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B0305

氣切造口護理
氣切造口護理
Tracheostomy Care
96.11 制訂
題要說明 99.11 修訂
 由護理人員依照醫囑或評估病人氣切造口實際需要,執行氣切造口護理,並持
續評估造口出血或滲液情形,以保持造口清潔乾燥,增進舒適及促進癒合。

設備用品
一、造口皮膚消毒
□ 10%優碘 □ 無菌棉籤
□ 無菌生理食鹽水 □ 3×3 吋 Y 型無菌紗布
二、氣切內管消毒
□ 雙氧水 □ 無菌生理食鹽水
□ 70%~75%酒精 □ 彎盆
□ 無菌治療碗 □ 小刷子
三、其他用品
□ 氧氣及中央抽吸系統 □ 抽痰管
□ 清潔手套 □ 氣切套管固定帶或斜紋帶

護理活動

一、準備事項
 接觸病人前後須洗手。
 辨識病人,向病人解釋氣切造口護理的目的及過程。
 執行前先予 100%氧氣後抽痰,以維持呼吸道通暢。
二、執行步驟

步 驟 要點與原則
(一) 造口皮膚消毒
1. 戴上清潔手套。
2. 取出氣切造口原有之 Y 型紗 布。
3. 先以無菌生理食鹽水棉籤清潔氣切 ♥ 清潔部位包括造口周圍、套管頸板(固
造口,去除痰液及多餘分泌物。 定架)。
♥ 換藥時需觀察氣切造口周圍傷口是否
有紅、腫等異常情形。

1 台北榮總護理部品質管理委員會制
B0305

步 驟 要點與原則
4. 以 10%優碘棉籤由內而外消毒氣切 ♥ 優碘停留時間需 2 分鐘以上或自然揮
造口。 乾,目的為使碘離子釋放以達到消毒殺
菌的效果。
5. 以無菌生理食鹽水棉籤擦拭去除優 ♥ 以氣切造口處為中心,由內往外擦拭大
碘。 於氣切造口直徑 5 公分皮膚範圍,勿來
回擦拭。避免殘留優碘刺激皮膚及色素
沉著。
6. 氣切造口周圍置放 3×3 吋無菌 Y 型 ♥ Y 型 紗 布 及 氣 切 套 管 固 定 帶 如 有 滲
紗布。 濕、骯髒,需立即更換。以保持造口周
圍皮膚清潔乾燥,避免感染。
7. 固 定 氣 切 套 管 , 更 換 斜 紋 帶 或 ♥ 使用斜紋帶避免打結於頸部後面,因結
氣切套管固定帶,並在頸部側面打 會造成壓力點。
一個活結。
8. 確認氣切套管位置是否已置中及固 ♥ 鬆緊程度以一隻手指頭能伸入為宜。
定鬆緊度。
9. 脫手套。
(二) 氣切內管消毒
1. 打開固定鎖,將氣切內管取出。 ♥ 氣切內管需每日取出清洗,外管需每月
更換。
2. 將取下之氣切內管,以雙氧水浸泡 ♥ 浸泡約 15 分鐘,以軟化管壁上之痰塊。
於彎盆中。
3. 浸泡雙氧水後,於流動清水下,以 ♥ 浸泡 70%~75%酒精中 30 分鐘。
小刷子清洗氣切內管,直到痰塊清 ♥ 酒精量應以覆蓋整支氣切內管為原則。
除乾淨後,置入無菌治療碗中浸泡
70%~75%酒精。
4. 以無菌生理食鹽水沖洗後置回外管 ♥ 氣切內管物取出過久,消毒後應緊速置
內,並扣上安全扣。 回,以免氣切外管阻塞。

三、整理用物
 協助病人整理衣物,被服及單位。
 需重覆使用之用物,請依照「台北榮民總醫院感染管制手冊」處理。
 廢棄物依「廢棄物分類及處理辦法」處理。
 洗手。
四、護理紀錄
 紀錄氣切造口傷口癒合情形、分泌物性狀、顏色、量於病程護理紀錄單上。

護理指導
 教導病人及家屬當氣切造口敷料出現潮濕、黃色分泌物、異常出血或紅、腫、
熱、痛等情形,須立即告知護理人員。

2 台北榮總護理部品質管理委員會制
B0305

附註
 隨時注意病人的呼吸型態、末稍血液循環,氣切套管氣囊是否漏氣或壓力過
大,氣囊壓力須維持 20-25mmHg。
 當氣切造口有感染徵兆時,應建議醫師做痰液細菌培養。

參考資料
王桂芸(2002).呼吸系統疾病與護理.於劉雪娥、王桂芸、馮容芬總校訂,新編
內外科護理學(二版,469-521 頁).台北:永大。
林秋子(1993).各類氣管造口之護理.長庚護理,4(2),72-76。
洪麗珍、陳夏蓮、葉明珍(1997).呼吸系統病人之護理.於林美華總校閱,
內外科護理技術(三版,184-194 頁).台北:匯華。
林美良(2000).呼吸功能失常常用之醫療措施.於賴裕和合譯,拉克曼內外科護
理學(659-710 頁) .台北:華杏。
Claudia , R.(2005). Providing the nurse with a guide to tracheostomy care and
management. British Journal of Nursing, 14(8), 428-433.
Edwina, A. M. (2002). Providing tracheostomy care. Nursing, 32(1), 17.
Homewood, J., & Beer, J. (2005). Tracheostomy care. British Journal of Hospital
Medicine, 66(11), M72-73.
Lewis, T., & Oliver, G. (2004). Improving tracheostomy care for ward paitents. Nursing
Standard, 19(19), 33-37.
Maureen, E-W., & Kylie,W. (2005). Tracheostomy : A guide to nursing care. Australian
Nursing Journal, 13(5), S1-4.
Serra, A. (2000). Tracheostomy care. Nursing Standard, 14(42), 45-52.
Woodrow, P. (2002). Managing patients with a tracheostomy in acute care. Nursing
Standard, 16(44), 39-48.

3 台北榮總護理部品質管理委員會制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