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20-21_Reg1_9 月改文參考指引

9 月改文參考指引
1. 典禮是莊重的儀式,身處其中往往會有深刻的感受。試以「參加典禮所見有
感」為題,寫作一篇文章。

題解/寫作要求/需要扣連的字眼:
⚫ 人生之中,我們總會參加過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典禮,不同典禮有不同目
的,亦會引發迥異的感受和思考。開學典禮或會讓人立定決心善用來年時間;
結業典禮或會讓人總結過去一年時光,審視自己有否珍惜光陰、善用時間;
頒獎典禮或會讓人憶起自己過往的努力,同時為自己或他人獲獎而感到喜悅。
有些典禮令我們難以忘懷,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些則令人百感交集,但無論
如何,參加典禮總會興起一番感受和滋味。本題要求考生記一次參加典禮的
經歷,就所見抒發個人的感悟。
⚫ 「典禮」,指公開且莊重的儀式,常見的典禮包括開學典禮、結業典禮、畢
業典禮、頒獎典禮、組織的成立典禮等,通常是為了祝賀、送別、回顧、紀
念等不同目的而舉辦(多數是正面的);「所見」是指眼前看到的景象;「所
感」則指心裡興起的一番感受、體會。參加典禮的方式/緣由可有不同發揮,
以畢業典禮為例,
「我」或敘事者除了可以是應屆畢業生外,亦可以是嘉賓、
老師或司儀,同學不必限定於某一特定身分寫作,惟所帶出的感悟、思考不
應脫離此身分的觀看角度。不過,考生亦不宜盲目追求代入特殊身分作述。
參加典禮的原因以及典禮前後的見聞,考生可簡單交代,但重點仍須放在對
典禮過程的記述、對場合及所見景物之刻畫,以及由此興起的個人感受。
⚫ 處身特定場合,觸目所見,景物紛陳,故考生應抓緊景、物、人的特點下筆,
具體凸顯景、物、人的面貌和神韻。此外,描寫的手法和角度可多變,或直
接描寫,或間接描寫;或動態描寫,或靜態描寫,不一而足。
⚫ 就所感而言,「所感」乃由「參加典禮所見」而來,就是在參加典禮的經歷
及過程中,觸動心情,故「所見」和「所感」的關聯須緊密穩妥。景物如寫
得具體、細緻,情感自然深刻、感人。至於所抒情感並無一定的規限,惟須
真實自然。考生須交代場合如何導致相關情感,原因必須合理。
⚫ 本文以描寫、抒情為主,考生須透過描寫以抒發個人體會。描寫宜有重心或
經過篩選,不宜空洞或流於蕪雜;筆觸宜具體細膩,忌粗淺浮泛;情感宜順
應景象而生,有真切而深刻的體會。至於結構布局,則不拘一格,寫景和抒
情可有所側重,只要自然妥貼,即景生情即可,如:考生可以獨立的段落抒
發感受,先寫景後抒情,也可以寓情於景,讓情思隱含在描寫之中。

1
20-21_Reg1_9 月改文參考指引

2. 以下節錄自赫爾姆斯的詩歌《不管怎樣,還是應該》:
誠實和坦率會使你易遭傷害;
但是不管怎樣,還是應該誠實坦率。

你今朝的善行,世人會在明晨淡忘;
但是不管怎樣,還是應該多做好事。

胸懷大志的偉人往往失勢於目光短淺的庸夫;
但是不管怎樣,還是應該胸懷大志。
試就你對這首詩歌的體會或聯想,以「不管怎樣,還是應該」為題,寫作文
章一篇。

題解/寫作要求/需要扣連的字眼:
⚫ 人生中許多事情都是徒勞無功的。善良的人行仁愛之舉,很快就會被世人遺
忘;心懷赤誠待人,投之以桃,對方不但沒有報之以李,更以鋒利的刀刃傷
害自己;擁有遠大目標的人卻往往不被理解,甚至壯志未酬或被奸人所害,
像昔日不敵奸官污吏的忠臣良將。可是,縱然世道衰微,我們還是應該戮力
而為,堅持善念,奉行義舉,相信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期盼今天播下的良
善種子會在未來發芽滋長,長成茁壯的參天大樹。本題要求考生就「不管怎
樣,還是應該」開展話題,談談個人的體會,考生必須回應及扣連題目詩歌
的內容或意旨,否則將被視為偏離題旨。
⚫ 詩歌中,「誠實和坦率」、「善行」、「胸懷大志」都是正直、良善的特質和行
為,但這些行為或會導致人「易遭傷害」
、「被(世人)淡忘」或「失勢於目
光短淺的庸夫」。詩歌指出,無論如何,我們還是應保存這些特質、堅持這
些行為,意味這些特質和行為有其無可取代的意義和價值。詩題「不管怎樣,
還是應該」,指的是某些特質、行為、舉動雖有其代價,但無論如何,還是
有必要存在及努力保存。就詩歌內容及對「不管怎樣,還是應該」之詮釋,
只要考生言之成理,佐證有據,且不與詩歌意旨有所矛盾,即可接受。
⚫ 對於詩歌中與「不管怎樣,還是應該」相關的表現及態度,考生可以認為做
法可取、值得提倡,也可以認為做法不切實際、吃力不討好等,但無論考生
的立場如何,均必須提出個人從詩歌而得的體會,且不與詩歌意旨有所矛盾,
所述亦應圍繞「不管怎樣,還是應該」這個焦點和主題。
(續下頁)

