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1

ICS 

27.
100

F 24

备案号:

DL
5331-2005

中华 人 民共和 国电力行业标准
DL 
/T 
 933一 2005

冷却塔淋水填料、除水器、喷溅装置
性 能试 验 方法
        
Te
st 
me
tho
ds 

or 
de
ter
mini
ng 

he 
per
for
manc
e of 

ool
ing 

owe
r of

        
rans
fer 
pa
cki
ng, 
dr
ift 
el
imi
nat
or 
and 

pra
yer

2005-02-1
4发布 2005-06-01 实施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国家发展和 改革 委员会 发布


DL/T 933一 2005

目 次

前言。・
・・・
・・・ ・ ・・
・・・・
・・
・・・
・・・
”・・・・
・・
・・
・・・・・ ・ ”
・・・,
价・・
・・・・ ・”
・・・・・・・
・・
・・
・・“
・ ”“
・,.
”・・・・・

・”・”・ n
1 范围 ・ ・・
,・
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 ・
”・・
”・.・
,・・
・・・

・・・ ・・
・・・

・・・
・・・・・
“・价,
。・
・・・ ・・・“
“・・・
“・・

・・一 吐
3 术语和定义 , ・・・
・・
・・
・・・
・・
・・・
”・价・・ ・
・・・・ ・・ ・ ・
・・
・・
・・
・・・・・ ” ・ ,・
・・
・・
・・・
・・
・・・ “
价一 一 一一一 1
4 试验装置 ・・

・・・・
・・
・・・・
・””””・
”・・

・・・
・・ ・・ ・
・・。・・
・・ ・・ ・ ・ ・ ,
・、
1・

、・、
・・
、・
、““ ,, 、
、、・
・・
・・・
4・… .
..

5 试验用仪表 ””
・・・・

・・・

・ ”・
“价・
・。・
・・
・・
・・ ・・・ ・・
・”・

・・・
・・
・・・
・・ ・
・,・
・・
・・
・・・・・・ ・
・・・。・・一 -
.3
6 试验方法和要求、
・、
・・、“‘ ・
,,
,,
,、、
・・ ・・ ・
价・・
・・・ ・・ ・ ・

・・
・・・・ ・
・・・,,
・・

・… … 4
7 数据记录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试验结 果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价价… 刀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淋水填料和除水器试验用的冷却塔图・ ・ ““ ・。・
・・・
・・・・
・・‘・价・
・・… ..
..
..
.13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圆形截面的管道等面积环・ ・・
・价・・
“・ ・价・・・

・・・ ・ ・ ”价 ̄一・一一一 巧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堰・
・・ ・ ”・
。・
・・
・・・・・ ・・
・・ ・・

・・ ・・价 ・・・・

・・ ・ ・
・・
・一 1 7
DL /T933一 2005


41
1 吕

本标 准是根据 国家发展和 改革委员会办公厅 《关于下达 2


     003年行业标准项 目补充计划 的通 知》 (

改办工业 [
2003] 

73号文)安排制订的。
GBM 
    
190《玻璃钢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及 DUT7
42《冷却塔塑料部件技术条件》主要是针对冷却
塔部件 的材 质物理力学性 能、冷却塔整体 的热力性 能而制定的 。冷却塔淋水填料的热力性 能及 阻力性能、
除水器 的飘水率及阻力性 能、喷溅装置 的水力 学性能在上述标准 中考虑较少 。针对上述 问题 ,为 了使冷
却塔淋水填料、除水器、喷溅装置的性能在试验室试验时有统一的标准,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 的附录 A、附录 B、附录 C均为资料性 附录 。
本标准 由中国 电力企业联合会提 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站汽轮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 人:胡三季 、陈玉玲 。
    
DL/T 933一 2005

冷却塔淋水填料、除水器、喷溅装置
性能试验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 定了试验室冷却塔淋水填 料的热力性能及阻力性能 、除水器的阻力性能及飘水率、喷溅装


    
置的水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 于湿式逆流式冷却塔 、湿 式横 流式冷却塔中使用的淋水填料 、除水器 、喷溅装 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 改单 (
不包括勘误 的内容)或 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 的各方研 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应于本标准。
GBM 6
    24流量测量节流装置 用孔板、喷嘴和文丘里管测量充满圆管的流体流量

3 术 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 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
    
3.

     pac
淋水填料 king
将配水系统喷溅下来的热水,以水膜或水滴的形式,最大限度地增加水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和时间的
    
装置 。
3.

