气污染指数与汽车事故次数相关, 原因可能在千污染降低了心
“ “
理效率和警觉程度。 其次, 城市中的热、 拥挤以及 额外的要求和不便 , 都会
对绩效造成不利影响。 有人在纽约曼哈顿的一家百货商店进行过实验, 比较了社
会高密度(物质空间大小不变, 使用该空间的人数改变)和社会低密度两种条件
下店员的绩效。 结果发现, 两种条件对商品知识记忆的影响基本相同, 但高密度
条件会影响店员对该场所次要细节的记忆。 研究者通过现场研究发现, 提前告诉
“ "
店员高密度可能引起的后果, 即所谓 提供控制手段 , 可改善上述情况。
城市和村镇居民在健康状况方面的差别, 并不如流行观念所认为的那么大,
要视特定的疾病而定。 例如, 在纽约, 与城市应激有关的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仅比
美国全国略高, 而关节炎和风湿病的发病率则低于全国村镇。 另 一 方面, 在城市
区域中, 结核病、 肺气肿、 支气管炎以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更高(Wein­
stein, 1980), 而 且当时城市中的肺癌发病率也为村镇地区的两倍。 总的看来,
城市与病理学之间并不存在固有的联系, 许多问题有待进一 步进行研究。
心理卫生方面的情况也比较复杂。 据自我报告, 城市和村镇居民对当前生活
的满意程度存在差别, 对今后生活的乐观程度也有所不同。 城市居民对其生活状
况越来越感到不快, 居民之间的相互信任程度也比村镇低得多。 这些差别是否也
反映在精神病发病率方面, 尚无定论。 研究者比较了城市和村镇居民在心理卫生
方面的17项问题, 其中9项城乡并无多大差别, 根据其中的3项, 发现较大的
“ ”
城市存在 一 些与 人格 有关的问题, 但对另外5项的考察表明, 在小社区中这
些人格问题更为常见。 据研究, 城市居民中发生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较村镇小,
而患神经官能症、 人格障碍的可能性更大;同时, 由神经错乱综合征导致的酗酒
和吸毒更加普遍;至千某些精神疾病, 如精神变态则在村镇区域更加普遍。
以上研究例证表明, 城市应激物单独或联合作用, 对城市居民身心产生了 一
些消极影响。 在发展中国家, 存在的问题可能更为严重, 同样需要认真进行
研究。

急"
五、 城市环境的积极影晌
环境心理学的先驱者之 一 普洛尚斯基早就注意到城市的积极影响(Proshan-
第十章 城市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

sky, 1976)。 他认为, 城市环境中丰富的组成元素为那些相对多才多艺的居民提


供了机会, 使之能适应各种新的情境, 并发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且, 根据密度一 强
度理论, 城市的高密度有时会强化积极的体验, 因此可以预言, 在高密度的影响
下, 城市居民会比农村居民更热心千某些公共活动, 如参加大游行和广场舞会
等。 此外, 城市环境还有助千亚文化圈的形成, 起着加强某一 亚文化群体内部人
际关系及其凝聚力的作用(如华裔美国人和意大利裔美国人都形成了自己的社
区)。 实际上, 城市环境对居民还具有积极影响。 这方面研究例证不多, 但肯定
是今后的努力方向。 适应水平理论认为(Geller, 1980), 强烈、 复杂而且(或
者) 新颖的刺激(如城市公共场所和商业中心产生的刺激)所产生的影响因人而
异: 对一 些人, 城市可能提供了最优水平的刺激 他们非生活在城市不可 ; 对
一 -
另 些人, 则可能引起反感和身心疾病 他们非逃离市区不可。 同时, 城市环
境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人们可以(如果有条件的话) 各取所需, 获得自己所偏爱
的最优刺激水平。 例如, 可根据偏爱挑选居住地点和住宅类型、 享受某种公共服

务等。 何况人还具有适应能力, 些人在迁入城市之后会逐渐适应或容忍拥挤和
热闹, 甚至还会偏爱这些刺激。 总体上说, 城市非常适合进行某类活动, 如公共
性强烈的花车游行、 公众集会和商业展销, 也非常适合某些人在其中生活;但对
另 一 类活动, 如度假、 疗养和隐居则极不相宜, 当然也非常不适合另一些人在其
中生活。
六、 大城市与小城市的比较
意大利学者博内斯(M. Bonnes)从事多场所分析研究多年, 是 联合国教科
“ ” "
文组织 人与生物圈 研究计划意大利部分的主持人。 她与博纳乌托基于 场所
“ “ “
心理学 , 完成了 城市环境的多场所分析 : 一
个大城市和 一 个小城市的比较
这 一 课题, 为我们提供了 一 种 与众不 同 的视角(M. Bonaiuto &. M. Bonnes,
1996)。
(一 )研究目的
博内斯认为, 城市, 尤其是意大利城市, 本身就是 一 个内在有组织的场所,
" ”
它可再分为若干 次场所 (subplace), 或称城市场所(以下简称场所), 包括
邻里单位、 城市中心和城市周边地区三类。 根据场所理论, 人的活动是场所的主
要组成成分之一 , 居民在不同场所中的活动互相关联, 从而形成 一 种多场所活动
系统。 研究的主要目的在千, 比较大城市(罗马) 和小城市(莱切) 居民城市活
“ ”
动类型的异同, 包括了解以 多场所系统 为特征的城市体验的组成规律, 以及
居民活动与其社会人口学变量(如年龄、 性别、 教育水平、 社会经济地位等) 的
关系, 并据此探讨大城市与小城市在场所特征方面 的差异。
(二)研究样本和方法
罗马人口略少于 400万, 莱切人口不到10万, 被试者样本数罗马为434人,
莱切为120人。 被试者均生活在邻里单位之中 , 位于从城市中心到周边地区的中
途。 选择被试者时考虑了性别、 年龄、 经济差异和居住年限, 但莱切的被试者经

" 济地位均为中 等, 10年以上居住年限的罗马占62%, 莱切占90%。 调研采用个


别访谈和问卷方式, 要求被试者回答表中所列出的问题, 即从事每一种活动(活
第二节 城市环境影晌的研究例证

“ ” “ “
动类型预先调研确定)的经常程度, 从 从不 到 经常 , 形成四点量表。 莱
切的居民还要回答其他一 些问题, 以便了解他们对同一类城市场所的态度。
研究分三步进行。 首先将两个城市和三类场所分开考虑, 分别统计和列出两
市邻里单位、 城市中心和城市周边地区三类场所中各种活动的经常程度, 经主成
分分析后分别得出其主要活动类型(即场内维度), 再对两市进行比较, 称为场
内 (intraplace) 分析。 然后, 将三类场所中的活动综合起来得出其主要活动类
型(即场际维度), 再对两市进行比较, 称为场际 (interplace) 分析。 然后, 按
照居民的社会人口学变量以及居住年限, 把两市居民分别分 成若干组(群体),
并把场内分析和场际分析的结果与居民的社会人口学变量关联起来, 进而对两个
城市进行综合性的比较。
(三)比较与讨论
1. 两个城市的共同点
两市具有类似的总体活动模式, 即居民使用不同的城市场所从事各种活动,
“ ”
以场内活动和场际活动把自己与不同的场所联系起来, 以这种 多场所系统 的
方式构成其城市日常活动系统, 并基千这些具体和特定的活动系统对城市进行认
知和体验。 两市居民与场所的关系其结构非常类似:即场内分析和场际分析分别
得出的四个维度中, 第 一 维度相当类似, 都涉及到对邻里单位和城市中心的大
置、 多种的使用, 是相当稳定的城市维度, 与城市大小无关。 分析表明, 家居环
境 (home environment) 对居民起着双重作用:作为封闭的场所, 将居民与周围
城市环境分隔开来;作为对同类环境开放的场所, 对居民的社会化和社交来往起
着中介作用。 包括家居环境在内的邻里单位, 在组织居民的城市活动系统方面显
得最为重要, 在邻里单位中所从事的各种活动, 对居民使用城市中心和周边地区
的方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无论大城市还是小城市, 都有三个场际维度具有整合
的倾向: 即在活动方面把邻里单位与城市另 一 场所(市中心或周边地区)结合成
整体。 此外, 城市中心在两市居民的活动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对城市中心和周边
地区的使用也相当类似。
居民的城市体验可看作居民社会人口学变量的函数。 两市的居民大多数在三
个城市场所中的两个进行活动。 在大城市罗马, 有两个群体的活动完全局限于单

场所, 分别为55岁以上、 活动完全局限于邻里单位的贫穷老人, 以及18~24
岁、 受过一 般教育、 活动局限千市中心的年轻人。 在小城市莱切, 也存在类似情
况, 分别为55~65岁、 长期居住、 活动几乎完全局限千邻里单位的老年男性,
以及受过一 般教育、 短期居住、 活动几乎完全局限千邻里单位和家中的女性。 此
外, 还各有 一 个群体在所有三个场所都具有活动能力:在罗马为好活动、 社交活
跃的成年男性, 在莱切为35~54岁、 好活动、 有工作的中年人。
2. 两个城市的差异
两市邻里单位中的活动差别较大:在小城市, 邻里单位的使用与家居环境结
合得更好, 使用也更多样, 邻里单位中的社会化过程和直接的社交来往显得更多
样和更重要。 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在两个城市中尤其不同:在大城市, 他们完全隔
绝和局限在家里;而在小城市, 老年人更多地走出家居环境, 他们在邻里单位中 伽翰
第十章 城市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

的生活因社交来往而显得丰富, 而且仍继续与城市中心保持相当程度的接触。 两
市的部分年轻人也存在差异: 在大城市, 年轻人试图摆脱居住场所, 其活动局限
于城市中心;在小城市, 尽管年轻人偏爱城市中心, 但仍能保待与其他城市场所
的联系。 两相比较, 动态的玫瑰色与静止的银灰色形成强烈的反差: 在为大城市
游荡青少年深感忧虑的同时, 也对大城市中孤独的老年人深表同情。在老龄化社
会到来之际, 这尤其发人深省。
3. 结论和讨论
总之, 这 一 研究表明: 居民通过与活动有关的多场所系统构成其城市的认知
和体验;居住场所(家居与邻里单位)与城市中心存在较高的关联性 ; 居民的社
会人口学变董影响其城市认知和体验的特点。 与大城市相比, 小城市的居民具有
整体性更强的城市体验;人际之间的关联程度更高, 在邻里单位中尤其如此 ; 城
市场所中的各种活动的隔绝和局限也相对较少。 由此可见, 在大城市的规划和建
设中, 不仅应继续保持大城市的魅力, 而且应同时积极改善邻里单位、 城市组团
和次中心的设计、 建设和管理, 这对于加强居民的城市体验的整体性、 提高居民
的生活质量, 改善老人的生活境遇, 有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肯定了历来的结论: 人际与社会交往的程度 一 般随城市增大而减小。 多
场所分析基千生态学、 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 有助于更宏观和更深入

图10-4 湘西凤凰古城一角 一一 连外出洗衣也有家犬相伴


250 (学生作业 一一 陈小虎摄)
第三节 基千行为的城市环境问题对策

地理解人与城市环境的关系。
在人际关系和凝聚力方面, 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差别早已为生活经验所证实,

也为作家的慧眼所明辨: 在小城市 人们今天不见明天见, 低头不见抬头见, 都
是面熟的, 相识的 一
路走过去, 几乎要 不断地点头招呼, 倒别有 一 番亲切和温

暖',o, “平平淡淡才是真 的小城氛围令人倍感亲切和随和(图 10-4) 。 而大城
市却大相径庭: “地上的人群就像天上的星星那样拥挤, 天上的星星就像地上的

人群那样疏远 , 在混凝土森林中除了刺激, 还是刺激(图 10-5) 。

图10-5 纽约曼哈顿街景
(学生作业 — —
陈志军摄)

第三节 基于行为的城市环境问题对策

一、 重视社会因素
(一 )社会网络的作用
研究者认为, 居民在对城市环境作出应对时, 社会网络 (social networks)
起着重要的作用。 居住地点接近的群体, 通过某些媒介会形成一 种相互关心、 依
靠和支持的网络。 所谓媒介, 狭义方面包括血缘、 姻亲、 朋友和邻里,广义方面
涵盖社会交往、 社会认同和文化认同, 如社交、 经济利益、 政治派别、 宗教、 种
姓和语言文字等。 强有力的社会网络有益于居民身心健康、 使之能更好地应对城
市应激。 同时, 能对越轨行为施加压力, 避免滋生城市衰败和行为堕落现象, 还
能对环境进行有效的监视, 控制陌生人的侵扰, 从而对环境的安全防卫和维护起
到积极的作用。 在某些情况下, 例如种族宗教相同、 社会经济地位类似、 居民对
生活条件比较满意时, 还有可能形成普遍和牢固的睦邻关系, 构成富有生命力和

O 见: 王安忆. 本次列车终点. 上海文学, 1981 (10)。 251


第十章 城市环境的影晌及其对策

建设性的社会环境。 其结果, 加强了群体的社会内聚力。 物质环境(如社区的规


划和设计等)应促进、 而不是抑制社会网络的形成和巩固。
(二)研究例证: 理解旧城居民的生活
社会因素对旧城居民的生活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印度吉吉拉特大学地理系
的德赛(A. Desai, 198 5)研究了印度阿默达巴德市(Ahmedabad) 旧城居民对
自身所处环境的评价, 试图借以理解旧城居民的行为。
阿默达巴德位千印度西海岸的平原上, 建城千公元1411年, 近代逐渐发展
为工业城市, 人口16 0万(1971年), 被称为印度的曼彻斯特。 旧城(图10-6)
位千市区核心, 面积约5.51km 2 , 仅占全市市区面积的5. 9 2%, 但却居住着48
万人口, 占全市人口的30%。 旧城城墙现已毁坏, 但城门遗址犹存。 城内共分
为13个居住区(称为ward), 由大约5 00个呈封闭口袋状的微型邻里单位(称
为pol)组成。 每个pol都有面临主要道路的大门, 内部有狭窄的巷道和小巷,
中 间设有开敞的公共空间, 可作为pol的 中心。 住宅 一 般 一 二层, 沿巷道布置,

g
一栋挨 一 栋, 屋顶连屋顶, 其间不留空隙。
:丫 ,

丁 、`4 .J5


N 十

飞鸟I
.J

. •g
,

,j'
/�

I





-旧城边界
雪 古老村庄

图10-6 印度阿默达巴德市旧城平面示意(1981年)
(A. Desai, 1985, 本书作者重绘, 有改动)

交通拥塞、 人口拥挤、 住房紧张、 空气污染、 蚊蝇孽生构成了旧城物质生活


的主要层面, 一
些居民为了追求更为宽敞和卫生的环境, 先后迁出旧城。 为了了
解居民如何看待如此恶劣的生活条件, 进行了广泛的随机抽样, 调查旧城居民
2200人, 迁出居民 24 0人, 还让调查者也对各个居住区的物质环境质董进行评
价, 然后比较旧城居民、 迁出居民和调查者三者的差别。 令人吃惊的是, 与调查
者(表10-4) 和迁出者相比, 仍然居住在旧城的居民倾向于过高评价自己所处
蠲2 的环境(图10-7)。 其中, 55%认为其生活环 境清洁, 77%认为空气质量良
第三节 基千行为的城市环境问题对策

居民和调查者对阿默达巴德旧城环境质量的评价(本书作者编制) 表10-4

项 目 居民的评价 调查者的评价 项 目 居民的评价 调查者的评价

清洁程度 3.51 2.49 总的居住条件 3.88 2.81

噪声水平 2. 70 2. 14 住宅内卫生设施 3.89

交通状况 2.66 2.09 饮用水设施 3. 98

拥挤程度 2. 97 2.26 总的健康状况 4.01

空气质量 3. 76 2. 74 社会环境 4. 99 4. 03

蚊蝇问题 2. 41 3.06 破坏行为 4.05


“ ” “ “
注: 以1分为最低分,5分为最高分, 3分为一般 。 分值高表示倾向于 积极 方面或 很好 , 分值
“ ” “
低表示倾向于 消极 方面或 很差 ”。

N+lk=
m

_ 旧城边界

居住区边界


回匾l
匾圃
评估情况 比值
略微超过l 05-l 13

超过较多114-122
超过很多123~1 31

超过极多 >132
频率

3
4

比值 居民评估/调查者评估

图10-7 旧城居民及调查者对旧城环境质量评估的比较
(A. Desai, 1985, 本书作者重绘, 有省略)

好, 82 %认为总的居住状况较好, 80 %以上认为卫生、 饮用水设施良好。 而实际


上, 只有 40 %的住宅才有饮用水设施和分开的浴厕, 36 %的住户只有一间房。
居民因长期居住千旧城, 可能会产生适应行为, 对许多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敏感程
度降低, 但即使考虑了这些因素加以折减后, 居 民的对旧城环境的评价仍然
过高。
“ ”
另 一 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 居民把当地的籵会环境评价为 很好 。 考察表
明, 旧城具有混合的土地使用、 方便的多种功能, 居 民日常活动(上学、 就医、
娱乐和社交等)十分方便等优点。 同时, 密切的住宅区结构使居民与邻里接触密 缄谑
第十章 城市环境的影晌及其对策

切: 巷道实际已成为住宅的外延部分, 不可避免地当作儿童游戏场、 家务、 工作


和交往场所。 居民生活在 一 个特定的pol之内, 频繁地接触和交往, 久而久之,
便形成有力的相互联系、 支持和帮助, 正是这种社会网络代代相传, 使得社区文
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有趣的是, 许多迁出者尽管对旧城的物质环境表示不满, 但
仍以特定的pol名称来表示自己的身份。 在印度, 宗教和种姓众多, 同一宗教或
种姓的群体往往居住在 一 起, 这更进 一 步加强了社区的内聚力。 德赛强调, 这一
“ ”
切使得地理空间变得更接近千 社会的空间 , 在 pol的形态结构中孕育和培养
了 一 种丰富和倌壮的社会网络。
德赛分析说, 旧城居民喜欢自己所居住的地区, 因为他们世代生长和居住千
" ” “ “
此, 对这 一 场所产生了情感依恋, 强烈的 扎根 和 归属 感使他们喜欢这种
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 这种对社会环境的满意可能会使居民无视物质环境方面的
问题。 或者更确切地说, 在物质方面充满应激、 在社会方面如此复杂的旧城环境
中, 居民尤其需要相互间保持有力的联系, 希望在经济、 医护和对抗侵扰方面相
互支持和帮助。 研究还发现, 越是在宗教、 种姓和职业方面处于少数地位的居民
(多住千小型社区), 越是倾向千过高估计自己所住的社区。
这项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 绝对与相对尺度、 问卷调查与现象观察相结合的
方法, 熔地理学、 心理学、 社会学、 现象学和城市规划于 一 炉, 不仅对居住环境
的维护和建设, 而且对发展中国家的旧城更新也具有参考价值。
二、 旧城更新:研究例证与设计建议
改善城市物质环境的主要对策之 一 , 是实施城市更新(urban renewal)。 ­
些决策人员假定, 生活条件恶劣的居住区与各种社会弊病之间存在某种因果关
系, 于是, 为居民提供更好的 住 宅, 即 实行 更新, 成为解 决城市问 题 的万灵
药方。

城市更新可定义为 为了在环境、 经济和社会三方面维护和改善城市区域,

并使之达到正常状态, 而对环境所作的大量实际改变 (Porteus, 1977 )。 这一
过程必然要大量拆除或改建原有住宅, 对居民进行搬迁。 但遗憾的是, 正如印度
的研究实例所证明的, 许多情况下, 居民并不认为自己所住的地区是贫民窟, 反
倒认为是令人愉快的邻里。 在与房地产开发商的矛盾冲突中, 这些贫民窟的居民
通常是失败者, 他们被迫搬迁, 并往往因此而受到身心损害。 所以, 有必要研究
并理解搬迁居民的行为。
西方国家有不少这方面的实例。 波士顿西区是意大利裔工人阶级聚居区, 研
究者对该区实施更新后的状况进行了调研。 发现居民在搬迁后失去了原有的家和
邻里, 失去了与熟悉邻居的日常接触, 造成居民生活的巨大变动。 结果搅乱了生
活常规, 破坏了个人和家庭的社会关系, 损害了对环境的控制和对未来的期望。
这 一切尤其使那些怀念旧时生活的人感到不满和沮丧。 这些人中有73%自我报
告, 在搬迁后表现出短期的消极反应, 包括呕吐、 恶心、 精神抑郁、 肠功能紊乱
和阵发性哭泣。 大约有20%的居民在搬迁后两年仍感到沮丧和消沉。 环境认知
和体验, 即居民对以前邻里单位的认知和情感依恋在其中起着中介作用-对以
蠲 前的邻里单位越熟悉并且感情越深厚, 这类消极反应可能越强烈。
第三节 基千行为的城市环境问题对策

搬迁时也可选择迁入公共住宅区。 这些为低收入居民建造的低租金住宅, 虽
然提供了比原有贫民窟好得多的物质设施, 但这些设施不久却多半为居民所破坏
(Argrist, 1974) 。 1954 年在美国圣路易斯市中心区建成的普鲁伊特— 艾格尔住
宅区是这方面的典型。 这一住宅区占地 57 英亩(约合 23hm2 ) , 由 43 栋 11 层住
宅组成, 共有 2762 套公寓住房, 住有 12000 余搬迁居民。 该住宅由著名建筑师
雅马萨基 (Minoru Yamasaki) 设计, 曾获得《建筑论坛》等杂志的赞扬, 认为
“ “ “ "
它是 马赛公寓观点的发展 , 是 美国住宅设计中的范例 。 由千带有 一 种创牌
子的广告性质, 设计很有特点: 电梯跳层停靠于四、 七、 十层, 以便节约造价;
“ ”
室内设有宽敞的走廊供人们交往, 希望成为 既接近又安全的游戏场 ;墙面瓷
砖易于清洁以便擦掉涂污;灯具既不引人注意又不易损坏;电梯和暖气还特地考
虑了防破坏措施。
但几年以后, 住宅区却 一 片混乱: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儿童游戏场的碎玻璃、
破罐头和废弃的小汽车;一 些建筑窗户破碎, 另一些则被木板封死;楼内可闻到
尿和垃圾的恶臭;卫生和电气设备已从室内拆走, 电梯失修, 粪便外溢, 表明电
梯间已被当做厕所;住宅的上面几层则已完全废弃。 居民会告诉你, 住宅区内帮
派盛行、 破坏抢劫常见, 在区内没有朋友, 有困难无人相助。 这些状况延续了几
年, 到 1970 年, 43 栋住宅中已有 21 栋废弃不用。 最后, 挽之无术, 在 一 再耗
资改建后, 于居民的欢呼声中全部炸毁(图 10-8) 。

图 10-8 普鲁伊特一 艾格尔住宅区的炸毁

普鲁伊特一 艾格尔的悲剧令人深思, 其原因成为多学科的探讨课题。 扬西


(Yancey, 1972) 认为, 在下层阶级聚居的邻里单位中, 社会网络起着重要的作
用。 非正规的空间, 如贫民窟的户外街道、 低层经济住宅门前、 狭窄巷道的交叉
路口和杂货店前的空地尤其为下层居民所偏爱, 因为他们可以在其中自由地聚集

和交往。 然而, 在新住宅区内, 几乎不存在鼓励居民进行聚集和交往的 社会向

心空间 或其他半私密空间, 因而无法促使居民形成某种社会秩序和网络。 扬西
还特别指出, 双亲不仅无法照顾外出的孩子, 而且住宅中还有许多可供儿童藏身
的角落, 或者易使儿童受到故意伤害和攻击的地方, 后者几乎成为青少年帮派从 255
第十章 城市环境的影晌及其对策

事违法活动的庇护所。
另一种观点认为, 建筑物中的一些所谓特色, 如防破坏的灯具和暖气片以及
“ ” “ “ “
防涂污的墙面, 可能向居民传达了 一 种 侮辱 和 恐吓 信息, 使之产生 身
" 一
为下贱 的愤慨, 实际上起到了挑动居民去破坏这些配件的作用。 类似的 种观

点认为, 普鲁伊特 艾格尔的设计有别于其他住宅区, 在规划上又与其他社区隔
" “ “ ” " "
绝, 因此很容易被人认知为 贫穷人的住房 , 低下 和 贫贱 的污名更进 一
步削弱了居民的责任感。
从全局来看, 城市更新是用来解决城市问题的有效手段, 但对被迫搬迁的居
民来说, 付出的代价往往太大。 在传统住宅区中, 邻居间长期相互接触的持续历
史, 构成了邻里单位居民间团结互助、 应对各种困难和应激的凝聚力。 当原有的
邻里单位被拆毁, 居民被迫迁移时, 这种凝聚力也同时遭到了破坏。 为了更好地
进行城市更新, 环境心理学家提出了 一 些建议: 更新前应认真进行社会调查;项
目开发时应提倡公众参与并选择合理的更新方式;规划设计中应保留对居民有意
义的物质元素, 并设置半私密(半公共)的社会交往空间;规划、 设计和管理均
应充分考虑安全防卫的需要。
在国内, 对旧城更新(或称旧城改造或再开发)历来存在两种意见.。 例
如, 对于北京的胡同, 有的人(当然是名人)理直气壮地认为: “满北京城的胡
" "
同都推平了我也不觉得可惜了的 。 另一种呼声则近乎呻吟: … …胡同人踩在胡
` '
同里走时, 可以深深感到自己的 根 , 胡同 人站在胡同的墙边时, 可以深深感
到墙之间空气中的人情…… 他们(老人)在胡同里活着放心、 踏实。 他们时时刻
刻感得到世人对自己的尊重, 知道自己 一 招呼就有人应声, 一
抬头就可以寒喧,

一走过就会被人搀扶。 他们本来可以在胡同里善始善终, 但推土机却过来了 。
类似的情况在全国几乎普遍存在(图10-9), 左右为难的规划设计人员有必要深
入到旧城的居民中去, 全面了解居民各方面的需要。 国外的研究, 尤其是印度的
上述研究值得我们借鉴。
三、 城市区域安全防卫研究
建筑物本身并不是导致犯罪的原因, 但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仍可从物质环境
的规划和设计着手, 为加强城市区域的安全防卫作出自己的贡献。
( 一 )早期的城市区域安全防卫研究
20世纪60年代, 美国建筑师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一
书中明
确地把城市规划与安全防卫联系起来, 认为维护安全是城市居住区和街道的基本
功能之一 。 她提出, 城市居住区的街道应采取适当措施, 如合理提高人口密度、
明确领域分界、 形成对街道的监视等, 以便给城市带来活力和生气, 并加强其安
全防卫。 其后, 库伯 (Cooper, 1974)发现, 居住区和住宅的领域性和监视机制
能有效地加强环境安全。 她在《依斯特山庄》 (Easter Hill Village) 一
书 中提出
了加强安全的物质手段, 成为早年住宅安全防卫设计的指南。
20世纪60年代末, 美国建筑师纽曼 (0. Newman, 1972、1975、1979)研

霹s 。 见1998年5月29日《南方周末》 。
第三节 基千行为的城市环境问题对策

图 10-9 夹缝中求生存 等待着推土机的华南旧城(作者摄, 2004 年)



究了环境的物质方面如何影响居民对居住环境的安全控制, 提出了 能防卫的空

间 (defensible space)的概念, 共包括四项基本原则。 除了本书第六章中提到
” ” “ “
的 形成易千被感知并有助千防卫的领域 和 有助于自然监视 外, 另外两
项为:
(1)形成有利于安全防卫的建筑意象(im age)。 指建筑及其周围环境在居民
和外来者心中所产生的印象: 建筑及其环境应避免使人感到当地居民处于相互隔
绝和易受侵扰的状态。 后续的研究中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2)改善居住区的社会环境(milieu)。 主要指周围社会环境对居住区的影
响 , 强调住宅不应建在犯罪高发和其他不文明地区 。
纽曼指出, 领域之间可用实际和象征两种手法形成界限, 来自公共领域的外
来者在跨过界限时, 应使之能意识到他正在进入私密或半私密的领域 。 常用的界
限有: U形建筑形成的自然分界、 高墙、 上锁的大门、 闭路电视、 对讲系统等
实际障碍(real barriers);开敞入口、 灯柱、 台阶、 道路质感的改变、 绿化等象
征性障碍(symbolic barriers)。 在人工和自然监视方面, 纽曼提出的物质方面的
措施包括: 合理设置门窗的位置和大小、 保证建筑物内外有足够的采光和照明、
建筑和道路布局应符合监视要求等 。 257
第十章 城市环境的影晌及其对策

上述四项应在实际中相辅相成, 领域原则尤其应与监视原则结合运用。 总
“ ”
之, 能防卫的空间 是 一 个领域限定明确、 看上去属千某些人的半私密空间。
它将促使居民对这 一 空间产生占有感, 加强居民的社会联系和内聚力, 从而起到
减少犯罪和反社会行为的作用。
(二) 安全防卫研究的深入和扩大
为了阻止城市衰败和防止 犯罪, 雅各布斯曾主张(1961年)城市区域内应
实施多样化的土地利用, 包括住宅、 商店、 社会事业和休息娱乐设施等多种组成
部分, 以便吸引使用者并形成连续的人流, 从而确保对犯罪活动形成非正式的监
视。 但后续的研究对这 一 观点提出了质疑。 有人发现(Greenberg etal., 1982),
与那些犯罪率较高的邻里单位相比, 犯罪率较低的邻里单位土地利用方式单一,
区内穿越干道较少, 居住区边界明显, 这些因素都限制了进入区域内部的人流,
不仅区内街道行人较少, 而且犯罪率也相应较低。 此后, 较一致的看法是, 土地
利用确实能影响犯罪率的高低, 但多样化的土地利用方式不一定就能产生最好的

防卫效果, 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些补充研究发现, 犯罪活动的发生与物质
设施的类别和地点有关: 撬门盗窃与临时住所、 酒吧和娱乐设施;伪造货币与服
务、 取货和付款处;诈骗、 偷窃、 抢劫与旅游设施;暴力行为与性活动场所, 两
内之间均存在密切的关系。 这说明, 环境中的某些物质设施为犯罪活动提供了机
会。 如果对这些设施加以分类, 有助于治安管理部门作出更好的、 有针对性的安
排。 可以说, 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 能够起到控制犯罪的作用。
“ ”
能防卫空间 方面的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 后续的研究将居住环境、 安全
防卫与人的行为关联起来, 特别强调居民参与和合理的社会管理。 例如, 加强空
间防卫的设计和管理措施必须得到居民的认同, 否则居民会误认为这些措施是惩
罚性的(Taylor etal., 1980)和侮辱性的, 从而引起消极的心理反应, 甚至会
破坏或拆掉那些为划分领域而设置的矮墙、 栏杆、 台阶、 花池和绿地。 同时, 什
么是领域, 如何划分领域, 都涉及到公众的看法和意见, 本质上与社会文化因素
有关。 这期间, 还出现了许多按照这 一 模式建造的住宅样板。 参与的建筑师有瑞
典的厄斯金(R. Erskine)、 英国的豪特(J. Haunter, 1978)等。 纽 曼 (1980
年) 也发展了原有的模式, 更多地考虑了人的因素。

但是, 后人对纽曼的模式也提出过不少批评。 认为纽曼的观点带有 建筑决
” “ ” 一
定论 的倾向, 与 能防卫空间 有关的因素虽能在 定程度上减少犯罪和增强
邻里内聚力, 但不 一 定如纽曼设想的那样, 真正能起到安全防卫作用。 原因在于
安全防卫与社会环境、 包括其治安和物业管理措施密切相关。 同时, “能防卫空

