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第 24 卷第 4 期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Vol.24 No.4

2015 年 11 月 Journal of Dian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 Nov.2015

论“十五贯”故事情节的变异
—从 《错斩崔宁》、 《双熊梦》 到浙昆剧 《十五贯》
——

代树芳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摘 要:“十五贯”的故事是我国文学史中的经典,历经多次改编,情节结构由少到多,由增到减,
变化不一。文章通过分析改编本中呈现的不同主题内容,情节动力的主要来源及不同作品体制的特性,
讨论故事情节变异的主要原因,揭示艺术的魅力。
关键词:十五贯;情节结构;情节动力;作品体制

《错斩崔宁》 (《醒世恒言》 作 《十五贯戏 最后,刘贵的“大娘子”巧识真凶静山大王,


) 是一部宋人话本,传奇 《双熊梦》
言成巧祸》 与其作周旋,后报仇雪恨。
(又称 《十五贯》
) 是明末清初戏剧家朱素臣在 传奇 《双熊梦》 从话本中继承了开玩笑产
错斩崔宁故事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而 1956 生命案,问官不察,造成冤狱等基本轮廓。在
年浙江昆苏剧团公开演出的昆剧 《十五贯》 又 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加工创作。首先增加了情节
是一个新的高潮。从话本到传奇再到昆曲演 内容,话本以崔宁、陈二姐的冤狱作为单一线
出,“十五贯”故事改编所取得成就是有目共 索,而传奇改为两熊两女的冤案故事相互交织
睹的,前人已多有论述,不过一般多注目在话 的双线索结构,即熊友兰与苏戌娟、熊友惠与
本与传奇,或传奇与昆剧。本文拟将贯穿话 侯三姑这两桩冤案。其次改变了崔、陈冤死的
本、传奇、昆剧演出,分析三者之间情节的变 情节,改为两熊两女冤案昭雪而未死,由悲剧
异,并试图谈论出情节变异的主要原因,揭示 变为喜剧。最后是塑造了几个形象鲜明的人
出艺术的价值所在。 物,其中着力描绘了况钟、过于执和周忱三个
一 官吏对案件的不同态度。
宋话本小说 《错斩崔宁》 的故事情节相当 传奇最大的功劳是增添了况钟这个正面人
完整:刘贵得岳父增钱十五贯欲做小生意,酒 物,并且生动丰富地写出他正确审案、平反冤
后戏言要卖掉“小娘子”陈二姐,不料当晚莫 案的过程。他不像话本中的临安府尹,只是坐
名被害。信以为真的陈二姐前往娘家送信,途 享其成,不费吹灰之力就了解了真相。况钟是
遇崔宁携带十五贯归乡,二人一路同行,因而 耗竭心机,费尽心血,承担了不少风险,克服
被误认为杀夫凶手,均被临安府尹斩首示众。 不少困难,才查出真相的。虽然况钟在城隍庙

* 收稿日期:2015-08-14
作者简介:代树芳(1989- ),女,河南太康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3 级戏剧影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戏曲 (元明清戏曲) 研究。

