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 陈立超 ]

匠作之道,宛自天开 Chen Lichao


— “水岸山居”夯土营造实录 作者单位
Hands of the Craftsmen, Mimicking the Hands of Heaven  1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 ( 杭州,310002)
Records of the Rammed Earth Process for “the Mountain Residence by the Waterside” 2 业余建筑工作室 ( 杭州,310002)

收稿日期
2013/11/26

“轩楹高爽,窗户虚邻;
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浪漫。梧荫匝地, 夯筑技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的运用,王澍老师从 2001 年在杭州太子
槐荫当庭;
插柳延堤,栽梅绕屋。结茅竹里,浚一派之长源;
障锦山屏, 湾公园内完成两堵夯土墙开始,一直到 2010 年数次赴法国 CRAterre
列千寻之耸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这是明人计成在《园冶》一 生土建造实验室进行技术交流,将近 10 年时间里,他一直在进行着
书的起首篇中提出来的传统造园基本原则,通常,人们会习惯性地 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并且在 2011 年专门成立了我们自己的夯土营
把这种描述和苏州园林联系起来,但任何到过业余建筑工作室新作 造实验室,开展一些初步的基础试验 ( 图 1)。
“水岸山居”的观者,想必会意识到这段文字和这座建筑的状态如此 在“水岸山居”这个房子建造之前,来自于法国 CRAterre 生土
相似。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八个字,在计成的描述里头,说 建造实验室的两位研究人员帮助我们开始了夯土试验墙的准备工作
的是和自然完全朴素融合的一种状态。在“水岸山居”这个房子里, 以及对人员的技术培训,在现场夯筑正式开始前,我们在实验室里
则还有更深的一层含义,那是把“匠作之道”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 已经完成了一堵试验墙的整个完整建造过程 ( 图 2)。与此同时进行的
层次上,成为了一种观念自觉的努力。 另一项工作是对场地现场挖出来的土进行取样,并送到实验室做土
作为王澍老师的助手,我理解他所说的这个“匠作之道”是一 性分析。通过大量的数据获取,我们来判断这个土源是否适合夯土
个非常重要的词,包含了一个创作者对待自然的根本态度,它不仅 墙的建造,或者是否需要通过调整其砂、石、土的配比满足大面积
仅只是“师法自然”的简单模仿,更直接指向自然存在及得以长久 夯筑施工的要求 ( 图 3)。按我们现在的标准来判断,传统的夯筑技艺
延续的内核深处。这个“自然之道”根植于我们几千年以来的传统, 是一种非常可持续的建造方式,土源就取自于现场,或是平整场地
来源于我们最原本的乡土山川,可是它却属于一种几乎快要被我们 或是开垦坡地的土方,这也是那些先民们面对自然和谐相处时的一
遗忘了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关乎乡土营造的诸多方面。对这 种智慧之道。对他们而言,这个土意味着存在的依靠,需要盖房子
一乡土营造思想体系的重新梳理并在当代语境下进行带有工匠技艺 的时候它们成为了一种适合的建材,而一旦荒废坍塌了之后,这个
色彩的思辨,在我看来是王澍老师设计“水岸山居”这个房子最重 土还能用来种植庄稼,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
要的出发点。 夯筑墙体的模板尺寸是经过我们生土建造实验室多次试验后确
重新唤起这种几乎快被我们遗忘了的面向自然的乡土营造做法, 定下来的,为了防止涨模还在其背面用杉木档料做加强框,在加强
如何将其纳入现代建造体系是必须研究的问题。为了真正实现传统 框外侧布置了水平向的脚手架钢管,通过贯穿墙体的若干拉杆夹紧

1 王澍在实验室指导夯筑试验
2 在实验室接受夯土培训的成员
1 2 及夯筑完成后的试验墙体

作品
048 建筑学报 2014 \ 01
Works
3 实验室各类土样展示 4 夯筑开始前的支模 5 正在进行的夯筑

在 2、3 层楼板位置附近 , 出现了趋向于外


倾的斜向大裂缝 ( 裂缝的下半部分出现外鼓
趋势 ),这个裂缝具有一定的结构深度,直
接影响到了墙体的稳定性 ( 图 6) ;二是在楼
板之间的墙面上显露出来的若干垂直向细小