间 形成了占有感, 并影响到场所中的社会组织, 有可能在物质环境元素方面造
成难以控制的后果(如小团体长期占有公共空间从事不文明的活动)。 此外, 如
前所述, 领域和领域行为本身因文化而异, 也不可能形成 一 种统一的划分模式。
为此, 后续的研究设法澄清和深化这 一 模式, 试图了解居民的认知与其领域行为
之间的关系;或者, 试图理解不同物质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泰勒等(Taylor etal., 1980)认为, 防卫、 占用和文明程度是有助千控制
皿 犯罪的主要环境特点, 实际上以三种符号形式显现。 防卫符号是针对陌生人的实
第三节 基千行为的城市环境问题对策
” ”
际和象征性的障碍物, 目的在千使不受欢迎的外来者离开, 相当于 到此止步
“ “
和 非请莫入 ;占有符号是领域的标志, 表示空间为某些人所占有和维护, 使
“ ”
外来者减少 非分之想 ;文明程度符号在物质和社会两方面都具有暗示作用,

表示环境质量是否得到改善或恶化, 社会秩序和公德是否良好, 个垃圾遍地、
到处涂污和随意破坏公物的社区肯定是犯罪分子的经常光顾之地。 这些领域符号
向居民和陌生人提供了信息, 暗示犯罪是否会在该地发生, 实际上会对犯罪分子
起到鼓动或遏阻作用。 在同类聚居的邻里单位中, 由千存在强有力的社会联系,
上述符号更为普遍和显明。 这表明, 上述符号本质上是文化或亚文化的表现, 因
” ”
人群而异。 显然, 泰勒的解释强调的是居民和外来者的认知, 对纽曼的 意象
观点做了根本性的变革和拓展。 他指出, 除了设计特点外, 社会文化变量和各种
社会条件决定了对领域的认知和其中的行为, 并最终决定了邻里单位中的犯罪
程度。
纽曼曾提出, 与领域性、 监视有关的物质元素、 以及社会环境, 都会对安全
防卫产生影响。 但后续的研究和实践却得出了相互抵触的结果。 例如, 就交通元

素来说, 些研究认为, 交通增加会相应增多从事正当活动的人, 因而加强了空
间防卫;但另一 些研究认为, 交通增加也会增多过路的陌生人, 因而减少了领域
控制, 并增加了潜在的犯罪机会。 又如, 就可见性这 一 元素来说, 一
些研究认

为, 个可见性良好、 并位于公共区域的电话亭受到犯罪活动侵扰和损坏的机会
较少;但另一 些人则争辩说, 位于死胡同内、 可见性很差的电话亭也可能非常安
全, 因为它们从属于当地并具有强烈的领域性。 长年争论不休, 莫衷 一 是。
莫兰和多尔芬(R. Moran & C. Dolphin, 1986) 从理论和操作两方面进 一 步
“ ”
阐明了 能防卫空间 的概念, 试图澄清多年的歧见。 他们在爱尔兰都柏林市调
查了 23 个位千不同场所的公用电话亭, 对 11 项物质组成元素(即变量) 进行了
评价。 这些变量包括影响区域(受到周围环境影响的、 领域性的强弱, 以电话亭
为中心、 考虑 一 定半径范围内的情况)、 影响区域的领域层次、 电话亭前面以及
后面的土地利用状况、 深夜营业商店的监视情况、 监视质量、 离街道光源距离的
远近、 照明质量、 白天的可见性、 街道交通繁忙程度和周围社会环境对安全防卫
的影响。 这些变量涉及到纽曼模式中的领域性、 监视和社会环境。 他们发现:
(1)与其他变量相比, 一
些特定的变量之间具有更为密切的相关关系。 发现

存在两类环境背景: 类为白天可见性良好, 交通繁忙和照明质量良好, 这些变
量之间相互关系密切;另一 类为领域性和周围社会环境良好, 两个变量之间同样
“ ”
关系密切。 这说明, 用来表示 能防卫空间 的 11 个变量并不适用千所有环境
背景, 即适用千某一 类环境背景的特定变量不一 定适用另一 类环境背景。 打个比
方: 11 种蔬菜都适合田园生长, 但适合于某类土地上生长的儿种特定蔬菜并不
适合千另一 类土地, 11 种蔬菜不会 同时自发长在同 一 类土地上。 而且, 在生态
上, 有利于某几种蔬菜生长的某类土地往往会抑制另几种蔬菜的生长。 因此, 要
“ “ “ ”
了解 某种菜(变量)长得如何 , 要结合 种在哪里 (环境背景)加以说明。
(2)变量和电话亭都可分为两个维度。 经分析, 具体的电话亭也可大致分成
两组: 一
组被评价为位于公共性区域, 特征为自天可见性和照明质量良好并且交 ”翰
第十章 城市环境的影晌及其对策

通繁忙;另 一 组被评价为位千半公共区域, 领域性较强和周围社会环境较好。


(3)在不同的环境背景(公共区域或半公共区域) 中, 同一种变量可能具有
不同的含义。 分析发现: 1)在公共区域中, 交通越是繁忙, 影响区域越大, 领
域性越强, 两者相互加强;另 一 方面, 照明质量越好, 社会环境及其影响越好;
2)在半公共的区域中, 交通越是繁忙, 其影响区域越小, 领域性越弱, 两者相
互削弱;另 一方面, 照明质量越好, 社会环境及其影响越差。 因此, 在两个区域
中, 就影响范围, 即领域性而言, 交通繁忙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另一方面, 就
社会环境及其影响而言, 照明质量良好也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 例如, 在半公共
的犯罪多发地段, 增加了照明的数量或亮度, 可起到预防犯罪的作用, 照明质量
越好表明社会环境及其影响越差。
总之, 在环境背景不同时, 不同的变量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 这就为解
决多年的歧见开辟了途径, 说明单 一 变量或若干变量的含义必须结合环境背景加
以解释。 这也表明, 环境心理学的现场研究已更加贴近实际, 逐渐走向成熟。
纽曼的研究重点在于住宅区, 但可扩大应用千其他城市区域, 启发人们对城
市区域、 景观和公共空间的安全防卫问题进行探索。 20世纪90 年代, 对犯罪和

“能防卫空间 的研究并未停止, 而且课题范围还有所扩大。 在英国, 流行的观
点认为, 许多大型、 残破的公有住宅区中, 犯罪、 破坏公物和不安全感更为严
重。 尼尔德等(J. Neild & I. Pylor, 1996)结合对苏格兰 一 座小 城镇(Colne)
的历时性比较研究, 对流行的观点提出质疑。 他们认为, 若干年来, 城镇居住区
中的犯罪活动存在从 一 个区域向另 一 区域转移的倾向, 原因在于区域的家庭组成
在若干年中发生了变化。 随着 一 个区域中有社会问题的家庭增多, 就会导致更多
的社会问题, 并使其子女在社会交往中沾染了背离社会的行为。 而根子则在于当
局的房屋分配政策, 即当局习惯于把有社会问题的家庭安排在同一区域内居住。
(三)国内对城市区域安全防卫问题的探索
在国内, 朱嘉广、 李德耀(1983年)。采用观察、 访谈和问卷等方法并结合
统计分析, 调查了北京、 上海等地居住区的安全防卫问题, 调查所包括的类型有
行列式布置的内廊单元式住宅、 沿街布置的塔式和板式高层住宅、 院落式布置的
外廊式住宅, 全部建成于 20世纪50~70年代, 是国内这一时期住宅中的典型代
表。 调研发现的有些情况迄今仍普遍存在 :
(1)居住区物质方面的安全防卫措施局限千各家各户, 缺乏小区或组团级别
的综合和系统考虑。
(2)住宅区缺乏明确的领域划分, 宅间空地为成为行人和车辆穿行的场地。
(3)多层和高层住宅底层住户由千易受外界干扰, 因而安全防卫问题突出。
公共过道和楼梯间成为无人过问、 安全防卫薄弱的环节。
(4)高层住宅的安全防卫问题十分突出。
(5)较高的犯罪率对居民造成了严重的应激。

• 朱嘉广 . 城市住宅防卫安全问题初探(硕士学位论文, 导师李德耀) . 北京 : 清华大学建筑系,


飘匐 1983 。
第三节 基千行为的城市环境问题对策

其中, 北京前三门高层住宅群占地 22hm2 , 像 一


字长蛇阵, 绵延5km, 建
筑面积40万m2 ' 住户7000余户, 总人口 32500人。 然而, 它却不断遭到犯罪
181年, 该地段的刑事案件较多, 平
活动的侵扰, 安全防卫问题严重。 1980~ 9
均每年每千人的发案率分别比所在 派出所辖区平均总发案率高630%(崇文门派
出所)和 235%(宣武区广内派出所), 比 所在行政区的 平均总发案率高60%
(崇文区)和 100%(宣武区)。 较高的犯罪率对 居民造成了应激和消极的心理影
响, 在住进渴望已久的高层新居不久, 有些居民甚至又想搬出去。 居民反映:
“ ” “ 一 “ “ ” “
不敢开门 ; 现在走(出去) 会儿就想回家 ; 家有老人也担心 ; 前三门,
“ “ "
门真多, 什么人, 都能入 ; 白天害怕, 晚上更不敢出去 。 邻里之间的关系也
” “ “ “
特别冷漠: "邻居们互不相识 ; 互不来往, 不知道姓名 ; 互相不能照

顾 -—居民的感受正应了流行的挖苦话: “每位邻居看上去都像小偷, 每一个

小偷看上去都像 邻居 。
研究结合国情, 从物质和社会环境两方面, 提出了加强住宅区安全防卫的有
关建议。 主要有: 以若干栋住宅楼或住宅组团为单位, 圈定属于本单位的领域,
并建立相应的治安管理方式;高层住宅应与低层、 多层住宅一起构成组团, 以便
" ”
将室外用地与 特定建筑结合, 形成半公共的领域, 要避免 沿街一层皮 的做
“ ”
法;对高层住宅内部的 公共街道 , 即公共空间, 应增加监视的机会和范围;
在符合防火规范的前提下, 尽量减少高层住宅的总人口。 研究还介绍了部分前三
“ ”
门高层住宅采用 综合管理 解决安全防卫问题的经验, 即组织负责修理、 收费
和收发的综合服务小组, 为大楼的 300多户居民 服务 , 并兼管大楼的治安。 这与
今天的社区服务和物业管理非常类似。 研究发现, 在 实行轮流值班 这一中国特有
的治安管理办法后, 居民上班时的放心程度有了显著的增加, 有效地减少了居民
的应激 。
20世纪80年代初期, 高层住宅刚刚出现在中国大地。 研究能针对当时这 一
“ ” “一 "
新生事物 和 层皮 的典型做法(迄今仍在 流行), 直率地提出安全防卫方
面的问题, 富有现实意义。
多年来, 我国城市多层和高层住宅的单元门往往什么人都可出入: 乞丐窜入
楼内挨户敲门乞讨, 推销员敲开门 与住户纠缠, 还有推销刀剪的堵在住户门前手
执样品比比划划, 甚至有歹徒窜入室内作案行凶。 奇怪的是邻居之间却越来越疏

远: “门缝看人把人看扁了, 门镜看入把人看远了 -邻居间越是陌生, 闯入
者就越是畅通无阻。 1996年北京一家调查咨询公司对京、 沪、 穗等6大城市1 2
“ " “ ”
万户居民发出的调查题目 如今过日子最担心什么 。?结果选择 安全 的达
5 . 2%, 高居榜首。
6 199 5年全国共审结刑事案件 50万宗, 其中70%以上为盗
一 “
窃、 抢劫案件。 据 个盗窃团伙的案 犯事后交待: 我们在 作案时也曾遇到过人,
但从未有人对我们产生怀疑并上前盘问, 有一次一位好心的大妈还帮我们把偷来

的音响抬上出租车 …… 犯罪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 问题, 居民不得不把自
己关在铁笼子里, 锁在 防盗门 内。

0 见 1996 年 7 月 15 日《中国妇女报》, 文章作者李立桢 。 叩


第十章 城市环境的影晌及其对策

当前, 我国面临着犯罪类型增多、 犯罪规模升级和犯罪主体多元化的严峻形


势。 各地的治安管理部门针对具体情况, 从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着手, 创
建了各种安全防卫模式。 例如, 深圳蛇口设想了六种模式o, 上海也在全市范围
“ ”
内开展 创安工程 。 所有这些模式和经验都强调群众参与、 突出警民结合, 重
在治安管理, 注重环境分类和针对性, 带有物质和社会措施密切结合、 以社会措

施为主的中国特色。 但是, 对物质空间在安全防卫方面的作用显然还停留在 围
“ “ ” “ "
墙 、 铁门 和 监控 阶段。 由千缺乏多学科的协作, 调研资料不足, 因而未
能就空间安全防卫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毫无疑问, 当代城市环境对居民的行为造成了消极和积极影响。 为了理解这


些影响, 环境心理学提供了若干理论假设和研究例证, 并基于行为提出了一些应
对策略, 重点在于解决城市更新和城市居住区的安全防卫问题。 在发展中国家,
由于经济滞后和发展的不平衡性, 对于城市环境问题的敏感、 意识以及相应的治
理措施相对不足, 所造成的消极影响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因此, 只有结合国情
进行研究, 才能得出适用于当地的理论假设和应对策略。

皿 0 曹风第五次高峰�北京: 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7.


第十一章 建筑学中的 一 般应用

本章将从总体上讨论建筑环境与行为的关系, 概述环境心理学在建筑学中的

般应用, 重点讨论有关的新视野和新观点。

第一节 基于行为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20 世纪 80 年代前后, 环境心理学在建筑学中的应用曾简称为环境 行为研

究(Environment Beh avior Studies )。 近年来, 许多研 究 者认为,

环境心理
” 一 “ — ”
学 这 学科名称过于狭隘, 建议用术语 环境 行为研究 替代, 并得到广泛
的认同。
一、 反映建筑与行为关系的理论
当前, 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已日益意识到行为因索对规划和设计的重要性。
但是, 关千建筑环境如何影响行为, 迄今仍众说纷纭, 各持己见。
(一)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
这是较早出现的理论观点, 曾为历史学家、 地理学家和新进化论者所广泛赞
同。 这 一 观点认为物质环境决定人的行为, 因为生物机体通过自然选择而发展,
气候、 土壤、 植物和地域都会控制人的行为, 因此居民居住在他们最适应的地
方, 处在不变的因果关系之中。 而环境则如同 一 个独裁者, 指挥人的行为朝向一
个方向。 在建筑界, 这一观点派生出建筑决定论:认为建筑环境能形成和改变人
的行为, 趋于极端, 则把建筑及其设计看做行为的惟 一 成因。 在 20 世纪 20~60
年代, 这 一 观念曾广泛流行, 建筑师抱着这 一 信念进行设计或构想, 自信人们将

按照设计者的意图使用建筑。 迈耶(A. Mayer)说过: 我们自然地认为, 如果
我们能消除极差的住宅和贫民窟的话, 那么, 新的良好的住宅和环境就会本质上
" “ ” “ ” “
治愈社会的疾病 。 勒柯布西耶的 明日之城市 、 印度昌迪加新城 、 马赛公

寓 或多或少都反映出建筑决定论的影响。 但是, 这 一 观点忽视了人与建筑环境
的相互作用 当建筑环境影响或改变人的同时, 人也会影响和改变建筑环境;
“ “
其次, 建筑师所认定的 人的需要 , 往往偏重千形式美学, 带有强烈的主观性
和专业背景, 对人的行为缺乏全面和切实的了解。 例 如, 著 名建筑师 鲁道夫

(Paul Rudolph) 所设计的耶鲁大学建筑专业教学楼就是 一 例。 人们称赞它 空

间构成微妙, 细节研究深入 , 是美国 20 世纪 60 年代建筑的代表。 但是, 由于
过分强调空间流通, 建成后却因上下界限不清, 互相干扰而引起学生抗议 。 另一


位著名建筑师雅马萨奇(M. Ya masaki) 设计的普鲁伊特 — 艾格尔住宅区也是这
” "
一流行观点的典型体现。 其炸毁更为社会所诉病, 成为 形式追随失败 的重要
例证(尽管责任不完全在于建筑师)。 这说明, 即使建筑设计名家, 也难以合理
第十 一 章 建筑学中的 一 般应用

地预期设计对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最后,建筑决定论没有考虑物质、 社会和心理


三种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虽然建筑会影响人的私密性、 社会交往和群体活
动, 但人的需要、 正在进行的活动、 以及人际关系也会反过来改变这些影响。 例

如, 当某人迁入 一 座拥挤的宿舍时, 其中有尤老朋友同住, 会对 他是否将体验

到拥挤及其应激 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二)环境可能论(environmental possi bilism)
与决定论相对立, 这 一 观点认为, 环境对某些行为的发生与否提供了可能
性, 可能促使其发生, 也 可能限制其发生, 但仅仅是 一 种可能性, 不起决定作
用。 环境中有各种机会供人选择, 人可能意识到这些机会, 也可能意识不到, 人
作出的各种选择决定了任一 机会可能被利用的程度, 或者决定了任—障碍可能被
克服的程度。 这一 观点假定, 环境只是行为发生的背景 环境提供的机会和人
的选择, 这两者的共同作用才决定了人使用环境时的行为。 例如, 北京曾有大量
的四合院被用来作为公共建筑, 如部机关、 学校、 医院、 少年宫、 图书馆、 饭店
“ ” “ “
等。 但究竟可能用作什么, 是上述 机会 和 选择 这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
果, 在更改用途后, 这些四合院对人的行为可能产生有利影响, 也可能产生不利

影响, 尤法预测其使用效果。”可能论 给人以模棱两可的感觉, 增加了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难度。
(三)环境或然论(environmental probabilism)
环境或然论介于上述两种观点之间, 是两者的折中。 这一 观点假定, 尽管人
可能对任一 情境作出多种多样的反应或选择, 但是物质环境究竟如何影响人的行
为, 存在着 一 种带有规律性的概率(或然率) 这些概率与具体的设计实例和
行为类型有关, 不但体现了物质设计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而且也体现了社会和文
化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因此, 如果理解使用者所处的特定物质一社会环境的全部
情况, 就可以判明特定建筑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如对大量个案详加研究, 就可以
根据积累的研究结果, 预测环境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说明在特定的物质环境中更
易发生哪 一 类行为。
举 一个简单的例子。 假如在大房间里上课, 听课学生不多, 学生参与讨论也
很少。 在理解这些情况后, 为了加强学生的参与, 教师决定将课桌布置成圆形,
” “
因为研究和实践证明, 在大多数情况下, 围圈 排排坐 会形成一种氛围, 起到
促进学生发言和交流的作用。 因此, 可以预期, 重新布置课桌, 将有助于开展更
多的讨论, 这件事成功的概率很高。 但是, 如果将课程安排在傍晚(接近晚餐时
间), 或者课程内容重复陈旧、 或者教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厌烦, 那么, 重新布
置课桌就难以对学生的行为施加所期望的影响, 成功的概率较低, 可以说没有把
握。 看来, 关键是要理解学生所处的社会—物质环境的全部情况。
“ “
环境或然论的缺点是必须把握所谓 全部情况 , 这就造成任何问题都必
须参考积累的研究档案(如果已有的话) 或进行个案分析。 必须从事大董个案
“ "
研究才能为建筑设计提供 一 星半点的 基于行为的设计资料 。 显然, 忙于设
计的建筑师多半无法亲自参与这类研究。 这是建筑学的苦恼, 也是环境心理学
祀 的窘境。
第一节

-- -- --- 、
基千行为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四)其他理论观点 ,
,,- 、
/ 外部社会一物质环境 \
德国心理学家莱温(K. Lewin)最早用 / - - -、 \
I / ,,-
\ \
公式B= f(PE)把人、 环境和行为联系在一 I / \
/ /机体内在的需要 \
起。 其 中, B指行 为, P指人, E指环境, I' I \\ \
I
p
p \


f 为函数关系符号。 公式表明, 行为随着人
和环境这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即不同的
\ (, / ))
人对同 一 环境会产生不同的行为, 同一个人
对不同的环境也会产生不同的行为, 甚至同
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中对同样的环境也会产
生不同的行为。 显然, 这样描述比较符合真 人的行为 B=f(PnEJ

实。 但是, 莱温所说的环 境并非指客观环


图 1l l 需要、环境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境, 而是指对人的心理事件实际发生影响的 (G. T. Moore, 1978)
“ “
环境, 以 实在的是有影响的 这一原则为
“ “
标准, 人所意识到的或者没有意识到的事件, 只要成为 心理的实在 , 就可能
影响人的行为。 因此, 后人对这一公式作了修改(G. T. Moore, 1978) (图 11-
1), 把行为(B)看做是机体内在需要(P) 与外在社会—物质环境( E) 相互作
用的函数, 即 B= f (P门E)。 公式中引入交集(n) 符号, 用来代表个人(群
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试图更真实地反映内在需要、 外在社会—物质环境与行
为之间的关系, 并 以此来解释基于行为的建筑设计原理。
" " " “
设计和建造建筑是为了满足人的 需要 。 按照心理学词典的解释, 需要
是有机体因缺乏某种重要刺激, 因而引起有机体的紧张状态, 即有机体与环境之
间形成的不平衡状态。 生理性的需要是有机体对延续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需的事物
的反映;社会性需要是对社会生活所必需的事物的反映。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
(A. Maslow, 1943, 1954)把人类纷繁复杂的需要分为生理、 安全、 爱和相属、
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层次数目及相 关内容曾屡作修改和调整), 提出了

“需要层系理论 , 在西方具有较大影响, 但对其合理性和通用性 一 直存在争论。
环境心理学家兰(J. Lang, 1974) 等加以扩展, 认为人的行为来源于动机, 而
动机产生于需要。 并把人的需要按其重要性和发展次序分为六个等级:
(1) 生理的需要, 对饮食、 庇护和其他生存必需品的需要;
(2 )安全的需要, 避免受到威胁和伤害、 保持自身安全、 个人私密性以及在
环境中定向的需要;
( 3)交往和归属的需要, 互相交往和认同、 拥有爱情和友谊以及归属即从属
于特定场所和社会群体的需要;
(4) 尊重的需要, 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
(5 ) 自 我实现的需要(ActualizatiNeeds),
on 按照个人愿望, 最大限度发
挥个人能力, 实现个人抱负, 取得权力或技艺方面的成就, 体现了个人试图对环


境加以控制的需要;
(6) 认知和美的需要, 渴望获得知识、 理解事物的意义和爱美的需要。
进入 20世纪70年代以后, 另 一 种流行的观点(Michelsen) 是把建筑环境
第十 一 章 建筑学中的 一 般应用

看成一个过滤器,它能阻止或允许人在其中从事某种行为, 即对某些行为起到妨
碍作用,而对另 一 些行为又起到促进作用。 但是,建筑环境本身并不是产生这些
行为的原因。 大的房间可能 有利千上课、 集会或跳舞, 但大房间 本身(物质因
素)并不是产生这些 活动的原因, 活动的真正原因在千人所具有的社会文化因
素。 按照这 一观点,使用者与环境之间保持着一种持续相互作用(即交互作用)
的双向关系,而且这种关系不仅 是物质因素,更是社会文化因素的体现。 此外,
生态心理学的开拓者巴克(R. Barker)还进 一 步认为,在特定环境中发生的行
为很大程度上受到其物质特点和社会准则的影响,因此可据此预测某一特定环境
中可能会发生的行为。
环境决定论、 可能论和或然论脱胎于地理学,显然,地理环境毕竟与物质一
社会环境不同。 在目前尚未取得一致以前,不管同意何种观点,都会赞成: 建筑
和设计会在某种程度上对人的生理、 心理、 行为、飞社会和文化特点产生影响。

二、"适用 的现代术语
" ”
从建筑设计原理的角度来看,环境一行为研究是 适用 的现代术语。 罗马
时期的军事工程师、 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曾把建筑设计的目的表达为坚固、 适用
和美观。 按照经典的建筑设计原理,就是建筑的功能、 技术和审美要求。 直接支
持使用活动和使用者(个人或者群体、 或者单位)工作绩效的建筑因素通常称为
建筑的功能因素(H. Z. Rabinowitz, 1978)。 例如,建筑分区、 空间布局、 活动
流线、 工作流程、 相关空间的接近程度、 各类空间的合适尺度、 安全疏散等就直
接与使用活动和工作绩效有关;而声学、 通风、 采光、 照明、 材料等技术因素-
“ ” ” "
般列入 环境背景因素 范围之内。 一些符合经典 功能要求 的设计往往忽视
人的心理、 行为和社会文化需求。 对千这类功能因素, 需要基千行为,重新加以
审视和研究。 不仅要考虑人的生理需要 ,而且还要外延和深人至人的心理、 行为
和社会文化需求。 有关的内容将在本章第三节中进行讨论。
“ ”
环境一行为研究也外延至技术领域。 例如,用几条 鸡腿 式柱子支承十几
层的大厦,技术上毫无问题,但它刚出现时却遍遭责难,因为人们感到它炭发可
" ” “
危。 现代的 玻璃盒子 结构坚固可靠,但最初连著名建筑师也认为 完全玻璃

的建筑物缺乏建筑物应有的、 内在和永恒的耐久特色 (Edward Stone)。 新建教
学楼入口处突出 一 条牛腿,建筑师想用来作为符号并表现力度,但业主却老担心
它会砸下来, 最后终千砌上砖柱将其顶住。
这类例子其实古已有之。 1689年,建筑师克·雷恩设计了英国温莎市的市
政厅,巧妙地用一 根柱子支撑大厅的屋顶,但市政厅竣工后,市府权威人士认
为,只用一 根柱子不够安全,责令雷恩增加几根柱子。 尽管雷恩自信一根柱子足
够安全,但还是虚应差事地加建了4根柱子。 300年后,人们才发现这位建筑师
" “——
的 弄虚作假 原来4根柱子实际上并不与顶棚接触,而300年来大厅的屋

顶和天棚却 直安然无恙。 卢浮宫是另一个著名的例子。 在改建为博物馆后,人
们发现窗户影响对展品的观赏,于是决定封闭所有窗户,为卢浮宫安装新颖的玻
璃天窗。 但是,对公众开放时,新建的天窗却引起了参观者的恐慌,因为人们担
呻` 心这一 新结构和新配件会塌下来,或者为积雪所压垮。
第 一节 基千行为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可见, 建筑物技术上的坚固与使用者感到的坚固并非同义词。 因此, 环境 —


行为研究也涉及到如何以暗示的方式表现建筑物的坚固。 此外, 建筑设备也会引
起与行为有关的问题, 例如, 设备噪声, 包括住宅室内管道的共鸣声、 旅馆客房
“ ”
入夜空调的嗡嗡声, 常使人心烦和不快;设备事故(如家中 水漫金山 , 楼内
臭气熏天、 中庭烟气弥漫)还会造成使用者的慌乱和应激, 直接影响家庭生活、

工作绩效和心理安定。 又如, 办公建筑大规模使用空调系统, 切自动或智能控

制已成为时尚, 却忽视了感觉机制、 体验和体质的个人差异, 结果带来 大楼综
” “ ”
合征 、 空调病 等副作用, 还削弱了人对周围环境的控制, 引起抱怨。

环境 行为研究涉及到使用者的知觉和体验, 必然涉及到使用者的知觉特
点、 经验爱好、 社会和文化特点对审美的影响。 这种以使用者为出发点的建筑审
“ ” " ”
美研究 体验美学 或称 符号美学 (Symbolic aesthetics) , 是对建筑学
” ”
经典的 形式美学 (Formal aesthetics) 的重要补充。
总之, 建筑设计中的环境 — 行为研究以研究建筑的适用为主, 对原有建筑设
计原理中的功能要求加以扩大和深化, 并外延至技术和和美学要求, 我们可用简
单的三元图加以说明(图11-2)。 环境 — 行为研究贯穿于整个建筑设计过程, 给
传统的建筑设计原理注进了新的血液。

社会文化 、 行为因素

图11 2 环境 一 行为研究与功能、 技术和审美要求的关系

三、 基千行为的建筑设计过程
环境心理学家考察了建筑学中原有的设计过程, 并探讨了通过多学科合作、
从环境 —行为研究角度提高环境设计质量的新方法。
( 一 ) 建筑设计过程中的行为问题
环境心理学家认为, 决策者对有关设计要求和不同设计方案的了解, 主要受
到社会和团体两方面的影响。 前者包括使用习惯、 保守倾向、 流行时尚和文化认
同等;后者主要来自设计小组内部人员的合作状况, 以及设计者与使用者之间的
合作程度。 设计人员应区别业主与真正的使用者(如医院院方并不真正代表病
人), 区别使用者的需要与欲望(如公共住宅首先要满足基本功能要求, 不能把
设计游泳池和下沉式广场放在首位), 并尽可能多地收集与使用者需要有关的信 罩"
第十 一 章 建筑学中的 一 般应用

息, 用以作为设计的基础资料, 借此缩小自身与使用者之间的认识差距。 同时,


设计人员还应基千这些信息, 建立行为方面的判断依据, 包括生理、 心理、 行为
和社会交往的衡量标准, 确保所设计的建筑符合使用者的需要。
(二)新的设计过程模型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 环境心理学家又将来自多学科的、 改进建筑设计的建议
归纳为一个设计循环模型(]. Ziesel, 1975) (图11-3)。其中特别强调: (1)初步
设计计划阶段, 应着重收集包括环境—行为信息在内的设计资料, 并制定相应的
设计标准; (2) 在工程竣工并正式使用一段时间后进行使用后的评估(POE), 并
“ “ “
将评估结果即 诊断资料 反馈应用千下一个设计项目;(3)持续实施 假设— 实

施—评估验证— 反馈 这一循环模式, 形成系统的基千行为的设计资料。

建筑学中的应用研究

反馈给使用者、1业主和部门

计划 , 收集环境 — 行为信息

初步设计

评价和预计设计的影响

设计发展

施工图

图11-3 设计循环过程中的环境一行为研究
(根据 J. Ziesel的建议由本书作者修订重绘)

(三)建筑使用后的评估
20 世纪50 年代末, 建筑策划(programming) 的方法逐渐系统 和严格, 从

中孵育了 建筑使用后的评估"。60 年代, 研究者首先对美国一些精神病院和监
狱进行了评估, 其后扩展到学生宿舍和医院。部分评估结果被纳人《个 人空间》
(R. Sommer, 1969)等专著之中。 同时, 英国利物浦等大学的研究小组也完成
了与办公室和中学有关的评估(Maning, 1965; Canter, 19 70 ), 研究重点在于
建筑设计对使用者(主要为病人和合作态度良好的 学生)行为的影响, 被评估的
因素有限, 规模较小。 70 年代, 评估数量、 研究方法、 所评估的建筑类型、 所
涉及的使用者群体都显著增加。例如, 库柏(C. Cooper) 对依斯特山庄(19 75
年)进行了评估, 发现具体设计 特点对所评估住宅区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纽
曼(0. Newman, 1973) 研究了高层住宅中的犯罪行为 , 把犯罪率与建筑物大
小、 尺度、 布局和控制领域的能力联系起来, 这两项研究不仅推动了评估的发
霹, 展, 而且还引起了美国住宅政策的改变。这期间, 在政府部门资助下, 评估扩大
第二节 环境 一 行为信患概述