64
代树芳:论“十五贯”故事情节的变异

里作的一个双熊梦,成了后来发现冤案和查清 浙昆本 《十五贯》 把况钟结案后的六出戏


冤案的关键和契机,但是况钟仍不失为一个不 (第二十一出 《请罪》 到第二十六出 《双圆》

畏强权,公正廉明的官吏形象。除了塑造况钟 全部去掉,既去掉了传统戏剧的窠臼又不影响
之外,传奇还塑造了过于执和周忱这两个官 剧作主题的表达及其戏剧性。而它在安排情节
吏。 结构上大胆果断地删去侯惠一线,确实是一个
过于执比话本中的临安府尹要丰富鲜明的 不容易作出的决定。但是砍去此线是很正确
多。临安府尹只是轻信王员外和邻居的诉词、 的,双线结构变为单线结构,使戏剧结构更加
简单地爱用酷刑,屈打成招。他的思想是“只 集中、紧凑。因为此线中老鼠在衔物互换,巧
图了事,不肯仔细推详”。山阳知县过于执则 得太不可信,且不像娄阿鼠作案有社会内容,
“立心不 染苞 苴 , 矢 誓 勿 容 情 面 ” (第 七 出 此线中揭露过于执的内容完全可以在熊友兰和
《陷辟》
),“决意要做清官,凡有词讼,一概 苏戌娟的一线中表现,无须保留两线。去掉侯
秉公审理”, (第七出 《陷辟》
) 还因此得到上 蕙一线,反可腾出篇幅来写好苏戍娟、熊友兰
级提拔,胜任常州理刑。他根本不听熊、侯申 一线,使全剧豁然开朗。因此一下子就可以删
辩,只凭片面现象就推导出全部事实,只凭主 去第一出 《开场》、第二出 《泣别》、第三出
观臆测去论断事实,就认为“脏证已实”,接 《鼠窃》、第四出 《得环》、第六出 《饵毒》、第
着就用酷刑逼供定案,故而造成了双熊两女的 七出 《陷辟》、第八出 《商助》、第十二出 《狱
冤案。 晤》、第十四出 《阱泪》。接着再简化尤苏父女
周忱,是传奇新创造的人物,他是过于执 关系,就可删去第五出 《摧花》,再剔除宿命
的“伯乐”,庇护过于执,刁难况钟。居高自 论糟粕,就可删去况钟作梦的第十三出 《梦
负,他根本不肯听取况钟申述的冤情,甚至用 警》,再简化捕 娄 过 程 , 又 可 删 去 第 十 九 出
官威逼压,不准况钟违误时刻。这是一个官架 《擒奸》。只保留第九出 《窃贯》、第十出 《误
子十足,丝毫不顾忌人民死活,没有是非观念 拘》、第十一出 《如详》、第十五出 《夜讯》、
的人物。 第十六出 《乞命》、第十七出 《踏勘》、第十八
同时,传奇还创造出一个仗义助人的商人 出 《廉访》、第二十出 《恩判》,共八出。在这
陶复朱。他对熊氏兄弟的冤案,抱有极大的同 八出基础上改造加工,就依次成为浙昆本的
情,他出手援助熊友兰十五贯铜钱,后来得知 《鼠祸》 《受嫌》 《被冤》 《判斩》 《见都》
熊友兰因十五贯而蒙冤,他立即想到官府证明 《疑鼠》 《访鼠》 《审鼠》 这八场戏,使全剧
熊友兰的清白,“若将他穷骨冤埋,枉却我侠 情节紧凑集中线索清楚①。
肠雄壮!”“拼做救人从井,同溺何妨” (第 当然事情并不只是简单的删去或保留几
十八出 《廉访》
)。这是一个有强烈的正义行 出,其中还作了复杂的改造工作。浙昆本 《疑
为,令人钦佩的人物。 鼠》 是踏勘尤家,不是对传奇 《踏勘》 (在冯
清传奇共二十六出,两线交错,曲折离 家发现老鼠洞) 的照搬移用,而是另行编写况
奇,引人入胜。但是冤案昭雪后,熊氏兄弟双 钟如何发现娄阿鼠遗留的灌铅骰子和半贯铜
双高中入仕,被撮合分别与侯三姑、苏戌娟缔 钱。同时剧本增加当面访问群众,了解到娄阿
结连理,情节进程显得牵强,落入了高中完婚 鼠的行踪,使得情节更加丰富。第七场 《访
大团圆的庸俗窠臼。 鼠》 增加了秦古心协助打听到娄阿鼠的踪迹,
从话本到传奇,十五贯故事的情节变得丰 况钟命令门子不可轻举妄动,逮捕娄阿鼠后,
富曲折,极赋传奇色彩,牵涉的主要人物从八 有命令到其家中查抄,找到一个钱袋子,成为
人增加到十四人。这可以说一个从少变多的创 第八场 《审鼠》 一节中的关键证据。这里增加
作改编。而从清传奇到现代的浙昆本,情节的 的话本和传奇里没有的情节,与原作基础能统
改编是一个由增到减的过程。 一,又始终强调况钟是重证据的,从实际出发

