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7

第二章 相關理論介紹

2.1
2.1 GPR簡介
GPR簡介

透地雷達(Ground Penetrating Radar,簡稱 GPR),探測方法

原理與反射震測(Reflection seismicmethod)原理頗為相似,在反

射震測的施測中,會在地表面製造一人工震源,產生震波向地下傳

撥,當震波經過聲波阻抗的不連續面(通常是岩性的不同,或可能是

岩層的分界面),震波的能量會有部分反射回來,再由地面的震波接

受器(Geophone)接收其訊號,透地雷達的施測原理與震測相類似,在

震測所用的人工震源,透地雷達則是用電壓為幾百伏特的發射線,發

射高頻(通常為10 -1000MHz)電磁波代替,所產生的的脈波(歷時為

幾十億分之一秒(ns)的高頻脈衝電磁波,或稱為雷達波)射入地下或

建築結構體內,當電磁波遇有介電常數的變化時(通常是不連續介

面,或者是地下掩埋物)部份電磁波能量反射。反射的電磁波能量,

由接收天線接收,將所的之信號分析處理後可推測目標物之形貌。

簡單來說震測是利用物質的彈性模(elastic modulus)差異所

造成的反射現象為探勘基礎,透地雷達則利用物質的介電常數差異得

到的反射能量。經由透地雷達的反射波形記錄(圖2-1),可以用來

推測地下地層的起伏、描繪地下的形貌及檢測地下人為的構造體。

5
ㄧ般透地雷達,天線分為發射及接收天線固定距離(monostatic)

的等支距,及發射天線與接收天線分離(bistatic),以相同中點

(common middle point)不同支距進行測勘。前者在測勘施測上較

為快速,而後者則有可利用信號疊加的方式,提高信號雜訊比。(圖

2-1)

圖 2-1. (A)為支距固定,在施測上較為快速 (B)為同中點,有可


利用信號疊加的方式,提高信號雜訊比的優點。

透地雷達在施測時,具有非破壞性的優點,雷達的天線不需插入

地下,儀器本身輕巧易攜帶,於野外施測線時也易於展開,故較於其

他地球物理探勘法迅速,而透地雷達的相關應用上極為廣泛,大致上

可分為:

6
(1) 土木工程:地下管線和孔洞調查、樓板鋼筋探測、橋面及

混凝土及道路鋪面品質調查、水壩及隧道裂隙檢查等。

(2) 環境工程:化學沉積物調查、地下掩埋場探測、及地下儲

存槽滲漏檢測等。

(3) 地質環境:地下水位面、地層結構調查等。

(4) 軍事用途:地雷偵搜等。

(5)考古調查:地下陵墓、遺蹟、古建築及古文物等探勘

(唐周宜,2005)

2.2
2.2 電磁理論

2.2.1電
2.2.1電磁波原理

電磁波是電磁振盪(electrical Oscillation)時,部分能量以輻

射的方式傳播於空間所形成的電波與磁波的反應。雷達波與光波同屬

電磁波,只是頻域不同,其反射、折射的現象皆可用光學理論計算、

解釋。

7
表 2-1. Maxwell 方程式

在時變電磁場中克斯威爾四個方程式

微分式 積分式 說明

v v v Q
∇⋅D = ρf ∫ ⋅ dS =
E
s ε
高斯定律
v
v v ∂D v v v v d v v
∇× H = Jf +
∂t ∫
C
H ⋅ dl = ∫ J ⋅ dS + ∫ D ⋅ dS
s dt s
安培定律
v
v ∂B v v d v v
∇× E = −
∂t ∫
C
E ⋅ dl = − ∫ B ⋅ dS
dt s
法拉第定律

v v v
∇⋅B = 0 ∫ ⋅ dS = 0
C
B 磁單極不存在

H:磁場強度(magnetic field intensiity,A/m)

E:電場強度(electric field intensiity,V/m)

D:電位移(electric displacement,C/m2)

J:位移電流密度及傳導電流密度(current density,A/m2)