除水器 dr
     ift 

imi
l nat
or
用来阻止出塔空气中所夹带水滴的装置。
    
3.

      
喷溅装I spr
aye

也称喷头,是把水尽可能均匀地喷洒在淋水填料上的装置。
    
3.

热力性能方程式 t
     her
mal 
pe
rfo
rma
nce 

qua
io
t n
以淋水填料散热性能冷却数。与气水比A
     {d2
=fA
)1,或以淋水填料散质系数 Ka
与通风密度 B、淋水密
度 4 
CK=1
Ag4
)〕表示的方程式。
3.

阻力性能方程式 r
     esi
st
anc
e pe
rfo
rmanc
e e
qua
io
t n
以淋水填料阻力如、进塔空气密度Pl
     与淋水填料处平均风速v
P.淋水密度4〔
- 匀,加丫 (
v,,
4 
)〕表
示的方程式 。
以除水器阻力A
     h、进塔空气密度P1
与除水器处平均风速v
. [
Aht
pi 
Av
c)
〕表示的方程式。
3.

    dr
飘水率 if
ti
ng 

at
io
单位时间内除水器飘出的水量与进塔水量之比,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3.

DL 
/T 
 933一 2005

干球温度 dr
     y-bul
b 
te
mpe
rat
ure
    
在当地气温条件下,用通风干湿表所测的空气温度称为干球温度,单位以 “℃”表示。
3.

湿球温度 we
     t-bu
lb 

empe
rat
ure
在当地气温 条件下 ,用 通风千湿 表所测 的液 体蒸发达到稳 定状态时 的温 度称为湿 球温度 ,单 位以
    
“℃”表示 。
  
3.

    
相对湿度 r
ela
tiv
e humi
dit

空气中实际的水蒸气分压力与同温度下饱和状态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之比,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3.
10
     .
大气压力 hnos
phe
ric 
pr
ess
ure
由大气的质量所产生的压强,单位以 “h
     Pa”或 “kPa"表示。
3.
11
     hot 
热水温度 wat
er 

empe
rat
ur

经过加热从喷溅装置流出的水温度,单位以 “℃”表示。
    
3.
12
    (出塔水温) c
冷水温度 old 
wat
er 

empe
rat
ure
经过喷溅装置、淋水填料、塔尾部冷却后的水温度,单位以 “℃”表示。
    
3.13
水温差 co
     oled 

ang

热水和冷 水温 度之差 ,单位 以 “℃”表示.
    
3.14
淋水密度 wat
     er 
dr
ench
ing 
de
nsi
ty
单位时间内通过每平方米淋水填料水平断面的水流量,单位通常以,
     ,
t/
(M2 
, 
h)
”或“
kg/
(m2 
- 
h)
”表示。
3.15
通风密度 ai
     r 
pa
ssi
ng 
de
nsi
ty
单位时间内通过每平方米淋水填料断面的空气质量流量,单位通常以“
     kg/

M2 
' 