6 墙体上的斜向外倾裂缝 7-1 墙体上出现裂缝的位置及节点 7-2 踢脚线节点 裂缝,这个裂缝两侧边缘断裂痕迹平整,任


何一侧均无外鼓现象,我判断这类细小裂缝
固定 ( 图 4)。 这样几层加固措施使得整个用 面并非是最终的完成面,墙体内外两侧往往 应该就是单向墙体过长之后产生的收缩所导
来夯筑的模板框已经非常的牢固,同时我们 是要再做一层抹灰或抹泥处理的,每次夯完 致,并不会对墙体结构产生影响。 之后我
在上下两层模板之间还设计了企口搭接的措 一版拆模后会有一个师傅跟进,用专门的木 把所有裂缝的位置准确标注在了这片墙体的
施,以便于快速安装和拆卸。这样的模板布 头拍子把一层很细的三合土拍平在夯筑的完 立面图纸上 ( 图 7-1),发现具有墙体外倾特
置让我更多联想到的是“类浇筑”的混凝土 成面上,一般墙体的内外两侧都需要拍过, 征的裂缝主要集中在 2、3 层的楼板高度处,
做法:
连续不断的模板和一次成型的效果 ( 图 这样完成后的夯土墙面会变得非常的光滑。 对照图纸上墙身和楼板交接处的节点大样,
5)。这种大批量模板投入使用的目的一是为 所以这也能解释为何在传统夯筑体系中作为 我怀疑问题出在楼板的踢脚线翻边上。这种
了加快建造速度 ;二是为了保证夯筑完成后 模板的“墙桶”会如此简陋,因为他们对拆 内凹于墙体内侧的踢脚线做法,在施工前我
墙体表面夯筑肌理的完整性。 而相对于江 掉模板后夯土面的精度要求并不是那么高, 和王澍老师反复讨论过,目的是为防止室内
浙及福建一带传统村落中的夯土做法,由于 要在这个模板条件下夯筑出非常平整的表面 有水渗入土墙,也是为了让踢脚线和墙在完
只使用一副非常小的“墙桶”模板就能够完 基本上是不可能做到的。由此不难看出先人 成后保持在一个面上。但从实际建造过程看,
成整个房子的夯筑,这个基本上属于“类砌 们对于这个夯筑的理解基本上是一个满足墙 当夯土墙体自身发生沉降时,会导致有踢脚
筑”的范畴,
夯筑仅限于“墙桶”之内的做法, 体保温、隔热、防盗、围合空间的实体填充 线的一侧沉降受阻,墙体往没有踢脚线的一
而对于墙体而言是由每版“墙桶”夯筑成的 需求,至于外表面,是留待由下一步的饰面 侧倾斜。如果持续这个样子不去处理的话最
大土块错缝叠摞而成,这个做法更接近于用 层来美化处理的,这也是江浙一带传统夯筑 终完全有可能导致墙体坍塌 ( 图 7-2)。而在
砖块砌墙的方式。它只需要一副“墙桶”( 模 体系中本着“节省造价、方便操作”的原则, 两层楼板之间的细小裂缝,则大部分属于由
板 ) 用类似于砌砖那样的方式沿着墙体走向 使用的小模板分块组装夯筑方式的一个重要 于墙体过长而产生的收缩裂缝,根据现场情
从一端依次夯筑到另一端,上下两层在夯筑 原因。 况来看,底层的收缩裂缝比 2 层的收缩裂
上其实是打了一个“时间差”的,
在这个“时 在大规模夯筑之前,王澍老师要求先以 缝要少很多。我的判断是由于底层受墙体自
间差”内下方的夯筑砌块因为模板一离开就 一片现场大墙做试夯,这道墙具有构造上的 身压力影响最大,所以导致产生收缩裂缝的
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可以加速其自身的硬化过 典型性,长 30 多米、高 10 多米,它的夯 可能性较小,所有这些收缩裂缝并不涉及墙
程。这是先民们在长期生活经验中总结出来 筑速度最快,其余墙体控制速度等待这片试 体稳定性问题,所以,可以通过沿墙体方向
的一种即非常智慧又十分经济的夯筑技艺。 夯墙体的验证结果。当墙体的夯筑到 3 层 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伸缩缝来彻底解决这个问
我在浙南山区调研的时候还发现特别重要的 楼板之上的位置时曾出现了外倾现象,我当 题。我当时把夯土墙的这个情况和我的判断
一点是,在传统夯筑技艺中,夯筑完后的墙 时到现场查看后发现主要有两处问题 :一是 跟王澍老师做了沟通,他完全同意我的意见。