到其他建筑类型, 如军队使用的居住建筑(Becker, 1974)。 量变还引起了质 变。


研究者开始思考建筑评估的理论模型, 试图加强评估的综合性和系统性。 例如,
对印第安纳州四座小学的评估(Rabinowitz, 1975)考察了与技术、 构造、 材
料、 功能和行为有 关 的大量 因素。 在 一项 对 开敞办 公 室 的 评 估(Goodrich,
1976) 中, 采用了心理学和组织管理方面的测量方法。 社会学家还提出了基于社
会科学的、 更为综合的评估模型(Friedman, 1978), 将评估范围扩大至基地状
况、 业主情况、 周围环境、 设计过程和社会历史背景。
进入20世纪80年代, 这 一 方法逐渐走向成熟, 不仅提出了评估过程模型
(Freiser et al., 1988), 而且还制订了 一 整套包括技术、 功能和行为在内的评估
标准。 英、 美的相关建筑期刊相继开展了一系列评估;1976年, 美国联邦政府
还设立了专门机构(GSA), 管理与政府建筑物评估有关的工作 ; 美国一些大型
建筑设计事物所也设有正式职员从事评估工作;不少建筑学专业还开设了有关的
专业课程, 有关的专著、 论文和评估实例大量增加 ; 还出现了与之有关的国际学
术组织。 总之, 使用后评估已成为监控建筑设计过程和建筑物质量的主要和必备
手段之 一 。
在使用后评估中发现了不少问题, 为修改设计规范、 提高建筑质量提供了科
学和可靠的依据。 例如, 以评估为依据, 制订了超市和快餐连锁店的设计蓝皮
书, 在规范中增加了与风渗透和热损失有关的外墙设计规定, 等等。 本书中不少
与建筑设计有关的例证和信息都来源于使用后评估。 但是, 评估往 往涉及众多的
单位、 工作人员和评估项目, 如 一 项关于办公室的评估(Brill et al., 1984)涉
及到70个单位、 5000名工作人员和多项物理指标的客观 测 定, 因而费钱耗时,
难以推广, 迄今仍局限于英、 美等少数发达国家。

第二节 环境 一 行为信息概述

按照环境心理学家提出的新设计模型, 在初步设计阶段就应收集与环境、 行
为及其交互作用有关的多学科研究 信息。 这些信息从属于三个维度:
一、 不同尺度的场所和场景
从小到大, 依次有仪表、 仪器、 陈设、 用具、 家具、 设备、 房间一角、 房
间、 建筑物的一 部分、 不同类型的建筑物、 建筑群、 居住区、 城区、 城镇、 城
市、 地区、 国家、 大陆、 海洋、世界等。 这 一 维度中, 宏观尺度的信息主要来源
于文化人类学和人文地理学, 而微观尺度主要来源于室内设计、 工业设计和工
效学。
需要指出, 之 所以称为场所或场景(setting), 是因为它们与使用者的行为
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 实际上是使用者从事某些行为的舞台场景(setting
" ”
的词义)。 例如, 关千 仪表 的环境一行为信息, 不仅与仪表的类别、 大小、
外观和性能等有关, 而且也与操作者对仪表的观察、 识别和理解有关。 在仪表性
能既定的情况下, 仪表的外观、 色调、 照明及其布置对操作者的工作绩效有着重
要的影响;反过来, 操作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综合素质 和工作经验也会影响仪 缄嬉
第十 一 章 建筑学中的 一 般应用

表的适用效果。 显然, 这类与场所和场景有关的信息对规划和设计人员具有重要


的价值。
( 一 )文化人类学和城市人类学概述
文化人类学, 更确切地说现代文化人类学, 以记叙并说明人类的共同体变异
和 相似性作为自己的基本课题, 并以人类的文化方面作为重点研究对象。 对生

活、 生活世界、 包括居住空间在内的生活空间以及居住场所的研究在这 学科中
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文化人类学中, 与城市和建筑有关的分支在北美称为城市
人类学, 研究领域已拓展和扩大到建筑、 街道和城市。 前面各章中提到的 拉普卜
特 (A. Rapoport) 是这一 领域的著名学者。 系统 或片断的比较研究是这一领域
经常采用的方法。 第九章中引用的人类学家洛 (S. M. Low, 1995, 1997) 关于
两个广场的比较研究是进行系统研究的典型。 片断的比较研究实例较多 , 如拉普
卜特考察了北美 、 英格兰 和穆斯林三种文化中住宅私密性与街道公共性的关系
(图 11-4) , 认为住宅的私密性与街道的公共性之间存在 一 道实际或象征性的界
“ " "
限, 即 阙 "(threshold) (不妨通俗地称它为 门槛 )。 换言之, 当 一 个陌生
人接近住宅时, 超过 一 定的 位置或界限会引起居住者的焦虑, 心理学的术语称为

焦虑阙 "(threshold of anxiety) 。 从图中可以看出: 穆斯林住宅四周围以高墙,
门槛推出很远, 几乎直接与公共街道相邻;北美郊区住宅崇尚开敞, 门槛从公共
街道后退, 形成清晰的私密性—公共性空间层次;英格兰住宅则四周围以低篱,
门槛位置介于穆斯林住宅与北美住宅之间。 这说明, 由于文化和地区不同, 对私
密性的需要也有 所不同, 反映在住宅布局和门槛设置上也各有千秋。 我们可以根
据这一 观点考察其他文化和地区的住宅布局。 例如, 日本的传统住宅, 四周也常
有围墙或篱笆, 入口处还有视觉屏障, 但围墙之内, 居民却不再关心私密性, 也
不再担心彼此的声音干扰, 形成领域是获得私密性的主要手段。 而在中国的传统
“ "
民居中, 不少深宅大院不仅住宅入口处有照壁站岗并且 内外有别 , 而且住宅
内部也存在区分主客、 尊卑、 长幼和男女的多种门槛, 包括实质性、 象征性或社
会礼节上的种种规定。 类似的研究可为设计人员提供了跨文化和历时性的新视
野, 加深人们对城市和建筑的理解。
穆斯林住宅 英国住宅 北美住宅

5
高墙 低篱 开敞平面
_
························
···••·•••••·••••••••

••••••·
··•••·•••••·•••·••••
•·•••••••••••••••••••••··•·••


••••••·
•·
••••••·


••

••••

••
•••

••

....................
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焦虑蔽l
I; •
·•


••

;; ; 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冞 : :;; ; ;;; :
:半公共领域

公共街道—-公共 领 域

图11-4 不同文化住宅中的焦虑阀
叩 (根据A. Rapoport 1969年原图重绘, 有省略)
第二节 环境一行为信患概述

(二)人文地理学概述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人类活动或人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现
象分布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与自然地理学不同, 人文地理学侧重研究人类的社会
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包括人口地理;文化景观;社会地理;种族、 宗教
和语言地理;城市、 社区和聚落地理;工农业和商业地理;政治地理等。 在人文
地理学中,广义的文化概念占有重要的地位, 即用文化来表示社会拥有的所有财
富 包括物质的(器皿、 工具、 仪器设备、 建筑物等)和非物质的(法律、 价
值、 思想、 语言、 音乐等)各种事物。 与文化人类学不同, 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
文化对地球表面的作用和它的区域表现形式, 涵盖各种社会形态的空间组织、 建
筑风格和聚落特点、 土地和矿产的开发利用以及社会形态的相互关系等。 其中,
地理学家对景观中文化的识别特征尤其感兴趣, 研究目的之一 就是在地图上对此
加以显示, 以便反映出人类文化的地理区域特征。 横向比较是这 一领域经常采用
的方法。 因此, 人文地理学为规划和设计人员提供了宏观的、 跨区域的视角, 有
助于拓宽人们的视野。 例如, 地理学家早在 一 个多世纪以前就归纳出人口迁移的
“ ” “
若干规律, 包括: 农村人口比城市居民更富有迁移性 ; 农村向城市的迁移是
“ “ ” “
逐步升级的 ; 人口逐渐向巨大的商业和工业中心聚集 ; 迁移发生率与迁出地

至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等。 人文地理 学家李 (E. Lee, 1966) 还指出,
“ "
迁移倾向千发生在被人们重复多次的一定路线上 。 这些研究信息特别令城市和
国土规划人员感到兴趣。 人文地理学中, 对环境认知和环境知觉, 尤其对认知地
图的研究开展得较早, 其成果已被融合进环境心理学之中, 第十章中提到的德赛
(A. Desai, 1985) 对旧城的研究就是 一 例。
二、使用者群体
这 一 维度包括学龄前幼儿、 学龄儿童、 青少年、 妇女、 老年人、 残障人、 不
同社会经济地位的群体、 人格 (personality) 、 人格化 (personification) 、 生活方
式 Clife style) 、 生活水平 (life level) 、 生命周期 (life circle) 等方面的研究信
息, 主要涉及不同使用群体对建筑环境的需求。 有关的研究信息部分来源于社会
学、 心理学和各种社会调查, 包括建筑师自身所做的调查。
(一 )人格与人格化概述
人格·是 一 个人的各种心理特点(如性格、 气质、 能力等)的总和, 它决定

着 个人的独特的行为活动, 表现为 一 个人典型的日常活动方式的特质, 显示出

个人对他人、 对事物乃至对整个环境适应时的独特性。 在环境心理学中, 人格

化 的含义是, 对特定的建筑场所或场景赋予个人的特征, 使之能反映个人独特
的心理特点, 并成为具有个人独特性的环境。 人格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中 一 个独
“ ”
立的分支, 人格与环境 也曾是环境心理学的八大研究领域之 一 。 在私人拥有

0 环境心理学和环境一 行为研究是多学科的交叉领域 。 限于篇幅, 不可能也无必要将相关学科的内


容全部收入本书。 这里仅就与环境一 行为信息有关、 目前国内较少关汴的部分作简要的说明。 有兴趣的读

“`
者可参看《文化人类学)) 、 《人文地理学》、 《环境社会学》和《工效学》等国内外专著。
O 人格是西方心理学中的专门术语, 不同于我们日常所谓

人格保证



高尚人格

中的 “人格”
含义 。
第十 一 章 建筑学中的 一 般应用
“ ”
的府邸、 住宅和房间中、 尤其在室内装修和陈设中, 人格化 早已成为 一 种
“ "
物如其人 的普遍现象, 一
直为环境心理学家所注目。 这一领域 一 般着重研究
个人对环境的偏爱, 并把这些偏爱与人格测验的结果联系起来, 然后再利用这些
综合资料去预言不同的使用者将如何使用和修改环境。 由千西方建筑设计的业主
多为私人或团体, 因此, 有关研究引起开业建筑师的很大兴趣。
有两类人格尺度在预言中特别有用: 一
是内在性— 外在性 (internality-ex­

ternality) 尺度;二是内倾 —
外倾 (introversion-extroversion) 尺 度。 内在人格
的人认为事件的因果处于自身的控制之下, 而外在人格的人则认为事件的结果主
要受外因控制。 因此, 同样面对即将到来的湖风, 内在人格的人很可能未雨绸
缪、 积极防灾;而外在人格的人则无所事事、 消极等待。 可以预言, 如果他们居
住在同类住房里, 即使并不拥有产权, 那么, 只要有可能, 内在人格的人更可能
对其住房大动手术、 甚至搞得面目全非。
内倾人格的人, 其兴趣与注意指向自身及其主观世界;除了亲密朋友, 不易
与他人随便接触;情绪活动稳定;喜好有秩序的生活……外倾人格的人, 其兴趣
与注意指向外界及其杜会 物质环境;喜欢与人交往并在公共场合出头露面;情
绪活动容易冲动;与环境联系密切……因此, 外 倾人格偏爱的住宅, 往往与朋
友、 邻居、 大自然以及户外空间密切接触;内倾人格则主要关心家庭内部生活的
私密性, 爱好住宅周围设有少窗的院墙;厌世者喜静怀旧、 离群索居, 强调住宅
隔声、 外围安全, 但内部布置却异常复杂;社交癖者醉心千大楼梯和宏大的敞
“ “
厅, 喜好中心突出。 这些略带夸张的说法可加深我们对 人格化 现象的认识。
“ ”
人格研究多采用由被试者自我报告 爱好 的方式, 主试根据报告评定与环
境有关的气质, 如田园主义、 城市主义等。 有时也调查被试者在其他方面的特
“ ” “ ” “ ”
点, 如 爱好私密性的程度 、 寻求刺激的程度 、 对噪声的敏感程度 等。 调
查表明, 对周围环境警觉程度较高的人更喜欢复杂的环境;平时与别人保持较大
距离的人更易体验到高密度所造成的心理压力。 研究还发现, 在短期试验中, 与
“ "
内倾者相比, 外倾者要求更大的 人际距离 , 但如果长期居住在拥挤狭窄的居
住区中, 情况恰好相反...…人格研究在我 国早年属于空白, 1990 年, 在中科院
心理所研究人员的协助下, 兰春、 张守仪运用标准的人格量表, 调查了北京地区
高层住宅对儿童人格的影响, 发现与居住在多层住宅和四合院中的儿童相比, 居住
在高层住宅中多年的儿童, 其人格比较内倾。 由于人格并无优劣之分, 因而我们不
“ ” “ ”
能由此得出高层住宅不利于 人格形成 或 儿童发展 的结论, 但这项研究至少
“ ”
表明, 在中国也同样存在 人格与建筑环境 问题。 可以预期, 随着更多的人成
“ ”
为私人业主或拥有自己的住宅, 国内的 人格与环境 研究必将揭开新的 一 页。
(二)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概述
生活方式是指在一 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 各阶层、 各民族、 各社会集团以及
个人生活活动的全部特征的总和。 它研究人们生活活动的特征——从怎样生活的
角度来考察人们的社会生活。 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可分为劳动生活、 物质资料消

"2
费、 精神生活、 闲暇生活四个方面。 人们的 一 系列特定生活需求及其满足方式是

定生活方式的外在表现。 显然它们对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有着根本性的影
第二节 环境一行为信患概述

响。 生活水平指不同个人或群体的社会和经济地位, 通常用受教育程度、 职业和


收入三个指标加以衡量。
(三) 生命周期讨论
生命周期的概念是来源千生物学和社会学。 人的 一 生从出生到去世, 从年轻
到年老, 呈现为由各年龄阶段组成的周期性变化。 生物学家帕尔(R.Parl)曾把
人的生命周期分为形成一 发展- 衰退三阶段, 相应的年龄段为: 15 岁以前的
“ ” “ ” ” ”
前再生产期 ;15~50 岁的 再生产期 ;50 岁以后的 后再生产期 。 在生命
周期中, 各阶段的年龄段以及相应的家庭状况是两个最重要的变星。 英国的 一 项
社会学研究表明 (Abrams, 1964) , 英国当时的 5200 万人口中, 除了 600 万未
婚或已婚但无孩子的中老年人外, 其余 4600 万人可分为八个年龄段: 幼儿和学
龄儿童 (0~14 岁, 占总人口的 26% )、 未婚青年 (15~24 岁, 12% )、 无孩子
的已婚青年 (15~34 岁, 3% )、 有孩子的已婚青年 (15~34 岁, 12% )、 孩子在
家的已婚中年人 (35~ 44 岁, 11% )、 孩子在家的已婚中老年人 (45~ 64 岁,
5%)、 孩子已离家的已婚中老年人 (45~64 岁, 18% )、 领养老金或退休金的老
年人 (65 岁以上, 13% )。 北美的研究则略有不同 (Lansing & Kish, 1957),
一是把幼儿作为 一 个独立的阶段;二是把单身与已婚中老年人区别开来, 也 作为
独立的阶段。 随着这些阶段的改变, 人们的居住类型、 居住地点以及相应的物
质、 社会和文化需要也发生了改变。 在美国, 每年大约有 20 %的全国人口改变
住所, 平均每一 个普通美国家庭 一 生将搬家 8~9 次。 据调查, 8 次迁居中有 5
次与家庭组成的改变有关, 收入增加并不是乔迁新居的主要原因。 因此, 美国城
市居民的迁移具有强烈的规律性(图 11-5) : 在幼儿和学龄儿童阶段, 父母为了
寻求更好的培养儿童的环境而搬迁, 一
般从城市中心迁往郊区, 因为那里空气新
鲜、 环境良好、 犯罪较少, 并且游戏和运动设施齐全;长大成人后, 青年按照自

己的独立意愿而搬迁, 般返回发展机会更多、 刺激更为丰富复杂的城市中心

区;结婚造成另 次迁居, 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窝;孩子出生后为了孩子开始再一

次迁往郊区, 随着时代的发展, 般比父母当年迁得更远, 对设施和空间的需求
也更多;最后, 当孩子长大离家后, 原有的住所显得过大, 环境相对显得冷清,
生活也不够方便, 孤独的老年入、 尤其是丧偶后的老年人又迁回城区, 寻求另 一
类更适合他们的住所。 对 于每 一 个 阶 段, 还可用认知地图、 时间预算 (time
budget) 等方法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以便了解特定群体的活动空间、 活动中心
(或非正规的聚集场所)、 活动范围大小以及各活动场所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千生命周期概念, 需要明确四点:
(1) 生命周期由不同的年龄阶段组成, 其划分很可能因地区、 社会和文化而
异。 每一 阶段都具有自己特殊的长处和困难, 如老年人富有经验, 但生理机能已
开始退化等;
(2)从 一 个阶段发展到另 一 阶段不可避免, 是明确的生理、 心理和社会
事实;



(3)对于不同的个人, 其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的起始和结束年龄不尽相同, 有

少年老成 , 有人
“ “
人老心不老 , 但对于特定的群体, 个人生命周期中的各 “`
第十 一 章 建筑学中的 一 般应用

I \

\

/



\

\

\I


\\

\\
l

1I I I I I
\I

II

/ /

II

\\


/

I
1
/

I
/

口,

---- - --


/



\


/
/
兰,

/
I
l
_ 城市区域

-2
l
-

高层住宅

图11-5 生命周期与美国城市居民的迁移规律(作者绘)
1 - 与双亲在一起的儿童; 2 一 无孩子的青年; 3-结婚;
4 — 抚育孩子的家庭; 5 -孩子不在身边的老年人

个阶段往往极其类似, 有一定的规律性;
(4)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与建筑环境关系密切。
事实上, 生命周期的每一阶段都对建筑环境提出了特定的需求。 例如, 幼儿
需要家庭及相应的住屋、 儿童小床、 花园、 阳光、 新鲜空气、 托儿所和医院;自
主幼儿还需要贮藏空间、 室内个人和集体游戏的空间、 室外公共游戏空间、 公园
等;老年人需要老年人住宅、 老年福利院、 公园、 街头绿地、 老年活动中心、 医
院、 生活服务设施、 临终关怀院、 墓地等……建筑环境与生命周期的这种共生关
系是不争的事实: 盖新房、 娶新娘反映了中国农民典型的生命周期的阶段变化;
分(买)房结婚则是城市市民典型的阶段变化标志;上学、 就业、 结婚、 生育、
” ”
退休无不意味着人生及其 所需建筑环境 的改变。 可以想见, 假如阶段变化的
年龄突然提前或退后, 并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 就会产生戏剧性的变化和重
大的影响: 幼儿突然提前到5岁上学, 那么社区的小学将不敷使用;青年一窝蜂
地提前婚龄或生育, 对住房或产房的需求将 大大增加;而老年人纷纷提前退休,

"4
公园将人满为患……这对于国民经济, 包括对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影响不言而
喻。 新的社会群体的大量出现, 往往意味着可能出现新的生命周期变化和新的
第二节 环境一行为信患概述

建筑环境需求。 例如, 涌入城市的外来打工族需要简易住房, 其孩子需要上


学、 就医;社区中空巢家庭的大量增加, 需要增建老年公寓和养老设施;家庭
有车族的急增, 需要相应的停车设施……所有这些都使城市和建筑环境面临严
峻的挑战。
反过来, 建筑环境对 千生命周期的完善和丰富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至少要满
足三方面的需求:
(1)生命周期每 一 阶段所需的建筑环境。
(2)为不同阶段之间的顺利过渡提供必要、 充分和良好的场所, 以便容纳有
关的标志性活动, 如出生洗礼或满月仪式、 小学开学和毕业典礼、 中学开学和毕
业典礼、 成年礼、 婚礼、 退休仪式, 临终祈祷或告别、 追悼仪式, 乃至安葬和祭
奠场所。
(3)为不同阶段的人群之间的相互交往和涉及提供必要的场所。 根据生物学
“ "
的交叉圆理论, 这些场所即活动领域应是两两相交、 但互不重合的 圆 , 交叉
部分是彼此共同的世界, 不交叉部分是各自独立的天地。 显然, 功能泾渭分明的
环境无法满足这 一 要求, 更不用说清 一 色的匀质环境, 因此, 必须在公园绿地、
运动场地、 街角、 小商店、 展览廊、 茶室、 夏令营、 业余学校和社区活动中心等
一切多功能环境中形成这类有利于不同阶段群体相互交往的场所。 此外, 生命周
期的阶段数目、 大致划分年龄和相应内容通常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建筑环境必
须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
生活方式体现了个人或群体的种族或文化状况, 生活水平反映出个人或群体
的社会经济地位, 生命周期则与个人或群体的家庭状况有关。 这三方面对个人或
群体的宏观行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三、环境一 行为现象
环境— 行为现象包括人体测量、 工效学研究、 环境对生理的影响、 环境体
验、 环境认知、 环境应激、 环境评估、 环境态度、 空间行为(人际距离、 个人空
间、 领域性、 私密性和拥挤感等)、 象征和意义等。 有关研究信息大部来源于
(环境) 心理学、 一部分来源千社会学、 工效学和文化人类学, 其中大部分已在
前面各章中作过详细的论述。
( 一 ) 人体测量概述
人体测量是指人体各部分的比例、 尺寸和生理特征, 以及人的活动能力, 反
“ ” “
映了微观环境中的人—环境关系。 又称为 人的因素 、 人体工程学(工效学)

的应用 。 测量对象包括人体的静态尺寸和动态尺寸。 具体有人体形态测量、 生
理测定和运动测定。 从事不同活动时的活动过程、 范围和体形的变化;不同人体
姿势的支持特点;大多数人感到舒适的高度范围;以及影响建筑设计的人体关键
尺寸等都包括在内。 早年的人体测量研究多出自工匠和建筑师之手。 包豪斯学校
对人体测量就十分重视。 1930年, 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研究了人体比例, 以希
腊的黄金分割为基础, 花费20年的时间创造了独特的模数制设计理论。 但人体
测量真正得到重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对单座战斗机机舱部分的工作绩效
和舒适程度的探讨成为人—机器系统研究中的典型例子。 战后, 这类研究逐渐由 勿漕
第十 一 章 建筑学中的 一 般应用

人—机关系推广到人一物关系。 人们度量了大批人体尺寸, 经统计方法处理后,


确定了 一 些可资应用的平均尺寸, 并据此定出了适用于不同物体和空间设计的建
。 目前, 人体测量学已成为相对
议尺寸(人体尺寸留有增减余地后得出的尺寸)
独立的研究领域。 国内也先后对幼儿和残障人的人体尺寸进行过实测和研究。 人
体测量的成果被作为工效学和建筑学的基础资料, 并广泛应用千工业设计、 家具
设计、 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之中。
(二)工效学概述
“ “
工效学在西欧称为 Ergonomics", 美 国称为 Human Engineering", 前苏
“ ”
联沿用西欧的名称, 日本或者音译西欧的名称, 或者称为 人问工学 , 其他国
“ ” “ ” “
家也大都沿用以上几种名称。 我国一般称为 工效学 或 人体工程学 或 人
” “ “ “ “
类工程学 或 人机工程学 , 但以 工效学 最为普遍, 并于 1 980 年在机械工
业系统成立了工效学学会。
“ “ “
"Ergonomics"由两个希腊词根组成。 “ergo" 意为 出力、 工作 , no­
“ ”
mies" 意为 正常化、 规律 。 因此, 这门学科以生理学和心理学的方法为主,
研究人在工作、 操作或活动过程中合理和适度地劳动(或活动)和用力的规律。
工效学的发展经历过四个阶段。 最初集中于机器, 强调人必须尽可能地适应机
器, 以机器的操作要求为标准选择操作者。 第二阶段集中于研究人, 目的在于改
造机器以便适合人的能力限度。 到 20 世纪 50 年代, 开始进入第三阶段, 研究重
点在千人一机器系统, 即将人与机器的特征结合在一起考虑, 以系统性能为目
标, 使人和机器相互适应。 后来, 工效学扩展到人一物系统, 并进而形成人—
物— 环境体系。 不仅包括显示装置、 操纵装置、 作业空间和作业环境设计等方面
的研究, 而且扩展到家具、 室内、 用品和交通工具坐卧设计, 甚至还涉足航天和

其他特殊环境设计。 1 98 1 年, H本建筑学会专门成立了建筑人体工程学( 人叫

工学 的中译名)分会, 开展了相关研究。 这一领域对建筑设计的影响方兴未
艾, 有必要在我国的建筑设计教学中增加有关的内容。
(三)环境对生理的影响
大量事实表明, 近年来, 建筑环境对人的生理(包括生理反应、 发病率和长
期后效)产生了大量的消极影响: 在建筑设备工程中, 美国曾大量使用后来被证
明是致癌物的石棉制品;不少磨光花岗石成为室内氛气的来源;许多新型装修材
“ “
料日夜发散着各种有害化合物;对空调的迷恋引发了 空调病 , 并降低了人的
适应能力;各种管道设备和装修死角成为病原菌和虫害的草生地(如公共建筑中
的地毯)……然而, 这 一 切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迄今也没有研究例证阐述教
一 “ “
室不良采光设计对学生视觉的长期损害, 切都推卸给 不卫生的用眼习惯 ,

了百了;至于特殊人群, 如老年人和残障人的生理特征仍停留在不求甚解的阶
段。 有关的研究数量较少, 而且又分散在公共卫生学、 环境社会学、 环境心理
学、 工效学和建筑物理等学科之中, 难以形成合力。 因此, 有必要形成综合的领
域, 进行较严格、 系统和长期的测定和研究, 并逐步扩大至区域和城市尺度, 以

m,,
便为设计和立法提供可靠依据。
再次重申, 正是多学科的碰撞和交汇才形成环境心理学这一交叉领域。 其
” ”
第三节 基千行为的 功能 研究

后, 在环境心理学相对独立地开展研究的同时, 其他相关学科仍在继续进行人一
环境关系的研究, 并不断进行新的碰撞和交汇, 不断为设计、 也为环境心理学提
供了新的研究信息。 近年来, 这一领域又融合了生物学、 进化生物学和生态学方
“ ”
面的内 容(R. Bechtel, 1997)。 进入21世纪以来, 持 续多年的 空间句法
(Space syntax)研究受到人们的关注, 这一相对独立的领域采用与环境心理学
完全不同的方法, 结合社会和文化变量, 研究空间与活动之间的关系。 可以预
期, 有关的研究信息必将为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的可持续发展增添新的血液。
运用之妙, 存乎一心。 上述环境 一行为信息如何与设计结合还需要设计专业
入员自身作出扬弃和消化。 在运用探索中, 《建筑模式语言》(A Pattern Lan­
guage) 一
书作出了特殊贡献, 该书将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
“ ”一
融合, 构成类似 半成品 样, 系统、 具体而又模式化的环境一行为信息, 供
设计人员参考。

” ”
第三节 基于行为的 功能 研究
“ ”
经典的建筑设计原理中, 对 功能 的论述主要来源千经验及其相关数据。

开展环境 行为研究以后, 有关建筑功能的调研不断扩大、 深入和细化。 本节将
基千行为, 综述有关研究。
一、 功能研究的扩大
在环境 一行为研究中, 对功能的研究相对较多, 从微观尺度、 活动和流线、
易接近 性、 领域性、 变动可能性等方面扩大了原有的研究范围。
在建筑中, 微观的环境 一行为关系儿乎无处不在, 可供深入研究的课题众
多, 从门把手、 栏杆、 电插座、 仪器仪表、 各种设备、 家具、 空间一角直到浴
室、 厕所、 厨房和工作间等, 经典的建筑设计原理对这些关系往往缺乏深入和细
致的了解。 现在, 已把这些课题归入人体测量和《建筑工效学》范畴, 在北美统
“ ”
称为 人的因素 。 近年来, 除了对电话、 键盘、 仪器、 仪表和各种机械作过详
尽的研究外, 还扩展到其它设施。 例如, 在护理设施中, 发现节约急救时间和确
保急救措施的正确性是最关键的设计因素。 对残障人的研究结果已 作为特殊条
款, 纳人相关的设计规范。 又如, 研究建议, 应改进计算机终端和工作站的工作
区域和家具设计, 以便适应工作人员长时 间工作 后改变身体姿势和位置的需要,
并应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和变动可能性, 使之适合不同的使用者。
建筑中发生的各种活动, 也已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 包括: 所发生
活动的类型;活动的时空特点;参与活动的群体; 以及活动者所使用的物品。 其
中最 后 一 点与外部空间略有差别。 例如, 室内活动一般需要使用家具和其他物
品, 使用者自身也可能带有物品, 有时还有存放衣物的要求。 研究特别关注建筑
“ ”
空间中的 异用 问题, 即原来设计用来从事某种活动的场所并没有如预想的那
样为使用者所利用, 或者已被改作他用。 例如, 对四所小学的研究发现, 学校的

m
走廊中也可能用来从事各类教学活动, 而且数量惊人, 甚至楼梯梯级和台阶也可
“ ” “ ”
供小学生就座上课。 仅用 设施不足 或 受到开敞式教育思想的影响 还不足
第十 一 章 建筑学中的 一 般应用

以解释这类现象, 它表明, 这些被异用的建筑元素恰好适合于教学, 或者说, 它


“ “
们的 提供 正好满足了师生从事某种教学活动的生态知觉。
流线是各类建筑中的关键性功能因素。 已有研究者积极探索编写有关人流流
" "
线的应用程序。 但是, 这类模拟研究都假定, 行人为 各向同性的分子 , 或者
“ “
为 具有向前矢量的微粒 , 因此与实际情境有一喝定的出人。 研究发现, 流线设
计可能影响建筑各部分的使用, 并导致拥挤、 安全、 防卫、 定向和运行成本方面
的问题。
在居住区, 所规划的流线通常与实际流线出入较大。 在医院住院部, 不合理
的流线设计将耽误急救时间、 降低工作效率、 增加医务和服务成本。 在交 通枢
纽, 迂回的流线给管理者增加了额外负担, 也造成旅客在识别和寻址方面的困
“ ”
难。 但在超级市场, 却需要最大限度地加长人流流线, 用以增加 附加售货 。
于是, 鸡蛋和面包这类日常必需品 一般放在距入口较远的地方(一般接近超市出
口), 以便让顾客在寻找过程中接触到更多的商品。
“ ”
研究发现, 易接近性 (accessib 山ty, 也译为 可达性 )和领域性对不同室
内空间的使用程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使用者接近某 一 空间或设施越容易, 其使
用程度就越高。 在学校, 教室离校图书馆最近的班级对该馆使用最多;在社区,
接近程度对交往和友谊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最接近社区设施的居民对设施使用
最多 …… 因此, 空间和设施应与其主要使用者最接近, 并且具有可感知的、 实际
” ”
或象征性的领域边界。 此外, 生态知觉方面的 提供 也 能影响空间的易接近
" “
性, 包括: 可资利用的提示, 即是否可居、 可行、 可游、 可躺、 可坐、 可 靠
等;物质特点的提示, 是否具有必需的家具、 设备、 工具和物 品;社会符号提

示, 是否有他人正在使用, 以及暗示社会或他人存在的各种标志和指示(如 办
“ “ “ ”
公重地, 禁止入内 、 欢迎光临"、 免费开放 等)。 一项研究发现, 在岔路口,
公园游人对行进方向进行选择时, 前方的建筑物或正在行进的游人会起到前导作
用, 这些作为社会提示的游人, 有时比建筑所起的引导作用更大。 公共建筑中,
" ”
这类 跟着别人走 的现象也十分普遍。
易接近性对商业和娱乐建筑的吸引力、 效益和利润具有直接的影响。 调查表
明, 在城市中心商业区, 也有一 些门可罗雀的商店, 除了价格和服务质量外, 可
见性差、 难以接近是其通病。 相关因素包括: 通道上存在物质性障碍;室内外高
差过大;需通过 一 跑大楼梯或大台阶才能达到营业大厅;人口偏离顾客的主要流
线;与主要商业店铺群或摊群脱离;位置偏僻或隐蔽等。
建筑实际上就是对当地环境的直接占有, 因此, 建筑一 旦建成, 就形成了领
域和内外之别。。 观察表明, 在建筑内部也会因占有或活动而形成各种领域和领
域行为。 例如, 不同年级的中、 小学生课外会自发地临时占有并使用校内的不同
的场地, 从而形成不同的活动领域, 高年级学生故意侵犯低年级学生的领域是校
园中内司空见惯的现象。 又如, 在老年人活动中心或者茶馆, 偏爱占有固定坐位
的老年群体或个人往往也具有明显的领域行为。 在足球场看台、 餐厅、 娱乐场

