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第 29 卷第 6 期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29 NO.

6
2015 年 12 月 Journal of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Dec 2015

·云冈文化研究·
文章编号: 1674-0882(2015)06-0038-04

从应县木塔秘藏看辽代西京地区雕版印刷业的兴盛原因
侯秀林
(山西大同大学云冈文化研究中心,山西 大同 037009)

摘 要:应县木塔辽代秘藏的发现,给辽代雕版印刷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证据。归纳辽代西京地区雕版业兴
盛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西京大同曾是北魏国都和辽代行都,文化传统深厚; 二是辽代推行尊孔崇儒国策,
大力发展文化教育; 三是北魏至辽代信奉佛教,佛经刻印盛行; 四是西京地区农牧业和手工业发达,经济相对发达;
五是西京地区交通便利,人口密集,便于书籍流通。以上因素造就了辽代西京地区发达的雕版印刷业,为金元雕版
业走向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中华多元文化的融合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应县木塔; 辽代秘藏; 雕版印刷业; 西京
中图分类号:K246.1 文献标识码:A

雕版业自唐末五代兴起,至两宋达到鼎盛,已 12 卷,皆是卷子本,有千字文帙号,款式为硬黄纸
成学界共识。但是,与北宋同期的辽代雕板刻书业 卷轴装,完整者轴、杆、缥带、别子俱存,其中 5
长期得不到学界应有的重视,辽代雕刻印刷品以及 卷有卷首画,3 卷见有藏经戳记。此前,
《契丹藏》在
刻书业研究一直少人关注。1974 年,山西应县佛宫 世间不见传本,一直被称作“虚幻的大藏经”[1],而
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发现了辽代刻本佛经、刻 应县木塔辽代秘藏的发现,使这一重要经藏重见天
书、杂刻和版印佛经等文物 61 件,其中 《辽藏》(也 日,不仅为学界重新认识辽代雕版印刷业提供了重
称 《契丹藏》)12 卷,单编刻经 35 件,刻书 2 件,杂 要的新材料,而且告诉我们,辽代不仅拥有一批著
刻 6 件,版刻佛画 6 件。这些隐秘了上千年的辽代 名的书法家、雕刻家和书坊,而且印刷业的组织管
印刷品一经面世,引起史学界巨大轰动,颠覆了学 理制度同样健全高效。换言之,辽代能够完成如此
界对辽代刻书业的错误认识。可以说,应县木塔发 卷帙浩繁的《契丹藏》,说明当时的雕版印刷业已经
现的辽代秘藏恰恰反映了当时雕版业的繁荣发展。 相当发达。
本文拟从应县木塔辽代秘藏入手,尝试探索造就西 应县木塔所在西京地区,地处辽国南部,是契
京(今山西大同)地区雕版刻书业兴盛的真正原因, 丹人的边防重地,也是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接壤
以求教于方家。 地。辽代雕版业之所以会在西京地区取得长足发
山西应县木塔发现的重要佛经《契丹藏》,雕刻 展,一方面得益于辽代统治者尊孔崇儒,重视典
于辽兴宗(1031—1055 年)统治时期。当时,辽代兴 籍,推崇官私学校教育,另一方面得益于西京独特
宗皇帝钦慕宋太祖赵匡胤于开宝四年(971 年)在益 的历史文化和佛教文化。归纳起来,原因主要有五
州(今四川成都)雕造的中国第一部官版大藏经《开宝 个方面。
藏》的功业,决定编印一部同样规模的《契丹藏》。该 一、深厚悠久的文化传统
经在宋版 《开宝藏》 天禧修订本的基础上,增收了 西京地区文人辈出,文化发达,为雕版刻书业
《华严经随品赞》、 《一切佛菩萨名集》、 《随远往生集》 营造了良好的氛围。秦汉以来,西京大同地区一直
等当时流传于北方的特有经论译本,历时 30 余年 是中原政权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军事要塞,是
完成,共计 579 帙约 6000 卷。《契丹藏》底本优秀, 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公元 386 年,道武帝拓跋珪定
校核精当,为后世称道。应县木塔所藏《契丹藏》共 都平城,成为西京地区文化和教育发展进入黄金时

