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Memphis 風格的起源及其影響

方裕民編譯 工業設計 第二十卷 第一期 中華民國八十年一月出版

本篇文章主要分成兩部分:前段介紹 Memphis 風格的起源。後段以美國設計界的觀點,描繪後現代設計風格的


轉變,兼論 Memphis 在其中的地位。

Memphis 的起源 在 1977-78 年間,Sottsass 與 Branzi 為了一家家具連鎖店


Croff Casa 設計了一套家具及燈具,結果慘遭失敗。(事實上
1980 年末至 1981 年的冬天,Memphis 誕生了。
是推銷員使顧客喪失了購買的勇氣)。他們的作品,不被認為

一群米蘭的建築師及設計師強烈地自覺到一股欲求--去駕 是在和諧系統的一部分,而是小巧的、獨立的充滿表現力的

馭另一個全新的空間,去預見另一個環境,去想像另一個全 製品。這些作品似乎成為注目的焦點。他們被認為是生命逆

新的生命。 旅中的夥伴,似乎能與人對談。與其說它是一種狂傲不馴、
前所未有的叛逆式激進設計,倒不如說它較為接近於 19 世紀
如此強烈的欲求並非在某一時刻立即產生的。有兩三年之 中期的 Biedermeier 家具所表現的一種已失落的優雅。
久,這群設計師持續不斷地投注心血於計晝、意念。為了使
這些計畫具體化、讓意念實現,設計師的堅定意志與創造能 Alchymia Studio

力並肩前進--這種努力,毫無疑問的是一種生與死的命
Alchymia 工作室成立於 1976 年,原來為一個平面設計的工
題。
作室。經歷了一些前衛但有時不成熟的方案擁護者的初具雛

這種欲求如傳染病地散播開來,這幾乎是原始內在的欲望: 型的大辯論之後,在 1978 年,這個工作室成為米蘭的「後‧

去打破現有的環境、打倒令人厭倦的「高尚品味(good 前衛激進派』 (post-radical avant-garde)(這個派別在

taste)」,以及打倒觸目所及的貧乏。當時國際間充斥著經由 此後兩年仍持續著,藝術家們的群聚之所,而且最重要的試

real design(真實設計)發展出的價值標準取向之下的室內家 驗性進展皆發源於此。

具。當時人們已開始懷疑:是否必須不斷地沈溺於灰棕色的
此後,在 1979-80 年間,Sottsass,Branzi,De Lucchi,
皮製沙發,而四周陳設著銳邊角、水平垂直平面、由多元脂
Mendinl Navone 聯手努力於 Alchvmia 工作室,他們懷抱
構成的牆面?或是永遠在色系調合的地毯上走來走去,然後
著希望,同時也不時互相辯論著。-他們片面又短暫地滿足
這邊掛一張畫,那兒擺一座雕像?讓黑色鋼製燈具照亮四
了那些想把構想製成原型的人,喚起了那些曾經失望地放棄
周,在鉻鋼或玻璃構成的咖啡桌上用餐?
而出走的人,而同時 Alchymia 工作室本身也激起了更進一