“ 0 领域性与安全防卫的关系见第六章和第十章 。
” ”
第三节 基千行为的 功能 研究

所, 集体宿舍等处也存在各种领域性倾向。 对特定 空 间或区域使用越经常, 越易


形成领域 ; 领域越固定, 使用就越经常一 老时间、 老地方、 老顾客、 老坐位、

老规矩、 老习惯往往成为某些室内场景中的特殊行为现象。 符合经典 功能要

求 、 但无视领域性的建筑必然导致使用者的不满。
近年来, 社会、 文化和技术因素发展迅速, 经常要求医院、 实验室、 办公楼
和商场等公共建筑随之作出相应的改变。 因此, 在建筑设计中, 建筑的灵活性和
变动可能性显得日益重要, 已成为这类建筑的主要功能要求之一。 另一方面, 人

们对旧建筑的态度也已发生质的改变, 般倾向千对旧建筑加以利用或进行再开
发, 所有这些都要求有关人员对建筑功能及其变动趋势和概率, 以及 与之有关的
行为因素作 进一步的研究。
二、 功能研究的深入:外显功能与潜在功能
经典的设计原理所假定的建筑功能要求相对比较简单, 如走廊用千通行 ; 门
“ ”
厅用于进入和接待;教室用千上课 ; 等等。 但是, 如果运用 行为场景 的概念
和方法, 可以发现, 除了上述假定的功能外, 室内空间内还存在其他与时空特点
紧密相关的行为模式: 走廊可用千交谈 ; 门厅可用千聚集和销售 ; 教室可用于开
会和联欢 ; 在南美, 厨房 还可用于亲朋聚会, 成为家庭的社交中心 ; 在北美, 豪
宅浴室继承了古罗马的遗风, 成为与好友密谈的 场所……环境心理学家把建筑师
认定的主要功能称为外显功能(manifest functions) ; 而把其他行为模式称为潜
在功能Oatent functions)。 在特定文化和情境中, 无视这些功能, 就无法满足
“ “
使用者的需要, 甚至造成 异用 、 破坏或改建。 有些潜在功能带有一定的隐蔽
性, 必须深人观察才能发现。 例如, 对美国医院康复病房的研究发现, 表明病人
正在康复的、 最有意义的独立行为事件(如伤残病人开始独立行走)一般发生在

走廊、 而不在诊疗室。 又如, 在火炉武汉的高校, 般规定学生宿舍的屋顶为非上
人屋顶。 但在炎夏, 这些屋顶入夜几乎大部分被学生占领, 当作特大床铺使用(图
11-6), 屋顶上人孔因此成为学生频繁(钻)上(爬)下的交通要道。 学生会毕业
" ”
离去, 但同样的行为模式年复一年地重演, 被戏称为 `仲夏夜之梦' 回归 。

图11-6 屋顶的仲夏夜之梦
(陈志强摄, 约1994年) 279
第十 一 章 建筑学中的 一 般应用

有关研究发现, 潜在功能还涉及到心理和社会因素。 例如, 大厅式百货商场


完全符合人、 货分流的功能设计原理, 但从入口望去, 几万平方米的营业大厅,

上百根柱子、 数百个货位, “大得找不着北 (北京百姓语), 极难识别, 远远超
过顾客所能把握的范围。 嘈杂拥挤和杂乱污浊的环境氛围令顾客产生应激反应,

简直透不过气来, 更谈不上什么兴趣和美感 ——商家仅仅注意到了 商场即卖
“ " ” " "
场 , 遗忘了 逛商场 中潜在的 逛 、 即休闲功能。 从顾客的认知和体验角度
看, 这类商场并不符合心理和行为的需要。 近 20 年来, 欧美国家的商场设计已
作了很大改进, 不仅设置了顾客休闲空间(图11-7上), 而且还将休闲、 展示和
交流三者结合起来(图11-7下)。

图11-7 商场中的两类休闲空间(作者摄)
上: 闹中取静型: 装修简单, 光影生动, 令人感到安静而愉悦(美国商场)
下: 闹中求动型: 装饰丰富, 活动多样, 向孩子推销圣诞礼物(美国超市)

又如, 国外无窗的工作室和教室曾引起各方面的激烈争论。 纽约的 201 中级


学校是这方面的 一 个典型。 该校建成于20世纪60年代, 为了减少破坏行为, 几
280 乎不设窗户, 完全依靠人工照明, 在符合

教学和学习功能

方面无可挑剔, 并
” ”
第三节 基千行为的 功能 研究

“ ” “ ”
为此受到建筑界的好评,因具有 创意 而赢得 先进城市学校建筑设计奖 。
但建成后,愤怒的家长责备学校蓄意割断儿童与周围环境的联系而对他们进行
“ “
洗脑 ,并联合采取抵制行动。 在大量民用建筑中还可以举出许多例子: 幼儿园

常因忽视幼儿的生态知觉而造成安全隐患;小学设计忽视学生 争先恐后一 拥而

上 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导致下课或放学时的挤压伤害事故;大学校园规划忽视
场所感的形成,以千篇一律漠视学生的感情;住宅忽视不同社会群体和文化的需
要,以不变应万变,严重影响住宅的适用性……
三、 功能研究的细化:特定功能与行为
各类建筑中普遍存在的特定功能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主要有:
( 一)贮存
贮存空间不足会引起各种问题: 病人感到不便;进人福利院的老人感到严重
失落和无助;住宅住户乱搭乱建或抢占公共空间;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几乎天天背
着画夹或图板上课;超市顾客不得不望市兴叹;气派的图书馆(博物馆)人口在
雨天堆满雨伞 ……事实上,贮存需求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关的设计标准较
少。 例如,美国的 一 项研究发现, 由于贮存空间不足,不少教师只好把家里的柜
子搬到学校,或者占用大衣 柜堆放教学材料,或者 用材料临时凑合一个贮存空
间。 台湾的 一 项研究发现(曾思瑜,1995)0,尽管老年公寓中已提供了 一 些家
具,但多数入居老入仍购置了家具用千贮存, 一 些人还把家中用惯的老柜子带入

新居。 对于贮存空间(家具),入居老人有两类需要: 是因贮存空间不足引起
的实际需要;二是依恋自己 用惯物品和家具的精神需要。 研究者指出: 高龄者

在具体物品上亦有许多对自己有特殊意义或具纪念性而割舍不掉的物品,如自
……
已用惯的家具、 衣物、 年轻时所获得荣誉锦标、 家族生活照片等。 基本上高
龄者有念旧、 怀旧的习性,故 在有关高龄者居住空间之设计上应考虑此特殊 需

求,尽董制造较多的储藏空间 。
(二) 等候
每个人都有过等候的经验,通常,没有人会认为候车、 候诊和等人过程是一
种享受。 在等候过程中,人们对拥挤和个人空间所受到的侵犯格外敏感,而对等
候所费时间的估计,通常要比实际时间长得多,这反过来,又加深了等候时的焦
虑和心烦。 其中,火车或客机延误所造成的长时间的等候更使人心急如焚。 为了
让等候时的心绪变得积极 一 些,可从物质环境方面采取多种措施。 包括: 改变等
候空间逼仄、 拥塞和阴暗的面貌;在等候空间中适当容纳其他活动,如读报、 喝
咖啡、 看电视甚至游戏, 供等候者消磨时间;或是把等候空间做得比较宽敞,视
野良好,可观看室外的活动和景色。 在大型交通枢纽,还应考虑中转旅客出站后
的等候行为,尽量提供各种方便。 社会环境方面也可采取相应的措施。 试想一下
“ ” ” ”
班机和客车延误时的情况,当服务员 无可奉告 或故意告知 时间不定 时,
无可奈何的旅客顿时会感到失去对环境的控制。 在这方面,国外的有些做法值得


O 曾思瑜. 老人公寓用后评估 以高雄市仁爱之家老人公寓松柏楼为例 . 台湾建筑学报, 1995,
(14): 9~29。 篇
第十 一 章 建筑学中的 一 般应用

借鉴。 例如, 巴黎火车站附近的汽车


站, 就安装了能告知下 一班汽车还需
多少时间才能达到的显示牌。 由于能
明确知道汽车到达的时间, 增强了环
境控制感, 因而乘客可按照自己的意
愿决定是否继续等候, 同时等候起来
也显得更为轻松。
许多建筑 类型都存在等候行为,
也常为设计人员所忽视。 例如, 医
院的 门厅, 通常 仅考虑作挂号和 通
过之用, 但观 察表明, 总有不少 人
等候在门廊附近(图11-8), 即使室
一,. 已罩俨印嘈哪咖冒圈血麟.血
内面积 足够, 只要天气晴好, 人们
图11-8 等候在医院门廊附近的人群(作者摄)
还是喜欢站在或坐在室外。 避免拥
挤、 空气清新、 视野开阔和易于寻找可能是造成这类 等候行为的主因。 医疗质
量较高的医院门前还有通宵达旦排队挂号的病人, 却没有任何设施可以为他们
御寒避雨。
等候行为也可能随时代和社会环境而改变。 例如,20世纪90年代初, 武汉
某高校规定, 男生不得进人女生宿舍, 而每栋集体宿舍一般只设有一部公共传呼
电话。 于是, 每当周末, 女生宿舍楼门前就会出现有趣的等候现象, 持续数年。
连续数周的隐蔽观察发现(学生作业, 作者指导, 1994): 等候约会、 西装革履
(当年的时尚)的男生, 高声呼唤, 昂首期盼, 执着久候;而忙于打扮、 故作姿
态的女生却只闻其声, 不见其人。 最多时门前等候者竟有数十人, 持续近1小
时。 作为旁观者的大 一 新生为师兄们的真诚所打动, 一
半欣羡一半挪榆地把这一
“ ” “ ”
等候区域称为 企鹅角 , 把这 现象称为

企鹅现象 ——企鹅, 多么生动的
“ ”
比喻!那群 学生绅士 的形象顿时活灵活现, 跃然纸上。 事过境迁, 随着电话
和手机的普及, 加上女生主动性的增强, 几年后已门前冷落, 复归千平静, 而
“ ”
企鹅现象 也已成为该 校的儒林旧闻。 又如, 近十几年来, 国内幼儿园和小学
门口开始出现等候接人的长龙, 车辆加上孩子的父母或父母的父母, 足足可以站
满半条街, 历时近1小时。 可怜天下父母心!对这类今后可能待续多年而且风雨
无阻的群集性等候行为, 建筑规划和设计必须作出 应对, 至少也应该在这类设施
的门口留够停车用地或建设临时等候设施。
(三)会议
组织心理学的研究揭示, 参加小组讨论的人越多, 参与讨论的程度越差。 如
2人 一 组时只有1 人、 但24人 一 组时就有6人不发言。 人随便说话时, 对方完
1
全听得清楚的最远距离为2. 40m左右, 恰好处于社交距离之内, 在这一 距离,
可以很方便地传阅文件和资料。 因此,12 人左右围成 一 个直径2. 40~2. 70m的
圆圈进行讨论, 有助于形 成良好的讨论气氛。 如果供小组讨论用的会议室过大,
282 不仅面积有余, 而且也会妨碍讨论的进行, 小会议室的设计应充分考虑这一
” ”
第三节 基千行为的 功能 研究

因素。

研究又发现, 群人 一起从事开会、 观看演出等公共活动时, 也有一些人希
“ “ " ”
望有机会 开小会 , 即两三个人从事短时间的谈话, 或者需要接待 找人 的
外来者, 这就需要 一 个半公共或半私密的空间。 研究认为, 如果会议室形成一个
四方的区域并在入口处设有供人坐谈的小空间, 就有可能使与会者在不离开现场
的情况下待在小空间中暂不参加讨论, 而在会议前后又有地方可供坐谈休息以增
进交往。 这类小空间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也增加了行为的自由度。 按照这 一
思路设计的大中型会议室如图所示(图 11-9) 。
········•·····························
· ········· ·······
······ ··
__...- ·---.
自由活动和交往区域

·································
凹空间提供私密性 饮籵柜 有窗户可向外观望

·····•·················•··••·......
.·· ··
• ·········••·• ..·••.·•.
.
....... ....
/ 正规的会议区域 \
: ::
...:
,·
飞\ ·雪.
.. · ···
又.
.“····
·
会以室
...·····••........A....... .....··· ···•••••
......

图 11-9 基于行为的会议室设计示意(作者绘)

人的会议行为随时间而改变。 科利尔 (Collier, 1976) 曾连续几天通过摄影


观察 一 次会议。 开始时, 与会者保持一种正规姿态: 穿着整齐、 佩戴有身份标
签;沿周边就坐;咖啡杯和托碟放在膝上;相互间保持正规的人际距离。 所有这
“ ”
些体姿语言都表达了 正在进行正规社交活动 的信息。 但会议进行几天以后,
会场上出现了完全不同的情况: 与会者穿着随便;咖啡杯和其他物品随手放置;
人际距离大大减小;身体接触经常发生;体姿也完全不拘礼节。 虽然地板、 顶棚
等固定组成元素未变, 但随时间的推移, 包括人际距离、 交往程度和会议氛围在
内的非固定元素都发生 了质变。 因此, 大、 中型会议室(适用于会期较长的会
议)的设计应更加灵活, 至少应附有较小的休息和交往空间。
近年来, 购物、 接待和避难等特定功能与行为的关系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
视, 其中, 灾变事件中的安全避难问题尤其受到日本和台湾等地学者的关注。

目前, 环境心理学对建筑学的影响主要集中于理论观点、 建筑设计过程和一


般的环境一行为问题。 提供的只是一些观点和方法, 并没有提供解决各种具体建
筑问题的万灵药, 部分研究实例及其结论仅供参考。 按照基于行为的设计原理,
环境一行为研究还涉及技术和审美因素。 前者主要在建筑技术领域内进行研究 瀛隐
第十 一 章 建筑学中的 一 般应用

(包括《建筑工效学》), 后者难度较大, 目前研究得不多。 建筑的认知和体验也


是各类建筑中普遍存在的环境—行为现象, 它直接来源于环境心理学, 构成全新
的研究领域, 由于与特定建筑环境的关系更为密切, 将在下一章中进行讨论。 为
了更好地把握建筑环境与行为的关系, 建筑师应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着手, 既从
多学科的环境 —行为信息中汲取创作的源泉, 又身体力行地参与使用后的评估和
有关调研。


第十二章 特定建筑环境与行为

特定建筑环境涉及日常使用的各类建筑, 与人的行为密切相关, 两者的关


系具有复杂多样、 具体细微而又经常化的特点, 可从多种途径进行研究。 本章
首先讨论特定建筑环境的认知和体验, 然后简述各类建筑中的主要环境 —行为
问题。

第一节 建筑意象与室内认知距离

一、 建筑的意象
标志是城市意象的五个组成要素之一, 建筑作为城市的重要标志物, 自然引
起特别的关注。 出乎建筑师意料, 人们首先记住的, 不是建筑的形式特征, 而是
建筑的使用特点及其意义。 阿普莱亚德等(Appleyard et al., 1969)结合城市
规划, 在委内瑞拉的一个城市(Gindard Guayana)系统研究了某些建筑易 于形
成清晰意象的原因。 他们用认知地图、 访谈等方法, 把城市居民记得起来的建
筑、 企业和标志物拍成照片并加以测绘, 然后按照其识别和记忆特点加以排列。
结果发现, 建筑的使用特点、 所包含的意义、 可见性以及形式特点在形成建筑意
象中起着主要作用, 现结合后续的研究和实例归纳如下:
1.形式特点
建筑物的大小、 形状、外表、 质量和周围环境都会影响其意象的形成。 特别
简单或特别简陋、 复杂或精致的建筑都可能引人注意, 不过, 建筑物的外轮廓对
记忆起着最关键的作用。 清晰的外轮廓是区别建筑及其周围环境的显明边界, 它
使建筑从其周围背景中突显出来成为图形(figure), 而且, 只有当图形与背景
差异显著时, 才能使建筑更引人注意。 纽约的曼哈顿早就是建筑师争奇斗艳、 别
出心裁的竞技场: 帝国大厦的高耸尖塔象征至高无上;克莱斯勒大厦的动态尖顶
暗喻趋向天国;原世贸大厦的简洁双塔体现了平等互利;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的缺
口山花则宣告了继承历史、 却又有别于传统的后现代建筑文化的面世。 然而, 当
每 一 栋建筑都轮廓独特时, 过分的多样又会导致单调。 如同一个舞台, 如果连跑
龙套的都争当主角, 只会造成一 片混乱。 可以说, 没有作为背景的、 大部分建筑
的千篇一律, 就没有作为图形的、 重点建筑的鹤立鸡群。 与轮廓相比, 其他因素
在意象中的重要性相对较低, 建筑师热衷的符号和小处理也不例外。
2.可见性
不可见自然就无从记忆, 即使提及也只是单凭道听途说加以猜测。 可见性与
观察者的位置(视距、 视线和视野)和建筑周围环境有关, 因此, 位于交叉路
口、 公共汽车站、转弯处、 立交桥边和邻近开敞空间的建筑更易记住, 即使建筑 删膳
第十二章 特定建筑环境与行为

并不美观和重要也是如此。 周围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座面向较大绿地或广

场的教学楼可能显得非常突出, 但与密集的房屋拥塞在 起, 匆匆而过的行人就
“ ” “
会熟视无睹。 建筑师不要以为 酒好不怕巷子深 人们不可能记住 养在深

闺人未识 的贵人。
3. 使用特点和意义
使用频繁程度和使用的独特性也是影响建筑意象的主要因素。 儿童熟知小学
和幼儿园, 家庭妇女熟悉菜市和商场, 病人牢记常去的医院, 反复使用当然会强
化与识记有关的神经联系。 与众不同的使用特点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建筑所
包含的意义也有助于识记, 但最好能用简单的文字或言语表达, 而且, 体现其意
义的命名应尽盘与其实际使用保待 一 致。 此外, 有外形绰号或易于形容的建筑相
“ " “ ” “ ”
对容易记住, 如 红辣椒 (长沙火车站)、 洋葱头 (俄式教堂)、 变形金刚
” “ "
(中央教育电视台)、 "扭秧歌 (全国妇联办公楼)、 水煮窝鸡蛋 (国家剧场)、
“ “ "
侧面 S 正面 O"(在建的 CCTV 大楼)、 一双筷子夹一条虫 (某地新世纪纪念
“ ” “ ” “ ”
双柱, 巳拆除)、 “鸟巢 、 "拐把楼 、 裤权楼 、 日本的 金色大便 等。 遗憾

的是, 建筑的历史意义 般并不是形成意象的主要因素, 似乎最易随岁月流逝而
淡忘, 为了有助于形成意象, 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也应具有一 定的使用特点。 例
“ ”
如, 人们很容易记住美国芝加哥的历史建筑 水塔 (见第三章), 不仅因为它是
1871 年大火后仅存的完整建筑, 而且还因为它现在是芝加哥的旅游信息中心 ;
但另 一 座建筑即证券交易所大楼, 大火后仅留下了一道大门, 现作为园林小品保
存, 几乎为世人所遗忘(图 12-1) 。

图12-1 芝加哥大火后遗存的历史建筑(作者摄)
286 左: 远近闻名的水塔 右:默默无闻的交易所大门
第一 节 建筑意象与室内认知距离

二、 使用者的建筑综合意象
上述研究以城市景观为背景, 所涉及的建筑意象主要为记忆中的建筑形象。
在设计中, 还有另一些建筑意象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类是面对真实场景或影视
资料、 或者就回忆中的某 一 建筑形象作出的某种评估或判断。 例如, 经常可以听
“ ” ` ”
到人们这样议论: 某某新村高级、 洋派 , “某某住宅区跟 下只角'0一样 ,
“ ` ”
某某大楼好 酷'(cool) 。
上述现象表明, 人们能够理解建筑或建筑环境所包含的意义。 在芝加哥进行
的 一
项研究中, 向蓝领群体和白领群体成员分别显示若干芝加哥的建筑照片, 共
列出52个建筑意象因素, 然后记下被试者者对每座建筑的反应。 结果显示, 大
” ” ”
多数人对普通建筑物的意象是 便宜和无印象 “ , 有印象和有特殊意义 ,“亲切
” “ ”
和吸引人 。 其中 亲切和吸引人 是两个 群体成员认同较高的因素, 随后 是
“ "
独特和令人感兴趣 。 在偏爱方面, 两个群体存在很大 差异。 收入较高的白领群
” ” “ "
体成员更偏爱 正规和 高级 、 有印象和吸引人 的建筑艺术;而收入较低的蓝
“ “ "
领成员却喜欢 不大正规和大众口味 “ , 其次是 亲切和吸引人 的建筑。 看来,

对同 种建筑风格的 偏爱和理解因群体而异, 对社会各阶层而言, 不存在公认的
“ “
和 正确的 建筑艺术风格。
研究还发现, 影响这些意象及其意义的因素虽然很 多, 但具有决定性的却是
某些 特定的建筑环境因素。 例如, 库伯(C. Cooper, 1974) 发现, 居住区中,
维护、 景观和建筑尺度对建筑意象及其意义的影响最大。 其中, 建筑尺度主要体
“ “
现在 是高层住宅、 是多层公寓、 还是独立式小住宅 北美居民普遍偏爱 独
门独户的独立式小住宅, 而把大 多数高层住宅视为环境质量较差、 社会问题较多
的准贫民窟。
另 一类建筑综合意象与使用者的需要和选择有关。 经常可以听到业主或使用
“ “ “
者的各种意见, 如 这不像我要的住宅 “ , 需要类似那种样式的建筑 “ , 外观要

50年不落后 , 等等。 这说明, 对千自身所需的建筑, 使用者头脑中存在着 一 种
与该建筑有关的意象。

忽视业主的综合意象将导致方案落选、 重大 设计缺陷以及建成后的 异用 “ ,
甚至还会导致使用者自行彻底改建。 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设计的法国佩萨克
住宅区(Housing at Pessac) 是一个典型例子。 柯氏具有良好的愿望, 想借助千

国际式风格改变工业化以后下层 工人住宅的形象一设计为名副其实的 住人的

机器 :立方体、 平屋顶、 带形窗、 流通空间, 立面带有奇怪的天蓝、 金黄和栗
色。 但建成使用以后, 事先没有设计发言权的居民却把住宅改得面目全非:人们
重新油漆墙面;把带形窗改成传统的长窗;并给立方体盖上被子-—-坡屋顶;甚
“ ”
至室内也改成了内廊式(图12-2)。 不是柯氏运用 建筑 决定论 重新塑造了工
人的行为, 而是工人按照自己的意象重新塑造了柯氏的建筑。
业主的综合意象变化范围较大, 可 能具有综合—单 一 、 清晰—模糊、 确

定 不定等多种维度, 使用者往往会把需要与欲望、 抽象与具象、 自身意象与他

O 上海方言,居民对社会问题较多、物质环境较差 、 居住人员复杂的居住区的俗称。 蛔
第十二章 特定建筑环境与行为

刚建成的小住宅 使用 一 段时期后的小住宅

图12-2 ”居住的机器 的演变(作者重绘)

人意象、 意象与认知图式等混淆在 一 起。 有的综合意象连结构、 设备选择都包括


在内;有的却审美至上外观惟 一 ;有的爱好多种风格;有的只爱一种风格;有的
表达清晰甚至自备图样;有的叙述不清, 各种问题混为 一 谈;有的目标明确, 不
达目的决不罢休;有的 一 天 一 个样想到什么要什么……在环境心理学尚未提供有
效的参考资料以前, 开发商和决策、 设计人员可仿效装修材料选择样本(如墙面
” “
色彩等), 自行开发 (认知)选择图册 将已建成的相关实例(如高层办公
楼、 住宅设计、 客厅设计、 客房设计等)按照某种分类方法(如外观特征、 艺术
风格、 经济造价、 情感反应类别、 开发商和设计人员的主观评价等)汇编成册,
供使用者评估和选择, 然后与开发者的认知和评估进行比较, 以便了解特定使用
者的偏爱, 供设计和再开发时参考。
我们姑且把上述两类建筑意象统称为建筑综合意象或建筑意向。 它们不仅与
记忆有关, 而且还涉及到意义的理解、 思考、 推理、 判断等思维过程;偏爱、 抉
择、 替换 (trade off) 等选择决策过程;相关的情感反应;以及与社会、 文化因
素密切相关的价值观念体系。 其中, 记忆和意义理解可能是形成这类综合意象的
关键。 由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值得今后重视。
三、 建筑室内的认知距离
( 一 )认知距离的后续研究
早期研究比较简单, 强调实际距离相同时, 转弯较多的室内路径认知距离较
长。 因此, 城市步行商业街就不宜直角转弯过多, 如果在认知中把商业街判断为
“ ” “ “ “
迷宫 或 徒步练功场 , 可能下 一 次再也不愿前往 花钱买累受"。 反之, 园
林建筑和游乐园的路径则不妨曲折迂回, 以便增加环境的复杂性和神秘性。
在后续的研究中, 认知距离已成为环境心理学、 地理学和城市规划的重点研
” ”
究课题。 研究表明, 认知距离是对实际距离加以主观 曲解 的结果, 因而极少
等同于实际距离。 有关的研究分为两类: (1) 研究认知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
(2)研究环境和人文变量对认知距离的影响, 涉及的变量包括路程转角、 交叉
口、 路程信息、 目标的可见性、 与城市中心方向的关系、 社会经济因素、 路程的
飘圃 熟悉程度、 被试者的性别和年龄等。 此外, 也开始注意坡道和楼梯等三维变量。
第一节 建筑意象与室内认知距离

例如, 研究发现(Okabe et al., 1986), 与距离相等的平坦路程相比, 人们认为



。 研究者用两种方法测屋认知距离:
坡路路程更长(与上坡还是下坡无关) 为距
离估计法,要求被试者估计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二为通过时间估计法, 要求被试者
估计通过既定路程所费的时间。但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并不存在明确的关系。
(二)楼梯对三种形式的认知距离的影响
“ ”
宁愿多走平路, 不上一层楼梯 几乎已成一 种共识, 图书馆出纳员和行动
不便者对此体会尤深。 由于认知距离会影响人在空间中所作的选择, 而楼梯又是
建筑环境中的重要组成元素, 因而有必要对楼梯进行研究 。
研究者(日本Kazunori Hanyu & Yukio Itsukushima, 1995)考察了楼梯对

认知距离的影响。 实验现场包括两段室内路程: 段为 平坦走廊, 被试者可以看

到路程的终点;另 段为从五层通到底层的楼梯。 实验要求被试者分别对两段路
程作出估计, 包括三种形式的认知距离:
(1)估计距离。 要求被试者站于起点, 估计路程的距离。
(Z)估计通过时间。 不闭双眼, 想像该段行走距离, 并报告从起点走到终点
所需的时间。
(3)心理通过时间(mental walking estimates)。 要求被试者站于起点, 闭
上双眼, 想像自己正在走完这段路程, 用跑表记下所需时间。 接着要求被试者用
“ ”
普通速度实际走完该段路程, 并记下 实际通过时间 。
然后, 将三种形式所表达的认知距离与实际距离及实际通过时间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1)被试者对楼梯的估计距离和估计通过时间过长, 其中平均估计距离是实
际距离的3倍多, 对千平坦走廊, 与实际相差不大;
(2)楼梯的心理通过时间与实际通过时间接近, 对千平坦走廊, 心理通过时
间估计 偏低;
(3)非参数检验表明, 在上述三项估计中, 对楼梯的估计与对走廊的估计两
者均为 相互独立的变量。
实验证明了楼梯对两种形式的认知距离(估计距离和估计通过时间)的重要
“ ” “
影响, 但第三种形式 心理通过时间 却被排除在外。 这一 现象可用 信息贮存
“ “ “
假设 和 努力假设 加以解释。 信息贮存假设(the information storage hy­
pothesis)(Milgram, 1973; Sadalla et al., 1980, 1981) 认为 , 估计距离的偏
差, 可能反映出估计者头脑中持有的、 与环境特性有关的信息数量。 某段路程包
含的环境信息越多, 对该路程的估计就越长。 楼梯远比平坦走廊复杂, 包含的信
息自然更多, 因此被估计为 更长。 努力假设(the effort hypothesis)(Cohen et
al., 1978)认为, 通过对某段路程的估计距离与通过该段路程时付出的身体努
力(体力、体能、身姿、注意程度 等)有关。 与同样长度 的平路和直路路程相
比, 坡路以及因障碍而迂回的路程需付出的努力更大, 因此被估计 为距离更长。
所付出的身体努力可分成两类: 为 完成任务实际 付出的努力和预期会付出的努
力。 预期走完某段路程需付出的身体努力越大, 对该路程的估计就越长。 楼梯的
“ ”
估计距离和估计通过时间过长, 原因正在于 预期会付出的努力 较大。 在测试 扇圃
第十二章 特定建筑环境与行为

心理通过时间时, 被试者系闭上双眼, 想像自己走下楼梯(经常行走的熟悉路


程), 因此, 努力程度所带来的影响已大大减少, 结果心理通过时间与实际通过
时间接近, 偏差较小。
(三) 烦恼距离
" ”
亚历山大等(C. Alexander et al.1977)提出的 烦恼距离 概念也具有 一

定的启发性。 般的建筑设计原理认为, 建筑中功能关系越密切的部分, 应该越
接近, 使用者所走的距离应越短越好。 对于生产和服务流程要求较高的建筑理应
“ "
如此, 但对于办公楼等公共建筑却不 一 定 非如此不可 。 一
方面, 在长时间伏
案后, 工作人员需要有室内走动和变换视野的机会, 另一方面, 人只有多次走同
一路程, 或者 一 次走了较长路程, 才会因耗费时间和精力而感到烦恼。 因此, 从
环境心理角度来看, 应允许办公建筑的不同工作岗位之间保持适度的距离, 但所
走的路程又必须处于人的烦恼阀之内, 在此界限内, 走6m与走3m并无多大差
别。 换言之, 并不需要越近越好。 路程长短及其频率是决定烦恼距离数值的主要
因素, 人可能 一小时多次走10m路程而口出怨言, 但也可能一周偶尔走上300m
而毫不在乎, 数值因群体而异, 应由调研决定(图12-3)。 烦恼距离的 研究说
明, 功能与距离的关系, 应结合群体差异辩证考虑。 这不仅对办公建筑, 而且对
商业步行街、 游乐园和风景区的规划设计都具有启发作用。


周 一次
距离

周两次

巳卧 一天 一次


贮 天两次

一天四次
一小
时 一次

小时两次

200 300 400 500


路程长度(英尺)
" ”
图 12-3 一项调查得出的 烦恼距离
(C. Alexander et al., 1977)

对室内认知距离进行研究, 有助于理解使用者的认知规律, 分析其路径选


择行为, 改进不合理的设计, 并加强公共建筑和外部公共空间的易接近性 (ac-
cessi bili ty)。

第二节 室内空间定向

航空港、 火车站、 医院、 购物中心、 图书馆等大型公共建筑以面积大、 信


息多和人流复杂为特点。 不仅室内交通空间众多, 而且人流流线又包含有大置的
呱 转折点, 即关键性的识别点, 要求人们在找路和寻址时不断对空间定向作出选
第二节 室内空间定向