ARCHITECTURAL JOURNAL 049


在距离交接点最近的地方开洞
距离倾斜墙体
最近的柱 80mm 木构件
插入构件
距离倾斜墙体
最近的梁柱交接点
长木条

钉子
8 在墙体内取试样块
木构件

长木抵在本构件处

9 传统夯土墙和主体木结构的连接 10 传统夯土墙体的外倾矫正体系

为了安全起见,第二天一早,工人们就 合结构的房子。记得我那时候特意记录了照 对柔性的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它具有一定的


已经开始把那片开裂外倾的墙从 3 层慢慢地 片,在那片屹立着的两层高夯土山墙面上仍 可修复性。
往下敲掉,看着都已经夯到 8m 高度的墙被 然残留着一品大木结构的框架,可以看到墙 于是,我向王澍老师提出了在土墙和主
一锤锤地砸下来,内心还是觉得很可惜,在 体里面伸出来很多木结构的拉杆把这片土墙 体结构之间增加拉接措施的建议,我们的设
墙体被完全敲掉之前,我特意让工人凿了几 牢牢地拉结在主体木结构上 ( 图 9)。当我好 想是采用类似传统的做法来制作这个外露的
块试样送到实验室,以便测试其本身的强度 不容易翻找出这张照片时,忽然觉得这一定 拉接构件,但跟现场负责项目管理的工程师
是否符合结构要求 ( 图 8)。幸好其余那几堵 会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解决办法。还有些做 沟通后,吸收了他们的建议,决定采用另外
墙还只是夯到 1 层左右,基本上都没出现什 法考究一点的节点是会让这个拉杆一直伸出 一种更加隐蔽的拉结做法,就是每当夯筑到
么问题。接下来的第二步工作是,必须敲掉 土墙,垂直向或水平向再插入一根紧贴土墙 楼板面位置的时候,放置纵横两个方向的钢
和主体框架结构相连的内凹踢脚线,使得夯 的扁长木棍,形成一种榫卯结构,并在木棍 筋,编织成网状结构 ( 图 11),其中横向的
土墙体和主体框架结构脱开,不发生彼此的 外侧打上一个销子,这样组成了一个“T” 钢筋一直延伸出来固定于楼板上一个可以上
干扰,这样的话墙体的沉降就不受影响了。 字型的拉结构件。当土墙上有了这个外露的 下活动的固定点上,在固定点上我们给钢筋
但同时产生的附带问题是,如何防止其整体 拉结构件后,还使得这个墙体具有修复外倾 预留了足够沉降的距离,这样既解决了墙体
外倾?因为按我们的设计要求,墙体高度有 的功能。这个村子里的一位老木匠告诉我, 的外倾问题,又不影响墙体自身的沉降变化,
10m 以上,而厚度只有 0.6m,高细比达到 当发现墙体出现外倾时,他们会找来一根长 同时又保持了土墙临空一侧立面的完整性。
了 1 ∶ 17 左右,单侧又是完全临空的,所以 柱子斜向顶住这个“T”型构件的头部,再 试夯墙体拆除后在现场留下了大量敲下
如何让这个墙体既保持和主体结构的脱开又 在地面上给这个柱子一个支点,然后运用杠 来的土料,工人们把这些土料重新收集起来,
不至于完全脱离而导致倾斜?这在当时是一 杆原理,找一个差不多粗的木棍作为撬棒撬 以备在接下来的再次夯筑中使用。但这些敲
个令我颇为棘手的问题。 动这个柱子把外倾的土墙慢慢给顶回去,等 下来的土块大小不一,没有办法直接掺水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不得不再次把关 回复到原来的位置后在 T 型构件的外侧再打 拌使用,于是先要把这些土块通过粉碎机碎
注点回到浙南山区传统村落中,在金华武义 上一个固定销子 ( 图 10),完成了对倾斜的 成粉末 ( 图 12),但这个粉末不是纯土,应
山下鲍古村落里,有一座已经倒塌的土木混 矫正,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夯土是一种相 该是土和沙的混合物。这个沙准确地说应该