2
20-21_Reg1_9 月改文參考指引

⚫ 出現或存在「不管怎樣,還是應該」的範疇不限,一個人可能因應不同年齡、
文化、經歷、成長背景、身處的環境、所處的人生階段、面對的人事物等因
素,而對「不管怎樣,還是應該」有不同的看法或體會。考生亦可針對物質
生活或精神生活,或放諸個人成就、思想或修養、人際交往、關係情誼、個
人情感的範疇引申發揮,也可以是關乎個人前途、群體利益、社會狀況,或
其他影響深遠、牽連甚廣的層面,茲不贅舉,只要能清晰交代及呈現「不管
怎樣,還是應該」的舉動及考慮,言之成理,即可接受。至於「不管怎樣」
的「怎樣」指的是什麼,考生可以有所交代,但文章重點必須包括由「還是
應該」所興起的體會及感悟,故考生不應忽略內容上的詳略分布。
⚫ 考生可以上述詩歌的內容為切入點,抒發個人體會,惟考生不必囿於詩歌的
內容寫作。考生也可另行構思,以不同手法或題材切入,只要立意可呼應詩
歌中「不管怎樣,還是應該」的旨意即可。如考生可思考「不管怎樣,還是
應該」的意涵、意義或價值,或探討「不管怎樣,還是應該」的代價,也可
以反思人們應如何看待「不管怎樣,還是應該」的做法、態度。考生若能從
人生價值或文化思想等層面思考,立意和內容自然較為深刻和豐富。
⚫ 與「不管怎樣,還是應該」相關的體會因人而異,故考生可以從不同角度與
題材切入,自由發揮。本題的寫作方式可以千變萬化,能否切合題意,端視
乎考生的取材是否切當,立意是否明確。無論怎樣取材構思,「不管怎樣,
還是應該」應是文章的關鍵焦點,主導全文的內容或結構,或為全文的線索
或探討對象。本題文體不限,考生可就「不管怎樣,還是應該」的聯想或思
考虛構故事,或闡述個人的反思和看法。考生可以敘事抒情,透過記事抒述
個人感受,也可以就「不管怎樣,還是應該」引發思考,加以論述,但無論
如何,文章取材均必須體現或闡明立意。
⚫ 取材不拘,可以是個人經驗,也可以虛構故事來說理或抒情。
⚫ 考生應謹慎構想全文立意,即:全文想表達什麼、中心思想是什麼、記敘及
論說的核心是什麼等。切忌因量失質,堆疊所有關乎「不管怎樣,還是應該」
的想法,東拼西湊,忽略整理內容間的聯繫,或使文章欠缺一個清晰的結構。
⚫ 通篇內容不宜只停留在「呈現/陳述『不管怎樣,還是應該』的表現」的層
次,宜加入個人體會及反思,方能建構文章的立意。
⚫ 考生的取材和思考角度並沒有高下之分,但立意卻有高下之分,只要反省和
思考深刻、真實,評品理應較高;如較為膚淺和虛浮,評品自然較低。

3
20-21_Reg1_9 月改文參考指引

3. 思賢的外婆因車資昂貴而拒絕乘搭計程車到醫院覆診。
思賢說:「節儉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
思賢的媽媽說:「節儉不只是省,而是讓資源得到最妥善的運用。」
思賢的外公說:「節儉與吝嗇有時只是一線之差。」
各人對節儉都有自己的看法。
試以「節儉之我見」為題,寫作文章一篇。