择。 身临其境, 往往令人头绪纷乱, 行动蜘躇, 并不像游玩圆明园的黄花阵那么


有趣诱人 。 评估表明, 在这类信息超载的室内环境中人们普遍感到寻址困难
CBrill, 1984)。 例如, 纽约的肯尼迪航空港有一段从主要门厅去休息室的走廊,
不仅两侧墙面倾斜, 而且光滑的地面还带有斜坡, 由于没有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参
照物, 旅客常感到不知所措。 简单的定向障碍可能引起短时间的迷惑和不安;严
重的定向混乱则会造成找路和寻址困难, 并失去对环境的控制感。 其结果, 妨碍
“ ”
正常活动, 降低办事效率, 并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有时还因 多走冤枉路 、 “迷
” " ”
路 和 误事 而产生应激, 如果加上拥挤, 会使人感到极其烦躁和反感。 同
时, 定向困难还与灾变事件中的安全和避难有关, 甚至还会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一、 建筑易识别性研究概述
面对越来越庞大的现代公共建筑及其寻址困难现象, 许多研究者提出, 应把

“建筑的易识别性 (architectural legibility)作为判断建筑设计优劣的依据之一
(Evans, 1982; Passini, 1980)。 魏斯曼(Weisman, 1981)把建筑的物质特点
” ” “
与人的行为联系起来, 定义 建筑易识别性 为 建筑便千使用者在其中找路和

寻址的容易程度 。 对易识别性影响较大的建筑环境因素有:
(1)建筑平面的形状 ;

(2)建筑内外熟悉的标志或提示的可见性 ;
(3) 建筑不同区域间、 有助于定向和回想的区别程度 ;
(4) 提供识别或方向信息的符号和编号 。

有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千两个方面: 是研究特殊变量对寻址的影响 ; 二是试

图建立 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研究工具或概念模型 。 大量研究认为, 建筑平面的复
杂程度是影响寻址绩效的主要因素 。 例如, 简单或简洁而又规整的建筑平面有助
于寻址(Bronzaft.et al.1984);走廊形状过于复杂, 并且选择点过多是车站、 空
港等交通枢纽寻址困难的主要原因(Nichols, et al., 1991)。 在建筑中, 常用
的标志和符号有: 用以识别区域或房间的编号或标记;引导图、 箭头等方向性标
志 ;文字性引导标志等。 标志常用于交通枢纽、 医院和大型政府机构, 通常用来
作为建筑物尤其是大型或复杂建筑物的辅助或主要定向措施, 以便减少寻址困
难 。 研究认为, 在公共建筑的接待区域增设引导标志, 可减少来访者的紧张和焦
“ ”
虑, 并改善寻址绩效, 您在这儿 (You are here)一类引导图对寻址也有所帮
” ”
助 。 但是, 有关 标志作用 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有人发现, 随着医院走廊中
标志数量的增加, 寻址绩效反而降低;又发现, 对 于刚进入医院的病员, 目的地
的可见性对其寻址行为影响更大(Carpman et al., 1984); 在大城市空港, 许多
人发生寻址困难, 其主要原因是多数人(达样本总数的76%)对空港的各种标
志理解较差;不少人认为空港的标志太多, 令人目不暇接(Seidel, 1983);还
发现, 近400次火灾中, 人发觉着火后, 依靠标志找路安全撤离的竟不到8%
(Bryan, 1982)。 这些研究说明, 在某些场景中, 标志提高了寻址绩效, 并减少
了混乱和应激;但在另 一些场景中, 标志却为使用者所忽略, 甚至完全起不到应
有的作用 。 尽管如此, 在复杂的大型建筑物中, 标志和符号迄今仍是定向和寻址
的辅助手段。 删"
第十二章 特定建筑环境与行为

对建筑环境因素的研究大多数采取单一变量的方法。 曾有人试图使用计算机
模拟进行多变量研究, 即对有关建筑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考察,但由于工作量过大
和条件限制, 结果与实际情境有较大出入。
1991年, 奥尼尔CM J. O'neill)采用现场实验考察了建筑平面的复杂性和
标志这两种变量对寻址绩效的影响。 其中建筑平面的复杂性有五种类型, 复杂程
度各不相同, 标志有三种类型, 包括无标志、 文字标志和图形标志, 共同构成5
因子X3因子的 实验设计。 结果表明: 寻址绩效随建筑平面复杂性的增加而降
低;五种类型的平面都增设标志后, 标志地点的人流总通过率增加13%, 转弯
错误减少50%, 走回头路减少62%;其中, 图形标志产生的人流通过率最大,
但文字标志在减少寻址错误方面最为有效。 与无标志和最简单的建筑平面相比,
在设有标志和最复杂的建筑平面中, 寻址时被试者所发生的转弯错误要多得多。
显然, 这是建筑平面和标志两种变量相互作用造成的结果, 说明标志并不能单独
对平面过千复杂所造成的寻址困难起到缓解和补偿作用, 各种建筑环境因素及其
相互作用都会对建筑的易识别性产生重要影响。
奥尼尔还指出, 在地铁车站、 汽车站、 空港等交通枢纽中, 大董人流必须
正确而有效 地流动。 因此, 人流 的正确 导向 和通过率非常重要, 相比 之下,
“ ”
寻址的精确性 的重要程度相对较低。 在这类建筑中, 应使用图形标志为主。
在旅馆等另 一 些建筑中, 紧急安全出口的正确性和通过速度 是 重要的考虑因
素, 因此, 应沿主导方向并选择关键位置设置文字标志, 而在适中位置设置图
形标志。

对建筑易识别性的概念模型的探索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 些研究试图
了解环境的物质特征、 认知地图与寻址绩效之间的关系。 布拉克斯玛(Braaks­
ma, 1980)在对空港的研究中, 开发了 一 种测量建筑环境易识别性的技巧。 他
发现, 空港内有 一 些特定的关键位置(如公用电话、 盟洗室入口、 登机口等),
旅客虽然可以从其中 一点看到其他各点,但难易程度存在差异, 即视觉上的可见
性(visual accesibility)不同。 因此, 可以通过测量得出不同关键位置之间的可
“ ”
见性, 经计算机计算后得出 可见性矩阵 (visibilitymatrix)和 每一 位置的可
见性指数。 同时, 他还在两个空港对旅客现场进行调查, 结果发现, 旅客自我报
告中寻址的难易程度, 与这些位置各自的可见性指数有关: 指数高, 即易于看见
其他关键位置, 旅客寻址也比较容易;指数低, 旅客寻址相对比较困难。 因此,
“ ”
可以用 可见性矩阵 这一工具来预言旅客的寻址行为。
波普尼斯等(Poponiset al., 1990)发现, 在公共建筑中寻址时, 使用者注
视建筑特点的视线可以客观地加以测量, 并将结果绘成一张轴向图。 图上标明建
筑的关键位置、 以及使用者行走其间所注视到的所有中间景象, 从而形成一种

“视线连接模式 。 然后借助计算机计算建筑物内每 一 空间与其他空间的相关程
“ ” “ “
度, 称为建筑空间的 整合性 。 建筑内 整合性 高的场所或空间(如主要走
廊、 过厅、 院落和中庭等), 更有可能在寻址时经过。 由此可建立一个概念模型,
“ “
说明建筑内部各类空间的 整合性 水平对寻址的影响。
蛐, 建筑易识别性涉及到建筑的物质特点, 寻址者的心理过程、 即认知成图, 以
第二节 室内空间定向

及寻址行为三个方面。由于对物质环境缺乏客观的测量手段, 上述研究并未将这
三方面结合起来。
二、 建筑平面拓扑复杂性的影晌
人们早就认识到, 拓扑关系在自然和建筑环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认为,
在经由场所及场所之间寻址时, 人会在头脑里把环境中的各种小片断组合成能使
用的意象, 而拓扑关系就是这一学习过程的副产品(Kaplan & Kaplan, 1982)。
研究揭示, 人的认知地图包含两类环境信息(Kuipers, 1983): 一
是与场所之间
的距离和方向有关的量度关系;二是表明场所之间序列和相互连接的拓扑关系。
虽然这两类信息在认知地图中结合成为整体,但人一般先获得场所之间的拓扑信
息, 即场所之间的线状连接图, 继而才发展成为更完整的认知地图, 即具有整体
性的、 类似测绘图那样的空间意象。换言之, 人的空间环境认知一般起步于拓扑
知识阶段, 继而才向空间知识阶段发展。 相应的寻址行为实际上正处于这一过程
的早期, 即拓扑知识阶段。
航空飞行中, 因为航路仅有限的儿条, 机场也只有那么几个, 所以, 有时仅
有量度方面的知识、 即仅需知道航向和距离就行。但在建筑环境中, 由千实际地
形和建筑实体的阻隔与限制, 了解场所之间的序列和连接就非常重要一一 -迷城、
“ ”
迷宫和 迷楼 足以使人疑惑、 恐慌、 疲于奔命乃至困以待毙。因此, 在大型公
共建筑中, 只有了解场所之间的序列和连接(即拓扑关系)之后, 才有可能选择
便捷的寻址路线。建筑平面布局、 视觉可见性` 标志、 色调、 特殊细节等都会影
响建筑的易识别性;但研究认为, 建筑平面布局的影响最大(Weisman, 1981;
Peponis et al., 1990)。相对复杂而言的简洁 平面, 相对于难以记忆而言的易识
记平面, 相对于难以描述而言的易千描述的平面, 均具有良好的易识别性。现场
实验发现, 寻址的难易与平面的复杂和简洁程度有关, 而且, 可以通过考察物质
环境的设计特点对建筑的易识别性进行评估。
奥尼尔(M J. 0'neill, 1991) 对建筑易识别性进行了考察, 认为建筑平面
的拓扑关系(客观物质特点)对使用者的认知成图、 继而对寻址行为具有重要的
影响, 并试图把物质特点、 心理过程和实际行为结合起来研究。他提出了建筑平
" ”
面的 拓扑复杂性 (topological complexity) 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奥尼尔指出,
建筑室内存在 一 些关键位置(选择点), 如走廊交叉口、 走廊转角和过厅出口等。
寻址者在这一位置必须就两个以上的方向作出选择, 以便决定继续行进的方向。
“ “
随着多次进行选择, 这些位置就成为认知地图中的 标志 , 在记忆中构成突出
的场所, 千是, 建筑平面中的关键点(位置)及其连接路径形成的拓扑网络(建
筑平面整个拓扑网络中的 一 部分)就成为寻址的合理路线。
” ”
奥尼尔把计算建筑平面 拓扑复杂性 的方法, 称为相互连接密度[Inter­
Connection Density(ICD)]测量。ICD值代表建筑室内各选择点之间可通行的
路径的数量, 计算十分简单: 先算出与每一选择点连接的其他点的数量, 得出每
一点的ICD值, 然后将各点的ICD值相加, 除以选择点的数目, 即得出建筑每
层平面的ICD值(图 12-4)。 对于复杂的平面关系,ICD测量还存在一些问题,

但不失为 一 种客观的手段。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测量来源于上述 人如何组织空 删匾
-D -
第十二章 特定建筑环境与行为

间信息 方面的研究, 具有坚实的理论

E
依据和良好的开发前景。
奥尼尔还通过现场实验评估ICD值
对人的认知成图, 并继而对寻址绩效产
生的影响。 三处实验地点均在纽约州立
大学的卢克伍德图书馆, 实验场景一位

I
千图书馆第二层, 场景二和场景三位于
A =2 B=2 C=3 JJ=3 J,=2 F=2 第三层。 三个场景均为图书馆的开架书
平均的!CD值:14-:-6=2.33
库,ICD值随场景序号由低到高排列
图12-4 建筑平面的 ICD 值计算举例
(图12-5)。 与其他大型公共建筑一样,
卢克伍德图书馆也存在严重的寻址困难问题: 图书馆缺乏视觉可见性, 几乎没有
可用于定向的建筑特点;建筑平面中间虽设有中庭, 但环绕中庭在视平线以下才
开有 一排窗户(在实验时被挡住);建筑书库内放满书架, 视觉上几乎无法一眼
看透;除了书的位置外, 书库内没有任何定向和寻址的提示。
场景 一 !CD值=2.40

=
• 1 1 , 嗔ll
= 叩呾见吵.二二
=
1

=
1 1

=
I

=
I I

=
I

=
I I

=
• 1

=
1 1

• 1 1 l

' ,' ,,
,1
. '', .',.
,' .,
,'
'I ,'1 1,,
l.,,.
'' ,' ,' .,,,
' ,1 ,
,' . ,,.
,' .,,,
'' ,'
,'
, . ,,. ,
.,
,

场景二!CD值=2.45
.-I I I I I I I 勹昌
场景三!CD值=254

图 12-5 位于大学图书馆中的三处实验场景
编昌 (O'neill, 1991)
第二节 室内空间定向

实验分成三步进行, 被试者在每 一步骤应完成不同的任务:


(1)预先训练。 被试者对三个场景均不熟悉, 必须预先向被试者提供统 一 的
标准信息, 以便对实验进行控制。 主要介绍与关键选择点和路径有关的信息, 尽
量少介绍其他与建筑平面有关的情况, 如方向、 距离和各种提示等, 也不参观现
场。 训练中让被试者观看一组以标准化方式拍摄的现场 黑白照片两次, 节奏
自定。
(2)认知草图绘制和照片分类。 在预先训练后, 要求每 一 位被试者根据自己
对照片的记忆画出建筑的平面, 完成后再显示两张黑臼照片, 分别为寻址任务的
出发点和目的地, 要求被试者凭想像在自己所画的平面图上标出两者的位置和连
接路径。 然后, 再一次向被试者随机显示预先训练中已看过的每 一 张照片, 要求
被试者对照片进行分类, 指 出那些位于所标出的寻址路径中途的照片。
(3)完成寻址任务。 被试者仅依靠 在预先训练和照片分类中所获得的拓扑知
识完成寻址任务, 找到所显示的目的地。 其间, 不准在地图或模型上向被试者指
出要寻找的目的地, 以免提供其他附加的环境 信 息, 影响实验的有效性和可
靠性。
有关实验指标的测量结果详见表12-1。 从表中可以看出, 认知地图的正确
性随场景ICD值的增加而降低; 寻址绩效中的错误随ICD值的增加而增加。 接
着, 运用统计分析对测量所得数据进行处理, 验证各场景中的差异是否显著。 结
果表明, 环境的拓扑复杂性的增加(ICD值高)削弱了人们对单个位置的记忆,
也降低了认知地图的正确性, 同时, 还增加了寻址过程中选择行进路径的困难程
度, 以及所花费的时间。

拓扑复杂性对认知成图和寻址任务的影响 (O'neill, 1991) 表 12-1

场景一 场景二 场景三

男性被试者数董占被试者总数的百分率 62% 57% 62%


女性被试者数量占被试者总数的百分率 38% 43% 38%
不同场景的ICD值 2.40 2.45 2.54
米所绘各段路径位置的平均正确率 71% 71% 58%
米选择点位置(交叉口)的平均正确率 61% 48% 34%
米选择点位置(走廊转弯处)的平均正确率 67% 57% 41%
照片分类任务的平均正确率 83% 42% 35%


寻址时找到目的地所花费的平均时间(秒) 23 34 45


寻址过程中转错弯的平均次数 0.81 0.91
寻址过程中走回头路的次数 0.29 0.48
“ ”
说明: 米记号表示组成 认知地图的正确性 的变量。

本项研究的特点在于:
(1)对建筑平面的拓扑复杂性进行简单而又客观的测量, 用以代替以往由设
“ " ”
计者或主试者所作的 对称 、“有韵律感 等主观描述;
(2)对实验进行控制, 用预先训练和细节限定的方法, 尽可能减少拓扑知识
以外的信息, 以便对建筑平面的拓扑复杂性进行单因子评估; 飘隧
第十二章 特定建筑环境与行为

(3)由于实验局限千单一变量, 有利千建立单一变量的建筑易识别性的概念
模型。
三、 加强室内空间定向的建议
关于建筑易识别性的研究仅考虑了可见性、 建筑平面的拓扑性质等单一变
量, 与实际有 一 定的出入。 例如, 按照实验结果, 拓扑复杂性的数值应越低越
好, 似乎内廊式的筒子楼最好, 这显然难以付诸实际运用。 因此, 应在理解有关
研究的基础上, 参考已有设计经验, 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 以下建议可供
参考:
1. 妥善处理建筑平面的拓扑复杂性
(1)降低建筑平面中服务对象(非日常管理人员, 如旅客、 顾客、 病人、 读
者等)使用部分的拓扑复杂性。 现代建筑规模宏大, 功能多样, 流线复杂, 加上
安全疏散等要求, 选择点和连接路径必然众多。 可行的解决办法是区分和强化使
用者(服务对象)经常行走的路线, 采用直线、 辐射线、 开敞环路等简单线形,
尽量少用封闭环路、 多重环路、 连环套、 网状路径等复杂形式。 同时, 特别要加
强走廊等连续性元素, 做到方向明确, 主要出入口单一 , 并尽量减少歧路。
(2)适当重复同 一 拓扑模式, 并纳入同 一 参照框架之中。 同一模式既可以简
化识别过程, 明确定向, 也可以造成于篇 一 律, 定向混乱。 传统的多进院落式住
宅在重复同一 模式的同时, 还强化了大门、 照壁、 二门、 花厅、 内门、 乃至风水
楼这 一方向明确的主轴线作为参照框架。 建筑师偏爱重复平面模式以形成有韵律
的构图(如不少博览建筑、 超市和图书馆)。 但是, 如果缺乏参照框架和标志系
统, 使用者就会陷入展品、 商品和书架的包围之中, 乐趣和情致将被信息超载带
来的迷惑和烦恼所替代。
(3)强化重点或中心区域。 对千使用者, 重点是要解决第 一 次进人建筑时的
寻址问题, 因此, 入口及接待区域是必须重点处理的区域。 在大型公共建筑中,
应在中心区域(如中庭)设置刺激强烈的元素或重点标志, 借以揭示建筑的整体
布局, 并使之成为平面拓扑关系中的主要连接点。 商场的中庭应大致位千营业大
厅的中央, 真正起到控制作用, 过分偏于一 侧, 会造成大厅另一侧的面积过大,
仍会产生空间定 向 问 题(商 品 或 展 品会阻隔视 线)。 贝聿铭先 生在卢浮 宫
(Palais du Louvre) 扩建设计时做过调研, 工作人员告诉他, 参观者问得最多的

问题是 我们是怎么(从哪儿)进来的"——卢浮宫是 一 个展室穿套展室的四合
院, 仅东立面就全长172m!因此, 贝先生认为, 在扩建设计中最重要的是要解
决参观路线的平面布局问题, 这正是扩建时设置玻璃金字塔作为中心区域的功能
和行为依据。
2. 强化建筑特点的可见性
对关键选择点进行重点建筑处理, 并加强其可见性, 如登机口、 主要楼梯、
主要过厅等。
3. 改善标志系统
标志应作为一 个系统进行设计, 应位千主要路径, 放在关键位置, 处在使用
蛔 者的主要视线范围之内, 与背景区分明确, 视度清晰, 并应提供重要信息。 有的
第三节 建筑体验概述

商场将标志或导购图放在入口侧面、 背面或楼梯平台上;有的导购平面与基本参
照系统不 一 致;有的早已过时却未及时更换;有的标志湮没在商品之中;有的临
时张贴敷衍了事。 所有这些都如同虚设, 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4. 辩证考虑具体行为习性和习惯
如趋光性、 转弯倾向、 环顾倾向和性别差异等。 由于趋光性这 一 生态知觉特
点, 走廊端头的窗户、 天窗或其他强光源具有强烈的导向提示作用, 处理不当会
造成误导。 人第 一 次接触陌生的环境, 一
般会自然环顾四周, 因此, 首次关键选
择点应具有较开敞的视野和较明亮的照明。 设计还应考虑使用者的行为习性和习
惯差异。 例如, 在商场中, 男性顾客更多使用图形和文字标志定向, 而女性顾客
更注意具体商品、 女性用品广告及其位置。 购物者的动机也会影响定向, 以购物
为目的的顾客对定向的要求更加迫切, 而以浏览为主的顾客则多半走走逛逛, 经
常依靠具体元素临时定向。

第三节 建筑体验概述

建筑师十分关注建筑的体验, 但与其期望相反, 有关的研究例证较少, 歧见


较多。 更重要的是, 建筑体验往往与直觉、 移情论等复杂过程有关, 有较大的研
究难度。 因此, 迄今尚未形成较理想的概念或理论模型, 现有的不少研究似乎更
" ” “ ”
像攻坚战之前的 扫清外围 战斗。 第八章 城市设计美学 中列举的 一 些观点
(Purcell, 1986; Nasar, 1988, 1994) 也可供探索建筑体验时参考。
—、 知觉理论与建筑体验
知觉理论中, 对建筑体验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视错觉研究、 格式塔的视觉组织
规律和生态知觉理论。 错觉是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 是指人在特定条件下
对客观事物产生的、 某种具有固定倾向的、 并受到主观歪曲的知觉。 心理学研究
中已发现的错觉现象大多属于视错觉, 在心理学词典上, 所列出的图形方面的视
错觉多达十六七种, 但真正在建筑设计中有应用价值的不过线段横竖错觉、 大小
或面积错觉、 缪勒 — 莱尔错觉和赫氏方格数种(图12-6), 主要应用千标志、 图
案、 立面、 室内和工业设计方面。 在建筑和建筑环境这一层次上, 不应过分强调

图形方面的这些视错觉现象: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这些图是人为的, 意义不大,

而不予重视。 理由是它们是心理学家作弄人的东西, 不是自然存在的 。。
心理学家还把似动现象(apparent motion), 包括自动、 闪动和诱动也看做错
" ”
觉现象 0 。 本身静止孤立的刺激, 被观察者感知为 刺激正在移动 的心理现象,
称为自动现象。 形成自动现象的原因在于刺激是孤立的, 缺乏判断刺激特征的参照
“ ”
体系。 例如, 漆黑夜幕中一 柱点燃的香头, 常会造成 自动 效应;导航灯采用闪
“ ”
动而不是静止方式, 目的之一 也是为了避免驾驶员在黑夜中产生 灯光正在移动
的错觉。 电影、 卡通和电动广告等因物体影像连续闪动所造成的移动知觉现象, 称

0
0
布恩 L. E, 埃克斯兰德 B. R. 心理学原理和应用 . 韩进之等译 . 上海: 知识出版社, 1985 。
张春兴 . 现代心理学: 现代人研究自身问题的科学.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 ,-
第十二章 特定建筑环境与行为

缪勒 — 莱耳错觉(两条相等
线段看起来不等,两端附有
@o c勹
德勃夫错觉 (几个实际大小相同的
环A、B、C,在大小不同的环的背
箭头者较附有箭尾者短 。) 景衬托下 , 显得B>A>C.)


赫氏方格(交叉点似呈灰色 , 但集
中注视每 一交叉点 , 则灰色消失 。 )
横竖错觉(横竖两等长线段 ,
竖者立于横者中点时 , 看起来
竖者较长.)

图12-6 有应用价值的部分视错觉(作者绘)

为闪动现象。 本身静止的物体, 因受周围较大刺激物移动的影响, 所构成的移动物


静止, 静止物反而移动的现象, 称为诱动现象(induced motion)。 例如, 移动的浮
云看上去像是静止的, 而被浮云半遮的月亮反倒像在移动。
近年来, 特异的平面构成图形所引起的视错觉逐渐引起室内设计人员的重
视。 这些特异的渐变、 辐射、 密集和矛盾空间图形, 有时会形成扭曲、 运动、 闪
烁和发光等受到主观歪曲的知觉。 这类错觉或接近这类错觉的图形尤其适用于特
定场景的顶棚、 地面和墙面等界面设计。 图12-7为20世纪80年代建成的吐鲁
番某宾馆的外墙面, 单元图形排列后形成一种动态感, 打破了盆地炎热所造成的
沉闷;如果采用蓝绿色调, 也许还能造成更为亲切和清新的效果。 这类利用视错
觉原理的佳作在建筑中并不多见, 在心理学著作中也未予提及, 值得在室内设计
中进行尝试和探索。

298 图12-7 吐鲁番某宾馆的外墙面(作者摄, 1987年)


:
第三节 建筑体验概述

如果诱动错觉影响范围较大, 并

与一定的物质、 社会和文化因素相结
合, 有时会造成大规模的群集行为和
轰动效应。 例如, 1999 年 5 月 16 日
下午 5 时左右, 以及 5 月 17 日下午 3
时许, 深圳华强路和深南路口的街头
行人突然间拼命地往北边、 西边奔跑。
受此影响, 附近商场、 店铺以及单位
的人员也争先恐后地加入奔跑的洪流,
路上的汽车也慌不择路地抢道奔驰,
几分钟后才恢复正常。 据了解, 原来
这几天天气晴朗, 风大而云彩飘动很
快。 在飞逝的云彩背景中, 因没有其
他参照物, 正在施工的 一座摩天大楼
(图 12-8) 给人向前运动的错觉。 不知
谁无意中突然抬头, 见此情形惊呼起
来: 楼要垮了, 于是, 行人见状, 拼

命奔跑, 瞬间形成数千人狂奔的异
图12-8 苇茬子立的摩天大楼
常现象。。 可见, 与建筑有关的错觉
(向大庆摄)
一旦与灾变事件结合, 所产生的社会
后果远远超出视觉体验的狭小范围。 现实情境中的错觉现象, 经常提到的有太阳
和月亮大小错觉@、 瀑布错觉等, 但建筑环境中的各种错觉现象迄今尚未进行系
统总结。
格式塔心理学 的视觉组织规律主要应用千建筑立面设计、 城市设计、 以及建
筑与周围或原有环境的协调和对比(图 12-9) , 有关的内容通常归入建筑形式美
学范畴, 由千强调的是设计者的手法和技巧, 而不是使用者的反应和体验, 因而
暂不列入本书的讨论范围。 生态知觉理论的创始者吉布森(J. Gibson) 认为, 正
常环境由具有结构的界面组成, 这些界面中存在的结构梯度, 对视觉系统察觉界
" ”
面结构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界面、 界面围合和结构梯度 的观点曾一度引起
.设计者的重视, 但 由于难度较大, 后续应用研究缺乏, 还未真正对建筑设计产生
" “
显著的影响。 近年来, 在城市设计中流行的 界面设计 观点也并宋与生态知觉
理论发生联系。 所有这些, 都有待今后进一步加以探索。
二、 建筑体验的研究方法和影响因素
( 一)研究方法概述
" ” ” “
对建筑的体验常与 偏爱 甚至 评估 混在一起研究。 偏爱包含一种选择
过程, 对建筑的偏爱意味着在几类(座)建筑中特别喜爱其中的一类(座), 是

O 见1999年5月20日《齐鲁晚报》。
@ 如
“ "
日初出大如车盖而日中则如盘盂 ;接近地平线的月亮看起来总比皓月当空面积要大. 299
第十二章 特定建筑环境与行为

图12-9 屋顶轮廓的类似性:新建筑与原有马勒住宅的协调(作者摄,1995年)

体验过程的深化。 评估则涉及更为理性 和全面的思维 过程 , 但有时却又用来泛指


人在体验过程中针对刺激所产生的反应, 含义并不严格。
研究建筑体验(包括室内空间的体验)的方法有形容词量表(语义差别法)、
多项分类、 问卷、 实验室实验、 文字描述等。 早期研究以形容词蜇表 为主。 众所
周知, 言语和文字是生 活中的重要工具, 人们通常以言语和文字表达对城市环境

和建筑的体验, 这就为初步研究提供了可能性 — 言语使知觉更充实、 更迅速

和更完整"(E.T. Hall), 因而对 人的知觉具有指导作 用 。 在言语和文字中 , 人


经常使用许多形容词来描述和评估若干对象 。 心理学家发现, 人们所使用的形容
词是相互有关的, 可以根据其使用方法, 把所有用于描述或评估某 一对象的形容
词 分成 若干类, 即使用方法相同的成 为一 类。 结果表明, 这样的类别比预想的要
“ ”
少得多(D. Canter, 1974)。 每 一个形容词又可以分为若干 单数 等级 , 形成
两极尺度, 如美丽就可以分为很美丽 一
较美丽
一一
般一较不美丽 一
不美丽五个等
级(心理学家认为五 级 或七级 较妥)。 事实上, 每一形容词的特定等级(如较美
丽) 能反映出个人 或群体对某 一 对象的特定体验或评估。 由一个或若干形容词所组
成的一 组带有等级的形容词 就构成了形容词量表 (adjective scale), 用来让人作出
评估或判断, 以便了解被试者对某 一对象(并不局限于 建筑或城市 )的部分体验。
这一方法心理学家称为语义差别法, 即SD法(semantic小fferential)。
与景观和建筑体验有关的形容词大致可分成两类, 一
类与评估有关(如美
丽、 优美等), 另 一
类与唤醒程度有关(如激动、 刺激 等)。 这些经统计分析后得
出的类别, 心理学家称为维度(dimen sion)。 英国人奥斯古特 (Osgood, 1957)
在编辑辞书时认为, 词汇像点缀在宇宙空间的繁星那样生动活泼, 其形象 如色彩
那样丰富多彩, 但是, 仍然可以按照维度(如同空间中的坐标轴 一 样 )加以排
" ”
列, 从而为定出众多 繁星 在空间中的位置作出了理性的提示。SD 法可用于
300 比较不同(或同 一
) 人 群对同 (或不同 ) 城市(建筑)的体验, 对我国有一 定

第三节 建筑体验概述

的影响,但国外争论较多, 目前已较少使用。 争论的关键问题在千所选择形容词


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事实上, 选择哪些形容词组成量表, 本身就相当困难, 何况
“ ” “
被试者很可能对形容词的含义各持己见, 或者难以理解或区分诸如 典雅 、 雅
" “ ”
致 、 优雅 一 类形容词。 同时, 研究结果又停留于表面,往往不知就里。 所有

这些, 都影响了这 工具的深化和推广。
多项分类任务 (MLT) 由建筑师格罗特 (Linda Groat, 1983) 开发, 用于
研究后现代建筑所表达的意义。 这一 方法要求被试者依据自己的判断对建筑或室
内照片进行分类, 并用自己的词语描述自己所感知到的对象, 由千不受调查者
(实验主试或助试)主观所定词语的影响, 因而避免了SD法的缺点。 其中照片
也可用画片、 幻灯片或其他演示手段取代。 在评估建筑景观时, 一 边观看幻灯


片, 边填写问卷也是经常采用的方法, 但问卷的设计, 包括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的检验有一 定的难度。 实验室实验主要用千研究室内环境的体验。
也可使用文字描述作为研究手段, 比如在设计中要求居民用言语和文字描述