65
第4期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第 24 卷

的。在传奇本 《恩判》 一场中,娄阿鼠抬头认 贵与王氏去给岳父拜寿,得十五贯钱做生意。


出况钟就是“测字先生”,便立即招认,非常 第二巧,刘贵偏去喝酒了,乘醉与二姐开了
简单。而浙昆本写娄阿鼠抬头见况钟就是“测 “典身”的玩笑。第三巧,陈二姐巧遇的崔宁
字先生”,仍旧狡赖不招,最后是在人证 (秦 背着恰是十五贯卖丝钱,正好与刘贵被杀时失
古心) 物证 (钱袋) 前才招供认罪。这是新安 去的钱数目相符。第四巧,后来王氏嫁的静山
排情节的合理高明之处。 大王又正巧是杀害刘贵的真凶。在一连串的
改编之后 《十五贯》 突出了清官况钟的形 “巧合”中,情节曲折向前发展,主人公的命
象,突出了他与官僚主义、主观主义的斗争。 运紧扣人们的心弦。而这些偶然巧合最初的起
传奇本中,况钟梦见双熊向他诉冤,才留心这 因,应归于刘贵的一句“戏言”③。
一案件。改编本彻底剥去况钟身上的神话外 传奇本在话本“无巧不成书”的基础上,
衣,剧本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他在监斩时发现冤 增设人物,繁化情节,使故事变得更加离奇曲
情的过程,手中的笔三起三落,刻画了他内心 折,主题思想也发生了变化。在剧中结尾的合
的矛盾,渲染了他尊重事实,不畏强权,是非 唱中,说明了作者想要归结的全剧的主题思
分明的精神。 《见都》 一折,通过他与周忱的 想:“神明几度凭依、凭依,阴阳一样提携、
对比,批判了周忱代表的官僚主义,突出了况 提携。十五贯,祸之基;双熊梦,示先机;天
钟不顾私利、为民做主的精神。 《踏勘》 一 再旦,日重辉!”④这表明,作者最想表达的是
折,况钟与过于执的较量,更肯定了况钟事实 应该感谢以梦示先机的上天,世上一切生死有
求是的态度,否定了过于执主观主义作风。况 命,祸福在天。这一主题,掩盖扭曲了况钟
钟查清事实真相,抓到真凶,凭借的是他事实 “爱民如子、执法如山”的重要精神,却倡导
求是不畏强权的精神,而不是传奇本中执行上 宣扬了一种因果报应的迷信思想。扑朔迷离的
天的意志,这种改编更有社会意义,更能满足 主题设定,必然要增加许多具有传奇色彩的情
人们的精神诉求。 节去完成主题的表现,所以剧中增设了像 《鼠
二 窃》 《梦警》 《狱晤》 这类离奇情节。
结构是情节的组织形式,巧妙地布局矛盾 张庚曾特别指出:“《十五贯》 之所以成
冲突的发展过程,合理地把零散的材料谋划利 功,其原因之一,是没有从原作之外强加进去
用,才能组织成一个有力表达主题的整体。反 一些它原来所无法承受的主题,整理者只是从
过来说,为了实现既定主题,就必须对零散的 原作中发现了它的积极因素,发掘了它” ⑤。
材料斟酌筛选,对矛盾冲突发展的过程作出合 传奇本的主体是写过于执主观自负,错判冤
理巧妙的布局,设计好开头和结尾,恰当处理 案,况钟发现后,见都请求缓斩,查清真相。
详略取舍,轻重主次,铺垫交代,前后照应 浙昆本 《十五贯》 就是从这个主题部分提炼出
等。李渔说编戏要“立主脑”,如果没有主脑, 新的主题的。改编小组将主题思想确定为反对
则全本就像“断线之珠,无梁之屋” ②,故提 主观主义、官僚主义,提倡实事求是的思想,
炼主题对创作和改编都有首要的意义。十五贯 这一主题的确更具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以此
的故事情节内容,从少到多,再从增到减,说 主题为准绳,筛选有助于表达这个主题的情
到底都是为作者设定的主题服务的,即结构服 节,无助于这一主题的,就坚决删去了。所以
从主题需要。 它对传奇本作了三大砍删:一作双熊梦,靠神
话本 《错斩崔宁》 作者把“劝君出话须诚 明指点才发现与查清冤案;二,过于巧合离奇
实”作为全篇的主题,告诫世人“颦笑之间, 的侯、蕙一线;三,况钟和过于执携手做媒,
最宜谨慎”。由题目“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就 调和矛盾,两熊高中完婚大团圆、共谢上苍的
可以看出,作者把产生冤案的根源归结为“戏 结局 ⑥。它基本做到了李渔提出的戏剧创作的
语”,并且牵连出一系列的巧事。第一巧,刘 四个要求“减头绪,立主脑,脱窠臼,贵浅

