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第 46 卷 2 期 2019 年 3 月 www.gjkqyxzz.

cn •125•

·专家笔谈·
牙周病和植体周病国际新分类简介
郭淑娟 刘倩 丁一
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牙周科 成都  610041

[摘要]   2018年欧洲牙周病联合会(EFP)与美国牙周病学会(AAP)组织召开了牙周病和植体
周病新分类国际研讨会,经会议讨论后形成了一致的共识性报告,本文将对该报告的主要内容
进行简要介绍。
[关键词]   牙周健康; 牙周病; 牙周炎; 牙龈退缩; 植体周病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
[中图分类号] R 781.4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7518/gjkq.2019001 标识码(OSID)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new classification scheme for periodontal and peri-implant diseases and conditions
Guo Shujuan, Liu Qian, Ding Yi.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ral Diseases & 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Oral
Diseases & Dept. of Periodontics,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tomatology,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 China)
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81371149).
[Abstract] The workshop was co-sponsored by the European Federation of Periodontology (EFP) and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riodontology (AAP). A conference was held, and consensus reports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Periodontal
and Peri-implant Diseases and Conditions in June of 2018 in Amsterdam were presented. This paper provid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se consensus reports.
[Key words] periodontal health; periodontal disease; periodontitis; gingival resession; peri-implant disease

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牙周疾病分类方法 植体周病新分类国际研讨会,经会议讨论后形成
是在1999年美国牙周病学会(American Academy 了一致的共识性报告(consensus report) [1](图
of Periodontology,AAP)组织召开的牙周病分类 1) 。新分类多以诊断或治疗为导向,对今后的
国际研讨会上制定的,随着牙周病学的发展和疾 临床诊断治疗将会有更强的指导意义。该新分类
病诊疗技术的进步,这个分类法逐渐显现出一些 及有关说明已正式发表,本文对其内容及要点进
不足之处:1)没有明确定义牙周健康的概念和标 行简要介绍。牙周病和植体周病国际新分类详见
准;2)缺乏对不同牙周状况下的疾病和健康的定 表1[2-7]。
义和说明;3)缺乏对某些疾病及状况(如牙龈退
缩)的详细分类说明;4)对牙周表型、生物学宽 1 牙周健康
度等的名词和表述不统一;5)缺乏对植体周健康
与疾病的定义和分类。 本共识明确指出“牙周健康”是指牙周组织
因此,暌违20年,欧洲牙周病联合会(Euro- 没有炎症表现的状态,是评价牙周病的发生发展
pean Federation of Periodontology,EFP)与美国牙 和疾病治疗效果的重要参照指标[2-3]。临床上,牙
周病学会于2018年6月在荷兰组织召开了牙周病与 周健康可分为以下2种情况:完整牙周组织的牙龈
健康和退缩牙周组织的牙龈健康(包括稳定的牙
[收稿日期] 2018-12-02; [修回日期] 2019-01-05 周炎患者、非牙周炎患者),其诊断指标见表1[2]。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1149) 值得注意的是,当患者仅有个别牙位发生轻度炎
[作者简介] 郭淑娟,副教授,博士,Email:guo.shujuan@yahoo.com 症的情况叫做初期牙龈炎(incipient gingivitis),
[通信作者] 丁一,教授,博士,Email:yiding2000@126.com 这属于“牙周健康”的范畴,但如果不进行治疗
•126•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第 46卷 2 期 2019年 3 月 www.gjkqyxzz.cn

或干预,发展为牙龈炎的风险很高 [4]。在新分类 周组织的牙龈健康(稳定的牙周炎患者)”这个


中,评价牙周健康的4个诊断指标包括:探诊出血 类别纳入牙周健康,即使曾罹患牙周炎的患者处
(bleedingn on probing,BOP)、探诊深度(pro- 于牙龈健康或患者仅患有初期牙龈炎时,仍被记
bing depth,PD)、附着丧失、影像学骨丧失。新 入牙周炎的范畴,并且流行病学只评价BOP、PD
分类明确指出,BOP是评价牙龈健康或炎症的首 两个指标[4]。
选指标[3-4]。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没有将“退缩牙
表 1 牙周病和植体周病国际新分类
Tab 1 A new classification scheme for periodontal and peri-implant diseases and conditions
疾病及状况 详述 疾病及状况 详述
一、牙周健康、 1. 牙周健康 (d)接触传染性软疣病毒*(B08.1)
牙龈病及状况[2-5] A. 完整牙周组织的临床牙龈健康 (e)人乳头状瘤病毒(鳞状细胞乳头状瘤、
B. 退缩牙周组织的临床牙龈健康 尖锐湿疣、寻常疣和局灶性上皮增生)(B07.8)
i. 稳定的牙周炎患者 iii. 真菌源性
ii. 非牙周炎患者 (a)念珠菌病(B37)
2. 牙龈炎:菌斑性牙龈炎 (b)其他真菌病[例如:组织胞浆菌病
A. 仅与牙菌斑相关 (B39)、曲霉病(B44)]
B. 受系统或局部因素介导 C. 炎症和免疫疾病
i. 系统危险因素(介导因素) i. 变态反应
(a)吸烟 (a)接触性过敏*(K08.55、Z91.01、Z91.04)
(b)高血糖 (b)浆细胞龈炎*(C90)
(c)营养因素 (c)多形性红斑*(L51)
(d)血液疾病 ii. 皮肤和口腔黏膜的自身免疫疾病