B:磁通密度(magnetic flux density,T)

ρ:自由電荷體密度(charge volume density,C/m3)

8
電磁波在地層中傳播可將之簡化為平面波(phase waves)在均

質、均向的介電質中傳播,其Maxwell 方程式如下:

∂D
∇× H = σΕ + (2.1)
∂t
∂H
∇× E = − µ (2.2)
∂t
∇⋅E =0 (2.3)

∇⋅H =0 (2.4)

對上(2.2)式兩邊求旋度,並將(2.1)式代入,得

∂ ∂D 
∇ × ∇ × E = −µ  σE +  (2.5)
∂t  ∂t 

利用向量恆等式:∇ × ∇ × Ε = ∇(∇ ⋅ Ε ) − ∇ 2 Ε ,因 ∇ ⋅ E = 0 ,故其可改

寫為: ∇ × ∇ × Ε = −∇ 2 Ε ,可得電磁波波動方程式如下:

∂E ∂2E ∂E ∂2E
∇ Ε = µσ
2
+ µε 2 ≅ µ 0σ + µ 0ε 2 (2.6)
∂t ∂t ∂t ∂t

同理可得:

∂H ∂2H ∂H ∂2H
∇ 2 H = µσ + µε 2 ≅ µ 0σ + µ 0ε 2 (2.7)
∂t ∂t ∂t ∂t

9
(2.6)、(2.7)式為電、磁場傳導方程式。其中之磁導率對一

般材料而言皆極接近真空的磁導率 µ 0 = 4π × 10 −7 H ( m),故μ可以 µ 0

取代而視為常數,可簡化計算。

2.2.2 導電率
導電率(electrical conductivity
conductivity)
uctivity)

導電率為介質傳導電流之能力,與電阻率成倒數關係;地層中導

電率主要受含水量及礦化作用影響。導電率的公式為:

1
σ = (2.8)
ρ

ρ:電阻(Resistivity;歐姆-公尺;Ω-m)

σ:導電度(S/m)

由介質衰減常數之式子當中,可得知導電度與衰減常數成正比。

若天線之頻率為固定時,則所探測之介質導電度愈高,則電磁波衰減

愈快,將不利於施測。而導電性與介質中黏土含量、含水量有成正比

的趨勢,一般透地雷達施測環境,可依導電率分為三類:

(1)高導電度( σ ≥ 10 −2 S / m ):為較差之探測條件,會使激發

出來的雷達波,一下就發散,使接收端接收之訊號非常不清楚,

因此在潮濕的環境下不宜施作。(如濕黏土、濕頁岩、海水)。

10
(2)中導電度( 10 −7 ≤ σ ≤ 10 −2 S / m ):透地雷達之一般施測介

質。(純水、乾黏土、砂)

(3)低導電度( σ ≤ 10 −7 S / m ):透地雷達之較佳施測介質,因

為電磁波較不易發散掉,使得接收波型清晰。(如空氣、花崗岩、

瀝青。)

2.2.3 相對介電常數(
相對介電常數(relative dielectric constant)
constant)

相對介電常數之定義為材料電容率與真空中電容率之比值,其關

係式如下:

ε
εr = (2.9)
ε0

式中

εr:相對介電常數

ε:材料之電容率

ε0:真空中之電容率

11
若電磁波頻率一定時,εr愈大則位移電流越強,電磁波天線的

輻射波束(antenna radiation patterns)主波束愈窄,電磁波之能

量較能往地下集中而將更易於施測(Annan et al.,1975;Smith,

1984)。影響地層相對介電常數的因素包括:土壤或岩石種類、土壤

含水量及孔隙率,一般常見介質之電性;如表2-2 所示。

12
介質名稱 電阻率ρ (Ohm-m) 介電常數 K 速度 (m/ns)
3 7
乾沙 10 ~10 3 - 6 0.1 ~ 0.122
2 4
飽合含水沙 10 ~10 20 - 30 0.067 ~ 0.055
粉砂 102~103 5 - 30 0.134 ~ 0.055
3
頁岩 10~10 5 - 15 0.134 ~ 0.077
飽合含水黏土 1 ~ 10 5 - 40 0.134 ~ 0.047
溼土 50 ~ 100 30 0.055
墾殖土 200 15 0.077
岩質土 1000 7 0.113
乾砂質土 7100 3 0.173
濕砂質土 150 25 0.06
乾壤質土 9100 3 0.173
濕壤質土 500 19 0.069
乾黏土質土 3700 2 0.021
濕黏土質土 20 15 0.077
溼砂岩 25 6 0.122
乾石灰岩 109 7 0.113
濕石灰岩 40 4 - 8 0.15 ~ 0.106
濕玄武岩 100 8 0.106
花崗岩 103~105 4 - 6 0.15 ~ 0.122
淡水 30~104 81 0.033
冰凍層 102~105 4 - 8 0.15 ~ 0.106
乾雪 105~106 1 0.3
冰 103~105 3 - 4 0.173 ~ 0.15
瀝青 0.1 ~ 1 4 - 7 0.11 ~ 0.148
水泥混凝土 0.1 ~ 1 6 - 11 0.09 ~ 0.12
空氣 無限大 1 0.3

表 2-2. 在頻率 1 至 100 MHz 範圍內,地體物質之孔隙水為淡水時,


其典型的電阻率及相對介電常數。(改自 Epp et al.,1988;Davis
and Annan,1989;Ulriksen,1982)

13
2.2.4 反射係數

當透地雷達入射電磁波遇介質A 與介質B 介面時,其反射係數 R

(Reflection Coefficient),定義為:

ε r1 − ε r 2
R= (2.10)
ε r1 + ε r 2

式中,ε1:上地層的相對介電常數

ε2:下地層的相對介電常數

由此可知電磁波經過不同介質時,會將能量反射,反射能量之大

小受上下地層之介電常數之差異影響。

ε1

ε2

圖 2-2. 反射係數示意圖

14
2.2.5 衰減常數(
衰減常數(attenuation)
attenuation)

衰減度為電磁波於介質中的衰減程度,與介質之介電常數、導電

率有關。其公式為:

1635σ
A= (2.10)
εr

公式中,A=衰減常數(db/m),與導電度成正比

電磁波衰減耗損的原因大致包括下列三項(Beres and Haeni,1991):

(1) 電磁波能量穿越導電介質時部分轉換為熱能。

(2) 水中的介電衰減。

(3) 黏土礦物化學離子擴散。

2.2.6 電磁波之解析能力與穿透深度

透地雷達的解析能力與發射天線之頻率有很大的關係,其頻率越

高,相對的波長愈短,故其解析能力就愈高,但探測深度減少;相對

的使用低頻率天線探測,相對波長較長,解析能力降低,但探測深度

增加。

15
2.3 小波簡介

2.3.1 傅利葉轉換

說明小波轉換 (wavelet transform) 之前,先來看看眾所皆知

的傅利葉轉換 (Fourier transform)。在時間序列的分析方法中,廣

泛使用的方法係利用傅利葉分析,傅利葉分析主要是從時間域轉換成

頻率域,

圖 2-3.傅利葉轉換示意圖(WaveletToolbox User’s Guide,The

MathWorks, Inc.,2000)

傅利葉轉換數學表示式:


fˆ (ω ) = ∫ f (t ) ⋅ e iωt dt = lim∑ f (t i ) ⋅ [cos(ωt i ) − i sin (ωt i )] ⋅ ∆t
−∞
∆t →0 ti