變革 步的討論與其它的爭辯。

一群米蘭的建築師與設計師對於以上的疑問提出了否定的答 這些藝術家主要以 Mendini,Sottsass, 或是 Branzi 為主。

案!1980 年冬天,他們已蓄勢待發,準備『變革』。然後, 而他們早在 70 年代初期,就因友誼與專業工作上的連繫而來

他們開始付諸行動。 往頻繁。當時 Mendini(此後成為 Casabella 維誌的編輯)針


對激進前衛藝術的問題,掀起了一場論戰。從那時起,他們
不同於前幾年來較偏重於激進的觀念研究。方案、嘗試、及 絕不錯過在一起的任問機會,而且不斷地熱烈討論建築與設
研究紛紛出爐。甚至具體的實驗、物理上的試驗、公開的發 計的未來。
表部在進行著。
在 1978 年,經由 Mendini 的介紹,Alchymia 工作室的創
這些都是一場絕妙的成功展覽不可或缺的要素,但是真正的 辦人 Sandro Guerriero 認識了這群藝術家。其實,Mendini
好戲仍未上場。 與 Alchymia 的老闆早巳熟識。Mendini 曾在此工作室舉行
過一項名為『激進提箱(radical suitcases)』的展覽,而且此
首役滑鐵盧
後在 1978 年 6 月的展覽(在 Ferrara 的 Palazzo dei
Diamanti 舉行,而這兒也是 Sottsass,Branzi 舉行展覽的
地方),Guerriero 幫忙 Mendini 製造了一些家具。這些家具
包括有名的 Proust 扶手椅、Kandinsky 沙發,這些都是 redesign 外,別無他法”,無論在理論或實務的層次上,他
Mendini 對於『 kitsch and banal(粗俗、陳腐的手工藝)』的 否定了全新的理念,設計有立即的或歷史上的可能性。
研究的首次重要成果。這也是他首次對於 re‧design 的嘗
為了驗證他的理論,由於 Mendini 並沒有自己的工作室,因
試。Guerriero 狂熱地與 Mendini 合作,同時也遇見了
此在專業技術上無可避免地依賴 Alchymia,而 Alchymia 與
Sottsass,Branzi 一些朋友,他想為自己的事業重新尋求出
Mendini 逐漸合而為一,直到今日所見的風貌:它成為
路,他也宣稱他已準備就緒,迫不及待地離開畫布。這些因
Mendini 的構想與計畫的工作室與合夥。
素都促成了 1978、1980 年在 Alchymia 工作室的展覽--
這是首次的公開展覽,也是首次激起正反兩方意見大量湧出
脫離
的觀念衝擊。雖然詆毀與反對隨之而來,但是這群設計師們
逐漸地肯定:他們正邁向正確的方向。 Sottsass 與 De Lucchi 原本希望 Alchymia 朝向原來的風格
走,而成為如今的 Memphis 風格,但是他們失望了。因
圖 1. Sattsass 的作品,“搖動的構造
此,Memphis 起源於一群決心脫離 Alchymia 工作室而另尋
(Le Strutture Tremano)”,1979 年
於 Alchymia 工作室。使用材質金 出路的人。
屬、玻璃、美耐板。

圖 2. Sottsass, "Casabalanca",1981 年
Memphis 工作室。美耐板。Memphis 風
格的特色之一是,美耐板的使用,曾幾何
時這種材質是俗不可耐的家具外表,
Memphis 將其轉化、加上鮮麗色彩,圖案
的印刷,徹底改變了室內設計的視覺外
觀。同時十分戲劇化,像遊戲般地,樂趣
大於實用性的造形,更是 Memphis 極大
的革命。