(e)药物[处方药、非处方药、娱乐性药物 (a)寻常型天疱疮*(L10)
(毒品)] (b)类天疱疮*(L12.1)
(f)性类固醇激素 (c)扁平苔藓*(L43.8)
青春期 (d)红斑狼疮*(L93)
月经周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
妊娠期 盘状红斑狼疮
口服避孕药 iii. 肉芽肿性炎症病变(口腔颌面部肉芽肿)
ii. 局部危险因素(诱发因素) (a)克罗恩病*(K50)
(a)牙菌斑滞留因素(明显的修复体边缘) (b)类肉状瘤病*(D86.8)
(b)口干症 D. 反应性病变
C. 药物导致的牙龈肥大 i. 龈瘤
3. 牙龈病:非菌斑性牙龈病 (a)纤维性龈瘤(K06.8)
A. 遗传/发育性疾病 (b)钙化成纤维细胞的肉芽肿(L92.8)
i. 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K06.1) (c)血管性龈瘤(化脓性肉芽肿)(L98)
B. 特殊感染 (d)巨细胞肉芽肿*
i. 细菌源性 周围型(K06.8)
(a)淋病奈瑟菌(淋病* A54.8) 中心型(K10.1)
(b)苍白密螺旋体(梅毒* A51.2) E. 肿瘤
(c)结核分枝杆菌(结核病* A18.8) i. 癌前病变或癌前状态
(d)链球菌牙龈炎(K05.01) (a)黏膜白斑病(K13.21)
ii. 病毒源性 (b)黏膜红斑病(K13.29)
(a)柯萨奇病毒(手足口病*) ii. 恶性肿瘤

(b)1或2型单纯疱疹病毒[原发性*(B00.2) (a)鳞状细胞癌* (44.02)


或复发性*(B00)] (b)白血病细胞浸润*(C95)

(c)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水痘*(B01.8)或 (c)淋巴细胞癌*(C85.91)
带状疱疹*(B02)] 霍奇金淋巴瘤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第 46 卷 2 期 2019 年 3 月 www.gjkqyxzz.cn •127•

续表1
疾病及状况 详述 疾病及状况 详述
非霍奇金淋巴瘤 血管性水肿(C1抑制物缺乏)(D84.1)
F. 内分泌、营养、代谢类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M32.9)
i. 维生素缺乏* (d)代谢性与内分泌疾病
(a)维生素C缺乏(坏血病 E64.2) 糖原贮积病(E74.0)
G. 创伤性病损 戈谢病(E75.2)
i. 物理/机械性创伤 磷酸酶过少症(E83.30)
(a)摩擦角化病(K13.29) 低磷酸盐血症佝偻病(E83.31)
(b)机械性牙龈溃疡 Hajdu-Cheney综合征(Q78.8)
(c)人为伤害(自伤)(F68.1) ii. 获得性免疫缺陷疾病
ii. 化学性(毒性)灼伤(L43.8) (a)获得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D70.9)
iii. 温度性损伤 (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B24)
(a)牙龈烧伤(K13.7) iii. 炎症性疾病
H. 牙龈色素沉着 (a)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L12.3)
i. 口腔黏膜黑斑*(L81.9) (b)炎症性肠病(K50、K51.9、K52.9)
ii. 吸烟者黑斑(K13.24) B. 影响牙周病的病理改变的系统性疾病

iii. 药物导致的色素沉着(抗疟疾药、米诺环 i. 糖尿病[Ⅰ型(E10)、Ⅱ型(E11)]


素)(L83) ii. 肥胖(E66.9)
iv. 银汞合金导致的牙龈发黑(L81.8) iii. 骨质疏松症(M81.9)
二、牙周病 1. 牙周炎(详见表3、4) iv. 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M05、
2. 坏死性牙周病(详见表5) M06、M15-M19)