)”或 “
t/
(mz 
- 

)"
表示 。
3.
16
    dr
气水比 y a
ir/
wat
er 
ra
ti

干空气流量与冷却水流量之比。
    
3.
17

流里系数 c
     oef

ici
ent 
of 

fow.
计算喷头流量时所用的修正系数。
    
3.
18
溅水均匀分布系数 ho
     moy
ene
ous 
cef
oic
f i
ent 
of 
spr
ayi
ng 

is
tr
ibu
ti
on
以单一喷头的径向水量为依据,取一代表性区域为统计范围,将所有邻近喷头对该区域所涉及到的
    
各微元面积上的落水量进行叠加,得到该区域以微元为单位的水量分布状态,再进行均方差计算。也可
称喷头组合均布系数 或均方 差。

4 试验装 1

4.1 试验塔
4.1.1 试验塔 的作 用及构成
  
DL 
             
/T 
 933一 2005

试验塔用于淋水填料的热力性能及阻力性能、除水器的阻力性能及飘水率试验。试验塔由风路系统
    
和水路系统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均有预处理段和试验段。预处理段主要用于保证试验所要求的空气和
水的参数。试验段必须保证测试参数的准确性,以便提供可靠的试验数据。
4.
1.2 风路系统的AM装2
4.
1.2.
, 风路系统进行空气流量、流过试验件的阻力损失和干、湿球温度的测量。
4.
1.2.
2 流过试验件的风速应均匀,试验件前、后断面上的最大风速与最小风速之差不得超过最小风速
的2
0%.
4.
1.2.
3 空气流量可用皮托管进行测量,测点应安装在试验塔的进风直管道上。测点位置应满足直管段
前I OD、后 5
D管道直径的要求。
4.
1.2.
4 进入试验塔的空气干、湿球温度应在进塔风道内测量,测点宜与塔体保持适当距离,以免下淋
水滴溅落在温度 计探头上 ,影 响测量 的准 确性。
4.
1.2.
5 试验件的阻力测量应在试验件的上、下 (前、后)部安装笛形管,每端部不得少于三根。笛形
管距试验件的距离不得大于 3 00
mm。笛形管感压孔总面积不宜超过笛形管内截面积的30%.
4.
1.3 水路系统的测量装置
4.
1.3.
1 水路系统进行水流量、水温的测量。
4.
1.3.
2 水流量可用孔板、堰及超声波流量计测量。采用孔板或超声波流量计测量时,测点应设在直管
段上 ,并应满足 仪表的测量要求 。
4.
1.3.
3 水温测量应在混流均匀的地方上设置测点。如果混流不均匀,在测点的上游加装混流装置。试
验装置 ( 试验塔)系统参见附录 A,
4.
2 喷溅 装1 (喷头 )的试验装 1
4.
2.1 试验 装1的作用及构成
4.
2.1.
1 试验装置用于喷溅装置 (喷头)泄流能力、喷溅范围及喷溅的均匀性试验。
4.
2.1.
2 试验装置由喷淋系统和接水系统组成。喷淋系统保证对喷头形成一个稳定的水压,接水系统测
量喷洒水滴形成的喷溅半径 (范围)、喷溅的均匀性。
4.
2.2 喷淋 系统
4.
2.2.
1 配水箱 (槽)应有稳流、稳压设置,箱前应装有压力表、控制调节阀。
4.
2.2.
2 配水箱 (槽)一侧应有水位计。
4.
2.3 接水 装1
4.
2.
3.1 接水装置可用一个长方形接水槽,水槽分成若干个正方形的方格,方格边长不宜大于 15
0mm 

4.
2.3.
2 方格下泄的雨量可用 自动雨量计或量桶和秒表测量。

5 试验用仪表

5.
1 仪表使用要求
所有试验用仪表必须经过计量部门校验合格,并在规定的有效期内方可使用。
    
5.
2 温度测 f
5.
2.1 温度测量仪表的准确度必须满足表 1的规定。
表 1 温度测量仪表 的准确度
                                
名称 准确度
空气干 、湿球温 度 士0.

水温 士0.

大气压力表 内附温 度 土1

5.
2.2 必须保持流过湿球的风速不小于2.
5m/
s,读取数据时湿球应达到蒸发平衡。
DL 
/ 
T 
933一 2005

5.
2.3 测量湿球温度必须使用专用纱布和蒸馏水,每次试验前必须更换新纱布。
5.
2.4 测量水温时,宜把仪表测量探头直接插入水中。如果插入套管中,套管中的液体应是导热系数大、
热容量小、不易挥 发的液 体。
5.
3 压 力测量
5.
3.1 测量 阻力使用补偿 式微压计或 电子微 压计 。补偿式微 压计允许基本误 差不超 过士0
.8Pa
,最小分
度值应为 I N;电子微压计精度不应低于 1
%0
5.
3.2 测量水压差的汞U形管差压计应能保证其测量值准确到 1
33Pa


