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

1.

1 从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到原子结构行星模型
a 战国惠施
物质是无限可分的
b 古希腊哲学家 德谟克利特
古典原子论:物质由极小的称为“原子”的微粒构成,物质只能分割到原子为止
c 英国化学家 道尔顿
近代原子论
要点:
1. 化学元素均由不可再分的原子构成,这种微粒称为原子
2. 原子在一切化学变化中均保持不可再分性
3. 统一元素的原子在质量和性质上均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在质量上和性质上都不相

4. 不同元素化合时,这些元素的原子按简单整数比结合成化合物。
d 英国科学家 汤姆孙
1)最先发现电子
2) 葡萄干蛋糕模型 原子中的正电荷是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原子的球形体内,电子则均
匀地分布在这些正电荷之间,就像葡萄干面包一样。
e 德国物理学家 伦琴
X 射线
f 贝克勒尔
铀的放射性
g 卢瑟福
从 α 离子的电荷、质量比值的实验结果(正电),断定 α 粒子是氦原子失去电荷后
的正离子 9(He2+),β 射线是电子流(负电),还存在一种 γ 射线,它是波长很短的电
磁波(不带电)。

1)卢瑟福认为:绝大部分 α 粒子能直线穿过金箔,说明原子一定是中空的;极少数的 a 粒
子能被金箔偏转,有的还被直接弹了回来,那就说明在原子中存在着很小的带正电荷的核。
2)1911 年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即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质量很集中的
很小的原子核和在它周围运动着的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的,就像行星绕太阳运转一样的
一个体系。
例1】 下列对不同时期原子结构模型的提出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C)
① 电子分层排布模型②葡萄干面包模塑③量子力学模型
④ 道尔顿原子学说⑤核式模型
A.①③②⑤④
B.④②③①⑤
C.④②⑤①③
D.④⑤②④③

1.2 原子结构与相对原子质量
概念
1. 质量数: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
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
2.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张元素的原子
同一种元素的各种同位素质量不同,但是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各种同位素所占原子百分率始终不变。
3. 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个碳-12 原子(C)质量的 12 作为标淮,任何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
跟一个碳-12 原子质量的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它的各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根据其所占的原子百分率
计算而得的平均值。

4. 原子中的核外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通常能量低的电子
在靠近原子核处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则在离核较远处运动,即核外电子按能量高低由
内层至外层分层排布的。这种分层排布情况可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第一电子
层称为 K 层,第二电子层称为 L 层,第三电子层称为 M 层,由近及远的四、五、六、
七层,也可依次把它们称为 N、O、P、Q 层。
5.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关于电子层排布
1.各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 2n²(n 表示电子层序数),即 K 层最多容纳 2×12=2 个电
子,M 层最多容纳 2×32=18 个电子等。
2.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8 个(K 层为最外层时则不超过 2 个)
3.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18,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 3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