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

<b>印度人(公元前 4000 年开始) <b>

印度的历史自公元前 4000 年的青铜时期就开始了, 当时的第一个文明——现在叫印度河文明或者哈拉帕文明—


—出现在肥沃的印度河谷上. 在早期的生产发展中, 他们确立了印度的文化基础, 发展了种姓制度, 还编撰了吠
陀经. 吠陀经是早期梵文典籍的文集, 对后世印度的政治体制和宗教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孔雀王朝(公元前 322 年至公元前 185 年) 瓦解之后, 印度直到中世纪末才再次出现统一的政权. 这其中漫长的


岁月里一直都有多个小国在此衰彼长的争斗着:

笈多王朝(公元 320 年至 600 年) 曾用武力征服和政治联姻的方法统一了北印度. 由于国王的贤明统治, 这个王


朝得到了和平而富强的发展: 这段时期的文化, 科学和建筑艺术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因此这也被称为黄金时期.
然而到后来, 国内因素, 匈奴入侵和中亚贸易交流的中断最终导致笈多王朝的解体.

在 8 到 10 世纪之间印度内有三个国家为了争夺恒河平原的经济利益而发起战争. 这场的长期争战被称为三国争霸,
其主要目标是控制"曲女城"(Kannauj, 即今印度北方邦的卡瑙季). 西北的瞿折罗-波罗提诃罗王朝(公元 550
年至 1036 年), 东北的波罗王朝(公元 750 年至 1174 年) 和南边的拉什特拉库塔王朝(公元 753 年至公元 982
年)都宣称此处归自己所管辖. 在两个世纪的争夺战中曲女城多次易主, 但最后并没有真正的赢家——连年争战
让国王们都忽视了他们的内政和经济发展, 很快他们的诸侯们都纷纷宣布独立.

在 10 到 13 世纪之间南印度的朱罗王朝应该是最强盛的国家之一, 他们不仅在鼎盛时期时一统南印度, 还打开了


海洋边界, 征服海外土地, 而且建立了与中国和阿拉伯之间的贸易往来. 这个海上政策让朱罗王朝在当时的整个
东亚都很有影响力. 朱罗王朝还推动了艺术的发展, 创造了前所未见美轮美奂的朱罗雕塑, 罗阇罗阇一世修建的
布里哈迪锡瓦拉寺是世界上最大的印度塔之一.

长期的群雄割据局面让印度成为多种文化的大熔炉. 除了占据主导地位的古印度教之外, 佛教和耆那教也曾很盛


行. 此外, 中世纪时还有第四种重要的宗教——回教(伊斯兰教) ——在 7 世纪传入印度, 并在 12 世纪进入了印
度的政治舞台. 当时中亚国家的纷争迫使土耳其人向北印度转移, 入侵者随后在 1206 年建立了德里苏丹国. 在
这个政权的全盛时期苏丹王曾统治着北印度和中印度, 并且还是少数能抵挡住蒙古入侵的国家. 在之后的 5 个苏
丹王朝先后统治的 300 年里, 苏丹政权一直被视为重要的力量, 是威望的象征, 有着无法想象的财富. 公元
1526 年德里苏丹国被一个新的土耳其势力——莫卧儿王朝——所灭, 这标志着印度中世纪的结束, 经历了孔雀
王朝之后一千多年的分裂局面, 印度半岛终于再次有了统一的政权.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