3. 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 v. 情感压力与抑郁症(F32.9)
三、其他影响牙 1. 影响牙周支持组织的系统疾病及状况 [6-7]
vi. 吸烟(F17)
周组织的状况 A. 通过调节炎症反应对牙周组织造成严重破坏的 vii. 药物
系统性疾病 C. 与牙周炎无关但造成牙周组织破坏的系统性疾病
i. 遗传性疾病 i. 肿瘤
(a)免疫相关疾病 (a)牙周组织原发性肿瘤
唐氏综合征(Q90.9) 口腔鳞癌(C03.0-1)
白细胞黏附缺陷综合征(D72.0) 牙源性肿瘤(D48.0)
Papillon-Lefèvre综合征(Q82.8) 其他牙周组织原发性肿瘤(C41.0)
Haim-Munk综合征(Q82.8) (b)牙周组织继发性转移性肿瘤(C06.8)
Chediak-Higashi综合征(E70.3) ii. 其他
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a)肉芽肿伴多血管炎(M31.3)
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D70.0) (b)朗格罕氏组织细胞增多症(C96.6)
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D70.4) (c)巨细胞肉芽肿(K10.1)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d)甲状旁腺功能亢进(E21.0)
慢性肉芽肿病(D71.0) (e)系统性硬化症(M34.9)
高免疫球蛋白E综合征(D82.9) (f)消逝性骨病(M89.5)
Cohen综合征(Q87.8) 2. 牙周脓肿和牙周牙髓联合病变(详见图2、3)
(b)影响口腔黏膜与牙龈的疾病 3. 膜龈异常及状况(详见表6、7)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4. 创伤性力
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Q81.2) 5. 牙齿和修复体相关因素
Kindler综合征(Q81.8) 四、植体周病及 1. 植体周健康
纤溶酶原缺乏症(D68.2) 状况 2. 植体周黏膜炎
(c)影响结缔组织的疾病 3. 植体周炎
Ehlers-Danlo综合征(Ⅳ、Ⅷ型)(Q79.6) 4. 植体周软硬组织缺损

注:标记*表明该疾病与系统性疾病有关或是系统性疾病的口腔表现,因此需要其他专科的医务人员参与诊断治疗。括号中的代码表示该疾病的
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10编码。
•128•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第 46卷 2 期 2019年 3 月 www.gjkqyxzz.cn

红体字部分为本次分类法变化较大的部分。

图 1 牙周病和植体周病分类

Fig 1 Classification scheme for periodontal and peri-implant diseases

两大类别,新分类缩减了菌斑性牙龈炎的分类,
2 牙龈病及状况 增加了非菌斑性牙龈病的种类,完善了疾病的命
名和ICD-10诊断代码[2-5]。不同状况下牙龈健康与
牙龈病包含菌斑性牙龈炎和非菌斑性牙龈病 牙龈炎的诊断及对比见表2[2,8-10]。
表 2 牙龈健康及牙龈炎的诊断表
Tab 2 Diagnostic look-up table for gingival health and plaque-induced gingivitis
诊断标准 牙龈健康 牙龈炎
临床 完整牙周组织
探诊附着丧失 无 无
PD(假设无假性牙周袋)* ≤3 mm ≤3 mm
BOP* <10% 有(≥10%)
影像学骨丧失 无 无
退缩牙周组织(非牙周炎患者)
探诊附着丧失 有 有
PD(所有位点且假设无假性牙周袋)* ≤3 mm ≤3 mm
BOP* <10% 有(≥10%)
影像学骨丧失 可能存在 可能存在
退缩牙周组织(稳定的牙周炎患者)
探诊附着丧失 有 有
PD(所有位点且假设无假性牙周袋)* ≤4 mm (没有>4 mm合并BOP的位点)
[8] #
≤3 mm
BOP* <10% 有(≥10%)
影像学骨丧失 有 有
流行病学 PD* ≤3 mm ≤3 mm
BOP* <10% 有(≥10%)

注:*探诊采用轻力0.2~0.25 N;#少数学者认为,合理定义一个成功治疗的牙周炎患者临床病例的健康阈值应该设定在≤3 mm,无BOP,否则


疾病复发的风险升高。然而反对者和大多数人认为,≤3 mm的阈值很少能在100%的治疗部位达到,并且可能导致过度治疗,因为任何非出血部位>
3 mm不会被归类为“健康”,可以进一步进行侵入性治疗,而不是监测和支持治疗。因此,阈值被设定为≤4 mm,是由于认可治疗后临床表型与治
疗前表型不同。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第 46 卷 2 期 2019 年 3 月 www.gjkqyxzz.cn •129•

菌斑性牙龈炎也可分为2种情况:完整牙周组 周病(necrotizing periodontal diseases,NPD);


