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沙田蘇浙公學

中三級 中國語文科 單元四


《死海》 周而復 課文問答

姓名: 吳昕怡 班別: 3D 學號: 23074(19)日期: 15/3/2020 成績: /35

根據課文內容,回答以下各題。

1. 第二段中,為甚麼死海的浮力那麼大?(2 分)
死海之所以浮力大,因為死海水裏含有多種礦物質,佔全部死海水

的百分之二十五點三一,使水的比重大於人體的比重,因此能使人漂起來。

2. 綜合第三和第四段,作者運用了遞進式說明結構行文,試加以分析。(3 分)這樣表達有
甚麼好處?(1 分)

作者在第三段先指出死海浮力大的原因是死海水裏含有多種礦物質,

然後在第四段解釋這種情況的成因:有指是流入死海的水含有多種

礦物質,那些礦物質在死海裏沉澱儲存下來,也有指是因為死海底

下的泉水含有豐富的礦物質。運用了遞進說明結構,使各段之間有更
緊密的聯繫。
3. 第六段中,作者引用了「一個古老的傳說」,這如何有助提升說明效果?(2 分)

作者引用了「一個古老的傳說」,說明死海形成的原因以及過程,

有助於讀者去理解。

4. 第七段中,很多人認為死海是怎樣形成的?(3 分)
第七段中,很多人認為死海是東非大裂谷的延伸,因為裂谷太深,經過

許多世紀不斷積水,才逐漸形成死海這個內陸湖。

1
5. 第八段中,
「那時, 死海真的要死了!」一句的「死」有何精妙之處?(2 分)這如何有
助提升說明效果?(2 分)

第八段的「死」運用了比喻說明,說明死海將要乾涸,有助於讀者

了解死海的未來狀況。

6. 試寫出本文的中心思想。(4 分)

本文通過記述作者在死海游泳的經歷作引入,詳細說明了死海浮力大

的特徵和成因,並簡介了死海的現狀和前景,加深讀者對死海的了解。

7. 本文善用多種說明手法行文,試完成下表。(6 分)

原文 說明手法
和我一同下海的朋友,躺在水面,雙手往後腦勺一放,擺出
一副悠閒自得的姿態。……我用兩臂在水裏向前一划,以為 (1) 描述說明
就可以站直身子,怎料水的浮力大,兩腿不易下沉,我要使 (1 分)
勁往水裏一踢,才勉強站起來。(第二段)

死海水裏含有多種礦物質:有……氯化鈉,就是食鹽;有…… (2) 舉例說明


氯化鈣;有……氯化鉀,另外,還有溴鍶等。(第三段) (1 分)

把多種鹽類加在一起,佔全部死海海水的百分之二十五點三
(3) 數據說明
一。這樣,就使水的比重大於人體的比重,無怪乎人一到海
裏就自然漂了起來,沉不下去呢。(第三段) (1 分)

由於這個原因,水生物在死海裏是沒法生存的,人們就命名 (4) 定義說明


它為「死海」。(第五段) (1 分)

2
這當然是神話,是人們無法認識死海形成過程的一種猜測。
其實,死海的形成,是自然界變化的結果。很多人認為是死 (5) 分類說明
海在東非大裂谷的延伸,因為裂谷太深,經過許多世紀不斷 (1 分)
積水,才逐漸形成了這個內陸湖。(第六段)

(6) 比喻說明
那時, 死海真的要死了!(第八段)
(1 分)

8. 承上題,作者在第三段運用的那兩種說明手法,分別如何有助提升說明效果?(4 分)

作者在第三段運用了舉例說明和數據說明,具體舉出多種礦物質以及

牠們的含量,能加強說明死海浮力大的原因。

9. 綜合全文,你認為死海是否名副其實?試舉例談談你的看法。(3 分)

我認為死海並否名副其實,因為當人跳進死海裏時,會漂起來,不用

擔心被淹死,死海與人類通常的想象相反,因此不認為死海名副其實。

10. 作者指死海在一千年以後就要乾涸,你以為怎樣做才能避免這種結局發生?試舉例談談你
的看法。(3 分)

由於死海的蒸發量大於輸入的水量,導致水面下降的趨勢,我認為

在日常生日中要盡量減少温室氣體排放,緩慢全球暖化的速度。

~ 完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