題解/寫作要求/需要扣連的字眼:
⚫ 「節儉」,意指節省儉約,用財有度。《左傳》載:「儉,德之共也;侈,惡
之大也。」奢侈鋪張,往往被視為浪費資源;與之相對的生活儉省,有所節
制,則素來為人所肯定及推崇,更被視為中國傳統美德之一。學會節儉,不
但能讓人不沉溺物欲,更能做到惜物惜福,而節省下來的資源,亦可運用於
其他地方,物盡其用,讓珍貴的資源能用得其所。然則,倘若節儉過度,則
容易變成吝嗇或一毛不拔。由此可見,節儉時要考慮的事情也不少。本題要
求考生表達個人對「節儉」的見解和看法,考生可以從不同角度論述,但立
意必須清晰明確,不可空洞無物;論說也要持之有據,不可牽強附會。寫作
的關鍵在於考生能否從各人的對話內容中擷取有所啟發、可引申回應之處,
以及個人對「節儉」的理解和思考是否深入和具體。
⚫ 「我見」,即自己的見解及看法。考生可輕鬆地談談個人看法或嚴肅說理,
但必須清晰表達自己的觀點,不宜只整理不同人士對「節儉」的觀點及評價。
⚫ 考生可以梳理各人對「節儉」之方式或意義的觀點,並於文中抒述自身見解。
考生亦可探討相關觀點出現的成因,敘述成因和癥結可詳可略,更可將此隱
含在論點之中,然若能觸及這個部分,則可將題目寫得具體清晰。
⚫ 本題要求考生表達個人對「節儉」的見解和看法,一般而言,考生可就以下
數個方向思考。一、分析「節儉」的動機、目的、作用和意義;二、評價「節
儉」的不同層次或方式,比較箇中優劣;三、從不同層面說明「節儉」所帶
來的影響;四、分析「節儉」時需要注意的事項;五、從「節儉」引申出對
立身處世、個人修養的反省;六、從「節儉」觀察或瞭解到某些現象或原則。
以上數項是立論的方向舉隅,考生可以只選擇一個方向思考,也可兼而論之,
從數個不同角度切入;考生可以列舉典故說理,或就個人體會說明,論述角
度可以千變萬化,只要文章立意、取材能緊扣「節儉」發揮,言之成理,即
可接受。
(續下頁)

4
20-21_Reg1_9 月改文參考指引

⚫ 與「節儉」相關的體會因人而異,考生可以從不同角度、題材切入,自由發
揮。題目舉隅旨在引發思考,考生毋須不斷重覆題目的句子,或只限以題目
所列的方向作述;只須選取恰當的材料,抒發個人體會和理解即可。
⚫ 考生應謹慎構想全文立意,即:全文想表達什麼、中心思想是什麼、論說的
核心是什麼等。切忌因量失質,堆疊所有關乎「節儉」的想法,東拼西湊,
忽略整理內容之間的聯繫,或使文章欠缺一個清晰的結構。
⚫ 文章宜輔以具體例子說理,取材須配合立意。取材倘是生活中真實或普遍的
情境,則較容易引發共鳴。立論須明確,言之有物;論證須合理,論點和論
據須緊密關聯;說明和事例要具體,不宜浮泛;而論點和論據的安排須井然
有序,綱目分明;如能引用古今名言或事例闡述,則更具說服力。
⚫ 考生的立場和思考角度並沒有高下之分,但立意卻有高下之分,只要反省和
思考深刻、真實,評品理應較高;如立意較為膚淺和虛浮,評品自然較低。