织牙龈炎和退缩牙周组织牙龈炎(包括稳定的牙 2)牙周炎;3)反映全身系统疾病的牙周炎。本
周炎患者、非牙周炎患者)。BOP是评价牙龈健 决议还对NPD进行了详细的分类,为临床诊断治
康或炎症的首选指标,在无附着丧失、无骨丧 疗提供了参考[11]。
失、PD≤3 mm的情况下,BOP阳性位点百分比≥ 3.1 牙周炎
10%即可诊断为牙龈炎[4]。该共识定义了牙龈炎的 目前流行病学、组织病理学及临床证据尚不
程度(根据牙龈色、形、质的变化程度或Löe的牙 能证明慢性牙周炎与侵袭性牙周炎之间存在显著
龈指数分为轻、中、重度)和范围(BOP位点< 差别,因此二者均归为“牙周炎”;对于没有
30%为局限型,≥30%为广泛型)。新分类中明确 NPD的局部特征,没有罕见的免疫性疾病的系统
指出,牙龈炎通过积极的牙周基础治疗可以恢复 性特征却合并牙周炎表现的,均被诊断为“牙周
到牙龈健康状况,其中稳定的牙周炎患者的牙龈 炎”,并进行分期、分级描述。
炎经过积极治疗后可以恢复到牙龈健康状况,但 根据牙周炎的严重程度以及治疗的复杂程度
仍被诊断为牙周炎。 将牙周炎分为4期,根据疾病进展速度分为3级,
以此为复杂牙周疾病的患者进行多学科序列治疗
3 牙周病 提供指导。在修订分类时,牙周炎分类以多维度
的分期、分级系统为基础,可随新证据的出现而
新分类系统中牙周病分为3类:1)坏死性牙 加以调整(表3、4)[11]。
表 3 牙周炎分期
Tab 3 Classification of periodontitis based on stages

严重程度 范围和分布
分期 邻间最严重位 复杂程度(局部) (在各期中
影像学骨丧失 失牙数
点的附着丧失 进行描述)

Ⅰ期 1~2 mm 牙根冠方1/3(<15%) 没有因牙周炎 最大PD≤4 mm;主要为水平型骨丧失 1)局限型


失牙 (<30%牙位
受波及);
Ⅱ期 3~4 mm 牙根冠方1/3(15%~ 没有因牙周炎 最大PD≤5 mm;主要为水平型骨丧失
2)广泛型
33%) 失牙
(≥30%牙位
Ⅲ期 ≥5 mm 延伸到牙根1/2或根尖 因牙周炎失牙 在第Ⅱ期基础上,还伴有:PD≥6 mm;垂直骨丧失≥ 受波及)
1/3 数≤4颗 3 mm;Ⅱ~Ⅲ度根分叉病变;中度牙槽骨破坏

Ⅳ期 ≥5 mm 延伸到牙根1/2或根尖 因牙周炎失牙 在第Ⅲ期基础上,还伴有因以下原因需要综合治疗的


1/3 数≥5颗 症状:咀嚼功能异常、继发性创伤(牙松动度≥2
度)、重度牙槽骨破坏、咬合错乱(移位或扭转)、余
留牙齿少于20颗(10组形成咬合关系的牙)。

表 4 牙周炎分级
Tab 4 Classification of periodontitis based on grades
主要依据 风险因素

进展 直接证据:影 间接证据
分级
速度 像学骨丧失或 骨丧失量/ 吸烟情况 糖尿病
临床表现
临床附着丧失 年龄

A级 慢速 超过5年没有临 <0.25% 大量菌斑附着,但牙周破坏程度处于较低水平 不吸烟 血糖正常/没有


床附着丧失 诊断为糖尿病

B级 中速 5年临床附着丧 0.25%~1.0% 牙周破坏程度与菌斑附着程度相匹配 <每天10支 糖尿病患者,


失<2 mm HbAlc<7.0%

C级 快速 5年临床附着丧 >1.0% 牙周破坏程度超过实际菌斑附着量,临床检查明确显示 ≥每天10支 糖尿病患者,


失≥2 mm 疾病迅速进展或/和有早发性特征(例如:磨牙切牙规 HbAlc≥7.0%
律、对标准的菌斑控制治疗反应不佳)

注:HbAlc,糖化血红蛋白。
•130•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第 46卷 2 期 2019年 3 月 www.gjkqyxzz.cn