作品
050 建筑学报 2014 \ 01
Works
包含两部分的内容 :一是原有配比里的沙 ; 型过程,所以当打开窑炉的那一刻内心还是
二是原有配比里的砾石被粉碎机粉碎后大部 有所期待的,这是一个既能大概掌控结局但
分也成了沙。我们生土实验室的技师把这个 又无法预计每一处具体细节的一个过程。这
土和沙组成的粉末用仪器重新进行了测试, 一点同样也体现在土墙色彩肌理效果的控制
提供了一个可以把这批废料再次使用所需要 上,当初在场地挖出来的土源中有两种颜色
11
调整的土料内部配比数据。这是夯筑这一建 类型,一种靠近山脚下的也就是我们主要使
造方式最本质的特点—可循环性,其中包 用的土料为黄色的土,还有一种山坡上种植
含着两层含义,第一是它这个材料可以反复 土层以下的土料呈现红色,经过测试后我们
建造,即使你拆了这个墙也可以在另外的地 选了黄土来作为夯筑的主要土源,但同时王
方重新使用这些材料再次建造起来,这是我 澍老师要求在墙面的局部位置出现红色的土
们当前大部分建筑材料所不具备的特点,也 料效果,于是在夯筑过程中我要求工人们按
是面向自然的乡土营造体系中最核心的一 图纸所画的红土位置来完成土墙“掺色”的 12

点,它跟我们传统思想内对永恒的考量有关, 效果 ( 图 13)。尽管我把每一片夯土墙的两
最典型的是以《易经》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在 侧立面出现红土的位置都准确地标示在了图
数千年里一直左右着人们对于“永生”的阐 纸上,包括每个立面上红土区域的形状、大
释,那就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如果 小,但是真正夯筑的时候因为两侧模板的存
联想到今天,这种可持续的营造工法,也是 在而无法实时看到具体的立面肌理效果,导
对目前主流的建造体系下材料粗放使用所导 致工人们虽说按照图纸要求但基本上全凭他
致资源逐渐匮乏现象的一种抵抗策略。第二 们自个儿的经验在那儿操作,所以最终模板 13
层含义是我在前文已经提到过的,指这个土 拆开来后的实际完成效果跟我示意图上表达
料本身的组成成分具有可循环性,完全是面 的还是有一定差距,不过这也是一种不经意
向自然所取得的材料,没有添加任何带有化 间的意外结果,在传统营造体系内这种“客
学成分的材料,诸如石灰等,这也就意味着 观偶然性”的发生其实是一个特别生动而又
当这些材料在将来的某一天回归土地的时 带有一些匠气的劳作方式。
候,是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人为的污染或破 我觉得“劳作”是一个特别精确的词,
坏,它来自于大地最终也必将融入于大地。 可以用来描述乡土营造体系下的这类建造活
接下来的再次夯筑,因为有了前面失败 动,我曾经见过一张西北藏区村民们盖房子 14

经验的积累开始逐渐步入正轨。待夯筑完成 的照片 ( 图 14),所有的村民不管男女都参 11 墙体内的钢筋网


12 土块经粉碎后等待再次使用
后卸掉模板,在墙体的外表面能看到非常细 与到了夯筑的这个活动中,每个人的脸上都 13 掺色的肌理效果
14 藏区村民夯筑的场景
腻的水平向层叠效果,单就一皮夯实的土层 洋溢着过节似的笑容。我可以想象他们喊着
之内上下的肌理也会有所不同,因为受夯锤 号子、齐心协力一层层往上夯起这个房子时
由上而下的垂直击打使得上层土料夯实后的 的情景,这是一种带有强烈仪式感的集体活 但现在依然还住得挺好的。也许它们存在的
表面肌理比下层土料要密实得多,让人不禁 动,所有人都有技术能力可以参与到这个活 方式就是反复地修造、不停地更新,如同我
想到传统山水绘画中对层叠远山的描绘效 动中去,这种感受是快速工业化生产所无法 们这个房子一样,虽然前后造了将近两年,
果,这也是这个材料自身一个非常有意思的 带给我们的,这种感受只存在于带有传统特 但我感觉这个房子还远远未到我们所认为的
特点,它带有建造过程中手工艺痕迹的变化, 征的依靠手工劳作的身体性想象之中。 完成状态,这里面仍有很多和传统相关的工
但是这种细微的变化又由于两侧模板的阻碍 在浙中及浙南山区这一带村落中亦是如 法需要我们花时间去做更加深入的探讨和研
很难在操作过程中得到及时有效的掌控。这 此,记得在温州泰顺山区的库村有一位上了 究,虽然工程意义上它建成并交付使用了,
就如同我们传统烧窑过程,只能凭经验大概 年纪的村民曾很自豪地告诉我,他住的房子 但对王澍老师带领下的我们这个团队而言这
预估釉料的可能完成效果,但由于并不能直 就是年轻时自己找了几个亲戚兄弟把它盖起 并不代表着完成了什么,只是代表着我们对
接观察到整个器物烧制过程中釉料的成色成 来的,虽然因为刮风下雨修补过很多次了, 传统建造技艺的发掘和实践才刚刚开始。

ARCHITECTURAL JOURNAL 05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