5
20-21_Reg1_9 月改文參考指引

4. 試以「只因我一直不聞不問,本來微不足道的問題才變得如此嚴重。」為首
句,續寫這篇文章。

題解/寫作要求/需要扣連的字眼:
⚫ 面對問題或不如意的情況,有人選擇趁早解決,有人卻不聞不問,漠不關心。
不聞不問的原因有許多,可能是怕麻煩,可能是誤以為問題及其影響微小,
也可能是不夠敏感,無法覺察問題的潛在風險。有時候,人們希望問題會隨
時間迎刃而解,可是結果往往事與願違,甚至本來微不足道的問題會因為得
不到適時的處理而不斷惡化,令人束手無策。本題要求考生記述因為一直不
聞不問而令問題變得嚴重的因由和經過,並抒述當中的感受和體會。
⚫ 「不聞不問」,指置身事外,漠不關心。「一直」,指持久不變,連續不斷。
考生須在文章之中明確交代:一、不聞不問的原因是什麼(說明背後的考慮、
動機或所權衡的利弊)
;二、不聞不問的行為表現是什麼(必須具體及詳細);
三、就同一件事情不聞不問的行為表現須多於一次,以及持續發生。
⚫ 「微不足道」,指卑微渺小得不值得一提。「嚴重」,指情勢緊急危險。「問
題」,指尚待解決的事項,具有一定的嚴重性。考生須在文中有意識地交代
某一問題的情況轉壞,變得嚴重(程度加劇)。可以是造成的負面影響程度
更高、受影響範圍更廣、牽涉的人數有所增加、情況變得更加不受控等等。
考生須呈現問題嚴重性由小變大,以分辨「微不足道」和「如此嚴重」的差
別,若能帶出問題的嚴重程度或層次有逐步漸增的趨勢,則更為理想。
⚫ 「只因」,表示「我一直不聞不問」是令本來微不足道的問題變得嚴重的唯
一原因。「才」指方、始,表示出現新情況和變化,暗示事態本來並非如此。
考生須呈現問題變得嚴重是因為自己一直不聞不問所致,亦宜有意識比較
(一直)不聞不問與否的效果有何分別,以呈現不(一直)不聞不問的話,
應能阻止事情往更壞的方向發展。
⚫ 文章須透過敘事和描寫抒發個人體會,取材須配合立意。本文不宜只交代「我」
一直不聞不問,令本來微不足道的問題變得嚴重,便立刻收結全文,應藉此
提出深刻的體會和感悟,可以是反思解決問題要當機立斷、防微杜漸,可以
是提出應積極面對困難,可以是談談如何避免問題不斷惡化,也可以是說明
「沒有不聞不問/積極解決問題」需具備的素質及能力等,不一而足。
⚫ 考生必須以「第一人稱」的敘事角度寫作;
「一直不聞不問」的人必須是「我」。
⚫ 取材倘是生活中真實或普遍的情境,則較容易引發共鳴。
⚫ 立意高下取決於經歷和體會是否真切,鋪陳是否具體恰當,思考是否深刻。

6
20-21_Reg1_9 月改文參考指引

5. 有人被表象蒙蔽,有人被過去蒙蔽,有人被貪念蒙蔽……
試為「不要被 蒙蔽」補上一詞,並以此為題,寫作文章一篇。
請把文題寫在答題簿的第一行。

題解/寫作要求/需要扣連的字眼:
⚫ 人生之中,假如能事事辨清真相,固然最為理想。可是,總有某些時候,人
們會被不同事物蒙蔽了雙眼,沒法看清真相,因而未能作出理性的決定和選
擇,招致負面後果。例如,被貪念蒙蔽的人或會產生歪念,鋌而走險,嘗試
以不當的方式滿足自己的慾望,卻看不見與行為相應的後果及懲罰。又例如
被仇恨蒙蔽的人一心只想著復仇,卻沒有看清復仇只會導致「冤冤相報何時
了」,彼此復仇的行動逐漸升級,根本無法真正解決問題。亦有人會被勝利
蒙蔽雙眼,因獲勝而感到驕傲,忽略了自己尚有弱點和改善的空間,再也不
求進步,最終反成敗方,悔不當初。本題要求考生思考不應被什麼蒙蔽,從
而抒述個人的見解和體會;寫作關鍵在於對被事物蒙蔽的描述是否清晰、詳
細,以及對此的思考是否深刻、具體。
⚫ 「蒙蔽」,指隱瞞、欺騙、遮掩。當人被某事物蒙蔽,意味該事物讓人無法
看清真相、事實、細節等,情況正如人的雙眼被布蒙上,自然看不清眼前的
事物。被蒙蔽的人或會因而失去理智,橫衝直撞,胡亂下決定,並因作出一
些錯誤的決定而承受負面影響。因此,如何避免被該等事物蒙蔽,尤為重要。
⚫ 本題提示考生於橫線上填寫一詞,考生宜填上名詞或名詞片語,較為適合,
惟須確保文題通順成理。考生可選擇的甚廣,如:勝利、表象、過去、貪念、
仇恨、憤怒、怨恨、鬥志、感情、成功、勝利、失敗、決心、勇氣、天賦、
興趣、物慾、運氣等,不一而足。選擇特定詞語後,考生必須交代該事物如
何蒙蔽人們,以及人們為何不應被該事物蒙蔽,從而抒述感受和體會。
⚫ 取材不拘,可以是個人經驗、社會現象或人生百態,也可虛構故事來說理或
抒情,惟無論是敘事或是論說,均須反映對「被蒙蔽」的理解和深刻體會。
考生如以記敘文書寫,須於情節中交代相關人物如何(不)被某事物蒙蔽,
並流露對人生的體會。如以論說文書寫,須明確交代相關行為、經歷與被蒙
蔽的關係,並探討如何不被蒙蔽或為何不應被蒙蔽,闡述須具體合理。
⚫ 考生應謹慎構想全文立意,即:全文想表達什麼、中心思想是什麼、記敘及
論說的核心是什麼等。切忌因量失質,堆疊所有關乎「被蒙蔽」的想法,東
拼西湊,忽略整理內容之間的聯繫,或使文章欠缺一個清晰的結構。文章的
看法和構思須明確具體,言之有物,不宜浮泛。