3.2 NPD 性或慢性进程。NPD的主要表现包括坏死性牙龈


新分类中的NPD以诊断为导向,将其按照患 炎(necrotizing gingivitis,NG)、坏死性牙周炎
者的系统性疾病划分为2大类诊断路径(详见表 (necrotizing periodontitis,NP)、坏死性口炎
5)[12],以便指导临床应用。导致NPD的危险因素 (necrotizing stomatitis,NS)、坏疽性口炎。
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NG主要临床表现为:邻间牙龈乳头坏死和溃
virus,HIV)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疡、牙龈出血、疼痛、假膜、口臭;儿童中疼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其他系统 痛、口臭表现较少见,发热等全身症状更常见。
性疾病、营养不良、精神压力或睡眠不足、不良 NP除了上述表现,还伴有牙周附着丧失和骨质破
的口腔卫生或曾患NPD、吸烟及饮酒、15~34岁的 坏,全身症状较明显。NS及坏疽性口炎有更广泛
年轻人群、季节性(如冬季)及气候性(如雨 的骨质和黏膜破坏,伴有大面积的骨炎和死骨,
季)因素、其他因素(如正畸),疾病可呈现急 全身症状明显[11-12]。
表 5 NPD的建议分类方式
Tab 5 Proposal of classification for NPD
系统性功能状态 患者类型 诱因 NPD口腔临床表征

严重的、慢性系统性功能 成年人 HIV /AIDS(CD4计数<200并且可检测到病毒载量)、其他系统性疾


+
NG、NP、NS、坏疽性口
失偿 病(免疫抑制) 炎,病情可能进展

儿童 严重营养不良、极端生活条件、严重(病毒)感染
较轻的、暂时的系统性功 牙龈炎患者 未控制的因素:压力、营养、吸烟、生活习惯 广泛性NG,可能进展为NP
能失偿 罹患过NPD:残留的火山口样病损 局限性NG,可能进展为NP
局部因素:牙根相近、牙齿错位 NG,少有进展
常见的NPD诱因 NP,少有进展
牙周炎患者 常见的NPD诱因 NP,少有进展

3.3 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 支持组织的丧失有关[7]。


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是指一组伴有全身疾 各种修复体的设计、制作、材料、佩戴等因
病的、有严重而迅速破坏的牙周炎,也强调了其 素以及牙齿解剖异常与菌斑的堆积、牙龈退缩和
所涵盖的是一组以牙周炎作为其突出表征之一的 牙周附着丧失有关,在良好的菌斑控制情况下,
全身疾病,主要包括血液疾病(如白细胞数量和 修复体的边缘并不会导致牙龈炎[7,14]。
功能的异常、白血病等)和遗传疾病(如掌趾角 4.1 牙周脓肿与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化综合征、唐氏综合征等)两大类。具体详见表1 1999年的分类中牙周脓肿主要基于脓肿发生
第三部分[6-7]。 的部位(牙龈、牙周、冠周、根尖周)进行分
类,但诊断过程中有时难以区分病变的精确位置
4 其他影响牙周组织的状况 (如牙龈、牙周脓肿),且冠周脓肿、根尖周脓
肿也不宜列入牙周脓肿的分类[7,12]。本共识基于其
新分类中其他牙周疾病主要包括5类:影响牙 病因学对牙周脓肿进行分类(图2)[12]。牙周牙髓
周支持组织的系统疾病及状况,牙周脓肿和牙周 联合病变的分类多采用1972年Simon等[15]制定的分
牙髓联合病变,膜龈异常和状况,创伤性力, 类法,该分类法在临床操作中存在一些缺点[7,12]:
牙齿和修复体相关因素[7]。新分类中使用“创伤性 1)大多数病例很难收集完整的病史;2)无法根
力”代替了“过度咬合应力”的概念;创伤性 据现有疾病状态判断感染来源;3)感染源的确定
力不会导致牙周炎或者牙周附着丧失,少数证 与治疗措施的选择并没有明显相关性。新分类中
据表明创伤性力会加快牙周炎的进展[7,13]。“生 根据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疾病进程和波及牙齿病
物学宽度”(biological width)被“牙槽嵴顶冠方 变程度进行分类(图3)[12]。新分类将对临床治疗
附着组织”(supracrestal tissue attachment)取 有更多指导意义。
代,牙槽嵴顶冠方附着的组织包括上皮结合和牙 4.2 牙周膜龈异常及状况
槽嵴顶冠方的结缔组织,与炎症及其导致的牙周 “正常膜龈状况”是指个体差异(解剖学和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第 46 卷 2 期 2019 年 3 月 www.gjkqyxzz.cn •131•