.3.
3 测量 水压的压力表 ,其精度不应低 于 0.
4%.
5.
3.4 测量试验环境大气压力的气压表,其误差不应大于2hPa,最小分度值应为 " a.
5.
4 空气流量测量
5.
4.1 采用皮托管测量空气流速时,皮托管的外径不宜大于所测管道内径的 0.0
35倍,其所配用的倾斜
式微压计精度不应低于 1%,最小分度值应为 2Pao
5.
4.2 采用皮托管时,应在所测管道截面进行等面积环流速分布系数校验。等面积环的划分参见附录 Bo
5.
4.3 使用叶轮式风速表测量空气流量时,应在风洞内进行校验,按其给定的关系曲线或方程式进行流
速修 正。
5.
5 水流jiml


5.
5.1 采用液体定量计时,其准确度不应低于测定值 1%,
5.
5.2 采用孔板 时,孔板 的结构尺寸及安装要求应 符合 GB/
1'
2624的规 定。
5.
5.3 采用堰时,堰的结构尺寸参见附录 C的规定。
5.
5.4 采用堰时,应设有整流装置。如无整流装置,整流段的长度应为水路宽度的1 0倍。
5.
5.5 堰的水位测量宜在上流侧 3
00mm处进行。如有波浪及其他影响,可在水路侧面设置有连通管的
储水槽,用于测量水位。
5.
5.6 采用超声波流量计时,其精度不应低于 1.
5%0
5.
6 质1



测试除水器飘水率使用的天平,其精度不应低于0.
     5%,分辨率不应低于 0.
1 
mg 

6 试验方法和要 求

6.
1 淋水填料
6.
1.1 按表 2规定 的参数 范围定出试验所需 的参数组 合。
6.
1.2 各稳定工况内相同参数的测量次数和每次测量的时间间隔应不得少于表 3中的规定。
6.
1.3 各参数调整稳定后,方可进行试验。
6.
1.4 进行热平衡计算时,热平衡误差不得超过15%0
6.
2 除水器
6.
2.1 除水器阻力性能及飘水率试验都是在冷态工况下进行的。按表 4规定的参数范围定出试验工况参
数组 合。

表 2 淋水填料的试验参数范 围
                                
每次测量值对该工况的平均值
项目 试 验范围
允许波动范围
      
进塔 空气干球温度
3015 士1

        

进塔 空气湿 球温度
25士3 士 0.


          
DL/T 933一 2005

表 2(
续)
每 次测 量值对该工况的平均值
项目 试验 范围
允许波 动范围
      
热水 (
进塔 )温 度 421 2 士 0.


          

冷水 (出塔 )温度
试验确 定 士 0.


        

淋水密度 6^ 30 士3%


(m2・h

淋水填料 处平均风速 土 0.

1.
0-3
m/s
          

淋水填料 阻力 士5
试验确 定
Pa
      

表 3 淋水填料各参数的测量时间间隔及次数
时间间隔
参数名称 坝9量次数
ti n
    

3 3
进塔 空气干球温度

进 塔空气湿球温度 3

大气 压力 1


热水 (
进塔 )温度 3


冷水 (出塔)温度 3

淋 水密度 3 3

淋水填料 处平均风速 3 3

3 3
淋 水填料阻力

出塔 空气 干球温度 3


出塔空气湿球温 度 3

表 4 除水器试验参数 的选 择范围

每次测量值对该工况的平均值
项目 试验 范围 允许波 动范围
        
淋水密度 6^ 30 士3%




t ・h

除水器处平均 风速 士0.

1- 3
m八
          

除水器 阻力 士1
试验确 定
Pa
      

表 5 除水器各参数的测t 时间间隔及 次数
时间间隔
参数名称 狈叮
量次数 ra皿
    

进塔空气干球温度 3 3


进塔空气湿球温度 3

大气压力 I

淋水密度 3 3

3 3
除水器处平均风速
除水器阻 力 3 3


滤纸增重 3
DL/T 933一 2005

6.
2.2 各稳定工况 内相同参数 的测量 次数和时间间隔应不少于表 5的规 定。
6.
2.3 在距除水器上部 (
后部)l
m处安放吸水滤纸网盒,网盒内的滤纸应呈单层排放形式,测点应不
少于 6处 。
6.
3 喷溅 装皿
6.
3.1 单喷头水力学试验可根据不同水压力、不同溅落高度进行工况组合。
6.
3.2 对于喷溅装置用于槽式配 水试验 时,水压力不宜大于 6
kPa
;管式配水 时,水压力 不宜大于 1
5kPao