收稿日期:2015-09-2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
13YJAZH017),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 2012 年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
201203)
作者简介:侯秀林(1956-)女,山西代县人,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刻书业史。
·38·
2015 年 侯秀林:从应县木塔秘藏看辽代西京地区雕版印刷业的兴盛原因

期的重要标志。《魏书》卷 84《儒林传》记载:“太祖初 义重大。清代《山西通志》记载:“辽西京国子监在大


定中原,虽日不暇给,始建都邑,便以经术为先, 同府治东南。”张起岩在《崇文堂记》里陈述曰:“云
立太学,置五经、博士生员千有余人。天兴二年春, 中 在 辽 为 陪 都 ,学 即 辽 国 子 监 ,宏 敞 静 深 冠 他
增国子太学生员至三千”,[2](P1245) 北魏朝廷发展文化 所”。[8](卷 32,
《 金人兵起》)
西京国子监的设立,培养了一大
教育的规模可见一斑。《资治通鉴》第 111 卷曰:“命 批名垂青史的历史名人,诸如邢抱朴、邢抱质、康
郡县大索书籍,悉送平城”,[3](P3488) 之后,明元帝拓 公弼、虞仲文、边贯道、孟唐牧、魏鉴、沈璋,等
跋嗣“改国子监为中书学,立教授博士”。始光三年 等,他们或以经术显赫,或以高官扬名,成为有辽
春,太武帝拓跋焘 “别起太学于城东,后征卢玄、高 一代的中流砥柱。除国子监以外,西京地区还建有
允等,而令州郡各举才学,于是人多砥尚,儒林转 西京学和州学、县学等地方性教育机构。《辽史拾
兴”。 [2](P1245) 北魏平城时期推行的诸多文化教育举 遗》 载曰:“道宗诏设学养士,于是有西京学,有奉
措,反映了北魏统治者对儒学教育的重视,也大大 圣、归化、云、德、宏、蔚、妫、儒等州学,各建孔
推动了西京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进程,为奠定西京 子庙,令博士、助教教之,属县附焉” 《 补选举志》)
。[9](卷 16,
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西京学和州县学的设立,对西京地区的文化教育尤
二、发达的教育事业 其具有重要意义,使得当时许多有条件的西京士子
辽代建国之前,可谓“本无文记,惟刻木为 都有了接受儒家文化教育的机会。除了以上官学,
信”。[4](卷 29,《 契丹》,P349)
。建国之后,太祖阿保机努力 “变 西京地区私学也很盛行。《山西通志》载曰:“应州学
家为国” , 《 族姓原始》,P221)
[5](卷 23,
在崇尚武功的同时,更清 旧在城西北隅,辽清宁中建”,
“ 龙首书院在应州西
楚“武能安邦,文可定国”的道理,从而确立了“尊 南,辽翰林学士邢抱朴建,今儒学即其故址”。当时
孔崇儒”的文教政策。神册三年(918 年),在上京临 的龙首书院就是较为典型的私学之地,它不仅是文
潢府(今辽宁省巴林左旗以南)设立了国子监及下属的国 人儒士讲学治学的场地,同时兼有出版印刷图书的
子学,诏立孔子庙,亲祭孔子。太宗即位后,因势利导, 职能。此外,应县木塔杂刻中还发现了儿童读物《蒙
“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6](卷 45,《 百官志一》,P417) 求》,这些刻本明证了辽朝对儿童启蒙教育的重视。
适时推行“因俗而治”的基本国策。这种“一国两制” 《蒙求》 是唐人李翰编的一本儿童读物,分上、中、
的大政方针非常适合当时的辽朝国情,使得辽朝疆 下三部分,四字一句,讲的都是古代故事,对儿童
域内的契丹、奚、渤海、室韦和广大汉人很快安定 很有教育意义。正因为官私学校在西京地区的普
下来,开始全力建设自己的家园。不仅如此,辽太 及,辽朝科举考试涌现了大量举子。辽圣宗统和六
宗还特别重视搜求中原的文化典籍。947 年,辽太 年(988 年)“开贡举,岁放进士二、三人及第。……汉
宗灭后晋北归, “取晋图书、礼器而北” ,[6](卷 103,《文学上》,P985)
人由进士至大官者甚众”。[9](卷 16,
《 补选举志》)