7
20-21_Reg1_9 月改文參考指引

6. 修端渴望挑戰極限運動,事前先詢問家人的意見。
修端的爸爸說:「願意冒險才有新的發現。」
修端的媽媽說:「冒險前應先評估自己可以承受多大的風險。」
修端的爺爺說:「有智慧的人不必冒險,因為他們總能夠使每一場仗都成為
有把握的仗。」
各人對冒險都有自己的看法。試以「冒險之我見」為題,寫作文章一篇。

題解/寫作要求/需要扣連的字眼:
⚫ 「冒險」
,意指不避危險而勇往直前,當中往往牽涉不同程度的風險或危機,
結果亦難以預料,可能導致財物損失甚至身體傷亡。「冒險」既可指涉一些
高風險的體育活動,例如攀山、潛水等;亦可指涉人生的重大決定。對某些
人而言,人生不宜冒險犯難,過於進取,而應腳踏實地,追求安穩妥當;但
也有不少人認為,冒險是人生中最主要的追求,他們既追求冒險時的刺激和
快感,也渴望得到因冒險而帶來的新發現。雖然冒險與風險脫不了關係,但
有人認為,冒險前應先衡量事情失敗的風險,以及評估自己可以承受多大的
損失。本題要求考生表達個人對「冒險」的見解和看法,考生可以從不同角
度論述,但立意必須清晰明確,不可空洞無物;論說也要持之有據,不可牽
強附會。寫作的關鍵在於考生能否從各人的對話內容中擷取有所啟發、可引
申回應之處,以及個人對「冒險」的理解和思考是否深入和具體。
⚫ 「我見」,即自己的見解及看法。考生可輕鬆地談談個人看法或嚴肅說理,
但必須清晰表達自己的觀點,不宜只整理不同人士對「冒險」的觀點及評價。
⚫ 考生可以梳理各人對「冒險」之方式或意義的觀點,並於文中抒述自身見解。
考生亦可探討相關觀點出現的成因,敘述成因和癥結可詳可略,更可將此隱
含在論點之中,然若能觸及這個部分,則可將題目寫得具體清晰。
⚫ 本題要求考生表達個人對「冒險」的見解和看法,一般而言,考生可就以下
數個方向思考。一、分析「冒險」的動機、目的、作用和意義;二、評價「冒
險」的不同形式,比較箇中優劣;三、從不同層面說明「冒險」所帶來的影
響;四、分析「冒險」時的注意事項;五、從「冒險」引申出對立身處世、
個人修養的反省;六、從「冒險」觀察或瞭解到某些現象或原則。以上數項
是立論的方向舉隅,考生可以只選擇一個方向思考,也可兼而論之,從數個
不同角度切入;考生可以列舉典故說理,或就個人體會說明,論述角度可以
千變萬化,只要文章立意、取材能緊扣「冒險」發揮,言之成理,即可接受。
(續下頁)

8
20-21_Reg1_9 月改文參考指引

⚫ 與「冒險」相關的體會因人而異,考生可以從不同角度、題材切入,自由發
揮。題目舉隅旨在引發思考,考生毋須不斷重覆題目的句子,或只限以題目
所列的方向作述;只須選取恰當的材料,抒發個人體會和理解即可。
⚫ 考生應謹慎構想全文立意,即:全文想表達什麼、中心思想是什麼、論說的
核心是什麼等。切忌因量失質,堆疊所有關乎「冒險」的想法,東拼西湊,
忽略整理內容之間的聯繫,或使文章欠缺一個清晰的結構。
⚫ 文章宜輔以具體例子說理,取材須配合立意。取材倘是生活中真實或普遍的
情境,則較容易引發共鳴。立論須明確,言之有物;論證須合理,論點和論
據須緊密關聯;說明和事例要具體,不宜浮泛;而論點和論據的安排須井然
有序,綱目分明;如能引用古今名言或事例闡述,則更具說服力。
⚫ 考生的立場和思考角度並沒有高下之分,但立意卻有高下之分,只要反省和
思考深刻、真實,評品理應較高;如立意較為膚淺和虛浮,評品自然較低。

You might also like