7 数据记 录

7.
1 一般性资料
a)试验 日期。
    
b)试验地点。
    
c)试验环境。
    
d)试验人员。
    
7.
2 淋水填料
a)生产厂商 。
    
    
b)淋水填料名称。
c)型号、规格、材质。
    
d)组装高度 (深度)。
    
e)每立方米组装块 的数量、质量 。
    
    
f)安放 (
排列)方式。
9)进塔空气参数 (
     包括大气压力、干球温度、湿球温度)。
h)热水温度。
    

    
)冷水温度。

    
)冷却水量。
k)淋水填料的阻力。
    
D 淋水填料处的平均风速。
    
m)出塔空气参数 (
     包括年球温度、湿球温度)。
7.
3 除水器
    
a)生产厂商。
b)除水器名称。
    
c)型号、规格、材质。
    
d)安放方式。
    
e)进 塔空气参数 (
     包括大气压 力、干球温度、湿球温度 )。
    
f)冷却水量。
g)除水器阻力。
    
h)除水器处的平均风速。
    

    
)滤纸质量。

    
>滤纸吸水时间。

.4 喷溅装盆
a)生产厂商。
    
b)喷溅装置的名称。
    
c)型号、规格、材质。
    
d)喷溅装置前压力 (水位高度 )。
    
DL/T933一 2005

e)喷头距量水盘的高度。
0 各量水器液面的高度。

8 试 验结果

8.
1 淋水填料
8.
1.1 计 算公式
8.
1.1.
1 热平 衡按式 (
1)计算:

、一
[I
- 

G.
辱二竺!
L 
、         

00

      
  Q.c.(
r,一r
2 
)J
(1)
卜与
上翻I

了』
认 扣 ,尤

— 热平衡误差 ;
— 蒸发水量带走 的热 量系数;

,、

— 进塔干空气量,kg/h;

— 出塔空气比烩,U压9;

— 进塔空气比焙,kJfkg;

lk
1 月

— 冷却水量,kg
/h;

— 水的比热容,kJ/ 
(kg 
" 
-C)


tl

— 热水温度,℃;

— 冷水温度,℃。
8.
1. 2 空气相对湿度按式 (
1. 2)计算 :


= 
p, 
-0

000
66
2p
o(
0-




                
(2)

式 中:
0— 相对湿度,%;
  
可— 空气在湿球温度时的饱和蒸汽分压力,k
Pa;

o— 大气压力 ,k
Pa;
0— 1立球温度 ,℃;
丁- i
显球温度 ,℃;
‘— 空气在干球温度时的饱和蒸汽分压力,k
     Pao
8.
1.1.
3 空气 含湿量按式 (
3)计算 :
x 
= 0.
622 
x O可
   (3)
Pn一沪可
8.
1.1.
4 饱和 水蒸气压力按式 (
4)计算 :
__
    
___
___ __.
... 
(1
01 
  10
3、 __ 373.16 (4)

g p_ 
= 
L.
1xs 
/ 
1 

s一,.
14Z3UJI 
T 一一二荞二丁 }+a.
L1g 一0.
0024804(373.
16一T)
、 T  T
  
                              
  31 3.
16夕

式 中:
    
p"— 饱和水蒸气压力,kPa;
    
T — 开尔文温度 ,K<
    
8.
1.1.5 湿 空气 密度按式 (
5)计算 :

P.=

P.一o
‘)十O
N, (5)
R,
  
T RT
  
DL/T 933一 2005

式 中:
    
A 
    
- M空气密度,k
g/-;

    
凡— 干空气气体常数,287.
14;
乳— 水蒸气气体常数,461
     .
530
将气体常数代入 式 (5)化 简后得:

P.=0
.00
348
3鱼 一0
.00
131
6鱼


.1.
1.
6 干空气密度 (
kg/
-3)按式 (
6)计算:
po一0可 Po一0可 (6)
287.
14T
Rg
  

8.
1.1.
7 气水 比按 式 (7)计 算:

元=G,
                    
(7)
Qw
                          
式 中:
    
    
Ge— 进塔干空气量,kg/
h;
Qw— 进塔水流量,kg
     /h.