自己对所在地点(或建筑、 或景观)的体验, 并采用现象学的方法对 描述性材
” 一 “
料 进行定性解释, 这在 定程度上弥补了定量研究手段 只见树木, 不见森

林 的不足。 同时, 作家、 艺术家描绘该地区的文字和作品也可供设计人员参

考, 因为 作家和艺术家作品中包含着未被重视的关于人类怎样感知世界的丰富

材料, 艺术修养的实质在于能够精炼地鉴别人的 基 本体 验 因 素 (E.T. Hall,
1966)。 这也是人类学、 文化学和现象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
(二)影响建筑体验的因素
” ”
研究表明, 对建筑的偏爱也涉及其周围环境。 影响 建筑偏爱 的周围环境
因素很多, 但在形成建筑景观时运用得最多的则是自然环境元素。 许多研究都支
持下列观点(R. Kaplan, 1983; Schroeder, 1989): (1)在城市场景中, 自然景
观元素的有尤与环境偏爱的增加有关;(2)人们更偏爱维护良好的自然景观元
素; (3)在城市自然景观元素中, 树木具有很高的价值。
后续的研究也基本支持上述观点, 认为增加自然景观元素后, 使用者会产生
“ ”
情绪上的愉悦感 (Sheets et al., 1991) , 像一 张优秀的建筑画一样, 树木花草
等衬景肯定会对建筑主体起到衬托作用。 但进一步的考察表明, 情况并不这样简
“ ”
单。 研究认为, 行道树对 建筑偏爱 具有积极的影响,但当建筑庭院中种植有
“ ”
许多树木时, 行道树对 建筑偏爱 的影响会有所减少。 同时, 不同的行道树品
种具有不同的审美价值, 因而对偏爱具有不同的影响。 另一项研究 (Orland et
al., 1996) 利用摄像、 计算机软件处理(增加自然景观元素)、 幻灯片演示、 问
卷等手段, 考察行道树或其他树木对所感知的住宅房地产价值和住宅吸引力的影
响。 研究发现, 与被试者的社会人口学变量无关, 对千较贵的住宅, 增加较小的
树木, 会使房地产价值和住宅吸引力相应增加;但增加大树, 却会使两者减少。
据分析, 大树之所以产生负面效应, 原因可能在千大树的养护费用较高, 并且通
常生长在植物过度茂盛的乱蓬蓬的环境之中。 而且, 在认知上, 大树往往与维护
较差的老建筑联系在 一 起,恰与新建筑的维护良好的周围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建筑的历史, 即建筑的年龄也可能影响人的偏爱。 但早期研究得出的结果并 复日
第十二章 特定建筑环境与行为


不一致: 种意见认为, 建筑年龄与人的偏爱呈正相关, 即建筑的历史越长, 偏
爱程度越高(Stamps, 1994);另 一 种意见则完全相反, 认为历史越长, 偏爱程
“ “
度越低(Herzog, 1992)。 爱之欲其生, 恨之欲其死 , 那情形与建筑师中的有
关争论类似。 弗雷沃尔德(Frewald, 1989) 在深人研究后提出, 在评估时, 人
们很可能把建筑的年龄与建筑的物质状况、 如建筑的维护混淆在 一 起, 许多人偏
爱现代建筑, 很可能是由于现代建筑维护良好的缘故。 她认真抽样, 选择了52
座特点各异但维护状况类似的建筑供被试者评估, 结果发现, 对老建筑的偏爱明
显超过现代建筑。 她又发现, 对老建筑的某些特点的评估尤高, 包括建筑在视觉
上的丰富性(富有装饰、 采用自然材料、 运用曲线等)、 易识别性(建筑具有独
特之处)、 神秘性(提供探索的机会、 有获得更多信息的可能性)等。 弗雷沃尔
德认为, 可以根据卡普兰的环境偏爱模型研究(见第四章)中的四个维度, 即连
贯性、 易识别性、 神秘性和复杂性加上丰富性来解释上述偏爱现象。
近年的一 项研究从建筑历史和建筑周围自然环境(双变量)角度考察了对建
筑的偏 爱, 进 一
步甄别了 建 筑 维 护 与 偏 爱 的关系(T. Herzog &. T. Gale,
1996)。 他们发现, 在建筑维护都令人满意的条件下, 人们对老建筑的偏爱超过
了当代建筑。 但是, 在维护状况相差较大的情况下, 结果可能倒过来。 因此, 当
人们表示不喜欢老建筑时, 很可能是由于维护较差的缘故。 建筑的周围自然环境
能增强人们对建筑的偏爱, 但前提是建筑必须维护良好(图12-10)。 总之, 对
建筑的维护与对建筑周围自然环境的维护, 两者呈正相关, 两者与偏爱也都呈正
相关。 研究表明, 建筑历史、 建筑及其周围自然环境的维护对人们的偏爱具有实
质性的影响, 而且, 对建筑所具有的连贯性、 神秘性和复杂性也具有重要的
影响。

另 一 项研究(L.Day, 1992)以拉普卜特(A. Rapoport) 的 建 成环境的

意义 为理论依据, 本意是要验证哪些建筑元素能帮助人们理解建成环境, 即场

图12-10 维护良好的历史建筑:橡树园小住宅(作者摄)
302 (注意宅前养护良好的草地和灌木)
第三节 建筑体验概述

所所包含的意义, 但同时也涉及到周围建筑环境(文脉) 对新建筑体验的影响。


研究现场位千美国圣保罗市中心区的一个富有历史意义的街区, 围绕一座公园
(实际为 一 公共广场), 新建有 一 座名为高尔蒂尔广场(Galtier Plaza)的多功能
建筑, 同时周围仍保留有19世纪和20世纪初建成的4~6层红色砖石建筑。 高
尔蒂尔的主要功能为居住、 办公和商业零售, 建筑面积12万m2 。 新建筑沿公园

侧由三段风格迥然不同的立面组成: 一
侧为后现代风格;另 一 侧为老砖石建筑
风格;中间为玻璃幕墙中庭, 外观呈多个两坡顶形式, 渐次跌落。 实验者向过往
行人出示6张建筑立面照片, 3张分别为高尔蒂尔广场沿公园一侧的3个新立
面, 另外3张分别为公园周围的3座砖石老建筑的立面, 要求被试者按照自己的
判断对照片进行分组, 总组数和每组照片数自定(�6), 并描述分组的理由。
结果表明, 被试者基本上能清楚地根据文脉和年代区分建筑立面风格, 尤其
是后现代风格和新秀玻璃中庭, 但无法将新建筑中的遗老, 即精致模仿的老砖石
建筑风格与老建筑区分开来。 被试者理解新建筑与公园周围的老建筑、 以及与老
圣保罗之间的联系, 包括建筑窗户、 年代、 情感、 屋顶形式、 文脉方面的协调关
系。 其情感反应基本上是积极的, 对遗老的评价最为积极, 新秀次之, 对两者的
“ " “ ” “ ” “ "
共同评价(体验) 有 好的 、 有吸引力 、 优美 和 确实喜欢 。 但是, 出
“ “
乎意料, 后现代风格并未获得人们的理解, 其体验竟是 现代的 , 这可能与周
“ ”
围环境的影响有关, 而且, 对 后现代风格 的情感反应中, 积极和消极各占一
半。 特别令人惊奇的是, 尽管人们认为玻璃中庭不适合其周围建筑环境, 但对其
却持有肯定和积极的反应。 这再 一 次 证实了格罗特(Linda Groat, 1982)的研
” ”
究结果, 她在论文 后现代建筑的意义 中提出0, 最令人喜欢的文脉关系是用
玻璃(幕墙) 连接体将 一
个老建筑与其扩建部分连接起来, 形成传统与现代特点
混合的建筑, 结果加强了(整体的) 吸引力。 格罗特还发现, 要让人体验到建筑
文脉方面的协调, 关键在千窗户、 檐壁、 砌石工程等建筑细部和整体风格的高度
模仿。 本项研究还证明, 屋顶的形状和轮廓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 ”
建筑的 协调感 涉及到建筑各组成部分之间、 建筑与建筑之间、 建筑与周
围环境之间的协调, 历来是社会各界和建筑学人士关注及争论的焦点。 相关的设
计手法主要有: 完全照搬;高度复制;整体统 一 (如运用格式塔视觉组织规律);
阴阳脸(即同 一 建筑的不同立面具有不同的建筑风格, 如F •盖里设计的巴黎美

洲文化中心等);多样拼贴等。 此外, 还有一些人提出过 对比中求协调” 的观
点。 其中, 玻璃幕墙或其他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建筑特别令人感到兴趣, 它们
” “
有时竟能出乎意料地与传统建筑 和平共处 , 并获得相得益彰的体验效果。
“ ”
不同的手法反映了不同的 协调观 , 有时很难作出抉择。 例如, 国家大剧
“ ”
场的 明珠 造型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但新近的考据证明, 北京城最初以金、 银
“ ”
二龙为构思骨架:故宫中轴线为金龙, 三海为银龙(龙即是 水 ), 大剧场基址
——“ ”
正接近二龙交汇之处 二龙戏珠 构成了绝妙的意境。 然而, 即使事后这样

0 Groat L. Meaning in Post-Morden Architecture, An E xarnination Using the Multiple Sorting


Task.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982 (2), 3~22。 真逾
第十二章 特定建筑环境与行为


辩解, 不少人依然待有异议。 其实, 设计者并不了解古人的构思, 只是 歪打正
“ “ ” “ ”
着 , 不仅没有突出 明珠 晶莹圆润的形象, 反而把方案中的 明珠 建成了
" " “ ” “
半拉 扁蛋 (殊不知北京人最忌讳说 蛋 )。 又如, 几乎没有人认为, 废墟"
“ “
或 古迹 能与新建筑协调, 但设计实践却否定了这种看法: 早在 20 世纪 70 年
代, 由纽约 一 群艺术家组成的SITE设计事务所(SITE Architects)就将废墟似
“ ”
的 V字凹口 作为自己作品(特优产品展销厅)的亮点, 建成后居然还受到
公众的好评;90年代, 福斯特(Norman Foster)还特意在法国尼姆(Nimes)
“ ” “ "
的古罗马神庙对面建了一 个玻璃博物馆, 以便形成 永恒 与 短暂 的对峙和
“ ”
张力; 至千意大利罗马, 废墟 与完好建筑共存已成为当地的特色景观, 一直

为旅游者所青眯(图12-11)。 今后, 有必要针对特定的背景, 以现场实验为依


“ ”
据, 对这类与 协调感 有关的重要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 以便检验各种设计手
法的客观效果。

图12-11 富有特色的意大利城市景观
(胡茸摄, 1999年)
304 上: 城市中的共存 下: 建筑中的共存
第三节 建筑体验概述

三、 室内空间的体验
环境心理学主要着重于基本理论和大尺度环境, 对室内空间的体验研究相对
较少, 可资应用的研究例证不多, 所涉及的课题主要有室内空间的宽敞感、 开敞
和围合(open and enclosure)等。
(一 )空间的宽敞感
室内空间的宽敞感(spaciousness)与开敞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是早年的
重要研究课题之 一 。 日本的研究者从物质环境的特点出发, 用实验研究过天空辉
度、 内部照明、 房间和窗户大小对室内空间宽敞感的定措影响(乾正雄,1973),
认为: 在天空辉度既定时, 房间的宽敞度与工作面上的平均照度、 室内容积和窗
户大小呈幕函数关系, 其中室内容积的影响最大。
除了物质特点以外, 行为特点对宽敞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经验证明, 宽敞
感还 与人体尺度、 动作和动觉, 尤其与潜在的行为习性有关。 例如, 在床上不能
翻身, 在椅子上不能改变姿势, 在电梯停靠时不能及时进出, 在剧场里无法出入
自己的坐位, 都会使人感到不满;在厨房, 主妇最讨厌别人接触和碰撞自己;在
办公室, 不少办事人员有伸懒腰的习惯, 如果后仰时碰到墙壁, 就会抱怨办公室
不够宽敞, 尽管办公室面积也许足够(E.T. Hall, 1966) ; 在病房和疗养院, 设
” "
置内外廊或长阳台都有助于病员 下床来回走走 (雨天尤其需要), 兜上一圈,
多少能缓解病房的狭窄和局限所引起的厌烦。 在外部空间, 宽敞感多半取决千人
能否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自由走动。 例如, 在商业步行街, 当行人不能用正常步
长行走或无法越过慢行行人时, 就会感到狭窄和拥挤。
此外, 建筑和园林 设计中, 还 积累了大量与空间宽敞感有关的经验。 例如,
一个有条不紊、 熟识亲切的居住环境比混乱陌生的同类环境更加宽敞。 园林中路径
的迂回曲折不仅增加了空间层次, 也增加了步行时走过的长度一�人对空间的度
量主要来自千自身脚步的均匀节奏, 因此, 加长步行长度也就有助千加强宽敞感。
在建筑面积与基地面积之比 一定时, 进深较窄、 平面自由伸展的建筑物可能比平面
集中的建筑物更令人感到宽敞, 因为前者建筑物内一点到另一点的平均距离更大,
使人具有更大的行动自由。 敞与亮总是结合在一起发生作用, 明亮和开敞的空间比
同样大小的黑暗和封闭的空间更为宽敞。 此外, 层数较高并且视野良好的房间与底
层同样大小的房间相比;两侧采光或相邻两侧采光的房间与单侧采光的房间相比;
横向通长窗与同样面积的非通长窗相比;转角连续窗与非连续窗相比 ; 窗外视野开
阔深远与视野有限局促相比 …… 所 有这些例子中, 前者都可能比后者显得更加宽
敞。 在室内设计实践中可采用的其他手法还有:降低就座时的视平线高度;减小家
具和陈设的尺度 ; 变动家具布置以便留出较大的空余;采用浅色和冷灰色色调 ;
“ ”
运用色彩退晕 ; 削弱主景(墙面)的 图形 (figure)性质, 令人感觉主景后
退 ; 增设反射镜并增加透视景深;改变装修形式的复杂程度和渐变规律;从一个
空间可看到另一 个或另外几个空间;借景、 透景和泄景 …… 所有这些, 有条件时
都可以进行实验, 以确定具体的设计手法和有关的因素和参数。 再者, 室内空间
与外部空间具有完全不同的宽敞概念 一如果去掉屋顶, 宽敞的居室看上去就会
变成狭窄的天井, 但狭窄的院落加上屋顶看上去却成为宽敞的中庭。 掣蹋
第十二章 特定建筑环境与行为

(二)空间的开敞和围合
对空间的开敞和围合的研究可追溯到19世纪,远比环境心理学的历史悠久。
围合的目的 就是要在大环境之 中,通过空间分隔对 当 地进行直接的占有 ,从而 形
成独特的 场所感。可以说,围合是影响场所感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千景观设计,
" “ ” “
意味着要区别 纵览与庇护 ;对千城市设计,意味着要区别 这里与那里 ; 对
“ "
于建筑 和 室内 设计意味着从事 围合 围合就是通过空间界定, 在
空间的艺术 。
现有环境中为人的活动划定各种活动范围,正如诺伯舒茨 (Norberg-Schultz,
“ ”
1971) 所说, 围合可看成是(人)占有环境的首次真实的尝试 。
20世纪 60年代,有 人(Spreiregen, 1965)曾提出,对象的 高度与观察距

离之比 ,与围合感之间存在 定的经验关系: 对象高度与观察距离之比 为1 : 1,

产生完全 的围合感; 1 : 2, “ 完全围合感 的临界阙值; 1 : 3, 最小程度的围合
感; 1 : 4, 失去围合感。 他还讨论了这些比例数值对城市广场平面设计的 意义,
认为当立面高度一 致时,广场的 长宽比不能超过3 : 1, 如果超过 ,广场长向端
" ”
部的立面墙体看 上去 就会太低, 而空间就会 泄气 (leaks out)。日本的芦原义
信后来(1970年) 也提出过 类似的观点,有关的比例值相同,只是说法略有 不
同 而已。
这些经验数据引出的疑问是,人在 感知时,空间的开敞和围合感是否还
受到空间大小的 影响,即在围合程度相同时,空间越大,是否被感知为越开敞。

人们先后利用户外空间的彩色照片和简单的 点透视图对此进行了研究,并未得
这些早期研究都简化了空间的围合状况 ,
出肯定的 结论。同时, 假设实际界面连
续、 形式规则、 肌理一 致,并且位置相邻,因此与 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出入。在有
关室内空间围合感的研究中也存在 同样的问题。其实,界面的特点对空间的围合
感具有重要影响。 诺伯舒茨曾写道: ”也可以借助界面的光线、 色彩和肌
例如 ,
“ ” “
理的处理加强或削弱空间的围合感 , 对空间形式的描述取决于对边界的解释 。
瑞典的哈斯尔格伦(Hasselgren , 1969)则认为,实验 表明,空间的开敞—围合
与边界界定的松散 — 紧密,两者具有明显的 区别。
1970年,美国建筑师蒂尔(P. Thiel )试图把各种观点综合起来, 提出了著
” ”
名的 等围合度 (equal perceived degree of enclosure )假设。蒂尔认为,人所
感知到的空间的围合程度是下列三种 因素的函数 :

(1)空间确定元素(SEE )。 形成空间界面的 物质元素,包括: 石头 、 竹竿


等物体;树篱、 栏杆、 松散放置的成组物体等屏蔽; 各类物质界面的性质, 如位
置、 肌理、 色彩、 质感等;空间在图形 方 面的性质,如空间的 形 状、 三维尺寸或
比例 等。其中,界面的位置及其结合方式多种 多样,就建筑空间而言,以人眼高
°
度的视 平线为中心,在 180 的半球投影,即鱼眼镜头视野范围内 ,按照直角坐
标系,可将空间界面分为上水平界面(相当千顶棚)、 下水平界面(相当于地
面)、 左侧、 右侧和前端(中心)垂直界面五种位置。

(2)空间容积的大小。
空间三维比例 定时的 容积绝对值。
明显度(degree of explicitness ),指所形成的空间的明
(3)空间的明显度。
显程度,取值从0~100。0 是理论上的数值,表示完全没有空间确定元素,即不
匐· 存在围合界面; 100表示完全围合的封闭空间,具有 上、 下、 左、 右、 中心五个
界面累计加权值

. `丈 ` 1`
'0`'- `'_
.,气仑·'.;
..:,;. ••• :
1
` |
`、'` .o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
00

文字说明 下、 前 左、 右、 前 左、 右 、 前 、下

上上水平界面
下下水平界面
前前端中心界面
左左侧垂直界面
右右侧垂直界面
上 、前

溯川 咄
图12-12 明显度尺度

濡滨齐器我浮
(本书作者根据蒂尔1986年原图重绘)

第十二章 特定建筑环境与行为

位置的相邻界面 ; 其间的数值代表不同空间确定元素结合后所产生的各种围合状
况。 明显度的数值越大, 空间的围合程度越高。 蒂尔赋予不同的界面以不同的加
权值, 代表该界面在圉合空间中的作用和重要程度。 其中, 上水平界面加权值为
30; 下水平界面加权值为 10; 左侧、 右侧和前端中心界面加权值为 20 。 在空间
围合中, 五种界面具有不同的结合状况, 因此, 其累计加权值(即明显度) 也随
“ ”
界面的结合状况而异, 从而形成一组 明显度尺度 (图 12-1.2) 。
” “
蒂尔综合上述三种因素, 提出 等围合度 曲线假设(图 12-13) 。 在曲线
图中, 蒂尔假设空间的长宽之比和宽高之比均为1.6(接近黄金分割), 并据此
计算空间容积, 作为曲线图的纵坐标。 其中, 以1炉立方英尺0为空间容积下
限, 10 12立方英尺 为空间容积上限, 其 间取对数后化 为 O ~ 10 共 11 个区 位
(zones)。 空间图形的比例和形状发生改变, 如升高顶棚或加大进深, 容积计算
和曲线也会发生相应改变 ; 即使空间容积和明显度保持不变, 所感知到的围合程
度仍将随空间图形的比例和形状而发生变化。 横坐标为明显度尺度, 数值 从 O~
100。 等圉合度曲线为从 0~10 的整数等级。 在同一等级曲线上, 各点的围合度

相同。 围合度越小, 所感知到的空间围合和封闭程度越高, 可能形成 幽闭恐怖

症 (claustrophobic) ; 反之, 围合度越大, 所感知到的空间围合程度过低, 即
“ ”
过于开敞, 则可能形成 空旷恐怖症 (agoraphobic)。。 从图中还可以看出, 对
于特定形状和比例的空间图形, 当空间容积区位一定时, 明显度越大, 等围合度
曲线的数值越小, 即空间的围合程度越高。 但是, 当空间容积的区位值过大时
(如>6), 明显度对围合程度的改变影响不大。 另 一 方面, 当明显度一定时, 空
间容积越大, 等围合度曲线的数值越大, 即空间的围合程度越低。 但当明显度过
小时(如 <20) , 空间容积对围合程度的改变影响不大。

--- __ 。
空旷恐怖症
1012 立方英尺 I

- --
0
I

9 8 7 65
z

-
V
/ /
/ / /匕
V /

空间容 积 区
896745 23 1 / / ---
4
/ / ' /'
/ / / /

/ / _z --- 2
l
I / / V I /
V
/ /
/


。 I I / / / / /
,,,


立 方 英 尺
0 I I ( ( { I ( / 斤
00
明显度尺度 幽闭恐怖症

图12-13 等围合度曲线假设
(本书作者根据蒂尔 1986 年草图重绘)

0 1 立方英尺= 0. 0283m3 .
308 O 在现实中, 广场多少仍由界面围合而成, 为避免引起误解, 不译为

广场恐怖症


第三节 建筑体验概述

十余年后, 作为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城市设计和建筑系的教授, 蒂尔又旧


事重提, 试图用实验验证自己早年的假设 (P. Thiel et al., 1986)。 在实验中,
向被试者提供 一 组黑色线条图, 均为建筑室内的 一 点中心透视, 地平线位千人站
立时的眼睛高度, 空间比例1 : 1. 6。 围合元素为完整的界面, 其肌理为间隔相
等的平行直线, 参照尺度为为 一 组桌椅, 边上站有 一 个女孩。
实验要求被试者完成两项任务:
(1)要求被试者按照自己所理解的空间开敞—空间封闭序列布置图片, 一

为空间开敞, 另一端为空间围合。 结果表明, 被试者的实验平均值, 与蒂尔假设
“ “
的理论值呈正相关并且高度有意义, 这就证明了蒂尔的 明显度假设 。
(2)选择 一 张完全围合的室内空间图片, 去除界面的所有肌理, 要求男女被
试者用数字标出各个界面在围合空间中的重要性。 数字 1 代表最重要, 即对空间
围合效果作用最大的界面, 用自定的、 大于1的整数表示最不重要, 即对围合效
果作用最小的界面, 其间的整数值表示作用介千两者之间的界面。 允许被试者用
” ”
相同的整数表示重要性相同的界面。 用以验证 不同界面具有不同加权值 的
假设。
结果发现:
(1)男女以同样的方式感知每 一 围合界面的重要性, 这种感知与性别差异
无关;
(2)计算所有被试者所标出的界面平均整数值, 与蒂尔假设的理论值相比较
(表 12-2) 。 结果表明, 两者呈正相关, 但勉强有意义 (rho = O. 925, p=0.10),
这说明, 被试者基本上按照蒂尔提出的加权值对空间确定元素(界面)进行重要
性排序。

不同界面在围合空间中的重要性比较(本书作者合井原表重制) 表 12-2

空间界面名称 女性平均值 男性平均值 男女平均值 蒂尔的假设值

上水平界面 1. 7 9 1.50 1. 65 1
左侧面 2. 58 2. 75 2.66 2
前端中心界面 2. 16 1. 88 2.02 2
右侧面 2.58 2. 75 2.66 2
下水平界面 3.47 3. 75 3.61 3

注:数值越小,表示重要程度越高 。

从实验看出, 可以根据蒂尔的明显度尺度, 即界面的累计加权值, 预言人对


空间围合程度的知觉。 同时还表明, 人对不同界面在围合空间中的重要性的判断
基本与蒂尔的假设吻合, 即上水平界面(如顶棚)被判断为最重要, 下水平界面
(如地面)最不重要, 其余三个垂直界面的重要性介千两者之间。 特别应注意的
是, 在被试者的判断中, 前端中心界面对空间围合的作用大千左侧界面或右侧界
面, 并且数值相差较大。 这说明, 应 对蒂尔的加权值假设作必要的修改。 显然,


这也符合实际的设计经验, 即前端中心界面在围合空间中的重要性仅次于上水平
界面。 因此, 为减少室内空间的围合程度, 并增加其开敞感, 应以顶棚和前端中
心界面作为设计处理的重点, 如设置带形窗、 落地窗、 转角窗、 外凸天窗、 外挑
第十二章 特定建筑环境与行为

敞廊等, 并结合色调和照明灵活加以组合。

蒂尔的假设和实验的缺点显而易见, 是与真实情境仍有 一 定的差距, 二是
未考虑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但作为一种思路和方法, 具有 一 定的参考价值。
作为建筑师, 必须牢记社会和文化因素对建筑体验的影响: 同 一 尺度的室内空
间, 日本人已心满意足;美国人却认为过于狭小;而阿拉伯人竟视为狭窄的墓
穴。 不同群体具有不同的空间宽敞和开敞感: 城里人有一套三室一 厅的单元房已
颇感踌仁满志, 乡里人住着却感到局限和憋气;普通人有一张办公桌即可, 达官
贵人却地位越高, 偏爱的办公空间和家具越大……由此可见, 实验结果必须与日
常经验相互印证, 才能经得起检验。
(三)减少拥挤感的对策
建筑室内环境过于拥挤有多种原因, 经济、 社会和文化因素往往起着主导作
用。 但是, 在不可能增加面积、 扩大空间和减少密度的前提下, 可以通过设计尽
量使室内空间显得宽敞(胡正凡, 1986, 1995):
1. 分隔与密度知觉
环境心理学的原理揭示, 个人空间和私密性受到侵犯时, 被侵犯者会通过感
觉器官和知觉机制感知到拥挤感。 因此, 关键在千控制被侵犯者对密度的知觉。
合理的做法是适当进行分隔, 以便减少人们的相互接触, 并降低环境信息的输入
水平。 例如, 将大空间分隔成较小的空间, 并能在功能上和视觉上加以识别, 就
有可能减少拥挤感。 在火车卧铺车厢中, 在身体健康的前提下, 铺位的选择往往
取决于视觉干扰、 行为限制和交往需求等多种因素, 相当多的旅客偏爱中铺, 原
因正在于分隔使中铺的视觉干扰以及对行为的限制相对较少。 在集体宿舍或病
房, 分隔也为不少人所偏爱。 2 0世纪初, 办公室类似毫无遮拦的大教室, 办公
“ “
桌的布置则类似课桌, 被称为 牛栏 , 不得不加以分隔并演变成私人办公室和
景观办公室。 又如, 传统的大厅— 柜台式的百货商场往往使顾客很难识别, 但如
果把商场空间分隔成各种专卖单元, 或者形成室内商业街, 就可能减少混乱程度
和所感知到的人数, 继而减少拥挤所引起的消极反应。 与形成领域界限的方法类
似, 分隔可采用实际和象征两类手法。 当采用隔板时, 应尽量保持合适的高度,
坐着时应避免受到他人视线的干扰, 略微抬头或起身又能看到周围他人的身影,
换言之, 既要保持 一 定的私密性, 又要维系与周围的联系。
日常生活的经验还表明, 住户经常不用平方米而用房间的数量以及容纳家具
的能力来表达他们对空间的需要, 在住户心目中, 家庭成员住得下、 分得开的住
宅, 即使面积略小也要比分不开的住宅更为适用和宽敞。 另外, 在同样密度的条
件下, 与陌生人相处比与熟人相处更容易使人感到拥挤——在理论上, 这可以用

"较熟悉的人具有较小的个人空间 来解释。
2. 减少感觉过载
人眼的边缘视觉(见第 一 章)主要用来检测眼角以外的运动, 这些运动被边
缘视觉夸大, 引起人的无意识注意和下意识反应。 在社会离心空间中, 这种夸大
的运动感会造成感觉过载, 并可能进而引起拥挤感。 例如, 在阅览室、 候车室和
,mo 小面积居室中, 墙面、 尤其那些处于视平线上下的墙面不宜过分加以装饰, 因为
第三节 建筑体验概述

过度的视觉刺激会通过边缘视觉使人格外心烦意乱。 外部空间中也有类似的例
子。 苏州狮子林假山的矫揉造作早有公论 一 但还应该从环境氛围的角度加深理

解: 堆堆狮形怪石, 一
群群爬在假山上的游人, 边缘视觉源源不断提供这些夸
大的信息, 而这些假山恰好处在视平线上下, 又这样接近游人, 真令人忐忑不
安 一 完全体验不到园林固有的安定和宁静, 不仅没有小中见大, 反倒小中见

乱、 小中见挤(图12-14)。 当然, 般人只觉得不舒服, 而不知其所以然。 原
“ ”
来, 边缘视觉起着监视周围环境的作用, 它与 人的安全感 等基本的生物性需
要有关。 例如, 当你清夜伏案攻读的时候, 中央凹视觉注视着书本, 但边缘视觉
仍警惕地监视着周刚环境。 如果这时窗口闪过一 个影子, 这一刺激马上被边缘视
觉夸大, 你立刻会转而去注意窗外。 试想, 如果边缘视觉不断向你提供这类夸大
的信息, 即使不过是树影在窗玻璃上的晃动, 也会影响环境的安定, 你可能不得
不去拉上窗帘, 否则就无法专心。 所以, 在一 定条件下, 边缘视觉的过度刺激会
使人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

图12-14 苏州狮子林假山

然而, 在另 一 些条件下, 可用行人、 摊群、 广告、 标语、 旗幡、 灯光、 雕


塑、 小品和装饰加强对边缘视觉的刺激, 加强特定场所的商业和文化氛围。
减少感觉过载的另 一 办法是尽量减少相互间的目光接触。 心理学研究表明,
与其他人的目光接触会提高人的警觉程度, 心理学家把这种与神经生理概念有关
的、 机体的警觉程度称为唤醒 (arousal) , 其水平可用仪器加以测定。 影响唤醒
水平的因素有目光接触、 身体接触、 刺激的复杂程度, 以及实际密度等。 这就启
发我们, 在实际密度不可能减少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控制其他因素, 形成 一 个有
利千减少个人唤醒水平的情境。 实验证明, 在唤醒水平随实际密度增高而增高
时, 人们偏爱有利于减少个人唤醒水平的情境。 因此提供这类情境就会减少密度
知觉引起的消极反应, 从而达到减少个人拥挤感的目的。 这好比做多乘数乘法,
在一 个乘数(密度)增加的清况下, 相应减小其他乘数(如目光接触)就可能使
总乘积保待不变, 甚至还能使之减少。 311
第十二章 特定建筑环境与行为

在社会离心空间中减少目光相互接触的方法很多。 例如, 在阅览室, 可采取


非均匀照明的做法: 部分坐位一 坐 一 灯, 让光线主要投射于书本而较少投射于人
的脸部, 同时在其余部分(如过道) 采用较低的照明标准, 以便降低他人脸部的
清晰程度。 类似的做法也适用于餐厅、 酒吧和舞厅。 在候车室、 候诊室、 地铁车
站等拥挤情境中, 还可设置 一 个视觉注意中心, 如视野良好的窗户、 耐看的壁画
或广告, 以便转移人们的视线。 交通建筑的候车室和过道尤其应光线充足、 视野
开敞并尽量简洁明了, 以便减少感觉超载引起的拥挤感。
3. 减少对行为的限制
拥挤感与宽敞感相互有关, 但出发点略有不同。 宽敞感更多地与建筑空间的
特点联系在一起, 而拥挤感则是密度知觉引起的消极的心理反应。 在复杂的社会
交往中, 人需要具有决定是与人交往, 还是规避;是运动, 还是停滞;是改变处
境, 还是维持原状的选择自由。 如果建筑环境对人流提供了多种选择的可能性,
由于行为受到的限制较少, 心理上就会感到比较宽敞, 相应就减少了拥挤感。 因
此对人流的处理也会影响宽敞和拥挤感。 我国传统民居常以院落为中心来组织人
“ ”
流, 院落四围的廊子常形成环路。 与内廊式建筑相比, 即使不把 广步于庭 考
一 一
虑在内, 也多 种自由度 环路。 四川的 些民居和近代住宅除了用院落形成
“ ”
环路外, 还常利用后门、 阳台和厨房等形成室内环路, 居民用 有退路 来称呼