66
代树芳:论“十五贯”故事情节的变异

显” ⑦,当然对 《双熊梦》 中有助于主题表达 魅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的情节,并非简单的移用,而是经过改造和丰 在浙昆本 《十五贯》 中情节发展的动力是
富,前文已有相关论文,这里就不再赘言。 复杂的,一方面,它汲取传奇中营养,保留了
但是除了服从主题需要,对情节细节进行 其中极富戏剧性的关键细节,如,尤葫芦的十
删改外,我们还要注意分析推动情节发展的动 五贯铜钱和熊友兰归乡携带的十五贯,数目相
力来源。按照黑格尔的“戏剧体诗”的原则, 等;尤葫芦的姓谐音是“油”,这为 《访鼠》
他认为戏剧作品中人物行动构成一个因果链, 一折为娄阿鼠测字,诱导其放下防备并说出真
每一个行动,或作为“因”,或即作为“果” 相埋下了伏笔。另一方面,浙昆本 《十五贯》
又作为“因”,都具有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 的主题设定是对实事求是精神的肯定与赞扬,
而所有这些行为都发自人物“内心生活”这一 主要通过塑造况钟这一主要人物形象来传达
唯一的源泉 。因此,在这类戏剧中,是剧中

的。 《判斩》 一折,况钟不是听到熊苏二人的
人物自己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说情 呼冤就否定原判,而是派门子前去验证熊友兰
节自身的动力就是人物的内心欲求。我国古代 说的是否属实。发现案件的疑点后,他根据事
也许并没提炼出这么纯粹的理论,但是话本小 实,援引法典,最后又以官印为质,使得周忱
说 《错斩崔宁》 中的确存在这样的动力。 《错 不得不准许复查。在细心勘探现场时,他发现
斩崔宁》 中人物的行动推动着情节发展。刘贵 了灌铅的骰子及散落的半贯铜钱,又耐心访问
受老岳丈馈赠的十五贯铜钱,既是刘贵家境贫 了当地群众。得知娄阿鼠有重大犯罪嫌疑后,
寒的果又是崔宁蒙冤屈死的因;刘贵对陈二姐 他并没有着急鲁莽行动,而是进一步化装私
说的那句戏言,既是招致了杀身之祸,又害苦 访,想法设法让真凶承认犯罪事实。他还进一
了全家人。静山大王劫掠了大娘子,是他杀死 步查抄娄家,取得了有力的物证人证,才正式
刘贵的果也是真相败露的因。因因果果,互相 逮捕凶手,完美破案。通过仔细分析,况钟的
转换,偶然构成必然,推动故事一步步发展, 每一步行动都带有很大的内心欲求,他尊重事
显得顺理成章。 实,讲究真凭实据的办案原则,对事实真相的
明清传奇的人物,可以在“自在” (非出 穷追不舍,构成了情节发展中最关键最基本的
于内心欲求) 的简单存在,而不必是发自“内 因果关系,进而推动了从 《见都》 到 《审鼠》
心生活”的行动;人物的存在不必构成必然的 的情节发展。这种来自情节自身的动力与作者
因果关系,因而缺乏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明 巧妙的铺垫穿插结合,使得浙昆本 《十五贯》
清传奇的情节动力是叙述人自己的意志,大多 成为戏剧改编最成功的蓝本,也因这一次成功
借助于作者巧妙的穿插和照映。例如熊友蕙与 的改编,拯救了一个剧种 ⑨,甚至中兴了整个
侯三姑同时迁居内室;三姑的金环被老鼠衔到 传统戏曲。
熊家,熊家有毒的炊饼被衔到冯家,恰巧被锦 三者情节上的巨大差异,还与各自的体制
郎误食;熊友兰携钱救弟,路遇苏戌娟;友兰 密不可分。宋代的话本小说的情节线索趋于单
与友蕙、戌娟与三姑在应天巡抚监狱,又恰巧 一,是有原因的。众所周知,口头的表达远比
关在一起;况钟梦见双熊喊冤,又碰巧监斩两 案头创作的词汇量和篇幅要大得多,而诉诸听
熊两女;娄阿鼠眼看事情败露想去求签问卦, 觉的伎艺绝不允许杂乱无章或者头绪纷繁,所
刚好遇到况钟假扮的测字先生。这些情节都带 以话本小说的线索都很清楚,一般重点写一个
有很大偶然性,构不成必然的因果联系。 《双 人物,一个故事。 《错斩崔宁》 正是如此,全
熊梦》 中的情节更多是作者艺术手法的高超展 篇把崔宁与陈二姐的冤狱作为唯一的线索。而
现。虽然这些人为痕迹明显,但这种情节安 到了明清时期,为了更好的表达广阔复杂的社
排,极利于戏曲表演,发挥唱腔抒情功能,能 会生活与时代精神,明清传奇在结构上,篇幅
够吸引、打动观众,这正是这部传奇具有极大 一般比较长,容量也相对较大。因此传奇 《十