= f (t ), e iwt

16
以上為其時序資料 f ( t ) 的傅利葉轉換數學表示式,其中

f (ω ) 為 f ( t )的傅利葉轉換, f ( t ) 為連續且可積分函數,

ω為頻率,t 為實數變數, , 表示為內積。

但是在轉換成頻率域後會失去時間域的資訊,而且傅利葉分析有

條件限制,所以我們手邊若只有經過轉換的頻率域圖形,那麼將完全

無法得知在時間域中,哪一個時刻發生了什麼事件,也就是說傅立葉

轉換只是一種純時間-頻率域轉換的分析方法,而且若它在頻率域裡

的定位完全準確,則在時間域裡無辨識能力,再者,在解析的基礎理

論設定上,傅氏分析使用振幅不隨時間變化的弦波函數,因此分析的

資料必須為振幅不會隨時間而變化的”不變信號” (stationary

signal),如此傅利葉轉換的缺失所造成的時間缺失,就不會造成什

麼影響,否則解析出來之成分波,僅具數學之意義,未必有真實的物

理意義。

而在實際的自然界狀況下,大多數的信號都含有大量的非穩定成

份 (例如信號的偏移、趨勢 (trend)、驟變(abrupt changes)、以

及起始與結束時所發生的特別事件),而這些情況通常是相當重要

的,反應了信號的重要特徵,而這些信號的頻率域特性都會隨著時間

17
變化,對這些時變的信號分析,通常需要提取某一段的時間或瞬間的

頻率域訊息,或某一段頻率段所對應的時間訊息,因此處理可變信號

(non-stationary signal),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課題。

2.3.2 小波轉換(
小波轉換(wavelet transform)
transform)

小波轉換(wavelet transform)是來自於小波分析(wavelet

analysis)的結果,小波分析的方法可以追朔到 Haar(1910)提出的小

波規範正交基,之後法國地球物理學家Morlet et al.(1982),在

分析地震波的局部特性時,發現傳統的傅利葉轉換,不能達到他的要

求,而首先提出小波之論點,可用來分析不規則波。之後Grossmann

and Morlet(1984)發表小波轉換之理論, Mallat(1987)將多解

析度分析(multiresolution analysis)引入小波分析中,建構了小波

函數的構造及轉換方法,把信號家以分解與重構,Daubechies(1988)

等人亦相繼對小波理論的研究提出貢獻,使小波理論更加完整。

而小波轉換的長處正好克服了短時間傅利葉轉換的缺點,小波轉

換不但繼承了短時間傅利葉轉換的局部化想法,而且克服了視窗大小

不隨頻率變化的缺點。

18
圖2-4.傅立葉轉換與小波轉換之比較(WaveletToolbox User’s
Guide,The MathWorks, Inc.,2000)

小波(wavelet),是一種特殊的長度有限,平均值為零的波形,

它 有 兩 個 特 點 , 一 個 是 小 , 即 在 時 域 都 具 有 緊 支 集 (compactly

supported)或近似緊支集; 二是正負交替的 ”波動性”,也就是直

流 分 量 為 零 。 (WaveletToolbox User’s Guide , The MathWorks,

Inc.,2000)

19
小波轉換的定義是把某一個稱為基本小波(或稱母小波 mother

wavelet)的函數 Ψ(t),做位移τ後,在不同的尺度 a 下,與帶

分析的信號做內積,而基本小波的函數 Ψ(t)須符合下列 2 項特性:

(1)母波函數之無限域積分值為 0,就是 Ψ(t)對時間軸的平均值為

零,且具有正負交替的波動性。


∫ ψ (t )dt = 0
−∞

(2)母波函數之絕對值平方積分為為有限能量,Ψ(t)在時域具有

緊支集或近似緊支集,即|Ψ(t)|所佔面積不大且衰減迅速。



−∞
ψ (t )2 dx = 1

性質(1)代表此函數為具振盪性猶如上下起伏之波浪形狀;性

質(2)代表此函數是被限制在有限區域內,「小波」名稱就由此而

來。

20
時序函數 f( t ) 的小波轉換數學表示式:

1 t −b ∞
CWT f (a, b) = ∫ ⋅ f (t ) ⋅ψ ∗ ( )dt = ∫ f (t ) ⋅ψ a∗,b (t )dt
a a −∞

= f (t ),ψ a ,b (t )