形态学)范围内,膜龈组织“无病变(如牙龈萎 其主要评价指标包括牙龈厚度、角化组织宽度、
缩、牙龈炎、牙周炎)”,或当无明显病理改变 牙槽骨厚度[7,16]。通常,牙周表型可分为薄型、厚
时,某些超出个体差异范围的膜龈状况[7,16]。 型,或分为厚扁平型、厚扇贝型、薄扇贝型,本
该共识强烈建议用“牙周表型”来描述不同 文列举了后者,详见表6[17],该分类可作为临床诊
个体的膜龈状况,因为“表型”指在遗传和环境 断、治疗的参考。
等多因素作用下器官的表观(其表现包括生物 表 6 牙周表型
型),会随着环境因素和临床干预而改变,且可 Tab 6 Peridontal biotype
能具有位点特异性。
分型 特征
牙周表型对治疗效果的评估及牙龈退缩的预
薄扇贝型 细长的三角形牙冠、轻微的颈凸度、邻牙接触区靠近
后有着重要作用,其中较薄的表型更容易发生牙 切缘、角化龈窄、牙龈薄而脆弱、牙槽骨较薄
龈退缩,在进行牙周及种植、修复、正畸治疗时 厚扇贝型 角化龈厚、牙齿细长、角化牙龈窄、牙龈明显呈扇贝
应当更谨慎,或可以通过膜龈手术来预防局部牙 状

龈退缩。牙周表型由牙龈表型(牙龈厚度、角化 厚扁平型 方形的牙冠、明显的颈凸度、牙间接触区大且偏向根


方、角化龈宽、角化龈厚、牙槽骨较厚
组织宽度)和骨形态类型(颊骨板厚度)决定,

图 2 牙周脓肿的分类(基于病因因素)

Fig 2 Classification of periodontal abscess (based on the etiological factors)

图 3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分类

Fig 3 Classification of endo-periodontal lesions


•132•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第 46卷 2 期 2019年 3 月 www.gjkqyxzz.cn

随着预期寿命的增加、人们余留牙更多,牙 笑美学指数)”“敏感症状”等[7,16]。
周膜龈异常的发生愈发频繁,主要包含以下6类情 膜龈异常中最常见的是牙龈退缩(gingival
况:1)牙龈/软组织退缩;2)牙龈增生;3)缺 recession),它是指由不同病因或情况导致的,牙
乏角化龈;4)前庭沟深度变浅;5)异常的系带/ 龈边缘相对于釉牙骨质界向牙根方向退缩,与附
肌肉位置;6)牙龈颜色异常。其中,新分类在 着丧失及牙根暴露有关 [16];牙周表型、刷牙、修
1999年分类的基础上完善了牙龈退缩的类型、与 复体的牙颈部边缘、正畸等因素可能影响牙龈退
膜龈手术预后效果及患者诉求相关的内容,如 缩的发生,新分类主要参考了Cairo等[18]的分类方
“退缩的严重程度”“牙龈厚度”“牙龈宽度” 法,根据邻间附着丧失水平将牙龈退缩程度分为3
“颈部的非龋性病变和根面龋”“患者审美(微 类:RT(recession type)1~3(表7)。
表 7 牙龈退缩分类
Tab 7 Types of gingival recession
分类 特征 治疗效果
RT1 牙龈退缩无邻间附着丧失,邻间釉牙骨质界在牙齿近中面都不能探测到 可以实现100%的根面覆盖
RT2 牙龈退缩有邻间附着丧失,邻间附着丧失的量少于或等于颊侧附着丧失(从颊侧 通过尝试不同的治疗手段可以实现100%的根面覆盖
釉牙骨质界到龈沟或牙周袋底)

RT3 牙龈退缩与邻间附着丧失有关邻间附着丧失的量大于颊侧附着丧失(从颊侧釉牙 无法实现完全的根面覆盖


骨质界到龈沟或牙周袋底)