然而,困難是無以計數的。雖然 Alchymia 工作室踏出了第


一步--彙集觀念,並改造觀念--首次推展了 new design
的新觀念,但是在短短的兩年內,已經有人意識到這裏潛藏
著危機。設計家們需要的,不只是製造出實驗的原型
(prototypes)而已,而是更需要一座工廠,去製造成品--
標準化的工業產品。然而,Alchymia 老闆 Guerriero 的興趣
只專注於舉辦個展,推展文化層面上的活動。他無法了解在
1980 年這個時代,假若某種文化變革企圖成功的話,單單只
有侷限在片面、單獨的叛逆傳統的激進行動是不夠的。它們
必須有更長遠的野心,它們必須把觀念提鍊出來。設計家必
圖 3 De Lucchi 在 1980 年為音響器材作的設計草圖
須擺脫所謂的『藝術氣息』,拉下身段,與工業界攜手合
作,生產出質量並重,並富有想像力的工業產品。
Memphis 脫離 Alchymia 並不是一件有計畫的行動。這種分
Alchymia 工作室在銷售的陰影下無法成功地開展。這群設計
裂最初是一種緩慢的過程。1980 年秋天 Sottsass 首先脫離
家們並不支持這些限量製造的藝術家具。展覽發表用的家具
Alchymia,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他悄悄地走了。1980 年 10
無可避免地被認為只是一種宣示觀念的美學作品。他們要的
月,Sottsass 接了兩件案子。一件來自於他的老朋友,木工
不是提供藝術蒐集家收藏的藝術品,而是可以放在商店販
商店的老板 Renzo Brugola,向他表達了強烈的意願合作
賣,可以帶回家,每天可以使用的家具用品。
“就像 60 年代的舊時光我們曾經一齊作一些事”。第二件案
子來自於 Mario 與 Brunella Godani 兄弟。他們在城中心有
這群設計師們開始與 Mendini 意見不合。而 Mendini 仍然
一間展售處,他們向 Sottsass 要一些『新潮家具』陳列。
持續地對設計抱著批判、悲觀的態度。這種態度引起激烈的
Sottsass 離開 A1chymia 促成了 Memphis 的建立。在
爭辯,是下台的主因。他對於現有『粗俗的工藝品的分析』
1981 年秋天,他邀請 Godani 兄弟為他自己及一些『聰明的
作為一種設計方法,或是 re‧design,以及對著名物件的再構
好朋友』舉辦一次“非常現代”的家具設計展。他同時也請
成,再造形,都是意圖顯示出一個理念“長久的設計,除了
Brugola 製造一些家具,當然是免費的。Godani 兄弟與
Brugola 立即表示支持,但是當時仍未談及成立 Memphis (Bedin)。除了發起人之外,其他部是建築師(而 Bedin 即將
的有關事項。 得到學位),而且除了 Sottsass 之外,他們都在 30 歲以下。
這裏除了 De Lucchi 之外,沒有人與 Alchymia 工作室合作
過,但這麼多年來,雖然他們沒有付諸行動,但卻討論著同

圖 4 George J.Sowden,床, 樣的問題,如今他們已準備好要開始籌畫,那天晚上


"Oriental",1982 年于 Mamphis 工 George Sowden 與 Nathalie du Pasquier 沒有出席。
作室,使用美耐板材質。印刷棉布床
單則是由 Rainbow 製造,Nathalie New Design
du Pasguier 設計。
1981 年 2 月 9 日,星期日, 『 New Design』家具的初步
草圖已繪製完成。當晚 George Sowden 與 Nathalie 也出
席。約有百張以上的圖作完成,結束之後,每個人部喝得酩
酊大醉,慶賀 Memphis 的正式成立。