这类住宅 "退路 使居民对流线有了选择的可能性, 以便规避不必要的社会
接触。 近年来, 国内一些大城市的高层住宅也开始采用一户双门的户型: 主入口
“ “
位于电梯间, 入门便是 花园式阳台 , 然后进入客厅或卧室;次入口位于安全
疏散楼梯, 入门便是厨房的辅助阳台。 这类手法确实增加了居民的行动自由, 但
是否会产生防盗和其他问题仍有待调研。 在我国的古典园林中, 围绕主要景区或
景点设置环路是常用的手法。 有时环环相套, 不仅在步移景异中大大丰富了所感
“ " “ ”
知到的环境信息, 而且也使游人在 信步而往 中格外感到 小中见大 。 在公
共建筑中, 拥挤的人流在人工照明的走廊中急急穿行, 或者拥塞在入口单 一 的大
厅里, 常令人感到不快。 但如果采取分流或加大通道的办法, 或者用中庭代替部
分走廊, 或者设置 一系列穿套的公共空间(休息、 购物、 茶座或展览), 使人的
行为具有多种自由度, 就有可能减少拥挤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室内的群集活动也会引起拥挤, 并因恐慌和争执进一 步加重拥挤感。 在室内
的某些关键位置, 如楼梯休息平台、 电梯厅和大楼的出入口、 室内地坪标高变化
处、 照明或采光较差的走廊转角、 公共建筑的安全疏散出口、 小学楼梯平台底下
通往室外厕所的小门等部位, 连续的群集人流或活动如果受阻, 会导致严重的瓶
颈和拥挤现象, 甚至造成伤害事故, 对儿童、 老人和其他体弱者的危害尤其严
重。 在类似地点应适当提高规范标准、 加大空间尺寸, 或采取其他应对措施。

第四节 特定建筑类型与行为

研究过的建筑类型有精神病院、 医院、 监狱、 老年人福利设施、 学校、 开敞


叩气 式教室、 工作场所及办公空间、 住宅区、 独立式小住宅、 博物馆、 图书馆、 各类
第四节 特定建筑类型与行为

商场、 高层建筑等。 研究过的问题有: 医院护理站位置与护理效果的关系, 以及


诊疗室风格对病人心理的影响;学校无窗教室及开敞式教室对相关行为的作用;
" “ “
大型商场中顾客的活动流线及相关的 附加购物 行为;高层建筑(包括 高层

风 )对行为的影响, 等等。 以下重点讨论居住场所、 老年人福利场所和部分公
共建筑中存在的环境一 行为问题。
一、 居住场所
居住场所种类繁多, 以住宅和居住区为主,广义来看, 还包括集体宿舍、 监
狱囚室和医院病房等。 主要研究课题有: 私密性;住所空间的使用规律;接近性
对社交的影响;场所依恋;对居住环境的满意程度;社区意识和住宅选择等。 其
” “
中, “私密性 已在第六章中作了讨论。"住宅选择 涉及到对各种影响因素的评
估、 判断、 权衡、 排序和抉择, 一
旦优先考虑的因素落空(如想购置的某一地点
的住宅业已售完) 或者无法实现(如突然发现财力有限), 就会对有关因素进行
重新排序和抉择, 即存在 一种对优先考虑因素的折中和替代(trade off)倾向。
对于这一 复杂的行为过程, 目前还研究得较少。
(一 ) 住所空间的使用规律
在同一 文化或亚文化中, 住所空间的使用具有一 定的规律性。 在北美, 起居
室常用千会客和消遣式阅读;厨房一 般比较宽敞, 通常作为家庭的活动中心;卧
室是最经常使用、 最富有私密性、 并且最有可能加以人格化的空间。 一致的使用
模式和特殊的使用需求往往并存。 例如, 在确保卧室私密性的前提下, 一 些人入
睡时偏爱略有噪声的环境, 而另 一 些人入睡时却必须确保安静, 因此, 卧室在住
宅中的的位置往往因人面异。 又如, 卧室朝南是一 致的使用模式, 但也有人喜欢
“一 "
卧室朝向东南, 偏爱熹微晨光的抚摩和唤醒, 追求 日之计在千晨 的特殊
体验。
对于整洁或者凌乱的房间外观, 是感到满意还是感到烦恼, 并非简单的生活
习惯问题。 在现场实验中, 研究者(Samuelson et al., 1976)或是把一 些房间
搞乱, 废纸铅笔乱扔, 字纸婆胀满、 到处混乱不堪;或是保持房间的整洁, 然后
让被试者对两类房间进行评估。 结果, 偏爱更为丰富体验的被试者认为, 待在凌
乱的房间中更为舒服;而偏爱一般体验的人, 则对整洁的房间更为满意。 这说
“ ”
明, 人格和文化背景因素可能通过 偏爱水平 这一 中介, 影响人的评估。
空间的潜在功能也引起研究者的注意。 例如, 沐浴是浴室的主要和外显的功

能, 西方人几乎天天早晨都要沐浴, 但在北美, 许多人还利用其作为私密的 私
” " “
浴室是进行私人交往的理想场所;也是求得片刻安静的
室 — — 港湾 , 因此,
住宅的浴室实际上具有私密和交往的双重潜在功能。 基拉(Kila, 1976)考察了
流行的设计之后, 建议创造一 种起居、 沐浴的两用浴室, 既可以用来作为款待密
友的客厅, 也可供主客共同沐浴之用。
住所空间的使用规律因不同文化而异。 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曾在印度的旁遮
普邦首府昌迪加尔设计了大量住宅, 但居民却把住宅的阳台封闭起来改作 厨房;
在南美的一 些地区, 厨房用来招待女主人的密友……文化人类学家霍尔曾把时空
处理方式不同的人分为两类: 单值(monochronic)群体 和多值(polychronic) 118
第十二章 特定建筑环境与行为

群体。 单值群体, 如北欧人, 相互涉及较少, H常生活中把时间划分成几部分,


在某一时间或时段内只做一 件事, 偏爱将空间中的活动分开, 以便特定的空间
只用 千特定的功能; 多值群体, 如南欧人和南美人, 相互涉及较多, 往往像魔
术师 一 样, 倾向于同 一 时间或时段内同时干几件事, 偏爱将不同的活动集中起
来, 在同一空间中完成几项特定功能。 如果这两类人住在 一 起 , 就必须在空间
结构(布局、 分隔和联系)方面作出不同的处理, 否则就很难共处或共事
单值的北欧人认定, 南欧人经常中断工作, 看上去似乎什么也没有做, 令人无

法忍受。 类似的文化差异, 对居住空间的使用和设计具有重要的、 甚 至是决定性
的影响。
(二)接近性对社交的影响
所占用场所之间的接近程度, 会影响居民的社会行为。 研究发现, 有两类接

近性(propinquity), 可促使居民形成有益的社会交往: 是两人或两个场所之
间的实际距离 ; 二是功能距离。

据观察, 两人间的实际距离越接近, 越可能成为朋友。 项对公寓友谊模式
的调查发现, 居民与居住在邻近的人最为友好。 大多数情况下, 与隔一个门或隔
一层楼的居民 相 比, 居 民 与 隔壁或同一层的邻居 更 为 友 好。 西格尔(Segal,
1974)以一所警察学院为研究现场 , 考察了练习生之间的择友方式。 该学院规
定, 按照学生的姓氏起首字母序数指定宿舍房间和教室中的座位。 其结果, 起首
字母比较接近的练习生相互更为友好, 即起首字母起着操纵接近性和友谊模式的
作用。
功能距离被定义为两人相互接触时的类似性。 当个人的办公室或住所相距较
远, 不利于相互经常接触, 即物质特点对实际接触造成限制时, 功能距离就比实
际距离能更正确地预言友好程度。 例如, 两人住在同一公寓, 相隔五层, 但门厅
中的信箱却相互靠近, 这种功能上的类似性, 即功能距离就能准确地预言, 两人
很可能因取信时的相互接触而发展成为朋友。
“ ”
弗里德曼(Freedman et al., 1974)在解释 接近性 时认为, 首先, 大多
数人不可能与从未谋面的人形成友谊, 只有实际距离或功能距离更接近的人才有
可能相互接触 ; 其次, 由于这种接触必须持续, 因而人们就会努力去发现他人的
“ ”
优点、 长处或善良的 一 面, 并尽量让 良好 的 一 面发挥作用 ; 第三, 双方的持
续接触显然会促使形成 - 种预见性和安全感, 从而有利于友谊的形成和巩固。 有
关的其他影响因素有竞争的公平程度、 对他人的态度等。 例如, 与不公平的竞争
状态相比, 在公平的合作状态中, 接近性更能促进相互吸引 ; 与持有极其消极的
态度相比, 如果接触前对他人持有中性或稍微积极的态度, 平等与合作的状态就
会更加有效地促进相互吸引。
研究又发现, 在邻里中, 不同种族间的友谊大部分产生于住所非常接近的居
民之间, 起作用的可能是实际距离 ; 而同一种族间的友谊则大部分产生千住所相距
较远的居民之间, 起作用的更可能是功能距离, 包括社会和亚文化方面的类似性。
(三)对家的场所依恋
印 人人都需要有个家, 正如一首流行歌曲中唱道: “我想有个家, 一
个不需要
第四节 特定建筑类型与行为

华丽的地方, 在我疲倦的时候, 我会想到它。 我 想有个家, 一


个不需要多大的地

方, 在我受惊吓的时候, 我 才不会害怕。 …… 家的含义远远不止是 一 所房子,
它是我们安排日常 生活的中心, 它提供了我们生活的意义和认同感, 象征着个人
的身份地位, 引起我们对以往 的记忆;这 一 切促成了我 们对这 一 环境的心理情
结, 这种情结可能会超越家庭,扩大到邻里或区域, 环境心理学家称这种情结为
场所依恋(Place attachment)(Altman & Low, 1992; Giuliani & Feldman,
199 3)。 当居民被迫搬家时, 这种依恋情结尤其明显,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对邻里内社会联系的依恋
邻里内的社会联系是经过 一 定时间建立起来的。 武汉市有的居民区在拆迁之
前, 恋恋不舍的老街坊老邻居
们各家端出自己的拿手菜肴, 相约聚餐话别, 情景
感人。 在新的邻里中缺乏这种社会联系, 尤其老年人活动能力与交往能力都相对
减弱, 因而常常会感觉孤独寂寞, 甚至有损健康和寿命。
2. 对熟悉环境的依恋
对长期居住环境中的 一 砖 一 瓦, 一
草一木都可能日久生情, 这些不能 带走的
东西承载着居民对往 事的记忆和生活体验, 一
些搬迁的老人临走前还念念不忘要
为门前的老树寻 一
位可靠的新主人。 第四章适应水平理论中曾提到, 印第安少女
雅莉玛从热带雨林迁居美国后, 虽然生活条件优越, 但始终念念不忘自己的家
乡, 终于在6年之后返回热带雨林。 弗里德<Fried, 1963)研究了波士顿西区
约 10000 名被重新安置后居民的情况。 这次迁居作为波士顿城市更新的一部分,
在局外人看来, 新居的物质条件显然都优千原居所, 但居民们为失去习惯了的生
活环境、 被拆散了多年的友谊关系网而悲伤。 旧的邻里被拆除后, 许多人又回到
原来的街道, 仅仅是为了在那里来回走走。
在国内也有类似的例子, 上海内环线以内的一些居民, 尤其是老人, 在被迫
拆迁移居远郊区后,会隔三差五搭公共汽车旧地重游——像是事先约定一样, 老
街坊、 老邻居、 老朋友重又聚首, 在原来居住的街坊(或社区、 或邻近已毁旧居
的公园), 度过大半天, 或是找原来熟悉的医生看病, 或是寻找昔日遗留的痕迹
(哪怕是一 棵劫后余生的大树), 或是 一起聊天和聚餐, 然后才依依不舍地踏上归
“ “
途。 这类 阿公阿婆上班 现象(年轻人对这类行为的称呼)会持续相当一 段时
日, 成为一道新的世俗风景。
3. 对财产的依恋
家具、 古董、 祖传物品、 个人收藏等都是依恋的对象, 搬家过程中难免造成
“ "
损失, 西 方有句谚语: 三次搬家有如一次失火 。 带走尽量多的财产有助千对新
环境的适应。 在印度尼西亚土著人搬家还要带走整座房子。
研究显示, 与成功人士相比, 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弱势群体成员对新环境适应
更困难,常常表现出更强的场所依恋情结。 在医院的研究发现(Baird and Bell,

1995), 有的危重病人临终前执意要回到家里。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 衣锦还乡”
“ ” " ” “ "
和 叶落归根 、 当前我国城市中 飘族 的乡愁, 都是对 家乡 场所依恋的
表现。 我国正处千城市的快速发展阶段, 城市更新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有必
要对居民的场所依恋情结给予适当的关注。 311
第十二章 特定建筑环境与行为

(四) 居民的满意程度和社区意识
许多因素影响人对生活的满意程度, 据美国的研究, 婚姻因素影响最大, 其
次为居住场所。 后者又可分为住宅和居住区环境。 影响满意程度的居住区环境问
题有: 与噪声源、 垃圾场和火葬场等应激物的接近程度;社区意识(社区感);
共享的户外自然空间;居住区的人口密度等。
1. 住宅的满意程度
通常, 住宅的基本功能越合理, 居民的满意程度就越高。 居民经常提及的、
降低满意程度的住宅功能问题有: 房间的大小和平面布置欠妥;使用空间不足;
私密性缺乏;卫生、 采暖及厨房设施较差等。 研究发现, 对住宅满意程度的评价
十分复杂,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造成不满的其他重要因素包括: 是否住在独门
独户或联排式住宅, 住宅是否为自己所有, 住宅的私密性是否良好, 邻里单位中
是否有自己的一 些朋友(通常原来就是邻居), 以及对邻里单位的其他状况是否
满意。 此外, 种族组成、 密度 高低、 当地建筑条件的好坏、 当地社会联系的多
少、 当地的犯罪率的高低、 群体的价值观念等也会影响有关评价。
其中, 群体的价值取向尤为特殊。 例如, 不管自身特点如何, 某些人, 包括
年轻人、 家庭主妇、 黑人、 新婚夫妇以及多子女夫妇, 更有可能对其住宅表示不
满。 又如, 与城市郊区的富有居民相比, 社会联系对贫民窟的居民显得更为 重
要: 它有助于居民共享室外空间;增进社会交往和邻里友谊, 提高居民的满意程
“ ”
度。 此外, 许多看似 已成为共识 的影响因素, 其含义却因文化和群体而异。
例如, 据北美的男性居民报告, 私密性存在两种类型: 第 一 种, 家庭不以环境的
物质元素作为控制私密性的手段,卧室门难得关闭, 住所中儿乎没有供某一家庭
成员专用的私密区域;第二种, 更多地使用物质元素作为控制私密性的手段, 住
所中有供某 一 成员专用的私密区域。 显然, 提供多种设计类型, 让使用者自行选
择, 是增强使用者满意程度的有效途径。
同时, 心理因素对住宅的满意程度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不管住宅的位置
和户型如何, 当居民习惯了特定的居住场所, 就会感到日常生活和活动非常方
便, 尽管对物质环境的设计和功能有所不满, 但久而久之就能设法加以弥补, 对
环境的适应逐渐提高了居民的满意程度。
2. 社区意识研究
“ ”
社区意识, 即社区感 (sense of community) 在 居住场所的满意程度 中
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社区意识 一 般指居民经由知觉、 认知和评估所产生的、 对
所居住社区的归属感 (sense of belongingness) , 即居民 认为所处环境属于自身,
而自身也从属千这一 环境。 这种归属感来源于社区居民所具有的共同意识, 包括
共同居住的环境, 共同面临的问题, 以及共同的利益和需要等, 实际上体现了居
民对所居住社区的认同感。 社区意识的高低不仅能影响居民生活的满意和愉快程
度, 而且有助千居民之间的交往、 关心和互助, 有利于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和
居住环境的改善。 因此, 社区意识已成为社区发展的重要指标和研究对象。
在台湾台中市黎明社区进行的一 项研究中(侯锦雄, 宋念谦, 1998), 研究
316 者试图将居民个人背景因素与社区意识关联起来, 以便了解影响当地居民社区意
第四节 特定建筑类型与行为

识的主要因素。研究者根据由多层住宅和小高层住宅组成的城市高密度社区的特
“ ” “ ” “
点,对台湾通用的 社区意识量表 作了适当改进, 从 社会联系 、 环境认
” “ ”
知 和 情感联结 三方面设定了应调研的36个原始变量, 包括: 尽力鼓励家
人或邻居参与社区活动;积极参与社区内所举办的各项活动;认为社区的事就是
我的事;乐意告诉别人所居住社区的名称;邻居有事主动替他照顾小孩或协助;
乐意提供食物和物品与居民共享;主动与家人拜访社区其他邻居;妥善运用社区
内任何资源和设施;经常主动与社区内其他居民打招呼;可轻易找到社区内每 一
户的正确位置;等等。
” “ ”
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的基本维度为 事务参与 、"场所认同 、"邻里亲
“ ” “ ” “ " ” '
和"、 社会联系 、 社区关怀 和 环境认知 。 其中, `事务参与 显示居民

对社区公共事务及活动之参与程度; `场所认同 表示居民对社区环境的满意和
' '
赞同; `邻里亲和 代表居民间的情感依恋和信任; `社会联系 显示居民相互间
' '
之联络和互动; `社区关怀 代表邻里间情感交流和互助; `环境认知 显示居民

对社区环境及自我能力之了解和掌握 。
最后,将个人背景因素与上述基本维度关联起来。结果显示:影响当地居民
社区意识的主要个人背景因素为年龄、婚姻状况、居住时间的长短、家中18岁
以下孩子数、房屋权属、个人社区头衔的有无、住宅类型和居住密度等。其中,
“ ” " ” “ “ "
住宅类型 主要影响 场所认同 、"邻里亲和 和 社区关怀 ,而且,与14

层集合住宅相比,住在低层或多层住宅中的居民其社区意识明显较高。 居住密
” " “ “ “
度 主要影响 邻里亲和 和 社区关怀 ,而且,与居住密度较低的居民相比,
居住密度相对较高的居民其杜区意识明显较高。显然,这两类因素与开发和设计
密切相关,应进 一 步深入进行研究。
国外的研究者早就注意到,居住密度是 一 个较难处理的棘手问题: 过低(如
住房空置率过高),缺乏人气,谈不上什么社区和社区意识;过高, 则可能产生
拥挤感和其他心理、社会问题,而拥挤感势必对居住场所的满意程度产生消极的
影响。研究者认为,在居民要求日益提高的前提下,在规划设计中要减少各类社
会和人工元素对知觉的过度刺激(Churchman, 1999)。
3.户外公共空间及所含自然元素的影响
密度问题使研究者自然而然地想起,拉普卜特(A. Rapoport, 1976) 早年
曾提出过绿化等自然元素会减少密度知觉的假定, 一 些研究也证实,与树林、农
田等自然元素亲近的住宅最易得到公众的偏爱(Sullivan, 1996),而且, 包含自
然元素的户外公共空间还起着建立和维系居民情感联系的作用(Plas & Lewis,
1996)。同时,公共空间中自然元素较多时,使用群体也较多,年龄段也更为多
样,从而促进了邻里友好,减少 了犯罪,提高了居民对所在社区的满意程度
(Sullivan & Kuo, 1996, 1998)。 卡普兰(R. Kaplan, 2001, 2004) 等还进 一 步
证实,树林、景观优美的游步道、从家中可看到户外的自然景色等因素不仅令居
民心旷神怡,而且还会加强他们的社区意识,并进而提高其满意程度。
国内的 一 些住宅项目开发也为国外的研究提供了佐证。随着这些项目向城市
“ ”
郊区和风景优美区域扩展,开发商已凭直觉抓住 亲近自然 的商机,打出了各 �7
第十二章 特定建筑环境与行为
“ ” “ ” “
种宣扬 亮点 的广告: 坐拥大片绿化, 卧听自然生机 ; 亲水灵溪, 庭院生
” “ ” “ “ “
活 ; 森林是回家的方向, 健康是居住的代言 ; 山水之间有我家 ; 山水为
" “
证, 龙城永恒 (图12-15);等等。 还有如诗如画的描述: 这个春天, 江南近
一 一
在旭尺, 窗外, 半是浩翰明洌的南湖, 半是青翠欲滴的山林, 眼睛带着心灵

在大自然中神游 。

图12-15 从家中可看到户外的自然景色
(宝安地产·武汉山水龙城, 2006 年)

" “
但是, 为了尽量利用自然元素作为 卖点 , 这 一 类居住区 一 般都位于重要
城区或近郊区, 并 具有房价贵、 密度大、 楼层高的特点, 国内外皆然(少量高档
“ ”
或远郊住宅除外)。 如上所述, 高密度会削弱满意程度, 而 亲近自然 又会加

强满意程度, 如此二位 体, 究竟会对人产生什么影响?规划和设计又该如何作
出应对呢?研究者也发现了同类问题, 并开始在风景优美的近郊社区中进行探索
性研究。
美国的卡尼(A. R. Kearney, 2006)以美国西雅图郊区 的 一 个经整体规划
“ ” “ ”
建成的社区为对象, 研究了 密度 和 亲近自然 对居民满意程度的综合影
响。 研究采用结构式问卷、 现场调研和先期试点访谈(预研究) 等方法, 抽样的
样本数261人, 来自社区中的9个组团, 平均居住年限6年, 平均年龄46岁。
其中, 自变董为人口密度(根据税务记录收集)、 与户外公共空间的接近程度、
户外公共空间的使用频率、 从家中看到的户外景色和社会人口学数据; 因变量为
居民对社区的满意程度。 每一变量又具体分为若干子项(因子)。 例如, 户外公
共空间包括自然元素组成的空间和半开发状态的人工空间, 前者包含湖面、 树
318 林、 林中水池、 游步道, 后者包含水池、 游戏场、 公园、 棒球场和网球场等子
第四节 特定建筑类型与行为
” “ “
项。 又如, 自变量 户外公共空间的使用 包含11个子项; 从家中看到的户外

景色 包含15个景观元素;而因变量则包含41个子项, 如此等等。
如此众多的因子(即具体变量) 不仅造成数据庞大(仅问卷就长达7页),
而且也增加了综合分析的难度。 因此, 研究者首先采用主成分和多元方差分析减
少具体变量的数目, 而后再用一 系列多元回归分析探求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
“ ”
系。 例如, 41个子项组成的因变量 社区的满意程度 就减少为5个公因子:
社区意识、 对共享户外公共空间的满意程度、 对亲近自然和观赏野生动物的满意
程度、 对所在组团和社区密度的关心、 对社区周围地区密度的关心。
“ ” “ ” “ “
研究结果表明: 在 密度 和 亲近自然 两个因素共同作用时, 密度 ,
” ” “ “
还有 与公共空间的接近程度 对 居民的满意程度 影响不是很大;重要的
是, 要提供机会、 让居民时常去临近的公共自然空间中散心, 并参与半开发的人
工空间中的休闲活动, 这不仅有助千加强社区意识, 而且能进而提高居民的满意
“ ”
程度;更为重要的是, 从家中可看到户外的自然景色 可减少密度增加所引起

一 -一
的消极反应 美能遮百丑, 眼不见为净!研究者解释: 看到自然景色, 而不

是看到繁忙的街道或邻居的住宅(多半为后院), 能使居民较少可能想到 所在

社区是否太小太拥挤 , 因此, 与自然或人工园林景色相伴的社区, 即使密度较
高, 却仍然受到居民的欢迎。 研究者建议, 住宅应沿户外公共空间、 即沿自然和
人工园林元素巧妙布置, 其主立面应面对这些元素, 并为居民提供通向户外公共
空间的方便通道。
位千自然景观优美地区的城市住宅区一 般密度较高, 住宅栋数较多, 而且可
资利用的自然景色资源有限, 即户外公共空间的周长有限, 只可能让数量有限的

住宅面向自然元素。 为此, 需要采用新的设计手法。 例如, 深圳 碧海云天 “ 高
层住宅组团面向大片绿地和海滨, 但面宽有限, 建筑师将住宅沿周边布置, 形成
内部中心绿地, 同时前排面向海洋的住宅设置开敞式、 全进深平台, 让海风可以
通过高楼间隙和敞口吹人组团, 而后排的住宅又可通过缝隙和敞口看到外面的世

界(图12-1 6)。 后排的一 些住户反映: 站在自家的阳台上, 眼睛一 下子就被敞
口吸引过去, 像是装了 一 副望远镜, 即使看到的只是模糊的远景, 或开敞平台上

的小花园, 也感到舒心, 要更大一些就更好了 。
前面提到的台中市黎明社区位于较发达地区的城市市区, 由多层和高层住宅
组成, 密度高, 自然元素很少;而上述西雅图的社区位千发达国家的城市郊区,
由小住宅和低层公寓组成, 密度相对较低, 自然元素和人工园林元素丰富(社区
占地360公顷, 其中1/3为户外公共空间, 各类住宅单元3200套)。 研究对象完
“ ”
全不同, 因此, 在 社区意识 方面得出的结论也截然不同, 前者侧重于社会和
人工元素;后者强调自然元素的影响。 在社区中自然元素较少或缺乏、 并且密度
很高时, 人是否会出现替代倾向(即不得已而求其次), 更多地关注社区的社会
和人工问题(如同贫民窟那样), 是今后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 老年人福利设施

"曹
研究过的主要环境 一 行为课题有: 安全、 方便和补偿 ; 提供多种选择 ; 环境
的控制感;理想的福利设施等。
第十二章 特定建筑环境与行为

" ”
图12-16 深圳 碧海云天 住宅区 一 透过缝隙和敞口可看到云天、 绿阴和碧海
(立方建筑设计公司设计, 作者摄,2004年)

必须认识到, 老年人不是性质同一的群体, 而是情况复杂而又多样的一大群


人, 其共同点仅仅局限于年龄和某些健康问题。 没有其他群体具有老年人如此多
样的个人问题和需要-有的老当益壮, 有的耳聋眼花, 有的步履维艰;有的精
神饱满, 有的思维混乱, 有的神情痴呆;更何况, 每个老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
多年养成的长期行为模式……所有这 一 切表明, 老年人福利设施必须具有足够的
灵活性;应尽可能为离开家庭的老人提供身心方面的补偿, 又不要过分约束某些
身心比较健康的正常老人的生活;设计还应提供多种选择, 以便老人能继续从事
进人福利设施以前从事过的活动。 总之, 环境设计, 包括建筑设计, 应主要考虑
老年人的需要, 而不应仅仅考虑工作人员的护理、 清扫和管理方便。
( 一 ) 安全、 方便和补偿
“ “
物质设施设计应体现安全、 方便和补偿的原则, 提供 补偿 手段也是为了
确保安全和方便。 有关的措施包括: 应允许工作人员进行充分的监督, 以便能及
时觉察和防止意外事故;地面平整防滑、 大厅和走廊内设置扶手并安装呼唤装置
(活动能力补偿);楼地面带有色彩、 借助声音、 标记和色彩区别不同的公共空
间, 以此作为定向的辅助手段(视听补偿);各种场所应达到无障碍设计的通行
标准;公共设施使用方便;入口应设置较大的雨篷, 防雨防晒并能全天候候车;
窗户应开启方便并能防止眩光、 日晒和雨淋……其中, 工作人员的监督不应异化
为监视, 即不应使老人感到缺乏私密性。
(二) 提供多种选择
老年人的身心状况、 社会文化背景和行为习惯广为不同, 因此, 有必要根据
不同的需要对福利设施分类分级, 并预先了解或检查申请入住者的身心情况, 以
便确定适合老人入住的设施类型和级别, 从而减少入住后的不适现象。 有关的多
种选择包括: 福利设施应靠近社区现有的服务设施, 如杂货店、 社区中心、 绿地
320 等, 以便老人日常有选择地加以使用;设施中应包括私密和公共程度不同的各类
第四节 特定建筑类型与行为

专用空间, 如私密、 休息、 消遣和交往空间, 供老人各取所 需;特别重要的是,


消遣和社交空间应该多样, 以满足不同老人的需要;设备也应提供多种选择, 如

既有盆浴, 又有淋浴, 每个房间的采暖和空调都可由老人自己调节。“多种选择
与环境的控制感密切相关, 没有选择, 只有同一, 其结果就会使老人失去对环境
的控制, 从而引起习得性失助(learned helplessness)。
(三)环境的控制感
环境的控制感涉及到物质和社会环境两方面。 除了提供多种选择外, 物质方
面的措施还包括: 空间种类和大小应该足够而又相称, 起居或公共空间过小, 自
然不敷使用, 过大则会减少人际接触和交往;房屋构造和结构应质量可靠, 如果
老年福利机构设在危房和破屋之 中, 对风烛残年的老人将会造成极大的身心危
害;建筑空间的形式要有利于老人的交往, 宜摒弃不利于接触来往的长走廊形
式, 公共交往空间要位置适中, 使用方便;要提供足够的物质条件, 方便老人的
生活, 如设置老人自用的小型厨房、 提供必要的设施和工具, 以免老人事事都要
依赖工作人员, 最终丧失对环境的控制感。
当社会环境有利于多种选择和个人对环境的控制时, 老人的身心健康就会得
到增进。 但是, 实际情况恰好相反 : 老人往往是在精神失望、 身心患病、 经济拈
据和家庭困难等问题发生之后才住进福利设施;老人是否继续留在家中, 以及送
往哪 一 个福利设施, 通常不由老人, 而由家庭决定;迁居之后,原来习惯的各种
社会 一 物质关系和条件遭到剥夺, 老人必须放弃以往那些作为自我识别手段的个
人所有物;从进人福利设施的 一 刻起, 必须服从设施的各种习惯和规定, 服从管
理人员的权威以及统 一 的安排……所有这一切, 都加剧了环境控制感的丧失。
“ ”
研究者建议, 应该在某种程度上使老人参与对 重新安置 的控制。 包括 :
老人应自愿住进福利设施;自己选定要去的具体单位;事先预告与迁居有关的信
息等。 这些做法都有助于减少老人迁居后的死亡率(Pastalan, 1976)。 国外还
流行在同 一 福利机构内提供多级护理的做法。 老人健康恶化或好转时不必从 一 个
机构转往另 一 个机构, 而是在同 一 机构内从一部分迁往另 一 部分, 从而减少了二
次迁居带来的消极影响。
除非万不得已, 没有 一 个老人愿意离开自己的家。 对于大多数老人, 住在家
里或者住在类似家庭的场所里更好, 那样就不必去忍受福利设施环境所带来的种
“ ”
种问题。 因此, 老人理想的 伊甸园 , 实际上就是具有社区服务和医疗设施支
“ ”
持的准家居环境, 以真正的 老人之 家 取代传统的福利院和养老院, 是今后努
力的方向。
三、 其他建筑类型
( 一 )博物馆
博物馆是广义的学习环境之 一 , 其主要学习行为是通过参观和参与进行探
索。 早年研究过的主要课题有: 展品寻址、 参观模式和博物馆疲劳。
1. 展品寻址

m
研究表明, 混乱和难以探索的博物馆环境令人不满(Winkel et al., 1976)。
如果由千无法找到而错过了要看的展品, 或者发现自已为了寻找展品不断走回头
第十二章 特定建筑环境与行为

路或兜圈子, 参观者就会感到索然无趣, 甚至懊恼不已。 但是, “复杂多样 已
成为博物馆环境的固有特点, 其目的就是要展示尽可能多的展品。 为此, 有必要
向参观者提供各种辅助手段, 以克服寻址困难。 研究者发现, 参观者喜欢向各种
指示牌和指示图求教, 而对被迫向工作人员问讯感到不快。
2. 参观模式
北美的研究也证实, 大多数参观者具有顺右手即逆时针转弯的倾向, 这与第

九章提及的日本的研究结果 一 致。 人们 进入展室, 通常在最初看到的少数展品
前停留, 以后的停留变得更加具有选择性, 即仅在感兴趣的较少展品前停留并探

索较长时间。 展品的吸引力越高, 参观者越可能对其进行探索;另 方面, 参观
“ ”
者首先看到的展室出口使用率最高, 即 出口 对参观者也具有一种吸引力。 研
“ ”
究者把这两种吸 引力分别称之为展品的 吸引梯度 (attraction gradient) 和

”出口梯度 (exit gradient)。 部分由于这两种梯度的影响, 大多数参观者往往只
看每 一 展室的一 部分展品(Parsons &. Loomis, 1973)。 早期研究得出的参观模
式如图12-17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 仅有10%的参观者在展室完整巡行一周,
-

_
而49%的人只看右侧墙面或左侧墙面的展品。
I
-I


又、

,
.