耶 律 倍 曾 “ 市 书 至 万 卷 ,藏 于 医 巫 闾 绝 顶 望 海 教育的勃兴,带来了一系列产业链的发展,雕
堂 ”。[6](卷 72,
《 宗室》,P824)
有关契丹族人对中原典籍的搜 版业即是其中之一。当时,发达的官学和私学需要
求概貌,北宋大文豪苏辙在《北使还论北边事札子》 大量的学生教材,科举考试也需要大量的应试书
中说的尤其清楚:“本朝民间开版印行文字,臣等窃 籍,这些社会需求客观上成为雕版印刷业兴盛的源
料北界无所不有。”[7](卷 42)
头之水。正因如此,辽代西京道云州(今山西大同)和
在辽朝历代统治者“尊孔崇儒”、 “因俗而治”、 应州(今山西应县)很快发展成为西京地区的刻印中
“重视典籍”的背景下,辽朝文教事业和雕版印刷业 心。此期刻印的书籍内容广泛,涉及经、史、子、集
获得迅速发展。为了培养效忠朝廷的治世人才,辽 四大部类。经部有《五经传疏》、 《蒙求》和《续一切经
代统治者仿照中原政权的文教制度,开国之初就在 音义》等,史部有《史记》、《汉书》、《五代史》、《贞观
国都上京建立了国子监,中后期还在中京和西京地 政要》、《通历》和《焚椒录》等,子部医家类有《肘后
区设置了国子监,大大促进了西京地区文化教育事 方》、
《脉诀针灸》、《方脉书 》和《精选百一方》等,释
业的进步。辽兴宗重熙十三年(1044 年),是云州(今 家类有《契丹藏》、
《金刚经》、
《妙法莲花经》、
《大般若
山西大同) 历史上值得纪念的重要一年,这一年辽 经》等,还有《星命总括》和一些卜筮书,集部有《清
朝升云州为西京,成为辽朝陪都。于是,西京不仅 宁集》、
《大苏小苏》和《白氏讽谏集》,等等。繁荣的
建立了一整套的国家机器,而且设立了朝廷的最高 印刷出版业既促进了辽朝文化知识的普及,也使得
学府——
—国子监,这对西京地区的教育事业来说意 西京地区文化积淀更为深厚,文人学士可谓风云际会。
·39·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年