Memphis 誕生 展覽會日期訂在同年 9 月 18 日,距離展覽會有 7 月之久。


每個人熱度十足,雖然這種熱度不知道能持續多久,但是足
Memphis 這個名字首次出現在一本筆記本上,它為 De 以去完成每一件事。現在必須做的是:畫出工程圖,把家具
Lucchi(他是第二個離開 Alchymia 作室的設計師)所擁有,潦 生產出來。尋找燈具製造廠,把燈具生產出來。找出陶瓷
草地寫在第一頁首,靠近“1980 年 12 月 11 日”的日期記 廠,製造出來,說服 Abet Print 公司生產新的形塑膠板,尋
錄旁。次頁記載著“l2 月 l2 日,在匹薩店”。第三頁記載著 找紡織廠,生產紡織品。
“l2 月 14 日,在聖‧格第諾大道”,這裡是 Sottsass 住的地
方。 由於經費不足以支付 studio 的費用,因此他們自己將成品拍
照,自己設計圖案。照著預訂計畫,與國外的建築師與設計
Memphis 在這三天晚上誕生了。那是寒冷的冬夜,沒有人記 師以圖面互相溝通。設計兩種海報,一是邀請用,一是作品
憶地很清楚。留下的只有一些名單、電話號碼,上面有受邀 集用。設計印刷、包裝、信封、信紙、出書、募集資金、出
的朋友,將去展覽的國家、家具名單、設計、生產、攝影、 版社、設計展示會場。寫信給記者、新聞界。這群設計師每
印刷的適合日程....,但是沒有任何的理念描述,也沒有任何 個人都是業餘的而且沒有任何資金。9 月 18 日開幕當天,共
討論的記錄。 3l 件家具參展,以及 3 座鐘,10 個燈具,11 件陶器作品,
吸引了 2500 位觀眾。
在 Sottsass 的 12 平方公尺大的起居室內,在靠近 Sottsass
及 De Lucchi 的住所附近的 Positano 匹薩店內,葡萄酒、音
樂、激昂的情緒、笑聲、煙霧迷漫,時間流瀉著。這些記
圖 5 Michael Graves , 梳妝台"Plaza",
憶,如今看來已是過往雲煙。
1981 年于 Mamphis 工作室,材質為槭荊,上
漆木料 、鏡子、玻璃與銅。裝飾性的遊戲造
這幾個夜晚,沒有人談論設計的方法,也沒有人論及造形、
形,與多種素材的混用,在現代主義者的眼裹
色彩、形式,以及裝飾。正如心神感應,也正如天啟般地,
簡直大逆不道。
每個人完全知道要做什麼,每個人都知道別人所想的。或許
每個人以為自己瞭解。當然,他們並不討論,每個人只有心
事重重。

Memphis 這個名字的出現必定在 Sottsass 的家中,12 月


11 日的晚上。在唱片裏 Bob Dylan 唱著:『 Stuck lnside
of Mobile with the Memphis Blues Again.』 (我心狂野卻
受困於這令人憂鬱的 Memphis 城!)當時沒有人更換唱片,
Bob Dylan 繼續吼著: 「the Memphis B1ues Again」(曼
菲斯的憂鬱又侵襲著我!)。直到 Sottsass 說:『好吧!讓我們
叫它 Memphis!』每個人部認為這是個好名字:憂鬱的藍
色、田納西州、搖滾音樂、美國荒原,直到遙遠古老的埃
及、法老之都、God Ptah 之聖城。 圖 6. Karl Lagerfeld 在 Montecarlo 的住所。床由 De Lucchi 設計。床單
由 Nathalie du Pasguier 設計。右邊:桌子"Kristall"由 De Lucchi 設

根據 De Lucchi 的筆記本記載,當晚在場的有: Sottsass 計,燈具"Caralier"由 Sottsass 設計。左邊:移動式桌“Hilton”由


Mariscal 設計。燈具“Tahiti”由 Sottsass 設計,于 1981 年 Memphis
Barbara (Radice) , Marco (Zanini),Aldo(Cibic),
工作室。
Matteo(Thun), Michele (De Lucchi) , 以及 Martine
歷史上偉大的畫家與雕刻家原源不絕地在他們的作品中,傳
達出人類情感的力量。但是這些年來,設計師已經發覺:他
同時在 6 月,他們成功地找到一位企業家願意成立一家公司
們越來越難以傳達這種力量。印刷術與大量生產方式已經在
把 Memphis 打入國際市場。Brugola,Godani 與 Fansto
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造成了一道鴻溝,隨著傳統工藝的失
Celati 及其他的投資者也加入這家公司。Artemide 公司總裁
去,家具商、印刷業、金屬工藝業、燈具製造廠,都不再認
Ernesto Gismonde(先前曾經幫 Sottsass 為 Memphis 製造
為,設計能使人感動。
一些家具),最後成為 Memphis 的總裁及最大股東。
有人意識到:設計已變成邏輯與分析的組織法則,而且完全
排除了個人情感。然而設計,決不單單是門科學而已,直
觀、內在力量的表現將要捲土重來,與純粹的美學將佔有一
近代工業設計風格的轉變
席之地。
以下的文章著眼於美國設計風格在近年來的變化。其中論及
在美國的 50、60 年代“machine-age America”,設計曾
Memphis 的影響,造形語意的興起。我們可以看到,在
經傳達出羅斯福總統新政時期的樂觀氣氛。設計師證明了個
1980 年初的 Memphis,雖然起源於一群家具設計師及建築
人情感的表現,能夠克服大量生產的壟斷。今天,設計應該
師,但是所激起的浪潮是全面性的。
能夠如此。產品應該可以是趣味的,也能嚴肅的;能夠『性
圖 7.Technology Design 工作 感的』,也能禁慾式的。在平面設計,也能如同藝術般地,
室所設的 Printer。 紙張的造形
從苦悶到忘我,表現情緒的流動。
語意充滿整個產品。這是在美國
設計界之間耳熟能詳的造形語意
今日,設計為了滿足全世界市場的需要,追求與表現人類潛
風格。現代主義經 Memphis 的
藏於內心的情感,是唯一的出路。
解放之後,工業設計界也充斥著
曾經包浩斯引以為惡的 fun。
暗喻即真實(reality is allusion)