.1.
1.8 蒸发水量带走的热量系数按式 (
8)计算:
k=1
                         
--一一丘一一一
一 (8)
  
586一0.
                             
56(
t2一2
0)

.1.
1.
9 进塔湿空气比烩 (
kJ/
kg)按式 (
9)计算:
0.622
0p, (9)
  
八=1
                            
.005
0 + 

2500.
8 
+1.
8460) 

po一耐
8.
1.1
.10 饱和空气比焙 (
kJ/
kg)按式 (1
0)计算:
x0.
622
p,-
                            

' =1
.005
0 + 

2500.
8 
+1
.8460)  (10)
po一 pe

8.
1.1
.11 出塔空气比恰 (
kJ/
kg)按式 (11)计算:
c-左
        
n. = 几 + — (11)
k又
            

    
式 中:

    
}l
一 一水温 差,℃。

.1.
1.1
2 冷却数的计算。
a)逆流塔 按式 (1
     2)计算:


1 
k1 
p:

'-h (1
2)

式中 :
    
口 — 冷却数;
    
    
h — 温度为水温时的饱和空气比焙,kJ/
kg;
h — 空气比焙,k
     J/
kg 

式 (1
    2)可采用辛普逊积分法、切比雪夫积分法等方法求解计算;当采用辛普逊积分法时,冷却数
按式 (1
3)计算:
DL/T933一 200

_ c
..

At 
( 
1 4 
  
   2 
   4 2 
  
    4 
    1
se=一 }— 十— + — + — + 二,+ — +— + — (13)

    
kn气叭 叭   Ak 
  Ah
, Ah
,   
Ah, 
  Ah

n=20
                      

式 中:
D — 冷却数 ;
从— 饱和空气与相应空气比焙差,k
J/k

b)横流塔按式 (1
4)计算:



2= 
1 
r户-
kA 司
    
cat/

扩 一h
z (14)

式中:
    
  
a - 横流 式冷却塔冷却数 ;
  
Xd— 从进风 口算起淋水填料深度,m;
Zd— 从淋水填料顶层表面向下算起的高度,m.
  
横流式冷却塔冷却数的近似计算可采用中心差分法或平均焙差法。当采用中心差分法时,可按式
  

15)计算 :






z 
t 

0=
一‘

ah 
X0
 
=一
“(
h‘

”, (15)

1 
  at 派
(16)
k 

w4丽=-
g丽=-R,
kn一”

式 中:
a,— 假定冷却数 ;
4— 淋水密度,kg
/(
澎・ h);
9— 通风密度,kg
/(
mz・h);
K,
— 容积散质系数,k g
/(
rn
3・h)

c)容积散质系数按式 (1
7)计算:
,_Q,(

J、. 一 —
(17)

        

式中:
    
v- 淋水填料体积,MI
     .
8.
1.2 试验结果
8.
1.2.
1 冷却数经验公式 的求解 。
根据实测数据,按最小二乘法把冷却数整理成经验式 (
     18):
口 =A又.
                                
(18)

式 中:
    

    
2— 冷却数;
久 — 气水 比:
    
    
A— 热力试验系数;
m— 热力试验指数。
    
求解式 (1
     9),可得到冷却数。明助指数方程式:

                           
N+mEx=Y
-y 
  I (19)
aY
-x+mEx2 
=Ex

式中:
DL/ 
T 
933一 2005

    
N一 试验工况组数。
令:a=1
    gA, 
x=1
gA y
 =1
g.
C2

8.
1.2.
2 容积散质系数 的求解 。
根据求解的冷却数D,按最小二乘法把容积散质系数整理成经验式 (
     20):
a=Bg'
q" (20)
                             

式 中:
    
K— 容积散质系数,k
     g/(
澎・h
);
B— 试验系数;
    
    
g— 通风密度,k
g/(
m2・s
);
q— 淋水密度,d
     (m2・h)

n — 热力试验指数 。
    
求解式 (
21),可得到容积散质系数 Ka 
fg
,q)
指数方程式:

                            
N+m艺x+n艺y=艺z
aY
                          
-x+mY
-x'+nY
-xy=Ex
z (21)

a艺y+m艺砂+n万夕
                        
y=
z 艺犯
令:a
    
=1
gB, 
x=
1gg, 
y=1
gq, 

=1g
Ko

.1.
2.3 淋水填料阻力公式的拟合。
根据试验资料,淋水填料阻力可拟合成经验式 (2
     2):
如/
                       
R=人心 (22)

式中 :
    

p 淋水填料阻力,Pa;
A— 进塔空气密度,k
g/m3
Ao— 阻力系数;
  

    
ep 淋水填料处的平均风速;m/
s;
MO— 阻力试验 指数 。
    
根据试验资料,先按不同淋水密度分别用最小二乘法列出各个淋水密度下对应的淋水填料阻力性能
    
方程式:

q= q, A
P, 

A=A心
q =q2 机/P,=人嘟 (23)

q= q 峨1
A=人嗓
再求综合 阻力特性方 程式:



x 








, 
'+

, 


Eq




},








=A


 




'  (24)

式中:





, 

,+



Eq

 


 }






=m

 
, 
    



;'



   (25)
DL/T 933一 2005

N‘一一试 验淋水密度组数 。
EA
,=人+人+, 二十A
Em, 
=n5十^
h+.二+m. (26)

艺qi 
=q.十仇 +
. 二十q

解 式 (2
4)一式 (
26),则可得:
人 飞
人 飞
人 叭

由此得淋水填料综合阻力性能方程式 (2
7):

                      
PIA=人心 (27)


                     
o=人2
q十A
,q十人

                       
to 
= 
ms
q' 
+ 
my
q 
+ 
m}
8.
2 除水器
8.
2.1 除水器飘水率按式 (
28)计 算:
36
00FWPx100% (28)
冲=

06 
Fo
to
Qw
式 中:
刀— 除水器飘水率 ;
F— 试验段截面积,m2
     ;
    
WP 
- 滤纸增重,9;
Fo— 滤纸面积,扩;
    

    
o 
- -滤纸吸水时 间,s;
Qw— 进塔水量,t
     /ho
8.
2.2 除水器阻力按式 (
29)计 算:
Ah
lA=孰 (29)

式 中:
歹— 除水器阻力系数;
Ah— 除水器 阻力,P
a;
A— 进塔空气密度,k
g/-'


.— 除水器处 的平均风速 ,m/
s 

艺 
  



Ni (30)


.3 喷溅装里

.3.
1 喷头 泄流量按式 (
31)计算 :
QP 
=,
IF
P守 

H (31)

式 中:
Qp 喷头泄流量,m3
/s

J— 流量系数;

Fo- 管嘴出口处过流面积,m2

DL/T933一 2005

H — 作用在管嘴 出口断面的水压力 ,kPa


     o
8.3.2 溅 水 均匀 分 布 系 数 按 式 (32)计 算 :


=;



巨X)
2 x v
      刀
(32)

式 中:
ao— 溅水均匀分布系数;
Xi— 第 i
微元上的溅落叠加水量高度,n1
m;
戈- N个微元的平均溅落水量高度,mm;
N — 微元个数 。
DL /T933一 2005

附 录 A
            
          
(资料 性附录 )
淋水填料和除水器试验用 的冷 却塔图

A.
1 逆流塔

试验塔示意见 图 A.
     1和 图 A.
2.
进风口

图 A.
1 鼓风 式试验塔
进 风口

图 A.
2 抽风 式试验塔
DL /T933一 2005

A.
2 横流式
试验塔示意图见图A.
     3和图A.
4o
水流 孔板
进塔水温
: 出风 口

上水 曾

进风
进塔空 二二整二二



竿 三 流三
= 装 二:二


侧 风 皮托 曾




帐91
  


奋卜价奋-


』1

电机


图A.
3 鼓风式试验塔

轴 流风 帆
变速 电机

图 A.
4 抽风式试验塔



DL 
/T 
 933一 2005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
圆形截面的管道等面积环

B.
1 等面积环计算见式 (
B.1
):





i一
R厚 (B.
1)

式 中:
    
,— 测点距管道中心点半径,M
     M;
R— 管道半径 ,MM;
    
n— 等面积环数。
    
B.
2 等面积环数与测量直径 数见 表 B.
1 

表 B.
                              