67
第4期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第 24 卷

五贯》 就相对于小说 《错斩崔宁》 而言,可以 化之中,时刻关注着故事的发展,津津有味


采用更多的故事线索。 《十五贯》 采用了两桩 地品读着演员的表演,获得精神的愉悦和艺
冤案交叉发展的双线结构,全本二十六出,不 术的满足。
仅丰富了作品的内容,而且也使情节曲折动 综上所述,通过对宋人话本小说 《错斩崔
人。 宁》 和明末清初朱素臣戏曲传奇 《双熊梦》、
与宋话本小说不同,大多数传奇是适宜于 浙昆本 《十五贯》 昆曲演出的对照比较,我们
舞台演出的当行之作,正如李渔所说“填词之 可以看出,后者都是在前者的情节基础上改编
设,专为登场” ⑩,因此剧本要考虑到所写的 而成的,但是并非原样不动的照搬照抄,而是
人物动作和所安排的戏剧场面,要便于演员的 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变化,有新的创造,
表演,这样才会具有较好的舞台效果訛


。 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取得了新的成就。不论时代
但 是 清 传 奇 《双 熊 梦》 共 有 二 十 六 出 , 主题怎样变化,艺术的最终目的都是满足人们
要演三四个晚上,太冗长了。清以后大抵只 的精神需要。而“十五贯”故事演变在安排情
演况钟接案到审清冤案的几出。多年以来的 节结构上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
昆剧,或者从陶复朱“商赠”演起,或者从
娄阿鼠杀尤演起,侯、蕙一线的前情常用说 注释:
白唱段交待追叙,其他各场尽量精简,也还 ①③⑥王世德: 《十五贯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
要演六个小时。里面诸多精彩内容都很难搬 1981 年版。
上舞台,充分展示,而且保留两线,情节纷 ②⑦⑩ 〔清〕 李渔著: 《闲情偶寄》,江巨荣,卢寿荣
繁,不易 看懂 , 也 影 响 了 主 题 思 想 的 表 达 。 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版。

这是对十五贯故事的伤害。所以,浙昆本的 ④ 〔清〕 朱素臣著: 《十五贯校注》,张燕瑾,弥松颐


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版。
大胆删去双线结构,保留一线,精编情节的
⑤张庚: 《向 〈十五贯〉 的成功经验学习 ——
—谈
做法,既保证戏剧矛盾冲突尖锐集中,情节
〈十五贯〉 的剧本整理》,载 《张庚文录》 (第二卷),
曲折发 展,又 符 合 了 戏 曲 演 出 的 特 殊 要 求 ,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 年版。
以紧凑的情节始终吸引观众,使戏曲更具魅
⑧吕效平: 《戏剧学研究导引》,江苏·南京大学出版
力。尤其是 《访鼠》 一出,况钟与娄阿鼠两 社,2006 年版。
个角色,基本是在一条长凳上做戏,测字过 ⑨傅谨: 《昆曲 〈十五贯〉 新论》,载 《戏剧》,2006
程中,况钟有意对娄阿鼠一紧一松,一擒一 年第 2 期。
纵,情节发展的每一部分都有合理根据,非 訛 袁卓: 《〈十五贯〉 与 〈错斩崔宁〉》,载 《艺术百


常生动,毫不枯燥单调。观众也在这松紧变 家》,2006 年第 4 期。

Plot change in the revised editions of Fifteen Strings of Coins: A case study
of Mis-beheaded Cui Ning , D ream of Two Bears and Fifteen Strings of
Coins of the Kun Opera
DAI Shu-fang
(School of Literature,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108, China)
Abstract: Fifteen Strings of Coins, a classic 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has been revised sev-
eral times, whose plots have been changed more or les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evisers.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revised editions, especially the different themes and plots as well as different genr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ajor causes for the change of its plots as well as the artistic charm of
this story.
Keywords: Fifteen Strings of Coins; plot structure; recreation of plots; genre

6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