/
//I
l

、、I,'II'
z-

_—
、\IJ I丿

\一
.

l
、\I/vV
I
l

/
III'

、\ -

、v

_
、_


(
_


,
{

1




J

49%的参观者只看右侧墙的展品 12%的参观者经过端墙、右侧墙
或者只看左侧墙的展品 或左侧墙、以及另 一侧墙的 一 部分

I \义--,,人一 人、 --/j
` - --
』 ~
-- ----_
___ 只有10%的参观者完整巡行 一 周
I I

<\/ ^ \/ --、 \I ,,, _ _ \ I :':..


_
- -+
I
,--I
``1) 厂 `之\- AI
--.,.- \、 --
一、 \ ,, - I \
• I I \ I
1 I •

三 \ / -、/三I:\ 1 厂、: 人勹\\:::
约12%的参观者在右侧墙或 10%的参观者参观路线模式不定,
左侧墙、以及端墙停下来参观 缺乏规律性

图 12-17 早期研究得出的博物馆, 参观路线模式(本书作者重绘)

3. 博物馆疲劳及其应对策略
研究者注意到, 参观博物馆会产生疲劳现象。 原因有二: 一
是不断走走停停
所造成的体力劳累;二是由千展品过千繁多和复杂, 因而导致信息超载, 产生心
理和精神方面的厌倦。 早在70多年前, 罗宾逊(Robinson, 1928) 就首先研究
嘉饿 了这 一 现象, 并命名为
“ ”
博物馆疲劳 (museum fatigue), 其结论迄今仍具有重
第四节 特定建筑类型与行为

要的意义。 在一项巧妙的实验室研究中, 他让被试者坐在桌子旁边观看 一 系列博


物馆馆藏绘画的复制品, 展示次序与展室的实际次序相同, 然后记录被试者观看
每张作品的时间, 并与真实展室中所观察到的同类时间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在
实验过程中, 被试者看到某一展品时其注意力开始下降, 其序数位置与真实参观
中的情况大致相同。 但是, 被试者不是边走边看, 而是坐在椅子上参加实验, 因
此可以基本排除体力劳累的影响。 罗宾逊据此得出结论, 博物馆疲劳主要是由千
心理上的腻味, 即厌倦引起的一 —- 并不是展品使参观者厌倦, 而是认为, 参观者
在长时间集中注意某些富有刺激的展品后, 开始对博物馆的环境产生厌倦, 以至
其他作品显得刺激和吸引力不足。
根据信息超载理论, 可对这 一 现象作进 一 步的解释: 当接受了大量的、 博物
馆中的典型刺激以后, 为了注意更重要的对象, 人们倾向于忽略那些不大重要的
刺激 对复杂的信息变得如此厌倦, 以至于花费越来越少的时间去观看其他展
“ “
品的细部。 博物馆疲劳 使参观者难以形成与视觉探索有关的更为完整的行进
模式: 人们往往径直走过许多展品而不加停留, 因而错过了许多获益的机会。
“ “
为了减少博物馆疲劳, 罗宾逊提出, 展品布置应使用 中断 手法打破连
续, 以便改变展室布置所提供的刺激步调。 例如, 在一系列绘画作品中插入一座
" ”
雕塑或 一 组家具;减少每 一 展室中的展品数量, 使之符合参观者的 注意广度 。
后续的 研究 提出: 展品的说明要醒目简要, 字体较 大, 以避免信 息 超载
” ” “ ”
CBitgood et al., 1993);展品布置可采用 与观众互动 和 展品关联 的手
" ” “ ”
法, 即专业术语称之为 浏览 或 翻阅 (flip) 设计, 鼓励参观者自己按下按
钮照亮并观看展品的某 一 部分, 或者揭开遮盖物看个究竟, 借以提高其兴趣;合
理安排展品的复杂程度 — 一
某 一 展品过分复杂(如采用动态式展示), 吸引参观
者探索的时间越长, 意味着对下 一 展品的注意力越弱;也可采用全景环绕式的展
览空间, 即参观者居中, 展品陈列千四围 (Thompson, 1993);在博物馆开放
前后对展品布置设计进行评估, 以改进设计。 建筑师还在实践中提出了其他改进
建议, 包括: 改进博物馆的空间布局;展室间用敞廊或花园连接;室内和室外陈
列相结合、 采用简洁的室内设计手法等。
近年来, 研究者开始综合认知发展、 行为调研、 个体生态学等手段研究博物
“ "
馆的 参观行为 , 并形成了多种评估体系CS. C. Bitgood et al., 1993)。 “参观

行为 已成为专门的研究课题, 其范围也已扩大到其他博览建筑和场所(如动物

园和博览会)。 同时, 业主和设计者也开始改变博物馆的设计理念, 把 灌输死
” “ ”
板知识 的严肃讲堂改变为 鼓励互动学习 的活跃场所, 除了加强展品布置设
计外, 还专为儿童设立了相关的游戏兼学习室。
(二) 图书馆
20世纪70年代, 研 究 者就开 始 注 意图 书 馆 的 环 境一行 为问 题。 科本
(A. Cohen & E. Cohen, 1979) 的研究方法很有创意: 成立两个研究小组, 一个
小组倾向规划和设计人员, 另 一小组倾向图书管理人员, 并分别按照两类人员的
地位和观点研究同 一问题, 最后由总负责人对结果加以协调。 研究发现, 流行的
图书馆设计存在以下问题: 掣牖
第十二章 特定建筑环境与行为

(1) 过分强调外形的美 观要求, 用三角形、 菱形等平面设计破坏其工 作性


能, 即 实用性(workability)。
(2)忽视功能要求。 社会舆论通常把图书馆看做城镇的智力中心, 希望它成
为城镇中最好(外形美观、 室内整齐)的场所。 为了获奖, 常用特殊相机拍摄,
夸大其立面质感和式样。 结果往往忽视使用者长 期在内工作和学习所产生的问
题, 即忽视其可使用(居住)性(habitability)。 许多图书馆的中庭、 过厅等交
通空间占据了过多的面积, 使人徒劳往返, 费时费力;办公室面积过小, 缺乏自
“ "
然采光, 被人称为 土牢 ;无遮挡的白炽灯引起烦人的眩光;大型阅览室和开
架书库因通风不良而导致缺氧。
(3)忽视人的行为因素。 例如, 坐位互相靠得太近以至很少有人就坐, 致使
空间和设施得不到合理的利用。 又如, 阅览室坐位按照习惯靠边布置, 导致中央
“ ” “
留下 一 块多余的空间, 造成浪费。 此外, 坐位布置也未考虑 社会向心 和 社

会离心 的性质。
研究者还观察了读者利用图书卡片目录的情况(Lipetz, 1970) , 样本数超
过2000人。 研究发现: 大部分读者一进入图书馆就走向目录柜;学生所利用的
目录系统远比教师为多;图书馆的使用率随学年中的不同时期而变化;在假日和
寒暑假之后使用率最高;读者在找到目录后, 通常要费劲寻找一段时间后才能找
到书架的正确位置;由千大学师生要借的书较多, 因而每次都需要长时间地从事
“ ”

轮又 一 轮的 寻址 工作, 令人劳累和烦恼。
寻址困难是 不少 图 书 馆普遍存在 的问 题。 图 书 馆馆 员波 莱 特(Pollet,
1976)基于读者的行为, 提出了改进图书馆定向辅助手段的方法。 她发现, 许多
读者实际上主要依靠指示牌寻址, 并不主动向工作人员问讯。 但是, 如果处理不
当, 指示牌也会造成信息超载, 并对定向和寻址产生消极影响。 例如:把许多指
示牌组合在 一起, 以至无法向读者提供有效的信息;使用过多的色彩表示不同的
定向信息, 反而引起方向混乱。 波莱特建议, 除了解决与指示牌有关的问题外,
图书馆首先要赋予读者以环境控制感, 不能主要依靠问讯。 因为, 在读者可能体
验到信息超载的同时, 工作人员因不断回答同一类问讯 也可能体验到信息(刺
激)不足, 两者都使人感到不快, 从而导致问者烦躁, 答者厌倦, 使问讯系统难
以有效地发挥作用。
(三)工作场所
在工作场所中, 主要研究过的环境 一行为问题有:工作效率与工作场所、 职
业满意程度与工作场所、 开敞办公室研究、 工作空间的人格化、 工作场所中的领
域性和身份、 商用办公楼及其办公空间等。
1. 早年的研究
研究认为,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 必须遵循两项基本原则:第 一 是工作流程原
则, 即 工作场所布局和工作岗位之间的距离必须满足工作流程要求。 第二是舒适
和安全原则, 即物质环境应提供合适的采光和通风, 并应尽量减少噪声和烟尘。
较高的噪声水平或很差的通风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唤醒程度, 分散注意力, 并缩小
芷帽: 注意的范围, 甚至会降低工作绩效, 引发安全事故。 除社会环境外, 工作场所的
第四节 特定建筑类型与行为

物质条件也是影响职业满意程度的重要因素之 一 , 低于标准的工作场所肯定会导
致工作人员的不满。 为了研究职业的满意程度(包括工作场所在内),曾进行过

系列大样本的研究, 形成了若干标准的评估手段。
源自德国施内尔(Schnelle)公司的开敞办公室(open office, 后来演变为
景观办公室) 一
度曾是环境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 一 。 这类办公室在工作流
程、 社会交往、 管理监督、 室内景观、 机动性和维护费用方面具有不少优点, 缺
点是容易分散工作注意力,并且私密性较差,因而只适合千特定的工作。
2. 人格化和领域行为
研究发现: 工作人员常想装饰其工作空间并使之易于识别和人格化,这些装
饰常使室内显得更加愉悦;而且, 与丑陋和死气沉沉相比, 愉悦和有吸引力的环
“ ”
境使人心境更好, 有助千提高工作绩效和准确性;愉悦的环境还可通过 心境
这一 中介,增加人际互助的诚意以及相互交谈的时间和次数;但随着相互谈话的
增多,也会造成分心并影响某些工作的绩效。 同理, 背景音乐(工作时播放的音
乐) 也具有两面性, 既有助于形成愉悦的氛围,也会分散工作时的注意力。
“ ”
在工作场所中,领域和领域性也非常重要。 把 固定的或指定的工作空间
看做 一个领域,能促使工作者感知到自身对工作空间的权利和控制,更多地依附
千工作空间,从而产生更强的工作责任感和更多的人格化迹象。 另一重要的领域
现象是,工作人员在某一 机构中的等级越高,领域的重要性就越高——此时,领
“ ”
域已成为其社会地位的象征。 在工作场所中,显示 地位 的象征手段还有: 占
用空间的大小;占有空间的高低(如董事长办公室常位于高楼顶层);控制私密
性的程度;可接近的程度(会见高层领导必须预约并且经过多个接待空间);对
工作空间人格化的权利;空间的装修标准;家具的质量和舒适程度;使用的办公
设施;陈设、 服饰和饮料的等级等。 显然,工作空间所显示的身份越高, 工作人
员对其职业的满意程度也越高。
3. 办公空间的三维度假说
20世纪下半叶,随着 世界经济的发展,商用办公楼及其办公空间对工作绩
效和其他行为的影响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人们公认,办公空间的物质和社会形
态会影响工作人员的情感和行为, 但究竟怎样影响,长期以来却存在三种观点。
“ ”
一些学者强调其 功用性 y),认为办公空间的物质属性对工作
(Instrumentalit
人员的绩效和其他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Paker, 1994; Baldry, 1997), 1959
“ ”
年曾提出 个人空间 概念的萨默(R. Sommer)还专门研究了数字化办公时代
办公空间中的个人空间、 坐位布置和私密性问题(2002年)。 另 一 些从事工商管

理研究的学者则侧重于办公环境(办公楼、 办公空间及其附属户外环境) 的 象

b
征性 (Sym o l i sm)
, 即所包含的意义,他们假定: 工作人员的主观体验,而不
是客观的物质属性影响影响他们的工作绩效。 还有少数学者注意到了办公空间的
美观问题。 但是,这些研究往往各执一词,互不相关。
” “ ”
近 年来,”公共关系研究 的盛行, 孵化了 (企业) 形象识别设计 (Com­
panyIdentity, 简称Cl)这一新兴的交叉领域。 试图以突出识别性和个性为 手
“ ” “ ” “ ”
段,从 理念设计 、 行为设计 和 视觉设计 三个方面, 向企业组织内外的 髻幛
第十二章 特定建筑环境与行为

公众传达 一 种统 一 的企业形象。 在此影响下, 研究者开始尝试对原来分离的研究


“ ” “ ” “ ”
进行整合, 认为办公环境设计应该由 功用性 、 美观 和 象征性 这三个独

立而又并存的维度构成, 类似于古罗马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提出的 建筑三元
” “ ” “ ” “
素 论。 但是, 原来从属于 美观 的 象征性 已另立门户, 原来的 坚固"
“ ”
和 适用 已合二为 一 。
功用性, 即物质属性会对所从事的活动起到支持或妨碍作用, 进而影响工作
绩效和目标。 美观程度不同的办公环境会对人的短期和长期体验及相关情绪产生
“ ”
显著的影响, 较之功用, 它对 工作目标 的影响相对较小, 也比较间接。 美观
“ ”
与否往往因 受众 和周围环境而异。 例如, 一
张制作精良的黑色皮椅放在 高层
主管的办公室中显得气派和得体, 令人愉悦;但放在花店中就显得不伦不类。 又
如, 位于美国芝加哥的、 施乐公司总部的办公大楼设计细致、 施工精到, 风格简
约, 优美准确的曲线令人愉悦(图12-18), 但放在赌城拉斯维加斯就谈不上
“ ” “ ”
美观 。 象征性 并非环境属性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它超越了物质属性,
反映了人对物质属性的诠释和思考 CH. Heft, 1997)。 研究者认为, 工作人员不
只是活动的主动参与者, 而且还是环境的观察者和诠释者。 例如, 在工作人员看
来, 办公室内简单和普通的桌椅也具有社会地位和身份(体现自我)方面的象征
意义;而在公众看来, 施乐公司以制造高科技办公设施为主, 其办公楼形象恰如
其分地体现了优质、 精确和高效的含义。

图 12-18 施乐公司总部办公楼, 赫尔穆特·扬 (Helmut Jahn) 设计(作者摄, 1988 年)

以色列学者拉斐利和维尔奈 — 亚维茨 (A. rafaeli & I. Vilnai-Y ayetz) 支持


上述三维度假说, 并进行实验加以验证。 他们先从相对简单的公共交通工具着
手 (2004 年), 结果表明, 只有收集与上述三个维度有关的所有信息, 才能全
面理解使用者的需要, 并进而使设计更为完善, 更富有社会意义。 次年 (2005
年), 他们又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策略0, 在办公空间中对 假说进行
验证。

326 O 这是近10年来新出现的研究动向。
第四节 特定建筑类型与行为

在定性研究中, 他们与350位 工作人员进行了自由而又开放的访谈, 鼓励


受访者详细描述自己的职业和办公空间, 谈出自己的感受, 以及如何改变办公空
间以满足自己的需要, 时间长达 30~90 分钟。 然后用现象学 的定性研究方法,
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编码, 分类归入三个维度。 例如:
”进入我们公司的人可以单凭办 公室的坐椅分辨坐者(工作人员) 的身
“ 一一 “ “
份 归入 象征性 维度 ;
“ ” “ ”
我需要转椅以便能够到周围的用品 一归入 功用性 维度;
“ “ ”
"褐黄色坐椅为客人专用, 它更为美观, 是设计师设计的 一归入 美观
“ “
和 象征性 维度。
研究揭示, 访谈所获的所有信息都与三个维度有关: 功用性方面涉及环境的
背景,因素、 人体测量、 工效学、 坐位布置、 特定的使用需要和不同使用者的个体
“ ” “
特征 ; 美观方面涉及色彩、 形式和质感 ; 象征性方面涉及 灵感的来源 、 心理
” “ ”
方面的影响 和 适合特定的级别 。
定量研究的样本数148人, 男略多于女, 平均工作年限7. 5年, 采用结构式
问卷(分为27个子项)进行数据收集, 内容涉及办公空间的各个方面, 包括工
作人员对空间的体验和职业的满意程度。 经过主成分分析得出4个公因子: 功用
与美观问题、 象征与社会地位、 象征与身份(自我体现)、 单纯的功用问题 , 即

所有来自27个子项的信息全部可以归入上述 三个维度。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 功
” “ ”
用性 与职业的满意程度和工作 绩效都有关; 美观 只与职业满意程度有关 ;
“ ”
而 象征性 与满意程度和绩效都无关。 研究者对此解释说, 后者一般较少影响
“ ”
工作人员, 它类似于 社团文化 , 是社团组织层面的变量, 作 为企业的形象,

图12-19 从西尔斯大厦顶层隔窗眺望芝加哥的办公楼群(作者摄)

(独特的办公楼形象在 一 定程度上反映了初始业主对自身的 形象识别设计(CI)")

O 样本数必须大于30才有意义。 327
第十二章 特定建筑环境与行为

它主要影响来访者、 顾客和公众。
在办公空间中深人研究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 基千这一假说探讨商用办公楼
建筑的形象设计(图12-19), 并适度引申应用千其他公共建筑, 如医院、 学校、
政府办公建筑等, 是今后面临的重要课题。

特定建筑环境中的环境一 行为问题多种多样, 有关的研究迄今还不够系统和


完整。 在室内体验方面, 目前的实验手段与实际仍有相当差距。 今后, 作为一种
理想, 希望能配备可更换的、 足尺的实验模型装置, 以便考虑更多的真实变量。
近年来, 科学虚构建筑(SCI-Fl ARCHITECTURE)研究逐渐兴起, 有关的计
“ ”
算机图像和造型必然会对 人的体验 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并间接影响真实的
- “ ”
建筑设计 � 建筑体验 研究正面临大量新的机遇和挑战。
同时, 特定建筑类型的使用与社会 一 文化背景和使用者的特点密切相关。 因
此, 在借鉴有关研究成果时, 必须牢记国内外建筑类型、 建筑使用年代和使用者
行为的差别。 考虑到国情不同, 本章只简略评介了国外建筑类型方面的研究。
“ "
折将余页待明朝 , 这方面的探索, 还有待我们自身的努力。

a呻
结语:走向更朴实和更开明的环境 一 行为研究

柏拉图两于年前说过, 世界上最困难的任务就是了解人类自己。 环境心理学


正是要负重致远, 以研究真实环境中人的行为为己任。 它问世以来, 已经度过了
30多个春秋, 正以其旺盛的生命力, 在多学科的碰撞和交汇中, 向广度和深度
发展, 其原理和方法已广泛渗人城市规划、 建筑学和其他设计领域, 在我国也积
极开展了有关研究和探索。
与环境科学的其他前沿学科一样, 环境心理学有助千我们理解人与环境处在
一种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之中: 人塑造了环境, 环境培育了人 所塑造的社

会 物质环境是否适合人的行为, 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环境的生态和可持续发展,
已成为地球村居民所面对的极其重要的问题。 环境心理学深化了我们对环境与行
为关系的认识, 为解决当前严重的环境问题作出了基千行为的贡献。
环境一行为研究为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等专业提供了有关行为的研究信息,
有助于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提高建筑环境的规划设计质量,“使社会一 物
质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更多地置于人的控制之下, 让使用者亲自担负起设计和

控制自己所处环境的责任 。 正如 1981 年国际建协大会所通过的《华沙宣言》所
指出的:“建筑师的职责必须包括对他所工作的环境的考虑, 并有义务去保证他

的工作能为社会环境的协调作出贡献 。
环境心理学本质上是一门比较朴实和开明的交叉学科:研究课题来源于H常
生活, 相当多的研究都可从日常生活中引用实例作为佐证或参照;几乎所有课题
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研究方向, 而且主要在现场进行有关研究;采用大量源于多
学科的折中方法, 只要能得到所研究问题的有关知识, 不排斥使用严格性较差的
“ ”
方法;多学科的背景决定了它看上去像是一个 英雄不问出身 的群英会, 只要

关心环境 行为关系, 都可进行相关研究,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正是这种朴
实和开明, 使这 一 领域成为研究当代人 一环境问题的一支生力军。
但是, 甘瓜苦蒂, 天下物无全美。 多学科带来了概念、 术语和方法繁复的弊
病;同时, 环境心理学这 一 名称也具有名不副实的先天缺陷。 早在 20 世纪 70 年
代, 一 些研究者(如J. Lang et al., 1974) 就指出, 环境心理学这一名称没有反
映出这 一 领域的多学科实质, 而且语义也不够科学, 因为任何心理学分支都不可

能脱离环境进行研究。 1997 年, 在日本东京召开的 面向 21 世纪的环境一行为
” 一
研究国际会议 上, 再次提出了这 领域的命名问题。 事实上, 这一交叉领域并
非严格意义上的心理学。 但是, 约定俗成的习惯势力竟如此之大, 以至千我们暂
时仍只能按照习惯来称呼这 一 领域(国内有关学术组织业已改名)。 我们期待,
今后能进一 步将有关知识付诸应用, 即把来自多学科的研究信息有机地组织进城
市规划和建筑学等学科的知识体系之中,并能通过图解或其他手段(如计算机软 剽陶
结语:走向更朴实和更开明的环境一行为研究

件)简化现有的研究方法, 使之更加朴实, 也更加开明, 从而得到更为广泛的


应用。
与国外相比, 国内的环境心理学研究仍处在起步阶段。 为了推动这一领域
的开展, 先驱者作出了非同寻常的努力, 欣喜的是, 许多中青年学者已作为生力

军加入这一领域的研究行列。 “十分学七要抛三, 各有灵苗自已探 (郑燮), 可
以预见, 只要持之以恒, 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 具有我国自己特点的、 更朴
实和更开明的环境— 行为研究一 定会蓬勃开展起来。


主要参考文献

1. 克雷奇, 克拉奇菲尔德, 利维森等 . 心理学纲要(上) (下) . 周先庚, 林传鼎, 张述祖等


译 . 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 1980
2. 高觉敷主编 . 西方近代心理学史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2
3. 胡正凡 . 环境心理学与环境一行为研究 . 世界建筑, 1983, (3): 61~66
4. 胡正凡 . 空间使用方式初探(上) (下). 见: 建筑师编辑部. 建筑师 (24) (25).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 45~65, 1986. 24~44
5. 林传鼎, 陈舒永, 张厚粲主编 . 心理学词典 . 南昌: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
6. 荆其诚, 林仲贤主编 . 心理学概论 .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6
7. 乐国安 . 论现代认知心理学 .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6
8. 黄希庭 . 心理学导论 .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9. 林玉莲. 认知地图研究及其应用 . 新建筑, 1991, (3): 34~38
10. 林玉莲 . 校园认知地图比较研究 . 新建筑, 1992, (1): 39~44
11. 拉普卜特 A. 建成环境的意义 . 黄兰谷等译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12. 常怀生 . 对建筑环境心理学的回顾与展望. 见:建筑师编辑部. 建筑师 (55). 北京: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3. 18~22
13. 林玉莲, 胡正凡 . 环境一行为研究的发展与展望 . 见:建筑师编辑部. 建筑师 (55) . 北
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3. 36~41
14. 张春兴 . 现代心理学:现代人研究自身问题的科学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15. 林玉莲. 东湖风景区认知地图研究. 新建筑, 1995, (1): 34~36
16. 常怀生编译 . 建筑环境心理学 . 台北: 田园城市 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1995
17. 叶奕乾, 何存道, 梁宁建 . 普通心理学 .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18. 吴增基, 吴鹏森, 苏振芳主编. 现代社会学 .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 “
19. 罗玲玲 . MERA'97 面向 21 世纪的环境一行为研究国际会议 回顾. 建筑学报, 1998,
(12): 57~58
20. 林玉莲. 武汉市城市意象的研究 . 新建筑, 1999, (1): 41~43
” ”一
21. 王东 . 创建城市居民的 后花园 -
从武汉滨江公园看小型开放式公园建设 . 新建筑,
2004, (2): 55~57
22. 侯锦雄, 宋念谦台中市黎明社区居民社区意识之研究 . 中国台湾建筑学报, 1998, (3):
51~65
23. Alexander C., et al. A Pattern Languag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24. Barker R. Ecological Psychology, Concepts and Methods for Studying Human Behavior.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25. Bechtel R.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
tions Inc, 1997
26. Bell P.A., Greene T. C., Fisher J. D., Baum A.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Fourth Edi­
tion ).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1996
27. Blobaum A., Hunecke M. Perceived Danger in Urban Public Space: The Impacts of Phys­
ical Features and Personal Factors.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005, (4): 465~486
28. Bonaiuto M., Bonnes M. Multiplace Analysis of the Urban Environment: A Comparison Be一 鳍`
主要参考文献

tween a Large and a Small Italian City.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996, (6): 699~747
29. Brebner J.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and Building Design. London, Applied Science Pub
lishers, 1982
30. Canter D., Lee T., eds. Psychology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 London, Architectural
Press, 1976
31. Cassidy T.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Behavior and Experience in Context. Hove (UK),
Psychology Press, 1997
32. Cohen R. J. Psychology &. Adjustment, Values, Culture, and Change. Needham Heights,
Allyn and Bacon, 1994
33. Cubukcu E., Nasar]. L. Relation of Physical Form to Spatial Knowledge in Large-Scale
Virtual Environments.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005, (3), 397~417
34. Fisher B., Nasar]. L. Fear of Crime in Relation to Three Exterior Site Features, Pros­
pect, Refuge, and Escape.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992, (1), 35~65
35. Fisher]. D., Bell P. A, Baum A.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New York, CBS College
Publishing, 1984
36. Hall E. T. The Hidden Dimension. New York: Doubleday, 1966
37. Hanyu K., Itsukushima Y. Cognitive Distance of Stairways, Distance, Traversal Time,
and Mental Walking Time Estimations.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995, (4): 579~591
38. Hart R., Moore G. The Development of Spatial Cognition, A Review. in, Downs R, St­
ea D, eds. Image and Environment: Cognitive Mapping and Spatial Behavior. Chicago,
Aldine, 1973
39. Herzog T. R., Gale T. A. Preference for Urban Buildings as a Function of Age and Nature
Context.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996, (1), 44~71
40. Holohan C. Enviromnental Psychology.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82
41. Kearney A. R.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Patterns and Neighborhood Satisfaction, Impacts
of Density and Nearby Nature.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006, (1): 112~139
42. Lang J. Creating Architectural Theory: The Role of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in Environ­
mental Design.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 1987
43. Low S. M. Urban Public Spaces as Representations of Culture, The Plaza in Costa Rica.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997, (1), 3~33
44. Lynch K. The Image of the City. Cambridge: MIT Press, 1960
45. McAndrew F. T.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Belmont: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
ny, 1993
46. Moran R., Dolphin C. The Defensible Space Concept: Theoretical and Operational Expli­
cation.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986, (3), 396~416
47. Nasar J. L. Urban Design Aesthetics, The Evaluative Qualities of Building Exteriors. En­
vironment and Behavior, 1994, (3): 377~401
48. Nasar J. L., Jones K M. Landscapes of Fear and Stress.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997, (3): 291~323
49. Nasar J. L., Fisher B. Hot Spots of Fear and Crime, A Multi-method lnvesti
nvestlgat1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993, 13: 187~206
50. Newman 0. Defensible Space. 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Urban Design. New York, Ox­
竺 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主要参考文献

51. 0' neill M. J. Evaluation of a Conceptual Model of Architectural Leg枷lity.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991, (3): 259~284
52. Pol E.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in EuropP: From Architectural Psychology to Green Psy
chology. Aldershot: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1993
53. Rapoport A. House Form and Culture.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1969
54. Rapoport A Human Aspects of Urban form. New York: Pergamon, 1977
55. Thiel P., et al. The Perception of Spatial Enclosure as a Function of the Position of Archi­
tectural Surfaces.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986, (2): 227~245
56. Walsh W. B., Craik K. H., Price R. H. Person-Environment Psychology, New Direc­
tions and Perspectives (Second Edition). Mahwah (USA):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2000
57. Xiao Ying, Winston Yan. Introduction. In EBRA 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for Environment-Behavior Studies. Hong Kong, HUAXIA Cultural Publishing
Limited, 2002. 3~7
58. Yamada Harutoshi, et al. Visual Vulnerability of Streetscapes to Elevated Structures. En­
vironment and Behavior, 1986, (6): 733~753
59. Vilnai-Yavetz I., Rafaeli A. Instrumentality, Aesthetics, and Symbolism of Office De­
sign.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005, (4): 533~551
60. 畏田泰公, 乾正雄, 渡边仁史等编, 新建策学大系[11]: 璞境心理, 柬京: 彰国
社, 1982

-
后 记

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为大学本科生、 硕士研究生及广大的设计人员, 也可供


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和教师参考。 因此本书在写作时尽量做到结合实例、 图文并
” ”
茂和深入浅出,使之具有 一 定的 可读性 。 但是, 环境心理学毕竟是多学科的
交叉领域, 概念、 术语和理论纷繁复杂。 因此, 对千书中少量难懂的内容,可在
阅读时跳过, 在有了一 定基础后, 再行深入。
本书由基本理论和应用探讨两部分组成。 第 一 章至第六章以基本理论为主,
理论框架主要参考了北美的环境心理学专著和教程0, 研究例证部分还参考了欧
洲和日本的研究文献。 第七章至第十二章为应用部分, 作者结合国内外研究例证
和实例,探讨了环境心理学在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等专业中的应用。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文献多如恒河沙数,因此,只能沙里淘金, 引用作者认为
较重要的文献。 引用的主要原则是:公认与基本理论有关的早期文献;能反映这
一 ” ”
领域最新进展的近年研究文献;适合本书读者并具有一定 可读性 的文献。
限于篇幅, 相当多的资料只能忍痛割爱:如环境评价、 环境态度、 灾变应激物与
行为、 自然环境与行为、 特殊环境与行为(如海底、 矿井、 航天等)、 未来环境
与行为等。 考虑到国情, 特定建筑环境与行为也只引用了部分例证。 研究方法部
分涉及到大量的数理统计知识, 即使单独汇编成几章, 也仍有挂 一 漏万之虞,因
此, 权衡之下, 决定按照国外环境心理学的写法予以舍弃。
本书插图原则上都注明了出处。 部分图片因多次复印已模糊不清, 无法制
版, 只能重绘, 有的还作了一 定的省略和简化, 均在书中作了说明。 限千水平,
错误和遗漏在所难免, 欢迎批评指正。
作者

0 主要参考了下列著作:
1. Fisher J D, Bell P A, Baum A.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New York: CBS College
Publishing, 1984
2. McAndrew FT.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Belmont: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1993
3. Pol E.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in Europe: From Architectural Psychology to Green Psychology.
Aldershot: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1993
4. Holohan C.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82
5. Paul A. Bell, Thomas C. Greene, Jeffrey D. Fisher, Andrew Baum.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富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199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