床观察软组织的炎症表现,BOP是其主要的表
5 植体周病及状况 现 [19]。去除菌斑可以使种植体周围黏膜恢复到健
康状态;植体周黏膜炎常常被认为在植体周炎之
植体周病及其状况的分类包含:植体周健 前发生,若缺乏治疗会导致疾病进程呈现非线性
康、植体周黏膜炎、植体周炎、植体周软硬组织 并且加速的模式[22]。
缺损等内容[19-20]。 3)植体周炎是指菌斑为始动因素的种植体周
1)植体周健康是指种植体周围组织与正常牙 围黏膜炎症伴持续进展的种植体周围骨组织丧
周组织肉眼无明显区别,无红肿热痛、溢脓等炎 失,临床表现为植体周软组织有红肿热痛、溢脓
症表现,无BOP,PD≤5 mm或与基线相比基本不 等炎症表现,有BOP,PD与基线相比增加或PD≥
变,虽然植体周PD较深、龈乳头有轻度退缩,但 6 mm,种植体周围有骨丧失(或植体周骨丧失与
无种植体周围骨丧失(或植体周骨丧失与初期愈 初期愈合时相比骨丧失≥2 mm)或种植体开始承
合时相比骨丧失<2 mm);其可以存在于已经发 担咬合力后1年有进展性骨丧失。对于没有初期愈
生过牙槽骨吸收的种植体,但此时骨吸收呈静止 合时影像学资料的患者,植体周炎的诊断标准
状态,无进展性骨丧失 [21]。通常,种植体植入后 为:种植体平台到骨结合区域的距离≥3 mm和/或
周围骨组织随时间的推移有生理性吸收:植入后 PD≥6 mm并伴有BOP。流行病学中,植体周炎诊
第一年内骨吸收0.9~1.6 mm,此后每年吸收0.05~ 断标准为:从种植体平台到骨结合区域的距离≥
0.13 mm;大于该值则可认为是进展性骨丧失。值 3 mm,有BOP。该共识中指出,有严重牙周炎病
得注意的是:在评价植体周健康时,PD并不能说 史的患者,其患植体周炎的风险也会增加;植体
明植体周围是否存在炎症,因为PD可随着种植体 周炎可发生在种植体植入的早期,并且可以通过
周围软组织的高度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只有当PD 影像学资料发现 [19]。总之菌斑是引起的种植体周
变深时才有参考价值。 围组织病理状态的始动因子,主要危险因素包括
2)植体周黏膜炎是一种菌斑为始动因素的局 重度牙周炎、口腔卫生欠佳、未行种植体定期维
限于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可逆的炎症过程,临床 护;潜在危险因素包括吸烟、糖尿病等;医源性
表现为:植体周软组织有红肿热痛、溢脓等炎症 因素包括种植体错位、外伤等[19-20]。
表现,有BOP,PD与基线相比增加,种植体周围 4)植体周软硬组织缺损指在牙缺失后的愈合
无骨丧失(或植体周骨丧失与初期愈合时相比骨 过程中,牙槽突/牙槽嵴骨量减少,表现为软硬组
丧失<2 mm)。植体周黏膜炎的诊断主要基于临 织的缺损。角质化黏膜对种植体周围组织长期健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第 46 卷 2 期 2019 年 3 月 www.gjkqyxzz.cn •133•

康的影响尚不明确,但是可增加患者舒适性和菌 Conditions[J]. J Clin Periodontol, 2018, 45(Suppl


斑控制水平。种植体与牙齿之间的乳头高度受种 20): S219-S229.
植体附近牙齿的牙周组织水平的影响,由植入物 [8] Wennström JL, Tomasi C, Bertelle A, et al. Full-
之间的骨嵴决定 。 [23] mouth ultrasonic debridement versus quadrant
scaling and root planing as an initial approach in the
6 结语 treatment of chronic periodontitis[J]. J Clin Perio-
dontol, 2005, 32(8): 851-859.
本次分类对今后的临床诊断治疗、教学、科 [9] Trombelli L, Farina R, Silva CO, et al. Plaque-in-
研将会有更强的指导意义,其中仍然有不足之 duced gingivitis: case definition and diagnostic con-
处,有待后续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进一步探讨、完 siderations[J]. J Clin Periodontol, 2018, 45(Suppl
善。 20): S44-S67.
[10] Ramseier CA, Mirra D, Schütz C, et al. Bleeding on
7 参考文献 probing as it relates to smoking status in patients
enrolled in supportive periodontal therapy for at least
[1] Caton JG, Armitage G, Berglundh T, et al. A new 5 years[J]. J Clin Periodontol, 2015, 42(2): 150-159.
classification scheme for periodontal and peri-implant [11] Papapanou PN, Sanz M, Buduneli N, et al. Periodon-
diseases and conditions-introduction and key changes titis: consensus report of workgroup 2 of the 2017
from the 1999 classification[J]. J Clin Periodontol, World Workshop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Periodontal
2018, 45(Suppl 20): S1-S8. and Peri-Implant Diseases and Conditions[J]. J Perio-
[2] Chapple ILC, Mealey BL, Van Dyke TE, et al. Perio- dontol, 2018, 89(Suppl 1): S173-S182.
dontal health and gingival diseases and conditions on [12] Herrera D, Retamal-Valdes B, Alonso B, et al. Acute
an intact and a reduced periodontium: consensus periodontal lesions (periodontal abscesses and necro-
report of workgroup 1 of the 2017 World Workshop tizing periodontal diseases) and endo-periodontal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Periodontal and Peri-Implant lesions[J]. J Clin Periodontol, 2018, 45(Suppl 20):
Diseases and Conditions[J]. J Clin Periodontol, 2018, S78-S94.
45(Suppl 20): S68-S77. [13] Fan J, Caton JG. Occlusal trauma and excessive occ-
[3] Lang NP, Bartold PM. Periodontal health[J]. J Perio- lusal forces: narrative review, case definitions, and
dontol, 2018, 89(Suppl 1): S9-S16. diagnostic considerations[J]. J Clin Periodontol, 2018,
[4] Murakami S, Mealey BL, Mariotti A, et al. Dental 45(Suppl 20): S199-S206.
plaque-induced gingival conditions[J]. J Periodontol, [14] Ercoli C, Caton JG. Dental prostheses and tooth-
2018, 89(Suppl 1): S17-S27. related factors[J]. J Clin Periodontol, 2018, 45(Suppl
[5] Holmstrup P, Plemons J, Meyle J. Non-plaque-indu- 20): S207-S218.
ced gingival diseases[J]. J Clin Periodontol, 2018, 45 [15] Simon JH, Glick DH, Frank AL. The relationship of
(Suppl 20): S28-S43. endodontic-periodontic lesions[J]. J Periodontol, 1972,
[6] Albandar JM, Susin C, Hughes FJ. Manifestations of 43(4): 202-208.
systemic diseases and conditions that affect the perio- [16] Cortellini P, Bissada NF. Mucogingival conditions in
dontal attachment apparatus: case definitions and the natural dentition: narrative review, case definitions,
diagnostic considerations[J]. J Periodontol, 2018, 89 and diagnostic considerations[J]. J Clin Periodontol,
(Suppl 1): S183-S203. 2018, 45(Suppl 20): S190-S198.
[7] Jepsen S, Caton JG, Albandar JM, et al. Periodontal [17] Zweers J, Thomas RZ, Slot DE, et al. Characteristics
manifestations of systemic diseases and developmen- of periodontal biotype, its dimensions, associations
tal and acquired conditions: consensus report of work- and prevalence: a systematic review[J]. J Clin Perio-
group 3 of the 2017 World Workshop on the Classifi- dontol, 2014, 41(10): 958-971.
cation of Periodontal and Peri-Implant Diseases and [18] Cairo F, Nieri M, Cincinelli S, et al. The interpro-
•134•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第 46卷 2 期 2019年 3 月 www.gjkqyxzz.cn