上式中, a ,b ∈ R , a ≠ 0

1 t −b
ψ a ,b (t ) = ψ ∗( )
a a 為小波函數

a 為尺度參數(scale factor),用以擴張、壓縮小波函數

b 為平移係數(shift factor),用以移動小波函數

*為共軛複數, f ( t ) 為時序函數

圖2-5. wavelet的尺度參數示意圖 a 用以擴張、壓縮小波函數

21
小波轉換是以時序函數 f ( t ) 與小波函數, ψ a ,b (t ) 做內積

( innerproduct),轉換後所得之 CWT f ( a, b ) 為小波係數。進行

小波轉換時可調整尺度參數與平移係數,用以移動小波函數涵蓋觀察

之時間位置與頻率位置,當尺度愈大時,意味著小波函數在時間軸上

愈長,即被分析的信號區間也愈長。因此尺度愈大意味著頻率的分辨

率愈低,主要獲得為信號的低頻特性;反之,尺度愈小時,小波函數

只與很小的局部信號進行比較,因此主要獲得為信號的高頻特性。尺

度與頻率的關係可歸納如下:

小尺度 a 壓縮的小波 快速變換的細節 高頻部分

大尺度 a 拉伸的小波 緩慢變換的細節 低頻部分

圖 2-6. 不 同 尺 度 之 小 波 函 數 示 意 圖 ( WaveletToolbox User’s


Guide,The MathWorks, Inc.,2000)

22
2.3.3 一維小波轉換

一信號 f (x ) ,其連續小波轉換的定義為:在一平方可積分的

Hilbert 空間 L2 (R ) 中之內積過程(Miao et al.,1998):

1  x − b
CWa ,b = ψ a ,b ( x ), f ( x ) = ∫ψ a ,b  f ( x )dx
a  a 

1 t −b
其中, ψ a ,b ( x ) = ψ  , a, b ∈ R × R , a ≠ 0
a  a 

而小波的逆轉換式為(Leblanc et al.,2001):

∞ ∞
1 dadb
f (x ) = ∫ ∫ CW ψ a ,b a ,b
Cψ − ∞− ∞ a2

而若要使用電腦計算小波轉換時,使用離散小波轉換是較為容易的。

進行離散小波轉換時首先對參數 a、b 進行離散取(Daubechies,

1992):

m
a = a0 ,一般取 a0 = 2, m ∈ Z

m
b = nb0 a0 ,一般取 b0 = 1, n ∈ Z

其中,m、n 為代表解析度之整數;a0b0 分別為代表波數範圍的指

數與位置移動變化的間隔指數。依此,可將 Ψa,b(x)改寫成為二進
−m

制小波(dyadic wavelet):ψ m ,n ( x ) = 2 ψ (2 −m x − n ) 。因此可將離散 2

小波轉換定義為(Kumar et al.,1994)

23
圖 2-7. 小 波 轉 換 示 意 圖 ( WaveletToolbox User’s Guide , The
MathWorks, Inc.,2000)

2.3.4
.3.4 多層次分析(
多層次分析(multiple-
ultiple-level
evel decomposition)
ecomposition):

而原始信號經由小波轉換(圖 2-10),原始信號 f(x)可表式為:


+∞
f ( x ) = Am f ( x ) + ∑ Dm f ( x ) 。即可將原始信號的近似信號進行多次分
m

解,結果可得到多層的近似信號及細節信號,以此即可對原始信號作

多層次的分析(圖 2-11)。而信號分解的層數限制為 log 2 N 層,N 為

原始信號長度。

圖2-8. 小波轉換示意圖,小波轉換可視為一濾波器。原始信號通過兩互補
的濾波器後得到一組代表低頻的近似信號與代表高頻的細節信號
(WaveletToolbox User’s Guide,The MathWorks, Inc.,2000)
24
圖2-9. 多層次分析示意圖(WaveletToolbox User’s Guide,The
MathWorks, Inc.,2000)