三、浓厚的佛教氛围 是我国古版画遗存中规制最巨的作品。两幅雕版佛
北魏以来,西京所在的平城地区无论僧侣还是 画构图饱满,气势宏阔,组织缜密,刀刻凝重厚实,
官民大多笃信佛教,集资雕印佛经是非常普遍的现 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从图版形式来看,都是木版
象。在佛教信徒眼中,书写、刻印、讲诵、传布佛经 雕印的墨线白描图画,雕印完工后用笔彩着色,最
都是无上功德,可以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福祇。应县 终形成彩图,这在中国雕版印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
木塔发现的 35 篇单编刻经中,雕印时间最早的是 意义,也真实反映了辽代西京佛教对印刷业的巨大
统和八年(990 年)刻印的《上生经疏科文》,纸幅最 影响。
长的是《涅槃义记第八》,由 80 张原纸接起而成。这 四、发达的农牧业和手工业
些辽代秘藏,除了《辽藏》为官方出资雕印外,其余 从书写字体、纸张质量、刻印风格来看,应县
佛经均为皇室成员、朝廷命官、僧尼和民间信徒个 木塔发现的辽朝所刻经文和书籍,与北宋刻本基本
人出资雕印而成,例如应县木塔所藏 《法华经玄赞 相同。这些印刷品雕版工整,字体隽秀,墨色精良,
会古通今新抄卷第二》 卷尾题记云:“四十七纸,三 印刷优美,纸质光洁坚韧,最早的距今已逾千年,
司左都押衙南肃二十二纸,孙守节等四十七人同 却无虫蛀痕迹,可见入潢避蠹功效之高。我们知
雕。”《法华经玄赞会古通今新抄卷第六》 卷尾题记 道,雕版印刷是个工艺复杂的行业,无论雕版选
云:
“五十六纸,云州节度副使张肃一纸,李寿三纸, 材、成型、防裂浸作、雕刻、印刷,还是纸张选料、
许延玉五纸,应州副使李胤两纸,赵俊等四十五人 制作、防蠹入潢,甚至书籍编辑、校正等,既需要
同雕。”题记中所称“云州”
,标明的正是雕刻地点。 一批各行业的能工巧匠,还需要一批学问高深的文
题记中出资人和纸张数、雕工和人数记录翔实,显 人学士,其间涉及的一系列工作说明辽朝西京地区
示此经为当地官员和信众共同施资雕造,可见当时 手工业已经高度发达。
西京地区参与佛经刊刻的人众涉及阶层非常广泛, 辽朝西京,地处农耕和畜牧经济的交接地带,
说明有辽一代佛教对雕刻业的推动作用。更为可贵 草壮宜牧,土肥宜农,经济相对发达。早在 947 年,
的是,此经为研究当时的佛教经籍刊印情况和书坊 契丹族征服占领后晋都城开封时,就已诏令“晋诸
规模提供了非常可靠的数据资料。 司僚吏、嫔御、宦寺、方技、百工、图籍、历象、石
辽朝西京大同府统 7 县,辖军、府、州、城 17 经、铜人、明堂刻漏、太常乐谱、诸宫县、卤簿、法
个,其区域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山西北部、内蒙古南 物及铠仗,悉送上京”。[6](卷 4,
《 太宗下》,P42)
11 世纪,对于
部与河北西北部。由于辽朝 9 帝都不同程度信奉佛 辽朝人来说是一个相对安定的时期。此时宋辽“澶渊
教,所以佛事兴盛。时至今日,大同以及周边地区 之盟”签订,辽朝国内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西京
辽朝所建,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 5 处: 地区也同样迎来了百年祥和的安定生活,商业发
天镇县慈云寺、灵丘县觉山寺砖塔、大同市华严 展,市井繁荣,百工各司其业,农、牧、手工业均
寺、善化寺和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其他扩建和补雕 获得长足发展。史书记载,宋朝使臣包拯出使契丹
补塑的有云冈石窟、大同焦山石窟、大同武周山观 归来时,曾向宋朝皇帝上奏曰:“兼闻代州以北,累
音堂内的辽朝八大明王雕塑,等等。辽朝西京的佛 年来蕃户深入南界,侵占地土,居止耕田甚多。”又
事之盛,绝非今人所能想象。大同华严寺初建于清 曰:“自创云州作西京以来,不辍添置营寨,招集军
宁八年 (1062 年),寺庙建成后,
“奉安诸帝石像、铜 马,兵粮积聚不少”,[10](卷 1,《 论契丹事宜》) 正是由于西京
像”,说明当初修建华严寺也兼有宗庙的性质。下寺 地区发达的农耕和畜牧经济提供的经济保障,辽朝
著名的“薄伽教藏”,建成之时就收藏了《契丹藏》, 刻书业才有了发展繁荣的可能。
还收了道宗皇帝的《华严经五颂》和《华严经赞》。可 五、优越的地理环境
见上、下华严寺是辽朝皇家崇奉佛教和典藏佛经的 西京大同城广袤 20 里,9 万 8 千余户,32 万
神圣殿堂。《契丹藏》卷帙浩繁,雕印精美,对于辽朝 余人。辽代有六帝二后一王在西京设置斡鲁朵 (宫
西京地区印刷业的发展起到了里程碑的意义。其次, 卫)。可以说,西京所在之地,北控茫茫大漠,南据
辽朝西京地区的版画刻印,同样以佛画为主。应县木 雁门、宁武之险,西接黄河,东至倒马、紫荆两关,
塔所出独幅雕版佛画共有 6 幅,皆为美轮美奂的杰 既是“汉与胡古今所共出入之路”,[10](卷 1,《 论契丹事宜》)
作,其中《炽盛光佛降九曜星官房宿相》和两幅同版 也是贸易往来和中原儒家文化、生产技术北上的重
所出的 《药师琉璃光佛》,纵 87.5cm,横 35.7cm,均 要通道。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同样为西京雕版刻
·40·
2015 年 侯秀林:从应县木塔秘藏看辽代西京地区雕版印刷业的兴盛原因

