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半表半里

经方
六经

自由主题
太阳病

少阴病
少阳病
厥阴病
阳明病
太阴病
指导思想?
如何思考人体?
用药原理?
太阳病
太阳病
(表证+脉阳) 能量级别(分) 方剂 典型证 证的解析 药物组成 用药解析
伤寒 能量未损耗

(约5) 麻黄汤 无汗而喘。脉紧。 无汗:体表毛孔闭阻,表渠道不通;能量未损失。
喘:表闭阻只能靠喘来排邪。
脉紧:表闭阻导致的脉紧实。 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 麻黄+桂枝:开毛孔发汗杏仁:宣散上
炙甘草:发汗后稍补津液
中风 能量有损耗
阳-
(约3. 5- 4. 5) 桂枝汤 汗出、恶风。脉缓。 汗出:表渠道通畅;有能量损失。
恶风:体表津液虚,能量不够。
脉缓:因汗出脉自然和缓柔软。 桂枝、生姜、大枣、炙甘草、白芍 桂枝:带能量到体表
生姜:胃动力(兼有带能量到表的辅助功能)
大枣:补津液
炙甘草:补津液
白芍:补津液、往下往内收敛
溫病 能量富余而生热
阳+
(约5 – 6) 麻杏石甘汤 汗出而喘、怕热、心烦。脉盛、疾。 汗出:表渠道通畅;有能量损失。
怕热:身体有富余能量而生热。
心烦:上热。
喘:合并以上的证来分析,可知汗出也不足以排解多余的能量、热量,还需要靠喘继续排解。
脉盛:脉跳的状态,沉取依然“盛”,说明能量富余。
脉疾:关联“疾驰而来”,这种态势,一是有形的血液多,二是无形的热也多。 麻黄、生石膏、杏仁、炙甘草 麻
生石膏:凉降、散热、灭火
杏仁:宣散上焦之邪
炙甘草:稍补津液
阴阳

证及解析

中风
方剂:桂枝汤

原文

阴阳

证及解析

中风
方剂:桂枝汤

原文
能量有损耗 阳- 3.5-4.5
汗出:表渠道畅通、有能量损失
恶风:体表津液虚
脉缓:因汗出脉自然和缓柔软
桂枝 三两(45g) 去皮
生姜 三两 切
白芍(芍药)三两
甘草 二两(30g) 炙
大枣 十二枚 擘(bo)
2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12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se)啬恶寒,淅(xi)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
能量有损耗 阳- 3.5-4.5
汗出:表渠道畅通、有能量损失
恶风:体表津液虚
脉缓:因汗出脉自然和缓柔软
桂枝 三两(45g) 去皮
生姜 三两 切
白芍(芍药)三两
甘草 二两(30g) 炙
大枣 十二枚 擘(bo)
2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12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se)啬恶寒,淅(xi)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
带能量到体表
胃动力(兼有带能量到体表的辅助功能)
补津液,往下往内收敛津液
补津液
补津液

带能量到体表
胃动力(兼有带能量到体表的辅助功能)
补津液,往下往内收敛津液
补津液
补津液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