ximal 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 to classify gingival case definitions and diagnostic considerations[J]. J
recessions and predict root coverage outcomes: an Clin Periodontol, 2018, 45(Suppl 20): S278-S285.
explorative and reliability study[J]. J Clin Periodon- [21] Araujo MG, Lindhe J. Peri-implant health[J]. J Clin
tol, 2011, 38(7): 661-666. Periodontol, 2018, 45(Suppl 20): S230-S236.
[19] Berglundh T, Armitage G, Araujo MG, et al. Peri- [22] Heitz-Mayfield LJA, Salvi GE. Peri-implant muco-
implant diseases and conditions: consensus report of sitis[J]. J Clin Periodontol, 2018, 45(Suppl 20): S237-
workgroup 4 of the 2017 World Workshop on the S245.
Classification of Periodontal and Peri-Implant Disea- [23] Hämmerle CHF, Tarnow D. The etiology of hard- and
ses and Conditions[J]. J Clin Periodontol, 2018, 45 soft-tissue deficiencies at dental implants: a narrative
(Suppl 20): S286-S291. review[J]. J Clin Periodontol, 2018, 45(Suppl 20):
[20] Renvert S, Persson GR, Pirih FQ, et al. Peri-implant S267-S277.
health, peri-implant mucositis, and peri-implantitis: (本文编辑 张玉楠)

·专家简介·

郭淑娟,博士,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牙周科副教授,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
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四川省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01年起就读于四川
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2008年获得口腔医学硕士学位,2011年获得口腔临床医学博士学
位,毕业后留校工作。2013—2014年赴美国Tufts大学访问学习。2014年至今,于四川大
学华西口腔医院牙周科工作。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和四川省科技支撑计
划项目1项,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
目前已经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丁一,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牙周科博士生导师、教授、主任医师,现任中华口腔
医学会牙周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激光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委员,四川省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牙医师学院(中国区)
院士。1984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获口腔临床医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硕
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从事牙周病病因及防治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1997年、1999年
至2000年先后到香港大学牙学院和美国加州大学牙学院旧金山分校访问学习。
长期致力于牙周病病因及防治的研究。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参加卫生部规划教材
《口腔临床药物学》第3版、第4版等多部专著的编写工作,主编专著1部,主译《种植体周围炎》,主审
专著1部。主持和完成了国家级和部省级科研项目6项,负责多项横向课题的研究,参与了多项新药临床验
证的工作,先后承担了多个层次、多个年级的《牙周病学》、《口腔临床药物学》等专业课的大课讲授,
培养了研究生50余名。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