书业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尤其辽朝中后期发生 进了印刷业的繁荣。
的两件大事,更加促进了西京雕版印书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辽朝统治者推行尊孔崇
一是兴宗“升云州为西京” ,[6](卷 37,《 地理志一》,P300) 二是天 儒、重视典籍的国策,推动了西京地区的文教事
祚帝保大二年(1122 年)为避金军逃奔西京,大同成 业,加上浓厚的佛教氛围、精湛的手工技艺、繁荣
为天祚帝的行都。至此,西京大同用为重地,非亲 的农牧经济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等诸多因素,最终
王不得主之。 《辽史·百官志》曰:“上
《 地理志五》,P344)
[6](卷 41,
形成了辽朝西京地区雕版印刷业的兴盛局面。应县
京为皇都,凡朝官、京官皆有之; 余四京随宜设官, 木塔辽代秘藏的发现,为此提供了难得的重要物
为制不一,大抵西京多边防官”。[6](卷 48,
《 百官志四》,P483)
重 证。辽朝西京地区雕版印刷业的发展,为金元雕版
要的地理位置,加上交通便利,人口密集,需求庞 业走向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华多元文化
大,所有这些因素,在加速书籍流通的同时,更促 的交融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山西省文物局与中国历史博物馆合编. 应县木塔辽代秘藏[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2](北齐)魏 收. 魏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99.
[3](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M]. 北京:中华书局,1956.
[4](宋)王 溥. 五代会要[M]. 北京:中华书局,1998.
[5](宋)叶隆礼. 契丹国志[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6](元)脱 脱. 辽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99.
[7](宋)苏 辙. 栾城集[M]. 四部丛刊景明嘉靖蜀藩活字本.
[8](清)李有棠. 辽史纪事本末[M]. 清光绪二十九年李栘鄂楼刻本.
[9](清)厉 鹗. 辽史拾遗[M]. 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杨国宜. 包拯集校注[M]. 合肥:黄山书社,1999.

Reasons Why the Block Printing Industry Was So Prosperous in


Xijing District in the Liao Dynasty
HOU Xiu-lin
(Research Center of Yungang Culture,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Datong,Shanxi,037009)
Abstract: The finding of the Buddhism enshrinement in the wooden pagoda of Yingxian County provides convincing real object
proof for the research of the block printing in the Liao Dynasty. The reasons why the block printing industry was so prosperous in Xi
ing District in the Liao Dynasty can be summarized as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a. Xijing (as present Datong) was once the capital of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as well as the temporary capital of the Liao Dynasty which possessed profound culture; b. In the Liao
Dynasty,the national policy of respecting and worshipping the Confucianism was put into practice,and the cultural education was
highly promoted; c. From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to the Liao Dynasty,people all believed in Buddhism, and the block printing of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were very populous; d. In the Xi Jing District,the economy was relatively developed with well -strung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and handicraft industry; e. The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and the dense population in the Xi Jing
District facilitated the circulation of the books. All these factors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ed block printing industry in the Xi Jing
district in the Liao dynasty,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block printing industry moving towards prosperity,as well as exert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amalgam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multi-culture.
Key words: Yingxian wooden pagoda; Buddhism scriptures in the Liao Dynasty; the block printing industry; Xijing
〔责任编辑 马志强〕

·4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