(1) 具有多尺度的特點,可以由粗至細地逐度觀察信號。

(2) 可以看成基本頻率特性為小波函數的帶通濾波器在不同

尺度下對信號作濾波。

(3) 適當的選擇小波,使小波函數在時域上為有限支撐,在頻

域上也比較集中,可以使小波轉換在時、頻域具有表徵信號局部

特性的能力,有利於檢測信號的瞬態或奇異點。
(WaveletToolbox

User’s Guide,The MathWorks, Inc.,2000)

25
2.3.5 2D 小波分析

根據 Matlab 的手冊及師大地球物理實驗室的講義,本論文將 2D

小波分析常用的名詞概念整理說明如下:在對一個 2D 的平面圖形,

進行 2D 小波分析,可分為主要兩個步驟,分別為進行橫向小波轉換

與縱向小波轉換,而所謂的橫向小波轉換,是把影像看為一個陣列,

對陣列上橫向的每一列,看做是互相獨立的一系列原始數列,然後對

每一個獨立的原始數列,進行個別的小波轉換。經過橫向的小波轉換

後,一張原始的圖片資料,會分為低頻資料區與高頻資料區(圖 2-10A)

縱向小波轉換如圖橫向轉換,也可分為低頻資料區與高頻資料區

(圖 2-10B)

圖 2-10A. 橫向小波轉換

圖 2-10B. 縱向小波轉換

26
在進行 2D 小波拆解,第一層拆解除了一個低頻的近似信號 A1

外,細節信號還會分成 3 個方向,分別為水平的細節信號 H1,垂直

的細節信號 V1,及對角的細節信號 D1,第二層信號再由第一層的 A1

拆解出來。(圖 2-11)

圖 2-11. 2D 小波分解示意圖

近似訊號組成(Approximation component):

近似信號(A),是將輸入數據的列(rows),做橫向的低通濾波

後,將行(columns)降低取樣,然後再將行(columns)做低通濾波

後,再降低取樣列(rows)之後輸出。即列和行都做低通濾波(圖 2-12)

27
圖 2-12. 近似信號(A)採樣示意圖

水平細節信號組成(Detail horizontal component):

水平細節信號(H),是將輸入數據的列(rows)
,做橫向的低通濾

波後,將行(columns)降低取樣,然後再將行(columns)做高通濾

波後,再降低取樣列(rows)之後輸出。即列做低通濾波,行做高通

濾波。(圖 2-13)

圖 2-13. 水平細節信號(H)採樣示意圖

28
垂直細節信號組成(Detail vertical component):

垂直細節信號(V),是將輸入數據的列(rows),做橫向的高通

濾波後,將行(columns)降低取樣,然後再將行(columns)做低通

濾波後,再降低取樣列(rows)之後輸出。即列做高通濾波,行做低

通濾波。(圖 2-14)

圖 2-14. 垂直細節信號(V)採樣示意圖

對角細節信號組成(Detail diagonal component):

對角細節信號(D),是將輸入數據的列(rows),做橫向的高通

濾波後,將行(columns)降低取樣,然後再將行(columns)做高通

濾波後,再降低取樣列(rows)之後輸出。及列和行都做高通濾波。

(圖 2-15)

29
圖 2-15. 對角細節信號(D)採樣示意圖

2.2.6
2.2.6 小波包分析

小波包分析是從小波分析延伸出來的,是一種可以對信號進行更

加細緻的分析與重構的方法,由一般的小波分析中可知道,是將信號

分解成低頻的近似信號與高頻的細節信號,然後再對低頻的近似信

號,做第二次的分解,而不對高頻部分做第二次的分解。(圖 2-16)

圖 2-16. 小波分析,僅對低頻部分做進一步的分解
30
小波包分析不但對低頻部分進行分解,而且也對高頻部分做了第

二次的分解動作(圖 2-17)
,小波包分析的優點是,可以對信號作更

加細緻的分解,對信號的分析能力更強,當然相對的分析的計算量也

會上升。

圖 2-17. 小波包分析,除了低頻部分做進一步的分解,也
會對高頻部分做第二次的分解

3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