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意与境的交融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文艺理论中,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
界。这个美学范畴的形成,是总结了长期创作实践经验的积极成果。

在中国古典诗歌里,意与境的交融有三种不同的方式。

一是情随境生。诗人先并没有自觉的情思意念,生活中遇到某种物境,忽有所悟,思绪满怀,于
是借着对物境的描写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出来,达到意与境的交融。如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
五》:“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山暝
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崔颢《黄鹤楼》:“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
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在这类诗里,诗人的情思意念都是由客观物境触
发的,由境及意的脉络比较分明。有的诗更写出情意随着物境的转换而变化的过程。

意与境交融的第二种方式是移情入境。诗人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接触外界的物境,把自己的感情
注入其中,又借着对物境的描写将它抒发出来,客观物境遂亦带上了诗人主观的情意。葛立方
《韵语阳秋》说:竹未尝香也,而杜子美诗云:“
雨洗娟娟静,风吹细细香。”
雪未尝香也,而李
太白诗云:“
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李杜诗中的香竹、香雪,显然已不是纯客观的
存在,诗人把自己的感情移注其中,使它带上强烈的主观色彩,具有浓郁的诗意。

诗里移情入境的例子很多,如李白:“
山花向我笑,正好衔杯时。”
(《待酒不至》)杜甫:“
感时花
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
愁。”
(《长相思》 其一)杜牧:“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赠别》)柳永:“
自春
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赠别》)辛弃疾:“
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
愁。”
(《鹧鸪天·
鹅湖归病起作》)这些诗句所写的物境都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是以主观感染了
客观,统一了客观,达到意与境的交融。

移情入境,这境不过是达情的媒介。谢榛《四溟诗话》论情景关系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
胚,合而为诗。情仅仅是诗的胚胎,要将它培育成诗,必须找到适合于它的媒介物,这就是景。
诗由情胚而孕育,借景媒以表现,情胚与景媒交融契合才产生诗的意境。至于哪一类情胚借哪一
类景媒表现,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传统。中国诗歌常借兰以示高洁,借柳以示惜别,外国就不一
定如此。同一民族在不同时代也有不同的习惯。《诗经》里用石表示动摇:“
我心匪石,不可转
也。”
(《邺风·
柏舟》)今天则用石表示坚定,发生了变化。

意与境交融的第三种方式是体贴物情,物我情融。上面所说的情随境生和移情入境,那情都是诗
人之情。物有没有情呢?应当说也是有的。山川草木,日月星辰,它们在形态色调上的差异,使
人产生某种共同的印象,仿佛它们本身便具有性格和感情一样。这固然出自人的想象,但又是长
期以来公认的,带有一定的客观性,与诗人临时注入的感情不同。我们不妨把它们当成物境本身
固有的性格和感情来看待。

有的诗人长于体贴物情,将物情与我情融合起来,构成诗的意境。陶渊明和杜甫在这方面尤其突
出。陶渊明的“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读山海经》)“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癸卯
岁始春怀古田舍》)杜甫的“
岸花飞送客,墙燕语留人。”
(《发潭州》)“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
声。”
(《春夜喜雨》)“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后游》)都达到了物我情融的地步。陶渊
明《饮酒》其八: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
奇。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青松即渊明,渊明即青松,“
语语自
负,语语自怜”
(温汝能:《陶诗汇评》)
,诗人和青松融而为一了。又如杜甫的《三绝句》之
二:门外鸬鹚去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自今已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诗人体贴鸬鹚那种
欲近人又畏人的心情,向它表示亲近,欢迎它常来作客。诗人和鸬鹚达成了谅解,建立了友谊,
他们的感情交融在一起。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