後現代建築師已掀起改造的風潮。Mies 的名言:“簡潔就

Form follow fun 是美(less is more)”已變為 Venturi 的“簡潔令人無聊


(less is a bore)”,而歷史,也不再是空談。設計師也開
本世紀中期以來,平面設計與工業設計這門新興的專業領域 始追隨他們的理念,不再一成不變地死守現代主義的原則。
的成長經驗是痛苦的。假若全美國正視這個事實的話,那 而是以他們自己的觀念,包括了複雜而矛盾的『參喻』、
麼,這事看來是嚴重的。設計師們首要的工作是與消費者 『隱喻』與『暗喻』來豐富造形語言。
『溝通』--形成清晰的訊息(massage)來銷售功能性產
圖 8.擷取書的意象的電腦。由於
品,他們的夢想是:從大量生產的全新產品中,或是藉由再
微電子零件的使用。使得造形受
製的工業產品中,萃取出簡單的意象,創造動人的,如有生
限於機構的設計大為減少,因物
命的產品。 質匱乏而生成的簡樸風格也因大
量消費時代來臨而被『造形傳達
現代主義(Modernism)拒斥諷嘲式的設計態度,功能主義 情感』而設計替代。
(Functionality)排除自由、輕率的行動。但是 Memphis 改變
一切! 1980 年代前期,天馬行空的米蘭設計運動倡導全新的
理念:以趣味替代功能。

由於美國企業受制於僱主的須求之下,以及考慮市場需要,
及生產上之可行性,因此它並不直接適用於美國。但是 建築師可從數千年的歷史中找尋語言,然而,平面設計師與
Memphis 對於後來發生的變革而言,無疑地是一帖觸媒劑。 產品設計師並沒有如此幸運,直至本世紀初,工業設計才有
歷史。當時是個多產豐富的年代,如構成主義、立體派、包
今天,任何產品如僱主及設計者所求地,是人體工學的,易
浩斯與荷蘭風格派,但僅如此而已。
於使用的,可信賴的而且易於親近,在平面設計方面則是明
白、明確而易讀的,而且印刷完美。功能如今,是個基本要 此後,因追求速食式的視覺滿足的慾求,帶來了風格的混
素。而設計師們如是說:讓我們追尋樂趣吧!(Let's start 成,也使得設計摻入了流行的特質。設計師必須敞開心胸,
having fun! ) 去借用四周的流行。他們必須去追尋融合遠古與現代的風
格,在貧乏與冷酷的物質中成長,也不斷地去尋找素材,無
感性之追求
論高級藝術或是通俗趣味。對設計而言,假若暗喻是一種新
的真實,則更多的在官能上的物質享受將隨之而起。
新機械時代的美學 註:

1. 部分圖片仍找不到原彩色圖 Scan,若各位朋友有圖片
檔,煩請提供,感謝不盡。
微電子時代的來臨已改變了設計的造形與實質內容。如今,
2. 本文為十年前翻譯整理的文章,對我的設計的啟發是
微小的半導體組件開貽支配了產品的功能。通常它們內部已
一個重要轉折點。當時正在聲寶設計第一個設計案:
不再有運轉的機構元件。外形已不再取決於詖包裹於內的機
冰箱把手。受到李朝金經理的鼓勵,我同時也作了
溝,而是取決於生理與心理上的周詳細微的考慮。
Memphis 風格的初步探討,當時才發現,那是一塊設
計裡未開發的領域。尤其在當時,學校的歷史課只教
為了滿足使用者在生理上的需求,各部設計必須在人體工學
到包浩斯便結束了。自此也開始了在不同領域,比如
的考慮下,與使用者建立起人性的關係。然而同等重要的
建築思潮裡追求設計思想的努力。
是,設計必須反映出文化與社會的人性需求。
3. 本文在工業設計發表時,當時主編竟然不小心地把方
今日,內部機構運作的元件已不再如先前般地把本身的功能 裕民『編譯』改為方裕民『著』,這使我良心不安了
表露無疑。設計師必須採用新的造形語言,來表現工學之運 好幾年 。好在在當時著作權並未被徹底執行,我也逃
作。曾幾何時,裝飾是罪惡;而如今,是一種符號,趣味。 過大家的責難。
而造形追隨它。

在電子產品上的電腦合成的圖案設計裡,點、格子與柵狀線
條的使用傳達出內在電子力量的語意。一旦我們對電子技術 相關連結
的敬畏之情減少,這種傳達電子力量的圖案將會隨之減少。
設計師的任務在於發現人類與技術性工業產品的更深層的關
係,不僅傳達出工業技術的力量,而且要根植於更為廣大深 米蘭 Memphis 公司 (現在還存在!)
入的歷史與文化架構。 http://www.memphis-milano.it/

結語

在 1919 年包浩斯時代,設計師曾經是現代主義的奉行者,
他們板著臉,有著聖潔的心,一心一意地要改造社會。他們
相信科學,相信理性,相信簡潔為美,他們以為這種邏輯式
的思考方式、偉大的理念使得設計師自許有上帝的權力,將
人類社會推向更完美的烏托邦。

但是步入後現代社會之後,社會原先的架構開始重組,設計
師慢慢地覺醒,無論如問努力,自己終究不過是資本主義社 memphis remembered
會中的螺絲釘而已,他們的臉孔而不再神聖,他們開始面對 exhibition at the design museum, london

自己。這世界已不再是只有善惡的世界,而是有多重價值觀 contemporary design gallery


7 september – 4 november 2001
的,逸樂竟然可以搬上檯面探討的後現代社會(曾幾何時逸樂
and 24 november 2001 – 27 january 2002
是罪惡),於是 Memphis 起義革命開始了。

http://www.designboom.com/
國內這幾年後現代藝術大量引進,而設計界也席捲著造形語
eng/funclub/memphisremember.html
意風潮。但是由於台灣的工業設計歷史太短,藝術史與思想
史也跳過了現代主義與馬克思主義時期,以致於對後現代設
計理念的革命性感受不像西方那麼強烈,Memphis 無疑是這
股風潮的鼻祖,他們的設計甚至在今日看來仍然那麼強烈, 曼菲斯(Memphis)設計作品之式樣分析
博士班研究生:李如菁
那麼前衛,筆者同時把 Memphis 的起源與美國設計界近代
楊裕富開課:設計史學之作業
的轉變譯出,希望能讓讀者同時看到一個運動的真實過程與
其在另一個國家的歷史中的地位。若是對設計界略有助益, http://www.yuntech.edu.tw/~yangyf/ff/gra037.html
則是筆者之幸。

設計史學 授課教師:楊裕富博士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