1 等面积环数与测量直径数

管道直径 n 300 400 6刃 800 1


000 1200 1400 1600 1
800 20(
拭)
t口n1
      

等面积环数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测流直径数 1 1 2 2 2 2 2 2 2 2

测 点总数 6 8 20 24 28 32 36 40 44 48

注:测点总数不计中心差压

B.
3 圆形管道 内断面流速分布系数计算 见式 (
B.2):


扣刃十r
Aj
(, 
+叭奋+} 
eh

Z十…+
vxj

;十x (B.
2)

n丫两;
式中:
— 划分等 面积环数;
  

习 — 管道中心点差压,Pa;
Ahg
  ,,从解,…,4h.
,— 管道中心起一侧各测点的差压,Pa


he,
,叫 ,一 残 — 管道 中心起 另一侧 各测点的差压,Pa.
B.
4 采用皮托 管圆形 管道的流速计算 (
差压计 内所 充的工作液体为水时 )见式 (
B.3):



一、
KV 

gP

k (B3 )

上式化简后 得:

式 中:


‘.

3K

K}

v— 奇
   平均流速 ,m/
s;
DL 
/T 
 933一 2005

Kp— 皮托管校验系数;
K— 管道流速分布系数;
AN 管道中心测得的水柱高度差,nu
n;
8— 重力加速度,I

I/
s2;
P— 流体密度,k
g/M3

DL 
/T 
 933一 2005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

      

C.
1 堰板 的内表面 必须成平面 ,距上端 l
00mm 以内必须光滑,无凹 凸部分 。
C.
2 堰板的安装必须垂直,与水路的长轴应成直角。
C.
3 堰板 的流量 公式及 适应范 围见表 C.
1.

表 C.
                              
1 堰板 的流i
t公式及适应范 围
标准堰
流量 公式 适用 范围

300 
              
  300

因夕
_
_ _ Q=0
.5
77KO
B=0.
44m- 1.
Om
印 “三
‘二
83十工
旦2旦 h} .
04m- 0.
12m
角堰
  

・!
}0

  
R 
=1
000

刀况/2
          

派/

D-
-O.
lm-0.
13m

刀n


00二
角堰
  


     



 

4a

ar

 
0  刀n
Q一K
二_
81
.2
+0.
24+
18
.4
-I

21 h一
h 又 JD夕lB
 
。,丫
            夕
刀二0.

D-
sm ̄ 1.

h=0.
07m^0

0 .
lm^0
0.
2m

0.26m GB/

75m




, ’


一 }
Q 
= 

bh
矩形 堰 尤二1
07注十
旦2 卫十
h 
14.
2立
                
      D

等,
0.


an 刀n

  

5.
7(

D}
 
h 

2.

4 

lD h 
= 
0.
03m一0
.45
沥m

Q 
= 

bh` B3 0.
5m

疑蒸

?=0.
3m^2 .
5m
全 宽堰 二
一1

7.

+(

.1

7+
14


劲(‘
二) h=0.
03m- D

e 
=O:
D 为 1m 以下时 (
  
但 h为 。.
8m 以下,且
为 B/
4以下 )

=0.
55(
D-1
):
D为 1
m以上时

注:C一流量,m3
/而n
;尤一流量系数曰r堰的水头,m; 

)一从水渠的底面道缺口下缘的高度,m; 
B一水渠宽度,m;

    
-一缺口宽度,m:二 运动粘度系数,0
.01
cm2
/s
DL /T933一 2005

C.
4 几种 典型堰的流量范 围见表 C.
2o

表 C.
                                
2 几种典型堰 的流 里范 围
宽度 BXb 水头范围 h 流量 范围 Q
堰 的形 式 m
       m
       m3
  /

60。三角堰 0.
45 0.
040^ 0.
120 1
.08^-
15.

90“三 角堰 0.
60 0.
070^ 0.
200 6.
60^-90.
00

90。三 角堰 0.
80 0.
070^ 0.
260 6.
60- 174.
00

0.
90 
X 
0.36 0.
030^-0.
270 12.
60^330.
00
矩形 堰
1.
20X 
0.48 0.
030^ 0.
312 16.
80^-540.
0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